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通用8篇)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1

徐春娥张华丽(陕西省人民医院ICU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护生参加ICU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ICU护理临床带教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借鉴。我们经过4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针对带教中存在的诸如工作环境特殊、危重病人多、治疗复杂、实习时间短、师质力量匮乏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了做好入科教育、选好带教老师、改变带教理念、定好带教计划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 ICU实习护生护理临床带教存在问题对策

护生参加ICU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CU是一个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处理讲究时效的场所。它集中了现代化的生命监测仪器和设备,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的知识面广而深。对于实习护生,在教材中无专门的重症监护课程,给我们的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1]。通过四年的实践,我们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护理带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ICU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工作环境特殊、工作任务特别、实习时间短危重病人多

ICU(特别是综合ICU)仪器设备多,工作人员多,危重病人多且来自不同科室,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项目繁多,随时需要抢救,加之无家人陪护。要求护理人员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护生实习时间仅为4-6周。因实习时间短,加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部分护生到ICU实习时常无所适从,适应环境慢,易产生恐惧、焦虑、压抑感,难以进入工作角色。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未进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而直接进入ICU实习的护生。

1.2 师质方面

1.2.1护理人员配备不够,自身能力不足。

ICU工作性质决定其需要的护理人员较多,而ICU护士缺编,使得一些低年资的护士不得不担任带教任务。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能力也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护生的要求且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1.2.2思想上存在误区,缺乏带教热情。

部分护士思想上存在误区,对护生实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护生实习是帮助自己减轻工作负担的。但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护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要领,对具体工作无法独立完成,这样不但对工作帮助不大,还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部分护理人员不愿对护生多讲解,只是自己操作,对护生缺乏带教热情,使护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氛围,易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实习目的。

1.2.3带教人员不够,缺乏专职带教老师

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带教老师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带教课程培训,带教工作基本上是兼职完成的。科室也未设专职带教老师,部分带教老师教学方式欠妥,带教只注重

作者:徐春娥,女,1965年出生,陕西长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ICU带教组长

通讯地址:陕西省人民医院ICU,710068,电话:***

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使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2.4 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和使命感太强,对护生关心不够,要求过于严格,缺乏人情味,使护生畏惧,不敢提问或动手操作,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护生方面

1.3.1学校基础教育不足,缺乏系统化培养。

近年来,各种护校风起云涌,学生来源门槛偏低,大多为落考初中生;各校对学生培养缺乏系统化、统一化,教材中未设重症监护独立科目,进入临床前准备不够充分。

1.3.2基础差,职业素养欠佳。

目前大多数护生生活条件优越,耐挫力差,总体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护理技能不过关,患者对护生缺乏信任,不愿其为自己操作,使护生失去了许多动手的机会。在操作中护生对测量体温、床单清洁、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操作的兴趣低,喜欢做技术性操作如注射、输液、导尿、吸痰、插胃管等。因缺少临床实践,对护理操作技术掌握较慢,在出科考核中成绩较差。

1.3.3 职业方向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牢固

实习医院和就业没有挂钩关系,学生思想情绪不稳定,对医院及科室的要求依从性不强;面对ICU护士的高风险的生存现状,影响了护生对未来职业的信心。

2对策

2.1 健全科室带教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反馈带教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设带教组长,护士长负责教学质控。

2.2做好入科教育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历、来源、是否转过科等,正确评估学生状况以便分配时有的放矢。针对时间短,环境特殊的情况,首先应由带教组长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筑布局、特点和分区管理要求以及工作制度、疾病类型,使护生尽快熟悉新环境进入学习状态。对不同时期、不同学历、不同学校要分别制定带教计划。提出要求。然后由带教老师具体实施临床带教。

2.3 选好带教老师

打破以往论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选拔带教老师时,除重视学历外,还应强调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按照临床教学要求选拔带教老师。选择工作敬业,业务能力强,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师为带教老师【2】。大专、本科护生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带教。带教老师必须走出误区,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护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到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采取“一看二练三放手”的临床带教法,最好采取“一对一”跟人带教模式。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关心、多谈心、多指导。及时发现护生恐惧畏难情绪,以增强其实习信心。

作者:徐春娥,女,1965年出生,陕西长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ICU带教组长

通讯地址:陕西省人民医院ICU,710068,电话:135720007

522.4定好教学计划,落实考核评价

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立带教目标,使护生通过实习能够了解ICU的建筑布局要求、工作流程,明确ICU的工作任务,熟练掌握ICU各项常规操作并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具体操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出科前考核,征求带教意见。

2.5规范各项操作程序

通过详细讲解、演示、强化训练使护生掌握本科室常用各项操作。在进行讲解前,给学生发放学习资料,布置预习作业,在讲解过程中,将操作的要领、难点及易出错点讲解清楚;在演示时带教老师应把正确规范的操作传授给护生,让学生有感观认识,并通过联系实际等方法,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做操作演示,其余学生提出错误所在,并回答正确的操作方法。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个别问题则有针对性,直到达标为止。

2.6进行全程职业道德教育

针对护生职业素养差,我们利用小讲课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她们亲眼目睹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鼓励她们帮助患者,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从而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由于护生刚进入临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缺乏实践经验,带教老师要尽可能为护生创造有利条件,教育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

2.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带教老师应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给实习同学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及时听取护生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中对护生关心照顾,师生之间互尊互学,为同学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讨论

综合性ICU是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治疗的特殊场所,ICU护士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技术知识含量要求高。合理、科学的带教模式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大量的ICU监护理论与技术[3]。通过对ICU护生实习带教的探索和实践,带教老师改变了自身观念,加强了自身学习。学生对ICU不再陌生、恐惧,对我们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部分护生实习结束后,自愿留聘在ICU工作。目前仍然存在教学师资缺乏,没有专职ICU带教老师,既要担负繁重的治疗护理工作,又要承担临床教学,且未接受过系统培训,故带教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培训和巩固高质量的临床教学护理师资成为ICU带教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护生在ICU实习时间延长为2-3个月;学校增设ICU专门课程;带教工作就会做得扎实有效,确保重症监护事业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田建英,ICU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年04期

作者:徐春娥,女,1965年出生,陕西长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ICU带教组长

通讯地址:陕西省人民医院ICU,710068,电话:***

[2]叶蓉,刘清元,马绥霞,李国娟,提高手术室实习生带教效果的工作体会,《西北护理》2008年01期

[3]邓 洁,苏春燕.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学质量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36538.作者:徐春娥,女,1965年出生,陕西长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ICU带教组长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2

1 ICU校内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ICU护理校内培训计划不匹配护生实际情况

因缺乏在校护生ICU护理培训的计划指南, 我校在制订ICU护理方向班授课计划时参考了国内ICU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而该ICU培训方案的对象是具备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我校在招收ICU方向班护生时, 虽经过一系列筛选, 但其为在校护生, 临床经验缺乏, 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 这为教师教学和护生学习带来了障碍。

1.2 ICU护理校内培训缺乏专业资格认定的师资力量

目前, 我国没有代表ICU专业水准的统一认定机构, 没有制度规定在ICU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持有ICU培训合格证书, ICU培训教师的规范化培养处于起步阶段[3]。我校的ICU护理方向班选用的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进行过短期培训的专业教师, 但因国内缺乏相关ICU护理校内培训的标准, 且教师ICU临床经验各不相同、ICU技术标准不统一, 所以对ICU校内培训缺乏经验, 对教学目标未形成统一认识。

1.3 ICU护理校内培训与见习衔接不到位, 临床见习效果不明显

ICU护理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此在校学习后, 统一安排护生到相应医院的ICU进行见习。因临床教师与在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相同, 且在见习带教时与校内培训衔接不到位, 未能针对护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ICU护理是一项强调动手操作、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 护生需要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才能对ICU护理的工作性质有所体会, 而ICU护理校内培训和有限的见习时数使护生对ICU护理技术缺乏深刻认识。

1.4 国内ICU培训体系与制度尚未完善, 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 我国对ICU护理人员的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 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 考核标准也不统一, 不利于ICU培训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4]。另外, 国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在大城市尚有较为完善的ICU, 但在二、三线城市, ICU的医疗护理水平相对落后, 在基层医院甚至没有ICU。这使得ICU护理校内培训受到根本性约束。

2 对策

(1) 开办专业的ICU方向班, 根据护生具体情况详细制订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授课计划。ICU具有仪器设备先进、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 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5]。要培养一位专业的ICU护士, 需要从基础做起, 从护生入学开始就要确立ICU护理方向, 做好ICU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在上基础课时, 教师应着重讲述与ICU技术相关的知识, 为护生今后学习ICU专科护理打好基础。

(2) 规范管理,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ICU专业水准的统一认定机构, 考核合格颁发ICU培训合格证书。在开办ICU方向班前, 优化授课师资队伍, 授课前统一培训、集体备课、统一授课目标。教师的授课前培训可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短期横向培训。但笔者认为, 横向培训至少进行3个月, 并且要规范和统一每一项ICU护理操作, 保证横向培训的质量。

(3) 尽早接触临床, 安排ICU见习, 适当加强ICU实习。ICU为封闭病房, 与外界接触少, 在校护生对ICU的认识更少, 缺乏对ICU的感性认识。应尽早安排见习, 有利于护生提早进入ICU护士角色, 尽早认识ICU;有利于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教师与医院教师应充分沟通协作, 确保在校学习的内容与见习的内容统一, 使护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护生实习期间, 应专门针对ICU护理方向加强ICU护理的实习。

(4) 完善整体的ICU护士教育与培训制度。在国家层面上, 尽快将ICU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列入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研究范畴, 建立ICU特殊岗位的准入制度, 使ICU高级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结构符合现代危重症的护理要求, 完善专科护士的培训机制, 建立ICU护理专家学会[6]。应根据ICU护士工作能力需要制订出相应的实践及教育标准, 完善ICU护士资格评审制度, 加强对ICU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在条件许可下, 安排护生到外校进行学习交流, 了解ICU的发展动向, 及时更新知识。在护生毕业时, 可授予其ICU护理方向初级培训证书, 并做好与医院的交接工作, 为护生进一步学习ICU护理知识与技能做好铺垫。

ICU护理是重要的专科护理, 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服务性工作, 对护士的要求较高。要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护理专家需从校内培训抓起, 规范培训准入制度, 制订适合的培训计划, 这样才能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ICU专科护士, 才有助于我国ICU护理教育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幼萍.ICU护士培训现状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 (3) :386-387.

[2]丁琴.我国ICU护士培训研究现状及展望[J].当代护士, 2013 (3) :12-15.

[3]曹红梅.我国ICU护士培训现状及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11) :87-89.

[4]袁智慧.ICU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7) :429.

[5]张会芝.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1) :193-195.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ICU;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存在问题;对策

护生参加ICU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CU是一个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处理讲究时效的场所。它集中了现代化的生命监测仪器和设备,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的知识面广而深。对于实习护生,在教材中无专门的重症监护课程,给我们的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1]。 本文通过对临床护理实习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最终达到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1 ICU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环境因素

ICU(特别是综合ICU)仪器设备多,工作人员多,危重病人多且来自不同科室,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项目繁多,随时需要抢救,加之无家人陪护,要求护理人员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护生实习时间仅为4-6周。因实习时间短,加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部分护生到ICU实习时常无所适从,适应环境慢,易产生恐惧、焦虑、压抑感,难以进入工作角色。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未进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而直接进入ICU实习的护生。

1.2 带教方面

1.2.1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ICU工作繁重,年轻护士多,使得一些低年资的护士不得不担任带教任务。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能力也参差不齐,随着科学的进步,学科的不断更新,高档仪器的引进,如不提高自身素质很难满足护生的要求且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1.2.2思想上存在误区,缺乏带教热情。

部分护士思想上存在误区,对护生实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护生实习是帮助自己减轻工作负担的。但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护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要领,对具体工作无法独立完成,这样不但对工作帮助不大,还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部分护理人员不愿对护生多讲解,只是自己操作,对护生缺乏带教热情,使护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氛围,易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实习目的。

1.2.3缺乏专职带教老师,带教方式不妥。

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带教老师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带教课程培训,带教工作基本上是兼职完成的。部分带教老师教学方式欠妥,带教只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使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带教中过于刻板,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更好的发挥。要求又过于严格,态度冷漠,沟通交流少,使护生不敢提问或动手操作,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护生方面

1.3.1职业素养欠佳。

部分护生就读护理专业并非自愿选择,而是父母为了子女将来就业所选择的一条出路,所以在校学习不努力,上班时玩手机,打电话,不遵守劳动纪律,缺乏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1.3.2 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差

目前大多数护生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吃苦,上班时多数是在老师分配下完成一些简单操作,缺乏主动勤奋和工作热情。轻视基础护理操作,喜欢做技术性操作如注射、输液、导尿、吸痰、插胃管等,因缺少临床实践,患者对护生缺乏信任,不愿其为自己操作,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对护理操作技术掌握较慢。

1.3.3 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薄弱

护生法律意识浅薄,在校时缺少法律知识教育,进入临床实习对医疗护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医院的医疗纠纷知之甚少,有的护生认为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负责,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明确,所以在实习中不能从法律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说话做事不严谨,易造成医疗纠纷。

2 对策

2.1 健全科室带教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反馈带教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设带教组长,采取“一对一”跟人带教模式,护士长负责教学质控 。

2.2 做好入科教育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历、来源、是否转过科等,正确评估学生状况以便分配时有的放矢。针对时间短,环境特殊的情况,首先应由带教组长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筑布局、特点和分区管理要求以及工作制度、疾病类型,使护生尽快熟悉新环境进入学习状态。对不同时期、不同学历、不同学校要分别制定带教计划。提出要求。然后由带教老师具体实施临床带教。

2.3 嚴格选拔带教老师

打破以往论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选拔带教老师时,除重视学历外,还应强调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按照临床教学要求选拔带教老师。选择工作敬业,业务能力强,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师为带教老师,大专、本科护生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带教。带教老师必须走出误区,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护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到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 田建英,ICU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年04期;

[2] 叶琳,张海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几项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护理 篇4

?1028?CHINESEGENERALNURSINGApril,Vol.7No.4B3 护理

3.1 建立多层次的空巢老人关怀体系

3.1.1 老年人应自我调适,克服空巢心理 老年人无事可干是

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

及护理

莫丽萍

关键词:空巢老人;空巢综合征;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文关怀;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24748.2009.11.078

文章编号:167424748(2009)4B21028202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情感和心理需求等。关注空巢家庭,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成为新世纪社区医疗护理关注的热点。1 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

随着的,所以与子女减少、家庭小型化并行,空巢家庭的老人。据全国第5,有6509%,[2]。从发展看,未来10。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0%。2 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2.1 空巢综合征 长期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子女纷纷离开之后,面对空荡的房子和漫长的独居生活,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空巢综合征的核心是缺乏爱。爱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状态,是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缺乏爱,其身心健康会受到影响,将会导致生命质量的低下[3]。空巢综合征可导致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减退,抵抗力下降。空巢老人面临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为不便等问题。空巢老人大多抑郁、惆怅、孤独、寂寞及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甚至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2.2 患病率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容易患病。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减退,做饭、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起床、穿衣、洗漱、进食、室内活动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也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使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造成恶性循环。2.4 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社会和同事朋友的接触日益减少,生活由以事业为重心转向以家庭为重心,由面向社会转向面向家庭。老年人闲暇时间多了,与子女之间距离的拉大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差异,使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产生了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不良情绪。

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应培养兴趣,广交朋友,

充实生活。其次,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重新确立追求目标,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参加社会活动是充实心理、克服空虚的较好方法。重新确立新的生活追求目标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方式。一个人一旦有了一个坚定的追求目标,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第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老年人最好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订科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表起居,有利于保养身体、克服心理问题。3.1.2 子女应敬老养老 子女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担负起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尽管存在多种养老方式,但大部分老年人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愿意住在敬老院。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机构很发达,。对于,。中华民族素来。如,经常的探望、电话问候,儿女的关心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慰。研究,提高老年人从家庭和亲友中得到支持是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4];而当家庭亲密度下降,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不良易引发老年人自觉幸福度的下降。3.1.3 完善社会支持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的养老意识,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如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并提高这些机构的环境设施和服务功能,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而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要求最集中的是有定期的体格检查、多组织社会活动。因此,必须着重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协助老年人做家务,采购生活用品,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起居等。建立老年公寓、福利院,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3.2 加强健康教育3.2.1 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 很多老年人不去就医,是因为他们认为身体出现症状是正常衰老所致,而不是疾病所致,尤其是听力损害及泌尿生殖系症状。身边没有儿女的观察和照顾,有些老年人实际已身患疾病且出现相应症状,但由于不去就诊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做好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具备有关慢性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知识,使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意义。3.2.2 改变空巢老人的认知观念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由“扩大家庭”逐渐过渡到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赡养功能逐渐弱化,多数老年人希望的`“养儿防老”模式的实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具有困难。为了避免面对空巢,老年人应改变观念,接受社区和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这些机构在居住环境、娱乐场所、医疗保健等方面设备较完善,可以满足老年人养护的需要。3.2.3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空巢老人,尤其是空巢夫妇老人,其闲暇活动的要求较为强烈,愿意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点事,因此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再学习和再就业的机会,如举办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组成

全科护理204月第7卷第4期中旬版(总第140期)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队伍,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指导等。还可通过居委会或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老年人的社会能力。4 小结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问题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从研究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出发,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护理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1029?

[1] 赵黑.关注空巢:老年医学专家支招[J].家庭医药,(2):427.[2]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浙江学刊,

(3):10216.

[3] 罗惠芳.空巢家庭问题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12(7):6012

603.

[4] 甘建光,陈梅.绍兴市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健康心理学杂志,,9(5):3922393.

),女,广东省封开人,护师,本科,从事心血作者简介 莫丽萍(1974―

管内科护理研究,工作单位:510080,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09202203)

(本文编辑卫竹翠)

家庭抚触对婴幼儿的作用

廖根娣,罗金玉,林阿珠

关键词:抚触;家庭抚触;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1.5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 当婴幼儿出现入睡困难、易惊醒

doi:10.3969/j.issn.167424748.2009.11.079

文章编号:167424748(2009)4B21029201 抚触是日常所说的按摩。、有规则、有次序、让大量温和良好刺激,并产生生理心理效应;将抚触者的情感通过皮肤接触、声音、视觉、动觉、平衡觉综合传递给婴儿,以增加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婴儿身心全面发展;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育儿护理新方法。现将家庭抚触对婴幼儿的作用介绍如下。1 家庭抚触的作用1.1 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 越早抚触效果越为显著。皮肤是最大的触觉器官,为中枢神经的外感受器,这种感受器可将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抚触正是这个器官向大脑皮层一次次传达不同的强度刺激,以促进大脑、小脑的发育。抚触过程是密切的亲情交流过程,是情感的传达和连接过程,抚触是通过皮肤这一感受器官给婴幼儿的发育以正向的刺激,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1.2 改善并促进婴幼儿的睡眠 由于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还不完善,比较容易兴奋,在夜间经常会出现入睡困难、易惊醒、哭闹。抚触对睡眠方式多变及睡眠障碍的婴幼儿有良好的帮助,能够促进婴幼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1]。婴幼儿经抚触后较易安静、易入睡,且睡眠时间延长。1.3 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通过抚触对皮肤产生刺激,使婴幼儿产生安全感,消除婴幼儿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了哭闹,增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常儿从新生儿期开始进行抚触,其体重和胸围增长都明显高于没有接受抚触的婴幼儿。1.4 提高婴幼儿对噪声的承受能力 通过抚触将抚触者的情感通过皮肤接触、声音和视觉、动觉、平衡觉综合传递给婴幼儿,可提高婴幼儿对噪声的承受能力并能够使婴幼儿安静下来。

的现象时,及时给予安抚,、声音等使婴幼儿安静下来,。1.,提高婴幼,,3。经过抚触的婴幼儿较少出现烦躁、,反应灵敏。小结

婴幼儿对不同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有触觉能力。触觉是婴幼儿安慰自己、认识世界及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抚触是一项成本低、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新型护理技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抚触并不是一项要求非常精确的技术,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幼儿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抚摩,以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免疫能力的提高。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也不仅仅是按摩,是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目前,每个家庭都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亲自在家里给孩子做抚触。通过触觉刺激对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抚触应尽早开始,可一直持续到孩子长大,即使对于较大的孩子,抚触依然能够起到消除紧张的作用。抚触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能够增加抚触者与婴幼儿的情感交流,它不仅促使婴幼儿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也满足了婴儿肌肤渴望爱抚的需求。因此,要求家长给婴幼儿进行抚触的时要有感情,要不停地与其说话,甚至亲吻婴幼儿,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皮肤接触、声音和视觉、动觉、平衡觉传递给婴幼儿,增加情感交流,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使婴幼儿感觉安全、自信,从而培养不依赖他人的独立个性。参考文献:

[1] 苏叶萍,曹月兰,王树云.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

护理研究,,22(3C):8012802.

[2] 于黎.婴儿抚触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19(9B):178721788.[3] 严晓琼,吴历.婴儿抚触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0B):

264522646.

作者简介 廖根娣、罗金玉、林阿珠工作单位:35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

(收稿日期:2009202218)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篇5

随着新的医学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整体护理的全面展开,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治疗工作逐渐的由单一的与医生沟通转向了与医护人员沟通。护理工作逐渐的成为了医患之间的重要桥梁,也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护患矛盾的关键。

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对护理认知不足: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广大护理人员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机械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使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2.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护理领域的演变、服务功能的扩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护理人员在人文社科方面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社会和保健知识贫乏,沟通能力较差等。

3.目前国内有些医院护士严重缺编,加上“重医轻护”思想的存在,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护理工作相关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表现为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以及护护关系等方面,这种高压状态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护理质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4.护理科研专家缺乏:与医学科学相比,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低。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队伍中缺乏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5.医院管理者观念转变缓慢:与目前护理管理队伍自身素质、认识水平及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目前虽然护理工作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点,护士地位仍然较低。

二、改善护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护士上岗前的培训。上岗前安排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道德规范教育、职责教育。要求新护士加强基本理论学习,进行强化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基础的重点培训,同时采取临床工作量化培训,提高护士实际操作技术

能力。

2.开展护理质量检测。每月一次各科室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护理部要从护理管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器材、物品、药品、差错事故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各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3.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全院护理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聘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再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护士按职称、岗位上岗,激发竞争活力。

(2)聘用护理员分担护士的非技术性工作。根据各病区护理单元的实际情况,聘用部分护理员来承担大量非护理、非技术性工作。

(3)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各科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实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4)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都遵守,措施得力,奖罚分明。

4.组织学习护理礼仪规范。进行仪表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语言礼仪,交往礼仪的培训,对护士着装、仪表、举止、言谈、情感等方面,由表及里进行训练,从各方面系统规范护士仪表风度和言谈举止,使其具备护士必需的职业素质。

5.建立意见薄。定期向患者发征询意见表,以此,反馈护理工作情况,接受患者监督,努力改善服务质量。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6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成效显著。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一)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因反务质量不好。由于我国医疗经费投入过少,医院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不得不想方设法减少护理成本。许多医院采取减少护理人员数量,而大量聘请成本较低的护工来代替护理人员的方法进行。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医院节省不少成本,但是却使医院护理的服务质量直线下降。医院聘请的临时护工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又缺乏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其在工作中服务态度较差且出错率较高致使医院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病人的生命安全出现潜在威胁。

(二)护理服务模式存在缺陷人文关怀不足。我国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一种“生物医学模式”该模式以护理工作分工为重点而忽视病人的心理需求。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自己的就医权利有了很高的认识,不再是以往那种只看病拿药的观念他们需要被关心、被尊重需要医护人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满意的答复。显然传统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护士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护患纠纷不断。新医改对医疗护理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护士常因缺乏此类教育尤其是法律知识教育,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给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与患者密切接触但在接触中常因讲话不慎而引发患者或家属的不满。在从事临床护理中缺乏法律常识,不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成因为工作繁忙未作相应的护理记录,事后没有补上或与医疗记录不符等诸多因素池极易引发护患纠纷。

(四)护理考核办法简单粗放,工作热情不高。我国护理考核办法主要是针对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护理资料记录等终末硬性指标进行考察,而忽视对服务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过程柔性指标的考察。其考核办法的简单粗放,致使护理人员忽视护理过程的质量,而只是被动地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

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优化建议

为了优化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面对患者多、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客观情况,医院管理者必须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排班时可根据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做到新老人员合理搭配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一定要搭配高年资且责任心较强的带教老师流分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二)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沂展人性服务。护理服务应紧紧围绕病人需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护理服务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个案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模式、小组护理模式到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体现护理人员对时代的适应和对医学服务模式的适应。

(三)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护理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护士的护理安全教育,重点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邀请国内外知名护理安全专家讲解护理行为规范、护理法律法规等课程;注重和完善护理记录,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提高其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7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ICU 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50 例, 其中男79 例, 女71 例;年龄23 岁~87 岁, 平均年龄55 岁;机械通气时间1 d~19 d, 平均10 d;研究对象均无精神障碍, 且意识清楚。所患疾病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重症哮喘、复合性创伤等, 脱机拔管后能正常表述, 无语言沟通障碍。

2 不良心理反应及其产生原因

2.1 恐惧 多数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已经昏迷或意识模糊, 对气管插管及转至ICU的过程没有印象, 导致在意识恢复后发现自己出现在陌生的封闭环境, 没有熟悉亲人的陪伴, 周围只有陌生的带着口罩忙碌地进行各种操作的医护人员以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各种仪器的声音;气管插管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防止拔管而保护性约束双手等原因, 都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受。

2.2 焦虑、紧张 患者由于不了解自身的病情, 认为自己得了绝症, 情绪低落、焦虑, 甚至拒绝治疗;长期住院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都使患者产生负疚感, 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 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一些慢性病患者由于有多次机械通气的经历, 认为自己恢复无望, 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临床发现, 一般使用呼吸机超过2 周, 就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一旦撤机, 患者往往会感觉不适应, 心理负担过重, 情绪紧张, 而导致ICU综合征[1]。

2.3 烦躁、愤怒 经口气管插管使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而其眼神、手势医务人员无法正确理解, 需求得不到满足;各种导管对身体的束缚和不适感;长期的被动体位和肢体约束;频繁的操作和治疗, 都增加了患者的负面情绪, 使患者不配合医务人员, 甚至拒绝治疗。

2.4 自尊心受损、抑郁 由于身体上的束缚, 吃饭、喝水、大小便、翻身都需要他人协助, 使患者感觉自己很没用;为了便于监护及救治操作, 需要暴露操作部位, 若不注意遮掩患者身体, 使敏感部位长时间暴露, 就会伤害到患者的自尊心, 使其感到不安。

2.5 睡眠障碍 由于病情观察及抢救的需要, 即使在夜晚ICU也是灯火通明, 医护人员的交谈声、仪器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患者的睡眠质量 (表现为入睡时间延长、睡眠中断次数增加) , 使其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据调查, 多数医院的噪声水平, 日间在50~70 d B, 夜间平均67 d B, 大大超出了国际协会建议的日间噪声低于45 d B, 夜间低于20 d B[2]。

3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患者意识恢复后, 在第一时间告诉其所处的环境, 身上监护导线、各种管路以及身体上的束缚是病情观察和治疗抢救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相关医学常识, 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 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 从而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我院ICU病房每日安排30 min家属探视时间, 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牵挂和关心, 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遗弃,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3.2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 要细心观察其行为表情、眼神、体态姿势、手势等非语言行为, 以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 对于识字的患者可以使用写字板、卡片等。与患者沟通时要耐心、细致, 让患者感觉到医务人员是真心在帮助自己, 使其感到被关心与尊重, 消除烦躁、焦虑、孤独的心理。

3.3 尽量将治疗集中在日间进行, 减少患者在夜间被打扰的次数。在夜间, 尽可能将病室灯光调暗, 降低说话的声音, 放轻脚步,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夜间睡眠, 对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有重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 要注意避免身体长时间暴露及敏感部位的遮挡。

3.4 可以根据患者平日的喜好让其听些音乐, 钟月欢等[3]研究发现, 音乐对机械通气患者有明显的安抚作用。对清醒、病情稳定的患者选择其喜欢的音乐, 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的神经肌肉, 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 是患者在疾病或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良好方式。其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焦虑反应和烦躁情绪, 增加舒适行为, 降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3.5 经常对患者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如“您真棒”“您做得非常好”等, 增加患者对自身的认同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小结

气管插管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 还使其无法进行正常语言沟通, 加之ICU封闭的环境, 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 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还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造成疾病反复。这就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 通过细心的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其原因, 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运用专业知识和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缓解。我们护理人员除了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以外, 要了解更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沟通技巧, 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适度, 帮助其顺利度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1]何利, 周红, 胡静.多元文化护理在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 :91-92.

[2]房丽, 孙桂霞.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9) :14-15.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8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77-0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护理文书均属病人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1]。由此可见护理文书已成为医疗诉讼中重要证据之一,这就对护理文书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院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已提出改进措施,促使护士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

1 存在问题

1.1体温单存在问题 漏项较多,常见有漏填34℃以下栏内的内容如药物过敏、体重、出入量等,手术病人在体温单上未体现手术,体温单续页写错日期和天数,页码有错误,时间在连续记录中出错,新病人和危重病人及发热病人体温有漏测现象未严格按照安徽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执行。

1.2 医嘱单存在的问题 长期医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医嘱时间不准确,重整医嘱有漏项,护士签名潦草、漏签。临时医嘱主要问题是执行人由于工作忙碌只执行未签名现象普遍,抗生素及碘皮试未签名就把病人的药用上了,查对者漏签名现象也很普遍。

1.3 护理评估单 护理评估单主要问题是缺项和医护不符问题严重。医护不符主要体现在:职业、大小便、睡眠情况、既往史采集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病人向医生护士提供的病史有出入,和有多个陪护的病人,提供给医生和护士的信息有出入。

1.4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护理记录为客观资料,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举证的唯一资料。及时、准确、客观、完整地书写护理记录,是处理护患关系,医患关系的重要证据[2]

1.4.1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护理记录的及时性体现在患者有病情变化时要及时记录,而我们通常因为上午忙于治疗护理,都是把护理记录书写统一在下午护理班回顾总结性记录。护理记录不准确主要体现在记录时间上,及出入量的记录未用量杯,不严谨,凭着护士自己的主观判断,记出入量,以及病情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相当护士注重诊疗操作时记录,忽视非诊疗操作性记录。

1.4.2 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 一份完整的护理记录是由多位护士共同完成的,其连续性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护理记录是由多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每个人的病情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都不同,存在观察和记录缺乏连续性,如临下班时一位患者发热39.5℃以上,医嘱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当班责任护士给予记录,但用药后情况下一把护士未接着描述,导致护理记录不连续。再如三天未解大便患者,护士发现给予饮食指导后解大便一次,次日只在体温单上有记录而护理记录未描述。我们的护士通常记录患者发病时的情况,而对患者用药后的未及时给予有效评价,导致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做病情记录要有因、有果、有评价。

1.4.3 记录内容不详细,不具体,缺乏专科疾病特点 护理记录缺乏实质性内涵,无效记录、雷同记录太多。如介入手术后病人每班都记录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末梢血运情况,记录内容千篇一律,无特异性。

1.4.4 记录有涂改,楣栏有缺项 为了追求病例的整洁完整,反复重抄原始病例,不能保证原始记录。

1.4.5 护理人员从思想上不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 护士在书写护理病历时只是简单地转抄医生病例或者是想当然,自己不亲自察看病人病情。如一个院外带入II期压疮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已痊愈,但护理记录仍评估为压疮无进展。

1.4.6 护理记录中存在法律问题的缺陷

部分护士法律意识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需求,未能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如无护士资格证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部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不认真,涂改日期、数据、代签名。为追求病例的整洁完整,反复重抄原始病例,不能保证原始记录。有创护理操作告知交待不清楚,或无家属认同的签字。

1.4.7 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未详细记录

护理突发事件指跌倒、坠床、压疮、管道脱落、输液反应等护士预知外的事件。以及患者和家属在日常工作中拒绝某项治疗与护理,护理记录未及时记录,出现突发事件后对事件描述不详细。一旦我们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与患者对簿公堂,我们有太多的说不清,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1.4.8 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内容不全面,未体现专科特点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健康教育小处方、入院宣教、介入手术术前术后宣教、随疾病进展的随时宣教等。往往是我们做了,但却未记录。

1.4.9 缺乏真实性

有随意涂改现象或字迹不清,写错后帮他人重抄记录,代签名现象。这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

2、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自身能力缺陷

护理人员大多学历不高,大部分护士只重视执行治疗措施,而轻视文书书写,有些人文字组织能力差,写的东西缺乏连贯性,逻辑性。

护士法律观念淡漠,无自我保护意识,护士认为一些日常工作不是什么重要内容,没有必要写,能简写就简写,忽视了护理文书的重要性、严肃性。

2.2 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认識不够

由于护士存在严重缺编现象,而且经常忙于完成执行各种医嘱、常规治疗、专科护理等,使护理记录成为一种被动完成的任务,甚至成为护士工作的“包袱”。护士在工作中只重视执行治疗性操作,而忽视文书书写,往往是做了未写,等于未做,等到矛盾出来时,往往是有口莫辩。我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某些病人和家属,住院过程中因为怕麻烦或者费用问题,常常拒绝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治疗和护理。如一名心功能IV级的老年患者,瘦弱无力,接诊护士评估认为存在压疮发生的危险,督促患者2小时翻身一次,但有的病人家属嫌麻烦,不让护士搬动病人,当班护士未及时将这一情况记录到护理记录中,结果患者发生压疮,家属不承认自己不让护士翻身,护士很委屈但也很无奈,缺乏护理记录这个有力的证据为我们正名。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怕麻烦。当遇到不配合的病人或家属,一定要在护理记录单上写上,让他签上姓名,好给我们留个证据。

2.3 护士长对护理记录认识不够,工作中缺乏督促,管理不到位

有的护士长自己对护理记录认识不足,以为可写可不写,日常工作中疏于管理,缺乏督促,于是护士就放任自流。

2.4 医护记录不符的原因

医生和护士同一问题的答案不是来源于同一个人,由于病人家属陪护多。加上有的同志评估不认真。病情观察不细致所致。

3 对策

3.1 加强护士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部每年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不记录或记录的不详细均可引起医疗纠纷。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医疗纠纷重在防范意识,使全体护理人员从观念上转变,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3.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安徽省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制定护理病历考核细则。让护士明白那些东西能写,那些东西不能写,如主观的判断不能写,写自己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的东西,做你所写的,写你所做的,不断提高护理病历质量。严格禁止护士不观察病人,凭主观判断编写护理病历的行为。

3.3 加强医护沟通,避免医护记录不符

当护士发现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样时,应主动找医生核实情况,及时更改护理记录,消除这一医疗纠纷隐患。

3.4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严格把关 ,加大病历监控力度

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护士长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书写质量。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经常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当事人修改,进行自我控制,出院病历必须护士长签字后方可送病案室归档保存,保证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尤其是新护士和书写能力差的护士,平时的护理记录要严格把关。护理部每月要对全院的护理病历进行考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分析和整改,以便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4.小结

护理病历作为病案的组成部分,她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病历的质量。因此,护士必须了解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進行分析、整改、评价,以便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不断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参考文献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起草小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65.

上一篇:辞职申请书回家过年下一篇:绩效增长模式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