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精选8篇)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篇1

名词解释

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 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0、马礼逊--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 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 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0、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 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粤、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1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

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必须严格选报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四、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及时,应该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激进的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宣传内容是:(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 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篇2

本文选择在宗教报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察世俗》)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东西洋考》) 、《六合丛谈》进行分析, 讨论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宗教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世纪60年代前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 在本国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扩展海外市场成为最佳选择。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大英帝国在继印度之后, 谋划可以继续用来满足本国资本运转的第二个国家。19世纪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是不同的, 在清政府的严厉管辖下, 中国绝不是可以任由西方随意践踏的国家。这个古老的国家还在循着祖制, 秉承着天朝大国的宗旨继续前行。1807年, 传教士马礼逊接受布道会的委派, 成为进入中国海域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

马礼逊来到中国之后, 不仅致力于《圣经》的中文翻译, 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阐述基督教教义的书籍和文章。在马礼逊的实际考察中, 发现面对面直接地向中国人进行传教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人脑海中有许多的“神”, 他们似乎并不认同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耶稣”。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那 (圣经) 被认为是禁书, 负责印刷的人也被假定会冒某些危险。此外, 中国人贪得无厌的性格, 使他们倾向于把握任何一个敲诈外国人的机会……”然而, 纵使中国幅员辽阔, 方言众多, 文字却是统一的, 印刷品可能比口头宣传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协助下, 地域和交通的天然优势使得马六甲成为办报的首选之地。1815年, 《察世俗》诞生了。

(一) 开启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这是第一份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报刊, 其出版开启了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官报从出现一直发展到清朝, 其对中国新闻业的贡献不能否认, 然而在强大的君主专制的控制下, 官报由始至终都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工具。《察世俗》虽然是一份宗教报刊, 其内容却涉猎新闻、科学文化、全国各地记略等栏目。据统计, 在该刊存在的七年时间里, 总共出版文章244篇, 其中, 宣传教义的文章占84.5%, 科学文化知识的占近12%, 新闻、义务办学校等章程占3.6%。虽然宗教教义仍占了大部分内容, 但不可否认, 《察世俗》已经具有现代新闻业的某些特征。

(二) “处处附会儒学”, 开创了宗教报刊的办报模式

“察世俗”这个名字是英文Chinese的广东发音, “统记传”中的“记”和“传”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录皇帝、大臣或者名人的体例名称。把这样典型的中国记叙体例统和为现代报刊的体例, 也是马礼逊和米怜的精心构思。封面使用的“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精深挖掘, 大量儒家伦理道德的文章被《察世俗》刊登, 仅在第一期就有《古王审明论》和《忤逆子悔改孝顺》两篇文章。这样的办报模式, 在随后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东西洋考》等均有体现。《东西洋考》中, 开辟“地理”这一栏目时, 目的是“由是可明岛屿之远近、外国之形势、风俗之怪奇、沙礁之险、埠头之繁……”。宗教报刊在传教士的运作下, 已经成为附会中国文化的报刊。

(三) 根据读者属性对报刊进行革新, 改进宣传策略

作为宗教性报刊, 《察世俗》可以说是紧扣它的主旨,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它连续出版的七年时间里, 这个宗旨始终没有变过。根据读者对象的属性, 米怜等人在宣传方法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1820年, 《察世俗》第六卷中增加了《法兰西国作变复平略传》、《全地万国纪略》和《英国土产所缺》等关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察世俗》从“直接”的传教方式到“各种因素皆具备”的宣传策略的转变。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 一名张, 一名远, 他们两人同行路间, 相论古今……张曰:“岂敢。相公智深、才盛, 如何倒来求乎愚弟乎?但既是相公自所顾, 则弟应当尽心、遵命。请相公说。

——《察世俗》1817年 (嘉庆丁丑九月) 《张远两支相论·第一回》

从上述的对话不难看出, 这一阶段《察世俗》的宣传是非常直接的, 只有干瘪的二人对话,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

今道光元年二月初三日, 在咖啦吧有两个唐人, 晚上相谈而坐。其一名何者, 系广东人。那一名进者, 为福建人也……一日何走街上, 偶然遇着一个厦门人, 手内有两本小小的书, 其一书名《万年寿药》, 那一书名《永錬论》……今敬送上, 求老兄有闲时则看看, 我家内还有, 望兄不弃”……取那一本《永錬论》书在手想云:这个錬字, 我朋友老进必能解之, 我去问他。

——《察世俗》1821年 (道光辛巳八月) 《铁匠同开店者相论》

上述中, 已经有了主人公的籍贯、职业和秉性等, 并且还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其中“永錬”的意思即世人皆有罪、悔者可进天堂、不悔者永下地狱等。这样借人之口的宣传方式, 已经是很大进步了。1821年, 米怜病逝后, 《察世俗》停刊。这份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宗教报刊, 在远离中国大陆的马六甲海峡开始, 同时也在这里结束。

二、第一份创办于中国内陆的宗教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的前十年里, 西方各国在亚洲的势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推进经济贸易的同时, 将自身秉承的文化价值观一并渗透, 成为西方各国追逐的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基督教迅速传入中国。《东西洋考》创办于1833年, 1834年出版第十期后休刊, 1835年2月复刊, 1838年7月正式停刊。继《察世俗》之后, 《东西洋考》的出版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宗教色彩日趋淡薄, 业务上具有明显现代新闻业的特征。中国是西方国家争相追逐的目标, 基督教也是列强追求文化渗透的手段。然而, 谙熟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发现, 中国人对于外来宗教始终持负面态度。《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在1833年的一份创刊意见书中说得非常明确:尽管我和他们 (指中国人) 有长期的交往, 他们仍然公然表示是高于其他国家而位居世界第一并视其他民族为“蛮夷”……这个旨在维护广州和澳门外国人利益的月刊, 就是要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仰, 与其高傲排外的观念抗衡……在郭士立的这份自述中, 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等知识是为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在这一办报宗旨的指导下, 整份刊物中宗教内容所占的比例下降。《东西洋考》对刊登的文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其中包括论、史、地理、新闻、贸易和煞语 (结束语) 等栏目。《东西洋考》在内容编排和办刊思想方面, 为后续的中文宗教报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六合丛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皆向北移动, 上海毗江靠海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立刻带来了经济上的便利, 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使上海成为外国人及传教士的聚集地。为了进一步将传教事业进行下去, 这一次, 传教士将办报的地点选在了上海。一份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在这里诞生了, 它就是《六合丛谈》。

《六合丛谈》创办于1857年1月, 于1858年6月停刊, 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

《六合丛谈》在上海出版了一年多, 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办报宗旨的转变和报刊业务的改进。

(一) 编辑思维转变, 强调报刊的信息交流功能

在《六合丛谈》的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这样写道:“溯自吾西人, 越七万余里, 航海东来……近沪之地, 渐能想稔。”在这份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不仅强调了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美好友谊”, 并且肯定了西方人为了与中国人修好所作出的努力。

通过将《东西洋考》与《六合丛谈》二者的发刊词对比, 传教士办报的编辑思维已经开始变化。《东西洋考》的编辑思维是非常直接的, 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扭转中国人对于西人、西方的看法, 这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编辑手段。《六合丛谈》之后的宗教报刊, 皆摒弃了之前《东西洋考》办刊的优越心态, 将平等作为交流的前提。此后的宗教报刊, 也秉承这一观点。

(二) 秉笔华士——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 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上海地处内陆, 又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因此, 参与报刊编辑的华人就渐渐增多了。

《六合丛谈》之前, 宗教报刊中的文章大都是由传教士执笔完成, 大部分服务于宗教报刊的中国人都从事着印刷、发行等技术工作, 《察世俗》的梁发就是代表之一。《六合丛谈》发行的一年多里, 王韬、李善兰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不仅负责排版、发行的工作, 他们还负责为文章“润色”甚至独自完成文章等。中国人在宗教报刊里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据记载, 华人参与《六合丛谈》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不仅仅限于润色, 他们还在很多方面直接参与报刊的编辑工作。《海外异人传——该撒》 (蒋敦厚) 、《反复强说》 (韩应陛) 、《用强说》 (王韬) 等华人创作的文章直接刊登在《六合丛谈》上, 并且直接署上了创作者本人的名字。以前的宗教报刊, 华人撰写的文章是不署名的或者只以笔名的形式出现。这种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人参与的办报模式被称为“秉笔华士”。

传教士所创办的宗教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 中文宗教报刊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族群, 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讨论。然而, 无论如何, 这些报刊对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中文报刊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A].民国丛书:第二编[C].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

[2]赵晓兰, 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英) 未亡人.马礼逊回忆录:他的生平与事工[M].邓肇明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007.

[4]方汉奇, 等.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Z].1816.

[7]侯杰, 王小蕾.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恽逸群与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 篇3

关键词:恽逸群;新闻思想;当代中国;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3-0143-02

一、引 言

恽逸群是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治家及出版家,他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活动至今仍对我们的新闻事业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在恽逸群的新闻实践探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为当时中国党报城市办报的推广模式,但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备受重视和推行,这也是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在今天特别具有观照价值的原因所在[1]。然而恽逸群自20世纪五十年代就因为冤案错案遭到迫害,其新闻思想鲜为人知。因此,在此将其新闻思想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进行关联,进而得出其思想的现实性意义。

二、恽逸群新闻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报纸具有宣传和引导民众的作用

对于正确的新闻纸,恽逸群指出不仅仅要做到“为大众的耳目,为大众的喉舌,记载真实的、大众应该知道的事实,说大众要说的话。”“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大众,教育大众,组织大众”[2]。关于报纸对社会的指导作用,恽逸群则指出:“新闻的指导作用可分为鼓励作用、刺激与推动作用、批评与警惕作用、教育作用和组织作用。”新闻记者的思想通过新闻报道表达出来,如果不公正,不客观,必然会影响大众的思想认识方向。新闻记者被誉为时代灯塔上的瞭望者,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候,新闻从业员所担负的任务更加格外重大。纵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党报从组织喉舌逐步转向了社会喉舌,从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到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再次对舆论导向的强调,恽逸群当年关于报纸宣传和引导民众作用的新闻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具体的表现和实践[3]。

(二)新闻的构成要素

恽逸群主张构成新闻的要素有四个:第一,和大众有利害关系的,为大众所关心的,或足以引起大众的关心(或注意)的事物。第二,新鲜的事物。第三,用最迅速的方法及时传播。第四,大量传布[2]。结合恽逸群主张构成新闻的四个要素,足以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在新闻学理论研究中,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为:时新性、显著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4]。将两者结合起来看,能发现恽逸群思想与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关联性:新闻的新奇性,必须是刚刚发生的而且是受众所关心的。新闻的显著性,应为足以引起大众关心(或关注)的事物。新闻的接近性,是指和大众有利害关系的事物。

报刊应该具有坚定的大众立场、重视读者的参与性,恽逸群重要新闻思想之一的大众本位思想,为当今逐渐回归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借鉴意义。新闻的时新性,是指新闻在时间上新近发生,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物,这是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的解釋。在媒体的实际发展中,不论是平面还是电视媒体,在追求新闻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及时迅速,而恽逸群的主张则能看到其新闻思想的超前性。

三、恽逸群新闻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我国《新闻法》虽然尚未出台,但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和中国记协四届二次全体会议制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都对禁止有偿新闻和反对虚假报道作了明确的规定。恽逸群是捍卫新闻职业道德的先驱者,在其所处的国难当头、内忧外患这一大背景下,新闻界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不少记者以稿谋私,以稿敲诈,从事有偿新闻交易工作。对此,恽逸群先生与友人一同谋划成立了上海记者座谈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前身),他们决心联合起来改造新闻界,拿出新闻记者的良心来把新闻界从黑暗的泥淖中拯救出来。后来为了扩大影响,研究决定在《大美晚报》上办一个叫做《记者座谈》的专刊,主要议论了“记者风纪问题,批判国民党政府通过的修正出版法,力争言论自由案”等等命题。恽逸群用实际行动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捍卫,是后世新闻记者的巨大榜样。

(二)打击虚假新闻,严抓记者的风纪

对党的新闻工作者,恽逸群提出“四基五性”的主张,即“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党在当前的各项政策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文字基础”和“新闻的真实性、正确性、针对性、时间性、生动性”[5],这不仅教育了那个时代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新闻工作者,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仍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四基五性”结合当今在新闻界同样强调的“反腐倡廉”,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律条例”作为座右铭,落实到日常实际行动中去。

恽逸群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极其苛刻,对于虚假新闻,他打击尤为明显。而当代中国新闻界对于虚假新闻,仍然采取严打严抓的做法。新闻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做出规定,目的在于督促新闻机构内部建立健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6]。

(三)重视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关于新闻学教育的方针和原则问题,恽逸群提出理论与实际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习并重。教学方法为上大课、自学、互学、小组讨论、考试结合,考试并打分、评议,老师则聘用思想进步的老师以及经验丰富的日报编辑和学者。在以《大众日报》社为依托举办的新闻干部训练班课程安排上,恽逸群不但注重对学生国学知识的培养,开设有国文、历史(中国史话)、社会发展史等在内的基础课;而且在授课中注意灌输时政知识,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基木问题、时事讲座、政策讲座等政治课,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一个和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课的开设上,有新闻学概论、采访与写作、编辑业务、通联工作等。对于学员日常生活,恽逸群严格要求生活军事化,发军装、睡地铺、按班组集体吃饭,按时吹哨作息、上课、站岗,同时课余举办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由大家郑重选出的俱乐部成员组织安排。这些建设性的做法对后来高校新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在国内高校新闻系的建设上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很多做法现今仍然是新闻教学中有待完善的部分。恽逸群先生对新闻名校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影响,至今仍为后继的新闻学研究者津津乐道。

四、恽逸群新闻业务观的现实意义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恽逸群重返上海,在打入特务机关内部为党搜集情报的同时,与《申报》负责人一起策划安排,保存了全套的《申报》,使之得以避免受到敌伪的破坏,成为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社会背景的重要史料,也是新闻学者研究新闻史的重要资料。

根据恽逸群讲稿集结出版的《新闻学讲话》,曾是新闻干部业务学习的重要教材,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新闻学理论的著作,在该书中提出的采写编评思想,至今仍在新闻工作者的业务中起着指导作用。

1948年12月新华社公布了43名战犯的名单,当时恽逸群正在《新民主报》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在编辑部值夜班时收到这份电稿时,只有战犯们的姓名而没有相关资料。凭借超强的记忆力,他写出了43个人的简历、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在国名党内的派系等情况配合新闻同时刊出。关于恽逸群对各种知识惊人的博闻强记的事例还有很多。时至今日,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对恽逸群的回忆作品中,对于恽逸群的政治敏感、博闻强记、办报艺术和才能,还流传着不少佳话。方汉奇在纪念恽逸群的文章中对他作出这样形容:“精力过人,才华出众,写评论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往往有超凡的见解;编报纸淹博多识,厚积薄发,时时有惊人的举措”[7]。这些,都是当代新闻记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恽逸群是一名真正的新闻战士,他留给我们的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他新闻出版工作的表现和方法,他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的预见性做法,他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捍卫和对新闻自由孜孜不倦的争取,都对我们当今新闻事业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虽然恽逸群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灵魂、思想仍然活跃在我们心中。他表现出的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芊芊,陈桂兰.恽逸群的大众本位思想[J].新闻爱好者,2003(7).

[2]江苏省社科院编选组.恽逸群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3]史雅娟.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思想解析[J].新闻记者,2010(11).

[4]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顾雪雍.奇才奇闻奇案—恽逸群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张贺.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N].人民日报,2011-11-11.

[7]方汉奇.不为物移 不为己忧——纪念恽逸群同志逝世25周年[J].新闻战线,2003(5).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 篇4

(一)1、“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孖刺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孖刺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4、上海为中心的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华外报的发展。

上海是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基地,并在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发展成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中心。报业上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上海作为中外贸易集散地地位上升的反映。它的发展也是以商业性报纸为发展主流,以1872年《申报》的创报为标志,开创了中国报业以商业性报刊为主流的历史新纪元。《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19c60-70‟s上海又出现了好多家英文报刊但同时因竞争十分激烈而不断有报纸被兼并。上海最早创办中文报刊的仍然是外国传教士。《六合丛谈》《万国公报》

5、《申报》改革---经营上采取销售的营销策略。报纸业务上,a、重视报纸言论。B、重视新闻真实性。C、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发行文艺期刊、画报、丛书。

6、在华外报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政治倾向:绝大多数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总目标服务的。在华外报的迅速发展并占据中国报坛的垄断地位,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文化侵略行为。但西方国家在18世纪以后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自我封闭的结果是自己越来越落后。

《察世俗》等外国人所办的中文报纸的出版,把自然科学知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现状、西方富强之道、向中国读者做了通俗化的介绍,或以显示西方文化优越,或作为手段引中国人入教,但毕竟通过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固有文化提高,使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2、就近代报刊自身而言,它的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代报刊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独立的采写编撰权,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体现了民主主义的理念。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自由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从而使西方的新闻采访和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培养出一批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捷径。报刊的石印和铅印技术也随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创造有利条件

7、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呼声的出现

1、林则徐、魏源;

2、洪仁轩;

3、王韬、郑观应。

二、第一批国人自办的报纸

《沙架免度新录》《昭文新报》《汇报》《述报》ect。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1、王韬,江苏苏州人,在传教士麦都思办的“墨海书馆”做编校,因涉及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受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赏识。协助戚翻译中国典籍并主编《近事编录》。后与友人集资组成中华印务总局,创办《循环日报》著有《弢园文录外编》等。

2、《循环日报》

8、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自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务报》后,各地爱国人士自办的报刊纷纷出现,打破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维新变法运动阶段的国人办报活动被称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其特点:

1、报刊数量大。

2、办报地区广。

3、报刊品种多。

其主流,则是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性报刊—维新派报纸有《实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ect。

1、办报人员:政治家参与办报,报刊主编往往是当地维新运动领导人,都奉康有为为领袖,形成由康指挥的宣传队伍。2办报方式:总体思想“开民智

9、《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其特点为:

一、“以通外情为要务”

二、“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祥”,且颇具地方特色。

三、创造了同封建顽固派斗争的特殊策略。

10、中国历史上新闻立法活动的第一次有益尝试,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等仁人志士不仅继王韬等资改良主义思想家后,再次公开提出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还一度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第一步:也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即,冲破“言禁”“报禁”的藩篱,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公车上书”《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被封禁,但改建为官报局。创办《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这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式官报之始,也是清末新闻法制建设起步的标志。

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出现第一个办报高潮的情势下,清政府在经济上推出扶助报业发展的举措,即

a、减低报纸的邮寄费用。B、对书记报纸实行免税。

C、新闻法(报律)的制定也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

总之,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虽为时过短,且最后以流产而告终,但仍不失为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二)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的精神---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帝多次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具有合法的地位,“报禁言禁”的藩篱被冲倒,官绅士民破天荒第一次得到了办报的自由权利。7月26日,光绪帝就孙家鼐奏遵议上海《实务报》改为官报以这发布上谕。该上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它的基本精神有

1、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

2、公开承认各地出版的报馆的合法地位i,并准许报刊“据实昌言”

3、需要说明的是,该上谕,表面上是光绪应孙家鼐之请,实际上孙的本意是为了通过全面开放“报禁”这一举措来抑制《实务官报》地位的上升。

12、新闻官司之《苏报》案---因为发生在上海租界内,由于租界当局的两面政策而使清廷未能完全得逞。1903年,上海《苏报》的专项革命立场及《苏报》案的发生,不仅扩大了《苏报》等革命报刊在社会上的影响,而且还促进了革命报刊在国内的大发展。

《苏报》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创刊人是胡璋,以其日本妻子生驹悦的名义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注册,打着日商招牌出版发行,内容都是市井琐事和作奸犯科的社会新闻,文字水平低劣,曾因刊登黄色新闻和敲诈勒索之事被人控告,弄得声名狼藉,难以为继。

1899年将该报卖给陈范。陈范曾任知县一处理教案未合朝廷意而被革职,后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思想上倾向于保皇立宪。后因受到蔡元培所创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中的革命青年而受到革命影响,该报开始由转向革命到同情、支持、投身革命。于是,《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

1903年5月正式聘章士钊文《苏报》主笔,明确提出“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发表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撰写的序言和章士钊的《读革命军》两篇评介文章ect。

该报的激进宣传引起清廷的恼怒和嫉恨。所以勾结上海租界查封《苏报》打伤报馆和爱国学社社员。章太炎等被捕,邹容自动投案,《苏报》被查封。清廷向租界当局交涉,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太炎、邹容交给清庭审判,被租界当局拒绝。于是一场特殊的审判在租界开场,清廷为原告,章太炎、邹容为被告,最后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13、《民报》和《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1905年《民报》的创刊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它有其统一明确的宣传宗旨和纲领,ie三民主义。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扫除障碍,扩大革命阵营,遂主动出击,发起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主要针对四个问题:

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

2、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

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由于《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这场大论战最后以《民报》大胜《新民丛报》大败而告终。(20vs1)通过两派报刊大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也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也促进了革命派报纸在海外的蓬勃发展。

14、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906年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制手段来管制它以为已经失控了的新闻事业。然而这些举措,非但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给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1、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不仅数量上超过保皇派报刊,而且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革命派报刊除大力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外,大多数报馆还是革命党人策划武装起义的指挥机关和联络机关。上海、武汉和港穗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三大办报基地。在上海创办的报刊著名的有《中国女报》于右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等。

2、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康有为立即宣布叫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帝国)宪政会,全力鼓吹君主立宪,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立宪宣传运动。参加立宪宣传的报刊有两类,立宪派分子个人创办的报刊和立宪团体创办的机关报刊。

3、清王朝政府主办的官报进一步发展。

自1901年实行“新政”后,开始创办的官报是为了控制新闻舆论,抵制民办报刊的社会影响。后经清廷倡导,各省纷纷根据自己的政务繁简和经济力量打扮官报,短短几年就出现一大批。中央政府一些部门也开始创办机关官报,并进入官报制度化阶段。这些官报一般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经批准出版后又往往是这些主管部门传达政令的耳目与喉舌。

4、新闻业务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A、内容上:报纸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量大大增加,面也相应扩大,体裁日益增多,作为新闻体裁的通讯也开始在报上出现,标题出现大字题和主题、眉题、肩题、副题等多行题,为提高时效性,一些报纸开始发行号外,摄影图片被广泛运用,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登上报坛。“时评”的创立,“编者按”的广泛运用,文艺副刊的诞生,广告占据的重要地位表明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

B、形式上,摆脱书册/杂志式称为对开或四开单张报纸。《实务日报》报纸编排上开始用机制白报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句读加点,从而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时报》对版式的改革将每天报纸划分为4版,根据内容拟定标题,配发时评,字号多样,力求版面醒目活泼。“综合编辑法”被广泛采用ie将重要新闻放版面的显著位置,并充分利用大字、通栏标题、加框、加花边、设专栏、配图片等编辑手段,使报纸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5、“大江报案”---《大江报》1911年1月3日,前身为《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苑思演、黄侃、何海鸣、温楚珩等参与编撰工作,为文学社机关报。

该报有两个特色

1)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2)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该报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被士兵们视作自己的喉舌。在该报影响下,许多士兵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该报还在新军各标营设立分销处,发展个人订户,和特约记者、编辑和通讯员。该报于1911年7月17日发表过两篇振聋发聩的评论何海鸣《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是鄂督极为震恐立即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于8月1日查封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闻讯自动投案。第二天,《大江报案》向全国各地发出专电,“乞伸公论”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鄂督摧残言论的暴行。汉口各革命团体和报界公会集会抗议,许多新军士兵来到报馆表示声援,鄂督慑于民愤不得不轻判詹何二人18月徒刑。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

16、暂行报律事件和自由新闻体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后,取得了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创建自由新闻体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一步通过立法手段保证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喜闻体制。

1、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

2、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发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其他法律法令的颁布,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对于强化言论出版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促进中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当政时间过短,因而无暇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制度。为了恪守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还理智的解决了因《中华民国暂行报律》的颁布而引发的一场**。鉴于《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临时政府内务部草拟了一个简略的法令《暂行报律》对新闻界约法三章。但立即遭到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完全否定了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对此孙中山持明知的态度,虚怀若谷的接受了新闻界的反对意见。他对因言论出版自由的基本认识和对《暂行报律》的基本态度。

1、言论出版自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无取特立报律”。

2、法律的创制须慎重与合乎程序。

3、内务部制定《暂行报律》的本意是出于“补偏救弊之苦心”但由于《临时约法》以及其他重要法律均未制定与颁布,制定报律确也失之草率。且其中最与非罪的界线及量刑的标准含糊不清,在实施中已被误解与滥用。

但它积极的一面是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权利不得滥用法律限制之的认识,不得制定钳制新闻事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已在新闻界内外形成共识。消极的一面是放弃了革命政权对新闻事业的必要的管理与约束。实际结果只能是对敌对的政治力量利用报刊破坏革命提供方便。民国成立之初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

17、“癸丑报灾”---袁世凯篡权是中国近代历史进入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以及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等继任者。务部运用其窃取的政权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对孙中山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进行大肆扭曲和破坏,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全为其封建军阀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袁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刚平息的《暂行报律》之争,反映了当时新闻界的强烈意愿,还显示了新闻界的强大力量。因此,袁不得不故作尊正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推出一些保护新闻自由的举措。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他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钳制新闻事业。以防止揭露外交军事机密为借口,宣告自即日起由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违者军法从事。公然将以废止的亡清《钦定报律》重新搬回民国的报坛。“二次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政府颁发的新闻禁令更是一个接一个,并要求全国所有的报刊重新登记注册。“二”失败后,袁政府便借军事胜利之淫威,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被扣上“乱党报纸”的罪名而遭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之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剩下20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8、民国初年的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1、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2、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A、立法上,法律一时难以出台,只能采取暂时沿用前清的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制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

B、司法上,各地的证券包括自发悬绝大数位前清时期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军阀所窃取,诉讼制度大多沿用清制。但新法规以清末的民刑诉讼法律草案为基础,其封建专制时代的残余仍十分浓重。

C、司法机构,地方审判厅大多为建立,实际上仍由地方行政机关监理司法。D、诉讼过程中,刑讯、体罚手段仍被袭用。

E、半殖民地的色彩,则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治外法权原则和一些列不平等条约未被废止。

3、滥用军法,为军阀意志是从。

19、职业化的表现---

(一)政党报刊的衰落和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进程加快

1、原因:

a、外因:民国成立后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以及袁世凯及其继任者对新闻事业的迫害与摧残;

b、内因:中国新闻事业重视政论的传统中断,结束了政党报刊盛行的时代。

2、表现:

a、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A、背景:

I同盟会-国民党报系:《民国新闻》《中华民报》《国风日报》ect,II共和党-进步党报系:《少年周刊》周刊《庸言》《大共和日报》

III自由党:“横三民”报--《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二次革命后各党派报纸遭到大扫荡,政党报纸走向衰落。中国报业的政论传统由此中断。

B、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重要的用大号字排出。新闻通讯开始走向成熟。一些报纸还刊出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图画附张,新闻摄影照片在报纸上也运用的更多。商业报纸还加强了对经济新闻的报道。(《申报》《新闻报》《商报》《时报》)。记者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报纸已发表精彩通讯报道取胜,新闻竞争日益加剧,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应运而生。

(二)报纸企业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报纸企业化是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另一个重要现象。

1、原因:

a、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一时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 b、内因:袁及各派反动军阀的新闻文化专制政策。

2、商业化报纸实行企业经营方针,突出盈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一切均为是否盈利为转移。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但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申报》(史量才)在企业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a、大力开展广告业务。b、加强报纸发行。

c、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新闻报》(汪汉溪)摸索“借款—还款—再借再还”的生财之道,在国内报界率先在报馆内设置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及时译出,用“本国国外专电”电头。抢先刊发,增强竞争能力。其广告发展速度和篇幅略高于《申报》一些低级趣味、黄色下流的广告充斥版面。言论方面也标榜“无党无偏”,用短评代社评。

(三)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和广播事业的诞生

---在上海建立的英国路透社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中兴通讯社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

13-18年间,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和新闻编译社办的最成功。

20年代后,少数如国闻通讯社和申时电讯社已初步具备“消息总汇”的规模。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新现象。

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私营商业电台也开始出现。

早期中国的广播事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收听范围仅限电台周围的很小一片地方。收音机价格昂贵。因而广播传媒当时砸社会撒谎能够的影响有限。

20、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

1、题材务求重大。

2、针砭时弊,不畏权贵。

3、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

4、通俗自然,行文不拘一格。他在新闻思想方面的独到见解: “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虽然从事新闻事业的时间短,却能成为名记者。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三)21、《新青年》的内容和意---主要宣传内容: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意义:(略)

22、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封建顽固派代表:

林纾(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文章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诬蔑攻击。甚至还在文章中暗示反动军阀动用武力迫害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该类报刊攻击五四运动是“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

对此《每周评论》等报纸立即予以反击,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激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时间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这些评论还警告反动当局,如果违反公意,滥用法律制裁,必将酿成全国罢市罢工的更激烈风潮。

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是一篇面对封建顽固派的攻击、表明坚持新文化运动的心志的战斗宣言。为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篇文章,也是《新青年》前期思想宣传的一个基本总结。

23、第三次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改进---

1、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广泛采用社论、专论、带轮、来论、外轮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外大事,还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报刊常用的文体之一。让真理在同谬误的论辩中发扬光大,形成各种思想交锋的自由市场是五四时期政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2、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新文风的倡导。

戊戌变法前后,曾出现少量白话报刊。只是出于通俗宣传维新变法思潮的需要,第二卷开始,《新青年》发表胡适翻译的白话小说和白话诗。提倡使用新式标点。读者提出报刊横排的主张。

3、副刊的革新。

A、上海《时事新报》创办的《学灯》副刊。B、《晨报》的《晨报副镌》。

C、上海《民国日报》所办的《觉悟》副刊。D、《京报副刊》。

4、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

新闻采写方面,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胡政之、瞿秋白、周恩来。

24、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

1、中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成果,最早的是在华办报的外国传教士撰写的报刊创刊词、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类文章以及他们撰写的其他著作和通讯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a、报刊的宣传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报刊宣传季度思想以及西方文明,以改变中国人的观念。

b、言论出版的自由观念。c、报刊文风的通俗化原则。

2、鸦片战争后,在华外国传教士对新闻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主要观点: a、报刊的舆论导向。

b、报人的社会地位和品格素质。

c、报刊的沟通功能ie能够广见闻,通上下、开民智的作用。

3、外国商人创办的商业报纸在鸦片战争后迅速发展成为主流,出现了不少如何在中国办好商业性报刊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有: a、报刊“贵乎信息流通”,还提出“有闻必录”的观点。b、报刊“以行业营生为计”,应“谋利而兼仗义”。

4、鸦片战争前后,少数先进的中国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对新闻事业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探讨和研究。

A、林则徐—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使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B、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洪仁玕--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D、王韬—论述了办报的目的是立言,报纸的首要功能和作用是沟通,言论出版要自由,报纸的文风要通俗化,编辑人员要有高尚的品行。E、郑观应—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允许国人办报和制定保率来规范报业等观点。5、19C末兴起的资维新运动将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论及的问题更广泛深刻。

A、康有为—“设报达聪”,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四方面“匡不逮、达民情、鉴敌情、知新政”。

B、梁启超—形成系统的新闻思想,内容涉及新闻理论、业务、史论三大部分,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方法有四条:广译五洲近事,祥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观点更进一步。一)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国民的向导; 二)提出办报的四条原则

--(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当(4)报事确而速;

(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必须具备“五本”即:广博的知识,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于公心。

(四)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和煽动的方法 C、严复—强调报纸的功能尤以通外情为要务。D、谭嗣同—报纸腰带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

6、资革命派人士的新闻观点更注意吸收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

A、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B、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C、承认报纸具有党派性。D、报纸应反映影响引导舆论。

7、新文化运动兴起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学研究再上一个台阶。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四)25、中共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概括起来最重要的有两条: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从党性原则出发,把宣传组织最广大民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视作自己的历史使命。正确宣传和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反映社会和民众的实际需要,报道评论国内外时事真相,廓清反动势力的欺骗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错误思想,是无产阶级党报的主要任务。

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

就是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忠诚党的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深入群众,勇于实践。联系实际就是要报马列主义的理论宣传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观察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联系群众就是要依靠群众办报。

中共成立后还创造了一些具体方法:

a、重视读者调查,了解和适合群众的普遍要求。b、重视以事实说话。

c、提倡朴实动人的文风,有的放矢,力避空泛。

26、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形成发展---1928年提出“以党治报”的方针。

“九一八”后,为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了德意等国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

1、效法法西斯主义“国家之上”的原则,利用民族危机,大肆鼓吹和提倡“国民”“国家”“民族”等抽象概念,进行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新闻建设,凡是反对国民党的新闻宣传,一律以危害国家民族利益为由予以取缔和镇压。

2、加强新闻界自身的控制力量,利用新闻的力量来实行所谓的科学的新闻统制ie按照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改造新闻事业统筹规划、统一管制。据此,国民党将强化其自身的新闻事业以获取“新闻最高领导权”作为新闻统治的核心。还积极影响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的政策,将政治统制渗透于新闻业务活动,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和报道审查等各方面,从而消灭反动报纸及通讯社,取缔灰色新闻及毒素新闻,淘汰肤浅落伍桀骜不驯的新闻记者。抗战初期新闻统治一度较前缓和,但进入相持阶段后,其新闻统制思想和政策又开始继续发展。提出“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大力开展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宣传。要求一切思想言论和行动已国民党的意志为准绳。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出“和平建国”的旗帜,继续鼓吹“国家统一”的论调,新闻统制思想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8年当局开始制定与颁行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规,并根据这些法规建立起新闻宣传审查制度和新闻出版等级制度。

A、宣传审查制度—目的 为杜绝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新闻宣传内容。开始实行的标志 《指导党报条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的颁布。B、报刊登记制度—目的 为取缔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报刊。将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宣传报道扼杀在胞胎中。

30年代后,有关新闻出版统制的立法活动较前更为频繁。

A、制定与颁行《出版法》,将其施行的种种新闻出版统制手段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

B、通过制定与颁行非常法,加重对有害其政治统治的新闻宣传活动的惩罚,加强国民党当局对上述活动的紧急处置权。

3、建立与完善新闻出版检查制度。

这是30年代上半叶国民党当局开展新闻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实行新闻统制政策的最为重要的法律举措。

将出版后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对不服检查的报纸举证机关有权予以一日至一星期的停刊处分后其他必要处分。对图书杂志实行图书杂志团搞送审制度。

广播法规的制定也成了这一时期新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基本精神有

A、在事业建设上放开。

第一次在法律上明文规定民间具有创建广播电台的自由权利。B、在宣传内容上收紧。

对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均有详尽的规定。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布和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善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新闻统制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对图书杂志采取原稿审查办法,对所有未经原稿审查的书刊一律予以取缔。40年代后,当局开始以政府的名义管制新闻出版事业。因而有关新闻出版检查的法律,法令的发布机构不再是国民党系统的机构,而是国民政府及其组成部分。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改而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

此后,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取代国民党中央主持战时新闻出版检查工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表面上多次作出给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许诺,却继续实施其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统制的发动反动政策。国民对新闻事业在接受敌伪新闻业财产的基础上迅速重建对新兴的广播事业的统治也因有关法规的日趋完备儿进一步加强,而有进步的新闻事业则因无法通过国民党政府的核准登记而失去了生存和发展之地。

内战爆发后,特别是发展到最后激战阶段后,当局借口非常时期,颁布了大批非常法规,将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剥夺殆尽,将新闻统制制度强化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27、新闻统制制度主要内容和特点

---其实质完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新闻法律制度。

(一)其主要内容有

1、限制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旗帜,表面上发布开放“言禁”的通电,不得不承认人民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又明确规定人民享有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必须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2、新闻事业的创办及其条件。始终实行审核制度,ie名为登记,实为批准的制度,以便禁绝一切对国民党统治不利的报刊。

30年12月的《出版法》仅就字面含义而言,报纸的创办似乎改成了登记制度。但根据31年颁布的《出版法实施细则》规定,报刊发行人在提出申请登记后,仍与以前一样要经过一番审核手续。它还对报刊发行人或编辑人的条件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37年的修订版,对报刊登记审核制度又作了许多新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强化国民党对希讷事业的直接控制。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还规定了各类地区设立报社、通讯社的限定数额。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曾以节约纸张为名,限制报刊的出版与登记。

3、新闻出版的禁载事项。(p184)

4、新闻出版的检查制度。最初实行出版后检查制度,33年后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检查范围在实际执行时将一切新闻报道均列入检查范围之内。第二年当局又将该制度推广到图书杂志。35年尹新生事件的发生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工作被迫暂停,但新闻检查工作则进一步,并专门成立了中央新闻检查组。抗战胜利前夕,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当局一度放宽审查尺度。抗战胜利后还曾宣布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但随后不久内战的爆发使该制度逐步恢复。

5、广播业的创建与管理。最初由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管后改为交通部,之后又成立国民党中央国拨事业指导委员会。播放内容由法律文件规定,广播业务仅限于公益演讲、新闻报道、音乐歌曲以及其他节目。

(二)该制度的特点

a、熔”民主”与转制与一炉。

B、将对新闻事业的“法治”建筑在“党治”的基础上。(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c、非常法具有特殊的法律效果。往往高于普通法律,甚至可以把宪法弃在一边。

28、“拒检运动”

—行宪骗局—正在大打内战的47年,国民党宣称已进入“宪政”时期,国民党中央在实行新闻统制活动中退居为幕后前线人的角色,不在意党中央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或命令。成立新闻局,公布《出版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出版品不得妨害本国或友邦之元首名誉之记载”等新规定,禁绝人民对蒋介石的揭露与批评,还删去了原有的罚则,规定出版物违法一律按刑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新闻出版检查在收复照样施行,在西南、西北等战时国民党统治地区,新闻界内外进步认识早在44年抗战转入反攻阶段后就开始发出废止战时新闻出版制度的呼声,并迫使国民党政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1945年8、9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是当时声势最大的一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自行出版《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延安归来》是黄炎培应国讯书店之请,将其7月访问延安的见闻整理而成的访问记,翔实的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解放区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卫冕遭国民党书刊检察官的苫盖,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支持下,决定不将此书送国民党当局检查而自行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三位进步人士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联合声明,一经发表立刻轰动了整个文化界,并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响应。19家出版社组成的新出版业联合总处宣布坚决支持重庆杂志界的拒检声明。

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正在玩弄“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了被动局面。国内正在重庆举行的政治谈判和国际上各国政府纷纷取消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使国民党最终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和办法。至此国统区新闻文化界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斗争目标,将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目标如发出新闻检查制度,收复区不能例外,取消中央社的新闻垄断政策、民营通讯社和报馆有自由采访、收发新闻和翻译外国新闻的自由权利、保障民营出版机构等等。46年后,国民党党区发动内战决心已定,因而对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的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46年,国民党集团一方面张开伪”国民大会”玩弄行宪花招,另一方面,发布控制新闻舆论,迫害进步新闻事业的密令,取缔一切对反动统治不利的新闻传播活动。

29、战后党营新闻事业的从一统天下到全面崩溃

---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利用手中的政权与法权,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这一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网是建立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建成的。上海历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战前几大民营商业性大报地位巩固,影响广泛,国民党报纸根本无力与之竞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仅恢复出版了自己的报纸,还抓住上海民营大包战时附逆的把柄,将它们改造国民党的准党报,尚上海成了国民党党报的天下。在名义上保留了《申报》《新闻报》的名称,同意恢复出版,但组建必须由国民党要人任主任的薄雾管理委员会。用加入官股的办法改变两报的纯民营性质。国民党报团组织的进一步扩展,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战后国民党集团重新制订了党报企业化计划,实施企业化政策,内战爆发后,进一步加强党营新闻新闻事业,以作为强化其反动新闻统制德良一项重要措施。内战期间,国民党经常以中宣部名义,向报刊发出有关宣传工作的指示,对于重大新闻言论的处理方法与尺度,均作出菌体规定,沪渝等地还专门建立新闻党团聚餐会制度。由国民党宣传要员主持,解决宣传上的种种问题。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进入鼎盛时期,但随着其在大陆的统治末日的来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闻事业即开始走向崩溃。

30、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道路---

一、事业发展和报业托拉斯计划的破产—

政治背景:27年国民党政府建立之初,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出于久乱思治渴望统一,接收和拥护国民党统治。希望加快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出于巩固其新建政权的考虑,在残酷镇压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同时,对小资产阶级作出些民主自由的许诺,给他们以自由发展工商业的权利。

表现:民营报刊通讯社数量有较大增加,规模扩大,设备改善,业务改进。

1、新记《大公报》副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旨趣》一文。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一报多馆、报纸联合和兼并等报业托拉斯现象也开始出现。

2、上海史量才《申报》兼并《新闻报》,当时新闻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引起《新闻报》全馆职工发动收回股权运动。当局出于其与统制新闻事业有了地考虑支持《新闻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史量才不得不让步,使其在中国建立报业托拉斯的理想彻底破产。

3、张竹平的私设联合办事处。

即将《时事新报》和申时电讯社(后来发展成申时通讯社)以及英文《大陆报》和与人合股的《大晚报》三包一社合并。

4、成舍我和世界报系。《益世报》《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民生报》《立报》

二、邹韬奋创办和主编过的“六刊一报”

—《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

三、《新生》事件与杜重远—

《新生》周刊,是在《生活》周刊被封后的不到两个月,韬奋的好友杜重远在上海创办的,他表示,《新生》还是《生活》的新生,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和《生活》周刊一脉相承,每期首页必登一篇小言论,善于说理充满悲愤的爱国情绪,发表韬奋流亡海外的通讯《萍踪寄语》。由于《新生》保持了《生活》的战斗精神和传统,坚决主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因而一创刊就收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销数最多达10万份。艾寒松在《新生》上撰写《闲话皇帝》泛论中外君主制度,提及日本天皇,引得上海日文报纸刊载消息声称其“侮辱天皇”,日侨举行示威游行,日本驻沪领事提出抗议。南京国民党政府立即训令上海市政府向日本帝国主义赔礼道歉,并撤换上海市公安局长,取消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致使该周刊被迫停刊。判杜重远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31、“第三条道路”报刊---鼓吹“第三条道路”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

所谓“第三条道路”是指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其代表多是些民主党派,最有代表性的是《观察》周刊。由于“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共产党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了驳斥与批判。随着高密度统治集团在战场上的屡战屡败,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新闻统治政策也日益变本加厉。对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进行镇压,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使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失去最后的阵地。后解散民盟,在事实上堵塞了“第三条道路”

32、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在沦陷区,由于日伪实行的法西斯高压政策,抗日报刊在日伪的残酷迫害下,出版时间一般都很短,印刷等条件也很差,因而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33、上海“孤岛”时期的新闻事业

---上海孤岛时期,指上海租界地区37年到41年从国民党军渡从宋虎撤退、日军占领上海起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期。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中共和其他爱国力量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在敌后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成为沦陷区民众心头不倒的精神支柱。37年12月,日军报道部队租界内的华文报纸实施新闻检查。中国人在租界出版的抗日报刊被迫停刊或迁往内地。只剩下美商《大美晚报》中文版、《华美晚报》可免受检查。他们在中国编辑人员的主持下,继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报道活动。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打起“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上复刊或创刊,使抗日救国之声重新在“孤岛”上空回响。这种报纸时称“挂洋旗”。这些宣传抗日救国的“外商”报刊,大致可分为四类。

1、由中共地下党组织主持的报刊;

2、由爱国进步人士主办;

3、原上海出版的商业性大报;

4、国民党主办的报刊。

34、日伪新闻法制的殖民性

---

1、法规和机构—伪满《出版法》“弘报三法”(《通讯社法》《新闻社法》《记者法》)的行政执法机构(资政局弘法处、情报处、满洲弘报协会)

2、汪伪政权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汪伪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凡是与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行的新闻法律法规同名的均名之“修正公布”,以图掩盖其伪法统的实质。内容:

第一类: 有关“计划新闻制度”的法律法规。--a、逐步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代表国家的计划新闻制度”(是汪伪政府新闻法制建设的特产,是掩盖其法西斯新闻统制性质的美称,计划实际上就是统制。)b、汪伪《出版法》及其《施行细则》的主要规定:使汪伪集团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禁止或限制默写内容的刊载。它的欺骗色彩也较其他汉奸傀儡政权的更为浓厚,打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帜以自欺欺人。(一、一切出版物均须在发行前申请登记并经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以前已登记出版的必须重新登记确立了汪伪政府宣传部对报刊的管理权。改变了国民党政府由内政部核准的做法。

二、袭用对报刊的发行人或编辑人的条件、在各类地区级别出版的报纸申请所需的资本数目等做法作了具体规定。通过规定资本数目以限制报刊的创办,调整报刊结构与布局是其实行新闻统制的一种软性方法。

三、对报刊的禁载事项作了严格的规定。发明不得为“经宣传命令禁止登载者”的“言论或宣传之记载”的规定,任意限禁报道与言论提供了法律依据。)“计划新闻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新闻宣传事业的双重管理制度。

二、直属报刊及其管理制度。

三、统一的报业经营制和时报发行制。第二类:有关新闻检查的法律法规。新闻检查制度,是国民党党政初期即推出的一项钳制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段。在沦陷初期由日本人直接控制,运用法律手段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始于汪伪政府成立以后。边设新闻检查所,形成了以给严密的检查系统。因言论出版获罪者也有可能被处以极刑。

第三类:有关广播业创建与管理了法律法规。沦陷区之民新闻体制的特点之重要的是傀儡性(日本侵略者经常以联络为名给予汪伪政权以决策指导,并派员参加汪伪政府的新闻宣传决策与执行机关)和垄断性(为控制舆论加强反动宣传,汪伪政权通过报业整顿,强化对伪政府宣传部直属报社的管理,将报业纳入战时轨道,对报业重新进行整顿,推出了除重要地点外的一地一报、全国性杂志一事一刊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伪政府对报业的垄断。)

35、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的产物,培养了实践才干和意志能力,积累了经验教训,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1、作为执政党人民政权创建的崭新的新闻事业。报刊、通讯社既是党的新闻事业,又是人民的新闻事业。这是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特点。

2、中国新闻事业第一次深入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始发展马义理论。掌握、运用同时发展马列主义新闻思想。

36、30‟s初,左翼革命文化运动

---

1、中共发起和领导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是从创办《文化批判》(由创造社主办)另一主要阵地是太阳社创办的《太阳月刊》。发表了不少阐述革命文学重要理论的文章,但由于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也发表了一些有错误观点的文章,引起革命文艺队伍内部一场激烈的关于革命文学的争论。它们错误评价了“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的创作,还对鲁迅的创作,还对鲁迅本人进行嘲讽和攻击。“左联”的成立,《萌芽》《拓荒者》《前哨》。

2、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战术。《申报•自由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五)40、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与新闻通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1、党报系统的重建。

是中共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39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

2、新闻通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p254)40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从此中共的新闻事业上不但有了文字广播,而且有了无线电口语广播这种新型的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41、《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大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改革---(04年考题)

42、《新华日报》与党的抗日宣传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在武汉停刊,38年在重庆出版至47年国民党当局封闭。

是抗战时期的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的一份大型机关报。

1、版面、内容—

a、汉口时,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介绍毛泽东等的游击战争理论,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虽受到周恩来董必秦邦宪等人的抵制,还是给报纸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b、重庆时,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象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发行—国民党当局通过控制报贩和邮局阻止《新》发行,迫使其建立自己的发行队伍,自办发行。

3、物资条件—纸张是最大问题。国民党当局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该报。《新》一方面向有关当局提出公平对待。争取报界同业的支持,迫使国民得当局不得不分配一定数量的纸张,另一方面,到市场上零星购买纸张,到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在重庆附近办小型纸厂,扩大了纸源。

4、言论、新闻—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作斗争,把合法和非法斗争,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检”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力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突破新闻封锁不惜冒停刊的危险,直接广泛的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共的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投降活动,造成诗句危机,声明对顽固派反共摩擦的态度,和原则立场。在编辑、发行上作了周密部署,向国统区人民透露“皖南政变”的真相,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的阴谋。除“拒检”外,常常采用“暴检”的办法,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天窗”,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后在控办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以示抗议。

43、抗战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和再发展---随着一些城市的工矿区的被解放,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也应运而生,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报业发展的一个最令人瞩目的新现象。

人民过驳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台网初具规模。在国统区,中共利用国共合作在形式上仍然存在的历史条件,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阔扩展到收复区。46年全面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有发展转为收缩。国共和谈决裂前夕,《新》和《群众》杂志,是国民党在全面内战爆发后首先要摧残的对象。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收缩阶段转入再发展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始终发挥着主干作用。(p168)。

44、新华社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竹竿作用---抗战胜利后,进入性的发展阶段。

1、组织建设:工作机构扩大充实。提出了“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

2、业务建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与要求。《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新华社的工作,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还代表港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接着把新华社分成两支工作队伍,廖承志率领大部实行战略大转移,范长江率领少数“四大队”留守陕北,充当党中央的“耳目”“喉舌”,其主要任务是收译国内外通讯社电讯,为党中央及时提供信息;负责党中央与太行新华总社之间的电台联系,传送指示、报告与文稿;抄收新华总社的文字广播,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便以共中央机关阅读的《新闻简报》和《参考消息》;代表总社就近指导其他分社的报道工作。为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时期的宣传需要,总社编辑部门建制扩大,将原来的科组室扩充为部。业务方面,抄收外电工作恢复,文字广播增加“新闻情报”项,口语广播增加简明新闻,新增国内英语口播新闻。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宣传报道是人民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新华社的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

各野战军新华社分社扩充为总分社。战地记者成功报道了许多重大战役于战争场面,产生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战地报道和通讯。发表了大批有影响的军事评论。全面内战后,加强军事评论工作,注重运用具体战例说明美蒋反动派的“纸老虎”本质,故其军民必胜的信心。权力投入大反攻的报道与宣传。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做了有声势有规模,迅速及时地报道,多侧面的充分反映了战役的主要进程,胜利成果和伟大意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报道、通讯和评论。成功组织瓦解了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在分化瓦解敌军的作战意志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45、反“客里空”运动和党的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土改(减租减息,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宣传报道是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解放区新闻媒体以满腔热情宣传中共的土改路线方针政策,揭发封建剥削罪行,为农民伸张正义,传播与推广土改工作的典型经验。但在土改运动初期,宣传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也为数不少,出现了一些凭空制造的“英雄”与“模范”,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比信任的情绪。《晋绥日报》首先认识有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的错误并予以纠正,采用在报纸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子,发起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里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记者,但从不深入战场,而是呆在指挥部里根据听来的零星材料编造新闻,终于露出马脚,被广大红军官兵从前线轰走。)将报社自我检查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接着,一些记者作者通讯员也响应宝石的号召,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失实之处作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许多读者也热情地向报社提供口头的或书面的材料,一些县区的基层政权组织还帮助报社开展运动,发动群众检举“客里空”。《晋绥日报》用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后提出把肃清“客里空”与检查端正领导作风结合起来。在该运动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后,反“客里空”运动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持续到48年才告一段落,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宣传“查三代”来划分阶级成份的错误做法,片面强调“走贫雇农路线”,对土改运动起了误导作用。

后面有了毛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党报的作用与任务—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的同群众见面。

2、办报的路线方针--靠大家、全体人民群众、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3、党报风格—生动鲜明尖锐毫不吞吐的战斗风格。

4、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修养问题—向群众学习。

46、农村到城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中共及时提出了城市办报方针的问题。

48年下半年发出一系列有关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指示与决定。

1、《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 提出三大注意事项—

a、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同时也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 b、以报道农村和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以及其他地方; c、报纸副刊碧血宣传马义,深入浅出的对读者作教育工作。

2、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开始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该报道从理论傻瓜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在城市斗争中必须依靠工人阶级等重要问题,为进城后党的工作规定了基本方针与任务,也为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党的城市办报方针趋于成熟。

3、刘少奇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背景:重视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与业务修养开展新闻业务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以迎接新闻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举办记者学习班。

刘的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明渠德努力方向

a、深刻阐明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联系党和群众; b、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正确的态度,肚里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有马列主义修养,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4、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构提出改进与加强新闻报道问题— a、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点

b、努力扩大报道范围,大大加强城市报道 c、新闻报道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d、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迅速简练。

5、《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的

a、基本出发点:一般不能采用对私营工商业同样的政策。b、基本原则: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c、工作的政策界限与具体方法.47、如何清除接收旧有新闻事业---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与指示,各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既严肃又谨慎的开始着手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并按照不懂得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对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发动党派所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没收其一切设备与财资,不准以原名复刊或发稿;

2、对民族党派、人民团体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予以保护和支持;

3、对私人经营的报社台,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a、对长期坚持进步的报、社,予以保护,准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继续营业;

b、对中间的,不禁止其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营业,但须依法登记; c、对反动的,予以没收,停止其营业;

d、对民营广播电台,在军管期间一律归军管会统一管理,在军管会管理下准其继续营业;

e、私营短波电台,一律停止其播音;

4、对外国人在华的新闻事业,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a、帝国主义在华新闻机构,一律封闭;

b、对外国私商主办的报刊,则准其继续出版。

5、对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的政策:除上述查有实据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依法处理外,其余均由人民政府安排,明显的进步分子与确有学识的中间分子留用;一般编辑记者较容易改造者,应经过短期教育后分别留用;思想顽固生活腐化不易改造的劝其转业,技术人员按对待一般技术人员的方针江恩办理;私营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自行处理。

48、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事业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和国统区进步新闻事业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

形成了一个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公营新闻事业网。

党报宣传网是我国人民报业的主干,此外还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专业部门的报纸陆续创刊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行政区党委机关报组建调整发展起来 a、农村根据地党报进城后发展改组而成 b、原地出版只改变隶属关系 c、新创报纸。

这一时期人民报业的特点 a、党报与非党报并存

b、国营、公私合营和私营报纸并存,其中党报、国营报纸占绝对优势。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对新华社的调整--组建国家通讯社。(p279建立“消息总汇”)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49、对私营新闻事业网的成功改造---50年改造工作转入改造私营新闻事业阶段。对他们,党和政府实行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对其宣传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采取团结教育的态度,帮助它们改造宣传报道内容,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出现错误或失实报道则由有关方面函请更正,必要时在党和政府的报纸上予以适当批评。对广播电台的节目需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并须按规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不得反对或损害人民的利益。对于无视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继续进行反动宣传报道活动的新闻机构,则坚决予以制裁。《世界日报》《大美晚报》《字林西报》vs《密勒氏评论报》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私营报自身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a、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思想性群众性较差。还不是登载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当的政策”报道;

b、党报的威信远高于私营报纸,导致其在采访活动和获得新闻的条件较差,因此获得广告业困难;

c、报馆职工大部分不愿继续在私营报馆中工作。因此它们虽能出版但发行量不断下降。根据该情况,党和政府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经济上保留私股外,由政府给予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后来人民政府又逐步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改造成公营报纸。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篇5

【摘要】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政局动荡、社会变迁剧烈。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留学生归国之后,在祖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思想、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也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而留学生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新闻事业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史指的是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期。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屡遭外敌侵略和殖民者的剥削,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经历了军阀混战、日寇肆虐、国共对战等风云变幻的时期。

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1872年,清王朝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就读,拉开了近代中国青少年赴国外学习的帷幕。自此之后,一批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寻求真理、试图找出救国良方。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这些留学生们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变迁

从清王朝晚期开始,近代史上的中国青少年奔赴海外就学的大潮虽然时起时落但是并未间断,留学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苏联等。中国留学教育一直在国内及国际形势的变幻中发展变化着。

1、清朝末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清末留学教育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两次,分别是1872年官派幼童留美以及1877-1894年间清廷派遣学生留学英、法、德三国。此时期的留美教育开创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纪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留美幼童接受系统正规的美式教育,学习天文、生物、数学、化学、机械等基础性很强的科目;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驾驶、制造、炼钢等工业军事方面知识,所有学习的科目都与新政府创办新式海军的目的息息相关①。

2、民国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统治终结。民国时期的留学教育依旧备受重视,留美教育依旧火爆,留日教育也有着广阔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出现了一定差异,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选择的专业多在科技领域;留日学生重视对先进思想文化制度的探索,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法政、师范、军事三方面,其中又以法政专业为最②。

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留欧学生。一战之后德国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平等双边协定,同时国内马克贬值物价低廉,吸引不少青年赴德留学。德国留学教育特点体现为学科专业集中,偏重实科与军事教育③。

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学生在“工读主义”思潮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尽管这一留学运动持续时间短,学生所学知识普通,但是它在客观上导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并开始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邓小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④。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中国大地上。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以及响应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号召,国共合作时期政府派遣大量学生留学苏联,部分在法国难以为继的青年也转而留学该国,这些学生所学课程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⑤。

中国近代留学生归国后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国家的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思想领域、科学技术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留学生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知名的留学归国新闻人以及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社会急剧变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我国新闻事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曲折前行。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有留学背景的优秀新闻人,他们以笔为刀,不断与强权作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变革主要发生在报刊领域。国内最初出现的近代报刊是由在华外人创办的,他们客观上将西方的新闻观念、报刊内容版式、印刷技术等引入中国,为国人办报提供了借鉴。国人办报兴起后,知名新闻人中有不少具有国外留学的教育背景。

留美学生归国后多在军事、工业、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但是他们中有不少人投入了国内的新闻事业。黄宪昭是第一位就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学生,归国后任《广州时报》主笔,热衷于新闻教育,曾在香港建立当地首所新闻学校,1929年之后北上燕京大学执教新闻学课程。徐宝璜曾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归国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胡适曾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他在担任《新青年》编辑时多次撰文抨击封建主义,倡导文学改良运动和白话文使用,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

和留美学生相比,留日学生的革命性更高,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学生们在日本留学时就热衷于创办报刊,试图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案,回国后更是以报刊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报馆甚至成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地点及武器制造场所。因此早期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很多留日学生的身影。黄远生曾在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投身新闻事业后赢得了“报界之奇才”的美誉,极其擅长通讯写作并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四能”标准。邵力子、林白水、刘少少、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都曾留学日本。

这些新闻人的新闻活动对于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从新闻思想演变、报人地位变迁、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发展进程等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推动中国新闻思想的进步

外人在华办报使得西方新闻思想传入中国,这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直接渊源。通过外人报刊,出版自由观念、天赋人权学说等新闻思想传入中国。

从洪仁轩、王韬、郑观应等早期国人提出“牖新知,开风气,通民隐,达民情”的新闻思想开始,历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中国的新闻思想始终以“爱国救国”为主线,在国内国际形势变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修正并丰富着自身内容⑥。

留学新闻人在国内已有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报纸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作用,促进新闻思想系统化,提倡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并发表论述新闻思想的相关著述,并立足实际对报刊功能进行探索。当然,留学生并不总代表正确的一方,部分留苏新闻人在延安办报时就犯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新闻思想过于片面和武断。

2、促进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近代报刊刚刚出现时并不被社会主流所接纳,在报界工作是文人们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中国临近生死关头,报刊逐渐成为知识分子宣传救国思想、探讨强国路径的阵地,广大留学归国的学生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功能,用报刊积极宣传革命理念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号召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报人渐渐从受人鄙视的末流文人演变成心系天下、救国图强的革命者,报人的作用从报道真假难辨的异闻演变成以笔为刀的爱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3、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在学术研究及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留学新闻人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⑦。研究会所聘请的两名讲师之一就是有留美经历的徐宝璜先生,他将这一时期的讲义集合编写成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曾经留学日本的任白涛于1920年出版作品《应用新闻学》,在杭州创立中国新闻学社,1937年写就《综合新闻学》一书,是中国早期著名新闻学家。

中国新闻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新闻教育领域自然也少不了发光发热的留学人士。徐宝璜在1923年出任北京平民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留学生汪英宾于1925年出任上海南方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曾经留学日本的陈望道于1929年出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系主任。不难看出,中国近代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新闻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内新闻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和学理性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办学方式灵活多样⑧。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止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近代中国出现了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及广播电台,二者需要物理、化学、机械等领域的技术支持,在发展方面同样离不开留学归国人士的知识力量。

结语

近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在坎坷中曲折前行,政坛的黑暗、时局的动荡、战乱的威胁、新闻审查制度的严苛都给当时的新闻人施加了重重压力。尽管如此,绝大部分新闻人依然不畏危险,在艰难环境中坚定从事新闻活动,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近代留学新闻人作为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为祖国的新闻事业积极奉献自己的精力与热血,他们专心于新闻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竭力提高新闻事业的社会影响和新闻人的社会地位,在思想和实业方面都深深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朱智斌、容乐,《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3):345-348

②李宁,《同途殊归――近代留美留日学生政治态度迥异原因分析》[J].《新西部》,2007(24):175

③张亚群、肖娟群,《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留德教育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1-5

④孙石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特点》[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⑤魏善玲,《民国前期出国留学生的结构分析(1912-1927)》[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141-150

⑥陈博晓,《中国近代新闻伦理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07

⑦刘丽娟、白生良,《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探析》[J].《东南传播》,2011(7):109-111

⑧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大学》,1981(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篇6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我国最早的报纸副刊是中文版《字林沪报》于1897年创办的附张————。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第一份妇女报是————是上海———会的会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于————年。1943年9月12日,陆定一同志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给新闻定义为——————。5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年。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年开始播出的——————。

二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消闲报》露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申报·自由谈》《大江报》事件

三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为什么说王韬是中国争论时代的开拓者?简述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中共苏区的报刊宣传工作。《新生》事件是怎么回事?《立报》的报刊业务有哪些主要特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篇7

1福雷斯特植物采集概况

1.1 种类情况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秦仁昌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拍摄的模式照片, 相关文献记载[1,2,3,4,5,6,7,8], 经整理与统计, 福雷斯特在中国境内采集植物160科834属3081种 (包括232变种、14变型、39亚种) 。

1.2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12科17属35种, 如灰背铁线蕨 (Adiantum myriosorum) 、剑叶铁角蕨 (Asplenium ensiforme) 、棕鳞短肠蕨 (Allantodia subintegra) 、阴地蕨 (Botrychium ternatum) 、西南鳞盖蕨 (Microlepia khasiyana) 、全缘凤丫蕨 (Coniogramme fraxinea) 、 波纹蕗蕨 (Mecodium crispatum) 、陵齿蕨 (Lindsaea cultrata)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凤尾蕨 (Pteris cretica) 、丽江粉背蕨 (Aleuritopteris likiangensis) 、书带蕨 (Vittaria flexuosa) 等。

1.3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 如银杏 (Ginkgo biloba)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干香柏 (Cupressus duclouxiana) 、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西藏红豆杉 (T. wallichiana) 、高山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var.alpina) 、粗榧 (Cephalotaxus sinensis) 、买麻藤 (Gnetum montanum) 等。

1.4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141科805属3022种, 尤其以杜鹃花科 (Ericaceae) 植物最多, 占总采集种的8.8%, 涉及10属269种, 包括50变种14亚种, 见表1。

2采集历史总结

2.1 采集时间

根据标本记录和文献记载, 通过整理采集植物标本的采集日期和采集地, 从中知道, 1904~1931年间, 福雷斯特在中国进行了长达28年的植物采集, 共计在云南及其与云南毗邻的四川、西藏边缘地区采集植物标本7次。

2.2 采集地区与采集数量

福雷斯特采集活动过去文献记载集中在云南西北部, 其实除了云南西北地区外, 他还到过与云南毗邻的四川和西藏一些边缘地区, 采集的标本达31015号, 活动区域可分为3个区域:

(1) 金沙江 - 澜沧江:采集了山玉兰 (Magnolia delavayi) 、金铁锁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 山蓼 (Oxyria digyna) 、滇边大黄 (Rheum delavayi) 、狭叶藜芦 (Veratrum stenophyllum) 等。

(2) 澜沧江 - 怒江:采集了西南无心草 (Arenaria forrestii) 、秋花石斛 (Dendrobium thyrsiflorum) 、鞘柄金莲花 (Trollius vaginatus) 、光叶堇菜 (Viola hossei) 、伏地杜鹃 (Chiogenes suborbicularis) 等。

(3) 怒江 - 缅甸恩梅开江:采集了星毛杜鹃 (Rhododendron kyawi) 、阔叶杜鹃 (R. platyphyllum) 、髯毛缬草 (Valeriana barbulata) 、蒙氏马先蒿 (Pedicularis monbeigiana) 、长叶粗筒苣苔 (Briggsia longifolia) 等。

虽说福雷斯特来华采集植物有收集资源的意图, 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他的采集活动对云南西北部及与云南毗邻的四川和西藏边缘地区, 包括三江并流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采集路线

福雷斯特7次来华采集, 分别走了7条不同的路线, 具体采集路线详见表2。

3福雷斯特在中国采集的植物种质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

根据研究, 得出福雷斯特所采集的植物中有179种, 隶属于87属47科, 在世界各地园林中广泛应用。

3.1 园林应用分类

(1) 庭荫树, 如黄兰 (Michelia champaca) 、尼泊尔桤木 (Alnus nepalensis) 、翅子树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大果榕 (Ficus auriculata) 、山荆子 (Malus baccata) 、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等。

(2) 林荫树, 如滇藏木兰 (Magnolia campbellii) 、山玉兰 (M. delavayi) 、西康玉兰 (M. wilsonii) 、三桠乌药 (Lindera obtusiloba) 、灰叶花楸 (Sorbus pallescens) 、川滇花楸 (S. vilmorinii) 等。

(3) 行道树, 如银杏 (Ginkgo biloba) 、大果榕 (Ficus auriculata) 、楝 (Melia azedarach) 等。

(4) 孤赏树, 如马蹄荷 (Exbucklandia populnea) 、梅 (Armeniaca mume) 、康藏花楸 (Sorbus thibetica) 、青榨槭 (Acer davidii) 、红椿 (Toona ciliata) 等。

(5) 屏障树, 如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滇山茶 (Camellia reticulata) 、怒江红山茶 (C.saluenensis) 、弯果杜鹃 (Rhododendron campylocarpum) 、 鞍叶羊蹄 甲 (Bauhinia brachycarpa) 、西南卫矛 (Euonymus hamiltonianus) 等。

(6) 花灌木, 如云南含笑 (Michelia yunnanensis) 、川滇金丝桃 (Hypericum forrestii) 、泡泡叶杜鹃 (Rhododendron edgeworthii) 、鬼吹箫 (Leycesteria formosa) 、金钟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 等。

(7) 绿篱, 如粉叶小檗 (Berberis pruinosa) 、野扇花 (Sarcococca ruscifolia) 、厚皮香 (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西南栒子 (Cotoneaster franchetii) 等。

(8) 地被, 如云实 (Caesalpinia decapetala) 等。

(9) 防护植物, 如大叶杨 (Populus lasiocarpa) 、弯尾冬青 (Ilex cyrtura) 等。

3.2 园林应用特色

福雷斯特采集的杜鹃科植物在园林中多用作绿篱、地被或灌木花带, 如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大白杜鹃 (R. decorum) 、灰背杜鹃 (R. hippophaeoides) 、云南杜鹃 (R. yunnanense) 、乳黄杜鹃 (R. lacteum) 、黄杯杜鹃 (R. wardii) 可用于盆栽观赏, 大白杜鹃 (R. decorum) 、泡泡叶杜鹃 (R. edgeworthii) 在园林中还可作为芳香植物使用。

3.3 福雷斯特在中国采集的植物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影响

福雷斯特在中国采集的植物中很多种类在世界各地园林景观中得到大量的应用, 并被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 如由英国培育的‘福雷斯特’杜鹃 (Rhododendron racemosum‘Forrest’) 和‘ 福礼士 ’槭 (Acer caudatum‘George Forrest’) 。 著名的观 赏品系威 廉姆茶花 (Camellia×williamsii) 也是通过福雷斯特采集的怒江红山茶 (Camellia saluenensis) 与山茶 (C. japonica) 杂交培育出来的。由福雷斯特引进的灰背杜鹃 (Rhododendron hippophaeoides) 和紫背杜鹃 (R. forrestii) 等在北美、比利时、荷兰、英国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

福雷斯特在中国的植物采集给世界园林带来的贡献确实不小, 特别是基于他前期大量的采集和引种杜鹃工作, 促成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成为世界杜鹃花研究中心, 促进了杜鹃的推广和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国引种的园林植物给英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他大量的引种不仅增加了英国的植物种质资源, 还影响了英国植物园和园林发展方向, 在经济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因此福雷斯特被西方植物学界称为“植物猎人”。

摘要:通过对福雷斯特 (Forrest) 在中国采集植物标本的查证, 文献研究, 整理统计他在中国采集到了160科834属3081种 (包括39亚种、232变种、14变型) 。分析了他的采集路线、采集区域和采集时间, 总结了我国植物分类历史中的一个具体人物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其中47科87属179种植物在园林应用及福雷斯特采集的植物对当今世界园林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福雷斯特,植物资源,中国

参考文献

[1]Joseph Hooker.1893, Index Kewensis (ed.B.D.Jackson) [M].Oxford:Clarendon, as well as supplement per annum over a 5 year period.

[2]樊国盛.2014.云南风景园林研究 (四)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5-10.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59-2004.中国植物志 (各卷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84.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上) (下)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5]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86-2010.云南植物志 (各卷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6]2014-07-22/2014-10-10,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OL], http://www.cvh.org.cn/.

[7]2014-09-30/2014-11-20,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OL].http://www.rbge.org.uk/.

[8]2014-11-25/2014-12-20,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OL].http://www.kew.org/.

[9]刑福武, 曾庆文, 陈红锋.2009.中国景观植物 (上) (下)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钨矿的发展简史 篇8

从1783年西班牙首次用炭从黑钨矿中提取了金属钨至今有200余年的钨矿开发、冶炼、加工历史。

中国对世界钨业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我国钨矿于1907年发现于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开采始于1915~1916年(据《中国矿床发现史·江西卷》,1996年)。此后在南岭地区相继发现不少钨矿区,生产不断扩大,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钨精矿产量达到万吨,跃居世界钨精矿产量首位,至今仍居世界第1位。

我国钨矿资源丰富。开发钨矿地质调查工作,由翁文灏先生创始于1916年,尔后在河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分别做了一些探测工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赣、湘、粤、桂、滇等省(区)的一些钨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地质调查,特别是对赣南地区的钨矿,先后有燕春台、查宗禄、周道隆、徐克勤、丁毅、张兆瑾、马振图等地质学家做了颇有成就的地质调查研究。其中,徐克勤、丁毅所著《江西南部钨矿地质志》(1943),对赣南几十年钨矿床分别作了系统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钨矿地质专著。这些地质前辈的工作成果,不仅为后来地质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当时开采赣南钨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1935年江西省成立了资源委员会钨业管理处,统一价格,收购钨砂。1938年西华山建立矿场,投资经营东西大巷,进行坑采。抗战胜利后改为资源委员会第一特种矿产管理处西华山工程处。据不完全统计,西华山钨矿至新中国成立前,共采出钨砂近5万吨。1937年成立大吉山钨矿工程处,收回民窿开凿第九中段,开始国营生产。

在20世纪30~40年代,不仅发现了大量黑钨矿,而且白钨矿也有陆续发现。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金耀华、杨博泉于1943年对云南省文山县老君山地区进行矿产地质调查时,首次发现接触交代型白钨矿床(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著有《云南文山老君山白钨矿床之成因及其意义》论文(地质论评,1943,№.Ⅷ)。1947年徐克勤又在湖南省宜章瑶岗仙和尚滩发现了白钨矿床,并写专文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钨业,在五六十年代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钨矿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由原重工业部、冶金部、地质部所属地质勘探部门,迅速地对赣、湘、粤以及闽、桂、滇等省区的钨矿开展全面普查勘探工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为赣南西华山、大吉山、岿美山、盘古山等“四大名山”黑钨矿床作为重点矿山建设项目以及在湘南、粤北、桂东北等地区的钨矿建设矿山,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作为采选设计的依据。60~80年代,为保矿山、保建设和钨业持续发展,继续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在华南和西北甘肃等地又发现并探明了一批大型、超大型钨矿,为中国钨业可持续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矿产资源。

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基础上,从20世纪50~70年代建成了原中央直属企业的矿山有20多座和一大批地方国营的中小型矿山,到80年代以来,国营钨矿山形成生产矿石总能力达870万吨,年产钨精矿4~5万吨。

上一篇: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下一篇:旅游路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