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系统研究(精选9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数字电视;运营模式
三网一般指互联网、广播电视电视网和电信网。自20世纪90年代,三网融合就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手机电视的出现,加速了三网融合的发展。现在,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不仅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还有一定的现实性,而且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广电数字电视业务包括固定接收业务和新媒体业务,前者是广电数字电视业的传统业务,后者是新兴业务。
1三网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三网融合的可能性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三网融合的性质方面,三网融合不是相互覆盖或替代,而是技术和产业以及监管机构的融合。按照我国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三网最终会打破各个的壁垒,实现融合。其次,在三网融合的进程方面,我国三网融合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产业层面都有很大推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最后,从三网本身的发展趋向看,他们都有走向融合的趋势。有线电视网的光纤化、宽带化、双向化。电信网的业务数据化、无线化光纤化。计算机网的网络业务多样化、宽带化。三网融合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广播电视电视网和电信网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了三网融合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三网若不融合,独自建设的话都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第二,我国工信部和广电总局都意识到了三网融合的重要性,并把促进三网融合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目前,三网融合已经在有些城市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很可能推向全国。
2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包括广告运营模式、企业合作模式、监管模式和市场开发模式。
2。1广告运营模式
广告收入是移动电视的主要收入,广告经营的好坏对移动电视的生存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目前,移动电视广告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自主经营;第二,完全外包给广告代理公司;第三,部分外包广告代理公司。自主经营。自主经营的广告的移动电视企业一般自行设立广告管理部门,接受企业的广告定制,利润归企业自己所有;完全外包给广告代理公司,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其好处在于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迅速开拓市场,其弊端在于难以掌握广告内容以广告实际需要的契合度;部分外包广告代理公司。在这种方式下,移动电视公司和广告代理公司共同管理广告的运营,有利于移动电视公司把握市场情况及其变化,以有效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获得最大利润。
2。2企业合作模式
三网融合下广电数字电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广电数字电视应该顺应融合这一基本的趋势,主动加强与电信网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首先,应该合力造就成熟的产业链。广电数字电视要实现与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必须给融合的各个企业带来好处,必须整合产业链,形成一条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度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如果这个工作做好了,那就可以提高设备终端生产的针对性,也可以成立合资企业了。其次,形成科学的利益分配制度。广电数字电视与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必须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导致有些网的发展滞后于其他网点的发展,最终不利于融合式发展。广电数字电视一方面可以向向互联网提供节目出售来获得销售收入,也可以与网络运营企业实行利润分成。另一方面,广电数字电视要利用互联网的互动能力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针对性的宣传个性化的节目。最后,建立互惠互利的盈利模式。广电数字电视的大多是免费的,它主要通过广告来盈利。实际上是将电视节目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整合起来卖个各个需要广告的企业或单位。广电数字电视应该与互联网建立互惠互利的盈利模式,这有这样,两者才能互惠互利,相互促进。
2。3监管模式
在目前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形成有效的广电数字电视监管模式,即政府为主,行业协会为辅的监管模式。三网在产业化过程中市场经常出现失灵,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弥补市场的不足。具体包括:加速三网融合的有关细则的执行、建立健全产业监测机制、设立综合性的管理结构。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加快三个融合的关键期,如果融合不能快速实施,就会在信息化发展中落伍。国务院为促进三网融合,制定了推进的短期目标,各个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产业监测机制是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广电数字电视的运营比较复杂,渗透的行业很多。另外,广电数字电视受众庞大、影响广泛,所以应该及早完善相应的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的监管体制机制。国家要对广电数字电视制定产业标准,以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此外,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利于平台检测机制的正常运转。三网融合的发展迫切需要成立综合性的管理结构。如果部门分开设置,那我监管主体很可能误认为三网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造成内容上、技术上和网络上的融合障碍。如果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管,不仅能够形成政策协调,还能够减少融合的阻力。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助政府的监督管理,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有效沟通。
2。4市场开发模式
三网融合要实现发展,需要培育广阔的市场。广电数字电视企业根据用户情况培育市场,形成科学的市场开发模式,即准确定位分析模式。首先,要开展市场调查,详细划分数字电视用户,对目标受众进行定位分析。其次,应该对受众的收视行为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最后,根据用户定位和受众收视行为分析来确定的他们的消费习惯,开发潜在受众。综上所述,三网融合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三网融合的性质、进程和发展趋三个方面,其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三网融合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认识条件上。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广告运营模式、企业合作模式、监管模式和市场开发模式。广告运营模式有自主经营、完全外包和部分外包三种。企业合作模式是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监管模式是政府为主、行业协会为辅的监管模式。市场开发模式是准确定位分析模式。
参考文献:
[1]鲁维。三网融合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电信科学,2011(2)。
[2]张桂兰,陈刘喜。三网融合背景下关于可运营的IPTV业务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9)。
[3]薛慧敏。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手机电视运营模式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0(4)。
1.1 三网融合
2006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三网融合的内涵进行了权威阐述: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应用上的融合, 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 这是三网融合最核心的含义。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应用上的融合, 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 这是三网融合最核心的含义。三网融合不同于三网合一, 并非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 也不意味着目标将是其中某一个网络取代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的结果不是单纯的技术融合, 而是以技术融合为基础的终端、运营、监管上的全面融合, 具体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 网络上互联互通, 业务上互相渗透和交叉, 即国际上通称的Triple-Play (三重播放) 。
1.2 IPTV
IPTV在国际上有多个定义, 不同的标准化组织, 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内容提供商等都有自己的定义, 使得业界也没法对IPTV做一个公认的定义。2006年4月ITU-T成立IPTV焦点工作组 (Foeus Groupon IPTV) 。ITU—T作为全球化的标准化组织, 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最终给出一个全球范围内认可的统一的定义:IPTV是在IP网络上传送的包含电视, 视频, 文本, 图形和数据等, 提供QOS/QOE安全, 交互性和可靠性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从电信运营商和internet网络运营商的角度出发, IPTV是TV节目用IP网来进行传送, 它是电信及Internet的一种业务, 是以电视节目作为信息源的一种信息服务;从有线电视网运营商的角出发来考虑, IPTV是用有线电视网来传送电视节目, 也将用于提供IP信息业务。运营商立场不同引起的不同解释已传递出明显的进入对方领域的意图, 从这个意义上讲, IPTV很可能成为三网融合的开端。
1.3 IPTV业务呈现模式
国外IPTV运营以Triple-Play的业务模式呈现, 扩展了电信业务和电视终端可支持的业务范围, 可以提供的业务种类主要包括电视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以及各种增值业务。具体来说, 电视类服务指广播电视、点播电视、个人视频录制等;通信类服务主要指基于IP的语音业务、高速上网、即时通信服务、电视短信等;增值业务则指电视购物、互动广告、在线游戏、信息服务类应用等。
2 国外三网融合演变
2.1 IPTV发展历史
自1999年英国Video Networks公司推出IPTV业务以来, 国外的许多电信运营商相继进入了IPTV市场, 部署IPTV业务的运营商集中在欧美地区和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 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入IPTV市场的年份及主要运营商如表1所示。电信运营商通常采用高速DSL或FTTP技术, 为用户提供IPTV业务。到2004年年底, IPTV用户数最多的两大运营商分别是意大利的FastWeb及中国香港的电讯盈科这两家公司的IPTV用户数占据了全球接近70%的用户市场份额。
2.2 IPTV运营模式
在IPTV业务发展上, 西欧是迄今为止用户最多的地区, 北美是收入最多的地区, 亚太则是IPTV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美国在三网融合的实践上, 首现进行了电信和广电各自向对方领域渗透的尝试, 全美有线电视多系统运营商、考克斯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开展市话、长话, 太平洋贝尔公司利用HFC技术进行网络升级, 计划提供电话、电视、数字交互服务、互联网等融合业务, 但最终因技术和市场原因, 计划接连受挫。而另外一种电信公司、有线电视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并购的方式融合却大获成功。ATT兼并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TCI和美国第三大有线电视公司MediaOne, QWEST并购LCI, 北电并购Bay, 朗讯并购Assend, 阿尔卡特并购Xylan, 这些公司通过资产和业务重组, 依仗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 迅速占领市场, 加速了三网融合的进程。
英国是欧洲三网融合起步最早的国家, 1992年修订有限广播方案, 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兼营电话业务, 2002年起, 电信公司有权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广播电视业务, 允许电信公司为尚未接入CATV的家庭用户提供上网服务, 欧洲其他国家都致力于广播电视网或电信网与计算机网的“两网融合”, 近年来, 电信业、计算机业和广播电视业以及设备制造厂商间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兼并、重组成为推动三网融合的主旋律。
日本较少采用收购兼并方式, 因为电信市场集中在NTT等少数运营商手中, 它于95年宣布建设新型多媒体网络, 大力改造用户接入网, 实现接入网络数字化, 并于2010年全面完成。
3 国内三网融合进展
3.1 监管体系和政策演变
1999年8月, 国办发【1999】82号文虽然说规定了“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 但也开启了三网融合的序幕, 根据文件中规定的“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 暂只在上海试点”的政策, 上海广播电视部门根据此文件精神不仅在本地开展了宽带接入等业务, 也将IPTV节目源推给了电信部门, 使部分城市基于电信宽带接入的IPTV和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传输进入了竞争的状态。2010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并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1月, 国办发【2010】5号文明确了三网融合下的视频业务规定:IPTV、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业务由广电部门负责, 宣传部门指导, 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 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该规定从政策上确定了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在视频业务传输上的竞争关系。
3.2 IPTV全国试点运营模式
(1) 上海文广百事通。2005年3月, 国家广电总局向上海文广发放了首张IPTV全国运营牌照, 上海文广成立百事通新媒体公司, 着手与中国网通、中国电信洽谈业务合作, 签署开展IPTV合作协议, 百事通作为内容运营商负责内容整合与播控管理, 电信运营商提供内容传输设备与用户接入, 双方分工合作, 优势互补, 在全国试点地区发展IPTV用户超过100万, 是我国现行体制下“三网融合”业务的典范。
(2) 杭州华数。杭州华数被业界认为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 脱胎于2001年由广电集团牵头组建的杭州网通信息港 (与“小网通”合资) , 因此既有电信业务牌照, 也有广电业务牌照;可进行有线宽带、有线电视、地面广播电视等业务。拥有杭州网通、杭州数字有限公司、浙江华数传媒三家子公司。杭州华数是广电系统内部拥有宽带用户最多的网络运营商, 规模全国第一, 华数互动电视用户数已达到180万户, 约占了全国互动电视90%的份额。“华数模式”已被广电总局作为全行业“三网融合”标杆。
2010年3月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与浙江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4月19日,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与香港电讯盈科集团 (电讯盈科) 在杭州签署了三网融合]技术领域合作意向书。杭州华数正在积极协调江苏广电、上海文广的内容资源, 省内其他地市在不同程度上与广电有合作或有合作意向, 基本采用了以“移动为主, 光电分成”的合作模式。
(3) 其他试点城市。2010年7月, 十二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 开启了三网融合下基于有线接入的视频业务进入竞争的局面。北京、上海、杭州名列其中, 南京、武汉、厦门、深圳、哈尔滨、大连、青岛、武汉、绵阳、长株潭地区为推进三网融合, 分别从政策上、网络建设上、业务融合上做出了不同的实践, 运营商之间纷纷采用合资公司、合作联盟等形势, 在三网融合上发展商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4 IPTV业务生态体系的构建
技术进步、市场推动和三网融合的政策导向促进了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产业的加速融合, IPTV作为首先被催生的融合业务也使得行业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产业链重新整合。在不允许双向进入时, 双方的产品、资本、渠道、终端是相互独立的, 彼此之间的价值联接是松散的。双向进入后, 广电、电信在业务上的重叠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 促使竞争更加激烈。广电的产业链向上可以延伸至数据传输技术开发、传输网络改造, 向下可以延伸至新业务的市场推广。电信企业的产业链向上可以延伸至视频内容制作, 向下可以延伸至全业务捆绑销售。因此, 由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和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IPTV生态系统将逐渐呈现。
4.1 内容提供商
从IPTV业务涵盖的内容上看, 生态系统需要由传统电视节目供应商、互联网内容供应商、广告信息服务等专项内容供应商作为内容源, 它们享有视频专有权, 从版权出售从系统获取能量。C C T V、S M J、MTV、HBO等光电机构掌握着绝大部分电视节目内容资源, 在对市场用户吸引上有先天的优势, 且因体制的限制, 收着政策的保护。而网络内容供应商和信息服务供应商等可以提供具有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特点, 也会成为IPTV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
4.2 内容运营商
内容运营商负责内容集成和播控管理, 2010年6月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 对于内容集成和播控权上已通过归属广电, 内容提供商制作的内容由广电电视台负责审查和播出控制的。据2010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从国家广电总局了解到, 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具体组织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目前已顺利完成。IPTV集成播控平台由中央和地方二级播控平台构成。其中, 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具体组织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是整个IPTV系统的核心部分, 负责全国性的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管理、数字版权保护、增值业务管理系统以及运营数据统计。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向上对接全国内容平台, 接收各家内容服务平台提供的内容, 向下对接多个试点地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 分发内容及元数据、产品、增值业务、EPG模板等, 并收集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运营数据。
4.3 网络运营商
网络运营商负责城域网路建设和内容网路分发。由于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具有天然的垄断性, 从表1全球IPTV的发展来看, 基本都是以网络运营商为主导力量。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指出, 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监管下, 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 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试点地区广电将可以经营电信增值业务, 包括互联网接入、IP语音电话、互联网国际出口。
4.4 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商
IPTV业务的跨媒体解决方案在对传输网络提出统一要求的同时, 也要求承载业务能在机顶盒、手机、电视、电脑间实现无缝迁移和多屏互动体验。IPTV业务系统已经吸引了中兴、华为等众多设备生产厂家的跟进, 盛大、厦新、思华这类硬件厂家也纷纷投入研发。爱立信大中华区副总裁指出, 不同终端之间的无缝迁移需要终端服务商很好的合作, 移动运营商在推移动手机宽带电视、卫星电视在用广播方式推高清电视, 无限电视台则在推手机电视, 想让用户在不同终端上欣赏同一个节目。IPTV要获得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是光电、电信、终端设备各种厂商要具有系统集成能力, 提供一个全套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 IPTV业务的良好发展需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 通过内容供应商、内容运营商、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之间优势互补、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陶志勇, 余长景.三网融合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通信世界, 2000.
[2]罗毅, 刘罡.在“三网合一”背景下的IPTV产业发展研究[J].今传媒, 2011.
[3]陈吉.广电运营商开展互动电视业务的分析SWOT[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4]汪卫国.国外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分析.世界电信, 2005 (3) .
[5]景行.国外三网融合的情况和发展趋势[J].邮电企业管理, 2002 (2) .
[6]曾诗渊.爱立信的IPTV生态系统观[J].www.cww.net通信世界网.
[7]樊延安.在路上——从“上海模式”看中国IPTV之路[J].中国数字电视, 2009, 1 (52) .
关键词:广播组织权;著作权法;立法
中图分类号:G229.2-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广播组织权的扩张具有较多国家的支持,但对于我国而言,广播行业承担着宣传、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1]。因此,广播组织权的扩张需要平衡多方的利益关切,区分广播组织播放的内容,妥善制定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限制,积极发挥集体管理组织在广播组织权交易中的作用,通过技术措施和版权管理信息等手段维护广播组织权人的利益同时又能满足公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2]。完善广播组织权立法有两种路径选择,分别是改良式立法路径和创新式立法路径。改良式立法路径是指在广播组织权的立法框架内,讨论广播组织权的问题,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方式,增删相关内容,这一立法模式难度相对较低,不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采取改良式立法路径,主要着眼于广播组织权本身的问题,修改和完善主体、客体、内容、限制、流转、归责原则、集体管理组织、数字版权管理等具体内容。
一、权利的转移
著作权法三修中,调整了篇章结构的布局,将著作权、相关权的内容置于权利的限制和行使之前,并且在附则中明确说明“相关权的限制和行使适用本法中著作权的相关规定”。所以,相关权能不能转让的问题通过这次修法应该说得到了肯定的回应。
但是,权利的转移除了“权利的行使”一章中规定的转让外,还应当包括自然人死亡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变更、终止中的情况。从著作权三修的表述来看,这方面的内容仅仅规定在著作权归属一节中,而未包括相关权人。对此,本文建议可以在著作权法中给予更明确的说明,比如:“相关权的限制、转移和行使适用本法中著作权的相关规定”。
二、广播组织权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著作权法都是将广播组织权的主体定义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但是这一表述存在两个缺点,一方面是容易与行政法中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混淆,另一方面是对于网络广播组织未予以保护。所以,本文认为在沿用广播组织权主体为“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情况下,应当明确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含义。比如在著作权法或者是实施条例中明确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对播送广播电视节目予以组合,对播送时间予以安排的法人。并且结合不同时期利益平衡的考量,在该解释中说明,本法所说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包括或者不包括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法人。
三、广播组织权客体
通过著作权法三修,广播组织权的客体已经被修改为“广播电台、电视台首次播放的再由声音或者图像的信号。”这一修改反映了对广播组织权客体的正确认识。今后如果说还需要对广播组织权客体完善,可能就是对广播组织播放前信号的保护问题[3]。从目前我国广播行业的现状来看,盗播广播前信号的情况尚不多见,以后如果盗播广播前信号的潜在可能性显著增加,那么立法者就应当及时在法律中增加对这一客体的保护,保护时间的起止时间与广播组织权其他客体的保护期要有所区分。
四、转播权
在侵害广播组织权利的行为中,转播的危害性最大。但是如果仅仅将转播定义为“对一个广播组织无线广播或者有线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同步转播”,那么对于广播组织权权利人而言,可能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保护意义。
通过这次著作权法的修改,转播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无线广播或者有线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明确了广播组织权人对有线广播的节目也可以享有转播权,而且从修订说明来看,网络转播行为也被视为广播组织行为[4]。同时,著作权法三修中并未将转播主体限制为“广播组织”,而是采用了“他人”的表述方式,所以这圈紧箍咒也被去掉了①。然而,对滞后转播和点播的问题依然没有新的突破,考虑到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滞后转播、点播等行为对广播组织的利益影响更大,所以本文认为在今后的立法中,还是应当增加对广播组织滞后转播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权利。
五、录制权
在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七十七条第四款中,对“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转播、录制、复制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均已认定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弥补了过去著作权法在“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一章中关于录制广播、电视的责任的缺失。
但对于临时录制的问题,或许是立法者认为不需要或者是疏漏,所以在本次修法中依然未予以明确。本文建议还是有必要在实施条例或者是后续的司法解释中说明录制无关乎载体保存时间的长短和质量,以使得临时录制能够明确的纳入录制权保护的范畴。而对部分录制的行为,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总结经验,在形成一定的标准后再在法律中予以明确[5]。至于录制后发行、出租、再播放的行为在本次修法中也未予以体现,可能也是考虑到这种情况对广播组织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小,所以现阶段无需对其予以规定。
六、复制权
之前,复制权的问题和录制权非常类似,即数字化环境下的复制是否属于复制权的内容。由于在这次修法中明确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包括数字化方式将作品固定在有形载体上,所以目前关于复制权的问题应该都已经解决。
七、结束语
三网融合背景下讨论广播组织权的问题并非是单纯的法律问题,实际上也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在明确目前法律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的情况下,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适时的增加广播组织权的范围,同时利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方式限制权力滥用,积极发挥集体管理组织为版权人代言的作用,有效平衡版权人利益保护的需要和公众获得信息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菅成广.网络广播组织权的保护——以扩张广播组织权为中心[J].新闻界,2012(01):69-71.
[2]蔡慧.论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保护[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09):110.
[3]郭腾文.论广播组织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61-65.
[4]王舒辰.论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利内容的扩张[J].法制与社会,2012(33):231-232.
[5]石月平.网络时代广播组织权若干问题的思考——写在《著作权法》修订之时[J].声屏世界,2013(01):32-34.
三网融合,这张集合了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功能的大网,经历了十几年的孕育和激辩,终于走来了。
在三网融合成为媒体热词的同时,人们更关心的是,它能给广大百姓带来哪些便利和实惠,它的现状和未来到底是怎样一幅图景,甘肃又做了哪些准备?
三网融合:掀开美丽一角“家里安装了高清互动机顶盒,屏幕更清晰了,图像更逼真了。”家住兰州静宁路的李小姐,通过“以旧换新”,将家中原有的机顶盒换成了广电网络公司新近推出的高清机顶盒,她得到的好处是:“除了原来的电视节目,可以免费收看11套高清电视节目,赠送2个月的高清点播体验。”
“不止是这些。”省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坤在记者采访时,拿起手边的遥控器,打开了会议室的高清电视。“甘肃有线用户,换了高清机顶盒之后,就可以看到包括广播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公共服务、电视生活五大板块的这些界面。”李向坤轻轻点按遥控器,电视界面上出现了一目了然的分级式菜单,用户可随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尽管电话视频、电视商城、家庭安防等诸多功能尚未实现,但已实现的高清点播、互动回看、电视上网等功能,表明甘肃一直在努力,一幅梦寐以求的三网融合宏伟图景已掀开美丽一角。
现状解析:机遇挑战并存
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三网融合产业确定为未来5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2010年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上传出的消息称,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有关专家认为,三网融合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消费者可以实现手机屏、电脑屏和电视屏连贯的信息获取,这将给上游产业带来一个巨大市场。面对如此宏伟战略和诱人蛋糕,甘肃是否已做好了准备?“我们积极响应国务院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定,到目前为止,甘肃有线不仅完成了高清数字电视平台和互动电视平台的建设,还创造性地在已运营的互动平台上,成功实现了3D电视的传送点播测试,并开始在有线网内试播体验信号,应该是全国第一家在网内可提供3D电视点播的有线网络公司。”甘肃广电网络传输公司技术总监赵鸿志说。
“甘肃有线已经加快了网络双向改造。三网融合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恶性竞争,作为广电运营商,必须台网联合打造视频专家,向用户提供全高清电视点播、3D电视、网络电视等个性化的视频体验服务,实现视频内容的有线、无线、互联网之间的无缝跨接,当然,要实现这些设想,广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记者的疑问,赵鸿志作了如此解答。冰山一角已被悄然打破,但三网融合之旅还必须迈过体制机制、业务整合等好几道坎,三网融合时代的真正到来尚需时日。未来畅想:尽享数字生活
相信去过上海世博会的人还记得在海尔展示厅内,工作人员在手机上按一个键,屋里的电脑就关了;在家用电器上按一下按钮,室内的窗帘就徐徐关上。工作人员说,要拥有这样的生活,必须依赖基于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而形成的物联网。
三网融合时代到来后,“数字家庭”唱主角的美好生活就触手可及了。比如打开电视机,你不仅可以点播想看的内容,还可以快进跳过广告;你可以用无线鼠标和键盘,或者干脆用遥控器,在电视屏幕上浏览网页、聊天或者视频;你甚至可以用遥控器打个电话给朋友,进行视频通话;比如你在家看大片,有事要出去不能完整看完,出门可以切换到手机上,到了办公室还可以切换到电脑上继续把大片看完,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地观看。
国家提出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是: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目前,只是迈出了三网融合的第一步,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将来要提供更多的三网融合方面的服务,用户传统的收看习惯和理念将彻底改变。”赵鸿志对甘肃三网融合的前景信心十足。
震撼的音响效果,不由自主躲避迎面而来的武器,置身现场般的飞流瀑布„„戴上3D眼镜,记者在甘肃广电网络公司会议室真实感受了一次3D版《阿凡达》的魅力,与在电影院看3D大片几无差别。
“三网融合实现后,我们就可以在家看3D大片了。不过普及到用户尚需时日。”李向坤对记者说道。
三网融合将带来5大好处:
1.提高了日常信息处理水平
三网融合后,用户只要安装一个网络,便可同时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用户可以按着遥控器打电话,打开电视机上网冲浪,盯着电视屏幕玩网络游戏,握着手机看电视新闻、实况转播等。
2.享受优质业务服务
对用户来说,三网融合最直观的是融合业务。用户是来消费业务的,不会关心是谁给他提供服务,更关心是否能随时随地享受业务、享受优质业务服务。如果用户在路上用手机、在办公室用PC、在家里用PC或者机顶盒都能够欣赏到同样的节目,并且能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无缝切换,这样人们就不会为不能及时看到世界杯比赛而遗憾了。
3.极大的生活便利与节省费用
三网融合使用户不仅过上了电视、电话、电脑三电一体的信息化生活,而且通过使用融合业务,思想观念也会更新,素质也会提高。推进三网融合要以用户的利益为最大利益,广大消费者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让用户得到实惠,节省信息费用。
4.拓展业务提供范围
三网融合是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
5.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从广电看,由于掌握视频内容资源和播控平台及内容审核权,广电建立内容库及播控平台,通过改造后的有线网络达到电视屏幕(互动电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固网分发渠道进入电脑屏幕和电视屏(IpTV电视),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进入手机屏(移动终端),实现视频内容在三屏之间的融合。
由于电信运营商开展3G手机电视业务需要与内容集成播控平台进行对接,因此收入分成方除了电信运营商和内容商之外,新增了播控平台运营方,手机电视的利益格局得以重新划分。由于三家广电运营商3G手机电视播控平台的正式运营,利益分成模式基本清晰。
1有线电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为了能满足广大电视网络客服的需求,在保证电视网络信息安全传输的前提下,要实现多服务综合模式。传统的单一电视广播逐渐向着多元化、多功能发展。现在的网络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所以,有线电视运营商要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一套综合业务管理模式,是现在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1系统需求研究
现在,大多数电视业务的管理系统正在向着人性化方面发展,但是还有较多偏远地区未能实现有线电视运营的综合管理,由于地域差异,有线电视的收费和服务业务都不相同。目前,电视系统已经发展到智能化,但由于诸多的因素没能实现大面积推广。所以,本文设计了一种有效的电视管理模式。
1.2系统架构研究
主要把客户需求作为中心原则:在系统设计中要根据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统一使用独立的电子构建,构建系统主要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的使用者。
集中化原则:所有系统的综合业务要实现在一个平台处理;实现统一性,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把所有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达到统一的标准,实现系统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要能快速适应现在信息发展的业务需求能力,新服务的推出要能快速完成系统开发;安全系统要能达到电信级别的标准[1]。最后要有经济适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保护现有资源。
2有线电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系统的管理实现功能分析后,要将综合的处理系统分为业务的管理,主要有六个模块共同组成,如图1所示[2]。
2.1用户资料管理模块
2.1.1用户资料添加功能。将用户资料录入系统里面,系统会自动识别被录入的机顶盒数量进行智能编号,生产新的资料信息
2.1.2用户资料查询功能。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用户资料信息,输入姓名、地址、编号、电话号码等。
2.1.3用户资料修改。管理人员输入密码后即可进行用户的资料修改。
2.1.4用户资料打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用户资料打印功能将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打印,包括使用业务、资费情况等。
2.2有线电视收费管理模块
用户月租收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管理人员进行每月缴费,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包年缴费,缴费方式能在网上输入编号,电话银行、支付宝等多种方式。用户批量缴费功能: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有线电视缴费,由单位替代职工缴费,在使用该功能之前要批量检测每一个用户没有存在欠款和停止服务之前。用户第一次使用、迁移或超限使用:对于初装、迁移、超限收费的用户要进行单独收费统计。
2.3有线电视业务管理模块
有线电视的报停和重开。在管理人员的操作下能实现有线电视停止功能,使用者能实现自由迁移和自由选择电视报停,只要经过系统确认报停就不会进行收费。如果用户要实现迁移,在迁移之后将不会再次收费。有线电视报修登记管理,要保证维修的速度和质量,系统操作人员要通过用户通报的维修情况,将出现的问题记录在系统之中,系统自动分配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4相关报表查询模块
收账报表功能,计算收入的实际账单,计算已经完成的缴费用户数量还有缴费金额,系统操作人员开时计时到截止时间,对用户进行编码统计用户使用地址,系统会自动识别账单进行打印凭条。
欠费用户查询,欠费的用户系统会自动规划到一个表格之中,并显示红色为欠费,系统会提前3天通知欠费用户进行缴费,若没有及时缴费时间一到即刻停止。3结语
检查网络信号和维修是现在人们比较看重的一点,在用户装完有线电视开始由于操作的不当就会给用户来带困扰,维修和上门服务这一方面不得忽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三网融合;机顶盒终端;数字化技术;支付功能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013-01
一、引言
所谓的三网融合指的是有线电视网、计算机通信网以及电信网这样三个网络相互兼容、相互渗透并逐步融合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随着近几年政府和各方的大力推进,有线电视已逐渐从过去的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市场化、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转变。现阶段的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而主要是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都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业务,共同构成现代信息社会的主体。
二、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总体设计
(一)系统的功能需求
三网融合机顶盒设计必须能统一向家庭显示设备(如电视、投影设备)提供整合业务展示,可在有线高清数字电视,数字家庭媒体,数字家庭网络应用,个人移动终端应用中实现灵活管理和调度控制,将原来在多个屏幕上的应用封装成为统一的应用报备界面向用户展示,使用户需关心网络的接入方式,节目的来源及格式,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中网络平台的融合,服务功能的融合。整个终端设计所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需求如下所示:
1.机顶盒首要解决的是接入问题,它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很容易地接入到运营商提供的网络里。
2.机顶盒还必须向用户提供电视功能,实现直播电视、VOD、时移、回看、游戏等,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视频享受。
3.作为融合式的终端产品,机顶盒还需要通过连接电话机、摄像头实现语音、视频的通讯功能,完成最基本的通讯应用。
4.同时还可实现本地数据存储以及与其他终端的数据分享功能,实现家庭内部各信息终端的信息共享功能。
5.最后,机顶盒还要能够让其他终端利用有线连接、无线覆盖等技术手段,通过机顶盒实现网络接入。
(二)系统的功总体设计
整个三网融合机顶盒终端设备的设计主要是从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这样两大部分来进行设计的,具体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将在下面章节详细讲述。
三、系统的硬件设计
从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终端设备的硬件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调制与解调模块、电源模块、CPU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HDMI模块以及以太网模块。
(一)CPU模块的设计
该终端设备的CPU处理单元,采用的是ARM11系列的处理芯片,型号为S3C6410,该款芯片是一个16/32位RISC的微处理器,其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具有功耗低、成本效益高,性能高的应用处理器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为2.5G和3G的通信服务提供一个优化的H/W性能,S3C6410采用了64/32位的内部总线结构架构,其内部的总线架构是由AHB、AXI以及APB所组成的。
(二)调制与解调模块的设计
由于S3C6410内部集成的编解码器是利用TS流来进行相应的处理的,所以在数字信号进入之前需要经过调谐成中频信号,再解调成为可利用的传输流(即TS流)。这样就需要相应的调谐和解调芯片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对该模块进行设计时,笔者采用的是EN4020这款芯片来作为调谐器,解调器所选用的是STV0297这款芯片,调谐与解调模块就是基于I2C总线对芯片的操作来实现对信号的控制。
调谐驱动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上层程序对设备的操作接口,在此款芯片中需要的功能就是接收高频信号调谐为适合解调器要求的中频信号。在实际的编写和调试中,由于S3C6410通过I2C总线实现对EN4020控制,所以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I2C总线读写的驱动;二是具体对EN4020的控制。
(三)电源模块的设计
由于该设备中的CPU所需要的电压是3.3V的,设备内部还有一些芯片所需的工作电压是5V的,因此在对电源模块进行设计时需要将220V的交流电先通过整流模块将其转换为12V的直流电,然后通过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芯片7805和LM1117-3.3,分别将其转换为5V和3.3V的直流电。
(四)人机交互模块的设计
该人机交互模块主要包括USB接口电路的设计、红外接口的设计和按键电路的设计这样三大部分组成。
该USB接口的电路主要是为了去连接外部的U盘、摄像头等外部设备的,由于S3C6410内部自身集成有USB2.0的端口(OTG支持高速)和USB1.1的端口(主设备支持全速),因此在USB接口设计中,只需将USB接口与对应的CPU的USB接口管脚连接,并加上适当的上下拉电阻及滤波电路即可。机顶盒的人机交互方式采用遥控器和机顶盒内控制按键两种方式。
四、系统的软件设计
为了能够实现所需的功能需求,整个软件部分的设计主要是从节目搜索与存储的设计、EPG的设计、PVR的设计、多媒体文件播放的设计以及网络互动应用的设计这样几大部分来进行的。整个系统采用以操作系统为基础向上扩展中间件甚至直接取代中间件层来进行相应的设计的。多媒体文件播放功能分为驱动层、中间层和应用层。
五、总结
本文主要是基于S3C6410,采用Linux操作系统,在其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开发,在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之上,实现了三网融合式机顶盒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屈振新,曾庆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核心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5.
[2]李发德,黄仪中,吴光满.论IPTV与宽带网络的演进[J].有线电视技术,2008,10:86-88.
中国广电网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项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广电网要做大、做强、做成、做好、做久,必须明确目标、坚持原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确立主体、发展实体,长远规划、稳妥推进。
一、从广播到网播,中国广电网建设面临绝佳机遇
中国广播影视正经历一场由广播到网络的革命性变革,三网融合描绘了这场革命性变革的美好前景。中国已经进入第五次文化繁荣期,建设中国广电网面临绝佳机遇。
(一)从广播到网播是一场革命性变革,三网融合正描绘着这场变革的绚丽前景
数字、网络技术以开放、共享、交互为特点,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铸造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重塑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形态,更引发了从广播①到网播②的一场持续、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是:
从广播的辐射传播,变为网播的对流传播;
从广播的线性传播,变为网播的非线性传播;
从广播的一对多传播,变为网播的多对多传播;
从广播的权威机构传播,变为网播的民主平台传播;
从广播的内容制作商角色,变为网播的内容集成播控商角色;
从广播的渠道、内容为王,变为网播的用户选择为王。三网融合将使中国广播影视的制作、传输、接收、管理、运营等发生革命性变革,为广播影视发展奠定新的、更坚实的基础。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整合各省广电网络,实现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用户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最终形成一张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宽带双向、可管可控的下一代中国广电网,使广电网络从层级、分散式运作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实现网络跨地域、跨城市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服务方式从单一形态向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转变,不仅提供广播电视等文化产品服务,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使服务领域从单一领域向跨行业、跨系统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播电视、数据、通信等全新的服务。
(二)中国文化开始进入第五次繁荣周期,建设中国广电网面临绝佳机遇
惟一延续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明,从公元前9世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每隔大约700年,中华文化都会随着国力的强盛而进入一个繁荣周期: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汉的大一统文化,唐朝的大国胸襟,明初的远洋交流,到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卡在700年左右的这个周期点上。
现居上海、年过九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台湾讲授《老子》时曾预言:照历史法则的推演,从1987年以后,中华民族的气运与国运开始回转到像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两三百年之久。尤其是头100年,中华民族几乎可以说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国力上升,气势如虹。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升世界第二。普华永道曾发表报告称,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到2020年,或早至2018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导致全球经济力量从亚洲向西欧和美国转移,这种力量转移现如今又换了方向③。
虽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世界广播影视大国也不等于世界广播影视强国,但如何在国力跃升的机遇中,在全球化波谲云诡的挑战中,及时、科学地规划广播影视强国蓝图,制定切实可行的广播影视强国战略,在变化的形势中捕捉机遇,在有效的应对中化解挑战,完成由广播影视大国到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中国广电网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二、从国内到国际,中国广电网是建设广播影视强国的最佳依托
网络质量是指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网络提供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且这种工作、生活与学习能提升其福利,开发其潜能①。网络质量决定网播能量②。
(一)中国广电网是一张有灵魂的红网,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明确的政治功能,坚持党和政府对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整合社会,凝聚人心。这是中国广电网络的价值质点③。目前,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已进入99%的城镇居民家庭,是城镇地区入户率最高的信息传输网络。我国6亿多人口每天依托电视机收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并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依托广电网实现了看电视和上网。
中国广电网是构建和完善覆盖广泛、技术先进、可管可控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送器,是民意表达、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新途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促进中央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广电新媒体为代表的各类网播已成为党、政府、人民的新喉舌和重要的思想文化新阵地。中国广电网凭借其带宽优势和巨大的城镇居民用户群,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宣达政令的重要平台,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二)中国广电网是一张可持续的绿网,是提供开放业务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大幅增加各种文化产品和综合信息服务资源总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的同时,可以带动内容生产、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拉动上万亿产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力量。
宽带用户的增加,为网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发挥音视频资源的强大优势,较早进入了网播市场; 通讯社和报社积极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门户网站不断成立专门频道,丰富视频内容;专业视频网站想方设法鼓励用户生成内容,创造新的赢利模式;电信公司凭借宽带接入的优势,建立服务网站;其他线下媒体活跃利用专业内容优势,为频道提供节目。
建设中国广电网可以加快形成以视听互动为核心、用户为中心,融网络特色与传统广播电视特色于一体的立体化传播平台。在内容创新方面,积极提供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享受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三位一体服务,并强化用户对中国广电的品牌认知及内容产品的使用体验;在多终端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面,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优势,积极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满足PC、手机、IPTV、户外屏幕等不同平台用户和不同传播终端受众的特定需求;在新业务领域拓展方面,积极探索互联网电视解决方案,发展独立手机电视品牌,大力发展新媒体广告业务。
能否担当起历史责任,是检验网络是否可持续的一个重要标准。首先,中国广电网勇担政治责任。它以政治责任为首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中国广电网勇担社会责任。它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在此前提下,找准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三,中国广电网勇担文化责任。它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中的主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恶俗、媚俗之风,用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 术精湛的文化产品,引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用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④。
(三)中国广电网是一张可管控的主网,是体现民族精神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是一张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互联互通的新型广播电视网,是中央可直接掌控的一个最基本、最安全、最可靠、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宣传文化阵地,可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千家万户,同时保证人们享受丰富的文化服务和便捷的信息服务。
网络使互动、海量、即时的信息可以轻易冲破国家之间的疆界,管控难度很大。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视机也将成为更加开放的信息终端,如何确保荧屏这块净土的安全,是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广电网是标准和技术都操之在我、可管可控的国家主权信息网,是建设第三国防——网络边疆①的嫡系部队、维护网络边疆安全的新的长城。这里传播的是主流价值观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产品,展示的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家园的幸福图景;这里铲除了难以割掉的黄色毒瘤和丛生的毒草,清除了网络引发的社会暴力和罪案;这里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虚假信息,排除花样翻新的网络恶搞,扫除各种低俗的网络文化垃圾。
有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网络品格。在网络品格的表现上,中国广电网与国际互联网会呈现很大不同: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合众为一,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包容共生;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同而不和,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和而不同;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以势压人,中国广电网体现为以道怀人;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铺张扬厉,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内敛含蓄。
网络品格反映民族性格,中国广电网是体现民族性格的最优平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秉承贵和、崇智、向善、含蓄的性格,为人类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文化。中国广电网以“为天地立心②、为生民立命③、为往圣继绝学④、为万世开太平⑤”为民族品牌底色,在新世纪的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交锋中,世界人民可以通过中国广电网随时随处加深了解中华民族以儒做人的修养、以墨尽责的情怀、以法为基的追求、以兵入世的智慧、以道养生的修炼、以禅清心的境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崛起的理解。
(四)中国广电网是一张显国力的大网,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最优平台
网络已成为国家形象竞争、竞赛、竞技的主战场。目前,以交互传播为特性的网络视听、播客、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形态和互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不断涌现,视频上传、分享成为全球传播中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形式,也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凝聚力是最大的国力。网罗天下民意,彰显中国实力,是中国广电网的天职。它具有天生的平等性,具有聚合民意、彰显国力的巨大能量。这里是世界各种思想和舆论汇集、交流、碰撞的集散地,是巧实力的最佳载体和投射工具;这里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的衷心 拥护;这里有主流媒体传达的政令,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有普通民众的努力和期盼;这里有对全国、全世界线上、线下媒体意见的整合,有网民四面八方的回应和建议。所有这一切都源源不断地汇聚成彰显中国实力的网络洪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中国广电网是中国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核心,是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国家文化传播主渠道。它在确保广播电视基本服务的同时,可以提供跨地区、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新业务,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数字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可以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动教育、生活资讯等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综合资讯点播、影视剧点播、播客分享、客户端直播等服务形式,展示中华风采,演绎华夏神韵,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三、从整合到运营,中国广电网络才能做大、做强、做成、做好、做久
(一)明确目标,坚持原则,将中国广电网做大
中国广电网建设代表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产业属性、经营方式和技术体制的变革,即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优化配置广电网络资源,加快广电网络经营产业化、市场化步伐,促进广播电视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广播影视强国奠定新的 坚实基础并发挥主渠道功能,构建成为全国一体、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国统一运营的市场主体。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兼顾政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发展性原则。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网络整合要按照稳定存量、发展增量、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坚持省市县三级共赢、两个效益共同提高,充分保障基层利益和各方面利益,不能搞强省级、削弱市县;要通过产业发展来巩固阵地,不能搞强产业、削弱事业;要坚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保证网络整合后,地方党委、政府做到对广电宣传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不变,对广电安全播出的责任不变,对广电业务发展壮大的支持不变。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将中国广电网做强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直面在思想、技术、业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市场开拓、市场服务等方面与电信企业差距很大等严峻挑战。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投入,有线电视网主要由各地分级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元、经营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更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因此,建设中国广电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以政府有形之手主导,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下保障整合进程;以市场无形之手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调动各方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在网络整合方式上,先整合运营,再资产重组。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加快整合进度,有利于统一标准,有利于资产评估,有利于队伍稳定,有利于加快发展,先把蛋糕做大。在公司组建方式上,以资本为纽带,由国家投入资金,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电网络资产所有者注入全部网络和相关资产,其他广电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和机构投入资金,共同组建股份制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三)规范改制,一体管理,将中国广电网做成
中国广电网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当前与长远,事业与产业,局、台、网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为此,中国广电网建设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要求和标准,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建设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全国广电综合宽带业务网;要实现网络技术、标准的规范统一,确保网络安全运行;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从国家到省、地、县必须是条条的统一人事、财务、业务发展、技术支持的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一体化的资本经营。在管理模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应是联合舰队式的小总部、大企业。联合舰队式的中国广电网络公司体现的是分级管理的思路,对各省级公司采用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组织架构,实行垂直管理。要充分发挥各省级公司的作用,做好公司核算。以公司总部为旗舰的联合舰队中,要把做得比较成功的省级公司逐步打造成为主力战舰。
(四)确立主体,形成实体,将中国广电网做好
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确定的目标。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全国广电有线网络规划,建设并运营全国广电有线网络内容集成、分发与监控平台,统一运营管理全国广电有线网络,提供 广播电视节目和三网融合新业务、新服务,承担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相关业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确立各省广电网络公司独立企业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管理运营主体分散造成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等问题。网络发展规律要求中国广电网要形成规模效应、互联互通,管理运营体制要实现上下统一。要始终明确,全国一张网不是各省网的简单相加,全省一网也不是各地网络的简单相加,而是改变各自为政的运营模式,形成一个坚强有力、兼顾各方、共同做大、共同增效、共同发展的实体,关键是把全国广电网变成互联互通的一张双向网,开展增值业务,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长远规划,健全法制,将中国广电网做久
网络竞争,是综合实力竞赛的马拉松。要从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待中国广电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在算经济账的同时,更要算政治账,做到生于忧患,长远打算,措施到位,运作圆满。
中国广电网络整合改制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个新的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三网融合是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如广电与电信的竞争问题,广电内部的台网关系问题等。要实现三网融合利国利民的目标,必须从法治的高度入手,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的角度出发,完善广电和电信领域的相关立法工作,保证中国广电网的持久发展。
四、从投入到扶持,中国广电网建设步伐才能加快
(一)纳入国家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中国广电网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个新的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应将中国广电网建设纳入国家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并在网络整合和公司组建、运营中,落实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技术研发费用。
(二)推进整合试点,加快公司组建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或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全国42个试点城市、地区正加紧推进三网融合,并摸索出许多好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并大力推广。为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应尽快转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方案,就网络整合和公司组建,向各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明确要求,推广好的做法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解决国家投入,协调资源业务
国家投入的资本金,重点用于建设全国性的内容集成传输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和安全监管系统,应努力争取尽快足额到位。同时,由于组建后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应批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作为负责互联网运行的互联 单位,协调批准必备的电话码号资源、电信业务牌照、互联网出口资源和网间结算标准。同时,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和网络条件,国家应分期投入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加快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
五、结论:中国进入大广电时代
随着中国广电网的建设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中国进入大广电时代。
从语义上讲,大广电可理解为肩负大使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新世纪奋斗的大目标;也可理解为在整体的视频产业链、产业网络、产业生态中,广播电视所要发挥的大作用、表现的大作为。大广电既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境界,也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超越。大广电是媒介融合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必然趋势。随着传播技术的演变,传播形式的衍生、扩散呈现如下趋势:平面媒体数字化,电子媒体移动化、数字化、融合化,媒体搜索海量化、数据多样化,交互式媒体融合化、普及化等。跨越不同媒介形式、跨越传统产业边界、跨越不同区域的信息传播,向人们提供包括广播影视、音乐、通信、商业、教育等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是大广电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大广电也是对广电发展格局的一种描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未来若干年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一系列深层次、结构上的调整,传统媒体的重心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重的转型将不可避免。大广电所描述的就是以广播电视为核心阵地,通过整合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视频资源,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不断扩散、衍生而形成的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传播网络。
(一)坚持以我为主是前提
三网融合是未来若干年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最大的挑战和机遇。广电要在创新中实现转型和发展,必须坚持以视频为主、以广播为主、以家庭为主、以大屏为主、以高清和立体为主、以可管可控为主。坚持这6个“以我为主”,重在强调发挥自身优势,并不排斥广电向通信业务的渗透。随着广电体制、实力、能力的增强,广电由一业为主向全面发展已是必然。坚持以我为主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内容、带宽资源和用户规模,以较低成本建设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使之成为新一代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我国较快普及信息化,提升和改造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带动相关产业,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包括广播影视在内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二)做好平台建设是关键
建设并运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集成、分发与监控平台,是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首要职能,也是增创广电新优势的着力点。首先是建设好全国广播电视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分为全国中心和各省分中心两级,主要负责为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跨地区点播服务,并为基于互联网的IPTV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服务。第二是建设全国有线电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中央核心系统和各省分系统,负责对进入有线电视网络的所有内容以及省际之间节目交换的管理。第三是建设全国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包括关键核心技 术支撑、全程全网管理、结算支付等系统,负责全国跨地域运营和统一结算支付,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收视率统计和发布。第四是建设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负责全国和省际之间内容的高速传输交换以及运营管理控制信息的传输。第五是建设好相关基地,如有线电视网络传播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服务基地、信息资讯集成基地等。
(三)提高运营能力是保证
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发展,使广电、电信、互联网、零售等行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广电网络作为平台型企业只有更加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生、共存、共赢。目前,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公司、终端制造商等主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变革中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创新业务模式、获得合理回报,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广电网络必须注重提升创造和分享价值的能力、平台构架能力、标准化能力、网络优化能力、平台与终端的配合能力,同时找准广电网络在物联网、车联网等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厘清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思路,以牢牢掌握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多屏智能终端围剿广电机顶盒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综合报道(敖瑞),进入2012年,政策形势渐趋明朗,十二五规划扶正智能终端,广电IPTV合法化,多屏 智能终端冲进了撤掉政策屏障的终端市场,广电机顶盒成为待宰羔羊,围猎之势已经形成,广电机顶盒命运多舛。
机顶盒垄断风头不再,多终端竞争难以避免
广电多年的垄断经营形成了惯性行为,通过控制机顶盒来控制一切,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广电一切利益均来自对机顶盒的控制。即使再难用的机顶盒,用户也不得不选择,然而,随着三网融合的进展和多屏智能终端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转变。
现在,智能3G大屏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已经炙手可热,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技术发展能让各种智能终端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屏幕,在这个屏幕上看电视将成为常态。与之相比的是,广电运营的工具——机顶盒,性能很低,外观更显得粗大笨重,放在平板电视旁边很不协调,这让用户自然的甩掉机顶盒而接近其他智能终端,看电视不再唯一选择广电的有线电视机顶盒了。
多屏智能终端对机顶盒形成围剿之势
三网融合之后,广电的机顶盒市场将回归市场经济,其生命力将取决于市场对它的需求,从用户对机顶盒与智能终端的态度可以明显看出,机顶盒将会被各种带有屏幕的智能多屏终端取代。半导体行业素来都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从近年来芯片厂家的收购案中,也可以清楚地看没有屏幕的机顶盒将被取代的发展趋势。
Mstar收购速比特布局家庭互联,目的是发展基于电视的多屏 互连市场,MTK又将Mstar收购,目的也是强化多屏,Intel重新回归放弃多年的手机市场,目的已不仅仅是被框在电脑屏中,还有高通、Marvell等手机芯片厂家,不满足于小屏手机,开始向电视大屏渗透,其他很多在多屏战略不顺的芯片厂家,要么实力不济放弃多屏战略,要么正在走向没落。在苹果以用户体验为原则的发展模式影响下,最终胜出的公司不仅要给出愉悦的感观体验和方便的触控,芯片厂家还要掌控多屏互动终端的有线/无线连接技术,不但要提供强劲的CPU,还要提供更强的GPU,而广电的机顶盒一味强调低成本,不但CPU性能很落后,GPU基本缺位,这就是机顶盒难以向智能终端发展,也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根本原因,正在逐渐失去市场。
在终端方面,联想补齐了电视这个大屏,苹果推出电视大屏也是迟早的事,电视厂家拼命在智能电视上做文章。一些有实力的已经布局盒子的厂家,例如同洲,也开始布局大屏,这样看来不出意外,中兴、华为布局电视也是迟早的事,更有众多厂家也都想在多屏盛宴中分一杯羹。可见,未来的竞争是掌控多屏互动的竞争,掌控单一屏幕的厂商将被淘汰,更不用说没有屏幕的机顶盒了。
所以,早在去年,思科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称,有线电视机顶盒时代终结已为时不远,所有机顶盒都一定会死,“互联网会让机顶盒越滚越远”,连美国有线电视巨头时代华纳CEO都发出有线机顶盒行将灭亡的感慨,从2011年开始,机顶盒的发展颓势开始显现,市场开始萎缩,我国也开始出现有线电视用户不断流失的情况。
广电运营商亟待突围 不论什么屏,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主要目的是看电视和浏览网页,站在看电视的角度,有线电视运营商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其单一通过机顶盒才能看电视的方式显然已经落后,发展多屏智能终端,加快双向网络的改造,顺应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几乎是广电运营商的唯一出路,但这条道路上却困难重重,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各地广电的技术标准不同,标准的缺失,让各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形成合力,参与竞争。
作为行业主管的广电总局显然也注意到了行业内存在的弊端,出台了DCAS技术规范,意在统一全国广电终端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市场,创造多屏智能终端的产业环境,让用户可以不需要机顶盒就可以看电视。在目前广电网络面临三网融合竞争的时候,用户却在不断流失,若能有技术、资金实力的厂商投资广电网络,能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却因为这种排挤,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 应尽快制定智能多屏战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运营格局,广电运营商才能最终突围,同时也能让老百姓真正获得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体验,只有在为用户提供了良好服务的同时,中国广电网络才有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
上海IPTV走进光时代,东方有线如何改弦易辙?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第四次宽带大提速新闻通气会于8月27日正式召开。据DVBCN记者了解,本次宽带大提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铜线用户大迁移、智慧家庭新体验以及全面走进光时代。光进铜退
上海电信今日宣布,计划在年内实现FTTH城镇化地区基本覆盖,在城镇化覆盖区域范围内实现FTTH新装48小时内开通;年内城市光网用户占比达到家庭宽带用户70%以上,其中20M以上用户占比将达到54%以上,上海电信用户年内平均带宽将达到16M,全国城市领先。电话、宽带、IPTV全面走进光时代。
从2012年9月1日起,上海电信将针对光网家庭用户推出一系列智慧家庭优惠活动供用户选择,可畅享智慧家庭的多重应用:家庭全球眼优惠体验:针对有安防需求的FTTH家庭用户,推出家庭全球眼优惠体验活动;针对新增FTTH或光网迁移家庭用户,除赠送百G存储业务以外,还可选择百G存储增值可选包,包含“媒体空间”“离线下载”“个人媒体库”“在线邮箱”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基于云存储的增值功能。
按上海电信城市光网发展规划,2012年年内将基本实现上海城镇化地区的光纤到户网络覆盖,完成光网覆盖650万户,净增用户100万户,总数累计达到230万户。光网覆盖地区实现48小时内的即要即装。据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之前指出,上海已是“全国宽带第一城、IPTV第一城、光网第一城”。
上海电信作为国内率先试点、规模化发展FTTH的运营商,对铜线时代的技术、建设、运维和管理模式进行了颠覆。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业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因此,上海电信在推进之初,面临着“网络部署难、用户接入难、应用推进难”这三大难题。上海电信在城市光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技术、装维和业务三方面创新,有效破除了以上三大难题。在此基础上,上海电信的光网用户数和用户规模迅速上升,用2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年的FTTH发展道路,完成了电信百年来铜线入户到光纤入户的历史性突破。截止2011年底,上海电信城市光网覆盖达到450万,用户总数突破130万。
IPTV走进光时代,东方有线路在何方
据DVBCN记者了解,从2012年9月1日起,上海电信将针对光网家庭用户推出一系列智慧家庭优惠活动供用户选择,可畅享智慧家庭的多重应用。
上海用户在2012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申请高清IPTV,即可获赠智能电视节目基础包,限量3万,送完即止,并可参加“智能电视机”抽奖和优惠活动。智能电视节目为IPTV用户提供以多媒体影音、资讯为主要内容的互动专区,最及时的新闻娱乐信息抢先看,最新最热影视剧一网打尽,涵盖家庭娱乐的方方面面,用户通过收看智能电视将享受前所未有的互动电视生活。新装IPTV高清用户获得赠送后,通过遥控器上的特定按钮可进入专区收看,其中基础点播内容免费为用户提供。
面对电信IPTV来势汹汹,东方有线也早就未雨绸缪了!不久前,在上海NGB区域,东方有线推出了15M和30M的“光视通”宽带产品。“光视通”无需改变家庭内部网络结构,即可轻松实现高速上网。基于NGB网络的极速宽带“光视通”,跨越多终端视频服务,用户不仅 可以畅享互联网视频,还能收看高清电视节目,并能享受互动电视点播回看服务。
据DVBCN记者了解,凡是订购光视通宽带的用户,即可获赠互动电视高清合家欢节目包;看高清伦敦奥运会,高清欧洲杯,享受超值视觉盛宴。另外,还将获赠互动电视点播回看;包含收视率排名靠前的40个精选频道5天回看,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还有海量节目点播,涵盖热播电影、电视剧、娱乐、少儿、军事、纪实,无需下载,想看就看,想停就停。
更早之前,上海移动联合东方有线网络推出“E家通佳享宽带套餐”,此套餐包含移动语音、数据、高清电视。
【三网融合系统研究】推荐阅读:
从新媒体三网融合论文06-19
三网融合实训报告12-01
团队融合宣传口号06-04
融合知识竞赛判断题06-17
军民融合发言稿07-12
重组中企业文化融合10-07
积极融合,转型发展调研10-16
三治融合汇报材料10-31
产城融合园区规划11-01
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