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发言稿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屠呦呦发言稿

屠呦呦发言稿 篇1

屠呦呦发言稿

讲三点感想。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感谢大家!

屠呦呦发言稿 篇2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 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屠呦呦继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后, 再次荣获医学领域顶级奖项。屠呦呦的贡献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并非是对中药的奖励, 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也是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 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 因为早在2011年, 她获得具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就被誉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 她获得诺贝尔奖, 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 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 她的身份, 就曾引起舆论关注, 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 这表明, 无论是克拉斯奖, 还是诺贝尔奖, 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 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 这和我国近年的学术界, 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 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 比如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 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院士, 这耐人寻味。据媒体报道, 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 但都没有成功, 具体理由不清楚, 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 青蒿素的发明, 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 但是, 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 进而, 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 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 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 (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 ;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 在中国医学界, 不少人认为, 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很多人做了贡献, 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 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 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 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 评上院士, 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 为何给她院士, 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呦呦的同事评价她, “比较直率, 讲真话, 不会拍马, 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 她赞同的意见, 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 就直言相谏, 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 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 有重大学术贡献, 却没有评上院士者, 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 讨好领导的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 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做学术研究, 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贝尔奖颁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 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 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那么, 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 在团队和个体之间, 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 但并不能否认个体, 个体的学术贡献, 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 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 应该把主要成果给个体, 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 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 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 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 因此, 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 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并非是对中药的奖励, 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 团队和个体的关系, 并没有处理好, 往往强调团队贡献, 而忽视个体, 否则就是自私自利, 而近年, 一些领导, 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 都动不动地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 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 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 属于几十年前的, 为此, 对其成果的评价, 奉行的是团队原则, 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 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 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 包括院士评审在内, 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 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 在院士评审中, 存在“跑要、公关”现象, 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 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 被边缘, 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 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 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 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 在学术评价中, 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 这样, 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 都会得到客观评价, 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 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 更重要的是, 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 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 谁有能力, 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 谁取得的贡献大, 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对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有媒体称, 这还是说明了科研“举国体制”的好处, 因为青蒿素的发明, 就源于“举国体制”。屠呦呦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该院院长张伯礼也认为,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举国体制的胜利”。———1967年5月23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 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 项目的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抑制疟疾的药物。在这个持续多年的项目攻关中, 来自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领导的小组最先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率先从植物青蒿中提取了对鼠疟、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有效提取物, 并将成果展示给了其余的科研小组。随后, 山东、云南等地的研究所也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最终, 集举国之力, 有着成熟治疗作用的青蒿素被中国人发现并推广到了全世界。———进而, 我国还是应该继续坚持这种“举国体制”。

其实, 早在2010年, 我国就曾提出, 要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重新强调科研“举国体制”, 主要原因是科技界、学术界人士认为, “举国体制”可以发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实现科研的重大突破, 我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令国人引以为傲的项目都是在“举国体制”下完成的。现在, 在“举国机制”下完成的青蒿素发明, 获得诺贝尔奖, 无疑给坚持“举国体制”提供了新的理由。

在笔者看来, 举国体制, 在特定的环境中, 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但是, 这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科研环境。行政计划性质极强的科研举国体制, 在推行中, 可能催生急功近利, 把学术研究活动, 变异为学术资源、学术利益争夺, 结果并不能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反而导致国家科研经费的浪费。事实上, 我国过去几十年来, 一直坚持的是科研举国体制, 可是, 在举国体制下取得的世界级成果, 与不实行举国体制的英美等国相比, 有多大差距呢?以一两项世界级成果, 来论证举国体制成功, 显然站不住脚。———据不完全统计, 1985年到2012年, 37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中有23位是美国公民或者是在美国从事了大部分研究的人;3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26位是美国科学家;40位物理学奖得主中有22位是美国公民或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科学家。而我国迄今为止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我国目前的科研, 主要由行政主导, 从科研项目立项、到科研管理、评价, 都实行行政管理、行政评价。2014年, 我国R&D支出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达到13400亿元人民币, 占GDP比重约为2.1%, 但是, 科研经费的浪费惊人, 一项项科研, 产出了很多国家科技进步奖项, 以及众多的两院院士, 却并不见多少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科学研究的正常逻辑是, 得到项目经费, 利用经费全身心投入研究, 由学术界评价学术成果, 而目前的科学研究, 却出现另外的逻辑, 全力以赴获得项目, 把获得项目作为学者和学者所在单位的荣誉, 不认真开展学术研究, 对成果进行包装, 再去申请国家奖项, 并用获得项目、国家奖项为基础, 再去申请新项目, 获得新的经费资助。这样的逻辑之下, 科研出现“说过了, 就做过了, 做过了, 就做好了”以及“重立项、轻研究”的怪现象, 而由于大家都关注经费、资源, 展开经费和资源的争夺, 同时并不重视学术研究过程, 因此, 学者的身份、头衔、人际关系, 就变得极为重要。在科研经费配置中, 有显赫学术头衔, 或者行政职务的, 往往占绝对优势, 而有学术能力完成具体学术研究者, 却很难拿到项目和经费。

屠呦呦当时进行青蒿素研究时, 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 这个在举国体制下进行的研究, 也出现了一些后遗症, 其中最突出的, 就是成果归属一直没有定论, 这导致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即便她在获得拉斯克奖以后, 争议还没有平息。这也是目前国内科研存在的问题, 所谓科研“五同问题”:论证之初“同心同德”, 制订计划“同舟共济”, 经费到手“同床异梦”, 产生分歧“同室操戈”, 最后走向“同归于尽”。另外, 屠呦呦在院士评审中, 虽多次参评, 却未成功, 某种程度也暴露出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 不是坚持学术标准, 而受到利益因素的干扰。

政府在科研中, 当然有重要作用, 包括保障对科研的投入, 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但是, 却不适合直接参与科研, 主导对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 行政直接参与科研, 主导评审, 会导致科研严重行政化、利益化, 以行政和利益标准代替了学术标准, 不利于鼓励科研人员平等竞争。我国应该探索建立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术自治, 学术同行评价的现代科研管理体制, 而不是还把科研创新的希望寄托在“举国体制”。

屠呦呦:良药治疟 呦呦晚鸣 篇3

许多的第一次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上第12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女科学家。

“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诺奖,另外也是以中药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告诉记者,屠呦呦等人的工作成功解决了恶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实际上,这对消除疟疾起到世界性影响,也是我国被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首创药物”。

科学研究重视原始创新,特别是诺贝尔奖,更加注重成果的原创性。

“青蒿素是大协作的成果,包括中药、化学、药理甚至临床医学等一大批的工作,但是原创性最强的可能是屠呦呦做的工作。”陈冀胜指出,屠呦呦从几百种中药中去伪存真,并最终在青蒿中用她的方法得到了粗结晶。“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虽然很多,也作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我想她的独创性非常好,这可能是她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科学工作现在需要协作,但在此当中也需要有领军人物去做基础工作,做原创工作来推动,这可能非常重要。”陈冀胜说。

历史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仅有四次颁发给寄生虫学领域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是在1928年。时隔87年后,该领域得以重获青睐,主要是因为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药物科学博士大村智为人类健康福祉、减轻病患痛苦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5日晚间,刚刚摘取诺奖桂冠的屠呦呦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迟到的认可

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在上世纪70年代已作出杰出贡献,但直至85岁这年,才收到这份认可,不可不谓“晚鸣”。回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仅有五位得奖者获奖时为85岁及以上,获奖时最年长的裴顿·劳斯也不过长屠呦呦两岁。

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早在上世纪就开始惠及全球每年约2亿的疟疾感染人群,现在,它已经作为联合国指定抗疟药物,广泛用于世界各个角落。仅在非洲,青蒿素每年就可以拯救超过10万人的生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得知同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同行的屠呦呦获奖,激动不已。他向记者表示:“青蒿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但是过去研究得不够,通过屠呦呦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把它精制提纯,它才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中药。”

“它不仅有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应用价值,它既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这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重要意义。”李连达表示,“所以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她团队的荣誉,是中国所有医学家的荣誉,更是全中国人民的荣誉。所以在这里我特别表示祝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基础还不够扎实,先进理论、方法及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创新药研发队伍仍有待加强。“应该中西医药各学科各领域团结合作,重实际行动,重实际结果,少作无谓的争论。”李连达说。

原始创新的力量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就与屠呦呦相识。在他的印象中,这位研究中药的女科学家“性格直爽、坦率”。

“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岗位上坚持了很多年,当然青蒿素的研制也有全国很多其他科学家的贡献,包括化学结构、临床应用等等。但最初是屠呦呦的团队提取出青蒿素粗提物。如果没有提取青蒿素,就没有后续这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她是第一步。”陈可冀告诉记者,屠呦呦团队所做的工作,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特别是非洲的疟疾病人,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

同时,陈可冀表示,此次诺奖的颁发亦是对“中药这个伟大宝库的认可,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去挖掘中药的宝库,因此,屠呦呦的这项工作成果意义重大”。

步入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尽管已经退休而且身体时抱疾恙,但作为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的她,仍旧坚持在青蒿素研发和临床应用工作的一线。

“屠老师非常和善,我们经常见到她来所里指导工作。”她曾经的同事向记者回忆道。

诺奖颁布不久,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围绕屠呦呦的点赞、膜拜,又或是质疑、反思之声不绝于耳。但作为首位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大陆科学家,她带给国人的不仅是惊喜与感动,更是一种力量,是中国也可以有诺奖级原始创新的力量。

作文素材——屠呦呦 篇4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 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文素材——屠呦呦。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获奖词

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科研过程

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她还根据自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屠呦呦》。◆分享好文◆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78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拉斯克奖

2011年8月,屠呦呦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饶毅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个人获奖引争议

“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持续多年。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也不乏异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有30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1967年就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她透露,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泰国的奖,屠呦呦也以个人名义申报了,但在评审时还是给了集体,可能美国特别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给了个人。”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对于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的问题,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

屠呦呦作文 篇5

这段时间,人们普遍关注和谈论着科技创新,就连市场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创新,风头也被科技创新“抢”走了。科技创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塔底,也就是国民的科技素养,包括有多少孩子对科技感兴趣,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科技等。而这些,显然都离不开科普。

最好的科普,其实就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现在,屠呦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触动。一方面,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就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出了科技创新成果,就会吸引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这些年来,我们并不缺少一些重磅级的研究成果,只是社会关注度不够,而在很多时候,是社会根本不知道。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在此后,有一条把屠呦呦与某明星对比的新闻,成功地抢了头条。有一种观点认为,获诺奖的科学家没有娱乐明星收入高,没有明星更有关注度,完全属于正常现象。确实,这是一种现象,但判断一种现象是否正常,并不是看其存在了多久,有多么普遍,还要涉及价值判断。而且人们关注一种现象,更是想绕到背后,引起对一些深度问题的关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整个社会不能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的价值导向,又怎么可能会有科技创新的蔚然成风?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其实不是反对明星上头条,而是担心只有明星上头条,而且,这也不仅仅是基于对科学家的尊重。想想看,我们的孩子成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榜样?又会立下什么样的人生志向?娱乐不是问题,但当出现“娱乐至上”“娱乐唯一”的现象时,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曾几何时,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几乎淡出了大众视野。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他们也无意走到大众面前。可是,当孩子的视线里长期缺少科学家的身影时,这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大众媒体来说,除了要思考媒体责任,还要思考,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真的没有流量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屠呦呦刷屏”已然给出了答案。

流量有两种,一种是浅层次的,很多流量明星具有;还有一种是深层次的,有着价值和精神层面的考量。很多时候,不是公众不需要深层次的内容,不是不关注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而是在所谓的“算法推]”下,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正如这则屠呦呦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如果仅仅依靠算法,估计很多人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算法有时是会骗人的,算法也经常是会害人的。

屠呦呦作文素材 篇6

一直以来,学界就有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者的不同说法。“5·23”项目其实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是一个集体团队在共同探索,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将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屠呦呦一人是否合适?有人说,这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但评奖委员会也有自己的理由: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认识角度

个人与集体:屠呦呦获奖引来的并非一片叫好声,而是同时出现了质疑声。确实如此,青蒿素的发现确实是集体的智慧,但是屠呦呦无疑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实荣誉是谁的,这并非是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经过那么久的努力,那么多人的坚持,最终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奖是颁给屠呦呦的,其实也是颁给整个研究集体的。

屠呦呦发言稿 篇7

在中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在各学科中往往是重头戏,因为其科学性强,容易融合其它学科知识,更容易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而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需要把握怎样的原则?课程性质如何?怎样才能是有效的实践活动课,这些问题亟需解答。

一、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辨析

谈及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关注点往往在活动。就当前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调查分析,很多教师仍然没有理解课程的内涵,实践活动课程等同于活动,而且,“人们往往把两种课程对立起来认识,把学科课程归结为‘系统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结为‘生活体验’。”这样的理解就造成了实践活动课程的自由性增大,而教育性降到最低。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因此,两种活动课程开发的视角不同,侧重有异,但是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在活动中按照学生学习的需要而组织“知识”和“经验”的课程。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侧重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延伸,以科学知识的知识背景、知识拓展、知识应用和知识验证等为活动中心,旨在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性,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开设。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本质上属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其开发上同样强调科学同其它学科间知识以及实际经验的综合。任何学科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学生的知识网络必须是立体的、全面的,否则,学生的创新性无从谈起。

二、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原则

《课程计划》强调“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结合的学科实践活动”。基于学科知识,“学生借助调查研究、社会参与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好奇心,并形成积极的态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学习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学习主体间的关系之中完成的。因此,开发需要体现两个原则。

1. 寻求生活与知识的融合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质在课程,形在活动。以活动带动学生参与,掌握课程应有的知识与技能。现在的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于将书本知识同生活知识割裂,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之外,学习成为功利性的竞争手段和文字游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种种综合的策略———内容的综合、场所的综合、时空的综合、指导的综合,追求回归“生活世界”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活动、表达活动、交流活动)。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相较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学科知识的主线作用,更容易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把握到主题,同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使得知识进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新知识。因为,学生认知的过程必须是“课题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总是逻辑与直观、知性与感性、概念与经验、理念与意义的结合。”

2. 寻求认知与素养的结合

学生认知是学习的基础,同时,科学素养是创新力激发的基础。学生认知和科学素养的结合,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主体式判断,以培育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因为,认知与素养二者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必备品质和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和经验的特征就在于建构意义、发现意义。

三、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以屠呦呦课程为例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遵循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培养,能力与精神的双提升: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掌握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经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动手实验,模拟、学习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家在研究中体现的创新、刻苦、坚持等伟大精神。

2. 课程内容

围绕屠呦呦研究抗疟疾药———青蒿素为主题,综合化学、科学、信息、语文、政治等多学科内容,设计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突出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的外延性,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力争立体化展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药用性,以及屠呦呦作为科学家,她身上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药用性”。

3. 实施建议

在课程实施当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屠呦呦的成长过程,为什么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她身上具备的哪些品质造就了她的成功;②学生学习完应该掌握青蒿类植物的样态、功用,唤起对身边植物观察的兴趣以及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设想我如果是屠呦呦,会不会在多年以后有很大的科学成就,我的科学素养有没有需要现在开始培养的方面?科学家和我们的距离是近还是远?屠呦呦当时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八十多岁得诺贝尔奖,她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格品质哪些是我们该学习的?

课程实施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对应性模块,由教师进行完善,设计成适合自己课堂形式的实施方式。实施中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主题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指导;也可由指导教师同学生一起设计。无论哪种,活动的性质应该是科学性的、实践性的、具有文化内涵,从屠呦呦获奖相关的一方面触类旁通,整体理解其中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中要注重学生活动方式和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学生的活动方式上,应注重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可接受的多样化活动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实践学习的方法,积累制定实验方案、观察、采集数据等方面的经验,不仅提高科学探究意识,同时增强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展开O2O学习,形成自我探究的学习习惯,既独立思考,同时,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以文本(实验报告、思想体会、谈论纪要)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辩论、组间展示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还可以电子化的形式在校园网或微信平台交流展示。

4. 评价建议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科学思维,深入探究,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突出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评价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拟定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的表现和科学素养形成的整体评价,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其中表现性评价,可从学习准备、服从纪律、完成任务、运用知识、观察思考、分享交流、自我监控等方面设计评价量规,科学素养评价则从“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等三方面进行设计。

同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和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评价,突出对团队合作意识与行为的评价。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关键在于科学知识同学生学习的结合,着眼点在于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于课题兴趣的激发触动其实践意识,在生活实践中调动已有知识,寻找相关知识,探索未知知识。这个过程是学生的批判思维活跃下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建构过程。过程中有对已有知识的继承,也有对于认知的突破,有对新知识的固化,而素养和能力则是隐性地在知识的建构中建构。也因此,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围绕科学知识的多学科知识综合实践的过程。课程开发的意义即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43-47.

[2]佐藤学.课程论评[M].东京:世织书房,1996:446-447.

[3]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43-47.

[4]小川哲男.综合学习的课程设计[M].东京:东洋馆,2000:113,30-31.

从容的屠呦呦 篇8

其实,屠呦呦何曾高调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受命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抗疟药,她没有高调。而是直面一次次失败。“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轰动圈内外,她也没有高调。

如果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顾盼自雄,也就没有青蒿素的升级版。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青蒿素10倍的“神药”。

4年前,屠呦呦获得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称屠呦呦为“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她依然谦虚,从容,甚至沉默不语。

如果高调,汲汲于功名利禄,用心于迎来送往,她也许早就桂冠满天飞,坐享荣华富贵。

前不久,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也成为中国诺奖获得者中的唯一女性。她有资格高调,有资格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有资格表现出功成名就的姿态,也有资格出入各种场合,以泰斗自居。但是,屠呦呦仍没有高调,而是表现出了近乎沉寂的平静。

有个细节是,获奖后,屠呦呦接受采访时称,是否得奖已经“无所谓”。老人还说了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的话:“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

这句话,朴实而有质地,简单却有分量。“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这种境界,非一般人所能及。然而,从屠老的这句话,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位老科学家的情怀与高度,更可以想象到她的研发成果拯救了数百万人生命,对她而言就是最高的褒奖。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的话或许正体现在屠呦呦身上。登顶而不张扬,居功却不自傲,这正是屠老的真实写照。

12月7日,赴瑞典领奖的屠呦呦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时,多次表达了谦卑而诚恳的观点。

比如,“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不揽功,不自傲,不高调,如此三番五次,我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的高风亮节。

有人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问题是,有多少人做到淡定和从容?其实,从事科学研究无所谓高调还是低调,高调不代表就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而人们之所以念念不忘屠老的低调,正是因为在浮躁的时代,低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价值坐标。在这个价值坐标中,人们看到了屠老身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以及崇高的为民情怀和不辍的科学坚守。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每个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都配得上荣耀,更配得上赞美。尊贤礼士,贤才济济,善待像屠老这样的科学家,也呼唤涌现更多像屠老一样的科学家。当一位科学家不仅有熠熠生辉的科学成就,更有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时,这样的科学家堪称国宝,足以让人代代致敬。

中国最美的女人 屠呦呦 篇9

中国最美的女人是她!

2015-12-12 欧洲优才计划 欧洲优才计划

昨晚当你们看完这个或那个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酣甜入睡的时候,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音乐厅带来了中国历史性的一刻。她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而这沉甸甸的时刻她走过了84年的路途,芭姐今夜只为她刷屏!

这一夜恐怕注定难眠,瑞典时间2015年12月10日,在瑰丽的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为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颁发诺贝尔医学奖,芭姐整个人都肃穆起来,好像跟着头顶光环,这种骄傲发自肺腑,相信你们也能感受到。

一位84岁高龄的女人,站在铺满鲜花的领奖台上面露慈光。手上几本的奖状和证书耗尽了她几十年的青春,这让芭姐的血液都在沸腾。

只给皇室制衣的GALO再出山 为第二位中国人设计礼服!

屠呦呦是瑞典华裔设计师GALO操刀设计礼服的第二位中国人,多次从癌症死亡线上逃离后的他说:“不论漂泊多久,我的根终归在中国。”GALO是一名瑞典华裔时尚设计师,郎朗多年来在世界重大场合的演出礼服均出自他手。

瑞典华裔设计师GALO 郎朗“战衣”设计师

事实上,此前GALO一直为欧美王室和政要人物的夫人、商界人士和演艺巨星等设计服装、配饰、舞台造型及国礼和LOGO,莱昂内尔·里奇、惠特尼·休斯顿以及多明戈等国际巨星都曾为他的设计赞叹不已。

这才叫中国设计,礼服处处是玄机

看过GALO为屠呦呦的设计芭姐真的长见识,都觉得书读得少了。屠呦呦女士当晚领诺贝尔奖的套装就是来自大师之手,寓意着紫气东来!宇宙星系之间的轮转,太极的阴阳调合,黄花篙如星系之间的链条,驱动着整体的运行,牵动着东方思维的跃进,九九归一符号更说明着东方成就的回归。

这枚胸针就是屠呦呦教授套装上佩戴的,芭姐一看就如沐皇室的氤氲。而其实它象征了中国的凤凰尾翼、蝙蝠的翅膀以及女体的各种元素,凤凰所夹带的吉祥之气携着蝠(福)至,并且女性伟大的孕育着各种生机的勃发,再加上紫罗兰宝石的质朴美丽,堪称一绝!

眼尖的芭姐对这块手表念念不忘,以为是块宝石,没想到竟然是玉!时尚设计师Galo藉泰山灵山圣地之元素,泰安玉的天然石纹巧妙的融入植物的纹理和黄金的修饰,加上四颗钻石的点缀,让整隻表散发着天地之灵气,玉石纹理包裹着三百六十度的时针的轮转,象征着屠呦呦教授在中医药领域长时间酝酿所获得的卓越的成就!

当晚屠呦呦女士可爱的外孙女也出席了外祖母的颁奖典礼,GALO也为她设计了一袭长裙,将一种对外祖母荣耀的自信、对家族智慧的传承皆体现在此服装中!白色单边裙摆上无数的黄花蒿在白裙上堆叠而升,就好似外祖母在黄花蒿中研究了数十年才叠加出如此伟大的成就,不对称的小立领印着外祖母的黄花蒿,隐喻着屠呦呦女士用此项成就引领着中医学走向世界医学。

孙女所戴的戒指镶嵌着东方的祖母绿,紫罗兰象征着永恒的爱,质朴的美德,镶嵌着绿色生命的祖母绿如花一般的在质朴美德中绽放,闪耀着世界!祖母绿与西方祖母绿(橄榄石)相互呼应也象征着中医与西医共同治愈人类生命、共同维护人类文明!

在诺贝尔博物馆聚会时,屠呦呦教授身穿的是同款的酒红色套裙,简直逆袭年轻了20岁。

GALO还为屠呦呦设计了一款戒指,橄榄石象征着和平,幸福,安祥等美好意愿。橄欖石在古埃及时,曾被医师们认定有太阳的力量,能治愈疾病,运用橄欖石与凤尾的造型相结合,藉此比喻屠呦呦女士用着自己的羽翼去与世界医学相拥,橄榄石又称西方祖母绿与东方的烈焰凤凰相融合,Galo希望用此戒指让如此刮躁的世界得到和平与安祥!

在参加诺贝尔演讲时,GALO为屠呦呦设计的是一套宝蓝色套装,贵族典雅的色彩同时也代表了至上的权威性。12月6日,屠呦呦到访瑞典身穿的这身大衣隐喻的是历史长河,百叶在大衣上从肩部延伸至腿部、黑鞋,背后缎面心型象徵著屠呦呦教授那颗捨身為医学界付出的坚定之心。

千万不要小瞧这条丝巾,每一处的设计都让芭姐感叹不已。紫色象征着一股祥瑞之气从东方而来,四周的金叶将黄花蒿的型态融入其中,使整个方巾散溢着贵族的色彩!在方形丝巾中间染印着Galo设计师的独特圆形logo,暗暗隐含了天圆地方更述说着对於东方成就的掘起与民族意识的回归,并应用屠呦呦女士早年的研究半边莲,将其花瓣 融入到美丽的圆边之内,正中间的符号GL代表着Grass Land分享祖国和世界,更是述说屠呦呦教授对这个世界的关怀,予以祝福,GL下面的心型象征着屠呦呦教授用她的爱来拥抱世界!

12月7日,GALO为屠呦呦女士换上了绿色的丝巾,这条乳白的底色象征着黄色的土地缀饰着草绿色的万物,乳白色的大地孕育着生命,滋养着绚烂的蓝色星球,三生万物取其精华、吸其养分,供给了人类的文明所需,四角的绿叶轮转象征着中医药几千年来随着万物。紧随在屠呦呦身后的就是著名设计师GALO,没见过真面目的可以看看。

这是GALO为屠呦呦女儿设计的手镯,金色手鐲衬著红色珊瑚洋溢著贵族之气。金色手环运用缕丝的设计工艺,唐代的皇室图腾搭配著红色珊瑚的贵气,整个手环的工艺繁而不杂,相互对称的图案完整的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雕工艺。

屠呦呦教授一家人的造型,在瑞典的皇室典礼上端庄优雅,是一道最美的中国风景。

这才是高大上节目

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去的诺贝尔典礼!

芭姐给大家看过很多时装大秀的邀请函,可这一份诺贝尔颁奖典礼的邀请函如实珍贵和厚重。

屠呦呦教授从酒店出发去现场,后面跟着大队人马。

门口等候的车队相当壮观,容芭姐幻想一下。

接待嘉宾的前台长这个样子

现场是分三层,观众席、领奖席和音乐演奏席,芭姐觉得比婚礼现场还要美。

被鲜花铺满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所有的诺贝尔奖都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左右分别是女王储维多利亚和瑞典王后西尔维娅王后,后面是丹尼尔王子。

皇室纷纷入场

当时国王是这样为屠呦呦颁奖的

将一生的青春奉献给医学 女人有多少个60年?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女人已经84岁高龄,而她人生的60年几乎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如今拿到的诺贝尔奖也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证明青蒿素是屠呦呦教授发现的这个事实就历经了几十年的波折。

屠教授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西药还没有进入中国,疟疾也在。屠教授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中药对治疗疟疾的奇特疗效。屠教授16岁的时候不幸感染肺结核,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这几乎是绝症!可神奇的是,在中药的调理下,两年之后屠教授竟然康复了!

1955年,屠教授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开始梦寐以求的中药研究工作,一研究就是60年。在战乱时期国家号召举国之力攻坚疟疾,年仅39岁的屠教授被任命为科技组组长。

69年到71年,整整两年时间,屠教授带领的小组做了380多次实验,研究了190多个样品。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才终于成功地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抗疟超强的青蒿提取物。

1973年的时候,屠教授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这个物质比之前的天然青蒿素效果还要强!

在2011年屠呦呦教授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拿下了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这个奖被称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如今在诺贝尔演讲上,由于话筒架子不够长,演讲会主持人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安德森教授(Jan Andersson)在屠演讲全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老太太,另一只手为她拿着话筒,30多分钟一动未动。对科学、对知识、对人的尊重莫过于此吧。

事实上,屠呦呦教授的身体一直不好,走路也需要多人的搀扶。但是她始终抬头挺胸,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傲气。

上一篇:在老干部追悼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铁通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