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应用课件(精选7篇)
2、学会制作简单的图形。
3、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不同的绘图工具,及其正确的用法
教学难点:了解和使用图形的分组和重组
教学准备:已做好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word是最常用的办公软件。我们知道在word里面能够完成文字的录入、编辑,插入剪贴画或图片来丰富编辑的内容,使用艺术字来增强表现效果。
这节可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个有用的word工具——绘图(板书)
二、新课
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三个图形,这些漂亮的图形就是利用word里面的绘图工具制作的。
引导学生们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有些什么特点(由什么构成的)?线条和色块、图形(板书)。
对了,线条和色块的处理和我们文字的处理办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主要的方法有(对照图形一边讲解一边板书)
调整线条的长短、粗细、颜色。
调整色块的大小、颜色、是否遮挡。
调整图形的长、宽、大小,旋转的方向。
1、认识word的绘图工具。(演示)
打开绘图工具和处理图形工具:分别打开菜单栏中的“视图”——“工具栏”——“绘图”。再次进入就可以看见“绘图”前面有√。
Word窗口下面多出了一条工具条——绘图工具条
用鼠标指针去探测就会得到它们的`名称:
同学们可以一边动用鼠标探测,一边填写在书上P31页上面的方框里。同桌的相互检查、订正。
学生完成后,教师在演示一遍,重点介绍几个将要用到的工具如:矩形、椭圆、油漆桶、线条颜色、线形、箭头样式。
其中“文本框”的使用以前是用插入的方法打开使用的,现在可以在绘图工具栏快速的打开使用,不必使用菜单栏上的选项,这样非常方便。
2、绘制长方形、标上尺寸。(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后自己操作完成并且总结图形制作的步骤)
再次认识长方形的构成,对照板书讲解制作长方形图形的过程是:
●画出长方形。
●调整图形大小。介绍在图形上3种鼠标的变化“”“”“”及其用途。
●调整线条粗细。
●调整线条颜色。
●填充颜色。
●画箭头及反方向箭头的画法。(介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大小的图形,同时介绍两种旋转的方法:一是使用自由旋转;二是双击需要调整的图形,在弹出的“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做调整;这时再介绍图形的其他调整也可以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快速实现)
●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
学生制作练习。
3、斜坡上的小车。(教师演示图形的“组合”的操作后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带领分析斜坡上的小车与前面的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的地方:比长方形多了两个轮子;同时又都是斜着放在斜坡上的;要能够让有轮子的小车同时都一样斜就好了。
演示图形组合的方法:
●选定需要组合的多个图形: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选择对象”,再框选需要组合的图形。或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要组合的图形。
●组合的两种方方法:一是选定组合的图形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组合”;二是选定组合的图形后,用鼠标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绘图”——“组合”。
学生练习。
4、学生自主制作
教师提示:图形有遮拦的效果,可以通过“填充颜色”中的“无填充色”来解除,就可以看见下面图形的线条了。
那么,如何来解决PPT的这些问题呢?在有广播功能的电脑教室里,教师的课堂演示将广播到学生的电脑桌面上,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我们熟悉的Word软件来演示。虽然没有PPT的华丽,但是同样能够实现代替板书实现教学演示,甚至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设计Word课件时,教师可以像写文章和写板书一样,先把要演示的内容按照上课所授知识的内在逻辑在Word中事先排版好,在课堂教学时按需让内容一一显示给学生看。下面以“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用Word软件进行教学演示的一些技巧。
快速显示文字
如果课堂上要显示文字,我们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
1.事先输入好文字,把文字颜色设计成背景色,在课堂上需要显示时选中文字修改文字颜色,让它从文章中突显出来。
2.事先输入好文字,设计好要显示的文字颜色,用矩形框先把它遮挡起来,需要显示时快速选中矩形框并移开。
3.插入一个文本框,输入文字,然后文字颜色设置成背景色,需要显示时选中文本框并快速修改文字颜色。
4.文字的颜色除了颜色、背景色,还有不同颜色的荧光笔等可以选用。
手控动画模拟
Word也可以进行动画模拟,可以当场输入和移动, 有时比PPT还逼真。如在课堂上要讲解变量存储数据的作用,用下题来演示:
图1表示变量a和b的存储单元。
执行下面的一段小程序:
a=10 : b=5 : a=a+b
当执行到a=10 : b=5时,在变量a和b的存储单元中当场输入10和5,如图2所示。
当执行到a=a+b时,把右边表达式计算的结果15先记录在旁边文本框内,如图3所示,然后选中文本框移动到变量a下的文本框,覆盖掉原来的数据10,从而表明变量a中存放的数据被改写了。
这种当场输入、人工移动、模拟黑板的书写功能, 体现了人的思维过程,是PPT不能做到的。
人工控制流程
以上是一道题目的4种变形,复习循环结构。先显示图4-3,问学生此算法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显示4-2,让学生观察两张图的不同,问图4-2的功能是什么?然后问图4-3用FOR语句如何实现?显示图4-4;问图4-2用FOR语句如何实现?显示图4-1。教师可以当场改变一些语句的颜色用于比较。
其中算法的显示、语句的比较等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班级可能有不同的教学流程。这种低结构的Word课件,在课堂教学流程可当场按需变化,每一堂都可以不同,而且过渡自然,非常灵活和自由。
充分利用空间
Word可以收起两页间的空白,让两页相连,可以使用全屏显示,适合显示较长的程序。当全屏也显示不下时,可以移动鼠标或键盘上下键适当移动。同时,我们可以在任意空白处用文本框插入文字,隐藏或显示文字。一个页面就可以讲解清楚一个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或原理等。如算法中的冒泡排序流程图,用PPT很难显示完整,而Word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5, 我们可以事先设计好流程图,在旁边插入文本框输入对应的代码和变量的解释。在具体使用中,可以用矩形框遮住任意部分,或文字设置成背景色,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移开,显示流程图或代码;也可以先给学生一个隐藏文字的流程图,需要时选中框图直接改变文字颜色,显示框中信息;更可以在教学中流程图结合代码,一一对应呈现。一个页面的空间,可以隐含太多的教学内容, 一切就看老师的设计和应用了。
结束语
关键词:Word长文档;编辑技巧;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
在编辑处理长文档时,比如一篇长报告或一本书,若将所有的内容放到一个文档中编辑处理,不是不可以,而是编辑起来不顺手不方便,翻动、查看、修改困难。如果将文档按内容划分块或章节,各块或章节分别作为独立的文档分开编辑,那么不便于统一各部分格式,也不便于统一组织阅读。
对于长文档的编辑,可以采用主控文档和子文档,分而治之的办法。所谓主控文档是指包含一系列相关文档的文档。被包含的文档称为子文档。整篇文档或整本书用主控文档控制,而把文档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主控文档的子文档,分别加以编辑。既可以将一篇现有的文档转换为主控文档,然后将其划分为子文档,也可以将现有的文档添加到主控文档之中,使之成为子文档。在工作组中,可以将主控文档保存在网络上,并将其划分为能供不同用户同时处理的子文档,从而协同完成处理。
使用主控文档的主要优点:既可以把整个文档当作一个整体处理,例如为文档建立目录、索引、超链结、编排页码、添加页眉、页脚等,又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对每个部分单独编辑,而不影响全局,使用户对于整个文档的结构了如指掌,操作起来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1 创建主控文档
建立主控文档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输入文章的大纲来建立主文档,然后根据标题建立子文档;二是通过插入子文档的方法建立主文档;三是根据现有文档建立主控文档或把几个文档组合成一个主文档。
1.1 主控文档视图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建立主控文档,都必须在Word中打开主控文档选项,在主控文档模式下进行。打开主控文档模式的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大纲视图模式,在大纲功能区中单击“主控文档”区域中的“显示文档”按钮,在“主控文档”区域中即可增加一些新按钮。
1.2 创建新的主控文档
在开始创建长文档时,可以建立新的主控文档。例如,一本书包括十章,用户可以为把每章作为一个子文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用Word新建一个文档。
(2)切换到主控文档模式下。
(3)建立主控文档的大纲,建立大纲时使用内部的标题样式。由于要以章划分子文档,因此在设置章的标题时,应设置为“标题1”,对其从属的节可设置为“标题2”
(4)选定“第2章”及其从属节标题,然后单击“大纲”功能区中的“创建”按钮,即可为“第2章”建立子文档,并以框线圈起来,表示该字段文字为一个子文档内的内容。也可把标题显示级别设置为1级,然后把光标插入点定位于“第2章”中,单击“创建”按钮。
(5)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其他章的子文档。
(6)保存文档。Word会提示用户输入主控文档的名称,由用户指定主控文档的名称。对于创建的子文档,会自动以章节标题命名新文档。
(7)如果要查看子文档的名字和保存位置,可以在“大纲”功能区中单击“折叠子文档”按钮,这时Word将不再显示子文档中的内容,而是以超链接的形势显示出子文档的名称。
1.3 合并子文档到主控文档
(1)切换到主控文档模式下:视图—大纲视图—主控文档。
(2)点击“显示文档”—“展开子文档”。
(3)将光标移到子文档中任意位置,点击主控文档区域的“取消链接”。
(4)即将子文档合并到了主控文档。
2 插入子文档
将子文档添加到主控文档,执行下列一项或两项操作:
2.1 由大纲标题创建子文档
如果要由大纲标题创建子文档,必须先有一份主控文档的大纲。
(1)在“视图”菜单上,单击“大纲”。
(2)在主控文档中,选择要独立作为子文档的标题和文字。
请确认:所选部分的第一个标题设置了标题样式(标题样式:应用于标题的格式设置。Microsoft Word有9个不同的内置样式:标题1到标题9。)或大纲级别(大纲级别:用于为文档中的段落指定等级结构(1级至9级)的段落格式。例如,指定了大纲级别后,就可在大纲视图或文档结构图中处理文档。),并且是需要应用于每个子文档的开始部分的标题样式和大纲级别)。例如,如果所选部分以标题2开始,则Word会为所选文字中的每一个标题2创建新的子文档。
(3)在“大纲”工具栏上,单击“创建子文档”。
注意:
如果不能使用“创建子文档”按钮,您需要先单击“展开子文档”。
将子文档添加到主控文档后,如果没有先在主控文档中将其删除,请不要移动或删除它。
只能在主控文档中对子文档中进行重命名。
2.2 在主控文档中插入一个原有的Word文档
打开主控文档,然后在“视图”菜单上,单击“大纲”。如果子文档处于折叠状态,在“大纲”工具栏上单击“展开子文档”。单击要添加原有文档的位置。单击“大纲”工具栏上的“插入子文档” 。在“文件名”框中,输入要添加的文件名称,然后单击“打开”。
3 展开或折叠子文档
步骤如下:
(1)在“视图”菜单上,单击“大纲”。
(2)在“大纲”工具栏上,单击“展开子文档”或“折叠子文档”。
在打开主控文档时,将折叠所有子文档,也就是每个子文档都将以超级链接方式出现。单击链接点,就可以单独打开该子文档。
4 自动生成目录
假如文章中标题格式为:
第一节……大标题(一级)
1.1……小标题(二级)
1.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
……
第N节……大标题(一级)
n.1……小标题(二级)
n.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
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
4.1 设置标题格式
(1)选中文章中的所有一级标题;
(2)在“格式”工具栏的左端,“样式”列表中单击“标题1”。
仿照步骤1、2设置二、三级标题格式为标题2、标题3。
4.2 自动生成目录
(1)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1页的首行第1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
(2)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单击“目录”选项卡,进行相關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郭喜如.Word 2007完美排版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高见斌(1966.10-),男,本科,高级实验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利用wordxx除提供了基本的文字处理功能之外,还提供了强大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对象的编辑、剪切功能,综合利用这些功能,我们就能设计出图文影像并茂的电子贺卡。
2.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熟练应用wordxx中的页面设置的方法,灵活运用文本框的特性。掌握各种对象的插入方法,学会图片处理,掌握图文混排的一般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时间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进行页面设置,灵活运用文本框的特性在其内插入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的`制作贺卡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化教学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系统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word也可做电子贺卡?我想当大家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不免会顿生疑窦,心里会私下儿嘀咕。请跟我来瞧一瞧吧,当一张带有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从word中打开时,诸位可要瞧准了!
打开已准备好的贺卡,具体分析贺卡的各个组成部分------
二、制作步骤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张电子贺卡,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捎去一份诚挚的祝福,没有相应的素材可是捎不去这份祝福的哟。所以,在动手制作贺卡之前,素材的选择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请事先准备好以下素材:一张图片,也可以多准备几张,看你的个人需要而定。一段祝福文字,到时直接粘贴到word中即可。
merry christmas and b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既然“下锅米”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可张罗着准备一桌“好菜”了。接下来我们看看在word中制作电子贺卡的“十步曲”。
其具体步骤为:
1.启动word,已经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等待前你来去描绘贺卡的蓝图呢。单击word快捷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文档。
2.执行“文件/页面设置”菜单命令,在页面设置窗口中对贺卡的大小进行适当设置。
3.执行“插入/文本框/横排”命令,此时鼠标呈现为“+”字状, 然后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文本框。
4. 点击word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在word界面底部状态栏其上将会出现一个“绘图”工具栏,
选中文本框,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随影”按钮,并从中选择一种阴影样式,并进行阴影设置;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填充”按钮,并从中选择“填充效果”-“图片”;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线条”按钮,并从中选择“棕黄”。
5.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将鼠标移至上一个文本框中,此时鼠标呈现为“+”字状,可以拖出一个文字框。 将文本框的“填充颜色”“线条颜色”均设置为无。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侧重于心理学倾向的定义:美国奥尔波特兄弟: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所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倾向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生活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中的人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温勒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B:行为
P:个体f:函数
E:环境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还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一)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
1、社会认知—这个人是热情的还是冷漠的。包括对自己、他人、群体的看法,及对问题的归因。
2、社会动机—中国人对知恩图报、忘恩负义是十分熟悉的(利他主义)。
3、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偏见与歧视。男人女人,这个世界永恒的话题,可同样为人,生在社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
(二)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我们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或喜欢他人,或厌恶他人,会因此而建立一种联结。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利他行为。
(三)群体心理:群体凝聚力、从众、服从现象,民族心理。
群体行为——也许你是球迷、歌迷,也许曾置身于球场或演唱会现场,体验众多人聚集带给你的激动与兴奋。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
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角度与侧重:普通心理学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社会学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及其本质、结构及各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
角度与侧重: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
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例: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中,社会学家会关注婚姻关系、离婚以及同居比例;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一个个体如何被另一个个体吸引或排斥。
研究方法: 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而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独到之处
其他学科也同样关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社会心理学有独到之处。首先,关心的主要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解读或构建的影响,换句话说,对于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们本身,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和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2、查阅参考文献
3、研究设计
4、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讨论
5、作出研究结论
6、写论文报告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
2、实验者偏差
3、被试偏差
4、伦理问题
欺瞒: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
• 使用原因:社会心理学家相信,如果被试知道研究的目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受到这种知识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消极影响:对被试的伤害;对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 • 解决方法:知情同意 ;详细的事后解释。
• 使用界限: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尽可能保护参与者的权利、安全感和良好感觉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三、认知理论
四、角色理论
第二章
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及分类
(一)社会知觉
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
(二)分类(根据社会知觉的对象)
(1)自我知觉(2)对他人印象形成(3)对群体的刻板印象(4)归因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两个基本成分。
(一)自我概念
1、定义 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2、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评价(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4)社会比较(伍德)
3(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同社会比较的策略、方式也不同)
社会比较的动机: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自我提高。社会比较的方式:向上比较,相似比较,向下比较
3、自我概念的作用及测量
(1)作用:影响个人的想法、情绪与行为
自我表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自我表现:为了权力、赞许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
自我监控: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二)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1、定义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情感)
2、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
3、自尊的作用和测量:作用: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
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泰克塞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
4、如何确立自尊: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 件遗忘的更快),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外表,非语言线索,行为
二、印象的组织结构:
(一)维度观评价维度(好坏维度)、力量维度(强弱)活动水平维度(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
(二)类型观 外向、成熟、忧郁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一)安德森的平均模型
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这种模型是加权的平均模型,也即对所有特质平均前,对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
(二)布鲁尔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把个体当成是某一类别群体的成员,根据对此群体具有的看法形成对个体的印象。以个体的特征为基础的加工,综合个体的各种信息来建构印象。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一)“中心特质”效应
不同的特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近因效应: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起较强的作用
(三)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
(四)人们比较重视负性的信息,但对他人却倾向于做正性的评价
五、印象的作用
保守性偏差:印象一旦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很难改变。印象管理:让自己看起来很棒的艺术:自我美化,他人美化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一)个人的经验
(二)社会学习
二、引起刻板印象唤起和使用的因素:
1、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 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 使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忽略个人特征
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作出判断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
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利在于:迅速了解一个陌生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在于:夸大了群体内部成员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盖全的偏差。
四、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一)抵制刻板印象变化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二)改变刻板印象方法:
1、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从而被解释为是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
2、要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地交往。
3、要与该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4、要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对应偏差)——对性格原因的高估。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内在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其关注的是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三、人际关系的维度和类型
(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1、情感上的亲疏(对等与对立)
2、地位上的尊卑(互补与对等)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人际吸引
1、人们为什么会互相吸引:亲和动机(亲和需求、亲密需求,为了克服寂寞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外表吸引力(2)相似性(3)互补性(4)熟悉性和接近性(5)互惠式的好感
二、关系的发展
关系的进展取决于交往动机和交往行为。交往动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获得什么。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后者如自我表露、内心交流、情感支持、相互陪伴等。
1、社会交换
2、自我表露
3、关系的发展
三、密切关系
1、密切关系的特征(1)相互依赖(2)共同活动(3)打破心理界限,对方成为自己个人 心理自我的一部分(4)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转为追求共享(5)心理上的亲密感(6)承诺
2、爱情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在男女之间产生的。生理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爱情不是低级的情感。包括性的需要,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爱。爱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三、人际冲突和合作
2、冲突产生的原因:(1)需要、利益的不同(2)对问题的看法、认识不同(3)价值观、宗教信仰不同(4)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的不同
3、冲突的作用:(1)可以促进对方紧密团结(2)强迫冲突双方坐下来谈判并直面他们的 5 问题,给问题解决提供了契机(3)冲突能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
(二)人际合作:
1、定义 由于有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2、合作的类型
1)自发合作,互相援助2)传统合作3)指导合作: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管理和协调下进行合作4)契约合作:个人或群体之间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的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
3、如何提高合作性:1)建立持久的关系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3)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4)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罚分明
四、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1、特征:1)目的是有利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2)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3)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个人并不会计较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动机因素2)个人因素3)情境因素
(二)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原因
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工具性侵犯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3)本能性侵犯行为
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
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
2、对侵犯行为的应对:自持行为: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力。
3、侵犯行为的控制和消除:1)宣泄2)习得的抑制3)惩罚4)置换5)寻找替罪羊
第四章
社会动机理论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何谓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衍生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理性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表现。
3、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用来满足基本动机和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个体不可能对自己的动机状态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6、动机是动态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人除了极少数的时间外,很少达到完全满足。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2)维持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
(1)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A、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他人或所属的 6 团体来决定
B、选择做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来决定
C、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制定的 D、从总体上说,个人对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相应地,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他人或团体高兴
(2)个体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
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自己来决定。
• • • 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由个人自己来作主
成就行为效果如何往往由个人自己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制定的 从总体上来说,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内化程度比较高,相应地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教强,即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种目的
到及时的反馈:想知道自己的活动结果。愿意接受有挑战的任务,但倾向于选择适度的风险:自信且事实求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共事:人际关系上精明
二、亲和动机
1、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一集团的需要。关禁闭是最严厉惩罚。亲和需要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2、亲和动机的负面效果:懈怠,屈从,团体集一思维
3、高亲和动机的人的特点?
喜欢交往,并享受交往所带来的愉快。渴望友谊,喜欢合作。对人际冲突的回避。对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
三、权力动机
1、权力的类型(来源)(1)强迫性的权力(2)合法性的权力
(3)奖励性的权力(4)关系性权力
(5)专家性权力
(6)信息性权力
(7)联系性权力
5章
一、社会感情的概念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自然原始的,人和动物共有;情感主要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社会性的,人所特有的。
2、情绪是外显的,情感是内隐的。
3、情绪是不稳定的,易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明显的情境性;情感是相对稳定的,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动物心理到人类心理,先有情绪再有情感,情感是情绪与社会意识整合后的产物。
2、情感是内隐的,但是会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二)社会感情的概念
•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由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构成。(3)高成就动机的人的特点
有较强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决定高度负责。喜欢能够得三)社会感情的特点
• 与感情相比较而言,具有群体性、共同性、社会影响力等特征。
• • 群体性,不是个人独自的内心体验,而是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共同性,社会情绪的爆发、社会情感的形成,往往由特定的社会事件所引起,并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刺激和应激反映。
• 社会影响力,社会感情的影响力比个人的要大得多。
三、社会感情的功能
1.动力功能,对人的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2.强化功能,可以巩固和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3.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外显来传递信息,有加强言语表达力的作用、提高言语生动性的作用、替代言语的作用、超越言语的作用。4.感染功能,一般的情绪气氛感染,还有是被特定对象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5.迁移功能,对他人的感情会迁移到与这个人有关的对象上去。
对认知和情绪的总结
• • 一些情绪反应——特别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和恐惧——不包括有意识的思维。其他的情绪——包括心境(如抑郁)和复杂的情感(如爱和恨)——在很大程度上受解释、记忆和预期的影响。
三、社会学的观点
1、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
所谓突生属性是指只有在人与人发生关系或者当个人的心理或行为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结合时才能显示出来的那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无法还原到个人的或生理的基础上去的。
2、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地控制(唤起、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某些情感的现象,就是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一、情绪与社会情绪
1.情绪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构成成分包括主观体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生理唤醒。2.社会情绪: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者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情绪感知等级
麻木 —身体感觉—原始经验 —语言障碍 —分辨 —起因 —同理心 —互动
有效地表达情绪的原则1.先觉察自己的真正感受。2.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 3.清楚具体地表达 4.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 5.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
二、情感与社会情感
• 情感: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又较稳定的态度体验。
• 社会情感: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反映一个社会的公共价值观。往往和社会文化交织,带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历史感,某种意义上就是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是长期传承下来的。
中国人的羞耻感
• 羞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受到公开嘲笑和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时感到耻辱 •
“面子”和“脸”是耻辱感中的重要概念
6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 :(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
(2)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
(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喜欢-讨厌,尊敬-鄙视)
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预备采取的反应)
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事实、知识、价值、信念、评价)关于态度三要素的例子:
某大学学生社团发起一项在校园内禁止吸烟的运动,在运动之前县举办一项态度调查,借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禁言的态度。然后又支持和反对两派各推选代表举行座谈会,让他们说出支持与反对的理由。
支持者:
1、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每年有成千上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认为吸烟会酿成火灾、浪费金钱。
2、自己不喜欢吸烟,也讨厌遭受别人的二手烟危害。
3、所以他们支持禁烟行动。
反对者:
1、认为吸烟是个人的自由,有利于交友,还能提神醒脑。
2、自己喜欢吸烟,也喜欢与同好者分享吞云吐雾的快乐。
3、所以他们反对禁烟。在他们各自所持的态度中,均有三种成分:
1、他们之所以支持或反对,十一他们对问题的认知为基础的,即态度的认知成分。
2、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者生气,是一句他们对事物的情绪经验而决定的,即态度的情感成分。
3、他们对禁烟活动的支持或反对付诸行动,不仅在调查上选填支持或反对,而且在座谈会上也采取同样的行动,即态度的行为意向成分。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1)调适作用:帮助个体适应他所在的组织和社会生活环境;
(2)自我防卫作用:帮助人们抵御针对他们自身的有害信息,给别人以好印象;(3)价值表现作用:个体表达自己拥有的价值的自我表达;(4)态度的知识作用:有助于组织和解释社会信息
二、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1、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2)家庭。教育和抚养方式(3)同伴。同伴的态度、观点(4)团体的影响。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三、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与行为概述
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显,是在态度影响下显现出来的对对象的具体反应。
(二)态度与行为一致与不一致的原因
行为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函数
(三)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与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
2、社会规范
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
4、情境压力
5、价值与代价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为什么我们的态度会改变?
当个体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矛盾,无法调和一致时,会感到内心冲突、紧张、不愉快,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会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紧张,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五、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六、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
1、说服者因素:(1)说服者的可信度 : A、专业性 B、可靠性
(2)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 :
(1)信息传递结构,单方面传递与双方面传递,与被说服者的教育水平以及原有态度相关(2)信息唤起的情绪,如愉悦的心情或恐惧感(吓唬他人以引起注意力,如吸烟、酒驾、毒品等的公益广告)。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原有态度(2)人格特点,自尊与自信(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5)心情
五、偏见
(一)偏见的含义
偏见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包括认知的成分较少,情感成分较多。表现为正面的偏见或负面的偏见。生活中多半是指负面的偏见。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物质利益,群体间会产生竞争与冲突,这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学习的影响
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即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分为三种:(1)直接学习(2)模仿学习(3)环境感染
3、群体间缺乏了解与沟通
(三)偏见的后果:
1、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某些学生持积极看法,影响学生的成绩
2、性别角色
对女性的偏见,依赖的、被动的、附属的3、疏离
社会隔离强化偏见,偏见也会增加隔膜和疏离
(四)偏见的消除:
1、相互依赖
2、追求共同的目标
3、平等地位
4、非正式的人际接触5、10 频繁接触
6、平等的社会规范
7章
群体心理大致分为三种:
社会群体的群体心理,指社会中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
集群心理,临时聚集的人群看做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心理
民族心理,一个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
(一)定义和特征、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2、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民族等(2)群体存在一个结构,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二)群体的分类
1、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构成原则和方式
3、大群体和小群体,依据群体规模 三)群体心理效应
1)群体归属感:
个体自觉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群体成员情感上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取得成绩越大,成员的归属感越强,为自己是其中一员感到自豪。人们对于家庭的归属感比工作群体要强。
2)群体认同感
指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在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这种认同有自觉的认同和被迫的从众两种 群体的促进作用 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加以赞许和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和行为
四)群体凝聚力
1)定义:指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往往包括这两个方面。(1)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或者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力量的总和(2)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特殊压力下会产生“貌合神离”。 群体凝聚力的条件要素:
群体,给成员提供需要满足和分配公平,良好的氛围、群体知名度;成员,养成与群体成就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念 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凝聚力对成员的稳定性有影响。凝聚力大的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力也越大,更易导致从众行为。凝聚力也影响人们的自尊,高凝聚力的群体成员有更高的自尊心。凝聚力影响群体的产出
奥尔波特的研究
结论:社会促进现象是有条件的,在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工作,社会促进作用显著,在工作难度大的工作中,不明显。
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另外,别人在场的条件下,别人的观察其社会评价作用,能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查荣克的研究
他人在场是促进还是干扰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根据动机原则,提出优势反应和劣势反应。
优势反应:已经学习和熟练掌握,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一)集群行为
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具有自发性、狂热、非常规、短暂的特征
过程 :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集群行为的理论
反常行为理论
要有一群人,不多不少,是个人无法辨认自身地位和角色;受到心理刺激,产生情绪感染,个人成为身份不明的人;情绪爆发,转变为行为,打破社会规范,做出反常行为。
紧急规范理论
三)去个性化
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违反在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作出事后感到惭愧和后怕的事情来,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称做去个性化。也指个人在群体中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而与群体活动表现出一致。个体在群体中失去了理性,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与群体统一起来。去个性化的原因
匿名性
丧失了责任感。
群体的淹没性。
四、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的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群体心理论
塔尔德的模仿说:主张群集心,主张个人之间的模仿作用;
迪尔凯姆:主张“集体意识”,是一种精神实体,是由思想、感情、行为方式、制度、思潮、舆论等价值观点、社会规范构成的意识总体。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被意识到的一些“原始意象”(潜在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人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来的先天的倾向或潜在的可能,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三)弗罗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器形成的。
社会过滤器是指一个社会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联系方式,通过感情和社会知觉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决定认识形式的体系或范畴。
社会过滤器理论
第一个部分是语言: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固定在其中的整个精神来决定那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第二部分是逻辑学:也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直接指导人的思维的规律。第三部分由社会禁忌:它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忌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层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人贵论);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12 尊祖情绪;封闭性的经济基础,具有排它性的一面。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万般皆下品,维有读书高;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首先,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讲,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较高的服从倾向。2.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也表现在人格中的自我上。西方文化中独立型的自我和东方文化中的依赖型的自我。3.最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解决人际冲突时,个人主义者更倾向于用法律,而集体主义者倾向于用协商的方法,集体主义者看重团体的欢乐和和谐,而个人主义者强调竞争和控制他人。
(四)文化与思维特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祖国人民在申奥成功时表现出来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体会到申奥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成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从而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是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教学本课时利用录象、课件等创设阅读的情境。
在识字教学方面,新课标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本课的生字是我尽量让学生
第 1 页 自己发现,自己想办法记忆,并作适当的指导。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生字读音的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感。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出示奥运会标志)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生:奥运会)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会。
你知道奥运会有哪些比赛项目吗?
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奥运会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非常光荣的。那么能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更是实力强大的,奥运会的举办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大的荣誉。因此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想申请举办
第 2 页 奥运会。比如美国、法国、英国、希腊、澳大利亚等等。这么多国家城市要申办奥运会,那么如何决定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呢?这就要通过国际奥委会开会投票选举决定。举办奥运会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在十年前1993年中国北京曾经申请举办2000年的奥运会,在最后的投票选举中,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确实非常可惜。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气馁,不断地建设祖国,我国的实力一天天的强大,北京也成为了举世注目的美丽城市,北京继续申办2018年的奥运会。时间很快,到了2018年7月13日,(点击出示:2018年7月13日)申奥城市选举的那一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最后的结果,都在盼望着北京的成功。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指名说。
2、(点击出示句子:2018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18年奥运会成功了。)啊,北京终于成功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自由读,指名读)
这个喜讯传来,中国十三亿的儿女是多么的自豪啊。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全国人民是如何欢度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播放申奥成功的课件图象:解说词:2018年7月13日的夜晚,亿万双眼睛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萨马来奇最后的宣布,当他说到201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跳了起来,热情地欢呼着。顿时,喜讯传遍了中国的每一
第 3 页 个角落,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北京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学生;老人,小孩都挥舞着国旗,热情的高喊着: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人们相互拥抱,击掌。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北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在电视机里,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的字幕一遍遍的放大。)
3、“我们成功了”,自豪地告诉大家吧!学生读题。
4、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自由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下面的生字圈出来读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读课文,读通句子,碰到对方读错了马上帮助并接读。
3、你能读流利了就起立读。
二、自学交流。
1、相信你们一定从课文中感受到申奥成功时人们的激动了。让我们放礼花庆祝这次成功(点击出示生字)看烟花上有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1)指名当小老师到前面领读读得准和喜欢的生字。2)(点击课件逐个出示生字)齐读生字。3)自由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4)还有一个美丽的烟火呢(课件出示词语喜讯,传来,不
第 4 页 约而同,聚集,挥舞,锣鼓、欢呼,击掌,拥抱、泪水、江泽民、奥林匹克、飘扬。)学生自由读,同桌比读。你们真能干,成功手势做出来表扬自己。
2、带着成功的喜悦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1)把你喜欢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很感动,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吗?那么老师读下去,读到你觉得非常激动兴奋的段落,你就跟着读吧。
四、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点击出示句子: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试着用不约而同说句话,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
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喜讯、欢乐的海洋)指名读,齐读。
2、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出示第二段: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
第 5 页 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高呼吧!(学生入境演一演)
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的心情吧!指名读——小组读——全体朗读。
3、让我们再去中华世纪坛看一看吧!(点击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朗读句子。
3)快看,中央领导人也来到了人群中,(点击图文: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读: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总结,朗读全文。
1、同学们,2018年7月13日的夜晚确实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祖国的每一个儿女都为申奥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激动。申奥成功了,中国人成功了。2018年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将会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出示句子:201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让我们骄傲地告诉世界:(齐读201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
2、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有
第 6 页 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机动)课外延伸。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找找有关中国与奥运会的资料,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争取能为2018我们的奥运会出点力。
关键词:邮件合并;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94-02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是要经过课前的反复斟酌和教学过程的检验才能明确的。课前导向很重要,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针对邮件合并的教学难点,选择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邮件合并
1.含义。为什么要在“合并”前加上“邮件”一词呢?其实“邮件合并”这个名称最初是在批量处理“邮件文档”时提出的。具体地说就是在邮件文档(主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数据源:如Excel表、Access数据表等),从而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邮件合并”因此而得名。
2.功用。邮件合并可用于批量打印信封、批量打印信件、批量打印请柬、批量打印工资条、批量打印个人简历、批量打印学生成绩单、批量打印各类获奖证书、批量打印准考证、明信片、信封等个人报表。
总之,只要有数据源(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只要是一个标准的二维数表,就可以很方便地按一个记录一页的方式从Word中用邮件合并功能打印出来。
3.重要性。邮件合并应用如此之方便大批量且高效率,因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高新技术技能鉴定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项目。这部分内容也不太容易掌握,要学好掌握之,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做到行之而又效。
二、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设制内容,以及该课程的独特性,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1.前置教学任务
将教学班分成4~6人一小组,选出组长,教师下达任务,小组细化任务并分配到个人。文档和数据源不求复杂,只求掌握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看到自己得到正确结果而有的成功和快乐感。题目可以多种形式,让各小组自由选择,参考题可以有:(1)批量打印信封:按统一的格式,将电子表格中的邮编、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打印出来。(2)批量打印信件:主要是换从电子表格中调用收件人,换一下称呼,信件内容基本固定不变。(3)批量打印请柬:同上(2)。(4)批量打印工资条:从电子表格调用数据。(5)批量打印个人简历:从电子表格中调用不同字段数据,每人一页,对应不同信息。(6)批量打印学生成绩单:从电子表格成绩中取出个人信息,并设置评语字段,编写不同评语。(7)批量打印各类获奖证书:在电子表格中设置姓名、获奖名称等资料,在Word中设置打印格式,可以打印众多证书。(8)批量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明信片、信封等个人报表。总之,只要有数据源(电子表格、数据库)等,是一个标准的二维数表就可以。那么如何编写?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邮件合并内容。邮件合并到底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
创建主文档、数据源是邮件合并的前提。教师应启发式地将问题进行细化,首先学生要弄清楚什么是主文档?什么是数据源?两者的关系怎样?如何将两者有机地关联,构成我们所需的格式一样的批量信函?在这里给出一个邀请函参考样文:
主文档:
《公司名》 的 《姓名》《职务》:
您好!我公司将于12月28日晚上6点30分举行公司成立十周年庆祝晚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期待着您的光临!
康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日
数据源:
公司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光大科技发展公司李志强经理82802339海天电子公司王大力经理87542318锦绣电子张宏远总经理84561388明华电子开发有限公司蒋明华总经理81762829中通计算机公司王文洪总经理85461239
2.实施课堂教学
(1)启发式讲解概念。在建立了主文档和数据源后,教师启发性提示学生主文档与数据源的关联性,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实现关联。主文档是指固定的主要内容,比如上面的邀请函不含双括号的部分;而数据源是变化的信息,比如上面邀请函的公司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如果创建错误,则无法合并(关联)。前两步是前提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有了初步最原始的资料,那么如何将数据源合并到主文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邮件合并三个基本过程:主文档、数据源、邮件合并,理解了三个基本过程就理解了邮件合并的“纲”,以后就能有条不紊地运用邮件合并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了。
教师简单讲解邮件合并的六个步骤,打开邮件合并工具对话框,共分为六步:①选取文档类型;②选取开始文档(创建主文档);③选取收件人(创建数据源),④撰写信函;⑤预览信函;⑥完成合并。
(2)个人探究、小组合作。首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按六步完成达到邮件合并就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自主探索邮件合并的各步骤,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对于难点可在教的启发下解决。教师不仅充当知识的启发和引导者,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组比速度,比正确度,比合作度等。
(3)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发现不足之处。本次课邮件合并的概念和应用学生比较陌生,因此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前置任务,成功地把知识点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的完成效果都比较好。但每个小组在一次课中只完成一种邮件合并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如根据已有的Excel客户资料表快速批量书写信函,根据已有的Excel客户资料表快速批量制作信封,根据已有的Access工资数据表快速批量制作工资条,等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选用任务驱动法介绍Word2003邮件合并知识点,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但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任务的明确、驱动的兴趣和正确的引导。任务的明确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知道自己做什么,二是学生能够做得到,触手可及,感觉不难;驱动的兴趣理解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知识的广泛性,二是实效(高效)性。由于邮件合并功能有助于工作和日常生活小秘书的实效和高效,功能具有广泛性、实用性、高效性和很强的实操性,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设问、启发和评价,加深学生对邮件合并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对邮件合并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有助于学生对邮件合并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突出学生学习主体者的地位。
本次Word2003邮件合并课堂的教学,从整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任务驱动法是此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展开教与学的前奏曲,在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小组讨论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word应用课件】推荐阅读:
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11-05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07-10
网络技术应用会考重点教学课件09-16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 试题12-05
VB在CAI课件开发中的应用10-08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计划05-25
PPT教学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09-07
中专word应用文写作06-25
库仑定律课件课件06-14
白板课件与PPT课件的区别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