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精选6篇)

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 篇1

据史料记载,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分陆路和海路两条。根据不同的传播路线,我国的清真寺建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经陆路传教的过程中诞生的新疆地区维吾尔等民族的清真寺(亦称礼拜寺)。这类清真寺建筑深受阿拉伯、中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形制、平面布局、结构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较多地沿袭了域外清真寺的建筑制度。本文要讨论的是伊斯兰教在由海路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另一类以散居内地的回族为代表的清真寺建筑。这类清真寺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具有传统的建筑文化特征,被通称为中国内地传统的清真寺。一 发展述略

任何一种宗教文化的流传及发展都与承载其具体操作过程的场所密不可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扩张,同样对应着作为它主要载体的清真寺建筑的形成与发展。纵观其发展历程,内地清真寺建筑发轫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于明清,衰落于随后的战乱时期。

按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年代在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当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华经商,侨居在商贸发达的城市里,逐渐形成聚居的“蕃坊”,并修建了供他们礼拜的殿堂,即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但此时,无论是伊斯兰教的散播还是清真寺的建造均属个人化的行为,对整个国家和各类人群在文化、思想、生活等各层面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由这些商人们“移植”到中国的清真寺基本为地道的阿拉伯式样,与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从唐经五代十国至宋,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内地信仰者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了满足众多信徒礼拜的需求,清真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在设计建造方面,这些清真寺依然主要参照阿拉伯地区清真寺的处理手法,与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本质上差异很大。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与东归,打开了中国与中亚、阿拉伯地区交流的通路,更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中亚人纷纷来华,进入到内陆地区;而另一方面,随着军队的征战,军中不少信教士兵战后留居在当地,加之许多教外人士的皈依,使伊斯兰教得到空前的发展,散布内地的信徒人数急剧上升。唐宋时期个人化的传教和建寺活动在这时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清真寺的数量和规模骤然增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影响也逐步渗透到寺院设计建造的各环节之中。例如,总体的平面布局开始采用传统四合院式的布置方式,单体建筑的结构处理吸取了传统木结构体系的经验做法。但在外观造型或建筑装饰上仍主要使用阿拉伯风格的穹窿、尖拱等形象语汇。可以说元代的内地清真寺是中阿合璧的产物。

从明代开始,虽然伊斯兰教信徒数量仍呈上升态势,但由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环境在总体上不利于伊斯兰教文化的生息繁衍,加之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强国对海上通路的控制,阻断了国内与阿拉伯、中亚地区的各种交流,使得伊斯兰教的发展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了谋求认同,伊斯兰教必须改变其固有的异质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相通,并最终完成它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内地清真寺建筑逐步成形[2]。其整座寺院一般由礼拜大殿、礼拜前进行沐浴的水房、用于召唤信徒定时礼拜的邦克楼(又称唤拜楼、宣礼塔)、讲堂、经堂、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以及其他一些附属性房间组成。其中最主要的礼拜大殿包括殿前卷棚、礼拜殿和以圣龛为中心的后窑殿三部分。

在清代,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的形成、多个民族放弃原有信仰后的皈依、教派的出现、经堂教育的兴起等标志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发展与成熟。与此相对应,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以礼拜大殿为核心的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以起脊式大屋顶为形象特征的外部造型,标志着内地传统清真寺建筑的最终成熟。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进入动荡战乱的时期,传统的清真寺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损毁。随着西方先进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引入,新式的现代清真寺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内地传统清真寺的发展就此终结。二 基本格局 1 总体分布状况

自伊斯兰教传入我国以来,其信徒在内地的分布状况始终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的形态。以回族为主的穆斯林散居在全国各地,并在当地形成相对集中的聚居区。例如明朝时,北京的穆斯林多集中居住在城南的宣武门外。信徒的这种分布状况决定了内地清真寺的分布格局。相对于全国而言,传统清真寺呈点状散布在江南、河北、山东、河南等广大地区。但相对于某一地而言,其分布形态则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某些地方的浸润程度相当高,信教者的队伍颇为壮大,导致较集中的区域内会形成若干个聚居点。按照通常的“一坊一寺”的配置原则,就产生了一地数座清真寺的分布状况。这些相对集中的清真寺在几何学的层面上可以连成线、形成面。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信徒必须每日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晚上定时礼拜,并提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前往清真寺做礼拜。另外,在每周五(即聚礼日)人们必须去清真寺举行集体的礼拜活动。各种频繁的宗教活动导致在信徒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空间格局。2平面布局要点

清真寺在中国成为一种新的建筑现象之初,仅仅是履行礼拜职能的场所。其格局大体为一个方正的庭院,三面有回廊环绕,另一面则布设柱列。如前所述,随着两大体系清真寺的分化,内地一系的传统清真寺在平面布局上逐渐形成了传统四合院式的形制。但非常特殊的是,由于伊斯兰教教义规定,信徒礼拜的方向必须朝向圣地麦加的克尔白(即天房)。因此,在位于麦加东部的我国,所有的礼拜大殿一律坐西朝东,从而使得整个清真寺建筑群的主轴线多为东西走向。寺院的空间序列沿轴线依次纵向展开:牌楼、大门、二门、礼拜大殿等,均位于轴线上,邦克楼通常也布置在此轴线上(亦有置于寺院一角的常例),两侧的厢房则用做讲堂或办公用房,由此围合成一进进内向的大小院落。水房、阿訇宿舍等辅助性用房多设在大殿背后或侧旁的庭院内。有的寺院还布置有碑亭、水池等建筑小品,种植着花草树木,体现出传统园林的一些布局特色。

另外,由于清真寺往往位于信徒聚居的区域内,其场地容易受到地形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在不违背教义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清真寺进行灵活布局。以北京的牛街清真寺为例,该寺坐落于南北走向的大街之东侧,为了满足礼拜大殿坐西朝东的要求,寺院临街的大门开设在大殿的背面。人们进门后需经过大殿两侧狭长的巷道得以进入到大殿开阔的前庭空间,随后转过身,其视线才能达大殿的正面。这种不寻常的行走路径使人的心理体验经历先抑后扬的过程,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宗教情感。总的来说,内地传统清真寺的布局处理“有定制,无定式”,灵活多变,且空间层次丰富有序。整个建筑组群虽多有明确的主轴线,但并不强求轴线两侧的严格对称。各地的清真寺在遵从教义的原则下,结合各自具体的地形地势条件进行建造,使平面布局花样繁出,绝无雷同。三 文化内涵 神圣性与世俗性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er)在《象征形式的哲学》一书中谈道:“当一定的区域从空间的其余部分划分出来时,当它跟其他地方区别开时,神圣化就开始了。”这正是对宗教建筑的场所性质一种较贴切的描述。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信徒从事礼拜、祭祀、传经诵典等宗教性活动的特定场所,它的神圣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清真寺还与广大信徒的世俗生活密不可分。举凡婚丧嫁娶、交际往来、文化教育、宰杀食用牲畜等日常活动均在此进行。所以,清真寺既是穆斯林神圣的精神中心,也是他们凡俗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

前面曾讲到,清真寺的布点多定在信徒聚居的区域内。究其缘由,除了如前所述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处世哲学所决定。应当说世上任何一种宗教都多少具有出世主义的思想。譬如佛教,它推崇看破红尘、以求解脱的出世精神,反映到其寺庙的选址上,常在远离尘世的山林之中。然而,内地传统清真寺在选址上的取向则截然不同。虽然伊斯兰教的信仰中也有着包含一定的出世意味的内容,如“信前定”、“信死后复生”,但它更主张的是以不逃避的入世态度对待现实生活,教导信徒“把今生当田园”,所以清真寺绝少会选址在超脱凡俗的自然环境之中,而是多建在信徒聚居区域内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以便于他们前往礼拜和从事各种宗教性、非宗教性的活动。信教人群凝聚在一起,坚守着信仰,同时积极地生活,使得肩负多重职责的清真寺成为神俗两界交会的地方。2 固本性与顺从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坚实而厚重。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扎根并开花结果,必须在保持自身本质性特征的前提下与传统文化有机融通,否则其结果只能是被强大的传统文化彻底同化而最终消失。“伊斯兰”本意为顺从与和平,这种宗教性格决定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命运:固守其文化特质,并力求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从而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和睦相处。作为伊斯兰教的文化载体之一,清真寺正体现出固本与顺从的双重特性。

由于教义的规定,无论基地状况如何,在各地清真寺的布局方案中,都必须将礼拜大殿处理成坐西朝东,这条不容变通的原则性要求,使得内地传统清真寺在崇尚以南北向为理想朝向的传统建筑体系中显出独到之处。另外,伊斯兰教要求信徒“信主独一”,除真主安拉之外,不应崇拜任何人或物。这种信仰反映到建筑上的特点就是“无像设”。故在清真寺主要建筑物的礼拜大殿内,没有供奉任何偶像,只在后窑殿内设置指示叩拜方向的圣龛。同时,殿堂内外的装饰处理虽深受中国传统风格的影响,但无论木架彩绘,还是各种雕刻均以几何、植物纹样或阿拉伯文字为主题,极少使用人物、动物等具象性的形象。这些处理充分展现了传统清真寺建筑所蕴含的独立精神。

然而,即使葆有着如此独特的内涵,由于内地传统清真寺的发展始终处在强势的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所以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有“入乡随俗”的成分。为了求得传统的认同,一些规模较大的清真寺一反素洁质朴的装饰原则,比照着传统寺殿建筑制度,运用彩画将礼拜大殿内装饰得富丽堂皇。有的清真寺为迎合当地传统的习俗,运用了违背教义精神的龙、狮子、麒麟、凤凰等吉祥动物的图案或雕塑,有的礼拜大殿屋脊上甚至蹲踞着各种吻兽。还有的寺院以动物名进行命名,如始建于南宋的扬州清真寺又名仙鹤寺。另外,皇权的巨大威慑力与影响力也促使清真寺必须以顺应和变通的方式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例如,某些著名的敕修清真寺内曾经供放过皇帝的牌位。同样,北京地区的清真寺在设计建造上受到了诸多限制。寺里的邦克楼原本依唤拜功能的要求而应有高耸的体量,却因皇城的至高至尊,而不得不压低修建的高度。

一方面执著地固守着自身文化所特有的品质,一方面又“顺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这或许就是内地传统清真寺1 000余年的发展之道。3 顺从性与创新性

如前所述,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决定了内地清真寺以顺应或顺从的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观念、形式、方法等加以继承。然而,这种继承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制,或是完全的因袭挪用。那些没有因袭或挪用的地方,除了教义规定需坚守的“固套”部分外,自然就是创新的所在。

以清真寺中的主要建筑物礼拜大殿为例,它虽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形貌特征、结构体系、建造手段等,但在平面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由于伊斯兰教要求信徒定期前往清真寺举行集体的礼拜活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的发展,原有的大殿空间已容纳不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同时做礼拜。在此情形下,清真寺采用了原地扩建的方式,将加建的部分与原有的大殿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或横向展开或纵向延伸,形成了一个能适应众多信徒礼拜要求的庞大空间。同时,沿纵向进行扩建的礼拜大殿,利用传统的勾连搭的屋顶形式将不同时期扩建的各部分连为一体。这种不循成法的扩建方式,使礼拜大殿的平面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新意迭出。

此外,在空间造型、装饰处理,以及前面谈到的寺院的平面布局等方面,内地传统清真寺在继承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制和原则性经验的同时,也发展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内容。

事实上,如果将顺从理解为一种被迫的变通,那么创新就是一种主动的变通。在坚持自身特质的前提下,顺从与创新共同构成了内地传统清真寺的“变”的精神。

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 篇2

历史街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 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 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 它们获得了自身的价值, 又得到了人性的一面。自古以来, 甘肃天水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的途径之地, 为中国西北文化、伊斯兰教和伊斯兰等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保护天水的各个历史街区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活博物馆。因为这些昔日的生动见证对于人类和对那些从中找到其生活方式缩影及其某一基本特征的民族, 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丝路进入甘肃的第一站, 天水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建筑遗迹以及多样化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 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天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将历史街区的保留和保护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综合考虑, 这样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天水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向旅游型城市迈进。

鉴于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因此一切有效的组成部分, 包括人类活动, 无论多么微不足道, 都对整体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因此, 天水古建筑、传统村路、传统文化及其他与之相辅相成的一切组成部分都应该得到科学的发展指导方针和积极的保护。

2 历史街区的环境和特征

以天水后街清真寺的保护为例, 后街清真寺是甘肃省创立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始建于公元1343年,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是当地回民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对于后街清真寺的保护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对清真寺建筑进行保护, 也要对周边的回民街及回民居住区进行保护。回民只有在传统的集中居住区内才能较好得保持做礼拜、斋戒等民族习俗, 同时清真寺也只有在回民居住区内才能发挥其宗教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功能。

由于新开发的商业城、大型小区会毁坏临近的历史街区的环境和特征。因此, 对于后街清真寺这类的重要的历史宗教建筑,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应谨慎从事, 以确保后街清真寺古迹和和周边地区的景色不致遭到破坏, 并确保回民聚居区完整, 使其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

对于清真寺、回民区架设电杆、高塔、电线或电话线、数字电视信号线及大型广告牌而带来的外观损坏应尽量避免。在已经设置这些装置的地方, 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拆除。张贴广告, 霓虹灯和其它各种广告、商业招牌、及人行道与各种街道设备应精心规划并加以控制, 以使他们与整体相协调。为了避免单独铺设电线、电缆和其它信号线耗资过大, 可以在城镇建设时将其与道路系统的发展相结合。

此外, 为了避免大量人流及其和车辆所带来的噪音、振动和颤动对历史街区及其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可以在城镇保护街道建立步行街道, 在其周围建立与其连接的公共交通和停车场及道路系统。尤其是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 更应该及早建立步行街道, 将车辆和其他与古街道不协调的服务门店引导到指定街区。让古建筑和古街道修旧如旧, 不破坏传统建筑和传统民居以及传统生活方式, 使其真正的生命力焕发出来。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提高古建管理者的修缮专业文化水平。在个别地区和部分古建修缮的过程中暴露出来:文物保护意识的淡漠突出表现在古寺庙建筑的维修、重建、扩建等问题上, 部分伊斯兰教僧人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在寺庙古建筑维修保养过程中, 随意改动建筑材料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 部分在原址恢复或新建寺庙建筑都一味地求高、求大、追求外表的奢华, 往往新建成的“仿古”建筑毫无特点, 毫无生气, 不伦不类, 使一些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古寺庙建筑遭到破坏, 当地围绕古建而形成的历史街区的特点也难以保持完整。因此, 应该鼓励古建管理者及其周围历史街区的居民多了解天水的历史文化知识, 建设局和风景管理局以及文物局等应安排专业团队分析和整理古建的建筑特色和结构形式, 在古建修缮时要尽可能使用原有的结构样式和施工工艺, 使修缮后的古建依旧古色古香, 使修缮后的历史街区依旧能找寻到曾经生活过的痕迹。

增大文物部门的管理力度和发言区。在很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文物部门作为“弱势单位”在规划建设前期审批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权, 难以参与其中进行事前监督。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将工程施工前期的报建手续办理安装工程性质类别细致化。在规定街区内或者是保护街区附件新建建筑物的开工以及各种古建的修缮、历史街区的改扩建前期报建手续中都增加一项审批, 及让文物管理部门在工程开工前就能进行专业化的参与和指导, 避免资源浪费以及更好得做好古建的保护和历史街区的管理。

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常规工作来对待。对文化的分析和整理应该更全面、更具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宗教类建筑、历史街区的文化如同长江黄河般流淌到更宽广的地方, 才能做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

3 伊斯兰教文化

以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为例, 文化资源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部分。物质的遗产包括清真寺建筑、雕刻、匾额、石碑、经卷、崖刻等等, 非物质的包括阿拉伯语及文字、诗歌、谚语、故事传说、星相、音乐、饮食等等。历史上, 伊斯兰教文化和哲学都曾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因此, 在挖掘整理文化底蕴上应多做工作。

在展示伊斯兰教文化上, 充分利用伊斯兰文化中鼓励求知和探索的因素和宗教哲学中向善的共性, 感化人的心灵。利用伊斯兰教传世文物向广大游客介绍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传承的历史渊源。挖掘伊斯兰教文化的内涵, 展示民族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在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 要积极发挥其社会教育、文化服务等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文物资源, 宣传当地历史文化, 增加民众收入等方面取得成效, 使文物保护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积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

摘要:天水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从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着手, 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既要保留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同时也要对街区现代化设施安装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导, 既要保护古建及街区的完整性, 同时也要满足生活的便利性和开发的经济性;应该加强古建管理者和历史街区居住者对古建及传统民居的科学认识, 要修旧如旧;加大文物管理部门的建设审批权限, 以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指导老街区及其周边的工程建设, 保证新建建筑物不影响不破坏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对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 既要注重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城市规划与设计,历史街区,古建修缮,伊斯兰教文化,修旧如旧

参考文献

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 篇3

关键词:伊斯兰文化历史 清真寺砖雕艺术 传统与现代 融合 发展

砖雕艺术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其本身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蕴,也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后来,随着伊斯兰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渗透,逐渐形成了清真寺砖雕艺术,它是由伊斯兰文化与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文等多种中原文化融汇在一起的艺术成果,具有气魄宏大、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它从本质上来讲是属于回族砖雕艺术,具有高度统一的装饰性与实用性,它不仅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因为它也蕴含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雕刻工艺等,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创作并实践出来的特色艺术成果。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留有清真寺砖雕艺术的身影,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宗教文化,并合理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去,从而让传统砖雕艺术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与发扬砖雕民族艺术。

一、伊斯兰文化历史背景——清真寺砖雕艺术源头

1.伊斯兰文化历史背景

伊斯兰教诞生于动荡不安的7世纪时的阿拉伯半岛,它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安定的美好愿望,并迅速得到人民的信仰与支持,成为了阿拉伯社会的主要宗教。它有着严格的教义与宗教功课,其经典之作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古兰经》,它汇集了“安拉启示”,主要阐述了伊斯兰教教义与制度。后来,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共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唐宋时期的初步传播、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向民族文化转化、明代中期至清初期的自我特色以及清代中期的新教思想。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来看,它逐渐由外域宗教文化转变为与汉文化融合的新派宗教,而且与我国回族的发展历史几乎是一致的,并在长年的传播过程中最终成为了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蕴,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播历程,才使得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显得没有阻碍,反而成为了一种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伊斯兰文化历史中去了,最终在宗教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促成了我国回族与汉族的相互融合。

2.中国清真寺

那么,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则是伊斯兰世界里最为神圣的地方,所有的宗教礼仪都在里面举行。在中国的伊斯兰教堂里,其引用了其建筑形式,即选用阿拉伯地区的拱顶形式进行建筑装饰。这是源于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伊斯兰教也顺利传入中国,尤其是在元朝时期,我国内地很多地方都陆续兴建了伊斯兰礼拜寺,直到目前为止,保留较好的中国四大清真寺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宁夏同心清真寺以及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这些清真寺由于国家、地区以及民族的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与结构方式。因此,中国清真寺与阿拉伯清真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态,它是完全融化了中国汉文化的伊斯兰礼拜寺,有着中国式的四合院空间布局,而且采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结构。它反映了伊斯兰与阿拉伯艺术精神,同时又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于中国清真寺来说,其装饰艺术是缺一不可的,主要是在石头和砖木上进行雕刻、绘画、镶嵌等,里面来铺设有精致的地毯和各种工艺品,其内外都是装饰的天堂。

3.清真寺砖雕艺术

中国砖雕艺术是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独特的艺术气息,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砖雕艺术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初期的汉代画像砖、中期的北宋砖雕墓室壁面、巅峰的明清砖雕。中国砖雕主要用于寺庙道观、民居等建筑物的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选材坚实细腻,艺术风格显得宏伟大气,尤其是我国的回民浪漫且有才气,他们都非常擅长于雕刻技术,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砖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的对称美,还能够窥探出东方艺术的魅力,显示了他们高超的砖雕艺术水平。这是因为清真寺砖雕艺术是伊斯兰文化历史与中国儒、释、道、文等多种传统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成果。中国清真寺建筑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砖雕装饰,其装饰的题材设计、内容选择、规模数量等都依据寺庙规模大小而定,其能够让他们清晰的看到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入。

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清真寺砖雕艺术特征

1.艺术风格

中国清真寺建筑上的砖雕装饰充满了中国化的艺术风格,比如说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它有着雄伟的建筑外表,但内部环境却非常清幽。它的整体布局是沿袭了伊斯兰教清真寺的朝向,便于穆斯林们向圣地麦加礼拜。然而,我们深究的话,它完全属于汉化了的中国寺庙,它采用的是中国四合院空间布局形式,其山门、礼拜大殿、邦克楼、沐浴室等大部分采用的是木架结构,还可以随处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硬山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建筑装饰形式,不仅让人体会到伊斯兰文化的神秘和庄严,更能够让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深感和隆重感。此外,它的景观设计也是颇具中国风景园林风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诗情画意的风格一致,是以伊斯兰风格为主要旋律,同时又巧妙的融合了中国风格的清真寺建筑砖雕艺术。

2.艺术载体

中国清真寺的砖雕艺术载体是通过多种材料共同实现的。事实上,这里,我们仍然运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作为例子。它大量使用了砖雕,充分发挥了砖雕装饰的优势,这也是符合伊斯兰教建筑的重要特点。首先,砖雕大量运用于清真寺的屋顶,它主要采用了一种砖瓦材料进行雕刻装饰,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可以装饰屋顶表面。具体来讲,清真寺使用的瓦主要是瓦当,它们有着圆形或半圆形形状,上面都雕刻有不同的花纹装饰,如果按照装饰内容分的话,可以分为“字当”和“画当”。其次,它还使用了滴水,这是用于保护寺庙檐口的仰瓦,其大量采用了植物花叶做滴水的装饰,充分体现了伊斯兰艺术的精美绝伦。此外,还有屋脊与吻兽,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同时又有伊斯兰教清静高雅的艺术特征。另外,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墙上砖装饰,比如说门、墀头、照壁、廊心墙以及墙上砖雕等,都有着阿拉伯文字与图案,同时又具有中国独特的装饰构造。

3.艺术题材

清真寺砖雕艺术还有着严格的题材选择与丰富的内容风貌,它们应该是民俗文化与材料性质以及艺人技术的完美结合。一般来说,中国清真寺砖雕的艺术题材选择与内容表现都是严格遵循了伊斯兰教真主独一、严禁偶像崇拜的教律,其砖雕图案以几何图案、植物花卉和文字书法雕刻为主要题材,从而创造出伊斯兰文化所尊崇的清净无欲的艺术意境。那么,在西安化绝巷清真寺中,其砖雕题材与内容选择十分广泛,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方面,即祥禽瑞兽装饰、植物纹样、吉祥符号以及文字书法装饰,这与伊斯兰文化严禁搞偶像崇拜有关,它们一般不会选择人物或动物进行砖雕装饰,即使是中国崇拜的习惯也只能以一些虚构的祥禽瑞兽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这显示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此外,一些植物纹样砖雕、吉祥纹样砖雕也是充分依循了伊斯兰教教义的装饰纹样,同样具有极强的艺术感和装饰性。当然,中国又是一个书法古国,有着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因此,它常常被用于清真寺砖雕艺术的题材选择中,比如说“福”、“禄”、“寿”等吉祥文字。在化觉巷清真寺中,一部分砖雕作品就是直接引用《古兰经》经文,更好的说明了其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之作。

4.制作工艺

中国清真寺砖雕艺术的制作工艺,其前提条件依然是要遵循伊斯兰教教义,然后再由能工巧匠进行具体雕刻的工艺制作过程。一般来说,清真寺砖雕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捏活和刻活。其中,捏活是用于屋脊吻兽的装饰,而刻活则是一种较精细的雕刻技艺,主要用于烧制好的青砖砖坯上进行刻刀的雕刻。“刻活”所需的工具材料一般有尺笔、刻刀、砖料、纸、泥、打磨工具、油石、雕刻案桌以及清扫工具等。而捏活则是用刻好的印模在半干的黏土上压印出所需要的各种图案样式,主要用于屋脊、瓦当、吻兽和屋脊上的圆雕、浮雕等。这些砖雕工艺都是较为特殊的加工工艺,也是形成砖雕艺术特色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砖雕手法分为平雕、浮雕、透圆雕等,它们在伊斯兰文化背景之下,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画的“皴”法技巧,更增添了清真寺砖雕制作工艺方面的精巧细腻与艺术趣味。

5.文化内涵

清真寺砖雕艺术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传统礼教文化、吉祥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砖雕作品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伊斯兰教的“仁爱”伦理道德观念,这一方面显示了伊斯兰文化的深厚根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礼教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伊斯兰文化中去了,有着以血缘家庭和乡土观念为基础的人情世俗观。而且,在这个清真寺里,我们可以随处可见取义吉祥的传统象征图形,比如说象征长寿的日、月、山等,寓意多子多孙的葡萄、石榴等,还有些图案出于对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的教义,而进行了同音处理与阿拉伯文字艺术化处理,充分说明了伊斯兰装饰艺术对汉文化中吉祥文化的吸收和灵活应用。此外,还有些民俗文化特色在清真寺砖雕艺术中可以体现出来,比如说中国清真寺的月台尤其宽阔,可以在穆斯林重大节日,即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中让迎接和容纳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穆斯林。因此,我们说,清真寺砖雕艺术是受到多元文化影响的艺术结晶,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的伟大成果。

三、结论与展望

总之,我们应该对清真寺砖雕艺术进行传承与发扬,这就是说我们应该让传统砖雕艺术与现代设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在建筑装饰中应用。当然,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应用应该遵循直接引用、简化抽象、夸张变形、分解与重构等原则,并注重对清真寺砖雕艺术的保护,挖掘清真寺砖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将清真寺砖雕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相结合,从而真正体现出清真寺砖雕艺术的伊斯兰文化历史渊源,同时又见证了其与中国传统汉文化融合的有机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勇根.清真寺建筑与清真寺功能的关联性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2]刘显波.传统砖雕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发展前景展望[J].科教文汇,2011.

[3]刘志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雕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9.

[5]张道以,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砖雕[M].南京:江苏美术版社,2009.

[6]张嫒飾.北方传统民居照壁砖雕艺术研究及个案分析[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9.

无为清真寺简介 篇4

无为县的回民清真寺,位于无城城区旭东路,东近东方大市场,南有城南新区,北靠通江大道,西隔旭东小区。建于2003年8月。是原南大街清真寺迁址而建的。清真寺占地面积两亩,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内有大殿一幢,平房十余间,全系砖混结构。大殿顶高十四余米,进深十余米,东西长十五米,最大可客纳80多人。

无为回民清真寺历史上曾有两座,一在老城区礼拜寺巷,该巷就因回民的清真寺在此而得名,二在南大街兔儿岗,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无为支公司对面,均因地场问题而迁址重建。现在的清真寺是在新世纪初,经无为县伊斯兰教协会三届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多方呼吁求援,政府批准同意,在城东长岗行政村购地起建的,这是党的宗教政策的英明,是政府对回民的关心支持的结果,使得清真寺的建设顺利完成。清真寺建成后,在无为的回民(含外地经商者)均到寺中进行宗教活动,属逊尔教派。每日五番拜、星期五主麻聚礼、礼拜人数不断,每年三大节即圣祀、古尔帮、开斋节均近百人参与,由阿訇讲解古兰经圣训。

无为回族迁入始于明代初期。当时由扬州、南京顺长江水路溯流而上迁入无城。永乐十四年(1 4 1 6年),马、余、燕、达四姓回民先后两次从扬州、六合迁徙无为县相聚而居;正德年间,又有哈、撤、赛、杨、沙、安、宗、童8姓由甘肃省相继迁入无为生息,一时回民人口剧增。鼎盛时有180户回族群众,并在无城礼拜寺巷建立了清真寺,有史记载的阿訇为马立志。到清朝道光年间,又由新疆、宁夏等内地陆路迁入一部分。民国时期将清真寺移址到无城南大街。至此,在无为居住的回族人口相对稳定。他们在无为分布在无城、襄安、开城等人口较多的城镇,聚居最多的是无城。无城的老街名称有教门巷、礼拜寺巷,正因回族群众长期居住而得名。

长期以来,无为回民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在社会大家庭中和睦共处。他们以经商为主,历尽沧桑,创造出各种特色的民族风味小吃,其中有享誉全国的清真板鸭,为广大回、汉群众所共同喜爱。1925年,回民马祯等人组织“回民公会”,创办“阿文小学”。到1947年,发展会员有130人,小学开设4个班级,收纳回族学生200余名,任课教师有马晓峰等人。学校因为完全依靠民间捐资维持,后难以为继,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回族群众获得新生。1950年,无为县成立回民协会,1983年选举产生县伊斯兰教领导组,组长马荣生。1993年选举产生第二届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达应满。2002年12月推选产生第三届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达智、副会长马维安、秘书长余斌。2012年6月16日全县三十余民回民代表会聚一堂,隆重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余斌为会长的第五届伊斯兰教协会领导班子。

中国清真寺建筑综述 篇5

班 级: 工程管理<1>_班 指导教师: 蔡 中 奇 小组成员信息:

陈 思 瑾 120090306071

周 宏 阳 120090306064 张 鹏 太 120090306009 陶 杰 120090306002

目录

一.清真寺的发展..........................................................................................2二.清真寺的建筑..........................................................................................2

三.清真寺的建筑装饰..................................................................................3四.民用建筑与清真寺的联系.....................................................................4参考文献..........................................................................................................5

中国清真寺建筑综述

摘要: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伊斯兰建筑艺术更是别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它既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又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成为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下面讲述一下中国清真寺的发展,建筑,建筑装饰,民用建筑的具体内容。关键词:回族

清真寺

建筑

一、回族建筑的发展沿革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一个形成较晚而形成过程特殊的少数民族。它是唐宋以来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波斯和阿拉伯等各族穆斯林和元代时由中亚地区大批东迁的穆斯林在中国发展而形成的、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同其他民族交融、特别是在早期与当地的汉族通婚后,就汇人了不少汉族血缘成份。这说明,第一,它是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第二,由于他们是穆斯林,汇人的其他非穆斯林民族的成员也必须信教,所以回族的主要文化便是伊斯兰文化;第三,由于分散居住在汉族地区,因而受汉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影响便深。经过历史的演变,回族先民的原有文化便逐渐消失或淡化。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便形成了回族的新的民族文化,包括它的建筑文化。

首先,我要说的是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礼拜活动的场所,作为礼拜的大殿、沐浴室和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的班克楼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清真寺建筑还包括回族进行宗教教育和重大的宗教活动的讲经堂、师生宿舍和大厅。因为进行礼拜活动时必须面向麦加,所以大殿都是座西向东,而其他的建筑便分布在大殿前的两侧或者周围。这就是回族清真寺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格局。

由于地方的不同,没一个地方的穆斯林建筑都因为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所以中国的清真寺和其它国家的不一样。就我国的清真寺建筑来说,其发展便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大约从盛唐到元代,清真寺建筑大多用砖石砌筑,其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模式;从明初至鸦片战争以前,清真寺建筑便又趋向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态,即转向木结构的殿堂寺字型制,在大殿建筑中大量采用后窑殿并以无梁殿为其特点,唤礼塔亦趋于楼阁化或者消失,其他如色彩、雕饰、建筑小品等也都表现出浓重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人,一些新建的清真寺为钢混结构,并出现了混合功能的楼层式型制。而现在,我们见的大多数是由水泥和砖为材料建筑的,却也不失回民的建筑风格。

二、清真寺建筑

根据史料和碑文记载,陕西在元代就已经有清真寺了,但比较简陋。明初虽然敕建了西安的化党巷清真寺,但也不是现在的规模和布局。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清代中叶,仅仅在中就有大小清真寺800多座。至于它们的构建形式,从西安、汉中、洋县、安康、镇安等地现存的一些清真寺来看,其型制已与中国传统建筑相仿而汉化了。

从平面布局上看,这些清真寺都是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多为串连式,也有因地制宜的中心式。前者的大殿都建筑在最后一层庭院中,大殿前和中轴线两侧是讲经堂、沐浴室和阿匐的宿舍等。一般不再有唤礼塔,而是由院中的楼阁作为其象征或演变为藏经楼。这些清真寺的大门位置接街道走向来决定,有的在正中,有的是侧门,有的反而在大殿的后侧由通道通到前院。中心式的布局则是在较大的院内修建大殿,其他建筑分别建在大院的周围,因而建筑布局和大门的开口便各式各样。

清真寺的大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按照寺院的规模有三、五、七、九间不同的开间,且明柱较少。较大的大殿一般由两座殿堂建成“勾连搭”,最后部分缩小为单间(后窑殿)。在窑殿的西墙正中开有教长领拜的窑龛,俗称“窑窝”陕西境内中等规模清真寺大殿的前殿大多是梁枋外露,后窑殿则镶有天花板,较大规模的清真寺由于建筑档次较高,大殿上全是天花并有藻井,所有的大殿都铺有木地板,供礼拜时跪拜之用。陕西不同于西北一些清真寺大殿的是殿前极少卷棚,殿顶一般是歇山顶,平脊上不加装饰或采用琉璃筒瓦。由于大殿的进深较长,一般便利用前殿的全开间满装格子门和窑殿两边的全部连窗采光。就现在典型实例来看,西安市最早的两座清真寺便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大学习巷清真寺基本上是四合院型式。其三开间的正中大门是过庭正开,前面是牌楼形的栅门,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寺宇大门型式。为了进门后不直接露出大殿,所以紧接大门的门庭便有一座藏经楼,两边开月洞门。大院中的两庭、碑亭、建有石坊的月台以及大殿,组合得十分和谐,清幽中见其庄严。而化觉巷的大寺则是由系列院落组成的文庙式。该寺敕建于明初,在一条长约245米的东西轴线上布置了五进院落。第一进南北开门,东墙为照壁,院内原仅有高大的木牌坊一座,现建有南北接待厅。经由“五间楼”的二门进人第二进,布置有石牌坊和碑亭,经敕修殿(早期的礼拜殿)两旁的垂花门。便进人第三进生活院落。正中是唤礼塔的象征——省心楼,两边是讲经堂、客厅、浴室和宿舍。砖雕联三门将三、四进隔开,第四进便是全守的主院落,两旁是宗教活动的大厅,院中是木结构牌楼型“凤凰亭”、碑亭、海棠鱼池,经由围绕凤凰亭的石雕栏杆直通月台。月台由五座石门的石栏围绕,台下两旁是砖雕照壁。宽大的月台上便是巍峨的七开间大殿,体现了穆斯林尚“十”的宗教习俗。通过大殿台基下两侧的月洞门,便是大殿后的小院,院内堆小丘,现建有望月亭。这座清真寺总体布局合理协调,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装饰精湛,一庭院处理得体,它是我国回族清真寺中较为宏伟精致的一座。

近代以来,在陕西出现了一些新的清真寺。其中除了仿古的木结构以外,都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镇安县城清真寺。它们保留了四合院的基本布局,但在大殿或附属建筑的屋顶上大都装饰有绿色的葱头顶,有的也不再建后窑殿和壁龛。这些新寺院体现了中阿合壁的特点。

总之,从古到今,清真寺在其建筑功能上都充分注到静思默祷的安静肃穆的气氛。因为静溢的气氛能使礼拜的穆斯林身心宁静,摆脱城市的喧扰,在这里找到外部世界中无法找到的本应属于他们的尊严和社会平等。

三、清真寺的建筑装饰

清真寺的建筑装饰在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而在用材的技法上融汇了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建筑传统。集二种文化的和谐发展于一体。

首先,在清真寺内严禁使用动物形象,同时又要表现出宗教的庄严与壮丽的气氛。较高档次清真寺内部的雕刻和绘画,以花卉、叶藤或卷云等烘托出一段经文,或者以阿拉伯几何图案以及中国传统的牡丹、松竹、果品、荷花出水、怪石秀峋、文房四宝等作为画面,来妆点各处的墙壁、门窗等。对于大殿内的天花、藻井以及窑殿的壁龛两旁,尤其注重彩绘装饰。如化党巷清真寺大殿内的600多幅明制天花,便是以方框彩画裹着团花衬托出中间园形的阿文。在壁龛两旁的整个墙壁上,也用木板镶以瑰丽茁壮的花叶形成伊斯兰教风格的“满花”,并衬托出库法体的经文,在其上往往运用门罩、垂柱等装饰构件,使窑殿的正面表现得更加壮丽和凝重,成为陕西清真寺建筑装饰中的精品。

其次,是装饰的色彩。伊斯兰教在色彩上是尚白和尚绿的。为了庄重,一些较小清真寺的柱枋门窗或大殿中的天花板便保持着木料原色而不加彩饰,对往枋尤其不用红色。即使使用油漆,也大多用淡棕色。枋问更少花花绿绿的“庙”气、一些清真寺的大殿、“照壁和亭阁的屋瓦采用天蓝琉璃,而不用过于鲜亮的绿色以便与立面装修上的兰色和淡棕底色相呼应,从而形成全寺的一种淡雅清幽的色彩格调。

再次,是装饰的布局。在一些较大的清真寺内,为了不使全寺过于庙堂化,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如碑亭、鱼池、假山、楼阁、石栏等。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由于清真寺大多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因此便设置了不同山门、垂花门、过厅门、联墙门和月洞门等加以分隔和联系,使寺院显得曲折深远又丰富宏伟,各处的山墙、门梢(或门框)也以不同的花卉为内容对缝砖雕,组成各种画面,构图多变,刀法凌厉,花枝饱满,栩栩如生。有些活动大厅的格扇在节日是可以卸掉敞开的。这些格扇和大殿的门窗下部,大多是以花卉、果品、文房四宝为画面的精致木雕,玲挑剔透,形象生动。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陕西清真寺内的门窗极少见到阿拉伯式的尖拱顶和几何棂窗形式。由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宗教压迫等原因;在个别清真寺的殿脊、甬道、碑座等部位,也装饰有龙、龟、兽等形象,从而留下了一些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发展史中的不幸的痕迹。

四、民用建筑与清真寺的联系

回族的住宅建筑同当地的民用建筑差别不大,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着一些回族的特点。

第一,建筑文化的差别。汉族在选择庄址时,一般都有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的习惯,而对“丁”字路口南向的住宅认为不吉利,于是便正对巷口立一块小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或者在屋顶上竖起一面镜子,写着“吉星高照”。以阻挡由南而来的“凶神”。由于伊斯兰教不信鬼神,在回族的建筑文化中对这些迷信一概抛弃。另外,在木构架“上梁”的时候,汉族的习惯都要放鞭炮,杀一只公鸡祭神,同时给大梁上披上红布,贴上“上梁大吉”的。红纸,回族虽然对如此,跟又吸收汉族的部分风俗,用红纸写上一段古兰经文贴在大梁上。像这些习惯,便都反映出在建筑文化上两种不同信仰的差别及融汇。

第二,住宅平面——空间布局的共同性。较大住宅的平面布局,大多是大门以后有两厢、过庭、两厦、后厅或后楼以及后院等。由于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大门几乎都开在中轴线的左侧,这样便可省去在正中开门时需要建造隔挡外界视线的照壁。这种布局即使没有照壁,也可以避免外界从正中大门直接望到过庭以至后院。另外一些宅院却是在 大门前构筑一道木板屏风门。至于大门另一侧的街房,有的向外作为铺面房,或者向内作为客厅。由于大院都是几进院落,于是便修建起二门和三门,讲究的家庭还装饰有砖雕门楼。对于较小的四合院布局,除了两边的单坡房以外,院子的正面往往建成为三间一明两暗的正屋,明间便称“敞房”。这种四合院大都是城市小户人家和农村房舍。至于农村中住窑洞的家庭,以正面的窑洞为主,有的在两旁还有厢房,羊圈和厕所便分别设在厢房的背后。在结构方面,除了一般的木结构以外,陕西一些地方还有在干打垒的墙上架起木梁的。总之,陕西回族的这些住宅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的住宅布局和结构。

第三,居室功能和布置上的民族性。由于回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一些较大的宅院或主人信仰虔诚的家庭,往往另外辟出一室作为自己诵经、礼拜的净室,室内的布置也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同时,伊斯兰教对沐浴冲洗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不分大小宅院,在每间卧室的门后都砌起一块可盛水和排水的浅小砖池,上面挂着吊桶,随时供卧室的主人冲洗。对于较小的宅院,其所以必须辟出“敞房”,则是在婚丧大事中为证婚、纪念先人时念经以及丧事中停放亡人等提供场所。此外,回民过去还有睡炕的习惯,妇女们缝制衣服、绣花、做鞋等也都坐在炕上进行。因此大炕便砌在临窗一侧。后院中也有同厨房等生活用房连在一起,辟有堆放柴草和马、羊粪的“柴粪房”。如果有养牛羊和骡马的家庭,牲圈也安置在后院的一角。这类房舍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置又反映出陕西回族建筑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民族生活习俗。

从我们宁夏这些回族们就可以看出。回族是一个既能保持民族优良传统而又勇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因此它的建筑也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演化。由于民族意识和信仰的凝聚,清真寺集中地显示出回族建筑的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回族建筑和它的使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着它的地方色彩。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及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回族建筑又呈现出多样化的新趋势。

西安清真寺导游词 篇6

陕西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1】

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城内鼓楼西侧的化觉巷内,因规模比西安其他清真寺大而得名。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建筑雄伟、环境清幽、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并驰名世界的伊斯兰寺院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提起清真寺,我们得先谈谈伊斯兰教是何时兴起何时传人中国的,回族是何时形成的。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意思是 “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来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约570-632年)所创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史籍记载,公元651年,大食帝国第三任哈利法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 “贡史”不断来中国访问。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东伸,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通过海上香料之路或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来华后,有的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当时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番商”、“胡商”等。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中国定居下来并和汉族妇女结了婚,成为回族早期的先民。

唐代 “安史之乱”时,大食王曾派3000(也有说4000)回兵助唐平乱,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他们修建清真寺,准许娶中国妇女婚配。他们谨守伊斯兰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成为今日回民族的又一支先民。而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则在13世纪初。

元代是回族人不断融合其他种族、壮大自已的时代,也是回族共同体主体形成的时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伊斯兰教在我国内地回、东乡、撒拉、保安和边疆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10个民族中,已拥有XX万穆斯林,而且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如蒙古族、藏族、白族、汉族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穆斯林,现在西安约有7万穆斯林。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化觉巷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

全寺沿东西轴线分为五个进院,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邻照壁的木牌楼,建于17世纪初,距今己有380余年,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与高大的照壁相映衬,极为壮观。南北两边的展室,亦为仿古建筑,剔透玲珑,古香古色。南展室陈列有一些明清红木家具等,尤其是紧靠展室背墙陈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五爪龙床,极其珍贵。在左厢房紧靠背墙摆放有一对西洋沙发,该对沙发是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书法家的拓片等。

进入悬挂有 “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便来到第一进院。在五间楼迎面一字排开摆放有4件圆形的器物。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可以猜猜。猜不着?这不奇怪,《正大综艺》有一期节目就是让观众猜清真大寺这4件圆形器物的用途。结果没人能猜对。好了,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它们的用途:这4件圆形的器物是灯架,在灯架上沿顺时针方向插有两圈30余个灯座。这些灯架在化觉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主要用来庆祝 “盖得尔夜”。

盖得尔夜是伊斯兰教对《**》“始将之夜”的敬称。“盖得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 “大赦之夜”,又称“平安之意”,意为 “前定”、“高贵”。“盖得尔夜”是指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二十七(一说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传这夜,真主安拉将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前定之夜”。这一夜,安拉通过枷百利天使开始向**圣人颁降《**》,众天使和精灵都奉命降临人间。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高贵之夜”。《**》第九十七章即以“盖得尔”命名,认为是高贵的夜间,胜过平时一千个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贵之夜,都要依各个民族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还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西安的穆斯林在纪念日这一天,白天人们要在这些灯座上插上这些菜油灯盏子,然后再添上菜油,等到晚上将油灯点亮,直至通宵。本寺灯架除了在“盖得尔夜”使用之外,在这些灯架阳面,还刻了四个汉字:“祈求和平”,长年摆放在五间楼对面。

好了,现在请随我进入二进院。

大家可以看到,二进院内树木成阴,花圃对称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间。这个石刻牌坊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4个大字,这 4个字出自《诗经》。分别在 《大雅·大明》和《周颂·敬之》二诗中。《大明》里有 “天监在此,有命既集”的诗句,而《敬之》里有 “涉降撅士,日监在兹”的诗句。“兹”和 “此”这两个字以前通用,意思是 “此地”。题额人将两诗中的相关内容,化成一句话,意思是上天正在监视着我们在此时此地的行动。

两侧坊棉分别镌刻“钦翼昭事”和“虚诚省礼”,东西有踏道,约建于明代。石牌坊西踏道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两座,一座为明万历年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文为冯从吾所撰,碑阴镌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回族)手书“道法参天地”;一座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1621~1627年间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 “敕赐礼拜寺”。均为我国书法珍品。

现在我们到第三进院参观。这个殿叫敕修殿,在1522-1566年间重修时系当时寺院的正门,是这座寺院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殿;殿内藏有两通石碑。大家看,这通碑叫《长安礼拜无相记碑》,1455年刻。这通碑叫《月碑》,是1732年寺院教长小西宁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月碑》,以**《圣训》为理论原则,推出并规定了确定封斋、开斋日期的若干准则。立此碑以方便回民群众计算斋月日期。

这里是第三进院,院中央建有一座三层八角形的中国式宣礼楼,又名省心楼,巍然挺立,极为壮观。该楼是“穆安津”(宣礼员)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的最高点。宣礼楼两侧各有厢房10余间,南侧正中5间叫南宫殿,上面写有一副对联:“难解网蛛,兵销呼鸽;信传战马,约复放獐。”这副对联是叙述**圣人的故事。“难解网蛛”是说**圣人遭敌人追杀,逃到骚尔洞避难,蜘蛛随即在洞口结起网。后来敌兵追到,见到洞口有蜘蛛网,认为无人在洞内。“兵销呼鸽”的意思是:此时有人怀疑洞内有人,就把石头往洞里投。这时两只斑鸠从洞里飞出来,于是敌人相信洞内不会有人。“约复放獐”的意思是:以前一个外道人猎得一头活獐,他对圣人说:“你如果能使獐说人话,我就做你的信徒。”圣人把獐招到面前问道:“你怎么落到猎人的手里了”,獐流着泪央求说:“ 请圣人作保,让他们放我。等我给小獐吃了乳我一定回来。”圣人答应担保它。外道人说:“獐是畜类,去了一定不会回来。”后来獐按时回来。南宫殿内迎面陈列一张鱼骨镶嵌床,在床的靠背正中镶嵌着一只贝雕雄鹰,神采奕奕,伫立在岩石之上,所以又名“英雄独立床”。大家看,床的上方悬挂有4幅木板书法作品,分别由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苏东坡、米芾(回族)和着名爱国将领岳飞书写。该作品是木板竹字,即用竹皮刻成汉字,再将字一个个粘贴在木板上。这样不容易被人拓片复制。

楼北侧是讲经堂,里边珍藏有一幅清代的《麦加图》和一套《**》手抄本及其他一些珍贵字画、瓷花瓶等。

我们现在去第四进院。

这个院中心的亭子叫“一真亭”,又名 “风凰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形若凤头,两侧亭子为三角形,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造型特异,独具风格。亭东瞻下悬有“一真”雕龙小立匣,系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回族)手书。亭西还挂有田中玉所书“包罗宇宙”匣一面。亭南北两侧各有面阔7间的厢房,原为接待朝廷宣谕皇帝圣旨的文武官员所建,故名官殿。南厅迎面有副对联:熟羊告毒,烹鲤言机;巨蟒道安,羸驼转健。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副对联的意思。“熟羊告毒”是一个典故,出自《天方至圣实录》,说的是,昔日圣人与外道人交战,走在路上,饥饿难忍,一人以熟羊献给圣人,羊就说道:“我的肉有毒,不能吃!”试了试,果然如此。“烹鲤言机”一事见**登霄的传说。有一次,穆圣登霄返宫的第二天早上,到礼拜寺里礼拜,礼拜完了后,他对众人讲述登天宫的事,其中一个叫诛获歹的人怀疑,认为不可相信,自言自语:“哪有在片刻之间游历几层天空,经历无穷路途,见了无数恩典的人呢?”于是他返身回家,在集市上买了一条鲤鱼,叫妻子烹调。自己则挑着桶到河边汲水。到河边后,他脱下衣服洗澡。洗完登岸才发现自己已经变为女人。再去找衣服,衣服已经无影无踪,他又羞又悔只得躲到树丛中藏身。不久走来一位男子,心中可怜这位藏身树林的女子就把她(他)带回家,二人结为夫妻,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她(他)时时想起当年的情景,既感叹又惊讶。于是又回到河边,只见衣服、水桶仍放在原地,她(他)的身体又变成男子。他急忙换了衣服,挑水回家。回家后,买来的那条鱼还没有烹熟。他因而醒悟**说的事是真的,登天宫的经历并非虚构。他又重返身回到礼拜手中,**看见他说:“你过来,把你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听。”于是他把自己下河洗澡变成妇人、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回家后鱼还没熟等一系列经历讲述一遍,并表示从此仟悔,永远做一个顺从真主的人。

北厅为文物展览室,藏有唐天宝元年《创建清真寺碑》。此外还有两件文物最为有名,一件为“日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推算时间的,但这里的日晷与中国传统的日晷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原理、构造和性能。目前全国只有4件日晷,故颇有研究价值。另一件为“试官石”,该石面缝间钉了不少旧式铁钉,全入者,钉盖紧贴石面,半入者,距钉盖部分弯曲不入。倒于石面,一说举人钉之能预卜是否考取,新进士钉之能预卜是否速得美官,一说官吏钉之,以证明是清官还是污吏。

凤凰亭西面有海棠形鱼池两个,池深约2米。池底筑盆叠石成峰,高约4米,泉顶泉水四溅,池侧各有碑亭一座,造型正方,周围柱间置木栏杆,亭内各竖石碑两座,北边有一座是记载1392年敕建该寺的经过。元末,大批回回将领建立了殊勋,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着名的有常遇春、郭英、冯胜、蓝玉等。因此,明太祖朱元障对穆斯林采取怀柔政策,对伊斯兰教持宽容态度。他称帝后,于1392年下谕敕建南京三山街及西安子午巷(现化觉巷)清真寺,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是“仁覆天下,道冠古今”,同时也赞安拉,赞至圣**。《百字赞》除在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杭州等地存有石刻外,在全国穆斯林中广为流传。

两海棠池间有通道,面向月台,石制栏杆自进入四进院的连三门后,从门内的踏道起,经凤凰亭、越鱼池、登月台,围绕大殿前后一周,设石门八座缺口(无石门)两处,故称十门二空亮月台,是目前西安伊斯兰教寺院少有的石件。

月台石门三座各有踏道,拾级而上,月台东北角有一凹凸不平、色彩不一的石件,叫“白鼠石”,因其自然形状而得名。欣赏此石的最佳效果要选在下雨天,当你站在距此石有一段距离从远处观看,雨淋到石头上,因为雨的落差造成视觉上的一种错觉,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似乎有一群白老鼠在跑动,形神兼备,真是巧夺天工。

月台西端即面阔7间进深9间(通称明7暗9)、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同时做礼拜的大殿,是寺里最大的建筑物;殿内天棚藻井彩画600余幅,构图着色基本一致,但细部各异,为伊斯兰教寺院彩画之独特手法。大殿四周镶嵌有30幅约4米高的大型木版雕刻《**》。上面为阿拉伯文,下面为汉文,受到了中外穆斯林的好评。大殿西墙有一 “凹壁”,是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殿内北侧有一间小阁楼,名 “呼图白楼”,是领拜者诵“祈祷词”的地方。殿内高悬三块匣,一块为“临下有赫”,这四个字是《诗经·大雅,皇矣》开头一章的句子,连同上下各句,原为“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这四句的大意是:伟大哟天帝,观察下面很是分明,监视着四面八方,以求得人民的安宁。

清真大寺导游词【2】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们下一个即将游览的旅游点是清真大寺。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清真大寺的概况。

极具民族特色的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情的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路南端东侧,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寺,故名清真大寺。清真寺是穆斯林(伊斯兰教信徒)的礼拜寺院,是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民众举行宗教仪式的专用寺宇。

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据《清真寺南北讲堂碑记》记载:“自大清定鼎以来,建立多年。”初建时较为简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大规模扩建。1923年-1925回族群众又募捐再度重修。全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重修时大殿增高1.7米,扩大了七间,南北讲堂展后5.7米,增高1米。寺的总面积扩大了数十平方米。

伊斯兰教传入呼和浩特,最早可以上溯到辽、金、元时期,当时就有许多“回回人”居住在丰州城内。

明朝中后期阿勒坦汗率部驻牧于土默特平原,建立了最早的呼和浩特城(归化城),并允许山西、河北的农民前来开垦耕地。由于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土质肥沃,很多中原地区农民都纷至沓来。也有许多回回人来到这里经商做生意。

清朝康熙年间漠西蒙古的准葛尔部落在首领噶尔丹的率领之下占据天山南北,派遣了许多商队来到呼和浩特进行贸易。随着噶尔丹的野心膨胀,敢于和清廷分庭抗礼,对康熙皇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康熙皇帝开始御驾亲征,最终迫使噶尔丹兵败被杀。在开战之初,康熙皇帝曾下令遣送回回商人还乡,但是有170多人不愿离开,在请示了朝廷后留居在呼和浩特。随后,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廷将张家口的回民也集中到归化城北,在现在的旧城北门外修建了呼和浩特这座最早的清真寺。

清乾隆年间,清廷再次发兵征讨准葛尔部,新疆有不少穆斯林青年自愿随清军讨逆,并屡建奇功,战争胜利后随八旗军来到了归化城,在城南的八拜村定居下来,建起了“回回营”。之后,还有许多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的回回人也来到呼和浩特定居下来。他们多数以经商为主,并逐步发展了屠宰、餐饮、皮毛、牲畜交易、驼队运输等,为呼和浩特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香妃被选入宫,有300多名新疆回回兵和香妃家族的人护送香妃进京。回来的路上经过呼和浩特,发现在这里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流连忘返,不愿再回到新疆,于是就请求当时的乾隆皇帝在归化城赐给他们“一马之地”(跑马一圈所圈的土地,也有人说是“一箭之地”,就是拉满弓射出一支箭的距离),这些人后来就定居在这里。据说现在呼和浩特姓马的回族就是当年护送香妃入京的回回人的后裔。后来回族人越来越多,多数居住在旧城北门外。他们有的经商做生意,逐渐变得富裕,就共同集资在旧城北门外数里弧形区域内建起了五六座清真寺。这一区域就形成现在的回民区。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们朝拜真主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地方。汉语中“清真”一词,从我国南北朝时代便开始使用。但从南北朝到宋朝约800多年的时间里,“清真”一词在文人笔下只是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幽美的环境,与伊斯兰教寺庙无关。

元代以后,“清真”一词开始与宗教相联系。明中叶后,回族穆斯林赋予“清真”一词以新的含义。他们认为“清”者是指真主“超然无染、不拘方位”,“真”者是指“真主永存、独一至尊”。

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是主的使者。”这两句话一般被称为“清真言”。这样,直至解放前,在我国社会上都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后来,人们把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制作的各种食品,称为“清真食品”或“清真糕点”。此外还有“清真餐厅”、“清真小吃店”等。现在,“清真”一词已成为世人共知的特殊专项用语了。

〔实地导游讲解部分〕

现在我们已到达清真大寺的门前。请大家下车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参观这座别具风情的清真大寺吧!

清真大寺坐东向西,大家都知道这个方向是朝向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在沙特阿拉伯)的方向,中间的门为朱红色正门。门楣上有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清真大寺”匾额及楷书“国泰”“民安”四字砖雕。寺门前原有影壁,高丈余,现已拆除。大殿的外墙后壁正对正门。正门南北两侧的门是旁门,两边是蓝色的墙面。

大家请看,大门内正面是庄严肃穆的礼拜殿,系水磨青砖的中式建筑,面积有25间普通房屋大小,可以同时容500人进行礼拜活动。殿后的墙壁上,镌刻有1924年担任绥远都统的甘肃回族人马福祥题写的“认主独一”、“正心”、“诚意”、“修身”、“明心”、“见性”14个正楷大字,笔势圆润饱满、端庄有力。

礼拜殿是寺院内主体建筑,造型别致,殿门朝东,是三开拱形门。上楣刻有精细的阿拉伯文,意译为“安拉是天地间的光辉”。大殿前有“月台”,登上月台可进入大殿,殿内只允许男性穆斯林集体参加教内重大活动。清真大寺内的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殿内壁上饰有经文。殿顶由十二根红漆大柱立撑,支柱上刻着《》,寺内也藏有《》三十卷,是研究伊斯兰教的重要文献,更是呼和浩特穆斯林最珍贵的伊斯兰教经典和地区历史文物。大殿房顶上有五座六角顶楼(象征穆斯林必须坚持和恪守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天命)。殿前寺院两侧建有南北讲堂。大殿正东有过厅,厅内壁上绘有麦加的大清真寺和“天房图”。经过厅可通往后院。院内正北有沐浴室,穆斯林沐浴净身后方可入殿礼拜。

另外,还有望月楼、教长办公室、乡老会议室、海里翻(海立凡)学经堂等建筑。入寺门后,大殿南北两侧有甬道通往寺院内。大殿南侧有碑亭一座,尚有石碑六通,其中以“清重刻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圣字号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有较大研究价值。

在整个清真大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幢伟丽建筑物便是这座大寺东南侧的望月楼。它拔地凌空,秀出云表。登楼远眺,山川物景尽收眼底。它孤标耸峙,正以亭亭特立见奇。它建于1939年,楼高36米,平面六角形,六角攒尖顶,每逢“斋月”,穆民在楼上望月。望见初月后封斋或开斋,故名望月楼。楼分两层,形如竹节,成六棱体,楼的西面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书有“望月楼”三个大字。第一层是外露望台;第二层顶部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凉亭绮丽雅致。楼顶端的铁柱上装有月牙灯。楼内有七十八级螺旋木梯道盘旋环绕而上。进入凉亭,凭栏远眺,青城新貌,悦目赏心。它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荟萃在一起,衬托出呼和浩特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庄严、绮丽,更有力说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来,蒙、汉、藏、回、满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和精心缔造出来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着国内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团结。

清真大寺是呼和浩特市一座风格独特,而且比较优美完整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值得继承和借鉴。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1998年-2005年社会各方集资实施了一、二、三期改扩建工程,使清真大寺面貌焕然一新,愈显神圣风姿。

如今保存古朴面貌的清真大寺和新修葺的伊斯兰风情一条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成为回民区重要的景观和穆斯林活动区域。

西安的回族历史与大清真大寺【3】

我第一次来到西安的大清真寺,在非常拥挤的西安小吃街里面,就是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清真寺。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安大清真寺。当初它曾经是皇宫,后来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沿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的商人们。

我非常奇怪,为什么西安有这么多回民,而且有很多非常具有历史的清真寺,我坐在小吃街上与一家回民认真交流,他告诉我,在西安回族集中在市区,共有“七寺十三坊”,我网上查了一下,七寺指:化觉巷大寺、大皮院寺、小皮院寺、广济街寺、大学习巷、营里寺和洒金桥寺。十三坊指:化觉巷、西羊市、北院门、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北广济街、狮子庙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大麦市街、洒金桥和城南的回回巷。“坊上人”是西安地区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的一种亲切的称谓,也称“回坊”

“西安回坊”:“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对回族地区的划分,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们形成了“依寺而居”,的生活习惯。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周围都形成一个“坊”。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8-9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

可想而知,在唐朝时期,那时交通不便,对穆斯林兄弟们说,当年阿拉伯人牵着骆驼,经丝绸之路来到大唐长安城里做生意,在如今的大、小学习巷里学习汉语,现在的西安九寺十三坊的穆斯林,就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人。

回族是唐宋以来,特别是宋代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中亚人,东南亚人来到我国,在一些地区定居下来,与汉族,维吾尔族等长期共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成的一个民族。他们讲普通话,认识中文,基本没有自己的语言,西北地区回族的形成也是如此。

当时西安是我国由东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古代的长安即是这一重要通道的枢纽,又是沟通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阿拉伯,波斯,中亚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员,宗教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来往,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先后定居下来。很自然的,这一地区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就成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伊斯兰教传入长安城的时间约在七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统天下,在这一时期,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宗教活动家,经由自五世纪以来就已经开辟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唐代在安史之乱期间,唐王曾借过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帮助平叛。中国史书对此有所记载,阿拉伯也有所记载。唐王曾答应阿拉伯帝国的援唐官兵,可以留住长安,并允许他们和中国女子通婚,并在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建清真寺一座。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779]条曰:“庚辰诏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诸胡”包括中亚的九姓胡在内。九姓胡是康,安,曹,石,米,何等九个小王国的总称。他们长期以来不断到长安经商,有些住久了便各以国名为姓。在长安及附近的回族中,安,曹,康,何,米等姓的为数不少,且多聚居一村,以族姓为村名。西安回族形成的时间 由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个多世纪中,聊,金,夏,蒙古与北宋南宋先后对峙。一方面战乱频繁,另一方面又使中原地区的人民增多了错杂居住的机会。所以这一时期又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回族的形成也就在这一时期。

约在9世纪前后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衰落,后被蒙古军所灭。前后约4个世纪中,中亚西亚长期处于混乱中。11世纪到13世纪,欧洲封建君主的十字军东侵,加上天灾,瘟疫等原因,迫使阿拉伯,中亚,波斯的穆斯林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迁徙。而当时的中国虽然还处在战乱之中,但相比较当时的阿拉伯,中亚,波斯等地区当时的中国还是人间乐土。所以在这一时期通过各种交通手段进入中国的穆斯林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是促进回族形成的国际因素。

在西安“城里”,你会看到很多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甚至还有东正教教堂。因此,在这里你会感受到西安(古代叫“长安”——长治久安)历史的悠久,它曾是统治中国的21朝代的13朝古都。

或许正因为如此,丝绸之路才从这座城市开始。正是沿着这条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到了中国。而世界各国的商人把海外产品运到了中国,在大唐西市上进行交易。说到买卖东西的西市,汉语里的“物件”就叫“东西”,是由表示方向的“东”和“西”两个汉字组成的。

【科尔多瓦清真寺历史】推荐阅读:

上一篇: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下一篇:老子论语课后习题答案与考试答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