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精选7篇)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1

(一)

《传播学概论》这本书"集中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其中包括传播学。传播功能。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包罗万象的,如果静下心来看这本书,基本上还是能读进去的。但是它并没有向书中所讲的那样,运用n多技巧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首先它的书皮儿就很烂,像80年代的出版物。其次,是它的印刷,就算做不到80克双铜板纸,也不好这样粗制滥造吧,跟卖药广告差不多。好吧,我就当是为我们学生省钱得了。下来它的瓤。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控制研究这几处的抽象概念很多,比较不容易理解。相反的介绍传播的社会功能,信息,受传者的文章通俗易懂,可读性高。而且了解传播的作用及受传者的心里对学习新闻传播很有帮助。

书中的第六章向我们介绍了"把关与把关人"的概念。把关的实际含义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当人们自以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看到了生活的现状及发展时,其实只不过是看到了经过记者与编辑选择加工,层层把关之后所给出的现实画面。正如台湾传播学学者李金铨所言:"大众媒介中的大部分音讯从来源到目的地,都是经历沧桑,而失去本来面目的。任何一个大众传播组织,都没有办法守门人的干扰,所以,没有一家大众传播媒介,不管报道网如何普遍,设备如何完美,态度如何真诚有办法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十分真确地表现出来。"

在网上,无数的在线信息网站及上千的小广播台和电视台都依赖google所提供的新闻来获取信息,google对4600个出版物进行搜索,发现新闻,而且对这些新闻从高到低进行排位。专家担心google会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决定人们对信息的取舍。google担心那些有偏见和不正确的新闻会排在质量新闻之上,作为一种修补,google提出了项新闻技术的专利申请,即根据来源质量排列先后。

新闻网络topix的总裁ct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google这样做是强调新闻来源和权威。网络杂志webpronews的作家dm则说"网络上不需要任何把关人,一切由计算机所产生的客观性来决定。"美国技术研究分析专家de也认为,现在搜索引擎成了把关人。确实,搜索引擎公司的"把关人"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具体潜在的控制大量在线活动的能力。

在我看来,要不要把关这是个问题,是不是客观这根本不是问题。我希望看到信息的本来面目,但我知道这不大可能,因为我与信息之间始终隔着那个该死的把关人。

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

在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中,主要介绍了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出现于印刷媒介的诞生,准确的说是现代印刷媒介——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大众传播在人们生产活动中产生了日益巨大的影响。而现在除了大众传播外出现了另一种传播方式——分众传播,即从满足大众需求转向满足部分人、满足某方面需求的转变,也就是从“大众”向“分众”的转变。

比较而言,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一点到多点,体现的是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意志,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必须“求同”,到允许“存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是技术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转变的主要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就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

最后还要说说我认为的生活中那些方面可以用到传播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样说吧,传播无处不在。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二)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传播学的起源和传播过程的理论和模式。传播学是一门多科性边缘学科。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等各个相关学科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分别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传播效果研究。所谓“学以致用”,研究传播学的目的之一我想就是找到最正确的传播方法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效果研究是与之匹配的。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都对传播效果有影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都利用了这些,比如广告就是利用画面对视觉的冲击力,配之声音或者投消费者的喜好,用广告中的场景是消费者有接近心里或者趣味心理,因而对它所介绍的产品产生兴趣。而利用名人或权威人士来做广告也使广告的可信度大大增加,从而消费者愿意去购买商家所宣传的商品。

在新闻传播中也有这种情况。新闻工作者会对同一件事实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做多方面报道,以使受众引起对这件事实的关注和兴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传播的效果并不是无穷的,而是有限的。譬如会有“休眠效果”。向家长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都会很不耐烦,对家长的教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这种传播显然是没有效果的。

我希望老师在今后的课上能更多的教一些如何更好地进行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应利用怎样的方式贺技巧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在现代社会中那些活动是利用了传播学的知识来向人们传播思想或事物的。譬如政治选举时研究民众心理,进而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我觉得这些更能对我们今后有帮助,使我们更能看清一些东西。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三)这是一本介绍传播学这门新兴的多科性的边缘学科的书,在理论上对传播学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传播学概论》主要介绍了传播学的历史、现状,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传播功能,对传播的控制、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我认为第九章《受传者研究》为重要章节。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对受传者的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如果没有受传者,传播学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传播的宗旨就是为受传者服务。对受众的构成、影响手中信息接受行为及受众、媒介、效果三者之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信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广播—黑白电视—彩电—等离子纯屏电视以及各种高配置的电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它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密不可分。当然,信息的传播也受到高科技的冲击。报纸—广播—电势—网络,数字化在传播中日益明显。网络的产生是人们真正感受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信息高速路”建设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人么可以通过电脑网上冲浪,还可以使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接收新信息,从而促使传播者提高新闻时效性。不仅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2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工作能力成为了即时之需。因此, 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形成了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高等教育。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已无法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需要。而承载精英教育的老牌、名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研究性较强, 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就此, 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创办时间较短、区域优势不明显的新设院校提供了错位竞争的契机。不少新设院校积极寻求改革, 突出自身特色, 多设置应用学科专业, 面向行业培养学以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随着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 课堂教学也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积极实行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 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变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理论的学习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理论性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以笔者所教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传播学概论》为研究对象, 探索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应用知识能力, 这使得理论性课程教学遇到了难题, 大多数理论课程强调的是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基础理论的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播学概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它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的历史发展、传播的结构、传播类型、受众理论以及效果理论等。传播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 起源于欧美, 内容既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行为科学, 又涉及到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信息科学。由于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源于欧美国家, 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讲述方式上, 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往往只是对基础理论机械地记忆, 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 很难把课堂教育内容和实际建立联系, 致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 “学而无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新思路

1. PBL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把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呢?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PBL强调的是以现实问题为核心,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 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笔者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强调以学生自主地解决真实情景的问题为中心, 提高学习者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从而有效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如何将真实情景置于课堂之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笔者主要采取的是情境模拟教学法和案例讨论法。

2. 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 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提出一个接近于真实问题的情境, 选派若干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景模拟, 其他同学进行观察,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相关传播理论, 引发讨论, 总结其核心内容。例如在讲授“符号与意义”这一问题时, 教师选派四个学生, 两个学生一组, 以玫瑰花为道具, 分别演绎男生向女生送玫瑰花表达爱意和中共地下党以玫瑰花为暗号接头的两个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这两组情境中玫瑰花是符号, 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 为什么?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即“符号与意义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情境在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情境并不一定均由老师制定, 学生也可以自主提供素材, 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例如在讲授“非语言符号的类型与功能”时, 教师将学生分为八个组, 学生自己设置情境分别演绎眼神、距离、服装、气味等不同类型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 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较为抽象的内容,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学生都被纳入到课堂这个具体的环境中,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有效地创造教学情境。从而实现PBL教学模式中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双方实现有效互动。

3. 案例讨论法

依据PBL教学模式的思想, 案例讨论法也是笔者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为具体、生动的案例, 从而以案例的形式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现实问题之中。针对案例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使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出相关理论。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 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及理论的理解。案例讨论方法在课堂上的使用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二是讨论的组织方式。

由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多开设在新闻专业、传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 这些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一种专业素质, 即关注时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时效性, 不能一个案例用十几年。同时, 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 教师在案例中提出问题, 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得案例与课程内容的讲解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讲授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中, 笔者并没有以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等一些理论知识为出发点, 而是以发生在2011年的抢盐风波为案例, 首先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主动了解抢盐风波发生的整个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抢盐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情绪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 以及“碘盐防辐射”和“碘盐库存不足会涨价”这些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从而引出群体传播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 以及流言和谣言产生的社会环境。以时效性较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传播学知识, 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形式的组织对于案例讨论法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合作学习”为课程运作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由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传播学概论》上如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笔者主要采用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的方法。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传播学作为一个舶来品, 它的核心理论都是由欧美的学者提出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 中国学者还没有提出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因此《传播学概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多是建立在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下,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经典理论会出现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 需要通过讨论来学习。同时, 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多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 而我们知道现在大众传播中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 学《传播学概论》不可能不考虑新媒体, 而传播学的多数经典理论缺乏对于新媒体的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要补充关于新媒体的内容。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发展性, 讨论是理想的学习方式。因此建立学习小组, 学生展开讨论是《传播学概论》本身课程内容的需要。

同时, 建立学习小组, 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 实现“合作学习”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习小组的讨论分为课外与课堂两组形式。讨论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在课堂外阅读相关书籍, 搜集相关资料, 学习小组可以把讨论放在寝室、餐厅等日常生活场所, 在讨论中充分的预习, 增进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 教师引入案例,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辩论, 既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促使学生把传播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讨论与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驳斥他人的观点, 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将会受益终身。同时, 在案例的讨论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

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堂中的应用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抓住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实践性特征进行教学, 作为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传播学概论》课程, 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而教师成为了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而不是形成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学不能致用”的问题。

摘要: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以现实问题为核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播学概论》以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为主导思想, 运用情景模拟法和案例讨论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PBL教学模式,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讨论法

参考文献

[1]杨先起《.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初探[J].新闻世界, 2009, (9) :188-189.

[2]宫京成.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讨论课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9) :137-138.

《政治学概论》读后商榷 篇3

一,第136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西德又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国,并时期(原文如此!)拥有较大的权力。”

区别一个国家的政体是内阁制还是总统制,主要是看政府首脑,即国家行政机构的最高领导人是内阁总理还是总统。战后,虽然联邦德国的宪法——基本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和罢免联邦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签署法律和法令并予以颁布,解散联邦议院,宣布国家处于防御状态,代表联邦签署和批准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任命联邦法官、联邦官员、军官和驻外使节,以及接受外国使节的到任,发布诸如断绝外交关系等国际性声明,颁发联邦勋章和奖章,代表联邦实施大赦等权力,但是联邦总统不是联邦政府的成员。他基本上不拥有行政权力,其地位和职权仅相当于一般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联邦德国的总统仅仅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性代表。

以联邦总理为首的联邦政府是联邦德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能够对内政、外交和国防等各方面的事务作出决策和行使实际权力。根据一九六八年六月通过的作为基本法补充的“紧急状态法”,联邦政府可以在非常时期独揽一切大权。每届联邦议院产生后,联邦总理候选人是由联邦总统同联邦议院中各议会党团会商后提名。通常,联邦总统总是提名联邦议院多数党的领袖为总理候选人,然后由联邦议院全体大会不经过辩论就投票选举产生。凡得联邦议院法定过半数票者即当选。因此,联邦总统在决定联邦总理人选上并无什么实际权力。加之,以联邦总理为首的联邦政府不是向联邦总统负责,而是向联邦议院负责。

因此,联邦德国的政体应为内阁制。

二,第159页:“有的国家还为政党活动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例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一九四六年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并以此为根据取缔了共产党和新法西斯党。”众所周知,联邦德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怎么可能在成立以前就制定了政党法来取缔共产党和新法西斯党?

三,第288页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一九四四年四月四日;苏联东欧八个国家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二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宣布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次年五月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首先,一九四四年四月四日和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应是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和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之误。其次,实际情况是苏联东欧八国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就西方在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三日签订的巴黎协定中同意联邦德国参加北约而商讨对策。会议通过的宣言向西方发出警告:如果西方国家批准协定,接受联邦德国参加北约,那么苏联东欧国家就要采取共同措施,建立联合的武装力量及其指挥部。提出警告并不等于采取实际行动。这次会议只是开始为建立一个与北约相对抗的军事政治同盟作准备。一九五五年三月,苏联东欧国家进一步就签定集体友好互助条约和建立联合武装力量等问题进行协商,取得了一致意见。

四,第288页:“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根据……在一九五八年一月正式生效的罗马条约成立的。以后,英国、爱尔兰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丹麦、挪威先后加入。共同体已由六国扩大为十国。”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4

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以及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在西方国家,媒介组织以公共法人和企业法人形态为主;在我国则以采取企业经营方式的公有制事业机构形态为主。这个特点说明,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并不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期产品价值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人们无论从印刷媒介还是从电子媒介获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但是另一方面,信息产品又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不用,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型;二是没有灵活有效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大众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这个特点是由以上五个特点所决定的。换句话说,由于大众传媒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它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它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从以上对大众传播基本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中来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突出重要的作用。拉斯韦尔是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为全面分析的人。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学者赖特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在这里,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起来尤为重要的作用。

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其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其含义与拉斯韦尔的“社会协调”是一致的。

3、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这个功能与拉斯韦尔的“社会遗产继承”功能是相对应的,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娱乐,尤其是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的内容占其传播信息总量的一半。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施拉姆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继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就是明确的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施拉姆的这个观点已经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证实。

大众传播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大众传播诞生以前,人类经过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在中国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是信息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19世纪30年代之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已经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有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运营和企业运营的船业,只有到了这个时期,报纸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大众传播时代的起点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电子媒介的出现。1838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此后,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通信网络。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而作为现代中药传播媒介的通讯社,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影的发展十分迅速,自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以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由“一个新奇的玩意”进化成了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早期的电影内容良莠不齐,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它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越来越低廉,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电视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得电视迅速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

在电视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电视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媒介特性: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像。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大众传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

——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016年传播学概论押题卷 篇5

传播学概论内部押题卷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由大众传媒构筑的(C)

2、A、社会环境 C、虚拟环境

2、拉斯韦尔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D)A、对谁 C、取得什么效果

B、说什么 D、通过什么渠道 B、直接环境 D、真实环境

3、托尔曼认为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C)A、游戏 C、工具

B、交际 D、消遣

4、一般认为,传播学的萌芽出现在(B)A、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B、19世纪末 D、20世纪20年代

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学生上的新闻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A)A、25% C、75%

6、拉斯韦尔研究的宣传主要是(B)A、宗教宣传 C、广告宣传

B、战争宣传 D、商业宣传 B、40% D、90%

7、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A、语言的形成 C、文字的诞生

B、电子技术的进步 D、印刷技术的发明

8、下列媒介中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热媒介”的是(A)A、电影 C、电话

B、电视 D、交谈

9、打破传者主导的传播模式,使传受关系产生质的变化的是(D)A、文字传播

B、印刷传播 C、电子传播 D、网络传播

10、在美国,大众传媒被称为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C)A、调查权 C、“第四权力”

B、监督权 D、“无冕之王” 11、1644年出版的《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B)A、洛克 C、约翰•密尔

B、弥尔顿

D、托马斯•杰弗逊

12、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1947年提交的一份报告,在社会责任理论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份报告叫(D)A、《论自由》 C、《报刊的四种理论》

B、《权力的媒介》

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13、本杰明•戴伊1833年创办的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报纸是(D)A、《世界报》 C、《新闻报》

这三个阶段中不包括(B)...A、精英文化 C、大众文化

15、印刷媒介中最早出现的是(A)A、报纸 C、图书

B、杂志 D、文件 B、传统文化 D、专业文化 B、《世界新闻报》 D、《纽约太阳报》

14、约翰·梅里尔等认为,人类文化发展史如果按传统方式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人际传播的规模,下限明确,上限(B)A、10人左右 C、不超过10人

17、下列对象中属于次级群体的是(A)A、社团 C、家庭

B、友人 D、邻居 B、模糊不清 D、视情而定

18、《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组织有五个特征,其中第一个特征是有(A)A、特定的组织目标 C、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B、制度化的组织结构 D、普遍化的行动规范

19、我国现在每年评选一次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是(B)A、“中国新闻奖” C、“邹韬奋新闻奖”

B、“长江韬奋奖” D、“范长江新闻奖”

20、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享有五种主要权利,其中第一种权利是(C)

A、报道权 C、采访权

B、批评权 D、编辑权

21、“标题党”现象反映了某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对其享有的一种权利的滥用,这种权利是(D)

22、A、采访权 C、批评权

B、报道权 D、编辑权

2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有限效果论”出现在(B)A、第一阶段 C、第三阶段

B、第二阶段 D、第四阶段

23、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强调(D)A、意见领袖影响大众传媒 C、大众传媒影响社会公众

B、组织传播的效力大于群体传播 D、人际传播的效力大于大众传播

24、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两项重要研究对“魔弹论”提出了挑战,其中之一是(A)A、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 C、哥伦比亚大学的选举研究

B、哈佛大学的霍桑研究 D、卡内基基金会的伊利研究

25、霍夫兰等对美国新兵观看电影的研究主要采用了(A)A、控制实验法 C、内容分析法

B、实地观察法 D、分层抽样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下列学者中被施拉姆称为传播学奠基人的有(ACDE)

27、A、勒温 C、霍夫兰 E、拉扎斯菲尔德

27、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主要探讨了(CD)A、媒介的性质 C、媒介的偏向

E、媒介的“凉”、“热”性质

28、赛伯特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提出的“四种理论”,指(ABCE)A、集权主义理论 C、自由主义理论 E、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29、电子媒介产业通常包括(ABC)

B、李普曼 D、拉斯韦尔

B、媒介与人体的关系 D、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B、社会责任理论 D、媒介自律理论 A、广播产业 C、电影产业 E、电子通信产业

B、电视产业 D、电子游戏产业

30、罗杰斯把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从认知到决定的过程,包括(ABCDE)A、试用阶段 C、评价阶段 E、采用阶段

B、关心阶段 D、获知阶段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传播学经验学派 答:

从广义上理解,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界,经验学派通常指称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他们多采用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

32、“炉边谈话” 答:

1933年3月22日,白宫接通了美国三家广播公司的扩音器,罗斯福总统向全国人民讲话,内容包括“过去几天我们都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以“家常式”的广播谈话方式,向各界民众分析局势、解释政策、提出吁请,当晚有听众6000万。从此,讲话被定名为“炉边谈话”,每周定期向公民播出。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传递的亲和、坦诚和负责的态度,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3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答:

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建国后出台的第一份全国性的新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概括为8条,分别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遵守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34、媒介产业(狭义的)答:

狭义的媒介产业,也称传播产业,是经营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并以此获取利润的产业的统称。

35、非语言符号系统 答:

非语言符号系统包括姿态、表情、眼神,甚至某种气味、服饰、发型、个人所处的空间等,它可以加强和扩大语言符号系统的传播效果,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有益补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霍尔提出的受众解码形式。答:

霍尔认为,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存在三种解码立场。这就是著名的“霍尔模式”。(1)“支配/霸权立场”,也就是观众解读的意义、解码的立场,与电视制作者的“专业编码”立场完全一致,因而也称“优势解读”,观众完全按照支配的符码意义进行解读。(2)“协商立场”观众对电视符码既不完全同意又不完全否定。也就是说,观众与统治的意识形态之间,处于一种充满矛盾的商议过程。霍尔以观看电视新闻的工人为例,工人可能赞同新闻称增加工资会引起通货膨胀,但他们也可能坚持自己拥有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权利。

(3)“对抗立场”观众对电视信息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作出与制码者完全相反或相异的解读。

3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38、答:(1)媒介即讯息(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3)媒介的凉热之分(4)地球村

38、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和理想是什么? 答:

一、客观性

1、客观性是对媒介行为表现和独立地位的要求。

2、“客观性”要求新闻报道者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这种客观性新闻学理论,要求事实和意见的分离,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

二、公共利益至上

1、公共利益至上是对媒介理念及责任义务的要求。

2、公共利益至上包含两个层面:

其一,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特殊利益相对立的范畴;

其二,公共利益是基于平衡“广泛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与“个体的”“特殊的”“短暂的”利益关系的,特别是要保障前者不被后者所损害。

39、简述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40、答:

20世纪早期,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就已提出了“文化霸权”的概念,这可以理解为文化领导权或话语霸权,即统治者可以通过教育、宗教、大众传媒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进而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这一思想,对20世纪60年代之后兴起的文化帝国主义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0、什么叫国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

一、狭义的国际传播,就是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二、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2、跨国传媒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3、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为什么说“粉丝”是一种特殊的积极受众?请举例说明。答:

在当下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大众媒介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与消费者称为“粉丝”,即fans。粉丝,是一种特殊的积极受众。

一、所谓粉丝,指技巧熟练的媒介使用者。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文化热,曾引发关于追星族的讨论。如今,粉丝是流行音乐、言情小说、漫画、影视作品、演艺明星等的“过度的读者/受众”。他们对对象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他们的活动主要围绕明星与媒体产品展开。

二、对粉丝的探讨有两种取向的阐释

1、病态与非理性:“着迷的孤独者”与“歇斯底里的群众”

在早期的粉丝研究中,粉丝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

(1)“着迷的孤独者”,即在媒介的影响下,这类粉丝进入与明星强烈的幻想关系中,其中的极端分子跟踪、威胁或伤害甚至杀害名人、明星。

(2)“歇斯底里的群众”。例如,对歌星大喊大叫的歌迷,或在观看比赛、表演时有咆哮、骚动等失常行为的狂热球迷。

总之,他们是非理性的、失控的、易被外界力量左右的人。

2、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盗猎者”与“游牧民”

(1)在约翰·菲斯克那里,粉丝比普通读者更具有辨识力、创造力,他们从文化工业的商品(文本、明星、表演)中创造出自己的文化。他对通俗报刊、麦当娜、牛仔裤等流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文化工业只能制造文化的文本“库存”或文化资源,而大众则在生产自身的大众文化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加以使用或拒绝。大众并非被动无助、无分辨能力的“文化瘾君子”。

(2)在新媒介时代,粉丝由于媒介的自由使用而带来其创造力的解放,他们通过颠覆、戏仿、挪用、夸张、拼贴等多种形式来重新建构文本意义。具体创作形式表现为写作文字、制作音频视频、创造主题桌面等,即形成多元化的亚文本。粉丝不只是“积极的受众”,在新媒介技术的帮助下,他们更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42、怎样克服大众传播的负功能?请从传者和受者两方面分别举例论述。答:

(1)受者角度:

对受者来说,一是不可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虚拟环境”;二是应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媒介(包括人际信息来源),在比较、鉴别、思考中,接近事实的真相。(2)传者角度: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6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

传播学概论

一、辨析题(10分*3)

1、(10分)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10分)受众成员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基础需求的活动。

3、(10分)在传播行为中,传者通过符号来传达意义,大众媒介创作和生产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实现了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强制约束和规范。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答题(共三题,共40分)

1、(15分)请简要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根据已有传播学研究成果介绍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2、(15分)简要介绍霍尔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及其对受众研究的启示。

3、(10分)为什么说寻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

三、论述题(25分*2)

1、有学者认为,媒介对新闻的内容、背景、及其中心议题的构建比带有偏见的报道更有力量,结合传播理论和媒介传播实践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基于批判立场的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学早期就存在,并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抗衡的批判学派。请论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立场和方法。

四、分析题(30分)

2008年中国遭遇一些列重大突发事件。但是,中国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获得世界广泛赞誉,各项研究表明,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奥组委顾问在采访中明确表明,“奥运会是退出国家形象的战略契机。”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对中国政府驱动国家形象传播发出质疑。但是,这些媒体自身对中国奥运会或者2008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却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请大家分析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请运用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观点谈谈你对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知识

一、论述题(15分*2)

1、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着重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请结合该文的论述,谈谈你对“情”与“采”关系的理解。

2、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该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二、简答题(10分*3)

1、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写作背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主旨及其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3、简论汪曾祺《受戒》的创作特点。

法律与经济部分 问答题(共50分)

1、(15分)此次金融危机反应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哪些难题?对此你如何认识的?

2、(15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作用和不利的影响?

3、(20分)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请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作文部分

作文(40分)

毛概论读后感 篇7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上一篇:诵读经典比赛总结下一篇: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