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共10篇)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1

课程名称:网络营销实务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 78

学分:5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1 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网络营销》是为培养适应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服务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员完整介绍网络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网上经营活动,使企业切实以顾客为导向,灵活掌握运用网络营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开展网络营销各项职能,为企业成功营造网络经营活动空间,提高企业网络经营管理水平,最终培养市场欢迎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2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设计以电子商务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以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指导思想。以企业营销工作流程为起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把整个网络营销课程和实际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打破教材体系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以一个问题或目标为主线,把整本书的教学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了“项目化、任务化、实战化”。同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坚持把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重,使每一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通过对网络营销各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分析,模块化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网络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则应注意加强学生后劲,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过程的指导性,并为进一点提升性学习打基础。对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坚持以案例导入、在案例分析中理解相关知识的学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网络营销实践 1

中存在的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市场调研、客户管理的沟通方法和技术手段,构筑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平台,为今后学习其他管理课程和从事营销工作奠定基础。(1)设计理念 ① 基于企业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大量的企业需求调研,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派生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要求一大批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能力的网络营销人员,这些营销人员既要懂现代营销的商务知识,更需要熟练掌握运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为企业利用网络创造更多效益。在通过市场调研,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标准,分解岗位工作流程进而导出相关岗位工作应知和应会点,并以此作为教学训练目标;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教学、项目任务驱动式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学习、评价体系等六种形式构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 教学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② “教、学、做”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边做边学,在“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为主要教学方向。③ 学习和创业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网上店铺开设、经营,进而实现网上创业。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也设计学生网上创业实训项目,使项目课程学习和网上创业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两者有机结合,使创业实践成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④ 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相结合。顶岗实习是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应用和检验的重要途径。(2)课程设计思路 ① 教学内容设计:以企业网络营销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为导向设计项目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市场调研、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站点建设、网上创业实践和网络贸易等七个任务,每个任务中,既包括网络营销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涵盖了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既有团队合作完成的内容,又有独立完成的任务。② 教学过程设计:理论教学按照案例导入——理论讲解——实际应用的模式进行讲授,重点介绍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导入,启发学生思考。③ 实训环节设计:所有实训项目均按“任务导向,情境教学”模式设计,让学生在一定的工作情境中去完成实训,带着任务进行实训,做到实训环境与以后工作环境完全一致。④ 教学案例设计:重视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⑤ 课后作业设计:摒弃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以实践性作业为主,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2 ⑥ 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在考核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应知、应会目标的掌握情况;考核方式上,采取书面考核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法。2课程目标(1)知识要求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网络营销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营销的技术基础和网络营销在企业中的各种应用;掌握网络的基本策略;将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与企业网络营销的最新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对网络营销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2)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完成网络市场调研方案设计

能够完成网站推广方案设计

能够对网络市场分析与策划:如市场细分、定位、进入技能。能够实施网络营销项目:如网络产品与服务定位、定价、网络沟通等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为了满足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网络营销十大岗位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到课时的原因,我们将教学内容重点安排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设计了包括网络市场调研、网络营销组合策略、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RSS营销和博客营销、网络广告营销、网上创业实践等七个项目。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名称 知识要求 模块名称 学时 1 10 网络市场调(1)了解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特模块1-1:网络市场调研的研 点,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实施 别与联系 模块1-2:网络市场分析(2)了解网络营销环境因素 模块1-3:网络消费者分析(3)了解网络市场的特点(4)了解网上消费者行为 2 14(1)了解网络消费者与传统消网络营销组模块2-1计网络产品策略 费者的区别 合策略分析 模块2-2设计网络营销价格(2)熟悉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模块2-3设计网络营销渠道 类别 模块2-4设计网上促销策略(3)熟悉网络产品价格制定的方式和网络渠道模式(4)熟悉网络促销形式及各种 3

网络促销形式的特点 3 10 搜索引擎营(1)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 模块3-1登录搜索引擎 销(2)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及特模块3-2选择关键字 点 模块3-3搜索优化(3)熟悉搜索引擎营销的主要模式(4)熟悉关键字竞价排名服务

10(1)了解许可电子邮件的概念 电子邮件营模块4-1电子邮件的设置(2)了解邮件的地址的获得方销 模块4-2内部邮件列表营销式 的实施(3)了解内站邮件列表营销的模块4-3电子邮件内容的设实施过程 计 求,问卷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模块4-4电子邮件群发实务(4)熟悉电子邮件广告的形式

5(1)了解WEB2.0的含义 RSS营销、博模块5-1使用RAS获取商业(2)了解RSS营销的特点和优客营销 信息 势,RSS与邮件列表的区别与模块5-2开通网上博客并撰联系 写博文(3)熟悉博客及博客营销的概念,博客营销的主要模式 6 12 网络广告营(1)了解网络广告的概念、类模块6-1网络广告的执欣赏销 型和特点 与评价(2)了解网络广告的评价标准 模块6-2网络广告策划(3)熟悉网络广告收费模式及网络广告投放策略12 1.了解网上开店的平台、意义网上创业实模块7-1网上店铺的开设 和准备工作 践 模块7-2网上店铺的经营 2.熟悉店铺的装饰与管理 3.了解网上店铺支付与结算处理过程 4.熟悉网上店铺的经营管理 5.了解店铺安全与纠纷处理 6.掌握店铺推广与促销 78 合计学时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项目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4

(2)必须以实际企业营销为依据,加强实践内容,以系统化实践性操作训练项目为明线,以简明而较系统的专业理论为暗线,在各工作项目中,根据需要编排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3)教材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自主、自觉、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字表达以学生能读懂为基准,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艺术性和生活性,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精心设计学习过程,极力引导学生探究,尽可能编写出研究性教程,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渗透德育和创业教育,贯穿职中学生综合素质各项指标的训练,提高全面素质。(4)编写教材要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要进行广泛研讨,在企业需求、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间创建“公共面”,要注意和前后课程的连贯性、一致性,各项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4.2教学建议 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技术学理论,不断鼓励学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逐项考核,促进学生学习;推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工作情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用教具、学具,组织学习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同时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主讲教师应依据项目任务中涉及的典型企业与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2)主讲教师应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整体设计思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完成整体教学设计和授课的编制。

(3)分小组实施项目教学时,建议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对分组安排居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应做出明确规定。(4)为确保课程教学效果,建议采取小班教学。4.3教学条件(1)专业教师要求:主讲教师必须具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授课经验,具备互联网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复合型知识,熟悉网络营销市场环境,具备较丰富的网络营销经验,最好有在企业进行网络营销项目策划的工作经历。建议本课程教学团队配备达到以下要求:课程负责人1名,主讲教师3名左右,教学辅助人员2名左右。另外建议聘请2~3名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顾问,对学生的网络营销策划活动进行指导。(2)实训装备要求:网络营销实验室(计算机+互联网+实验软件)4.4 课程资源 5

(1)校内资源: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校外资源: 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3)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营销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件、在线学习、网上答疑、实训大纲、实训项目、学生创业成果、学生实践成果、案例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参考文献、学习站点、虚拟实验室、营销顾问等 4.5教学评价 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来进行,主要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序号 工作任务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分值 根据市场特点以及个人自评 20% 消费者分析,确定

网络市场分析产品消费者群以及 10 80% 教师评价 1 调研报告 特点,形成报告。结合自选企业情况,个人自评 20% 进行促销策划,完成网 2 网络促销方案 25 80% 教师评价 络促销方案。设计搜索引擎推广方个人自评 20% 搜索引擎营销 3 案,完成搜索引擎营10 方案 80% 教师评价 销方案。撰写围绕网络营销策个人自评 20% 划情况的博文营销博客撰写 10

80% 教师评价(1)设计问卷并回收整理形成调研小组 个人自评 20%(2)企业推广邮件体电子邮件、电子验 5 10 杂志(3)设计客服邮件并

80% 教师评价 发送(4)制作电子杂志 分组设计网络广告方个人自评 20% 案,将方案形成报告,6 网络广告策划 10 在课堂中进行汇报。80% 教师评价 分组提交策划方案。6

学生提交创业策划书 个人自评 20% 7 网上开店实践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2

1. 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强化

导游实务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必须实现两大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具备导游人员实际带团, 为客人提供旅游讲解服务和旅游生活服务的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行业准入考试, 获得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而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倾向一面, 出现了有导游证的学生带不了团, 有带团能力的学生没获得导游证的情况, 尤其是前者, 导游实务教学趋于应试化并不利于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旅游服务人才, 需要教学实施者加以正确、全面的引导。

2. 课程教学未考虑企业具体需求

导游实务课程针对旅游专业人才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进行培养, 课程完成后, 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旅游讲解服务技能和带团技能, 技能上初步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但由于课程教学没有针对企业具体要求, 因此, 学生还必须通过旅游企业相应的培训才能上岗。

3. 实践教学偏向讲解训练

导游实务课程比其他课程更看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但大多数实践教学主题设计偏向旅游讲解服务技能的训练, 对带团技能缺乏全面考虑, 因此, 学生的学习内容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的水平, 与实际操作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导游实务精品课程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原则

1. 课程定位

导游实务课程是本院旅游类各专业中的核心专业课程, 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必考科目, 因此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及必修课程。

2. 课程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掌握丰富导游知识, 业务技能扎实, 综合素质高的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初、中级导游人员。

3. 课程培养原则

导游实务精品课程培养应遵循三大原则: (1) 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2) 行业岗位需求导向原则; (3)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三、导游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课程设计思想

导游实务课程设计思想是“流程为线索—能力是核心—考试乃关键—市场不忽视”, 即整体设计依据导游带团服务基本流程, 培养学生带团和讲解两大核心能力, 针对导游人员从业考试准入制度对学生现场导游考试应考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以本地旅游为对象进行带团讲解训练, 初步具备担任本地地陪导游的能力, 以适应本地旅游行业需要。

2. 课程体系的完善与设计

(1) 理论体系的完善。导游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从贴近行业、满足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加强导游职业道德风尚教育, 注重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较强的表达能力、带团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及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加强与相关课程的实践联系, 让学生既有良好、扎实的技能形式, 也具备丰富的技能内容;更多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强化教学区域性特点, 利用知识技能服务于区域社会。

(2) 实践体系的设计。导游实务实践知识模块依据导游服务的基本流程, 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将实践知识分为前期的单项基本训练、中期的核心能力训练以及末期的综合能力训练三部分, 由20学时的课程实验和20学时景区实训完成。

3.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的创新

(1) 以语言形式帮助学生获得间接带团经验。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带团经验, 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 即打破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格局, 注重“教”过程的引导和“学”过程的吸收。

(2) 以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获得直接带团经验。教师组织学生直接带团并通过感知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教师、优秀学生代表、旅行社导游和多媒体影像进行带团演示。

(3) 以实际训练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通过单元练习法、强化训练法、综合演练法以及项目驱动法, 对学生带团能力进行渐进养成。为此, 仿真模拟导游实训、技能比武、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非常规教学方式被广泛使用。

4. 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

古代先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将教学归纳为“学”“思”“习”“行”的过程, 荀况进而把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的过程。我们利用这一思路来解决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游实务课程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现实带团环境缺乏认知, 书面理论化的知识点无法引起学生的联想, 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而这些知识点恰恰集中在课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导游人员怎样规范地提供服务, 导游人员服务流程是怎样的”上, 于是理所当然地将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学重点。可以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分为五大环节:“见”“思”“知”“习”“行”。“见”问题:以案例引出某一问题;“思”解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按常规思维考虑如何解决问题;“知”规范:将规范的操作标准展示出来, 并对标准进行合理化分析;“习”操作:在实验课程中, 通过辅助工具对过程所需技能进行训练;“行”于实践:综合实践, 使学生“见”同类问题能熟练处理。

5. 课程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 导游讲解底稿设计与撰写考核。学生上交一份讲解底稿设计实验报告和导游讲解底稿。讲解底稿设计实验报告着重于创作设计过程中对讲解主体的分析和讲解主题、讲解思路、讲解方法和讲解开篇结尾的设计, 指导老师根据讲解底稿设计的景点分析、主题选择、讲解思路设计、讲解方法设计、讲解开篇结尾设计和讲解底稿撰写的内容创新性、审美性等综合指标制定《讲解底稿设计与撰写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

(2) 单项旅游资源讲解考核。对学生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口齿清晰, 语音标准, 表述流畅, 副语言运用充分, 态势语言运用合理;讲解的内容信息准确、完整, 符合该景点类型的基本讲解点, 讲解方法运用得当, 景点主题鲜明;仪态上穿着整洁, 饰物恰当, 个人形象得体, 表情自然, 体态大方, 符合导游人员礼仪礼貌规范。

(3) 考试模拟讲解考核。模拟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湖南考区现场考试的场景, 要求学生与播发光碟背景进行同步讲解, 景点讲解结束后进行景点提问和综合知识问答, 采用现场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4) 景区实训讲解、带团能力考核。学生按指导计划完成实训讲解、带团内容, 指导老师根据其表现按《南岳景区实训讲解、带团能力考核表》进行评分, 见景区实训讲解、带团能力考核表 (以南岳为例) 。

四、结语

导游实务课程的的确确为学生打牢职业技能功底, 夯实业务基础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行业不断发展, 导游实务课程建设也需要不断的探索, 保持与行业的发展同步, 因此, 导游实务课程建设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探讨的课题, 需要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不断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导游实务是各大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但该课程的教学仍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导游实务精品课程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原则, 并从课程设计思想、课程体系的完善与设计、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的创新、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以及课程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五大方面入手, 探讨了导游实务课程建设问题。

关键词:导游实务,课程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彭蝶飞, 李蓉.浅谈旅游高职《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优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15 (3) :23-25.

[2]周彩屏.实施以能力为取向的导游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5) :63-66.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3

2003年以来,北京联合大学以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具体内涵为基础,以评估理论与技术为指导,采用边开发、边试用、边完善的方法,立足于学校多年举办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逐步开发了一套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一、标准阐释了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具体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与我校 “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创建应用性大学”的办学宗旨,标准对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学内容”是重点支持高职通用能力课程、重点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及特色实践课程,突破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及时反映学科和行业应用技术与前沿研究成果,实现教育标准与行业主流技术标准的融合,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重构。

在课程选型方面,选择学生覆盖面较大的高职通用能力课程、校级及以上高职重点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重点进行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在高职精品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方面,提出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教育标准与行业主流技术标准、学生职业适应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关系;倡导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理论教学强调应用导向、问题中心,及时反映学科和行业主流应用技术与前沿研究成果;实践教学则强调突出产学合作教育特色,积极引入行业主流技术标准、行业培训课程内容或行业鲜活案例,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使之与专业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并与理论教学配套形成完整体系。学校提倡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创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行业/企业、问题中心、项目驱动等多种课程模式,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师队伍”是指构建一支深刻领会学校办学定位与宗旨、具备“双师素质”的课程教学团队,以“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以高水平“双师型”课程负责人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保障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构建深刻领会学校办学定位与宗旨、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保障与潜力所在。因此,我们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特别强调“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即:教师既具有高水平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规定课程负责人应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同时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并具备一定比例高水平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高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保障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在深切理解学校办学特色基础上,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成果及时引入课程建设中,切实贯彻应用性教育的思想,体现应用性教育特色。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学方法”是指重视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和能力导向性考核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学校提倡根据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及学生生源特点,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倡导问题中心,适度尊重学科规律,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新三步曲教学法,采用例题中心、案例中心、问题中心、任务中心等方法组织教学内容,提倡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激发创造力,突出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高职精品课程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考核、组织课程设计大赛、专项技能大赛等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实反映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材”是指倡导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教材建设联动,支持依托优质教材建设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教材建设。

学校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就明确了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联动建设的工作思路,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精品教材建设的先导,将精品教材作为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积极支持课程负责人依托已有的优秀教材或获奖教材建设高职精品课程;将精品教材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成果体现形式之一,支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结合教学改革,开发和编写出版优质教材,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突出高职精品教材特色;在精品教材建设立项过程中,则有意识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校级精品课程或建设项目,通过教材建设及时反映和固化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成果,在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间建立联动机制,提高高职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水平。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学管理”是指构建人性化、现代化教学管理与网络支持双保障系统,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内专业、师资、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的有机整合,综合积累和体现学校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形成可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库。这既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总结与升华,更是校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机。学校通过成果展示开展课程建设思想交流或教学资源与素材共享,通过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学习资源。学校的教学管理逐步调整,建立为精品课程建设保驾护航的教学管理和网络支持双保障系统:构建以网络学堂为平台,以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适应大众化教育特点的网络教学系统,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正确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与引进共享的关系,处理好学校精品课程与高职专业群的关系;从教师薪酬和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在支持精品课程继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依托网络学堂开展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等等。

二、标准的整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本标准包括标准内涵说明、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与评估等级标准及指标内涵、评估程序、评估结论、标准和附录6大部分的内容。

标准的主体内容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的指标体系、等级标准与指标内涵。指标体系以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为核心,由课程定位与建设指导思想、教学团队、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课程后期建设规划、课程特色8个一级指标构成。这些一级指标遵循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一般规律,涵盖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价的全部精髓,又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突出了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个性特征,对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予以全方位的规范与引导。

根据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准将8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20个二级指标、29个观测点,将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具体化,明确了各观测点的合格(C级)和优秀(A级)等级内涵,力求标准科学、明确、详细,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整体标准的评估结论标准和总分计算办法,形成纵向为评估内容结构,横向为评估等级结构的一套完整的建设与评估标准。

三、标准的应用与取得的成果

在标准应用和完善过程中,学校的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提前超额完成2003年~2008年学科专业规划中关于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的工作任务。

1.确立了国家、北京市和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管理体系

学校在标准制定、试用和完善过程中,加强了支持标准实施的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全校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系列管理文件,针对学校建制复杂、办学地点分散等特点,由校教务处牵头、各单位设专人具体管理;探索建立了“教改导向、项目驱动、校院联合、培训扶持”的校院两级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管理体系,构建了骨干教师课程与教材开发的交流与培训平台。

2.建成了一批校级及以上高职精品课程

2003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支持学生覆盖面比较大的高职通用能力课程、校级及以上高职重点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确立校级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6门,建成校级高职精品课程15门,其中有3门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8门荣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称号。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得到北京市教委肯定,《建设应用性精品课程,发展应用性特色教育》等相关论文在《北京教育·高教版》发表,并被北京市教委精品课程建设网站采用。

3.建立了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联动机制,建成了一批校级及以上高职高专精品教材

学校通过建立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联动机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教材建设。确立校级高职精品教材建设项目29项,承担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选题项目22项,其中高职建设项目15项;承担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32项,其中高职精品教材建设项目21项。2004年,评出校级精品教材25种,有13种荣获北京市级精品教材称号,其中高职精品教材9种。

4.建立了全校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平台

为支持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教务处与信息网络中心合作,引入美国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了学校网络学堂。目前,所有校级及以上高职课程均依托网络学堂开发了网络教学资源。学校信息网络中心还聘请专业公司,帮助部分课程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同时选择商务学院和师范学院作为试点,开展网络辅助教学试点;引进了实时网络教学系统,在全校5个校区设点,帮助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开展全程教学录像上网工程,并开展了异地实时跨学院选修课程试点工作。

四、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学校的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既贯彻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又突出了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深化和创新了精品课程的评价标准。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方针,将评估标准拓展为建设与评估标准。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的内涵说明、等级标准与指标内涵,吸纳了学校多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浓缩了学校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指标中,融入了学校主持完成的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精髓,对于推进学校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本标准是在学校2003年以来课程与教材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估有实际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 篇4

课程标准

(专业课程部分)

专业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121900

专业负责人:刘荣

联系电话:***

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制

教学安排

(平行班)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8周18周18周18周20周20周公共基

础课程

军事技能(军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治

形势与政策

9节/学期

9节/学期

9节/学期

9节/学期

历史

语文

198

数学

144

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144

音乐/美术

英语

144

安全教育

6节/学期

6节/学期

6节/学期

6节/学期

6节/学期

6节/学期

物理

0

化学

0

专业课程

物流基础

快递实务

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货物运输实务

采购与供应管理

现代物流综合实训

智能拣选

货物知识

周 课 时 数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

授课系部:商贸物流系

学时:36

(理实一体化)

编写执笔人:刘荣(专业教师)

编写日期:2021年1月23日

审定负责人:于小强(教研组组长)

审定日期:2021年1月27日

系部负责人审定:李娜(系部负责人)审定日期:2021年1月30日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快递实务》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实训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训练,掌握快递业务的顺序流程即快件收寄、快件处理、快件运输以及快件的收派顺序组织内容,辅以必要的快递产生与发展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快递业务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在第二学期开始开设,其前导课程主要有《物流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是《仓储管理》、《货物运输实务》。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现实生活中快递企业需要的岗位研究分析。快递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收派,分拣,客服以及管理岗位。课程设计依据快递企业所需岗位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授课,适当加以拓展,授课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完成入库,出库,库内管理以及电商订单各种情景下从接单,收件,分拣,派送等整个工作流程。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快递的定义和性质

2.熟悉快递服务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快递的分类,快递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4.了解航空快递业务知识

5.了解出口报关流程

6.了解快件运费与保险知识

7.熟悉客户有效沟通要点

8.了解基本的作业管理

9.了解快件与车辆的安全管理

10.了解客户管理的基本知识

11.了解财务管理知识流程

12.了解基本的快递信息管理

13.了解基本的岗位管理

14.了解基本的作业流程

15.了解接单服务的流程

16.了解查询业务的基本知识

17.了解收取业务流程

18.熟悉国际快递快件作业知识

19.熟悉国际快递报关的知识

20.了解地面作业

21.了解口岸作业

(二)技能目标

1.掌握快递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快递服务的基本特点以及作用

3.掌握常见的快递分类方法

4.掌握简单的异地客户的包裹单的方法

5.掌握出口报关业务

6.能正确完成简单的包裹运单

7.能受理客户的一般包裹业务

8.能够进行基本的财务管理

9.能够完成简单的快递信息管理

10.掌握快件处理的基本方法

11.掌握派送业务的基本流程

12.掌握调度、取件、离站作业流程

13.掌握进站、派送作业流程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2.树立优良的专业职业形象

3.锻炼基于现代设计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项目/模块

教学内容

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教学方法

训练方法

手段与步骤

结果

(可展示)

课时分配

项目一:走进快递

1.1理解快递的定义和性质;

1.2熟悉快递服务的特点和作用;

1.3了解快递的分类,快递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1.4认识快递和物流的关系;

知识目标

1.理解快递的定义和性质

2.熟悉快递服务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快递的分类,快递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技能目标

1.掌握快递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快递服务的基本特点以及作用

3.掌握常见的快递分类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2.提高灵活应变能力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快递业务基本知识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老师讲述、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1.典型案例分析、观看视频

2.多媒体教学

1.能够简述快递服务的作用

2.能列举快递服务的基本特质以及特殊内涵

3.能写出快递和物流的关系

项目二:寻找快递入门的钥匙

2.1了解航空快递

2.2了解报关知识

2.3了解快件保险

2.4了解客户须知

知识目标

1.了解航空快递业务知识

2.了解出口报关流程

3.了解快件运费与保险知识

4.熟悉客户有效沟通要点

技能目标

1.掌握简单的异地客户的包裹单的方法

2.掌握出口报关业务

3.能正确完成简单的包裹运单

4.能受理客户的一般包裹业务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2.提高灵活应变能力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1.快递运营管理知识

2.快递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老师讲述、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1.典型案例分析、观看视频

2.多媒体教学

1.能根据具体的分类方式写出快递的类型

2.根据所给业务计算快递服务费用以及快件资费

3.能够完成根据具体业务受理客户的包裹业务

项目三:学会快递管理

3.1学会作业管理

3.2学会快件与车辆的安全管理

3.3学会客户管理

3.4学会销售管理

3.5懂得财务管理

3.6懂得快递信息管理

3.7懂得岗位管理

知识目标

1.了解基本的作业管理

2.了解快件与车辆的安全管理

3.了解客户管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财务管理知识流程

5.了解基本的快递信息管理

6.了解基本的岗位管理

技能目标

1.能够进行基本的财务管理

2.能够完成简单的快递信息管理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2.提高灵活应变能力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1.快递运营管理知识

2.快递营销管理知识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老师讲述、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1.典型案例分析、观看视频

2.多媒体教学

1.能够说出基本的作业管理流程

2.能够说出客户管理的基本内容

3.根据所给信息进行简单的财务管理分析

4.根据所给信息完成简单的快递信息管理

项目四::体验国内快递作业流程

4.1掌握基本的作业知识

4.2学会接单服务4.3学会查询服务

4.4

学会快件收取服务

4.5

学会快件处理

4.6懂得派送服务

知识目标

1.了解基本的作业流程

2.了解接单服务的流程

3.了解查询业务的基本知识

4.了解收取业务流程

技能目标

1.掌握快件处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派送业务的基本流程

素质目标

1.提高灵活应变能力

2.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1.快件配送知识

2.查询业务知识

3.快递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老师讲述、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1.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角色操练

2.多媒体教学

1.根据具体业务完成接单服务

2.能够画出派送业务的基本流程图

3.能够说出快件收取服务的流程

4.根据所给业务完成接单、派送任务书

项目五:体验国际快递作业流程

5.1掌握国际快递作业常识

5.2认识地面作业5.3认识口岸作业

知识目标

1.熟悉国际快递快件作业知识

2.熟悉国际快递报关的知识

3.了解地面作业

4.了解口岸作业

技能目标

1.掌握调度、取件、离站作业流程

2.掌握进站、派送作业流程

素质目标

1.提高灵活应变能力

2.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1.调度业务

2.取件业务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老师讲述、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1.案例分析

2.角色操作

1.根据所给业务完成国际快递作业流程图

2.能够画出调度、取件、离站作业流程

3.能根据具体业务完成进站、派送作业

四、考核方案设计

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50%)

(1)能力目标(检测、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30%;

(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10%;

(3)其它(出勤、表现)10%。

2、卷面/实操成绩(50%)

(1)理实一体(50%)=理论(卷面25%)+实操(25%)

3、综合评价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理实一体(50%)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策略

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快递企业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通过在实验、讨论、训练等实践活动,掌握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应贴近真实的快递业务流程,通过设计案例分析,视频观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进行实际的快递业务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应在快递业务的基本操作过程中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二)教师要求

1.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阅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快递企业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快递实务教学之中

2.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

(2)有着丰富的快递企业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快递实务教学之中

(三)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建立教学一体化的快递业务仿真实训室。

(2)建立功能完善的物流综合实训室。

(3)能够在大型的比较完善的快递企业进行实训。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选用与编写要求。

主要教学资源

《快递实务》刘万军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五)课程网站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1、教材《快递实务》(刘万军主编)。

2、教学参考书《快递业务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国家邮政局编写。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篇5

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务》

课号:091D75D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在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从事旅行顾问、导游服务,计调工作和旅游管理等相关职业奠定基础。它以前置的《导游业务》、《旅游心理学》、《旅游基础知识》等课程为基础,与后置的《旅游市场营销》、《领队业务》、《风景区管理》等课程密切相关。

1.2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本课程34学时,2学分。根据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旅行分销商广义分析、航空公司分销、酒店分销、全球旅游分销、在线支付、搜索引擎旅行顾问、线路设计等最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现场考察、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实施模块化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在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旅行社各部门的运作规律和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业务管理能力,岗位操作技巧以及实际本体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行业实践,加强与本地旅游企业的交流。

具体培养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的职能与业务、分类情况,旅游需求弹性,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因

素,旅行社的组织设计和流程以及中国旅行社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等内容,会单独申请成立一家旅行社;

2)系统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会熟练设计常规旅游线路,会设计简单的特色旅游线路,会进行营销管理、促销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等内部管理等;

3)使学生了解旅行社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培养旅游服务的职业技能技巧和良好的职

业道德、职业习惯;

4)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灵活应变以及公关协调等能力和素质。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与旅行社工作的需求同步,从而使教

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要通过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4.2 教学方法建议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精心制作高质量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2)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密切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间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建立模拟旅行社,小组讨论、旅行社实地考察、实例操作,案例分析、实训作业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实效。4.3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40%)和期末考试(60%)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内容包含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训与作业情况;期末考试,内容包含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两部分。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与若干旅行社合作,不定期的进行旅游业务实践,考察与调查,及时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动向。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6

《网络新闻实务》课程实验报告

二〇一四 年三 月十五 日

课程名称:网络新闻实务实验名称:对网络新闻专题作品的评价

班级:新闻1101小组成员:陈紫薇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认识了解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基本流程,并具备一定的内容鉴别和评价的能力。

(2)认识把握评价网络新闻专题的标准。

2、实验理论基础

《网络新闻实务》课程《第二章 网络新闻专题》部分

3、实验内容:

(1)以《失独之后》为例,了解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制作的思路及流程。

(2)以《 》为例,认识了解评价网络新闻专题作品的主要标准。

(3)比较分析网络媒体对MH370失联航班的专题报道。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7

医药营销实务课程是医药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时间为3周,每天4个课时(半天)。在课程设立之初,是想将营销诊断和营销策划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外出实习基础上,完成后期内容。但3周的时间要完成这样一个大型项目其实是不容易的,时间上也有些紧凑,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回顾与延伸,在学生出校门之前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外,本课程为学生在后期论文、毕业实习以及为他们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药营销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实施

(一)授课思路

医药营销实务课程主要侧重在于学生对三年以来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教学。课程按照营销实务的流程总体分为三个项目,医药企业商情调查、医药企业营销诊断、医药企业营销策划。

(二)课程项目设计

1、项目一:医药企业商情调查

作为后期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该部分为期一周,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环节,侧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调查的方向,要求学生对三周特别是第1周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为后期课程提供现实材料和现实数据的,是做分析的基础。从计划、到初次外出到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再到调查报告,循序渐进,让学生适应课程节奏,保持紧张感。

2、项目二:医药企业营销诊断

这部分偏重学生对以往学习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各个小组根据收集的一手资料以及二手资料按照每个子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诊断,研究现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促销策略有相应的课程涉及,不在一周任务之列。

项目三:医药企业营销策划

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作为一个合格的医药营销人员,不光会调查,会分析,也应该会进行全局思考,提出新的方案,使其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前面两周的基础上,特别安排了第三周策划类项目,希望能够集合团队的智慧,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促销方面的策划有专门的课程涉及,所以不在任务之列。

(三)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调查问卷样本及调查问卷、营销诊断书和营销策划书和课后总结。每个小组将根据小组企业设计调查问卷,并分工完成问卷调查100份;根据任务要求完成营销诊断书,并完成课后思考题和案例分析题,以电子稿的形式完成,并根据各小组点评内容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电子稿发给老师;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个人课后总结。

二、课程效果与反思

本课程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真正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

(一)学生状态与课程任务直接相关

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已经历时2年共3个班级,每个班级所呈现出的状态和课程任务完成的完美度是正相关关系。这门课程安排3周是非常紧凑的,一环套一环,这个课程对学生的专注度和状态要求非常高。在课程开始第一次课都给学生做了很好的心理建设,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班级呈现不同状态。

有的班级在大三的状态还不错,兴奋点还是比较高的,课上几乎无人玩手机,该讨论讨论,该做作业作业,始终能做到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整体课程完成相对顺畅,任务完成效果较好。通过学生的私下交流和课后体会,很多学生都告诉我这门课应该说是他们最为认真上的一门课程,也是最贴近现实的一门课程,因为资料光靠网上的二手资料是不能够完成任务了,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很多小组除了第1周课程安排调查之外,在之后的2周也都很好地和调查企业保持较好的关系,按任务和企业人员进行深谈,不光自己小组获益,通过课堂汇报交流,其他同学也获益良多。同时很多同学表示,以往不怎么敢走出校门,因为胆怯,因为总觉得对方不善的,通过这个课程发现,原来真正走出去打交道也不是这么困难,心情非常好。

有的班级似乎临近毕业的时候比较浮躁,很多已经在坐等毕业,对课程学习不是特别在意,对于所布置的任务,大家都想获得他人的果实。在具体实施中,这种完全体现出来,任务成果苍白无力,几乎都是二手资料,没有现实资料。

(二)教师压力惊喜并重

要上好并掌控这门对知识要求非常全面和广博和对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课程,对一名青年教师来讲还是很有压力的。在上课期间要随时应变各种情况,时刻和学生保持联系,进行交流,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学生知识和实践上难题。当然,在有的班级师生良好的互动之下,学生也给回馈了很多惊喜。这样的课程老师和学生不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觉,对学生也好,对教师也好,也是一种新型体验。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课程备课、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对行业企业知识的储备,更新案例,与时俱进。

(三)课程教学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由于开设在大三,后面四周直接面临的毕业论文设计,这对很多学生来讲一听到8000字以上的论文就是一道坎。而本课程的任务成果对毕业论文完成是有帮助的。

有的班级整体毕业论文完成是比较顺利的,大部分同学选题都是以该课程搜集资料为基础。很多学生由于课程的学习有了经验,很少听到抱怨字数的少,往往抱怨的反而是“老师,我是不是写的太多了”,一不小心都是万把字,对一些观点的把握也相对比较明确。

当然,有的班级整体上来讲课程任务并没有完成很好,大部分同学都清楚的认识到课程任务并不足以来支持论文写作,自己的任务都不信任,只能还是重新选题,加强了毕业论文的困难度。

【参考文献】

[1]《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年。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8

摘要:本文对多年实践形成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介绍与总结。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考核方法设计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估设计

“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课是国际经济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对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原理,并应用到实践中进行市场分析、定位、为企业开拓市场……将来可以较自如地求职、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理论部分内容庞杂,而实践部分的教学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门看似简单,却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的一门课。笔者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了近10年不断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一门课程来说至关重要,笔者现把教学设计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和同行交流。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当前国际营销的特点,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整个操作流程,会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开拓市场;并且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策划报告,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业务技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一毕业就上岗,实现“课程训练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设计,设计原则坚持“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几个原则。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本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教学内容经过消化和吸收,很好地处理了文科类学生技能训练困难的难题。宏观上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即将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几个模块,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比例大约1:1。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基本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课程重点放在企业需要的营销业务处理能力的训练,并反映当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该门课程出发,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行之有效的“实战法”的教学模式。“实战法”就是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以一个问题或目标为主线,把整本书的教学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

(1)采用团队训练的方法――组建“虚拟公司”

首先,在开始上课的第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自己组建4-6人的一个“虚拟公司”,每个公司自己“注册”名字,并准备一个公司标牌和业务夹,然后老师根据需要分配给每个公司一定的“虚拟资金”,以方便其运作。

(2)将整个教学变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公司成立”后,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了。在教学中,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任务,围绕这个任务进行“实战”训练,具体见下图。

这样这门课程的教学变成了一个实战的“业务流程”,围绕一个项目或产品从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者情况开始,到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规划,到最后具体营销策略的实施、管理和控制,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报告,实践教学使庞杂的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战”训练。

(3)理论的教学始终和实践相连,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

无论教材是怎样,教师都应该坚持理论紧紧依托于实践,以实践中的营销活动为基础。例如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国际市场营销概述以及国际市场概述,老师可以以启发的形式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从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国际营销中取得成功的案例、获得利润的数字入手,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然后安排每个公司收集当地大企业的信息,了解这些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情况。在本门课程涉及到的理论教学中,紧紧依托当地或国际上的实际的国际营销活动,通过老师精选的案例和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来分析、巩固对理论的消化。

(4)引导为主,辅导为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围绕实战的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

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去体会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遇到不懂的也通过查资料解决。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供及时的引导、辅导,给予必要的指点、解释。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每次业务汇报都采用“Presentation”的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次学生完成一次“业务活动”,要求“每个公司”对自己的“成果”除了交报告外,还要简明扼要地制作一份Power Point的电子版的汇报文稿,鼓励每个“公司”推举1-2个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公司的“成果”,讲解完后,由其他“公司”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演讲公司的全体成员都可以回答,全部结束后,教师针对刚才演讲的报告、学生提问及回答的情况进行全面点评,并给予演讲的公司一定的“资金”奖励。

(6)在教学中营造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竞争

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创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营造学生“公司”之间的竞争氛围。例如,从第一次课开始,每次的“业务活动”根据业绩情况都有相应不同的“资金”奖励,对于个别表现差的“公司”也可给予“罚款”。在该门课程结束时将有一个“业绩排行榜”,同时大家可以根据在该学期课堂上各个公司成员的表现情况,评选出“营销明星”。

(7)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双语”教学

由于本门课程是国际化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灌输相关的概念和知识,首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程度,有选择地运用一些原版教材的一些术语、句子,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其次,根据需要,给学生一些跨国公司进行国际营销的英文案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通过英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间接地提高英文水平,以适应国际化人才的素质要求。

三、实践效果

“实战法”在笔者实践教学的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整个教学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实战训练,资金的鼓励也有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树立了理解、包容他人,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第三是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战”中不断地竞争,迫使学生不断动脑筋,独立思考,想尽办法解决问题,超越他人,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原则来教学设计过程,学习组织以公司业务员的身

份出现,学生在实训中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又扮演双重角

色: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企业环境”中业务人员的模拟者。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以“实战法”为中心,在教学步骤上的安排从比较简单、难度小、层次低、不系统的实训,逐步转变为系统全面、实用灵活的训练。包括7个步骤:

(1)理解知识:

对于国际营销的基本原理,我们本着“必须和够用”原则,通过精选企业应用的经典案例来讲授,并善于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再辅助先进的多媒体、动画技术,使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下就把所学的内容理解和接受。

(2)实际演练:

老师搜集了大量企业实际开拓国际市场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明白实际业务时如何操作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实际操作:

给学生设计实际的业务场景或相应项目,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处理业务难题。

(4)现场认知:

在学期的中间,安排学生去相关参观、实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布置给学生学习任务,为现实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与策划,让学生带着目标走向现场,通过在现场实际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全程策划训练:

等学生基本完成理论的学习以及上面的训练,老师要求每个模拟公司根据整个学期的学习以及若干次实践,完成一个全方位的策划报告。这个全流程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宏微观分析报告、市场问卷分析,利用市场细分为自己的公司寻找目标市场,并提出整套营销方案。这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环节。

(6)总结提炼: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和教师的总结提炼,进一步加深课堂的教学效果。

(7)课外巩固:本课程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如在网实训、网上自测、企业参观、分组讨论等,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五、教学方法设计

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强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与形成学习型组织。

(1)问题驱动法。针对国际营销知识点多的课程难点,全面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业务案例->引入问题->围绕问题提出知识点->解决方案->总结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案例法。用大量实例解释基本概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紧紧相连。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4)互动交流教学法。学生分组对某个任务进行讨论,学生上台讲,老师和听的学生提问,通过互动、交流明晰知识要点与难点。

(5)项目驱动教学法。以一个工作项目为中心,通过项目的完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6)调研策划实战法。和相关企业合作,帮助企业完成市场调研,并提交分析报告,最后做出相应策划。

(7)网络教学延伸法。网络课程是对课程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内容完善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学习指导、学习资源等拓展学习资料,为学生课后学习、网上辅导提供了一个平台。强调协作学习理念,即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重视学习过程的监控;突出学习阶段目标的制定,建立交流反馈机制;网络资源与课程同步,适应不同的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时间、活动分配,其在学生的课堂外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8)认证训练结合法。教学内容和国际单证员的考核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通过中级营销员、高级营销员等证书的认证考试,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与提高,形成比较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

(9)教考一致激励法。把评价考核体系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相对应,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这个评价以激励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不断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成就感,激发学生求知欲。

(10)仿真训练法。引入仿真软件的训练实现一对一的技能训练,学中练、练中学,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六、考核方式设计

该门课程在教学上进行的全面改革,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目标进行,同时在考核体系上也有相应的改革。

首先在成绩考核中,平时成绩(也就是平时的公司业绩)占50%,期末成绩又占50%。其次在考核中,考核方式、标准发生了变化。平时成绩以“每次公司业务的业绩”作为成绩,特别是每次完成的报告,它的考核标准包括:

1、是否有创新性,即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实际中的问题,能就所给的条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处理的方法,并且该分析具有合理性或可行性;(占总业绩的30%);

2、是否能有效搜集资料,并能用文字清晰、有逻辑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占总业绩的40%);

3、是否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当众利用现代化设施,清晰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回答他人就该课题的提问;(占总业绩的20%);

4、是否有合作精神,即能在模拟角色中与小组其它人员配合,共同完成报告。(占业绩的10%)。这些考核标准较好地围绕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至于期末考试,笔者也进行了改革,又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的成绩是1个小时的笔试,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另一部分成绩是最后完成的大报告a,以检验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七、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估设计

教学管理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向以学生在一个团队中自我管理、自主管理为主与教师监督管理相结合;从强调对个体学习的考核转变为对个体学习考核与对团队学习考核紧密结合;从强调对实训结果的考核转变为对实训结果考核与对实训过程考核紧密结合;从单一教师考核转变为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考核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有:

1、把企业意见反馈到教学。

在教学中定期和专业委员会的专业人士沟通,听取评价意见,特别是到企业了解企业对毕业学生的业务能力的评价,了解企业变化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2、通过评教来总结经验

《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精品课) 篇9

1.制造工厂取得成功的最重要途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做好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管理 做好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流程 做好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规划 做好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指导

2.产销经营的基础环节一定会谈到: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规模控制 质量监控 资源调集 技术支撑

3.多阶结构的产品的排程方式设定方法有: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左推法和右推法 高推法和低推法 前推法和后推法 顺推法和逆推法

4.使 MRP 成功的关键要领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料账准确 设备运行良好

生产计划排程尽可能稳定 制程品质无错化

5.“一个流”生产的应有效益不包括: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缩短工作件制程周程期间 制程问题的快速响应

提升作业员质量意识与质量责任 减少配置作业人数

6.抑减制程不良的主要方向不包括: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工艺面 质量管理机制 工人培训 现场管理方法

7.JIT生产的基础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极小批量投产 极大批量投产 供应体系健康 生产指令下达迅速

8.现场作业的起点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材料采购 设备生产 工人作业 进度计划

9.下列属于计划型模块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MRP用料需求规划 制令(派工)管理 3.C 细部进度计划 4.D 制程进度管制

10.下列属于制程现场型模块的是: 回答:正确

1.A MRP用料需求规划 2.B 制令(派工)管理 3.C RCCP粗略产能规划 4.D MPS主排程生产计划

11.下列是存货型生产计划做产品时的依据之一的是:

1.A 普通订单 2.B 销售预测 3.C 生产规划 4.D 公司决策

12.MRP 法的特色是: 回答:正确

1.A 定时订购 2.B 定量订购

3.C 适品、适时、适量 4.D 及时生产

13.工作中心可动数因素不包括: 回答:正确

1.A 生产线 2.B 材料 3.C 机台 4.D 人力

回答:正确 14.下列属于工时成本类回馈数据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制程移转—制程移转单 生产批制程工时记录 缴库—成品/半成品缴库单 制程不良记录

15.进度管制的基本要点不包括: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应完工日、时要进行先期提示和逾期警示 应完工日、时进行逾期警示

汽车配件营销课程标准 篇10

课程代码:1402003 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教务处 合作制定人:

制定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一、单位(部门):广州华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适用对象 中职一年级

二、适用专业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本课程是依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 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汽车营销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构造》(1401003),后续课程有《汽车零部件营销实训》(1401012)。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能够贯彻汽车生产企业营销理念、提供优质服务,联结消费者与汽车生产企业的具有高素质的汽车配件营销人员;要求学生,掌握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原理”、“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分析”、“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战略”、“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战术策略”、“汽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配件市场营销知识。3)掌握汽车构造和维护知识。

4)掌握汽车机械常识。

5)掌握汽车保险与理赔知识。6)掌握汽车配件营销的相关法律法规。2.技能目标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1)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意识。3)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5)具有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

4、证书目标 汽车驾驶证、汽车营销师、汽车维修工

五、参考学时与学分 1.学时 1

128个 2.学分 8个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教学,参照行业专家提出的汽车营销技能教学的建议,设定本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和课时分配,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单位,按项目教学法的观点,给出各项目的任务以及要求,用表格形式给出各层次教学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从总体上认识与把握内容以面向全体,适度提高为基本原则。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立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知识进行选取。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建议学时为128学时。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学时分配 备注 1 项目一 汽车与配件营销概述 12 2 项目二 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销售管理 12 项目三 汽车营销市场环境分析 3 12 项目四 汽车用户购买行为分析 4 12 项目五 汽车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 5 12 2

项目六 目标市场营销与市场竞争 13 7 项目七 汽车产品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15 8 项目八 汽车分销和促销策略 15 项目九 汽车服务策略 9 15 项目十 汽车运行市场分析 10 10 总学时 128 2.项目设计

理论 项目一 汽车与配件营销概述 学时 实践 12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介绍市场营销学基础知识。2.了解市场定义、市场营销形成与发展。3.掌握市场营销的概念和营销观念的演变。4.了解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汽车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难点: 掌握汽车市场的特点、汽车产品的社会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经济价值,了解汽车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验)室 程。教学及参考资料 汽车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二 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销售管理 学时 实践 12 一体化 3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介绍汽车企业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销售管理过程 2.汽车企业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汽车企业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销售验)室 管理过程 教学及参考资料 难点: 汽车课本 汽车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三 汽车营销市场环境分析 学时 实践 12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了解汽车市场营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构成及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2.掌握市场环境的分析方法 3.了解入世对我国轿车市场营销的影响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难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汽车市场营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构成验)室 及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教学及参考资料

汽车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4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四 汽车用户购买行为分析 学时 实践 12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了解影响汽车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 2.掌握汽车消费市场与汽车业务市场的购买行为特征,对中间商市场和零部件市场的特点有初步了解 3.介绍汽车消费者市场的几类购买者,并对汽车购买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1.汽车消费市场的类型 验)室 2.汽车产业市场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 教学及参考资料 难点: 汽车课本 设计市场调查问卷并进行实际调查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五 汽车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 学时 实践 12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了解汽车市场调查的意义 2.掌握汽车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的步骤及其方法 3.掌握汽车市场预测的步骤及方法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重难点: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1.汽车市场调查的种类与目标 教学地点 2.几种汽车市场调查方案和工具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

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汽车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六 目标市场营销与市场竞争 学时 实践 13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学习汽车市场的划分和汽车企业的市场定位概念和方法 2.掌握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 3.了解汽车企业如何评估市场细分 4.掌握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变量、目标市场营销策略。5.介绍市场细分提出的依据,市场细分的原则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点: 汽车市场的划分和汽车企业的市场定位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概念和方法 验)室 难点: 教学及参考资料 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变量、目标市场营销 汽车课本 策略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6

理论 项目七 汽车产品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学时 实践 15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介绍汽车产品概念及其生命周期、产品组合策略、汽车新产品开发策略、汽车产品品牌策略 2.介绍汽车产品价格构成、定价的影响因素,一般汽车市场定价方法和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3.掌握汽车产品概念及汽车品牌策略。4.掌握汽车产品的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1.汽车市场的划分和汽车企业的市场定教学地点 位概念和方法 2.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变量、目标市场营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销策略 验)室 难点: 教学及参考资料 1.汽车市场的划分和汽车企业的市场定 汽车课本 位概念和方法 练习与习题建议 2.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变量、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八 汽车分销和促销策略 学时 实践 15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介绍汽车配件分销渠道的作用与类型、汽车配件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管理、分销渠道如何选择 2.介绍汽车产品促销组合,包括人员推销、广告促销、汽车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 3.掌握汽车分销渠道类型和选择方法。4.掌握各种促销方式的特点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7

1.汽车分销渠道类型和决策过程,组织教学地点 的特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2.汽车配件分销渠道的作用与类型、汽验)室 车配件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管理、分销渠道如教学及参考资料 何选择 汽车课本 难点: 练习与习题建议 1.人员推销策略 2.营业推广策略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3.汽车广告策略 4.汽车销售促进策略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九 汽车服务策略 学时 实践 15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1.介绍汽车服务与营销之间的利害关系 2.介绍汽车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技术培训、质量保修、备品供应、组织和管理售后服务网络和企业形象建设 3.参照汽车4S店售后服务内容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难点: 汽车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技术培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训、质量保修、备品供应、组织和管理售后验)室 服务网络和企业形象建设。教学及参考资料 汽车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理论 项目十 汽车运行市场分析 学时 实践 10 一体化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介绍汽车市场运行分析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对汽车市场进行动态分析。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地点 重难点: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汽车市场运行分析的几种方法,让学生验)室 学会怎样对汽车市场进行动态分析 教学及参考资料 汽车课本 练习与习题建议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占 10 %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讨论课、现场

教学等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2)教学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较快掌握本

课程的基本内容。

2.教学辅助资料 9

录像片、多媒体资料等。3.汽车4S店参观实习4. 任务教学法: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

要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 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

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它强调教学只有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满

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

得好。任务型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情意色彩。2.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专任教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1名,是一支校企共建、“双师”特色鲜明的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精品销售台 1 张 工作座椅 1 张 精品货架 1 个 实训用汽车零部件 1 套 汽车零部件模拟销售幅 汽车零部件销售流程1 配件营销实训,零部件认知实训 挂图 实训室 计算机 1 台 套 虚拟实训软件平台(终1 端)打印机 1 台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专业名词要规范,技术用语要准 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有一定的补充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提供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引导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方法。具备按照本标准制订的测试题,要有一定的知 10

识,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应及时地利用反馈信息,不断修订、新测试题,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推荐选用李丕毅,屈丽主编的《汽车零配件销售》。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其中:作业及提问占60%,出勤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市场调研报告)。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成绩60% 对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提出差异性考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肯定学生的突出方面。

上一篇:五年级班主任年度教学总结下一篇:学车记六年级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