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共10篇)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 篇1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红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用毛主席写的诗,做开头曲,写的是即将看到长征胜利的曙光,但道出了多少血汗艰辛。我听着这首歌,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内心五味杂陈。

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红一方面军就走了二万五千里。敢问,短短24集,每集46分钟上下,加起来不到19个小时,要问我从中体会到或是学习到什么,我除了惭愧,无以回答。19个小时,我舒舒服服坐在电脑面前,除了画面和音效还有历史的刺激,我所经历的感受还不如那些战士在战场上呆的一个小时来得毁灭。在此谈感想,我心里是不安的。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看见,红三十四师血染湘江,陈师长为了不让敌军得逞,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我至此仍心有余悸。我看见,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把老蒋的几十万军队远远甩在后面。我看见,风霜雨雪,冒死躲避轰炸机的红军,为了生存而食草根地衣的红军,站在老百姓身边,无私奉献的红军。而我,我却念不出他们的名字。我相信很多大学生和我一样,可以一眼念出当红小生,花旦的名字,爱好,甚至生活经历。而我们却对长征这段历史,这些英雄时常不闻不问,说来实在惭愧。

看完电视剧《长征》,有两个字,让我时刻谨记——一个是苦,一个是创。

说到苦,不仅是吃苦这么简单。“苦”是人生常态,是“乐”不可或缺的反作用条件。长征是一条吃苦的路,更是一条走向光明的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知道,任何一条未来的路,都将是不易的,如果没有对“苦”有深刻的认识,不懂吃苦的意义,不能体会吃苦的心境,那么什么梦想只会是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下,新时代的大学生,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受益于这个时代,也更有责任去为这个时代,无论从小我还是大我的层次上,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至于创,我相信每个看过《长征》的人都能明白,红军长征,甚至之前的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等,新中国的今天,都是老一辈的革命战士创出来的。创——要敢创新,要创造,要创业。发展永不止步,创新的步伐便不可停下。新时代的我们,要重拾长征的勇创精神,在新时代的沃土上,发新芽,创新业。

长征结束了近百年,电视剧《长征》也看完了,但是新的长征还在等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长征要走,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责任。至此,我希望,长征精神不灭,中华儿女,永远带着长征的火种走下去。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二】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威风凛凛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轻易……”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兵士又要阅历何等的艰巨困苦呢?诚然,宽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好汉气势,一路上乘风破浪,战胜了凡人难以设想的难题。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听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笼罩的深谷,战士们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苦为部队摸索出一条前进的途径。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苦之路,也是一条性命之路。碰到宽阔漂亮的草原,本认为有了盼望,谁又能想到里面储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良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牢骚。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逝世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食粮的缺乏,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兴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懂得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相互辅助,互相激励的阶级友好。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坚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尽力学习迷信文明常识,在艰苦眼前决不抬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窗们,我们要发愤图强,急起直追,用民族的巨大智慧迎接挑衅,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富强斗争不息。我们涓滴也不能沉醉在先人创造的事迹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破,发明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必定要做到的,也是完整可能做到的!当然,这须要倔强拼搏的精力。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由长久的耐劳锤炼,才干逐渐造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发生在奋斗中,勇气是在天天对困难的顽强抵御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决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规语就是大胆、顽强、动摇,就是消除一切阻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比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惧怕我们的强盛,甚至有些处所想搞决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陋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念和毅力来面对挑战。

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个别不可宰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古代化。用长征精神空虚自己。以进步的科学技巧,加强国防,进步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举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位置,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壮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播种了刚强、智慧、英勇、自负、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格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本人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程运气严密地接洽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度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簇新的历史,奏响将来更有力的强音!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三】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看完大型纪录片《长征》,明白了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x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本【四】

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五】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极高的今天,在高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还能够在学校的要求下观看《长征》这部不平凡的历史巨片,实属罕事。我很庆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再次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革命前辈、先烈们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繁荣与富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的革命精神,没有他们与敌人英勇奋战,没有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与自由民主。

“红军不怕远征能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礞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好一首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歌曲,它深刻的体现出当年中央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围剿的坚强毅力。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再加上有飞机轰炸的重重困难,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踏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经11个省,终于胜利到达了革命根据地陕北,从而挽救了中国的命运。红军长征能够成功,这完全是集体奋斗、团结、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一个合适于党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一个正确的长期发展目标,一个完整的行军计划,拥有一个统一而又明智的军事指挥团队,并充分发扬了民主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当今世界,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努力发挥各自的潜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像红军一样从弱小逐渐变成强大,再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并不断的积累成为根据地,再通过这样一个根据地慢慢的发展、扩大,从而使得我们的学校也发展了,创造的效益也提高了,同时学生的素质和品质也就会相应的提高了,我们的学校也就越来越好。这样就可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可以为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将教育事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这一个共同的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在读的学生都要有吃苦耐劳的长征精神。

红军的长征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他们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要富强,只有靠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代社会高速的发展,不能靠神仙与皇帝,只有靠我们的共同努力与奋斗,才能走向胜利,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们社会正处在“红军不怕远征能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有满腔的热血与激昂的斗志,我们要吸取红军长征的经验与教训,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努力把教育、社会机制提高上来。特别是起带头作用的社会官员们,不仅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红军革命精神,更要有自我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善于学习,总结经验与教训,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真正实现“三军过后尽开颜”.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的、努力的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教训,把他们的这种激情融入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拟定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 篇2

在飞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着说道: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这是电影《我的长征》开始的画面。说实话,我很奇怪,这位老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没容我多想,我已跟随主人公走进了他的世界里。

那一年,他,王瑞,小名瑞伢子,还是一个在父亲和姐姐百般呵护下的孩子,跟着父亲四处躲藏敌机的轰炸。这时,幸运的他在度过湘江时,遇见了从未谋面的他。从此,两人便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并且,瑞伢子开始了他最幸福又最痛苦的长征生活。

看到湘江战役时,我突然想: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描述以往的长征?长征是伟大的,因为他见证了一个内忧外患的民族的成长史;但同时他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让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由于某些人的错误指挥,湘江边上尸体成山,其中就有瑞伢子挚爱的父亲的尸体。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眨眼之间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看到那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回头看看我们此刻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还有资格抱怨吗?以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果断献身,毫无怨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当然,长征的胜利,除了因为士兵的献身精神,还有党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上,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心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此刻,党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此刻,虽然有很多的党员干部贪污fu败,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在这部影片中,有三个字让我很感动:跟着走。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无数人的信念与力量;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瑞伢子的父亲说过,瑞伢子说过,曾连长说过-----无数的人都说过。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跟着共产党走永远是正确的。所以,尽管党内有不和谐的音符在,我们也不能一口否决了整部曲子。我们要始终相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是的,在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在过赤水河和娄山关时都取得了大捷。这给我党我军将士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在娄山关大捷后,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能打仗的队伍,还是一只团结的队伍。当彝族兄弟拿枪对着他们时,他们坚决不抵抗,就怕不细心伤了这些无辜的人,之后他们用代表友好的歌声化解了一场误会,让他们认识到了共产党与其他党不一样的地方。且看今日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把中国推向更完美的明天。作为汉族的我们,绝不歧视少数民族,我们做到了。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注定是艰难的,它充满了无法预知的劫难。冰山雪地沙漠永远伴随着将士们。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到的地方就是渡过大渡河的场面。那时候,要想过河必须先抢回泸定桥,而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可是,所有将士在接到两天的路程要一天走完的命令后,没有任何的抱怨,就这样穿着草鞋跑到了泸定桥。为了让大部队安全过桥,将士们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往铁桥上铺板子。应对不长眼的子弹,谁也没有退缩,只是前进,在枪林弹雨中前进。铁索上的斑斑血迹,河里数不清的尸体,可是一拨一拨的士兵从未间断。为民族献身的团体荣誉感在他们身上一向延续着。虽然历史不断发展,但我期望这种精神会历久弥新,永不消亡。

到此,影片结束了,我感觉自我又重新认识了长征,并且被主人公王瑞感动着。就像影片开始时他说的那样,长征是他最幸福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奉献;长征是他最痛苦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姐夫,好兄弟,好连长,那个为了救他失去生命的连长。我无法想象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我也无法体会他内心的痛苦,但我能够肯定的是,长征会永远在他心里,永不消失。

我没有经历过长征,我无法确切地了解那些经历过长征的人的感受。可是,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觉得自我懂了很多。突然发现,自我是那么的渺小。有时候,我会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批判现实中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比如,看到政府官员的负面新闻时,会忍不住说几句,觉得共产党并没有那么好,可是此刻,我发现我错了。不管怎样样,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日,我们的今日是他们用血和泪换来的。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话,跟着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永远不会走错路。对于我自我来说,我会将长征精神永远记在脑海里,刻在心里,并用它来时刻提醒自我:好好珍惜现有的生活,并且为完美的明天不断地奋斗,争取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今天下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一影。这部电一影主要讲了一个名叫王瑞,小名叫瑞伢子的孩子从一个少年变为一个优秀的红军战士的故事。

在这个影片中,我最难忘的镜头是敌军的飞机在红军过湘一江一时对战士们的狂轰乱炸。一枚枚炸弹投入水中,溅起的水花有几丈高。一枚枚炸弹射在房屋上,房子一座接一座地轰然倒塌。残存的几面颓墙上,挂着几十个伤员,他们浑身是血,衣服已经如乞丐服般破烂不堪。看得我一毛一骨悚然。

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们一边在十几根铁索上艰难地攀爬,一边机警地躲避着对面的敌人的槍林弹雨,随时就可能降临的危险让人不寒而栗。不好!王瑞的姐夫在攀爬中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但他双手紧一握着铁索,看起来好像摇摇欲坠,我害怕地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下去。

结果,王瑞的好几位亲人和几名胜似亲人的战友,都在长征一途中牺牲了。

正是在长征一途中的耳濡目染,才使得王瑞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中国解放后,每当回忆起长征,王瑞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他是百感一交一集啊。

看完后,我的内心翻一江一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战士在长征一途中克服了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平时的所作所为。学一习一的时候,一遇到困难我首先就想到了退缩,而不是想办法克服。一遇到挫折,我就抱怨,有时候甚至一蹶不振。

今天看了《长征》的电一影我明白了,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血泪史相比,我们现在遇到的挫折又算什么?我决心,从今往后,我要学一习一红军战士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一精一神,学一习一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一精一神,做一个勇敢而坚韧的新少年。

而且,通过看这部电一影,我也知道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一习一,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感恩并回报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英雄们!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长征》中的镜头,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一毛一主席的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壮丽的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篇章。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激励着我们进行新的“长征”。

整部影片充斥着苦难与快择,充斥着光荣与牺牲,并借助王瑞的成长历程再现了红军长征这段神奇的历史。电影虽然结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气挚磅礴的影像还历历在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飞夺泸定桥”。

二十多名战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密集的“子弹雨”,在铁索上行走着,向东桥头猛冲过去。那一刻,我惊呆了,红军战士们在那样险峻与艰难的环境下,竟以肉体去抵抗敌人的钢铁武器,那是一种怎样的坚持精神啊!敌人在桥头扔下一颗颗“冷酷无情”的手榴弹,桥面上是浓烟滚滚的火海,桥下是湍急的江水,红军战士们却毫不退缩,与敌人们进行殊死拼搏。终于,天地也被红军感动了,让红军获得了胜利,我当时十分振奋,心久久不能平静。

历史的红色旅程刚刚结束,未来的红色旅程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鲜血树立起了一座万事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精神也靠我们去延伸,我们只有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可以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而艰巨的责任。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扬先进性的光辉篇章。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现在回首来看,人民“跟着走”的选择没有错,那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跟着什么走,当然也不能跟着错误走,这是它给我们的启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也正是毛泽东看到了这点,对中国的现实给以正确的分析为中国革命该走怎么样的到了,改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个学生,我就要时以长征精神提醒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

《我的长征》这部电影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我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资料,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日军来侵略时,我军将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可是,面前的景象却令人心痛: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打敌人,四周血流成河,血花四溅,惨不忍睹。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应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毫不退缩,应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当我看到瑞伢子把上次停电用剩的蜡烛头包好时,我被他这种节俭的精神感动了。此刻,有哪些人会懂得珍惜,会把用剩的东西包好?我想应当不会有了吧。即使有,也很少吧。可是我们不能忘了,此刻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靠他们这样一点一点的节俭、英勇奋战而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繁荣昌盛的今日!他们的这种行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学习。

长征途中,能和自我的战友一齐抗战,是欢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是痛苦的。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欢乐的时光,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光”。看着红军战士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看着他们穿着破草鞋过草地翻雪山,我这才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是啊,红军是英勇的,是伟大的,是了不起的!为了革命胜利,他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多少的生命!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基本上都是饿肚子的。有时,一把炒黄豆都能分五六个人呢。如果能像我们此刻每一天都能吃饱喝足,那他们打起仗来肯定会更加英勇。此刻,我们每一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可口的饭菜。每一天都睡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看过去,想想此刻,我们简直就处在人间仙境了。

当红军遇到土匪时,他们用一片赤诚来对待,最终把他们感化了,他们在一齐载歌载舞。我想我们也应当这样,用一片赤诚之心来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红军战士这种应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日,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当感到羞愧!我想,今日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两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在影片末尾,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我们应当学习红军战士这种可贵的精神,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我的长征》这部影片,把我们又一次带进了那段已经逝去的腥风血雨的历史,使我们感受到那段飘摇的岁月,被那些坚忍不拔、执着不懈的人们感动着。历史的重温,革命的历练,让我们的身心接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我的长征》以小红军王瑞为线索,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的,困难没有吓到他们,他们一路走了过来。从遵义会议前的被动挨打到四渡赤水河,他们知错就改,明知果断。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飞”过了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翻过了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踏过了杳无人烟的大草地,他们爬过了崇山峻岭,渡过了湍急的河流……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我们这支红色大军,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不,这不是奇迹,这是革命精神来完成我的长征。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 篇3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从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到爬雪山,过草地长征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重走先辈们走过的路,更能领会到长征的精神。

“只要跟着党走,跟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这是红军战士们所坚信的,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即使啃树皮,吃野草,迎风斗雪,深陷泥沼,甚至是“就这样背靠背死去”,他们也还是靠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那坚守信仰信念的政治定力,走出了一条英雄之路。

当“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的呼声在我耳畔响起,我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泪水在那一刹那涌出眼眶。那一刻,我仿佛也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员,紧跟着前辈们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黎明。

关于聆听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本 篇4

长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的马,不吃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

关于聆听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本【二】

信念永存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

关于聆听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本【三】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长征使中国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载入世界编年史的一定是更华美的篇章!

关于聆听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本【四】

宣讲团的成员生动而形象的宣讲,带领全场听众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当中.乌蒙回旋战,革命先辈的智慧让我们敬服;飞夺泸定桥,耳边响起滚滚的大渡河水,眼前硝烟弥漫、铁索生寒;身边好人好事令我们肃然起敬.全体听众聚精会神,时而寒毛矗立,时而心潮澎湃,感受着故事党课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开展“故事党课”教育活动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实现全乡脱贫攻坚目标的精神力量.宣讲的红军长征故事,生动凸显了红军长征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解放新中国、坚持革命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身边好人好事彰显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树立了榜样.关于聆听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本【五】

长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的马,不吃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关于《长征》观后心得体会 篇5

长征干部学院张旭敏老师讲授的《红军长征在阿坝》,让我了解了红军在阿坝州经历的艰苦历程以及阿坝州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同时也使我明白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精神内涵以及这段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参观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和两河口会议会址,观看了红军在阿坝期间的上百件遗物、文物、图片资料,再现了红军长征和在阿坝州开展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在老师的讲解下,回顾了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在长征干部学院教师的组织下,还赴梦笔山和日千乔沼泽地体验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过程。这些使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的恶劣气候和地理环境、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党内还有不统一的思想存在。如果没有为民为国的胸怀,没有革命必胜的信念,没有团结的思想和严明的组织观念,就很难战胜这一切,并取得胜利。

经过这次党性教育,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第一,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要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自身的为民为国意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加强学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自己从事的职业教育工作中积极推进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为促进温州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为中国走向世界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规矩。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从我做起,严格执行党的八项规定,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切行动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滥用职权,不搞特殊化,不徇私情,一切为学生的成长着想,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以身作则,做一名师生放心的干部。

★ 关于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 重走长征路老师发言稿

★ 网上重走长征路个人学习心得

★ 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总结

★ 2022年走长征路心得体会感受作文

★ 重走新街口散文

★ 重走来时路作文700字

★ 重走青春路演讲稿

★ 万里长征路作文700字

长征观后感 篇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这场非自然性人口大迁徙,似乎是中国辉煌革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心站点,一说起中国革命,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长征”;教课书上关于长征的内容也是从小学到大;各类以长征为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拍了又拍,这些都提示着我们长征在中国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它不仅仅只是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不仅仅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转折;也不仅仅是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它更是中国人民解放的希望,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从前,教科书上在描述长征时除了介绍其战略意义外,对其的描述为: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没粮食了就吃草根,把鞋带和鞋子煮了吃以充饥。然后一并介绍雪山草地艰苦的环境。文字毕竟无法转化为影像,所以我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对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当时只觉得他们物资艰苦能走过二万五千公里的征途确实很不容易。

上大学了,近代史课上、毛概课上都讲到了红军长征,通过这次机会,我认真观看了《长征》电视剧中红军过草地的艰苦场面,短短45分钟的影像真的令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我不知道电视剧拍摄时对场面还原度有多少,但我知道的是电视剧中一集的长度能展示的不过了了,而历史上红军长征13个月零2天中,红军经过草地的时间却又一个月之久,一个月内,他们忍着伤病,几乎每天都在与一集电视剧中恶劣而艰苦的环境做奋斗,甚至有不少优秀的红军战士就此长眠在草地上,可想而知,他们的艰难与豪情。

电视剧中几乎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唏嘘不已,难以忘怀。红军进入草地时,洛桑**带领一批藏族同胞给予红军战士救援物资,不多,仅仅是机头牦牛和一些青稞,可是在当时全国战乱不断、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藏族同胞对红军的支持足以显示出他们的善良与真诚,我相信各族同胞对国家和平的希望,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期盼也为红军长征的 胜利带去了心灵上的扶持吧。

红军进入草地之后,面临着更加恶劣的环境,经过长时间的跋涉,战士们已经非常辛苦了,可行走在草地中时时要面对泥沼水潭,泥泞的路拖住了战士们疲惫的身躯。而这时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又下起了大雨,仿佛上天也在给红军使绊子。因雨,许多战士们晕倒了,他们身边的人又会将他们扶起继续往前走,有时候我想,若是现在,还会有人在极度饥饿、寒冷、疲惫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这一段征途吗,旁人摔倒了,还会有人将他扶起继续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吗?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仍然秉持着永不放弃、互帮互助的精神,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却早已忘去了祖先的教诲,长征这场人类历史上教科书式的迁徙,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令人心酸的是,因病被抬在担架上的周恩来副书记在杨立三困倦摔倒之后,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说“看立三,看立三!”;邓颖超在陷入泥沼,被救之后高烧不退时,说“最后一针退烧针留给恩来吧,党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恩来。”彭德怀晕倒后,刘少奇扶起他,问警卫员要炒面给彭德怀充饥时,小警卫员束手无策并失声痛哭,而他哭泣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刘少奇冤枉他未将口粮予以彭德怀解一时之需,而是因为他对自己没能保证两人的口粮而自责…,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为了自身而考虑而悲喜,一切的自责、悔恨都是因为没能保证集体的利益,他们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来强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保存革命领导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是每个人的希望与追求。同时令我感到敬佩的是,革命党人苦中作乐,坚忍不拔的精神。邓颖超被蔡畅和志红从泥潭中救出时,动情的说“大姐,我以为见不到你们了”,邓颖超被扶到了一边,她说要将野花送给她时下的佛祖蔡畅,颖超接着说“好像我们这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女人,就失去了女人应该爱美的属性”,而当她们将野花置于发间微笑的那一刻,我却认为她们是最美丽的女人。作为红军的干部,蔡畅、刘英、邓颖超她们为红军牺牲了很多,饥寒都是常态,更何况爱美的机会?但她们的面容因为艰苦奋斗、不离不弃的精神而闪耀,她们的付出更是她们美丽的代名词。红军休息时,曾经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清算的博古小心翼翼的在泥水中抓鱼却被困于泥沼中,他坚定的支持者也是他的好朋友凯丰急忙赶来帮助他脱困,并抓到了两条鱼。两人互相调侃“阁下的抓鱼技术还是没有我高明”、“这两条鱼一条给颖超,一条给月华吧,她们都需要补充营养”,说着,两人相视一笑…

如果苦难不可以避免的话,那么笑着面对将会使一个人的生命在黑暗中迸发出光彩。

长征是一场最为艰苦的斗争,而红军战士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试问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况下,都互相扶持、艰苦奋斗的人怎能不可敬?试问面对艰难险阻,都能不计前嫌,敢于奉献,积极面对的人怎能不可爱?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群值得我们尊敬爱戴的人。剧集结尾,在红军面对沼泽踌躇不前时,毛泽东带头挽起了身边人的手臂,大家排成一排,大步向沼泽走去,我摔倒时你拉我,你摔倒时我扶你,就这样红军走出了沼泽,并发动了包座战役,粉碎了将红军饿死在草地的阴谋。

万里长征是组成中国革命史的中心环节,对今天的国家建设和人民性格也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和引导作用:

面对革命重大挫折,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红军战士们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勇气和力量,是因为他们胸怀为国为民的崇高革命理想,这使他们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因而具有天大困难脚下踩的英雄气概。同时在革命必胜的信念支撑下,红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这启示我们革命低谷的出现并不可怕,因为历史的进程不是直线的,暂时的失败不能改变历史所昭示的发展方向。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明确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而红军在长征中表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更是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顽强不屈的毅力翻越变化无常的大雪山,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表现出红军战士们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

离万里长征已经过去了80年,80年里中国崛起,巨龙腾飞。但每当我们想起它时,总会感到感动与震撼。结局时雄浑壮阔的《国际歌》在我耳边响起,我感受了内心的激荡: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 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主人

长征观后感 篇7

——电影《长征》观后感

在看电影长征时,想到不久前,前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离世,报纸上写着“毛主席的女儿来吊唁主席的最后一位副总理”,在那时,忽然真正意识到其实那个年代真的已宣告结束了,那些真正完整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都已悄然离去了,而那段历史仿佛也开始褪去了那种真实的感觉,开始和愈加遥远的汉唐时年一样,成为了历史书上的铅字、电视剧中的场景,还有我们脑海中对于那遥远的日子的想象。有一些感慨,但是毕竟距离中国共产党真正步入发展的正轨、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长征,也已有七十余年了,一切终究抵不过时间。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段已渐渐远去的岁月,险象环生,艰苦卓绝,历经曲折似乎太让人畏惧,家国恩仇,英雄天下,烽火佳人似乎又过于浪漫。百转千回,还是那最熟知的“长征”二字,也许便已足够了。长征,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的远行的无奈;是“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的万丈豪情;抑或终还是那一句简单的“为国远长征”,让千千万万的本是平凡的男子女子热泪盈眶,背负起国家的责任,任是无怨无悔。

那是1934年10月,由于中共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国民党的包围中,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上,是继续遵循苏联道路由共产国际错误地指导中国革命,还是摸索着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样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跌入万丈深渊的境地。由此开始的长征便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战略转移,更是一次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不走中共便会遭到被清剿的危险,可这看似广阔的中国大地却是处处布满了危机,走出第一步已是艰难万分,而谁又会料想到之后的每一步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1934年10月至11月,由于李德、博古等人的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中央红军虽冲破了国名党的三道防线,但仍使红军处于不利地位。12月,中央红军渡过乌江,抵达湘黔边。文字的描述在这时总觉得过于简单,通道会议、黎平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红军便转向了川黔边地区,但是,在电影长征中,我们看到了这寥寥数字中的艰难与努力,在强大的质疑面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使它是正确的,而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决不让步的精神也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铺垫,接受毛泽东的主张,改变作战方案,也可以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一步,从这里开始,毛泽东有了发言权,他的见解也得到了更多的人的支持,由此带来的更加有意义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开始运用中国人自己的主张去解决问题,开始打破教条主义的枷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遵义会议上大放异彩。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无疑是长征路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毛泽东作为一个既熟知马克思主义又了解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可以说是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重要的转变。犹记得电影长征中,在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带着微笑相互握手,那是对于中国革命充满坚定充满希望的笑,是历经磨难的中共党人们团结一致相互信任的握手。虽然,长征的路仅仅只走了一点点,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将继续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从苏联到中国,从上海法租界到遵义,都已经走过,以后的日子,那句“世上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理应唱得更加得响亮和坚定。

长征的路太长,或许谁都没有想到,最初的战略转移会变得这样的漫长,但是长征的路再长,每一步走过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土地。赤水、金沙江、泸定桥、雪山、大

草地,从前的共产党人可能会知道中国的每一个地名,知道地图上它们的位置,但是从前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走过、经历过,而正是长征,正是在长征路上这样的且行且看且思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真正将马克思主义散布于中国偏僻的各个角落,正是长征,让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融入中国的大山大河,中共党人正因为亲身走过,所以才能更加知道这个国家当时的现状和它所需要的,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更加符合中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与长征同行。

残酷的自然条件,党内分裂势力的排挤,党外国民党的封锁围剿,那种生命随时都会逝去的环境中,却最终,中国共产党完成了长征的征途。之后的人们常常会去追问,到底是什么让那时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样人类历史上空前,恐怕也是绝后的战略大转移,到底什么是长征精神,然后随之回答的是乐于吃苦、百折不挠或是不怕死这样的描述,而在各种访谈中,我们听到那些经历长征的老人们对于长征更多说的是不得不,是想要活下去。我相信,有那么一种力量会让人风雨不惧、生死无悔,也相信对于每一个走过长征路的人,驱使他们坚持下来的力量是不同的,是聚集了太多的情感的,正如牺牲和求生可以同时凝结在长征精神中那样,求生是坚持走下去的本性的意志和希望,而牺牲是在艰险中人性之光的绽放。

长征结束的很多年以后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完成了建国的大业,然后又有现在安逸的生活,昔人已逝,有了只能听由电影讲述的我们。电影的场景总是变换太快,而电影外的我们总是想探寻他们当时的心情,想象长征中他们每一步的情景,但生活在安逸中的我们都会总总落败,却又再次会去继续追寻。中国的历史太长太久,因为长久,仿佛从前很多人很多事都犹如神话故事一般曾经存在着,让人怀疑它究竟是否曾经存在过,就在你我所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上。即使如此,即使也许在某一天,我所走的路恰好他们和她们也曾这样走过,但是,时间的长河已然就这样划开了我们与他们和她们的距离。彼岸,是他们和她们历经沧海桑田,最终相视露出的安详淡然的微笑;而此岸,则是仰望着、痴迷着的我们。

时间会冲刷太多的东西,但是,有些人有些事总会凿刻下深深的印记,纵然时光流逝,时人不在,之后的人们也依然可以触碰他们刻下的凹凸的痕迹,而那些印记所一个个连结而成的,我们便唤作,历史。

毛泽东选集 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细细拜读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毛泽东于1939年写的。该书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的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形式;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它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其中毛泽东所阐述的“三大法宝”及其之间的关系对我很有启发。“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形象比喻,它们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三大法宝”对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我结合自身体验与该书中的论述对“三大法宝”有了一些理解: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来说,我们也应该有符合自己的、帮助我们取得自身成功的法宝。毛泽东说的“统一战线”是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而我们青年大学生可以把“统一战线”看成“团结同学,真诚待人”即是广交朋友、搞好人际关系等。即使我们不能做到和每一位同学成为知己,但在大学期间,我们至少应交得一两个真心知己,这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就拿成功人士俞敏洪来说,他在大学期间,无偿地为宿舍同学打了四年热水,扫了四年地。当他创业遇到困难时,他在美国的那些同学就义无返顾的回来帮他一起创业。因为他们知道,俞敏洪把他们当做真心知己,只要俞敏洪有肉吃,就绝不会让他们喝汤。因此不论是在大学还是走向了工作岗位,我们都应该真诚地相待别人,这样别人也会真诚地相待你,也就为自己的发展排除了一些障碍,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对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坚持努力奋斗。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在这太平盛世中,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理智爱国,用自己的知识来强国。大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让我们过分放松自己,而是在给我们创造一个在学习上自由发展的空间,使我们在自己喜欢的知识领域里有所成就,对自己将来就业、生存及社会发展有所帮助。人生贵在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先进。毛泽东说过“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晚年的毛泽东依然每天坚持看书写作。我们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多学知识,不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

加强“党的建设”对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不仅在思想上,而且还要注重身体锻炼。大学是开放的,因此思想也应是开放的,但是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有选择性地吸取各种思想,以为我所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身体修养,加强体育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大学生为国效力,必须有健康的体魄。

《长征》观后感 篇8

当我看到长征二字时,总会想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吟唱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剧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没有吃、没有喝,约有几千红军将长眠于草地。一位团长受伤了,必须要用担架抬出草地,于是,两名战士忍着饥渴和劳累,一直抬着那位团长走在草地上,可是他俩还是有一人倒下了,为了不再连累战士,团长以要喝水让另一名战士去找水的借口,将身上能吃的东西和枪、穿的留下,自己陷入沼泽中死去,等那位战士也艰苦地爬回来时,他已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

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远足,在这个路途中,虽然我们走过了将近20公里的路但是对于长征这样的万里的话我们也并算不了什么,他就在这20公里中,每个同学团结一心,各自都不放弃。当有人累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同学帮忙家背包,尽管当时那个人有多累;当有人渴的时候,也会有人主动让出自己的水,尽管他知不知道他自己够不够喝;还有每一个带队的老师,他们不辞辛苦地跟着我们,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交通方式,但却因为考虑我们的安全便徒步跟着我们一起走,即使再累,他们也没有抱怨过,而是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长征观后感 篇9

在《长征》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渡草地的那段历史,我觉得哪,这渡草地就是一个字,苦!还记得上次,广播里,李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们浪费粮食,看了《长征》后,我深有感触,那些处在沼泽中的红军,甚至只能啃树皮、树叶!后面的部队,连树叶都没得啃了,只得吃自己的皮带、衣物。我们现在的生活与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像这样的生活,我们还不珍惜,还浪费!太可惜了!那可是用红军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啊!

再有,在沼泽地中前行时,那些伤口会溃烂、红肿,可红军没一个喊疼!我们呢,日常生活中,一点小磕磕碰碰就又叫又跳,在红军面前,我们算什么!正所谓“乱世之中出英雄”,在这种懒惰、懒散的环境下,人们的坚定的意志会被磨灭,所以,尽管天下太平,可依然要磨砺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电影《长征》观后感 篇10

前段时间公司党组织观看了电影《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以前我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不够彻底,所以我认为公司给全体党员播放《长征》这部电影让们学习是非常明智的。这样既避免了上课时只讲一些课本上知识的枯燥乏味,又给我们上了一次非常有用的,并且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毛概课,看完常常在思考: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是艰苦的,但是为了救国值得,长征是需要流血牺牲的,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值得。

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之林更好的发展。

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谈,但不能虚度光阴。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

上一篇:韩国留学常识下一篇:读《爱心与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