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科普部工作总结(精选10篇)
一、2009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积极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2009年1月19日至20日,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直16个部门共300多人,冒着雨雪凝冻,赴兴仁县开展2009年贵州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活动,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法律知识宣传咨询、健康知识宣传和大型义诊等形式,服务农村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省科协副主席钱斌率科普部和科技馆共16名工作人员参加活动,向兴仁县科协赠送价值3万元的科普资料,现场开展科普大篷车展品、展板展示和科学互动表演,发放年画、年书、挂历、春联共3000多本、农村科普小册子约4000册,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2、积极组织开展抗击雪凝灾害活动。自1月13日开始,我省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成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为了全力抗击雪凝灾害,科普部参加了省科协赴灾区调研组,及时向中国科协上报了全省科协系统受灾情况,争取了中国科协救灾拨款100万元,省科协又追加10万元,全部拨付基层,并翻印了《农村低温冰雪灾害生产自救手册》2万册下发,帮助广大农民开展生产自救。
3、组织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去年10月,中国科协启动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和全国调查要求,省科协、省统计局向省财政厅申请了20万元调查专项经费,在完成全国调查任务的基础上,增加调查样本量同步开展XX年年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在去年组织调查工作负责人和调查员培训、完成抽样工作并开始入户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省科协加强了对各地入户调查的质量控制,完成了问卷编码和数据录入工作,于3月21日将调查数据和全国问卷寄中国科协科普所。现正在进行数据处理,调查结果将于今年年底公布。
4、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省科协决定从2009年至2010年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项目,制定了《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于4月1日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58号),组织各市(州、地)及县(市、区)科协申报。全省有10个单位获批,开展此项工作,省科协共拨付培训资金50万元。
5、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下发文件4份,编印了工作简报。为贯彻实施《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9]13号)精神,根据石宗源书记和孙国强副省长的指示,5月9日,省科协上报了《关于我省进一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建议》(黔科协呈字[2009]81号),提出了保留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机构设置等三条建议。5月13日,石宗源书记作出“同意三条建议”的重要指示。因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工作变动,以及有关成员单位领导人事变动较大,省政府办公厅于7月9日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黔府办[2009]68号),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省政府副省长谢庆生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文阳和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任湘生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同时任湘生同志还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6、组织申报科技扶贫项目。5月5日下发了《关于申报2009年贵州省科协科技扶贫项目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78号)和《贵州省2009科技扶贫项目指南》。要求各地于6月15日前认真组织申报。对申报项目进行认真评审后,评出资助项目29项,资助项目经费32.5万元。
7、组织开展全省科普工作表彰工作。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励和动员各级科协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科普部制定了《贵州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试行),于5月8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82号),决定从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确定了以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基层单位和个人为推荐对象。共表彰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80名。5月22日,科普部下发了《关于推荐中国农函大先进分校、先进工作者的通知》,组织推荐了1个农函大先进分校和5个先进工作者,上报中国科协农函大,参加评选表彰。
8、与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共同联合组织了“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5月14日,召开了“2009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振兴贵州、服务三农、科技列车贵州行”新闻发布会。5月17日,“2009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列车贵州行活动”在贵阳市人民广场拉开序幕,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宣布开幕,副省长孙国强讲话。今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以及“振兴贵州、服务三农、科技列车贵州行”活动17日至23日同步举行。参加科技列车的专家80名,5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和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科技史研究和科学普及专家王渝生研究员在贵州科技馆分别作了题为《从科学家的故事看……》和《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的科普报告。
9、组织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为引导和帮助“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延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工作链,建立起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中国科协科普部今年在全国15个省组织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我省是试点省之一。5月22日,科普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市(州、地)科协按照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试点工作。
10、组织开展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测评工作。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县级科协的科普工作情况,对各县级科协的科普工作条件和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提高科普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科普部于6月3日转发了中国科协《关于组织开展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测评的通知》(科协普发基字[2009]12号)。收齐资料后,省科协科普部将88个县(市、区)科协的科普工作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于7月30日上报中国科协。
11、组织开展全省农技协基本情况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先进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优秀科普带头人的评选,有效推动全省农技协工作,根据中国农技协《关于开展全国农技协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科普部于6月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农技协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地)科协认真填报了“XX年年各市、州、地科协农技协基础情况调查问卷”,省科协科普部汇总我省情况后上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
12、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配发工作。4月,组织贵阳市乌当区参加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培训和接车。组织申报2009年科普大篷车,向中国科协递交了配车申请报告,毕节地区科协科普大篷车申请获批。
13、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要求,联合省财政厅7月向全省的9个市(州、地)科协和财政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贵州省2009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126号)。要求各地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申报材料,并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评选后上报中国科协参加全国评选。10月,我省申报的9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1个农村科普带头人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
14、组织开展“XX年年贵州省全国科普日活动”。7月1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贵州省200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具体事项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131号)。9月17日,省科协召集《贵州日报》社等省内14家新闻媒体,在贵州科技馆9楼会议室召开了“贵州省200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新闻发布会”。
9月20日上午,省科协科普部、反邪教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及13个省级学会的180多名科技工作者将在贵州科技馆举行主会场科普宣传活动。当天,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庆生等省领导将到贵州科技馆、人民广场、乌当等科普宣传咨询活动现场进行视察,参加活动。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在9月20日前后开展的重点活动共有167项(次),其中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科普一条街、启动仪式等)73次、科普进农村(社区、学校)35项、科普报告会(讲座、座谈会)25项、科技培训6项、科普展览14场、科普参观活动8次、其它活动6次。省科协还于9月22日至28日期间组织科普专家报告团赴基层,针对领导干部、职工、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人群,举办20多场科普报告会。
15、组织实施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项目”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项目。完成中国科协“一站、一栏、一员”建设项目,在南明、兴义、余庆建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并完成德江、湄潭的“西部科普工程”项目,向中国科协提交了“一站、一栏、一员”建设项目总结。
2009申报的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项目2项(毕节、赤水),“一站、一栏、一员”建设项目3项(福泉、乌当、印江),获中国科协批准立项。
16、积极制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2009年上报省远教办制作课件计划共7个。到目前为止,《菜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系列片)》已完成前期摄制工作。
17、积极参加省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9月底抽调王利波同志到省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其他党员干部认真参加活动各项工作。
18、完成相关资料的汇总和上报。4月,向中国科协上报了《XX年中国科普报告》征文(贵州);5月,填写省科协2009年“双学双比”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即2009年农村妇女培训计划表,报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
一是因地制宜开展科普大学建设。各街道社区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群策群力,共同创建”原则,相继成立了科普大学组织机构,确定了固定的讲师团,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相应的章程、学员守则、图书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学员名册、教学记录等10余种档案记录,从各方面为科普大学的成立做好准备。
二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确保社区科普大学长效发展。各街道和社区按先试讲、后聘用、动态筛选的程序,把驻社区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大学教师、驻街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建设一支热心科普工作、经验丰富、具有服务意识和适应能力的教师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科普知识、法律知识和医疗保健等知识讲座。积极尝试社会化办学方式,与驻社区单位携手联办科普大学分校,共建共享教育资源。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科普大学运行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由社区来组织人员、管理学习的办学模式,发挥大学的班委会成员作用,由班长带动,自我管理,科普干事只负责服务和联络等保障工作。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
四是广泛动员,吸引市民参与和接受科普教育。根据群众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市民参加学习。在每学期开学前,都发布招生简章和学习内容公告,动员社区居民积极报名;按需设课,按学员要求调整科普大学教学内容。丰富课余活动内容,发挥学员专长,引导学员兴趣,提高学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程东红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期间各地科普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她指出,过去五年,各级科协、科普工作部门上下一心、团结创新,实现了中央书记处对科协科普工作的要求,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规定的阶段性目标。她代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向地方科协、科普工作战线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程东红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五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从主要开展科普活动到做谋划全局性工作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以我为主”开展工作,到“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转变;三是实现了工作内容的转变,开始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主题来贯彻落实全面工作。这三个转变的完成为今后各地科普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程东红同志强调,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也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說明党中央、国务院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她要求,各地科协要更加自觉的将科协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之中;要坚定不移的继续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并向联合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要继续坚持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要深入分析科协科普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探讨做好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突出重点,树立和高举科协科普工作的旗帜,为实现2020年长远目标奠定基础,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新的
贡献。
徐延豪馆长在讲话中围绕科技馆和科普资源建设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和具体要求。他指出,科技馆在科普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集科普资源研发、对外交流展示、科普人才培养于一体,发挥着重要的“基地”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建科技馆总建筑规模接近8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0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对于我国的人口规模,科技馆的总量还不够,希望各位分管领导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各地科技馆的建设。与此同时,要把已经建成的80多个科技馆运转好,把内容更新好,把活动开展好,发挥好科技馆的的“基地”作用。
徐延豪馆长在讲话中介绍中国流动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全国科技馆巡展等工作情况。他强调,当前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时期,要结合科协工作的发展形势,结合社会公众科普需求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特别要重视信息化、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给科普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工作部署,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繁荣昌盛。
会上,杨文志部长作了《2011年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工作报告》,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介绍了基层科普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安排;副部长殷皓介绍了纲要实施和科普资源(科普活动)有关工作。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山东、安徽、云南、吉林的代表分别结合各地的工作实际和特点介绍了科普工作经验。
地方典型发言材料(按现场发言顺序):
以社会重大事件为契机,有效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俞涛)
抓好三创一带、建立长效机制,为河南科普惠农做出新贡献(河南省科协副主席 谈朗玉)
强化基层科普能力建设,推进首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北京市科协科普部部长 阎仁浩)
实施“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推动科普展教资源共建共享(山东省科协巡视员 许素海)
大力发展科普产业,积极探索并举机制(安徽省科协副主席 梁寿南)
小协会服务大产业(云南省曲靖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施艳华)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效推动科普“站栏员”建设(吉林省科协科普部部长 刘伟)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通过会议学到了经验,开拓了思路。随后,与会代表将围绕今后的重点工作进行分组讨论。
2004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本着“狠抓亮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组织开展“科普之春”等大型联动性科普活动,打造科普宣传品牌。一是组织开展了全市第八届“科普之春”活动。“科普之春”活动是聊城的一项特色活动,已成为制度,形成品牌。为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市科协确定把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今年“科普之春”活动的主要内容。3月23日,在冠县斜店乡隆重举办了第八届“科普之春”暨“万人科技培训”启动仪式。斜店乡及东古城镇的10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活动。省科协副主席燕翔、市委副书记霍正气参加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对我市的“科普之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启动仪式后,专门聘请的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王荫墀等三位专家,分别在两个现场,针对蔬菜、林果栽培管理技术问题作了专题讲座,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受到农民的欢迎。活动期间,市科协组织省、市专家重点深入到冠县、莘县、东阿三个欠发达县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其他各县(市、区)都举办了“科普之春”启动仪式,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开展活动125场次,10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培训农民2万多人,赠送科普图书1.2万册,发放科普资料20万份,受益群众30万人次。二是组织开展了2004年“科技活动周”。市科协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联合下发文件,制定了实施方案。市区两级科协先后在人民广场、凤凰苑农业科技园和学校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展览,3万多名群众和青少年观看了展览。另外,还召开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会。特邀省农科院蔬菜专家李风姣教授讲课指导,重点推广茄子嫁接新技术和食用桔梗种植技术,并与60余名种植户签定了回收合同。三是“全国科普日”活动丰富多彩。市、县两级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在6月27日前后,广泛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市、县科协把领取发放《村村通科普工程》系列挂图作为“全国科普日”的重要活动内容,及时把6560套科普挂图发到每一个行政村,及时张贴,组织村民认真观看学习,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起到促进作用。高唐县还在电视台播放了《养肥猪饲养技术》等科普图片,临清市充分利用300米科普画廊开展了科普宣传,收到好的效果。
2、积极主动的开展了预防禽流感科普宣传活动。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刚刚发生,就引起了市科协领导重视,及早研究制定了预防禽流感科普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先后购买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挂图200套,制作展板20套,分配到八县市及市直部门进行巡展;编印科普资料6万份,发放到八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八县市科协再发放到各个乡镇及行政村。2月13日,市科协和阳谷县科协深入到阳谷安乐镇开展预防禽流感科普宣传活动。市科协向该镇赠送预防禽流感科普挂图5套,向养殖大户和群众发放预防禽流感科普资料10000余份,《种养新技术》等科技图书2000册,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3、坚持经常开展反对迷信、抑制邪教等内容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6月10日至20日,市科协在全市举办了“崇尚科学、关爱生命、维护人权、反对邪教”大型科普展览。为确保展览效果,营造浓厚氛围、扩大影响。市科协、市反邪教协会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在新东方广场隆重举行开展式,市委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学生、市民共1000多人参加。开幕式后,先后到临清、茌平、阳谷、冠县和东昌府区展出11场次,共6万多干部、群众、学生参观展览。公众普遍认为,这次展览对全面提高识别和抑制邪教能力,培养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形成,促进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临清市科协向农村送《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科普挂图20套2100张。高唐县经常在新落成的广场大屏幕上播放《宇宙与人》、《骗术的真相》等宣传片,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素质。
4、发挥科协优势、坚持开展经常性科技下乡活动。市、县科协一直是科技下乡的牵头单位,受到市委郭兆信书记的关注。市科协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三下乡”先进集体。2004年,市科协作为科技下发的牵头单位,积极组织全市科协系统参加了全市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八县(市区)科协均被评为全市“三下乡”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市科协继续在全市推广了临清“科技下乡村村到”的做法,收到明显效果。临清组织160名科技人员,组成26个科技服务队实施“村村到”,80%的农民受到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据统计,全市共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000多次,组织科技下乡服务队52支,科技人员下乡近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0多项,赠送科普图书6万册,发放科普资料、明白纸等宣传资料50多种120万份,制作展板500多块,受益群众达200万人次。
5、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开展了《关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加快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被市委办公室文件转发(聊城发[2004]67号)。二是市科协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动员组织各级科协把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集中活动紧密结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培训活动。全市“三级联创”集中活动动员会后,市科协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市科协系统今冬明春深入开展农村党员科技培训活动的实施意见》。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月”活动,在莘县城关镇举办了“科技培训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省农科院两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并到大棚进行现场指导。茌平县科协围绕茌平县建设“铝城枣乡”,发展10万亩园林大枣的目标,实施了“千人培训工程”,顺利完成千亩枣苗嫁接的计划,比外聘人才节省费用100多万元。临清市科协聘请省老科协专家深入到村,连续开展了三个月的科技培训,帮助群众解决难题140多个,受到群众欢迎。新华办事处科普示范基地以基地为依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为顾问,培训农业技术骨干2000多名。莘县科协开展了农民上岗前的劳动技能和家政培训。有效地促进了科技致富和劳动就业。
6、以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抓好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和新品种,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致富的有效形式。今年我市新创建3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0个市级示范基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科协立足于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在省科协的支持下,先后从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引进丰花1号、3号花生,济薯18彩色地瓜,商薯19高淀粉地瓜,鲁糯6号玉米等5个新品种,在冠县、阳谷、茌平的6个示范基地的450亩农田试验示范种植全部成功。总计增效43万元左右。群众纷纷表示明年要大面积种植。在实施过程中,市、县科协进行全程化跟踪服务,将科普专项经费用于良种购置、宣传、培训、风险承担等,解除了承包户的后顾之忧,受到省、市财政部门的好评。茌平县林果科普示范基地今年新建千亩大枣苗木繁育基地,同时成功完成了园铃大枣密植化栽培技术试验,缩短了结果时间,提高了产量,加了经济效益,明年计划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阳谷县科协积极争取承担了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两项小麦育种试验项目,其中一项小麦杂交育种试验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目前300亩麦苗长势良好,明年将接受验收。其他县(市、区)的科普示范基地在新技术新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7、大力引导扶持农技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年市、县两级科协和农技协把农技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了对农技协的组织管理,加大了引导扶持力度。主要措施如下:一是领导重视,促进了农技协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深入基层调研,给科协圧担子。市委书记郭兆信、市委副书记霍正气、林风海先后到鲁西毛皮动物研究会,聊城食用菌协会,茌平枣业协会进行了调研,提出建议和具体要求。近日霍正气书记批示市委办公室,在《领导参阅》刊发了市科协《关于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报告》,供市、县领导参阅。二是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技协的调研活动。调查采取由下而上,现场考察与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的形式,对农技协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进行反复论证,形成调研报告,被市委《领导参阅》刊发。三是加大了对农技协引导扶持力度。在管理、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并引导农技协向实体方向发展。如对鲁西毛皮动物研究会在社团登记、征地建房,扩大规模,以及有关活动等方面都全力扶持帮助解决,为协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了协会的发展。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4583人,创办的金桥狐场今年增加毛皮兽2000多只,总量达7000多只。协会对组织和会员管理进行了大胆改革,根据会员投入资金数量、贡献大小分四级管理。随着市场变化还在省内外设立25家分支机构,全方面的为会员和养殖户服务。以该协会为依托建立的省农技协毛皮动物专业委员会,成为全省活动最好的专业委员会之一。今年他们在泰安采取以会养会举办的《全国毛皮动物产业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该协会今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强农技协”。茌平枣业协会在市、县科协的指导下,今年9月份换届变更为法人社团,聘县委书记侯军为名誉理事长,会员发展到350人,根据市场需要。下设产业化部、科普部、政策法规部和综合部四个机构,进一步完善了组织建设。协会承担了全县发展10万亩园铃大枣的任务,建立了1000亩的苗木繁育基地,成功试验示范推广了大枣密植技术;采取股份制集资158万元,购买最新设备,建起鲁西最大的大枣深加工龙头企业-“绿香园”有限公司,具备加工500吨的能力,与枣农签定保护价回收合同3000多亩,进一步调动了枣农的积极性。他们的产品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博铃牌”商标,10余个产品投入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已有外商前来洽谈。此外,高唐汇鑫奶牛养殖协会、聊城食用菌协会、临清甲鱼养殖协会、莘县养鸡协会等一批协会在市、县科协的引导扶持下,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四是配合民政部门开展了农技协的注册登记工作。全市已有近200余个农技协完成了注册登记,成为社团法人。
8、社区科普活动较为活跃。一是加强了社区科普组织建设。东昌府区35个社区和临清市14个社区普遍建立健全了科普协会和科普志原者队伍,临清还在社区建立了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社区科普组织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市、县积极探索科普志原者和社区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社区科普活动机制,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科普活动。二是围绕创建文明城区开展了科普进社区、进楼院、进家庭活动。通过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市科协编印2万份《卫生科普日历》送到社区,受到居民欢迎。聊城电视台、山东省电视台进行了报道。东昌府区组织了“卫生防病、科学养生”科普讲座,高唐制作的《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科普展板在社区连续巡展,1.5万人观看了展览。
9、青少年科普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举办了第十九届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全市有5000多名青少年参与,262项优秀作品和项目被评为一、二、三等奖,其中7项成果受到省表彰奖励。二是和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征文活动,全市共有4000多中小学生参加,有900篇征文初选到市里参加评奖,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350篇,将召开大会进行表彰。三是举办了全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莘县、高唐共组织1100多名青少年参观了省科技馆。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提高了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学生参与率不断提高。
10、企业科普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一是加强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重点抓了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发展。目前,我市企业科协达到83家,民营企业占30家,其中茌平县新建民营企业科协12家,临清新建2家,推动了民营企业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讲比”竞赛、“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等活动。茌平县华信铝业公司科协是大型民营企业科协。在“讲比”活动中,提合理化建议200多条、技术革新30多项,实施“金桥工程”82项,为企业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还投资8万元建了不锈钢高标准科普画廊,定期更换科普知识,促进了职工素质的提高。高唐县的企业科协今年提合理化建议830条、技术革新600多项、发表论文490篇节约资金85万元。时风集团公司科协利用时风大学培训职工600多人,选派150名科技人员去山大和国外大公司学习,还请台湾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石兹宜博士,山大周慎杰博土进行专题培训。
邻水县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做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科协、各学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鼓励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兴办科普事业,根据省科协七届六次全委会提出的大力实施“四大科普计划”(科普惠农计划、科普益民计划、科普施正计划、科普助教计划),是科协决定加强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是培养科技带头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是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素养的需要,是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科技创新的需要。
二、大力宣传发动
县、乡科协组织要深入各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业主广泛宣传发动,加强业主对科普惠农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调动农业业主,农民对“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生产发展的贡献。
三、精心组织,强化机构
县科协要加强对各农业开发单位、企业的组织工作,每个基地要建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做好科普工作。
四、建章立制,规范科普工作
各科普示范基地要针对科普工作对象的特点,形成科普工作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控制执行。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示范基地和企业要建科普图书室、工作室,设计制作科普画廊,配备科普知识展板,县科协将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在年底予以补助,并由县科协免费提供科普挂图、科普书籍、实用技
2术光碟。
六、加强督导
县科协要加强对各基地的督导、指导,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奖励补助,确保科普惠农示范基地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2012
邻水县科学技术协会 年9月27日
主题词:科技 惠农兴村示范基地通知
邻水县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2012年9月28日
青海省科协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指导和帮助“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有条件的农技协、基层科普组织等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进一步提高表它们的科普服务意识、能力、规模和水平,促使其长期主动开展科普服务并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农牧区基层科普的骨干力量。同时,形成科协与农牧区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构成的科普惠农服务链,探索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农牧区科普工作中的旗帜作用,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使农牧民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依靠科技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科普惠农服务站主要任务:
高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旗帜,把基层农牧区的科普组织和“站、栏、员”、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规范、拓展科普工作,形成大的网络体系,更好的服务与农牧民,通过科普惠农工作,提升县级科协的工作能力,改变科普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出科协组织特有的贡献。
1、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制定科普服务规划和科普服务计划,形成科普服务制度。
2、加强科普工作服务队伍。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服务当地农牧民群众科学生活、科学生产,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3、挂牌开展科普服务,面向农牧民宣传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宣传《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促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农牧业科技便民服务窗口”。
4、面向会员和周边农户开展农村适用技术、新技术、新品种的科技咨询、培训、讲座、示范、推广,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带领农牧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成为“农牧区科技赤脚医生”。
5、利用各方面提供的科普挂图、图书、音像资料及自行编制的科普资料进行张贴、播映和散发,面向农牧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成为“农村科普资源集散点”。
6、积极配合科协在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注意搜集农牧民科普服务需求,并及时向县级科协反映,成为“农牧区科普联系点”。
7、开展整合资源共享。结合“站、员、栏、网”和科普示范县(市、区)工作,利用当地党员活动室等资源,为当地群众开展各种形式、内容的科普活动,并培养网络信息和科普宣传员。
二、组建单位 1、2006-2008年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受惠单位及有条件的个人。
2、有条件的农技协、基层科普组织等,结合“站、栏、员”工作也可以组建。
三、分工与职责
各级科协相互配合、分工负责,共同指导和帮助表彰对象、有条件的农技协、基层科普组织等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具体工作。
(一)省科协统一策划和指导。开展宏观指导,动态管理,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二)州、地、市科协组织落实。负责本地区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的组织、管理、经验总结和追踪问效等工作。
1、制定本地实施方案。
2、提出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总体要求,并进行培训。
3、以提供资源、专家服务等方式支持具体实施工作,随时了解和掌握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4、总结经验,挖掘典型,探索工作机制和模式。
(三)县级科协具体实施。负责指导和支持表彰对象、有条件的农技协、基层科普组织等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并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工作。
1、指导、帮助科普惠农服务站制定工作制度、服务规范。
2、为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专家服务。建立专家志愿者数据库,组织科技专家、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科普志愿者等的科普服务队伍,为科普惠农服务站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网络开通的地区,培养网络信息和科普宣传员。
3、为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科普资源服务。为科普惠农服务站提供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科普资源,指导督促科普惠农服务站有效利用科普资源。
4、帮助科普惠农服务站扩大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宣传科普惠农服务站的经验和事迹,积极协调解决困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扩大示范带动面。
(四)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工作。
1、开展具体的科普宣传活动,使广大农牧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运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推广,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引路,为扩大辐射规模创造条件,使广大农牧民发展高效农牧业的意识普遍增强,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四、工作要求
(一)各州、地、市科协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落实,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方法。
(二)各实施单位改善自身科普惠农服务办公条件,制定科普惠农服务站计划、管理制度,科普服务人员工作守则。
(三)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注意资金的管理使用,科普惠农资金的使用有局限性,只能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料、培训、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等,不得他用。
(四)在开展工作中,要注重培育好的典型,宣传好的经验,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五)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按照省科协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科普手机短信服务通过移动、联通服务平台发送, 服务对象为市农业、科协部门、县四大班子领导、各局委一把手, 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各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农村科普带头人, 乡镇科协主席、村科普领导小组组长等共计5000余户, 内容涉及农业科技、科学普及、农事安排、生活卫生等10个方面。信息每周发布一条, 每月4-5条, 每条70个字左右。
为抓好科普手机短信工作, 县科协、县农业局成立了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了办公室, 抽调了4名人员专门负责科普手机短信的编写, 聘请了5名农业专家在开展农事调研的基础上负责科普信息的选题、审核工作。
4月24日,江苏省常州市科协召开科普工作会议。市科协主席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各辖市区科协分管领导、科普部部长及市科协科普部全体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市科协副主席王广宝主持。
宋平指出,科普工作是科协的核心业务,科普工作大有可为。各级科协要围绕创新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保障手段来作文章、想办法,奋力开创全市科普工作新局面。宋平对全市科普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四大开发,即加强人才开发,吸纳在校大学生、科技人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充实科普宣传队伍;加强内容开发,做好科普内容的整合和二次开发;加强网络渠道开发,探索科学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加强品牌开发,通过各类主题科普活动,提升影响,提升位次。二是进一步完善四个机制,即完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借助外部力量做好科普工作;完善分类推进机制,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具体推进计划,不断提高五大人群的科学素养;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的同时,善于通过与其他部门、企业的合作来推进科普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力争将科普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
目标。
会上,王广宝传达了《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文件精神,市科协科普部通报了近期科普工作安排,各辖市区科协围绕制定纲要实施方案、近期重点科普工作安排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发言。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省前黄高级中学的动物标本科普馆。(常州市科协 编辑:沈禁)
——试论如何完成元谋县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
陈海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基层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到镇、村就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思考,以期与众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者共勉。
一、元谋县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元谋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元谋县“三农”实际,着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着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和科技下乡工作,着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技普及体系,构建良好的农村科普工作新格局,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元谋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乡镇科协和农技协、农村科普宣传员的层级管理网络建设。目前,乡镇科协领导班子现已全部配齐,都配有兼职人员,有办公场所和设施,并按照“四有一落实”的标准,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地点、有牌子、有制度,全面落实科协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推进科普进农村工作
一是建设“站、栏、员”,强化农村科普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科协《关于加强农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县科协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科普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站、栏、员”建设工作,并抓好跟踪落实。全县10个乡镇均建起了科普活动站(室)和科普宣传栏,聘请科普宣传员,加强了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活动站(室)的“建、管、用”,为新农村建设搭建科普平台演奏了一首和谐曲。二是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科普惠农”项目要求,在全县推荐了一批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参加中国科协和云南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评选。自2008年以来,共争取到7个中国科协“科普惠农”项目、8个省级科普项目,争取到国家、省配套奖补资金约200万元。三是认真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创建工作。创新发展了“元谋模式”,在全省率先探讨了“协会+公司+示范基地”和“公司+协会+合作社+示范基地”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按照《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创建示范农协会,带动合作组织质量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对骨干和带头人的培训,仅2013年,开展以经营管理为主的成员培训两期126人,以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类专业
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元谋”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张贴(悬挂)标语、赠送科普图书、科普法律法规宣传,积极邀请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吸引公众积极参与,让科普活动内容、知识进入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参与意识。同时还积极配合宣传《科普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利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共组织开展面对农村干部群众和单位职工科普宣传活动5期,发放宣传材料11550份,科普书刊3350册,展出图片837幅;街头宣传6场,宣传群众12350人次,法律咨询4次,群众咨询2305人次。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科普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领导干部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农村科普工作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对农村科普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未从根本上将农村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工作敷衍,应付了事,导致农村科普工作地位不高,科普工作者待遇较差,科普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科普工作凝聚力不强。
第二,农村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县、乡级财政普遍较困难,近些年来虽然对科普工作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投入还有十分大的差距。资金紧缺导科普设备短缺和简陋,必要的物质基础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
2、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培育农村科普品牌。科协作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一无精兵强将,二无先进装备,三无充足的经费保障,基层科协科普工作只能停留在“走马看花”式的科普展览,“按部就班”的科技活动周和“蜻蜓点水”般的科技下乡活动。这些曾是科普的品牌活动,由于缺乏新意,表现形式单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普工作的需要。科协应要彻底丢弃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农民需求的传统观念和方式方法,创新农村科普的内容和方式,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强化科普宣传活动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培育科普工作品牌。如继续开展好 “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大篷车”等品牌科普活动;深化科普示范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全社会的科普资源,以点带面,形成科普工作的生动局面;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开办科普类栏目和节目,扩大科普宣传的受众面,强化科技传播力度。要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机制,大胆探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农村科普积极性的机制,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积极性的机制,有利于科普设施、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机制,通过机制创新,使农村科普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在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突出重点,提高能力,注重农村科普实效。要积极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使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使农村科普工作取得实效。农村科普必须坚
机关各部门等合作,邀请专家定期开办科技讲座,针对农村特点,对农民进行培训,直接把一部分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村科普人才”,通过他们向周围的群众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三是发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在农村青少年中进行科普教育。四是利用乡村医生普及医学知识。
5、健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网络。以乡镇科协、合作社、协会为基本框架的农村科普网络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观念、缺位置、缺机制”、“无专职人员、无经费保障、无活动场所”等现实问题。我们应切实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解决协会组织分散,凝聚力不够强,抗御风险的能力弱;发展水平和档次不高,服务功能不完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等问题。要提高农村基层科普网络的覆盖面,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网络。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与农户对接,与市场对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手段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支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人口学校、农村中小学校、村党员活动室等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座谈会上的讲话
(录音整理稿)2017年6月22日
科普信息化工作开展两年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集中表现在“四个一”上,即:积累了一定资源;建立了一支队伍;创建了一批e站;推出了一个品牌。这些在会议材料里都有详细数据,我这里就不多讲了。对过去两年的工作,财政部专项资金使用考核组给予评分88分,这是科协现有专项评估的最高分。我们自己也请了第三方专家验收组给予验收评估,专家给予了足够的认可。当然在工作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暴露出一些短板。信息化对科普工作来讲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也在摸索前进,事情开始时有些问题在所难免。
通过研究,我们感觉到目前影响工作整体推进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机制还不顺畅。如何打通科普工作的任督二脉,将优质资源真正落到社区里的大妈,农村里的村民,学校的学生身上,这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起来。另外一个问题是基础建设不足。首先是内容总量还不足。今天尚勇书记、延豪书记到社区考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硬件有了,也通了,但是资源量不够,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当然,资源的积累是一个过程。要通过创作、购买,更重要是会聚等等手段尽快积累资源,这个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做的。其次是服务能力不足。现在社会上各类服务项目都有热线电话,各个网站都直连服务人员,我们现在有了问题找谁?能做到全天候服务吗?我们内容的精确分类能力还不能满足科普信息化对我们要求,也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我们的工作在不断改进,但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这两个问题。正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科协党组、书记处提出从今年开始实施“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百千万行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内容的充实和对机制的完善,最终使优质科普信息精准地服务于全民。这个活动初步准备搞三年,三年是一个阶段,三年后总结继续往前推进。科普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今年年初起,科普部就如何开展这项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调研。4月份中国科协正式发文。4月到6月在八个省启动示范点的建设。这三个月里,我、钱岩、周世文和基层处的同志跑了上海、河南、安徽、重庆、吉林、山西等省市,不下30个点儿,其中包括乡村、学校、社区,目的就是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通过三个月的调研,应该说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在6月初拿出了一套指标体系。这次开会大家拿到的薄薄的两页纸,十个规范性标准,文字虽然不多,但凝聚了在座各位的工作成果。6月初开始,我们就这些考核指标发函征求意见。这次意见征求的很彻底,我们先把八个试点省的科普部长请到北京,专门开了一天会。然后结合大家意见再次修改后,发函到31个省科协。今天上午,我们又在这里召集各省科普部长一起再次征求意见,准备根据大家— 2 — 意见再进行一次修改。计划这个月底成文,下个月起到年底“百千万行动”覆盖31个省。活动开始到一定阶段,要依据和大家一起制定的这个考核标准,对各省科协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考核过程中,我们也会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希望各省党组书记、主席们充分发表意见,我们一定认真听取,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百千万行动”怎么推进?抓手在哪里?今天上午各省科普部长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从前一段试点工作的经验来看,我们也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四个一”,即:抓住一个群主,建好一个平台,完善一套指标,打响一个品牌。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群主”是一个形象化的称呼。有的地方叫信息员,有的地方叫科技员,有的叫科普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其实他的作用形象地讲就是起到一个群主的作用。我们这三个月跑了很多示范点,得出一个结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科普信息化要想落地,必须有一个人在基层进行穿针引线的操作,这个环节是绕不过去的。我们也曾想过很多办法,比如用让机器来代替,现在看起来还不行。仅仅把内容送上网就撒手不管,最终是无法达到落地效果的。今天大家在社区、学校和乡村都看到了,要有一个人起到起承转合推送的作用,他实际起到的就是受众群中群主的作用。今天下午,我们去看的那个白山社区,有两个科普信息员,一个手里掌握着本社区居民500多人的群,另一个也建了一个120人的群,这个就很关键。如果在基层一个村里或社区里,一个服务员
— 3 — 如果能有一个百八十人的群,能够每周或半个月,有针对性的定期的为居民推送科普信息,村里谁种什么谁养什么,街区里谁有什么病有什么爱好,需求她很熟悉,很接地气,这就基本能够做到精准推送。“百千万行动”要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这个机制必不可少,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抓手。实践看来,社区和学校比较好办,难的是乡村。社区里面有工作人员,学校里有老师。乡村里面就比较复杂,信息员有的是农技协的工作人员,有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人,也可能是团支书,也可能是妇联主任,都可以胜任,不需要配备专职人员。现在很多地方提出来要有编制,有工资,又有专人干这个,这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借船出海。这个是科普工作落地生根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打通了这个环节,我们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是建好一个平台。要建设一个大数据云服务中心,也是我们的总资源库。中国科协现在正在干这件事。前面一个任务是基层要干的,多多益善。而这项任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越性,用不着层层去搞,国家也搞,省里也搞,市里也搞,县里也搞,乡里也搞,这不现实。互联网的先进性就在这里,高度扁平化。这需要我们具有很高超的设计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三是完善一套指标。在社区也好,学校也好,乡村也好,要有一套标志性和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中既包括信息化的传播手段,也包括我们传统上行之有效的传播手段。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特点有每个地方的自选动作,但是做为全国统一实— 4 — 施的一项活动,必须有统一的规定动作,包括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品牌推广、电视频道、e站建设等等。这次下发的标准就是我们根据多地基层的做法总结出来的,反复研究具备可操作性。这一套指标即是我们逐级考核的标准,也是我们工作的外在标志。考核最迟明年年中就开始,希望大家提出意见。这套指标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的操作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也是我们工作当中的另一个抓手。
最后是打响一个品牌。要凝聚全国科普活动的合力,突出树立“科普中国”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利用优质品牌的效力会聚资源。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我觉得,这四个抓手功能不同,各级侧重分工也不同。找群主这事以县乡一级为主,省市一级制订政策、完善机制为主,平台是全国或省级干的事情。指标体系由我们共同制定,逐级考核。从这几方面入手,目前来说是比较好切入的。
从大科普工作的方法上讲,要在推进“百千万行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四个机制。首先是激励机制。这项机制不形成的话,群主很难找到。找一两个科普积极分子可以靠热情、靠觉悟,但是无法复制。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即使是一时一地推开了,也不可持续,无法做到全覆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借鉴共享单车、电商、支付宝等很多项目的激励办法。可以发红包,可以打赏,可以奖流量,可以奖话费。不怕大家领钱多,如果有人一年能从平台上拿走万八块钱、甚至十万块钱,那么流量、点击
— 5 — 量就一定会上去,广告也就会来了,就会有资金流入,形成良性循环。这个要形成全国性的机制。只要机制合理,你推送的信息越多,得到的奖励就越多,这种机制建立起来技术上并不难,这是长久化的机制。
第二项机制是协调机制。要充分运用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机制。这项机制是由国务院授权,由中国科协牵头,协调33个部委共同建立的。这个机制非常好,延东副总理高度重视,仅上半年就两次开会研究科普工作,很多仅靠科协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在这个机制中得到解决。省里可以找分管省领导,市里面可以找分管市领导。这个协调机制名正言顺,如果一个省33个厅局半年开一次会研究科普工作,工作就好开展了。大家说这个难那个难,我看很多难题可以在这里解决,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第三个是融入机制。要想办法把科普工作融入到各级党政绩效考核体系里面去。今天上午我跟科普部长也谈到这个。这个机制每个省市县都有,是国家规范地方考核奖励制度以后,唯一保留的对党政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具鞭策力的一个机制。每个市县一年下来最后得分差不多的,终评后也就差距一两分。差一分就决定了每个部门的全年考核等级,以及每个人的奖金,各级政府都很在乎这个结果。只要把我们的工作纳入这个机制里面去,对各级各部门都会产生影响力。今年已经有十四五个省把年度完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数据纳入到党政考核机制里了,但是也还有十几— 6 — 个省没有纳入。下一步要争取把我们工作的具体措施纳进去,越具体越好,这个需要花点心思去跑。科普是好事,不会有人反对,就看我们工作做得到不到位。
最后一个就是动员机制。科普工作光靠我们科协系统内的干部来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广大的科技人员来做。各省市都有高校和科研单位,都有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要想方设法请他们帮助我们一起来搞科普。这就需要制订一系列机制和政策。他们的科普工作要算工作量,发的科普文章要算成果,讲科普课要算课时。省、市、县级都可以尝试逐步建立这个机制。
这四个机制建立起来,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否则的话会事倍功半。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长久机制完善起来。科普信息化是新时期的新探索、新任务,我们真诚希望在座的各位书记、主席们和各位部长们,能给我们多提些意见。我本人在这方面也不是内行,来的时间不长,在座的都比我更有经验。多提些意见,我们就可以少走些弯路。我们鼓励工作中创新,不怕试错。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把这些抓手抓牢,把这些机制建立起来,共同完成科协党组和书记处交给我们的任务。
【科协科普部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科协工作要点11-11
公司科协工作总结07-15
科协扶贫工作总结07-21
科协半年工作总结09-17
科协人才工作计划10-08
乡科协工作计划10-16
社区老科协工作总结07-22
科协党建工作半年总结06-26
乡镇老科协工作的总结09-07
02科协筹备工作报告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