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概念与案例分析(精选7篇)
班级:09电子信息工程学号:200905010121 姓名:黄幸伟
企业文化的概念也称公司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所谓基本的价值观是有共同的目标,能够达到相同的共识。记得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前夕,为了拉拢西方各国的支出,美国国务卿赖斯就对德国的总理说了一句话,我们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拥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是做合作做一件事情的前提。
一个公司的文化,领导者对其影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者的作风还有生活习惯,这些都很好的反应出一个企业文化。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员工是否遵循公司的制度也反应出公司文化的发展。
诺基亚、西门子、海尔、惠普、丰田、本田,这些企业的成功,便很好的说明了,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支柱。诺基亚在苏联解体后失去东欧市场的所有份额,曾经找过索尼公司收购未成,后来任命43岁的市场经理担任董事长后,便开始创建企业文化,让所有公司的员工有共同的理想、基本价值观等等。换来今天占全球手机市场的首席位置。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建设中, 政府对于文化管理的服务意识依然还是停留在“办文化”上,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手段直接参与到办文化中, 使得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占用, 加大了财政的支出。也正是这种“办文化”的思维方式, 使其没有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忽略了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体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市场开放程度低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二) 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
现如今, 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自身角色和管理职能上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转换, 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完善且健全的制度与法规, 使得社会力量以及文化服务建设还是有着一定的欠缺。
(三) 公民没有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
在公共文化服务走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 还有一个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就是公民自身并没有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 没有相应的主体意识。在传统思想以及传统管理制度下, 有大多数的公民都没有意识到公共文化建设是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的, 在享受公共文化的过程中, 公民也应该参与到公共文化的建设中, 这是公民的权利, 也是义务。
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措施
(一) 转变观念, 创新制度, 构建社会共同参与机制
要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观念, 改变之前大包大揽办文化的思维方式, 然后再创新相关的制度, 制定相关的政策, 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对于一些公共文化场所进行相应的筹资兴建, 例如, 图书馆、体育馆、历史博物馆等各种具备文化艺术的场所。在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加大宣传和推广,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中来, 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免税或者是资金补助的奖励方式, 对参与建设的企业或组织进行适当的奖励, 加大相关企业和组织参与的热情。
(二) 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只有创新群众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渠道, 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 进而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对于这些积极提供帮助的企业, 政府可以通过制度上放宽相关政策, 或者是出台各项制度予以支持和鼓励, 进而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当中, 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 捐赠的程序、操作手续、文化慈善组织的注册、各种设施的使用等。为此, 我们能看出, 要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政府应该强化扶持政策、组织培训, 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适当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民间的文化资源得到相应的整合, 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能力。因此, 要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政府是主导。
(三) 以社区为载体, 壮大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和队伍
现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社区也十分积极地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而社区文化的开展就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形式, 所以, 在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以社区为载体, 开展相关的社区文化活动, 这样不仅能活跃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因此, 相关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社区创建文化的有利环境, 响应政府的号召, 创建文化服务型的社区, 开展公共的文化服务。例如, 可以制作社区板报、社区学习园地来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的宣传, 同时, 还可以在较为重大的节日开展相关的文化体育活动, 鼓励社区的每一个居民都参与到其中, 这样不仅能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提供帮助, 还能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其中需要的就是政府作为主导, 然后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在这过程中, 政府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 而社会力量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在其中的位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素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社会化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24 (12) .
关键词:文化认同;欧洲一体化;全球化;认同危机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67—03
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的建立,到1967年歐洲共同体正式成立(European Communities),再到1993年欧盟(European Union)的诞生,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欧洲一体化进程终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成功。随着2009年12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洲一体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尽管经济一体化起着决定作用,而作为稳固的基石,欧洲的文化认同则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在了解欧洲文化认同之前,我们必须对文化和文化认同的内涵有所认识。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一) 文化的概念
在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出现之前,文化一词往往被限制在艺术、文学、音乐和哲学等领域内,直到19世纪,英国人文学者马修·阿诺德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文化不仅是一种关于完美的研究,还是涤荡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条件。与阿诺德的理论相比,文化的人类学概念似乎更能准确的诠释“文化”一词。而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埃德加·沙因则认为,文化意味着某一组织中结构的稳定性。文化要素不仅应该被分享,还应该是稳定的、深植于组织成员的潜意识中。这些要素互相联系形成一个聚合体,并且它们大部分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层次,所以很难被察觉。另外,沙因还将文化定义为“一系列的内隐假设,有关一群人如何分享和决定他们的认知、思想、情感以及公开行为的程度。它藉由组织成员的共享历史和期望,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的产出所形成。”[1] 此外,主要从事文化差异研究的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教授将文化划分为两种概念:文化一是指一种可以在教育,艺术和文献中找到的,能够不断被完善的文明;而文化二则被定义为能够解决比文化一更基本的人权进程,以及一种能够将某一群体与其它群体区分开的集体的思想规划。
另外,欧盟也将文化的概念记录在其文档中。首先,欧盟在1977年发布的“关于文化领域的欧共体行动方案” 中首次开始关注文化领域,该方案极大的推动了欧共体内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里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资源,或一种更具体的产品,如艺术,电影和电视文学等。在当代欧盟的出版物和政策中,仍然会出现这种文化内涵。例如,“文化2000项目”中称“文化既是一种经济因素,也是一种社会融合中的公民身份的象征” 。其次,欧盟在1988年的一份报告中将文化定义为教育和个人成就。这份报告确定了欧盟的文化政策,即实现个体创意和智力的最优发展。因此,与其他文化措施一样,教育在欧盟的文化政策中同样被视为一种维护欧洲认同的手段。最后,欧盟也将文化定义为某一特定群体的特性。1988年,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报告(ESC)强调文化能够展现集体的特征,并作为一种媒介加强社会凝聚力。在这份报告中,文化被描述为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风俗传统。文化还应该承担社会融合的责任,以及区分该群体与其它群体。而在之后的“文化2000”项目中,文化“在共同体面临的诸如全球化、信息社会、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新挑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2] 由于欧洲的文化和认同是实际存在,只需要将它们植入人们的意识中,就进一步加强欧洲认同,因此,欧盟文化政策的任务应该是“提醒” ,而不是“创造” 。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在确定什么是文化认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认同(identity)” 进行定义。近年来,“认同”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认同” 的原意为“同一性” 或“赞同” 。在心理学中,“认同” 则是一种认为彼此是同类,具有亲近感和可归属感的愿望。这里的认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我认同或个人认同,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感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亦即追求自我统一性及连续性的感觉。二是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的,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亦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个人用来定义本身社会身份的总合就是社会认同。随着个体发展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一生可能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认同型式:在个人方面,如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认同;在群体部分,如阶级认同、文化认同等。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认同是通过差异构建的。他强调:“只有借助与他者的关系,表明某个术语不是什么,明确缺少什么,是什么组成了它的外部这样一些‘积极’的层面——只有这样,认同才能被建立起来。”[3]
而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指不同种文化之间或同种文化内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接触同化过程。它是个人受其所属群体或文化的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从类型看,有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也有人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从内容看,有积极主动认同,也有被动消极认同;就趋势而言,有顺向认同(主体以所属文化为框架,说明外来文化),也有逆向认同(主体以外来文化为框架,分析、说明所属文化)[4] 。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分认同(social identity)和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从而使文化深植于人们的意识中,并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人们整合进一个共同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文化成为联系个体、维持群体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其一,通过寻找 “我” 与“我们” 的差异而获得“自我认同” ;其二,通过寻找“我们” 与 “他们” 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 。前者使得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后者使得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一致性和同一性。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 [5~6]。因此,文化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所属群体的“我们感”(sense of we-ness)的途径和过程。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认同往往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地域认同、方言认同、宗教认同、生活习俗认同等;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之后,文化认同又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相互依附。文化认同不仅是复合的、多维度的,还是动态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多、日趋复杂。欧洲文化认同恰恰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了这种复合、多维的认同形式,它既体现在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同时又是欧洲大陆多民族、多国家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基础,更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二、欧洲文化认同的外延
文化认同对欧洲一体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得到普遍的共识。欧盟相关的权威机构已经对欧洲文化认同的外延做出了明确界定,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西方现代的民主制度和理念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欧洲,古希腊以其在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城邦建设上的伟大成就一直被视为欧洲文化的起源和基石,欧洲的现代文明正是发端于伟大的古希腊文明。目前,欧洲的精英们往往认为他们的文化来自于古希腊文化。尽管古罗马文明中的大部分艺术成就和发明不及古希腊文明,但它们对欧洲的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欧洲的议会制度和公民概念就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成文法律,更是欧洲现代法律的重要法理渊源。如今,文化认同已经成为加入欧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二,基督教的普及是欧洲文化形成的一个基本要素。尽管在欧洲的历史上,许多冲突和战争都是由宗教引起的,“宗教一体化”的出现却远远早于欧洲一体化。从公元13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基督教在欧洲的势力版图就不断扩大,它的信徒遍及欧洲大陆,它与国家的权力制度相结合,更成为欧洲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代表。基督教不仅是统治阶级掠夺和奴役人民的工具,还削弱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穷人抑或富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亦无论属于哪个国家,他们享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基督教。这样的文化传统不仅反映在欧洲国家的法定假日上,也同样体现在餐桌前的祈祷上。欧洲的一体化正是伴随着这样的文化认同不断成长起来的。
第三,欧洲各国的语言也具有相同的起源,这同样是欧洲文化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每个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欧洲主流国家的民族语言则主要包括属于印欧语系的诺曼语(拉丁语系)、日耳曼语系和斯拉夫语系(有时还包括塞尔特语和希腊语等)。欧洲民族语言的同根同源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以字母作为书写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例如,屬于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就受到了拉丁语和法语的影响,并保留了大量拉丁语和法语的单词;而同属于日耳曼语系的荷兰语和佛兰德语(比利时语)在书面语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口语和方言中有很大差异。这种同根同源的特点在斯拉夫语系中的各种语言中尤为明显。另外,在欧洲历史上,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欧洲的民族语言已趋于拉丁化。到了近代,法语曾一度流行于欧洲的贵族阶层中。由于欧洲各国的语言具有这种同根同源的特性,它实际上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文化认同具有明显的地域共同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区域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是构建欧洲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同时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尽管如此,由于文化认同本身的多层次、多维度属性,文化认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某些消极影响。例如,随着欧盟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欧盟的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7个,但由于历史问题,横亘在东、西欧之间的民主传统、生活习俗等文化差异依然存在。尤其是土耳其,从1987年开始申请加入欧盟,一直到1999年才获得候选国资格,2005年10月终于正式进入谈判程序。土耳其的漫漫入盟之路之所以走得如此艰难,除了政治、经济上的因素之外,以其伊斯兰国家的身份想融入以基督教为宗教基础的欧盟确实困难重重。新任教皇本尼狄克十六世曾指出:“欧洲是一个文化的大陆,而不是地理上的概念。其文化决定了他们共同的特点。为此,土耳其在历史上始终意味着另一个大陆,永远与欧洲不同。” 而欧盟单一市场委员会委员,前荷兰自由党主席弗里·波尔克斯坦,也就土耳其加入欧盟可能造成的后果发出了警告。他说:“伊斯兰教正在对欧洲文明与价值构成极大威胁。一旦七千万土耳其穆斯林得以加入欧盟的话,那么,目前的欧洲现状将会失去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文化认同的局限性又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尽管对文化认同的理解仍然存在分歧,但那些试图效法欧盟实现一体化的各领域精英们,如,东亚共同体的倡议者,却已经开始投身于研究和宣传他们自己的文化认同。
三、欧洲文化认同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也越来越普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伴随着西方价值观 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渗透和影响。牛仔裤、可口可乐、肥皂剧、好莱坞电影差不多被带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娱乐节目已经模式化,就连国际新闻也深受影响。非西方文化的基础被削弱了。对此,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建构》中也有所描述:“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全球的认同危机,人们看到,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等。”[7] 一种文化,是对一群人给予身份认同的依据,从而使人知道“我是谁?”所谓文化认同危机,简单说就是不知道“我是谁”,或者“我”有了多种身份,原来以为清楚的,现在变得模糊了;原来自信的,现在惶惑了;原本相信的,现在怀疑了……这种全球化带给人们的文化认同危机,表明全球化不仅让人失去了私人空间、精神家园,而且也产生了对私人空间和精神家园的需求。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转而注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复兴。
中国的文化认同同样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西方文化还渗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尤其在年青人中间,好莱坞电影、hip hop、R&B等已经成为时尚的象征。当国内热闹庆祝圣诞节、情人节的时候,可曾想过海外的华侨们还在尽可能的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穿唐装、舞狮舞龙、赛龙舟等。当韩国抢先将端午祭申遗成功时,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警醒,我们的文化认同正在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在重构中国文化认同上,欧洲文化认同的成功确立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对于美国文化的入侵,欧洲人并非不闻不问,在这方面法国人的抗争最为激烈。法国曾在世贸谈判中提出了“文化例外”的主张,认为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其自由流通。法国和欧盟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关于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的“配额限制”和“自由贸易”的无理要求,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尽管美国强烈反对,但关于文化产品问题最终被搁置于乌拉圭回合协定之外。这样,美国影视产品将不可能“毫无限制地”向法国等欧洲国家倾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这些国家的文化领地。欧盟各国还积极采取措施,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提高欧洲各国影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与美国产品相抗衡。早在1989年,当时的欧共体就通过指令,要求各成员国的电视广播中本国节目不得少于50%。欧盟的“文化2000”计划也要求各国“鼓励和支持影视工作者向世界展示欧洲人民的个性和创造天才”。当然,除了保护本土文化,欧盟也很重视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合作。如欧盟与地中海国家的文化合作项目、与美国及日本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都给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首先,欧盟对邻近海上和陆地接壤的非欧盟国家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巴塞罗那进程中的欧洲——地中海遗产项目 (Euromed Heritage Programme)、安娜·林德欧洲地中海文化间对话基金会 (Anna Lindt Euro-Mediterranean Foundation for Dialogue between Cultures) 以及与黎巴嫩、乌克兰等国的文化合作等。我国与邻邦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合作形式,巩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地位,同时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其次,欧盟在亚洲的文化外交主要是通过亚欧会议文化领域对话的形式开展的,如召开关于文化和文明讨论的部长会议、发表关于文化和文明之间对话的宣言、建立亚欧基金会 (ASEF)。作为亚洲国家,我国同样可以利用亚欧会议这个平台,与欧盟在文化领域进行积极地交流合作。
最后,欧盟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采取民间文化交流的形式,如,举办电影节、讲座、及诗歌展示活动等,传播欧洲文化,增进人与人的交流。事实上,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如各国的孔子学院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传统儒家精神的良好平台。
无论如何,在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接纳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护和发扬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使其不仅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包容并蓄,还能够保持其本身的特色并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当前我们面临文化认同危机之时,欧盟在文化认同方面所作的努力应该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Schein,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Jossey-Bass,San Francisco,CA,1992: p10-11.
[2]Joint Position of 4 March 1996 on the harmonized applic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refugee": Official Journal L063,13/03/1996 p.2-7,Luxembourg: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3]Stuart Hall,Who Needs Identity,[R].in Stuart Hall ed.,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 Sage ,1996 ,p14.
[4]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K].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7.
[5]Breakwell,G.M.& Lyons,E.(eds.),Changing European identiti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social change[R].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1996.
[6]Brewer,M.B.The social self: On 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1,Vol.17,No.5,p475-482,SAGE Publications.
文章导读: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上员经多年研究发现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特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上员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认识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戏规则,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2、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循自觉维护的;
3、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4、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5、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
小贴士:深圳市上员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精于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策划和企业品牌规划的多位权威人士和相关机构共同组建而成,汇聚具备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和曾经在国际知名公司任职的众多优秀人才。
来自网络
烟草在线专稿
自2005年以来,烟草行业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各省局(公司)、市局(公司)在《纲要》、行业企业文化架构体系以及国家局的要求、指导下,在企业文化提炼、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于烟草企业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其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但优秀的文化一定是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实践,而非“凭空创建”,正如同管理界一句关于文化的话所说:“滴水成河,聚沙成塔,文化非一朝一夕而成,乃是由点滴行为、习惯及至传统渐渐累积演进而来。”所以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只能通过提炼、整理、优化来形成。而在这其中,如何对文化进行提炼便成为关键。
在此,本文专门介绍一种用于文化提炼的标准化工具——五要素分析模型,这一模型从地域、行业、企业、战略和领导层思想五个方面着手,能够提炼出真正符合企业实际,支撑企业发展,同时又体现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何为“五要素模型”?
五要素模型的具体内涵如下:
地域人文——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作用的产物,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在其中起着本源性的作用。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行业特征——企业文化对社会来说是个性化的,对行业它又是趋同化的。比如,我国烟草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管制的行业,一个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行业,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这个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
企业历史——一个企业历史书写的起笔,也是它文化产生的开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事、重要节点,笔笔镌刻于其历史年鉴中,并塑造成就了企业的今天。而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企业历史发展的映照。对于文化而言,缺乏了历史的坐标,也失去了立足的支撑和依据。
领导层理想——企业文化不可避免要体现领导层的意志,贴近领导层心目中的理想蓝图。但这并不是说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这是因为企业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固化为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强调一种群体效应。只有当领导层的精神理想和经营思想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并被广大员工认同和遵守时,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战略——未来战略预示着企业的发展走向和市场定位,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使文化始终以一种不可抗逆的方式影响着企业。所以一个企业战略的制定,势必是与其文化相适应、相匹配的,而文化反过来也能承托战略,助其达成。
二、为何“五要素模型”能有效提炼企业文化
五要素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度上对企业的文化生态进行缜密考察:首先,从时间轴上看,地域人文、行业特征、企业历史和领导层理想都是立足于当前的分析,它们共同解释了企业为何呈现出当前的面貌,而未来战略则直接指向“将来”,旨在勾勒企业明天的形态。其次,从空间轴上看,地域人文、行业特征和企业历史都是反映外部因素对于企业文化的雕琢和渗透,而未来战略和领导层理想则是体现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打磨。
综合来看,模型的这五个要素协同构筑起了一只口径精细的量器,我们所提取出的文化要素,通过这一量器的五重检验和选筛之后,最终提炼出的文化才是企业自身具有的企业文化特征,进而成为构建理念体系的基石。
三、“五要素模型”在企业文化提炼中的实际应用
“五要素模型”作为一项科学、标准化的工具,其效用可以在针对企业文化的提炼过程中得到充分、切实的体现。以下,我们以烟草行业首批省级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为
以引入例,以五要素为基准,对浙烟的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
察考地域人文——孕育了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的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特别是南宋定都杭州以后,浙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重镇。在地缘风物上,浙地秉吴越英气,承物资殷实,享交通畅达。在历史转型中,接受了经世致用的渐东学派学说,诸多因素交互作用,把浙商推向历史舞台,从近代的“宁波商邦”到“龙游商邦",到以温州和义乌商人为主体的当代浙商,他们留给公众的印象始终是“志在精进,意在实效”。
纵观企业历史——创立之初,面对基础薄弱的市场和简陋的物质条件,浙江烟草人针对市场特点、企业自身实际,踏踏实实地从建设、夯实卷烟销售网络做起,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扎实、精细的网建工作推动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浙江烟草企业发展过程的浓缩与精华所在。
把脉行业趋势——一方面,烟草行业施行专卖制度前提下的市场化改革,形成以品牌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和工商合作模式;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由行政垄断向经济垄断转变,并同时面临控烟框架和加入世贸的挑战。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市场预测和操作能力,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成为烟草企业面临的第一要务。浙烟务须保持专业专注,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以实应变。
把握领导层理想——在浙江烟草的发展过程中,领导层非常重视精神文化的引导作用,理念先行已成为历次变革的关键成功要素及特征。在前期的创业历程中,浙江烟草领导人在全省系统内倡导“敢于拼搏、善于竞争、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团结开拓、勇创大业”的“浙烟精神”,鼓励员工奋发向上。在行业以发展的新形势和竞争格局下,浙江烟草领导又在系统内倡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理念,不断追求国家、消费者、零售户、工业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六方的和谐满意,将浙江烟草打造为一流的商业流通企业。
解读未来战略——长久以来,精诚务实、开拓进取一直是浙烟突出的优点,要在今后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领先,浙烟必须巩固强化并大力发扬这一优势,“克服非市场因素,为工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大品牌服务,进而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国统一商业流通网络”。以踏实基础奠定前行标杆,在变革浪潮中精益求精,浙烟方能在市场中始终先人一步。
经过五要素模型的提炼之后,一个清晰的浙烟呈现于眼前,而承托这一形象的基石,稳稳地落在了“精、实”二字上,这二字正是浙烟诸文化要素的凝练表达。辞源上:精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实谓“处其实不居其华”,乃中国古代先哲于万象中格物致知、证悟所得。实践上:精乃“精益求精”,以精细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注重细节,专业专注,将精细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实乃“脚踏实地”,以规范运作巩固企业的执行力,完善制度,严格贯标,把规范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如此,最终形成了以“精.实”为主线的浙烟企业文化。
著名企业文化理论专家埃德加.沙因曾经说过:“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强大的、潜在的并且经常是无意识的一种力量,它决定了组织的行为、感知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特别重要,因为文化要素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运营模式。”我们便是要在企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撷取文化演变形成的点滴要素,并运用科学的工具对之进行有效提炼。
循环经济下企业文化矩阵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化的涵义,讨论了循环经济下企业文化的内涵;接着介绍企业文化相关矩阵模型;文章最后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和生态文化,从生态性和发展性两个维度建立了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文化矩阵模型,包括四种文化类型:问题型文化、奉献型文化、涸泽型文化、生态型文化,并指出企业文化的生态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文化 循环经济 生态文化 矩阵模型
生态文化的涵义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通过最优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要求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要求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创建适宜员工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坚决摒弃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制度安排上,根据社会环保的要求,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企业,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精神层次上,就是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价值导向。
生态文化的实质就是要为企业创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人类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战略、制度等,它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人文道德观念,引导人们真正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尊重和享受自然,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化
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适应了广大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需要。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缓解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是研究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重要。因此,企业要把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这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模式的矩阵模型研究综述
李家元经过分析,依据企业现阶段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即企业实力)和企业的预期能力(即前瞻力)两个变量来建立二维矩阵,如图1所示。
Cameron和Quinn将这两对维度放在一起形成四个象限,根据每个象限的突出特征,分为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分别命名为;宗族型、活力型、层级型、市场型。Cameron和Quinn等在测量组织文化时采用的核心概念是反映企业竞争价值的两对指标,如图2所示,其对组织文化的测量也是针对这两对指标进行的。
Denison认为,组织文化是一套价值观、信念及行为模式,并构成组织的核心体。他们构建了一个能够描述有效组织的文化特质(trait)模型。该模型认为有四种文化特质:适应性(adaptability)、使命(mission)、一致性(consistency)和投入(involvement),与组织有效性显着相关,其中每种文化特质对应着三个子维度,参见图3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文化矩阵模型
结合生态文化的内涵,得出企业生态文化的模式。企业生态文化,就是要求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发展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性(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二维坐标,将企业生态管理文化分为四种类型:问题型文化、奉献型文化、涸泽型文化、生态型文化,如图4所示。
图4横坐标表示发展性(企业持续成长),用纵坐标表示生态性(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可以将上述四种类型的企业管理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方向描绘在矩阵图。
问题型文化:这种文化模式的企业,没有企业持续成长的意愿也没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关心,随时可能被市场或者政府淘汰。因为这种企业既没有企业的发展,也不能较大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涸泽型文化:这种文化模式下的企业,关注自身有较大发展和持续成长,不注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具体表现为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企业的管理文化如果不改变,最终将因为严重违反环保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而被淘汰。
奉献型文化:这种文化模式下的企业,重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但是企业自身未能实现较快地持续成长。这种文化下的企业并非不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若长期不调整,也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上述三种类型的企业可统称为经济性文化。
生态型文化:这种文化模式下的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既能实现企业自身的较快持续成长,又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从而表现出巨大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循环型工业企业应该建立和努力达到的文化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有:问题型文化—奉献型文化—生态型文化,问题型文化—涸泽型文化—生态型文化,问题型文化—生态型文化,奉献型文化—生态型文化,涸泽型文化—生态型文化。本文认为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生态评价,了解企业文化的类型,找到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从经济性文化向生态性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经营战略,2007 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 徐杰.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4 转载]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
(2010-07-23 16:16:02)
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作者:竹骨求实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是企业与管理咨询公司结合创立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型,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该模型由内向外分核心项目组、领导小组、先导小组和企业员工四个层次,四个层次共同发动,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产品线、培训线、活动线三条线结合,形成企业文化网络,最终使企业文化的宣贯实施最终落到实处。
关键词:企业文化 同心圆 核心项目组 领导小组 先导小组 企业员工
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B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切动力的源泉,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的现代企业认识到。近年来,国内企业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建设热,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专门的企业文化部,设立了企业大学、企业文化经理、企业文化专员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据权威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对于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及其成果并不满意,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主要的痛点集中表现在:创意好,落地难;口号多,动作少;上面热,底下冷;文化制度两张皮等等,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最后往往成为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1]根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虚火上升”的现象,我们根据长期的企业文化咨询实践,总结出一套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有力地助推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难、落地难的问题。
“四个同心圆”模型是企业与咨询公司的合作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企业和咨询公司达到什么程度的默契、咨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企业文化咨询成败的关键。作为咨询公司,企业不再满足于其提供详细的文本和方案,而其过程价值的创造往往更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这也是企业管理咨询的一个新动向。作为企业自身,“手把手”的教练式咨询往往使其成长的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以麦肯锡为代表的国际咨询机构“不参与企业变革的具体实施,不参与企业政治和内部利益纷争”的独立性原则,但在中国,这一点却直接关系咨询的效果,尤其是企业文化项目。正是基于此点,我们通过广泛的实践与论证,创造出了这种咨询公司参与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
[2]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是指咨询公司与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设立的、从内向外的四个同心圆结构,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核心项目组、领导小组、先导小组及企业员工四个层次(如下图),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一、核心项目组
核心项目组是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机构,负责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与推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执行者和推动者。
核心项目组一般由咨询公司与企业内相应文化部门共同组成。咨询公司项目组负责对整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诊断,写出诊断报告,提炼出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精神层文化,撰写和制定企业文化手册、员工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培训手册等文本,并制定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在核心项目组,咨询师不仅仅扮演“顾问”的角色,还要起到“指导员”和“教练员”的作用。
企业内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一般由企业文化部(处)、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企业宣传部、企业工会、行政办公室等组成,核心项目组一般要求有这些企业文化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参与,并配备3—5名的专职人员。核心项目组这部分人员要求全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诊断、设计与宣贯实施,他们是企业的整个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见证者、参与人,能更深切地把握企业需要什么文化、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他们的工作办法、他们对员工的把握,是企业文化推动的关键环节。咨询公司项目组与企业项目组的通力合作、合理分工,是保证整个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保证到位的基本条件。
二、领导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离开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将寸步难行。企业文化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是企业老总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必修课。所以我们根据众多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在“四个同心圆”模型中的第二层设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该小组由企业的一把手及分管企业文化工作的主要领导人组成。
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协调者和推动者。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体部分包括战略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经营文化等,外在部分包括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总体把握,亲自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精神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建设,涉及到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文化资源
[3]等五大资源,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协调与配合。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使企业各部门组织与咨询公司的项目部进行协调和沟通而成立的,参与项目的具体内容较少。
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对企业文化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很难使企业做强做大、基业常青。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往往得益于企业的文化、影响企业的文化,比如万科集团的《万科》内刊就为万科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高管。一些企业的文化被称为“老板文化”,也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纲的重要角色。
三、先导小组
[4]彼得·圣吉在他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首先提出了“先导小组”的概念,其本意是通过先导小组活动把概念变为能力、把理论变为实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先导小组的概念。先导小组是创建卓越企业文化组织、培育卓越执行者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通过集中研讨、定期会晤,确定目标,制定阶段计划,选择议题,试运行方案等手段,使大家学习并改变,提高执行意识和能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
企业文化先导小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播种者、示范者和推动者。企业文化先导小组可以反馈企业文化内容的实践,为项目组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和建议,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在企业内部快速而广泛地传播。
先导小组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实验室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分析目前组织企业文化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思路研讨
成立先导小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首先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对目前组织企业文化问题进行内部诊断,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理成内部案例,并对该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建议和思路转化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制度框架。
2、促进企业文化组织建设思路的产生和方案的出炉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咨询顾问引导下,先导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为方案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二是在设计方案拿出来之后,先导小组成员就所提出方案中存在的漏洞及在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对方案进行论证,使方案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中基层导入工作,促进知识、技能转移,训练内部教练 在先导小组所开展的各种活动过程当中,咨询顾问将通过大量的训练,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先导小组成员,使他们掌握执行体系,并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组织内进行传授,最后成为组织的内部顾问,能够对组织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
企业文化先导小组由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负责组建,成员组成包括:企业中、基层单位推荐和选出的员工;各个部门、车间或班组选出的成员等。员工身份要求包括:中层干部;职工意见代表;具有特色文化思想的员工;要求进步、表现积极的员工等。小组成员要求按期参加文化项目专题活动和会议,接受文化培训和方法学习,并参加企业文化理念提炼活动,向项目组提供建议和批评;与项目组共同探讨一些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积极参与并执行活动,完成宣传和收集信息的任务。
四、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源头和最主要承载者、是企业文化的最终建设者和受益者。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可以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身上反映出来。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根植于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最终由员工决定。
文化建设项目强调广泛参与,从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对各级员工都会有不同的参与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提炼、诠释阶段,更多的是企业高层与中层人员的参与,当这一层面心理认同度比较趋于一致之后,接下来是论证和让员工讨论、接受的过程,项目核心组通过小型会议等方式让员工一起来讨论,收集大家的意见。经不断修正后最后达到员工代表的基本认同,再以规范的文本和丰富多样的活动、仪式向全体员工公布实施。
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宣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为企业培训出培训师、再让培训师进行各部门全员培训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企业文化的宣贯方式切实有效,《企业文化教程》采用的形式丰富多样,十二名企业培训师也得到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认同。
特别地,我们借鉴组织管理的实践,在企业文化的宣贯过程中设立了企业文化使者。企业文化使者作为企业员工的优秀代表、企业文化的先知先觉者,是传承文化的带头人、传播文化的宣讲人、员工企业文化疑问的答疑人。企业文化使者来源于基层、服务于基层,是最有体会、最有说服力的企业文化宣传员。
在利用企业文化“四个同心圆”组织建设模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分别设计了产品线、培训线和活动线三条平行线贯穿于四个同心圆的组织(如右图):产品线主要有《企业文化评估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内部读本》等,这些文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与工具;培训线是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基本保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培训贯穿于前、中、后期,并利用“焦点小组访谈”、先导小组培训、文化教程宣讲等方式使企业文化能够全员传播;活动线是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拓展训练、辩论赛、拔河比赛等,用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荣誉感,营造一个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
四个同心圆与三条产品线的纵横结合,构成了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把企业文化的触角伸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和各个层级。
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系必须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经过企业管理经营的实践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根据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创新的工作方法,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上下一致的行动,使企业精神、理念渗透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化功能、辐射功能等作用,成为企业建立先进文化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实操模式,企业也可以脱离咨询公司在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实施。在此,建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尝试这种组织建设模式,把握其高度、深度和操作度,使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理念快速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共识和认同,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首届中国企业文化高峰会将办.中国文化报[N].2006.8.9第176期第一版 [2] 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麦肯锡传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6.1.[3] 左瑞祥王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问题.铜陵社会科学[C].2005年第5期
传志“
读你的信,我留了眼泪,对祖国、人民、对党的赤子之心永远是我们最珍爱的东西。尽管世风日下,我们这些人心里的这一块绿洲希望能永恒地保持生机。
自从1978年我有机会访问了美国的一些高技术跨国公司以来,我就一直在想着中国要有自己的高技术产业这样的美梦了。无疑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要求,也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梦想。现在的科学院,在周院长率领下勇敢地竖起了这杆大气,旗帜上写着我们几代中国人的梦:中国必须有,我们决心去创办高技术产业。尽管院内已出现了几百家公司,但目的和动机可能是各式各样的,看到你柳传志向我们表明心迹,原来你们的动力真正使我们共同的梦想、理想。要说知音的话,我看你们才是我们的知音!你们自动地走到这面大旗下,甘愿冒枪林弹雨去冲锋陷阵,这对擎旗的人是多大的支持!我们是同生共死的战友,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向同一个目标进军。
有时候我向光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下,我们这些人是不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想的太好了,离现实太远?但你们公司的初捷,还有其他一些公司,例如尼赛拉、三环……即使是小小的胜利,也使我感到无比的快慰,好像在黑暗中,在荆棘丛生的没有路可走的荒原上,看到在我们预定进军的方向果然升起了几颗照明的信号弹那样。这些“小苗”告诉我,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的理想应该是能够实现的。不是我们鼓励你,而是你柳传志和你的战友们,用你们付出的心血作为代价换来的成功鼓励着、激励着我们。
不要气馁,不要灰心,不要后退。中华民族已是无路可退了!
(周光召读了柳传志的信,用铅笔在上面写道:)请启恒转达传志同志,我们完全信任他们,并全力支持他们。相信他们在中国历史的这个转折关头,能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那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终生奋斗。以智慧和胆略区征服国际市场,为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做出大贡献。
柳传志的书信(B)
(起因:倪光南给李总并总裁室成员的信、并呈报董事长,也传真给柳传志)
看了你给我的传真件,心中非常不安,也很不愉快,处理司机的问题,我表示过非常明确的意见,当我知道他4次撞车,还在值班时喝酒,我是坚决要求车队将他挂起来的,而且,我要求他们换司机给你开车。当老蔡处理这件事情犹犹豫豫时,我非常生气,认为他太软弱,甚至在总裁室会议上,也为此和他激动过一次。
这就是你在传真中写道的“其他总裁室成员说过,但我未表示同意”。难道我不是像你自己的肉似的关心的安全吗?难道像侯海滨这种情况不该坚决处理吗?我实在弄不懂,你为什么要给总裁室成员发这么一封含沙射影的传真,我实在弄不懂,你到底要冲着谁来?要干什么?
写在这里,我心里很不平静,我们配合10年了。这10年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多种原因之中,我们的配合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你在到公司来之前就是知名的科学家了,而我在所里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你能那样信任我,支持我,使我能放手工作,这使我永远心存感激。在公司经理的数不清的风浪中,你未必每件事都知道处理的经过,根据你初到公司来的约法三章,我是能不打扰你,就不打扰你。但你总是用你最信 任的态度和我坚决站在一起。在我们共同奋斗渡过难关的时候,那种胜利的欣慰,也使我永远不能忘怀。我们有时间在一起谈谈心,谈谈自己的而过去,谈谈对人的看法,谈谈对政治问题的看法,这些随便的谈话,使我们在尊重之中,又增添了感情色彩。
进一步讲,我们可以作为生死相依的朋友,即使退一步讲,我们也是君子之交,既非常纯洁,又有很深的感情。你是个君子,但为人很固执,有时也很偏激,当你看谁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好,当你看谁不好的时候,又可能觉得这个人处处不好。从我内心讲,我对你是十分尊重的,而且,把能得到你的尊重当作是一种光荣。我把对你的关心放在了十分的位置上。当然,也可能有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引起了你如此的不快,把我们10年相处的信任和友谊都一风吹掉,一定要把矛盾公之于众。我对你的最大意见就是性格太内向,话一定要憋在肚子里,而且,一定要积存够了再讲。有时候,明明是误会,早讲早解决,也一定不讲,而且,一定觉得自己对。
如果有可能,我们当面将话谈透,把心里的话全倒出来,真正做到心心相印,你是个君子,我信得过你。共商大计,奠定基础。今天的联想,无论是香港,还是北京,都出在非常紧要的关头,核心组能同心同德处理问题,尚难保证顺利过关,如果核心部分锣齐鼓不齐,结果很难设想。如果觉得恢复以前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信不过我,不愿意讲透,那我们毕竟是10年的朋友,我们不必将矛盾公开化,我坚决推出核心组。
如果将矛盾公开化,实在太不值得,我很了解你的脾气,你也知道我的脾气,结果是越陷越深,最后公司分裂,那时非常可怕的事。对我来说,就更可悲了。因为我历来都很像将事情看透,我和你莫名其妙地发展成一种恶性关系,到底是为什么呢?
柳传志的书信(C)
元庆:
来香港后,虽然任务繁重,但对你的情况仍不放心,自我检查后,觉得这几年和你沟通少,谈的都是些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观原因是你和我都忙,主观原因是没有特别注意我们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我想利用边角或休息时间写信给你,用笔谈的方式会比较冷静,但我也不想很正式,知识拿起笔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还是自然感情的随意流露,未必就逻辑性、说理性很强,一次谈不完,下次接着再谈。
我喜欢有能力的年轻人。私营公司的老板喜欢有能力的人才主要是为了一个原因——能给他赚钱,有这一条就够了。而国营公司的老板除了这一条外,当然希望在感情上要有配合,谁也不愿找个接班人,能把事情做大,但和前任关系不好。开句玩笑,找对象如果对方光漂亮(相当于能力强)但不爱我,那又有什么用?
联想已经是一番不太小的事业了,按照规定的计划将发展到更大。此刻部队领导核心精心加以培养,将来就一切都是空话。
那么我心目中的年轻的领导核心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一是要有德。这个得包括了几部分内容:首先是要忠诚于联想的事业,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联想的利益。公开地讲,主要就是这一条。不公开地讲,还有一条就是能实心实意地对待前任的开拓者们——我认为这也应该属于“德”的内容之一。在纯粹的商品社会,企业的创业者们把事业做大以后,交下班去应该得到一份从物质到精神的回报;而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机制的不同则不一定能保证这一点。这就使得老一辈的人把权力抓得牢牢的,宁可耽误了事情也不愿意交班。我的责任就是平和地让老同志交班,但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从对人的多方考核上早就一层骨干层,再从中选择经得住考验的领导核心。
另外,属于“才”和“德”边缘范围的内容是,年轻的领导者要凭他的无私,和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他的伙伴的大度、宽容,自己有卓越的领导能力,还能虚心地看到别人的长处,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等等优良品质使人心服。你知道我的“大鸡”和“小鸡”理论。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他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当然在别的国有企业,都是上级领导钦定企业负责人,下面一般都是心不服的,所以领导班子很难团结。我如果不提前考虑这个问题,而像一般国有企业一样到时候再定,也不是过不去,只不过在联想进一步发展时,可能在班子问题上留下隐患。我是希望向这个方向去培养你的。当你有CAD部调到微机事业部,并在当年就把微机事业部做得有显著起色时,我的心中除了对事情本身成功的喜悦以外,更有一层对人才脱颖而出的喜悦。在你开始工作后不久,诸多的矛盾就产生了。我是坚决反对对人的求全责备的。如果把一切其他人得到的经验硬给你加上去,会使你很难做。我们努力统一思想,尽量保证环境对微机事业部的支持。事实证明了你的能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上进精神。
当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我应该更多地支持你发展优势,同时指出你的不足,注意如何能上更高的台阶。而你在这时候,应该如何考虑呢?我觉得应该总结出自己真正的优点是什么?自己的弱点是什么?到底联想的环境给了你哪些支持(这能使你更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的成绩)?主动向更高的台阶迈进要注意什么?
当我心中明确了将来作为领导核心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后,我对你要做的事是:1)加强对你的全面了解。你自己也要抓住各个机会和我交流各种想法。不仅是工作上的,应该包括了方方面面的。2)加强和你的沟通,使你更了解我的好处和毛病,性格中的弱点,“后脑勺”的一面,这才能产生真正的情感交流。3)互相帮助。但更多的是我用你接受的方式指导你改正缺点,向预订的目标前进。以上部分我是用了星期六的一个钟头和星期日的一个钟头写的。马上我又要外出了,我想信就写到这里。下面是我想 那里得到的信息:1)你是不是真有这份心思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去攀登更高的山峰?2)你自己反思一下,如果向这个目标前进,你到底还缺什么?等你回了信后,我再接着写。我还从没有用这么多时间给年轻人写过信。
好吧,就此搁笔。祝你如意!
20世纪末以来, 一些原本被称为文化产业的经济部类, 包括广告及营销、广播与电视、电影、因特网、音乐、印刷及电子出版、影视与计算机游戏等, 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 即创意产业。英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创意产业的名义政策性推动其发展的国家。1997年, 布莱尔首相组建了创意产业特别小组, 着手推动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发展, 使得创意产业概念深入人心。英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各国随之纷纷效仿, 创意产业得以风靡全球。
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二者的关系有很多论述, 有人主张文化产业包含创意产业, 也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更大的范畴, 文化产业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多媒体等新技术的融合, 是更新、更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类型。然而, 这些论点大都带有学者主观倾向的色彩, 没有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所涵盖的意义出发, 没有回顾二者产生的历史过程并解释二者的差异, 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本文将通过回顾两个名词产生的历史, 分析两个词汇被创造的原因。主张二者是从相对的视角出发所定义的相互交汇的产业部类。文化产业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创意产业是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出发, 二者的交集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是那些生产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发挥主要作用, 产品以精神价值为主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产生的历史及辨析
(一) 文化产业
社会学家赫斯蒙德霍 (Hesmondhalgh) 在《文化产业》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一书中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20世纪40年代, 社会理论界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德籍犹太哲学家阿多诺 (Adorno) 和霍克海默 (Horkheimer) 在《启蒙辩证法》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一书中首先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如果说美国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生活不像德国的那样野蛮、恐怖, 也是空虚的、表面的。根据他们的观点, 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乌托邦的批判, 因为它已经被商品化, 变成了买卖的商品。文化和工业是相对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两者一起倒塌, 形成了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这类产业被认为价值主要来源于象征意义而非功利主义的属性。
由于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不同的逻辑, 莫兰 (Morin) 、于埃 (Huet) 和米耶热 (Miège) 等法国社会学家在吸收了阿多诺等人的“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概念后, 考虑到这一领域是各种文化生产形式的综合体, 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各自不同的逻辑, 将其由单数变为了复数的“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ies) ”。同时, 他们还反驳了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其他观点, 指出:首先, 在文化生产中引入工业化和新技术, 确实导致了商品化, 但是它同时还导致了令人兴奋的新方向和创新。文化的商品化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文化悲观主义。其次, 资本主义对文化的侵入是有限的、不完全的, 不像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认为的文化已经输给了资本, 卷入了“工具理性”的系统。
赫斯蒙德霍指出定义文化产业概念的困难来源于“文化”概念的复杂性。如果按照广义的人类学的意义:文化是不同人群的总体生活方式。那样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 因为它们都包括了生产和消费文化。事实上, 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一个更为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进行通报、转载、经历和研究的符号系统, 借此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文化产业就是那些直接进行社会意义生产的机构 (包括盈利的公司, 也包括政府组织和非盈利机构) 。赫斯蒙德霍认为文本是象征意义和功能性之间的一个平衡, 它更加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根据文本可以将文化产业概括为核心文化产业和边缘文化产业。其中核心文化产业是指关于文本 (歌曲、故事、演出) 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和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印刷和电子出版、电视和网络游戏。这一定义得到了经济学家马库森 (Markusen) 的赞同, 称其为目前定义文化产业最好的概念。
地理学家斯科特 (Scott) 对文化产业给出的定义则更为明确, 他认为现代文化经济是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主观意义或更狭义的观念价值高于使用价值的部门。因而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系列的部门:娱乐、陶冶、信息产品的服务业 (比如动画、音乐、印刷媒介或博物馆) ;用来满足消费者展示个性、自我肯定和社会炫耀 (例如时装或珠宝) 的产品制造业。
赫斯蒙德霍所提到的文本更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性, 和斯科特定义的文化经济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强调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观念价值大于使用价值, 都是从消费角度出发定义经济部类。
(二)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最早在澳大利亚产生, 但是真正产生广泛影响、流传开来却发起于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一种是将创意产业看作文化产业的另一种提法, 因而它也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和观念价值, 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凯夫斯 (Caves) 给出的定义为代表。第二种从生产者 (供给) 的角度出发,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贡献, 以英国政府、经济学家霍金斯 (Howkins) 、城市学者佛罗里达 (Florida) 的界定为代表。第三种将创意产业看作新媒体技术与原有的文化产业的结合。
1.文化产业的新提法
凯夫斯定义创意产业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单纯的娱乐价值的部门, 包括书籍、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 (油画与雕刻) 、表演艺术 (戏剧、歌剧、演唱会、舞蹈) 、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 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这一定义与前面提到的赫斯蒙德霍、斯科特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无论从分析的视角, 还是界定的内容来看都是一致的, 因而凯夫斯定义的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没有差别, 只是一种新提法而已。
2.创造性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英国文化部2001年创意产业报告中定义创意产业为“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巧和天分,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政府的定义将人的创造力放在定义创意产业的首位, 但是其界定的创意产业部类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等, 却没有将科技创新行业 (比如研发机构) 包括进来。
与此相反, 霍金斯 (Howkins) 认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活动几乎没有区别。科学和艺术都试图想象并描绘现实的本质和意义, 都经历了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区别在于他们为什么这么选择, 怎样展现他们对世界的想象, 怎样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简单说, 创造是相同的, 而创造的产品是不同的。他认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小组将创意的概念变得与它通常的定义相差很多。本来这一小组将所有基于创意、产生并处理知识产权的行业都叫做创意产业, 但是, 由于文化部门希望强调他们自己对英国总体经济的贡献, 很快将创意产业的范围局限于那些具有艺术和文化意味的行业和一些计算机和电子业, 把知识产权改为局限于版权, 对专利权、商标权和设计版权则不予重视。英国政府的定义包括了那些有意向吸引政府注意力并获得资助的行业 (比如社区艺术) , 去除了那些有意避免政府注意力的行业 (比如报纸的出版业) , 导致了概念的混乱。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的最佳定义是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可交易的知识产权的行业 (霍金斯原文中没有“可交易的”这一条件, 但是他在《创意经济》一书中, 明确提出像商业秘密这类知识产权不能交易, 因而不能单独成为产业, 更不能成为创意产业。也即这里所说的只有产出的知识产权可以交易的行业才能称为创意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机构、软件、玩具和游戏、广播电视、视频游戏。与英国政府的定义主要区别是增加了研发机构这一科技创新产业。
金元浦指出霍金斯为创意经济所下的定义有不少优点, 为确定一种给出的活动是否属于创造性部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又一致的方式。创意产业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强力保护体系。通过界定创意部门, 霍金斯避开了该职业的性质是否有创造性这一潜在难题。
美国城市学家佛罗里达 (Florida) 是从职业的角度定义了一个创意阶层, 而这些阶层从事的工作, 被看作创意产业。他认为创意阶层是那些从事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社会成员。这一阶层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意人才。超级创意核心 (Super Creative Core) :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职业、建筑和工程、生命、自然和社会科学、教育、培训和图书馆、艺术、设计、娱乐、运动和媒体。创意人才 (Creative Professionals) :管理、商务和金融、法律、医疗保健和技术、高端销售和销售管理。
显然, 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比霍金斯的创意产业范畴更广, 所有那些需要高度智力参与、需要人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行业都被涵盖了。
3.新媒体技术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的坎宁安 (Cunningham) 反对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归结为创意产业的做法, 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 并对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他认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之间无疑具有关联性, 但认为它们之间存有差异, 创意产业正在试图描绘出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即从被资助的“公共艺术”和广播时代的媒体转变为对创意新的和更广泛的应用。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 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动态, 这是诸如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词汇所无法做到的。哈特利 (Hartley) 的看法与此有些相似, 他认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描绘知识经济中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 创意艺术 (个人天赋) 和文化产业 (大范围上的) 在概念和实践上的会合。
新媒体技术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创意产业的核心部门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同时“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本身强调了人的创造性, 将信息技术看作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可能是偏颇的。
(三)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源于我国台湾。台湾跨部会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英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定义, 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与文化积累透过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 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邓晓辉认为“文化”二字使得该产业的内涵更加清晰, 因为单纯“创意”二字, 并非一定要与文化关联, 只要是产生新思路、新潮流、新产品的思想活动都是创意, 甚至生活中也处处有创意, 而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了该产业的产出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产品与服务。显然, 邓晓辉的解释与本文前面的观点是近似的, 即“创意”是从生产的角度对产业的概括, “文化”是从消费的角度加以概括。“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二者的交汇, 综合了两个角度, 是定义我们通常所特指的广告、艺术、电影电视等行业最明确的概念。
三、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环境不同, 创意产业概念也应该不同, 因此应该构建本地区或者本城市特色的创意产业概念。马库森等却指出定义清晰的文化经济概念以便科研、政策制定有可比性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赞同应该有统一的创意产业概念。因为一方面统一的概念使不同研究成果真正具有可比性, 避免了相关政策的混乱;另一方面, 统一的概念必然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上, 有助于深化对文化经济的认识。
要想获得统一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概念, 首先要放弃学者的主观认识, 寻找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标准, 不是某个机构或个人主观制定的。知识是对创造力全部的概括。在现代社会, 知识的价值是经由法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加以实现的, 它的获得是社会认定的结果, 是全社会的统一标准, 也是惟一标准。因而, 霍金斯从产生知识产权的角度定义创意产业无疑把握住了这一关键, 其创意产业的概念也最富逻辑性和一致性。从广义上讲, 知识产权无非两种形式, 要么是科技的, 要么是文化的。因而, 创意产业也必然包括两个范畴: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遗憾的是, 霍金斯看到了它们的共性, 却忽视了两者的差异。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看, 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性上也许没有根本不同;然而, 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看, 消费者在消费他们所创造的产品——科技产品和服务 (使用价值) 和文化商品和服务 (观念价值) 上可能很不相同。
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区分出一个狭义的创意产业和一个广义的创意产业。广义的创意产业和霍金斯的定义是一致的。狭义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汇, 即文化创意产业, 可以定义为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专利权以外其他可交易的知识产权 (版权、商标、设计) 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和广播等行业或部门。
【企业文化概念与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文化政策”与“文化法律”概念的比较分析11-10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11-09
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11-20
企业文化与企业相结合11-29
如何分析企业文化09-13
企业文化案例题09-19
华为企业文化分析11-02
企业文化培训案例11-29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05-27
企业文化与企业信息化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