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精选9篇)

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 篇1

一、市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国有企业167户。分布在工业、商业、交通、乡企、农机、城建、外贸、计经、粮食、市社、十系统。十系统职工总数24,811人,离退休职工7,209人,总资产268,209万元,负债总额 342,697.9万元,其中:欠银行贷款316,841万元,欠保费 5,072.9万元,欠职工工资9,161万元,欠职工集资款、抵押金3,015万元,欠职工工伤亡补助费203万元,欠职工其它应付款8,405万元。

二、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市属十系统共有167户(其中包括市社系统55户企业)企业进入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其中70户企业已完成了改制任务。70户国有改制企业包括:工业41户、粮食28户、城建1户。70户企业净资产48,657万元,企业占地面积269.2万平方米,其中建 筑面积158.1万平方米,银行贷款256,030万元,企业其它应付款27,733万元。职工总数13,996人,其中在岗人数111人,离退休人员3,905人,解除劳动关系人员13,996人,重新上岗人数 1,617人。70户企业改制支付总成本16,557.6万元,其中职工经济补偿金 10,734.9万元,(国家补助金 3,58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00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 4,146.9万元其中:工业资产变现610万元、软贷款、粮食储备金 3,536.9万元)。职工债务 3,825.2万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1,085万元,职工集资款抵押金2,655万元,工伤亡补助85.2万元。养老保险金按国家“并轨”政策50%折算为1,997.5万元。

三、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情况 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截止2005年8月30日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41户,职工总数6,846人,其中进站职工4235人,未进站职工2541人,离退休职工2860人。净资产22,320万元,负债总额39,898万元,资产负债率178%,资不抵债企业33户。其中欠保费1,944万元(按50%折算),欠职工工资849万元,欠职工集资款、抵押金73万元,欠职工工伤亡补助费83万元,欠职工其它应付款169万元,欠银行贷款17,829万元,欠其它应付款18,951万元。41户工业企业职工总工龄12,342年,其中固定工工龄101,154年,合同工工龄27,188年。经济补偿金总额4,70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费2,025万元,本级财政配套费1,481万元,企业自筹1,220万元。41户企业改制总成本7,655万元。其中经济补偿金4,706万元,养老保险金1,944万元,职工债权1,005万元。

四、市属国有企业未改制情况 未改制97户企业(含市社55户)职工总数 10,815人,离退休职工 3,304人,占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企业净资产22,199.9万元,预计变现9,927万元。改制总成本16,682.7万元,其中:经济补偿金7,379.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480.5万元,地方配套2,455.8万元,企业自筹2,443.4万元。职工工资5,283.2万元,职工集资款、抵押金 845.7万元,工伤亡补助98.6万元,职工养老保险3,075.4万元(6,150万元的50%),改制成本预计缺口6,755.7万元。

五、国企改制存在的问题 市属167户改制企业(其中包括市社系统55户)剔除工业、粮食、城建三系统已完成改制的70户企业。还有97户企业有待改制,如97户企业不能尽快进入改制程序,将会增加改制成本,并产生不稳定因素。(一)、增加改制成本

1、晚改制一年将增加经济补偿成本421万元。(企业职工10,815人,年经济补偿标准按390元计算,即10,815人×390元=421万元)。

2、晚改制一年将会增加职工养老保费1,143万元(10,815人×1,200元=1,298万元)

3、晚改制一年将会增加企业留守人员工资216万元(450人×400元×12月=216万元)。合计增加改制成本1,935万元。(二)、增加不稳定因素 今年年末是国企改制的最后时限,国家在资金政策和保全企业资产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照顾,过了改制时限企业的资产将很难保全,现在华融公司、长城公司等几大金融部门正在通过法律程序准备对企业资产进行扣押,如果企业资产一旦被扣押,企业将无能力支付改制成本,企业改制将无法进行,职工队伍必然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同时商业、市社等七个系统 8,844人已个人垫付经济补偿金 2,410.8万元,只待国家、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即可完成改制任务。如配套资金不能到位,职工经济补偿不能兑现,债务不能偿还,养老保险不能投保,职工很难接受这一现实,势必将会发生不稳定因素。

六、具体建议

1、应尽快解除法院扣押事宜,立即变现企业现有资产,变现资金用于弥补改制成本不足,从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2、政府应举债偿付“单退出”职工每人集资的130元垫付款,已确保社会稳定。

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 篇2

一、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 西南与缅甸山水相连, 是“一市连三国, 一江通五邻”的特殊地区。普洱作为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 是“彩云之南”的面积大市、生态大市、资源大市、边境大市、民族大市、文化大市。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全市辖9县1区, 国土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 2014年底总人口达259.4万 (全市有14个世居民族、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辖内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四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 国境线长486公里;沿边四县2014年底总人口84.83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26%, 总面积15598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底, 全市有思茅港和勐康2个国家一类口岸、孟连国家二类口岸以及18条对外陆路通道。201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4.69亿元, 居云南省第8位。截至2015年6月末, 普洱市辖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 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1家。现有证券业金融机构2家。共有19家保险公司。此外, 普洱市共有28家小额贷款公司, 有投融资服务类企业68户 (含融资担保、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等) , 资产管理类企业15户, 典当类企业5户, 基金类企业7户 (含管理公司及合伙基金) 。

2013年以来, 立足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普洱中支统筹辖区金融运作, 加强内外协调运行, 突出区域特色与优势,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探索实践, 使辖区落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 创新机制, 积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

一是通过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现沿边县边境沿线自然村惠农支付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 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县支行针对边境临界区域合理布放POS机具和“智付通”转账电话, 为境外客户提供有效非现金支付工具。二是积极探索边境居民人民币结算服务范围, 为境外企业和居民提供边境金融服务。孟连、西盟、江城等边境县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为境外居民及非居民进入境内提供有效的账户结算服务。三是有效搭建与境外银行结算平台。自2012年农业银行孟连县支行与缅甸邦康市商业银行搭建起结算平台以来, 结算业务量及金额逐年增加。2014年, 结算业务量186笔, 金额5.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倍。该结算平台的搭建并随着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加入, 在服务全市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 为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降低结算成本, 提高盈利能力, 以及促进涉外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益的创新经验。四是有效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创新高。2014年全市跨境人民结算量761笔、金额13.63亿元, 同比增长95.83%, 全市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624笔、金额11.87亿元, 同比增长1.68倍。全市服务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量30笔, 金额2141万元, 同比增长72.94%。五是积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4年8月, 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普洱市中心支局批准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完成相关赋码工作后, 该社系统已成功接入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系统, 成为全市首家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二) 改善服务, 构建完善沿边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建设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通过人民银行统筹运作, 普洱辖区按照“周边群众有需求、资金安全有保障、经营规范有条件”的惠农点推广原则, 积极推动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速度, 截至2014年末, 普洱市沿边四县共建成448个惠农支付服务点, 惠及40个乡镇、280个行政村、3286个自然村的农村居民, 惠农点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60%, 实现沿边地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取现、转账、消费、查询和缴费等惠农金融服务。二是努力改善沿边地区银行卡用卡环境。经过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银联云南分公司和各商业银行 (信用社) 的共同努力, 首次在沿边县———澜沧县建立了县级刷卡无障碍示范街, 积极拓展了特约商户数量, 增加了POS机具, 有效改善沿边地区居民用卡环境和受理环境, 促进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普及。三是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通过在沿边地区广布惠农点,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 构筑起各方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把惠农点发展、银行卡推广与涉农补贴发放结合起来, 在沿边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辖内沿边县———澜沧县和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创新开展“折转卡”迁移工作成绩突出, 将惠农一折通账号迁移到金碧惠农卡上, 使其具有代理发放财政补贴支付业务的功能, 以“一卡通”替换“一折通”, 切实解决一人多折、挤占柜台资源、自助设备闲置、惠农支付服务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截至2014年末, 两县完成折转卡15.44万张, 占两县农村信用社总发卡量的47.67%, 银行卡与农户数量比例为0.97∶1, 在沿边地区已基本实现了银行卡普及于民。

(三) 积极指导, 加快农村信体系建设步伐

2014年末, 全市共为44.43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 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2.4%。评定信用农户32.17万户, 占建档农户的72.41%。评定信用组3831个、信用村270个、信用乡镇8个, 为42.79万农户核贷104.5亿元。镇沅县作为普洱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 已实现了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 全县共完成9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万农户的建档工作, 评定出4个信用乡 (镇) 、64个信用村、25755户信用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 为有效推进全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 努力推进特色工作上水平

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作为西南沿边开放特殊区域, 普洱既有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 同时也受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制约———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 基础薄弱, 产业滞后,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显现欠发达局面。

今年以来,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视察云南强调指出“云南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 普洱中支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 立足实际, 抓重点、出实招, 接地气、创特色, 积极探索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举措, 进一步增强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效能。

(一) 突出“一个导向”, 强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立足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辖区金融保持“绿色信贷”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落实绿色产业贷款余额约190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

(二) 把握“两个关键”, 强化特色金融运作

1. 强力推进辖区邮储银行完善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 以及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运作, 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今年上半年辖区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6亿元, 其中邮储银行落实贷款余额超过8亿元;与此同时突出资源特色, 落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2亿元, 保持业务平稳运行。

2. 强力推进西盟孟连民族特困地区安居工程建设。

着力统筹协调推进———在政策宣传、产品创新、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财政补贴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 整合资源, 定向扶持,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着力强化金融服务管理———在服务方式、流程设计、通行文本、贷款承诺等方面, 做到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灵活多样、利惠于民;着力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落实“安居工程建设与‘三权三证’抵押贷款推进相统一, 安居工程建设与用活信贷政策工具相统一, 安居工程建设与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统一, 安居工程建设与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相统一”, 在探索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 做出新模式、打造新亮点;着力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推进“三权三证”工作, 因地制宜的支持好当地产业发展, 促进农户创收增收, 真正做到脱贫致富;着力加强工作的研究反馈———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的沟通、反馈, 定期报送工作动态, 加强宣传工作;着力做实挂钩对口支持———引导督促辖区各银行机构做实做好对口挂钩工作, 发挥样板示范效应。

(三) 引导“三个率先”, 打造金融服务产品新亮点

1.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率先探索, 推进沿边金融服务取得新突破。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全省首创农户资产公证贷款、境外替代种植农户订单合同质押贷款, 墨江县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创新推出“烟草合作社贷款授信”模式;

2. 引导辖区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咖啡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探索缓解企业“融资难”新途径。

3. 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地方工会合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会会员普惠卡”, 营造支付服务新平台。

(四) 推进“四个机制”, 确保金融支持创业小微贷款服务提质增效

协调落实推进征信查询前置制度、申请现场查验制度、跟踪调查制度、定期 (半月) 反馈报告制度。

(五) 统筹“五个措施”, 做实金融定向支持景谷“10.07”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围绕金融支持景谷地震灾后建设重点工作, 市县人民银行加强政策落地、窗口指导以及内外协调,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 实现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整体合力。

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4年“10.07”地震发生以来至2015年6月末, 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13亿元;

2.提升政策工具运作效应。通过争取上级支持, 首次启动央行政策工具, 向景谷县农村信用社定向发放1亿元支农再贷款, 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作保障;

3.强化定向调控管理。今年二季度对景谷县农村信用社的定向追加调增合意贷款额度3.5亿元, 合理把握灵活调控, 对其新增合意贷款在“确保全部用于支持灾后重建”的前提下, 允许额度控制进度提前运作;

4.突出盘活存量导向。明确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盘活原有存量与人民银行增加合意贷款额度1∶5比例, 定向配置增加民房重建贷款;

5.加强银政协作。市县人民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协调, 有效推进实施贷款贴息, 设立重建贷款风险保证金, 建立人行、金融机构、政府三方相关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六) 探索“六个突破”, 深度推进边境区域金融工作的取得新突破

1.增强县级人民银行前沿履职新思路。孟连支行立足勐啊口岸推进创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对统筹孟连金融机构落实沿边金融改革工作有了新的定位;江城支行针对立足“中老越三国边境金融合作”推进沿边金融开放所具备的优势、存在困难以及今后工作有了新的思考;澜沧支行和西盟支行围绕澜沧新机场建设对今后边境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及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了新的构想。

2.市县人民银行的统筹协调推动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与税务、海关实现新合作。成功代理缴纳关税业务, 成为全省首家代理缴纳关税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截止2015年6月末, 共办理代缴关税业务82笔, 金额1670余万元。

3.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跨境金融业务拓展新途径。今年5月, 孟连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与缅甸邦康银行沟通合作, 成功办理了云南省首单Shibor定价跨境人民币约期存款业务, 成为地方金融机构参与Shibor定价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创新成果。

4.扩展沿边金融服务建设新平台, 继去年孟连农信社开办跨境金融业务后。今年7月江城县农村信用社顺利通过验收, 成为普洱市第二家获准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5.加大引导推进银行机构主动参与沿边金融开放基础建设有了新进展。促成云南富滇银行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程序, 开展针对孟连“边合区”机构网点口岸布局工作。

6.积极应对沿边跨境金融新情况。今年6月初, 针对境内机构跨国投资缅甸邦康市成立东南亚联合银行 (系缅甸第二特区设立的首家正规商业银行) , 辖区人行密切关注并及早研究后续边境金融运行中与人民币对外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及现钞运作、跨境企业贷款与实体融资、跨境投融资与离岸金融等方面的运作趋势。

三、现阶段普洱辖区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

当前, 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辖区客观实际的制约, 普洱市经济发展及金融运行与全国全省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经济总量效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结构、金融运行质量等方面, 整体缺陷凸显。由此, 使普洱市在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与建设上面临较大挑战, 也使辖区人民银行履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一) 区域经济运行不容乐观

普洱市经济总体呈现浅层次开放发展态势, 传统性一产占比突出、低产值产业格局凸显, 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 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瓶颈制约。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换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 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较为薄弱。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项目支撑不足, 尤其是大项目少, 难于支撑投资增长;水利、非电工业、综合交通、水电等重点行业投资下降, 支撑减2弱0, 1增5长年后第劲不10足;期二下是地旬方刊财政运行困难较大, 受“营改增”时税制改代金理跨境融人民币业务收费较高;三是人民币现钞通过N正O规.途10径, 出20入1境5革 (、总小微第企6业04税期收) 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影响, 全市地方公共T财i政m收e入s F“in难a”n。“c普e洱沿边金融运作模式”的 (业C务u核m心ul就at是iv境e内ty外N银O行.间60需4相)

上半年完成21.8亿元, 同比仅增长4.4%, 与此同时, 在支出方面普洱市今年进入政府性债务还债高峰期, 全市到期需偿还债务达74.4亿元 (其中市本级44.1亿元) , 加之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加, 财政面临巨大收支矛盾压力;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今年以来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 全市现有1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除煤矿企业因整顿停产外, 尚有10户非电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电力、建材、化工、煤矿和林产工业等企业产值均呈下降局面。并且, 受财政筹措资金能力减弱影响, 市县部分项目资金配套压力大。此外, 受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弱。

(二) 辖区金融运行困难凸显

一是存款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全市银行机构上半年新增存款达到13.1亿元。但剔除特殊因素, 上半年全市新增存款仅为0.1亿元, 同比少增12.1亿元。6月末,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超过100%的有5家, 个别法人机构流动性紧张, 对其正常业务开展已产生了影响;二是受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制约, 新的投资增长点难以有效实现, 有效信贷需求减少致使信贷投放后劲不足, 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生产性投入意愿下降。并且, 过去拉动普洱市银行项目贷款主要靠水电、交通建设的投资, 目前水电投资已接近尾声, 新的投资增长点还未形成。此外, 部分储备项目, 融资的前置条件准备不充分, 如环评、土地报批, 抵押物等不落实, 由此导致项目贷款与投资下降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运行。此外, 部分新开工建设项目落实不力以及一些在建项目施工进度迟缓, 导致信贷资金难以及时跟进。上半年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511.4亿元, 新增贷款35.7亿元, 同比仅增加3亿元, 同期贷款累放增加额与上年水平相比减少8.6亿元;三是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上半年, 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持续上升态势, 6月末, 全市不良贷款余额11.7亿元, 比年初增加3.3亿元, 增长38.9%, 不良率达2.3%, 部分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 经营策略更加审慎,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贷准入条件、降低了授信额度, 反向制约我市信贷投放;四是影子银行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普洱市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 以及互联网金融、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创新组织快速发展, 但由于体制机制影响, 对其监管缺位、失位, 一些机构违规操作, 部分影子银行的风险向银行业传导, 已经影响到我市部分银行机构的信贷资产安全;四是受外部市场“高杠杆”的影响, 少数获贷款主体将部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关联企业渠道, 改变贷款真实用途, 违规进入高风险行业, 导致部分信贷资金运行面临潜在风险。

(三) 区域沿边跨境金融互动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双边银行开展金融合作“难”。现阶段普洱与毗邻国家经济金融交融较为密切的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 (佤邦) 。尽管2011年以来缅甸政府加快推动民主化进程, 但缅甸掸邦第二特区 (佤邦) 仍属于高度自治的地方民族武装地区, 地方武装与政府武装冲突频繁, 政治、经济环境不稳, 双边银行金融合作存在较大政治风险。加之对方商业银行为私人银行性质, 政策多变且随意性强, 资金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境内银行、企业通过对方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意愿较低, 境外企业也疑虑在我方银行开立账户与办理正常结算业务面临诸多政治的及法律的风险, 导致中缅边境双边银行合作较难深入开展;二是银行渠道跨境人民币结算“难”。中缅边境地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较低, 业务品种十分有限。据统计, 我方孟连县边民互市区农行、农信社设2个网点, 缅方边境地区仅有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邦康市商业银行) 开展常规业务, 而对于新设的“东南亚联合银行”其系统框架和运营模式仍需观察。因此, 尽管双边银行已搭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 但由于缅方银行尚未加入国际清算体系, 只办理存、贷款业务, 且仍采用原始手工记账处理方式, 电子化程度极低, 导致双边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合作较为困难。此外, 缅方银行办互调运人民币现钞互补清算头寸, 如果跨境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的渠道不畅, 将影响到结算平台的正常运转。而目前双边银行尚未开展人民币现钞调运业务, 并且受政策因素制约, 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没有真正实现便利化, 制约了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同时, 按现行管理规定居民个人携带人民币现钞限额为2万元, 此限额很难满足边境贸易和替代种植业务资金需要, 使得许多企业和个人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 导致大量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脱离监管;四是跨境支付结算管理“难”。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 国内金融机构要把更多先进的银行自助终端设备投放至境外仍困难重重。境外机构和居民对中方银行并没有完全信任, 对其运转在中方银行系统的资金仍心存顾虑。并且, 由于缺少有效证件, 境外居民无法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高效便捷非现金结算平台, 始终偏好现金交易结算。据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了解, 由于银联有对珠宝业和奢侈品需向商户收取1.5%的手续费且不封顶的规定, 邦康市安装该社POS的珠宝商难以接受, 使用率不高。此外, 因支付结算渠道不畅通及境外银行手续费过高, 使用人民币的高成本催生了诸多“非正常”领域, 特别是境外第三方POS机具 (绝大部分POS都类似于“微付通”、“支付通”这样的第三方支付设备) 套现尤为凸显。据邦康市公安局初步排查情况, 邦康市有130多家商铺安装有POS设备。由于外来POS机在当地长期处于失控和无监管状态, 2014年末在邦康市连续发生10余起不法分子利用自购POS机为客户提供取现业务时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和密码, 在异地非法复制盗刷的案件, 受害人全部为在邦康暂住经商的中国人, 由此呈现边境区域支付监管“真空地带”。

(四) 区域沿边经济金融合作环境与平台建设滞后

普洱辖区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其中,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接壤, 西盟、孟连、澜沧三县与缅甸接壤。受特殊地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文交流等多重因素影响, 普洱辖区推进沿边经济金融合作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双边金融发展状况差异大, 金融合作基础条件较差, 开展双边 (多边) 金融互动及人民币跨境结算难度大。另外, 中、老、越三方政府涉边事务会晤机制虽然基本建立, 但多局限于商业贸易领域以及特殊的社会交往互动, 未深度涉及金融领域, 对比日益繁荣的边境贸易经济往来, 金融合作更显滞后, 这与中、老、越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不相称;二是边境金融服务滞后。如江城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涉外金融服务的品种、工具与途径十分有限, 特别是与老挝、越南金融机构均未建立任何代理关系, 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入开展。据当地人民银行调查研究反映, 与江城县接壤的老挝约乌县虽设有老挝发展银行、财政银行和政策银行3家机构, 但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低、金融服务功能弱。此外, 西盟县、澜沧县目前尚未形成沿边金融基本服务与开放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沿边金融机构缺乏国际金融管理人才。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虽属普洱沿边县域, 但受经济、民族、边偏等因素制约, 加之毗邻国家的特殊落后环境的影响, 沿边金融合作与业务发展缺乏基本运行平台, 由此导致县域金融部门涉边网点布局滞后, 长期以来缺乏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与经验, 相应的管理人才也较为稀缺, 一般从事外汇业务 (也仅限于较为浅显的边境基本业务) 网点人员未参加过系统的外汇业务学习培训, 工作连续性不足, 更谈不上熟悉和掌握系统的外汇政策知识以及超前的涉外金融理论。因此, 国际金融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沿边县域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外, 普洱市辖内沿边县级人民银行也普遍人员偏少, 加之人员素质、工作环境、履职工作的局限性等因素, 也制约了县支行前沿履职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工作建议与思考

(一) 有效完善金融支持重点与政策体系

要建立对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政策, 增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要突出普洱区域金融支持重点, 有效把握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加大以生态有机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绿色工业、以旅游文化为重点的绿色服务业、以 (无量山哀牢山) 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走廊等业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推动普洱绿色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推进区域投资环境建设,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根据县域实际情况, 科学决策经济布局, 引进和开发特、优、高效产品, 打造市场化、规模化、效益化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 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以此助推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取得实效。

(二)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沿边跨境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运行平台

要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机制, 畅通结算渠道。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沿边经济金融环境条件合理布局业务网点, 有序布放安装POS机、ATM机等便捷金融服务设备。要鼓励金融机构实施跨境区域设立机构, 并通过设立外币代兑点, 为边贸企业结算与汇兑本外币提供方便。要积极稳妥探索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入流出工作机制, 有针对性地扩大境外人民币输出, 提升区域 (国际间) 人民币覆盖和运用效能。要以人民币兑换相邻国家货币为突破, 推动建立区域银行间本外币交易平台。

(三) 探索建立沿边金融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要通过以政府主导、金融机构配合, 搭建与毗邻国家 (或区域) 的边境地区银行间金融管理合作平台。要针对跨境资金流动、跨境人民币现钞流入流出、跨境居民边境账户结算、跨境投资与债务运行、跨境贸易真实性等方面状况, 建立有效监测和预警机制, 及时进行风险提醒。要加强针对境外区域反假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金融监管合作, 强化防范和打击力度, 维护区域跨境经济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

(四) 切实提高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效率

立足于政府搭台统筹协调, 建立和完善由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海关、边防、商务、税务、外事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 定期加强沟通与协作, 及时分析和研究工作推进情况, 及时反馈和化解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有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机制, 共同为推进边境发展谋合力。

(五) 进一步把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规划原理;规划转型发展;课程教学改革;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0 文献标志码: A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实现四个转变:由偏重经济增长向更注重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规划,对规划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意味着规划行业将在发展理念、城乡关系、政府边界和规划视角这四个方面发生深刻转变。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在新时期规划转型与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其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一、吉首大学原理课程建设现状

吉首大学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学校提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积极构筑社会服务平台;《城市规划本科指导性规范》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各院校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旨在丰富学科的多样性,培养具有特长的毕业生。吉首大学规划专业是以工科为背景发展起来的[4],是非常年轻的专业,办学不足七年,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原理课程尚存在一些不足,存在课时少、课程内容主次不明、无地方特色、教学方法偏重于传统的单一讲授、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其他课程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原理教学现用的教材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8月出版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这也是全国各大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经典权威教材。传统的原理教学内容涉及较广、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侧重于一般的专业技术、设计方法与原则,忽略了价值观和具有普适意义的基本规律等,导致呈现重技术、轻思维的“功能主义”特征。新时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重点重构课程教学结构与内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衔接如城市社会学、公共政策等相关课程,以及搭建专业基础理论与规划设计实践之间的桥梁。

三、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一)调整结构框架

深入分析原理第四版调整意向与章节内容,重新梳理形成新的课程结构框架,包括城乡规划原理、规划设计思维方法、规划设计技术方法,以及规划动态与热点四部分。城乡规划原理包括城市与城镇化、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内容,规划设计思维方法包括规划思想发展、规划价值观、规划设计思维方法等;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包括规划体制、规划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规划管理等内容;城乡规划动态与热点结合当前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形势,重点讲授国内外城乡规划实践与理论前沿内容。在此框架下,结合转型时期规划行业重点关注领域,重点考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原理课时安排,力求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形成新的原理教学内容。

(二)探索社会实践

工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工程设计经验是学生未来承担起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虽然原理被划入专业理论课程类,但其对规划实践的指导应用性却显而易见。目前,我校原理课程对实践教学尚显重视不足,仅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完成,未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

可增加一些社会实践环节,如认知城市等。笔者曾在原理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就所在城市中某一空间进行评析,并提出建议。这激发了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评析对象不一而足,包括火车站前广场的设计不合理、滨河空间未被有效利用、农贸市场脏乱差、学校周边道路优化设计等等,基于自己对“什么是好的城市”的理解,发现了很多平时司空见惯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好见解,为高年级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学习做了很好的设计积累。

四、结语

顺应新时期规划行业转型发展要求,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原理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真正认识规划专业的起点,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有助于原理课程的建设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当然,由于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该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其他资源的支持,如充足的师资力量,教學研讨、教学团队的协作、先进的教学设施等等。

参考文献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转型发展与城乡规划[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杨保军,陈鹏,吕晓蓓.转型中的城乡规划——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谈起[J].城市规划,2014,38:67-76.

3、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杨靖,庹清,龙自立.工科建筑类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02):101~104.

5、车晓翠,赵玲,张春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4,32(04):573-576.

6、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杨靖(1983- ),女,湖南澧县人,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基金:

市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篇4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卫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58所房屋

建筑不达标政府办卫生院进行改造。各县、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乡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截至11月底,已竣工投入使用26所,主体完工11所,乡镇卫生院内外环境和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切实做好卢龙、抚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两县参合农民61.74万人,参合率分别为68%和81%,筹资总额1853.21万元。截至11月底,28.8万参合农民得到医疗费用补偿,补偿金额1694.31万元,其中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

二、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今年,我们确定军工医院为惠民医院,并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了惠民病房,对城乡低保人群、农村“五保户”及特困人群实行“一减三免”(免挂号费、减收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同时,在县级以上医院实行了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等惠民政策,开展了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共为群众减免医药费1500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三个城市区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800名。一年来,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万份,开展义诊、健康咨询50余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三、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今年11月份,5个疾控中心、5个传染病院(区)和1个紧急救援中心国债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000多万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继续推进县(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关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所组建,三区也都制定了改革方案。加强市级医院建设,市第一医院外科楼已于10月动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大楼正在进行规划、立项,市中医院迁建也被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整合医疗急救资源,对医疗救治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组建了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将投入使用。

2010年全市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强化政府职能,坚持公益性质,推进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和发展。

一、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在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乡镇卫生院装备全部达到基本配置标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试点,逐步改善村卫生室散、乱、差的状况。实施农村卫生人员素质提高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乡镇卫生院院长招聘制,有计划地清退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两县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认真总结××、××两县经验,扩大保险病种,调整报销比例,加强医疗监管,确保4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0%以上,使更多农民受益。同时,开展调研,摸清底数,积极探索三个城市区农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的新路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5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现将xx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谋划发展思路,做好规划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1、发挥职能,引导全市经济朝预期目标发展。我委充分结合实际,把握市情,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了各项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在实施中,本着项目谋划靠前、资金安排靠前、民生项目靠前、群众受益靠前的原则,制定了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确保了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2、加强规划引导作用,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把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十二五期间把xx建设成全国首位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是积极做好风光、电、火发电等新能源专项能源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地区发改委开展新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煤矿矿区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推进“疆电东送”、“疆煤东运”基地建设步伐。各专项规划的编制为十二五期间xx市煤炭资源、风电、光电合理有序开发以及能源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

3、实施动态管理,发挥助手作用。我委根据计划,认真把握经济运行脉搏,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及各类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认真做好《xx市xxxx年季度经济运行分析》、《xx市固定资产投资通报》、《xx市xxxx年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等各类报表汇总结及材料的上报工作,做好全市重点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工作,每月完成一期固定资产投资动态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通报,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及主要领导,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全力推进固投和项目建设,拉动投资作用明显增强。

我委紧紧围绕优势资源转化和“八大”基地建设,狠抓目标管理、强化目标分解、落实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月度、季度节点进度,使xx市固投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截止9月底xx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完成98.5亿元,一般项目完成27.3亿元),同比增长37.32%,全年预计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增长35%。今年xx市重点建设项目115个,项目总投资7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截止9月开工项目112个,开工率97%,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6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0%;截止9月一般建设项目开工9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

1、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把项目前期工作放到投资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奠定坚实基础。(1)加大了风电项目建设力度,切实做好了xx东南部20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核准和开工建设工作;(2)做好xx十三间房风电15万千瓦工程跟踪、协调、服务、统计工作,目前十三间房3个风电项目1个已成功并网发电,其它2个正在建设,计划年底建成并网;(3)今年xx市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区取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批复的项目13个,装机3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运;(4)国网大南湖2×100万千瓦电厂、国电大南湖2×100万千瓦电厂、华能xx工业园2×66万千瓦电厂、神化潞新2×66万千瓦电厂、国投大南湖2×66万千瓦电厂5个项目已完成自治区层面所有支持性文件,现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路条”;(5)华能沙尔湖3000万吨/年露天煤矿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并通过中咨公司评审,各项专项报告已委托编制;(6)国投大南湖煤矿二B区12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前期已完成自治区层面所有支持性文件,待矿区总体规划批复后上报国家发改委;(7)徐矿大南湖1号矿井年产400万吨/年煤矿项目已完成可研及初步设计并开工建设。

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篇6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 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 实际情况,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现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始,至2011年3月底全面结束,圆满完成了改革各项任务,实现了“四到位”,即:机构按规定设臵到位、部门职能职责界定到位、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到位、“三定”方案印发到位。在这一轮市政府机构改革中,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眼“大部制、大科室”制改 1 革,坚守机构设臵限额、编制总量、领导职数“三不突破”底线,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上下功夫,全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机构(含直属事业单位)由40个减少到36个(其中政府工作部门25个,政府直属事业单位10个,政府统筹协调对外政务服务的窗口机构1个),减少了10%;对6个单位进行了有效整合(人事与劳动、物价与发改、农机与农业)。通过改革调整,政府部门共划出职责24条,划入职责19条,新增或加强职责71条,取消职责6条,明确部门间配合职责43条,较好地理顺了部门间的职责关系,转变了政府职能。

一、主要做法

(一)广泛调研,科学拟定

一是搞好调研。为搞好这次机构改革,我们直接到涉及机构变更、职能调整的9家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部门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进行梳理。未涉及调整的16家单位也实地 调研,在调整和完善“三定”方案上听取部门意见和建议,对梳理好的相关意见征求市分管市长意见。

二是吃透上情。通过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省市编办主任会议,吃透省市政府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 实际,在确保政府机构设臵限额、人员编制总量、部门领导职数“三不突破”的前提下提出机构改革的初步方案。

三是搞好论证。市政府机构改革初步方案草拟后,我们先后提交市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和市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并多次前往 市委编办请示汇报,根据 市委编办的意见和 市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方案进行了数次修改完善。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5月14日向 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审议< 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请示》。

(二)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迅速出台了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二是及时召开了政府机构改革动员会。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同意后,由 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10月9日正式行文批复实施。10月11日,我市召开了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长都作了重要讲话。三是配备调整了部门领导班子。为确保政府机构改革期间班子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国有资产不流失,在召开动员会的同时,市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宣布了涉及调整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名单。四是督促有关部门调整到位。改革方案出台后,我们对涉及改革的部门督促其迅速调整到位。人事与劳动、农机与农业、物价与发改等6个单位整合后迅速召开了工作会议,实现了机构合、班子合、工作合、思想合的新局面。在监督调整理顺的过程中,各分管副市长主动出面协调,使涉及调整部门均实现了无缝对接。

(三)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三定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及时出台了《关于< 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委发„2010‟20号)等机构改革相关政策,使“三定”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

二是搞好培训。为科学制定政府各部门“三定”规定,我办对25个政府部门、10个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党群部门的政工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制发了《关于做好市级各部门“三定”规定工作的通知》,就“三定”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内容、步骤流程以及审批程序进行了安排部署和统一规范,并制定了“三定”的模式,提高了部门“三定”草案的质量。

三是统一原则、标准和尺度。在各部门“三定”草案的审核中,我们始终按照优化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的原则,在部门职责的界定上,坚持上下基本对应、政事分开、权责一致,做到能对口的尽量对口,不能对口的其职责要落实到相对应单位。贯彻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将部门间相同或相近的职责整合归并 到一个部门负责,切实解决政府部门间职责交叉或关系不顺的问题,减少部门之间的政策撞车,节约行政管理成本和社会办事成本。在内设机构拟订上,坚持综合设臵的原则,新增加职能的部门增加科室从紧控制,如,农机局与农业局合并,两个部门原有科室11个,合并后科室设臵6个;物价局与发改局合并,可设臵10个内设科室,与部门沟通协商,通过挤压科室职能后仅设臵8个。此外,统一规范了内设机构的名称和规格,如,承担行政审批职责的科室统一规范名称“行政审批服务科”。在人员编制的拟订上,坚持总体维持现状,局部适当微调。单位编制按照职能职责调整需要有增有减,确需加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在现有总量内动态调整,跨部门、跨行业调剂,总量不超624名。在领导职数拟订上,首先,严格执行文件规定,按照《关于< 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委发„2010‟20号)规定,部门行政编制在10名以下,领导职数按1正1副配备;行政编制在11-29名的,按1 正2副配备;行政编制在30以上的,按1正3副配备。其次,对增挂机构牌子的,涉及民生事项较多任务较重的适当倾斜,增核1名领导职数,但领导副职最多不超过3名。第三,根据行业特点和部门工作需要,在农业、住建等9个部门设臵了“总师”职位,共计9名。同时,联合组织部门制定《政府工作部门设臵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

四是密切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在拟订部门“三定”草案中,我们始终坚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强调沟通,加强协调,形成共识。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分工问题,我办主动牵头,召集部门面对面协商,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五是编委会审议完善。为便于机改领导小组和编委领导科学决策,对部门的“三定”草案,我办创造性使用表格的形式,将各单位对“三定”要求、意见及经编办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三定”意见,以对比的方式附加文字说明,提供给每位 编委领导审阅,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各单位的基本情况。由于我们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并经过反复论证,25个单位的“三定”方案在编委会上一次性全部通过。

二、主要成效

(一)整合机构,理顺职责,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我们按省委、省政府和 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标准完成了规定的改革任务。按照省上统一要求,将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整合组建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起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影响人力资源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农机局并入市农业局,整合有限的涉农资金,利于统筹安排,集中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生产,推动了大农业发展;将城市公交、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权赋予市交通运输局,构建了我市大交通体制;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强化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体 制机制;将规划和建设局更名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切合住房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状,推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将物价局并入发展和改革局,将物价稳定与经济宏观调控紧密结合,促进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改革中,我们对市级各部门的权责进行了清晰定位,做到越位的退位,错位的正位,缺位的到位,全面理顺了政府各部门职责。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转移下放出去。完善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加强了在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应急救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职能。

理顺了职责关系。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协调,在职责关系上,我们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集中解决和理顺了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共理顺职责关系43项,使长期存在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职 业卫生监管的职责分工、饮用水管理、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违法违规的处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交叉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紧贴实际,大胆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呈现新亮点。

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 篇7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NewMedia)”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美国,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负责人P?戈尔马德克提出,由于“新媒体”概念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因此在很短时间内便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国外媒体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在我国,则普遍认为新媒体是基于新技术的立体传播平台,是一种新的受众接受理念和沟通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变革,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也逐渐全面起来,即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强化传播功能的媒介之和。它包括博客、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车载媒体等具体形式,集中体现在传播方式的新颖性和内容的互动性。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1.受众互动点转移

长久以来,电视媒体都掌握着与受众之间的主动权,传播方式单向性。而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并变革为一种新型的双向传播方式,大众只需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就可以和他人进行信息互动,这种方式快捷而经济。不限时间、地点、人群的双向传播方式,突破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壁垒,使受众互动点由电视媒体成功转移到新媒体上。随着大众对电视媒体的关注度降低,其广告效益也受到直接影响而相应减少。

2.传播内容缺乏即时性

“内容为王”是任何商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前提,对电视媒体、新媒体来说亦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新媒体的形式更新,内容涉及各领域并且紧扣大众关注点,更能够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相对而言,电视媒体缺乏选择性,内容更新缺乏即时性,使得其无法如新媒体一样在内容上紧跟大众需求。

电视媒体的改革成效

1.利用LED等技术,拓展广告形式

传统电视媒体主要通过家庭电视播放广告,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广告效应。而电视媒体的使用率不止如此,通过新媒体的深入认识,产生了一种以LED技术为基础,连接电视媒体,形成LED广场电视效果的新型传播形式,拓展了传播途径,增加了受众人群,广告效应得以增强。

2.添加APP元素,增强受众互动

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就是各种新技术不断应用的结合体,所以它既能客观反映新媒体发展,又能得心应手的应用新媒体。今天,许多卫视台节目都应用了微信扫描手段,既符合观众对新媒体的要求,又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从而形成了电视媒体与观众的线上线下互动。

3.电网联姻,扩大信息范围

电网联姻是指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电视媒体要利用新媒体渠道开拓信息的传播范围,从而使更多的受众接受到电视媒体的信息。作为传统媒体的主力军,实施电网联姻,不仅有利于电视媒体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扩大电视信息传播范围。

地市台电视媒体改革经营模式的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市台电视媒体所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强烈,通过改革经营模式来谋取地市台电视媒体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关键在于改革策略。

1.推陈出新,打造新的节目形态

传统的地市台电视媒体,在节目形式上单调、缺乏亮点,久而久之就给观众以审美疲劳。对此,地市电视台可以设计一档有深度的访谈节目,通过灯光、舞美等技术的现场渲染,将访谈事件真相一步步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视觉感染增强节目可看性。

2.树立品牌,营造节目品牌效应

地市台电视媒体在经营模式上问题还有很多,原因在于对自身定位缺乏认识。一方面,可以从本土文化、经济等角度出发,制作一档包装、风格面向本土观众的品牌栏目。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营销策略实现节目市场化、频道专业化以及观众目标化,进一步将现有品牌延伸至新产品的营销策略,实现品牌资源共享的成本优势。

3.改革理念,创新节目内容

地市台电视媒体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发展空间弊端显现。伴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改革理念势在必行。地市台电视媒体要根据自身条件与资源进行宏观整合,最大程度发挥地市台优势,在节目内容上进行创新变革, 敢于突破传统节目制作形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与适应自身优势的节目内容, 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节目收视率。

结语

企业档案工作改革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企业档案;改革;思考

一、问题: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档案观念依然落后,档案价值未被充分认识。(2)企业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档案机构何去何从。(3)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实体档案保管”模式难以为继。

二、思路:以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档案工作改革

知识管理思想简介:(1)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它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全新的经济形态。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必然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与之相对应。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一个国家、民族、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2)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企业内外各种信息、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全面的收集、科学的整理和充分的运用;并且通过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它是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知识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知识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技术管理、知识员工管理等方面。知识资源管理侧重于企业知识的识别、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检索和提供利用,为整个知识管理提供资源平台。

档案管理和知识资源管理的关系。(1)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档案管理是知识资源管理重要的内容。(2)档案管理应以知识资源管理为发展方向,知识资源管理应以档案管理为核心内容。

对策: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1)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知识资源管理平台”是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它是企业整个信息流、知识流的载体和媒介,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收集装置、加工仪器、存储场所、传递通道、服务系统。借助于这个平台,使企业任何部门和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最简便的方式,最迅速地利用到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充分实现企业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经营管理水平的和创新能力。(2)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结构。 “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由“知识资源库”、“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知识资源服务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管理机构: (1)机构设置。 “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机构设置:一是企业档案馆(室);二是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机构,如档案信息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或信息中心等;三是设置新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可取名为“知识资源管理中心”。该机构可以在企业原有的档案机构基础上改建而成。(2)基本职能。该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是:a、知识资源整体规划,b、知识资源建设c、知识服务。

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的条件:(1)更新观念。构建知识资源管理平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说是全新的。因此,要成功地构建企业知识资源管理平台,就必须更新现有的企业管理理念,应使企业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要树立知识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理念。(2)档案数字化。企业的各种信息、知识必须以统一、规范的格式才能存入知识资源库。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这种统一、规范格式就是数字格式。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原有的实体形式的文件、档案、图书、情报进行数字化,使之便于整合成为知识资源。而且,只有数字化的信息、知识,才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被适时地提供服务。

三、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拓展为知识资源管理之后,原有的档案工作人员从档案保管者转变为知识资源的管理者和提供者,其工作性质、内容和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篇9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选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2002年,市委党校的中层干部文秘杂烩网在市副局职干部公开招考中“过五关斩六将”,以笔试、面试双双第一的成绩被选拔为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的在谈到那次公开招考经历时,颇有感慨:“我当时是本着尝试一下的心态报名参加招考的,当时经过删选后每个岗位有20~30人参加考试,竞争特别激烈。我感觉到整个招考过程特别严格,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选拔干部的原则。通过公平竞争,我既充分展示了自己,又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对于自我提高很有帮助。”

像魏欣一样,最近几年,我市共有21名德才兼备、朝气蓬勃的副局职领导干部就是通过这种社会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的。这种不拘一格搭建“赛场”选人才的做法,不但好中选优,而且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使一大批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入组织视野;不但激励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而且将干部选拔工作完全置于阳www.光之下,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其实,我市很早就尝试起“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的干部队伍选拔模式。早在1999年,我市就建立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四个层面的“四级公选机制”。在全国来说,我市领导干部公选和竞岗工作起步是比较早的一个城市。

我市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凡中层职位出现空缺的,原则上通过竞争上岗产生人选,现已有100多名年轻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对于一般干部层面,机关充实公务员、事业单位补员一律实行凡进必考,现已录用295名国家公务员和42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农村一线干部层面,通过多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录用了168名大学生村官,并在苏州市率先开展了农村干部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这种通过公开竞争选拔干部的模式,增强了选贤任能的主动性,为人才进入领导干部队伍搭建了一个舞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干部工作监督员徐新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一大批优秀人才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脱颖而出,成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用才

千锤百炼始成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好的干部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以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坦然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那么,该怎么样锻炼干部,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应变能力,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呢?且看市教育局的做法。今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学,市教育局对市区范围20余位任期三年以上的小学、初中校长实行了轮岗交流。几个月下来,这种轮岗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轮岗后校长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作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起到了锻炼干部、廉洁队伍的作用。随着学校校长轮岗交流运作模式的逐渐成熟,市教育局将会同相关乡镇把校长轮岗交流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市。

独木难成林,众志方成城。充分发挥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聪明才智、提升领导班子整体效能,这是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落脚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市通过“围绕发展选干部,突出重点配班子”的用人思路,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通过向乡镇、保税区、开发区选优配强招商引资、经济管理、城建规划、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领导力量,重点选配好想发展、敢发展、善发展的党政一把手,从整体上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市场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以市、镇党委换届为契机,着力优化市镇两级领导班子结构。新一届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12岁,大专以上文化93人,占总数的87.8%。目前,全市局(镇)职干部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比例从2000年的25.7%提高到29.2%,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干部比例从65.8%提高到87.7%,其中本科以上比例从14.6%提高到38.5%。通过市委换届,新一届市委常委平均年龄45.09岁,比换届前下降了3.74岁,实现了45岁以下干部为主体的合理梯次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27.3%,大学以上学历的占63.4%,分别比换届前提高了18.9%和

13.6%。

选拔干部只是干部队伍建设链条中的一环,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动态管理和科学考核,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下一环。科学考核是一杆“秤”,不但能够称出干部德才的分量,而且还能称出干部身上拒腐抗变的公仆本色。我市通过严格实施乡镇千分制考核和机关百分制考核评议,坚持每年对镇、机关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察,并严格实施考

察反馈和提醒教育、谈话诫勉等制度,促使干部思想经常受教育、能力不断有提高。我市干部考核的这杆秤使四平八稳、无所作为的“清闲官”没有了位子,使作风扎实、敢闯敢干的干部更有作为,充分体现了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激活了干部士气。

育才

渠道宽,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为了培养年轻干部,我市先后挑选了3批共128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保税区、开发区、骨干企业和基层社区挂职锻炼,并选派20名乡镇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综合部门挂职锻炼。现任乐余镇镇长的袁雪祥就曾经是一名到基层挂职的机关干部。

2002年5月,时任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的袁雪祥被安排到当时的港区镇挂职锻炼,担任镇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挂职期间,袁雪祥把该镇所辖的每个村、规模企业都走了个遍,对乡镇工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一年挂职期将满的时候,袁雪祥被任命为建设局副局长。袁雪祥回忆起那段挂职锻炼的经历时说:“我非常感谢那段挂职锻炼的经历,因为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乡镇工作有了深厚的感情,为我现在的工作积蓄了宝贵的经验。”目前,这些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中已有40多人被提拔到局(镇)职领导岗位。

如果说挂职是锤炼干部、考验干部的一块“试金石”的话,那么用现代知识武装干部则是干部成长的一块“敲门砖”。只有有了“敲门砖”,这个工具才能胜任领导工作的岗位。近年来,我市围绕提升“执政能力”,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干部;围绕增长“发展本领”,用现代知识和岗位业务充实干部;围绕弘扬“创业文化”,用与时俱进的张家港精神锤炼干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市干部成长的“敲门砖”是这么烧制的:在苏州率先开通了干部教育网,率先实施了干部菜单式自选培训和学分制考核;建立了南京大学、上海外贸学院、海尔集团等30个国内特色培训基地和新加坡、德国等国外培训基地,大规模、高起点实施干部教育培训。2001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00多期,培训23万人次,其中出国培训135人次。今年又先后在复旦大学和海尔国际培训中心举办了中青年干部文秘培训班和第二期非公企业业主、党务干部培训班。赴新加坡招商引资培训班和赴韩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也于今年下半年开班。通过这种高层次、高起点的干部教育培训,使得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知识。

近年来,一大批德才兼备、朝气蓬勃的优秀人才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与我市扎实的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市通过拓宽发现人才的渠道,在工作中加强对年轻干部重点培养,使得我市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不断涌现。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林晓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市将围绕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推动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下一篇:妇产科实习生个人总结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