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教育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主题教育(精选8篇)

小学主题教育 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懂得珍惜。

活动形式:诗歌、二七烈士纪念馆介绍(先烈事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上个月四月十五日,借扫墓机会,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和咱友谊小学全校师生一起参观了“二七纪念馆”,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吗?这次参观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同学明白,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二、了解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三、了解祭扫烈士墓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纪念活动过程中注意的礼仪事项: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

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四、二七烈士纪念馆介绍(革命先烈事迹)

四月十五号,我们友谊小学全体师生一起去参观了二七烈士纪念馆,其目的是想让同学们多了解一点,有关武汉的革命史,同时明白: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要懂得珍惜。

二七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汉口,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及“二七惨案”,在林祥谦、施洋等39位烈士牺牲的江岸地区修建的,1963年对外开放。1987年新馆建成开放。馆内的陈列厅分为七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二七”革命斗争的全过程;陈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文章、画作,以及“二七”发源地继承和发扬“二七”传统、再创新业绩的各个时期的英模事迹。二七纪念馆周围还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大家进馆时看到的那个高大的石碑)、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林祥谦烈士就义的江岸车站、施洋烈士墓等纪念地。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派军警进行阻挠。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两万工人举行罢工,并将总工会移至武汉江岸办公。2月4日大罢工开始,京汉铁路陷于瘫痪。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惨遭杀害。这次惨案暴露了军阀的残暴,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

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

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

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

小学主题教育 篇2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 巧妙的让学生开展主题学习, 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让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主题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我校自2013 年下半年开展的“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而做的一项大胆尝试。下面笔者围绕“主题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的几个方面即主题确定、主题研究、经典案例、主题反思等进行介绍。

一、主题确定

1. 统一设计单元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相近的学习内容设计在一个单元中, 如Word, Power Point等软件的学习都自成一个单元, 这就为单元主题的统一整合提供了可能。但是, 线性编排教材的明显弊端就是每一节课为了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设计, 人为地将整个单元割裂开来。所以, 我们积极思考站在整个单元的宏观角度设计统一主题, 然后步步深入, 步步分解, 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比如在Power Point的学习中, 我们就统一设计了“我的个人秀”这一单元主题, 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超级链接等的插入与设置, 这样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不再是为了学某一个知识点去学习, 而是为了完成一个统一的主题任务去学习, 这样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

2. 分节设计小微主题

信息技术的学习贵在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小微主题为学生大展拳脚提供了用武之地。每节课的单元主题分解任务完成后, 我们都会由于设计一些小微主题让学生去练习与实践。比如在ACDSee学习完“图片编辑”后, 恰逢母亲节。我们就设计了“妈妈您辛苦了”的母亲节贺卡主题设计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学生因为一直在完成统一的单元主题任务而形成的“审美疲劳”, 也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3. 综合设计实践主题

主题学习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 综合运用, 所以一个单元结束或者一个学期结束后, 我们通常都会与学生共同设计一个综合实践主题。这通常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内容来完成。例如, 学生学习完Word中的内容, 提出制作一期关于“水污染”的板报;学生学习了Excel后, 想着当一把家里的“财政顾问”, 分析研究一下这一个月家里的收支情况为父母提供参考。这些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效果。

二、主题研究

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后, 下面就是围绕主题进行学习与研究, 我校开展的“主题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主要包括自主探究主题、合作研究主题、展示主题成果三个环节, 如图1 所示。

1. 自主探究主题

学生主题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对所研究的主题有所了解, 而想要了解, 离不开学生的自己探索, 所以这里用了“探究”二字。学生首先根据之前确定的主题了解相关内容, 然后填写主题任务单。学生接着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自己完成主题单元的分解任务。自主探究主题可以放在课前进行, 也可以放在课上的前几分钟进行。比如在学习Word中 “漂亮文字我来变”一课时, 主题任务是美化古诗, 我就让学生分组探究改变字号、字体、颜色等几个子主题任务。学生的自主探究, 不在于学生能否真的一举完成主题任务, 而在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主题任务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些是自己熟悉的, 哪些是自己不明白的, 后面才会有的放矢。

2. 合作研究主题

合作研究主题分为两个阶段, 即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两个阶段。组内合作主要是针对学习小组内部而言, 有主题学习小组长组织。大家在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有什么高招也可以相互学习。组间合作的前提是各组学生代表的展示, 大家针对学生展示的主题子任务或者交流的经验与疑难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LOGO语言乐园”主题单元时, 学生通过大量的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 了解了小海龟的运动轨迹, 对于一些自己不明白的编程思想也通过同伴的解释而清楚了。合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主题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 相互取长补短,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里要作说明的是, 合作学习的主角是学生, 但是教师不能够置之不理, 而应该适时点拨、引导与总结, 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主题任务。

3. 展示主题成果

展示主题成果是学生对整个信息技术主题研究的一个回顾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梳理总结整个主题学习的“闪光点”和“小问题”。另一方面, 学生进行成展示, 必然会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 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综合素养, 如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三个环节中, 自主探究主题是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的起点,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信息技术课堂上“已学”和“将学”的内容出发, 结合主题任务, 有目的、有方法的探究。合作研究主题是整个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合作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经历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进而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态度。展示主题成果则通过展示、交流与评价, 让学生能够总结与表达自己的“主题历程”, 让学生能够体会主题学习的成就感。

三、经典案例

1.“成长的快乐”主题画展

这一主题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鼠标操作。单纯的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 不仅枯燥无趣, 而且也无法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成长的快乐”主题画展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学生利用简单的绘图软件绘画出的作品经常让我们瞠目结舌, 而他们高超的鼠标使用技巧也经常让我们自叹不如。为了参加主题画展, 学生自主探究鼠标的各种使用方法, 相互交流一些高级的使用技巧, 并且上台展示自己的主题作品。在这样的主题学习过程中, 他们忘记了鼠标操作的无聊, 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2.“百年校庆”主题板报

这一主题主要是针对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完Word单元后的综合实践。学生学习了各种排版技巧, 但是却缺乏一个真正实践的机会。2014 年适逢学校的百年校庆, 我们着手让学生以“百年校庆”为主题开展电子板报的制作。在主题板报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巩固了前面的图文混排技巧, 更通过相互学习学会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妙招。在主题板报展示时, 大家一边介绍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主题板报, 一边体验着自己作为百年一小见证人的自豪与荣耀。

3.“舌尖上的临沂”主题微视频

微视频课程开始后, 我们共同向学生发起了“舌尖上的临沂”微视频主题制作活动。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确定自己的子主题, 如煎饼;二是自主采集视频资料并使用软件剪辑制作;三是交流视频软件的使用技巧及微视频的制作技巧, 完善自己的作品;四是主题微视频展示。学生通过这一主题活动, 将各种视频制作技巧进行了综合运用, 而且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过了一把导演瘾, 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与快乐。

四、主题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都处于探索阶段, 而主题式学习实验刚开始只是在高年级的主要学科开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 不难看出主题式学习活动同样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只要教师注重引导, 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同样可以开展得有声有色。毕竟,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同时, 大家也形成了如下在信息技术中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共识:

(1) 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最好选择具体的活生生的主题, 特别是一些小而精的主题, 可以从网络或生活中寻找。

(2) 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不应该预设结论, 而应该更加关注引导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学生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会自己得出结论。

(3) 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应该注重协作, 毕竟孩子个人的力量有限, 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可以提供很多便利。

(4) 小学生的主题学习活动要避免喧宾夺主, 用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 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其他内容的学习成了主角, 信息技术的学习反而不重要了。

参考文献

[1]王吉庆, 黄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朱彩兰,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任务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 (12) :18-20, 60.

小学主题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 德育 主题活动教学

一、小学德育课开展主题活动的教学意义

新课标指出:“德育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这种主题活动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发生内在的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小学德育教育课中开展主题教学的意义主要有:①德育主题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②德育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纵观我们教学平常的活动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进行德育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敏锐地感知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仅仅只是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德育课教学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

2.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性是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特征,但是教师在实际

德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而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课堂教学的需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3.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德育活动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参与的活动,教师不是领导者,是参与者。在实际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学生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学生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教师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学生内心感受的朋友,课堂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和必要的沟通。

三、提高德育课主题活动的策略

德育主题活动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总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教师观念没有改变,教育资源没有利用整合等。通过笔者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实施德育主题活动教学需要诸多因素的保障,但其中最重要的保障是教师观念的改变和素质的提高,因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这种指导作用深刻表明了教师角色的巨大变化。主题活动教学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诸多改变。如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等等。

2.要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活动课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这就要求教师遵守三大原则:活动的主题要浅显易懂,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3.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文件,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切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过程都应该以此为基本出发和归宿。这与主题活动教学的“以主题活动促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发展”这个关键问题上实现了整合。因此德育新课程也应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评价多元化的原则,教学评价从评价对象角度应当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从评价功能角度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两种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尽一样,但在内容上都应当体现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及回答教学当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4.整合现有课程和教材,促进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开展

从主题活动教学的范畴类型来考察,主题活动教学是个系统过程,它涉及学校教学工作,课外活动中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活动等。因此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施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必须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和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外活动课程化是结合各学科教材里的相关内容,将有关德育的各类

课外活动形式加以整合、扩充和发展,使它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德育类的主题活动课程。它的形式可以是主题班队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社会参观考察、社区公益性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展开,在课时安排上可以结合教材每一单元的授课时间来设置,比如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可以安排在班会

课或下午第三节课,这样也并不影响其它课程的授课。主题活动内容可以结合本校的實际,编写校本教材,设置校本课程,促进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开展。

小学德育课主题活动教学是把学生从封闭教学环境中带入灵活互动的新天地,当然,只有教师设计好的德育活动主题和组织好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以焕发,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培养,最终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芳等.《学校活动德育模式当议》,《陕西教育》,2004,1

[2]庞伟芳.《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践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

小学三爱主题教育总结 篇4

小学三爱主题教育总结1

总书记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上级精神,我校况积极开展“三爱”主题教育,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设氛围,将“三爱”精神落到实处。

“三爱”教育注重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紧跟当前形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通过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培养我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班级室外展板等宣传平台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通过学生自己写、说、做将教育主旨融入每位学生心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主渠道,充分传播“三爱”教育。

各班利用各种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三爱”教育相应的爱心、劳动、感恩教育。召开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利用班队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新时代内涵和传承、践行模范精神的重要意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三爱”教育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奉献自我的平台。

二、开展“三爱”社会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如:参加学校卫生打扫,各班同学每日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卫生扫除,培养了保护环境,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关爱社会,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传递“三爱”行动。让学生们以后会更自觉地爱护环境、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间组织中小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三爱”传递活动,通过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孤儿、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每个队员在入队前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三、创新载体,特色纷呈

学校根据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三爱”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组织开展“爱国梦、强国梦”主题秋游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中感受到当时的历史。一个个数字介绍着战争带来的伤痛,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之后大家来到轮滑场,观看了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纪录片,“神舟号”返回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等航天器模型以及火箭模拟发射,让同学们知道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会给人们带来平安和安全,为此一定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开展庆国庆节日小报和国庆街拍活动,通过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收集到的丰富多彩的作品中,有的用纪实的手法,一景一物生动表现合肥热闹、欢庆的场景;有的“特写”人物,将惊喜的表情、动作展现出来,充分展现人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3、组织“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讲故事比赛、“乘着梦想的翅膀,做有道德的人”新学期开学典礼、“继承传统,传承文化”手抄报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三爱”活动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将民族之根本传承下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4、组织召开第四次“少代会”、“勤俭节约伴我行”主题队会、参加市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获冠军。“少代会”是少先队员们行使队员权利、自己当家作主的积极表现,从红领巾提案到竞选大队委无一不体现了队员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的能力,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加强同学们对中华美德的理解和体验,学校开展了“勤俭节约伴我行”主题队会活动,队员们通过故事、小品、智力竞赛等形式表现了自己对勤俭节约的理解。

5、做“环保搭档”、“学习雷锋做好事”、“将节俭进行到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一系列活动,展现同学们爱劳动、学节约的好品质。同学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做成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带着自己的“环保搭档”到社区清除垃圾,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展现了新时代红领巾的优秀品质。通过节约、节俭教会学生到懂得珍惜,不要浪费。

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三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积极参加了多项区级和市级举办的比赛活动,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参加“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我校金琳等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组织20名学生参加xx市读书节活动,布置的展台和学生表演深受好评;组织学生参加合肥市“骏马呈祥邮票设计大赛”,沈继冉同学获小学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校“向日葵合唱社”和“纵横四海科技社”作为代表参加了蜀山区第二届社团嘉年华活动,在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区“走复兴路,圆中国梦”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房典羽同学获得一等奖。蒋水、周培林、张静、孔超、陆婷婷、李丽、何琦、陈秀娥、彭小玲、涂道玲、都红蕾老师工作出色,获得区“优秀班主任”称号,陈燕萍老师获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学校还被评为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大队部再次获得合肥市唯一的“全国优秀少先队”光荣称号。

获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风、学风建设还要长抓不懈;教学管理还待进一步规范;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今后我们要继续强化领导,增强责任意识,确保“三爱”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

小学三爱主题教育总结2

为深入学习贯彻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的殷切期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家长的配合、学生的积极响应,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了以后能更好的贯彻落实三爱教育,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三爱”活动领导小组,主管政工副校长孙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德育副主任、德育干事和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小组成员。

二、健全机制

1、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具体实施落实。

2、完善了学校的评价方法及考评措施。将开展“三爱”教育的情况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

3、各班级对开展的“三爱”教育活动进行了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三、工作途径

1、坚持把“三爱”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所有任课教师认真学习了“三爱”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三爱”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理念,不断增强学生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学期末,邀请了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心无界,路无限”经验交流。

2、坚持把“三爱”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作为进行“三爱”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楼走廊里有“勤奋星”“文明行”“劳动星”等九类星级学生的照片;学生的绘画、剪纸作品也悬挂的走廊的墙面上等等。这为全校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1)将“三爱”教育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从每天做好班级的卫生、校园内卫生开始,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爱学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组织学生做好晨扫、课间快乐运动、每周大扫除、文明餐桌等每日微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学生的卫生习惯以及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现在经常看到有学生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里,这些“伸伸手,弯弯腰”现象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学校为更好的落实,采取了每天上下午大课间和中午组织学生会干部检查整改措施;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表扬主动拾起来的好人好事;每天有20名志愿者参加文明餐桌督导员活动;每天有10名志愿者参加放学路队的管理工作;每天有20名志愿者参加大课间的检查评比工作。

(2)将“三爱”教育与节日活动结合起来。

运用好清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把“三爱”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第一课、入团、主题班会、升国旗仪式等各项活动中,不断升华广大学生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我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三爱”入团仪式;“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活动;“感恩母亲”三八、母亲节系列活动;“学雷锋”走进社区系列活动;“清明节祭英烈”活动;“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电影《雷锋》。

3、坚持把“三爱”教育与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节假日等时间,在家中干一定时间家务,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或自发组织劳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积极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到儿童福利院去看望孤残的孩子们;到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到社区参加传统节日、义务劳动,争当创城志愿者。

4、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加大宣传和表彰

通过一系列“三爱”教育活动,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也加大对先进班级和个人的表彰工作,以此提高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家校共建先进学校的合力。

总之,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以来,学生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成绩也越来越优秀;学生的卫生习惯以及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各项纪律和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思想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爱”教育活动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对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会把“三爱”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深入、持久、更好地坚持下去。

小学三爱主题教育总结3

为深入贯彻落实xx教育局《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我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以贯彻精神为主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为人民服务教育。通过“三爱”教育,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建设美丽校园的实践中去。

一、引导师生充分认识“三爱”教育活动的意义

学校召开了教师会和学生大会,引导师生充分认识开展“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简明清新地明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在学校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成立“三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三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1.学校将“三爱”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之中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三爱”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理念,不断增强学生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围绕“三爱”教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及道德素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创新活力,培养热爱劳动习惯,促进学校学风教风纪风校风建设。各班以不同的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主题班会,效果很好。

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根据xx市文明办的工作安排,我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春联义卖”、慰问特殊学生、“小包裹,大爱心,圆梦20XX”爱心包裹捐赠活动等,志愿活动是一项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社会公益活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到了“节约一分零花钱、奉献一份爱”,为关爱贫困学生做一份贡献。并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在我校广大师生群体中普及慈善理念弘扬爱心精神。

4.开展“中国梦,我的梦”读书征文活动

在5月份,以《我的中国梦》、《托起我的中国梦》等丛书为内容为指导,结合其他相关图书、资料,我校举行了“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读书征文活动,要求学生充分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理想,畅谈如何树立正确理想,如何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个人理想而奋斗。全校学生踊跃参加比赛,收到参赛作文近百篇,最后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作文,进行了表彰。

5.举办“三爱”主题班会课活动

9月份,我校举办了“三爱”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形式多样,有的班级是班主任主讲,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学习的经验,言传身教;有的用多媒体播放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典型事例;有的以学生演讲形式联系身边的故事进行讲解,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收获。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畅谈劳动感受和参加爱国活动的心得体会,把“三爱”主题教育推向高潮。

本次主题班会的召开,旨在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从学习、劳动中形成爱祖国的情怀,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三爱”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要继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党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培养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孩子们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小学三爱主题教育总结4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201x年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xx第一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活动,把“三爱”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三爱”教育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相结合,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坚持从平时学生思想教育抓起,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三爱”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营造良好活动围。

学校通过LED显示屏、拦街横幅、宣传标语、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活动黑板、班级文化墙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人人明确“三爱”教育的内涵,努力按要求去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少年。

三、组织上好“三爱”教育主题班会。

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将“三爱”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有效深入开展好“三爱”教育活动,各班级纷纷以“让我们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少年”为主题,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感人视频,谈感受,写体会,说打算,看行动,把“三爱”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下去。

四、开展“三爱”教育演讲活动和征文比赛,同时通过文化墙举办“三爱”教育手抄报展,让学生在课余饭后时间都能受到“三爱”教育内容的熏陶和感染,自觉学习先进,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人人争当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少年。

五、建立长效机制。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5

班会时间:9月27日班会课 班会地点:一(2)班教室 班会主题: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3、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理解亲情,学会感恩,而展开主题班会。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小品、电视纪录片、歌曲,自制录像片、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开始:

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遗弃你,你的父母都会支持你”。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父母的方式。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能更深刻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小测验。(父母的生日,最喜欢的水果、颜色和味道;父母何时最开心、难过:父母希望你为他们做什么;等)和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做对比,学会去了解父母。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a:初步感受,了解亲情

(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2)听后随感,畅所欲言 b: 深入感知,感悟亲情

(1)情景再现,触动情感。看纪录片《我的父亲、母亲》。(2)联系自我谈体会。(教师引导,深入体会)

短片看完了,谁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家庭?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事呢?

(采撷生活中美丽感人的生活细节,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去感悟亲情。)

(三)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感动故事。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请一位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找一对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母的问题,叔叔(阿姨),请您回答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同学们,学会感恩,感谢父母,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五)说一些感恩的话,想想怎么回报父母。

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请家长代表发言。同学们,父母亲说出了内心最真挚的话语,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道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吧!

(六)情感升华,感恩一切

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的人。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让我们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吧!

让我们用手语表演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感谢吧!(歌曲《感恩的心》表演手语。)

明德小学2012主题教育总结 篇6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交给学校的重要任务。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根据教体局有关文件的要求,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先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工作格局。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实践活动,成立了工董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2、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大队部在重大节庆日来临前夕,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领孩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营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氛围。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要把大事做好,就必须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德育教育是大事,因此必须从小抓实抓紧。从开学初大队部就组织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学校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眼保健操、班报评比、标志佩戴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学生卫生检查队对卫生采取天天检查量,根据检查结果,每周评选出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并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让学校领导宣读“流动红旗”的班级。各班主任都认真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规范严格的常规养成教育,围绕学校德育目标,认真学习,认真落实,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规范学校升旗仪式。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使该校升旗仪式严肃、规范、教育意义深刻,每周的升旗仪式前都对升旗手和出旗手进行严格的队列训练,确保升旗仪式的规范性、严肃性。国旗下讲话是升旗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手段。因此,学校的国旗下讲话严把质量关,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们讲各个时期内为祖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及他们的光荣事迹,切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加强少先队活动建设,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实践活动。

1、开展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在六月份,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到街道做好事,通过慰问孤寡老人、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引领低年级同学过马路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各班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岗位做起,开展“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献给妈妈的爱”教育活动、为学校创建卫生校园活动、参加一次向敬老院老人献爱心活动、举行一次“学雷锋,树新风”主题班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通过义务劳动,同学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当地群众给予学生极高的评价,这向社会展示了该校学生文明向上的良好风貌!

2、践行“经典”,引导做人。

经典诗文可以怡人性情,启人心智,陶人情操。诵读经典,贵在学以致用,贵在生活中践行。我们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因此,为了让经典诗文的思想精髓扎根于心,教师们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经典”。

3、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弘扬和培育少先队员的民族精神。

学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大事来抓,大力倡导“爱国守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民族精神、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感恩——教育永恒的主题 篇7

关键词:感恩,永恒,导之以行,动之以情,行之有效

教书是为了育人, 育人首先要让学生有感恩之心, 因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做人的准则。让学生学会“感恩”, 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多年来, 在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的大力指导下, 我们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多系列的感恩活动, 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学校系列感恩活动——导之以行

1. 学雷锋宣传活动

每年的3月5日,我们适时组织全校所有班级学生上街宣传学雷锋的活动。我们宣传的目的是: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通过活动,同学们明白了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标兵,是我们新时代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三八”妇女节感恩行动

在这一节日,学生通过策划实施了给妈妈跳一支舞、洗一次脚、写一幅作品、敲一次背,给女老师和辛苦做饭的食堂阿姨送去鲜花和礼品的活动。我们还组织学生慰问学校退休老教师,给她们送去鲜花和礼物。学生以实际行动进行了感恩活动。

3.“六一”义卖和废品回收献爱心

每年的“六一”节义卖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活动,同学们从家里带来各种物品转卖给别人,所得的款项全部存放在学校的爱心基金,捐给有困难的学生。每月一次的废品回收活动也是学校环保和爱心教育的重要活动。

二、班级系列感恩活动——动之以情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们因“班”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这些活动经过广大教师们的精心策划,孩子们踊跃参与,家长们大力支持,可以说,班级的感恩活动“联通”了大家,教育了你我他。

1. 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存感恩之心一片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让人敬佩,他们的感人事迹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我充分利用班队课和品德课,带领学生观看了2004、2005和2006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同学们深受教育与启发。他们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太会被感动的人,可当我看过田世国为母亲捐肾的真实纪录片后,我被他征服了,我被他感动了。孝心,孝道,孝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为什么,唯有田世国去做了呢,而且做得那样伟大……”这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2. 感谢父母养育我

感恩之心如果从小养成,长大后就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自己的父母。我们在班上开展了“寄给父母感恩的信”感恩亲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体验,您还有一大堆的家务要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因为爸爸离开了我们,很多的事情都由您一个人来承担,您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学生的内心表白让我感慨万分,对他们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一位家长收到信后即刻给老师打来了电话,感谢老师的精心教导;有几位家长则发来信息感谢老师,感动于孩子的情意。

三、活动效果和思索——行之有效

经过感恩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班上学生杨鑫伟,结对山区贫困孩子,捐助苏州白血病患者朱恒,2006年度获得“吴江市十佳美德少年”的光荣称号。由于我们的班级系列感恩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深受教育,因此班级获得了本年度的“吴江市优秀班集体”称号。

主题教育中的“生活教育理论” 篇8

主题教育生活教育幼儿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点。而主题教育即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是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的,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主题教育中。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该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生活,能否引起幼儿兴趣,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为了防止内容过大、过空、过于抽象,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现有的资源,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形式,把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以及幼儿周围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感知的材料、关注的对象、保护的目标。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以幼儿的生活为课堂,特别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采用了《水的用处大》《小鸟,我们的朋友》《每一天的垃圾》等主题。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做到“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二、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

陶行知先生说:“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定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编制探索生活的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幼儿以后学习和探索的主题;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分点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中心”,所以编制的网络主体由教师确定,但在主题网络实施过程中,网络仍围绕着生活向外扩展和延伸。向何处扩展和延伸,或者网络不向何处扩展,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而定。

小鸟是幼儿周围生活常见的小动物,学校、社区、家庭都能看得见。让幼儿关注周围的小鸟,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本主题网络的第一触节。继而幼儿会在电视上、图片里去找关于鸟类的资料,借助鸟类标本等认识本地主要鸟类的品种、生活习性、鸣叫声音等。再学一学,模仿鸟叫,欣赏乐曲《苗岭早晨》中的鸟叫声等。这些延伸活动都是在幼儿自觉、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此外,“小鸟最爱吃什么”“给小鸟安个家”“我还能为小鸟做什么”这三个网络触节也向下、向左、向右纵深,形成了认鸟、爱鸟、护鸟这个整体的环境教育方案。在编制主题网络时,涉及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说的:“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

主题网络编制确定以后,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应沿着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走。内容的细则和形式的种类应以“生活为中心”,因为“生活教育之定义……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所以,我针对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制定了一系列源于生活的主题内容。

我以《每一天的垃圾》为例进行阐述。先确定教学目标,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对“自觉的生活”的要求便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在这儿,“生活”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是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入:关注生活每一天产生的垃圾,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自觉减少垃圾量,反对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妥善处理垃圾的各类活动。

在材料准备上,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这一观点,我指导幼儿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事先布置幼儿在家长帮助下统计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填写垃圾调查表。然后,在幼儿园或家附近选择一处适合进行实验和清理活动的场所。每人发一把小铲,装垃圾的废旧纸箱和手推车等。为把幼儿培养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脑双挥”式的孩子,让他们动起手来,“教、学、做合一”。

实施活动过程中通过考察、讨论及环保活动,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和垃圾露天堆放的危害,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垃圾的活动,反对乱扔垃圾。再通过动手,学会将垃圾分为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两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不仅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而且,“教育真正通过生活才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为教师和儿童提供了背景,只有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伟大理论指导下,主题教育才能切实可行的开展。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接近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促使幼儿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担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奕宽,方善森.陶行知研究集粹[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胡国枢.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2002

上一篇:07年秋季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委会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