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言(精选10篇)
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特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
2、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3、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4、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5、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6、对于我,做一个战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主义事业那样永久。
7、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8、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9、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10、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11、Life gives us a great and noble gifts infinite,this is the youth:full power,full of expectation for voluntary,full of knowledge and the struggle of the aspirations,confidence and youth full of hope.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12、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13、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14、对于我,做一个战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主义事业那样永久。
1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16、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17、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18、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19、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20、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2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22、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23、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4、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25、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26、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27、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28、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29、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30、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31、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32、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33、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34、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35、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36、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37、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38、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39、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40、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
41、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42、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4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44、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34、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35、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36、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37、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38、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
39、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40、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41、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42、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43、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44、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45、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46、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麽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47、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48、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49、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50、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51、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52、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53、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54、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55、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56、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特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
苏振方
随着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播放,其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更为世人所熟知。对于原著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现在知之者已似乎不多。本文对他作一简要介绍。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家庭。他有一个姐姐和哥哥。父亲在一家酿酒厂做工,只有到了酿酒季节才能得到比较固定的薪水,剩下的日子只得流落到邻近的村镇找活干。操持家务和教育子女的重担几乎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养家活口,母亲还不得不缝纫、洗涮、给“东家”当厨娘。他的哥哥11岁的时候便被打发到一家五金作坊当学徒。
尽管家境贫困,但奥斯特洛夫斯基家却是个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他和他的姐姐、哥哥三个孩子都上完了初级小学。
奥斯特洛夫斯基很小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专心致志地倾听父亲及1877——1878年俄罗斯——土耳其战争参加者讲述故事,四、五岁起就聚精会神地观察哥哥与姐姐做功课。他酷爱读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父亲带着他作为难民迁移到了舍彼托夫卡。那里没有图书馆,为了找书读,他不得不跑很远的路找熟人和同学借,只要是能找到的书他都毫无选择地读完了。他读了舍甫琴柯的《柯布扎歌手》、意大利革命民主主义者加里波第的传记、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的诗、果戈理的小说、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思》、伏尼契的《牛虻》等。从1915年9月起,11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到舍彼托夫卡车站旁边一家小吃店当锅炉工,从此开始独立的劳动生活。他每天干12——14小时的活,一个孩子,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中拖着个12.3升的大水壶,沿着陡峭光滑的楼梯上上下下送水。同时,还受着食堂一些服务员和时常喝得醉醺醺的商人常客的欺侮。在这艰难的一年半里,书成了他唯一的乐趣。他成为作家以后回忆道:“我作为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午饭让给街头卖报的人吃,以便他允许我在夜晚短暂的休息时间读读杂志和书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少年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兴奋不已。可是社会主义的诞生却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乌克兰变成了残酷搏斗的战场,1918年春,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舍彼托夫卡被德国的军队占领了,还不到14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了人民的解放加入了勇敢战士的行列。当时,他为处于地下状态的党搜集情报,充当地下工作者的联络员,机智勇敢地到处贴揭露德国占领军的传单。1919年6月26日乌克兰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7月20日15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红军奔赴前线。1919——1920年冬,他在浴血战斗中第一次负了伤。1920年6月底,他在舍彼托夫卡革命委员会的警卫连当电话通讯员,并受革命委员会的委托开始着手筹建舍彼托夫卡图书馆。8月初,敌人又一次兵临舍彼托夫卡,8月19日他在战斗中腹部与头部受了重伤,生命垂危,左眼几乎失明。1920年10月,他由于身体健康状况被安排从红军复员。
苏联人民迎来了和平建设。1921年夏,奥斯特洛夫斯基受共青团基辅省委派遣到西南铁路的一些重要的作业区,他当过电气维修工助手,并被推选为团组织的书记。在那里,他组织青年们加强组织纪律性,与涣散状态作斗争,努力争取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11月,为了把木材运送到已经结冰的基辅,他以顽强的创业精神鼓舞共青团员们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铺设铁路。建设临近结束的时候,他患了伤寒,风湿病也严重起来,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
送到舍彼托夫卡治疗。
三个月后,他又返回了建设岗位。1922年晚秋,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共青团突击队队员被派遣去流送木材。木材必须从第聂伯河水中打捞,需要在冰冻的水中一连几个小时地干活。任务完成了,共青团组织勇敢的领导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却又患了重病。医疗小组诊断他已丧失劳动能力。他要到斗争中去,到火热的建设中去,他隐瞒了医疗小组的诊断。
1923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派遣去别烈兹朵夫,担任普遍军训第二营政委,同时受托在该区创建共青团组织。当时全区只有一名团员。
这个区环境异常复杂,在辽阔的森林周围,反革命匪帮的残余依靠大批本地小富农疯狂地持械抢掠。奸细、特务匪徒和走私者经常潜入边境。那里工业落后,工人很少。敌人用种种手段竭尽全力阻挠苏维埃政权措施的实施,迫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家庭。奥斯特洛夫斯基以日夜不息的警惕性和坚毅精神,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与敌人斗争。他经常奔波于村镇田舍,同劳动人民建立巩固的联系。无论是在别烈兹朵夫,还是在边远的村镇,一个又一个新的团支部接连不断地产生了,巩固起来了。这时候,他精心安排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他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斯大林的一些著作。
1923年10月27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光荣地被接受为预备党员。次年1月被调往伊兹雅斯拉夫尔市担任共青团区委书记。他在那里工作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却卓有成效。8月,他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正在履行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舍彼托夫卡州委书记职务的时候,病情恶化了,12月底被送到哈尔科夫一家医院进行治疗,由此开始了与病魔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病痛的折磨奔波于各家医疗机构。然而,病情发展得难以控制,健康状况继续恶化,活动能力不断丧失,每一次挪动都十分艰难痛苦。自1927年年初起,22岁的青年不能起床了,身体残废了,几乎没有停止过的剧烈疼痛折磨着他。
病榻只能困住弱者,它永远征服不了共产主义者。岗位永远是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准备的。病榻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气息与呼唤,沸腾的生活使他激动不已。他忍受着肉体痛苦的折磨,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文化基础。他在自己的家里组织了一个青年工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小组,青年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那里集合。
1927年中期,他打算写一篇纪实体中篇小说,反映他战斗过的科托夫斯基师的战斗业绩。他不知疲倦地阅读国内战争方面的材料以充实个人的回忆,一边写作一边又参加了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的函授学习。在致力于写作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文学著作,对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柯罗连科等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能清楚地记得其中的细节,多次津津有味地仔细阅读过高尔基的著作,对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给予了高度评价,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和《**》成了他的手头必备书。
奥斯特洛夫斯基并不满足于向优秀文学大师学习,借鉴他们的创作经验,他清楚地知道,要创作出当之无愧的艺术作品,必须多方面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在建设的年代里,亦或是在卧病在床的日子里,他从不脱离紧张的生活,即使在病残的身体
每况愈下的时候,他也总感到自己是一名应征入伍者。在辗转治疗中,他认识了许多老共产党员和老一辈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与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向他们了解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详细情况,搜集、充实和积累创作素材。
1928年初,他写成了那部纪实体中篇小说,将手稿寄给他的战友们征求意见,不久就收到了他们热情赞扬小说的回信,可是,小说在回寄途中被遗失了。他当时既没有留草稿,也没有抄副本,几个月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说,这部被丢失的手稿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最早的版本”。
1928年秋,奥斯特洛夫斯基眼睛发炎,年底,双眼几乎完全失明。这比身体一动不能动更令他苦恼,读书也不得不中断。写作对于一个瘫痪患者来说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困苦的事,而这时已经写成的很多手稿又无法再读了,双目失明进行写作又谈何容易。山高挡不住行路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用硬纸挖成一行一行空格做成的格子板套在白纸上用手摸着写作。1930年3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经受了难以忍受的第九次手术,然而手术极不顺利。改善身体状况的希望彻底破灭了。面对无情的残酷打击,他没有绝望。他在4月30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更加多苦多难了,更加衰老了。不管多么怪,我也更加刚毅了。”9月他又写道:“我有使生活充实的计划,决不能辜负生活本身。这个计划很困难复杂。一般说来,我没有什么无计划的东西。在自己的道路上,我不‘绕道走’,不走曲折路。我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用不着忽冷忽热。我本能地非常憎恶那种人,他们在生活的无情打击下开始悲号,在角落里歇斯底里地贪求。”
1930年1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着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已经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开始,他不得不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写作。他的妻子一大早去上班,晚上很晚才回来,他只有很少的 写作时间才能向她口授。小说的开头他主要是自己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用不大听使唤的手指摸着格子板在纸上一个挨一个地画出字母,写满一页抽出来再换一张纸。写作中既要以极大的毅力克制病痛的袭击,又要保持不大听使唤的手指不能离开格子板和纸,格子板下的纸稍有移动或滑落,就会写串行。
1931年初,他的姐姐、母亲以及妻子的哥哥来到了莫斯科,有可能口授了,后来又有他的一位邻居帮助作记录,这为小说的创作带来了便利,但其中的困苦也是常人往往想象不到的。身体的痛苦自不待言,创作中的困难也是常人很难想象得到的。写作是艺术,不仅要注重谴词造句,而且要多次改写润饰,替换某些词句,口授就不能不遇到极大的困难。他不仅必须牢牢记住小说创作的整个计划,其中一个一个情节的进展,而且要在内心始终想象到每一个细节,记住要用的所有句子和词汇。恰当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往往产生于深夜,可是,那时大家已入了梦乡,没办法口授,他就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默默复述,等待早晨的来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我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谈到他创作时说:“我口授的时候,在叙述某个角色以前,首先凭自己的想象心里扮演这个人物。记忆很好地帮助了我,我牢固地记住那些人物,过十年我还能回忆起他们。所以当我凭自己的想象描绘我口授的一切情节的时候,始终都没有丢掉想象所创造的画面,画面中断了,那么记录也就中断了。”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毫不退却,他总是顽强地与死神抗争,忘我地工作,为实现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而持续地奋斗。终于,历时三载创作出了不朽的杰作《钢铁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是时候,他就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名言,它激励着几代人走过了平凡的一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的一幅画面仍使我记忆犹新。那是保尔在生命垂危,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写小说。那时的保尔已是一个病情十分严重的病人读后感 你也可以投稿,他每时每刻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不管是从前到现在,还是现在到从前,他的信念一直都是那么的坚定 执着。虽然现在的他已不能像从前那样,拿起战刀,冲向前线,与敌人对抗;但他却回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印象以及在战场上为了革命,为了解放乌克兰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友们,他要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生活的质量在于奋斗,奋斗就有希望,奋斗才有前途。”不曾记得谁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想保尔真是具有这样的奋斗精神,正因为有着这不屈不饶奋斗的精神才使保尔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挑战,写完了这本小说。
我想,不管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我都要永远与保尔的精神为伴。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成立于1927年, 致力于推动电影制造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技术方面发展, 而为了表彰在这些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将向他(她)们授予代表着电影业至高荣誉的(学院奖).为此,创造了一个能象征电影成就的奖座.——一个手持宝剑站立在电影卷轴上的骑士雕像!.本来这个奖的正式名称命名为学院奖, 但学会的一个名叫玛格丽特•赫丽克的图书馆管理员兼执行董事的女士认为小雕像很像她那名为奥斯卡的叔叔, 所以, 她就以此来称呼它.之后, 学会内的人员都开始以奥斯卡来作为小雕像的昵称.在1934年的第六届颁奖大会后, 好莱坞的专栏作家西德尼• 斯科尔斯基(Sidney Skolsky)在他那篇关于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文章中, 第一次公开使用了奥斯卡(Oscar)这个称谓.到了1939年, 学会也认可了奥斯卡(Oscar)这个名字, 并且开始正式的使用它.从此, 奥斯卡这个名字就延续了下来, 自至今天.2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
《特洛伊战争》观后感
特洛伊之战是一场很著名的战争,电影特洛伊当然也是一部宏篇巨制。电影特洛伊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阿基留斯从不想参战到为名誉而战再到弃战,而后不得不战,直至最后因战而死,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却也是悲剧的一生,虽然名留千古,完成了自己对名誉的追求,但最终没能明白和平才是人类最高的荣誉,为了爱情却与自己理想的生活擦肩而过,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当然,电影中展现的美也引发了深刻思考。
一.英雄之美:
阿基留斯和赫克托尔是当时的两大英人物,一个为了名留千古而战无不胜,一个为了国家安定而战无不惧。阿基留斯的英雄主义是个人的,赫克托尔是特洛伊人民的英雄,是无私的,是一种更为大度的英雄。但无论作为什么英雄,他们都是英雄,拥有着常人不能拥有的实力、勇敢和坚强。阿基留斯身材健壮,性格桀骜,才能出众,展现出一种男性特有的阳刚之美,他的死让人扼腕叹息,;赫克托尔信念坚定,无畏无惧,热爱国家和妻小,将男性的柔美与阳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死让人唏嘘不已。两位英雄拥有常人无法驾驭的实力,他们的死亡从分表现出战争的无情及恐怖。
二.红颜之美:
电影中出现了三位女人:海伦、帕里塞伊斯、安德洛玛克。海伦的美貌倾国倾城,是当时著名的美女,她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爱情引起了这场战争,虽然有后悔过自己引起了杀戮,但是没有办法挽回,1她的美只停留在外表,并没有深入到精神。帕里塞伊斯是公主也是神的仆人——女祭司,她的美很简单,美得单纯,不论外表还是内心都澄澈如水,让人心旷神怡。安德洛玛克,英雄赫克托尔的妻子,她的深情与绝望最让人难忘,她想阻止丈夫与阿基留斯决战,但她的丈夫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他还有他的国家,他的子民,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上战场,当她看到丈夫战况不利将永远地离她而去时,却再也看不下去了,她掩面而泣,揪心痛哭,她的美感人至深,动人心扉。她所展现的是一种大美,一种由里及外的美,她的成熟、无私、真挚都让人能很具体的触碰到她实实在在的美。
三.音乐之美:
本片的背景音乐主要采用的是哼唱和美声,就像印度梵音一样展现出幽远神秘,象征着人们期待着和平。本片不仅仅是造景的背景音乐,其他小细节的音乐也做得很好,音乐的很好应用使这部片子磅礴的气势和悲剧气氛显露无遗。当赫克托尔在决斗倒下,阿基留斯拖着他的尸体回营的时候,悲伤的背景音乐里突然有一声海鸥的声音,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这个细节很好的展现出了那种伤感和震撼。
四.爱之美
自古以来,爱是人们生活的最高追求,每个人的生命因为有爱而变得饱满充实。电影里面最值得称赞的应该就是帕里斯和赫克托尔的父亲,他面对自己的小儿子选择的爱情给予的是宽容的态度,即使他的爱情会带来战争,他也是尊重儿子的选择;面对大儿子,他更多的是培养和怜惜,当儿子的尸体被当众拖在地上时,他的心碎了,不顾艰险独自潜身敌营带回自己的儿子。他对儿子的爱深沉而又浑厚,没有专制而充满信任,展现出伟岸的父爱。国王面对战争不曾畏惧,他宁愿送儿子上战场,宁愿亲赴敌营,也要保卫自己的子民,他是一个好父亲,更是一个好国王。赫克托尔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的爱至深至真,他想和平的生活,想看着儿子长大,想陪妻子老去,但面对战争,为了自己的国家,他毅然决然的亲赴疆场,大丈夫气概展现无遗,他的爱宽广无私,令人敬佩。
电影开始有一段独白说我们的历史在很久很久以后会有多少人会记住,即使没有多少人会记住,但是,对于这场因为爱情而发生的伟大战争,将会被我们的子子孙孙所铭记于心,用一场战争诠释三种不同的爱情。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追求浪漫,奋不顾身,是激烈的爱情,动人心彻,青春激扬,展现了爱情的活力之美。赫克托尔和他的妻子,他们的爱展现出责任、成熟、稳重,真实无可挑剔,端庄典雅的爱情展现的独特柔美让人羡慕感叹。阿基留斯和女祭司布里赛伊斯的爱没有结果,他们之间有太多阻挠,纠缠、痛苦的爱情承载的太多,最终无疾而终,这份独特的爱情展现出的唯美让人潸然。
五.悲剧之美:
人性的归宿总是向往和平的。电影的音乐基调平缓而又宽广,清澈的延音空灵而圣洁,展现的就是一种人们对和平年代的强烈渴望,而电影用战争的手法把人们的愿望打破,特洛伊被木马屠城时,火光冲天,人们的哀号啜泣更是带走了赢得和平的最后一丝曙光。电影用
战争把爱撕碎,把希望打破,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在悲剧的背后留给我们沉重的思考。
电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悲剧,虽然爱的深沉,但却要生死相隔。王子为了国家,必须承担起战争的痛苦,远离自己深爱的儿子;国王无奈要直面王子的死亡,那一种心碎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动容。
电影展现的三段不同意义的爱情,是三种不同命运的爱情悲剧,战争拆散了他们,当然也拆散了无数的平民爱侣,特洛伊国王的一句话更是反映了这一点:“你杀了我儿子,又杀了多少人的儿子、父亲、丈夫?”,无数家庭在战争的梦魇中支离破碎,震人心魄的爱情悲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战争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多深?
赫克托尔和阿基留斯无疑是电影中的英雄,他们的生命展现出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悲剧。赫克托尔的生命注定要奉献给国家,他的一生不仅属于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更属于广大民众,他是特洛伊英雄,但他却因此无法完成自己简单的夙愿——陪着儿子长大,他的悲惨来源于不和平,所以不得不说他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阿基留斯一生征战,只为荣誉,因为战争他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失去了所有,留下的只有所向披靡的虚名,他的悲惨来自自身,所以他的悲剧是当时所有个人的悲剧。“我打了一辈子的仗,始终是你让我获得了宁静„„”,英雄最后如此悲凉的感叹,无疑留下的是代表大众对和平无尽的期盼。
欲望是一切真正悲剧的源头,众王之王的阿伽门农为了统治全世
界,为了土地,将所有人推上战场,对他弟弟的死,他却只是平淡,为了他的梦想,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阻挠他的牵绊。被欲望浸染于心的他是那么的狂傲和自大,因为他的欲望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生命葬骨异乡,他带给人们的是战争,带给时代的却是无法诉尽的悲凉。电影里流的眼泪最多的是真正关心生命的女祭司,她看到了战争的本质,一切罪恶的源头就是欲望,她对抗罪恶的方法就是眼泪,她的眼泪澄澈纯净,引人深思。她对欲望的控诉和驳斥虽然绵薄无力,但她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永恒厚重的。
纵观整部影片,我得到的最明确的启示就是人们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影片以恢弘的场面和强大的音乐背景烘托出特洛伊战争的惨烈;用唯美而直白的手法表现的三段战争中的爱情悲剧也令人叹惋;影片最后描述两位英雄的逝去毫无修饰,生命这样悄无声息的流逝,让人感叹面对战争,每个人所承受的苦难都一样沉重。《特洛伊战争》承载了导演的反战愿望,导演用悲剧来引发思考,用死亡来呼唤和平。作为青年一代,不得不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人类的真正和平还需要我们以及我们的后辈们更加努力的去建设和维护。总而言之,为了人类真正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要构想的和实践的东西真的还有很多,为了和平,我们前进的步伐丝毫不可懈怠......美
学
原
理
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10级环境科学一班
姓名:艾威
孙帅04101685影片《特洛伊》是好莱坞对《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作了大幅度修改后,使之成为一部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诗。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如下: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两个王子赫克托尔和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墨涅拉俄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墨涅拉俄斯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请求他的帮忙,阿伽门农正好也希望征服特洛伊,于是借此机会建立了一支希腊联军以讨伐特洛伊。
在战争中阿喀琉斯和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逐渐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木马计”,让希腊士兵制造出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让信奉神灵的特洛伊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神的意志,是神降瘟疫消灭了敌人,并给他们的海神送上了礼物以求平安返程。
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的梦乡时,藏在木马腹内的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一:《特洛伊》中表现的西方英雄主义
影片《特洛伊》以它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丰富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古希腊时期的辉煌历史。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两个主要人物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尔是《伊利亚特》中塑造的最具有氏族贵族英雄性格品质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在影片中我们仍能看到,这些人物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思想,体现了早期西方文化所颂扬的英雄主义思想。但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早期氏族的英雄主义了,影片中的阿喀琉斯形象变得更为复杂,这场战争让他经历了五个变化阶段。一向自负的他为自己的荣誉而战,为追求千古留名而参加战争——遇到女祭司布里赛伊斯后他陷入爱河感受到了对稳定的爱情,平静生活的依恋,看着熟睡的布里赛伊斯他决定放弃名利退出战争——事情由于他表弟帕特洛克罗斯被杀而转折,即“阿喀琉斯的愤怒”,他殴打了心腹将领置布里赛伊斯于不顾,决心要为帕特洛克罗斯报仇——在杀死赫克托尔之后,他接受了特洛伊国王普利阿摩斯的乞求,并在赫克托尔的尸体前流了泪,这时的他已经开始反思冤冤相报,争名夺利的行为,他也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在木马计攻城前,他遣散了部下让他们返乡,这时的他已经完全改变了,由我们刚开始认识的战争英雄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人。
在阿喀琉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式的英雄形象并不是有着集体主义思想,从一开始,阿喀琉斯就是在为自己而战,他不服从于他的国家。他天生有着好战的个性,他的桀骜正是他自由意志的张显,个性的张扬。他虽然曾想因爱而退出这场战争,但最后阿喀琉斯受到了命运的摆布,他为复仇而战。当他对着赫克托
尔的尸体流泪时,也注定了他的命运悲剧。正如他所说:“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兄弟。”英雄还是没有摆脱命运的审判。
赫克托尔——普利阿莫斯的长子,特洛伊战争中的另外一名英雄,在这部影片中被赋予了新的形象。他追求和平,不盲目信服神灵而是尊敬神灵,热爱臣民,关爱妻儿,可以说他的形象是完美的,他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作为自然人的赫克托尔有着正常人的恐惧,毕竟他面对的对手是所向披靡的半神阿喀琉斯,但恐惧眼神的背后有着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更大的责任。“我这一生都遵守一个原则,这原则很简单:敬奉神明,爱护妻小和捍卫祖国!特洛伊是我们的母亲,fight for her!”喊出了它独有的气势。在误杀阿基里斯的弟弟后他毅然接受了阿喀琉斯的挑战,即使自己没有胜算但出于道义不惜一死。他的命运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西方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总喜欢以喜剧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西方文化则喜欢以悲剧的形式给人以沉思。《特洛伊》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人与命运的斗争,有斗争精神的英雄被邪恶的命运所毁灭。
在那个人神共存的时代,人类生活在神如玩弄蝼蚁般的俯视之下,即使再完美的人也显得渺小低贱,常被限制在悲剧的框架中;优越高贵的神族也因为掺和人间的权欲斗争而自降一等,在嫉妒人类的同时反被人类嘲笑。于是再英勇完美的赫克托尔不过是活在阴影中的悲剧英雄,再无敌的阿基里斯也不过是受苦于尘世欲求的棋子。但赫克托尔却以一个完美男人的姿态去诠释了责任的定义,无敌于世间的阿基里斯也经历了一场内心的天人交战,并蜕变,升华,让这个“战神”的称号更富有人情味的魅力。电影筛去了神话因素,讲述了人间真实的特洛伊,而不是复杂的原著《伊里亚特》。二:《特洛伊》中的西方价值观
电影中把战争的原因归结到了红颜祸水的海伦身上。但是,我认为,特洛伊战争的源头是在于古希腊人的观念上。古希腊人追求冒险、荣誉、财富、爱情,作为丈夫的莫涅阿俄斯认为海伦的掳劫对他是种莫大的侮辱,加上对特洛伊财富的向往,才会向兄弟阿伽门农求助。英雄阿喀琉斯等人因信守诺言,才会加入这场战争。
阿喀琉斯是一个充满反抗精神,勇敢又残暴的人。但在特洛伊国王普利阿莫斯肯求他交换儿子赫克托耳的尸首时,却又天真善良,充满了人情味。黑格尔这样评价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在他身上体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作为一个人,阿喀琉斯充满了一个古希腊英雄的所有特性: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与个人的荣誉、爱情、财产、王位等分不开,他们的“冒险”,也往往出于显示自己的勇敢、技艺、智慧和健美,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在他们看来,战场是勇士们争得荣誉的地方,是人们充分表现粗蛮和阳刚之气的场所。活要活得扬眉吐气,死要死的轰轰烈烈;畏畏缩缩,胆小如鼠是降低人格的表现。但是,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局限性,放任自流,傲慢不羁,对弱小生命的不重视。这些都是极度体现个人价值时不可避免的缺点。
观《特洛伊》有感
战争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特洛伊》也不例外。
这部电影讲述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拐走斯巴达王后海伦,后将其带走,而阿伽门农便将此为借口,建立了希腊联军,征战特洛伊的故事。这部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对战争带来的伤害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和平的渴望也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这是一部英雄的悲歌,它诉说着英雄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有些人为了得到至高的统治地位,为了拥有权势,有些人为了得到荣誉,留名青史而战;有些人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保家卫国,驱赶侵略者而战,有的为了亲情复仇而战;而在硝烟滚滚的战争中,人类文明的古城在一夜间化为乌有,人类古老的文明被摧毁;在血迹斑斑的刺刀亦或飞箭下,英雄的生命瞬间枯槁成战场上的悲壮!
看完这部电影,英雄人物阿基里斯、郝克托尔王子、和帕里斯王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基里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他信守承诺,有大丈夫的豪迈气质。在郝克托尔王子去世后,答应特洛伊国王,保持12天的和平。他有自己的原则,不畏惧权势,不为所谓的君王而战斗,只为自己而战,为名留青史而战。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但是为了能名留青史,毅然出战。他是个温情的人,他疼爱自己的表弟,不希望双手未曾沾上血腥的表弟体会战争的残酷;他对善良的女祭司布里塞斯保护有加;他爱女祭司布里塞斯,为了解救她,不顾危险,藏身木马,潜入特洛伊,确保她的安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诚信、骨气、和爱护弱小的柔情。他是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
郝克托尔,是另一位英雄式人物.他也有自己的原则。他热爱祖国,爱护妻小,敬奉神明。他追求和平,热爱和平,但是当外来侵略者的铁蹄企图践踏国家的领土时,他毅然为民族而战,为保家卫国而战。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他的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满腔热血,看到他的理智稳重和高度的责任心,还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大无私精神!
小王子帕里斯,在最后也称得上英雄了。最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掩护国人先行离开,自己继续投入到战争中。不得不说,那时的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英雄!在他身上,最后我也看到了他的勇敢和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看到了他从小男孩到大男人的趋于成熟的雏变过程。
同时这也是一部到处充满爱的气息的大片。爱,本身是神圣的。理智、无私的爱,让人感到敬佩;但是不理智的爱情,难免会犯错。
郝克托尔王子的爱,是无私、博大、令人敬仰的。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子民,敬爱自己的父亲,疼爱自己的家人。在列强侵略时,舍小家,护大家。保家卫国,亲自征战。独自带领军队,深入虎穴去面对阿基里斯;在知道自己将可能面对死亡之前,为妻子孩子安排好逃生的路口。而他妻子对他的理解,也让我感到敬佩,虽然她不舍得自己的丈夫去为战争而丧命,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妻子对丈夫的理解,令我感到深深的敬佩!
阿基里斯对布里塞斯的爱,也十分令我感动,为了她,他可以决定放弃战争,为了她,在兵荒马乱的特洛伊被攻陷之夜,藏身木马,只是想去找到她,保护她。爱情的力量竟是这般伟大!
而风流王子帕里斯与美丽绝伦的海伦之间不理智的爱,最终成为一场毁灭了特洛伊古城文明战争的导火线。当然,爱情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在错的时间里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爱情,在战争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战场上因为始终有爱——这么一种美的东西的存在,而少了几分血腥,多了几分人性美!
在看完影片之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和平的宝贵性。战争,永远不可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灾难,带来苦痛。为了所谓的权利和虚无的荣誉,致使国家交战,百姓流离失所,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个人荣誉,私欲心作怪,让千军万马为之作战,千万人为之赴汤蹈火,让无数原本美好、团圆、过着幸福生活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战争,是毁灭和平、毁灭人类文明的恶魔。人的私欲心,是万恶的源泉!一切的功名利禄迟早都会被
淹没在历史的滚滚巨涛之中,最后销声匿迹。只有和平才是永久的主题!
国家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和政治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和平,自始至终都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和平,需要我们全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实现。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和平而努力奋斗!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851)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朗格兰德岛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80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
奥斯特早在读大学时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他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等.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它立即引起了那些懂得它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人们的注意.在这一重大发现之后,一系列的新发现接连出现.两个月后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阿拉果制成了第一个电磁铁,施魏格发明电流计等.安培曾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奥斯特的发现揭开了物理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特洛伊木马简介!特洛伊木马是一个包含在一个合法程序中的非法的程序,该非法程序被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执行。其名称源于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神话,传说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久久不能得手。后来想出了一个木马计,让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大部队假装撤退而将木马摈弃于特洛伊城,让敌人将其作为战利品拖入城内。木马内的士兵则乘夜晚敌人庆祝胜利、放松警惕的时候从木马中爬出来,与城外的部队里应外合而攻下了特洛伊城一般的木马都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执行程序,其中客户端是用于攻击者远程控制植入木马的机器,服务器端程序即是木马程序。攻击者要通过木马攻击你的系统,他所做的第一步是要把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植入到你的电脑里面。目前木马入侵的主要途径还是先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木马执行文件弄到被攻击者的电脑系统里,如邮件、下载等,然后通过一定的提示故意误导被攻击者打开执行文件,比如故意谎称这是个木马执行文件是你朋友送给你贺卡,可能你打开这个文件后,确实有贺卡的画面出现,但这时可能木马已经悄悄在你的后台运行了。一般的木马执行文件非常小,大都是几K到几十K,如果把木马捆绑到其它正常文件上,你很难发现的,所以,有一些网站提供的软件下载往往是捆绑了木马文件的,在你执行这些下载的文件,也同时运行了木马,
木马也可以通过Script、ActiveX及Asp、Cgi交互脚本的方式植入,由于微软的浏览器在执行Script脚本上存在一些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传播病毒和木马,甚至直接对浏览者电脑进行文件操作等控制。如果攻击者有办法把木马执行文件上载到攻击主机的一个可执行WWW目录夹里面,他可以通过编制Cgi程序在攻击主机上执行木马目录。木马还可以利用系统的一些漏洞进行植入,如微软著名的IIS服务器溢出漏洞,通过一个IISHACK攻击程序即把IIS服务器崩溃,并且同时在攻击服务器执行远程木马执行文件。木马在被植入攻击主机后,它一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入侵主机的信息,如主机的IP地址、木马植入的端口等发送给攻击者,这样攻击者有这些信息才能够与木马里应外合控制攻击主机。在早期的木马里面,大多都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把入侵主机信息告诉攻击者,有一些木马文件干脆把主机所有的密码用邮件的形式通知给攻击者,这样攻击者就不用直接连接攻击主机即可获得一些重要数据,如攻击OICQ密码的GOP木马即是如此。使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对攻击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如果木马被发现可以通过这个电子邮件的地址找出攻击者。现在还有一些木马采用的是通过发送UDP或者ICMP数据包的方式通知攻击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言】推荐阅读:
奥斯卡获奖纪录片09-1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11-17
奥斯卡颁奖典礼主持词07-2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07-2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09-07
《奥斯威辛》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06-01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06-1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