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精选11篇)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经济模式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各种经济因素随之也开始了多元化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税收而言,也意味着其税收主体也开始了多元化进程,税收政策也随之做出调整,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从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我国的财政收入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平衡社会财富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不仅是税收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的财政安全和经济安全。因此,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至关重要。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的问题:

1、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平原则上存在缺陷。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我国税收的重要方面,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税收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取得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税收制度上,有着明确的规定,要体现着法律的威严。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的一种,在征收的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同时在法律的角度上直接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1)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例如:在税收来源不同时,个人征缴的所得税就有所区别,比如甲方每月收入来源单一固定为3400元,而乙方收入来源多样,工资1200元,另外的劳务费1000元,以及其他收入1000元,则前者必须缴税,而后者却不用缴税。

(2)在收入性质与劳务性质上,也存在不平等的状况。例如彩票收入与实际工资收入的税率不一致,导致同样数额的收入,缴纳的税费却有差异。

(3)在确定缴税主体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公平现象。例如甲月收入3000元,乙收入也是3000元,二人工作性质一致,但是甲家庭成员为6人,具备劳动能力两人,而乙家庭人员为3人,具备劳动能力人员2人。在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上,甲乙两人所交的税款一致。这对甲来说是不公平的,毕竟甲要承担的生活压力明显比乙重,而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缴上,却与乙承担一样的义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具有不公平性。

2、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个人收入也在飞速的高涨,这些年来中国公民的个人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迅速得到提高,目前占到GDP的70%左右。个人收入的提高就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提供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然而,目前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却存在着税收流失的严峻形势。被税务部门称为税收征管的“第一难”,被老百姓戏称为“征的不如漏的多”。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存在很大的漏洞,许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偷逃税款的征缴,偷税、漏税、逃税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的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娱乐行业的明星,真正按其实际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少之又少,对个人收入的上报存在明显的欺瞒行为,以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刘晓庆案为例,就可以推测中国的娱乐行业的偷税漏税情况有多严重。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其他行业也存在这种状况,比如体育界,运动员的个人收入不透明,在个人所得税的收缴上,税务部门又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这直接导致国家税收的损失。按照预测,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份额应当在18%以上,但是目前却远没有达到这个数

目,而在西方个人所得税的比例都在30%左右。

可见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严重,这给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税法的权威,影响到按量缴税的公民纳税的积极性,这不仅是财政的损失,更对是社会道德、国家法规的破坏,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假如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上存在漏洞,那将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这又反过来直接影响到大多数公民收入的提高,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因此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流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国,也不利民。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税收制度不完善,个人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种法制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法律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这直接导致了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由于个人所得税在制度上的漏洞,导致缴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化零为整、虚报冒领的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上也不够完善,加上税收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素质问题,使得许多违法分子将收入化整为零,分散成多次收入领取,或者是以几个姓名虚报个人收入,提供虚假的收入数据,冒领本属一个人的收入等欺诈手段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交纳。制度的不完善是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个人纳税意识的薄弱,社会责任淡薄。

这是直接导致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重要原因。符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没有认识到纳税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完成自己纳税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财政安全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纳税是每个公民享受社会福利的基础,没有国家的税收安全,财政的充足,社会保障就无法实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的税收做出应尽的责任,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的体现。然而,由于我国税法的宣传不够,对公民税收教育的不足,以及公民个人素质的缺陷,导致我国有许多有纳税义务和责任的公民,没有按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是为个人一时的私利而偷税漏税,甚至用各种非法手段隐瞒个人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税务部门征管作息不畅,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而且时效性很差。

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出现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状态。

4、在征收过程中容易涉及个人经济隐私,并且由于计算困难,扣除复杂,税源透明度低,涉及面广等原因,使得个人所得税成为我国征收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此外,对偷逃个人所得税行为惩处不力,影响个人所得税征管执法的严肃性。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严峻而不容忽视,它势必会影响我们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1、建立个人收入制度。

作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长期以来的重点也是难点,是纳税人个人信息的来源及其真实度。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必须从源头严格把关,按税法规定审核扣缴义务人申报数据是否包含了支付收入所有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收入额和扣缴税款等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同时,税务机关应对扣缴单位报送来的明细信息,以及自行申报纳税人申报来的基础信息、收入及纳税信息,以纳税人身份证照号码为唯一标识,建立个人收入“一户式”档案,按人头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归集、比对和分析,实施精细管理。

2、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

全员全额管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方向。所谓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是指凡取得应税收入的个人,无论收入额是否达到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标准,均应就其取得的全部收入,通过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全部纳入税务机关管理。

因此,税务机关通过全员全额管理,可以全面掌控个人收入信息,实现对高收入者重点管理。这就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做好以下工作:

(1)要尽快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体系。

依托个人身份证件号码,编制纳税人识别号,以此为基础,按照“一户式”储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的收入和与其纳税事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归集和整理,并实施动态管理。

(2)要推进代扣代缴明细申报工作。

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其支付收入的个人基本信息、支付个人收入和扣缴税款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各级税务机关要把推行明细申报作为新形势下完善代扣代缴工作和推进全员全额管理的突破口,逐步扩大代扣代缴明细申报的覆盖范围。

3、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操作层面予以细化。

这就要求各地将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烟草、民航、房地产、高等院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机构、体育俱乐部等高收入行业人员,个人投资者、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高收入个人,临时来华演出人员等纳入重点纳税人的范围,而且也要求各地从收入较高、知名度较高、收入来源渠道较多、收入项目较多、无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税收征管影响较大等人员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人作为重点纳税人,从而对其实施滚动的动态重点管理。

4、推进对税源的源泉管理。

落实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的制度。扣缴义务人申报制度是控制个人所得税税源,掌握个人收入的有效手段,对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要从高收入者开始,逐步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范围。对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收入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建立起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交叉稽核体系。积极建立和落实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重点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公安文化、建设、外汇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

要将纳税人量多面广、税源分散隐蔽的个人所得税管好,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是必由之路。要按照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和推广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对个人各项收入信息进行收集和交叉稽核,实现收入监控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在中央、省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并逐

步实现税务与银行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网,掌握个人各种收入。

6.积极推动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外部环境的形成税务机关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外部环境的形成。

就要做到(1)配合金融部门,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鼓励使用和大力普及信用卡消费,加快各银行间联网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2)配合有关部门,规范职工工资收入管理,推行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发放工资,将各种渠道发放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及其它福利等各种形态的收入,依法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管范围,规范、减少工资外的福利、补贴,并逐步禁止发放实物;(3)加强与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期货等掌握个人收入情况的部门和单位的信息沟通,为税务部门及时掌握各种经济往来和个人收入情况创造条件;(4)通过个人的银行账户发放工资,实现职工个人收入工资化、货币化。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利国利民。因此,必须认清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实现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粱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侯梦谵.税收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3]叶青国税流失与新税制[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2

中国自1981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到2011年9月1日个税起征点提高为3 500元。中间的改变只是在起征点有所提高, 但是个税制度的改革仅靠提高起征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中国选择的是一个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它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纳税人的纳税负担的差异, 由于收入来源不同, 最后的实际税收负担也不相同。此外, 我国现行所得税制没有考虑一些个案, 比如同样的收入水平, 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 表面上看, 纳同样的税好像很公平, 但是这个纳税之后的生活负担能力或者承受能力可能截然不同, 综合这些因素,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实质上是不公平的。为了更能体现公平合理, 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 考虑纳税人家庭整体收入, 做到实质公平。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的个税变革, 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1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

1.1 没有体现税负公平

目前国内个税最大的弊端在于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公平税负, 合理负担的原则, 没有起到调节社会公平应有的作用。首先, 工薪阶层税负过重。如今国内工薪阶层月薪3 000元-5 000元里面增加了很多的支出内容, 如住房公积、医疗支出、教育费用、养老保障, 这部分月薪实际上对许多工薪阶层仅够维持生计用, 但目前税制仍然按照富人的标准来对他们征税。其次就是调节的重点对象有失偏颇。中低收入工薪阶层本不是个人所得税要调控的对象, 反而成为了征税主体。再次, 有逆调节的嫌疑, 二次分配处于一种“倒流”状态中。长期“倒流”下去, 只能是富人愈富, 穷人愈穷。

1.2 对于部分所得没有规定征税

个人所得税对于部分所得没有规定征税, 特别是投资的资本利得, 这就使得人们可以在成为富豪的同时几乎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存在严重的缺陷, 目前仅仅对于工资收入部分能够实现有效征管, 而对于工资之外的许多收入难以监控。另外, 个税征收没有与征信体系结合。

1.3 范围上不规范

自1799年英国开始征税以来, 个人所得税通行世界已有200多年, 尽管各国的个税制度不同, 但都日益趋向人性化, 例如美日等国, 充分考虑到了纳税人的家庭负担。为保证民众的生活水平, 各国还规定了名目繁多的税前扣除和退税项目, 如今各国纳税人的权利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国目前是以家庭为单位纳税, 印度个税征收也男女有别, 日本征税考虑到家庭负担。

2发展趋势

要公平地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就必须对纳税人的家庭经济负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 而不应将纳税人的收入状况同家庭的经济状况割裂开来考虑, 否则, 就会形成“穷人纳税, 富人避税”的不公正局面。由此可见,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2011年3月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 虽然此次个税修正草案并未提及个人所得税征收是否将考虑家庭赡养因素, 但从各国经验来看,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更能够兼顾家庭人口和收入状况等因素, 同时也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税收福利创造了条件。

受国情差异和发展程度影响, 我国税制尚有很多地方存在漏洞, 因此在个税改革中引入家庭因素则格外需要谨慎研究与规划。然而,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民生工作的深入, 笔者认为,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的方案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税改工作中较为重要的课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 缩小贫富差距, 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是十分必要的, 是有效调节社会二次分配, 合理整合社会资源, 综合考虑惠及民生的举措。采取以家庭为单位、重新界定征收范围、改进征管手段的措施, 大胆创新,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该课题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 有助于推进立足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在改革中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 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平高效作出了贡献。

3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

3.1 改变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

推动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的改革, 为家庭课税制征收创造基础条件, 可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 遏制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 这比当前实行的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纳税所得额更加公平、合理。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额

为了更好地体现税收公平, 提高税收效率, 可尝试将九级税率档次减为五级, 即5%、10%、15%、25%、35%, 最高边际税率降到35%左右。随着通货膨胀的愈演愈烈以及全国各地物价与生活水平的不同, “一刀切”的定额扣除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税制。税收“物价指数化”可以根据物价的变动自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适用税率和费用扣除额, 建立起弹性税制, 以便剔除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再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个人的住房贷款、医疗支出等因素, 进行成本费用扣除、生计费用扣除、个人特许扣除后, 计算出合理的纳税所得额。

3.3 加强个人收入监控机制

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使个人财产来源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得以界定, 并将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显性化, 以便税务机关更好地对税源进行控制。推行非现金收入结算制度, 加强对现金支付的管理, 要求大额支付必须通过银行转账, 从源头上防范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家庭课税制下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项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种新型的纳税主体模式比现行单一的以个人为主体征税更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更能充分促进个人所得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也更加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杨卫华.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路在何方[J].中国税务, 2009 (5) .

[2]陈业宏, 曹胜亮.个人所得税法实质正义的缺失考量——以纳税人家庭经济负担为视角[J].法学杂志, 2010 (5) .

[3]陈香珠.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课税制的可行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6) .

[4]刘雄飞.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 2010 (2) .

[5]薛俊庆.以家庭为单位征个税[N].半岛都市报, 2010-08-25 (A43) .

[6]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刍议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及改革 篇3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立法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个人所得税立法十分重视,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由全国人大所制定的几部税收法律之一。

1980年9月1日,为了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自此正式建立。次年,个人所得税以减除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正式开征。当时纳税的大多是外籍员工,8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从此25年没有改变。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将城乡个体户也划入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行列。

同年9月,针对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上述三项个人所得税收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按内外个人分设两套税制、税政执行不统一、税负不够合理。

为了统一税政、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中国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原《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进行修改,从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收入现状,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定为一千六百元,同时规定个人自行纳税申报事宜。

同年12月19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做了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现状及差距

(一)公民的纳税意识普遍淡薄

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宪法第1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政府是靠纳税人纳税来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制度,都不可能存在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无权公民,也没有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殊公民。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前体制转换阶段的特殊环境,造成我国公民法制观念和纳税意识的普遍淡薄。在我国公民中,真正了解个人所得税的人微乎其微,对为什么要纳税、要纳多少税、如何纳税,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对偷逃税行为的处理等一系列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更是知之甚少。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大连、青岛等9个城市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000份,收回2817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总体纳税意识比较差,对税收认识模糊。在问到”您或您的家人领取工资或工资外的收入时,是否会想到纳税”,只有12.6%的人回答“每次都想到过”,回答“从来都没想到过”的占36.8%,50.6%的人回答“收入超过界线时才想过”。这表明我国市民纳税意识比较淡薄。但只要宣传到位,税赋公平,政策深入人心,个人所得税将会有另一番景象:个人所得税有了较为宽广深厚的税源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将步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行列。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法律支撑体系不健全

市场经济使个人收入渠道大大增加,个人所得更加多元化、隐蔽化。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实行分项收入计税、分项扣除费用的征收管理方法,纳税人的许多收入难以纳入征税范围,各种避税行为较为严重。

由于国家目前尚无健全、配套、可操作的个人收入申报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国家对个人除工资以外的其他各项收入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在短期内税务部门还无法掌握个人收入并据法征税(只能就其利息征税)。由于对现金管理控制不严,流通中大量的收付以现金形式实现,也给征收工作带来难度。另外,个体工商户账务体系不健全或根本不建账,甚至有些单位用不正当手段隐蔽某些人的收入,都是税务部门很难获得个人收入及财产的准确信息,再加上个人所得税面广,税源零星分散,而且变化多而快,工作量巨大,征管手段落后,从而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导致税收大量流失。归根到底,还是我国的法制不健全。

依法治税的社会、法律支撑体系残缺,形成了偷、逃税的法律漏洞。怎样才能掌握居民个人真实的收入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一项法制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税务机关既不能按照某人衣、食、住、行的档次,更不能依据道听途说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征税。相反,税务机关必须根据其掌握的真实、可靠的个人收入来源情况,依法行使征税职权。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

具体表现为:一是代扣代缴制度未能得到严格执行,代扣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不明确,许多单位不愿意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难以对职工各种所得项目实行源泉控制。二是自行申报制度缺乏应有的配套措施,税收稽查手段不健全。目前,流通中大量使用现金,银行存款虽然实行了“存款实名制”,但没有建立其个人财产登记核查制度。因此,税务部门无法对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获得准确信息。三是个体工商户账务不健全,有些根本没有建账,目前地方采用的附征率法和定额定率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四是税务机关缺乏现代征税手段,征税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而且缺乏有效的执法、稽查手段,对偷漏税行为惩处不力。

税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税务官员必须是由税务学院毕业再到法律学院学习两年法律知识、具备计算机等级证,然后参加全国公务员统考,各项考核通过后方能成为正式税务官员。相比之下,我国的税务干部有从军转干部,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社会上招收的高中毕业生以及素质有限的税务干部的子女,而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却很少。客观地讲,我国税务人才的选择和使用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虽然当前税务干部经过各种培训和自身努力,已经适应工作,但不可否认,仍有些人不能胜任工作,业务素质差,不懂税法和财会知识,个别人员甚至思想素质也差,相比之下税款的流失也就“自然”了,这也是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一)科学对个人所得税定位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较长时期应该定位为“调节、收入兼顾型”。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少数发达城市和个别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已日渐接近西方发达国家,而多数地方和多数群众收入水平仍较低,而且分配拉大的趋势仍在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作用,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定位,也不能只考虑调节分配的功能作用,而不重视组织收入功能作用的发挥。国外有的国家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要占税收总收入的20%-30%,甚至40%以上。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潜力也很大,是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税种。因此,应定位为“调节、收入兼顾型”。

(二)要适当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采取列举项目征税的办法,没有列举的收入不征税。现在各种收入来源很多,名称又五花八门,执行中很难对号入座,造成税收流失。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积极拓宽税基,应当适当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建议采取反列举的办法,即对规定的免税项目外一切收入都应纳入课税范围。对免税项目,也要从严压缩,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减少税收流失。

(三)调整税率结构,实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

税率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且关系到政府的一些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应根据全球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趋向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结合税收模式的改革,科学地设计个人所得税率:

1.在总体上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行,以超额累进税率为主的税率结构。具体而言,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实行累进税率;对非劳动所得实行比例税率。

2.对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是统一规定一套税率还是分别制定多套

不同税率,取决于政策的取向。如果对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则可以设计两套超额累进税率。

3.减少税率档次,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为缓和调节力度和刺激国民的纳税积极性,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档次可以减少至3-5档,最高边际税率可以降为30%-35%。具体而言,如果对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仍分设两套超额累进税率,则勤劳所得可考虑从原有的9个累进级距档次减为3个,税率调整为5%,15%和25%,非勤劳所得仍可维持5个累进级距档次不变;如果对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统一设立一套超额累进税率,则可考虑规定5个累进级距档次,税率合并为5%,10%, 20%,30%,35%,以均衡调节不同所得人群的收入水平。至于对实行比例税率形式的所得,仍可适用20%的税率不变。

(四)建立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负所得税制度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4

国税函[2009]694号

成文日期:2009-12-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二、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参加年金计划的个人在办理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

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四、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企业要加强与其受托人的信息传递,并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对违反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本通知下发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六、本通知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对个人取得本通知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5

财政部[2003]158号

颁布时间:2003-7-11发文单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财务局:

为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管理,确保依法足额征收个人所得税,现对个人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个人投资者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及其相关人员支付消费性支出及购买家庭财产的处理问题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上述支出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二、关于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长期不还的处理问题

纳税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终了后即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6

国税发[2010]19号

颁布时间:2010-2-20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非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核定办法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非居民企业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并应按照其实际履行的功能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非居民企业因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准确计算并据实申报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采取以下方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收入或通过合理方法推定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二)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三)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经费支出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营业税税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第五条 税务机关可按照以下标准确定非居民企业的利润率:

(一)从事承包工程作业、设计和咨询劳务的,利润率为15%-30%;

(二)从事管理服务的,利润率为30%-50%;

(三)从事其他劳务或劳务以外经营活动的,利润率不低于15%.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非居民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明显高于上述标准的,可以按照比上述标准更高的利润率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 非居民企业与中国居民企业签订机器设备或货物销售合同,同时提供设备安装、装配、技术培训、指导、监督服务等劳务,其销售货物合同中未列明提供上述劳务服务收费金额,或者计价不合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相同或相近业务的计价标准核定劳务收入。无参照标准的,以不低于销售货物合同总价款的10%为原则,确定非居民企业的劳务收入。

第七条 非居民企业为中国境内客户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凡其提供的服务全部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应全额在中国境内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凡其提供的服务同时发生在中国境内外的,应以劳务发生地为原则划分其境内外收入,并就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劳务收入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对其境内外收入划分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有疑义的,可以要求非居民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并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成本费用等因素合理划分其境内外收入;如非居民企业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税务机关可视同其提供的服务全部发生在中国境内,确定其劳务收入并据以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八条 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适用不同核定利润率的经营活动,并取得应税所得的,应分别核算并适用相应的利润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凡不能分别核算的,应从高适用利润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九条 拟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非居民企业应填写《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见附件,以下简称《鉴定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报送的《鉴定表》的适用行业及所适用的利润率进行审核,并签注意见。

对经审核不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非居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自收到企业提交的《鉴定表》后15个工作日内向其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将鉴定结果告知企业。非居民企业未在上述期限内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其征收方式视同已被认可。

第十条 税务机关发现非居民企业采用核定征收方式计算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真实,或者明显与其承担的功能风险不相匹配的,有权予以调整。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按照本办法

第五条规定确定适用的核定利润率幅度,并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报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备案。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7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二、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参加年金计划的个人在办理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四、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企业要加强与其受托人的信息传递,并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对违反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本通知下发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以每年度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年度应扣缴税款。

六、本通知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对个人取得本通知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8

【关键词】小微企业 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 涉税风险

小微企业是指符合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中企业划型标准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了大量的税收。其中,企业所得税是其主要纳税税种。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包括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两类,由税务管理部门依据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而进行认定。

一、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概述

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是指在纳税人的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并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情况下,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由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的所得税征收方式。

因此,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纳税人是否能够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相应的会计资料。由于我国广大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难以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所以我国小微企业很大一部分都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相比较查账征收而言,核定征收一般都会增加了企业的税负,但是其纳税申报过程又相对简单很多。因此,小微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在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之间做出选择。

二、小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选择方法

小微企业的所得税征收方式一般由税务部门根据其情况进行认定。那么对于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在通过完善会计核算,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向税务管理部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那么小微企业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比较销售利润率与应税所得率

销售利润率与应税所得率的大小关系是对所得税征收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因为直接关系到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的税负水平。假设某小微企业年销售额30万,由于其会计核算不健全,税务机关认定其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进行申报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金额=30×20%×25%=1.5(万元)。假若该企业采用查账征收的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销售利润率为30%,则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金额=30×30%×25%=2.2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查账征收需多缴纳0.75万,显然选择核定征收的方式对企业比较有利。倘若企业销售利润率小于应税所得率,则情况完全相反。在目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小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低下,低于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核定征收加重了企业的税负。但是也有不少高新技术服务业企业,其销售利润率高与应税所得率。如上面所举例子一样,选择查账征收可以降低企业税负。

(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小微企业由于企业规模,经济业务简单不少,因此很多小微企业均不设立账簿而选择核定征收方式。但是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不少小微企业也会向税务主管部门申请按照查账征收方式进行缴纳企业所得税。那么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的会计核算系统。小微企业需要聘用经验更加丰富的专职会计人员或者委托代理机构进行代理记账。这无疑也会提高小微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小微企业需要结合其企业自身情况,预计其未来发展情况。通过比较企业税负减少与其管理成本增加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采用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

(三)分析两种所得税征收方式下的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和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我国税务部门近几年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所得税征收的优惠政策,比如财税[2009]133号、财税[2011]4号、财税[2011]117号及财税[2014]34号等。在这些相关文件中,分别对小微企业不同的销售收入范围、业务范围及税收征收方式等多个方面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做出了规定,从而对企业的纳税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小微企业在对所得税征收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不同税收征收方式下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从而做出对企业有利的选择。另外,由于所得税征收方式的转换也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限制,这就需要小微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国家税收政策做出一定的预计,提前做好准备。

(四)不能忽视涉税风险的影响

只要企业在持续地经营,其涉税风险都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核定征收方式的涉税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在核定征收过程中,税务部门征税的依据主要依据小微企业的销售收入,而不需要考虑小微企业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很多小微企业需要到税务部门窗口代开销售发票,这样税务部门可以方便地进行税源的监管。另外,核定征收方式下,企业进行填制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也比较简单。因此,小微企业发生逃税、漏税的可能性就较小。而如果采用查账征收的方式,小微企业会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一些主观因素,有可能会发生逃税、漏税现象,形成企业的涉税风险。

三、小结及展望

从小微企业的角度而言,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各有其优缺点。小微企业需要积极把握国家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两种所得税征收方式下税负水平做出比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所得税征收方式。但是,从国家税务部门的角度而言,鉴于税收监管和税负公平等多个方面,查账征收又优于核定征收。因此,随着国家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深化实施,小微企业会加强会计核算,提高其内部管理,按照查账征收的方式进行缴纳企业所得税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永洁.浅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当代经济.2013(18).

[2]王家斌.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税收征纳[J].2012(11).

[3]许太谊,姚红霞.小企业会计准则及财税制度应用指南:暨小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实用范本[Z].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4]盖地.税务会计[Z].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8月第8版.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9

国税发[1995]0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

为加强对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在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做好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出租车驾驶员(包括大、中、小客货运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下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种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其从事出租车运营取得的收入,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出租汽车经营单位、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输服务站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代收代缴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被委托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应按期代收代缴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四条 没有扣缴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出租车驾驶员应自行向单位所在地或准运证发放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五条 出租车驾驶员办理了个体出租车营业执照的,应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第六条 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出租车运营取得的收入,适用的个人所得税项目为:

(一)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二)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出租车属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汽车经营单位或企事业单位,驾驶员向挂靠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第七条 县级以下(含县级)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出租车的不同经营方式、不同车型、收费标准、交纳的承包承租费等情况,核定出租车驾驶员的营业额确定征收率或征收额,按月征收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出租车驾驶员能够提供有效停运证明的,税务机关应根据其停运期长短,相应核减其停运期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九条 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缴纳、扣缴个人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或纳税申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或代收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有关具体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篇10

第一章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河北省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从事建筑安装劳务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以下统称纳税人)。

第三条

建筑安装劳务主要包括:

(一)建筑。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或装设工程作业,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作业在内。

(二)安装。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臵工程作业,包括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的装设工程作业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作业在内。

(三)修缮。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

(四)装饰。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

(五)其他工程作业。指上列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园林、绿化工程、代办电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疏浚、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平整土地、搭脚手架、爆破等工程作业。

第二章

纳税管理

第四条

纳税人及其分支机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第五条

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的下列事项,应按有关规定报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备案(审批):

(一)财务会计制度;

(二)周转材料摊销方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

(四)成本核算方法;

(五)存货核算方法;

(六)会计核算软件;

(七)“五险一金”提取比例;

(八)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扣除;

(九)税收优惠事项;

(十)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要求备案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完整地保存10年以上。

第七条

纳税人必须在地税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地税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第八条

纳税人按《河北省地方税收业务工作规程》(2010版)“1.1.1.7 建筑业项目登记”的要求办理项目登记后,为加强企业所得税源泉控管,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必须编制《单项施工项目比对计算单》(附件1)、《周转材料摊销计算单》(附件2),作为企业所得税汇缴申报表的附表一同报送主管地方税务机关。

第九条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十条

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

第三章

收入总额管理

第十一条

纳税人的收入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分为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税法上视同销售的收入。营业收入包括工程价款收入,劳务、作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设备租赁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罚款收入以及其他非营业收入。视同销售收入是指纳税人将自产或外购产品(商品)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按税法规定应确认的收入。

第十二条

纳税人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建筑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十三条

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一)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3.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下列方法:

1.已完工作的测量;

2.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

3.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三)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为当期劳务成本。

第十四条

对建筑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提供主要材料的纳税人,不论财务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以材料拨付单(调拨单)或单项工程取费表上记载的内容来确定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第十五条

当纳税人提供劳务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核定其工程进度,并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收入。

第四章

税前扣除管理

第十六条

纳税人发生的与其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且符合经营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二)费用,即纳税人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三)税金,即纳税人发生的除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准予税前扣除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四)损失,即纳税人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五)其他支出,即纳税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以外的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第十七条

纳税人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应遵循真实、合法、合理的扣除原则。准予扣除的成本和费用支出,应遵循与应税收入相配比的原则,并按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施工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人工费用的管理

1.主管地税机关应要求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时,提供施工预算定额、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名单及工资计算单等资料。雇用临时工的,企业还应将其身份证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关系证明存档备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详细审查施工项目中的人工费定额是否与工资计算单中的工薪额有差异,对符合工薪条件的支出允许扣除。

2.对无劳动合同关系的临时用工支付的费用,不得作为工资支出,而应作为劳务费支出,并到主管地税机关代开发票,否则不予扣除。

3.建筑企业在次年汇缴申报结束前(次年5月31日前)补发报告已经提取但尚未实际发放的工资,应当视同报告实发工资,准予在计算报告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二)材料费用的管理

1.主管地税机关应要求纳税人提供单项施工项目预算定额,并存档备查。

2.纳税人要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年终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结存材料汇总表”,并作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附表,以便地税机关准确核查经营成本中的材料费用。

3.纳税人应将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及时向主管地税机关提供,同时主管地税机关要建立企业周转材料摊销台账,以监督企业是否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摊销。

4.严格审查企业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扣除

第十九条

纳税人超过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应调增其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主要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支出、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公益救济性捐赠、提取的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等。

第二十条

纳税人报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已作为坏账扣除的应收款项,在以后全部或部分收回时,一律调增收回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一条

对税法不允许扣除但纳税人已作为扣除项目扣除的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等,应一律调增其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章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纳税人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按照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税前扣除。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得计算折旧在税前扣除。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不低于3年的期限分期摊销。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按直线法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税前扣除。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一般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纳税人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成本,准予税前扣除。

第六章

总分支机构管理

第二十八条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以下称分支机构)的,其企业所得税可实行汇总缴纳。

第二十九条

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省经营纳税人应严格执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省内跨市总分机构,按总机构统一计算的企业所得税款进行分配,总机构缴纳50%,各分支机构缴纳50%,分支机构具体分摊比例按总局《办法》规定确定,财政不再设立专户。居民企业在同一设区市内跨县(市、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场所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各设区市地方税务局自行制定。

第三十条

既跨省又省内跨市经营的总分支机构,按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不执行省内跨市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既省内跨市又市内跨县(市、区)经营的总分支机构,按省局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规定执行,不执行市内跨县(市、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总机构应及时将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名单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并向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及时出具有效证明(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

二级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二级分支机构进行审核鉴定,督促其及时预缴企业所得税。

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设立的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下同),其企业所得税按下列规定进行征收管理。

(一)跨省、省内跨市经营的项目部的税收管理

1.纳税人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

2.纳税人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设区市内跨县(市、区)经营的项目部的税收管理,由各设区市地方税务局自行确。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总机构应汇总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预缴:

(一)总机构只设跨地区项目部的,扣除已由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按照其余额就地缴纳;

(二)总机构只设二级分支机构的,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计算总、分支机构应缴纳的税款;

(三)总机构既有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又有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的,先扣除已由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再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计算总、分支机构应缴纳的税款。

第三十四条

纳税人总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和项目部不进行汇算清缴。纳税人总机构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时,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总机构年终汇算清缴后应纳所得税额小于已预缴的税款时,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抵扣以后的应缴企业所得税。

第三十五条

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第三十六条

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应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第三十七条

总机构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其分支机构(项目经理部)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征收管理

第三十八条

对财务会计制度健全、能正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真实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主管地税机关审查,报县级地方税务机关审批后,实行查账征收。

第三十九条

对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一律实行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包括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和定期定额征收两种方式。建筑安装企业的应税所得率为5%至20%,具体由县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四十条

纳税人的征收方式(不包括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实行一次性确认制度,以后征收方式不变的纳税人,不再履行核定手续。若以后纳税人要求变更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由纳税人在每年6月底之前提出申请,县级地税机关在5个工作日内重新核定完毕。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直接通过《纳税事项辅导记录》确定,并按冀地税函„2008‟16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实行查账征收的建筑安装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会计核算制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其经营收入和经营成本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

(二)经营核算工作程序规范、合理。

1.从单位施工合同签订到工程竣工收回全部决算工程款止,能够实行全程监控;

2.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控制、财务收支、成本控制计划等资料完整;

3.终了,能够准确提供已完工程量、未完工程量、竣工决算等情况;

4.单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必须单独核算,并在账簿上单独反映;

5.建立材料、存货定期盘点制度(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第四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征企业所得税。

(一)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总额的。

(二)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的。

(三)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第四十三条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其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以下规定执行: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第四十四条

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应纳税所得额增减变化达到20%的,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调整已确定的应税所得率。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或稽查部门检查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减变化超过20%的,应及时调整应税所得率。

第四十五条

纳税人取得工程收入时,必须凭所在地设区市地方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建筑业专用发票结算工程款。纳税人未按规定使用专用发票收取工程款的,税务机关应按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六条

纳税人外出经营,在施工所在地办理报验登记时,除提供《外管证》以外,还需提供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表》。在《河北省地方税收业务工作规程》(2010版)的“1.1.1.4 报验登记”中增加相应内容。

第四十七条

对企业所得税在国税管辖或者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办理验登记的外埠纳税人,施工项目所在地地税机关在代开发票时,一律不得预征企业所得税。对其他的外埠纳税人,施工项目所在地地税机关在代开发票时,应预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十八条

纳税人应按照《征管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预缴税款。在终了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并办理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第四十九条

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少缴税款,或者提供虚假资料、拒绝提供有关纳税资料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条 各设区市、县(市、区)地税机关之间,应建立规范的企业纳税信息资料传递制度,将总分机构信息、代开发票、征收流转税、所得税等情况及时传递,以加强对流转税、所得税的控管。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未明确的有关应税收入、税前扣除项目的确定及其他未尽税务事宜,应依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征收虚拟货币交易所得税,难! 篇11

税务部门的想法是,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所得的收入,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按照税务局的构想,对于个人不能提供有关财产原值凭证的,由主管税务的机关进行核定。

据了解,让税务单位产生如此奇想的原因是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袭击下也一枝独秀。网游的火爆,刺激虚拟货币交易水涨船高,其中如Q币、魔兽币、天堂币等交易日渐兴盛。据统计,目前虚拟货币交易已逐渐成为一种高达几十亿元的产业,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对庞大的货币交易产业收税似乎是理所当然,但是否可行,仍存在巨大疑问。因为,虚拟货币的交易形式多样,确认交易的过程和估值都异常复杂。而且。进行虚拟交易的大多是个人,在未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如何监管这样的私下交易无疑是一大难题。

另外。我国法律至今未承认虚拟货币的存在,对其也没有明确定义。因此,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没有法律依据,收税条件并不成熟。

此前,北京工商局关于网店办证的规定就因为“执行难”而没了下文。有人担心,此次征税措施或将重蹈“办证”的覆辙。对此,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曾指出,国家应立法禁止虚拟财产交易,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遭到网游运营商的反对,他们认为将虚拟物品私下买卖合法化将助长盗号,导致游戏产业退化。

上一篇:教师转正定级材料下一篇:市政工程竣工验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