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管理干部培训总结(精选13篇)
——农村学校管理干部跟岗培训总结
恩施市沐抚办事处
自己很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恩施市农村学校管理干部跟岗学习。回顾自己这十天在市实验小学的跟岗,心中不断翻滚着万千思绪。
一、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自通知参加培训的那天我就知道了这次培训机会的难得,承蒙各级领导的厚爱,派遣我来参加本次培训,可谓是倍感自豪。培训开班典礼上认识了来至各个乡镇的学员,12名校长,18名主任,都是精英啊。教育局、继教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基地学校为我们创造了学习环境,自己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经费保障,这让我们不得不珍惜这难得的培训机会。跟岗学习是最能学到知识的,回顾这段时间,我的管理理念,科研理念,人文理念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二、实小文化博大精深
我很幸运被分配到了恩施市实验小学参加跟岗培训,这是一所有这72年办学历史的省级最佳文明单位、重点小学。在这里我感受了实验小学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让我感叹的不仅仅是表面,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华。看到实验小学的成列室,取得的丰硕成果,除了敬佩、感叹之外,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为迎接什么检查而制作的,那时几十年的结晶。尤其看到这几句话我心里震撼了,“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带着思想来上班”,这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大警言,实小之所以能“翔”于恩施、“翔”于湖北、11
“翔”于中国,这些朴实而又震撼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三、执行制度严谨治校
在培训的期间我翻阅了实验小学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到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考勤制度,从校长到食堂职工,无不有众多的制度管理着。这些制度大到方针政策指引,小到备课细节,无不涉及,制度的全面就像一步大法典。这些虽然只是印刷在纸页上的铅字,但却是管理这个学校的利器。蔡祖泉校长给我们培训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制度+不执行=0,任何通过决议的制度都是必须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的,不能讲情面,这样才能管理好学校”。在实验小学的8天,我看到了这是真实的。教师每天准时8点前签到,绝无代签;课间巡查,午间督堂,放学带队,井井有条;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有条不紊。让我找到实验小学能几十年“翔”远万里又一秘诀。
四、各类活动已经常态
一直对城区学校有个疑虑,“他们课程紧张,活动量又大,成绩却又这么令人望其项背,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8天的观察学习,我发现了他们的一系列活动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什么时间组织什么活动,活动的主题,那些人参加,什么形式表现,早在开学初就已经制定了计划,后期的活动的开展只需执行就好了。常态的行为,计划中的事情,根本就不会浪费学生的什么时间,只需要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到活动时间组织执行就行了。真可谓按章节做事,再多也不难。回想自己学校的活动开展,就是没有特色,教师喊累,学生喊乏。在实验小学取得一点真经回去,定要把我校常规活动常态化、计划化。
五、教学科研成为乐趣
“让教师搞科研成为一种乐趣”。实验小学的科研成功硕果累累,他们的政策方针就是这样一句话。的确,他们学校有良好的科研团队,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兴趣去做事,那么也是纸上谈兵。乐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教师在科研中体会一次一次的成功,一次一次收获的乐趣,科研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农村学校可能会有教学成绩十分突出的学校,但是教研成果却枝头难挂硕果,这不是说农村教师没有教研能力,而是没有专业的团队指导,教师享受不了科研的乐趣,谁也不愿再付出。把实验小学先进的科研理念带回去,让自己学校的老师也享受享受科研的乐趣,为自己学校的老师谋福利。
六、快乐课堂革新教育
实验小学的361快乐课堂学习法,是我此次培训最感兴趣的地方。之前在沐抚小学听了汤梅老师的一节“361示范课”,让我回味无穷,此次到实验小学的跟岗培训真让我饱餐了一顿。也让我明白了361的含义、操作模式、运作方法。361,3环节,6步骤,1准备;361,12分钟教师讲解,24分钟学生探究讨论,4分钟检测学习;361,30%的预习,60%的课堂习得,10%的课后巩固。从这些含义上就让我浅浅的领悟了361教学模式的深邃。通过实际的听课、参与集体备课、集体议课后,对实验小学的导学案的编写,“361快乐课堂”的具体操作也能运用。其次在培养学生的方面,方法也是那么的独到,1,2年级老师领着走,3,4年级教师扶着走,5,6年级老师跟着走,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让教师从满堂讲的课堂中解脱了出来,真可谓一
举两得。361学习模式很先进,很大胆,在实验小学的学习的真经,定能推动自己学校的小组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七、取得真经服务学校
十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是基地学校的耐心指导,倾情奉献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实验小学就是恩施市小学教育的一座宝山,我的跟岗学习虽仅仅习得宝山一旮角,但对于我来讲就是一部大真经。取得这么好的真经之后,回到自己的学校一定好好专研、吸取,让实小的办学理念在大峡谷也“翔”飞九天,打造精品学校。
八、潜心回顾感悟至深
一、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领导认识不到位
部分学校领导对此认识不十分到位, 视继教工作为负担, 采取网上下载、互相抄袭, 更有将个人计划、总结、学习笔记等资料进行交错换位装进教师个人继教档案以搪塞应付。由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致使校本培训流于形式。
(二) 内容缺乏校本特色
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规模及教师素质等诸多因素不同, 因而使学校管理和教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很多学校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缺乏调查研究, 不认真分析本校培训需求, 不结合本校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既缺乏总体规划又忽视了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在岗的自我发展方式关注不够, 致使校本内容缺乏特色。
(三) 评价缺乏科学性
很多学校只注重了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教师才是校本培训的主体,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只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完成作业的情况、考核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统计和量化打分, 缺乏对培训组织、培训者本身的评价, 不对教师即时性的定性评价, 评价的激励机制不够, 没有一个合理的考核和量化的标准, 不注重过程和终结性评价。
二、实施校本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一) 强化学校领导意识、明确校本培训的重要性
要搞好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是关键。首先要让学校领导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正确地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之明确“家底”, 心中有数, 理清培训思路,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 从而树立起稳定持久的培训思想。
(二) 理清校本培训思路、明确校本培训内容
1. 抓教师职业动机的引导。教师这个职业虽然是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然而也是最苦的行当。因此教师要进行职业责任的教育, 使其纯洁职业动机, 形成稳定的专业态度, 进而热爱教师职业, 强化职业责任意识, 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 成为我们这个山区穷县校本培训的当务之急。
2. 抓教师教育观念的“洗脑”。
教育理念是教师关于教育现象的认识与看法, 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 同时, 它又具有一定的动力特征。如何促进这批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使其确立适应具有山区特色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理念, 这是我们山区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又一大课题。
3. 抓教师专业知识的补缺和学科知识的“充电”。
山区农村学校目前还存在较多的“民”转“公”和非师范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 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诸如, 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学校和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专业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校本培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 校本培训的基本形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校本培训 培训模式 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21-02
一、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现状分析
2004年《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后,全国自上而下已经普遍展开了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同样,在进行教师培训的研究模式方面,大量的文献研究及经验总结都层出不穷。结合多方的意见,在培训模式上主要分为由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形式和由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形式,对以上两种培训形式的利弊意见各异。
现在很多研究都表示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主战场在学校,通过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和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他们都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大多数把校本培训模式归结为六部分,即“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创设信息化环境→选择培训方式→培训管理与评价→反思总结提高”的模式。但是,他们都是以城镇学校作为研究的对象,且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把相关的模式转移到农村学校的信息校本培训中却遇到很多问题。
二、现有的培训模式在农村学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2004年开始,笔者就负责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并负责开展各项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及技能考试、技参比赛等。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参考了多方不同的模式,应用到培训实践过程中,通过工作中的亲身观察、反思和受训教师的深入访谈,笔者发现,当前的培训模式对农村学校的教师存在着不少的制约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 农村学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农村学校教师以青、中、老构成,且中、老年教师为主要的教学力量,他们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如果按照当前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进行,会造成很多教师跟不上,久而久之就会放弃。
2. 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制约。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低于城镇学校,这是普遍的现象。学校的领导意识不强,对教师每次培训的内容及意义不了解。每学年由学校组织的培训多以完成检查任务为主。其次对教师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直接造成教师的接受培训心态不正确。
3. 培训形式脱离学校教学实践。对于目前的培训,受训教师的普遍反应是主讲教师不太了解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学识需求,其所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学校教学实践,缺乏典型案例。长此以往,造成教师把培训当成是完成考核或评职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4.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受训教师能力层次差异很大,其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培训中没能进行合理安排相应的内容,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水平有一定距离,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且教师参加培训完毕后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不多,而内容又很多,很快又忘记了,效果不理想。
5. 受地域及时间的限制。由于地处农村,网络及计算机应用都不是很普及,且相关的主管部门一般都不会在教研教改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此类学校,那么由上级到教师,直接造成心态上的不端正,要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培训的难点。同样受地域的限制,在开展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难度。
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过程中,如何开展校本培训的模式,只是工作的总体方向,当我们把需求分析了,培训内容确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定了,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是否就能顺利进行,会不会中途流产?其实,更应该关注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调整,细化工作的步骤,才能使校本培训长时间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三、细化培训模式的几个要点
笔者从参加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反思,认为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中除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培训模式外,更要关注和解决的以下几个要点。
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关注,以上级带动学校领导的重视
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校本培训方面的重视。通过参加申报“省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或省级、市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题作为工作的基础,引起学校领导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促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发展,并确保校本培训项目的开展,及学校在校本培训方面的经费支出。
完善学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机构,完善机构人员配置与分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制定校本培训的规划与方案;制定考勤制度等。根据每次培训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的计划、内容、评价机制等。
校本培训的内容制定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一直都有集中教师开展信息化培训,所以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方面不能与之相冲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应该成为其补充。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加强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
现在学校在信息化方面所投入的设备基本如下:以教育网为接口连接互联网;校内组建以千兆为主干,百兆为支干的校园网,连接各教学场室;多媒体教室平台内装有计算机、实物投影仪、音箱等;配备学生电脑室、教师电脑、电子阅览室、物理电教室、化学电教室、多功能电教室等;组建学校一卡通系统。以上配置基本可以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但教师平时所接受的培训都是以软件的操作为主,且由于教师的水平不一,有大部分教师对设备的使用不熟悉,甚至不懂以致不敢使用。有时,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一些简单的故障或使用不当等问题时,不懂得进行即时处理,误了上课的进程等问题时有发生。
nlc202309031829
针对此问题,在学校校本培训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方面加强培训。可以级组或科组为单位,开展讲座或实操示范形式进行培训。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强综合操作的培训
近几年来,多数教师都参加了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都是以单一的软件操作为主,或以完成某个单一的目标为任务的教学。教师在接受培训后都达标了,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综合运用到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才可以更好、更合理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如要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很多时候要求进行声音、图片处理。但是很多教师只会在网上搜索一些现成的素材,再把它们添加到课件中去;有的教师在课件的制作时,只能强行的把相关的素材添中到课件中,对课件的布局和颜色的搭配等问题处理等不好,结果课件的显示效果很差等等。
根据以上两点,作者提议可以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时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 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
B. 教学设备常见故障与故障排除方法;
D. 视频的录制与编辑培训(声音的格式转换、剪切、压缩等);
E. 图片的编辑(图片的制作、格式的转换、压缩等);
F. 课件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声音的协调、内容的布局、颜色的搭配等);
G. 教学主题网站的制作(主题的选定、网站的布局、颜色等);
具体操作中,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
培训的形式
因为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信息化渗透到学校教学教研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培训。
集中讲座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集中大多数人进行的培训形式。方法可以以学校的教师或外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培训内容适合大部分的教师,且培训的内容涉及面广。但内容难有针对性,且培训时间安排有难度。
分组进行讲授或示范操作
学校每周都会进行科组或级组的会议,可以利用这些会议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简短的讲授或示范操作。
以科组或备课组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制定科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科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并做好小组活动记录。
成立学校校本培训资源库,让教师通过校园网随时进行查询或自学
校园网的建设是硬件的建设,而资源库的建设是软件的建设,作为校园网的软件部分,教育资源库制约着校园网硬件部分的应用。有了信息资源,才能提供服务,才能方便教师的教学,方便学校的规划管理,方便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浏览查询;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资源库的内容该紧贴培训的内容大纲,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紧贴教学;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学习参考;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要易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具有扩充性和兼容性,还要有点前瞻性,有利于资源库的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便于集中管理。
一个好的资源库应该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和管理简单。
资源可以为三大类:学习辅导类、学习心得类、共享类。
四、总结
校本培训的模式应该是灵活变通的,在进行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除做好总体的规划外,应更多的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惠及更多的教师,工作才能持续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长抓不懈,我们培训者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学校教师的发展,不断的引导他们深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工作,不断的促进他们的成长,最终使农村学校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技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达到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娟.张豪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模式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4期.
[2] 张成光.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08期.
[3] 艾红梅.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第10期.
培训的第一天,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苏向荣教授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开门红,他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从浅显易懂的例子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我们慢慢了解了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们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赵晓霞教授的《基于课标的语文教学与案例分析》从宏观的层面给我们讲解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意义,同时又从课程设计过程层面给我们提出:教学设计必须把握课程的核心素养,为我们将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石义堂教授的《语文说课、议课与反思》带我们真正走进了课堂,指导我们怎样去设计一堂课、怎样去评价一堂课、怎样去反思一堂课,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专家引领的风范,收益匪浅。最精彩的还要算李向龙校长的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改进经验分享与交流》,一个规模和我们一样大小,教师和学生人数与我们差不多的农村学校,无论从校长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听之颇感震惊,由衷佩服。培训期间,影响最深的还要数水挂庄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在康校长的带领下,他们学校有一批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无论从日常教学,还是从外出研讨,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个老师都是上课能手,每个老师都是磨课研课说课的强将,成为我以后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最可贵的是水挂庄小学的那一群孩子们,天真可爱,讨人喜欢。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听讲,积极抢答,争先恐后的精神深深得感染了我。尤其是孩子们的社团活动,成为此次培训到一个亮点,美丽的扎染艺术,吸引着每个老师的眼球,引来啧啧称赞;
精彩的中国功夫,耍的有模有样,展现了少年的中国梦;
绚丽多彩的色彩画,展现了孩子稚嫩和善良的心灵;
端庄秀气的毛笔字,一笔一划,堂堂正正,传承者中华文化;
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演绎着孩子们青春的活力......水挂庄小学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我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中令我最难忘的还属高院长了,背着背包,提着电脑,带领我们走在求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几年前,高院长带着我们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去广元,去平凉,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参观,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坐在范家小学长亭里研讨的情景。现在,高院长又一次把我们带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讲堂,他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为了我们的培训呕心沥血。也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2013年以来我村开展的专项消防培训活动中,我村认真贯彻了新《消防法》的精神,围绕“提高全所消防业务素质、提高消防业务执法水平”这一主题,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增强全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执法用法的能力,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村党支部书记XX同志对本次的消防培训活动非常重视,要求严密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提高认识,全力做好培训工作。我们在培训中要有咱们干部 “应负什么责任,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还要求大家理清“我们到底需要生么,达到什么意识与能力”的问题,以求在实际的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二、县消防高度重视,全力做好此次消防培训
县消防大队高度重视此次消防业务知识培训,专门抽调了几位业务精良、年轻有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消防参谋负责这次培训工作,寄希望把此次消防培训活动达成预期应有的效果,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全体同志认真学习,精心体会,学习热情极高,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1、积极发动全村人民主观能动性,通过消防器材店的实践
观摩和宣传,让领导了解到丰富的消防知识,真正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通过培训,增强了全体干部的消防意识,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主动地把消防知识融入进去,真正地从思维方式上体现消防,从思想意识上增强消防意识,这是培训所得到的最大收获。
通过消防专项培训活动,使群众进一步了解安全消防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消防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消防知识和消防业务能力,使这次活动收到了一个良好的效果。我们以此为契机,将我乡的消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XXX
一、打好技术培训的基础
我校原来只有两台办公电脑设备,对于一个有着五十几名教职工的学校来说,远远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何况大多数教师连开关机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挤出资金,又购买了四台电脑,建了一个小小的电子备课室。电脑买回来,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益才是关键,因此学校制定了学习制度,采用先培训骨干再分散培训的方式,以点带面,首先解决如何把汉字输入到电脑中的问题,年轻教师练五笔输入,中老年教师就练拼音加加,使中青年教师都学会了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
二、做好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资源接收不好,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针对此情况,学校配了专人管理远程教育资料管理员,负责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每天按时开机接收资源,及时登记,方便教师浏览。为保留空间,对大批资源进行筛选,把特别有价值的资源刻录成光盘保存。由于资源丰富,硬盘空间不足,学校又投资购买了大容量的移动硬盘进行外挂,保证了资源的完整,为教师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整合接收资源
面对大批接收资源,如果不让它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那么耗资巨大的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农村教育还是只能在原地踏步。学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为了让教师了解资源,每周组织教师观看精心筛选的资源,并且把主机上的接收资源与校内其它几台电脑共享,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资源,了解资源,从而达到在课堂中运用资源的目的。本学期,几个年轻教师尝到运用资源的妙处后,推而广之,带动了一大批教师,使多媒体教室的利用达到了极限,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实行“农科教”三结合。
接收资源中还有大量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本着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宗旨,管理员将这些知识和信息整理归类,并及时和辖区村委会联系,让村民们了解这些发家致富的信息,为提高全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人口素质搭建了平台,真正做到了“农科教”三结合。
五、帮助教师搞好业务学习
教育的发展,促使全体教师要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前教师们订的仅有的几本杂志,远远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派到外地去学习,成本又太高,学校没有经济能力承受,而远程教育资源就发挥了它在这方面的优势。特别是中央电教馆学习频道的《教师发展》这个网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学校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栏目,每周先集中学习再分组学习。由于视频资料的直观性,使教师们更易于接受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学习与完善,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操作能力也增强了。
新农村建设于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既被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 又被当做一项工作要求予以贯彻落实。此外, 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总体要求, 概括起来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一定意义上讲, 它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生活富裕, 农业生产力发达, 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增长, 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改善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当前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体系不健全。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目前, 主要面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和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要求。
2. 培训合力不够。
主要是涉及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部门较多, 责任不够明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方面, 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和制度, 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 使得农民工培训工作难以开展。
3. 培训信息不畅。
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大部分的农民外出务工及培训是靠从亲友处获得的信息, 而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很少。且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 公共性服务明显不足。
4. 培训效果不佳。
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 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要。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 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 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
5. 培训宣传不力。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正面宣传不够, 许多农民对阳光工程不了解, 社会认识不足, 各培训学校存在招生难的问题。
6. 培训保障不足。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的权益极易受损害, 工资低且拖欠现象严重、工作时间长。另一方面, 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各类保险基本没有覆盖, 农村劳动力风险承受能力极差。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意义
1.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建设新农村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 培养“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 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腾飞,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
3.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只有加强对农民技能的培训, 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才能使农民充分就业,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4.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人为本, 有利于促进农民的继续教育和全面发展;二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三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促进城乡良性循环。
四、如何优化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
1. 优化管理服务。一是政府统筹, 多方参与, 按照“十二
五”规划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 明确工作责任, 完善管理制度, 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 建立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一体化服务机制, 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 并加做好跟踪服务与管理。
2. 优化培需对接。
一是大力开展订单和储备性培训。要根据就业订单, 结合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 以“符合实际, 具有实效, 可以实用”为标准, 因需施教, 因工授课。二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情况, 确定就业岗位, 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三是选拔年轻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示范基地, 实施定向培训。四是结合本地特点, 创新培训项目。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观光采摘、生态林维护等方面的培训。五是鼓励农村劳动力根据个人意愿自主创业。
3. 优化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文化基础教育与成人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稳步发展。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各类教育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优化资源配置, 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进行重点建设与扶持。四是引导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 (派遣) 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培训与输出 (派遣) 良性互动。
4. 优化评估考核。
细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考核评估办法, 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考核评价认证机制, 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果认证评定办法, 制定相关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考评标准, 规范发证流程。
5. 优化师资培训。
社区教育中心要密切与街道农服中心、企服中心、劳保所、财政所、科委等部门协作, 聘请专家,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一是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队伍, 二是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 三是培养高技能的能工巧匠队伍。
6. 优化经费投入。
一是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项目支持、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三是建立资金补贴机制, 对积极参加就业培训的农民实行补贴和奖励, 对经济困难的农民可先行培训, 就业后取得收入补交培训费。
7. 优化经济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 吸收更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 将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8. 优化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农业,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标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 二是实现从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 三是实现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 四是实现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
9. 优化就业保障。
农民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 根据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光明日报.
[2]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经济日报, 2010-3-1.
关键词:发挥优势 劳动力 培训
0 引言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文件明确地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对技工学校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认为:技工学校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民做出新的贡
献。
1 立足本地实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提高农民素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技能问题。因此加快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意义重大。技工学校在服务“三农”上,担负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责。如何适应当前新的形势,调整办学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是摆在当前农业技工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农业技工学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及时把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转移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全力抓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我校立足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多次组织师生义务下乡,进行智力帮扶、科技培训,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农民科技培训中,我们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在田间、地头利用广播、讲座进行现场说教,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在培训中我们坚持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中心,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我们分类培训,各有侧重。对一般农民主要是答疑解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培训;对优秀学员,通过信息服务、技术支持、项目援助,将其培植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通过科技培训,大力推广了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全方位开辟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2 强化技能训练,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
中共中央2009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对农民工培训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尤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尤其是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就业比例居高不下,据粗略统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5千万以上。就我市农村来看,每年有近60万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都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技工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引导农民“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转移。
我校充分发挥做为我市农业高新技术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职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帮助他们提高生存技能,增加新知识,更新陈旧观念,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近几年,我校通过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对口培训、以需定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我校先后与市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和单位采取联办、共办的形式在我市知名企业建立了十几处实习基地,与山东时风集团、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签定了长期委托培养合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使他们实现了由体能型转移向技术型转移。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主动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坚持“技工教育是企业的第一道工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与企业签订委托培训订单,与学员签定委培合同,真正做到“以就业指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为减轻农民学员家庭经济负担,我们实行先培训、再就业、后收费,培训费待学生就业后从其收入中偿还。这一做法颇受农民欢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能培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做到了职业与技能相结合、技术培训和职业鉴定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职业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具备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学制上长短期结合,但以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办短期培训班,办专题讲座,开办夜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重点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农村骨干校长培训总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XX市2014年农村骨干校长“影子”培训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校长发展助推计划”,我校承担了该项工作的一部分。2014年5月12日,我校迎接了xx两县的两位年轻的副校长到我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踪培训活动。
早晨7:20分我校校长和两位受培校长来到二校区,和相关领导做了相互介绍,然后就参加了二校区以“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是八年四班,该班是具有魅力的集体,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能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学习成为最大的快乐,就是该班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师生与来宾,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以此向祖**亲致敬。在国旗下,一首诗朗诵《祖国我为你歌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带动了全场热烈的氛围。随后孩子们饱含深情、慷慨激昂地用历史与热血交融,未来与拼搏交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班主任张老师最后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发言,诠释了爱国的实际意义,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寄予了对孩子们美好的期盼和祝愿。
该主题升旗仪式不仅传承了中华美德、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校园凝聚力,同时也向参观的给位来宾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和校园文化,受到了来宾的一致称赞。
接下来我们带领来宾参观了楼廊文化以及各功能馆室,大气、蓬勃的楼廊文化深深滴吸引了他们,他们不时地询问,不时地拿出手机拍照。随后受陪校长走进课堂,聆听了韩老师的英语课,进一步感知我校侧重思维导图的“四段式”教学。
韩老师着重运用“四段式”新的教学模式并突出使用了“思维导图”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通过讲演导入、问题式牵引、思维导图和评价等环节,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文章中找到关键词来绘制思维导图,再通过思维导图重现文章,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条理、有层次地完成了导图的学习。同时韩老师还利用扫读、跳读、精读等方式逐步深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更通过对贝尔、贝多芬、霍金的介绍使学生对永不放弃的品质有了更强烈的感受,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精神力量。
课后备课组和听课的领导、教师对此次教学进行了议课,在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率、探究的深度和生成的高度等方面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研究提升的目的。本次观课议课具有创新性、实效性、针对性,受到来宾的一致好评和赞誉。类似地教育教学活动在二校区进行了一周的时间,第二周两位校长去一校区参观培训学习。
5月19日在一校区进行了六年级侧重问题的“四段式”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环节紧凑,仅仅围绕“问”的设计,启发引导,层层深入,在思维的无限扩展实现教育目的。得到受培校长的一致好评。
接着进行了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本次备课在备课组长杜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充分。主备人有详尽的讲稿,同备课组参与者积极踊跃,各抒己见。围绕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课题3溶液的浓度等内容进行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并结合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哈市中考考点及必考题型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理解、内化、梳理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进而形成思维导图,使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本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结协作、集体共研、共同进步的精神,形成了集思广益、整合资源的良好教研氛围。不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拓宽了个人教学的思路,而且加强了对思维导图的摸索和应用,受到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为学校积极构建学习、合作、和谐的备课团队增添榜样的力量,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文 章来源 莲一、“科技之春”宣传月和“全国科普日”活动效果明显、成绩突出
二、青少年科普工作有新突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极大的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一是在市科协的指导下,我们在城关中、小学举办了 “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普宣传展示行动”,在桐峪镇中小学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二是与教育局联合组织县域学校参加陕西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幻绘画大赛,将同学们的科幻绘画作品经过认真筛选,评选出89幅优秀的作品上报活动组委会,有两幅作品获得三等奖,县科协、城关北极小学、育红小学等4个单位被评为组织先进单位,车巍等3名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此实现了我县零的突破。三是开展了“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的“四个一”主题实践和宣传活动,对同学们进行了日常生活常识、身体健康知识以及“崇尚科学、拒绝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坚持科普宣传和技术并举的工作方式,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
1、组织各成员单位,坚持以农村和厂矿企业为重点,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联合县委宣传部开展了隆重的“三下乡”启动仪式,分别给文化、卫生、计生、科技、法律等6个下乡小分队授旗,组织“农、林、水、科、教”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走出机关,先后深入八个乡镇的27个村和中金矿业、中金冶炼等4家企业科协开展下乡服务和科技调研活动,为农民送去最新的、最科学的农业知识,把科普工作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为县委、县政府谏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2、举办农业实用科技培训。在南头乡留果村举办了花椒修剪实用技术培训,针对花椒病虫害知识进行了现场指导,增强了群众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组织周家城村畜牧兽医员、养殖大户参加县上举办的畜牧兽医培训班,学习养殖、防疫等实用知识;在代字营乡果业协会组织苹果培训和参观共计6场次;在高桥乡芦笋协会组织有关于芦笋增粗、增产知识的培训2场次;联合劳务局组织农民工培训两期共4场次;联合县妇联组织创业、再就业培训活动3次。今年共完成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多人(次)。
四、积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表彰奖励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1、围绕“建立一个协会、振兴一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总体发展思路。今年以来,我们克服了“单位小、人员少、资金缺”的困难,多次下基层乡(镇)和村组,做了大量的工作,新发展了桐峪镇东官药材专业技术协会、三堡养鸡协会和代字营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留果村花椒种植基地。
2、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的职能优势,整合农科普资源,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我们利用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试点、实用技术培训、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有文化、有能力、思想积极的群众培养成农协会的骨干,如代字营乡果业协会的杨宗启、南头乡留果村口蘑种植的师明奇、猕猴桃种植专业户刘琦等科技致富能手,由于工作认真、成绩突出,被市、县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带头人,并受到了表彰奖励。协会和科普工作的有机结合,起到了引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的主导作用。
五、充分调动老年科协的积极性,促进老科协工作的健康发展
老年科协是由一些离退休老干部,高级农艺师、高级园艺师、高级兽医师等自发组织的民主团体。为充分调动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余热,进一步推动老科协工作健康发展。一是结合农时节令,陪同老科协的同志,多次深入到农村社区,为不同层次的群体散发不同内容的宣传资料,如《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怎样测土配方施肥》、《芦笋种植所需要的土壤条件》等资料4000余份;二是利用重阳节召开老科协会员座谈会,讨论如何发挥余热做好科普工作和怎样为农民带来实惠等问题;三是在“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和“全国科技周”活动中,县科协的同志与老科协会员到十里铺村开展了大棚蔬菜和留果村花椒病虫害防治的科普技术培训,并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老同志讲的耐心,群众听的认真。既为农户送技术、送经验、送信息,还为贫困户送去了免费生产专用制剂。四是推广技术不遗余力。年初为了推广新技术,在桃林寨芦笋协会搞了芦笋增粗试点;同时在留果村的花椒基地进行了害虫防治的反复试验,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明年准备扩大试点范围。
六、认真贯彻《纲要》,加大在社区、企业、学(协)会中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覆盖面
1、年初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总结度工作,表彰奖励了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并安排部署了20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民科学素质九个重点实施方案。
2、积极贯彻渭政办108 号《进一步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潼关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促进了我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开展了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协调帮助城关镇2个社区建立起了活动场所,为他们配发了科学素质教育书籍、资料、挂图,并利用重大节日在社区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城市居民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协助县关工委建设村级科普图书室,为其捐赠各类图书1200余册。
4、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结合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工作,宣传部、科协、广电局、创卫办等成员单位对干部群众、城市居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健康宣传教育,共举办专题栏目和知识竞赛三场次,新设立宣传橱窗38块,各成员单位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创卫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5、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设立金城大讲堂,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了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3场次,同时举办全县领导干部科学素质知识测试,通过培训和理论测试,提高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学素质工作的认知水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6、县科协联合经发局在全县中开展以“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讲理想、比贡献”为主题的技能竞赛活动,重点在中金矿业公司、中金冶炼公司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既提高了职工的科技素质,又为企业节能降耗、完成生产任务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次活动得到了厂矿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
7、6月21日,我县教育学会在县科协、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按照《科学技术协会实施细则》和《陕西省社会团体组织通则》的有关规定,筹备并进行了2019年学会换届工作,共有64名会员参加了本次换届活动。
七、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落实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及时召开会议,专门做了研究部署,通过走访有关科技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强化了整改措施和方案。在学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党的_大会议精神、《全民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文件精神和政策法规,完善了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能,强化了工作措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科协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一个党员一面旗”主题活动。成立了机关作风年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通过抓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抓机关制度建设和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使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使每个干部肩上有担子,岗上有职责,心中有目标,工作中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机关作风的大转变。
2、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提高科协知名度。年初,针对科协工作的现状,我们积极采取向领导汇报、在各网站发送工作和活动信息等方式,争取领导对科协的重视,特别是“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等重点活动中,县级重要领导都给与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及时以县委下发了《潼关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意见》。在购置科普科普宣传车过程中,市科协和潼关县各领导积极安排资金,促使我们尽快购车,使科协这个在过去知晓率很低的小单位变得逐渐红火起来。
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搞好包村帮扶和创卫工作。一是按照市科协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们坚持宣传与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基层网络和协会组织阵地,协调配合“农、林、水、科技、教育”等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并且把调研过程中掌握到的情况与科普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为市科协上报了调研报告,推动了我县的科普工作。二是部门包村帮扶工作富有成效。年初,科协一班人到所包村慰问困难群众,并和困难户党员结对子,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帮扶工作。在单位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尽力为村上办实事、办好事、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与林业局联系,为所包村选送树苗200余棵。三是克服人员少、经费缺的实际困难,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在道路硬化、人行道花砖铺设、绿化、亮化工作中不等不靠不拖,协助牵头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我县开展“大树进城”绿化城市活动中积极筹集资金5000元,在全县率先完成了分配下达的任务,得到县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时间总是匆匆而过,紧张的教学工作转眼就过了15年,回首这些年的工作,有过喜悦也有遗憾,但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失败与成功中不断摸索前进,心中还是倍感欣慰。经过这些年的总结,我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人,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道德建设的主力,学生个性发展的榜样和领路人。班主任工作意味着更多的奉献,更多的付出。物质方面的回报非常少,但却会赢得更多的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会给你的人生留下许许多多。根据这些年的班主任经历,我想作一简要的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1.抓好课堂纪律。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学生以同等的眼光看待每一门课。其次,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奖惩,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及时掌控课堂内容。让学生学习记一些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加强与任课教师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由纪律委员、小组长记录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及时了解反馈。对于违纪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批评教育,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重视度。最后,了解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制定措施,帮助其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2.培养建立一支有责任心的班干部队伍,工作实行责任制。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事务繁忙。怎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备课,研究课堂,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学困生,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许多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既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自己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这需要班主任培养小干部,对班级管理做好指导。如班长的統领和协调检查;卫生委员的值日安排、检查;学习委员每天的早读,课外作业的收交;体育委员的广播操,眼保健操检查;文艺委员的活动安排检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等。把班级的诸项事务,与学生协商,实行自愿承包,责任到人。
3.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班主任每周至少开一次班委会,对每周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多鼓励,多指导,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做到,每学年都进行班干部轮换,至少换三分之一。其他班干部任职时间,无特殊情况,都不超过两学年。要做好轮换下来的班干部的思想工作,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班里实行红蓝两队,轮换下来的班干部作为蓝队,负责监督;还可以每月拿出一周的时间,让蓝队的干部工作,调动起双方的积极性。通过这么些年,我懂得了做班主任也可以从琐碎的班级工作中解脱出,过舒心的日子,而班级的各项工作仍能照常开展。同学们在众多小干部的带领下,做到:每月举行一次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活动,一次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为班级争荣誉
1.除了正常的教学和其他一些班级事务外,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指导开展各种活动。如何开展好活动,如何在各种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平时多多注意学生的特长爱好,多多注意各方面的培训信息,与家长沟通好,做好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培训。有了这些小人才,无论是出黑板报,举行文艺演出,还是召开运动会,都让我省心不少,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取得了好的成绩。
2.注重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让有特长的学生,带动起其他对各方面有兴趣的同学,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的班级活动,学生在一起交流,在一起切磋,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每天提前到校,提前完成各项任务
1建设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患者,对患者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医疗体制、医患关系的改变限制了低年资临床住院医师、护士的临床实践,各种先进的设备、辅助诊断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中高级职称人员加强加快培训操作。随着待培训的各层次医护人员增多,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发展和需要⑴。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通过模拟患者、模拟疾病模式来培养临床思维诊治能力,通过各种模拟设备及临床实际应用的各种设备实际演练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2]。
2我院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2.1仪器设备投入
我院临床技能综合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7月,并于2009年〜2011年先后两次扩大规模补充设备,补充模拟设备近100余万元。临床技能综合实验室下设临床诊断学实验室、外科基础综合训练实验室、心肺复苏综合训练实验室、常用穿刺术综合训练实验室、护理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及妇产科儿科综合训练实验室六个实验室,购置了训练用心肺听诊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萨博机等仪器设备共计种类40余种,数量100余件。目前在大连市政府及卫生局资助下扩建成能满足大连市各级医师训练需要的医学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购置了包括腹腔镜手术模拟器、胃肠内窥镜诊疗模拟器、血滤机器、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亚低温治疗仪、中毒鉴定的色谱仪等,对中、高级职称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模拟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才准许进人临床操作阶段。中心自建立以来每年学生参加技能操作培训4000余人次,教师授课1000余学时,承担着全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任务。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内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培训内容。
2.2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素质高、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是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管理的核心基础。我院对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任教的教师有严格要求,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对他们先进行师资培训,要求他们能牢固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熟练操作教学相关仪器设备。此外,我院培养、引进模拟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到本中心参与或从事教学工作,对仪器设备结构原理、标准化操作规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进行讲解,并针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某些临床高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答疑和专项培训,重点对在中心任教教师专业培训,不仅提高培训人才队伍的教育能力,更能解决设备技术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各项问题,把实践技能和培训中心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分发挥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的最佳效能。我院每年通过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以加强临床实践中心及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搭建各临床实践培训中心的带教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相互切磋、共同促进的经验交流平台,为激励带教教师搞好教学,我院每年开展一次临床教学先进带教教师和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评选活动。作为年终评优的参考依据,从根本上保证了技能培训质量。
3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管理的实践措施
3.1管理制度的建立
大连临床实践技能中心在市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通过中心主任落实中心各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中心主任负责中心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战略发展中心、监事会、学术委员会、财务部、审计部、及后勤部。临床实践技能中心内设备按照各个实验室划分,公用设备由专人管理,采取专管共用的原则,各实验室负责检查及监督,对设备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修,由中心统筹安排,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2培训内容的制定及规划
为贯彻大连市政府及卫生局“快速提升我市医疗软实力水平”的指示精神,提高医疗队伍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我院部分专家与大连市三甲医院部分专家共同制订了《大连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培训手册》,其中分两部分,一部分以国际、国内专家技术交流培训班形式,围绕临床实践技能及高新技术最新进展进行探讨和学习,并开通客座教授实地或远程网络会诊,针对临床病例涉及的问题,结合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另一部分是临床实践技术培训,包括体格检查和常规操作技术、外科学手术基本操作,护理技能培训,更有高端设备相关培训如血液净化、呼吸机、床旁快速检测等相关训练。
4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成果及展望
我院今年预期主办大连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培训班3次,已在第一期培训班首次对急救医生进行了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目前急诊急救医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针对各级医师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血液净化技术、中毒急救、临床实践技能等,朝着“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技术标准化、信息网络化、水平国际化”的目标努力,预期今年培训考核各级医师人员2000余人次,全面提升我市乃至全省急诊急救医学的整体水平。今年还将推出“院前联动-专科急救-多学科联合会诊”的急救新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为患者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关键词:医学实践,技能培训,管理
参考文献
[1]孔小丽,余惠雯.高校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95-96.
一、心系贫困山区群众,扎扎实实帮办实事。
1、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尽力筹措帮扶资金及物资。今年共计落实帮扶资金达122.456万元,修建乡村道路20公里,建成球形水窖300眼,建成机井提灌工程1处,翻水桥1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帮扶青江乡大川村的市电信局,今年为该村投资37万元建成程控电话工程,实现了该村的通电话。帮扶塬边乡的市政协经多次考察后,落实资金40万元,修建乡村道路19公里。帮扶新添乡的市统战部为小炭山机井提灌工程投资15万元,同时又在下坝村建成了一座翻水桥,解决了该村2社100多户人的道路问题,为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2、以帮扶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尽力筹措帮扶资金。今年在我县计划生育突击活动中,各帮扶单位都尽最大努力,全力解决各乡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紧缺的问题,共落实计划生育专项帮扶资金达3.7万元,有力地保证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帮扶单位领导及帮扶队员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面对贫困山区简陋的办学条件,他们动之以情,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乡村办学条件,从而为贫困山区就学的孩子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帮扶单位无偿捐助资金达104万元,无偿捐助各种教学设备、用品达16.45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学费累计达xx元,帮扶我县的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通过队员实地考察后,给县二中投资16万元以上,配套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1台(套),极大的提高了该校的教学条件。帮扶翟所乡的省政协领导多次调研后,联系全国政协委员,闽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朱景辉先生捐资20万元,建成闽泰希望小学一所,惠及2村2200户农户。帮扶翟所乡的中科院兰州分院积极响应帮扶政策,为翟所小学配套资金,捐献各种教学设备达18万元,又为县教育局捐赠课桌凳等价值达5万元。帮扶塬边的市政协投资37万元,建成一所希望小学。帮扶新庄乡的八0五厂给杨朝、中吊村小学捐赠价值8.1万元的电脑23台,大大的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这种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心系贫困学生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体察民情,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各级帮扶单位从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安排好群众生活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深入农户访贫问苦,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无偿捐助资金6.7万元,捐助各种生活用品价值达3.07万元。其中捐献衣物912件,捐送面粉203袋,解决了900多户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帮扶新添乡的市建行,捐赠面粉100袋,解决了20户农民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渡过了生活难关,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5、以增加农户收入为重点,大力发展种养业。大力发展种养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帮扶单位针对这一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多方筹措资金,运用科技手段帮助农户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今年帮扶单位共计筹措帮扶资金达53.26万元,帮助200多户发展了养殖业,投放小尾寒羊180只,种牛7头,种猪10头,帮助建成标准化羊舍20座,牛圈1座,价值达10.4万元,收到了很好的帮扶效果。帮扶草滩乡的市纪委,针对草滩乡种植红葱这一产业,无偿捐助价值达10万元的葱籽3万公斤。帮扶郭城乡的市委组织部,给红堡子村联系户共投放价值1.4万元的小尾寒羊35只,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6、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基础工作。针对帮扶村办公条件落后,各帮扶单位捐款捐物充实办公设施,共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达4.66万元。加强农村基层的基础建设,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具体帮扶工作中,各级帮扶单位不但捐款捐物,还密切配合乡镇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健全组织,配好班子,理顺关系,提高素质,强化功能”的原则,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对软弱涣散的基层班子和不适应工作的村组领导进行了调整,选拨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员担任村上领导。基层领导班子由于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的扶贫攻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许多地方还结合班子整顿,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使基层组织的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帮扶平头乡的县土地局,多次调研后,给平头村无偿捐赠2万元的桌椅80套,大大的改善了该村的办公设施。
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也是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帮扶单位紧紧围绕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积极帮助基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思想解放,增强农民摆脱贫困,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抓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1、各级领导重视,为搞好全县帮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今年帮扶工作开始,各级帮扶单位结合“联村联户”工作,把帮扶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主要从围绕产业开发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帮助贫困地区引进技术,培训人才,提供信息、物资、资金服务等方面常抓不懈,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各帮扶单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优势、主动帮扶、开发产业,达到以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目的。各级帮扶单位都把为农户办实事,办好事、为民服务作为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帮扶工作期间,市上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和自己的联系乡、村、户检查指导工作,省、市各级单位领导亲自联系或派考察团考察帮扶项目,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支持帮扶,各级帮扶单位重视帮扶工作,帮助基层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斗志。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帮持工作非常重视,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在抓好县直单位帮扶的同时,要求扶贫部门积极配合省、市帮扶单位做好全县帮扶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全县帮扶工作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各级帮扶单位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今年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不等不靠,把帮扶工作作为已任,在充分认识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论证、筛选扶贫项目,积极协调联系解决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同时在帮扶工作期间,各单位领导还经常深入村社检查、督促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使帮扶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从而形成了从单位领导到帮扶干部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我县的农村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物资和技术保证。
3、强化扶贫部门的协调职能。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既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也是扶贫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扶贫办在省、市、县帮扶单位与被帮扶乡村之间架起桥梁,发挥了协调作用,并及时了解、督促、检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向上级部门反馈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对在帮扶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报纸、新闻等媒体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另外加强对帮扶工作的考核,对那些工作扎实认真,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各乡推荐的基础上,县扶贫办经过综合考核,将推荐省、市予以表彰奖励,从而为今后帮扶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乡党委、政府、村、社干部群众紧密配合,为做好帮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乡、村、社三级干部能够积极配合帮扶单位,从当地实际出发,按照国家补一点,乡村筹一点,群众集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的“四个一”筹资办法,积极引导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积极实施好帮扶项目。从而形成了从帮扶单位到乡、村、社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局面,增强了帮扶工作的有序性、实效性,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的帮扶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帮扶单位人员的共同努力,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在帮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被帮扶乡村单纯追求钱物,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帮扶单位配合不够密切,致使帮扶工作收效不佳。二是由于少数帮扶单位,认为帮扶工作只是给线给物,忽视了对农民进行思想观念和素质的帮扶。贫困地区群众由于生活困难,信息闭塞、个人素质低等问题,有的甚至只等国家救济,不思发展,单纯的帮线帮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帮扶单位应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向群众宣传政策,帮助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科技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村、户自我发展能力。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帮扶乡村要充分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帮扶单位尽力做好资金物质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要利用帮扶单位人才荟萃优势,积极配合帮扶单位进一步制定好乡、村发展规划,理清工作思路,在政策咨询、信息及产供销等方面让帮扶单位为贫困乡村提供服务,因地制宜的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村支柱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创造良好条件。xx年帮扶工作打算
今后我县的社会帮扶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稳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依法治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按照《甘肃省xx—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会宁县xx—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和“联村联户”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加强贫困乡村班子建设,各级帮扶单位帮助贫困乡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帮扶工作要紧紧围绕解决我县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进一步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县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一)积极联系协调,努力为贫困乡村办实事。年初积极和省市各级帮扶单位联系,协调解决各级帮扶单位在开展帮扶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下心,扎下根,认真的帮扶解决贫困乡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力争每年为当地群众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贫困户受益的实事,同时联系各级帮扶单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二)认真联系解决帮扶项目的落实。认真联系各级帮扶单位在帮助贫困乡村搞好扶贫开发规划的同时,落实能够帮助贫困乡村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种养业项目,并且向他们积极推荐我县的四大产业(草畜产业、小杂粮产业、洋芋产业、瓜菜产业),使帮扶单位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到户的产业项目,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真正帮扶贫困户,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积极开展科技帮扶工作。积极联系中国银河证券公司、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帮扶单位,发挥他们的智力和信息优势,广泛联系他们深入贫困乡村,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贫困乡村搞好科普宣传,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学校管理干部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农村学校困境09-27
农村学校寄宿制管理09-17
农村学校发展规划09-21
农村学校能力提升策略12-20
小学校长谈农村学校管理的艺术10-28
农村学校校长述职报告06-23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07-15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及对策07-20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10-09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学校教育管理研究专题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