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教材分析
1.教材明确引入了平均和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也不和以往那样仅限于匀速圆周运动。
2.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一概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
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圆周运动》是这一章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知识的前提,在这一节中,更能突出速度的矢量性。
5.教材通过实例,先介绍了什么是圆周运动,教材首先明确要研究圆周运动中的最简单的情况,匀速圆周运动,接着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这是本节的重点。
6.角速度的概念学生初次接触,应使学生有确切理解。公式中的就应当用弧度做单位来表示,这一点要提示学生注意,这对得出公式是十分重要的。
7.教材介绍了转速的概念,应该要求学生能独立地由转速(单位符号r/min)得到周期(单位符号为s)或角速度(单位符号为rad/s)。
8.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9.这一节概念较多,要通过实验和列举实例(包括播放有关视频),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认识现象,建立概念。
学情分析
圆周运动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观察和实验,并结合实际经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重点理解和掌握线速度v、角速度、同期T和转速n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明确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线速度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共性和个性。展示一些物体的圆周运动情景,例如,唱片上某点的运动、电风扇叶片上某点的转动、竖直面内小球的圆周运动等等,要求学生观察物体运动的轨迹形状以及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
2.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
3.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的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4.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
5.在课堂中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掌握圆周角的相关性质, 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 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利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2.圆周角的性质的探究与运用.
教学难点
添加适当辅助线, 探究证明圆周角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与课题引入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足球运动的图片) 同学们, 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你们知道进球的难易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设计说明:从众多的生活问题中, 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课前预习交流
1. 你们还记得圆心角的定义吗?圆心角的度数与所对弧度数有何关系?
2.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同弧所对圆心角与圆周角图片)
通过预习, 你知道圆周角的定义吗?与圆心角相比较, 圆周角具有什么特征?
3. 同学们, 你们能利用圆周角的定义解决下列问题吗?
(1) 下列各图中 (见课本P119) , 哪一个角是圆周角? ()
(2) 图3中有几个圆周角? ()
4. 在一个圆中, 同一条弧对几个圆心角?对多少个圆周角?画一画, 看一看.
(让学生充分画图, 展示学生画图成果.)
5. 在同一个圆中, 圆周角与圆心有几种位置关系?说说看, 并把它们分别画出来!
(展示学生预习案上的图形, 总结位置关系)
6. 如图 (见课本P117) , AB为⊙O的直径, ∠BOC、∠BAC分别是弧BC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 你能求出图中∠BAC的度数吗?通过刚才的计算, 你能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大小上有何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总结:通过交流发现大家都很不错, 做到了对书本知识的提前预习.那么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惑呢?同学们, 我们现在交流一下吧!
(让学生间互相交流学习中的感受, 互相提出预习过程中的困惑, 并在小组中逐渐形成共识, 派出代表发言.)
生问师:老师, 我们对同弧所对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这一结论有点怀疑, 刚才计算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圆心在圆周角边上时得出的, 如果是在角内或角外时仍然成立吗?
师答生:这位同学的思考很深入, 我们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在圆周角内或圆周角外都成立呢?让我们一起思考与探索一下吧!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交流, 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 反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实现及时交流, 解决困惑, 为主题学习了解学生的学情作准备.
三、思考与探索
1. 如图, 观察圆周角∠ABC与圆心角∠AOC, 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说说你的想法, 并与同组同学交流.
(学生进行热烈的探讨, 并经过协商一致通过本组意见, 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解析1当圆心在圆周角∠ABC的一边上时, 由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以推出.当圆心在圆周角∠ABC的内部时或当圆心在圆周角∠ABC的外部时, 第1问中圆周角∠ABC与圆心角∠AOC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主要方法是将图 (2) 、 (3) 问题转化为图 (1) 的情况, 利用第1问的结论来解决本问题.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在同圆 (或等圆) 中, 同弧 (或等弧) 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齐答:在同圆 (或等圆) 中, 同弧 (或等弧) 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师:同学们, 我们学会了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它所对圆心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你能利用所学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 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
四、交流与展示
例1如图, 点A, B, C在⊙O上, 点D在圆外, CD, BD分别交⊙O于点E, F.
(1) 比较∠BAC与∠BDC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 并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解析略.
(2) 如果例1中, 点D在圆内, 试比较∠BAC与∠BDC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解析略.
师:我们学会了利用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那么你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我们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吗?
设计说明:通过例题教学, 实现几何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
五、迁移与应用
例2在足球射门游戏中, 如果球员射中球门的难易程度只与他所处的位置对球门的张角有关.请在右图中指出哪些位置射中球门的机会最大?哪些位置射中球门的机会最小?哪些位置射中球门的机会相同? (出示例题与图片, 学生讨论并回答.) 解析略.
设计说明:与课前问题遥相呼应, 实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到,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得的知识体现生活的价值.
六、小结与思考
同学们,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已知:在⊙O中,弧BC所对的圆周角是∠BAC,圆心角是∠BOC(如图一),求证:∠BAC= ∠BOC。
分析:圆周角∠BAC与圆心O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圆心O在∠BAC的一条边AB(或AC)上(如图二);(2)圆心O在∠BAC的内部(如图三);(3)圆心O在∠BAC的外部(如图四)。
在第一种位置关系中,圆心角∠BOC恰为△AOC的外角,这时很容易得到结论;在第二、三两种位置关系中,均可作出过点A的直径,將问题转化为第一种情况,同样可以证得结论。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
数学问题的解决几乎都离不开化归,只是体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计算题是利用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化归,证明题是利用公理、定理或已经证明了的命题进行化归,应用题利用数学模型化归,因此,离开了化归,数学问题将无法解决。通过一定的转化过程,把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这类问题的某种组合,这种思想被称之为化归思想。从化归的途径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两种:
一、新知识向已有知识的转化
在初中阶段,有许多新知识的获得或新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知识或已解决的问题来完成的,也就是将新知识向已有知识进行转化,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下面就以解方程为例来进行分析。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有以下四种基本解法:
(一)如果方程的一边是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个非负数,则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将形如(x+m)2=n(n≥0)的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而得解,此为直接开平方法。
(二)如果将方程通过配方恒等变形,一边化为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另一边为非负数,则其后的求解可由思路一完成,此为配方法。
(三)如果方程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另一边为零,就可以得到两个因式分别为零的一次方程,它们的解都是原方程的解,此为因式分解法。
(四)如果以上三条思路受阻,便可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直接利用公式求解。
纵观以上四种方法,不难发现,方法一是依据平方根的意义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完成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方法二中的“配方”仅完成了方程的恒等变形,把问题转移到“可开方”上来,并未完成“降次转化”这一实质性工作,但已经为“二次”向“一次”转化创造了条件,因而习惯上称之为“配方法”,配方法的实质就是通过转化为开平方来解决的。方法三即因式分解法也顺利地实现了由“二次”转化为“一次”的目的。方法四即所谓公式法,对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开平方求得一般结论,即求根公式。公式法实际上已将解方程转化成为代数式的求值问题,而公式的得到则是化归思想的典型体现。纵观整个初中教材,不难发现除了解方程问题,还有许多知识的转化都属于新知识向已有知识的转化。
二、一般情况向特殊情况的转化
本文开头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就是先解决特殊条件或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通过恰当的化归方法把一般情况下的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来解决,这也是顺利解决某些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化归途径,特别是在中考题的最后一题中,往往也有许多时候是需要先解决特殊条件下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化归把一般情况下的问题转化为特殊条件下的情形来解决。
三、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和落实化归思想呢?
(一)夯实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是落实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重视概念、公式、法则等基本数学模型的教学,为寻求化归目标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数学模型的教学,建立数学模型是实现问题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运用模型的过程即是转化与化归的过程。
2、养成整理、总结数学方法的习惯,为寻求化归方法奠定基础。差生之所以拿到基本题没有思路,其根本原因是其知识结构残缺不全。
3、完善知识结构,为寻求化归方向奠定基础。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做好单元小结,其中画知识结构图或列知识表是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板块化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表格或网络图,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依存关系一目了然,为问题的转化提供了准确的方向。
(二)培养化归意识,提高转化能力是实现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关键
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使之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空间,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常需要利用这些联系对问题进行适当转化,使之达到简单化、熟悉化的目的。要实施转化,首先须明确转化的一般原理,掌握基本的化归思想和方法,并通过典型的问题加以巩固和练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断教会学生解题,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由问题的条件、图形特征和求解目标的结构形式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定义、公式、定理、法则、性质、数学解题思想方法、规律以及熟知的相关问题解法,由此不断转化,建立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掌握化归的一般方法,是实现数学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手段
化归的实质是不断变更问题,因此,可以从变形的成分这个方面去考虑,也可以从实现化归的常用方法直接去考虑。在实际运用中,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归方法有恒等变换法,具体包括分解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其次是映射反演法,具体包括换元法、坐标法等。
(四)深入教材,反复提炼与总结是实现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途径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 上册
江西省宜春中学
李明旭
《圆周角》教案说明
江西省宜春中学 李明旭
一、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周角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圆心角概念及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定理的探索。圆周角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之间以及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图形(圆内接四边形等)的桥梁和纽带.本课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验证的过程,有机渗透的“由特殊到一般”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因此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本节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灵活地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圆的有关说理和计算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既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又要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问题。【情感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问题诊断
圆周角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难掌握,难点在于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以及证明时为什么需分类讨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探究活动一】摆一摆:一条弧对的圆心角有几个,圆周角有几个?【探究活动二】找一找:圆心与圆周角有几种位置关系? 当学生摆出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提问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位置关系,是否有遗漏?当确定只有这三种位置时,做出三个图中的圆心角,并要求学生分三组,每组学生分别摆其中一种图形,完成第三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三】量一量: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BAC与圆心角∠BOC 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为突破难点,在学生验证猜想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为难点处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思维的最佳时机,相信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也正是在学生互相讨论中挖掘出来的。若学生一时难以找到证明的途径,教师提示可把第二类圆内部的图形想象成一面三角旗、则第一类、第三类分别想象成两面三角旗合并、两面三角旗叠成,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向学生有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整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实现了指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然后教师通过引导,环环相扣把难点突破,实现了指导学生有意义接受式学习。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根据教材本身探究性较强的特点,我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分组交流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由浅入深,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俗话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我使用了自制的教具,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掌握圆周角的特征,并且为学生如何使用学具完成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做了很好的示范。为了简便快捷地充分利用好学具,我将学具中的塑料棒改为皮筋。学具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还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得到了发展。
普定县第二中学 曹萍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第24章第一节,它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一系列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规律、验证猜想。
教法:
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
学法:
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观察、实践、问题转化等数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探索的快乐,发现新知,发展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圆周角概念,理解圆周用与圆心角的异同;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能灵活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能主动地通过: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
重点难点:
1.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掌握圆周角定理。
2.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图是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 在这个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AB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大家请看海洋馆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想想看: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下班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AOB和∠ACB)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ADB和∠AEB)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认识圆周角.1.观察∠AOB、∠ACB、∠ADB、∠AEB,这样的角有什么特点?
设计说明:由圆心角的图形引入圆周角定义,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两者的关系,直观、生动、印象深刻。并且由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入,水到渠成。
2.给出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3.辩一辩,(完成课本P88练习1)。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识别,加深对圆周角的了解。(注意两点:1.角的顶点在圆上;2.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二者缺一不可。)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一: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注意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并用测量圆心角与圆周角度数的方法来初步猜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这一命题。
学生动手实践:在圆形硬纸片上任取一段弧,画出该弧所对的圆心角和任意一个圆周角。并根据所画的图形,探索说明“该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成立的理由。分组讨论
设计说明:本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有遇到个人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课堂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指导。
(2)充分的活动交流后,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图片、并说理、验证。
第一类: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
第二类:圆心在圆周角内部
第三类:圆心在圆周角外部
① 一类比较容易,圆心在圆周角上
OA=OC ∠A=∠C ∠AOB=∠C+∠A ∠A=∠AOB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第二类、第三类比较难,教师引导:由圆的轴对称性和圆周角的分类标准联想到把硬纸片对折、发现过圆周角的顶点C作辅助线“直径”,可以把第二、第三类情况转化为第一类来验证。
(3)教师精讲:猜想成立,就可以把情景中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问题”化归为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问题”,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二、三类情况,加深对所加辅助线和第二、三类情况划归为第一类情况的认识,一目了然。学生归纳严格的推理过程。
设计说明:本环节以学生活动为核心,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出了重点,然后教师通过引导,环环相扣,把难点突破,其间渗透了“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把第一类图形想象第二类、第三类图形分别划归成第一类图形去解决,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学生豁然开朗。
(4)由学生归纳发现的规律,教师板书“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说明:“同弧”说明是“同一个圆”; “等弧”说明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5)引导: “同弧”能否改成“同弦”呢?同弦所对的圆周角一定相等吗?(学生通过交流获得知识)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同一知识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圆心角与圆周角,更深一步理解“同弧”二字的含义,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探究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1)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关系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发现度数相等。并进一步用几何画板测量多画几个弧AB所对的圆周角,并测量出各个角的度数,进一步验证“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相等”。
(3)教师引导,问题转化为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4)完成情景引入问题
四、巩固提高 1.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2.课本88页练习题2 3.(1)如图1,求∠1+∠2+∠3+∠4+∠5=.(2)如图2:已知弦AB、CD相交于P点,且∠AOC=44,∠BOD=46 求∠APC的度数
设计说明:分层次练习,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数学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2.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成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思想方法。
3.在证明中,运用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做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
六、学以致用
反思一: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学反思
把射门游戏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应该说,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如此,教学时仍应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推理、操作、描述、交流等过程,多种角度直观体验数学模型,而这也正符合本章学习的主要目标。
反思二: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上,一是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开个好头;二是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验证、论证、应用数学新知的过程,鼓励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深刻的理解知识和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
反思三: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学反思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 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 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 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 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 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 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 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 尊重同学的见解, 善于与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 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三、教学资源
1.器材:
壁挂式钟, 回力玩具小车, 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 玻璃板, 建筑用黄沙, 乒乓球, 斜面, 刻度尺, 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2.课件:
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 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 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
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 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 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 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 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 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 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 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痕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 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 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 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 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 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五、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 演示, 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 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 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观察、对比, 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设问2:以上两类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钟表指针所做的圆周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情境III演示, 动画
情景:月、地快慢之争。
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比较得出线速度表达式。
演示1:用细绳捆着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突然松开绳的一端, 看到小球沿着圆弧切线方向运动。
演示2:通过实物投影演示旋转的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痕迹分布, 显示线速度的方向。
情景:变换教室内电风扇的变速挡, 看到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不同情况, 引入角速度概念。
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比较得出角速度表达式。
活动讨论、实验、交流、小结。
识别: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周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了解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以及是否具有建模能力。
观察分析:磁带、涂改修正带、自行车链条等传动设备中, 两轮轴边缘各点的线速度有何关系。了解对线速度概念的理解情况。
算一算:计算壁挂钟的时针、分针、秒针针尖的线速度大小和它们角速度的倍数关系。了解能否通过实际测量获取有用数据, 灵活运用线速度的公式和角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小实验:提供回力玩具小车, 玻璃板, 建筑用黄沙,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说明汽车车轮的挡泥板应安装在什么位置合适, 了解对线速度方向的掌握情况。
释疑:评判地球与月亮之争。
小结:幻灯片小结。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通过播放录像和演示, 归纳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二环节, 通过观察对比, 建立理想模型, 归纳匀速圆周运动特征, 类比匀速直线运动得出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第三环节, 以情景激疑引入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 借助多媒体动画, 类比匀速直线运动得出线速度、角速度定义和公式。
第四环节,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针对几个实际问题开展讨论、探究、交流, 深化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案示例
第一环节,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森林公园三环过山车的运动。
[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说说过山车都做了哪些不同性质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2.什么条件下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演示]让乒乓球从斜面上滚下到达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 请一个同学向着与球运动不一致的方向用力吹球, 观察球的运动轨迹有何变化?
[结论]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引言]运动轨迹是圆的曲线运动叫做圆周运动, 下面我们就从圆周运动开始学习如何对曲线运动进行研究。
第二环节, 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观察讨论]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圆周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与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
(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圆周运动,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匀速转动的, 而过山车的圆周运动列车的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 。
[提出问题]怎样给匀速圆周运动下定义呢? (引导学生类比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匀速圆周运动)
[结论]质点在任何相同时间内, 所通过的弧长都相等的圆周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引言]我们如何对圆周运动进行研究呢?
第三环节, 线速度、角速度概念。
[创设情景]地、月快慢之争
地球:我绕太阳运动1秒走29.79千米, 你绕我1秒才走1.02千米, 你太慢了!
月亮:你一年才绕一圈, 我28天就绕一圈, 你才慢呢!
[提出问题]怎样定义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引导学生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类比) 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样时间内, 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结论]线速度定义:质点经过的圆弧长度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叫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公式:
[问题]速度是矢量,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演示]1.用一端连有细线的小球, 将线的一端套在钉子上, 钉子竖直立在桌面上, 给球初速让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圆周运动, 突然向上抽出钉子, 看到球沿圆周的切线方向运动。
2.通过投影仪观察旋转圆盘边缘红墨水飞出的情景以及落在纸面上的痕迹分布。
[结论]线速度方向:沿圆弧的切线方向
线速度表示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它是矢量;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是不断改变的, 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匀速率”的意思。
[情景]打开教室内的电风扇, 变换不同的挡观察它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认识要引入与线速度不同的、描述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问题]怎样描述圆周运动转动的快慢?
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结论]角速度定义: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φ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叫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公式:
第四环节,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 。
1.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周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
2.观察分析磁带、涂改修正带、自行车链条等传动设备中, 两轮轴边缘各点的线速度有何关系?
3.提供壁挂式钟, 刻度尺, 请同学们通过测量算一算时针、分针、秒针针尖的线速度大小并交流计算的方法;根据钟表各指针的行走特点, 找出它们角速度的倍数关系.
4.提供回力玩具小车, 玻璃板、建筑黄沙, 演示交流, 说明汽车车轮的挡泥板应安装在什么位置合适? (将沙子倒在玻璃板上, 让快速转动的玩具小车的车轮与沙子接触, 观察车轮边缘沙子飞出的情形)
5.评判地球、月亮快慢之争?
[课堂小结]
一、由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促成的教学方法
圆周运动一课以概念学习为主要知识目标,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现象到理性分析规律的过程显的更为重要。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这一过程,最终掌握科学分析圆周运动实例的方法,相关物理现象的展示非常重要。教材提供了包括砂轮、雨伞、飞天轮等多个实例来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圆周运动。由于不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他们对生活中圆周运动的认识程度有多深,所以我放弃了这些多样但却彼此孤立的物理模型,转而通过一个以旋转木马为核心实例,创设出一系列物理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观想,推动课堂教学的展开。
很多学生体验过旋转木马这个游乐项目,同时它也在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是一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圆周运动实例。这降低了学生观察和理解的难度。同时为了在课堂上更为清晰的展示,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模型(图1),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创设物理情境,领会知识要点。圆周运动一节中的知识主要分为线速度、角速度、连动装置三部分。与此对应,课堂物理情境也分为三步展开。
第一步感受木马的奔驰。让学生通过回忆来谈谈乘坐旋转木马上内外两侧木马中的哪个能给人更强烈的奔驰感觉。结合实物模型中的外侧a马和内侧b马的演示,以哪个移动较快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线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二步讨论木马的超越。
在第一步中外侧的a马线速度更大的结论上进一步以a马能否超越b马为核心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发现转动问题的特殊性,总结并理解角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三步木马底盘如何运动。通过底盘橡皮绳连动装置的演示,引导学生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知识对连动装置运行特点进行讨论,揭示其线速度与角速度关联特点。
事实上将三部分知识点依托于同一个情境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逐步递进,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思维流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旋转木马的运动特点,做到一理通而万事明,并最终掌握圆周运动的规律。
二、发展的情境引导高涨的热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科学结论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他们是不会感受到探索的喜悦的。反而言之,当我们帮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他们就会体会到思想的深刻和科学的魅力,从而爆发出不一样的热情。展示课结束后与学生的交流使我有两点印象深刻。
首先是学生思考的热情。在引出角速度的超越问题讨论中,出现了观点的碰撞。有同学认为外侧马从二维坐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这种不同角度对超越一词的理解反映了学生一种内在的积极自主思考的意愿,无疑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其次是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关于线速度方向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以对比瞬时速度方向的方法来得到沿切线方向这一结论的。有同学据此对教材中的砂轮模型中火花散射的现象提出质疑,提出不少火花并未严格按理论中的切线方向飞出。对于学生观察和运用理论知识热情感到惊讶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他们在情境中积极感受获取体验的主动性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对解题可能也没有帮助,但这些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的思考会促进他们在课堂外继续认识和了解物理世界。
三、关于情境创设的一些认识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这一点在本课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概念的引出到讨论的激发,再到规律的推导均依托于物理情境的发展来揭示和进行。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静不如动
教材中使用图片来举出圆周运动的实例。但静态图片在向学生展示事物发展过程时不够全面。比如静态图片展示圆周运动时很难具体表现出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具体特点。所以在条件允许时,课堂上最好能有动态的现象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创设出准确的情境。
2.假不如真
圆周运动的物体很常见,但作为知识规律的载体,往往需要学生更全面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所以在课堂上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模型非常重要。从这一点上讲演示实验的效果要好于视频动画,更好于图片展示。
3.繁不如简
圆周运动拥有太多的实例,但在情境中使用的物理模型不是越多越好。一个实例能说明的问题就不应使用多个实例。太多的模型会破坏情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学生完成观察认识世界的任务更多的是在课堂外。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更为关键的是点透一点,实现一理通而百理明。
从本质上来说动态的连贯的情境创设就是将物理知识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被把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折射出的则是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尊重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物理学科常常从外在的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总结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而教学需要符合学科的发展特点,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需要将所研究的现象或过程进行形象的描述也就是创设情境。2013年底,我应邀前往苏州市吴江区参加“苏州市普通高中科研协作会”,并开设了一节《圆周运动》的展示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如何准备好一个高效率又不乏新意的教学方案,让人颇费了一番思量。最后我选择了以情境创设作为突破口来表达我的教学观。
一、由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促成的教学方法
圆周运动一课以概念学习为主要知识目标,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现象到理性分析规律的过程显的更为重要。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这一过程,最终掌握科学分析圆周运动实例的方法,相关物理现象的展示非常重要。教材提供了包括砂轮、雨伞、飞天轮等多个实例来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圆周运动。由于不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他们对生活中圆周运动的认识程度有多深,所以我放弃了这些多样但却彼此孤立的物理模型,转而通过一个以旋转木马为核心实例,创设出一系列物理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观想,推动课堂教学的展开。
很多学生体验过旋转木马这个游乐项目,同时它也在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是一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圆周运动实例。这降低了学生观察和理解的难度。同时为了在课堂上更为清晰的展示,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模型(图1),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创设物理情境,领会知识要点。圆周运动一节中的知识主要分为线速度、角速度、连动装置三部分。与此对应,课堂物理情境也分为三步展开。
第一步感受木马的奔驰。让学生通过回忆来谈谈乘坐旋转木马上内外两侧木马中的哪个能给人更强烈的奔驰感觉。结合实物模型中的外侧a马和内侧b马的演示,以哪个移动较快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线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二步讨论木马的超越。
在第一步中外侧的a马线速度更大的结论上进一步以a马能否超越b马为核心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发现转动问题的特殊性,总结并理解角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三步木马底盘如何运动。通过底盘橡皮绳连动装置的演示,引导学生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知识对连动装置运行特点进行讨论,揭示其线速度与角速度关联特点。
事实上将三部分知识点依托于同一个情境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逐步递进,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思维流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旋转木马的运动特点,做到一理通而万事明,并最终掌握圆周运动的规律。
二、发展的情境引导高涨的热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科学结论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他们是不会感受到探索的喜悦的。反而言之,当我们帮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他们就会体会到思想的深刻和科学的魅力,从而爆发出不一样的热情。展示课结束后与学生的交流使我有两点印象深刻。
首先是学生思考的热情。在引出角速度的超越问题讨论中,出现了观点的碰撞。有同学认为外侧马从二维坐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这种不同角度对超越一词的理解反映了学生一种内在的积极自主思考的意愿,无疑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其次是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关于线速度方向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以对比瞬时速度方向的方法来得到沿切线方向这一结论的。有同学据此对教材中的砂轮模型中火花散射的现象提出质疑,提出不少火花并未严格按理论中的切线方向飞出。对于学生观察和运用理论知识热情感到惊讶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他们在情境中积极感受获取体验的主动性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对解题可能也没有帮助,但这些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的思考会促进他们在课堂外继续认识和了解物理世界。
三、关于情境创设的一些认识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这一点在本课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概念的引出到讨论的激发,再到规律的推导均依托于物理情境的发展来揭示和进行。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静不如动
教材中使用图片来举出圆周运动的实例。但静态图片在向学生展示事物发展过程时不够全面。比如静态图片展示圆周运动时很难具体表现出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具体特点。所以在条件允许时,课堂上最好能有动态的现象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创设出准确的情境。
2.假不如真
圆周运动的物体很常见,但作为知识规律的载体,往往需要学生更全面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所以在课堂上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模型非常重要。从这一点上讲演示实验的效果要好于视频动画,更好于图片展示。
3.繁不如简
圆周运动拥有太多的实例,但在情境中使用的物理模型不是越多越好。一个实例能说明的问题就不应使用多个实例。太多的模型会破坏情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学生完成观察认识世界的任务更多的是在课堂外。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更为关键的是点透一点,实现一理通而百理明。
从本质上来说动态的连贯的情境创设就是将物理知识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被把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折射出的则是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尊重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物理学科常常从外在的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总结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而教学需要符合学科的发展特点,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需要将所研究的现象或过程进行形象的描述也就是创设情境。2013年底,我应邀前往苏州市吴江区参加“苏州市普通高中科研协作会”,并开设了一节《圆周运动》的展示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如何准备好一个高效率又不乏新意的教学方案,让人颇费了一番思量。最后我选择了以情境创设作为突破口来表达我的教学观。
一、由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促成的教学方法
圆周运动一课以概念学习为主要知识目标,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现象到理性分析规律的过程显的更为重要。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这一过程,最终掌握科学分析圆周运动实例的方法,相关物理现象的展示非常重要。教材提供了包括砂轮、雨伞、飞天轮等多个实例来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圆周运动。由于不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他们对生活中圆周运动的认识程度有多深,所以我放弃了这些多样但却彼此孤立的物理模型,转而通过一个以旋转木马为核心实例,创设出一系列物理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观想,推动课堂教学的展开。
很多学生体验过旋转木马这个游乐项目,同时它也在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是一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圆周运动实例。这降低了学生观察和理解的难度。同时为了在课堂上更为清晰的展示,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模型(图1),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创设物理情境,领会知识要点。圆周运动一节中的知识主要分为线速度、角速度、连动装置三部分。与此对应,课堂物理情境也分为三步展开。
第一步感受木马的奔驰。让学生通过回忆来谈谈乘坐旋转木马上内外两侧木马中的哪个能给人更强烈的奔驰感觉。结合实物模型中的外侧a马和内侧b马的演示,以哪个移动较快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线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二步讨论木马的超越。
在第一步中外侧的a马线速度更大的结论上进一步以a马能否超越b马为核心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发现转动问题的特殊性,总结并理解角速度的相关概念。
第三步木马底盘如何运动。通过底盘橡皮绳连动装置的演示,引导学生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知识对连动装置运行特点进行讨论,揭示其线速度与角速度关联特点。
事实上将三部分知识点依托于同一个情境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逐步递进,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思维流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旋转木马的运动特点,做到一理通而万事明,并最终掌握圆周运动的规律。
二、发展的情境引导高涨的热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科学结论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他们是不会感受到探索的喜悦的。反而言之,当我们帮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他们就会体会到思想的深刻和科学的魅力,从而爆发出不一样的热情。展示课结束后与学生的交流使我有两点印象深刻。
首先是学生思考的热情。在引出角速度的超越问题讨论中,出现了观点的碰撞。有同学认为外侧马从二维坐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这种不同角度对超越一词的理解反映了学生一种内在的积极自主思考的意愿,无疑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其次是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关于线速度方向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以对比瞬时速度方向的方法来得到沿切线方向这一结论的。有同学据此对教材中的砂轮模型中火花散射的现象提出质疑,提出不少火花并未严格按理论中的切线方向飞出。对于学生观察和运用理论知识热情感到惊讶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他们在情境中积极感受获取体验的主动性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对解题可能也没有帮助,但这些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的思考会促进他们在课堂外继续认识和了解物理世界。
三、关于情境创设的一些认识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这一点在本课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概念的引出到讨论的激发,再到规律的推导均依托于物理情境的发展来揭示和进行。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静不如动
教材中使用图片来举出圆周运动的实例。但静态图片在向学生展示事物发展过程时不够全面。比如静态图片展示圆周运动时很难具体表现出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具体特点。所以在条件允许时,课堂上最好能有动态的现象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创设出准确的情境。
2.假不如真
圆周运动的物体很常见,但作为知识规律的载体,往往需要学生更全面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所以在课堂上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模型非常重要。从这一点上讲演示实验的效果要好于视频动画,更好于图片展示。
3.繁不如简
圆周运动拥有太多的实例,但在情境中使用的物理模型不是越多越好。一个实例能说明的问题就不应使用多个实例。太多的模型会破坏情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学生完成观察认识世界的任务更多的是在课堂外。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更为关键的是点透一点,实现一理通而百理明。
从本质上来说动态的连贯的情境创设就是将物理知识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被把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折射出的则是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尊重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教学理念。
【圆周角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圆周运动教案设计06-04
5.5圆周运动 教学设计06-06
猜想与验证圆周率的发现教学设计07-14
圆周运动习题11-24
圆周运动学案07-06
圆周运动教案免费10-05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06-03
生活中圆周运动评课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