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戏剧影视(精选8篇)
排 名 | 高校名称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中国传媒大学 | 49 |
2 | 中央戏剧学院 | 49 |
3 | 北京电影学院 | 49 |
4 | 上海戏剧学院 | 49 |
5 | 中国戏曲学院 | 49 |
6 | 浙江传媒学院 | 49 |
7 | 沈阳音乐学院 | 49 |
8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49 |
9 | 辽宁师范大学 | 49 |
10 | 山西传媒学院 | 49 |
11 | 四川师范大学 | 49 |
12 | 南京艺术学院 | 49 |
13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49 |
14 | 重庆大学 | 49 |
15 | 四川美术学院 | 49 |
16 | 广西艺术学院 | 49 |
17 | 天津音乐学院 | 49 |
18 | 广州美术学院 | 49 |
19 | 鲁迅美术学院 | 49 |
20 | 北京舞蹈学院 | 49 |
志愿不掉档的秘籍
一般讲,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为出分填志愿的,在省内的排名是第一参考值,它基本决定你可以选择学校的层次。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在这个层次的学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和地域。
为了保证一志愿不掉档,填报时要选择:“专业同意调剂”,这样可以弥补专业掉档时的退档,因为学校的调档线与专业调挡线会有不同,加之现在一般的院校都在大二给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可以弥补专业不满意的问题。另外,一志愿的几个学校要有一定的梯度,因为同水平的院校,不同的地域录取有差别,这中间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关键是要放平心态,确定自己可以接受院校的底线。这就如同炒股,获利股票什么时候出手,是要根据预期收益确定,因为谁也不知道它的最高点。这样一志愿基本不会掉档。
为了保险,二志愿要认真填写。过去一般的院校不招二志愿学生,目前一些省市为了保护高分考生,要求一志愿未录满的院校必须录取二志愿学生,这样选择二志愿院校保底就变成了可能,选学校时最好多关注一下前两年招生比较热和比较冷的院校,在相应的学校中选出一两所可能出现冷门、自己又相对满意的院校(也就是招生小年的学校),这样一志愿即使出现闪失,这样一志愿即使出现闪失,也会被相对满意的二志愿院校录取,避免高分低录的事情发生。
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优秀的剧作家总能客观的审视社会现实, 并通过剧作把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王国维精辟地阐释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 “一面与世相接, 一面超然世外, 即自理想之光明, 知世间哀欢之无别, 又立于理想界之绝顶, 以静观人海之荣辱波澜。”1王国维的观点“突显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具有“不同于‘主观的诗人’的鲜明的现实主义特性, 而这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现实主义。”2莎士比亚经典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外国戏剧名篇导读课程”的必读剧目, 学生通过研读莎翁剧作, 学习莎士比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为未来从事影视剧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凸显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认为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其写作重点应放在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概而言之, 莎士比亚剧作的现实性是将人物放在整个社会阶层中反映和推动事件发展, 个人命运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而是时代的缩影。四大悲剧在复仇、虚伪、嫉妒、权欲主题的背后, 折射出莎士比亚对复杂的社会背景的深切同情和关注。17世纪初, 英国王权阶层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盟垮塌;来自农村的“圈地运动”急速进行;詹姆斯一世治国无方、挥霍无度, 国内局势日益恶化;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各地揭竿而起。在剧作与时代的关联上, 透视宫廷政治斗争与现实人民的反抗斗争, 圈地运动致使农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莎士比亚不仅在悲剧作品中关注社会现实, 喜剧亦然。喜剧《威尼斯商人》的题材是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者的矛盾。这部作品创作于16世纪末, 莎士比亚敏锐地捕捉到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 作者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虽然是一部讽刺性喜剧, 但却赤裸裸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客观现实, 直指问题的核心。
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莎士比亚具有多重角色, 他担任过马夫、杂役;他愿意与社会各阶层交往, 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 积累社会经验。南安普顿伯爵、国王詹姆斯一世都与莎士比亚有密切交往并对其青睐有加;他是宫内大臣剧团和后来更名为国王供奉剧团的专职编剧;他的演员生涯也有声有色, “莎士比亚早年因扮演君主角色而闻名, 贵族世界是他戏剧设计的核心”, 3莎士比亚对高贵和优雅的角色, 从来不吝惜笔墨;莎士比亚后来还当上了剧院股东。丰富的实践经历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从莎翁本人现实生活的多重角色向作品的多重角色转换。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既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 也有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语言可以为卑微贫贱下等人的俗人俗语, 抑或诗意盎然、哲思泉涌的深奥古语。
从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丰富经历受到启发, 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坚持以内容为王, 积累现实素材, 并透过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专业教师设计陌生采访教学环节, 被采访对象必须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学生观察和采访校园图书管理员、教师、同学、宿管、食堂人员、园丁、保安、医务室大夫等等, 获得了大量一手素材。学生们惊讶地发现, 每天在校园里工作的普普通通的人员身上竟然可以挖掘出许多精彩的故事。学生在校园里的多元体验和采访, 观察不同人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价值观, 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这些深入的思考转化为剧本写作, 以深刻领悟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二、文本与剧场的密切关联
戏剧教育的误区之一是“忽视了戏剧的舞台特性, 将戏剧的文学性直接等同于戏剧, 使得戏剧专业的学生同中文专业学生并无二异”, 4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戏剧专业的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 剧本创作不是孤立的文学创作, 不以满足阅读需要为最终目标, 它必须与剧场表演相表里, 更倾向于满足大众观赏的需求。“莎士比亚勤奋地写了三十七个剧本, 目标很明确, 是为了供剧团演出之用, 他关心的只是舞台上的成功;至于把剧本作为文学作品发表, 供读者案头批阅, 他似乎很少考虑过。”5为了舞台效果, 他会根据演员的特长设计角色。“例如, 在《无事生非》中设计巡丁道格勃雷一角, 其部分用意便是让名噪一时的戏剧演员威廉·坎普尽量发挥插科打诨即兴表演的才能。”6因此, “剧场文本包含任何以完成表演为目标的文本蓝图”。7莎翁剧本既是鲜明的体现, 其剧本和剧场的密切关联,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提高舞台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莎翁本人剧作的舞台性得益于剧场实践。16世纪末的英国, 职业演员还没有出现, 很多演员多由手工业者兼任。莎士比亚在剧院既是剧作家, 也兼演员, 他的剧作生涯几乎与演员生涯同步进行。莎士比亚常年在剧院浸润, 获得丰富与宝贵的欧洲舞台实践经验。德国戏剧理论家巴尔梅提到欧洲的剧场传统, “一出戏的制作就是从剧本、歌本或是编舞概念进入到演出的过程。换句话说, 文本被转化成不同物质基础的符号:声音、动作、服装、绘画、录像等等。”8当时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缺少复杂的舞台布景, 因此莎翁对舞台的熟悉反映到剧本中, 就是台词中隐含与舞台相关的提示。例如《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一场, 勃那多说:“那边是谁?”弗兰西斯科回答道:“不, 你先回答我。站住, 告诉我你是什么人。”两个士兵相互认识, 也能在舞台上看见彼此, 但台词却表现为看不清对方, 说明叙事时间设定为黑夜。勃那多说:“现在已经打过十二点钟, 你去睡吧, 弗兰西斯科。”弗兰西斯科说:“谢谢你来替换我。天冷得厉害, 我心里也老大不舒服。”勃那多说:“你守在这儿, 一切都很安静吗?”弗兰西斯科回答:“一只小老鼠也不见走动。”9这段台词暗示了更为细致的时空和人物关系, 对话发生在深夜12点, 两个士兵在岗亭换班, 周遭环境十分寂静、寒冷。莎士比亚虽没有在次要文本中显著地标明舞台提示, 但对话本身即形成了内在的语言布景, “即将莎士比亚剧本中诗意描述的段落, 视为对伊丽莎白时代空旷舞台缺乏实际布景的一种补充。”10莎士比亚提供了幕场、角色、人物关系、角色上下场、台词、剧情和内在语言布景等信息, 但关于具体舞台设计、音效、服装、化妆等方面还是留给制作团队和表演团队相当大的表现空间。将表演研究应用于戏剧文本解读的创始者是雷蒙·威廉斯, 他在其力作《表演中的戏剧》总结道:戏剧中的文本与演出之间, 根本没有固定的不变关系。11既文本可对应多样的演出形态。戏文专业教师需要通过艺术实践, 了解制作团队在演出中运用的符号和策略, 由原先的案头教学, 走向更加多元的舞台实践, 最终提高剧本创作水平, 以完成表演为目标的文本蓝图。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引导下排演莎翁经典剧作属于“学院派戏剧”范畴。所谓“学院派戏剧”是以戏剧专业艺术院校以及专业团体为主体, 以教学、学术研究为核心诉求的戏剧演出。12这类戏剧表演通常选择中外经典剧目, 具有明确的、较高的学术追求, 以教学汇报表演、戏剧比赛公演、学术研究演出为最终呈现方式。“学院派戏剧”具备较优越的制作条件, 成体系的创作流程, 而呈现更为突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鲜明的创作追求。13莎士比亚戏剧在国外戏剧学府中受到高度重视, 英国皇家戏剧学院、伯明翰大学的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朱丽亚艺术学院、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纽约大学惕西艺术学院、迈阿密大学戏剧系等知名学府均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学院派戏剧的经典研究剧目和学术表演剧目。国内高校在培养编剧人才时, 戏文教师与表演教师通力合作, 实现莎士比亚剧本与舞台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戏文教师先指导学生进行莎士比亚剧本阅读并做出详细的读书笔记, 包括剧情梗概、各幕梗概、人物简介、人物关系图、情节分析、语言特点、舞台提示等。戏文学生开设有一学年的表演课, 专业表演教师指导排练, 初排结束后, 表演教师邀请戏文教师对莎士比亚的剧目表演再次提出修改意见, 力求完善传达出莎士比亚的创作主旨。戏文系与表演系共用舞美道具间和服装化妆间, 日常排练有排练厅, 汇报演出有黑匣子实验小剧场, 大型演出有学校镜框式舞台的大礼堂和综合剧场。在美国的许多大学有一年一度的戏剧演出季, “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的作品更是几乎每个演出季都会上演”。14笔者所在的戏剧学院也在每年一届的文学常识大赛和剧本大赛中公演莎士比亚剧目, 极大提高了戏文学生的学习热情。演出后师生总结剧本阅读和演出经验, 加深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舞台阐释。
表演教师、戏文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将文本语言符号转化成舞台语言符号, 这无疑对专业教师是一次自我的提升。布鲁纳强调知识的转化, 是通过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 从而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15《哈姆雷特》是戏文教学中排演最多的莎翁剧作。莎士比亚设置多线情节烘托人物,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条复仇线, 却因为性格和时机采用了不同的复仇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多线情节在不同场景舞美创意与设计, 各类灯光效果的反复尝试与推敲, 演员服装与舞台表现的契合度, 如何完成场面调度、舞台监督等。在实践的基础上, 促进专业理论教学的深化, 使今后的戏文教学更有针对性。而学生通过舞台实践不仅深入领会莎剧内涵, 提高写作水平, 还有机会参与到演员招募、排练、宣传、演出等各个环节, 真正实现了从案头到场上的全程实践。
在实践中, 学生不仅看到自己导演的《哈姆雷特》搬上舞台, 增强了成就感和荣誉感, 也深刻领悟莎士比亚在生活化和贴近角色方面的高超技巧。导演、演员在排演剧本并进行二度创作时也带给戏文学生们鲜活的灵感。例如《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国王、王后由内心斗争直接转化为决斗对抗, 在层层对抗中, 真相大白于天下。戏文学生参与排练过程中, 如何选择服装和化妆, 如何呈现王室礼节, 如何击剑对抗, 都查阅了大量资料, 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考和人物定位, 也把随时闪现的灵感和好的建议补充进剧本, 这一过程正符合布鲁纳提到学习过程应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
舞台还加深了对莎士比亚剧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艺术, 最主要的手段是言辞, 要吸引住观众不去别家戏院, 你的台词就必须精彩。”16莎士比亚戏剧的一大贡献是英语词汇的创新。创新是艺术活的生命。他善于遣词造句, 赋予了词汇新的内涵和词性;他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如双关语、拟人、比喻等使他的剧作语言富于变化, 生机勃勃。台词写作练习中, 学生揣摩莎士比亚剧作人物的语言, 模仿各种语言写作技巧。学生在排练莎翁剧本之时, 对语言词汇和修辞手法的领悟要远远高于仅仅阅读剧本的学习效果。学生排练过程中需要熟悉台词、分析台词、背诵台词, 把握人物性格和剧情, 特别是一些潜台词, 还力求惟妙惟肖地在语气、声调、节奏、行动上表演出来。显然, 经过舞台的转化过程, 学生充分的体会莎士比亚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
美国大学戏剧教育的传统派主张, “大学戏剧对自己、对学生、对观众都有责任, 要通过戏剧来发现和呈现出普遍的人类经验、情绪和思想, 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和观众熟悉我们自古希腊以来的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经典戏剧遗产。”17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艺术的高度。其中, 人文精神是莎翁戏剧生命力的内核。鲁迅非常认同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他在《科学史教篇》提到“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 不惟奈瑞 (即牛顿) 已也, 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 (即莎士比亚) ��凡此者, 皆所以至人性于全, 不使之偏倚, 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18鲁迅借由莎士比亚戏剧提到当今科学技术固然重要, 但也不应偏废人文精神, 人格健全对现代文明非常必要。莎翁戏剧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 爱与责任、权力欲望、复仇嫉妒等。人文精神使莎翁戏剧可以超越时间, 跨域国界, 历经400年, 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剧院常演不衰, 历久弥新, 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如何将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文精神内化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创作素养, 是戏剧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目前尝试有三条途径, 一是以研读剧本领悟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内核;二是以团队合作发挥人文精神的社会权利;三是以表演实践延伸人文精神的创作。
研读剧本领悟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内核。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大二开设“外国戏剧史”“外国经典剧作导读”课程。莎翁剧作是必读书目和精读书目, 因此阅读莎剧和撰写读书笔记成为课程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讨论、读书笔记, 使学生领悟莎翁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关照。例如《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本是一个天真、热情, 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天之骄子, 心中充满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 面对父王被杀的事实, 他坚定地走上复仇之路。无奈宫廷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他多次内心挣扎, 最终在犹豫与反抗中完成替父报仇的夙愿, 自己也遭遇戕害的生命悲歌;《罗密欧与朱丽叶》正面表现相爱的青年男女痛恨自己的家族姓氏, 反对世仇家族的迫害, 勇敢追求爱情。莎翁作品传递出爱的真谛、责任意识、自由的追求等彰显了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所显现出来的共通的人文精神。即便学生还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 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读书笔记大赛、文学常识大赛等实践使学生感悟莎士比亚戏剧的思想魅力, 明确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团队合作发挥人文精神的社会权利。戏剧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 由此, 团队合作十分重要。莎士比亚在剧团工作多年, 他与剧院的服装师、道具师、抄剧本工、提台词人、乐师、演员保持密切的交往和合作。伊丽莎白时代的演员并不固定为某剧院工作, 他们的工作常常具有流动性。但是莎士比亚所属的剧院, 一些知名演员因与莎士比亚保持良好的合作, 则常驻剧院, 固定表演莎翁剧作。当前影视剧本写作也应借鉴莎士比亚的团队意识,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电视剧、栏目剧少则十几集, 多则六、七十集, 动画片动辄上百集,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常常是由剧本统筹带领编剧团队合作完成。因此学校阶段应有意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师方面, 需要合作分工, 如担任总策划、编剧指导等;学生团队也要明确分工, 策划、分集大纲、分集剧本等落实到人。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讨论剧本, 头脑风暴,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为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教室、咖啡馆、食堂, 都可以成为师生们侃侃而谈的场所。教师尽量不过多干涉, 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思想, 为剧情的设置打下很好的铺垫, 也锻炼了学生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团队实践和头脑风暴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发挥, 也相互借鉴和学习, 还加强了团队凝聚力, 师生关系在和谐、共进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很少有戏剧项目是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每一个承担独立项目的学生都面临着如何联系其他专业的学生以建立一个团队的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对戏剧艺术的各个专业也都有相当的理解。”19所以在外部合作中, 编剧团队还要适应与表演团队、舞美团队、摄影团队、音响团队的合作, 大家优势互补, 各取所长。参与项目的团队有一个共识:就是项目让参与人找到了目标感, 在目标感的基础上建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 剧本付梓和艺术演出又让大家增强了成就感。
表演实践延伸人文精神的创作。戏文专业学生预想抓住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体验剧本与剧场相结合的巨大魅力, 最佳的途径非表演莫属。表演实践是戏文专业人文精神内化的延伸, 将作品的精神主旨转化为自身的身体行动, 由内向外融会人文精神的内涵, 较之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来更有代入感。当代, 身体作为表现的手段已经是全球戏剧表导演艺术家所通用的。20戏文专业学生正在尝试运用身体语言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理想的表演是通过身体的行动来表现对形而上的表达, 理想的戏剧是通过可视的表达创造出一个不可视的世界。”21
莎士比亚戏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 经过400年的历程, 也成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文本和实践源泉。面对当下高素质编剧人才奇缺的现状, 借鉴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挖掘文本与剧场的关联, 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 促进高校编剧人才主体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纪念年。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世界艺术遗产, 还是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经典书目和必读书目。莎剧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文本与剧场的密切关联、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三方面对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为学生创作、改编和表演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实主义,剧场,人类价值
参考文献
一、韩国戏剧的发展
韩国的早期戏剧起源于史前的宗教仪式,新罗时代(公元57年-公元935年)的音乐伴奏的简单的舞蹈动作发展成为一种叫做“处容”的戏剧,“处容”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尽管它会有戏剧的因素,因为它是按照一个主人公的明确的故事发展的。它是一系列的戏剧性舞蹈,而不是实际的戏剧,除了“处容”以外,还有另外几种供王室和民众欣赏的戏剧,但是它们也是侧重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动作,因而不成为真正的戏剧。在韩国的各种古典戏剧中,有音乐的舞蹈一向是重要的,不管他们的正式名称是舞蹈还是戏剧,高丽时代(918-1392)的山台剧包含的明确的戏剧成份比“处容’多,这种戏剧由戴假面具的演员按照一个有故事情节、有时还有台词的剧本在舞台上表演的。山台剧在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演出山台剧成了朝廷的正式庆祝活动之一,从而成为贫民的娱乐,这种最有代表性的韩国古典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韩国农业社会的受压迫的群众嘲笑特权阶级——佛教僧侣和两班贵族的诙谐、带讽刺的假面具中得到安慰。所以音乐和舞蹈在所有的传统戏剧表演中起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这种被称为“假面舞”的面具舞就是这类古典戏剧形式的典型范例,面具舞融舞蹈、歌唱和道白为一体,时而穿插讽刺幽默,面具舞的风格道白和服装各地稍有不同,直到20世纪一直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除了上面所说的表演以外,还有另一些民众喜爱的戏剧形式,例如,木偶剧、杂技丑角表演、五大广、别神(驱邪)具有一种萨满教仪式性质、和凤山假面舞,随着在20世纪引入西方文化,所有这些古典娱乐都衰落了。
但是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有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开始研究并采用诸如面具舞剧、萨满教祭祀礼仪、合唱剧等传统戏剧的体裁和主题在韩国文艺基金会每年举办的戏剧节上以鼓励各地的戏剧来演出,从韩国戏剧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常年有大批剧团进行演出活动,这与先前的文化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尤其对于当今文化交流频繁的首都首尔来讲,戏剧的演出更是相当活跃、广泛,仅在首尔大学路上的小剧场就有200多个,当你穿梭在大学路上感受到的是韩国戏剧事业的蓬勃与繁荣,每天各种各样的演出海报铺天盖地,大大小小的戏剧演出都是一道美丽风景线,艺术创作也是遍地开花,从喜剧到历史叙事诗剧、中小型音乐剧等各种不同种类的戏剧形式都可以存在。作为韩国的戏剧人,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他们是快乐的、轻松的,随心所欲的,真正合乎了中国“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一个戏剧社区或剧团,演出都有下午场和晚场,一两个月一换,每个剧团有自己固定的fans,戏做得好与坏是没所谓的,戏迷都给予支持。韩国的戏剧演出都是商业性质的,不同的剧场不同的价格,国立剧场约20000韩元,(人民币约140元)贞洞剧场约20000-30000韩元,小剧场约10000-15000韩元,节目单约2000-3000韩元。凡是来看戏的戏迷都是自己买票。韩国导演不受任何制约讲究创作的主观性、自由性、随意性,他们的导演敢于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的戏剧,不断兼收并蓄许多外来的元素,多数年轻导演能玩出特别新鲜的花样来,但是近一年来很多导演又回到传统戏剧的路子上了,他们借用韩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一种新的传统戏剧理念,目的也就是要发扬拓宽韩国传统民俗的艺术领域。
二、韩国电影的发展
从韩国1903年第一次上演电影到今天,韩国电影经历了一百多年,如今爆发出如此骇人的创造力实在不容忽视。韩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韩国的电影产业绝大部分由民间部门来主导,当然,政府的支援也必不可少,过去的独裁政府时代把文化作为宣传政府政策的手段,但进入民主政府时代后,这种势态发生了变化,民间主导着文化。另一方面,韩国政府对相应的文化产业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并进行大力支持,上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不再只是赚取票房迎合观众了,韩国社会的民主化不断扩大,社会的自律性与多样性的巨大提高电是社会性及文化性背景重要的一点,政治民主化使得社会充满活力,扩大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电影与电视剧的素材也不断多样化,提供了具有不同个性的多样性的文化土壤。所以说,韩国的电影一方面有文化保护政策,这一保护政策也是维持在文化多样性的最低水平上,韩国是小国,资源贫困,人口较少,它可以依赖的是国民的素质及文化的力量,正因为软性国力是韩国要走的捷径,所以政府对文化的关心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更重要的是,韩国政府虽然进行支持,但不进行干涉,这样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间的自律性,这一点上,政府与民间达成了模范性的合作关系。因此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把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提出要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危机之后,韩国致力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目标放在影像工业上,当年即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并且将原《电影法》中有关电影拍摄的审批审查制度改为“申报制”。其实早在1988年,韩国政府就制定了两项政策:一是逐步放开电检制度,允许影像人士随意拍电影和电视剧;二是加大对进口电影的限制,外国影视片不能随便进入韩国市场,这些政策促进和刺激了韩国影像工业的发展。
因此首尔各大电影院门口总是人群攒动,观看电影的群体不止是年轻人,无论老幼都兴致勃勃。由于新片上映不断,所以更换海报的周期与频率也飞快,而电影的海报广告,几乎都是韩国自产的影片,就是因为韩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电影产业,从而对外国电影的上映次数有效进行了限制,但是,韩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并非只得益于它们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仅凭这种文化保护政策也并非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让观众看韩国电影并不能唤起他们的爱国心,最主要还是艺术水准的高低为观众认可,观众是不会凭着爱国心去看电影和电视剧的,更多地还是要看到高质量的电影。也正是由于韩国文化的飞速发展才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一行,使他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韩国电影业不惜重金大量启
用新人导演,并在制作环境环节加大改善,这就使电视剧、电影的质量有很大提高。以前,韩国人认为韩国的电影、电视剧水平与西方相比有很大差距,现在则不然,韩国本土制作的电影毫不逊色于西方的优秀作品,正是观念上有很大的变化,民众才对韩国电影的认识和关心比以往时期提高得多,使得韩国观众现在更加关注本国的电影、电视剧了。
三、韩国电视剧的发展
不仅韩国人比较喜欢看韩国本土的电视剧,“韩剧”对中国确实是一个启示,想想每次在中国热播的韩国电视剧也一样招中国人待见,究竟原因何在?细细归纳,好像有以下几点:
1、“韩国电视剧注重包装”,无论何戏,韩剧从制作到包装都都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讲究的景观对观众都是视觉的冲击。韩剧尤其对演员非常善于包装,演员一般都是演一部戏成一部戏,很多剧都是为演员量身定做的,非常适合,在观众从美的角度进行欣赏时,便会忽略他们的演技。韩剧包装特别现代,能够带动时尚的潮流,韩剧中的男女演员被精心装扮得美得一塌糊涂,清秀或个性化的装扮造型让人眼前一亮,从上到下的搭配令人赏心悦目,不用演戏往那一站就是一种视觉享受。加之韩国的演员们多数在荧幕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的恰当与唯美也都是精心设计的杰作。尤其是爱情戏,演员情感的表现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都是韩国的或东方的,每个演员的优势被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
2、“韩剧演员表演较为真实”,韩国电视剧演员朴实生动的表演为韩剧赢得了观众,韩国的电视剧其实很简单,韩剧注重描写小人物和小事件,演员的表演必须朴素平实,大多数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戏及演员细致真诚表演打动了观众的心。韩国演员很敬业,在演技上很认真,女演员则表现出了东方女性的含蓄、内敛和敦厚的气质,这也使韩剧获得多方认同,尤其是获得中国老人认同的主要原因。韩国演员的表演很纯真,不做作,男女演员不仅是容貌与肤色的亲切,更是表演中体现价值观和伦理观上的亲切,表演的分寸感较好,在时髦的欧化外壳下,包裹着充满东方文化伦理色彩的内里,这也是中国观众所认同的。韩剧简单生动的对白,偶尔不同于国人的另类思维方式,演员非常生活化的表演形式和对于人物语言上的处理都比较能够抓住观众的心,让普通市民觉得在反映生活,这也构成了中国观众喜欢韩剧的又一原因。
3、“韩剧视觉艺术性较强”,影像艺术与技术在韩剧中完美的融合,也是赢得韩国和中国观众的原因之一。韩剧中高清晰的摄像器材带来近乎透明的色调,优美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韩剧画面精美,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渗透着浓厚的唯美主义情调。韩剧的拍摄很干净,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演员的化妆,相当讲究,极其干净,出现在画面里的人物各个光彩照人,为了卓越体现视觉美,华丽的服装选择和色彩的搭配也是煞费心机,还有场景的选择尽可能给观众以美感。另一方面,韩剧的剧情也很干净,对于以一些暴力或性方面的内容,韩剧会回避或轻描谈些,着重渲染人类所具有的普遍性。韩剧制作精良,具有较强的美感,韩国搞视觉效果搞得太有水平,从而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4、“韩剧体现较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韩国的电视剧其实很简单,但是它有着亚洲国家较为认同的审美趋向、价值观念和道德评判。韩国电视剧的观众面比较宽泛,全家老小都可以看一部电视剧,因为电视剧中基本人物都会有老少角色。韩国电视人对剧情的把握与控制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懂得在一个绵延得足够长的时间段里。如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使观众乐于与剧中人一起渡过一段共在的时光,从形式到内容上,结果经常都是体现忠实、孝顺、诚信、义气、宽恕、珍惜等。虽然韩剧揭示爱情、家庭、伦理等老套故事,但他们以现代时尚的拍摄照样体现同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韩国电视剧提倡家庭共同意识与孝心的同时,也演绎纯真而时尚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为永恒的主题,只要有那么一点点老样翻新,就足以激发观众的强烈观赏欲望。只有在韩剧里我们可以看见相对完整的浪漫,较为纯粹的爱情,韩剧里总是塑造出那种非常可爱的现实中没有而大家都渴望得到的女性,恰好这些共同的审美观也正是韩剧要竭力表达的,更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口味。
综合上述,韩国的电视剧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在其精良的制作下发挥了逾越文化、超越环境、提高国家形象的效果。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130300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学制:3年 所授学位:艺术学硕士 培养目标:本学科立足于粤港地区,面向全国,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方向:
一、戏剧表演艺术创作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立足于戏剧表演艺术基础理论和创作技巧的研究,掌握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及其创作规律。重视中国戏剧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关注欧美现代戏剧表演学的发展动态,研究本学科前沿艺术思想和最新成果,树立艺术创新意识。利用深港澳一体化的地域优势,借助实验剧场平台,进行表演艺术创作互动与交流。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结合,构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及实践能力、多元的创作技巧、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学生毕业后既可以胜任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创作和教学工作,也具备从事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能力。
二、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
本研究方向是以媒体融合趋势为背景,以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有声语言传播及社会交际语言传播现象为对象的艺术学科,分析和读解当代各类语言传播活动,并给予切实、有效的理论阐释和应对策略。旨在以信息传播为核心,以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新媒体发展趋势为立足点,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以有声语言为主干线或主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构建语言传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理论体系。其中广泛涉及语言传播艺术研究、有声语言艺术传播方法、主持现象与思潮研究、播音主持创作分析以及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史等涉及基础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研究。培养并强化学生分析语言传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播规律的研究能力以及驾驭节目的实践能力。
导师队伍:
1.本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14人,拥有博士学位7人。这些教师有的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有的曾在海外高校、研究机构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导师梯队结构合理,学术背景突出。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 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市厅级及横向科研项目近40 项;由教师创演的作品获“全国戏剧文化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20 余个。
导师团队成员:王婷、温鉴非教授,安红石、陈彩玲、王维斌、王晓航、吴熙副教授,陈仕国、尹迪、战迪博士。2.学术带头人与骨干简介:
一级学科负责人陈彩玲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学、戏剧表演理论、戏剧史论及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之《音乐舞蹈戏剧艺术鉴赏》的撰写。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奖、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主持参与多项社科项目。
学科方向带头人温鉴非教授,研究领域:表演学及导演学。著有《郭沫若戏剧研究论文篇目索引》、《表演艺术简明教程》;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曾获国家“群星奖”金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奖”一等奖、电视剧“金虎奖”金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表演奖。云南大学客座教授。
学科方向带头人王婷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博士;原中央电视台《对话》《大家》等栏目主持人。曾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主持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优秀奖,广东省高等教育“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著有《面对媒体的策略》、《电视谈话节目创作散论》、《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等5部,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广电总局课题、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课程设置:艺术理论与批评;戏剧影视美学;表演理论研究;表演创作方法与实践;语言传播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史论研究等。
教学资源:本学科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家话剧院、孟京辉工作室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担任教学工作,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定期开展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和演出活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深圳盐田电视台、深圳蛇口网谷、绿景集团、龙岗文化馆、深圳民族文化村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主持“宝安——深圳大学艺术创作与演出实践基地”、“深港澳大学生戏剧联盟”、“深圳湾国际艺穗节”等合作项目。
培养特色: 本学科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重视戏剧与影视艺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深圳的地域优势,加强与校外、境外高校及院团的合作,多渠道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搭建校内与校外、境内与境外交流平台,组织高层次学术活动;本学科将人才培养与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结合,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不仅胜任本专业方向的工作,也具备从事其他相关行业工作的能力。
就业方向:省市级广播、电视、戏剧院团,以及文化管理等专业领域;艺术研究部门;高校及基础教育等专业教育机构;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攻读博士研究生等。
对报考者的要求:本专业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所报考的一级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欢迎推免生,欢迎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报考。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045101教育管理(二级学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勇于教学改革的探索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适应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教育管理(中小学管理)
导师队伍
本专业导师队伍结构合理,既有学术研究精深、成果丰硕的校内导师如熊贤君教授、李臣教授、张兆芹教授、李东林副教授,又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如王水发特级教师、叶文梓研究员、吴希福校长等。导师队伍力量雄厚,校内导师都是具有博士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校外导师都是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的特级教师或中学高级教师。
学术带头人张祥云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及人文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任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2001年获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课程设置
我院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和专业素养提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同时,根据不同的教育实践领域,开设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教育管理方向有教育管理学、学校管理与实务、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等。
教学资源
我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有充裕的现代化教室、便捷校园网及WIFI、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建有教育硕士研习基地8个,包括南山教科研中心、南山实验学校、华侨城小学等。
奖助体系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根据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励制度和教育硕士学生评奖规则,设有由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毕业生构成的奖励体系。
培养特色
根据教育实践的需求,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形成了教育情感养成、教学经验反思、课堂教学改进、综合素养提升四位一体的培养特色。
1.教育情感养成。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深大校园的人文和教学资源浸润,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熏陶,涵养教育硕士学生的教育情感,助力学生教育信念的确立。
2.教学经验反思。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经验,提高学生利用研究工具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
3.课堂教学改进。通过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课堂研究的基本工具,课堂改进的基本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综合素养提升。借助多元、开放的大学讲坛,开阔学生视野,跨越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去向主要范围是广东省和周边省市,主要职业分布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行业等。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以往生源情况
本专业以往的生源构成,主要来自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其中70%左右来自深圳市及周边城市中小学,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数据可咨询研招办
对报考者的要求
教育管理专业要求有三年教育工作经验。
初试:
笔试:写叙事或抒晴散文题目《城乡之间》。
面试:故事接龙题目《回家》(十人一组)。
复试:
续写故事两千字。
材料:“她下夜班回家,一男生跟着她,她发现了„„” 面试:
综合素质。
近几年国内的影视文艺发展很迅速,优秀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同时过去一度失宠的话剧、戏剧等艺术形式也重新受到大众的重视。这些表演和影视作品都离不开好的灯光设计和舞台设计,这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主要到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工作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影、电视系统和其它专业文化艺术部门担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工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美术基础、影视技巧、场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还要学习文学、美术、艺术理论及其艺术欣赏等基础知识,因此具备了电视美术设计、道具设计及制作、服装设计、化妆设计、电视照明设计、电视节目和频道的视觉包装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广的就业前景。截止到 12月24日,39823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555元,以上工资3555元,6-7年工资3749元,0-2年工资4144元,3-5年工资5233元,8-10年工资7149元。
据统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威海、3、杭州、4、西安、5、苏州、6、东莞、7、天津、8、青岛,平均薪酬在4119元。
一、影视剧服饰
影视剧服装在创造角色外部形象的同时, 也以一种直观的语言揭示着角色的内在气质。影视服饰的发展就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真实写照。服装和演艺活动的完美结合, 是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互相渗透和组合, 是彼此的延伸和链接, 是多学科的重组, 它折射出社会历史背景、人文风俗、价值观念和审美力等。影视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 而服饰文化首先是一种形象、直观的物质文化, 但在这一形象、直观的物质文化物中, 却又包含着极其广阔、深刻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容, 因而具有无比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容。就电影中的服装而言, 戏服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 它是角色的一部分, 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 通过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电影内容。
在视觉艺术中, 服装颜色的运用对影视画面有着决定作用,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主要颜色是金黄色, 尊贵的颜色, 帝王的专用色。金色的盔甲, 金黄的菊花, 使整部影片颜色纯度更加饱和, 带来强烈视觉感官效果。而《夜宴》的服饰就用了比较暗的调子, 运用大量的灰白色, 显示剧情的悲观气氛;《大明宫词》中华贵的唐代宫廷服饰, 指代了唐代的繁荣, 《金粉世家》中的服饰以婉约精致的旗袍、考究的西装、洋服反映出三十年代富商家族的生活背景[2];在影视艺术中, 服饰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同样也起着修饰画面的效果, 服饰的色彩、造型, 都能反映出剧情的年代和社会背景。因此, 服饰在影视剧中有着烘托气氛、交代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修饰画面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动画造型要在美术设计的原则下工作, 要符合影片的表现要求, 风格统一。服装造型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动画片画面的美术风格, 同时也会影响到动画片的动作语言风格, 动画片中相应的造型会产生相应的动作。如美式动画团块化、弹性的造型, 必然会产生弹性、惯性的动作, 强化细节表现;日式有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的俊男美女的造型, 弹性不宜过大, 片中人物除特殊口型外, 属直接、纯粹、总结性的表现;而中式线条流畅的造型, 决定了轻盈流畅的曲线运动方式, 可谓虚无缥缈的、理想化的表现。如《大闹大宫》里脸谱化的造型来源于主创人员对京剧的爱好, 背景建筑舞台式的处理使得美术形式完美统一, 孙悟空在空中的运动象羽毛或飘带的曲线运动模式, 恰是东方理想主义的最好注解。[1]
动画片是电影四大片种之一, 在服装设计方面与影视剧服装很大程度上有一致性, 动画中的角色与演员基本是类似的, 但演员不如动画造型好控制, 因为演员在外形、性格、语言、能力、修养、再塑造及化妆等各方面, 有太多不可预料的因素, 动画片中的造型不会存在诸如此类问题, 可随心所欲创作更接近所需的形象, 再按动画规律使之完善, 从而与想法之间的距离缩到最小。两者都会运用虚拟手段设计角色服装, 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动画中人物的外部特征有一定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特性, 共性体现在类型化的人物性格如表现英雄、聪明、勇敢、敏捷、本领高强。特性体现人物要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 (如图1、2) 《蝙蝠侠》和《超人》两片中的主人公同是英雄, 但故事不同, 造型不同、色调不同、服饰不同、英雄的性格也有不同。
二、戏剧服饰
动画片融合了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 它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刻、产品、建筑、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 甚至向自然科学借用了很多东西。这种借鉴不是简单的拼凑和混合, 而是经过改造后, 由于多元文化的介入而产生出的新的表现方式及思想性。其中戏剧中的服饰对动漫服饰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称戏曲。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穿用的服饰, 称为戏衣, 又称作“行头”, 在现代也称剧装。中国戏曲传统剧目, 也有现代剧目, 但不论何种剧目, 人物的着装都有别于生活中的服装, 也与表演手法及演出服装相对写实的话剧、影视剧中的服装不尽相同, 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3]戏剧服饰具有程式性、可舞性、符号性和装饰性的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在人物造型及服装色彩的运用所达到的水平, 在世界舞台史上是罕见的, 这种突出的成就概括地说:一是造型的程式化, 二是造型的装饰性。
整体比例与局部夸张美 (长短、大小、粗细等) 、繁的秩序与简的单纯美、对称与均衡美、黑白灰变化与层次美、图案形式与人物身份的标示美。对戏剧服装来说, 服装色彩、图案在戏剧中往往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效果。服装设计师常利用其所具有的鲜明、刺激、活泼的特点, 通过对色彩、图案的调度, 创造出丰富的气氛, 如悲壮、沉闷、喜庆感等等。
《宝莲灯》的来源甚早, 流传也广。早在宋元南戏中就有《刘锡沉香太子》, 元杂剧中有《沉香太子劈华山》。京剧、越剧、川剧、秦腔等多个剧种都有这个剧目。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为人熟知, 传奇的色彩和民族的特性, 使熟悉的题材“陌生化”给观众提供新的审美经验。影片中的服饰设计与戏剧服饰的程式化和装饰化有着相似的作用, 三圣母与沉香的衣着色彩鲜亮,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 (如图3、4) 。服装的色彩及款式带有一定的符号性, 传达着作品的背景, 展示出鲜明的画面服饰特征。
小结
动漫服饰来自现实服饰, 根据扮演角色的需要和民族艺术的精神, 选择和再创造了现实服饰, 从而形成了作品中丰富多变、突出角色特征的服饰体系。现实服饰的基本形制是“上下分属、整合一体”的式样和“上下连属、整合一体式”的式样, 服装的基本性质是从无限丰富的服装的具体款式中抽取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服装本质形状样式。所以, 无论动漫作品中的服装是多么复杂纷繁、创意, 也都是在这两种基本服装形制基础上的创造、发展和变化。
通过分析动漫作品中的服饰造型与影视剧、戏剧中的服饰关系, 作为虚拟存在的动漫服饰与现实服饰互为影响的认识已得到认同。动漫服饰在受到现实服饰影响的同时, 也接受了影视剧、舞蹈、戏剧和绘画等服饰的影响, 其中生活服饰是它的基础和原型, 作为动漫服饰的母体, 经过艺术创造的动漫服饰是对它的派生和丰富, 影视剧、戏剧服饰设计的程式化与装饰性同动漫服饰设计一致。服饰在动漫作品及影视剧、戏剧作品中都具有表现角色、营造独特视觉效果的作用, 影视剧服饰、戏剧服饰为动漫服饰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两种艺术元素相互影响互为增益。
参考文献
[1]潘明歌, 动画角色造型浅析[J], 美与时代, 2003, 8, 82.
[2]徐南, 服装在影视中的作用[J], 戏文, 2007年第3期, 97.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随着我国戏剧影视业的迅猛发展,国家文化大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号召下的新兴专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的摸索和改进,逐渐朝着规范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大多数院校里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课程设置分为专业技能课程和文化类课程,呈现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这两者之间本应是相互融合、协调配置,共同为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而服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两者之间并未能达成一种合作的关系,相反出现了重视“技能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文化跛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培养戏剧、影视编导为主导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剧本写作和文化创新的能力,因而,文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本文就如何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更好地应用到专业的学习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本文讨论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文化类课程是区别于专业技能课而言的,与公共基础课如政治、体育等相区别的文化基础课,如艺术概论、中外文化史等。这些文化基础课与戏剧影视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艺考生文化基础较差。同时,授课老师并非本专业老师,加上课时较少,造成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需要,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文化类课程的资源优势,改变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本文认为,要实现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关键在文化课教学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类课程的实用性并将之进行有效的转化,让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辅相生。具体就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而言,我们应找到文化类课程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共通点,并将其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突出,从而达到将这类知识灵活地运用与转化的目的。
戏剧、影视艺术是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师生往往以“专”为荣。专业技能课因在短期类就能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或者技能,获得一定的成效,而备受青睐。相反,由于文化课的课程性质,并不能让他们得到立竿见影的实效,加上传统教学方式的常规化,往往使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教”和“学”是相互影响的。学生文化课消极的学习态度,也使得老师的授课没有积极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文化课教师在学校没有地位,属于“第二、三世界”人群,老师觉得没有成就感,自然对授课没有热情。文化课被“漠视”,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是高等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文化课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单纯的就“文化课”讲文化,与专业脱节的现象。相反,老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戏剧影视的相关知识,关注戏剧、影视的热点现象,成为对戏剧、影视艺术能略知一二而不是“门外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善于寻找戏剧、影视与文化类课程融通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戏剧、影视的现象与内容有效地渗透、融入到文化课程中,在教学设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现过程中体现鲜明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课堂的特色。将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这对文化课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它要求文化课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只要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能改变观念,有意识去提升自身的素质,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能结合专业谈文化,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者,要加强学生对文化课的认识。文化课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会到文化素养是他们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好文化对于他们的专业课乃至人生都有很大的辅佐、促进和提升作用。毕业于影视专业的学生的确动手能力很强,在就业中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往往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后劲显得不足。当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短期时间内完成技术培训之后,影视专业学生的优势就失去了,而综合素质更好的学生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在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实践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依然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为紧要。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博大的思想情怀,是难以产生厚重的艺术作品,也不会产生艺术大师的。我们应该纠正学生的观念,改变他们知识面狭窄,文化素质欠佳的状况。那就需要真正的把戏剧影视学学科的底盘做大、做广,而不是局限在戏剧或影视专业上,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了将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程很好的融合起来,就要挖掘文化课与戏剧影视之间的契合点、共通点,准确抓住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授课内容。例如,在导言课讲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这门课程的性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同时,在整个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重把影视作品和文化现象结合起来。比如讲到西方文化史的时候,可以列举神话题材的电影《诸神之战》、宗教类型的电影《耶稣之死》、《七宗罪》、《肖生克救赎》等等深受大众喜欢的高品质艺术作品来阐释西方文化对影视的影响,让学生轻松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心悦诚服地认可课程学习的意义。
再如,文学作品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文学史的概貌,因此,必须重视文学史常识的普及。然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竟不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因此,文学类课程授课的重点不在传统文学知识点的学术性展开和强化。文学与戏剧影视之间的关系密切,戏剧影视作品有很多是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尝试和突破,在有限的时间里理清文学史发展的基本框架和主脉络的基础上,找到文学与戏剧影视艺术之间的融合点,以此拓展课程的内容,丰富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如在讲授西方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时,可以选择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比较同一内容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改编的意识,获得转化的能力。
戏剧与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融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绘画、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艺术鉴赏类(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的讲授,要力图结合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形式在戏剧、影视中的应用。比如电影画面的解析要运用到绘画知识,表演分析要运用到舞蹈和戏剧知识,电影配乐分析要运用到音乐知识,电影中的取景要运用到建筑和绘画知识等。这些不仅是戏剧影视中有效的一部分,同时,这些艺术形式的创新也会给戏剧影视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艺术鉴赏类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绝不是仅仅以音乐、舞蹈、绘画等为内容向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巧,而是要将这些知识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鉴赏,引导他们在光色声影中探索电影的奥妙,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审美能力。
“如果说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那么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1]当前世界上,以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为主流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进行,人类生活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储存知识不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2]这对高校的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公共文化课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学习内容更多的是陈述性知识。因此,改变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在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信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要求教师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影视艺术专业知识和相关现象,进行导入性教学。如,在《中国文化史》课程的讲授中,就可以将武侠电影在中国一直受欢迎的情况进行导入性教学。如“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其流畅的对话、曲折的故事、近乎舞台和电影手法的叙述,被公认为是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的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中就可将电影《半生缘》、《色·戒》联系到张爱玲的作品讲解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实践性、情境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其次,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手段。其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形象生动,视听冲击力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舒缓听课疲劳,可以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与质量。文化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所授内容丰富多彩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第三,考核方式多样化。文化类课程的人文性及基础性是无法通过终结性评价得来的,一张试卷显然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课程的考核可以多形式、多角度的展开。在形式上,从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评形式转变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考评形式;在内容上,从对文化知识点的考核为重点,转变为考察学生将文化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的能力方面。在考评标准上,从考评标准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的模式,将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信息收集等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等能力纳入考评的标准中。总之,教师要更新考评观念,改革考评方法,立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展现技能和文化素质培养的平台。
[1]小木虫.信息时代的教育[EB/OL].[2014 -11 -01]http://emuch.net/fanwen/52/2561.html.
【苏州大学戏剧影视】推荐阅读:
苏州大学专业10-01
10年苏州大学11-06
苏州大学637历年真题09-15
苏州科技大学新生入学手册06-14
苏州大学药理学题库07-26
苏州大学票据管理办法09-25
苏州大学病理学整理09-27
2024届苏州大学毕业研究生须知07-23
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资料微观经济学习题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