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者如何看简历(精选11篇)
两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为了一名hr,负责新员工招聘工作。我刚在网上公布了招聘信息,过两天打开信箱,发现里面已经躺着200多份简历。我不停下载,又不停收到新邮件,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又过了一天,我再次打开邮箱,发现里面已经300多封信了,这还是我下载和删了100来封以后剩下的。感觉毕业生都疯了似的。现在,我实在看得眼花缭乱,所以我来这里休息一会儿,写点感受,如果有幸被正在找工作的师弟师妹看到,也许会对他们有点启发。
关于专业
如果你正准备考大学或者考研,那奉劝你选一个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什么是技术含量高呢,也就是说,你学了这个专业后,你会做的工作不是没学这个专业的人干得了的。如果你已经快毕业了,那就没办法了,自己默哀吧。我们单位招一个行政管理岗位的人,收到不计其数的简历,什么专业的都有,因为这个岗位似乎学什么的来干都能上手。看简历看到后来,我都不怎么看投这个岗位的简历了。但是,我们招技术岗位,收到的简历却不多,基本上每份简历我都下载保存了。
关于简历
一开始我每份简历都看,也看得比较仔细,后来我发现,这样看下去,我似乎永远都看不完。特别是应聘行政岗位的简历,我基本上只看看来信的标题,觉得感兴趣的再打开。我喜欢标题上写清楚应聘岗位和应聘者学校、专业以及一些重要基本信息的来信。不过,作为应聘者来说,如果你的学校专业很牛的话,建议一定在标题上写清楚;如果你来自非著名学校非竞争性专业的话,最好就别写了,否则很容易信还没打开就被delete了。当然了,你可以写一些你觉得优势的东西,如党员、n年工作经验、擅长**等诸如此类的简短语句。
在邮件里,一般应聘者都会写上一封自荐信。我看见有一些应聘者会在自荐信里列出自己的优势,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废话、套话就不必说了,没有招聘官愿意浪费时间去看那些东西。
有的应聘者喜欢把简历作为附件,有的喜欢直接在邮件正文里贴简历。而我作为招聘官,喜欢的是二者兼有,正文里贴着简历,便于我一目了然地了解应聘者,附件里贴简历,便于我立即下载。所以,建议应聘者不要怕麻烦,简历多贴两个地方没什么坏处。除非招聘单位有其他要求。
如果你长得够好看,可以把照片附上,如果不好看,最好不要贴了,免得给自己减分。简历里千万不要有废话,更不要有错别字。
有针对性地投简历,不要过分强调自己与所应聘岗位不相关的技能。比如,就想招个搞行政和人力资源的,你非得强调你英语过八级,翻译过多少多少东西,口语多牛等等,那可真是不幸,我这个岗位几乎用不到英语,你在这个岗位上真是太屈才了,为了不让你以后跳槽,还是现在先请你另行高就吧。也就是说,我们要招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只要相对优秀并且合适的就可以了。
这些东西,我以前作为毕业生也很多不懂,费力在简历上添加很多东西,以为那样就可以表现自己的优秀。现在换了个对立的角度,才知道什么才是最抓眼球的,而什么是让招聘官一笑而过的。
尽管我们正被大量新兴的破坏性技术和应用所包围,人力资源却仍未改进他们评估未来劳动力的手段。传统的以个人简历为中心的招聘模式已远远不够,因为它们无法准确描述出如今领导者所要求的合适的素质才能,而那些过时的标准也使许多有才华的人甚至连一个机会都无法得到。
简历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缺陷,它强调了应聘者过去的业绩和经历。但是,简历更加注重展示技能,对价值和行为方面的鉴定则帮助不大。一般来说,简历是无法区分技能和能力的,前者主要指知道如何去做某事,而后者则指能够出色、可靠并轻松地完成这件事。
山姆·米德是伦敦一家新企业——Saber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专门从事劳动力科学的研究。他反复探讨了关于简历的问题,并引申到了如今普遍存在的应聘机制。这种机制只能显示某一个应聘者是“合格的”,而并非是“合适的”。尽管简历可以将应聘者的技能与职位相匹配,但它们却无法预测应聘者能否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并和未来的同事打好交道。
个人简历使得招聘者过分关注成绩、就读大学的名气以及之前的工作经验。这些招聘标准的问题在于他们会倾向于那些来自更富裕家庭的应聘者。这些家庭通常有更多的人脉和关系网,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而且能负担得起名校的高额学费。另外,上层社会家庭培养出的孩子也更习惯于那些社会规范,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合人心意。
这一过程已不再可靠,因为它将收入的不平等转化成了工作机会的不平等。虽然企业宣称很愿意广纳贤才,但通过简历挑选时总会把那些付不起学费和做不了免费实习的应聘者排除在外。最终,这些人通常只得到薪水较低的工作机会,工作前景也不乐观。例如,最近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75%的法官、67%的医生、75%的财务主管和50%的首席执行官都是来自相当富裕的家庭。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真正愿意广招贤士的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简历筛选流程。招聘者必须通过考察能力来找到最有潜力的候选人,也就是那些能成为英明的领导,有能力在瞬息万变、互相依存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人。
新的工具和招聘流程能够帮助招聘者开辟更多样的人才库,并接触到那些曾经被拒之门外的候选人。如果招聘公司不再看重那些强调技能和经历的简历,而将目光转向应聘者的社会情感、认知和行为特征,那些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将能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使用智能数据来改进招聘流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做准备,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其亚特兰大总部正通过数据导向型策略来提高创新;一些新兴企业如Seedcamp通过心理图案学(即对于人格、兴趣等因素的研究)挑选出成功几率最大的团队;还有一些科技公司,如位于澳大利亚的Kestral公司则通过团队优化选出能力最强的员工。
成功的人员配置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合适”,因此招聘者需要考虑一些除了简历之外的因素。Saberr公司很注重应聘者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具体的行为特点,从而创建出一个度量映射,这也是他们数据导向型人力资源战略的核心元素。公司通过演算法来处理基本的价值观、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人的多样性,从而预测应聘者和未来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能达到何种程度。这一算法使得公司能够“预测”新员工是如何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的。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如IBM也通过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和个人的关系网来帮助创建“社交商业”,从而决定员工的合适程度,并将其定义为“通过社会合作和数字体验,创造更为有效的工作经验的能力”。还有一些公司如位于旧金山的Quid公司通过语义分析的途径,形象化地描述了网络上人们在哪些地方关注最多、最能体现创造力,并且投资最多。尽管这一工具主要由私募股权投资者和广告公司来使用,但它在招聘行业的前景却十分广阔,因为它可以让人事主管了解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都用于何处。
虽然还有很多隐私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像Saberr、IBM和Quid这些公司,它们通过智能科技预测未来员工的行为以及与工作环境的融合程度,指明了人力资源获得与发展的未来,而这些都是简历所做不到的。这些“规则改变者”正在帮助企业从各个阶层广纳人才,改革公司招聘和寻求人才的机制。
1.银行招聘范围及条件: 一般情况下,银行校园招聘会因为地域、部门以及岗位的需要设定相应的范围和条件。如:院校要求、专业要求、英语要求、能力素质要求等。具体要求可参看各行具体岗位的招聘信息;2.银行网申筛选条件: 由于每年报考银行人数较多,银行必须通过网站筛选或HR人工筛选,最终一部分同学才能进入笔试环节。每个银行根据自己的招聘岗位以及对于人才的不同要求,所设置的筛选条件也是不一样的。筛选的条件包括(但不局限于)学历、学校(211/985院校)、专业、CET4/CET6(具体分数以上)、GPA、实习经历、学生工作、奖学金状况、生源户口所在地、开放性问题的答案等
3.二者关系: 可以通过银行招聘的条件来大致确定各银行在筛选简历时所设定的筛选条件。确定关键字,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完善简历,以便顺利通过筛选。
下面我们来看工商银行的简历筛选条件:
(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仪表气质,身体健康。(二)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3年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统招统分)和初次就业的海外院校留学归国人员。其中:境内高校毕业生应当在2013年8月前毕业,并获得国家认可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和学位证;海外院校留学归国人员应当在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毕业,并且在报到时取得国家教育部的学历(学位)认证。
(三)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相关条件如下:
1.大学本科毕业生,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CET4)考试(成绩在425分及以上),或托业(TOEIC)听读公开考试630分及以上,或新托福(TOEFL-IBT)考试75分及以上,或雅思(IELTS)考试5.5分及以上。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成绩在425分及以上),或托业(TOEIC)听读公开考试715分及以上,或新托福(TOEFL-IBT)考试85分及以上,或雅思(IELTS)考试6.5分及以上。
3.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至少达到专业英语四级(TEM4)含以及以上水平。
4.主修语种为其他外语的,应通过其他相应的外语水平考试(如专业四级、八级等)5.以上外语考试成绩及证书须在有效期内。
(四)海外院校留学归国人员的学历(学位)、外语水平等条件与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生相同。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370238299(五)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系统软件,具有较强的 学习与 沟通能 力及良 好的团 队协作精神。
(六)以财会、金融、经济、贸易类专业为主,同时招聘部分计 算机、法律、管理等相关专业生源。
整体来说,简历的筛选以个人基本情况为主,进行初步的职业匹配。
备考神器:
一、陕西金融人官方微博:http://weibo.com/offcnjinrongren
二、中公金融人官方微信:yhzpks
扫一扫,有惊喜
在准备简历素材、挑选简历格式、着手创作简历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可以用来作为戒条:Your resume is scanned, not read(YRIS)。为什么让求职者以此为鉴呢?因为招聘者就是这样在做。
“筛选,筛选,自然是先筛后选。”招聘人员筛选简历时,“电眼”一开,只需5秒钟左右就可以得出扫描结果。写得好的简历先放在要保留的那一摞儿,一会儿慢慢看;而写得不好的简历(格式不规范、打印不工整的简历)则会被毫不犹豫地扔进垃圾桶。垃圾桶被招聘人员习惯地戏称为“人才库”,所以你得到的回复可能是“我们已经把你的简历放进了公司的‘人才库’,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会予以考虑”。
任何一个知名的大公司,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递上简历,如果你的简历写得太差,它们根本就不会为你保留。因为这些公司认为,一个人连推销自己的简历都写不好,将来进了公司,自然不能打动客户、赢得订单。公司肯定不会要说件事情也含糊其辞,让人完全不知所云的人。
简历要控制在一页之内
YRIS还说明写的内容千万不要多,而且要控制在一页内,因为没有人会认真看你的简历。一方面,简历要写得精练;另一方面,简历也要力求精彩。你会问:“万一简历写得好,短时间内招聘人员看不出来怎么办?”这种担心没有完全必要,因为招聘人员就靠这“吃饭”,你千万不要质疑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效率。
如果你怀疑招聘人员看不出你简历的好坏,那么只有两种解释:第一,你对招聘人员的工作性质还不了解。假设你是出租司机,经常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出出入入,自然对北京的胡同了如指掌,而一般的行人就会觉得很难记住。第二,说明你对专业简历的行文格式还不熟悉。美国很多职位很高的大老板,在看下属写的东西时,一点点小错,哪怕换了一种字体,漏了一个逗号,多了一个空格,都能及时指出来,因为他们的专业素养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你对他专业素养的质疑,无疑表明你不了解这类公司、这个行业。即使你进了这种公司,如果不注重提高,也很难成为他们当中合格的一员。
原宝洁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现任拓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王拓轩先生说:
中国人善于“遣词造句”,喜欢运用夸张手法和美丽动人的词句,只要觉得可能会给自己的颜面增光,都会大笔一挥,“信手拈来”,不计后果。在面试中,作为招聘者,虽然我们会按照招聘的要求进行提问,但是如果应聘者的简历中提到了一些新奇的话题、突出的成绩或者明显不合逻辑的工作内容,我们会给予高度重视,问个清楚。也就是说,“简历中的任何字句,都有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
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采访对象:人力资源经理姜水女士
挤出简历中的“水分”有高招
说到简历的筛选,姜经理告诉记者程序有两道。先是普通筛选,主要根据性别、专业、年龄淘汰;接着细选,主要是看工作经历、技术水平。在条件同等、多选一的时候,学历占优势。
每次人才招聘中,住总地产招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占招聘总人数的10%~20%。看应届毕业生的 时,主要看专业是否对口、在校的成绩、参加的社会活动、担任的社会工作等。
作为积累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在谈到如何慧眼辨别真假“美猴王”时,姜经理透露了几点小玄机。首先把求职者担任的职位和发挥的作用对应起来考核。比如,对方原来担任的只是一个大公司的普通人事主管,那么,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薪酬设计等重要决策性工作,是不可能由他来独立完成的。所以,如果对方在这一点上夸大业绩,就会露出破绽。
人力资源的四个核心环节是“选用育留”。相比“用”、“留”和内部培养,选材更困扰现阶段的成长型企业。
小企业一般都是社会招聘为主,而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越来越多的领导意识到,必须培养“子弟兵”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优秀人才储备,于是校园招聘就逐步成为其主要选材手段。
那么,校园招聘中让企业感到困惑的地方有哪些呢?
第一,学生对企业不感兴趣。每年的九月十月和次年的三月四月,是校园招聘的集中时间。一些国内一流高校,一天十多家企业开宣讲很是常见。残酷PK的结果是,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或知名企业的宣讲会现场人山人海,而成长型企业却因知名度等问题,宣讲会现场门庭冷落。
第二,招到人却留不住人。不少企业发现,辛辛苦苦招了几十个应届毕业生,半年不到,就走了一半甚至更多。原因是什么,老总们百思不得其解。
校园招聘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最重要的一点是“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好校园招聘,有几个环节需要注意。
一、宣讲前的宣传
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当浩浩荡荡的校招工作小组踌躇满志地杀到宣讲现场,却发现诺大的宣讲课室来的同学还没有工作人员的——是不是很尴尬、瞬间崩溃?之前精心准备的课件和诱人的待遇要说给谁听?反之,当看到教室里人头攒动,过道里门口窗外都挤满了进不来的同学,甚至连前排地上都坐满了同学,工作人员是不是变得士气高昂手脚麻利,宣讲嘉宾状态也大受鼓舞,表达的内容因此也更有感染力?因此我们说,好的宣传是校招成功的一大半!
宣讲时间和地点确定后,比较常规的宣传手段有在校园区(包括附近其他学校)张贴海报;与学校就业办联系,在学校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在学校BBS上发帖子并安排人每天顶帖子;在专业网站上发布信息;在宣讲课室的附近和现场悬挂横幅、大型喷绘背景……考虑到与时俱进,还可以开通招聘专用微博、制作校园招聘网页、设置独立邮箱收取简历等。
在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最好在学校招募一到两名校园大使协助完成上述工作,他们能让张贴海报、顶帖子等工作内容更落地,尤其是部分学校的BBS还只对本校学生开放;二是宣传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考虑到海报可能被覆盖、撕毁等情况,要作第二轮、第三轮重复张贴的安排;如果宣讲不止去一个城市,那么最好能在每个城市安排一名接口人。接口人的任务包括提前考察宣讲场地、面试场地,与学校确认是否能挂横幅和喷绘背景,是否有电教化设备,以及是否需要为工作组借车、打印资料等资源协调的事宜。
二、课件和物料准备
一场成功的宣讲会需要准备哪些课件和物料呢?我们倒着看。
首先是宣讲过程需要一个精心制作的PPT,内容应包括企业想要传递的主要信息点,例如企业的基本情况、本次招聘的需求、招聘的流程等。宣讲嘉宾的临场发挥是很重要的,但应该在一个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点和语音传递造成的信息扭曲,尤其是要在多个地点进行宣讲的情况下,这点更为关键。
其次是一段精彩的企业宣传片。有条件的企业最好能为校园招聘制作一段宣传片,可以考虑在宣讲会正式开始前播放给先到场的同学们看,也可以设计为宣讲正式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其内容与PPT互为补充,重要信息则可用不同表现手法重复出现,以便于到场的同学们加深印象。宣传片虽然不是必选项,但我们依然强烈推荐。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学生,面对两个差不多的企业时,也会觉得制作了专题宣传片的企业更重视这次校园招聘,更有实力,宣传片让人觉得企业相对更规范。综合以上感觉,同学们是不是更容易在宣传片的辅助下产生对企业的好感和放大加入该企业的愿望?
再次是现场布置和前期宣传所需要的物料,例如海报(室外张贴)、折页(现场发放)、易拉宝(现场摆放)、横幅(室外宣传)、背景喷绘(会场布置)、工作证(工作人员佩戴)等。通常在企业里,HR部门可向市场部门(或宣传部门)提出需求,由市场部门(或宣传部门)负责制作。
最后是面试笔试的试题。这个是招聘最基本的要素,本文不花篇幅介绍。
至于宣传片和物料该如何制作,我们建议交给专业公司即可。HR部门和市场(宣传)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以确保招聘意图和企业现有素材的选择相吻合。
是不是做了这些就够了呢?表面看,确实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还差得很多。例如,虽然我们确定了面试的题目,但如何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来判断被面试者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呢?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面试官也有一百个判断标准。
讲一个实际的案例吧。前不久,笔者主持了某个企业的校园招聘项目,自己也参与单面和群面的各个环节。在与企业一个资深业务经理共同面试某学生时,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性判断——该学生简历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的经历,业务经理觉得经过了这么多的社会实践,该同学肯定能很快适应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个值得选择的人才;而笔者认为,该生社会实践太多,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恰恰是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毫无提及,这样的学生极有可能对学习很不重视,直接影响了理论功底的积累,可能会缺乏培养前途。笔者费了很多口舌解释,这次校招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企业3-5年后的中基层干部,操作实务的能力作为一种较为容易培养和习得的能力不应是现在重点考察的,而底蕴、性格等要素却更为重要。虽然最后按笔者的意见处理,但笔者却在反思,是不是我们宣讲前对面试官的培训还做得很不够?如果以后还做类似的项目,作为专业服务公司,我们是否更应该加强内部的沟通,不但要一个声音说话,还要尽可能一个思维做判断。
简单的讲,一个完整的宣讲会必须的课件还有:《企业简介》、《招生简章》、《校园招聘执行手册》、《答疑(标准版)》、《简历删选标准》、《结构化面试题库》、《结构化面试评分细则》、《笔测题(主观部分)评分原则》、《无领导小组讨论(群面)题库》、《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细则》。其中,选材内控标准一般在《简历删选标准》和《结构化面试评分细则》中体现。
由于每个企业招生方向和招聘模式的区别,其宣传手段和宣讲及测试环节的设计也必然千差万别,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很可能是挂一漏万的。我们主要强调的是一致性:招聘需求与招聘环节设计的一致性、工作人员口径和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但是,如果对于选材标准还不清晰的话,建议先进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本文不赘述。
三、宣讲会现场控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宣讲会本身无疑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关键时刻,但宣讲会现场往往又是最不可控的一个环节。如何搞一场漂漂亮亮的宣讲会,为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呢?
宣讲会现场最大的风险点就是“门庭冷落”。因此,在宣讲会的前夜,我们应当整理在线投递的简历,并通知部分符合企业需求的同学来参加宣讲会。如果收到的简历不多,则建议略过筛选简历,通知所有投递了简历的同学。同时应准备好人手在宣讲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去人流集中的教学楼、食堂等地方发放单页,以增加现场人气。
相应地,我们应该回顾之前的工作——在与学校确定宣讲场地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估量企业的影响力、招聘时间段、学校未就业人数等因素,不可盲目追求课室的气派。通常我们宁愿选个100人的课室挤满150人,也不愿意300人的课室来了200人。气场,对后期的面试签约环节影响很大。笔者亲历过某国内名校同一天有十几个企业来宣讲、同一个时间段有4个企业宣讲的惨烈PK场面,确实就有企业来的工作人员比听宣讲会的同学多的情况。试想一下,如果您遇到那种情况,这宣讲会还开得下去吗?
宣讲会第二个较大的风险点是宣讲课室的临时调整,包括时间调整和地点调整。笔者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定于下午3点在西南某高校宣讲,当天上午9点,学校工作人员通知由于线路检修,该时间段将停电。经与学校工作人员确认晚上有电后,我们将宣讲会改期到当天晚上7点。但是下午6点,也就是改动后的宣讲开始时间一小时前,学校就业办的老师通知我们,晚上宣讲课室不能供电,理由是总务处不同意晚上加班发电,就业办无法协调,所以只能“sorry”我们企业了,要求企业再次改期。我们提出希望另借一间有电的教室来宣讲,回答是教室归教务处管,现已下班无法协调;我们提出通过校园广播告诉学生宣讲变更的事宜,回答是广播站归团委管,同样没法协调……在这个学校的宣讲会最后效果如何,大家应该想得到了。当然,这可能是个极端的例子,在这里告诉大家,主要是想告诉各位,不要太乐观,校招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大家尤其不要用企业的思维去推测学校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在之前其他学校宣讲时,就在进行人员储备,因此某一站的意外并没影响到整体的招聘计划。)
具体怎么应对这样的窘境,应该说没有太多固定的模式,重在“变通”二字。和一位老总聊天的时候,我们也曾聊到这个问题。笔者问,如果你主持的宣讲会现场只来了10个同学,那你怎么办?该老总回答也挺有意思,“直接收了简历,笔试面试先取消,找个能喝茶的地方,大家坐下来边喝茶边彼此了解”。其实这样就挺好,迅速离开那个让自己尴尬的环境,别傻乎乎还站在那让空荡的教室中嘲讽自己。又回到开始说过的内容——气场,很重要!
如果来的人太多呢?富人当然也有富人的烦恼,但总归没有挫败感。这个时候,花一点点时间来让现场的秩序稳定下来,不要让同学们觉得场面乱哄哄的,以免产生“这帮人控制不住”、“他们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负面判断。当然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加班的准备,因为接下来要处理的简历、要安排的面试笔试的工作量就会大很多。说到这里,又需要回顾下以前的工作安排:我们的时间安排是不是会太紧太理想化呢?在广州进行的一场宣讲会上,人数大大超出我们预期,仅仅通过笔测要通知进入群面的人数就有120人之多。当天晚上工作人员输入电话、分组、分拣简历、打印资料等搞完就到了凌晨1点,次日9点紧接着就是群面单面等环节。如果下一场宣讲会的时间安排得很紧的话,工作人员没有喘息之机,那怎么可能保证下一场宣讲会的工作质量呢?
顺便还讲一下面试环节吧。
现在校招的现状是什么——一群60后、70后去面试招聘85后甚至是90后,代沟是巨大而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去调整心态,去理解孩子们,很可能我们招不到哪怕一个合适的新员工。
一个企业老总告诉笔者,刚招了一批应届生,开始都挺好的,可培训完一分配,大家都跑了。听得出他很生气也很郁闷。听完他对招聘环节的介绍,笔者的建议是,过于谈未来他们能得到什么发展,不如认真谈谈现在。因为现在的同学处在资讯过剩的时代,他们对于泡沫的警惕是大大高于青少年时代的70后的。让他们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好过过度包装自己。
除了上面讲的不太容易被“忽悠”,现在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时代的特性,例如更崇尚自由和尊严、更敢于挑战权威等等。与他们平等地对话,敢于正面回答他们尖锐的提问,都能有利于提高校园招聘的成功率。
这里就以 简历模板 作为范例讲解,相信大多数 简历模板 都是大同小异的。
1. 求职 信。
如果大家通过系统申请职位,那么投递到HR邮箱中的简历,呈现在最上方的是 求职 信。
一般HR都没空看这段冗长又是在夸自己的文章的,基本直接跳过,如果写得特别长,反而会让人有厌恶感。
总结: 求职 信不建议写。
2. 基本信息。
接下来就是基本信息了。HR着重看的是年龄和照片。因为根据职位以及公司年龄架构不同,对求职者的年龄有一定的范围,比如管理职,太小的资历不够老员工不服。再比如公司整体年龄结构比较小的情况下,也不会招个有很大代沟的叔叔来。而照片就不用说了。它的作用有三:一是对求职者加深印象。视觉上的印象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二是看求职者的心态,比如照片随意模糊的,说明求职者比较草率等。三是看求职者性格,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一个人的面相真的能判别他的性格,至少HR有这个能力。不过,除了个别对相貌有要求的工作,只要你的照片着装整洁,相貌不要过于猥琐,那么都能过关。
接下来HR会顺便扫一下住所,如果住得离公司非常远,可能不会考虑 面试 ,一般都没关系。至于什么婚了没有育了没有,基本都是 面试 时问,不会看看简历就做定论的。
总结:年龄住所不能虚报,但是照片一定要到照相馆去照求职照哦。
3. 自我评价 。
HR基本是直接无视的,理由同 求职信 。
总结: 自我评价 不写也不好,稍微写两句就可以了,多突出客观能力,至于性格开朗啦,学习能力强啦之类人人都能说的话就不用写了吧。
4. 求职意向。
里面唯一被HR关注的就是希望薪资,
因为用人部门都有自己的预算,HR是知道大致薪资范围的,如果求职者的薪资差太远,那么 面试 就是浪费大家时间了。
总结:如果不想错过任何机会,建议薪资写面谈。
5. 工作经验。
这是简历的重中之重。一般HR只着重看最近一份经验,如果比较吻合且时间较长,那么之前的工作经验就一扫而过了。如果最近的一份经验短且不是太吻合(比如有些跳槽失败的人,想赶紧扭转方向),那么会看之前一份工作经验。如果最近一两份工作都不是很合HR胃口,那基本面试就无望了。
总结:HR的这种注重最近工作经验的做法,就要求求职者把最近的一份工作的工作内容写得详细一点(也不要写无数字,5―7条工作内容为佳)。越是久远的工作内容越是可以写得相对简略一点。
6. 教育经历。
首先,所谓的大公司只要本科以上学历的说法基本没有科学依据。大公司录用高学历的人多,主要是公司名声好,吸引来的都是高学历的人,而学历不高的人很多不敢投,即使投了,在强手竞争中也会被淹没。其实,只要你工作经历很符合,学历稍微差一点也有机会进大公司(我说的是稍微)。至于一般的公司,可能也不会对学历卡得那么死,不要太低就行(现在社会普遍认可的学历是大专及大专以上)。所以一般HR不会太注重你的学历,倒是你的专业是受关注的焦点。比如设计研发的职位必须要对口的理工科专业等等。有的时候专业不对,甚至简历其他部分都不用看就淘汰了。
总结:学历也不能编造,但写起来有技巧的。如果是高中升全日制大学,则从高中写起;其余情况下都从大学写起较好。至于对学科的描述,就完全不用写了,压根没有人看的。
7. 其他。
至于培训经历、证书、语言能力、IT技能、其他信息,以及前面出现的那些栏目里没有提及的内容,只有在企业职位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HR才会看一下(比如招 日语 翻译 ,会看下 日语 证书情况及自己对自己语言能力的描述等)。否则这些信息也基本是不看的。
总结:如果这些信息里,有和这个职位有关的内容,则重点写,其他的一笔带过吧。尤其是其他里不要写什么在学校担任班干部之类的(应届生可以在 自我评价 里写一写),太俗套了。
中华英才网员工认为,中华英才网原母公司爱尔兰尚龙集团暴力裁员非法,N+2赔偿不合理,同时也未考虑三期员工,未考虑员工的报销、奖金和供应商款项等;
58同城表明立场,收购中华英才网是战略所需,今后会聘用大部分原有员工;
招聘第三方更多表现出叹息、伤心、观望,并采取积极行动,力求接纳中华英才网员工。
法律界人士提出,尚龙集团与中华英才网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会出劳资问题,裁员方案不够周全欠考虑,因此,员工维权需理性、专业。
客观地说,中华英才网对国内的人力资源行业贡献很大,它不仅曾是招聘巨头,更为人力资源业界培养出大批的专业骨干。从58同城接连收购赶集网、中华英才网两家公司的动作来看,58同城要实现综合招聘平台的战略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尚需时日才能实现。
58同城收购中华英才网这个事情已经过去数日,各方冷静下来应该有所思考。笔者基于对招聘行业的熟悉了解,也做一个对招聘的未来与趋势的判断分析。
招聘网站之间互通有无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的招聘网站都能够实现简历免费互投(基于各家招聘网站的思路想法一致与简历解析标准统一),那么有人可能会说:简历库存比较大的招聘网站岂不是亏了?笔者认为,如果这个场景实现,那么各家拼的,将不是数量,而是各自拥有的真实、有效、吸引人的岗位,还有对B端和C端良好的增值服务。
据原中华英才网、现全职招聘网创始人张杰贤介绍,全职招聘网将在6月份推出新版,而且现有的大部
分收费业务提供限时免费服务,比如查看候选人联系方式。未来该网站还将开发更多新的增值服务。
ATS+互联网
笔者和很多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即求职跟踪系统)业界人士聊天时发现,很多人认为,在未来,ATS会“死掉”。ATS起源于美国,它最初是被动出现的,它的出现溯源于内部和外部的法律需求,而不是基于招聘过程当中的需求。ATS一般有三类,一类是基于公司内部审批流程的;一类是基于公司内部招聘流程的;还有一类是轻流程化甚至去流程化的基于管理动态候选人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未来的招聘活动一定会强调公司雇主、招聘官、面试官、候选人、猎头等同步在线,因为简历永远是“死”的,而人才却是活的。为什么现在总有HR抱怨:在招聘抢人时你总是抢不过别人?你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自己的在线思维和速度是不是比其他人慢?
动态的管理候选人就可能实现招聘官、面试官、猎头、候选人等角色同步在线,ATS也许会转型到所谓的“互联网+”的路上。笔者相信,一定会有保持招聘官与候选人之间“温度”的产品和工具出现,比如在发送面试邀请——面试——发offer——报到的这段时间内,可以基于面试场景设计游戏或社交等多种形式的面试形式。
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合作并购、资源共享,未来的招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共赢。笔者认为,在未来,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与互联网化的人力资源公司之间的融合将越来越多。58同城收购赶集网、中华英才网,51job收购应届生求职网和智鼎,都仅仅是这种融合的开始。在资本的驱动之下,此类投资并购还会持续发生。笔者在和一些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高层接触过程当中,已经发现这种需求和渴望很急切。比如这次58收购中华英才网的过程中,某江苏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老板A就曾是候选买家之一。
搜寻与“勾搭”技能
在招聘1.0时代,市场上有很多主动求职者,招聘官只需“躺着”收简历即可,在这个阶段,甄选简历是招聘官需具备的一个核心技能;而在招聘2.0时代,市场上有很多被动求职者,招聘官需要“跪求”简历,因此,搜寻资源和候选人、“勾搭”候选人,将成为招聘官的一个重要的技能。因此,市场上将会出现很多做搜寻候选人资源的产品和工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资源来做搜寻与mapping,比如人才雷达、e成、图谱等。
招聘公司最大的“敌人”——腾讯
现阶段很多招聘公司都在“自嗨”、互轻,彼此拼得你死我活。笔者认为,未来招聘行业、人力资源行业的最大敌人是腾讯。也许很多招聘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腾讯正在很远的前方等着你。目前,腾讯QQ和微信已经接入了很多第三方服务,比如机票、火车票、电话费、信用卡还款等。这些业务都是未来人力资源SaaS服务商做了2B业务之后想去做的2C业务。而且据笔者独家的信息分析,腾讯最近正准备在招聘这块业务上发力,而QQ邮箱当中的QQ简历就是个突破口。
互联网平台上的百花齐放
蓝领市场已经出现了“中劳云就业”的一款APP,这是一个按招聘效果付费的蓝领人力资源B2B平台,除了“中劳云就业”之外,还出现了众多的蓝领招聘APP以及校园兼职APP;河南某人力资源公司正在打造专注职场女性的互联网平台——“职懂女人心”;校园招聘当中也已经出现了基于微信的集中式平台与分布式入口的校招互联网平台。拍卖模式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盛行:拉勾网推出了互联网招聘平台“一拍即合”,互联网垂直招聘平台“哪上班”也推出了拍卖模式平台NEXTOFFER;而模仿猎上网模式的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平台更是层出不穷。在未来,要么按照岗位职能垂直,要么按照人群属性垂直的互联网招聘平台会越来越多,招聘仅仅是个开始与入口。
简历表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自我推销文件,目标在于争取面试机会,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过收件者那关,让对方知道你具有什么条件。你可能要与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应征者竞争,所以必须设法展现自己的才干,瞬间抓住未来雇主的注意力,出奇制胜。
1.首先,简历要有一定的视觉效果,也许收件者每天都收到许多千篇 一律的简历,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这时能收到一封版面与众不同的.简历,一定会让对方眼前一亮,看见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也许还没来得急浏览内容,就已经赢得她的好感了。
2.内容材料要简单明了、言简意赅。许多人写简历时,喜欢写得密密麻麻的,言辞华丽,语句优美,形容词、修饰语层出不穷。把每个个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都写上去,深怕漏掉一个别人就不理解你似的。招聘者不是让你写文章,她也没时间看这么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写上,让招聘一口看完而且还不觉得烦就行了。如果应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写上政治面貌。如果到外企求职,这一项也可省去。
3.不要过于自信,也不要过分谦虚。简历应该真实客观,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虚假的夸张内容都不要写。也许有的人靠含有水分的简历得到面试的机会,但面试时也很容易露出破绽。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不要弄虚作假,也不是叫你专写自己的缺点。有的学生在简历里特别注明自己某项能力不强,这就是过分谦虚了,实际上不写这些并不代表是说假话。比如你电脑很好,可以把它写上,但没必要把不会开车也说出来。有的求职学生在简历上写道:“我刚刚走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愿意从事贵公司任何基层工作”这也是过分谦虚的表现,这会让招聘者认为你什么职位都适合,同时也包含了什么职位都不适合的意思。
招式一:优先考虑“硬性指标”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用人要求。有些岗位对硬性指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有些岗位则对硬性指标要求不是很严格。
表现之一:对性别的要求。如前台通常要求为女性。
表现之二: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如研发人员。
表现之三: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如管理岗位。
表现之四:对年龄的要求。如酒店服务生。
如果所聘岗位对某些硬性指标要求很严格,则招聘人员在筛选简历时首先应该关注这些硬性指标,如果这些硬性指标不符合职位要求则可以把该简历直接筛选掉。
招式二:警惕“含糊”信息
求职者在撰写简历时常常会隐藏一些不利信息,夸大一些有利信息,而达到此目的常用技巧之一就是运用含糊字眼。
表现之一:水平含糊。例如,一位大学毕业生的简历中有这样的描述:“英语水平: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用这种含糊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技能水平,基本可以推测该名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通过英语最基本的四级。
表现之二:教育经历含糊。学历一般是非常硬性的指标,所以求职者可能会做一些处理。例如,一位自考的大学毕业生,对受教育类型不做说明,从简历中受教育时间看很容易误以为是统招统分的学生。因此,用人单位在制作求职申请表时最好特别注明“受教育类型”。表现之三:时间含糊。例如,有一份简历是这样写的:“1999-2003,××大学管理学院;2004-2006,××有限公司”,如果从“年份”上看,一般人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里的空隙很大。如果这个人于2003年7月份大学毕业,2004年7月份就职,中间就会有一年的空档。仅从年份上看,中间甚至可以产生近两年的空档,如2003年1月到2004年12月。所以,用人单位在制作求职申请表时通常需要特别注明求职者对时间的描述要具体到某年某月。
招式三:分析“逻辑性”
在审查简历时,要关注简历中有关信息的逻辑性,如简历中的描述是否符合逻辑性、是否符合应聘者的真实身份、是否有互相矛盾的地方等。
表现之一:不合逻辑。例如,一位求职者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企业和一些高级职位,而他所应聘的却只是一个普通职位,这种不合常情的事情就需引起注意。表现之一:不合逻辑。例如,一位求职者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企业和一些高级职位,而他所应聘的却只是一个普通职位,这种不合常情的事情就需引起注意。
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中,有关社会实践的部分有以下
描述:“在××公司,负责销售工作”。类似这样的表述明显不符合求职者的身份,公司会让一位做兼职的大学生负责销售工作,让人怀疑
表现之三:前后矛盾。例如,笔者曾经筛选过的一份简历中有以下信息“出生年月:1985年8月;学历:中专;教育经历:1997年9月进入××中专;工作经历:2001年进入××公司”。在这份简历中,存在明显矛盾的地方。从时间推算,这位求职者应该是12岁进入中专学习,16岁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12岁应该正在念小学,就算读书早一点,也应该在读初中,不可能读中专,后来经过证实,这份简历的信息是虚假的。表现之四:时间不连贯。求职者的简历中发现如下信息“1999年9月-2003年7月,武汉××大学本科;2002年6月-2004年8月,广东××公司”,从简历上看,学习和工作地点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大学四年的时间有两年不在学校。后来经过证实,发现该名求职者获得的学位是通过函授得到的。
表现之五:自我评价与事实不符。主要查看求职者自我评价是否适度,是否属实,是否与工作经历中的描述一致。例如,一位求职者在自我评价中自称“细致耐心”,可在简历中却发现多处错别字。
招式四:关注“匹配性”
求职者的个人基本情况与应聘岗位、公司的发展状况是否匹配是审查简历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里的“匹配”既包括求职者能力、个性与所应聘岗位的匹配问题,也包括其他方面需要匹配的问题。
表现之一:专业匹配。有些岗位需要考虑求职者过去所从事专业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这个匹配度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求职者所学专业与应聘岗位的专业对口程度;求职者过去在相同或相似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长短;求职者曾经接受过的培训与应聘岗位的符合程度。
表现之二:工作背景匹配。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匹配性方面是求职者曾经工作的公司大致背景与应聘公司的背景是否相似,如所在行业是否一致、面对的下属是否相似等。这一点对于中高层的管理者来说可能尤为重要。
表现之三:工作地点匹配。要考虑求职者期望的工作地点与应聘职位是否一致。
表现之四:期望薪资匹配。要考虑求职者的期望薪资与应聘职位的薪资水平是否一致。表现之五:稳定性匹配。要考察求职者的就职稳定性与应聘岗位是否一致,求职者的就职稳定性可以通过考察求职者在总的工作时间内跳槽或转岗的频率来进行推算。如果求职者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和换岗,应聘职位又要求相对稳定,则要多加考虑。
招式五:巧用“电话审查简历”
在审查简历时,有时可借助电话审查简历。借用电话筛选简历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
情况之一:初次筛选时模棱两可的简历。有些简历在初步筛选时,有个别情况不符合要求,招聘人员难以下定决心,这时可借助于电话帮助筛选。例如:如果一位求职者各方面情况与所应聘岗位非常匹配,但是却发现其期望的工作地点与应聘职位所要求的工作地点有冲突,这时可考虑通过电话来确定原因,帮助筛选。
情况之二:招聘职位有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的简历。对于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岗位,如产品宣讲员,则可以结合电话来进行初步审查。
姓 名: diyifanwen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9年5月20日
证件号码: 婚姻
状况: 未婚
身 高: 179cm
体 重: 60kg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肇庆科技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毕业年份: 20xx年
工作年限: 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工程/机械/能源-电力工程师/技术员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
职位名称: 技术员 ; 管理员 ; 业务员
工作地区: 广东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天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发展方向: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而在校学习三年期间学习认真,在担任工业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学习部部长期间工作负责认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工作任务,并多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能力和素质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相信自己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为我们的社会多做贡献。
其他要求: 福利服从公司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文件安排;培训方面:需要得到专业的培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待遇方面:服从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给予分配。
【招聘者如何看简历】推荐阅读:
招聘促销简历09-11
社会招聘护士简历09-14
招聘专员简历自我评价09-14
美容院招聘简历11-26
如何拓展招聘渠道06-02
如何做好招聘工作12-04
银行招聘考试简历的制作05-24
英文招聘简历自我介绍范文07-13
招聘网上的简历自我评价07-28
个人简历 - 智联招聘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