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选解读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经选解读(精选6篇)

诗经选解读 篇1

余冠英先生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写下了诗经选,我们不妨读一读。

【内容简介】

《余冠英作品集:诗经选》集中体现了余冠英先生博洽精深、自成一家的学术追求,其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观点中折射出令人叹服的学术功力和公允、平易的学风。余冠英先生善于在纵向的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评价每位作家、每首诗的地位,并在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中分析其特色,从而客观地评估其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余冠英(1906~1995),字绍生,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民盟成员。195月16日生于江苏扬州,1995年9月2日卒于北京。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1952 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三卷本)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

【读后感】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源头,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开创了中国诗歌关怀现世、注重民生疾苦、再现普通民众思想情感的诗歌之路,它的赋比兴手法更是后世诗歌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

余冠英先生注译的《诗经选》,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106首,今译明白晓畅,注释简洁,且保留了诗歌的`韵味。余先生在选编时以抒情性、艺术性较强且内容具有代表性为原则进行遴选,在忠实原诗、讲求出处的基础上,以准确、生动、优美的文辞对这些古诗歌进行译注,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读者能突破古奥生涩的文学语言的迷障,自由徜徉于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获得美的愉悦。

在读余冠英先生注译的《诗经选》后,我深深感受到《诗经》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内容上的丰富,还有艺术手法的灿烂。

拓展:

诗经读后感

在《诗经》《楚辞》这两大中国文学的发端鼻祖中,我们很少看到后世诗人们最常爱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长的草木犹如大地伸出的触角,曲折蜿蜒,绵延不息。歌之咏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辞》是士大夫所作,咏物言志寄托情怀,他们不需亲自下田,只把农人采摘下来的香草制成的香囊配带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杂草恶木似小人,但词意深奥,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诗人的内心很难亲近。相比之下,《诗经》中的草木要来得自然生动得多,劳作中的人们身边有什么就唱什么。草木在这里更多地被真实地还原,自然地咏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你在那边远远的山上采葛草吗?藤茎蔓生纠缠不解,就如我一日不见你啊,好象过了三年。你在那边远远的山上采萧艾吗?浓郁的香气在山间蔓延,就如你的气息啊,让我怀念。采摘通常应该是女子的事情,那么想念的人应该是一个男子了。葛是那时候一种最常见的经济作物,人们拿它织成葛布做成衣服。但葛藤最是缠绵,长的可达十多米,茎叶交错攀爬,《楚辞》中也有“葛蔓蔓”的说法。萧艾在古诗中经常被一起提到,那是一种极易蔓生的带着浓郁香气的草,古人常采集它的枝叶,晒干后混合动物的油脂,做成今天寺庙中燃的香烛一样的东西,用于祭祀。劳动和生活就是这样密不可分,他们的感情不是水上的浮萍,不是天边的游云,是生长在山间的藤蔓,摘不完剪不断;是弥漫在周围的每一缕味道,呼吸空气就是呼吸你。

顾随先生说,《诗经》中写愉快少,写忧伤多。离乱之音中慌年怀人,更是有别样的心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这又是一个正在采摘的女子,这次她采摘的是卷耳,这是一种叶子上有小锯齿,果实上长满了到钩小刺的野菜。春秋时期,种子附着在牛羊毛上由边疆传入中土。苍耳到处可见,无法想象这样的尖锐的植物在饥慌的时候是重要的充饥。女人们采集它的嫩叶,在水中反复地煮,直到去掉它的苦味。那是慌年才不得不食的草。在这样的艰苦的时候,男人还在远方打仗,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他回来的方向,身体的饥饿内心的思念让人如何捱过岁月。这首诗的第二、三章换了角色,变成男子的口吻,也好象是女子想象中的他:“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马儿都已眼发花,腿摇晃,如何才能不想家。

《诗经》最著名的一道野菜应该算是《采薇》中的薇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它著名因为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采薇首阳山”中那个野菜。)薇菜也叫薇霍,也就是野豌豆,历来为贫者所食,伯夷和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身无一技之长,抵死不吃周武王送来的粮食,采薇为食。被一个捣蛋的女子看到,说这野菜也是周地植物,你们为什么要吃呢?结果终于是饿死了。好象这样不识大局冥顽不灵的人并不值得同情。《采薇》中远别家人的戍边兵士在归途的风雨霜雪中想起采薇的人,此时薇不单是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是一种节令更替的象征,当野豌豆紫色的花在眼底花开花谢,归乡之期也一延再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的最后一章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诗中最美的片段。激烈的战争终将结束,回乡路上饥肠碌碌的小兵,心中的哀是大哀。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什么草儿不枯萎,哪儿有一天不奔波。这是《小雅》的最后一篇。忧中有了愤,堪堪乱世,人不如草木。草木还有春来发新伢的机会,我离开家乡离开你,却可能再也不能回来。

诗经选解读 篇2

诗篇首章“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 既是《诗经》惯见的起兴, 又暗示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环境也是荆樵遍地的采樵之地。随后, 主人公直抒情思:“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清代学者姚际恒说:“乔, 高也。借言乔木本可休而不可休, 以况游女本可求而不可求。”“游女”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上古一段自由而愉悦的习俗:每到春光明媚之际, 青年男女三五成群, 愉快地交游于江河之滨, 情生而互歌。朱熹说:“江汉之俗, 其女好游, 汉魏以后犹然。”事实上, “国风”中有众多的情诗篇章都反映了这一古风, 《关雎》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蒹葭》之“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溱洧》之“溱与洧, 方涣涣兮”;《褰裳》之“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皆情生水泮, 无不是这一富于浪漫风情之遗俗的写照。然而, 本诗中, 这位樵夫遥望佳人, 一往情深, 所慕之人却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及, 可遇不可求, 一段缅邈的情思却使抒情主人公陷于深深的失望之中。于是发出了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吟唱:“涉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汉水宽广, 烟波浩淼, 云水相隔, 既是写环境的阻隔, 又象征主人公深情执着却无限怅惘的心灵世界。

如果诗篇仅仅是单纯抒发这一段不可求的失望心绪, 是不足以情动千古的。最为深婉的是二、三章, 为思设事, 凭空遐想婚娶佳人, 继而叠章咏叹, 深切的失落, 真让人有“不忍听”之感。“翘翘错薪, 言刈其楚。之子于归, 言秣其马”, “错薪”、“刈楚”、“秣马”在《诗经》都是喻示婚配的习惯语。《唐风·绸缪》篇, 歌咏新婚有“绸缪束薪”、“束楚”;《齐风·南山》有“希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豳风·伐柯》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小雅·鸳鸯》有“乘马在厩, 摧之秣之”、“秣之摧之”;《豳风·东山》有“之子于归, 皇驳其马”……然而, 在此篇中, 言婚娶显然不是事实, 正如《关雎》, “求之不得”转而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情愫曲折深婉。抒情主人公思慕之极, 无可奈何, 于是将情思寄托于想象与虚幻, 由现实的失望转入对婚配的幻想。细细想来, 这也合于人之常情。幻想可以暂得一时之安慰, 然而回到现实, 是更为深沉的失落。每章后四句是完全相同的咏叹, 看似有几分感伤, 实是深情执着, 万般流连。

自汉代以来, 对于此篇主题的阐释, 多赋予了教化与美刺的色彩。《毛诗·汉广》篇《小序》说:“《汉广》, 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 美化行乎江汉之域, 无思犯错礼, 求而不得也。”说江汉一带受了周礼与道德的教化, “游女”遵守礼法, 德行高洁, 所以不可求, 这样的阐释, 有些牵强附会。涵咏此诗的情味, 实与伦理道德无关, 而是一份真实人性的抒写, 是发乎特定时空却又超越了特定时空的人之热烈情愫的流溢, 它烛照了千古的心灵, 万世的人生。

从艺术特色来看, 首先, 本篇起兴也是实在的写景, 写景之中寄予人物的深情。乔木之高, “汉之广”, “江之永”, 是抒情主人公实见之景, 也喻示追慕之不可得。《汉广》是写实的, 它较之诗经中同类表现“企慕情境”的《蒹葭》, 具体而实在。《蒹葭》没有具体场景, 情与景都如“隔帘窥影”般的空灵与虚幻, 诗人着意渲染的是心境与意绪, 有似于现代之象征派的表现。而《汉广》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都是具体的, 这也合于《诗经》总体的现实风格。正是基于此, 针对《汉广》的写景, 清代王士真认为, 《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

《诗经》经典解读 篇3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读

此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恋。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读

此诗写女子出嫁,新娘不仅美如桃花,而且还要“宜其室家”(把欢乐温馨带给婆家)。细细吟咏,美与善充溢字里行间。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解读

此诗既有战后未归的痛苦,又有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时相约的情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数千百年来被人重复了无数回,但是那种感动却历久弥新。乱世的烽烟,盛世的繁华,都太容易让这一句誓言变成过眼云烟,在这个时代,又能有多少人能让这句话不仅仅是誓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读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蜘蹰”,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约会时的情趣。既而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又写得情意绵绵。吟诵此诗,读者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打动,而衷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永远。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解读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者的痛骂。这首诗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性,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岁岁,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解读

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庄姜之美。尤其是第二节,在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十分美丽而活泼的少女,可称“美人图”。如此高雅的美,用如此朴素的语言竟能描摹得出,更为惊人。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解读

这首诗原写男女相爱,互相赠答。现在“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这种行为注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它想要表达的只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比什么都可贵。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

周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但是现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更能慰藉那些忧国忧民却不被人理解的人。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解读

家中夕阳衔山、羊牛归圈,丈夫在外长期服役、栉风沐雨,于是一片暖色中泛起无限伤心。本诗在最家常处,写出深深的忧思。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关于温饱的牵挂呼唤中吗!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解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采用倒叙手法。“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这些恋人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相思萦怀。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君来,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污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解读

清晨野外,草蔓露浓,邂逅丽人。晶莹美目,顾盼流转。爱慕之情,不觉喷涌。无需絮絮长谈,更无需繁文缛节,这才是牧歌般的清纯、自由之爱!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解读

诗借“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时光的流动,新婚夫妇的缠绵与喜悦。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真是“淡婉缠绵,有解说不出的光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读

诗经选解读 篇4

世上珍贵美好的东西,通常要经过一番努力追求,中间遭受几许挫折,才会最终如愿以偿。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好事,不是很多。职场如此,事业如此,爱情亦如此。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祖先,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点也不比今天的你我少。

《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讲述的就是男女爱情。但是,它似乎不是特定的某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种爱情故事模式:一位有身份的男子,见到一位美丽的劳动女性,立即爱上了她,以至于日思夜想,辗转难眠;经过一番追求,终于赢得女子芳心,最终结为夫妻。这当然是一出爱情喜剧。但是,追求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充满了煎熬与烦恼,“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有追求成功的,就有追求不成功的,或者一时之间看不到希望的。爱情婚姻道路上的痛苦与折磨,是历代诗歌的一大主题。《诗经》就有多首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

《周南·汉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式的追求。“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追求爱情的男子眼里,汉水岸边游玩的女子,简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在他的眼里,那女子如乔木,如天鹅,如星星。近代才女张爱玲,曾经说过,自己见到胡兰成时,有“低到尘埃里去”的自卑心理。古今男女,追求爱情的时候,心情是相似的。

《秦风·蒹葭》和《郑风·东门之墠》,虽然没有把被爱慕的女子比作乔木、天鹅或星星,但是,表现苦恋的字里行间,不难想象,她们是美丽的化身。《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忽而在河水的那一边,忽而在河水的那一端,忽而在水中央的沙洲上。无论怎样追寻,她始终是可望不可即的。《东门之墠》的故事发生在城镇中,男子知道女子家住何处,距离很近。不知道何故,女子并未接受他的追求,“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这种痛苦的单恋,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不顺利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认为,《郑风·将仲子》是表现女子用各种借口,拒绝男子的大胆追求。但我认为,女子口中父母、诸兄的反对和他人的风言冷语,也有可能真的是女子不敢接受男子求爱的原因。她不是一个勇敢有自己主意的姑娘。《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反对自由恋爱的母亲,是多么地强悍。

一般来说,爱情一事上,古往今来,多是男子扮主动演追求者,女子是被动接受的一方。但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所反映的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女子扮演爱情追求者的作品,也有不少。

《鄘风·蝃蝀》中的女子,显然是一位大胆追求爱情的姑娘,她打破礼教的约束,违背父母的意志,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把自己嫁给所爱的人。《齐风·东方之日》中的女子,追求爱情更加大胆火辣,“……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就是说,这位漂亮的女子,不但主动来到了男子的家,而且还走进了属于他的房间,踩着他的脚,跟他亲热,倾诉衷肠。

《王风·大车》中的女子,稍微含蓄一点儿,她没有主动前去投怀送抱。但是,她明白地告诉男子,“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奔)”。她表示,自己是爱他的,希望他鼓起勇气,冲破约束追求爱情,大胆地跟自己相爱,甚至私奔。

《唐风·有杕之杜》中的女子,更加含蓄。她向男子示爱,“中心好之,曷饮食之”,她是在向男子发出邀请:来到她的身旁,她可以招待他吃饭,喝酒。很可能,这是一位年龄稍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女性,她懂得一个道理: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

诗经选解读 篇5

一、思亲盼归: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家是生命的起点, 是人们心头永远的牵挂。尤其边塞寒苦, 久戍必然思乡。《汉书·匈奴传》记载:“周懿王时, 王室遂衰, 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 诗人始作, 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由此可知, 周王室为了应对“边患”所发动的频繁战争, 催生了无数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保家卫国的将卒征夫。他们不仅要直面生死, 还要直面家园荒芜、亲情疏离。《采薇》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长期戍守边关的征夫对家的思念, 唱出了他们在岁月流转中对个体生命思归而不能的无奈叹息: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诗歌首先以“采薇”起兴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不遑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如果说连年征战、居无定所这种物质上的艰苦还可以忍受的话, 那么常年戍守边关, 远离亲人, 连写封家书抒发思念之情都无法做到 (靡室靡家、靡使归聘) 的孤独则是他们难以忍受的。这种心情长时间得不到宣泄, 进而发酵为近乎绝望的呐喊:“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呐喊声里糅杂着感怀父母生养恩德, 欲尽孝而不可得的嗟叹;糅杂着思念爱妻, 海誓山盟虽在, 岁月蹉跎、夫妻远隔的哀怨……在归乡与戍守的矛盾纠结中, 在家与国、忠与孝的徘徊挣扎中, 一年又挨到了年终。诗人通过薇菜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暗示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流逝,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也与日俱增。“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反复的感叹, 将征夫个体生命的无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经》军旅诗中, 不乏表现久戍征伐、追忆室家的诗篇。《魏风·陟岵》被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陟彼岵兮, 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 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 无止!”

陟彼屺兮, 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 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 无死!”

声声的呼唤、凄哀的叮嘱背后是征夫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保家卫国的行为源于对亲人和家的珍爱, 因为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 所以才能在战场上放手一搏。这种朴素的情感, 在当代的军营中依然保持着:“说句心里话, 我也想家, 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 我也有爱, 常思念梦中的她。” (石顺义, 《说句心里话》) 因此, 承认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承认征夫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 并不妨碍对勇士的讴歌, 而是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二、尽忠履职: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古时出塞戍边、忠于职守、忠于君王与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 保家卫国更是军人的天职, 正如《诗经·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诗经·采薇》中将士们虽然思乡心切, 渴望生命有个归宿, 但大敌当前, 他们便迸发出为家国而战的使命感, 并希望通过在战场上的搏杀获得英名。这种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反映了征人超越自然生命的短暂获得精神永恒的价值追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

诗歌虽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厮杀流血, 但是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装备无不烘托出战士们昂扬的战斗热情和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业业”、“骙骙”、“翼翼”等叠字的运用, 形象地再现了战马的威武雄健。战马如此, 将帅和兵士纵横疆场的兴奋和快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不难想到, 为国而战的理想就像一颗种子早已埋在这群热血男儿的心底了。与《诗经》中《幽风·东山》、《邺风·击鼓》、《魏风·陟岵》等多描写久戍思乡、厌倦连年征战这样一批军旅诗相比, 《采薇》对戍边生活尤其是紧张激烈战斗生活的描述, 呈现了古代军人慷慨靖国难的生动场面, 折射出他们为国效命、“视死忽如归”的价值追求。“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和他们内心极度的思乡形成强烈对比, 在对比中升华了戍边将士的精神境界。他们用澎湃的热血书写忠诚, 用默默的坚守编织保家卫国的荣光。

守边卫国、抗敌御侮是历代军人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1942年5月份, 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赴缅参战远征军第200师在撤退途中, 遭日军伏击, 年仅38岁的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 不幸殉国。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现在孤军奋斗, 决以全部牺牲, 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毛泽东同志曾为戴安澜将军撰写一副挽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这首五律即是对中国军人尽忠履职、保家卫国传统价值追求的赞美和讴歌。

三、且行且思:对生命形态的感喟

战场上英勇顽强、奉献牺牲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战争的历练, 离散、安危、生死的抉择和考验, 使军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较常人更为强烈, 对生命的理解更为多元。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 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受某个人、事、物的触动, 就会外化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无限感喟, 这是人的真实。《采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了这种真实。

总之, 《采薇》一诗既有思亲盼归中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又有尽忠履职中泼洒生命热血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歌还原了征夫们作为“人”而非战争机器对于自身生命形态的感喟, 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古代征人勇武刚强的外表下心灵的脉动, 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 从而把他们生命价值中持久的坚韧和英雄本色表现得真实而质感。

摘要:军旅诗不只是对战争事件和战争场面的叙述描写, 《诗经·采薇》正视古代征人在战争中独立的生命个体, 在思亲盼归和保家卫国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征人的丰富内涵, 彰显其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追求, 使尽忠履职保家卫国的古代征夫形象真实而有质感。

关键词:《诗经·采薇》,古代征人,生命价值,尽忠履职

参考文献

[1]郑颖.凝眸.“军人”和“诗人”的双重目光.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 (3) .

[2]李晓风.《诗经.采薇》的生命意识解读.郑州大学学报, 2006.9, (5) .

[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诗经选解读 篇6

《敝笱》的主旨,历来分歧较大,有不同说法,比较有说服力的有以下几种:

(一)刺文姜说

《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作《敝笱》诗者,刺文姜也。所以刺之者,文姜是鲁桓夫人,齐人恶鲁桓公为夫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于齐与兄淫乱,为二国之患焉,故刺之。文姜淫乱由鲁桓微弱使然,经三章皆是恶鲁桓以刺文姜也。

此诗鲁桓身后所作,故首《序》直言刺文姜也。

(二)刺鲁庄公说

齐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

此刺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亦鲁风也。旧说鲁桓微弱不能防闲,则桓公时文姜尚未肆。《集传》得之矣。

(三)刺鲁桓公说

《敝笱》,齐人刺鲁桓公也。敝笱不足以遏鱼,况鲂鲲之鱼尤不易遏,故唯唯然往来自如。鲁桓公特敝笱而已。

《敝笱》,刺鲁桓公不能防闲文姜也。

(四)咏文姜出嫁说

此指文姜诗。归,指于归;从,指从嫁:自顺。

(五)刺文姜铺张说

本篇是倒是刺文姜,但刺的不是《诗序》所云云,而正是刺她的铺张浪费,无以复加。

这是刺文姜回齐国去见哥哥,随从车马铺张浪费的诗。诗以敝笱喻鲁桓,以鱼喻文姜,讽刺其罪行。诗三节十二行,主要突出其铺张浪费、疯狂奔淫的丑秽。文辞生动地描绘了车马之盛。

二、《敝笱》主旨分析

联系上一节关于《南山》主旨的分析,对文姜与齐襄的关系就大致比较清楚了,但文姜在鲁桓之后的活动历来还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一点,可以在《敝笱》中找到答案,也是对《敝笱》主旨分析的主要内容。

首先,还是从细节入手,分析几个关键的字、词。

(一)鳏

毛《传》解鳏为“大鱼”,这一观点被后世多数研究者接受,如苏辙的《诗集传》、朱熹《诗集传》等;而郑《笺》解释为“鱼子”,孔颖达接受了他的观点,并结合毛《传》综合解读。

相较而言,赞同“大鱼”说的居主流,且看几例比较合理的解释:

鳏,大鱼也。笱,非所以执鲂鳏而又敝矣,宜其鱼之不制也。

鳏,毛氏以为大鱼,郑氏以为小鱼。敝笱则譬桓公之微弱,鲂鳏则譬文姜之势盛,敝笱之不制鲂鳏亦犹桓公之不能制文姜也。

鳏,大鱼。鲂亦中鱼,喻鲁庄微弱不能以礼防闲其母,止齐襄之来致,齐襄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不已也。鲂虽非甚大之鱼,因鳏连文,意在鳏也。

鲂鳏,大鱼也。齐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

众家的解读,基本上围绕文姜的“不可制”上,是用作为“大鱼”的鳏来比喻,还是比较合理的。

问题是,本诗的重点究竟是放在难制的“大鱼”上,还是“难制大鱼”的人上?

本文认为,大鱼固然难制,但不会没有办法;关键在于怎么制,什么人去“制”。也就是说,文姜固然难以控制,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鲁桓的不能“制”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齐子

诗中“齐子”一词出现了三次,分别伴随“如云”、“如雨”、“如水”,动作都是“归”字。

据字义,“归”应该是回(家),有的著家解释为“归宁”,似乎更妥帖。“如云”、“如雨”、“如水”应指回(家)时的排场之大。由此可以推断,“齐子”指的是文姜,这一点历来没有太大的争议。

那么,文姜的回家或“归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排场?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发生的?鲁桓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这就涉及到对《敝笱》主旨的解读了。

前面已经列出了关于《敝笱》主旨的主要观点,其中“咏文姜出嫁”似乎不和情理,既然是“归宁”,就不是出嫁;其它四种观点,无论是刺文姜的淫乱、铺张,还是刺鲁桓、鲁庄父子,均道出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各有各的合理性,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只是指出了全局中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地看待。

后人倒是能够透过表象看到实质,见解颇为精彩,姑且引录两条:

《敝笱》,刺法坏也。文姜之罪甚于哀姜,而乃纵之归。齐襄固不容诛,抑鲁人亦有过焉。宋襄公之母被出,尚且终身不归,况与弑而孙焉者乎?孙而又容其归,则无以处之矣。异日之会,齐侯自此归始也。《春秋》不书文姜之归国,史失之也。删《诗》而存敝笱,所以补《春秋》之阙也,故曰《诗》与《春秋》相表里者也。

《敝笱》,虽刺文姜恶鲁桓,而取义莫大焉。当时王纲废弛,天下无霸,法之敝甚矣。襄与姜,姊弟宣淫,杀其夫,而往来无忌,网漏吞舟之鱼,莫之谁何,此《敝笱》之所以兴叹也。读诗者当知此意。

这是清代研究者傅桓和范家相对《敝笱》主旨的解读,能站在时代的角度,从历史的高度去审视诗篇所揭示的问题,很有眼光。

就诗篇而言,还需要再解读。

通读全诗,反复体味,不难看出:诗中比较明确的,首先是对文姜“归宁”的描述,其场面自然是铺张的,但全诗并不仅仅停留在刺铺张上,还有更深的意味。文姜的铺张,其实是一种张扬,也是一种骄纵,其背后,是强大的齐国,故而她的丈夫鲁桓不能禁制,甚至后来的鲁庄(文姜的儿子)也不能“防闲”,因此说,齐、鲁联姻,是决定性的因素。

那么,鲁国以及其国君鲁桓为什么选择了齐国的文姜呢?

这一点,前面已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赘述。简单地说,鲁桓自己的特殊处境迫使他选择了这种方式,无论后来的结果如何,都是无可奈何的,也无力抗争。“敝笱”焉能制“大鱼”乎?

总而言之,全篇的主旨应该直指鲁桓,诗篇的作者借文姜的“归宁”来刺鲁桓,讽刺他的自欺欺人式的政治“决断”,齐、鲁联姻固然带来了短暂的喘息与安宁,但后患无穷,以后的事件发展就是证明。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2]清·方玉润著《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

上一篇:呼唤作文500字下一篇:人物写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