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体育教学之我见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激励性体育教学之我见

激励性体育教学之我见 篇1

随着体育课改革热点纷呈,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心理反映和体育教学的效果等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激励是一种常见的刺激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显著的效果。“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激励性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等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有效激励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榜样激励法。“你瞧,这么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呢,大家都在为你加油呢!”,“某某同学真勇敢,跌倒了也不哭,好样的!”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学生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榜样看得见摸得着,就在孩子们身边,这样说服力大,号召力强。

2、竞争激励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他做的真好,有谁想和他比一比?”,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在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达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利用榜样激励法鼓励其他做得不太标准的同学向他学习。这样两种激励方法结合使用,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3、尝试激励法。若以生硬的命令口气,我们就会发现,越是生硬的命令,学生越做不好,因为生硬的命令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他们的活动热情。例如:教师在布置跳马任务的时候说:“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就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会不舒服,练习时放不开,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如果换成另一种语气去布置任务:“同学们要认真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有关系,说明动作存在问题,老师再辅导你们。”这样同学们听了练习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就会比前者好的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经常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如:“试一试,老师信任你能行!”,“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语言是第二张脸孔,老师即使有再娇美英俊的容貌,却没有能让孩子感到亲切的语言,在他们心目中就永远是陌生的,孩子们会去听陌生人的话吗?多用谈话、商量的语气和孩子们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管他们说的、做的是否正确,让他们先表露出来老师再去说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把老师当成朋友,教学效果会更好。

4、强化激励法。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他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孩子的心灵是天真纯洁的,我们要用同样天真纯洁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欢迎。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各种各样表现的机会,这并不要求他们表现得多么完美,哪怕他表现得很糟糕,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给予适当外在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获得的小小的成功和点滴的进步,使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某些过失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的语言,促其反省并树立进步的信心;再加上各种体态语言的运用,如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建立起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如“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的很好,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才能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激励性体育教学之我见 篇2

激励性评价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就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 通过各种外部又引来满足学生兴趣, 情感的需求, 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一、利用目标的激励

目标激励是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 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例如, 在刚开始识谱教学的时候, 我给同学们定的近期目标是:第一, 知道每个引得唱名。第二, 会唱do re mi三个音。学生通过练习, 很快达成了这个近期目标。接着, 通过激励, 我给他们定了中期目标, 即会唱音阶, 会唱几首简单的歌曲的歌谱;并给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制定了远期目标。这样, 通过层递式的目标激励, 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了唱歌谱。

二、利用语言的激励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主要是通过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 来鼓励和激励的。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例如, 在新歌教学完成后, 学生已经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这时, 我就会对同学们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你们就像一群小百灵鸟!”等赞美的话语。学生听了之后, 上起音乐课来更认真了, 变得友好, 愿意合作, 而且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 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当然也有唱得不好的同学或不遵守纪律的同学, 如果对他们进行批评容易打破和谐的氛围, 不妨走近那些学生, 用眼神对他们进行暗示, 鼓励他们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映。教师少一份居高临下, 学生就多一份自信和热情。

三、利用情感的激励

这是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的工作方法, 它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小学生天生具有移情能力, 他们能够辨别别人的表情产生共鸣, 并借助动作和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 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到尽量用心弹琴, 用情唱歌;尽量用小学生喜爱的语调授课, 力求以生动地描述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如我在上《牧童之歌》这课时, 初听后便有感情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到大草原上去玩呢?”孩子们顿时欣喜地回答:“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美丽得大草原上旅游。”说完, 边放音乐边说:“早晨,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洒满了金光, 可美了!这时, 一个骑马的小牧童从远处赶着一群羊过来了……”还没等我说完, 孩子们已经坐不住了, 个个手舞足蹈。于是, 我带着他们一起学骑马奔驰。这时的孩子们, 开心极了, 思维也相当活跃。然后, 我又要求他们把听到的音乐用画来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情感激励, 使课堂教学在动人心神, 催人悟彻, 欢快活泼中让学生们感受了美, 表现了美。

正确地使用激励性评价, 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意境。这样就能逐步让学生去理解作品, 感受作品的内涵, 从而更好地去欣赏美, 发现美和创造美, 促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同时,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不但要加强艺术修养, 还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学, 品德修养, 努力掌握激励性评价的技巧, 更有效地为音乐教育服务, 使我们的孩子们唱出来的歌声更加动听。

初中生物激励教学模式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 激励教学模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在实验教学中也要运用“激励”教育法,即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对待学生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而是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它是一种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积极的状态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此法运用得当,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通过十几年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亲其师,信其道 ——信任式激励

沟通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亲其师,信其道”,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平常生活中,教师应积极接触学生,如大声喊出学生的名字,亲热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就餐时主动与学生坐到一起聊聊,从而建立起朋友+师长的双重关系。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材体系和学生程度,不同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条件,把握好“度”和学生的心连在一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循序渐进 ——分层式激励

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要逐渐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问的方式也要注意层次性、渐进性,不能让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遭遇冷水。例如,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笔者先提问:“我们每天喝水吗?”“喝!”“我们喝的水到哪儿去了?”“一部分被利用了,大部分又被排出体外了。”“好!你们真棒!那么请再告诉老师,植物呢?它吸收的多余水分到哪去了呢?”“可能也排出体外了吧!……”很好,我们把植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做蒸腾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植物体内多余的水分究竟是如何排出体外的!”课程结束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什么叫蒸腾作用?学生回答得完整而详细。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三、从生活中导入 ——体验式激励

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导”要针对学生这一主体而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导入方式,要善于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注重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深刻体验,容易接受,也易理解。如在讲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首先以一句广告词引入:“今天你吃了没有?”然后展示学生们平时喜欢吃的一些食物(如炸鸡腿、汉堡包、酸奶等)。“你们可知道,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为我们补充营养!”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很快就激发出学生探究食物中究竟有哪些营养物质的欲望。

四、有一说一 ——赞许式激励

在教学中尽量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夸你、夸我、夸他”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学生闪光的一面,教师不但要进行表扬,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使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表扬的真诚——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这样可以极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有些双差生,平时很难激发出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一定要细心找到突破点,以赞许来激励。例如,有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总显得漫不经心,但仅有一次,在学习呼吸作用的知识时,表现出专注的眼神,笔者马上在全班表扬说:“你们看看某某现在的表情,多有灵气!”当时他那十分激动的表情和后来信心十足的学习劲头使笔者至今难忘。可见这种及时、诚挚的赞许式评价,可使学生获得质的飞跃。

五、以退为进 ——宽容式激励

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是常事。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娇惯任性,确实不太好管理。宽容大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某班由于纪律较乱受到了批评,一个小“捣蛋”十分嚣张,大喊道:“我砍死你!”全班顿时鸦雀无声,笔者快速地思虑一番,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那以后谁给你们上课呢?”班上学生哈哈大笑,气氛反而更融洽了。事后这位学生表达了他诚挚的歉意。还有一次,笔者举例说:“同学们,当我们将剩余饭菜倒掉时,你可曾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挨饿!”这位学生又哈哈大笑:“饿死不正好吗?”笔者毫不客气地说:“那就先饿死你吧!”几次交锋下来,凭借宽容大度我成为了这个班级最受欢迎的老师,而生物课也成为了学生最欢迎的课程之一。

事事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激励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关键在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点燃这个闪光点,使之成为学生稳固的个性品质。永远使学生感觉到:我是好学生,我有优秀的品质,我有无限的潜能……让学生永远感觉到生活的希望,永远充满奋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伟.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J].安徽教育.1988(09).

写字教学之我见 篇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指导纲要》指出:“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极为重要作用。”

汉字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严整、大方、秀气、瑰丽等特点。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它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而且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弃不馁,持之以恒,多种渠道地引导学生写字,让学生成为读书写字的主人。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指导纲要》指出:“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极为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读书无用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的浮燥等的冲击,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对写字极不重视。审视当前学生作业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而能写一手好字简直成了凤毛 麟角。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有必要且应该担负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在教学中,应该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写一手漂亮字。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认识写字的目的和意义

(一)写字目的。汉字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严整、大方、秀气、瑰丽等特点。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二)写字意义。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练,需要“铁棒磨成针”的“滴水穿石”之功。习字的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写字与美育又有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生活愉快,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写字还与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好比一个人的“仪态”。字写得规范端正,好比人的衣着整洁、作风严谨、面目可亲,也是一种文明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古人言,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二、为学生写好汉字营造气氛

教师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堂,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的实际书写状况加强指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等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成功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写字、书法比赛的课余活动,提高书写能力,加深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理解。

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尊重学生对字体的选择,练习方法的选择,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三、开展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喜欢写字时,才能对写字产生兴趣。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虽然很强,但对写字的基本提法理解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采取了一些措施:编顺口溜。把一些写字要领或握笔姿势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理解记忆。如: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握笔姿势,我们就给他们编了歌谣:”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只隔两毫米,老三老四齐用劲,写出字来真有力“。让学生边背歌谣边照做。讲故事。少年儿童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学生可以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勤奋;从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中学到自强不息等等。批改因人而异。教师批改学生的写字时,总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改学生写字总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写得好的得”优秀“,并写上”你真棒,再加劲!“写得有进步的也给”优秀“并写上”有进步!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写得不好或写错的字,当面订正等。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为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让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参与,开开心心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写字教学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在创设良好的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练字,撑握写字的方法。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显浅地归纳了几种规律性的认识及做法。

(一)姿势指导,执笔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写字姿势挂图,然后教师示范,纠正学生写字的坐姿。小学生,尤其是初入学不久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手小,小肌肉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这样姿势就导致视线被手遮挡便看不到笔尖在纸上的如何运行的样子。为了看到笔尖,学生身子势必前倾,以致胸脯紧贴桌边,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眼睛,就就近视了。所以我们在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这个问题上,从一开始就规范其姿势,另外,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如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二)认识和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学好笔画的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在低年级的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

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三)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月、几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倒如:在“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要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

(四)笔顺规则书写的指导。在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习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另外,我认为要想写出一笔好字还要做到以下“三观察”:

写前观察

低年级学生写字之前没有观察范字的习惯,往往提笔就写。我们应在写每一个字之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范字,使他们对所写之字的笔画姿态、结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例如在识字课上,我经常要安排一到两分钟的“明亮的眼睛”的小比赛:先出示两至三个形近字,后读活泼的儿歌启发“看看有点像,其实不一样,究竟哪里不一样?看看比比再想想。”通过比较,提供给学生观察的着眼点,使他们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习字时心中有数。久而久之,学生在下笔之前就能养成观察范字的习惯,这为提高习字质量迈出了第一步。

写中观察

对刚开始习字的低年级生来说这一点很重要。许多学生习字中往往看一个字就写一个字,甚至写一行同样的字,中途也不观察范字,以至越写同范字的距离就越大。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对范字进行观察。因为他们写前观察到的不可能在书写过程中完全清楚地在头脑中反映出来,总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写中观察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具体做法:指导学生对范字看一笔,我们范写一笔,学生跟着写一笔。训练一个时期,然后逐步放手,使之养成习惯。

写后观察

此过程就是学生将所习之字与范字对照、比较、修改的过程。低年级学生习字,往往草草了事,不去仔细对照,自己所习之字究竟与范字存在何种异同,写后观察能帮助学生发现运笔上的问题、结构上的问题……教师作适当讲评,学生及时修改,能很快提高写字质量。

五、教学中贯彻直观形象原则

提高写字质量,关键在老师的课堂指导。教师要充分使用形象化语言,设计直观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示范进行指导,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写”撇“时,我就告诉学生,写撇就如梳理少女的长发,最后轻轻收笔出尖,并边说边用手演示,很快化难为易。再如:教学

生观察两种”竖“的形态时,告诉学生:”悬针竖“尾端呈针尖状,像一枚悬挂的针,所以叫悬针;而”垂露竖“尾端圆润饱满,像含着一滴将要落下的露珠,所以叫垂露。

这样寓教寓乐,直观形象,这就使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做到用眼、用脑、用手、用心,不草草了事,书写时才能做到心到、眼到、手到、笔到,使笔画有神,字形美观。而且能鼓励学生主动愉快地练字,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

六、有质量地反馈学生作业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对于小学生的写字评价,既要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又要关注其书写的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一般就做到:

(一)及时性批改。当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时,教师要及时地修改。如果时改时不改或不能近期把作业发回,这不仅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掌握书写水平的变化。

(二)有质量地准确改。对作业的批改,不仅仅以画圈圈来给予肯定,还对每篇作业都应有准确的批语。学生的作业书写水平各有不同,有的竖不直,有的撇捺角度不对,有的点画欠佳,对这些都要一一加以纠正,并用红笔写出范字。

(三)尽量当面改。学生在课堂练习时,老师通过当面改,从运笔、整体布局的角度,当场示范,系统地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诸多毛病。这样批改,不仅效果好,学生也欢迎。当面批改有利于个别辅导。而个别辅导用于少数书写弊病比较突出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病因,指出改正方法。

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5

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它的地位在所有学科中都是举足轻重的;而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重点,更是基础。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识字,对识字教学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意愿。这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尝试的。

我作为一名新登上讲台的老师,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中。以前我上课的时候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准备上,给予学生的关注比较少。再加上我采用先集中识字,然后再讲解课文的方法。因此孩子们对于识字教学总是提不起兴趣。而且班里学生的程度不统一,这更加剧了两极分化。正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学校提出了“践行快乐识字,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教研活动。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研活动,以及几位老师的送课。我开始摸索出一些门道。现在我在课堂上采用的识字方式是“以读促识”“以图促识”。何谓“以读促识”,我发现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是先从文章到一段话,再到一句话。再到一个词,最后才能到生字。掌握了这一规律之后,我每次开始一篇课文的时候,都是先带着学生以各种方式,提出各种要求去读课文。这一不仅做到全员参与,而且也符合了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几遍朗读之后,在细化到词语和生字。这时孩子基本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此时再进行扩词、造句以及语文知识点的发散渗透,就显得自然,孩子也易于接受。几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的朗读水平不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当堂识字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连一些程度比较差的孩子也能当堂记住好多生字。这样一种由文章发散到一个词,再由一个词聚焦到文本环境的过程,孩子能很好的吸收本课的生字,并通过由词到文本环境的过程拓展了其他的知识点。做到了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6

南龙山学校孙彦丽 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是作文教学,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每次学生作文,常苦于没啥可写,面对作文题目,往往迟迟不能下手,结果下笔成文时,存在了许多问题。由于观察不细,要么开掘不深,要么表达苍白无力,要么不会分析,要么缺乏真情实感,甚至是篇幅短小不足成文。长期以往,写作文成了学生的恐惧症。因此,我们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为这样一些问题而困惑。

就对本班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现出漠不关心。我就在想:学生是不是对学习产生了厌烦?还是对老师有什么不满的?

随后我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说不出什么,反正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就养成这样的坏毛病了。老师让记的记不住,不让做的一样也不少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好奇之心,这大概就是让老师们去驾驭学生心中的那艘轮船,怎么样更快更好的驶向科学的彼岸。那我们老师如何在航行的路上把好舵,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心中永久的回声。怎样去摒除学生长时间积累下来恶习,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自从学校搞了这个读书活动以来,我们班的学习风气改变了很多。学生之间也比以前团结了,打架斗殴的事件也少多了,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融入到学习的起风中,这就是进步。我们的反思活动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对学生的了解,更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勇于和学生做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和学生心灵相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同时也有一定的收获。就这一问题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在学生不喜欢作文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一)端正作文教学思想

学生不喜欢作文,跟我们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直接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因此,我们老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作文教学思想,在作文训练时不能离开学生的基础,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更不能要求学生像作家写作一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要求学生把已经认识的事物和已有的思想积蓄说清楚,写明白就可以了。作为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应有太多的框框架架,只要学生可以完整的表达并且句子通顺就值得鼓励。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信,产生乐趣,这样它就会在写作上更加的积极主动。就拿我班的李阳来说吧:有一次的日记写的短小精悍,我作为范文读了一下,他第二天就把日记写了满满一张,我又表扬了他。最近一段时间他进步很大,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很积极,在三字经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投其所好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用鼓励性语言

在作文批改中,我们教师有时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打一个勾,写个日期就完事,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

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本来作文兴趣就没培养起来,这样一搞,学生对作文怕得要命,甚至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因此,我们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去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于永正老师能使不爱作文的学生喜欢上作文,一个是他会给一些作文写得不好,但写作态度很认真的学生作文本上画一个翘起的大拇指,毫不吝啬地把表扬给学生;二是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分的标准不同,他根据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有否进步而给分;三是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鼓励性的评语。我们在这一方面应该向于老师学习,我在平时批改作文中愿意用儿童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很棒,给你批改作业我很高兴。你做得对,不愧是我的学生。你写的草,我比你写的还草〃〃〃〃〃〃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标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老师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愉悦的课堂气氛,在班级里进行作文展示,作文稿在校广播站播出,选送优秀作文参与竞赛、参与校内的作文评比等都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原动力。当然,在作文评比的时候,不能光考虑好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差的学

生作文进行修改、润色,让他也有机会发表。我在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两项活动中都比较注重后进生的锻炼,子怡同学在这方面就受益很大。在教学的时时刻刻,老师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老师就一定做到模范作用。

(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写一些他们所熟悉的、理解的、特别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才能畅快地表达出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这样没有束缚,没有压力下写作,才会感觉到作文是快乐的。在四单元的作文中,同学们就做得很好。《××,我想对你说》这个题目很好写,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也对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经验。

(五)勤于动笔提高水平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我还要求学生写摘抄并一定要感受,哪怕只有一句也要写,长时间这样积累训练作文一定会提高的。

体育教学之我见 篇7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用故事形式将游戏教学活动与身体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

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如在家中玩一样,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同时, 以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 给学生提供一个打造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显示个体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

三、课堂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用“第一感知练习———精讲, 第二感知练习———鼓励, 第三感知练习———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 在精讲与鼓励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不仅能开动脑力, 而且四肢活动, 能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从而成就一堂生动有趣、快乐完美的体育活动课。

四、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中, 最好采用“游戏”形式

符合儿童生理、心理规律, 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手段。

体育课堂以健身为目的, 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我们在体育课上更好地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目标, 并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 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堂的乐趣, 同时也能自己动脑、动手, 体会师生玩中有乐的成功喜悦,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活动, 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动作方法、要领, 发展个体运动能力。

课堂教学上, 针对学生对活动感到新、异、特的求知心理, 作为体育老师, 应该充分运用生动形象、快乐的语言以及采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式的教学, 把学生带进美好而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去,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 在游戏中产生对体育的兴趣。

激励性体育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高职 学生 管理 激励 教育 应用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日渐复杂化、多元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涵同时也要应对新的调整。只有针对学生能力水平、基本理论总体知识、学习方法等不同的状况,采用激励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和管理,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成才的动机,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1.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理论相信人的潜能巨大,表现于人的具体行为。激励即要显现行为,就要创造外部条件刺激内外的心理状态。激励是一个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内在潜能,引导人的行为使人努力向着目标理想前进的过程。核心是激发人的积极性,通过内在动力围绕目标奋斗的持续性过程。

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需要运用激励,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个体的动力和需要,促进行为模式的改变、动力的上进、心态的良好,向着目标不断努力,这就是激励教育。激励教育以鼓励和激发为原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人生理想、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远大理想的树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的缺失表现

2.1激励时机选择不当

通过在高职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教育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的明显提升和集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效地改善学习风气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要切实运用激励原理,重视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优化高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协调人格、能力、知识的发展,以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管理,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的高职学生。

2.2激励方法和手段单一

学生管理工作个性特征较强,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来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目前的高职院校精神激励简单,流于形式,对象不清,预期的激励效果难以达到。

2.3激励角色缺位

目前,许多高职学生管理者思想并不是“以人为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深入的交流,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的自我激励意识也比较淡薄。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以“管理”为职业进行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缺乏;其次,管理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成才方面缺乏主动性;最后,学生接受教育充满被动性,主动性不足,自我激励的角色意识难以形成。

2.4忽视对激励成效的反馈与评价

激励是一个连续、长期的过程,激励的内容和形式要随着学生的能力和心智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激励要合乎发展要求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形成绩效评估和反馈。但由于忽视评价和反馈,激励成效难以形成。

3.引入激励原理的方法和原理

3.1理性教育与情感感化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和树立,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应切实让学生体会班级的真情,激发学生真心的付出,增强学生对班级的热爱和关心。

3.2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沟通并确立其合理的目标

管理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與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内心心声,引导和规范学生,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时期产生的不同需要并对不合理的需求进行规避,引导合理需求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动力与活力。

3.3进行适当的奖惩,做到公正、公平、合理

采取奖惩奖励时,要坚持公平合理原则,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根据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奖惩形式,以教育为目的,做到公平、及时,营造公平的气氛。鼓励并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运用多种激励办法,建立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由学校的风气和传统构成,体现了学校在确定行为模式、意见及活动等方面的价值观。学生是集体的一员而非独立的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其他个体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建立宽容、进取和敬业的合作氛围和信任、亲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价值和目标方面有共同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世界观,达成一致的行动。

4.总结

通过在高职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教育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的明显提升和集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效地改善学习风气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要切实运用激励原理,重视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优化高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协调人格、能力、知识的发展,以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管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袁宏,童洪志,卢文凤等.论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及其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0):34-36.

[2]冯仑仑.浅谈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1,(12):45-47,50.

[3]季冬梅.激励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4,(18):274-274,273.

作者简介: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9

作文教学之我见

大庆肇源县三站中心校 崔继波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严,一番虚情假意的吟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字里行间不再有真实的自我,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对生活真情品味的缺乏,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一)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素材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写作题材熟识无睹,那写作就如干涸的溪水。(教学论文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堂语文课上,外面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霎时白茫茫的一片。学生已无心听课,心早已飞出窗外,我索性让学生来观察下雪的情景,其间让学生随意交流、议论,还让他们站在雪中尽情感受雪,雪落在脸上的感觉。随后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主动描述了下雪时的感人景象,有的学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还有的学生发挥想象,述说自己心中的憧憬。我再适当点拨一下,这篇作文就容易完成了。

(二)情动而辞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经常结合各种情况,指导学生写应用文,使他们看到自己写作的价值与作用。如教师节到了,让学生给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寄贺卡、写信。

还记得我现在教的这个班是我从二年级接的,一天语文课上,我对学生说:“我刚接触大家,准备对全班同学做一次家访,你们欢迎吗?”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鼓掌并高喊:“欢迎!”接着我说道:“可我不知道你家在哪儿,你能告诉我去你家的路线吗?”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几个学生口述后,我又做出为难的样子说:“咱们班50多名同学,老师怎么能一下子记住呢?这样吧,你们就以《老师,请到我家来》为题,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谁能让老师拿着作文找到你的家,就说明他写得好。”

(三)让日记成为孩子的练兵场

学生的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日记就培养了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它能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让学生观察大白鹅、小兔子,还有夏季园子里各种蔬菜等,然后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实行多就少改,尊重学生的个性

体育游戏教学之我见 篇10

中学体育课教学,从初步学习到熟练掌握某种运动技能,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对练习内容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或厌烦情绪,为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富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能够逐步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它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运动技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体育游戏

趣味性

针对性

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增强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在注意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简单讲,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特点之一就是不拘于形式,把开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这就给体育游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现平台。

一、何为体育游戏

教育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特殊教育形式,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生活和劳动技能,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具有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科学性等特点,可以激发人体的智能、体能,间接有效地提高游戏者学习、生活、劳动的技能,同时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改善和提高各种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独到的作用。

二、体育游戏教学运用的特点

体育游戏可以运用在体育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体育游戏运用于教学的准备部分,游戏内容要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提高学生身心的兴奋入手.使机体尽快进入准备活动状态;体育游戏用于教学基本部分,应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起着诱导性作用,同时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一种间接手段,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基本技能,有着铺垫作用,设计游戏练习内容时,应力求独到新颖,吸引学生,游戏过程中始终让学生保持极强的活动欲望和旺盛的精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用于教学结束部分,要以小负荷游戏为主,有助于消除疲劳,让学生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平静的状态,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为下面的文化课学习创造条件。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上的运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一节课中体育教师如能在适当的时间里安排一个符合课堂内容的游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学生基本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动作后,如再让他们重复的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厌倦,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我及时地采用了游戏“快种快收”进行教学。游戏方法:学生通过分组接力或个人方式参与比赛,参赛同学手拿一个接力棒(种子),老师发出口令后快速“种”到指定的位置上返回,最先返回者为胜。同样是跑,但它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开心还给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此游戏通过分组比赛满足了素质好的学生,也适应了素质差的学生,达到了全体积极参与的效果。通过游戏的进行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激发,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成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在枯燥的运动项目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项目总觉得学起来枯燥乏味,例如耐久跑,队列队形、实心球等项目。怎样才能寓教于乐,除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摸索总结一些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外,如能在教学中把运动技能融合在体育游戏里,让学生在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中接受不乐于接受的运动技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得到健康,那体育教学就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这里以耐久跑为案例来加以说明:耐久跑是秋冬季节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枯燥、艰苦,对体能、技术要求过高的特点,让大部分学生多少有些“谈虎色变”的感觉,这无疑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让学生带着一份轻松和积极进取的心态练好耐久跑?成为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研究的教学问题。耐久跑的体育游戏有很多,在学生了解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及其运动技能的几个关键环节后,可以采用游戏“送报纸”进行教学,游戏方法:利用校内的自然地形跑,在跑的路线上设置路标、障碍(表示送报纸的艰辛)指引学生跑的方向,在跑的路线中设置“收报点”(见习生当收报员),同时加油鼓励学生让其克服运动极点,最后“送报成功”。本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竞赛(也可以个人为单位)。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让学生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忘记了项目的枯燥、单调以及身体的疲劳,从而自觉地完成了跑的练习任务,课后,我问了几个以前上耐久跑总是请假、装病的同学为什么这节课积极参加了,他们说上这堂课就像自己真的是一名邮递员,责任与义务让他坚持了下来,而且感觉轻松和快乐。

3、体育游戏在德育工作渗透中的运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利用体育学科渗透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体育游戏在这条途径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即增强了体质,又促进了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且还能在游戏活动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等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规范行动的良好道德习惯。如“快乐通道”、“网鱼”、“过龙门”、“集体跳绳”等很多体育游戏都能起到以上作用,湖南卫视曾经举办的“阳光伙伴”游戏就是很好的案例,游戏方法是将规定人数的各队队员分别列为一横队,每个队员的小腿串联捆绑,然后共同向终点行进,先到为胜利。游戏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结意识;游戏规则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规范动作行为,听从指挥的良好道德习惯。通过体育游戏目标、规则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公民道德意识。

四、结论

上一篇:《春晓》原文翻译附赏析下一篇:做主持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