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共8篇)

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篇1

作业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

(一)作业布置基本要求

1、精心挑选,严格控制作业量,宁愿自己多做题,不让学生做废题,各科课外作业的总量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若超出扣该班级所有布置作业教师5分/次。

2、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调查发现一次扣该科教师10分。

3、不准把布置的作业当成教师之间争夺时间的手段;调查发现后所涉及教师扣20分/次。

4、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和差异性,分必做和选做、挑战类三种作业。

5、必须充分利用莱西市统一推荐使用的教学辅导书籍。

6、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要有书面作业,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7、语文、数学、英语每天布置书面作业,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只在有课的当天布置作业。

8、数量要求: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为学年的课时数,音乐、体育、美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无书面作业

(二)作业批改基本要求

1、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加强错题本的批阅与指导(该项作为本学期作业批改检查的重中之重),每有一项做不到扣5分/次。

2、对学生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各科作业(含导与学的批改)要全批全改;提倡面批作业。作文批改可采取精批(1/3)与略批(或学生互批)相结合的办法。达不到要求的每次扣10分。

3、教师要细心认真用红水笔批阅;批语要起到赞赏和激励的作用。

4、凡做错的作业都要求订正,订正后要认真批改。

5、教师批改作业应注明批改日期和成绩,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批改时要书写工整,不马虎,日期准确。评语文字要规范、端正、清楚、正确。不符合要求每一例扣5分。

6、要严格要求学生作业,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不抄袭,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并限时完成。杜绝以体罚形式的让学生反复抄写若干遍的现象。若出现罚写作业现象每次扣20分。

7、教师批改要使用批改记录本,记录应交数量、实交数量、错题举例、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

(三)检查要求:

检查人:分管领导、级部主任、教研组长

检查时间:每双周三至周五。教导处随时抽查。

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篇2

天津市实验小学围绕“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这个目标, 依据课改理念, 结合学校实际, 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完善, 确立了抓好“三性、三题、三课”的教学常规制度。“三性”是指教学全过程必须紧扣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进行, 这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的根本着眼点。“三题”是指教师精心选择与配置例题、习题、试题, 要坚持科学性、克服随意性。“三课”是指要着力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提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效率, 充分把握与优化这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近年来全校教师都在努力实践、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优化教学过程, 既保证充分体现规范的共性, 同时又彰显各自的特长与风格。

一、在“三性”上做文章

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底线目标。我校提出了“深度备课”的教研目标, 引领教师从每一节课的源头抓起, 把“课标”信息, 教科书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信息,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统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学定教。为了达成“三性”目标, 具体操作有两点。

1. 梳理思路。

教学要做到“科学性“, 教师在深度备课中必须对教科书、课标烂熟于心, 深入研读, 梳理思路。我们发现, 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没有精心梳理, 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 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 如何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 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

2. 六个策略。

一是熟知课程教材, 做到心中有“标”;二是了解教情学情, 做到目中有“人”;三是预设学习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四是选择有效措施, 做到手中有“法”;五是制定评价标准, 做到腹中有“秤”;六是设计学习过程, 做到教授有“序”。

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才会使常态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达成,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 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在“三题”上做文章

“三题”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不容忽视的变量。“例题”是否有效, 是否有针对性, 是否有梯度, 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习题”是教学量与质的科学统一, 是检验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与悉心呵护两者能否完美结合的“晴雨表”。“试题”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要保证适切性与效度、信度, 确保正导向。

学校加强日常检查, 认真实施“四精、四必”的教学要求。“四精”是“精选、精编、精练、精批”;“四必”是“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和主管主任为了精选试题, 常常反复讨论, 注重基础, 关注覆盖, 把握难度, 避免重复。这样做确实加大了工作量, 但让学生受益良多。

三、在“三课”上做文章

“三课”指的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我校近年来不断健全制度建设, 从四个方面为“三课”保驾护航。

1. 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点, 讲难点, 讲要点。“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知的内容, 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 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内容。学校要求常态课减少“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交流”、“操作”和“练习”的教学环节。

2. 制定六个策略。

一是提出有效问题, 使教学有中心;二是创设问题情境, 使问题有激励;三是激发学生参与, 使学生有动力;四是促进有效建构, 使目标能落实;五是及时有效指导, 使全员获成功;六是实施有效评价, 使学生有动力。

3. 健全听课制度。

一是“随堂听课”。学校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每天进行随堂听课, 及时了解高效教学的落实情况。做到深入课堂中, 了解每一个班的课堂教学状况;深入学生中, 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 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入教师中, 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课堂会诊”, 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分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月进行一次教学综合分析和一次单项分析, 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困生指导、质量调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教学巡视”。我校在坚持“推门听课”的同时, 还采取“巡课视导”的方法。校长、主任巡视所负责的学科、年级和教学班的课堂教学, 对在巡视中发现的教学问题, 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提出改进建议。对巡视中发现的好方法, 及时进行推广。这一管理举措, 有效促进了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更新教学理念 优化教学常规 篇3

教学常规主要包括备课、讲课、练习和辅导、检测和评价及课外活动等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思想业务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讲课是中心,是教学的主阵地,决定教学质量好坏,对其他教学环节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练习是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启迪智慧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检测评价是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调节和改善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讲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中要制订好教学计划,使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克服盲目性,避免重复脱节和忙乱现象。要备好课,教师须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案。

备课要以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状态(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和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了解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确定教学目标,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投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注意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应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究语言的趣味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加强启发式教学和素质培养。

教师在备课时须做到“五有”(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和“五备”(备教材和课标、备学生同学法、备教具同教法、备程序同板书、备练习同后记),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课程是经验,目标是回归生活,使自然、社会和人生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使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完善个性修养。

二、讲课

讲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应是能力的培养的过程。

要上好课,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具有渊博的知识、一流的口才和应变自如的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外,还须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用活教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要上好课,教师要坚持“五则”(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全体性、基础性、创造性、发展性原则)、“五为”(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核心,能为目标)和“五突”(突出重点及难点、因材施教、精讲巧练、思维训练、能力培养)。

要上好课,教师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知识须由认知者主动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认知者的创造力、潜力、天赋等得到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张扬。

要上好课,教师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合作伙伴,师生是平等关系。在教学中,通过互动合作,实现双方的建构与发展。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自

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三、练习

练习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能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及时反馈信息,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及方法指导,做到目标明确,设计精要,富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辅导是讲课的补充和发展,是完善教学的重要渠道和方法;课外辅导注意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做到满腔热情,因材施教,使学生全体、全面发展。

四、评价

检测评价是获取信息反馈的主渠道,是激励师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评价遵循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的闪光点,所以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视过程,重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的所承担任务。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4)关注检测评价的教育功能。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评价的价值取向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发展方向应体现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能力、情感、价值、品德等多方面的潜能,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发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能够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建构看,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延伸;从能力训练看,课内是启迪和认知,课外是探究和实践;从教学效果看,课内是“举一”、是示范,课外是“反三”、是创新。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能力,其内容和形式可不拘一格。[e]

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篇4

一、教师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清点学生人数,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生起立和行注目礼的情况,然后向学生行鞠躬礼,学生坐下后,教师开始授课。课堂礼仪要求简短、庄重、亲切。

三、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讲课,示意值日生喊“起立”,待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教师向学生行鞠躬礼。如有听课人员,教师应示意听课人员先行。课后若有眼保健操,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待完后方能离开教室。

四、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提前,不拖堂,中途不得走出教室。教师不得坐着上课,背包上课,不得酒后上课,不得在课堂抽烟、玩手机、接打电话。

五、教师因事不能上课,必须履行请假和调课手续,不能私自调课。

六、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流畅、清晰、准确、生动。

七、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规范。

八、教师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责,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管教管导。对学生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情况突出的采取必要的措施,按课堂常规要求耐心教育。

九、教师上课应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教学容量适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合理运用多媒体。动手实践课或演示实验要课前作好准备工作。

十、教师上课要做到“四结合”: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

十一、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着装大方得体,语言规范文明,应该持正面教育,不得讥讽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将学生赶出课堂。

十二、实训室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上课,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组织工作,确保课堂安全。

不合格课堂界定标准

1.未按规定书写教案或使用旧教案。

2.课堂上给予学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课堂上牢骚满腹,发表过激、错误言论。

3.不尊重学生、辱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师上课不清点学生人数,不弄清学生去向,不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信息,学生(请假除外)无故不到教室上课和训练场地(含实训)训练。

5.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无特殊情况中途离开教室,旷课、私自调课。

6.教师上课不说普通话(50岁以上的个别教师普通话表达确有困难,虽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7.教师酒后上课,在课堂抽烟、玩手机,接打电话,无特殊原因坐着上课。

8.教师着装不规范,背包上课,实训课和体育课教师不按规定着装。

9.上课未按计划组织教学,上正课守自习,无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板书,知识技能传授出现严重错误。

10.课堂纪律混乱,学生自由散漫,睡觉、玩手机等达5人次,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

11.教师不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不能有效控制课堂,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学,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 “满堂灌”、“一言堂”和“填鸭式”等,师生有效互动交流时间不足15分钟。

12.学校、上级领导、专家来校听课,综合评价结论差。

教学常规的要求 篇5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每个学期都要及时订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

第四十条学校应当开齐开足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不得随意增减、变更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停课或提前结束课程。未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停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第四十一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使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不得在指定范围外统一征订教辅资料。

第四十二条学校应当开展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十三条学校应当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严格落实校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每日在校时间小学五、六年级不得超过6 小时,其他年级应适当减少,中学不得超过7 小时。寄宿生晚自习时间不超过1.5小时。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不低于10小时,初中不低于9 小时,高中不低于8 小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节假日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第四十四条提倡学校管理人员任课,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应当兼课。控制非教学人员比例,学校专任教师数占全校教职工总数,高中不低于84 %,初中不低于85%,小学不低于91%。

第四十五条学校应当认真执行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过程管 理。

(一)制定教学计划。学科计划制定必须包括全册教材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和要点的分析,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教学有效时间的计算,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二)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求备课应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教案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主要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符合课堂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作业布置适应好、中、差学生的不同要求。不准无教案或用旧教案上课。

(三)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向课堂要质量。要求准时上下课,不拖堂,不误课;教师必须站立上课,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行间巡视,当面辅导;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训练点,要充分利用电教远程教育设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讲练结合;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板书,文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四)作业。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学生作业负担适量。小学一二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年级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30 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 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 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 分钟。作业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形式要多样,要求要严格,批改要认真。批改既要有“批”,也要有“改”,应签注日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必须及时面向集体予以解决。不准让学生家长代出、代为批改作业题和考试题等。

(五)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辅导宜个别辅导,辅导对象应当主要是学困生和学优生。

(六)测评。测评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而非目的。学校必须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提高检测质量。检测要有分析,对普遍知识缺陷要采取补救措施。小学每学期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测评;初中每学期统一组织期中、期末两次测评。第四十六条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学校应当按月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进度、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加强师生双向交流,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落实听课制度,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每学期不少于20 节,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0 节,教务主任每学期不少于40节。教师和领导听课、评课均要有记录。第四十七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张榜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给学生排名次。学校不得以考试分数分班、给学生排座位和布置作业。

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篇6

一.教学计划

各科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如测验、课外活动、竞赛、讲座等;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语文科教师还要有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

二.备课

备好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1。集体备课

(1)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两人以上的必须设立备课组。备课组须加强集体备课,原则上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交教学处存档。

(2)集体单元备课要做到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实验、统一单元练习、统一测验。

(3)课时备课要做到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注:基础不同的班级,个人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难度和要求可有所不同。

2.个人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渗透德育、美育的因素;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使用);进行作业练习、板书设计;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

重点备学生,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可能的难点以及造成学习障碍的因素。

三.教案

1.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没有教案或未写好教案上课属于失职行为。2.教案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案序号、重点难点、学习目标(三维)、教具、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项目。

3.教案的主要内容应是如何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旨在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课堂环节。要有学生活动的设计安排。

4.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四.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狠抓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1.课前应认真检查教案、教具或实验仪器的准备情况,充分做好上课准备,保证情绪饱满、自信、有激情。

2.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学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

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拖堂。3.教师应提前2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及时报告班主任。

4.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5.教师要在备课方面舍得花气力,以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时间,提高授课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课内完成教学任务,严禁“课内损失课外补”。不经教学处批准,不得擅自加课和停课,不得利用自习时间讲课。

6.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防止题海战术,防止老师包办,加强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7.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补偿矫正,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以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造成学习上的分化。

8.讲课要有激情、有鼓动性、有感染力;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仪表端正,衣着得体。

9.维持课堂秩序、维护课堂纪律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和能力,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10.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1.课后及时写教学后记,分析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强化校本研究,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12.提倡教师自编教材,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自编教材要经教学处或指定的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为学生开课。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量,难易适中,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作业内容可灵活多样、可根据学生实际,分类、分层布置。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一般情况,单科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每课一次作业;外语每周不得少于四次作业;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

3.老师要有作业批改记录,要记录每次批改的日期、序号,要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作业批改要有日期、序号、批阅语,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不得出现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批改记录和学生作业中日期、序号要一致。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部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效果报告。

6.年级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教学处每学期检查二次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不定期抽查若干次,并将结果公布。学部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活动。

7.提倡学生建立“错题本”,尖子生可建立“典型题本”。

六、辅导

1.早读课时间,语文和英语科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早读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完成规定的阅读或背诵任务。

2.自习课时间,教师不能离开办公室,随时对来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有辅导任务的教师要去教室解答学生问题。

3.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更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4.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按不同特点,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5.辅导要有针对性,应该个别辅导的不能集体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6.解答学生问题要耐心,百问不厌,诲人不倦,面对学生的不正确的询问或过于间单的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辅导要讲究效益、方式、策略,避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搞疲劳战。如放学后不要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等。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课外科技活动、文体代表队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者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

3.教研组制定奥赛培训计划,加强奥赛训练与辅导。

4.活动内容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科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部教学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教学评价

1.考试从内容上分为课堂检测、单元考试、模块考试;从时间上分为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从形式上分为过程考试、终结性考试。2.教师编制试题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参考高考要求,要注意发挥考试的评价性功能,要通过考试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效果。使考试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促进老师提高的作用。

3.试题切忌出偏题、怪题,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在新情景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按要求,及时、客观地评阅试卷,并在试卷上标出学生出错的地方。订正完试题后,要针对共性的问题,及时再次出题进行变式训练,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

5.能从考试中寻找问题,要对尖子生、边缘生、偏科生、学困生采取得利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学会学习,提高成绩。

九、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要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开展校本教研,树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科研的意识。

2.把校本教研的重心放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人人进行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也可以几个人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教研教改要有课题、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3.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新聘教师、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或观摩课。其它教师每学期至少一节公开课。

4.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至少一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5.教师听、评课次数复核学校要求,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6.有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计划,积极进行教学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的撰写。

教学常规之我见 篇7

一、备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 教师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深入地钻研教材, 全面地了解学生, 恰当地确定要求, 灵活地选择教法, 认真地编写教案, 反复地熟悉教案, 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 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备课既然在教学中如此重要, 我们就应该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 把这件事做好、做实。

我认为备课的第一步是深入地钻研教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教学大纲, 把握分年级的要求;通读全册教材, 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二是认真钻研教材, 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 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往往又引不起我们老师的重视, 从而使教学缺少了针对性。) 然后还要搞清各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对每篇教材作深入钻研。一般分五个方面:1.从字词句着手, 把握思想内容, 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 不能多中心, 即使有的文章写的是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 也是要反映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是什么, 就要通过读来确定, 不能定两个中心。 (教师反复研读课文, 抓准了中心思想, 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再说, 全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是为如何反映这一中心思想服务的, 教师抓住了中心思想, 才能抓准课文的重点。) 对于课文中心不易一下子定准的课文, 要想把握中心, 就要很好地去读课文, 一句一句钻研、一句句推敲。再者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搞不清的甚至还要请教别人或查阅资料。2.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一定要把作者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 既要分清段落层次, 又要搞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这些弄清楚了, 教学才会得心应手。不然在上课的时候, 就只能一段段、一节节、一句句教学, 把整堂课讲得支离破碎。3.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抓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 便于我们在讲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4.要备读课文。在备课的时候, 教师要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的过程, 也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过程,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同时, 教师备读课文也是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如果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备“读”, 就很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边议边读了, 更不用说给学生作示范了。如果我们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能对朗读做些指导, 就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唱读、拖读等不良现象了。5.做好课后的练习答案。有了正确的答案以后, 教师才能够在学生解答时, 及时肯定他们正确的方面, 指出他们的不足, 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索, 这样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小结和归纳。

第二步应该是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一是了解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二是了解学生生活常识水平。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个性等。

第三步是确定教学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来确定几点。)

第四步是选择并确定教法。 (备课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

第五步才是编写教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把备课内容书面化的过程, 一般在开始作简洁的教材分析, 然后写明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教案必须写得有条理, 重点突出。教师钻研教材时所理解的, 不一定都要写到教案上, 有些可以存乎于心, 把重点的、自己不易记牢的写下来就可以了。

二、讲课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 语文课难教, 这第一难, 就要靠教师钻研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来确定“读什么”“教什么”, 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具体地说, 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 “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第一读。

接下来要从个人阅读中“跳”出来, 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来阅读文章, 把文本中能够发展学生语言的训练点圈画出来。

第三步, 我们再回归到教师的角色,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进一步从我们刚才发现的众多点中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 进行筛选, 明确本课教学需要理解的词句, 需要积累的语言, 需要习得的学法, 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

1. 阅读方法 ( (1) 读通句子、读懂文章。 (2) 读圈画问题。 (3) 读出感情等)

2. 段意概括、分段 (掌握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3. 语言训练 (比较语句, 体会用词的准确等)

4.掌握文章的结构 (写景的、写物的、写人的、写事的方法等在学课文结束时, 总结归纳, 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 为写作文作铺垫。)

三、批改作业

作业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与训练。作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的程度, 对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它还是对教师所教知识的信息反馈, 对教师今后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新课改的今天, 作业批改却没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存在很多问题, 成为薄弱环节, 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如:1.反馈时间过长;2.反馈信息量过小;3.校正措施不力;4.作业形同虚设等。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作业上交时间过长。班大学生多, 师资配备又跟不上, 如果对作业施行全批全改, 会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 反馈时间短则两天, 长则三四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正确的得不到强化, 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价值,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2.教师不能全心全意地批阅。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所谓全批全改, 也只是简单划对、错号, 不能做到全面分析, 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 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 却不明白错因, 如此反馈, 信息量过小, 作业利用价值不大。3.学生作业改正不够及时。由于作业量大, 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 知识已学过几天, 加上课业负担较重,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改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就开始做新作业, 形成了问题遗留, 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4.作业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 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 应付上级检查, 多让学生做一些给出标准答案的习题, 甚至是抄写例题, 对学生来说, 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 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

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作业的批改, 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对这个问题, 我认为应采用以下几种批改方法: (1) 分层次批改。作业收齐后, 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 进行精批细改, 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进行分类辅导,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 改进教法。 (2) 学生自我批改。作业做完后, 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 写出各种解法, 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 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能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组批改。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 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任组长, 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 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 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 进行批改。这样, 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其他同学好的解题方法, 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以防重蹈覆辙, 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严谨的学习态度, 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 活跃课堂气氛。 (4) “小老师”批改。教师从班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中选出小助手, 充当小老师, 帮助教师处理一些简单的、直观的问题, 批改之后, 再向教师反馈情况。这种做法, 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 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当堂当面批改。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 批改作业应当堂当面进行, 方法要因人而异。作业做得较好的, 教师应给予表安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十几年, 见过各种各样的玉学生, 他们在学习历史这门课时存在很大的差异, 琴有的学生学得特别轻松, 成绩很好, 而有的学生则怎很难入门 (呢?通过多, 无从下手年的历史教。学那, 我么, 有一些浅显体会怎样才能学好历, 在史样河北省蔚此写出一“来、兴与兴趣大趣是家是最交最好流重的。要老的师”, 有了兴趣, 人的主观学桃果县能动。历史这门课本身是枯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燥的从而, 特别是初中生取得良好的学习, 各效好花镇初方培养面学第能生一力的是都学设不习置太兴悬高趣, 念, 自, 可激制以发力从兴差以。趣下在。方教这面师种入在情手讲况:授下, 要新课历级中时学他, 们的好奇心应善于设置, 使他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 欲勾。如起史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07国主义军备竞争使第一次”时世界, 大战一触即发我提出了问题, :帝那么扬, 指出其优点, 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要讽刺挖苦, 应该给予关心爱护, 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 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 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 耐心地做工作, 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种方法, 反馈校正快, 使学生掌握及时, 弥补了单元过关的不足, 提高了教学效果。 (6) 批改要“精”“细”。学生作业的批改不要只简单地批了个大“×”或者大“?”, 而要注明学生在哪儿出了错, 原因是什么, 还应提示如何改正。 (7) 教师要做好批改作业笔记,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同时, 一定要做好笔记, 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要认真分析, 找出错误的原因, 并且在课堂上一定讲要清楚、讲明白。 (8) 作业的批改要尽可能写上批语, 学生在批语上可以看到老师对自己是认真的、关心的, 这样就能促使他在下次做作业时认真、细心。批语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 譬如作业不细心, 马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作业潦草等问题。教师的批语尽可能邀多鼓励, 少批评。 (9) 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评语, 后进生应当多鼓励, 优等生应该多要求, 当然也不能忽视中间段的学生, 发现其有进步应及时鼓励有退步, 也应适当提醒学生。教师的批作业方式有很多, 因人而异, 但是由于教师每天的作业量很大, 不可能在每本上都去写评语, 这样教学效率不会很高。所以, 教师应有一双“火眼金睛”, 随时洞察学生每天的变化情况, 作业上体现的只是局部, 应该要考虑到其他外在因素, 及时提醒,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几种方法, 教师可以交替使用, 以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 使作业批改对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使教师从繁重的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 从事更有效的教学工作。总之, 教师只要用“心”去批改学生作业, 就会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由此可见, 教书不能急于求成, 教师是园丁, 学生是花朵, 这一棵棵花苗需要教师精心培育、浇灌, 才能很好地成长。一些差生则更需要教师去精心辅导, 耐心地讲解、诱导才能使其学习成绩提高。

四、辅导

(培优帮困) 要做到五定:定对象、定时间、定内容、定方法、定目标。

培优方面:加大学生学习难度, 拓宽知识面, 开发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以确保优生更优。

帮困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 确定班级需要帮助的学困生。

2.端正态度。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 关注后进生, 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 辅导学困生应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了解学困生, 要尊重学困生, 要有信心, 思想上不歧视, 感情上不厌恶, 态度上不粗暴。

3.帮困措施。 (1) 多与他们谈心。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 摸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当补思想补思想, 当补知识补知识, (比如, 在班级开办“语文超市”为学生提供一个解答疑难的平台等) , 当补方法补方法。学生, 有了进步教师及时表扬;有了问题, 教师帮助其解决, 平时多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及努力的过程, 激发他们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信。 (2) 家访。家访要有目的性, 要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和他都是一样的心情, 都是为了孩子, 特别是学习差和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家访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艺术, 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以达主动配合教好和管好孩子的愿望。

五、考试

谈幼儿的常规教育 篇8

关键词幼儿常规教育兴趣榜样师生关系

陈鹤琴先生说过:“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幼儿期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正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期,而养成好的习惯必定要有好的常规教育为基础。班级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常规的意义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规定;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所以说,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秩序,还是对于幼儿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常规的几点做法

1.教学先行,以兴趣促常规。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时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己喜爱做的游戏时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一天午饭后的看电视时间,我看孩子们总是看那几盘带子,于是我找了童话故事书中的附赠光盘,想让他们换换口味。可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不像以前看电视时那么安静了,有点闹哄哄的:原来播放的童话光盘虽然有背景故事,可是它的画面是静态的,大部分幼儿都不感兴趣!在重新选择了碟片播放以后,教室里又恢复了往日看电视时的安静。

2.树立榜样,多给孩子以正面地引导。幼儿模仿能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自己必须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另外,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让孩子教孩子,促进班级常规的建立。记得刚开学时,由于换了不同的小便池,胆小的张立群因为不敢上小便池又不跟老师说,还发生了小便弄在裤子上的情形。为了防止她再度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几个大人便轮流督促她、扶着她去便池。也许是害羞的原因,我们带她去的时候她总说“不需要”,最后又弄湿了裤子,多次地提醒、引导都不太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课间时我发现坐在张立群边上的陆嘉译和杨佳妮两个女孩子拉着张立群的手,三个人有说有笑地去了厕所。那天,她没有弄湿裤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请那两个女孩子带着张立群去厕所。慢慢地张立群能独立上小便池自己小便了,弄湿裤子的情况也再没有发生过。

3.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我们要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在一次下午活动后,刚从餐厅回到教室的几个男孩子搬着小椅子在教室中间疯狂地开着火车,我想马上喝止住他们,可是转念一想,我放弃了说教。在他们安静下来以后,几个孩子用有些惶恐的眼神看着我,大概他们觉得老师一定会生气吧:他们其实是知道这么做不太好的。我把分析这件事的机会留给了他们:“你们觉得在教室里搬椅子开火车合适吗?”“不合适!”很多孩子低着头回答;我又问:“为什么在教室里开火车不合适呢?”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这个说“教室里比较小,小朋友又多,在教室里开火车很容易撞起来!”那个说:“对,撞起来了会很危险的!”还有的说:“会把我们的新地板弄坏的!”……我接着又问:“那你们觉得在哪里玩比较合适呢?”有孩子想了一想以后马上说:“操场上!”于是我对他们说:“其实老师知道你们是想玩开火车的游戏,但是你们也知道,在教室里玩这个游戏是不合适的,会很危险。如果你们想玩的话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去玩好吗?”还没等我说完,教室里就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在这次事件中我采用了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自己提出“整改方案”,这样的结果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也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上一篇:社保局档案整理下一篇:关于组织学习先进事迹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