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回忆散文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苦涩的回忆散文(推荐12篇)

苦涩的回忆散文 篇1

饮一杯岁月轮回的涩酒,捧起一段随时光溜走的记忆….

在我心中清晰地铭刻着:那是何年、何月、何日!

那段失散的记忆,

那个深秋的下午,

那潭清澈而又浑浊的湖水,

那段永恒而又美丽的往事…

太阳西下,一群大雁鸣叫着从头顶上飞过,我想到了那首歌: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如碎!

许久,许久!我站在湖边,看大雁回归,听秋风萧瑟,等夜幕降临!也许我们不该约定!晚风凄紧,落叶扑朔;灰霾的空中飘下了零散的雨滴。也许是上苍的安排,也许太多,也许…在我转身要回的刹那,是你,一个多么熟悉的身影,一张陌生而又清纯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我们彼此注视着,时间就此凝固,周围一片混沌,只剩落叶细雨在秋风中轻舞…

你说要走了,为了事业要到地球的另一端!我眼睛有些朦胧,而你的声音开始沙哑,我看到你眼睛里有清澈的东西滴下来!雨逐渐大了,路边的灯光忽明忽暗,秋风中落叶纷飞!

那晚,我明白了什么叫伤心!醉眼朦胧中,你慢慢消失!

寒风中,我抖落了身上的枯叶,我捧起了你眼中滴下的水珠!

冰冷的雨水抽打着我,滚烫的酒精烧灼着我!相聚五载,一朝离去!

我自问:尘缘如斯,生为何许?

花落花开,几度春秋。日月轮回,永无止休!

我从此离开了那个令我伤心的.城市,我忘记了你我之间的盟誓......!

直到,有一天。是的,那一天,日出日落,一切如斯!突然间,深夜的电话铃声让我全身颤抖!一个凄凉的声音告诉我,你已经不在人世,一场车祸让你的灵魂留在了异国他乡!我大声责问,听到的只是另一个声音——伤心的哭泣!

尘缘世事,皆有缘起!

我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在风中等残阳西下,听秋风瑟瑟,看落叶飘洒!

每年这一天,我会在风中为你舞一曲太阳雨!

苦涩的回忆散文 篇2

比较他的两类散文, 早期的杂文思想性虽高, 但影响却并不大;而小品散文, 在思想上虽不如杂文, 社会影响却大得多。这正如阿英所说“周作人的名字, 是和‘小品文’不可分离地被记忆在读者们的心里, 他的前期的诸姿态, 遂为他的小品文的盛名所掩。”

一、周作人小品散文风格的形成

周作人曾提及:“戈尔特堡批评蔼里斯说, 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与一个隐士。这句话说得最妙, 并不是我想援蔼里斯以自重, 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着。”其中所说叛徒与隐士正是先生夫子自道, 他把它们比做盘踞于心的两个鬼——“流氓鬼”和“绅士鬼”, 它们在那里指挥他的一切言行, 有时流氓占了优势, 便跟它去彷徨, 但是他将真正撒野, 如流氓之“升天堂”的时候, 绅士就出来高叫“带位, 若即带位!”由此可见, 叛徒与隐士, 流氓鬼与绅士鬼杂糅交融正是他复杂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的叛徒性格使他的散文在早期能积极入世, 从人道主义出发, 反对封建礼教, 深刻思考中国国民性问题, 张扬思想启蒙的大旗, 致使早期散文呈现出“浮躁凌厉”的不平淡之气, 而他的隐士性格又使他的“生活态度时时有变动, 安能保持十三四年之久乎?”

1928年以后, 随着他的生活态度的变化, 他的“思想益销沉耳”, 其散文更加崇尚平淡, 朴实的闲适风格。而除去此平淡朴实之气外, 还有一种就是明显有着和中药一般的味, 那就是“苦涩”。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苦涩”的一种特殊爱好, 其散文有许多是以“苦”或“药”为题, 诸如《苦茶随笔》、《苦竹杂记》、《药味集》、《药堂杂记》、《苦口甘口》、《药堂杂文》等, 从1935年到1945年的十年间, 打出“苦”和“药”的旗号就有六次之多。他最常用的室名是苦茶斋、苦雨斋, 此外还有药堂、煆药庐、苦住庵。“苦涩”这一审美范畴同时也在周氏的批评文中出现得十分频繁, 它不仅是其散文风格的一种表现, 更是周氏在创作和批评中的一种审美追求。

二、苦涩的生活道白

周作人在《药味集》的自序中说:“拙文貌似闲适, 往往误人, 惟一二旧友知其苦味, 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 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 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 鄙人甚感其言。今以药味为题, 不自讳言其苦, 若云有利于病, 盖未必如此, 此处所迭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言为多也。”可知这所谓苦味, 有两个意思, 一是“苦闷的象征”, 一是“良药苦口利于病”, 他自己是很自喜, 也是很自觉的。

作为“苦闷的象征”, 周作人最擅长的是以悲悯的态度描写人生。例如, 他在北京西山庙里养病之时, 这样来勾画和尚生活的一个小景。

大雨接连下了两天, 天气也就颇冷了。般若堂里住着几个和尚们, 买了许多香椿子, 摊在芦席上晒着, 这两天的雨不但使他们不能干燥, 反使他更加潮湿。每从玻璃窗望去, 看见廊下摊着湿漉漉的深绿的香椿子, 总觉得对于这班和尚们心里很是抱歉似的, ——虽然下雨并不是我的缘故。

他这种似乎无端的抱歉, 就是一种悲悯的心情, 寥寥几笔便使人好象尝到了一口苦茶, 久久不能忘怀。

杭州清波门外杨三姑的故事, 是周作人的一段淡淡的初恋, 淡到没有任何故事。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 邻居一个十三岁的姑娘, 相貌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 经常来串门。同这家的大人说说话, 同这个男孩子从未说过一句话, 她只是喜欢抱着一只大猫, 站在桌边看他映写字帖, 他便不自觉地振作起来, 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 听到别人诅咒她“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 他虽然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 但心里想到:“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 我必定去救她出来。”这样大半年之后, 男孩子因母病回故乡, 旋即传来女孩子病势的消息, 这就完了。原文的结尾是:

[我回家]一个月以后, [仆人]阮升告假回去, 顺便到我家里, 说起[杭州]花牌楼的事情, 说道:

“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 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 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 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读到这里才尝到一点苦味, 再一回味, 原来通篇的淡淡的甘香里面都浸透着微苦, 虽不是当时苦得不能下咽, 却是长久地留在舌端。

至于“苦口利病”之苦, 周作人那篇宣告他对思想革命的悲观的《教训之无用》, 就是最适当的例子:

希腊有过梭格拉底, 印度有过释迦, 中国有过孔老, 他们都被尊为圣人, 但是当现今的本国人民中间他们可以说是等于“不曾有过”。我想这原是当然的, 正不必代为无谓地悼叹。这些伟人倘若真是不曾存在, 我们现在当不知怎么的更是寂寞, 但是如今既有言行流传, 足供有艺术趣味的人所欣赏, 那就尽够好了。至于期望他们教训的实现, 有如枕边摸索好梦, 不免近于痴人, 难怪要被骂了。

这个思想他一直坚持, 晚年还说:

……虽然不是鼓吹了读书乐, 也总觉得消遣世虑大概以读书为最适宜, 可是结果是不大好, 大有越读越懊恼之概。盖据我多年杂览的经验, 从书里看出来的结果只是这两句话, 好思想写在书本上, 一点儿都未实现过, 坏事情在人间全已做了, 书本上记着一小部分。

这就是黄连犀角一类的大苦之剂, 更是和“闲中情趣”正相反对, 周作人的小品文之所以高出他的一切追随者之上, 正是因为他始终有这个苦味, 否则就纯粹是吞吞吐吐顾影自怜的才子, 或者是琴棋书画插科打诨的清客而已。

三、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整体评判

散文写作是主体最大限度地扬弃共性化的东西向个性化的自我复归。周作人作为著名的文体探险家, 在对散文现代性的运作中, 使日常生活琐事导向一种对“意义”的追寻。它意味着作家的某种主体定位和角色自觉, 而闲适是对一种超越古典境界的向往, 是安静平和追求优雅趣味的“文人”精神的表现, 是边缘的、独立的、隐士的境界的体验。

而对于周作人的小品散文风格, 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成的, 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他的叛徒与隐士的双重人格在内心相互抵抗, 常常使他“把文学家的招牌收藏起来”, 自禁于十字街头的塔中喝酒作文, 又忍不住要打开楼窗吆喝几声出出闭气的无可奈何。因此, 他的“有些闲适的表示也是一种愤懑, ”是他社会理想破灭之后, 甘当隐士的一种矛盾心理的折射, 加之中庸调和思想的根深蒂固, 对于人生乐趣的无限追慕以及对于散文艺术的独特理解, 诸多因素等共同决定了他那独特而复杂的小品散文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阿英 (钱杏) 著.吴泰昌编.阿英文集[M].三联出版社, 1981.邨

[2]周作人.泽泻集·序[M].岳麓书社, 1987:1.

一段苦涩的回忆 篇3

远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包括塞外边陲,全国各地几乎都是饥馑交集,饿殍遍地,人民苦不堪言。公开的说法是,这是由于全国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帝、修、反”(注1)沆瀣一气联合反华对我实行封锁造成的恶果,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人们心里明白,但都讳莫如深,谁也不敢挑明。

当时,我正在黑龙江省北满大草原上新建的一座大型机器厂做技术员。因为当年战备的需要,工厂建在接近原苏联的富拉尔基。这个富拉尔基本来是个达斡尔族聚居的小渔村,人口不足2000人,由于建设大工厂,陡增了几万职工,它便有点承受不起了。按说以这里的地广人稀,土地肥得流油,随便插一枝树枝不久便会长成参天大树,任意撒几颗种子就会长出一片茂盛的庄稼来的自然条件;还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美誉,嫩江的“鳌花”,大草原的“飞龙”,也经常“落入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上的佳境;人们吃饱肚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过去山东、河北一带的老乡才常常在荒年“闯关东”以谋生。因此,这里的百姓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外,大都是原籍山东、河北的乡亲们。

谁料想,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偏偏突然出现了个“困难时期”,于是,这个地方便也跟着“困难”起来了。

当年是“全国一盘棋”。和其他地方一样,我们工厂的职工,也一再压缩“定量”,减少副食供应,同样吃糠咽菜,忍饥受饿,食不果腹,在饥馁中备受煎熬。很多人因吃不饱饭而疾病缠身;浮肿几乎降临每一个瘦弱的肌体。非常凑巧的是,我的大女儿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生了,多病而嬴弱的妻子,除了填不饱辘辘的饥肠外,尚需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哺乳;加上年逾花甲的老母亲也从南国家乡来到北大荒和我生活在一起,一家四口,这口粮的缺额就更大了。那时商店里虽有高价食品出售,可是,我们那一点少得可怜的工资哪里买得起呀!上级号召人们进行“瓜菜代”,可是市场上、田野里既无瓜,又无菜,何从“代”呢?面对这种艰窘无助的境况,我确实感到为难了。这样的日子怎么熬过去呢?

正在这当儿,我们的邻居老刘,来我家串门。老刘也是四口之家,两个孩子都已经上了小学,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得很,那点粮食定量更是不足以果腹,比我困难得多。他时任工厂的团委宣部部长,由于他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和我一样,有时还舞文弄墨,在报刊上发表点小文章;惺惺相惜,气味相投,故平日我们俩过从甚密,有很多共同语言;他虽然是贫农出身、根红苗壮,又有官位的干部,但是他对于我这个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和曾经在反右派斗争时犯过“严重错误”的人不歧视、不避讳,说话时能够平等相待、推心置腹;有时还敢当面顶撞错误的领导,背地讥讽被扭曲的时政,发点“出格”的牢骚;因此益发加深了我对他的感佩和彼此之间的友谊。现在,又有在“困难”中的共同感受,因而常常相互造访谈心。

有一天,在一个阴郁的公休日,我们俩又凑在一起了。在“倾诉”一番“困难的衷曲”后,他突然对我提出一个建议:咱们到大田里拣黄豆去,来补补肚子,怎么样?我惊诧地问:到哪儿去拣?哪有那样便宜的事?他悄悄向我解释说:日前有人告诉他,人民公社化之后,农民吃大食堂,喝大锅粥,干农活不怎么认真了,因此在收获庄稼的时候,丢三落四,大田里还留下不少“残余”,咱们城里人可以去“拣拣漏”。我说:有这等好事,人家公社社员不去拣,还轮到咱们了?他说:“鱼过千重网”,总会落下一点吧,我们不妨前去试一试。

受饥馁之苦,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老刘这样好的建议,而是欣然同意。于是,就在此后工厂的又一个公休日,我们俩便一同“出征”,到大田里拣黄豆去了。目的地是距工厂10公里以外的“黑岗子”,据说那里有一大片黄豆田。由于这种行动有“资本主义”色彩,我们相互商定:此行要严守秘密。

那是冬天的一个早晨。天上的寒星还在闪烁,职工宿舍区还漆黑一片,到处鸦雀无声,我和老刘便相互招呼起身了。我们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头戴一顶厚厚的狗皮帽子,身穿里子带羊绒的棉大衣,足蹬一双垫有乌拉草的棉鞋,脸上蒙一个特制的大口罩。为此,我的近视眼镜不得不取下放在兜里。为表示对我此行的大力支持,妻子还专门给我烙了一张白面糖饼,以为犒劳——其实,她的这番好意,恰恰也增加了我的心理负担:此行必须有所收获!

老刘也和我享受了夫人给以同样的待遇,当然也带有同样的负担。

那天正好进入“三九”时节,天气彻骨般地寒冷。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寒流,到这里就变成一种“大烟炮儿”(注2),像利刃一样直往你身上钻。全身虽然进行了全包装,但是,脸部总是有面罩盖不到的地方,风从缝隙中钻进来,像刀子割一样痛。

这当然阻止不了我们的决心。出了家门,便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向黑岗子方向走去。我们走的不是正儿八经的宽敞大道,而是抄近走的农民收种庄稼时在阡头陌尾临时踩出来的羊肠小径。高高低低,弯弯曲曲,走起来很是吃力。特别是当时我们肚子里油水不多,都患有浮肿病,心虚腿软,就更加步履艰难了。一开始,我们俩还唠点嗑儿,说点笑话,发点牢骚,评点时政,以解劳顿;但走着走着,便都不作声了。怕话说多了伤了元气,妨碍下一步的重要“业务”活动。

我们一边走一边用眼睛瞅着路两旁已经收割完毕的庄稼地,这里多半种的是高粱和玉米,那是没有什么“油水”可取的,因为它们穗儿大,目标也大,谁会舍得落下?直到走过了黑岗子,才算找到一块黄豆地。

这黑岗子本来是一片凸起来的大土丘,海拔不足30公尺——不知是在多少亿万年前,地壳变动时不经意间甩下的一点小渣滓形成的“产物”。但因为过去岗子上面栽植了许多松柏和一些自发生长的灌木,日久年远,长得密密丛丛,遮天蔽日,远远望去,黑黢黢的一片,人们就把它称作“黑岗子”。据说,它曾经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哩!狼群出没在丛林中,虎豹争雄在岗顶上;飞龙在白桦树上筑巢,百灵在椴木枝头垒窝;密林深处有绿林好汉的足迹;岗凹下面有流放者的残骸。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曾在这里宿过营,并以此为据点,偷袭日本鬼子的军车,截取他们的给养,打得敌人心惊胆战,每经过这里便惶惶不安……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林木也逐渐流失了许多;尤其是经过“大跃进”时期连根带梢的彻底砍伐——先是“大炼钢铁”,继曰“开荒造田”,之后,现在已经是光秃秃的一个土岗子了。那片黄豆地就是在岗子的半坡上经过伐木后新生的“硕果”,面积至少有好几垧。乍一看去,遍地光溜溜的,似乎也收割得比较干净,我有些失望了。但老刘眼睛比我这个近视眼好使,他发现在垄沟里还有散落的豆粒儿,于是立即蹲下来用手拣起,同时转脸向我说:老程,有门儿!此时,我也顾不得冷风刺面,摘下口罩,戴上近视镜。果然,我也看到了那黄金般的豆粒儿,连忙欣喜地蹲下,脱下厚厚的棉手套,拣了起来。

nlc202309040046

不过,这些“小东西”还很会隐藏。有的埋在垄沟深处,有的藏在根茬底下;有的单独栖息豆叶丛中,有的仍聚集在豆荚里。我们俩沙里淘金般地仔细“搜捕”,一粒一粒地拣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兜子里。此时,我们早已忘却寒风袭击面颊,顾不得双手冻得揪心地疼痛,强迫随风舞动的身子站稳脚跟,忙不迭地扒开冻土茬子和黄豆叶子,寻找那亲爱的“小宝贝”。我每搜捕到一粒,心头便会激动一阵儿:觉得又可为我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增加一点营养,为那新生的小女儿增加了一滴乳汁。于是,我备尝了“收获”的喜悦。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饥饿像无数毛毛虫一样紧挠着我的肠胃,我实在忍受不住了,就向老刘建议道:老兄,歇一会儿,慰劳一下肚子吧!老刘欣然答曰:好!这肚子早就向我提抗议了。于是,我们各自从贴身处取出了白面糖饼,对坐在沟垄上吃了起来。这时,糖饼已经被冻得梆梆硬了,咬一口像啃一块冰楂子,但是,含在嘴里,咽在腹中,却觉得香甜无比。我们俩大口吞咽,相视而笑。这也算苦中有乐了。

触景生情,我突然来了灵感,遂和着古诗的韵脚,顺口占一小诗,面向老刘念道:

拣豆随风舞,

手抠禾下土,

须知囊中豆。

粒粒皆辛苦。

老刘听后,说:好!停了片刻,他忽然说道:我也瞎诌了几句,请你赐教:

风调雨又顺,

何曾有天灾?

世事多蹊跷,

令人犯疑猜。

我听后,连忙用手掩口示意说:噤声!然后我又严肃地对他强调:老兄,这样犯忌的话可说不得!老刘一伸舌头,向我扮了个鬼脸,算是回答我了。

甜甜蜜蜜地把那块糖饼啃完了,身上增加了不少热量也长了些许力气,于是,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又重新投入刚才的“战斗”,以便扩大“战果”。现在,寒风吹得更猛了,站都站不稳;但是,我们却毫未退缩,老刘还不断地念叨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最高指示,以鼓“士气”。如此这般又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布兜里的黄豆粒儿已经撑得鼓鼓的,说明“战果不菲”了。本想继续“战斗”下去,只是东北的冬天光照时间短,不到四点种,那个怕冷的太阳,已经迅速地遛近地平线下躲起来了,我们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走向回家的路。

或许是因为胜利的喜悦和囊中黄豆的鞭策,我们返回去的路走得很快。但是,由于夜影逼近,路径不清,我们只能高一脚、低一脚的颠踬前进,临近工厂宿舍区的时候,我的身子简直像快要散了架似的寸步难行了。老刘也和我一样,脚步蹒跚、气喘吁吁。当迈入我们居住的楼门口时,我忍不住调侃了一句:这老天爷搞的自然灾害,却把咱们害苦了。

没想到老刘却冷不丢地白了我一句:扯淡,什么自然灾害?完全是人祸!说罢,趔趔趄趄地进了他的家。

我赶紧回头瞅了一下,幸好周围无人,我也急忙回到家中。这时,母亲和妻子正依闾而望哩。见我“安全”归来,自然非常高兴,一齐问我:怎么样?我顾不得和她们说话,把兜子向地下一扔,甩掉大衣和狗皮帽子,一下子仰卧在床上。我实在太累了。

母亲和妻子连忙过来验收我的“战果”。她们把兜子里的黄豆倒了出来,只听娘儿俩高兴地欢呼:哎呀,这么多!足足二斤还要挂零!

有今天这个“战果”垫底,晚上全家破例吃了一顿饱饭。

尝到了甜头,我和老刘此后又去拣了两次黄豆。可是,“战果”一次比一次少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秘密”行动,很快被其他职工发现了,他们也纷纷出行黑岗子,进入拣黄豆的战斗行列;但是,僧多粥少,任凭怎么奋战,也难获“战果”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拣黄豆”的行为不知不觉竟被我所在的单位党支部知道了。党支部书记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思想觉悟极高,善于突出政治,立即找我个别谈话,追查我的动机和行动的结果。那些年,我们这些犯过错误的知识分子,经过一个连一个的政治运动的折腾,如同惊弓之鸟,哪里敢对组织隐瞒什么私密行为?我只好向他坦诚地说明这个行为的全过程。

“据说你还是始作俑者!”他严肃地看了我一眼,随后又严厉地斥责我说,“你知道你这个错误行为的性质吗?”

我有点茫然地摇了摇头,同时敬畏地望着他,意思是:请您指教。

“你这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脚!”他毫不犹豫地说。“那大田里的庄稼是人民公社的财产,是国家的财富,你怎么可以随便窃取!”我心悸地听见他用了“窃取”二字。

我只能唯唯点头,不敢说半个不字。

“回去写一份检查,要狠挖你的私心杂念,然后交给党支部,听候处理!”

我乖乖地照办了。好在那些年我写“检查”已经是轻车熟路,能够自觉地上纲上线,狠狠地向自己的头上泼脏水,很快便交稿了。然后便提心吊胆,等待后果。

幸亏此后不久党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总结了这几年工作的“失误”,听说连毛主席都做了“自我批评”;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弦也稍稍放松了。

党支书也因此高抬贵手,居然放我一马,没再继续追究我的错误;但始终也没有给我一句“托底”的话。因此,我心里一直像搁置一块沉重的石头,久久难以放松下来——

这段酸涩的陈年旧事,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成因,早已真相大白,公之于世,不再遮遮掩掩,羞于出口;中国共产党弃旧图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全国人民生活都普遍提高了,不仅衣食充裕,而且奔向小康之路;昔日那一幕心酸的情景,总该是忘却了吧,但不知为什么,总还经常在眼前晃动,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注1:“帝、修、反”系当年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的简称。

注2:大烟炮儿,是当地人对刮得特别大的一种寒风的别称。

苦涩的西瓜散文 篇4

夏,是从院门外那株树上一声很嘹亮很嘹亮的蝉鸣里开始的。然后,整个小乡村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透进梦里。旧梦依稀,往事迷离,何曾记得那片红囊的西瓜。

推开记忆的门,便听见一道熟悉的嗓音:“妹。”

日落西山,黄昏吹着风的软...我站在路口,听见有人唤我,便扭头一看,公交车远去扬起的尘土中有个身影在渐渐变大,是堂姐。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笑。我只记得那笑,好像那半开菡萏。

我们回到家中时,正好赶上切西瓜。我被“派”去给街坊邻居送西瓜,心里催促,要快,要快,否则就要给堂姐吃光啦!当我汗流浃背赶回去时,堂姐一脸笑意的站在我面前:“选左手的还是右手的?”我狐疑了:“西瓜?”堂姐只是笑而不答。我一脸‘豁出去’:“右手!”堂姐从背后拿出了一片西瓜,红色的囊在余晖下,显得很是诱人,但却是左手的瓜。我一看,便好奇了:“右手的。”尾音被拉的长长的,孩子般的天性一显无遗。

堂姐不买账,把左手的瓜硬塞给我,自己背对着我吃,似乎不想让我看见。我更加好奇了,但心里忍不住冒泡:“肯定是有好东西,看我不抓个‘现形’。”我把头悄悄的伸了过去——堂姐在吃一片没熟透的瓜。我顿时语塞,一切想要埋怨的话语全都咽回了肚子里。“姐,我不喜欢吃西瓜,你吃吧。”堂姐没看我:“给你留的。”

粼粼微波,雕刻在水面上。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如梦似幻,好不真实,模糊的玫瑰色轻轻飘在空中。天地间,好似一片红囊的西瓜。

余味苦涩散文 篇5

王长江实在不愿意再回忆那些往事,一回忆起来心中就会莫名的感到苦涩,可他逐渐发现,在反反复复考虑之后,如果不记下那不堪回首的经历,也许再过若干年后,那些往事将会消逝,那将对自己的人生在后人看来实在是一个缺憾,所以,他还是下决心把一些片断记下来。

一九八七年,王长江二十二岁时,高职毕业了,经校教导主任介绍,由乡组织科安排,回到家乡一个镇办企业工作,一年后,他所在的村里筹建一个小型工厂,村领导研究决定,邀请王长江回村工作,在当时,一个村里大专生,大学生几乎是微乎其微,个别中专生,几位高中生早被一些像样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要去。筹办村企业的负责人名叫孙大明,是本村人,刚三十出头,个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为人精明能干,能说会道,王长江与大明的弟弟是同学,在上初中时就经常去他家,当大明亲自与长江说回村一事时,王长江没有多考虑,就毅然地回到了村里,与大明等人一起开始了创业之路。

当时负责生产与技术的负责人名叫丁纪春,与王长江是同龄,也是本村人,与长江是小学初中的同学,彼此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之间相处也较好,二人一见如故,王长江当初被安排在丁纪春后面做一些技术试验,主要负责质检计量生产等事项。经过努力,两年后,一个小型村办工厂基本初具规模,产供销一切正常有序发展。

一九九零年,企业又增建了两个产品,同时又扩展了新的场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基层员工也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近百人,一些科室也相继成立,仓库,化验室也增加了不少人员,但财务上还缺少人手,有一天,负责人孙大明与王长江商议说:根据目前状况,问长江是否愿意到财务工作,王长江说:一切就听领导安排吧。就这样,王长江在这九十年代的春天里,又走上了新的岗位。

为适应新的工作,王长江利用节假日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会计培训班,一年后,终于取得了大专文凭,最让他愉快的是:他遇到了财务科的领导李纪阳,李纪阳还比王长江小一岁,个子也稍矮一点,也是本村人,文化水平虽不高,但专业水平很好,经验丰富,为人真诚,当初,纪阳主外,长江主内,二人相处融洽,配合默契。纪阳待人热情周到,为人及与外界各部门关系也很好,对长江也很关心照顾,长江对纪阳也是情同手足,甘苦与共,彼此信任有加,在一起工作十几年,从无一丝一毫的争吵,直至现在,有时相见,也是互相握手问好!

悠悠岁月,一九九九年的夏天,纪阳跟随单位的送货车去外地办事,在回来的途中,不幸发生了一场车祸,纪阳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长江当晚租车不远千里赶去看望,谢天谢地,好人有好报,生命总算从鬼门关捡了回来,可不幸的是:纪阳的父亲第二年因病故去,二零零一年的一天,纪阳又突发阑尾炎进行手术,领导王大明让长江代理财务主管有关事务,长江只得临时受命,当时,企业正处于发展通道,特别是资金处于一种困境之中,长江不负重托,默默地承担起一些责任,直至二零零三年,孙大明找到他的一位同学名叫邓之生的来负责,长江肩上的担子才稍许轻松了一些,而纪阳身体稍好后,便被调去协助大明管理供销与财务的全面工作。

时光匆匆,大概是二零零四年的一天下午,长江正忙于申报税务上的一些事,突然,纪阳来到办公室门前,一手拎着一个包,一手拎着一个袋,脸上不知怎样的.表情,心中说不出是一种怎样的滋味,“长江兄弟,明天我就不来了,以前许多不到之处望多多包容。”说着: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同每一位同事打着招呼,长江什么也说不出,也不知说什么,当时,具体什么缘故也不清楚,看着纪阳的背影从厂区大门前渐渐远去,长江不自然地跌坐在椅上,一位在一起工作了十几年的相濡以沫的同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企业,长江好像失去了一个依靠。到第二年,负责生产技术已是副厂长的丁纪春也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长江从此再也不知向谁说说心里的话,说说工作上的一些事,说说一些……

暗夜在窗处流逝,大自然根本不管人间有喜剧还是有悲剧,二零零六年的一天晚上,大概九点多钟,王长江刚刚睡着,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财务负责人邓之生打来电话让去单位领导王大明办公室,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长江穿好衣服,急匆匆地赶到大明办公室,一进门,邓之生已在那里,只见大明怒气冲冲,满脸通红,站在办公桌里指着长江说:长江,你在纪阳那里说了些什么!说到激动时还拍着桌子,长江一言不发,心里猜测着,可能大明晚上在哪里喝了不少的酒,等大明火气发完,平静地对大明说:究竟在纪阳那儿说了些什么呢,现在可去纪阳那里对策一下不就明白了吗。长江与邓之生来到纪阳家,大明的弟弟与儿子都在,后来才知道是大明与纪阳在一起吃晚饭喝了很多酒。大明的弟弟气凶凶地对长江说:你当着纪阳的面把事情说清楚。长江又能说什么呢。此时,真不知道是置身于人的世界,还是鬼的世界,抑好是牲畜的世界,长江根本在纪阳那里就没说什么,自从纪阳离开企业后,有时相见也只是点头微笑,彼此心中很明白,由于关系密切,免得被疑心的人说什么是非,所以相见就很少说什么,何况也难得相见。长江看到纪阳坐在那里,也是满脸通红,妻子正在倒水给他,长江一看就已明白,纪阳的酒喝得不少,也许在大明等人面前说了许多内心的牢骚话。当邓之生问纪阳,长江在他面前说了什么,纪阳看着长江说:长江没说什么,许多都是大明自己讲的。长江二话也没说,与邓之生来到大明办公室,心里一片惘然,还有什么可说呢?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最终还是长江打电话给纪阳,让他不必再去多说什么了,给大明一个面子,一个台阶,大家毕竟曾经相处一场。这一夜是长江最难忘怀的一夜,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形容的一夜。

大概又过了四五年,突然有一天,大明的老婆偷偷告诉长江,不知谁用一无名的手机号给她发了一个信息,说了长江的许多坏话,并打开来给长江看,长江只是笑笑,心中还是那么平静。来到大明办公室,大明问长江平时与哪些人相处,有没有与你有什么过结之人。长江告诉大明,平时也不与多少人接触,天天上班下班,为人诚恳,从未与谁有什么冤仇,包括家人也未与人招什么怨。那这发信息说坏话的人又会是谁呢,出于何种目的,这实在是一桩非常离奇古怪的事情,天下哪里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长江心里明白,可能是有人视他如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是故意诬陷多织的手段,原来认为天地是又宽又大的,现在才觉得,天地极小,小得容不下长江这一身单薄的躯体,难道这人连起码的良知都泯灭净尽了吗!她的目的意图不是十分明显吗?长江心里感觉到非常的悲哀,孤独与恐惧,如果不是爱人的安慰与劝说,长江还真中了某些人的圈套,差点与纪阳,纪春一样离开了企业。虽然长江还坚持留在了企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成为一位普通的员工,以至在后来多次调加薪酬中,他的级别与待遇都低于他人。不过,长江会以坚强的毅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直笑到最后的。

三九过后,便是大寒,在这寒冷的冬,在这飘着雪的夜,长江只是零零碎碎地回忆了一些片片段段,有一些细节从未对人讲过,还有许多冤屈至今还闷在心中,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将坦然处之,因为上面所说,决无半句谎言。再过二十天,就是春节,长江将迎来他知天命的第三年了,他深深知道:人生没有十全十美,也难有尽善尽美。累不累,只有自己知道。心,只有经历过,才会坚强;生命,只有承受过,才会厚重。一个真正有福气的人,不是拥有家财万贵,锦衣玉食,而是面对所遇到的人和事,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以及烦恼与困境,能够乐观坦然处之。

苦涩咖啡香抒情散文 篇6

咖啡,苦中带甜,甜中亦有苦,好像人生的滋味。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透过窗户,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景物,恰似我朦胧的记忆。突然间想要喝杯咖啡,迷恋那香香的、飘满整个屋子的味道。我轻轻地喝了一口,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景,记忆中的那些事也如小雨般出现在我的眼前……“再闹就送你到你妈那里去,瞧你多不省心。”这是奶奶常对我说的话,但她从未把我送到妈妈身边。她总是这样说我,但爱我比谁都深。有东西她总给我留着。五六岁时,别的与我同龄的孩子已满大街跑时,我还整天待在她温暖的臂膀里,沐浴在她的.爱里。慢慢地,我的心里萌发了长大后,要赚很多钱给奶奶的愿望。但……

她还没来得及得到孙女的报答,便去了天堂。任凭我在她身边再哭再闹,她也无法再说“把你送到妈妈身边”的话了,她只是一动不动地睡着。“奶奶,你怎么可以睡这么久,快起来,不然你就被放到盒子里了,奶奶,快起来啊!”我哭喊着……“叭”,一滴眼泪落进我身边的咖啡里,我的回忆也被打断了。喝了几口溶入了我的眼泪的咖啡,窗外比刚才更静了,雨也小了很多。

还未来得及整理思绪,我就陷入了另一件事的回忆里。“给,拿好这个。我要走了,这就是我们以后相认的证据。”她拿着两个一模一样的挂坠,把其中一个送给了我。“不要,你不要走。我再也不跟你闹脾气了,你不要走,你走了我怎么办啊?”眼泪终于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滑落在脸颊。但这回我的哭泣也没能挽留住她,她还是走了。我们的约定,我们的秘密都被抛弃在风里,好像空中的落叶回旋远去……

我的泪滴在手里的挂坠上,“友谊,真的可以天长地久吗?”我自问,然后哭倒在风里。

一阵骚动把我拉回了现实,使我又一次将记忆的风筝收回。原来,雨已经停了,摸着胸前的挂坠,我笑了。我相信,我们会再次相见,因为我知道你一定在某个地方等着我。

端起还有温度的咖啡杯,将杯中的咖啡喝尽,看了看窗外逐渐放晴的天空,我收起了杯子,闻着满屋的咖啡香,我知道,我应该去奋斗了,为了对奶奶的承诺,为了我和她的相见。

苦涩的回忆散文 篇7

这一年,我明白了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能见人心。

这一年,我怕了,因为一个不小心就把我五脏六腑都伤了。

这一年,我变了,变得把所有的伤痛都自己扛。

这一年,我变了,变得更加顽强了,更像一个仙人掌,随便丢到哪都能活。

这一年,我变了,不再对所有人好,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这一年,我变了,变得好多事情都学会视而不见了。

这一年,我变了,学会让舍得和不舍得都随缘了。

这一年,我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偏执,对有些坚持不再那么执着了。

这一年,我变了,不再纠结着一个人,一件事不放了。

这一年,我变了,明白了什么叫做痛,什么叫做害怕。

这一年,生活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你经历所有。

这一年,生命告诉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美好的回忆散文 篇8

一个人无聊的时候,我经常会漫不经心地翻着相册,第一页的相片立刻映入我的眼帘,看着第一张照片,一段美好的回忆便在我脑海里慢慢浮现开来。

那是一张已经有些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妈妈站在我身旁牵着我的小手,像天使一样时时刻刻守护着我,而我就像鸟窝里的小鸟享受着吃喝玩乐。那时的我年仅六岁,留着短头发,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我想也许当时年纪太小,摄像机让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而爸爸妈妈却带着幸福的微笑注视着摄像头。

记得那一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出去外面玩,我们去了市中心的公园里玩,活泼可爱的我高兴得活蹦乱跳的,看着公园里各式各样的花朵儿争先恐后地来参加春天的宴会,它们五颜六色、姿态不一,让我对花儿产生喜爱之情。虽然那时候没上小学,但是我也不会随意采摘小花小草,也许是因为那是胆小,我总会用那纤细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朵儿的小脑袋,爸爸妈妈看我可爱却又胆怯的样子,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夕阳西下,不知不觉中,一下午就过去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于是,爸爸说一起拍张照片,留作纪念。

“一、二、三,茄子——”一阵尾声在延续着,美好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

岁月悠悠,悠悠岁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如今看着照片的我不禁心生感慨。

回忆的高三散文 篇9

如果一个人在陷入一个非常深的一段回忆里的时候,是无法自拔的,如果在10年以后在回忆就会觉得,那是的幼稚和无知,可现在有谁知道。在回忆这一段不该回忆的一段的时候,常常问自己,那么爱你为什么?一遍又一遍,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心已经不再痛不再伤,却总在无意中想到你,不想再回忆,但所有的一切,总会在不经意中冒出来,那一段不长不短的情路,走的坎坷,而路的尽头,却只剩我一人在独自观望。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回忆录一样的每天的陷入回忆,无法自拔。

夜,早已笼罩这个孤独的城市,而窗外的秋风,也淡淡的吹着,电脑里,依旧放着那首悲伤的曲调,仿佛所有的一切都被渲染,脑海里,那些过往种种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那些画面不想忆起,它却像水中不停出现的的气泡,阻止不了,是不是人生就是这样,当生活成为了一种负累,所期盼的反而是离去,有时候宁愿选择离开,也不愿活在锥心的回忆中,可是离开能行吗?每天在学校,看着你,心里的滋味,不知道什么滋味,可我真的能离开回忆吗,我觉得不可能,回忆现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吧。

我不知道是我不够坚强,还是我心中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再次泪流满面,伤心无助的时候,只能独自品味那些苦涩,如果我脆弱,谁能替我坚强?也许别人认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乐观的背后,有许多难以诉说的故事,但是我还是在用微笑,继续我悲伤的生活,明明知道,这样的自己活得很累很累,可身体的累没有什么,可心累,有那个人知道那种感受,可还要却还是继续这样的人生!

世间的痴男怨女,或许就是因为被爱所累,被爱所伤吧!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似乎都在印证着这句话,痛到深处,才知愁滋味,伤到深处,才知心已碎,多愁善感的我,始终逃脱不了伤感的倩影,久违的沉默,让我再次敲打着键盘,写下心中最真的感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那些伤痛真的只能独自品味,因为我深知真正了解我的人并的不多,所以选择坚强,再多的苦楚也只能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如果现在你真的有了真的对你好的人,我不会在去想什么,可现在的你真的有吗,为什么我觉得没有,每天看这那虚伪的样子,为什么让我觉得你好可悲啊。

时光悠悠,倾尽繁华,突然,有一些荒唐的念头,从内心深处浮起,如果那些记忆是残缺的,可以换来那份很久以前的心境,我会如何选择?是否也需要三生烟火的沉淀?如果生命可以再来,我选择谁都不曾遇见,一生平静,而又安然的走完,去享受那落日余晖的惬意,可惜,这些都是自己心中的一种假设,永远无法替代那些已存在的事实,和那段伤感的回忆!真的有如果,你就不可能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如果没有,只能在那段伤心的.回忆里渡过。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可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之所以放不了,所以才会心累,万一自己的心累了,那马上就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会非常的累。

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这些虚伪而善良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诺言是什么,我许过吗,实现过吗,如果实现了又能怎样,真的不知道。

我不急也不燥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过去的事就算错了,我也不后悔,我不在意我的过去是什么的样子,也不在意现在我长得是啥模样,我知道,过去的不再重要,因为它已经过去了,我知道,现在也不重要,因为它也将会成为过去。现在的我想明白了,过去的就过去吧,因为已经是过去式了,不在会重来。

回忆,真的我想摆脱你,如果摆脱了,人的一生会有意思吗,如果真的,我的回忆是那么的痛苦,摆脱是一种解脱,往往这种解脱,是那么的难。

回忆父亲的散文 篇10

前几天给父亲打电话,得知在我家地里建变电站一事马上成为现实,心里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父亲年逾花甲,可该享享清福了。

父亲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的正直善良、聪明睿智、豁达大度与见多识广,使他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都显示着他的斯文与气派,以至于我师范同学误认为父亲是教师,抑或是做其他什么工作的,反正不像农民。

我为同学们的误解而高兴。我经常听父亲说他上学时,成绩特好,但因我家不是贫民,而是中农,所以没被推荐继续上学,完小就是他的最高学历。后来,一远房亲戚是我们那一带著名的老中医,看他是个好苗子,欲传授医术于父亲,但爷爷觉得不能好好挣工分养家糊口,硬是不让学。现在想想,父亲真的是生不逢时,被埋没在那个不论知识能力只讲家庭出身的浑浑噩噩且贫穷落后的年代。

但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听母亲说,在生产队里,父亲年纪轻轻就是队长,且特有威信,当时我还不记事,对此不以为然。后来渐谙世事,眼见得家族中大小事务,以及谁家兄弟有矛盾、婆媳吵架、邻里纠纷等诸多难题,都来寻父亲帮忙,且一经公平正直的父亲调停,一切便妥妥帖帖,我便愈发崇拜父亲了。

但父亲有一样却让我老不满意了。记得我小时候,他经常与母亲吵架,甚至还打母亲,每每此时,我和二妹只会陪着母亲抹眼泪,毫无办法。曾记得,小学高年级时,我曾为此给父亲写一封信,让他善待母亲,但父亲可能觉得跟我说我也不理解,就没有理会我。及至后来我长大成熟,才清晰地认识到,母亲虽然也心地善良,但与父亲的差距何其大也!一个愚笨且一字不识,一个聪明且能力超常;一个心量狭小,一个宽容大度;一个悲观,一个乐观……现在想来,虽然他打母亲不对,但当时年轻气盛的他能与母亲坚守着这段婚姻已属不易。所幸的是,随着年岁渐长,父亲的脾气已被磨得少了棱角,且作为大女儿的我也经常劝慰母亲少管事,一切听我父亲料理,因为他有能力,家里家外全是一把好手,还老夸她有福气,跟了这么能干的丈夫。母亲其实很犟,但对于我的很多话她却听得进去,于是二人关系也比以前好多了。

父亲虽然知书达礼,豁达乐观,但生在农村,他依然没摆脱那可怕的观念:想要个男孩,虽然他那么地爱我们这三个女孩。我十岁时,三妹出生了,二姑家弟兄俩,所以特想抱养三妹,父亲也心动了些,因为他还想再要男孩,所以很清楚自己一生该有多么劳累。但第二天父亲便去二姑家,果断地把三妹接回了家,说不能把孩子送人,这辈子就算再苦再累他也认了。

天不负他,继三妹出生后两年,大弟出生了,我们全家欢乐异常。我也骤感压力倍增,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二弟在三年之后又出生了,当时我已十五岁,内心早熟的我已异常清楚这个家庭未来的艰辛,于是在二弟出生两天内我都没往近前看看,且无一丝笑容,甚至黑着个脸,只默默地照顾着三妹和大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家务活儿。记不清当时爹对我当时的作为报以怎样的眼神,反正他什么都没说。后来,小弟的可爱慢慢使我消除了内心的芥蒂。现在想来,父亲竟不对我这个他一向认为懂事的女儿发一点脾气,对我该是多么地理解与疼爱啊!

姐妹兄弟五人便注定了爹一生的艰辛与劳累,更可恨的是,在二弟出生后两三个月,又发生了一件无异于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的事一一父亲因卖棉花出车祸了。车上好几个人,有一位年龄大些的本家摔死了。现在想起来我还心有余悸。父亲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右肩的肩胛骨外侧上翘,并且永远治不好,所以每每干重活右肩膀尤其不舒服。

但家庭的重担犹如一支鞭子,催促着身有伤残的父亲没有一丝消停。他起早贪黑,经营着自家的十里地,除此之外,他先后和人合伙包荒地、喂鸭子、开磨坊、开推土机,自己又养羊、养牛……但家里孩子多,且都上学,还是入不敷出,自我记事以来,家里或多或少地没少过外债。

后来我师范毕业,虽然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的工资,但毕竟能接济接济家里了,且在本村教学,不上班时还能帮父母干干农活,家里大事小情也能帮着处理,内心甚感欣慰。父亲也很高兴,有一次喝醉酒了,他跟我说:“闺女啊,你要是个儿子多好啊!”听了他的醉话我内心阵阵酸楚,若非生活重压,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吗?他多想让人帮一把啊!可他知道女儿大了要嫁人,嫁了人便不再属于他!可他却不知道一直崇敬他的`女儿一刻都没忘记为他分忧解难!

所幸上苍保佑正直善良的父亲,安排给他一个好女婿一一我的老公。我俩每每接济于他,并把姐弟三人都带到我这儿读初中,吃穿住用全由我俩包了。父亲在倍感欣慰的同时经常又会自责与内疚,觉得对不起我,那次因为我给儿子断奶早,父亲竟当着我的面哭了,说是因为弟妹在我这儿上学,我负担重太忙才这样折磨自己的孩子的。我一个劲儿地解释,孩子都一岁了,该断奶了。可他就是不听,只是埋怨自己。唉,我可敬可怜的父亲!

正是因为父亲身体力行的无言的教育,我们姐妹兄弟在邻里中是出了名的懂事,更可喜的是小妹考上了河南财经学院,小弟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让父亲在全县都出了名。当时学校领导也接见了他,县乡两级领导纷纷到家里问候、资助,父亲还上了电视,十里八村的人都因此认识了他。这时的父亲真的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啊,写满沧桑的满脸褶子也开成了一朵花。这不仅是给他挣足了面子,更是圆了他一生未圆的求学梦啊!

街坊四邻都夸父亲教子有方,家里出了三个大学生,可父亲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一般都会稍带着夸夸我俩,说要不是大女儿和女婿,小姐弟俩也走不到这一步。邻居习惯称我为大学生,其实我只是一个中师生,一为当时这是初中毕业后最流行的捷径,二为家庭条件所迫,我也打消了上高中考大学的计划。后来每提及此事,父亲便有悔意,我马上劝解,上中专是我们那时流行的,不怪他。

自二弟考上北大,连母校带县乡两级政府资助,还有二弟自己办助学贷款,且领学校的助学金,基本上不花家里的钱,家里便宽松了些,父亲心里畅快极了。三妹和大弟都成了家,且都过得不错。我、三妹、小弟都不在他身边,所以三妹或二弟回来,父亲便召集我们去家里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父亲更是合不拢嘴,孙字辈的都爱亲近父亲,每听到父亲回应一声声“姥爷、爷爷”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父亲透心的甜蜜。

前年过年的时候,父亲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当着弟妹夸我和老公的劳苦功高,并执意要给我两万块钱,说是我们结婚后因为什么什么的借的钱,其实我都记不清什么原因了,他却牢牢记得,并说他们姐弟三人在我们这儿,我们一应全包的就不算了,想我不会要。唉,我可敬的父亲!别说是我,就连老公也是坚决不要,但不接着,父亲便心不安。于是我们公开宣布,暂时给他存着,等他盖房子时一并再给他。

这两年,父亲年逾花甲,体力已大不如以前,家里的十里地对于他来说已力不从心,大弟年轻不通活路,且长年在外打工。现在虽然二弟尚未成家,但他北大博士马上毕业,前途自是无量,我们都不担心。父亲任务不大,也该歇歇了。但若让他把地租给别人种,得少得可怜的租金,他定会不同意。现在变电站占一半地,给一大笔补偿款,那一半用作材料及工人居住用地。父亲今年可以歇歇了,等将来再种另一半也不紧张了。

可父亲闲不住,又去县城医疗器械厂做些建设方面的杂活儿,父亲的组织领导能力又一次显现,干了几天之后被老板看中,自然成为十几个人的领导。我们都心疼父亲,可他说歇着难受,且干这活儿靠的是恒劲儿,倒不像农活抢收抢种的那么紧张和劳累,让我们不要担心。

父亲操劳了大半生,也该享享清福了。我去年就跟二弟安排,等他在北京安住脚,趁父母脚腿还利索,一定要让父母去北京玩几天,也见见大世面!但愿我的愿望能尽快实现。

父亲从没打骂过我们每个人,但他在我们姐妹兄弟面前却极有威严;父亲从没絮絮叨叨地教我们这个如何做,那个如何做,但他的为人处事的朴实厚道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父亲从没说过甚至想过我们能回报给他什么,但我们姐妹兄弟,包括他的女婿、儿媳及孙字辈,都对他尊敬有加,孝顺备至。

人说父亲是山,但我觉得比山还高,欲与天齐;人说父亲是海,但我觉得比海还深,深不可测;人说父亲是梯,但我觉得比梯还长,直插云霄。

回忆童年的散文 篇11

那里有许多芦苇,沟河边到处是笔挺的苇杆,以及茂盛的杂草,而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就在此安家,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同时也是我们的天堂。我们在这里捉迷藏,捕鸟儿,寻鸟蛋……。到了初冬,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在此戽鱼,你不要以为这里只是小沟小河,不会有什么鱼虾,那你可想错了。我们先找好水洼,打好土堰,然后用瓷盆戽,等到水不多了我们就会用筛子挡住鱼儿,我们继续戽,当水很浅的时候,你会看到有许多刀鱼乱窜,还有什么紫花鱼儿,虎头虾呀……还有许许多多草虾也在乱蹦乱跳,真正可以说是第二个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等到洼里的鱼儿都拿清了,我们的筐儿盆儿也满满的了,瞧,我们当时那高兴劲,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现在,我们再也找不到那时的心境,也找不到那原始的干干净净的环境了。

冬天的晚上最无聊了,因为外面很冷,我们往往会早早就钻进被窝,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那时弟弟妹妹还没出生)会一起钻进父亲的被窝,听父亲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父亲是个高中语文老师,他的肚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别的小伙伴们感到最无聊的时候而我们却在津津有味的听父亲讲故事,我们兄妹几人都喜欢文学,也许与父亲有关吧。第二天,我们会把从父亲那儿听来的故事讲给伙伴们听,久而久之,他们也与我一样喜欢看连环画,喜欢看小说。也或许有时放电影,我们就会追着看个够,在我们大队放我们会看,到别的大队放我们还是继续追着看,记得《红灯记》我们一共看了九遍,我们小伙伴在一起都会唱了,有时还会自演呢。那时我们小伙伴里有个女孩,长得好看,我们就叫她小铁梅。好怀念那时的岁月,无忧无虑,多好!

回忆的抒情散文 篇12

突然很是想你,只是你已不在。那天,无意中看到一个朋友的一篇说说:

“爸,我想喝酒”,妈妈说:“一个女孩子喝什么酒”,爸说:“自己去拿”,于是我就屁颠屁颠地去拿酒,顺便给我爸也带个杯子。

全文就是这样,很平淡的一件事,只是现在在我眼中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是,如果你现在在我身边的话,可能我们父子俩也会坐在一起,小酌几杯亦是平常不过的常事吧。可是,在我的一生中,再也不会有样的事,与父亲大人小酌,对酒当歌。如有天地轮回,我的生命中一定少不了这个片段。

小时候总是什么事都问你,你总会在心中给我酝酿一个满意的答案,那时候,在我的意识里,你无所不知。可是你也非常严厉,我不听话的,也少不了挨你的鞭子,总要让我收获什么才肯罢手。挨过你的打,听过你的说教,不知事后有多恨你。现在一点责怪,怨恨的心理都没有,甚至向往那时的点点滴滴。人总是这样,许多事在当时是千万的不情愿,可当一切不能再开始的时候,却又极度怀念。

有一次,好朋友告诉我,他现在在家里非常有地位,有许多事,他说了爸妈都支持。有时候,他和老爸谈论人生,探讨人生的种种。无论怎么说,爸爸永远都要比我们睿智。可是,我曾经认为你是多么的迂腐啊,甚至都懒得理你,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到一点的失败呢,或是伤心?

现在,我发现少了你真的不行,每次月假回到家,总有一脑子疑惑无处解决,总想,要是有你在我身边就好了,可以帮助我分析就业形式,可以与你规划未来,可以与你开个小玩笑逗逗你,可以骑车载着你谈论沿途的风景。

还记得2008年电视转星吗?你与我合作自个儿在家就把新的电视节目给接受到了,然后,别人问起,你却说是我调试来的。其实真相是,你一个人冒着炙热的阳光在外面调试电视卫星锅,我只是在屋里给你报告信号数据的变化,幸运之神照顾你我,最后调试成功。最最后的结果是,我在我们周围出了名,周围的叔伯婶婶都找我帮忙调试,幸运的是,我每次调试都能成功,你为我你高兴的合不拢嘴。每次帮别人调试成功后,我们都坐在一起总结经验,你也总是耐心的听我说一些调试途中的问题,然后试着帮我分析,其实你对这些是不怎么懂的。就这样,我们周围的人给我按上了“聪明”的标签。

如今,你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举杯与黄泉碧落对酌,宣泄心中的苦闷。

如今,你不在我身边,我只能带着满脑疑问彷徨在天地间,苦苦追寻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上一篇:新人求职面试技巧攻略下一篇:清明节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