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人物作文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阿Q的人物作文(通用10篇)

阿Q的人物作文 篇1

阿Q人物经历:

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给别人做短工。用着的时候别人会想起他,用不着的时候,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敢于斗嘴的也只是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没有地位的小人物。他对吴妈的表白招来了一顿打骂和驱赶,甚至也遭到了身边那些不自省的.小人物的讥笑。同时生计问题也得不到满足。尽管勤快能干,吃食问题也得根据是否有地方做工,农闲等时候其则没有生存下去的物质支持。在“革命”一节中,阿Q虽然感觉到有些威风,感到一丝存在感,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发现一切未变,“他也仍然肚饿”,于是去尼姑庵偷吃的。最后糊里糊涂的阿Q被送上刑场。

阿Q的人物作文 篇2

倪墨炎先生在《阿Q的名字怎么读》 (《中华读书报》1999年7月21日) 一文中, 批评有人认为阿Q的名字既可以“按英文字母的名称音, 把阿Q读作阿‘克育’” (周按:普通话拟音应为“阿克有”) , 也可以“叫他阿Quei (即‘阿桂’) ”, 认为阿Q的名字只有一种读法, 即只能按照英文字母读作阿Q。

倪说非是。因为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为自己的主人公设计的这个别具一格、寓意深长的名字, 本来就有两个读法。即一个是小说中人物对话时的用法, 接罗马字母应读作“阿Quei”, “阿”后面这个词音类似“桂”或“贵”, 即汉语拼音的“gui”, 另一个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的用法, 因为“阿Quei”已经简化为阿Q, Q就按照英文字母读, 当然就读作是“阿Q (克有) ”了。

其实如何读法的问题, 鲁迅在小说开头就交代得清清楚楚:“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他活着的时候, 人们都叫他阿Quei, 死了以后, 便没有人再叫他阿Quei了。”由此可见:一, 鲁迅不是不知道阿Q的名字“怎么读”, 而是由于汉字同音字太多而不知该“怎么写”, 从而表明阿Q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连姓、名、籍贯、经历等等全不为人知, 于是更加突出了他身上的缺点就是普遍的国民性的弱点。二, 这个问题是阿Q死后才出现的。阿Q活着的时候人们并不叫他阿“Q (克有) ”, 都叫他阿“Quei”即阿“gui”, 死了以后没有人叫了, 作者写成文字, 拿不准是什么“gui”, 只好写成“Quei”, 简化为“阿Q”。而《阿Q正传》主要是写他“活着的时候”, 所以在别人叫他时自然是“阿gui”, 而决不会是那个鲁迅尚未创造出来的“阿克有”。

小说中人们在说话时叫他“阿Q (贵或桂等) ”、“老Q”、“Q哥”的共18处, 依次为赵太爷、颂扬他“真能做”的老头子、和他开玩笑的人们、赌钱的庄家、小尼姑、地保、老尼姑、酒店掌柜、想要买便宜货的女人们、赵秀才, 还有梦中“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和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我们可以肯定赵太爷等一干人都不懂洋文, 决不会叫阿Q为“阿克有”;假洋鬼子虽通洋文, 可当时“阿Q”这个妙不可言的缩写尚未出现。他若真叫“阿克有”, 阿Q还不知是在叫他呢。总之在别人叫他的时候只会叫阿“gui”而不会叫阿“克有”, 否则就滑稽了。电影《阿Q正传》在阿Q名字的读法上十分注意严格区别。由于是视觉与听觉艺术, 因此在人物对话中“阿gui”比小说中要多得多, 如土谷祠老头子、狱卒等称呼他一律叫“阿gui”而非“阿克有”。只有以鲁迅形象出现使用叙述语言的时候才读作“阿克有”。

关于“阿Q”的“Q”形符号意义 篇3

我们知道,《阿Q正传》被全文辑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目的不仅是要学生领会其一般的文本意义,更是要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能拓展联想的思维,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素质教育目的。根据中学生形象思维相对活跃的特征,笔者拟以形象理解为基准对“阿Q”的“Q”进行趣味性阐释,以诱导学生揭示文本意象隐含的多种象征意义。

文本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特殊时段。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成年男子的发型按满人所颁“易服剃发令”的标准是为“金钱鼠尾”式。据清代署名“海外散人”者所著《榕城纪闻》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即成年男子须把头周遭之发剃光,仅于头顶心留金钱大小一撮,结成细长辫子,且以能穿过当时所铸铜钱之方孔为合格。这种头型发式,无论从当时的汉文化传统心理还是从现代的审美角度来看,都是相当丑陋的。而事实上它也受到当时广大汉族群众的强烈抵制。但在满清政府“剃发留头”的高压政策下,在被征服者为之死人无数的情况下,它最终还是成为当时普罗大众的一种标准发型样式。该一发式至清后期时已有所变化,发盘由“金钱顶”变为“阴阳头”,辫子由细长“鼠尾”变成粗大“猪尾”。但无论怎么变,这种发式从正面看都“剃发如僧”,从侧面、后面看都似动物垂尾。如用简单符号表示,中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是一个圆溜溜的字母“O”后面拖一根“辫子”,即成字母“Q”。“Q”形发式在当时人的日常生活中集中反映了清统治者的强权与野蛮,也反映了当时普罗大众的奴化和不觉悟。而在清末,剪辫与否又成为革命与否的象征。显然,在文本中,“阿Q”作为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的一个集中代表,其“Q”形符号意义并不会太简单。先生似乎有意识地让这个字母成为了一个象征当时清政府黑暗统治和人民痛苦生活的符号。同时,它也可代表新旧时代交替的一个变量符号。

经此诱导,学生可在文本中不断发现“Q”形符号所赋予的象征信息。作为符号的基本意义,表示“光溜溜”或“圆溜溜”的“O”形象征,几乎出现在文本各处,如阿Q头上令其蒙羞的光亮的癞头疮;被阿Q称为“秃儿”的假洋鬼子和小尼姑;审问阿Q的投机分子“光头老头子”等。而作为维护满清政府法统庄严象征的“辫子”,也即“Q”形象征,在文本中直接就体现出来了,如阿Q认为,“辫子而生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这固然是阿Q对假洋鬼子“深恶而痛绝之”的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成为阿Q轻薄小尼姑的隐秘逻辑,同时还深刻说明了阿Q的蒙昧和假洋鬼子的投机;当其后剪辫与否成了是否参与革命的身份标志时,各色人等对辫子的紧急处理更是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愚昧和投机。而这一出出滑稽可笑又可悲的表演,都是围绕“阿Q”这一文本内的象征意象进行的,它们集中表现出了字母“Q”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经此启发,学生的想象得到拓展。教师可适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完成字母“Q”在文本其他层面上的象征意义阐述。

以下为学生经讨论后所总结出的发言:

生甲: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怪圈,集中体现在字母“O”上。其间短暂的“中兴”环节,表现为字母“Q”,但从整体看,整个过程仍呈循环圈形。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作者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作者通过该小说向世人提出的一个难解谜题。

生乙:小说最后三章分别以“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命名,暗中阐释了辛亥革命的片面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也许可以解答前面同学的“怪圈”问题。特别是文本以“大团圆”收尾,更是直接呈现符号“O”的意义。只不过,在读者看来,“大团圆”未有真正圆满结局,恰如阿Q画押一般,画得并不圆满,只好表现为有缺陷的封闭型符号“Q”了。当然这也形象地表示了,在作者眼中,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

生丙:作者分明认为,“阿Q精神”不会随着文本人物阿Q的生命消亡而消亡,而是会像一根绵长的尾巴一样得以延续,这就表现为“大团圆”意象“O”后留下尾巴的“Q”。直到现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可感受到它的存在。

生丁:辛亥革命虽不彻底,但仍让人看到希望。作者显然是认为希望在未来。在这个层面的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可用封闭型符号“O”来表示,但它终有被新生力量突破、颠覆的可能,此时,表现为符号“Q”。

生戊:如果一个完整国家可用圆整符号“O”表示,那么超越国界以至延伸到世界范围,就可用“Q”表示了。在这个层面上,作品是否有意无意暗示了“阿Q精神”不独中国所有,还具有超国界的世界性意义呢?◆(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中学)

阿Q的人物作文 篇4

读《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读《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 《阿q正传》看完了,阿q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或多或少进入了我的脑中。 阿q是一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是儿子打老子,” 阿q的自我精神疗法,可谓世间第一。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要低贱的人―王胡、小d。 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 。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心中永远是卑贱的,微不足道。有人说阿q有反抗精神,因为城里闹革命的时候,阿q也十分自觉的去参加,有人觉得自己像阿q拿阿q的行为去对号入座。也有人说阿q是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想法。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他写的阿q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我们已经远离了鲁迅的那个时代,阿q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了别人的欺辱,口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早将那人骂的狗血喷头,体无全肤了,一位政府内的干部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心中是敢怒不敢言,心中想:“总有一天,你下去了,老子上了”,栽倒我手里……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份慰籍。 阿q食物“造反有理”似乎也在现令盛行,某某学生,看到老师抽烟,而自己却受到老师管制不准抽烟,便觉得这个社会不平等!一些成天泡在酒吧,网吧的,瘾君子,以颓废为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如隐于其中,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在少年心中。 这是我读《阿q正传》的所感所想!

阿Q正传读后感经典作文 篇5

初看阿Q,觉得他跟星星一样可爱,给我们观众带来了这么多欢声与笑语,但看着看着,总觉得吧,不太对劲:星星是基于调侃别人来达到幽默搞笑,从而给我们一种很轻松地气氛,而阿Q则是在不断地跟小丑一样通过糟践自己的尊严来让我们笑,让我们苦笑,让我们不得不发出几串笑声来缓解一下沉重的氛围。

阿Q的社会地位很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属于自己的住所都没着落,只能可怜地窝在一个破庙里。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不能像其它人一样守着自己的几分薄地过日子,只能给别人帮工,赚些辛苦钱来熬日子。就这样,还是不是地被地保给榨一下。

阿Q正传小说读后感优秀作文 篇6

世界上真有像阿Q这样的人,既自轻自贱,又自高自傲,两种过分的心理状态集于一身。被人打时,他可以把自己想象为“虫豸”;有了几两银钱,面对赵大爷时,他又能视而不见,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他的生活境地是如此悲哀,被人撞到墙上打,所有人都把他当做一个笑话,连同为下人的吴妈都看不起他。若是现代任何一个人像他这样,必定都羞愤欲死。但他的精神却如此满足,别人笑他,他却引以为豪,生活潦倒,他从未想过要去改变……这种种,实在让人怒其不争。阿Q如此,无人觉得奇怪,以小见大,可见不知世界上还有多少个这样的“阿Q”!这便是旧中国底层人民的可悲。

我一开始不是同情阿Q的。阿Q被人打后还以调戏小尼姑为乐,不将别人的侮辱当回事,这样的人,似乎是没什么好同情的。但他就因为向吴妈说起了自己心底的愿望,不仅被打了一顿,还就这样日子越过越艰难。此时,我能够清楚的知道,在旧中国,因中上层阶级的剥削压迫,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毫无希望,甚至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不仅自己没有生活的希望,连自己的子孙都没有希望。旧中国的本质,就是剥削和压迫,直到人毫无希望。也只有鲁迅先生,才敢用如此惊心的笔触,将旧中国令人心酸的一幕,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令我感受深刻的,还有全文的最后一幕:阿Q被革命党抓起来游街示众,然后被枪毙。在游街时,阿Q才终于意识到,有一双双“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既缓慢,又如此凶恶地,“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或许是周遭众人的目光,但又不仅于此,或许更是旧封建社会那些压迫人的东西,礼教、道德、权利、阶层……阿Q已经知道了,但其他人还未知道,他们不辨是非地,只因阿Q被枪毙就认定他是坏的,枪毙结束后,他们又不满足,以为那是一个可笑的死囚,“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了”!他们冷漠,对一切都不关心,如同行尸走肉,他们代表的就是旧中国。

愚蠢的世人啊!他们的脑中没有是非,他们对任何生命的逝去都无动于衷,甚至他们都不知自己的愚蠢。我为他们可怜,更多的,是悲哀。

《阿Q正传》译文赏析 篇7

鲁迅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到现在仍然很有影响力。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广为流传。《阿Q正传》广为人知,而“阿Q”已经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

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都是非常杰出的汉英翻译家,他们曾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之后于1943年就职于国家编译局,主要负责文学作品的翻译。几十年来,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致力于国内外文学遗产的翻译和研究。他们的译作,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使他们享誉中外,为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译文赏析

2.1 措辞

钱钟书先生说“化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译者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犯严重的语法错误,且译文能保持原文的味道,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篇译文达到了“化境”的翻译标准。从这点上说,杨宪益先生的这篇译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首先是这篇译文的措辞。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的成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哪些成语应该直译,哪些又应该意译?这完全取决于构成这个成语的意象能否被读者接受。在《阿Q正传》中一些成语没有比喻意义,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如:

假使有钱了,他便去押牌宝,一堆人蹲在地面上,阿Q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

If he has money he would gamble.A group of men would squat on the ground, Ah Q sandwiched in their midst, 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

在这句话中,“汗流满面”就可以被翻译成“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但是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可以直译。如:

从此,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的身边:别的人也一样。

After this, Whiskers Wang went about in a daze for many days and dared not go near Ah Q, nor did the others.

这里,“瘟头瘟脑”就不能直译,否则,就会使读者难以理解。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相对应的成语。这样译者就可以用英语中的习语来替换汉语中的成语,以便给读者一种生动贴切的感觉。例如“魂飞魄散”这个成语就出现在了文章中:

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Ah Q was now nearly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because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that his hand had ever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writing-brush.

杨先生用了英语中的习语“be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来翻译这个成语。

除了成语,谚语也是汉英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直译还是意译?这就取决于该习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了。由于大部分谚语都具有生动的比喻意义,因此只要不影响读者的理解,都应该采用直译。如: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

“‘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protested Ah Q, his head on one side.

在这句话当中,通过直译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译为“a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但有些谚语因为它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处理。如: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However, 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杨先生在这句话中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2.2 修辞

修辞手法在翻译中是最棘手的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对《阿Q正传》译文的学习发现,对于修辞有两种处理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最常用的处理修辞的翻译方法。以下这类修辞法通常能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明喻在英汉修辞法中有共同的特征。英语中有as, like等,而汉语中有“像,好像……”。如:

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Ah Q had never seen such pitiful looks before;they refreshed him as much as a drink of iced water in summer.

这是一句使用了明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可以翻译为“...as much as a drink of iced water in summer”。

暗喻和明喻一样,都是在两件事物上作比较,但暗喻通常是暗示出的比较而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暗喻一般也采用直译的方法。如: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Then Ah Q, clutching at the root of his queue, his head on one side, would say, “Beating An insect———how about that?I am an insect———now will you let me go?”

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暗喻句,因此采用了直译。

另一种修辞法也可以用直译的方法,那就是转喻。转喻是指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名称。在《阿Q正传》中多处出现转喻的修辞方法,最常见的是在一些粗俗的用词上。如: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Mangy dog, who are you calling names?”Whiskers Wang looked up contemptuously.

还有一种修辞方法是折绕语的使用。折绕语可以用来避免直接说到某事,也可以婉转地指出某一特殊的性质。在《阿Q正传》里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

“Are your bones itching?”demanded Whiskers Wang, standing up too and draping his jacket over his shoulders.

这种修辞手法也采用了直译的方式,通常带有暗示的意味。

很多的修辞都有自身的特点,很难进行翻译,其中包括了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文化背景是最难为读者所理解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拟声词是指模仿某种声音的词汇。通过使用模仿或表现这种声音的音节可以较强地体现对相关事物的比较和联系。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拟声法。中英文中都有拟声词,但有很大的不同,如:

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He saw that Whiskers Wang, on the other hand, was catching first on and then another in swift succession, cracking them between his teeth with a popping sound.

在这个例子中,“毕毕剥剥”翻译成了a popping sound。在英语中有些词语具有拟声的功能,译者可以根据这点来意译这些文字。

2.3 句法

一个英语词组通常由丰富的义素组成,有时,要将英语词组的内容完整地用汉语习语来表达且要保持它的形式几乎是办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得将这个词组改换成一个句子。如:

Ah Q, again, had a very high opinion of himself.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f Weiz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scholars”not worth a smile.

“很自尊”在该句中译作了had a very high opinion of himself。这样翻译的好处是能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原文。

总的来说,英语句子比汉语句子的容纳性更大。因此,我们可以将两句或多句汉语由一个英语句子翻译出来。例如:

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个“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成秀才也。

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f Weiz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scholars”not worth a smile, though most young scholars were likely to pass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s.

杨先生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了一个英语句子。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原文中的主动语态变换成被动语态来翻译。

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

By the time the job was done even Ah Q himself was forgotten, to say nothing of his“background”.

这里,杨先生将原文中的主动语态都译作了被动语态。这是因为,确实在汉语句子中没有主语的时候,译成英文句就必须将主语补充出来。

3. 结语

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这篇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著作之一的《阿Q正传》译成了英文。该译文不仅忠于原文,而且生动地表现出了它的特点,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标准———“信、达、雅”。本文将原译文的措辞、修辞法和句法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于实践中掌握巩固更多好的翻译技巧,这也必将有利于今后在翻译方面的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831.

[2]鲁迅小说全编.漓江:漓江出版社, 自序, 1996:2-3.

[3]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6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现代阿Q的不饱和人生 篇8

李陀: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下岗工人的生活。

崔卫平:他应该换个题目叫:“一个下岗工人的幸福生活”。

众笑。

郝建:我还看到很好玩,张战庆打的字幕是“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失重。”

崔卫平:他用失重,失去平衡,他理解为寻求平衡是吧。社会的转型啦,下岗啊。我觉得这句话挺好的。

郝建:(主要人物)他知道,但最关键问题是他逃避。他整个都在逃避。

崔卫平:他说不是他不努力,是社会有个核心他进不去,就像圈子一样有个圈子他进不去。

郝建:像他这样的人很多啊。我看完了对这个人一点轻视都没有。而且我真找不到怪他的地儿,我觉得完全是被社会踹出来的。

张献民:他讲得很清楚,当年他稍微有了一点钱就为了别的女人把娘俩都给甩了。

郝建:当年那个很难说是他主动甩的。

李静:他那么无耻你怎么不觉得!

众笑。

李静:你不能说是他弱势他就好。

郝建:不,我们就从片子看他什么地方坑蒙拐骗?

张献民:你不能因为他没有骗来钱就说他不骗呀?

众笑。

崔卫平:我举个例子,他跟人家说他是1989年的(大学)毕业生,学电子的。

郝建:就是婚介所当托儿,别的没有啊?舞厅是营业性的,大家去。

李陀:我也在工厂呆过,20多年,我对那边很熟。

郝建:我也在工厂呆过。

李陀:这人是自身毛病非常严重的一个人。但是我跟郝建一样,都有点同情这人。这种人在工厂里太熟了。他也不是坏人。说话不诚实啊,无理取闹啊的毛病。但是如果环境好的话,也许他是一个挺不错的人。我觉得这个纪录片它好在哪里,挺复杂的。这个片子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就是把生活的原样给记录下来。平常我们忽略的东西啊,让我们集中精力来注视它,关注它,然后让我们分析,让我们讨论,让我们思考。比如说底层家庭的解体跟改革的关系,比如说外国人老弄不清中国经济都这么搞之后怎么还不崩溃?社会怎么还不乱?咱们自己国内的人就比较清楚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在维系着。这个表现得特清楚,这样一个没有生路的他也可以活着。

李静:嗯,开始有低保了。然后还在涨。

李陀:嗯,低保,而且,还有……,有家庭,有他的哥们儿。

李静:还有生存哲学。

李陀:对,还有生存哲学。

崔卫平(大笑):哈哈哈,靠的是生存哲学!靠的是哲学?

郝建:嗯,决不能说他无耻。

某:但是你不能否认他有无耻的一面。

众嘈杂。

逃避的人生准则

欧阳江河:我觉得这个现象倒是有点像一种不饱和的人的生活状态。不饱和的就是什么都没达标,比如说他的犯罪也没有达标,也没有饱和;他的无耻也没有饱和;他的无赖也没有饱和;他的不幸也没有饱和;他的幸福也没有饱和;他的哲学也什么都没有饱和,在这样一种互相作用之下的一种有麻痹似的生活状态可能就是很多人的状态。就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到极端的要崩溃,要去犯罪,要去铤而走险。比如说他的性格就是一种中庸的、温和的、蔫不唧唧的那种,甚至有一点娘娘腔的这种生活状态。你就是说他混。他就是这样的,找点哲学,找各种理由。

王绥琛:他肯定是在逃避,所有逻辑他都很清楚,他就是不面对。

李静:他不面对自己。

崔卫平:他自己也不想做小事情,他自视很高,哈哈。自我评价很高。

欧阳江河:人在这种生活下,拿着低保,90块,后来110块,然后还游手好闲地活着,天天靠着嘴皮子,还有舞跳。有女人搂,有酒喝。

崔卫平(笑):不仅是身体上满足,还有精神满足。

欧阳江河:我活着一分钟,我有六十秒,我有六十秒可以快乐!

李陀:后现代阿Q。

郝建:舞厅,他讲得很粗俗,摸啊摸,但是我觉得舞厅是道德的。舞厅的社会功能是道德的。

张献民:他也不惹事。进去都是人都是自由人。

陈冠中:刚刚江河说的,性的底层次,快乐可能会加速。

郝建:我们刚才讲啊,多少有一点意识形态,因为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工人真的是低的活也轮不到你,高的活也轮不到你,你们好像对他的批判的东西多了一点。

李陀:我觉得咱们得小心点,别弄得居高临下。有时候该有更多同情。

李静:我觉得郝建老师追究社会的这个根源,追究改革的促进了他这个东西。你不能把他这个个人本身的责任完全推开。不能全是环境的责任。我觉得一个困境就不可能完全是由于他人造成的,而自己没有原因。而且我觉得你要是看这个人的话应该从神学的角度来关注每个人的精神境遇。我觉得起码在精神上,他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至于他怎样是这样一个人呢?那就用得上你和李陀老师的那个分析,就是社会学那个分析。

欧阳江河:环境变化太快,社会会产生出一些多余的能量和边缘的人、多余的人。有的下岗工人去了这个铁饭碗之后活得更虚无。用环境决定论来批判社会,太简单了。审判这么一个人也太简单了。这个电影它好就好在什么地方,它没有去选择一个悲剧,他的幸福,就是一分钟六十秒的快乐。他吃,演了几次吃啊。生活里最重要的一点,吃。吃完了以后还有醉。半夜里。那是最凄凉的一幕。

郝建:我这儿有一个问题,作为纪录片,作为一个拍片子的。这样一个标本他是不是选择成功算选择好呢。

陈冠中:我没有在工厂呆过。但是他这样的人哪,我是见过很多个。

李陀:那个我的工友里头啊,这种人太多了。我在干钳工的时候有一哥们儿姓田,他就老跟我说,他要创唯物神学。

李静:啊!

李陀:非常严肃地说,而且跟我经常讨论。这个中国的产业工人啊,特别是1958年,就是在我们进厂以后,有一批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进工厂了,都是初中和高中毕业,带着很多读书的兴趣。

陈冠中:也有不说话的,不说话的中国人也是很普遍。这是有性格的问题,不完全是阶层的问题。

崔卫平:我觉得你的这个工人状况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优越性。觉得自己是挺不一般的,也挺用脑子的,是一个思想家。然后呢,他不能做实际的事情。

和正常电影一样只记录幸福时光

张献民:不单是生存问题,还有一个艺术问题。艺术问题是,韩三明实际上是贾樟柯。这里面这个人实际是张战庆。

崔卫平:他不是张战庆。张战庆不是这样的人。张战庆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他不是。

郝建:你们对他主观能动性提要求,这个人就得往前走。走到哪呢?要么是拿生命冒险,要么犯罪,要么去下面挖煤。

郝建:哎!你们刚刚讲垃圾,我想到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他们这个里面,包括他自己讲尼采,包括那个工人讲机械唯物主义。包括李陀老师讲你们那个工友谈唯物无神论,唯物神学。这也是我们话语的垃圾。就像我们在电脑里的,我们在脑子里的,碎片,占了我们的内存。

欧阳江河:全是一些大话。

郝建:这个我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会不会讲,哲学问题啊,唯物问题啊。这是我们的话语垃圾,因为我们口一开就是什么费尔巴哈,什么哲学的终结。全都会说这一套。但是它跟今天的世界完全没有关系。就是一套词。

郝建:他还是想去找机会的。就是帮人收钱啊。

张献民:问题就是他想找的是机会!

张献民:有一个跟正常电影里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张战庆)拍下来的这个人的所有的时段,都是这个人的好的时段,这个人真正坏的时段根本没有拍下来。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种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这个人愿意被他拍的时候,他(张战庆)才有可能拍下来。这个人不愿意让他拍的时候,他不会叫这个拍摄者过来。就是说亢奋和幸福的时刻,他可以拍下来。他一个人,没有朋友,坐在那里想下一顿该吃什么的时候,这些时刻,是没有的。这是跟正常电影是一样的。正常电影大部分时候拍人的幸福时刻。

欧阳江河:我倒怀疑他有没有坏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到了这个非常麻木,好坏都不分了。

张献民:我讲的坏是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就是所谓的抑郁的时刻。

李陀:我觉得这个人连抑郁的时候都没有。

所谓的“真实”和“关系”

欧阳江河:最后我再提一点啊,也是困惑我的问题。就是关于“真实”问题。我们如果从“真实”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话,那电影本身就不能独立存在,这是肯定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是什么叫“真实”?凡是没有被电影或者电视或者新闻报道这样报道过的,或者拍摄过的东西,不能讲是真的。那么拍下来的才是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怎么证明我真的来过,真的存在过,你把我拍下来就是了。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被拍下来的东西都不真实了。它都存在你刚才说的那个,我愿意让你来拍你才来拍。我从电影的角度,那么被剪掉的可能才是真实的。留下来的不一定真实。

郝建:真实是相对的。

崔卫平:我用的“真实”和“关系”。就是说“事实”和“关系”。就是说有些事情是生活中的事实。有些东西作为事实是真的,但作为关系是不对的。

欧阳江河:怎么来评判这个?批评家没有批评家的评判吗?

崔卫平:那不一定。我觉得虚构的东西怎么能搭上事实这个东西?就是说关系是对的,虚构的东西不一定在事实上是对的,但关系得对。

张献民: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讲到这样的词稍微大了一点。

欧阳江河: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要站在真实的角度看电影呢?还是要站在电影的角度看真实?

郝建:不,不能讲绝对真实。哈贝马斯讲就是交往,如果有交流过程,这个交往过程是合法的。合法性不是来自于它这个东西绝对真实。比如崔卫平讲的它展示这个社会关系的时候。

欧阳江河:我倒觉得这个电影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提供了这种不确定性,这种阐述的多种可能,非常有意思。但是问题最后不是这个电影的,而是阐释的,看这个电影的人的。我就是带着这些问题进来的,我展示了我的局限性。

张献民:它是一个比较低度的东西。它离它拍摄的那个东西,实际上高度和距离都不是很大。而把后面的这个空间留得特别的大。

欧阳江河:这是这个电影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谈话整理者:王品、励信婴、张献民)

小编按:

一直为独立电影的生存环境而奔走而奋斗的张献民老师有个属于圈内人小范围私人化的放映会,这个由影弟工作室组织筹办的“中年知识分子”观影活动,定期会在位于皇亭子小区某居民楼内举行。参与这个观影的人定然要有相当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也就是说,敢进这门的至少也要带着中年人特有的思维,能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探讨问题。用张老师的话说:“现场和交流就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当然,关于影弟工作室的功效在专题部分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期“观影汇”内容来自影弟工作室首场放映,对于关注纪录片的读者可能已在其他放映空间内看过这部《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但作为一次有延续性的活动,张老师依然希望我们能在栏目中介绍一下。本次讨论,导演张战庆同志虽未能亲临,但从长达两万余字的录音整理来看,现场研讨气氛浓烈。可以想见由于作者的未临,更便于大家在轻松畅快的氛围里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并从意识形态到主人公衣着等一一讨论。当然,由于杂志篇幅所限,我们只能刊出其中精华部分。

尽管是2006年末的一次讨论,但本着温故而知新的态度,让我们重新燃起对这部纪录片的思考。

时间:2006年12月13日晚19∶00-22∶00

地点:影弟工作室

影片:《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片种:纪录片

作者:张战庆

参与人员:

张献民 王绥琛 崔卫平 郝建 李陀 欧阳江河

张民 洪眉 陈冠中 李静

上午他是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下午他道貌岸然地在地下舞厅寻找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安慰,晚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酒鬼,他靠在朋友那混吃混喝为生。这是四十岁的下岗工人大刚的生活。母亲因为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而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为了真正的爱情而离婚,但又由于生存问题而不得不残酷的结束这段感情,最终妻离子散。即便如此,他仍旧对爱情和家庭充满了渴望,一个莫名的信念支持着他,当每天早晨的凉风吹醒昨夜昏沉的头脑,他似乎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一个人生活在沙漠就要成为骆驼,如果到了绿洲就会变成狮子,在人间就要变成一把尺子。这段尼采的话成为大刚的生存哲学,并且他也在这样去努力,但是结果却成为一个不可思议的悖论。他和他的朋友们每天都在演绎着那些百无聊赖的龌龊趣事,在老年人聚集的公园的椅子上打发时光。一无所有的他已经不在有痛苦,他只能用一种拒绝思考的方式来抗争这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他的影响。

不堪重负的生活有三个层面,愤怒、绝望和超脱的快乐,他属于最后者。没有辛酸的辛酸,没有明天的明天。

那么索性就——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张战庆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管理专业。

曾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担任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编辑。

2001年创办战神纪录片工作室,担任独立电视节目制作人。

阿q的文学形象分析 篇9

一、阿Q悲剧形象的根源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导致革命失败。这惨痛的历史,导致了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以及消极的反抗。启发农民的觉悟成为关系中国革命的大问题,鲁迅先生通过这篇文艺作品,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来鞭策和歼灭这些消极可耻的东西——精神胜利法,来解除妨害农民革命的障碍,以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阿Q悲剧形象的粗线发展

第一章“序”内插入了一段“不准姓赵”的场面描写,揭露了未庄统治阶级对阿Q的残酷压迫,使阿Q连姓赵的自由也没有。首章便揭示了阿Q性格形成的早期环境。

第二章“优胜记略”,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粗略揭示和刻画了阿Q身上的消极可耻精神胜利法。他以先前阔、见识高,受到凌辱时自轻自贱,甚至以忍让和健忘来摆脱苦闷。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揭示了阿Q思想上封建的妇女观。他既主张“严男女之大防”,又采用新式的“求爱”方法,结果被迫答应了赵府所规定的五项条件:“赔罪、罚款、丢工钱和布衫,还被剥夺了劳动谋生的机会“。

第五章“生计问题”表现了阿Q在恋爱悲剧发生后的狼狈处境。“龙虎斗”和“偷萝卜”标志着他已经走上了一条比流浪、雇农更为不幸的崎岖之路。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侧面写了阿Q进城后加入盗窃集团的“中兴”遭遇,讽刺和同情兼备。

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以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的变化写出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影响和失败。阿Q对革命的向往和假洋鬼子投机革命并不准阿Q革命,折射出了阿Q命运的转折,揭示了阿Q的向往革命又害怕革命的复杂心理和当时历史的限制。

第九章“大团圆”,借“大团圆”的虚名写出了阿Q的被捕、被审和被枪毙的结局是社会的必然,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批判了阿Q的愚昧麻木的精神病态。

从这九章的刻画中,不难看出阿Q性格复杂的根源:就是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也就是社会根源。

三、阿Q的性格形象的复杂性

(1)贫困潦倒却又爱慕虚荣是他性格的一个特色。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农村里的一个落后的贫苦农民,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甚至没有姓名,他虽然还和农业生产保持着似有似无,所受的压迫、奴役、伤害和凌辱却是最深重的。但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被着自尊自负的思想包袱,吹嘘过去的荣华,幻想未来的富贵——“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2)喜欢奉承、自高自大,却又受凌辱而无动于衷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特点。阿Q长的瘦骨伶仃,没有力气,可如果有人说:“阿Q真能做。”不管是嘲讽,是讥笑都和高兴。以为进过几回城,比未见过世面的未庄人多看了一些新东西,便瞧不起未庄人。当他看到城里人把三尺长三尺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不叫长凳而叫“条凳”,吃油煎大鱼头,不加半寸长的葱叶,却放上切细的葱丝,又觉得城里人笨得不如未庄人,他自然又比城里人略高一筹了。他的自尊自负不是一般的爱面子,是毫无根据的自高自大:因为头上生了“癞疮疤”,就忌讳“癞”这个音,谁犯了讳,便往往“估量以下对手,口呐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当怒目主义抵挡不住时,便搬出自己主观臆造的精神胜利法,想出“你还不配、、、”,挨了赵太爷的打,便想“现在的世界太不象话,儿子打老子、、、”,得意地唱起来,可见,可见,阿Q精神胜利法的“妙方”。在与被战败的时候,不感大批失败的痛苦,反而以胜利者自居;在受到凌辱的时候,心安理得,无动于衷,还以耻为荣,承受着悲苦的奴隶命运而毫无愤慨之感,可见,其奴性之深。

(3)忍受和健忘是阿Q悲剧性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他摆脱苦闷的唯一出路。给赵家舂米,一直到点灯也没有怨言。因为向王妈求爱,被秀才骂“王八蛋”,还挨了几大竹杠,可他竟觉得似乎一件事已经结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便动手舂米。知道赵家不给工钱,扣下布衫,逼他当棉被,押毡帽,弄得浑身上下只剩一条裤子,去赤臂磕头,也不反抗。明明过着可怜虫的生活,反而自命不凡,自鸣得意,而忘记敌人的凶残,瓦解自己的斗志,这就更使他难以振作,难以翻身。

(4)愚蠢无知和麻木不仁的性格特征,是长期的封建压迫和小生产者隔绝分散的生产条件决定的,由于阿Q的不觉醒,竟至于对同命运的阶级弟兄和弱小者,如王胡,小D等人,采取鄙视和敌对态度。在这些人面前,他反而抖起了威风,不失时机的凌辱对方。自从阿Q发生了“恋爱悲剧”以后,小D又以阿Q事业上的竞争者的身份出现,并压倒了阿Q。阿Q和小D本来有着共同的利害,但阿Q看不清楚真正的敌人,误认小D为敌人,是小D夺去了自己的饭碗,结果一看见小D就眼红,扑上去伸手就拔小D的辫子,向小D身上倾泻晦气,在钱府的照壁前演出了一场“龙虎斗”。由次可见,阿Q界限不明,是非不清,也足见阿Q觉醒过程的曲折和复杂。

(5)封建的假卫道者身份是阿Q形象的又一方面。“阿Q本来也是正人,对于“男女之大防”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为惩治他们,他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话,或者在冷僻处,从后面掷一块石头”。谁知“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还得飘飘然了,“这飘飘然的精神,在礼教上是不应该有的——所以女人真可恶,假如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假如小尼姑的脸上盖一层布、、、”这场恋爱悲剧撕破了阿Q的卫道面具,可见阿Q思想上的可悲与可怜。

(6)阿Q难以觉醒的奴性思想决定其必然的结局。在恋爱悲剧以后,阿Q陷入了失业的困惑,也就离开了那个合乎规范的社会轨迹。虽然他对封建社会环境失去了一切希望,但为了生计,他还是挺身走险——偷窃。但是他又不敢到赵府和钱府去偷金银财宝,只能到静修庵去偷萝卜,以至走上了到城里偷窃的道路,因此而中兴,走上了末路。从城里回来“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棉袄,看上去腰间挂着一个搭褡裢,沉甸甸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路人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阿Q更是自鸣得意,向人们讲述他在城里的种种荣耀和见识。据阿Q说,他的回来,似乎也由于不满意城里的人,城里人将长凳成为条凳,而且煎鱼用葱丝,而且女人的走路扭的不好看。在阿Q的得意忘形之中已经蕴隐了一种危机——赵家被抢,阿Q被无辜判处死刑。

(7)革命性、反抗性与落后性。盲目性的结局是阿Q复杂性格的主要特点。从阿Q的生活条件和阶级地位来看,他不可能安与饥饿和赤臂,而应当是革命的积极拥护者和热情的参与者。可是在封建正统思想的长期熏陶和封建制度的野蛮摧残下,他竟安命保守,不思反抗,缺乏自觉的革命要求,还对革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他曾经去欣赏专制者杀害革命党的罪行,并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对未庄的群众宣扬自己的见闻。

阿Q虽然这样的糊涂和不觉醒,但对他的革命性却给予了合理的肯定。在未庄。他受着残酷愚昧的封建统治,不能分辨是非,后来被从农业劳动者的队伍中排挤出来,已经成为一个流浪的农民。他的社会地位比农民更为不幸,当瞒心昧己的欺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去了麻痹和安慰作用,他马上要伦为生活最不稳定的流氓无产者的时候,他看到革命形式的迅速发展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丢魂丧胆地逃难,无恶不做的赵太也也失去了常态,他就从阶级对立的关系里推测,感到革命是好事,而能够从“深恶痛绝革命”转变为“神往革命”,从精神的反抗回到现实反抗的道路上来了。尽管阿Q这时对革命的认识还是很浅薄,还很幼稚,他的这种自发的行为也是盲目的,但从他对革命的敏锐反映与迅速行动中却看到了一个被压迫者急不可待的呼唤革命的暴风雨来冲刷封建制度垃圾的真诚愿望。

阿Q是带着自发的驳杂的要求接近革命的。他根本不了解革命的目标和纲领,他按照自己的愿望来理解革命,他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理解为旧式的反清复明的农民起义,他就想趁机为所欲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他驳杂的革命观点。

阿Q是怀着欢乐、惊奇与骄傲的心情来迎接这场变革的。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他要求革命,渴望翻身的愿望不可动摇,又看到了其中还纠缠着许多糊涂的想法与落后的成分。他所要求的分财产、杀仇敌、找女人,代表了被压迫者在革命时期的普遍心理。阿Q要摔碎奴隶枷锁而站立起来,但因为界限不清,而竟然连阶级兄弟小D好王胡也一起杀掉,这种人报复的要求是错误的。

事实上,阿Q的革命只能是空想,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阿Q走投无路,激发了他的被压迫者的仇恨。

阿Q对革命的由喜而怨,由怨而恨的态度反映了他的革命要求被排除后走投无路的绝望心理,又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弱点。恰好此时,赵家被抢,阿Q就成了当上公民党还不到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的把总政乱好挽救面子的屈死鬼了。他一直昏昏然,直到临行前,才无师自通的说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然而,这种渺茫的愿望,正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最高发展。

阿Q这个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贫苦农民,就是这样的糊里糊涂的活着,糊里糊涂的死去。

(8)口才使阿Q的地位提高,失误使阿Q命归黄泉。纵观阿Q的一生,可以说是被人瞧不起的一生,然而他的“口才”却确实曾不止一次的使他在未庄的地位获得明显的提高。就以他进城一趟回来向未庄作的几次“口才表演”来说,就使他“获益匪浅”。小说中写道:“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了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的了。”从小说中阿Q的多次“口才表演”中,不难看出,阿Q固然没有文化,但其“口才”却实实在在是挺不错的。按理说,小说结尾,当抢劫巨人的冤案落到他的头上时,如果他能利用自己的口才据理力争,这桩冤案并不难推翻,因为他确确实实没有参与,而且官兵在他那里也没有发现赃物。但是,小说中阿Q一看到官府的大堂上坐着个“有来历的人”,于是便膝盖松软的下跪,口才也随之消失,结结巴巴且答非所问,引起了误解也不作分辨(不敢分辨),直到最后叫画圈就画圈,叫上刑场便上刑场,就这么丢掉了性命。试做一个不可能的设想,如果阿Q一看台上坐着的,并不是一个“有来历的”官老爷,而是王胡或小D,阿Q会如此不做分辨吗?或者,换一个地方,如果阿Q在面对官老爷时,就像“杨三姐告状”那样地昂头说话、据理力争,凭他在小说中已有过的多次成功表现的口才,他的脑袋,会为一个完全与他无关的“劫案”而落地吗?这也是其结局的一个原因吧!

四、总析阿Q的复杂性格好死因意义

阿Q这个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贫苦农民,他的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地位好冤死的悲惨结局,虽然除了革命之外无法改变,但由于他在主观上缺乏应有的民主主义觉悟,竟在受到压迫好屈辱之后,吧瞒好骗的逃路当做正路,吧反抗寄托于幻想之中,吧善辩的口才丢于失误之中。这种用麻痹自己的反抗意识,消解自己的反抗力量来追求精神上满足的病态心理,不能损伤敌人的分毫,缺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屈辱和不幸。

《阿Q正传》的内容简介 篇10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惟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小说共九章,每三章可构成一个部分。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概括勾勒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处境,揭示了时代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排列起来交代四个问题:小说的名目、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写阿Q的政治地位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未庄)。交代名目的来源时,从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说起,批判了“正名论”,顺便给主张保存“国粹”的遗老遗少们以讽刺。考察阿Q的姓时,通过赵太爷不准他姓赵这一可笑又可悲的情节,突出了阿Q连姓都被剥夺了的屈辱的政治地位,凶残横暴的统治者也粉墨登场了。考察阿Q的名,由“洋字”而涉及“国粹”,又一次幽默地讽刺那些遗老遗少们。考察阿Q的籍贯时,讽刺了胡适的考据癖。序言告诉读者,他并不为名人作传,而要给一个不为世人所闻,连姓、名、籍贯都十分模糊的流浪雇农阿Q作传,表明他对穷人的态度;而顺笔讽刺当时的一些文人,则是近现代之交新旧文化交锋的常见现象。

第二章,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断,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交代阿Q的经济地位,到处打短工的流浪雇农,是社会中被压迫、被污辱的最底层的人。接着连续写他的四个生活片断。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在精神上独不崇奉赵、钱两家,进过几回城,又讥笑未庄人的“不见世面”,这些都突出了阿Q妄自尊大的特点;“癞疮疤”的故事,写他被欺辱时由打人到怒目而视到自轻自贱;“押牌宝”事件,写他被欺辱后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而进行自我摧残。以上便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构成部分之一。

第三章,接第二章的情节,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被赵太爷打了之后,反而因此“得意了许多年”,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从来如此,他们景仰强权,视人压迫人为当然。作者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当时人们的这种十分可悲的变态的奴性。这一章写了三个生活片断。竟然败在王胡手下,遭到“平生第一件的屈辱”;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遭到“平生第二件的屈辱”;调戏小尼姑,为自己的屈辱报仇。三个片断,刻画了阿Q畏强凌弱的性格;阿Q与王胡比丑,说明他无聊到了极点;憎恶假洋鬼子,则表现他排斥异端;“赶紧抽紧筋骨”等待挨打,显出十足的奴性;调戏尼姑,更表现阿Q对女性态度上的肮脏灵魂。

第四章,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作者在叙述中把阿Q的永远得意归究于“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指明了他的思想是受了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这是阿Q严格遵循“男女之大防”和排斥异端的思想根源。而强调阿Q的“样样合于圣经贤传”,以及他要找女人是惟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说明阿Q全身浸润了封建思想的毒素,满脑子都是封建思想道德。而他去拧女人大腿,说“诛心话”“掷一块小石头”,留心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又说明他前面的思想是虚伪而可憎的。年近三十的阿Q要求恋爱是正当的,但他的要求却触犯了封建礼教,因而遭到赵太爷父子的凶残迫害,他不仅挨打,而且连可怜的一点点家当也被榨取干净,断绝了活路。这一章,写了阿Q的可憎,更写了他的可怜,也写了统治者迫害人民的残暴。到此,情节发展又深入了一步。

第五章,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恋爱”既成“悲剧”,阿Q接下来遇到了“生计问题”。这一章写了三个生活片断。阿Q感到“世上有些古怪”,做工被老主顾拒之门外而意识到生路被断绝。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断他生路的是赵太爷之流,而误以为是比他更弱小的小D“谋了他的饭碗去。这既表现了阿Q的畏强凌弱的性格,又说明阿Q的不觉悟已经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无路可走的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是情节的必然发展。他视小尼姑如草芥,对老尼姑耍无赖,亦是他畏强凌弱无赖霸道的表现。自己的`不争气不觉悟,统治阶级的迫害,必然使他走上行窃之路。

第六章,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无路可走的经过。阿Q从城里回到未庄后,受到人们的“敬畏”,不过因为他在城里给白举人家里帮过忙,手里有现钱,有些便宜货,还知道城里一些见闻。因此,掌柜、酒客、路人都对阿Q“刮目相待”,王胡等人对阿Q也“肃然”,妇女对有劣迹的阿Q也不再躲避,而是主动赶着要买他的东西。这一切深刻揭示了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然而,当阿Q的底细被披露出来后,人们又由对他的“敬而远之”到“斯亦不足畏也矣”,更说明了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不由得使人发问,这样的国民,不改造行吗?阿Q的又一次走投无路成为必然。

第七章,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在阿Q再一次被逼上末路时,辛亥革命的暴风雨来了。城里的“举人老爷”视革命如洪水猛兽,他要逃难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惊恐万状,误传革命军是为崇祯报仇的军队。阿Q则最具有代表性,由于他的思想深处的保守心理,使他对一切新生事物都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所以起先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但他又从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出发,感到“革命也好罢”,产生了“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的要求,因此他高喊“造反了,造反了”,表达了他革命的愿望。但他所理解的革命实质是什么呢?“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这样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小说以形象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再看阿Q的对立面,赵太爷父子在革命到来时吓得六神无主,低声下气地把一向不放在眼里的阿Q叫成“老Q”,这时候的赵太爷和阿Q俨然换了一个位置。还是年轻一辈诡计多,赵秀才竟和假洋鬼子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还顺手抄走了一个宣德炉。这就是当时非常普遍的混迹于革命中的假革命现象。

第八章,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革命像一阵风一扫而过,并没有到达未庄,人心日见安定。政权落到投机钻营者手中。变化最大的不过是掀起了盘辫的风潮。赵秀才、假洋鬼子成了戴“银桃子”的革命党,未庄的政权仍在这些从前的压迫者手中。阿Q要投革命党,结果误投假洋鬼子门下不成,被“哭丧棒”赶出门。他被剥夺了革命的权利。同时写赵家遭抢,这就预示着阿Q的悲剧命运就要到来。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