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权市长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共6篇)
(2010年9月9日)
同志们:
今天的中心组学习,安排听取“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和11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讨论,大家对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也是全面的了解。在讨论和完善规划的过程中间,达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同心同德、奋力崛起的目的,有利于“十二五”期间发展得更好、更快。所以今天的学习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福宏书记非常重视,多次听取情况汇报,亲自召集有关领导和发改委等部门进行研究部署,8月5日又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重大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福宏书记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各分管领导的牵头抓总和各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市总体规划和一些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展较快,成效明显。一是抓得早。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就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从12月份开始,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就开展了规划思路调研和起草工作。二是抓得紧。根据福宏书记的要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牵头领导和主要责任单位都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要求,谋划、调研、起草等工作都做到了按计划逐项落实、按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三是抓得实。从今天会上提交讨论的规划建议和各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保障措施和支撑项目等内容具体明确、符合实际。总的来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省里前段时间开了一次各市规划编制情况汇报会,对黄山规划编制工作反映也是比较好的。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等一会福宏书记还要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这里,我简单讲四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五年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我们国家所有规划中最重要的规划,是党委、政府统揽发展全局、提高执政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发展意愿的重要体现。未来五年是我市继续强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攻坚时期,编制好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尤为深远。我们一定要本着对黄山人民高度负责、对历史和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精心编制符合黄山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十二五”规划。
二、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今天提交会议讨论的规划建议仅仅是个草案,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起步得还要迟一点,大量的工作还在后面。前期的工作大家都做的不错,下一步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好。特别是今天会上,政协就规划的修改完善专门写了一个报告,大家也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目前的规划还是有许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进一步做好工作。市和区县、部门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务必要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人员队伍,组建有力班子,加快工作节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好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希望各位分管的市政府领导对牵头负责的规划编制工作,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对一些关键问题、重点项目要亲自组织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并及时协调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发改委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职能,不仅要抓好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而且要加强对部门专项规划和区县总体规划的检查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做好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要进一步加大衔接沟通力度。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必须加强沟通,搞好衔接。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横向衔接沟通。要坚持规划的严肃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严格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总体规划与重点专项规划、县区规划的相互衔接,确保总体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在各专项规划和区县规划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各类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真正成为引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纵向衔接沟通。这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任务。可以说,如果我们确定的重大项目挤不进国家或者省里的规划盘子,那么这个规划就没有意义。“十一五”期间,虽然我们有些项目不在上级规划之内,市委下了很大力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还是把事情做成了,但是今后这种政策性机遇是很小的。所以,对“十二五”期间涉及我市发展全局的项目,一定要切实做好规划,要千方百计挤进国家和省里规划盘子,争取成为其重点和方向。要结合自身“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尽快排出我们所要争取的项目和政策的工作清单;要拿出跑项目的精神、精力和必要的经费,多请示、勤汇报,主动对接、积极争取,逐项逐条抓好落实,确保能有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请求进入上位规划当中,真正把规划编制的过程变成我市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的过程。同时,还要注意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融合,确保各项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四、要进一步提高规划质量。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一定意义上讲,规划的质量水平,决定着发展的质量水平。要进一步谋划重点工作。要认真研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走向,紧密结合我市发展的条件、基础和优势,针对事关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长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改善民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扎实谋划支撑项目。项目是支撑规划的抓手和载体,每一个规划的组织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批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实施。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支撑规划的理念,突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开发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一定要把项目谋划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编制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切合黄山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势产业项目,特别是需要上级审批和平衡、协调的重大项目,要提前研究、尽快论证、及时沟通、搞好对接,争取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二五”项目规划笼子,为我市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要广泛征求意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智囊作用;要广开渠道,通过座谈讨论、意见征集、网络问政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一个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过程,使“十二五”规划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权威性。
宋 国 权
(2010年3月17日)
今天的会议,是2010年市政府安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学习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安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通报了2009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和目标考核情况,审议通过了《黄山市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方案》。刚才,林沐同志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按照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过去的一年,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5%,各项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范围以内。在3月9日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我市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七年获得全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的市。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也凝聚着在座各位的心血和汗水。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各种不确定因素。从全省看,今年1~2月份,全省发生较大事故17起、死亡71人,同比分别上升了21.4%、44.9%,受到了国务院安委办的通报。从全市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1月14日市“两会”期间,黟县的杉森木业公司发生火灾,烧毁厂房、工棚3800平方米,给企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1月25日省“两会”期间,祁门县的绿洲人造板公司液压车间发生火灾,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惨痛悲剧;3月4日全国“两会”开幕当天,徽州区呈坎镇的一幢古民居发生火灾。这些事故警示我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任何时候都疏忽不得、大意不得,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警钟长鸣,真正抓实每项工作、抓牢每个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林沐市长已经作了全面安排,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推进,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三”:
一要突出三个重点。第一,要突出预防为主。二季度是我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的升温期,也是我市的主汛期,安全生产的压力很大、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季节性特点和薄弱性环节,完善事故防范工作体制机制,紧紧抓住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旅游景点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切实做好事故超前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排查事故隐患,整治重点领域,切实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需要强调的是,清明节临近,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现场管理,有效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第二,要突出加强监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强化跟踪检查,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继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第三,要突出落实责任。严格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落实到政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每一个员工。
二要做到三个加强。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完善培训体系,继续加强岗前培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素质。第二,要加强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第三,要加强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市直各部门、各区
县政府的作用,加强市直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市、区县、乡镇的纵向对接,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严明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市里与省里已经签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必须立言立行,说到做到。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是硬任务、硬指标,是重大的政治责任。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两手抓”、“两促进”。要坚持和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要抓具体、抓落实,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深入车间班组,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二要强化责任考核。在即将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将与各地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抓紧细化分解,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使安全生产每个环节、每个点都能实现责任的落实,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市安委办要在总结分析去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今年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过问责、有功必奖、奖罚分明,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孙金龙
(2010年12月30日)
在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我们专门安排时间,举行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攀登“十二五”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高峰。
按照会议安排,28日下午和29日全天,大家进行了自学,主要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形式上有所创新,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贴近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来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领导层自身做起,进一步树立重实干求实效的导向。二是,把会议直接开到项目建设现场,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成效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让大家把自己摆进去,针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来解放思想。
“十一五”以来,合肥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秉承“十一五”的好经验,继续推进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曾经有人说,发展快了,有可能质量不好;但是慢了,肯定不是科学发展。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其道理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慢”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合肥实际来看,“十一五”期间,无论是优先发展工业,还是突破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无论是建设基础设施,还是发展社会事业,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快”,形成了“工作上求快,作风上求硬,结果上求好”的良好局面。我们反复强调,同发达地区相比,合肥的总量小、盘子小,要想赶上乃至超过别人,第一,工作要“快”;第二,必须以开明开放的态度,把国内外的资本和产业吸引到合肥来发展。只要符合政策导向,只要不是“两高一资”项目,都要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心态,好项目不怕多,但是不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一个都不能进。
踏入“十二五”,第一年是关键,必须开好局、起好步。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要坚持以项目为根本抓手,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上。今天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万达广场项目建设和运营情况。今天的会议就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思考怎么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研究怎么让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投产。
万达广场是去年6月14日拿地,7月19日开工,今年12月23日开业。在老城区施工条件不好的情况下,70万平方米的开发规模,仅用不到1年半时间就建成了。刚才,大家都看到,万达广场体量大、功能全,光是路南边这部分就有1万人左右就业;从开业到现在,平均每天有10多万人在这里消费,最高峰一天有30万人左右,是万达集团在全国几十个项目中成效最好的。因此,明年1月万达集团将在合肥开现场会。万达广场为合肥提供了一个差异化消费的地方,有人说这里与北京、上海没有什么差别。万达广场的市场表现也说明安徽是有消费和购买力的,预计一年可创造1亿元税收,以后年税收可能会达到3亿元。总结这几年的项目建设,除万达广场之外,还有世纪金源项目,500万平方米的开发面积,两年半就完成;万科、华润和安徽置地等项目建设,都是又好又快。工业项目方面,如格力电器,目前已有1.6万人就业,明年4月份三期工程就能完成土建,投产后整个就业容量将超过2万甚至达到3万人。这些都表明,让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投产,对企业有好处,可以快速盈利;对政府有好处,可以早一天有税收;对群众有好处,能够早有就业。一句话,建成一个项目,就是为合肥增加一个税源,就是为群众创造一个就业平台,也是为企业提供
1一个发展舞台。这是实现了企业、政府、群众的“三赢”。
这次,我们带着大家来看万达广场,就是要让大家亲身感受体验,并结合实际来学习反思。刚才,通报了服务万达广场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这期间,各部门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在服务企业上给力,像国土、规划、建委、环保、消防、人防,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以及城管、公安和其他一些部门单位,都为项目开工想办法,而不是为“不能做”找理由,较好地体现了政企同心协力。这就告诉我们,政企双方都快,才快得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能拍得响。要想快,两个巴掌还得要快拍,如果一个快、一个慢,就不合拍或者拍不着。比如,安粮广场项目,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开始拆迁安置。一般而言,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国“两会”期间往往不搞项目拆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勇于为发展担风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平稳顺利地进行了拆迁,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土地价格也只有280万元一亩,就项目选址所在的区位来说,是十分优惠的。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好,当年11月安粮广场项目顺利开工了。但此后,项目建设进展却不尽人意。现在是什么样子?还是一个大坑在那里!如果干得快,去年就该开业了,不也给蜀山区一年缴纳几千万税收吗?不也能容纳几千人就业吗?希望开发企业能够真心实意、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向万达学习,早日见成效。限你们一个月时间,建到地面以上,我们将确定专人进行督办。
这里,只是把安粮广场项目作为一个例子,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情况。会上,我们通报了进展比较慢的项目。今天,各区、开发区主要负责人都来了。对这些进展比较慢的项目,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各开发区的主要负责人,就要像服务万达广场建设那样,亲自到现场抓细节,每个星期都要抽时间去看看项目,把一个个具体环节的事搞清楚。属于企业的事企业解决,是政府的事政府解决;你们能解决的就要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不要捂着,要立即报到我和存荣同志这里。我们要真心帮企业解决问题,就不要拖。当然,因企业的原因导致推进不了的项目用地,要坚决通过法律手段收回。
像万达广场、世纪金源这样的项目建设,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无论是建工业项目,还是建商业项目、房地产项目,要想又好又快,政府服务一定要快;同时,一定要招有实力、信誉好、干得快的,这样才是合肥人民之福、合肥发展之福。下一步,我们要改革招商引资的考核指标,只考核引进省外资金,不与兄弟城市争省内的资源。还需要强调的是,这几年到合肥来的就业容量大的企业比较多,用工有些紧张了,这既说明我们的就业形势好,同时也要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去招工。在这方面,可以跑六安、淮南、阜阳,甚至河南的固始、信阳、商丘、周口,乃至到广阔的黄淮海腹地去。今后,每月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材料中,除提供纳税前十强、贡献财力前十强企业名单之外,还要再加上新增就业前十强企业。
会上,有同志提议,必须以干得好的企业信号为第一要求,这很好。比如,对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施工问题,市建委、重点局要认真研究。由市建委牵头,像当年市环保局从外面招环评机构那样,把专业从事桩基和深基坑施工方面的企业招到合肥来,在企业拿开工证之前给予指导,推荐一批真正有资质的设计院,从设计阶段就少走弯路;同时,要再招一批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再找一批有新理念的监理公司,推荐给来肥置业的房地产企业。对做得好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评星;对那些只是挂牌的、做不了事的,要取消其市场准入资格。这才是主管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
关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今后各区只需提出要求,由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将这几年在合肥做得好的,再加上搜集外边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信息,一并提供出来,在这里面进行招投标就行了。当然,也要给中小房地产企业一些发展空间,合肥有很多小地块,鼓励他们参与开发。原则上,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老城区用地50亩以上,新区八、九十亩以上,都要招实力强的开发企业。就像万达集团,不仅干得快,而且后面还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会
跟着进来。如果局限于本地企业,既不能干得这么快,后续招商也很困难。
合肥“十二五”发展,就是要真心实意地招商,要招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商,招“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政府、企业都给力,让项目建得更快。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和开发区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到一线去推进项目建设,主管部门不能只管批、不服务,大家都要出于公心,怀着对合肥发展的激情和责任感办事。要把来合肥投资的企业和项目一一捋清楚,干得好的要让它升级、提高资质;如果干得不好不快,就要把它清除出合肥市场。对物业公司也应该这样。大家一定要有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否则要想合肥发展得更好,是很难的。希望企业家们也要合法合规地干,你干不好,不符合国家法律和地方相关规定,我们就要依法收地。我想,这不是破坏投资环境,反而是优化投资环境,真正形成一个公正公平、合法合规、热情高效的投资环境。
“十二五”合肥要有大发展,必须在项目建设上比“十一五”更快。我们有这个信心,因为“十一五”合肥有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上下同欲者胜”的气势。很多企业家反映,合肥的办事效率是全国最好的,特别是合肥干部的精神状态好,精气神很足。市委一直强调,要鼓励干部敢于负责,为干事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其中的重点是,在我们干部队伍中,要为这些敢于负责的干部营造良好的氛围。现实中,有些干部在原来的地方干得很好,无论是组织考核,还是各方面反响都不错。但经过组织选拔到另一个地方任一把手之后,却出现了反映问题的匿名信。一经核实,写信的大部分是冒名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那个同志破除了地方的“潜规则”,他没有得罪人民群众,而是得罪了极个别不正当甚至是非法利益的获得者。敢于负责的干部是最稀缺的资源,比钻石都宝贵。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这样的同志。我们要为敢于负责的干部创造干事的环境,不能有“看热闹”甚至“看笑话”的心理。当然,当干部必须要干净,自身要过得硬,要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人民。在这个前提下,组织上用干部,就要先看干部干事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干事,即使用了也要进行调整。对此,干部要正确对待,只是说在这个岗位上你不称职,可能你到了其他岗位就能发挥所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违法建设,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否则,就会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刚才,存荣同志讲的这些事并不大,都是你们主管部门、所在县区自己能解决的。但为什么还要等到市委市政府来批示督促?核心原因还是“私”字作怪,怕得罪人。组织上坚决不会让这种“好人主义”占便宜。如果以后再出现违法建设,一经查实,是第一次的,所在街道的书记、主任作检查;是第二次的,所在街道的书记、主任撤职;出现三次以上的,分管副区长免职;如果出现五次的,区长引咎辞职;出现七次的,区委书记向市委提出辞职报告。有关部门要就违法建设责任人处分问题,拿出一个意见,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总结合肥“十一五”发展的经验,我们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体会,就是解放思想是引领发展的先声,发展走到哪一步,思想解放就要推进到哪一步。面向“十二五”,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要求,奠定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基础骨架,首先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要素,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转型,首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发表的《学习与时局》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经过这几年的强力推进,就解放思想而言,在大的方面认识是统一的,但落实到具体问题上,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其表现形式各异,但最根本的还是观念上的陈旧、眼界上的狭隘和作风上的疲沓。究其根源,很重要的是我们心头的一些思想包袱太重。结合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我认为,我们要勇敢地丢掉“三大包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轻装上阵,才能够继续解放思想。也只有这样,合肥的建设与发展才能迈出更大的步伐。一是要丢掉“历史的包袱”。我们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合肥在历史上长期是县城格局。存在决定意识。这就容易使得农耕文明的习惯思维会有形或无形地支配着我们的行动。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大力破除的那种“慢小旧”的心态,就是其典型的现实表现。尽管在这方面目前已收到一定的成效,但要看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为什么万达能够做到的,而我们本土的企业却始终做不到?为什么沭阳的县城建设那么大气,而我们三县却仍然只是城关镇的面貌?这就是最好的例证。面向未来,我们要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既要解决好“硬件”问题,主要是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要解决好“软件”问题,主要是实现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转变。现在看来,只要我们坚持既定的目标不放松,坚持成功的做法不动摇,解决好“硬件”问题并不难;难就难在解决好“软件”问题,如何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进一步破除我们灵魂深处的“慢小旧”的心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总是背着这样的历史包袱,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就难以迈开大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只会是空中楼阁。对此,务必要引起足够的警觉。
二是要丢掉“成绩的包袱”。“十一五”以来,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之上,经过全市上下的顽强拼搏,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但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以至于背上“成绩的包袱”。现实中,有一些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比如,有的同志变“油”了,认为合肥建设与发展可以了,思想开始松懈,激情开始减退,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满心态;有的同志变“疲”了,认为这几年干得太累了,可以歇一歇了,不愿意再吃苦,不愿意再流汗,不愿意再多做工作;等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合肥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先发地区相比,我们只是“低基数上的高增长、低基础上的快发展”。大家在天津滨海新区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江苏宿迁感受到了“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就会面对“标兵更远、追兵更近”的被动局面。更重要的是,一旦我们产生自满心态,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丢掉成功的做法,甚至会葬送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在建设与发展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背上成绩的包袱,绝对不能习惯于自己跟自己比,要始终以永不自满的心态看待已有的成绩,始终以追赶者的心态争先进位,始终以目光向外的心态确立新的更高标杆。
三是要丢掉“权力的包袱”。这几年,我们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推进机关效能革命,不仅优化了发展环境,也增强了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但要看到,受农耕文明积淀的影响,在我们的一些干部身上,官本位意识仍然较重,甚至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官气”。当然,这不是说他们仍然对投资者和人民群众设卡设限,而是突出表现在习惯于把自己当成“当官的”,没有很好地对一个地方的建设与发展负起责任,甚至有少数人只懂得招商引资,不懂得尊重企业。殊不知,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大事。我们还是不难看到,现在确有少数干部心中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为建设与发展尽责任、为创新担风险,满足于当个太平官;或是一事当前,第一反应就是推诿扯皮,生怕引事上身,乐得优哉游哉;或是见到矛盾绕道走,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幅老好人的面目;甚至是不管任务多重、责任多大,都上下应付、左右“忽悠”,无所作为地混日子。干部应当与责任划等号。在合肥工作,相对于发达地区,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为政一方,就要心无旁骛抓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努力做到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这样,才能够“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重在落实到具体实践上。我们所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必须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合肥当前建设与发展所要的解放思想,就是要以把事情干成为归宿。
我们不能坐在那里解放思想,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解决具体问题上。
第一,解放思想要体现在以敢试敢闯的精神推进工作上。现在,“十二五”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从地方来讲,对上面的思路与战略,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如果上面讲什么,我们都原封不动地把它贯彻下去,这是最差的贯彻,这样抓贯彻的干部是最没有抓落实水平的干部。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才是真正的落实。在这方面,昆山有一种所谓“三看”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看文件是否说“不可以”,没说“不可以”就“可以”;二看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不利于就“不可以”,有利于就“可以”;三看老百姓有没有积极性,没有就“不可以”,有就“可以”。反观我们合肥有些同志,在思想深处也有一个“三看”,所不同的是:一看文件是否说“可以”,没说“可以”就“不可以”;二看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有利就“可以”,不利就“不可以”;三看是否有风险,上级同意就“可以”,不同意就“不可以”。从这种强烈反差中,我们确实应当躬身自省,虚心向先发地区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努力形成与时俱进的新气象,激发改革发展的新活力,真正让创新精神涌流,让创业热情激荡。第二,解放思想要体现在以开明开放的胸怀推进工作上。思想上的自我封闭、眼界上的自我封闭,是制约思想解放的“毒剂”。从合肥的实际情况看,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是我们一些干部甚至是少数领导干部的弱点。一些地方在抓发展、搞建设时,跳不出自身的小圈子,跳不出行政“藩篱”,想不到市场,想不到外地,甚至以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潜规则来排斥对外开放。这种状况必须坚决改变。开放才能发展,封闭必然落后。我们固然需要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但苦干不等于只靠自己干,苦干不等于只局限于在本地干,苦干也不等于只拘泥于本地的资源干。只有勇敢地走出去,大胆地引进来,合肥的建设与发展才能真正天宽地阔。我们一定要把对外开放的观念刻在脑里、扎根在心里,用开明的态度、开放的思维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推动合肥建设与发展。对于现阶段的合肥来说,衡量一个干部合不合格,很重要的要看他的思想是不是开放,尤其是有没有接纳外来要素的容量、接触外界事物的气量、接受外地经验的度量。
第三,解放思想要体现在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工作上。小平同志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现在,不少事情,不是没有部署,不是没有措施,也不是没有政策,之所以结果不尽人意,关键是落实不到位。前不久,我们赴宿迁考察,看了之后深受震动。其实,宿迁的发展,只是苏北发展的一个缩影。像淮安市、盐城市,发展得都很快。总结他们的经验,核心一条就在于他们不是浮在面上,坐而论道,而是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工作的中心环节。淮安市的领导说得好,领导干部是不是以抓工业为第一方略,不看你怎么写、怎么说、发什么文,要看你抓不抓项目、看你抓了多少项目。盐城市更是实行领导挂牌,每人抓几个项目,抓得怎么样,要定期向大家交待,让大家评价。其实,对于我们基层的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讲,抓落实的能力是基本的执政能力,抓项目的本事是基本的抓发展的本事,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更要把抓项目作为抓落实的重点。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最终还是要体现到抓落实上,体现到让一个个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上。
第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前,对于要再上新台阶的合肥来说,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让蕴藏在全社会的无穷创造力充分引发出来,推动各行各业、各地各部门都作出出色的业绩来。
一是要抓住一个重点,推动领导层的思想大解放。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及其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要带头进行思想大解放。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切实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闯、敢试、敢于创新。古人云,“上行之,无令而从;上不行之,有令不从”。我们不能只叫下面解放思想,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带动一班人(班子成员)、一层人(中层干部)、一群人(基层
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我们的原则是,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对那些精神萎靡、工作不力、发展无方的干部,不能无原则地迁就。我们迁就你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贻误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就是损害我们的事业,就是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是要确立一个导向,鼓励干部敢于冒尖、大胆突破。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要树立正确鲜明的导向,坚持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实绩评价干部,支持敢于负责的干部,支持用心干事的干部,更好地做到在成就事业的同时成就干部,激发广大干部敢于负责、干事创业的激情。下一步,市里还要改革干部考核办法,学习宿迁经验,把考核办设在市委组织部,效能办设在市纪委,让干部拿着军令状出征、带着责任书上阵,将干部推上一线、推上发展主战场。合肥“十二五”要实现大发展,各个环节都要真干。在加快合肥建设与发展上,我们四大班子的认识是统一的,一定会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谋私利,我们可以宽容失误,但决不允许不谋事、不干事;我们可以谅解偏差,但决不允许不发展、慢发展。
三是要创造一种氛围,坚持不争论、积极干。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思想观念碰撞的过程。大凡新观念、新思想、新举措,人们往往需要有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当年,小平同志讲,“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看准了的事,大家就要大胆地干、坚持不懈地干,不要有过多顾虑,不要怕无谓议论,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让实践来说话。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心理,让人们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改革创新之举,不刻意地去炒作,不胡乱地贴标签,不无端地加以指责。特别是,要善待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发展,为了工作,不是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
刚才,*厅长对省委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精神、目前就业工作政策以及*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辅导,报告脉络清晰、分析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听后让人深受启发、颇受教益,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省关于就业的战略部署的认识和理解,更坚定了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认真把握*厅长报告的重点和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推进我市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下面,我就加快推进我市就业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中省都对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更高要求,把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这充分体现了就业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省委赵*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二要实施积极促进就业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大力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用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组合政策,以解决创业资金、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为重点,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形成更加积极高效的就业政策体系。发挥渭南职业教育优势,加快建设创业型城市。扎实搞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企业、农村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努力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输出、就地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就业工作。
三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继续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挖掘社区和家庭就业潜力,努力拓宽就业途径。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布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连续五年深入内蒙古代表团为我们把脉定向、领路指航,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牵挂。总书记的讲话站位高远,一如既往地饱含赤诚的人民情怀,激励着内蒙古各族儿女更加满怀信心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现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要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这一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史,首次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展现出在新起点上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未来的坚定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的发展,既为我们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答案,也为“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性认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要紧紧抓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总书记五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五次阐释做好民族工作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就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深刻论述、提出重要要求,这次强调要紧紧抓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深刻领会、用心感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认识民族工作,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注重广泛性,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切实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三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必胜信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突出抓好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又快又好地推进XX发展新跨越
-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2006年9月9日)
X X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这一重大课题,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XX目前的总体发展形势很好,正处于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圆满完成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又快又好地推进发展新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差距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抓主要矛盾,攻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推动全局工作,最紧迫最重要的是解决工业发展滞后、工业发展不快、工业实力不强的问题,加快工业化进程。确立工业强市战略并形成共识来之不易,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并实现良好开局更来之不易。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既是当前我市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只争朝夕,全力突破;又是长期战略,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并在与时俱进中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在开拓创新中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因此,市委决定召开这次全委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以进一步振奋精神,解放思想,集全市之智慧,举全市之力量,奋力推进工业强市大突破。几天来,结合市委中心组学习,大家到我市部分县区和遂宁、简阳等地重点参观考察了工业发展情况。通过参观考察,大家感受到启发大、震动大,潜力大、希望大。我们务必要变启发为思路,变压力为动力,变震动为行动,敢于奋起直追,敢于后来居上,真正下够决心,下够功夫,强力推进我市工业超常规突破性大发展。一会儿,XX同志还要围绕工业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工业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全市上下通过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敢想善谋中拓展思路,在真抓实干中加快发展,重工业、兴工业、抓工业的氛围基本形成,工业布局快速展开,工业发展不断加快,呈现出“认识统一,思路明确,开局良好”的新局面。
认识统一。认识水平决定工作水平。去年以来,我们首先从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上开始突破。确立并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深入分析XX市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广泛集中全市各级各方面的智慧,顺应全市人民的迫切要求并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XX短板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工业强市战略事关全局,振兴XX经济工业要挑大梁,解决“三农”问题最终也要靠工业发展。之后,我们又到资阳召开了全市农业产业化暨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丘陵传统农业地区突破性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发展出现的巨大变化,给我们以强烈的现实冲击,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加快发展工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市委五届二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务必要坚定信心、下够决心,把工业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首位,以工业的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通过一年多来对工业强市战略的广泛发动和加速推进,全市上下对工业强市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并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全党抓发展,重点抓工业,关键看效果”的氛围基本形成并日趋浓厚。
思路明确。继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XX建成XX重要的水火电兼备的能源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XX建材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后,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确定了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超农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在工作举措上,明确提出抓工业必须突出项目投入、产业企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改革创新、技改挖潜、优化环境等重点。在抓工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上也明确提出了由管工业向服务工业转变。
开局良好。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业强市高度重视,抓工业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抓工业的力量和举措不断增强。各部门推进工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各方面服务工业强市战略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自身在工业强市中主体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活力日趋增强。各县区、各部门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好局面。工业项目和投入呈现出数量趋多、增速加快的好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项目和技改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增速居全省前列。XXX制品、150万吨旋窑水泥、XXX等引进的大项目进展顺利,农产品深加工、有色金属、纺织等众多的中小项目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XX等国有工业企业在改革中开始走出困境,出现了加快发展、重新崛起的重大转机。XXX水电、XX火电、XXX与XX公司合作实施电解铝异地技改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取得重要进展,将有力拉动和支撑XX工业发展。XX、XX天然气田勘探可望取得重大成果,将给我市工业发展带来超常机遇。经济开发区自去年八月整合以来,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工业项目入驻日益增多,引领和带动工业突破的作用开始显现,XX、XX等县区工业集中区迈开了实质性步伐,全市工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景象。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逐季加快,上半年增速达到24.2%。随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认识在统一中持续深化,信心在强力推进实践中日益增强,办法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不断增多,路子在抢抓机遇中越走越宽,XX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充分肯定进展和成效,坚定发展信心。冷静看待困难和问题,保持清醒头脑。越是形势趋好,越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理念、作风和工作上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对工业强市战略,少数县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过去的传统习惯思维和工作方式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影响;抓工业的决心没有真正下够,办法不多,力度不大,行动不快,少数同志的思想中还存在畏难情绪;县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工作的进展不平衡;全市在园区建设和项目的引进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制约工业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还有待大的突破;工业发展的环境还需不断优化。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握形势、把握规律、把握市情,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将抓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由XX的基本市情所决定的。发展滞后和发展不快是我市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是我市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十分落后的集中反映,其根本症结在工业落后。工业发展滞后、发展不快既是我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和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我市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发展规律和发展实践不容臵疑地表明,工业发展快,经济社会才能发展快,变化大;工业强,经济实力才强;工业落后,势必全面落后、全面贫困。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对XX而言,必须抓住工业这个关键和要害,把加快工业化作为全部工作的突破口和首要任务,不断做长做强工业这个成长型短板,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是又快又好推进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性力量。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又快又好地推进发展新跨越这一战略奋斗目标,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跨越不是一般意义的发展,其深刻的内涵在于必须走出一条超乎常规的跨越发展之路,它既要求在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实现跨越,也要求在发展的质量提升上实现跨越。新的跨越必然要求我们的发展既要快又要好。又快又好,快是前提,好是目标,没有快就没有好,要快中求好,好中促快,实现快和好的统一。实现“快”,工业是决定性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两百多年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远远超出了几千年农耕社会创造财富的总和。三次产业中,二产特别是工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推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三次产业虽然各有其地位和作用,但从推进经济加快发展来讲,只有二产特别是工业最具优势。一般而言,一产的增速难以超过10%,三产的增速一般最多也只能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速,只有工业才可能呈现出百分之几十甚至翻番的爆发式增长。省内一些传统农业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步履艰难、经济增长缓慢,而近年来出现了大发展、大变化,无一不是通过突破工业来走出困局的。XX与XX同时建市,建市时经济总量、总人口基本相当,而且建市后的前10年,两市的主要经济指标都还一直并驾齐驱。但1995年以后的10年,两市的差距持续拉大,2005年,遂宁生产总值达206.59亿元,高出XX40%,其主要的原因就在工业。10年间XX的工业增加值总量接近翻两番,XX仅增长91.4%,2005年遂宁工业增加值达59.25亿元,高出XX近一倍。事实雄辩地表明,只有工业大突破,才能经济大跨越。去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速连续6个季度持续走高,主要得益于工业,财税形势持续向好,也在于工业的强劲支撑。实现“好”,工业也是决定性力量。工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主导性力量,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的“领航舰”,它不仅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而且是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有了工业的大发展,才能带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好”的发展之路。尤为关键的是,我市这样传统农业色彩很浓的地区,离开了工业支撑,就农业谈农业,“反哺”难以实现,“带动”就是空谈。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农”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视农业,走出新路,必须走工业强市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总之,不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我们的发展既快不起来,也好不起来,新的跨越就无从谈起。又快又好推进发展新跨越,必然要求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把工业强市作为重大的战略举措强力推进。
(三)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是应对形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抓手。“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打造美好XX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务求有大的作为。臵身于我国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放眼全局,奋力争抢,千方百计把握住更多的发展机遇,更要突出重点,并充分利用好发展机遇。工业不仅产业地位突出,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小、行业包容性强、关联带动面广等特殊优势,这决定了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是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抓手。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趋势为整个工业的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势头日益增强,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拓展,为我市加快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交通条件加快改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健全,XX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更为我市增强产业聚集和资源配臵能力,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全市上下务必要准确把握形势,奋力抢抓机遇,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工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创造性,满怀忧患重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坚定信心、下够决心,把决心下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上,把决心下在目标的更加积极上,把决心下在措施的更加有力上,把决心下在成效的更加明显上,咬定工业不放松,奋力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四)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性变革。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越的这场全面深刻变革不仅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是对传统、过时、僵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强烈冲击,而且是对领导能力、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乃至工作格局的全新挑战。在这场变革中,我们面临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面临的各种新机遇和新任务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对我们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努力走在发展前列,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既需要巨大的勇气,也需要巨大的智慧,还必须有艰苦卓绝、不胜不休的斗志和敢抓善学、创新务实、攻坚克难的本领。我市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加快工业发展还将有一个非常艰难的爬坡过程,不进则退。加速工业文明进程,突破贫困落后的桎梏,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工业文明成果,使命光荣,职责重大。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工业强市的现实紧迫性和长期艰巨性,把加速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市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首要任务,从思想、组织、作风上作好全方位的充分准备,以科学创新的精神、认真硬朗的作风、务实灵活的方法、锲而不舍的韧劲,主动积极地融入到这场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性变革中。在前进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都要抓住工业发展不放松。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坚决破除长期形成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势,切实解决好“不愿抓、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重工业、兴工业、抓工业的理念。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学工业、钻工业,充分吸纳先发地区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使自己成为发展工业的行家里手。要不断地培养新能力,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在实践中增强我们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大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举旗臶、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项目为重点,以企业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切实加快XX工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市向工业市的跨越。
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两个超越、两个翻番、三个确保”,“十一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即今年实现“二产超一产”,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超农业”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半,超过90亿元,利润翻一番半,超过5亿元;确保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0户(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6户)以上,确保工业投资每年不少于35亿元,确保工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有色金属、水火电兼备的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材、电子装备和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重点产业的培育发展步伐,使工业在全市经济格局中发挥主导和支撑作用,逐步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水火电兼备的能源工业基地、秦巴山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中西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新兴建材工业基地。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要努力在以下重点工作上取得大的突破。
(一)坚持把抓工业的重点落实到抓项目上,在项目工作上实现大突破。项目工作事关工业突破性发展全局,没有项目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工业大发展。必须坚持把项目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臵和突出位臵,全力以赴,强力推进,抓实抓好,见到大成效。要坚持大中小、远中近、现有生产项目与新上项目并举和“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抓项目的办法和机制,锲而不舍,扭住不放。抓项目的视野要宽,信息要灵,盯得要紧,行动要快,方法要活,工作要实。要敏锐把握不断变化的态势,适时调整思路,因时制策,善于冷中见热、逆中见利。要不断拓宽思路和眼界,大力提高项目信息收集能力和捕捉能力,找准项目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增强项目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既要千方百计抢“西瓜”,也要因地因势捡“芝麻”。在继续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全力做大项目总量的同时,要重点抓一批重大骨干项目,以大项目催生大企业,大企业引领大产业。要在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切实抓好项目的拓展,加强对新项目特别是对中远期发展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的研究策划和实施,在重点引进工业大项目上取得显著成效,做强工业发展后劲,以大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大发展。要加快推进已有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的签约、开工、建设和投产,千方百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快搭建XX工业主骨架。要打开思路,大力做好整治秩序、整合资源、优化配臵、加工增值、转化资源文章,推进资源资本化、资源项目化,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努力实现集约型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化步伐。要着力抓好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林业资源等的整合转化工作,特别要在工业引领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做好工业和农业产业化互动文章,大力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苍溪、旺苍的天然气开发和深度加工,要见事早,行动快,及时着手启动研究和规划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力争把XX建成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要加大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的力度,发展循环经济。要把认真落实政策和做细做实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扎实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拆迁安臵补偿和社会稳定工作,高度重视,用心谋划,精心操作,做好结合文章,力争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二)坚持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在打造工业发展龙头上实现大突破。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集群形成中起着龙头作用。龙头强,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加快培育工业发展龙头,是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之举。要从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中培育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全力支持启明星铝业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实施电解铝异地技改项目,加快建设旺苍水泥项目。加大力度扶持XX、XX、XX、XX、XX、XX、XX等企业发展壮大,延伸产业链条,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扩张。要立足开放引进大项目,培育一批新的优势骨干企业。充分发挥我市特色资源优势,依托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做好资源与知名企业和品牌的结合,瞄准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承接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全力培育新的工业发展龙头。XXX、XX火电等重大项目要加快步伐,尽早开工建设。要成长壮大一批优势骨干大企业。选择一批市场潜力大、体制机制新、具有良好基础的企业,重点帮助和扶持,促使其尽快实现由中小企业向优势骨干企业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力度,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工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竞争力,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推进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各县区都要加大培育自己的优势骨干企业,搭建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格局,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大突破。
(三)坚持走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之路,在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上实现大突破。产业集聚发展是方向,园区是载体。遵循现代工业发展规律,建好工业园区和集中发展区,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我市工业整体实力,是我们强力推进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要准确把握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依托优势骨干企业,推进纵、横向的产业配套协作,带动中小企业聚集和规模发展,优化工业布局,实现集群集聚发展。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高起点科学规划,把园区发展与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优势突出、产业特点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增强项目承接、产业集聚能力。今后,工业凡新建项目和调迁企业原则上都要进入园区。要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借鉴外地成功做法,逐步引入公司制、委托、联合开发等模式,逐步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难题,提升园区档次,完善园区功能。规范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按照产业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科学定位园区功能,切实加强对园区的指导、统计和目标考核等工作。要坚持园区建设与项目入园的良性互动,在着力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狠抓项目入驻,以项目入驻推进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上取得新的突破。到“十一五”末,建成有色金属、建陶、纺织、轻工、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各县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每年都要有大的实质性突破。
(四)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是我们抓项目投入、抓产业企业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XX工业强市的成效大小和进展快慢,取决于招商引资。必须进一步强化招商工作领导责任,强化招商工作目标管理,强化工作责任追究,主要领导亲自抓、重点抓,全力实现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大突破。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把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工业项目上,大力强化投资信息捕捉和追踪,围绕产品链、产业链开发项目,推进优势骨干产业的加快形成。要强化项目准备工作,高水平、扎实做好项目论证、储备工作,确保有信息时项目拿得出手,机遇把握得住。要坚持积极地走出去,紧紧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和省内其它地区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扩张需求,大力开展瞄准龙头企业的敲门招商和特定地区的定向招商。积极推进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企业自主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和强烈的发展愿望,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抓机遇谋合作,通过开放之路迅速做大做强。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量,增强产业办、驻外办招商引资的能力和实效,加快建立起各方力量重视、研究、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招商项目后续工作,加大对已签约项目以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带动力强的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争取尽快落地见效。已实施和已投产的项目,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在构建工业加快发展的动力机制上实现大突破。改革创新是我们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放在实现工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位臵,不断深化,不断推进,加快构建我市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继续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配臵资源。要把推进市场化配臵资源和深化改革、创新制度结合起来,破除一切阻碍和影响市场化配臵的体制机制障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充分有效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和要素。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要严格执行政策、依法规范操作、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把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进项目,引进资金,整合企业资产,加快企业发展。当前,要抓紧推进XX集团整体脱困、改革和发展工作,早日见到实效。加强对已改制企业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完善企业体制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培育核心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大力探索国有资产增值的方式和渠道,切实发挥好在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方面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工业。着力解决好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进一步落实、完善好调动、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工业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引导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投资发展工业,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发展工业,关键在人。企业家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者、组织者和营运者,对于工业强市战略的作用至关重要。要积极热情地为企业家的成长壮大创造宽松环境,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大力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尽展才华、放手发展。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物质上要给待遇,政治上要给荣誉,社会上要给地位,促进更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要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加快完善健全工业强市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投入激励、企业激励、技术创新激励、人才激励和目标激励机制制度。积极探索构建工业地价补贴机制、投入产出的动态平衡机制,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用地。进一步加强银、政、企三方协调沟通,健全完善三方协调互动工作机制,加强银行对工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信贷、企业自主投入、社会力量投入等多方面的作用,加快搭建适应工业经济大发展的融资平台,破解工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六)坚持持续抓好效能建设,在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上实现大突破。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强力推进工业强市,不仅要抓工业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更要革除不适应、不适宜的观念障碍、作风障碍和体制障碍,打造项目和企业高效运营的优良环境。坚决用硬措施建设好软环境。软环境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能。要围绕发展主题,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逗硬落实,掀起效能革命高潮,不断提升环境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要坚持教育与查处并重,既要破除障碍、消除阻力,又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全方位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要多说“行”,不要随便说“不行”;要多想办法“怎么办”,不能只说“不能办”。要把围绕发展抓班子带队伍落实到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逗硬落实“四制一抓”,对工业发展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到企业检查事先报告制,狠抓反面典型。对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项目进展和企业发展,甚至破坏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要逗硬查处,既要查处乱作为,也要查处不作为。继续深入开展企业评议机关活动,进一步畅通企业投诉的渠道,健全及时调处机制,严格控制和规范对企业的检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工业强市的强大合力 工业强市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根本。切实把这项重大战略举措领导好、组织好、实施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饱满的激情,自觉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努力形成工业强市的坚强保障和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重工业。对XX而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工业发展的能力。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发展工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职责,把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工业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主动学习工业,深入研究工业,努力掌握工业经济发展规律,切实提高领导工业发展、服务工业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对工业发展的考核,目标设臵要更积极,责任要更明确,考核要更严格,奖惩要更逗硬。要把工业强市和班子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过程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考验干部和评价干部。要切实加强工业强市的工作力量,把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工作第一线,把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放到工业战线上去锻炼。要把工业发展实绩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领导责任、服务责任和保障责任。对于工业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干部要给予重奖、重用,对领导不力、效果不佳的要批评,要诫勉,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的要果断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
(二)增强合力抓工业。工业强市是全党的任务、全社会的任务,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形成强大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树立工业发展一盘棋思想,在工业强市中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工作制定支持政策、强化服务措施,千方百计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各级人大、政协要围绕工业强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监督作用、推动作用。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工业强市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一大批“善抓工业,会做项目”的干部。统战部门要组织和调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力量,把工业强市作为参与、支持、服务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投身工业强市的实践。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要为工业强市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宣传部门要加强工业强市战略的宣传力度,为工业强市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文化支撑、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营造更加浓厚的工业强市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和服务工业发展。
(三)强化调控保工业。各级工业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加强煤、电、油、气、运等工业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保障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新上项目的发展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生产要素综合协调机制,强化调控手段,提高调控水平,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工业部门和统计部门要加强合作,加强工业经济的预警预测,坚持和完善工业生产旬报、月分析调度制度,强化工业运行的过程监控和动态管理。要以资金、电力等重要工业发展要素为重点,创新调控机制,突破发展“瓶颈”。强化财政资金对金融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做好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对接,提高银政企合作、联动水平。
(四)转变作风干工业。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是一个创新务实、攻坚克难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适应,顺势而为,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上掀起一场深刻的革命,才不会被淘汰,发展才有希望,未来才有希望。实践证明,工业发展成效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作风转变的差距。认真抓好作风转变,工业发展才能够攻坚克难,工业工作才能开创新的局面。转变作风,首先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任何事情,敢想才能敢干,才有可能干成干好,XX发展工业尤其如此。要坚决克服畏难退缩、畏首畏尾的思想,大力提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作风。转变作风,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善于学习工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办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实现新突破。转变作风,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工业强市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工作抓到实处,效果体现在实处。转变作风,就是要立说立行,说到做到,做实做好。转变作风,就是要敢于正视矛盾和困难,敢于较真碰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找借口,不绕不拖,在开拓创新中实现突破,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工作,在狠抓落实中促进发展。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作风转变的根本检验标准,体现在工作的进展中,体现在发展的实效上。
最后对当前几项工作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和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今年以来,我市遭到了严重的旱灾,粮食减产,部分县区人畜饮水困难,市县乡镇村各级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已降秋雨,旱象缓解。我们一定要认真进行灾后反思,把握规律,把抗旱治旱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下决心走以改治旱、以早治旱、以调治旱的路子。汛期还未过去,各级各部门要时时提高警惕,加强值班和预测预报工作,把防洪度汛、预防地质灾害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最近,XX、XX和XX等县区又发生了洪涝灾害,XX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了重大损失。受灾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扬抗洪精神,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开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医疗卫生保障,无疫情发生,同时要尽力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面对大灾,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积极帮助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要积极引导群众抓好晚秋生产,确保大灾不减产,灾年不减收,抗灾夺丰收。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帮助解决群众的现实急难问题。继续抓好移民帮扶工作,加快移民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抓好结合,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围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课题加强科技攻关,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解决农村中小学饮用水问题,全面排除D级危房,加快教育发展规划区建设,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大力实施新一轮村村通工程,搭建面向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奋力抓好“双创”工作。以“创优”为总抓手,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有机结合,做优环境,打造品牌,推动发展。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要抓住秋季植树黄金季节,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加大XXX、XXX、XXX等A级景区(点)打造力度,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盆周山区外经贸发展示范市、现代商贸物流试点市建设,加速物流园区建设,创新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按照城市建设与旅游、文化、商贸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一心一带”建设步伐。
四是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强化稳定第一责任意识和主动维稳观,巩固维稳工作成果,发展维稳工作好的形势,扩大维稳工作成效,全面提升维稳工作水平。要把主动维稳观落实到增强维稳工作主动性、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上,并且体现在维稳工作的实效上。继续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苗头、抓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加强疏导化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
五是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要围绕发展,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抓好县乡换届工作。突出加强一把手工程建设,以县乡换届工作为契机,切实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加强预防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狠刹“五股歪风”成果,依法坚决查处商业贿赂。深刻汲取XXX“白鹅事件”教训,深入开展四项清理。
同志们!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新跨越,建设美好XX,任务艰巨而光荣。历史的使命召唤着我们,人民的期盼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议精神,凝聚300万XX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奋进,创新务实,为实现工业发展的大突破,推进XX又快又好的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X X
同志们:
这次全会是在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加快工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同时,又是对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一次再认识、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市委书记XX同志代表市委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是指导我市实现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加快推进XX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今年后几个月全市工业工作的重点作了强调,与会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面对全省各市州工业竞相发展的势头,以及XX工业快速增长的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党抓发展、重点抓工业、核心抓项目、全力抓招商、关键看效果”的理念,紧紧围绕今年二产超一产、明年工业超农业的“两超”目标,狠抓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企业运行、机制创新和优质服务,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建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工业发展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今年1-6月,全市在建工业项目186个,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1.14倍,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02个,完成投资9.87亿元,增长1.34倍,居全省第1位;完成技改投资5.9亿元,增长1.48倍,居全省第1位。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增加值14.51亿元,增长24.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规模以下增加值4.35亿元,增长19.1%,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下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23户,完成目标任务的92%。全市工业效益综合指数达127.62%,同比提高近25.37点;实现利润总额2.24亿元,增长35%,增速居全省第10位,利税总额4.48亿元,增长25.7%,增速居全省第12位;万元产值能源消费0.94吨标煤,下降29.2%。全部工业增加值占二产业的7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5.16%,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均居国民经济之首;工业税收占全市增值税的85.8%,同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
虽然上半年我市的工业提速增效明显,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提出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工业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纵比有发展,横比差距大。一是工业的总量小,成规模的优势和龙头企业少。效益综合指数在全省位列最后一名,值得我们警醒;二是资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缺乏,企业技术改造与进步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较长时期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工业发展的路子不宽,投入不足,政府领导和服务工业经济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认清形势,找准差距,进一步增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十一五”开局。下面,我就落实全会精神和XX书记报告提出的要求讲几点贯彻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五抓”。
一、抓全年目标完成。目前,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一是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工业,市委这次全会专题部署工业强市,目的就是进一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二是XXXXX电解铝生产线异地技改项目已进入紧张的前期工作阶段,XXX集团150万吨旋窑水泥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已经开工,将强力拉动工业投资增长。三是电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将进一步得到保障,企业能够实现满负荷生产。四是肉食品、工业硅、电解锰等产品价格呈现回升趋势,部分企业将开足马力生产或实现恢复性生产。XXX电站第一台机组已经正式投产发电,电力行业生产形势将趋于稳定。五是随着机关效能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各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我们要紧紧围绕“两个超越、两个翻番、三个确保”的奋斗目标(今年实现“二产超一产”,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超农业”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半,超过90亿元,利润翻一番半,超过5亿元;确保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0户以上,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6户,确保工业投资每年不少于35亿元,确保工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切实在抓项目、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做强做大存量企业,优化环境上取得大突破,努力实现农业市向工业市的大跨越。最为紧迫的是,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敢打硬仗的气魄,以誓夺全胜的决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有利条件为具体行动,变具体行动为实际效果,千方百计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确保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9亿元,力争突破4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2%,利润增长20%以上,培育上规模工业企业25户,圆满实现今年二产超一产的目标,为明年工业超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现有企业生产。要紧紧围绕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80%的目标,重点抓好有色金属、能源、食品饮料、建材、纺织工业、机电和医药化工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企业的生产;紧紧围绕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的目标,切实抓好中小企业和县域工业发展。要坚持监测分析与预测预警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对相关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努力变事后分析为超前预测,准确监控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严防工业运行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掌握详细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迅速予以妥善解决,要防止因为某个企业、某一行业出现问题而影响全市工业目标任务的完成。当前,特别要对全市现有企业的生产形势作进一步分析:一是对增长较快和增长潜力较大的企业,要督促它们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全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二是对市场前景好、生产形势好的企业,想方设法给予重点扶持和帮助;三是对因受市场、政策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生产下滑的企业,要逐户分析,提前预测,掌握主动权;四是对脱困有望的企业,要及时组织人员逐户制定扭亏方案,帮助它们找根源、想办法、定措施,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市经委要会同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各地进行综合督查和专项检查,确保市直属企业、各县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抓新的增长点培育。抓增长点不仅关系今年,而且关系长远发展。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抓好利用现有优势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强化技术改造和提高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尽快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要围绕年内工业投资35亿元的目标,切实搞好工业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促进项目开工、竣工和投产;督促已启动项目加快建设,认真协调落实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做好项目选址、土地征用等工作,尽快启动已规划项目。要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环境打造和政策落实等基础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一二三产业一起抓,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今年后四个月要重点抓好XXX系列加工项目、XX集团10万头肉牛和50万只肉羊深加工、XX公司和XX公司合作建设2.2万桶肠衣深加工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包括各县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已经落实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招商引资突破18亿元,同比增长65 %以上。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培育新增长点的载体,当前一是进一步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的引进工作;三是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完善考核机制。要围绕农业调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力度,确保年内新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户以上,新发展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户以上。各县区、市经济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对列入今年新进规模以上的25户规模以下企业逐户跟踪落实,确保年内全部或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跨入规模以上行列。培育规模以下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这不是有些同志认为的“压指标”,实际上是督促我们培育发展好企业,把管理好的、有前途的企业抓上去,促进它们的发展。通过培育,企业增强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市的工业基础,对调整结构也很有利;而且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好后,会提供很多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尤其是在转化资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各县区各部门各方面要高度重视规模以下企业发发展,要全力帮助它、扶持它,让它们尽快做强做大。我们抓工业抓什么?怎么抓?把企业扶持大,为企业服务,做到大中小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这就是很好的抓手,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在这里特别要强调,把25户企业上规模理解为只是统计需要的认识,是大错特错的。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精细生产、节约生产、清洁生产,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四、抓运行调度服务。要完善并执行好定期分析通报、经济运行旬报、重点企业运行调度会等制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实行工业企业月调度分析会制度,每个月开会对投资、招商、引资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效果很明显。下周市政府又要开这样的会,对高烽书记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抓落实,也希望各县区、各部门抓工业要加大力度,要积极配合企业为企业排扰解难,因为我们培育个企业不容易。要随时掌握情况,切实搞好煤电油气运和资金等综合协调,重点解决好资金、能源、原料、交通运输等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高烽书记提出的今年务必大力解决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措施,解放思想,千方百计予以突破。市国资委要按要求尽快完成XX系统“三减”和组建企业集团公司的工作,要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企业稳定、加快企业重组发展的步伐。市煤炭管理局要加大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强化煤炭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4×30万千瓦劣质煤坑口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XX电业局要引导企业科学合理用电,降低电网高峰期用电负荷,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电力需求平衡。市国土资源局要坚持开源与节流两手抓,用好已批土地,清理未用土地,盘活闲臵土地,开发后备土地,切实搞好全市矿产资源的普查摸底,编制好规划,确保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市融资办要积极争取有关银行的支持,探索建立工业企业增信担保机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市五个产业推进办要切实做好相关产业的推进工作,确保五大产业的发展在今年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关键是抓落实,一个一个的抓才能见实效。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以及其他部门的培训机构等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公务员关于XX工业发展重点产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包括招商引资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技能等的培训。有些部门出去招商,对XX的基本情况都说不清楚,怎么能够引进客商。有些主管部门连本行业的基本数据都没有。招商引资不能靠简单的联络感情,要按照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能说“大概”、“差不多”。更不能“心中无数胆子大”。工业部门要率先垂范、认真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产业的专门术语必须要了解,不然会闹笑话。希望大家成为行家里手。市效能办要加强对各工业服务部门的效能监察,切实提高服务工业的质量和效率。市统计局要切实加强工业经济的统计工作,做好前瞻性分析,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抓明年工业谋划。明年要实现“工业超农业”的目标,工业增加值必须净增13-14亿元,达到52亿元以上,这一目标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市经委要会同相关部门早作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明年工业新的增长点;尽快细化分解目标,及早落实到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和开发区;迅速出台实施意见,制定明年“工业超农业”的保障措施。各县区要按较高的增速早测算,早研究,找出差距,猛攻薄弱,提早谋划重大带动项目,抓好关键企业,特别要重视能源、建材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开发、开工和投产;加强和充实抓工业的工作力量,在换届中配强工业部门班子,抓好工业战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工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宋国权市长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市长在会议上的讲话材料06-11
市长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1
市长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10-12
市长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10-14
代理市长在市人大常委会上的表态讲话07-05
副市长在全市节约用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7
市长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会议上的讲话09-17
副市长在全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