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共15篇)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1

近日,在中国铁建集团下发《覆鉴》一书后,我大思组织科室以上领导深入学习了中国铁建印制的《覆鉴》一书,通过这次的学习和日常对廉政问题的积累,让我深刻体会到廉政建设对我项目的重要性,建设好了能促进项目的发展,出现了廉政问题会阻碍项目发展,甚至毁掉整个项目。

作为项目总工,不仅担负着整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项目的安全、质量从技术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施工有序进行,还要从整个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要通过认真分析技术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掌握工程建设的各种制约因素,并要提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做的不够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作为控制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多方面的关键岗位,都会有形形色色各类人或物的诱惑,如果廉洁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导致其他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出问题,因此,廉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覆鉴》一书内各案例剖析的学习,我总结了以上几点心得:

一、团结班子成员,坚持正确观点

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项目能够高质量安全生产为工作重点,紧密配合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工作。在项目的日常管理中,严格要求自己,对于项目上的重大决策问题,坚决参与,贯彻三重一大思想,特别是各类牵扯到钱、物的重大决策,有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

二、严密部署、科学管理

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制定各项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计划,使得项目上各类施工组织,能给项目和公司带来更大效益,坚决杜绝为小利益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发生。

三、切实贯彻落实基本建设方针及政策,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切实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遵照业主方的建设指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款,并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配合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管理工作,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在各类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面前做到绝不手软,不管牵扯到什么队伍都严格管理。

四、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也要不断培养自己自身的科学素质,提升自我思想认识,站在公司及企业职工的利益上,不弄虚作假,不铺张浪费,不恣意妄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规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徇私舞弊,杜绝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个人利益,时刻谨慎糖衣炮弹的袭击。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2

在从事监理工作的实践中最深切的体会是,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担当什么职务,要想不辱使命,做出一点点成绩来,首先是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一个诚实可信的人,一个坚持原则、敢讲真话的人,一个心胸开阔、心态平和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本人在施工现场从事各项监理工作的同时,还撰写了大量的监理工作文件。编撰的监理文件有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报告、监理会议纪要、监理备忘录、监理工作月报、监理工作总结、监理工作论文等,应业主要求还编写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趋势分析。

下面就各类监理工作文件编写的要点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希望对业内同行有所裨益,也希望得到业内同行的指正。

1)监理通知,监理通知是监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文件之一。在监理通知中,一定要将需要被监理单位办理的事项写得一清二楚,时间、地点、应当注意的事项、必须完成或回复的时间等都要交待清楚。文字要准确、流畅、简洁,不可使人产生歧义。监理通知必须要有回复,因此在下发监理通知时要慎重考虑,要看通知中提出的问题承包单位能否及时回复,如不能及时回复宜可考虑采用监理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发送。

2)监理报告,需要业主决定、注意的事项,或者就某一个专门问题需要向业主报告的事项,通常采用监理报告的形式告知业主。这类文字的要点在于一定要言之有物,层次分明,把想要说明的问题说清楚。对需要业主回复的问题应当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以免延误工作。

3)监理会议纪要,监理会议纪要也是监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文件之一。与一般的会议纪要相比,并没有多少特别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要注意会议纪要的时效性,监理部主持召开的任何会议都必须及时地整理、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发出的时间如无特别的原因应当在会后24小时之内。监理周例会是监理单位定期组织召开的会议,监理会议纪要将分发给设计、施工、业主的各有关部门,编写纪要时要注意有一定的可读性,只写结论性的意见有时显得过于枯燥,最好能够反映出会议的气氛、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是否就有关问题达成了共识等等,如果不涉及经济上的问题或各单位必须限时完成的事项可以不要求会签,一旦涉及经济问题或必须限时完成的事项,一定要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否则容易引起争议,不能以为会议纪要本身就具有合同的效力而忽视办理会签手续。

4)监理备忘录,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在业主授权的范围内对工程设计或施工的指定阶段实施监督管理的。在监理工作进展过程中,由于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在许多问题上往往会与业主产生不同的想法,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处理也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影响重大的事项,如与业主产生分歧,经过沟通还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用监理备忘录的形式全面地、系统地阐述监理的意见,其作用有两点:a.提请业主注意,请业主再次认真地倾听监理方面的意见;b.留下文字记载,以利将来万一出现问题后便于分清责任。这一类文字特别要注意说理性,切忌使用威胁性的语言;但是一定要把问题说明白,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含含糊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样的备忘录干脆就不要写。

5)监理工作月报,监理月报中的“本月监理工作小结”篇章是监理部的论坛和阵地,它不像月报中其他篇章那样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方面的要求,它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少监理工作者常常忽视正确使用这一块阵地。本人发现有的监理月报的“本月监理工作小结”章节中只有一句话:“本月一切正常”,或者连“本月”都懒得写,“一切正常”就完了。

如果我们多动动脑筋就会发现,“本月监理工作小结”这一篇章,其实是一个大筐,很多东西都可以装进去。比如,在召开一些高级别的会议时,能够在会场上发言的大多是负责人,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发言的机会并不多,即便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多只是作一个表态性的发言,我们的不同意见基本上没有机会讲出来。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监理备忘录”、监理月报中的“本月监理工作小结”篇章这块阵地充分地负责任地将我们的意见表达出来。

另外,我们在监理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无论业主也好、上级主管部门也好,对于监理工作文件中所表达的意见其实是相当注意的。尽管我们提交出去的监理工作文件除了必须回复的以外很少能够听到业主方面的反馈意见,但上级主管部门打电话向我们了解情况或向业主有关部门了解、咨询问题的事情也不是个别现象。利用我们的阵地,充分发表我们认为应当发表的意见、建议和表明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本月监理工作小结”篇章也必须言之有物,可写可不写的内容宁可不写。

6)监理工作总结,包括年度工作总结、单位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单位工程监理工作总结至少应当包括工程概况、监理组织机构、监理人员和监理设施、监理合同履行情况、监理工作成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和建议、专题总结、月报总结、工程质量评价意见(必要时提供工程照片)等内容。内容必须真实,数据必须可靠,存在的问题必须说清楚,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必须中肯、符合实际情况。文字要流畅,力争简明扼要。

阶段性的监理工作总结和年度监理工作总结的内容与单位工程监理工作总结略有区别,主要应当反映出总结所在阶段或年度监理工作的全貌。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监理工作范围、监理部的人员组成、监理部工作统计、工程形象进度完成情况、工程质量状况、工程投资控制状况、质量保证工作状况、监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等。对文字方面的要求也是文字流畅、简明扼要。与单位工程监理工作总结相比,阶段性的监理工作总结和年度监理工作总结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7)监理工作论文,监理工作论文其实不应当列入监理工作文件的范畴,它主要是监理工作者总结自己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对监理工作中某些问题的研究心得、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和建议等学术性的文章。

参考文献

微软没落,怪就怪缺个总工程师 篇3

互联网对于中国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其最直观的判断依据,就是看是不是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年轻人永远是时代的风向标,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其他领域。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崛起正是因为这样一批充满理想与创作激情的年轻人,他们迷惘,但却造就了“黄金时代”。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一个新兴的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真正给中国年轻人送来了可以与美国最前沿直接接轨的“时代精神”。

我们希望让互联网继续成为中国时代精神的策源地,层层深入,去改变传统领域,去引领中国发展轨迹。不仅在互联网领域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在各个传统领域,互联网都将注入变革力量,这种变革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强大的传统力量,看到了互联网领域本身的逆潮。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过度商业化开始严重窒息互联网领域的理想。有些拷问不再是庸人自扰:第一代成功者们是不是将从此扼杀下一代年轻人的空间?过去十年,是互联网帮助年轻人冲破传统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会不会是传统同化互联网的十年?

我们看到,虽然马云为自己搞了一场中国企业家有史以来最隆重的退休盛会,但是,阿里巴巴同时也以更巨量的资金和庞大的资源垄断了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物流等行业。而正在本文写作的时候,我看到了百度花费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的新闻。这让我有喜更有忧。喜的是,并购的活跃是互联网生态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这些互联网巨头终于越来越敢花钱收购了,甚至开始出手“世界级”的并购。但更多的还是忧虑。因为这种购并更多体现的是互联网巨头创新能力的衰竭,以及战略眼光的缺失。他们的并购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是为了激活产业生态的创新活力,而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己垄断地位的不惜代价。这种19亿美元的“垄断性并购”,其价值远远不如19个1亿美元的战略性并购,以及190个1千万美元的创新性并购。

考造价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4

考造价工程师心得体会

1、学习时要以课本为根本,把课本上的东西都理解好了,尤其是确定与控制、相关知识和计量,对于案例要多做题,但还是要把课本上的题和历年的考试题做得倒背如流,这样才能应付考试。注册造价师的考试与注册会计师不同,注册造价师属于注重基础知识的那一种,而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注重能力的,所以注册造价师考试只需要把课本上的东西全部记住就可以了,不需要和注册会计师一样需要发挥。

2、每年考试都有一门或两门很难,90%的不及格者都是载在这几门上,比如去年就是计量和案例难,确定与控制和相关知识根本没有难度(我个人认为),去年计量的题太偏,道路和隧道的题考的太多,案例的题太多根本做不完。所以大家在应考时应该有所侧重,如果问我今年那门难。

结构工程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5

“xxxxxx”项目主体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全现浇楼板,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主体结构高度100M。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各专业之间技术衔接、各工种本身施工特点、产品保护与图纸不衔接及图纸本身的错漏碰缺的问题。

在部门领导、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xxxxx”项目

积极与项目管理部,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如:住宅塔楼外包墙的稳定性的处理,屋顶水箱结构调整的处理,顶层双肢墙连梁的处理等。同时配合项目景观,室内装饰对所涉及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处理。如:玻璃幕墙部分,由审图公司提出的“钢龙骨架支撑在悬臂板上的强度问题”的处理。参与室内装饰设计图纸的审查等。

二)本部门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按照公司行政管理部的统一安排,完成了《工程设计服务合同标准范本》,《概念任务书标准范本《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标准范本》,《扩初及施工图任务书标准范本》及《本部门主导的制度流程》的修订。

完成了本部门《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会议纪要》资料的梳理。

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深刻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结构工程师首先要做到:

1、专业技术水平过硬,不说外行话,才能得到各方的尊重。

2、充分熟悉图纸结合现场情况,发现图纸和现场不符要立刻查明原因并与设计单位沟通,及时处理。

3、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现场库决,及时与各方沟通,防事态恶化。

4、要充分了解现场情况,积极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和各进度节点。

网络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sc 篇6

2018年4月15日至4月22日,由于项目需求我前往xxxx参加了华为初、中级网络工程师的相关培训。首先十分感谢室领导给予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对我而言网络工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经过一周的系统性培训,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我学到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业务能力。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受益良多的同时也让我认清了自身与一个优秀的网络工程师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我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1、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这一周的培训中,对IP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路由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的学习。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充实,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是任何科研与操作的先决条件,要求相当严谨。网络领域理论知识体系庞大,复杂的大型网络就像大树一般盘根错节。需要相当的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一环扣一环。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今后有条件、有能力进行自我学习。

2、掌握了一定的业务技能:

在培训中使用了华为eNSP图形化网络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对真实网络设备的仿真模拟,帮助广大我们更好理解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技术,帮助我们快速熟悉华为数通系列产品,了解并掌握相关产品的操作和配置、提升对ICT网络的规划、建设、运维能力,从而构建出更高效,更优质的ICT网络。通过培训实验,我已经学会了网络仿真平台的操作使用,可以快速地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图,并进行配置。

3、关于现有xx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的几点考虑:

1)xx项目工程环网建设,环网虽然会带来布线简单和低成本的便利,但是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交换机或相应线路失效,会引起此两台设备及其之间的设备和线路出现全部失效的情况。若采用核心交换机到接入单独布线的方式则可以避免此问题。2)对重要设备进行热备,使系统在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时还可正常运行的。

3)对重要设备进行冷备,方便对发生损坏或故障的设备进行更换和调试。4)对xx项目工程使用的各种网络设备和传感设备进行合理的地址分配,为便于管理,应做到同类或同片建立有规律的网络分配。

4、下一步学习计划:

1)进一步扎实理论功底,xx项目工程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范畴,而且涉及到了物联网+的概念了,需要对其涉及的网络知识进一步展开学习。

2)进一步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已知案例拓扑结合配置仿真软件熟悉操作流程,多开展实验,摸清更多设备特性和网络协议特点,增强自身技术能力。

3)结合实物、软件以及现有的工作需求,独立自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网络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要多多学习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其他网络专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不可固步自封。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7

当前钢结构住宅的应用和推广, 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看法, 这也不奇怪, 但是不能因为钢结构住宅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一点问题, 就限制钢结构住宅的推广, 协会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有益的工作。

(一) 要解决钢结构住宅适用的材料匹配和配套问题。要从高层、多低层不同的结构体系, 研究与钢结构相配套的墙体材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板”体系, 要从住宅的功能往回推, 看消费者、住户对钢结构住宅有什么需求、有什么要求, 然后企业按照这些要求去提高性能、改善功能, 比如结构漏梁漏柱、防火防腐、墙体裂缝、防风、渗漏等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来研究、解决技术、材料和连接工艺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现在看都是能够解决的, 补齐短板, 完善功能, 推出市场欢迎的钢结构住宅产品。

(二) 推广钢结构住宅不能总在造价上打“转转”。钢结构住宅的性价比大家都很关心, 也是当前钢结构住宅推广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但是也要从另外一方面认识钢结构住宅推广的优势, 比如我们是按建筑面积销房, 用户得房面积增加 (5%-8%) 吧, 住宅的抗震性能更好一些、建造工期缩短、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构配件质量更有保障等, 这些优势可能消费者看不到、暂时感觉不到, 我们的建设主管部门、钢结构的研发、生产企业要看到, 要从钢结构住宅的综合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贡献来研究、改进钢结构住宅的品质, 综合考虑性价比, 钢结构住宅也要分高中低档, 低档的住宅也要保证居住功能和材料耐久性。

既然钢结构住宅是建筑工业化的一个产品, 也要有使用说明书, 要向购买者、消费者讲清楚如何使用可以延长建筑寿命、哪些是承重结构不能动、哪些地方材质有什么属性、节能效果有什么要求等, 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住户, 转变消费者的观念。

(三) 钢结构住宅也有个装配化水平提高问题。从目前情况看, 钢结构在大跨度、大空间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超高层写字楼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了, 当然在这些领域也有一个优化设计的问题。在住宅领域应用还没有推开。我最近调研了一些搞钢结构住宅的企业和在建的钢结构住宅项目, 发现还是有不少问题:有的项目现场管理比较乱, 有的钢结构住宅刚竣工就出现裂缝。我们搞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PC也好、钢结构也好, 都有个构配件在工厂中生产、预制, 现场装配化施工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精细化生产、精细化施工, 才能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安装效率、实现现场干净整洁、节约生产资源的目的。对新一代钢结构住宅, 要从新技术、新材料的革新改造入手, 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和绿色建筑等级, 通过对门窗、金属构配件的精细化改造, 提升住宅门窗配套件水密性、气密性和耐久性, 满足住宅的使用功能。

(四) 适应不同类型钢结构住宅需要改善结构用材。产品在哪个地方用, 哪个地方灾害、气候、环境、居住理念有什么不同, 对钢结构住宅材料耐寒、耐热性能要求都不一样, 形成地方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体系。建筑业是用钢大户, 年消耗钢材超过产能40%, 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方面有重要作用, 但是现在钢厂产量、材质型号规格与我们建筑业需求有差别, 与下一步装配式建筑推广不相适应, 生产的线材、型材材质偏低。比如钢结构住宅需要的型材或管材, 能否做到在轧钢厂直接生产?这样需要钢厂, 首先解决材质、技术指标与钢结构住宅应用不符的问题, 能否把耐腐蚀、防火等级提高等元素植入型材;其次批量生产的问题, 降低生产成本, 这需要钢结构住宅实现标准化、模数化发展, 这是钢厂实现规模生产前提;三是解决钢结构住宅梁柱尺寸统一和标准化问题, 提高钢结构住宅的应用水平, 减少梁柱、构件二次切割、焊接量, 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切割、焊接破坏了金属材料整体性、改变了材料应力, 无论怎么精细管理、严格检测, 也不可能达到型材出厂的强度水平。

工程师画家 篇8

大三那年,高昌健离开了成都,前往位于深圳的腾讯总部实习。在此之前他只向腾讯和阿里巴巴投了简历,之所以只投这两家互联网大公司,一方面是因为创业公司的校招往往不会去成都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另一方面BAT的光环对于毕业生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腾讯的Offer来得比阿里巴巴早,于是高昌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腾讯即时通讯部门负责QQ音视频方面的开发。

进入公司不久后,高昌健接到了在QQ群里加入视频群聊功能的项目任务。为了做好这个项目,他不仅需要很好地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客户端工作,还要不断与负责后端服务器的同事沟通各种细节事项。尽管大公司完善的作业流程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但高昌健仍然需要在项目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好与工作伙伴的配合。“懂得了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更多的人。”这是那段工作经历带给高昌健的最大收获。

不过前端客户端的开发并不是高昌健真正想做的事情,他的兴趣点在于网站开发。这着实困扰了他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在大公司进行内部调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腾讯半年考核一次以及规律的职业晋升周期也不是他喜欢的。

Paul Graham撰写的《黑客与画家》成了他离职的诱因。

这位知名程序员的经历和高昌健有些类似,他同时拥有在雅虎工作和创业的经历。Graham在他的书中写道,“运营创业公司,每天像在战斗;而在大公司工作,就像在窒息中挣扎。”这让身处稳定的大公司的高昌健决定去创业公司试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画家可能是通过画画,工程师可以通过程序。我觉得我做的不仅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创作的工作。”

在一次与在知乎工作的师弟的长聊之后,高昌健觉得知乎的团队和氛围都很适合他,于是他从深圳飞往北京,迅速加入这家创业型公司。这回他做到了自己喜欢的事,负责Web的后端开发,同时新公司更自由的工作环境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前端开发和服务器管理的工作。除此之外,他还担负起产品经理的角色,并拥有对产品的决策权。“首先得确保产品能够工作,其次质量很好,不会经常出问题。如果它还是一个很棒很酷的东西就更好了。”这是高昌健对互联网产品的追求。

目前,高昌健参与的产品包括知乎网页和知乎专栏,对于后者,他参与了从建立想法到产品上线的全过程。从2013年年底开始,高昌健成为公司十几个工程师的Leader,他需要与其他工程师经常沟通,并协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在各个小项目组中的工作。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高昌健认为每次影响自己做决定的最重要因素还是Follow Your Heart,对于当初离开腾讯的决定,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

C=CBNweekly G=Gao Changjian

C: 深圳和北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G: 深圳是一座非常新的城市,街道、建筑都很新,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外来人口。北京跟它不一样,二环内的胡同里都有很多的破旧房子,和我想象中的国际大都市不一样。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有它自己的风格,传统并且有文化氛围,我更喜欢这样的城市。

C: 知乎最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

G: 对工程师的尊重,工作氛围很好。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就是2012年来到公司后,公司给每个人都配发了苹果电脑,当时国内没有多少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当时配发的电脑我从2012年用到现在。

C: 担任Leader后的最大转变?

G: 这个角色迫使我必须要去跟更多人交流,在某些场合比以前更自信了。

C: 作为工程师,怎么处理“完成”和“完美”的关系?

G: Facebook的办公室墙壁贴过一个标语,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它认为相较于作品式的心态,Deadline更加重要。但有时做产品的过程中,这种作品式的心态仍然非常重要,这需要平衡,可能也是一辈子的斗争。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心得体会 篇9

有目标才有动力,在考试之前给自己立一个目标,才有努力学习的动力。我在准备开始之前就定好目标,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一定要成功,然后将这个目标写在一张纸,贴在了学习桌上,这样每天学习时可以给你鼓励。

教材很重要:

如果你此前不是从事消防相关行业的工作,那么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学习教材,不然很多教材中的内容理解起来有困难,此外,我在备考时没有局限于教材,我还去网上找了很多资料来看,帮助我理解。

另外,教材要多看几遍,内容要记住和记准确。

做题:

做题,这个必须有,不管是习题、模拟题还是历年真题,看完教材后必须做题,我当时看完教材后,感觉自己学得还行,结果一做题就发现了很多自己忽略或是根本就没有注意的地方,然后,我又从头仔细将教材看了一遍。

另外,如果是第一次报考的话,可以通过历年真题了解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题型、分值什么的。点击获取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

咨询工程师考试心得 篇10

一、端正考试态度

参加考试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在职工作人员来说就更为辛苦,平时工作繁忙,占用了大部分精力,并且距离学生时期也已经多年,这时人的惰性较强,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因此,面对考试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全套知识体系宏大,教材经过多次修订越来越厚,在学习之前,在心理上要有足够的重视,要有通过考试的坚定信念,学习过程中要脚踏实地,切忌心浮气躁,抱有侥幸心理。

二、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要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计划基本包括各科目的学习顺序;各科目总共占用的时间;具体到各科目的阅读教材、参考书、做习题的时间安排。可分别制定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到不同时段需要完成的学习量。就我个人来说,我在首次参加考试时,上报的是前三个科目,年底报名后就着手开始学习,个人认为第三科《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相对复杂,就首先进行该科目的学习,在第三科目基本掌握后,同时展开第一科目和第二科目的学习。在第二年考试中,我仅剩最后两科,压力相对较小,在第四科目中投入精力较大,临近考试一个多月时开始对前三门的复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生活的种种事情会造成学习进度不能按时完成,这时需要及时调整计划,但应尽量避免总体进度过度拖延,适度的精神紧张才能保证学习效率。

三、各科目学习心得

各科目的考试重点基本可参考考试大纲,2012年考试教材修订后仍以2008年版考试大纲为依据。《工程咨询概论》、《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这三科以记忆为主兼顾理解,对教材要熟读,可通过做习题检测自己的记忆程度,近年来考试内容越来越细致,教材中随处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出成考题,也可能出现理解性考题。《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项目进度管理、费用管理涉及计算,相关计算在第三科考试中不会很复杂,但却是第五科实务考试的重点,我在初步学习时十分重视,做到了理解与掌握。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注册工程师考试的重点部分,实际应用性强,教材中包含的各章节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在进行该科目学习时,首先要注重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教材,打牢基础;其次,教材中计算公式较多,一定要记熟并做到理解应用;最后,做到全书融会贯通。因为我个人从事工程咨询行业的工作,所以特别重视第四科目的学习,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技能。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是前四门科目的综合,没有设立单独的教材,复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该科目中涉及到前四科的文字记忆部分一定要背熟,以应对考试中的简答题。第三、第四科目中的计算是实务考试中的重点,在学习教材时,要牢记公式及其应用方式,要特别注意案例,熟悉案例的答题方式,可将教材中的案例作为习题,独立完成后与标准答案进行对照,确保计算数据准确的同时完善文字表述能力。对于教材中的图和表格要熟悉,例如:时标网络图要熟练应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要记住包含的各细项名称,在考试时可能要求自己画表并计算。

在进行各科目学习时,临考前一定要留出做习题的时间,熟悉题型和出题方式。尤其是实务科目,题目综合性较强,更需要多见识各种题型,在平时练习中要注意把握答题时间,尽量完整的写出解答答案,通过与标准答案对照,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四、考场应答注意事项

参加考试一定要冷静、细心,客观题需要填涂机读卡,机读卡分A卷和B卷,看清楚再涂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如果时间充裕,答完后要复查一遍,不要急于交卷。我在2012年参加了第四科目的考试,尽管全是客观题,但计算题居多,几乎涉及到了教材中的各类计算,这时熟记并能熟练运用公式就显的非常重要,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最好在草稿纸上清晰的列出计算公式,这样也便于检查。第五科目的考试为主观题,考试题型具有综合性,考核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也包括理论基础,考试时逻辑思维要清晰,考虑问题要全面,按要求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作答,字迹一定要清晰,简答题尽量使用书中的原话,计算题一般要求写出解答步骤,数据计算正确但文字表述不清是要扣分的。考试时要看清题目再作答,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耽误时间过长,这点在第五科目的考试中尤为重要。

不是工程师的错 篇11

世界上没有哪家制造企业是完美无缺的,哪怕只有汽车制造复杂性百分之一的工艺都需要反复调试、推敲和更改。

工程师们每天都会经历失败,但只要哪儿出了问题,他们就会去处理,或者去设计新的更好的产品,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非常清楚。

而丰田的问题是,公司高管们将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提高销售业绩和应对政府的相关措施上,内部对工程师的反馈,外部对各界的批评之声充耳不闻,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丰田没有能够将早期的召回事件当作重要信息,而仅仅试图通过迅速召回了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丰田自成立以来没遭受过什么失败,所以当面对这种任何大型公司都会经历的常规性失败时,它没有了辨别和应对的能力。

最终,一次次的疏忽积累演变成漏洞百出。

在汽车制造领域,丰田超越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但是它对消费者的理解却仅仅局限在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缺乏倾听消费者心声的能力。

丰田的宗旨就是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开上好车,但最初的重点是“好车”,后来转向了“所有的人”。丰田工程师听到的都是高管们过滤后的市场反馈,他们本来需要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可惜高管们只告诉他们如何更快更多。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12

方政武, 1971年出生, 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供热通风空调专业,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暖通工程师。现任北京华诚博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北京度地唯绿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 方政武成立了北京度地唯绿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具备机电事务所专项资质, 专业从事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设计、研发、咨询工作。方政武及其所带领的团队积极响应政府以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能源发展战略, 尤其是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学习借鉴国外解决能源问题尤其是节能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力图通过原始的自然手段和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相结合, 降低建筑本身的能耗, 开发多种能源供应方式,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改善能源环境, 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运用, 提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的解决方案。方政武带领北京华诚博远和度地唯绿机电这两支团队, 完成了多项低能耗高舒适度住宅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光伏发电系统民用建筑应用等设计工作, 其中包括:列为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工程的“未来之家”项目;当选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度中国十大建筑奇迹、美国“Popular Science”杂志2006年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的北京当代MOMA项目;“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中铁诺德国际花园项目;秦皇岛市政府办公楼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项目;国内最高档别墅楼盘之一的“碧海方舟13A别墅”项目;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集团总部能源审计与节能改造项目;北方工业大学光伏校园示范项目;怀柔生态技术研究与展示中心光电工程项目;唐山曹妃甸生态城BIPV光伏发电应用工程项目;中国京津水城会议中心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会展商务组团项目等。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13

首先在考试前制定一份复习计划,为期3~6个月吧,看每个人能挤出时间有多少。我用的主要是考试教材一套四本。法律法规方面因为本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不必花很多时间去背。在所考的专业方面光靠着几本书肯定是不够的,如水专业必须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看书最好是做笔记,有助于突出重点,加强记忆。考试前一周就不要太辛苦,要休息,调整身体到最佳状态。

专业考试主要就是熟悉教材,记不住公式没关系,知道在书的那个位置,能很快翻到就行。尤其要注意不能偏科,考水的也要对气、固、物理污染要了解,虽然不必很深入。

案例考试其实相对简单点,因为只需要针对自己所考的专业如水污染治理。由于我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环保工程设计,一般来说再系统地梳理一遍就差不多了。对于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考生可能比较困难,有必要准备一些试题集来做,

对于水专业难点在生物处理的污泥量、曝气需氧量、反应速率和时间等,做题是为了理解公式和提高速度。

考试还是有技巧的,我的体会是:

(1)不要忘带计算器、两支削好的2B铅笔、橡皮擦、两支墨水充足流利的钢笔、手表。考试的教材、手册等资料也应准备好,毕竟是开卷考试,不带够资料就亏了!

(2)控制时间,比如案例的25题,在3小时内平均每题6分钟左右,如果没有把握就先做记号,不会做的先空着,剩半小时用来检查,涂黑答题卡。最后有时间要把空白题做了,不会也要在答题卡上随机选一个,个人建议统统选C.

(3)千万不要在一题上面化太多时间,果断放弃,这点很重要。我们只要及格就行了,不是吗?其实后面的几题反而挺简单,没时间去做太可惜了。

(4)有些公式太复杂记不住,就在书上做记号,如折页,一下就能翻到,节省时间。反正我考试时是多次翻书的,这很花时间。

(5)最好是在考场外面最近的宾馆或招待所住,中午能休息一下我觉得对下午的考试很有好处。休息好,心无杂念,精神饱满,自然能发挥最佳水平。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14

一位老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往往离不开自己的阅历,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是事非躬亲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基础,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感也来了。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设备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是个无言的结局。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际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原有的东西就如同一盘菜,创新就如同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记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

1:1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一抄二改三创造。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约束。只知道画下来,随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概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号称自己搞的东西是很精密的。这种不知所谓的号称机械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信手拈来满地都是。

模仿优秀的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养成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罗嗦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么罗嗦的,小气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气,不负责任的人搞出来的机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样的不负责任。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就是不一样,这样捣腾出来的东西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的杰作。

在抄袭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就要抱着否定的态度学习。查阅资料,多看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的禁忌,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动手术。如:提高机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让整机具备更高的可靠度。从而迎合高端的客户;或者进行结构精简,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满足些买不起那么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户的需求。做到这样就可以称的上做机械设计开始入门了。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家这个事情很难说的,呵呵。但是凭自己多年经历见识,将一些结构进行组合,变异,嫁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是不难的。与其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永动机之类的高深课题,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所谓专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点印记的事情。到时候老得快死了,临终的时候还会想到,活了这么多年,捣腾了那么多机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个真正谈的能称之为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天才等于99%的勤奋+1%的努力其实说的并不是只要下苦工就会有成就。这句话说的是若一个人对某个职业没有那1%天分,再勤奋也是没有用的。勤奋是一个发掘自己天分的一个途径,是有所成就的必须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绝对不是。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虑):

1)零件的工况(震动,冲击,高温,低温,高速,高载都应当慎重对待);

2)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对于整机可靠度的相对重要性)

2.工艺要求:

1)毛坯制造(铸造,锻打,切板,切棒);

2)机械加工;

3)热处理;

4)表面处理

3.经济性要求:

1)材料价格(普通圆钢与冷拉型材,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的毛坯成本与加工成本的对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规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铜套,用含油轴承替代车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负载不大的情况下,用尼龙替代钢件齿轮或者铜蜗轮等等)。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a)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协调、平衡!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

b)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设计经济性,在短的时间里投产上市,捞回开发期间的消耗,甚至边设计边制造

使用经济性要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产品在小批量做开始赚了,再来改的更好)

2.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a)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

b)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c)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常见标准件。

总工程师心得体会 篇15

姜宏同志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 在他酷爱的技术、管理岗位上努力实现着一个个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多年来, 一直从事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完善、提高工作, 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和浮法线冷修改造工程的组织指挥、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主持开发建成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 并生产出1.3mm~0.55mm系列超薄浮法玻璃, 填补了国内空白, 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 占领国内50%以上市场,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目使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实现重大创新性突破, 推动了中国玻璃工业的不断发展, 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该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站在巨人肩膀, 参与研发彩色玻璃, 结束彩玻依靠进口的历史

1982年, 刚刚大学毕业的姜宏来到心仪已久的洛阳玻璃厂。当时的洛玻是行业内响当当的“大哥大”, 早在20世纪70年代洛玻人依靠自主创新, 打破国际封锁, 成功研发浮法玻璃生产技术, 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使得洛玻一举成为世界三大浮法玻璃技术之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的发明者和拥有者, 成为和英国皮尔金顿、美国PPG齐名的巨人企业。姜宏来到洛玻后, 就下定决心, 一定要学习科技人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为洛阳浮法工艺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贡献。

1985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 姜宏在上海参加了一个国际浮法玻璃产品博览会, 第一次接触了国外的颜色玻璃, 当时我国还不能生产彩色玻璃, 产品全部依赖进口, 每年要消耗大量的外汇。参观后, 姜宏心想, 难道我国浮法玻璃工艺就不能生产彩色玻璃?

回到厂里, 姜宏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无数次试验, 对每一次实验的结果, 他都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找出失败原因, 制定新的实验方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研究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茶色玻璃研制开发成功。洛玻依靠自主创新, 成功开发生产茶色玻璃的消息, 在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出后, 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用户的强烈反响。从成功研制茶色玻璃, 姜宏和员工们真正认识到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内涵和意义。茶色玻璃开发成功后, 姜宏认真总结了研发的经验得失, 带领技术人员一鼓作气, 连续成功研制了蓝灰色、宝石蓝、牡丹绿、金黄、防辐射等系列的颜色浮法玻璃产品。

洛玻系列颜色浮法玻璃的开发成功, 填补了中国颜色玻璃生产的十多项空白, 改变了我国玻璃行业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不佳、彩色玻璃完全依赖进口的格局, 为国内浮法玻璃行业提供了经验, 引领了国内颜色玻璃的发展。

站在行业前沿, 参与研发“第二代提高型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 建成国内吨位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面对洛阳浮法工艺技术的完善和提高, 姜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认为, 洛玻虽然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引领了国内玻璃行业的科技发展,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洛阳浮法工艺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只有不断提高完善“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水平, 才能缩短差距, 最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姜宏时刻关注着国外发达国家在国际浮法玻璃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并向公司领导提出了完善和提高洛阳浮法的设想。

1996年, 姜宏在担任洛玻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兼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期间, 研究分析国内玻璃市场走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认为洛玻浮法一线由于吨位小, 技术含量低, 已经不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姜宏向公司提出了实施“第二代提高型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攻关项目的构想。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经过认真研究, 认为第二代全面提高型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利于完善和提高“洛阳浮法玻璃工艺”, 对引领我国浮法玻璃行业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 集团公司研究决定, 实施第二代全面提高型生产线项目, 并任命姜宏担任项目副总指挥, 负责技术工作。姜宏在一线改造中, 运用了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 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对浮法玻璃的原料、熔化、退火、冷端和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完善提高, 是洛玻人运用洛阳浮法技术最先建成、当时国内日熔化量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生产线。

站在行业高端, 组织开发生产超薄浮法玻璃, 引领国内玻璃行业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信息产业的快速兴起, 电子、汽车、通信等行业对超薄玻璃的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由于超薄玻璃科技含量较高, 对浮法工艺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世界上只有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我国因为不能生产超薄浮法玻璃, 每年用于进口超薄玻璃产品就要花费1亿美元。针对超薄玻璃的巨大市场需求, 姜宏认识到了开发生产超薄玻璃的巨大商机。能不能利用洛阳浮法工艺技术, 经过技术改造, 建成一条高质量的超薄玻璃生产线, 打破国外大公司对我国超薄玻璃市场的长期垄断局面呢?集团公司对姜宏的设想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反复研究, 最终决定利用龙门玻璃生产线冷修改造的机会实施“电子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

2001年, 姜宏担任超薄玻璃项目的常务副指挥长, 负责生产线设计和工程安装。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姜宏带领技术人员, 进行了上百次的生产试验, 终于掌握了超薄玻璃工艺技术的原理和熔窑、锡槽、退火窑、冷端等实验数据以及工艺参数, 制订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在姜宏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2001年9月23日, 我国第一条超薄玻璃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 相继生产出1.8mm、1.5mm、1.3mm、1.1mm的优质产品。但姜宏对生产线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 他认真将洛玻1.1毫米超薄玻璃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 发现了在实物质量上的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 姜宏组织技术人员对生产线各个工序的18项攻关课题进行技术攻关。同时, 建立和完善了超薄玻璃的工艺管理制度, 对各重要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使1.1mm超薄玻璃微观波纹度有了明显降低, 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标准。优良的产品一经投放市场, 立即受到了客户的追捧, 1.3mm玻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 1.1mm玻璃超过50%。

近年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显示器生产大国, 对STN级电子超薄玻璃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了占领电子玻璃高端领域, 满足市场对更高水平产品的需求, 姜宏带领技术人员对工艺参数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调整, 他们借鉴国内外熔化工艺最先进的理论, 结合五年生产超薄玻璃的实践经验, 提出一套全新的熔化控制系统构思, 对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 使熔化系统均匀性、稳定性大大提高。该生产线于2006年建成投产, 先后生产出STN级1.1mm、0.7mm、0.55mm超薄玻璃。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价格大大低于日本同类产品价格, 完全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 从而使“洛阳超薄浮法玻璃工艺”在技术、装备、品种、质量上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2月, 洛玻超薄玻璃生产工艺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一篇:一件有趣的事4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初中校园安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