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共11篇)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篇1

莘庄镇小学 邹烨彬

在学校辅导班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而无法与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孩子学习的地方,但是每次在我去辅读班活动区域护导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眼神灵活,但是行为十分古怪甚至偏执的孩子,经询问辅读班老师后,得知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障碍而在辅读班学习的。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辅读班上课呢?这里有些其他什么原因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孩子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小徐,男,9岁,辅导班学生。性格上,好动、略有些自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发音不清,经观察发现即使在辅读班里,也经常受到排挤。学习能力不差,对一些游戏、玩具往往一学就会,但是对于学习却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往往连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写字作业都无法完成。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一对老夫妻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这对老夫妻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又都是聋哑人,所以小徐从小连说话都没有人教,过着“野孩子”一样的生活,随着老夫妻年龄的增大,已经无法承担抚养小徐的重担,于是由莘庄镇镇政府出面,安排了一位在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小徐的养父及临时监护人,负责照顾小徐的衣食住行。

二、辅导过程

(一)情况分析 小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状况,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而且又是被聋哑人抚养长大,缺乏幼年时期必需的家庭教育,导致其人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下降,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一段很长时间内小徐表现出的“自闭症”症状,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人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过了这个年龄,哪怕是亲生父母都很难补偿回来,更何况是他人。而其养父由于工作繁忙且没有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育经验,时间久了也就淡漠了对小徐的管教,导致小徐的人格、心理上的“缺陷”日益加重,所谓学好一年,学坏一天,小徐在其生活中或者影视媒体中学会了很多骂人、说脏话等等不良习惯,而越是这样,他周围的人就越讨厌他并排挤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情感沟通

正巧由镇团委组织的“牵手雏鹰”爱心活动需要志愿者对这类特殊儿童进行辅导和帮助,我和学校的几位团员老师参加了这项活动,轮流在双休日去养老院辅导小徐,希望能对小徐有所帮助。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就借着每次去护导的时候,尝试和小徐进行一些交流,我想在展现出真诚和善意的情况下,小徐也能逐渐地对我敞开心扉,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在起初,花了1个多小时都不一定能让他安静下来听我说话,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在每次辅导他的时候,我都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的树立自信心以及个人荣辱观,知道怎样做才是好的,并为之付出努力,辅导也并完全是教他写字等,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味地强逼他学习会适得其反,我还常常给他将一些故事,或者带一些益智的小玩具给他玩,或者教他下棋,或者带他到室外散步,在多次接触中,我发现其实小徐还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特别是对于他感兴趣的事物,他一学就会,但问题就在于他这个兴趣不能持久而且对学习方面非常难激发他的兴趣,这个难是多方面的,由于从小缺乏教育,不但语言沟通有障碍,不会写字,最基本的一些加减乘除什么他都不会,所以类似以往使用的扑克牌算24分什么的都不能用,但如果用一些工具去从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教起,他又很难提起兴趣来,所以只能从其他角度进行辅导。

(三)家校合作。

在对小徐的辅导过程中,我也多次与小徐的养父进行交流,劝说他对孩子多关心,多交流,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小徐这几次辅导的学习情况、性格、人际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小徐的养父听,建议他综合考虑小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对其要宽容、关爱,不要动则用打骂来对孩子,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提出一些他能够做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也在平时经常和辅读班的老师交流,关心小徐在学校里的情况。家校合作,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是尤其重要的。这样促进了这对养父子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进行人际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多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对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小学来说,这或许正是他最需要的。

(四)同学关心

对于小徐这样情况的孩子来说,与同龄孩子的交流尤为重要,所以我平时还比较关注学校里他与同学间的关系及交往,也在前去辅导的时候带上几位小朋友去和他一起玩耍,并对镇团委相关负责人员联系,希望能阻止一些活动,让多一点孩子参加,增加小徐这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小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会写的字也多了很多,在观察中发现,在我在的时候他也能保持一定的注意力集中,而不会像起初那样坐不定,但是在学校里却还是比较沉默,依然调皮,但是却很少和他人对话,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更专业的心理辅导。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像小徐这样的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身边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如果一有表现出例如骂人、打架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辅导,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其中辅导方法是很重要的。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篇2

一、厌学背后的秘密,给为师者敲一下警钟

高二电子 (1) 班学生项南,在上数学课时,不是睡觉就是旷课,经常如此,数学老师曾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均差。你说你的,他做他的。要好的同学私下都叫他项“懒”,说是从小学到中学一直这样,一上数学课就睡觉。因此,后来很多老师干脆不管了,由他去,只要他不影响别人就行。我也找他谈心多次,他说是天生的笨,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也不愿如此。尔后任你怎样说,他都沉默。从他的眼神、表情、语气中透露出的信息,我感觉一定有什么原因和隐情。因此,我就准备家访,决定找他家长谈谈这件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项南有一个哥哥,在小学毕业时数学没考及格。巧合的是,项南一上学的数学老师正是以前哥哥的数学老师。第一天,就被数学老师叫到教室外站了一节课,不要他在该班,说他哥就让他被学校扣掉不少奖金。他们与学校交涉。最后,只好把小项南转到另一个班就读。从此小项南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我知道这个结果后,单独找到项南,对他说,我以前有一个朋友,在上高中时,因为初中是在乡代课中学学的,英语没学好,只能考三二十分。读高一时,英语老师在测验后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读书做什么,他说,考大学。英语老师就直截了当的说,英语考二三十分,休想上大学。于是,我那位朋友就把一切精力和剩余时间用在英语上,高三毕业,当他得到涪陵师专英语专科通知书后,就与一个同学专门去找英语老师,打算气一气老师。不料老师一看他俩去了,就说,我知道你来的意图,要不是我激你,你有今天?我那朋友当时无地自容。想想也是,要不是英语老师那句话刺激了他,他当时是放弃了英语这科的。所以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心理作用下,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要是项南你有这样的决心,那结果就不一样。就像我这位朋友一样。任何事都有两个不同的的结果,就和塞翁失马一样。从此后,项南不在继续向以前的样子,再也没有在数学课上睡觉,毕业后工作了,还来校看望我几次。

二、同一身世,不同家庭,不同的成长历程,感受人间真情

小舟,女。在高一下期一反常态。从活泼开朗,到心事重重。经常请假和旷课,甚至一个星期不到校。开始问家长,问学生,均不得要领,只说是学生间闹别扭,不想上学。在我一再的关心下。家长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她父母在个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师,只有一个儿子,现已工作,常送妹妹到校上课,不想前段时间,这个女孩知道她是弃婴,要到外省寻找自己亲生父母。说自己感觉承受不起,所以反常。我想一个17岁的少女知道身世后如此反应,也属正常,换上谁都会如此。于是,我给她养父母说,不管他在家表现如何激烈,你们都要一如既往地关爱她。我也从中多做劝导,让她有一个缓冲期。当小舟到校上晚自习时。我找他说话,问她找到他亲生父母没有?她说,没有。我问还要去找不?我能否帮上一点忙。她说,不用了。只是心里难受,说着哭了。我说我理解。我给你说一个故事,可以不?她说可以。于是我就说道 (就是上一届的学生,姑且称师姐) 。她姓荷,也是弃婴。其养父有间隙性精神病,养母没双腿,做一个草垫,靠双手支撑行动,在家做一点家务。他就生活在这这样一个家庭。读书都是我们现在校长一直资助的。所以她既勤学又勤劳。表现优秀。每个星期,就赶回家帮父母做家务,做农活。去年毕业考上本科,这你是知道的。要是你生活在她那样的家庭,你又该如何?而且你养父母和哥哥均有工作。又在城镇。你是不是已经很幸福了,但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也要为师姐保密。当她知道后。惊讶半天,还半信半疑的。之后,慢慢地她恢复正常。高考差十多分上专科线。然后上海去打工。回来后,请我通知班上老师,请我们到饭店吃饭,说是感谢老师对他的关爱与帮助。

三、特殊的学生,坚强的性格,运动会后的醒悟

王小于 (男) ,残疾。他活泼、大方、要强、乐于助人,受全校同学的尊重。他刚到校时,在教师中引起很多的争论,说是一个患小儿麻痹症并且双腿不灵便,走路不方便,脑袋歪,颈子偏,嘴歪,跟中风后遗症差不多。走路不稳,稍不注意就会摔倒!!到我班后,我就曾担心他的安全,并号召全班同学照顾他。政教处,学生会,要明确要求关照他。他求学心切,想学家电维修,一开始大家很佩服他这种求学精神。后来他每天见到老师,均礼貌的打招呼。比许多四肢健全的人还有礼貌。因此,大家都容纳了他。同学们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他为“老大”。从这一点就可想而知。特别是冬季运动会上,他要参加1500米长跑,说什么我们也不让!他激动得面脸通红。我也多次去交涉,他说是看不起他。因怕他过激又的举动,后经多方同意,让他参加跑200米 (不影响其他同学) ,跑完不跑完由他。那次运动会,全校的师生都被他的精神感动。运动上,他也坚持跑完了对他来说不可思议的200米。之后,我给他说,不能逞强,不能不正视自己,谁愿意拿自己最差的项目与他人最优势的比,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道理,就像刘邦不与项羽比个人力量一样。当他知道刘项争霸之后,便不再要求参加运动会了。

四、不同一般的经历,变态的心理。让学生感受正义的力量

学生厌学心理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 篇3

关键词:厌学心理;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陈坚(化名),男,17岁,某艺术学校音乐班二年级学生,南宁市人,独子,父母为公务员,家庭经济情况良好。

二、主述和自述

自初中以来我就对文化课没有兴趣,有偏见和抵触,认为上不上没什么关系,即便到教室也会开小差,玩手机。我爱好专业课,但不够勤奋,很少主动到学校琴房练琴或唱歌。课余时间很少用来学习,不知道要做什么,白天睡懒觉,晚上经常出去玩,有时回来得很晚。学校离家近,条件符合走读,家长也希望我住家,但我不想住在家里,不想受到父母的管制。

三、教师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陈坚从小参加学习兴趣班培训,自小嘴巴甜,说起话来放得开,不拘束,语言叙述清晰,所述问题实事求事,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性格比较直爽、健谈,和他交流没有什么障碍。

班主任反映该生经常旷课,特别是文化课,晚上出去玩,很晚才回来,讲义气和面子,同学关系好,为人热情,朋友多且关系密切,只要人邀请必到场,爱抽烟、喝酒,自控力较差,上课需要教师到宿舍去叫,上课开小差,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得过且过。优点是比较讲究卫生,床上用品、个人衣着整齐、清洁。

四、评估与诊断

该生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对自己的认识还算清晰,对专业有兴趣和爱好,却不肯去努力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发展规划,自控力差,属于厌学心理问题。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陈坚处于人们常说的“叛逆期”,不仅生理方面快速变化成长,而且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意见,但由于年龄与社会经验所限,他对是非曲直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

2.家庭原因

因父母都是公务员,父亲还是单位领导,父母对其关注和教育度是够的。陈坚参加过各种兴趣班学习,如音乐、美术、儿童英语班等,学习效果良好。但爷爷奶奶比较宠爱,甚至说是溺爱,要什么给什么,零花钱多,因为在爷爷奶奶四个子女中他是唯一的男孙,并且长得可爱、帅气,在几个孙辈中“享有特权”。由于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与要求有差异,从小学到初中成长变化中受外界因素影响,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但个性却越来越要强和张扬。

3.自身原因

陈坚之所以选择来校就读是因为:认为读高中辛苦;考不上示范高中;自己从小对音乐有一定学习兴趣和天赋。但其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来校过了两三个月,神秘感没有了,学校并没有教“街舞”或流行歌曲,心理的落差使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加上自控力较差,脱离父母管教,生活习惯和作息再没规律可言。

现在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无目标,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得过且过混日子,甚至自暴自弃,对出路不明确、迷茫,也不为将来考虑。这些人相处久了,无疑形成“你这样,我也这样,大家混日子”的心理,正如“近墨者黑”,陈坚来到学校后就受到环境影响,变得更加厌学。

4.社会原因

当今信息流通量大,网络使他了解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正面的、负面的都随时进入他头脑。陈坚跟其他学生一样,对于电脑网络无师自通,并且沉溺其中。

六、辅导过程

1.第一次辅导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特意安排,而是利用陈坚主动到课的机会,以坦诚自然的态度,跟他沟通交流,谈生活谈社会见闻,建立平等友好、信任的关系。

效果——下次课堂,他按时出现在教室。

2.第二次辅导

巩固良好的信任关系。继续坚持平等、坦诚的态度,以朋友式的聊天形式,与之聊一周来的娱乐去向和学校班级趣事以及他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效果——加深了解,师生可以成为朋友。再下次课堂准时到课,并认真听课。

3.第三次辅导

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尊重的方式与意义。按时上课,认真听课,是尊重教师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自己又学到知识,一举两得。教师热情、友好、平等、亲近对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来交往,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彼此信任,从而使学生学自觉尊重教师。

效果——肯听教师的话和接受教师的教育。

4.第四次辅导

肯定其优秀的一面。陈坚除了学习积极性差、花钱大手大脚、沉溺于网络等缺点外,他的优点是团结同学,热心助人,不会参与打架斗殴,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为此,在与他沟通交谈当中充分肯定了他这些优秀表现,建立他的自信心,也适当在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让他感受教师对他的关注与肯定。

效果——给他以一种鼓励,增强他改正缺点的信心。

5.第五次辅导

了解该生厌学产生的原因。谈到入校一年多,学习方面有何收获,有何想法。陈坚坦承学习态度不端正,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缺课,小时候对音乐的兴趣,长大后却没有那么浓厚了,尤其进入专业学校后,专业教师上课多是民族、美声等唱法,所教的歌曲都是经典音乐,不是流行歌曲,学起来乏味,难度又大,一时对学音乐产生迷茫,文化课又觉得可学可不学,对音乐专业学习目的模糊,不知道将来如何发展。

效果——了解厌学根源,便于对症下药,消除厌学心理。

6.第六次辅导

帮助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目标的设立会通过自我激励机制对个体发生作用。头脑中的目标意识越清晰,越具体,对个体行为动机的引发越有利。另外,目标的确立要适当高一些,这有利于激发潜能,一般来说,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过难或过易的学习目标都会影响学习动机。陈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来学校学习的目的仅是因为喜欢唱歌,他不知道毕业之后如何发展,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想走一步算一步。由于学习方向不明而无从下手,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反而使他对学习产生不良的情绪。从陈坚说过想读大学和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分析,喜欢音乐和唱歌是好的,是他的一个特长和优势,可以通过发挥这个特长来弥补自身文化课方面的欠缺,报读音乐专业高校,并举学校很多成功的例子,告知他大学校园才是年轻人的美好乐园。与其分析,现在还是一年级,努力还来得及,大学艺术类专业的分数线普遍比综合类的要低,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陈坚的语文成绩还可以;从小就学英语,基础也不错,会些口语;数学比较差,家庭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请家教补数学课,提高数学成绩。

效果——不良的习惯慢慢消失,学习态度慢慢端正,开始按拟订的学习目标。

7.第七次辅导

跟踪督促学习,提高其自控力,教会其合理安排时间。让一个学生进步不容易,尤其是思想方面的进步,经常会因为人性懒惰和忍耐有限的弱点,反复无常,需要教师、家长共同沟通、配合,分清各方责任,并且协助制定科学的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定出短期和中期的发展规划,严格按学科科目与时间表督促检查,提高自控力,持之以恒。

效果——生活学习开始规律,晚归现象减少。

8.第八次辅导

劳逸结合,沟通交流。教师家长定期沟通,反馈各自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及时肯定良好、进步的表现,也有策略地指出欠缺之处,鼓励其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休息,强调学习生活节奏协调,节假日可以陪同外出游玩,放松思想,劳逸结合,学习常态化、习惯化,学习生活形成良好习惯。

效果——一个好学生出现,一年级第二学期至今表现良好,积极参加班级学校活动,为争取到高校学习努力备考。

七、辅导效果分析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辅导,陈坚的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有了一定的改善。他能主动到课堂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到课率有了明显提高,迟到、旷课的现象减少,睡懒觉现象也基本没有了,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任课教师反映他能在文化课上主动提问题了。心理辅导对该生的厌学心理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建荣.中学生厌学的个案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篇4

一、辅导对象基本情况

姓名:王小辉

性别:男

年龄:9岁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随母亲居住。

个性特点:暴躁、懦弱、易怒、厌学、喜欢撒谎,自卑心理极强。

二、辅导对象社会适应情况

1、学习:厌学,学习成绩极差。

2、交往:暴躁易怒,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与肢体冲突;由于害怕被孤立,经常想方设法讨好班上的“老大”。

3、品行:爱说粗口,攻击性极强。

4、身体:身材中等,属于同龄孩子里发育正常,偏瘦。

5、心理健康情况:自卑心理强,暴躁易怒。

三、当前面临的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当前主要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百般袒护,不愿意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心理辅导的工作。学生因有家长撑腰,对老师的帮助不愿接受,且对与同学的小摩擦更加有恃无恐,认为有家长做主。课后基本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在班中倒数。但又因畏惧被孤立,从家中偷钱贿赂同学。

四、诊断分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名同学4岁左右父母离异,而离异的主要原因便是其生父有家庭暴力倾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暴打孩子和其母亲。母亲不堪忍受,才与其离异。且其生父人品较差,经常有一些无赖的行径。

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脾气暴躁,爱用武力解决问题。既是由于生父的影响,也是出于其母“要时刻保护好自己,不能被别人欺负”的错误引导。此外,因为母亲忙碌养家,父亲暴躁,孩子从小缺少关爱与呵护,内心极其懦弱,胆小怕事但又喜欢跟着别的孩子作威作福。

五、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首先,要帮他克制住自己,不随便发脾气。我让班上的同学组成爱心小组,对待他的时候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不故意招惹他,点燃他的情绪。

此外,找几个个性随和的同学坐在他周围,用亲切友好的气氛熏陶他。慢慢磨掉他暴躁的个性,树立与同学交往的信心。

其次,我时不时地在班上表扬他,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给予他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帮助他树立在学习上的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委会的主题讲座等形式,劝说他的母亲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为人处世,开展人际交往。及时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并把他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她综合考虑王同学的实际情况,多给他关爱与鼓励,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同时,我还和王同学的课后辅导老师经常联系,建议她根据孩子的现状,适当地检查他的作业,如果在初起时依旧无法按时完成,也以鼓励为主,耐心劝说。

建议母亲对王同学多些关爱,尽管工作忙碌,但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给他尽量多的家庭的温暖。

(三)专业帮助

我帮王妈妈介绍了一位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王妈妈带着王同学去咨询里相关问题,并针对王同学的性格和行为,展开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其母对王同学的教育方式,也开始发生一些改变。如周末抽时间带他去游乐园,享受亲子时光;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孩子感到妈妈很关心自己;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请专门的课后辅导老师等。

六、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王同学发生极大的转变。他发脾气的次数开始减少,过去几乎一周就要爆发几次,现在一个月才发一次小脾气。

上课时,开始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与同小组的几个同学关系融洽,还主动邀请同学去家里做客。改变了以往只用拳头说话,或者用金钱贿赂的不健康交往方式。

王妈妈对老师的态度也明显好转,由先前的一味袒护,变为主动与老师一起商量对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七、辅导感悟

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就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篇5

一、基本情况 赵紫阳,男,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

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4)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

3、成绩差,缺乏荣誉感:(1)考试经常不完成试卷。(2)没有荣誉感.(3)课上被老师批评故意抗议引起他人哄笑。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

1、单亲家庭,母亲出走,父亲打工,没人管孩子。

2、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3、父亲的不良习气影响其成长。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 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

② 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③ 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为孩子做表率。

①帮助其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自己。

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内容,适当辅导,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减少问题行为。

3、行为矫正。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学习困难等。

我首先确定要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其学习障碍。重点帮助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待,尽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马上会有所收敛。

②追踪辅导。每两周作一次个别谈话,鼓励他友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辅导效果

主要的变化是他注意力尤其是主动注意力改善,在上课时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活动量和小动作减少,原来在课堂上进行的无关活动消失了,有效的听课时间增多了。

五、总结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3 篇6

学生姓名

班级

辅导老师

时间

地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

父母联系方式

辅导目标:

诊断: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

目标:1、加强其个体的心理跟踪辅导,减少或改善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品质。主要采用系统脱敏等行为方法进行干预。

2、根据其自尊心强、好胜、希望与他人交往等心理,可以采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使到班集体的其它成员认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的重要性;并可适当让其充当班里的班干部,但一定要与其签定任职前的自我管理合约,通过激励性的自我管理的干预,从而使其心理自我完善。

辅导过程:

第一步:深入了解其行为特征及心理状况,建立个案心理档案

积极向其班主任了解该学生的家庭状况,一同进行家访;详细向现任班主任、以往班主任及同班同学询问并记录他在以往的行为特征及其突出性格。掌握好第一手的资料,以便分析其行为特点和心理症状。

第二步:做好辅导前的相关工作,建立与被辅导者朋友式的关系

在准备好一切辅导所需的工作后,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接近该同学。借助篮球这一项他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慢慢地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为他接下来顺利接受心理辅导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第三步:开展实质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1、营造舒适的环境进行心理晤谈

在建立良好的“朋友式”关系后,我分阶段地对该同学进行心理晤谈。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他阐明辅导的目的和现状,运用“同理心”的技巧降低其抵触情绪;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测量表测试其心理特征。第三阶段主要是深入探求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采取合理的心理治疗方式。最后阶段主要是解释为他设计的“阶梯式疗法”(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其疏通不良的心理障碍。

2、为他设计“阶梯式疗法”(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

(1)通过心理晤谈勾起令其产生报复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事件的回忆场景,使他重新产生愤怒,接着进行系统脱敏疗法。

(2)通过其它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制造令其产生心理冲突的事件,激发其愤怒心理,使其脑海里产生想实施攻击性行为或报复性行为的状态,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3)制造严重的冲突事件,进一步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3、开展班级的团体心理治疗,适当举办一些团体心理活动,提倡“和谐”的班级气氛,让他尽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并尽量挖掘其表现出来的优良品格行为进行放大。另一方面则要善于发现其存在的细微的不良品格行为,进行耐心教育和正确的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心理治疗逐步达成道宁团体心理治疗的12个效能。

4、与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改变已有的不良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要分别肯定,对存在的人格障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帮助他改变自我,改善环境。

辅导后记: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造成其人格障碍,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治其症结,否则再多的工作也是治标不治本。本个案成功之处也在这里,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详实调查,认真思索为基础,长时间的予以关注、关爱,用爱心去叩开孩子封锁的心扉,融化其对老师设定的心理防线,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两次谈话辅导就能办到的。

效果反馈: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篇7

小周是一名从外校转来的学生。初进班级时,大家对他热情对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三天两头的调皮行为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这让他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眼下,又有学生来向我告状了,该怎么办呢?怒骂一通?写检讨?向家长告状?显然,这样的处理只会火上浇油。我想了一下,问道:“班级要出黑板报了,我知道你很擅长画画,这期黑板报,你能帮忙完成它吗?”小周顿时一愣,紧接着点了点头。在接下去的两天里,小周非常“安分守己”,黑板报也按时完成了,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课后,小周主动来到我办公室与我交流,我知道了他有一个孤独的童年和一个严厉的父亲,孤独的他渴望和同学打成一片却始终不能如愿,导致他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言谈间,他聊到了他喜爱的音乐、篮球、美术,可又悻悻地说家人都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此时,我心中有了一个解决方案。

二、再识与对话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什么铸就了今天的小周呢?显然家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决定与小周的父母约见交流。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开门见山地表扬了小周帮忙出黑板报的功劳,还建议是不是可以让他参加学校篮球队,一旁的小周又惊又喜,第一次的交流就这样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小周在此后和我的交流中说:“你是第一个没我告状的老师,谢谢你!”我笑着说:“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接下来你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吗?”“没问题!”加入篮球队后的他,果然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我把他认真打球的样子、进步显著的作业用手机拍摄下来发给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在电话中第一次表扬了他的儿子。我趁热打铁,单独约见小周父母,向他们表达了小周内心的孤独,请他们多陪伴小周。

三、思考与尝试

为什么之前的小周会屡教不改?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肯定与关注,但在这个因为父母忙碌而错过关爱孩子成长的家庭,孩子最渴望的恰恰是来自父母的关注。在与其父母的面谈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周平时除了篮球还喜欢什么?”没有想到,小周的母亲一脸茫然,倒是小周的父亲在思考了几秒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想应该是摇滚音乐吧,这还是我带给他的影响,我自己非常喜欢摇滚,没想到一来二去他也喜欢上了。”“那么,为什么你们在想要关心他、认可他、激励他时,不多问一句:你想要什么呢?也许,不用去购物、不用出入豪华场所,更不需要用高雅艺术来装点,或许只要在家中和父亲共同分享一首摇滚曲;吃一回妈妈亲手做的饭而非下馆子等。成长并不只属于孩子,父母同样需要成长,陪伴就是最好的奖励。奖励的关键不是在于你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你付出多少情感与爱。”听到这里,小周父母也表示了赞同。

四、改变与成长

女中学生自卑心理干预的个案研究 篇8

关键词:辅导个案;自卑心理;合理情绪疗法;积极心理引导

小L是个八年级女生,体型中等,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主持、表演、演讲等活动中表现得尤为出色,是学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园广播的小广播员。她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经常被评为“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但最近一个多月来,发生了一件怪事:小L不像以前那么活泼开朗了,逐渐变得沉默起来,在她脸上很少能看见以前的笑容;上课也越来越不爱发言,听课不专心,和老师之间不再有互动,作业经常不完成,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看着小L一天天颓废下去,她的家长和班主任老师非常担心。一天中午,小L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一、来访者自述

小L是个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她这样表述道:“老

师,这是我第一次来做心理咨询,希望您能够帮帮我。我对自己已经没有自信了,我认为压力已经把我压垮了。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责任。您别看我以前爱说、爱疯、爱交朋友,但是我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过我的心事。我和小X总是一起说心事,但是她转学后我就只能把心事压在肚子里,难受极了。我以前还是对自己有一点信心,但是那天在校园广播里读错了一个字,小W就说我:‘就这水平你还是语文科代表呀!’在那之后,我彻底绝望了,我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我的姐姐前段时间去世了,她一走,我就成了家族里唯一的栋梁,我姐姐的理想已经放在了我的身上,我带着我姐姐的理想成长着,我现在该怎么办?”

二、心理测试

为了准确把握小L目前的心理状态,我要求她做两个心理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罗森博格自信心量表》,并向她解释了心理测试的作用,减少她的抗拒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小L的自卑心理较强,有中等程度的学习压力和抑郁,对自己缺乏信心,总是感到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时常感到自卑,需要提高自信心。

三、共同分析原因

为了培养小L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咨询师采用了引导的方式让小L来自己发现这种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因为姐姐的

去世,使亲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小L的身上,对她有很大的期望,使小L感受到比以前更大的压力;(2)知心朋友的转学,使L没有其他的倾诉对象,所以只能将苦闷憋在心里;(3)对别人的嘲笑过于在意,对自己所犯的小错误又过于纠结,从而失去自信。正是这些压力、挫折的存在,使小L失去自信,在各方面的表现均有下滑。

四、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家庭作业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的态度,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针对小L的问题,我向她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她明白自己的痛苦和自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对家人施加的压力和读错字事件所作的不合理评价,帮助其分析不合理的信念,指出她现在的不良情绪就是由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等。同时,我为小L布置了家庭作业:RET自助表。让小L了解不合理信念会产生不良情绪,从而找出能产生良好情绪的合理信念,请她来讲述自己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改变那些不合理的认知。

五、积极心理引导

针对小L实际存在的问题,咨询师还对小L进行了积极心理引导,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小L去尝试,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咨询师与小L共同分析了她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其优点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如,小L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多次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并获得过许多奖项,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从而帮助她建立自信,并建议她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今后继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升旗仪式、演讲比赛、午间欣赏和学生会活动等,进而增强小L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也应该正确去看待它,并想办法把缺点转化成优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向前看,挫折和困难有时反而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同时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使

其明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知心朋友常有而善于发现并结交朋友的人不常有”。

另外,咨询师还与小L的班主任老师、家长达成共识,在日常教育中,对小L多加进行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推荐小L参加班级和年组举行的各项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建立自信,发展友谊。尤其不要把对他人的期待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否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和不公平,应该把孩子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六、咨询后记

经过这次咨询和后期的相关教育,一个月后,小L再没有来咨询了。我通过家访、询问班主任,了解到小L后期的变化很大,不再像以前那样消极和自卑了,她又交到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笑容又出现在了她的脸上,对集体活动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我知道小L正在逐渐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咨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在于教会学生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心理自育的目的。向小L介绍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也是出于这种目的,当她以后又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来自我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对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另外,在实际心理咨询中,积极的心理引导和后期的家长、老师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育可以将心理问题的干预延续下去,从而避免心理问题出现反复性,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7.

学生心理教育个案 篇9

吴旋

我辅导的对象是晏肖肖,是一个活泼好动,面带笑容的女孩,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我与她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她的目标是成为画家,攒很多钱。

后来,我到晏肖肖家,与她妈妈交谈后得知:她是从四川转到我们这里来读书的,普通话不太好,数学一般,比较喜欢画画、跳舞、唱歌,对学习不太热忱。母亲去世了,爸爸在外面打工,现在将她过继给了自己的姑妈,也就是现在的妈妈。她的姑妈要照顾自己的外孙比较忙,对她进行家庭作业辅导较少。

在往后的多次家教辅导中,我发现她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情绪不稳定,有些急噪;

二、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她看到朋友正在做一些事,她就放下自己的作业,要去搞一下,或要看电视或和朋友为一些小事争吵(拿铅笔盒比谁的笔多、比谁的笔新、谁的笔尖等等)。还有,别人做完作业,她还没做完就跟着人家去玩。

三、耐性不好。譬如,她叫人拿东西,过一会儿就大叫,说“怎么这么慢的,你干什么的呀!”还有,一有她不会做的题就发脾气要人告诉她答案,否则就大哭。

四、任性,经常以命令的口气使唤别人。

五、学习环境非常吵,且人来人往。

对于以上问题,我依据现实及我的知识采用了以下方法,并且取得一定效用。

1、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对此就要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措施。因此,首先告诉她在在做作业前或做其他事前,先定一个计划,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其次,加强素质训练,柯佳欣喜欢画画,我就通过画画或其他她喜欢的小工劳动磨练耐心,养成不急噪的习性。最后,做事始终如一,在家教过程中指导她的言行要一致,做事有始有终。

2、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我就想办法吸引她的注意力。譬如,我告诉她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我就教她唱歌,做不好或做不完就不唱,这样,她就会集中注意力在作业上。

3、对于她任性、以命令的口气使唤别人,我就从思想上教育她。我向她讲关于做人要礼貌、谦虚的故事,并要她从生活做起。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篇10

——给心灵一个自信的窗口 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丁兴霞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颖(化名)性别:女。年龄:10岁。所在班级:四年级四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她是个很腼腆的女生,性格十分内向,在学校沉默寡言,而且从来不和同学们交往,总是独来独往。

2.在学习上,她显得很被动。作业经常拖拖拉拉,上课没有精神,听讲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靠后。

3.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有时上学不洗脸、不梳头,穿的校服也不够整洁。

三、个案分析:

1.个人因素:经过我与小颖以前的老师交流,得知小颖从上一年级开始,性格就很内向,胆子也很小,在别人面前从不大声讲话。上课,只要老师一看她,她就赶紧低下头,害怕老师叫她发言。有时叫她去黑板上写生字,她也不上去,只说:“我写不好,写不好。”所以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

2.家庭因素:

小颖的父母工作很忙,两人在家里还经常吵架,这对小颖童年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顾、教育小颖,与小颖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使得小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班里学习成绩差,父母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后,很不满意,不是打就是骂。时间一长,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便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差,学习赶不上,不愿意和同学交往,这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3.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所带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就要及时研究与引导。有时,由于老师的疏忽,个别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差的学生渴望学习的进步,渴望与同学们一起活动,也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与夸奖,老师却没有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有利的心理疏导,慢慢地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失去了自信,自卑的心理越来越强。

四、辅导策略: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于成才来说,居里夫人认为成才的窍门在于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要阶段。如果一个小学生缺少自信,那么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对缺少自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赏识教育,唤起自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只有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加。

在小颖的自信心培养中,我首先利用的是赏识教育,唤起她的自信。通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小颖喜欢画画,在她的美术作业本上,几乎每次作业老师都给她评的是“A”。在学生搞卫生时,她也很积极,而且搞得很干净。同学们做操时,她的动作很到位,这些都是小颖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在学校组织绘画竞赛时,我就把她推荐给美术老师;有时学校大扫除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小颖的劳动成果;有时同学们做完操,我夸赞小颖做得好,让大家想她学习。这使小颖感到自己得到了教师的赏识,从而对自己有了自信心,在学习和活动上更加努力了。

2.家校沟通,培养自信。

小颖自信心的培养单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达到的,还取决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为了培养小颖的自信心。我经常与小颖的父母沟通交流。起初,小颖的父母以为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好,老师家访是兴师问罪来了,他们显得很紧张。当我谈到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时,他们很无奈,只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我看到小颖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缺少自信心,就将小颖在校好的表现详细地说给小颖的父母听,当他们听完后,对小颖的培养也有了新的想法与信心。之后,我经常与小颖的父母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首先自己要做有自信心的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教给他们一些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与措施,比如对待孩子的过失,家长要在鼓励的基础上,更重要地是给以多种途径的引导,耐心的向孩子解释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同时引导孩子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和学习,使孩子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平时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发现他的优势,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帮助孩子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经过我们家校的及时沟通,一个学期后,小颖的学习和性格有了可喜的变化,她的各科成绩有所提高,开始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活动了。

3.尊重学生,增强自信。

小学生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心理感知世界。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给学生宽容、理解和期待,才能使学生天生具有的自信,不会被受到压抑和打击,学生才能积极地面对世界,充满自信,通向成功。

在学校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时,我事先与小颖进行沟通交流,问问她自己的想法,如果她愿意,就让她参加,不愿意,就暂时让他当观众,用热情和温暖的话鼓励她,给她打气,让她对活动充满信心,等她有把握了再参加。渐渐地,小颖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她的想法赢得了老师的尊重,自卑感慢慢消除,对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了兴趣,在各项能力发展中增了自信,取得了进步。

五、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携手努力,小颖有了很大的变化。她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课后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她心中拥有了自信,所以愿意尝试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六、结论: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篇11

关键词:休学;大学生;自卑;心理干预

网瘾问题一直都困扰着高校心理工作者和管理者,部分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休学。网络是一种媒介,人通过网络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就感,然而,心灵的残缺才是沉迷网络的幕后推手。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由此引起的网瘾问题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受到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广泛

重视。

一、个案介绍

张某,性格内向,刚入学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友情的缺乏,学业的压力,他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开始沉迷游戏。班主任的劝说和同学的开导,没有让张某找回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由于缺少了家庭的管束,他选择继续沉迷在游戏世界里,最后期末成绩多门不及格,未能达到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在大二上学期被迫办理了

休学。

复学后,张某虽然有意克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但仍喜欢长时间待在宿舍,很少与人交往,仍没有学习热情。班主任和班内的同学都反映张某对人态度冷淡。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不爱学习,沉迷网络的原因可能来自学生本人,也可能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综合来说,张某沉迷网络、缺乏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庭和学习的压力

父亲的期望和自我的要求过高,使张某经常为今后的毕业和就业感到焦虑。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父亲年迈体衰,母亲早逝,张某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他就读的是化工专业,在初高中阶段他都喜欢学习化学,成绩不错,但来到大学,化学的学习任务较重,知识点多,他适应能力差,跟不上课程进度,慢慢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自卑心理

由于从小缺乏家庭关爱,心理曾受母亲离世的打击,张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总是采取沉默、冷淡、保守的态度,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与张某建立可信任的关系时,我发现其实他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对自己有深刻的思考,学习能力正常,但对别人和对自己都缺乏信任,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有时候张某会因为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而耿耿于怀,并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张某的朋友非常少,在人际关系和群体活动中难以找到乐趣。在有限的成长环境中,张某的爱与归属和乐趣等心理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3.网络满足了大学生对乐趣和归属的需求

在没有爱的现实环境下,人会转向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寻找爱,寻找被认可、被接受的网络环境。在网络世界中,人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可以选择角色,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批评或惩罚,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网络上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功,获得成就感,所以得到了很多心灵空虚的大学生的青睐。

三、辅导策略

辅导员通过询问、观察和分析,认为张某的自卑心理是网瘾问题的主要成因,运用现实治疗法对张某进行辅导。现实治疗法倡导者格拉塞(William Glasser)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己所选择的,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在成长过程中,个人可能因为未能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和缺乏成功的自我认同,从而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和行为。

现实疗法中的选择理论可以用来作为网络成瘾的康复方法。从现实治疗法的观点看,张某的部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所以他选择上网打游戏的行为来尝试满足需要。根据分析,辅导员采取了以下的辅导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一般会把值得信任的老师作为认识自我的媒介,正面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为了增进信任,辅导员主动约谈了张某,选择舒适的办公室,跟他单独聊天。在第一次谈话中,辅导员关心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以倾听为主,引导他谈论了他的家庭和对自己的看法。他诉说完自己的焦虑后,心情得到舒缓,并表示会配合做好后期的辅导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后期辅导的重要基础。

2.改变思考方向,培养自信心

张某觉得自己的外貌不佳,能力差,还觉得别的同学经常看不起自己。辅导员针对张某的看法,教导他学会换位思考,以积极果断的思想取代自我贬低的思考方式。谁敢说自己从没取笑过别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同学的玩笑并不能说明美与丑。如果外表不美,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所以既要体会别人的感受,也要学会保持宽容,这样才能收获友谊。

3.订立契约,树立目标

张某沉迷网络游戏多数是为了消磨时间和寻找乐趣,如果有感兴趣的课,他也会放弃游戏,认真上课。辅导员与张某讨论了目前的行为和生活,协助他明白如何为自己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张某对自己的将来感到焦虑,辅导员根据他对化学的兴趣,向他讲解了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帮助他确立职业目标,探讨为了达到目标,他目前还有待提升的能力。根据目标,要求张某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以契约的形式写下达到目标的每月计划、方法、步骤,鼓励他依照契约行事,并定期检讨进度。订立契约和目标的方法可以让张某明确奋斗方向,清楚自己的承诺,契约以文字形式记录使他能严肃对待,激发实行的动力。

4.交际能力训练,体验成就感

为了提升他的自信,辅导员首先需要帮助他提升交际能力,慢慢寻求成就感。征得他同意后,辅导员决定安排张某每周2次到辅导员办公室担任助理,帮助处理事务性工作,如整理文件、发放通知等,借此机会可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通过老师的肯定和为他人服务,使他能亲身体验到成就感。

由自卑心理引发的网瘾问题严重时会阻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老师,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对网瘾学生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任

务,除了以现实治疗法辅导,还要配以人本治疗,根据被辅导者的身心变化调整辅导策略。

参考文献:

[1]贺金波,黎少游.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现实治疗和选择理论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2]徐广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作者单位 五邑大学)

上一篇:藤野先生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柯坪湖州双语小学考核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