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教学简报(精选8篇)
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
1、选 题:
《陶艺》是(苏教版)九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一册第21至23课的内容。
2、教学理念
● 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乡爱乡。
●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內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
● 在由捏塑的过程中,体会双手的细部动作,感受接触大地之土,藉以了解手脑並用的乐趣。
● 以陶艺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能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差异点,以艺术为生活服务的观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4节 / 45 分钟
5、适用对象:
中小学生。
6、教学目标:
总目标:
教学设计 评价方式
总 目 标 补充资料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分段目标:
●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 学生能收集到陶艺的文字、图片或网络资料。
● 学生能收集到各种简易制作陶艺的工具。
●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
●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历史和价值,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区别与联系。
● 学生能够愉快玩泥土。
● 学生能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
● 学生能欣赏并理解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艺术作品,明确其实用价值。
● 学生能利用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 学生能了解陶艺的装饰技巧。
● 学生能欣赏同学的陶艺作品。
● 学生能了解利用陶土工具镂空的方法和意义。
● 学生能了解阴干、素烧与釉烧的意义。
● 学生能正确使用水粉工具。
● 学生能利用广告颜料上色,能调配出浓度高水份少的颜色。
● 学生能于陶艺作品表面均匀上色。
● 学生能在彩色陶艺表面均匀喷上透明漆。
能力目标:
★ 艺术与人文
● 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培养自我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 构思表现的主題与內容,选择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完成有感情、经验与思想的作品。
●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特才,并自我评析。
● 在艺术活动中,表现积极合作态度,并表达自己的才艺与潜能。
● 通过艺术集体创作的方式,表达对社会、自然环境的尊重、关怀与爱护。
●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的方式,辨认自然物、人造物与艺术品的美感特征与视觉要素。
● 认识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反思环境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 参与艺术活动,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 以正确的观念与态度,欣赏各类的艺术展演活动。
● 参与艺术活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特质。
★ 社
会
● 了解各地陶艺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
● 探讨中国文化的內涵与渊源。
● 描述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陶艺的形式,并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美感的欣赏、沟通与表达。
● 察觉並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
●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事物和表达的方式,並能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 语
文
● 能培养良好的聆听的态度和习惯。
● 能确实把握聆听的方法。
● 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 能表现良好的言谈。
★ 綜合活动
● 举例说明自己分享在团体中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 认识不同的文化,並分享自己对多元文化的体验。
● 了解自己在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並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7、教学资源
● 陶艺网络资源
● 陶土两包
● 陶艺工具
● 广告颜料
● 水粉用具(水粉笔、调色盘)
● 油漆
● 釉彩(参考)
● 电窑(参考)
8、教学设计:
本网站分为主页、陶艺概况、陶艺教室和陶艺博物馆四部分。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创作已经不是陶艺家的专利。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小到一只随意捏制的碗、动物塑像,大到装水的大瓮、陶艺壁画,只要赏心悦目,无不视为一件陶艺的艺术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如果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引导,开拓他们的眼界,他们的路会走得更好。正鉴于此,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开发网络教学的资源,旨在通过“设疑--搜索--讨论--引导--应用”的“网络五段式”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到陶艺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科技、工艺艺术、艺术创作和人文等学科的知识,中小学地理、历史、自然、语文、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可使用本网站,体现了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
(1)设 疑
本网站从陶艺是什么、陶艺与文化这两点展开。主要依据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领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三彩、高贵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丰富的彩绘瓷和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艺作品。版面设计美观、典雅、合理,重点突出,使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体会到陶艺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浏览和学习,可以掌握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推荐一个资料丰富、设计美观的有关网页,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2)搜 索
这部分的内容是陶艺教学内容的延续和补充,也是陶艺相关扩展知识资源展示,主要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它既包含了大纲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陶艺造型的基本技巧,又补充了陶艺相关的制作技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和学习各个展室,以对陶艺的制作有系统的了解。陶艺佳作厅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造型技巧佳作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创作,还为学生想了解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的知识进行知识扩展和作品欣赏。如果想更进一步地多了解一些陶艺的知识和动态,陶艺资源厅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以就能满足求同学们的知欲强。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上的陶艺作品佳作,就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网上搜索,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和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 论
这部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以小学美术大纲中必须使学生掌握的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这三大陶艺的造型方法的相关知识和图片,包括目标要求、预习指导、内容讲解、作业练习四块内容。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并可跳转至陶艺博物馆的佳作厅浏览各类造型方法制作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在这里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就同一作品发表自己的理解看法,或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4)引 导
学生的利用网络学习时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浏览网站上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认识上的共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应 用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在经过“设疑--搜索--讨论--引导”的阶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后,教师应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的作品中,使学生要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练习陶艺作品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能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练习和创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9、评价方式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 作品是否符合?【外观是否完整】【有自己的见解】【作品有创意】【响声】【上色均匀程度】
● 学习单的內容充实与否及內容是否正确?
● 对问题和作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 上课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10、补充资料
1、延伸活动
● 配合社会课调查艺术表演的项目,以了解传统民间的艺术,也可分組深入研究。
● 配合自然课陶与瓷的课程,了解陶与瓷的区别与特点。
2、学习单
陶土的三部曲
3、参考书目
● 《陶艺教室》 王奇、张温帙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 《陶艺技法》 关涛著 辽宁画报出版社
● 《向名师学陶艺》 胡小军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儿童对一种游戏会重复着玩而兴致不减, 是对游戏的结果感兴趣还是对游戏的过程感兴趣呢?应该说是对过程更感兴趣些, 陶艺制作就是如此。孩子们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浑然天成的想象力, 贴近自然又贴近泥性游戏似的创作方式, 的确让人惊叹。但是, 小学阶段的儿童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 为了使孩子们对陶泥制作始终保持旺盛的参与欲和求知欲, 我们还应该注重创新的成分, 只要敢于表现, 能表现出自己的东西就够了。因此, 教师必须处理好陶艺课教学的几个环节。
下面结合案例《可爱的鱼》 (改编自浙美版第八册《年年有余》) , 具体谈谈我是怎样在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鼓励创新的。我把教学环节分为情境创设、欣赏入手;分解形体、明晰特征;经典示范、制作指导;名家引领、同龄相随;学生尝试、多种评价这五大模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欣赏入手
1.师:同学们, 你们谁家里养鱼呀?都养一些什么鱼? (生1我家养热带鱼、生2我家养金鱼……)
2.师: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喜欢养鱼吗? (学生回答)
师评:寓意年年有余的祝福, 你的知识面还真广, 先送上我对你的祝福, 祝福你的家在生活上年年有余, 也祝你在学习上每天顺利, 能有时间学习更多的技能和本领, 好吗? (送上礼物小鱼挂件)
3.欣赏
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大批可爱的、快乐的鱼, 你想见一见吗? (学生:想) 由于报名的鱼太多, 我只能让大家看看它们的照片, 有时间我们一起去水族馆看它们好吗?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可要仔细看呀, 美在哪里? (播放课件)
(同时板书课题:可爱的鱼)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在导课中运用谈话式的沟通引入教学, 既不做作, 又不生硬, 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的关注点上来。
二、分解形体, 明晰特征
1.师:刚才你都记住有什么形状的鱼? (学生说,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板画鱼的外形)
2.师:它们还长着怎样的鳍呢? (学生说,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板画鱼的鳍)
3.师:你看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说,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板画鱼的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板画, 完成绘画的鱼顺序, 帮孩子们理清观察事物时, 从整体到细节, 层层深入的观察方法, 也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经典示范, 制作指导
1.师 (指着黑板上的鱼) :我们大家都画过鱼吧, 和老师画的方法差不多吧?那有没有谁用陶泥制作过鱼呢?你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来说一说。 (送上礼物小鱼挂件)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还有一个好办法, 要用一个非常简单、但又是很棒的方法来做鱼, 我叫它“破饺子鱼”的方法, 你们想学吗? (学生:想)
那可要看仔细了。图1:拍出一块泥板, 不厚不薄, 1厘米左右。
图2:用“包饺子”的方法, 将报纸当馅, 包出鱼的整体外形, 一边不封口形成“破皮”的样子。
图3:将捏好的鱼鳍黏上。
图4、图5:可以用泥浆粘贴眼、鳍, 用工具刻画细部。
小结:将贴、粘、刻、压、按等方法在示范中自然讲解。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入这种“破饺子鱼”的方法之前, 一定要认真地听孩子们前面自己介绍的方法, 如果有孩子说出来了 (不排除在外面已经学过的现象) , 可以请他先来说, 教师再梳理一遍, 千万别忽略过去, 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
四、名家引领, 同龄相随
1.师:基本方法会了, 我们该怎么变化做得更有特点呢? (请学生说一说)
2.师:你说得真不错, 有的方法我们的陶艺家们已经进行了尝试, 我们来看一看吧!
3.师:大家觉得难吗?有一点。那让我们再来看看同龄人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上主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让孩子觉得创新不深奥, 其实就是做得和别人不一样而已, 不要让孩子有任何畏难的情绪。
五、学生尝试, 多种评价
1.师:尝试做一条快乐的可爱的鱼吧!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准备音乐: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在悠扬的旋律中开始制作。教师准备摆放鱼作品的场地。
2.多种评价目标:
(1) 看看谁的鱼第一个游上来 (制作的速度)
(2) 谁的鱼游得最稳健 (制作的作品稳定性方面)
(3) 谁的鱼游得最快乐 (作品的动态表现方面)
(4) 谁的鱼最可爱 (作品的形象表现方面)
(5) ……
3.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做了一条快乐的鱼, 你们看老师的讲台上都摆满了, 太开心了!后面几天我还要看看谁做的鱼最“坚固”, 这样的话, 它就可以进窑炉烧制了, 成为永久的艺术品了! (学生欢呼起来) 你今天在课堂上也像你做的鱼一样快乐吗? (我们很快乐) 快乐的孩子才会做出优秀的作品哦!最后在开心的时候, 别忘了整理一下我们的教室吧!我们一起来吧!
[设计意图]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 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 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 也是对艺术多样化的包容。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特别专注、投入, 尤其是在老师示范制作鱼的步骤的时候, 看得十分认真, 并且掌握了鱼在造型上变化的关键, 制作出了很多独具个性的鱼, 可以说学生在听老师讲解的同时, 自己是在充分地思考, 并积极地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最后呈现的作品让老师惊叹不已。
“可是我没有艺术细胞。”我对身为艺术家的丈夫说。
“据说制作陶艺很有趣。”他回答。
“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我说,“再说了,你就不怕我制陶把手弄伤了吗?”
其实说到底,我就是有一点担心自己在陶艺课上什么也弄不好,会出丑。但是,他已经计划好了我们一起去,我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去学了。
我们走进陶艺工作室,只见里面灯光明亮,到处摆着拉坯机、陶片,几个架子上摆满了正在阴干、硬如皮革的陶艺半成品。学员们围坐在几张齐腰高的桌子旁,有的人似乎已经熟悉了陶泥的特性,另一些人正在反复尝试。我那有着艺术天赋的丈夫站在我旁边,他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对三维物体有着独特的理解力。陶艺室中央站着我们的指导老师伯纳黛特,这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女士,言谈举止中流露着她的才华和热情。
我们的第一课是学习捏陶罐,然后再学泥板成型和拉坯成型。我惊讶地发现,制作陶艺是非常细致的活计,练土去除陶泥里的多余气体、无缝连接接口、海绵吸除水分,指导老师随时给我们提示。
“闭上眼睛,然后开动转盘。”指导老师伯纳黛特指点着,“揉打陶泥,挤出里面的气泡……开动转盘并且挤出线条。准备收口……不要害怕任何事情……”不害怕?我做的陶罐比例失调、罐壁太厚,别人从没见过我这样的制陶“技术”,我能不害怕?
你确定自己干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一定干不好。你不能笑对自己的错误,就无法学到什么。
我想着自己用这个时间本可以在家舒服地看电视、玩电脑、养花儿,现在却站在这里绞尽脑汁地把一块泥巴弄成罐子,我真想哭。
周围的一些女士看到了我的窘境,她们一边安慰我,一边用工具给我示范怎样切割陶坯、怎样接合陶罐把手。“这样做”“那样做”“现在你自己试试”,她们给我讲解着。
我一點点地做着陶罐,进度很慢,我在陶罐正面划出了几道修饰线,在它的背面压出了一个惊叹号。
“你给这个陶罐起个什么名字?”一位陶艺课同学问我。
“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练习作品。”我说着,笑了笑。
这是真心话,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终于做好的第一件成品,它不算漂亮,但是学习的过程让我难忘。
我把这个摇摇晃晃的陶罐带回了家,一同带回的还有在陶艺课上学到的智慧:在生活中对待恐惧的办法不是逃避让你感到恐惧的事情,而是伸出你的手,一次次地接触、一次次地磨砺,真正征服它。
一 课型:幼儿陶艺课(学习在泥板上印画)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三 教学对象:幼儿
四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树叶,小木棍等
五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学习英语单词手 hand。2实践目标:让幼儿学会在泥板上印画。3情感目标: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下午三点,我早早的来到科技馆,一到科技馆,我就和同学一起来到陶艺区域,看到陶艺区域是那么的漂亮,都是各种各样的陶艺装饰,今天,我们就要制作好看又好玩的陶艺作品了!
老师说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可以自己尝试着玩一玩,老师先教我们怎么打开机器,还教我们应该先怎么做,然后,我们尝试自己去做!我和队友先在小桶里接了一点水,拿起泥巴做了起来!我们先把泥巴放在转盘上,用手沾点水打开转盘,轮流将泥转圆,在中间用大拇指掏一个洞,向外扩,再向上提一点,沾水再向里缩一点,反复的揉,捏,看到碗已经成型,最后关掉机器,一个漂亮的碗就做好了。我们把泥拿下来,用铲子把转盘清理干净,再把桶洗干净,收拾完之后,老师还让我们一个一个的做自我介绍,大家都彼此认识了对方,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下课了!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法。
操作领域:感受泥性,并用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意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泥性,学习陶艺基本成型方法。
难点:了解陶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塑造陶艺品。课前准备:陶艺作品、黏土、图片、陶艺教室准备。教学过程:
1.欣赏陶艺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介绍陶艺的基本制作过程。(课件视频)
柔软的泥土经过了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队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在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张的、想象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化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3.准备阶段: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小块。
认识制陶工具:手术转台、木拍子、修刀、刮刀、泥塑刀、泥浆、其它工具(擦布、毛笔)。
4.通过用手或脚或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可任意成型,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5.看刚成型的泥塑作品和已经凉干的泥塑作品以及烧制好的作品,用感官比较、感受、区别,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6.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二课 初步体验泥土特性,训练卫生习惯养成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块。
导入:看几件分别运用徒手捏制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及综合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1.学生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自己喜欢的形象,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2.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三课 表情泥塑 强化卫生习惯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小组黏土10—20斤。
导入:欣赏古今中外大师及学生作品(中国汉代石雕、非洲木雕、雕塑大师作品及学生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新授: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师,为我们生活周围的人做一件泥塑像,用手摸摸他(同学的脸)、看看父母的照片、想想他们的表情性格特征,进行表现,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欣赏与反思: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三、拓展延伸
课后观察:感受身边的有意思的物。以共下次课时制作。
第四课 学习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课件)(1)绞胎肌理(2)印压肌理(3)贴花(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7)釉上彩绘装饰 2.施釉与烧制(视频录像)
施釉与烧制是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最后工序,该工序操作的好坏决定作品的呈色效果和质量。施釉(1)浸釉(2)涂釉(3)荡釉:(4)吹釉与喷釉:(5)弹釉
第五课
尝试装饰的基本手法
一、激趣导入:学生欣赏紫砂壶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欣赏
2.学生说一说,从造型、色彩题材上分析
3.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对紫砂壶的感受 4.学生欣赏
5.学生说一说紫砂壶和普通茶壶之间的区别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边讨论 7.学生观察
8.学生思考除了盘成圆形还能做成哪些形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小泥点、用泥条做成各种花瓣、树叶等形状,还可以想一想其他的装饰方法 9.学生小组推荐回答
10.学生试着压一压,体会一下 11.学生思考回答,富有创造性制作外形 12.学生欣赏,学生小组讨论准备创造什么造型
三、学生作业
四、展评
1、学生派代表介绍
2、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1、教师展示紫砂壶并介绍
2、师:紫砂壶又称紫砂陶壶,是陶艺中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艺世界,体会它独特的美。
第六课
盘花篮
教学目标:
1)了解黏土的特性及制作过程。2)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篮子。3)感受陶土艺术给人带来的粗旷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篮子。教学难点:制作时的接合牢固和泥浆的调制使用。教学准备:黏土、垫板、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示范
泥条盘制法(篮子的成型做法)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把泥条连接在圆形的泥片上,用手指把她压紧。
3)根据篮子的结构,把泥条一层层往上盘。用手指把它压紧,把里面抹成平面,使泥条涂抹在接合部位。
4)把篮子的提手粘接上。
五、学生作业
用泥条制作一个陶艺制品。
六、巡回指导
指导部分学生的泥条搓制方法。指导部分学生调制泥浆。指导部分学生的泥条成型。
第七课
奇特的脸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浮雕式人像的造型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
应会: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按压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强学生对橡皮泥立体造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运用。学习材料
课件、橡皮泥、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以表情游戏导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各种表情。
2.挑表情最有趣的同学给大家表演,每表演一种表情请大家观察,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脸上哪些地方产生了变形?
(引导学生直观、细致地观察表情的变化,激情引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二、找不同 出示傩戏面具
问题:这张脸与真人的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样都具有五官)这张脸与真人的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它的塑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脸形不一样、五官夸张变形、色彩鲜艳)由同学们对这张脸特点的总结引出课题,出示课题: 一张奇特的脸
(从一张脸上找奇特的地方,使学生掌握分析脸部造型的方法,使后面的欣赏分析更有方向性。)
三、欣赏
1.简短的小故事讲述奇特脸造型的来历。
(在观察中间以故事调节气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出示五张关于人像造型的艺术品图片进行欣赏分析奇特之处。3.总结奇特的脸的条件
你能说说怎样的脸才叫“奇特”的脸吗? A、脸形奇特
B、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 C、色彩或表情的夸张 D、制作材料与方法多样
(使学生观察到更多奇特的脸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奠定基础。
四、发现方法
从制作奇特的脸的材料与方法多样引同学们的主要制作材料“橡皮泥” 1.回忆橡皮泥的玩法(揉、搓、压、捏等)2.老师制作(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你能从小朋友的作品中找到了哪些奇特的地方和新奇有趣的技法? 4.回忆制作的步骤
五、学生制作
可以小组、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六、展评作业 1.以组为单位进行欣赏
每组评出一件自己组认为最有特点的作品进行展示 2.同学们欣赏这些作品 看这些作品奇特在什么地方? 你认为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做的奇特? 教师小结
七、延伸
出示浮雕与圆雕头像,请同学们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认识浮雕与圆雕的区别。1.请你回家后试着做一个圆雕头像。
2.请你课下搜集更多有中国传统的奇特面具造型。
第八课 捏花瓶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花瓶的图片,了解花瓶造型的多样性; 2.运用搓、按压、卷、刻等技法创造表现各种各样的花瓶; 3.体验陶艺创作的快乐,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故事《打破了花瓶》、各种各样的花瓶的图片、陶泥、陶泥板、刻刀等工具。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
熊爸爸出差回来,带回几枝腊梅花。熊妈妈喜爱极了,捧出珍藏多年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把花插在里面。下午,小黑熊从外面回来,见到花瓶里的花,“咦,花瓶里没有水,花不是渴死了?”他想,于是小黑熊准备给花瓶里的花浇浇水。可是当他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妈妈听到了声音走了过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并没有批评小熊。但是小熊还是很伤心。小熊想这可是妈妈最爱的花瓶呀,我要帮妈妈做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瓶送给她。这时候小熊有犯难了,因为他不会做花瓶。我们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小熊吗?(2)出示花瓶图片,了解花瓶的造型特点
在做花瓶以前呢,我们要来看看都有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在这些花瓶中,你最喜欢哪个花瓶?它的形状的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3)集体讨论,学习花瓶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花瓶的结构。花瓶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呢?集体讨论花瓶的制作过程。我们已经知道了花瓶可以分成三部分,那我们可以怎么做花瓶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花瓶的操作步骤。(4)学生动手操作
步骤及要求:1.制作瓶底:取适量的泥搓一搓,压成泥板并用刻刀刻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2.制作瓶身:有两种方法
取适量的泥搓圆,压成泥板然后用刻刀将泥板切成长方形,并卷成瓶身;(也可在此步骤中将瓶身轻轻地用手拧一下,改变瓶身造型)搓泥条并将其卷成瓶身;
3.制作瓶口:用手轻轻地将瓶口掰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4.将瓶身放在做瓶身的泥板上,用刻刀沿着瓶身的轮廓刻出瓶底的大小并用水连接;
5.运用搓、卷、刻等方式装饰花瓶。活动延伸: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花插在花瓶里,让我们的花瓶更漂亮.第九课 小陶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部分简单的陶艺常识。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制作陶猪的技巧。
3.创新目标:了解创新方法,初步进行创新尝试。4.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创新尝试的满足。教学重点:
制作出一只可爱的小陶猪。
通过制作获得创新求异的快乐和意愿。教学难点:
1.制作技巧的掌握。2.神态、动态、状态的把握。教学思路:
自学认知----引导思路---激励想象---实践创新---体验(创新)快乐。教具的准备:50份陶泥、每份一斤左右、各色彩泥若干、陶艺工具若干,数码相机、电脑投影仪(自喷漆一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玩泥巴啦!哈哈;今天我会教大家做个很可爱的小东西噢!嘿嘿,现在暂时保密噢!
我们先看看课本,看看一只小瓷龟怎么做的!给大家2分钟,看懂的说给大家听听!我会把这只小陶龟送给你作奖品哦!师:哪为什么得做成空心的呀?!
师:哪还有什么方法做成空心的呀?!(以上5分钟)
师:小结:在投影仪上示范:塞纸法、挖空法、空球法(以上3分钟)
二、实践1 好!大家来试试做一个空心的“身体”,可用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噢!5分钟做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也送一个小瓷龟做奖品哦!教师巡回辅导(送奖品)
三、切入主题
今天我们要制作的是爱的小陶猪噢!(出示小金猪储蓄罐)今年还是老师的本命年呢!我也属猪哦!大家看看老师做的小猪(出示2个)让学生对比,二者之间的动态、神态;哪个更生动,更有特色。
师:哈哈!我们要做的小猪是不是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呢!再看老师做的其他小猪,图片5张,(有看书的、有厨师等等)以上3分钟。那,现在看老师怎么做可爱的小陶猪的。
1、眼、鼻、耳、尾、脚(大约3分钟)
2、动态、位置的随意摆放,引起兴趣。
四、实践2 哈哈!知道大家已经等不及了吧!COME ON!来!开动你灵巧的小手,证明你做的小猪是最可爱的!最与众不同的!做得特别好的奖老师做的小猪哦!教师巡回辅导。(以上15分钟)
五、展示:
给大家2分钟,看看别人的小猪,大家推选谁的小猪最可爱!(气氛热烈)教师选择其一,让学生说好在什么地方!
师:(由于要烧制原因,现在不便保存)。我们现在就和自己亲手做的可爱小猪合个影吧!
第十课
可爱的小鱼
(一)、陶艺概述:
1、远古时期:在没有铁器和铜器的年代里,远古时期的人们必须用火烧过的泥罐,泥碗进行烧水、煮饭、煮肉,也就是说因为生存而产生了陶器。
2、秦汉时期: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佣。以它规摸庞大,造旨精湛而著称。
3、唐三彩:绿、黄、棕
4、宋瓷:红
5、元代:青瓷花
6、明清瓷器:在宫廷内,皇帝亲自督办成立了造办处,并把景泰兰工艺引到瓷器上,使官窑生产的瓷器达到了一个顶峰。明瓷器
清瓷器 欣赏景泰兰瓷器 现代瓷器和远古陶器的区别。
(二)、陶艺内容: 1.植物 2.动物 3.景观 4.人物
(三)、各种制陶方法:
1.泥条法:将泥球揉过之后,成条状,要粗细均匀。2.泥板法:将泥揉好过,放在平板上,用擀面杖擀平。
3.泥块堆制法:将泥揉好后,捏成泥条,一小块一小块成泥块状后,垒成作品。4.捏制法:用泥做成各种片、块,条形成各种鸟、鱼、花等形状。5.鱼的捏制
(1)先做鱼的身体部位(2)再做鱼的翅膀(3)做鱼的眼睛,鳃等(4)做个底盘
(5)做鱼草,鱼水泡点缀(6)修坯,整理成行
(四)、陶的制作步骤: 揉泥:将泥揉成不粘手为止。造形:做成陶艺作者喜爱的造型。
上釉:给已经做好、干好的作品上上颜色。烧制:素烧900度,化釉烧1200度
(五)、制陶注意事项: 1.每个部分要粘接好 2.拿作品要轻拿轻放
三、教师现场演示一个作品
四、学生构思后,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
五、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 评价标准:
1.作品尽量以美为准,但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作品有点粗糙。2.做人物时要表情生动。3.做景观时要构图大小合理 4.做花鸟鱼虫兽时比例合适 5.作品整体构图合理自然
六、看窑: 1.素烧 2.上釉烧
3.介绍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七、结束: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或许今天我们来到的陶艺室又使我们重温了美好的童年时代玩泥巴的乐趣,愿今天永留我们彼此心间。:
第十一课 《西游记》人物脸型制作
一、导入
欣赏《西游记》精彩片段,引入新课。解决难点
二、分析。学生欣赏《西游记》人物图片,讨论人物的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师生总结:唐僧头戴佛帽,身穿袈裟,经常双手合十,是位善良、执着的佛教弟子;孙悟空是猴子,面部桃型,神通广大,活泼调皮;猪八戒是肥猪的样子,好吃懒做;沙和尚满脸胡子,肩挑行李,忠厚老实。夸张表现:欣赏大师作品,领悟夸张的表现手法。
猪:作者杨逸丰把他的主要特征,鼻子、耳朵夸张了,做得很大。火神:作者梅文鼎把象征火焰的发型夸张地做出来。战神:作者封伟民把盔甲做得很大很夸张,显示出勇者无惧。
学习制作方法:捏塑法是传统的陶艺技法,它是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简单、自由、灵活,基本不用工具,只要运用灵巧的双手就可以捏出喜欢的形状,可以捏大型,也可以捏小的形。
三、作步骤:
第一步:塑大型,抓特征显创意。
第二步:捏细节,加五官、衣服、头饰、配件。第三步:整体美化。
教师示范第一步:把捏出来的形堆起来,就是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这时就要抓住人物特征,突显创意。激情创作
角色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精彩亮相,摆出经典动作。
创作要求:每人制作一个《西游记》人物,注意人物要站稳;抓住人物特征,大胆创作突显创意;创作时间20分钟。奖励方案:全班评出十个“最有创意奖”。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第十二课 有创意的相框
一、教学内容:有创意的相框
二、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相框造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制作过程中,感受泥的乐趣,在完成作品中体验成就感。
知识与技能:通过搓、捏、揉、团等练习,进一步熟悉陶泥的手感特性,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并能自行设计、制作一个有个性的小相框。
过程与方法:练习搓、捏、揉、团等制陶基本方法;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扭曲型、盘旋型、编制型、拼搭型);学会制作相框。教学课时:1小时
教学重点: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成型方法的合理结合,能制作有特色的相框。教学过程:
一、走进陶艺
1、欣赏各种相框,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
(1)它虽然是一根不起眼的泥条,但如果加上你的创意,又经过动手加工,就可以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使你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2)相框留给自己,可以留下你美好的回忆,送给朋友,也是极佳的礼物。我们完全可以用泥条成型的方法,来学习制作一个特别的相框。
说明:通过欣赏各种艺术镜框,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以下的教学做铺垫。
二、学一招 1.学习如何搓泥条
(1)用手搓捏,将泥料初步捏成短棍形状。
(2)同手掌压在泥棍上,稍稍用力前后搓动,使短棍形成圆柱形。(3)掌心用力,前后搓动并向两端移动,使泥条慢慢伸延。(4)搓动整根泥条,使它变得粗细均匀,直至完成。2.介绍泥条成型的几种方法(1)扭曲形(2)盘旋型(3)编织型(4)拼搭型
泥条的可塑性很大,它可以构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各种方式的组合。只要我们开动脑筋,除了四四方方的相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做出许多不同的相框。说明:了解几种最基本的技法,并非是重复过去以技术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临摹的方式,只是把最最基本的泥条制作、泥条成型的几种方法简单讲一下,有助于学生在陶艺制作中更顺利地反映出自己的性格爱好、风格特点、情绪和追求。
三、我的小创作
请学生小组讨论,可以制作那些有特色、有创意的相框。教师出示作品图,举例,示范(如泥条成型方法的各种组合)。
说明: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看法,与众不同的想法。对每个人的发言都给以肯定、引导,而不能直接地、生硬地否定。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互动的。
四、学生制作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问题进行集体点评与辅导。进行个别学生的辅导。
说明:为了使学生较少地受到制约而更多地尽情发挥,按自己的愿意去做,老师不宜过多地约束学生的想法,而更多的要留给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
一、熟悉泥土性能, 进行揉与摔泥的练习
现在市场有已经加工好的陶泥, 学生只要适当加工就可成型, 但有很多学生加工的作品会开裂或者坍塌, 原因就是没有熟悉陶艺泥土的特点, 以及陶泥的干湿程度与韧性。先进行摔与揉的训练, 对已有的陶泥先摔打, 后揉制, 摔与揉都可以去除泥土中的气泡, 揉还可以去掉杂质, 使水与土充分融合, 增加泥土的韧性。揉与摔没有固定的方法与程序, 根据自己的习惯与爱好可以采取很多方法, 但目的是一样的, 无论怎样揉与摔, 都要仔细练习, 充分去除气泡, 要保证陶泥干湿适中, 以不粘手适合, 这是制作陶艺必须要学会的。
二、陶艺制作方法
陶艺制作形式多变, 成型技法花样繁多, 对于初中生陶艺教学, 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心理特点有选择地教学。
1. 拉坯成型:
拉坯成型在古代已经广泛使用, 经历了先慢轮后快轮的发展, 这是陶器制作的主要使用方法。拉坯制作小型的陶器比较简单, 所以拉坯练习以制作小型陶器为好, 可根据学校条件适当开展拉坯练习。目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有匀速拉坯机三台, 变速拉坯机一台, 另外还有转盘 (云台) 也可提供慢速拉坯练习。首先, 拉坯用泥要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揉制好, 软硬适中, 太软的泥巴在拉坯过程中会变形, 太硬的泥巴在拉坯时会导致用力不均, 造成拉坯失败;其次, 注意泥土在拉坯机转盘上的定位, 尽最大可能定位在中心点上, 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 泥土偏离中心, 就会造成坯壁厚薄不同, 收缩不均, 导致作品制作失败。拉坯教学之前, 教师要练习好手法, 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当然, 拉坯可以不作为陶艺学习的重点, 只作为让学生了解的内容。
2. 泥条盘制成型:
利用搓制好的泥条进行陶艺创作, 泥条是成型的主要素材。首先要搓制泥条, 然后进行制作。小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一部分学生专门搓制泥条, 另一部分学生来加工完成作品。需要注意的是: (1) 在泥条搓制过程中, 双手可控制泥条粗细, 可以搓成一头细一头粗, 或者两头渐细, 泥条应该是柔软的, 具有较强韧性, 在卷曲成型过程中不易断裂。 (2) 泥条搓成后要进行盘制作品时, 要准备好泥板, 作为作品的底板。底板下铺些易吸水的纸张如报纸等防止粘黏。 (3) 在盘好一圈后, 要在泥条上刷一层泥浆, 再继续盘制下一圈, 注意使两层泥条结合紧密些。 (4) 注意每圈泥条结合部位, 不应该在同一地方, 要错开位置, 防止作品开裂倒塌。 (5) 盘制到一定高度后, 应暂停一段时间, 使先前盘制的部分干燥一会儿, 变得结实点, 再继续盘制, 这非常重要, 否则作品就可能坍塌。
3. 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制作作品速度较快, 但关键是泥板之间的粘接要求很高, 粘接不牢固, 作品就会倒塌。 (1) 泥板制作方法, 把揉制好的泥团用手先拍成饼状, 然后用木搭子 (木槌) 由中间部位开始拍击, 注意用力均匀, 敲击过程使泥土压制得更加结实, 还可进一步去除气泡。 (2) 根据要求用切刀割成一定形状。 (3) 提前装饰图案, 在泥板上先制作好一些需要压印的图案, 再进行泥板粘接。 (4) 粘接时要等泥板干燥一会儿, 有一定强度能直立起来, 基本不变形时再进行泥板粘接。
4. 徒手捏制成型 (综合技法) :
这种成型方法学生天然就会, 关键是对泥土特性的把握, 有了揉泥的经验, 学生只要有了作品构思就可进行创作了, 教师不要过分干涉, 只要注意细节方面的指导, 让学生进行练习即可。
三、临摹练习
学生在掌握了诸多制作方法之后就可开始练习作品制作了, 我们先从模仿训练开始, 临摹古代优秀陶瓷和青铜作品, 从古代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首先要确定好模仿的素材, 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优秀文化遗产的国家, 在选择临摹素材上只能挂一漏万, 象征性地选材。 (1) 选择陶瓷器造型:光陶器就有许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造型和装饰纹样又不相同, 有许多代表作品。在陶器选择上就结合唯亭地区草鞋山出土的具有良渚文化特点的黑陶。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 是龙山文化的一个类型。黑陶相比较彩陶来说, 以造型见长。鱼鳍形足陶鼎具有代表性, 显示了南方的地方色彩。也可以选用一些造型别致的彩陶, 如船型陶壶、人面陶壶等。瓷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宋代瓷器, 宋瓷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尤其是五大名窑的作品, 可以选择孩儿枕、凤耳瓶、梅瓶等作为参考。 (2) 选择雕塑类造型:选择秦兵马俑、汉代说唱俑、长信宫灯、唐三彩类型, 还可以选择秦汉的瓦当和画像石来临摹, 等等。
四、培养现代陶艺观念,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陶艺是一种新的流行艺术形式, 与以前的陶瓷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陶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陈设和日用。而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发展, 属于纯艺术表现范围, 陶艺家不再一味坚持传统, 而是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观念、情感及审美。现代陶艺的发展与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毕加索、罗丹、米罗等声名显赫的大师都曾涉足陶艺创作。对现代陶艺的学习主要通过欣赏来让学生感受, 可选择一些现代陶艺作品, 如毕加索《带有花冠的妇女头像》、温·黑格比《神秘的峡谷》等现代作品来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实践总结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选取课题, 学生熟悉了技法, 有了一定的陶艺知识后, 就要安排好合适的课题来进行教学。比如, 在开展雕塑类教学时, 笔者是这样来确立单元目标的: (1) 兵马俑临摹练习; (2) 进一步熟悉泥条盘制法; (3) 采用柱雕形式。单元目标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用泥条盘制法制作兵马俑, 以柱雕形式展示出来。接下来就是分阶段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用泥条盘制法临摹制作兵马俑, 第二课时安排学习柱雕艺术, 第三课时完成单元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对制作工具的使用, 在众多的工具中最常用的就是:木搭子、木拍子、修刀、切刀、转盘。尤其是木搭子, 这件工具学生最喜欢把玩, 敲击声此起彼伏, 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也可以先不发这件工具, 否则课堂就像铁匠铺, 教师根本没法教学了。
参考文献
[1]郭志锋, 周子强.陶艺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海, 2009, (5) .
[2]李艾东.当代陶艺的创作与教育[J].艺术教育, 2009, (9) .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陶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96学时
适用对象: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陶瓷雕刻与雕塑方向)
二、.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陶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陶艺理论知识和了解陶艺制作过程,为了更深提高学生对陶艺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在实验课所实验各种技法由每个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制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陶艺鉴赏能力和创作意识,为进一步创作出个性化的陶艺作品打下基础,拓宽专业范围,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内容 3.1 课程性质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是职业技能必修专业课程。3.2 课程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的知识和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要正确掌握陶艺制作技法和陶艺装饰技法,创造出新颖别致、具有创造思维的作品来。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有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人才。3.3 课程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多了解传统陶瓷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现代陶艺的产生和发展。并通过对工艺方面的讲解及辅导实际操作,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的能力。
3.3.1 通过世界古陶瓷的产生、发展及中国陶瓷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对世界贡献的讲解,使学生对传统陶瓷及科学知识能有所了解。3.3.2 通过对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陶艺发生、发展以及在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中定位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陶艺,其现状及学习它的意义。
3.3.3 初步了解陶艺的材料、工具、设备、工艺(包括泥料、釉料、各种成型工具、窑炉、练泥设备、干燥设备、成型、装饰、烧成等)
3.3.4 了解传统陶瓷的成型工艺并基本能掌握现代陶艺的主要成型手段: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以及陶瓷烧成对坯体、釉料的工艺要求等。
3.3.5 对机械的操作与运用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安全规则后才能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能操控练泥机、泥板机、拉坯机、泥条机等基本陶艺设备。
3.3.6 泥料中水份的控制是成型的关键,在三周课程的学习后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这一要领。
3.3.7 传统的拉坯成型不但是使学生熟悉泥性的重要环节、手段,而且也是培养人与机械相互协调的最好方式,要向学生讲清楚基本步骤,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勇于实践。3.3.8 注意示范教学的同时更结合对比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体验到陶艺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综合素质能力: ① 沟通能力 ② 组织能力 ③ 策划能力 ④ 创造能力 ⑤ 表现能力 3.4 课程的特点
课程在现代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陶艺的成型技法,陶艺的装饰技法,窑、釉料、烧成等工艺的同时,着重教授学生运用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制作方法进行陶艺创新设计。课程实践性较强。3.5 教法形式方法
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教学,陶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熟悉泥性,并把握住造型,运用教学互动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教学由课程教学,实地考察,专题讲座和分组协作等几种形式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步骤: 周次 1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现代陶艺的基本理论
作业要求 思考、提问
实地考察教学
到陶艺作坊和陶瓷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用文字写出制作流程
2-3 实践教学、课
学习陶艺成型方法和装饰技法 陶艺制作及技法运用
堂辅导 创新设计、教创新理论及对国内外优秀陶艺作品赏富有个性、新意、创造4 学总结 序号 实 验 名 称 1 机械练泥 2 手工练泥 3 拉坯成型 捏塑成型 5 盘筑成型 6 泥板成型 7 粘贴装饰法 析 内? 容? 提? 要 了解机械练泥是经过真空练泥机练制,练出的泥
密度大、粘性好 掌握:a.羊头式练泥法
b.菊形练泥法 运用拉坯工具制作出作品,掌握手与泥的协调性,上下内外的默契感 掌握对泥性的理解以及造型表现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掌握泥条制作和泥条之间连接是制作的关键,对制陶者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了解泥板成型效果特殊性,能制作出多种肌理效果,视觉硬朗、变化丰富,可做大型壁画
掌握粘接时坯体的强度,粘贴法效果直接并富有
立体感
性的草图并制作成品
每组 实验 开出
人数 属性 要求 2 1 验证 选做 2 1 验证 必做 8
验证 必做 1 验证 必做 1 验证 必做 1 验证 必做 1 验证 必做
实验学时8
平态的坯体上,雕上图雕刻装饰法 案,表现效果直接,斜刀
刻法最为充分 1 验证 必做
在坯体较软的时候,用工刮刻装饰法 具在坯体、刮刻出需要的纹样,效果自然 1 验证 必做
掌握坯体的强度,用锋利的刀把坯体刻透镂空方透雕装饰法
式来表现图案,富有古典
装饰性 1 验证 必做 施釉法
了解施釉的四种方法:①浸釉法②淋釉法③喷釉
法④画釉 1 验证 必做
运用多种多样的技法,混12 综合成型装饰法
用在陶艺创作过程 1
综合设
必做 计
每个单元中安排作业一到二件,并由教师点评或自我评论、学生互评,活跃学生思维,增加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安排如下: ① 理论知识讲授;
② 作坊及陶瓷公司观摩,并写出制作流程报告; ③观看录象、资料; ④ 陶艺成型制作 ⑤ 陶艺装饰技法运用 ⑥学生作业讲评; ⑦ 陶艺创新设计 ⑧总结、评分
3.6课堂(含实践)名称(内容)与学时安排: 3.8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8.1 知识点
第一章 陶艺产生发展概论
(一)教学目的:通过对陶艺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陶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陶艺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陶艺的造型特点
(四)教学内容:
1、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2、陶艺造型基础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解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六)思考与练习题:陶艺造型的种类 第二章 陶艺制作工艺
(一)教学目的:通过系统的工艺环节实践练习,使学生认识体会陶艺创作所面临的工艺条件制约因素,解决陶艺创作中引发的工艺问题,并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成型方法、装饰手段和施釉、烧成知识,以更好地为创作服务。
(二)教学重点: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泥条盘筑、筑浆、泥板成型、拉坯成型、印坯成型;浸釉、浇釉、喷釉法,烧成温度的控制。
(三)教学难点: 陶艺成型技法、施釉工艺、烧成工艺
(四)教学内容:
1、系统讲述陶艺发展历史及各种工艺知识,了解材料和工艺特点。
2、了解国内外陶艺的发展动态。
3、基本成型技法练习。
4、基本的施釉与装饰技法练习。
5、烧成工艺的温度控制。
6、各工艺过程可能发生的技术缺陷与解决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解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以教师创作示范形式讲授各个工艺过程的特点。
(六)思考与练习题:
1、异形器皿造型练习作品一件,限用泥条盘筑法,装饰手法自选。
2、任意造型练习作品一件,限用泥板成型法,施釉装饰。
3、印坯成型作品练习作品一件,装饰手法自选。
四、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创意性陶艺制作)70%+平时考核成绩(课外作业及学生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自主学习等)30%
五、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