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共8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指南
一、许可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审批类别:行政许可
许可部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二、设立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附件第372项: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许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第五条:“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三、许可条件
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2.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
3.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 4.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6.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
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四、申请材料
(一)一般材料
1.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为中国公民的证明。包括主要负责人、总编辑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2.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资质情况。包括相关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新闻单位从业证明、相关培训考核证明等材料,具体人员数量应当与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应;
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包括网站总编辑制度、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等; 4.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包括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公共信息巡查制度、应急处置制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以及相关技术保障措施的情况;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5.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报告。由有关部门或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对于申请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的安全评估报告;
6.法人资格、场所、资金的证明。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以及服务场所产权证书、租赁合同等材料复印件;
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书。包括申请表(一式三份),以及对拟提供具体服务形式、服务方案的说明等。
(二)其它材料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除应当提交上述一般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该单位或其控股方为新闻单位的证明,或其主管单位为新闻宣传部门的证明及该主管单位的意见。其中,新闻单位证明包括《报纸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期刊出版许可证》(持有《期刊出版许可证》的,应当以提供《规定》第二条所称“新闻信息”服务为主营业务)等;主管单位意见内容主要包括,说明申请者与该主管单位的关系、就申请者是否符合许可条件提出评估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等。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许可的,除应当提交上述一般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平台账号用户管理规章制度、用户协议范本、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等。
申请者为企业法人的,除应当提交上述一般材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股权相关材料: 1.股权结构图。包括股东名称、股权比例、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等信息。股东为非自然人主体的,须逐级追溯到自然人、事业单位以及国有独资公司, 并就实际控制人情况作出说明。股权结构图需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2.股东证明材料。股东为自然人的,须提供身份证明材料;股东为非自然人主体的,须提供该主体的名称、组织形式、法定代表人等材料; 3.公司章程。包括公司章程及历次修改决议;
4.无外资承诺书。申请者对股权结构图中所有股东均不含外资成分作出的书面承诺; 5.专业机构意见书。律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就上述股权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出具的书面证明,包括验资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材料。
(三)接收方式
1.申请主体为中央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中央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2.申请主体为其他单位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具体信息参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外公布的信息。
(四)接收时间 正常工作日
五、审批程序及时限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主体为中央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中央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地方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地方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其他单位的,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初审后,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批准的,发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审核过程中,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可依据实际情况,约见申请者主要负责人、总编辑,到网站备案地、实际经营地、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等其他相关场所进行实地检查。流程示意图
3.申请主体为其他单位 证照样式: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六、审批费用 此项审批不收费。
七、变更程序
(一)变更要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以下事项,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原许可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1.变更公司章程、服务场所、网站名称、接入服务提供者等事项;
2.变更总编辑、主要负责人、股权结构、互联网地址等事项,或者进行上市、合并、分立;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其中,变更总编辑、主要负责人、股权结构、互联网地址等事项,或者进行上市、合并、分立,导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根据《规定》第二十三条予以处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新增服务类别,应当根据《规定》第六条,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
(二)变更材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1.变更申请书。包括申请变更事项、变更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2.变更事项材料。提交具体变更事项的说明、证明材料,包括变更人员基本情况、资格证书、任免证明,或者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租赁合同等,并加盖单位公章。
变更股权结构的,应当按照本指南第四条要求,提供相关股权材料。涉及上市的,还应当提供有关上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新三板挂牌方案以及战略投资机构有关情况等材料。涉及许可证所列事项变更的,应当提交许可证原件。
八、许可续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按照许可程序,向原许可机关申请续办,并提交以下材料:
1.许可续办申请书。包括前期从业情况说明、本指南第三条许可条件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2.许可证原件。
主管单位为新闻宣传部门的,还应当提交该主管单位的意见。
金三优服-打造中国一流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九、许可注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的,应当自终止服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许可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并提交以下材料:
1.注销申请书。包括注销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十、咨询投诉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咨询投诉渠道
2.各级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咨询、投诉渠道,参看其对外公布的信息。
十一、办公地址和时间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乘车路线:北京市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B口往东50米 办公时间:正常工作日
而要实现互联网正义,就像在物理世界一样,互联网世界需要互联网规则。由于互联网有着特殊的技术特征,即有别于传统的联与通的方式,其享与治的规则也必然有异于传统。如何制定合适的甚至是完善的互联网规则? 20多年来,这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法律课题。由于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这一课题已经造成了一种法律焦虑,考验着人类的法律智慧。
其中, 版权保护与信息共享便是互联网环境下最为突出的法律课题之一。
一、新闻聚合的十字路口
过去的2014年,新闻传媒与版权领域最热门的讨论,应该是有关新闻聚合的话题。
作为一种网络客户端程序的新闻聚合者, 其功能是搜寻、汇集互联网上分散传播的信息内容,集中在一个网络页面上, 供用户阅览。除了节约用户查询、浏览网站的时间和精力外,新闻聚合的优势还有很多。尤其是它能根据用户的自主订阅,或依据其信息需求特征,按时提供且更新个性化内容,并为其创建独特的信息空间、个人报纸。所以,新闻聚合平台备受青睐,并从桌面网发展至移动网。但新闻聚合也带来了激烈的版权之争。
2014年11月 ,西班牙新的《知识产权法》(LPI)在激烈的争议中获得通过。该法变革主要涉及互联网问题, 备受关注的地方是它为内容聚合建立了新规:为保护内容提供者的既有利益,增加了一项新规则,即“聚合者税”(aggregator tax),又俗称“谷歌税”。依此新规, 谷歌新闻等新闻聚合者应向内容来源媒体支付版税。立法获得通过的理由似乎很正当:由链接网站支付经济补偿, 属于内容提供者即媒体不可剥夺的权利。
但这项新规却备受争议。西班牙反对派称其为“一场灾难”。他们表示,新法对于规制链接和盗版不具太大意义,也不会为内容持有人带来经济上的补偿。
新规矛头所向的谷歌公司立即发表声明:“我们对这项新法感到失望,因为我们相信,像谷歌新闻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帮助出版商为其站点带来浏览量。”
谷歌何去何从? 它曾经考虑关闭西班牙的谷歌新闻服务。西班牙新法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在中国,新闻聚合网站也正处于同样的窘境。
今日头条是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 通过搜索与链接技术向移动网络用户推荐其他网站的新闻内容。在深受用户欢迎并迅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同时, 这种便捷的新闻获取方式也招致众多新闻网站的侵权指控。国家版权局曾称,在受理相关投诉之后,已经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同时,搜狐公司还向北京海淀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实施不正当竞争。
与此同时, 针对今日头条的运营方式与法律性质,我国互联网行业、法律界人士从不同层次展开了激烈讨论。至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似乎并未形成主导性意见。
二、聚合:另一种“转播”
显然,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网络新闻行业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其最终的走向也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我们眼下面对的问题无疑是对法律智慧的考验, 而必须做出的选择也会对互联网下一阶段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版权问题上, 传统媒体及不少作者站在了今日头条的对立面。
2014年6月,今日头条获得1亿美元投资,估值达5亿美元! 这一点立即引发公众的质疑。只是新闻“搬运工”的今日头条,其价从何而来? 《新京报》的评论称,“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带来版权保护的恶化”,今日头条“搬运的不仅是新闻,更是版权”[1]。有作者称,“不管法律怎么讲,今日头条的价值总归是建立在他人生产的内容之上, 今日头条从中获益后理当以合理的形式与内容生产者分享收益”[2]。这种质疑所表达的朴素理念,正是版权制度的基础与实质:任何技术利用、行业发展都必须维持相关方的利益平衡。
考察其实施链接聚合的技术特征, 并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先例,可以看出,今日头条对其他网站内容的“搬运”方式难免有侵权之嫌:
其一,就链接的发起方式来看,今日头条并不是单纯或被动提供信息定位的搜索引擎, 即任由用户自己在输入框中自主搜索内容, 而是主动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某种主题的搜索、归类、整理、排行,然后再行分发,包含了一个整理、加工的过程。这种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报刊文摘的做法。并且,传统网络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并被认定为侵权。在华纳诉阿里巴巴一案中, 法院认为, 被告网站对歌曲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类、编排,并提供相关歌曲的音乐盒服务,存储用户搜索到的歌曲链接,进而使用户无须离开被告网站页面即可实现歌曲的试听和下载, 已经超出普通搜索引擎的服务范围。1
其二,今日头条实施链接与聚合的过程融汇了深度链接、加框链接与转码。这些技术造成的综合性效果是,用户经由聚合网页绕过被链网站首页,直接深入到达后者的次级网页;转码并重新加框之后,用户阅览的是设链网站视框下的被链接内容,而被链网页的其他信息如广告等不再显示,周围环绕的可能还有设链网站添加的信息,用户以为其看到的内容是由设链网站提供。即使用户能看到被链网站的名称、域名,明知这是被链网站的内容,但他也知道自己依然停留在设链网站上,仿佛是坐在设链网站的车上,进入了被链网站的景区。总体来说,在用户看来,被链网站的存在似乎可以被忽略不计。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阅览模式容易让人联想到期刊转载。从已有的网络链接侵权判例来看,2008年判决的迅雷案的情形与此类似。法院指出,如果“被告实施了嵌入式框架技术,将第三方网页的框架和内容嵌入在被告现有的网页中”,则难逃侵权责任。而“一般搜索引擎提供的网络服务方式是:用户在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搜索网站根据关联度将搜索结果在网站页面逐条排列显示。……用户点击特定搜索结果后,网络自动弹出独立的第三方网站页面,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网站并不介入用户从第三方网站获取信息的过程”2。
按照所谓服务器标准, 设链网站的服务器没有复制第三方网站内容、不能自主控制作品的传播,而只是以搜寻和链接指向第三方网站, 不构成侵犯版权。但这一标准难免引发争议。3如上所述,设链网站通过加框、深度链接甚至进行转码,已经造成一种有别于普通链接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效果: 用户是在设链网站的空间内点击、阅览甚至下载来自其他网站的内容;而被链网站的内容在被“使用”的同时,其整体利益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眼球就是市场,被链网站难免认为,内容聚合者未经许可“搬运”了它们的内容,也借此占取了它们的商业利益,按照用户的感知, 这与报刊转载、电视转播不是有着相似的效果吗? 所以其要么涉嫌侵犯版权, 要么涉嫌不正当竞争。4毕竟,新闻聚合的这种内容“搬运”虽只是一种虚拟性搬运,却也属于一种特殊方式的使用。
三、尊重内容提供者利益
新闻聚合再次引起有关新闻信息法律保护的老问题:新闻信息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新闻信息企业能否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其利益?
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该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该规定源自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的规定,即著作权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按照著作权法的基本法理,“单纯事实消息”只是有关客观事实的单纯描述,不包含足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并且,事实消息的自由传播是新闻与信息自由这一基本法原则的必然要求。[3]在此意义上,至少就今日头条链接、传播“单纯事实消息”而言,难以指控其侵犯著作权。
在1918年美联社诉国际新闻服务社一案中[4],美国法官发表了有关新闻之版权属性的著名意见。原告美联社与被告国际新闻服务社是两家以收集并有偿销售各类新闻信息为业的机构, 二者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原告起诉称,被告盗用原告已经发布的新闻信息,并提供给自己的信息客户。这场官司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依据法院判决, 新闻信息的版权属性受到了否定———“新闻要素———包含于文学产品中的关于当前事件的信息———不是作者的创作,而是通常属于公共领域的事件的报道;它是当时的历史。不应该假设,当宪法的制定者们赋予国会‘通过保障著作者和发明者对各自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的专有权利,以促进知识和实用技术之进步’时,他们的目的是授权给那个可能碰巧是第一个报道某一历史事件的人,让他对该事件的知识传布享有某个时期的专有权”[4]。
但是, 困扰法律界的问题仍然很复杂微妙:其一,新闻消息与新闻文章是不同的,其间如何区分界限? 其二,作为事实消息的新闻虽不享有版权,但以经营信息为主业的企业, 当其信息遭遇竞争对手的大量复制,自身利益因此受到明显损害时,能否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其利益?
在美联社诉国际新闻服务社一案中, 原告美联社虽不能就其新闻消息享有版权, 却依然赢得了官司。法院认为,新闻信息虽不享有著作权,但本案被告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将近100年后, 美联社又一次赢得了一场有关新闻版权的诉讼。
2013年3月, 纽约地区法院对美联社诉融文公司(Meltwater)一案做出了引发争议的判决。[5]美联社授权各类新闻媒体使用其提供的新闻, 同时还提供“AP Exchange”, 允许用户通过关键词和其他元数据搜索来获取内容。被告融文集团以网络搜索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新闻快讯,包括标题、信息来源、导语以及摘要等。美联社认为, 被告剪辑和分享其新闻作品,侵犯其版权。法院认为,被告并非普通的搜索引擎, 它对原稿新闻内容的引用超过了搜索引擎的范围,对美联社造成了经济损失。其中,法院特别强调被告作为美联社竞争对手的地位, 这种地位决定着二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冲突。
该案结果并没有让各方满意。比如,代表新型电子产业的电子前沿基金会就认为, 美联社胜诉必将对创新和言论自由构成消极影响。
四、新闻出版商邻接权的是与非
德国立法者则采取了另一种路径, 为新闻内容生产者创立了一项新闻出版商邻接权。
早在2009年6月第三届汉堡国际媒体对话会上,旨在维护其网上利益的新闻出版商邻接权受到新闻业的青睐,并成为随后颁布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汉堡宣言》(简称“汉堡宣言”)的主题。经过几年努力,德国《著作权法》第七次修订于2013年3月获得通过。
但是,这次制度创新备受争议,至今仍然可以称之为成败难料。
德国立法 机关表决 修正案的 投票结果 是293票赞成、243票反对、3票弃权 ,可见其争 议之大。谷 歌网站以 “保护你 的网络” 为名举行 了一场投票 活动 , 到法案获 得通过当 日 , 支持谷歌 的网民达30万。尤为突出的是,德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研究重镇 马克斯·普朗 克研究所 、德国知 识产权保护 协会 (GRUR)还发表了反对意见书,德国司法部前部长更是斥之为荒谬。[6]
这个法案引发争议的核心在于, 正是为了让传统新闻业者与在线搜索和聚合者争利, 它为前者创设了一项排他性的邻接权。但这项权利有违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它与德国《著作权法》的已有规定,同时也与国际公约和欧盟条约冲突,且被认为有碍公共利益,即新闻与信息自由的实现。
德国《著作权法》第87条创设的“新闻出版者权”与录音制作者权类似:新闻内容生产者即新闻出版者对于为商业目的、公开提供其新闻内容———无论是全文还是部分,享有排他性权利,期限一年;权利客体是定期出版物的新闻内容,包括文本和图片。同时,按照第87条规定,该权利禁止的对象范围被限定于搜索引擎与聚合服务的商业提供者。5
但是,德国《著作权法》第49条已经规定:对于报刊或广播已经发布的有关每日事实或新闻的各类信息,他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复制、公开传播。按此规定,报刊上已经发表的新闻材料,其他任何媒体都是可以自由传播的。新法旧规显然存有冲突。
而德国《著作权法》第49条的规定本是一种国际版权制度惯例, 广泛存在于各国法律与国际公约(如上文所述)。版权制度之所以如此规定,既是版权保护独创性这一基本原则的体现, 也贯彻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原则, 即新闻与信息自由。依据人权原则,新闻与信息自由是一项更加重要的基本人权,其法律价值应该高于版权保护。
新法出台后,德国的谷歌新闻为避免付费,采取了新的版权策略:除非内容提供者事先明确允许,它将不再抓取、推荐其网页内容,这种做法被称为“择入模式”(opt-in)———有选择地链接,实质就是“视沉默为禁止”。而谷歌此前一直采取的策略是流行的“择出模式”(opt-out)———有选择地不链接:如果内容提供商网站没有设置禁止搜索和链接的Robots协议, 谷歌新闻就会利用其爬虫软件抓取内容并予以链接,其实质可谓“视沉默为允许”。
由此来看,德国新法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谷歌新闻掐断其新闻链接之后, 内容网站的浏览量会大大减少。这样,双方无人受益,两败俱伤,更重要的是,广大公众也失去了更便捷的信息通道。这显然不符合互联网的本性。
五、信息自由前提下的利益平衡
网络环境下,新闻内容制作者的利益、在线搜索与传输者的利益、广大受众的利益等,都应该受到保护,不可偏废。这是所有人都赞成的。问题是,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何为?
第一,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设计效果最优的制度规则; 当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时,应重点保障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媒体环境下,信息与新闻自由的价值应该高于版权利益,因为前者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和公共利益, 后者则只是部分人的财产性利益。针对网上新闻聚合引发的版权问题,固然要考虑各种利益的平衡,但平衡不等于平均, 信息自由与版权利益的平衡绝不意味着双方可以“平起平坐”,不能要求各方做出同等的让步和牺牲。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新闻与信息自由,做出让步的,只能是市场主体的商业利益。
这样,在平衡各方利益时,版权法的基本原则不可放弃:单纯性事实信息不能受到版权保护,即使在大规模新闻链接与聚合的场合, 也不应让链接和聚合者为事实信息的使用承担版权责任。德国新法之所以引发激烈争议, 关键就在于它对这一基本原则的无视。
单纯的搜索与链接不属于版权法意义上的传播,不应承担责任。如上所述,搜索引擎与链接体现了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本性,扮演了网上指路的角色,把用户引向其他网站。在此意义上,判定网络服务者责任的服务器标准应该被坚持: 只要一家网络服务者没有在其服务器上复制、存储其他网站的内容,就不应承担责任;而对于缓存中的临时复制,只要它只是为了实现链接功能的便利,没有任何主观性干预,就依然属于合理。
第二,针对新闻聚合,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当专门的内容聚合商通过大规模的聚合获得市场利益,同时采用深度链接、加框链接以及转码技术,超出了单纯的在线指路的功能范围, 使受众感到聚合者类似于传统媒体上的转载或转播, 从而弱化了被链者的市场地位、损害了后者的市场利益,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就值得考虑了。综合上述,可有如下应对措施:
一是新闻聚合属于自由传播,不构成侵权。因为新闻材料不享有版权;聚合的实质只是搜索与链接,聚合者没有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实施复制行为。问题是,聚合链接超出了单纯的搜索与链接,造成了一种网上转播的效果,它利用了被链网站,且无视后者的利益, 并且单纯事实消息与版权作品同时被聚合链接,无法区分。
二是采取德国、西班牙新法的上述做法,为新闻出版者创设一种排他性的新闻制作者权。但这种做法为所有新闻材料提供保护, 被指有违版权法的原则,造成版权法的内部冲突。
三是新闻聚合商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的判断原则是, 聚合商的营利行为是否明显利用了其他经营者、主要是竞争对手的内容资源,并因此对后者的正常市场利益造成了明显的损害。
本文以为,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解决新闻聚合中的利益之争,是一条更为可行的办法。这种路径的优势是,在保障正当经营者的合法利益的同时,不违反信息材料不享有版权的原则;并且,这一办法也可以回避在服务器标准与受众感知标准之间做出取舍的困扰———无论被告是否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复制了原告的内容, 其表面的作为如果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准则,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不过, 不正当竞争的判定没有绝对标准可循,应该采取个案处理的原则。也就是说,具体的新闻聚合商的经营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应由司法机关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就具体案件做具体分析和判断。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依不正当竞争法制裁新闻聚合商,不得有损信息自由。比如,案件被告行为虽然利用了原告的信息资源,貌似所谓搭便车行为,但是如果被告行为对于原告的业务不构成市场替代,不会对被告的市场利益造成显而易见的损害, 就不应轻易认定其为不正当竞争。聚合的功能是将互联网上大量分散的信息聚合在一起, 为受众获得信息提供便利,也推动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这样,聚合本身虽然是一种经营性行为, 但对于大量零散信息的提供者而言, 聚合商与他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会造成后者的市场利益损害6,因而难以认为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第三,与德国的做法相反,本文建议立法为内容提供者获得权利保护创设一项技术措施防链接义务:凡是不愿被链接和聚合的信息提供者,尤其是版权作品的提供者,如欲获得法律保护,应该在其网站上设置一种技术措施, 以防止搜索引擎的链接与聚合;反之,凡是没有设置防链接技术措施的网站,法律上则推定其允许被链接和聚合。
实际上, 通过设置Robots协议来防止链接的技术已经被广泛采用,即上文提到的择出模式,本文建议只是将其法定化, 将防链接措施的采用规定为依法保护的对等性义务。
这种制度可以被视为一种默示许可: 在内容提供商完全可以、但没有设置防链接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应推定其默许他人的链接与聚合。
这种做法可能会引来指责: 凭什么为资源提供者尤其是版权作品的权利人增加如此义务?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反问:在本可、也本该自由传播的互联网上,法律又凭什么要为信息提供者提供权利保护?
一个基本的法理是, 法律保护是需要成本的,法律保护的受益者也应为此支付成本。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知识产权法也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在版权法初期,作品获得版权保护是以其提交登记为条件的。专利法领域一直采取的原则是,发明要获得专利,以提出申请、获得审查并充分公开为前提。在版权法上,立法已经为版权人的技术措施提供了保护,而作为对等,法律也可以向他们提出设置技术措施的义务。
设置防链措施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不会为内容提供商增加太多的义务, 同时却可以大大减少法律诉讼,也符合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生态属性,即有利于信息自由。其最为突出的优势是其巨大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效应: 防链义务在不给防链者带来太大成本的同时, 却能够为搜索与链接业务的法律后果带来可预期性,大大减少法律讼争。
相反,德国新法的做法在让新闻出版商获得一种权利的同时,为聚合商增加了获得事先授权的义务。其结果是,由于获得授权的成本巨大、可操作性不强,谷歌新闻只得放弃以前的择出模式———其自动性的搜索引擎技术会避开那些设有防链措施的网站, 并转而采取择入模式,只选择那些未明确禁止链接的内容。
六、不是结论
新闻聚合是否侵权,是否违反正当竞争,这甚至不是哪一两个案例能给出最终结论的。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就只能调动其法律智慧,不断探索。
解决问题的路径永远都是在因循与创新之间抉择。不妨说,当互联网已经造成传播方式颠覆性变革之后, 今天的法律人越来越感受到超越传统版权制度的必要。为新闻出版商创设排他性权利的做法其实还是因循传统的表现;而诉诸反不正当竞争法,正是对版权制度有限性的超越。而到最后,人们必定要回归法律制度的原点:超越各种局部性、暂时性的利益诉求,重回一切法律制度之基本的价值目标。在信息传播这个大舞台上, 最重要的价值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即实现信息福利的自由共享,而互联网治理也应以此为最高准则。
摘要:从桌面网到移动网,新闻聚合平台备受青睐之际,其利用网络资源的搭便车行为也引发侵权之争。新闻聚合侵犯版权,还是不正当竞争,抑或合理正当?这正考验着全世界法律人的智慧。德国、西班牙立法为传统新闻出版商增设一项新权利的做法,遭遇强烈反对。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与新闻自由的价值应该高于任何商业利益。基于互联网的自由本性,为那些希望获得权利保护的内容提供者创设一项“技术措施防链接义务”,也许是个值得考虑的方案——权利保护是需要成本的。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
互联网信息管理是政府主导下的信息管理。互联网信息管理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关系国内社会的稳定,政府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所以政府是互联网信息管理主体,政府应当承担互联网信息管理的责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一个政府的互联网信息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互联网信息管理,如何更进一步发挥和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参与下的政府信息管理,在认清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政府信息管理的影响下,政府应怎样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因素,构建合理科学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己成为当前政府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概述
互联网的信息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互联网上信息发布流通的管理,在这个特殊的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网络提供商和网民。目前互联网治理的主要方式有网络立法、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技术控制。国家机关、网络提供商和网民这三个方面是互联网信息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各国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就是通过不断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构建自己国家的互联网信息管理体系。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媒体,“既要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要消除其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的政府管制。我国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后,互联网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政府现已初步建立了互联网信息管理框架体系,重视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法律等手段加强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制,提高政府互联网信息监督和控制的能力。其主要特征如下:
1.1以行政法规与规章为指导思想
网络信息法规,是调整信息环境一网络信息生产、转换和消费环境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而言,网络信息法规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网络信息生产、搜集、处理、积累、储存、检索、传递和消费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二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网络信息法律关系涉及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社会生活中全部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政府部门、社会经济组织、各种非营利性组织和公民。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将互联网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国家之一,政府各部门从一开始就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对网络上的活动进行监管。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络的立法绝大多数属于具有政府管理性的行政规章。这些法规和规章对一些具体的重点领域内如新闻宣传、网络交易、网上银行、BBS管理、网上证券、网络安全、及网站管理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做出指导思想和管理实施细则,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详细完整的政府互联网信息管理行政法规与规章体系。
1.2管理倾向以控制为主
我国政府对网络电影电视以“预先批准”的方式进行管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在中国境内包括在境内通过国际网络络的各种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的审批。另外信息网络传播的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和新闻类专题),必须是境内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播放的节目才会得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批准通过。单位或个人申报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必须提交包括下列内容的书面申报材料:节目的内容、类别;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的服务方式;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网址、域名、所链接网站名、电子邮件地址等。政府对在线新闻进行“非倾向性”管制。在我国,不鼓励甚至禁止在线新闻的自编,实施倾向于传统媒体而不是在线新闻媒体的管制政策。虽然我国已建立了逾700个具有独立域名的新闻宣传网站和20多个驻外使领馆网站,但是因为没有编制新闻的权利,发布的信息内容多数传统媒体内容的翻版。
1.3管理模式以政府为导向
由于受传统媒体的管理惯例的影响,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模式强调以政府为导向。我国的媒体行业都是属于国有模式,虽然在近几十年的改革中,我国媒体从国家垄断走向行政垄断,又从行政垄断走向相对自由竞争,并在90年代推行集团化,但我国媒体始终都没有完全摆脱国有体制与行政手段的控制,隶属于媒体之列的网络管理自然也就处于这种行政控制之下。同时,基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及要求,政府在互联网信息管理的作用被强化,权力被抬高,政府在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处于中心领导地位。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政府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各部门多头执政。目前我国对互联网信息的行政管理,通常是由相关的政府部门在传统范围内的向新的监管领域网络引申。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政府互联网信息管理和监督的主体几乎涉及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政府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国家科委、政府新闻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国证监会、机械电子工业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邮电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卫生部等部门。互联网信息管理活动中存在管理部门过多,且效率低下,这对我国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政府互联网信息管理法律对于互联网不良信息界定不清晰。互联网不良信息界定不清、难于界定,政府部门在监管时无法可依,容易出现监管过度或者监管缺失等问题。当前我国政府在相关事件处理中所使用的法律程序、法律依据以及处理结果等很容场产生争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的法律。我国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法律监管,还只是停留在某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部分条款上,并未形成一部真正的网络法律。
2.3对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传播控制失灵
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传播控制失灵。在我国,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上设立网站网页,发布信息,不需要像开办报纸、杂志、电视台那样注册登记取得有关政府部门的许可,也无需像在报刊等传统媒体发表文章时需要经过编辑的蹄选。我国互联网上绝大数信息的产生,都是没有经任何过滤审查的。大量互联网信息爆炸式的产生,使得政府无法像控制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一样对信息的发布进行有效管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在电子空间展开的发散式的网状传播,互联网信息流动的量和速度都在迅速地增长,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人力物力下,政府很难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模和速度进行合适控制。当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控制依然有很多的不确性,在互联网信息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失灵。
3.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互联网信息管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和规章对指导政府各部门管理互联网信息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至今我国仍没有颁布一个完整互联网信息管理的基本法律,使得政府部门在管理互联网信息过程中容易多头行政、无法可依的问题。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当尽快出台一个权威的互联网信息管理法律,协调和统一政府职能部门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通过立法等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的互联网信息管理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卫虽.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2001.
[2]贾斯琪.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执法遇到的挑战.法制与社会,2011(13).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实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第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其中,采编发布服务,是指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制作并发布的服务;转载服务,是指选择、编辑并发布其他主体已发布新闻信息的服务;传播平台服务,是指为用户传播新闻信息提供平台的服务。
获准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的,可以同时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转载服务。获准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拟同时提供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转载服务许可。
第五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应当具备下列许可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二)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
(三)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
(四)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五)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六)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其中,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新闻单位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新闻单位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 依法批准设立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控股是指出资额、持有股份占企业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50%以上,或出资额、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持有股份已足以对企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宣传部门包括各级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广电部门等。
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第六条 根据《规定》第十条,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为中国公民的证明。包括主要负责人、总编辑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二)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资质情况。包括相关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新闻单位从业证明、相关培训考核证明等材料,具体人员数量应当与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应;
(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包括网站总编辑制度、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等;
(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包括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公共信息巡查制度、应急处置制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以及相关技术保障措施的情况;
(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报告。由有关部门或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对于申请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的安全评估报告;
(六)法人资格、场所、资金的证明。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服务场所产权证书、租赁合同等材料复印件;
(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书。包括申请表,以及对拟提供具体服务形式、服务方案的说明等。
第七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除应当提交本细则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该单位或其控股方为新闻单位的证明,或其主管单位为新闻宣传部门的证明及该主管单位的意见。其中,新闻单位证明包括《报纸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期刊出版许可证》(持有《期刊 出版许可证》的,应当以提供《规定》第二条所称“新闻信息”服务为主营业务)等;主管单位意见内容主要包括,说明申请者与该主管单位的关系、就申请者是否符合许可条件提出评估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等。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许可的,除应当提交本细则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平台账号用户管理规章制度、用户协议范本、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等。
申请者为企业法人的,除应当提交本细则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股权相关材料:
(一)股权结构图。包括股东名称、股权比例、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等信息。股东为非自然人主体的,须逐级追溯到自然人、事业单位以及国有独资公司, 并就实际控制人情况作出说明。股权结构图需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二)股东证明材料。股东为自然人的,须提供身份证明材料;股东为非自然人主体的,须提供该主体的名称、组织形式、法定代表人等材料;
(三)公司章程。包括公司章程及历次修改决议;
(四)无外资承诺书。申请者对股权结构图中所有股东均不含外资成分作出的书面承诺;
(五)专业机构意见书。律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就上述股权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出具的书面证明,包括验资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材料。
第八条 根据《规定》第七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拟合作企业的情况。包括该企业基本情况介绍、营业执照等法人资格证明;
(二)拟合作业务的情况。包括合作意向书、合作发展规划、合作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材料;
主管单位为新闻宣传部门的,还应当提交该主管单位就该项业务合作的意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 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可能导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通过安全评估。
第九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根据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要求的,当场或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者应予更正或补充的内容;
(三)对依法不需要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不予受理,并即时告知申请者,退回申请材料;
(四)对申请事项不属于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者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第十条 依法受理后,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按照本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申请者是否符合许可条件、材料是否真实等。
审核过程中,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可依据实际情况,约见申请者主要负责人、总编辑,到网站备案地、实际经营地、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等其他相关场所进行实地检查。
第十一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在规定期限内依法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的,核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根据《规定》第十七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以下事项,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原许可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一)变更公司章程、服务场所、网站名称、接入服务提供者等事项;
(二)变更总编辑、主要负责人、股权结构、互联网地址等事项,或者进行上市、合并、分立;
其中,变更总编辑、主要负责人、股权结构、互联网地址等事项,或者进行上市、合并、分立,导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根 据《规定》第二十三条予以处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新增服务类别,应当根据《规定》第六条,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
第十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申请办理本细则第十二条相关变更手续,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变更申请书。包括申请变更事项、变更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变更事项材料。提交具体变更事项的说明、证明材料,包括变更人员基本情况、资格证书、任免证明,或者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租赁合同等,并加盖单位公章。
变更股权结构的,应当按照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提供相关股权材料。涉及上市的,还应当提供有关上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新三板挂牌方案以及战略投资机构有关情况等材料。
涉及许可证所列事项变更的,应当提交许可证原件。
第十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按照许可程序,向原许可机关申请续办,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许可续办申请书。包括前期从业情况说明、涉及本细则第五条许可条件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许可证原件。
主管单位为新闻宣传部门的,还应当提交该主管单位的意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依法申请续办的,不得继续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原许可证作废。
第十五条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九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转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因业务调整、合并、分立等原因擅自转让许可。
第十六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的,应当自终止服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许可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注销申请书。包括注销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许可证原件。
第十七条 根据《规定》第十九条,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抽查、考核等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监督检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促进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电信监督管理遵循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和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
第六条 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 电信市场
第一节 电信业务许可
第七条 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第八条 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电信业务分类的具体划分在本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列出。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目录所列电信业务分类项目作局部调整,重新公布。
第九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覆盖范围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运用新技术试办《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未列出的新型电信业务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
(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及相应的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相关文件。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8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申请时,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电信网络安全、电信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电信市场的竞争状况等因素。
颁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招标方式。
第十三条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二)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三)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根据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相关文件。申请经营的增值电信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文件。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变更经营主体、业务范围或者停止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颁发许可证的机关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应手续;停止经营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
第十六条 经批准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持依法取得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专用电信网运营单位在所在地区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依照前款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节 电信网间互联
第十七条 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专用网运营单位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
前款所称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是指控制必要的基础电信设施并且在电信业务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能够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的经营者。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非歧视和透明化的原则,制定包括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非捆绑网络元素目录等内容的互联规程。互联规程应当报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该互联规程对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互通活动具有约束力。
第十九条 公用电信网之间、公用电信网与专用电信网之间的网间互联,由网间互联双方按照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进行互联协商,并订立网间互联协议。
网间互联协议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网间互联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自一方提出互联要求之日起60日内,任何一方均可以按照网间互联覆盖范围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协调;收到申请的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进行协调,促使网间互联双方达成协议;自网间互联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协调之日起45日内经协调仍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协调机关随机邀请电信技术专家和其他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公开论证并提出网间互联方案。协调机关应当根据专家论证结论和提出的网间互联方案作出决定,强制实现互联互通。
第二十一条 网间互联双方必须在协议约定或者决定规定的时限内实现互联互通。未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中断互联互通。网间互联遇有通信技术障碍的,双方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网间互联双方在互联互通中发生争议的,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处理。
网间互联的通信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网间互联,服务质量不得低于本网内的同类业务及向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提供的同类业务质量。
第二十二条 网间互联的费用结算与分摊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在规定标准之外加收费用。
网间互联的技术标准、费用结算办法和具体管理规定,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节 电信资费
第二十三条 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同时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电信业的发展和电信用户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第二十四条 电信资费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增值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电信资费分类管理目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经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意见制定并公布施行。
第二十五条 政府定价的重要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政府指导价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幅度,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经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意见,制定并公布施行。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标准幅度内,自主确定资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六条 制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应当采取举行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电信业务经营者、电信用户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节 电信资源
第二十七条 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前款所称电信资源,是指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且有限的资源。
第二十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占有、使用电信资源,应当缴纳电信资源费。具体收费办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二十九条 电信资源的分配,应当考虑电信资源规划、用途和预期服务能力。
分配电信资源,可以采取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
取得电信资源使用权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启用所分配的资源,并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规模。未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批准,不得擅自使用、转让、出租电信资源或者改变电信资源的用途。
第三十条 电信资源使用者依法取得电信网码号资源后,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他有关单位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配合电信资源使用者实现其电信网码号资源的功能。
法律、行政法规对电信资源管理另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电信服务
第三十一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向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服务的种类、范围、资费标准和时限,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电信用户有权自主选择使用依法开办的各类电信业务。
第三十二条 电信用户申请安装、移装电信终端设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其公布的时限内保证装机开通;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原因逾期未能装机开通的,应当每日按照收取的安装费、移装费或者其他费用数额百分之一的比例,向电信用户支付违约金。
第三十三条 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48小时、农村72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不能按期修复或者调通的,应当及时通知电信用户,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月租费用。但是,属于电信终端设备的原因造成电信服务障碍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交费和查询提供方便。电信用户要求提供国内长途通信、国际通信、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提供。
电信用户出现异常的巨额电信费用时,电信业务经营者一经发现,应当尽可能迅速告知电信用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前款所称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三个月平均电信费用5倍以上的费用。
第三十五条 电信用户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足额地向电信业务经营者交纳电信费用;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3‰的违约金。
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30日仍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暂停向其提供电信服务。电信用户在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服务6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和违约金。
经营移动电信业务的经营者可以与电信用户约定交纳电信费用的期限、方式,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迟延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48小时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第三十六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因工程施工、网络建设等原因,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正常电信服务的,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告知用户,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报告。
因前款原因中断电信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相应减免用户在电信服务中断期间的相关费用。
出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电信业务经营者未及时告知用户的,应当赔偿由此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七条 经营本地电话业务和移动电话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向用户提供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等公益性电信服务并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第三十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及时为需要通过中继线接入其电信网的集团用户,提供平等、合理的接入服务。
未经批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擅自中断接入服务。
第三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并可以制定并公布施行高于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的企业标准。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电信用户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电信服务质量。
第四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电信服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或者其公布的企业标准的,或者电信用户对交纳电信费用持有异议的,电信用户有权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予以解决;电信业务经营者拒不解决或者电信用户对解决结果不满意的,电信用户有权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申诉。收到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向申诉者作出答复。
电信用户对交纳本地电话费用有异议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还应当应电信用户的要求免费提供本地电话收费依据,并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协助电信用户查找原因。
第四十一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二)限定电信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信终端设备或者拒绝电信用户使用自备的已经取得入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
(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改变或者变相改变资费标准,擅自增加或者变相增加收费项目;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
(五)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
(六)以不正当手段刁难电信用户或者对投诉的电信用户打击报复。
第四十二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限制电信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二)对其经营的不同业务进行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三)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电信业务或者服务,进行不正当竞争。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应当依据职权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服务质量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第四十四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电信普遍服务义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指定的或者招标的方式确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具体承担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
电信普遍服务成本补偿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四章 电信建设
第一节 电信设施建设
第四十五条 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建设应当接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
属于全国性信息网络工程或者国家规定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批前,应当征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
基础电信建设项目应当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村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四十六条 城市建设和村镇、集镇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有关单位或者部门规划、建设道路、桥梁、隧道或者地下铁道等,应当事先通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和电信业务经营者,协商预留电信管线等事宜。
第四十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电信线路或者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但是应当事先通知建筑物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并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向该建筑物的产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支付使用费。
第四十八条 建设地下、水底等隐蔽电信设施和高空电信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建设海底电信缆线,应当征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依法办理有关手续。海底电信缆线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海图上标出。
第四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遇有特殊情况必须改动或者迁移的,应当征得该电信设施产权人同意,由提出改动或者迁移要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改动或者迁移所需费用,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十条 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不得危及电信线路或者其他电信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可能危及电信安全时,应当事先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并由从事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违反前款规定,损害电信线路或者其他电信设施或者妨碍线路畅通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十一条 从事电信线路建设,应当与已建的电信线路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难以避开或者必须穿越,或者需要使用已建电信管道的,应当与已建电信线路的产权人协商,并签订协议;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协调解决。
第五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阻止或者妨碍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从事电信设施建设和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但是,国家规定禁止或者限制进入的区域除外。
第五十三条 执行特殊通信、应急通信和抢修、抢险任务的电信车辆,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在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各种禁止机动车通行标志的限制。
第二节 电信设备进网
第五十四条 国家对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实行进网许可制度。
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取得进网许可证。
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目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施行。
第五十五条 办理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经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电信设备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认证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申请之日起60日内,对申请及电信设备检测报告或者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审查完毕。经审查合格的,颁发进网许可证;经审查不合格的,应当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六条 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的质量稳定、可靠,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
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应当在其生产的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上粘贴进网许可标志。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获得进网许可证的电信设备进行质量跟踪和监督抽查,公布抽查结果。
第五章 电信安全
第五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五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一)对电信网的功能或者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二)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电信网络等电信设施;
(四)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行为:
(一)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电信业务;
(二)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者码号;
(三)伪造、变造电话卡及其他各种电信服务有价凭证;
(四)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第六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电信安全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障制度,实行安全保障责任制。
第六十一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当做到与国家安全和电信网络安全的需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第六十二条 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电信业务经营者发现电信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明显属于本条例第五十七条所列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第六十三条 使用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内容及其后果由电信用户负责。
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传输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信息的,必须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第六十四条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可以调用各种电信设施,确保重要通信畅通。
第六十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国际通信业务,必须通过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局进行。
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通信,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六十六条 电信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
第六章 罚
则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八条 有本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三)、(四)项所列行为之一,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伪造、冒用、转让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或者编造在电信设备上标注的进网许可证编号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或者有本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项所列行为,擅自经营电信业务的,或者超范围经营电信业务的;
(二)未通过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国际通信出入口进行国际通信的;
(三)擅自使用、转让、出租电信资源或者改变电信资源用途的;
(四)擅自中断网间互联互通或者接入服务的;
(五)拒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在电信网间互联中违反规定加收费用的;
(二)遇有网间通信技术障碍,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的;
(三)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的;
(四)拒不按照规定缴纳电信资源使用费的。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的;
(二)拒不执行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法作出的互联互通决定的;
(三)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网间互联的服务质量低于本网及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拒绝免费为电信用户提供国内长途通信、国际通信、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或者电信用户对交纳本地电话费用有异议并提出要求时,拒绝为电信用户免费提供本地电话收费依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的,处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电信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销售未取得进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的;
(二)非法阻止或者妨碍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
(三)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的。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获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后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八条 有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所列禁止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应当通知企业登记机关。
第七十九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八十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投资与经营电信业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内地投资与经营电信业务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八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一、基础电信业务
(一)固定网络国内长途及本地电话业务;
(二)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务;
(三)卫星通信及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四)互联网及其它公共数据传送业务;
(五)带宽、波长、光纤、光缆、管道及其它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
(六)网络承载、接入及网络外包等业务;
(七)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际电信业务;
(八)无线寻呼业务;
(九)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
第(八)、(九)项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
二、增值电信业务
(一)电子邮件;
(二)语音信箱;
(三)在线信息库存储和检索;
(四)电子数据交换;
(五)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
(六)增值传真;
(七)互联网接入服务;
(八)互联网信息服务;
一、公司概况:
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于1996年10月在东南大学诞生,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用超声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公司从东南大学北平房实验室走向了市场经济的大舞台。
公司在医用超声技术领域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品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率先推出了Windows 3.2和Windows 2000平台的TCD软件,近年来还开发出多深度和多通道,USB接口TCD等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2009年又在国内首家推出了笔记本式TCD,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使用充电电池,且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TCD仪,又一次站在国内TCD制造技术之巅。国外业内人士也感叹中国TCD仪制造技术的发展。
公司积极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分别于2000年8月和2004年11月通过了主管部门组织的GB/T19001+YY/T0287质量体系考核验收,2007年通过了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和YY/T0287-2003 idt:ISO13485:2003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具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具有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一个系列15个型号的《准产注册证》。2009年公司产品将通过欧盟CE认证,取得通向国际市场得通行证。公司始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顾客作为关注的焦点,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公司连续四年被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诚信单位”,目前,产品销售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用户达3000多家,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介绍: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庞大的覆盖面都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一直以来公司都是通过展会和少量专业刊物进行宣传和产品的展示,虽然效果依然不错但显然不能是科进的品牌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公司决定建立自己的网站,主要用于以下目的:
1、展示公司已注册的产品图片和文字说明,让用户能够快捷的获得我公司产品的相关信息,发掘潜在客户。
2、提供公司的概况介绍、发展历程和获得的各项资质证书。使用户能够对公司的实力,产品的安全有效性放心。
3、提供售后服务相关信息,如产品安装使用,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和各地办事处的地址。使顾客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服务。
4、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吸引更多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英文版的企业介绍和产品信息,为让更多国外客户了解科进公司,选择我们的产品提供服务。
三、相关技术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业务的逐步融合正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能够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上网、搜索、下载、网页浏览、手机短信、音视频通话、电子商务、定位等服务, 实现了人类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地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梦想。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想目标是服务的无处不在与无时不在, 即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任何资源。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 不断创新服务技术和服务方法, 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图书馆的理想目标。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利用高普及率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图书馆建立自己的移动服务平台, 可以打破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 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方便灵活的在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上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查询、浏览和获取。这是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是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易操作性
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终端具有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普及率高、个人化等独特的技术和应用优势。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上, 读者只需建立一个账号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终端以多种方式连接到平台上。这样, 既避免了读者需要记住多个系统的登录方式和使用方法的烦恼, 又克服了图书馆网络设备庞大, 无法携带的缺点, 提高服务平台的易操作性。
功能多样性
首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不仅能提供文本信息服务, 还可以提供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服务, 服务的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另外,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不仅能为读者提供简单的查询、阅读服务, 还能提供图书到期提醒、网上付费、移动定位、信息咨询、信息推送等多功能服务。
经济实用性
一方面, 图书馆在建立自己的移动服务平台时, 可以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 不需要自己重建网络, 节约了图书馆单独建设网络设备所需的费用。另一方面,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 以及各移动通信运营商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移动通信的资费标准不断下降,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使用费用也不断降低。
及时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消除了人们在沟通和交流中由于空间中距离造成的障碍。人们可以随时地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使读者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例如, 读者不必亲自到馆, 便可及时获得图书馆发布的最新信息。这既节省了读者时间, 又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及时互动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图书馆海量的数据库资源是图书馆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资源保证, 也是图书馆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进行信息服务的优势所在。目前, 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在图书馆读者群中已经广泛普及, 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 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充分发挥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优势, 不断创新服务技术和服务方法, 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信息服务。
移动定位服务
移动定位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通信网络用户的位置信息, 并在电子地图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相应位置服务。移动定位服务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专门的移动定位系统可以用来对人员、事件和物品进行定位, 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定位需求。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 不仅可以根据读者所处的地理位置, 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 如馆藏资源检索、域名查询以及生活信息咨询等;还可以在显示馆藏地点平面图的基础上, 确定每一本书的具体架位, 并可以在手机终端显示图形化路线图, 帮助不熟悉排架方法的读者快速准确索取文献。
移动搜索服务
移动搜索服务是指图书馆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的学术资源一站式移动搜索引擎, 让读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资源的服务创新。实现移动搜索服务的关键是利用元数据整合技术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及目录系统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及检索系统整合, 将本馆信息资源与区域及行业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整合, 将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整合后的覆盖馆藏内外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资源的一站式信息搜索和资源导航服务。读者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中随时随地查询、检索所需的信息资源。
移动浏览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应用终端功能的不断提升,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建立的移动服务平台, 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和空间距离限制地快速浏览图书馆各种数据库资源和多媒体视频资源。移动浏览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海量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还可以简化读者获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途径, 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渴求, 提高读者满意率。
移动自助服务
读者利用移动终端登录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平台, 随时随地、轻松自由地完成许多以往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才能实现的服务。读者不仅可以方便自由地实现读者账户注册、注销、读者档案管理、馆藏查询、图书续借、预约、借阅证挂失解挂、借书到期提醒、图书馆公告发布、新书推荐、咨询问答等服务, 还可以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读者身份认证及消费支付, 通过手机账户支付赔书费、查新费、复印费、打印费、刻录费和租借费等费用, 避免因费用问题而产生的不便。
实时互动服务
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上可以实现馆员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在信息导航方面, 馆员可以通过短信、网页、电子邮件、语音、视频等交流方式主动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导航服务, 如及时介绍读者所需的数字资源、提供相应的网上资源导航等, 使信息导航服务变得更实时适用。在参考咨询方面, 馆员可以利用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可视化的咨询服务, 交流更加直观、生动、准确且能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在信息推送方面, 馆员还可以根据不同读者需求, 或通过对读者请求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 利用远程服务器主动地向读者提供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各种格式信息。
结束语
摘 要:在这个以大数据为特征和标志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不仅要与互联网做加法,进行深度融合,还要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全媒体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细微化、全方位的服务。“互联网+图书馆”融合的提出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向,论文梳理“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微服务的概念,总结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技术提供微服务的意义,并提出图书馆开展微服务的几点策略,围绕用户需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以期推动“互联网+图书馆”微服务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微服务;大数据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大飞跃,使得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成为可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广,体积越来越小,商业应用越来越丰富,一个“微”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现今图书馆领域对微服务现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微服务在图书馆界的应用与发展。
1 “互联网+图书馆”融合模式的提出
2015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1]。“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技术和成果深度融合于各行各业之中,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腾讯公司马化腾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制造一个新的生态[2]。“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互联网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通过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催生并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微服务的创新与进步,将有助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重构。“互联网+图书馆”体现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上的进步,更是“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为了读者”知识服务理念、思维、模式与创新上的“+”。
“互联网+图书馆”将有助于推动形成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不断创新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3]。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特征和图书馆读者工作实际情况,可认为“互联网+图书馆”的本质是互联网2.0+服务2.0+创新2.0的新服务模式[4],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创新,是推动图书馆发展新服务理念的高度概括。“互联网+图书馆”的融合,就是互联网通过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图书馆的运用,诞生了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阅读APP、微博、智慧图书馆等。“互联网+图书馆”的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创新服务上,必将迎来图书馆新一轮的大发展。
2 “互联网+图书馆”的微服务
2.1 微服务理念
所谓微服务,是指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形式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理念,主要是通过为广大用户提供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服务来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战略优势[5]。“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的应用,促进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进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微博、微淘、微店、微活动、微推送、微服务、微创新等,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将大数据与微服务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即是微时代微服务的到来[6]。图书馆微服务内容是相对于图书馆宏资源而言的,是根据微用户需求所提供的微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包括视频、音频资源,元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等[7]。在“互联网+图书馆”环境下,教与学可以不受任何地理条件和时间的限制,知识传播、获取渠道变得灵活、多样,图书馆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4G网络、手机、ipad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维度的微服务,满足个人工作、学习、娱乐等功能性需求,并建立开放式、网络化、数字化的微服务格局。
2.2 图书馆提供微服务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微信订阅号、微活动、手机MOOC等来开展信息资源微服务,顺从微时代的行事规则,切切实实地开展微服务,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读者[8]。未来这种移动化为服务将会应用到更多的读者工作中,这也是“互联网+图书馆”需要学习运用的地方,着眼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而且省事、省力、迅速。
“互联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微服务,以及构建的微服务公共平台将图书馆微服务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用户,在开发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上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挖掘图书馆的发展潜能。微服务是建立在与用户密切联系的基础之上,它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对用户个人需求数据的采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满足用户个性化、多维度的信息需求,建立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体现了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本质。
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微服务的创新策略
3.1 精选微信息,创建微服务平台
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图书馆纸质文献、电子书、数据库资源、参考咨询服务,微信公众号、用户资源及其他互联网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并通过OPAC与其他图书馆或网站的数据资源进行连接与检索,创新信息资源微服务体系,构建信息资源微服务公共平台,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服务平台,有效地开展信息资源利用培训、入馆教育讲座、馆藏信息资源宣传讲座等形式加强用户有效利用图书馆数据资源。
3.2 处理微数据,微服务个性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媒介、信息内容都趋于微型化。用户每天聊微信、看微博、刷弹幕,各种社交媒体创造的内容是碎片化的,内容中对用户产生直观刺激的广告、视频或植入内容等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微用户。图书馆与微用户之间的互动将更加有深度,“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更加社会化的交流沟通是赢得更多潜在用户的有效方法,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平台将信息资源微服务延伸到手机上,将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在手机平台上实现,主要有: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续借、新书信息公告、图书预约、信息发布与搜集、参考咨询服务、数据库资源查询、科技检索、读者荐书和选书等方面的个性化微服务。
3.3 教育移动化,推送微服务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应不断拓展信息资源微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创新服务模式。在微时代,微服务是一种“短、平、快”的服务方式,微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随机性、即时性、移动性、多样性等特征,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实现需求,图书馆必须主动提供微服务,而且是准、全、精的微信息内容,通过微信订阅号、手机MOOC、云课堂等多种手段推送服务,满足用户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现代化的“碎片化学习法”。利用微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实现对图书馆多层次的优质管理和服务,需要图书馆馆员、教师、学生共同的参与和努力。
4 结论
“互联网+图书馆”的环境,有利于综合利用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维化的微服务,大数据微服务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更应积极了解和融入互联网文化,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人才培养,主动融合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拓展和完善信息资源微服务,探索图书馆建设的新路径,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图书馆”信息资源微服务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7/c64094-26702593.html.
[2]中国经济网.解读: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EB/OL].http://www.ce.cn/cysc/ztpd/2015zt/9gz/bd/201504/01/t20150401_
4997927.shtml.
[3]郭自宽,张兴旺,麦范金.大数据生态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情报资料工作,2013(2):23-28.
[4]张兴旺,李晨辉.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063-070.
[5]林丽.微服务——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J].图书馆界,2014(2):1-3,7.
[6]攀伟红,李晨晖,张兴旺,等. 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63-68,77.
[7]黄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2):78-80.
[8]刘怀兰.图书馆的微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9):74-77.
作者简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推荐阅读:
互联网新闻写作与编辑09-28
互联网服务协议09-11
在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会上的讲话05-31
互联网金融培训、互联网金融课程、互联网金融培训课题10-23
互联网金融培训机构:互联网金融培训平台06-13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模拟试题及答案10-15
移动互联网创业06-23
互联网营销方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