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颗钻石教案(精选8篇)

七颗钻石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在读故事中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交流。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2、幻灯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陪伴我们成长,你知道有哪些动人的童话故事,能向同学们讲讲吗?(生自由讲)

2、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出示课件)这个故事正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看幻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自由说)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如果你得到了一罐水,你最想干什么? 在这个旱灾面前,人人都渴望清凉清凉的水,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也拿着水罐走出了家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出示图片)

二.新课探究

1、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并自由交流。

过渡:小姑娘找到水了吗?她身边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找找吧!读课文2---4自然段。(一)出示自学提示:(现在让我们读读课文)

1、找一找,小姑娘的水罐发生几次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了。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学生自读课文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其他小组有不同也可以进行补充或

更正。

(二)引导学生领会水罐的不断变化的神奇,领悟小女孩的爱心不断升级。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爱的力量: 第一次变化

A.小姑娘一个人出去为母亲找水喝,找了很多地方,她多爱她的母亲啊!同学们找一找描写小姑娘找水的句子并展开想象小姑娘可能去哪些地方找水呢? 出示句子: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实在太累了,你看她睡的多香啊!

(2)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找出神奇变化的句子并读一读。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很神奇呢?)(要是遇上这样的情况,小姑娘当时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突出“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一定是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赐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第二次变化

体会孝心和爱心带来的神奇力量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也突出孝心感动天)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为什么木罐会变银的呢?)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教师板书:爱心如银)第三次变化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为什么银罐会变成金的呢?)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第四次变化:金水罐里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小姑娘也想喝水,但看到过路人,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e.“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教师板书:

爱感天地)

3、齐读这几句话,把它的神奇之处读出来。

4、我们再次回顾水罐的变化:

空木罐

木水罐

银罐

金罐

跳出七颗钻石

5、小结: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景象,到最后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万物将会是一片久旱逢甘露的景象。)这一切都是爱给带来的,学了课文我们有哪些爱的收获呢? 教会我们如何爱 :爱亲人、爱世间一切生灵、爱陌生人

10、总结:老师愿你们的爱心像北斗七星一样普照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三、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

有水

水没洒

变银

变金

钻石、水流

孝心感天

爱心如银

七颗钻石教案 篇2

“你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想吗?”

“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要是这时能下雨,干旱就解除了,人们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多好、多朴实的愿望啊。”———面对干旱,“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大雨下了下来”要比“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星星普照人间”更有现实意义。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

一、充分朗读,体验情感

1. 初读,触发感觉

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难免会碰到个别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课文读起来就显得有些生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默读、轻读等方法感受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当然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正确熟练地读课文时,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这是孩子最自然的、最原始的朗读,无论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还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2. 品读,抒发情感

每篇课文中,都会有一些不容易读的地方,特别是在读法的轻重、缓急、高低、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教师要做重点指导。这些重要的语句往往能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挑出来,指导反复朗读,让不同的学生用自己所体会到的不同方法去朗读,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哪种读法更好些,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3. 全读,领会思想

课文是一个整体,只能读出好的句子和段落来是不完整的朗读。在指导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再次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以及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语气转换等作“引导”。教师可以用手势或“领读”等方法作强调,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点肢体语言。最佳办法就是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调动学生的感官。使用配乐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师和学生习惯音乐一起就读,我觉得应该让音乐起来一小会儿后再读,利用这个时间,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音乐、提前感悟、调动情感,从而很好地把握课文,使音乐和朗读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引导想象,感悟真谛

1. 创设情景,引发情感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有的课文与孩子们生活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如《七颗钻石》这一课,可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在指导学生朗读前,可利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进入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2. 发挥想象,表现情感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七颗钻石》 教学 反思

《七颗钻石》是笔者在江苏南通初中语文优课比赛中执教的一篇童话。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本着浅文深教的原则,在执教这篇童话时以“大作家写的一篇小童话,小童话反映一个大主题”为突破口,在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阅读这篇小小的童话时,通过不断品味、叩击文字,体会到小小的篇幅中所蕴含的辽阔和波澜。唤起学生心中对这份爱的惊诧、共鸣,体会大作家的这份伟大的心愿。在教学中,笔者重点培养学生倾听、想象、深悟三方面的能力。

一.学会倾听,乐于表达,体会文字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倾听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去听懂表达,而是增进彼此交流,提升学生阅读力和表达力。所以,语文课堂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而是在倾听中不断思考、辨析,进而养成语文综合学力。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以认真的倾听促进了建设性的对话,以积极的对话,体会到童话语言的魅力。

师:爱不是空洞抽象的,爱一定是有具体对象、具体行动的。请同学们带着笔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细微之处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一边读一边圈画。

生默读文本,圈画批注。

师:哪位同学把你刚才阅读中的收获和我们分享一下,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注意记录,在评价上一位同学的回答时可以采用这样一个句式:“我同意 同学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 ;或者我不同意 同学的看法,我的看法是 ,理由是 。”

生:我从“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可以看出小姑娘为了帮妈妈找水极度劳累,小姑娘非常爱自己的妈妈。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我从“倒”这个字读出了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十分劳累,更加可以看出小姑娘非常爱妈妈。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 我有个想法想和大家交流,我觉得把“倒”换成“躺”,表达效果好像也差不多,都让人觉得小姑娘太累了。

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理由是:“倒”好像是一下子栽下去了,比“躺”速度更快,更能看出小姑娘当时累到了极点,仿佛身体都不受自己控制了,更可见对妈妈的这份孝心。“躺”让人感觉好像挺舒服的,我觉得这里换成“躺”不好。

师:说得有理,我赞成!

生:我还有补充,我觉得从“赶紧、跑”可看出有了水后,小姑娘内心的焦急,想早一点把水送给母亲。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还有理由补充,我觉得从“抱”这个动词也能体现小姑娘对水的珍惜,想快点把水带给妈妈喝,而且也只有抱着水罐才能跑这么快,才有了下面匆匆忙忙,没看见小狗一下子被小狗绊倒了。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你阅读文本时还注意了上下文的联系,真好,老师给你点赞!

生:我从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读出来母亲很爱小姑娘,把生的希望让给小姑娘。

师:我赞同你的观点,说得真好,不过我想给你提点小建议,我觉得你没有把母亲的话很有感情地读出来,你再来试试,好吗?(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还不够像,母亲快死了,应该是非常虚弱的,他读得好像还没那么虚弱。

师:好,那你来试试。(生有感情地朗读母亲的话,虚弱无力)

师: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借助“我同意 同学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 ;或者我不同意 同学的看法,我的看法是 ,理由是 。”句式,看上去给学生一个框,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会先倾听后表达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倾听中,每一位学生不仅需要仔细听,还要思考、辨析,这样在自己表达时才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又是培养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从文本的文字之中咬文嚼字,既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力。

二.展开想象,读写结合,書写爱的神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所以,语文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将读和写完美融合,以读促写,以写导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力。

笔者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借助想象串联起学生的读写活动,以学生创作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博爱”的神奇。

师:当这股清泉哗哗地流向人间时,地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段话的最后补上你的创作。(生创作)

师:哪位同学想把你的创作读给我们听?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你看,人们有了水之后不停地欢呼、庆祝,小姑娘、母亲、所有人的脸上绽放着最灿烂的笑容,连小狗也不停地摇着尾巴,高兴地走来走去。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你看,水流不断流着,流向大地,流向麦田,流向千家万户,小草重新挺直了腰板,花朵重拾笑颜,五彩缤纷,煞是美丽,草木丛林都重新焕发生机。人们笑着、跳着,一派祥和热闹,小姑娘用手轻轻掬起一捧水,喝上一口,甜甜地笑了。

师:两位同学写得都不错, 这两位同学的创作,你更喜欢谁的作品呢?

生:我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我觉得她在写的时候联系了第一小节,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且他写得也更形象一些。

师:有道理,是谁让这一切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生:小姑娘的爱

师:是啊,一股水流滋润万物,一份爱拯救苍生,爱具有了神奇而伟大的魔力。托尔斯泰称这样的爱为“真正的爱”。

《七颗钻石》是一篇神奇的童话,托尔斯泰借助其丰富的想象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变化,在真爱的感召下,水罐里涌出了水流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情节上的补充,以此激发了学生无尽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带领着学生体会到了博爱的伟大力量,润泽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巧妙拓展,适当延伸,感受真爱魔力

《七颗钻石》似乎是一篇学生一望而知的童话,学生自主阅读便能感受到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如把教学目标依旧定位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的话,教学就过于浅表化了,笔者从学生“一望而知”的阅读初感出发,引导学生对“爱”做了深度的理解。

师:是啊,一股水流滋润万物,一份爱拯救苍生,爱具有了神奇而伟大的魔力。托尔斯泰称这样的爱为“真正的爱”。学到这里,你能联系课文谈谈你对“真正的爱”的理解吗?

生:关爱小动物,对陌生人也给予了关爱。

生:是一种无私的爱。

师:看来小姑娘小小的举动让我们同学内心起了大大的波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托尔斯泰的绝笔之作《生活之路》中的这段话:“当我们关爱他人的时候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求得好处。只有对所有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信仰只有一个——对一切有生命者的爱。”

师:涌出水流,爱拯救了全人类,故事本来也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让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呢?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小组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

【材料1】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的星座,是著名的北斗七星所在的星座。北斗七星在夜晚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材料2】世上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学问——爱他人。

生:表现了小姑娘的爱心不仅像钻石一样珍贵,还像大熊星座一样在黑夜中闪亮。

生:这样使这个童话读来更加神奇,好玩。

生:材料1中说大熊星座具有在黑夜中指示方向的作用,作者希望小姑娘的爱心能够指引人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具有无私的爱,想要更多的人懂得爱他人,因为作者相信爱会唤起爱。

师:是啊,大作家写了一篇小童话,小童话蕴含着大道理。今天,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各种灾难、威胁,这篇童话不仅写给学龄前的儿童、写给你们看的,也写给我们大人看的,希望你们、我们都能得到这份爱的温暖和指引。

教學中,笔者借助拓展阅读,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了文本之后体验不到的“爱的指引”意蕴,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的深度,进而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了重新认知,对《七颗钻石》有了新的阅读感悟,为学生的阅读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原来列夫·托尔斯泰坚信爱会唤起爱,他的一生是宣传爱、追寻爱的一生,他用他的作品去抚慰国家和人民的创伤。而小姑娘便是这份大爱的代言人,把小狗的生命、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生命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学生在教学的引领下,理解了这份真正的爱,揣摩到托尔斯泰的创作意图。

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七颗钻石》的教学,既是一节比赛课,又是一节让自己成长的课,笔者以“倾听”作为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要求,以“想象”作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以“深悟”作为提升学生阅读力的核心,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颗钻石教案 篇4

一、整体回顾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童话,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相机板书:找水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灾的严重 1.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小姑娘为什么要去找水呢?(预设: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大旱灾。)板书:旱灾

2.哪个自然段描写大旱灾的情景?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1)指名读课文,理解“旱”字。

什么是大旱灾呢?点课件——我们看这个“旱”字。(图文变化)你们发现了什么?

强调: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到处找不到一滴水,这种情况就是“旱”。

(2)再读读后面的句子,从那些语句中你感受到这场旱灾的严重。(3)随机课件反红词语。(干涸 干枯 焦渴)(4)指导理解词语

“干涸”是什么意思?(随机出示图片)渴到什么程度才叫“焦渴”呢?(出示图片)3.指导朗读,感受旱灾的严重。

(1)把这些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大旱灾的情景。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评价:他的朗读,是不是让你感受到旱灾的严重呢?)

三、学习找水的过程,理解水罐变化的原因

教师过渡语:就是在这样的大旱灾中,小姑娘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在这个过程中水罐前后发生了几次变化?

(一)自主阅读,感受变化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语句吧。2.学生读句子,教师板书:装满水-银水罐-金水罐-钻石 3.课件出示四次变化的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②当小姑娘在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③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④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器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4.指四名学生再读四句话,你有问题要问吗?

(二)深入阅读,探究原因 1.自读自悟: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变化呢?再读这个两个自然段,用括号圈出变化前的句子。想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试着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2.交流引导

(1)理解第一次变化

① 谁找到了空水罐变成满水罐的原因了呢?

指名读,课件出示: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你找的可真准确。

②随机练笔:我们想象一下小姑娘可能去哪找水呢?(先找两个学生说说),然后课件出示:

她去_____________可惜没有找到,又去____________还是没有找到。③引导体会原因:

师:小姑娘自己渴不渴?(渴)追问:你怎么知道的?(旱灾)(你能够结合上文,联系故事的背景,真棒!)

师:她累不累?(累)你怎么知道的?(昏倒在路旁了)师:她这么渴,这么累,为什么还要去找水?

教师:读到这里,你们知道水罐为什么会自己装满水了吗? 小结:课件出示:因为 ____________,所以空水罐装满了水。(找3个孩子说)

④指导朗读,体会句与句关系

再看这段话,找一个同学读原因,一个同学读结果,我们边听边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女生读原因,男生读结果,再来感受句与句的关系。

小结:联系上文,我体会到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原因。再看水罐的第二次变化。

(2)理解第二次变化

① 谁找到了满水罐变成银水罐的原因了呢?

指名读,课件出示: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添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②引导体会原因:

师:小姑娘渴不渴?此时的小狗渴不渴?(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大旱灾)

师:是啊,当地球遭受到如此大的旱灾之后,焦渴的小姑娘依然用手里的水去拯救小狗时,你们能感受到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么?(善良,有爱心)那你们知道满水罐变成银水罐的原因了么? 小结:课件出示:因为 ____________,所以满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③指导朗读,体会句与句关系

男生读原因,女生读结果。

小结:体会水罐变化的原因不仅可以通过联系上句话,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一段的内容体会到水罐第二次变化的原因。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水罐的第三次变化。(3)理解第三次变化

① 这次银水罐变成金水罐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名读:课件出示:她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②引导体会原因:

师:母亲渴不渴?她为何又要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呢?

那母亲传递给小姑娘的就仅仅是一罐水么?此时的水罐意味着什么?(生命)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大旱灾)

此时此刻面对生与死时,母亲把生命留给了孩子,这是母爱,这是伟大的母爱,这是无私的母爱啊!那你们知道银水罐变成金水罐的原因了么?

小结:课件出示:因为 ____________,所以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③指导朗读,体会句与句关系

同桌相互读原因结果,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老师读原因,学生读结果,再来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小结:体会水罐变化的原因我们还要学会联系当时的环境啊。(4)理解最后一次变化

① 你发现了金水罐是如何变成七颗钻石的么?

指名读:课件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②引导体会原因:

师: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出哪些是描写小姑娘的句子么?

师:为什么再也忍不住?(非常渴,渴到极点)那就在这极渴难忍的时候走进一位过路人,我们想象一下这个人可能是谁?

小结:也就是说无论此刻是谁来到她家,她都会把手中的水给他去喝。此时的小姑娘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爱呢?

课件出示:因为 ____________,所以金水罐变成了七颗钻石。小结:体会水罐变化的原因我们还要学会合理的想象啊。

③指导朗读,体会句与句关系

左右两边相互读原因结果

(三)齐读文本,感情升华

师:没错这就是博爱才能让水罐由金变钻,这也正是列夫 托尔斯泰所要传递的人间钻石般耀眼的大爱,于是 课件出示:

生: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师:这七颗钻石腾空而起,变成了7颗闪烁的星星,他象征的闪烁在人家的永恒之爱。于是

生: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三、整体回顾

这篇童话,我们一起学习了水罐变化的原因?我们是用什么好方法发现这些原因的呢?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联系上文、联系上一句话或是上一段、联系环境、适当想象

四、作业

《七颗钻石》教案11 篇5

《七颗钻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中心校 刘春雷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投影)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干涸 水罐 捡 瞬间 舔 唾沫 绊倒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师(打出大屏幕:flash)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案 篇6

南州小学 张启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3、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重难点 :

1、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布置学生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的语文课我们被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吸引了,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齐读题目),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进入新内容学习前,先来查看上一节课掌握的情况。故事中的这只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板书:木──满水──银──金──钻石)

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中,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品读、领悟内涵──爱是变化的力量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出示相关句子品读)师: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

(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课件展示图片)

师:因为没有水,大地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所以,当时最缺的是什么?(水)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生命)

过渡:是呀,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水呢,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眼看着旱灾将毁灭一切时,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木水罐,要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板书: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展示句子)学生自读。

2、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3、师:在这个漆黑不见五指的夜晚、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小姑娘怕吗? 生: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要挽救妈妈的生命。师:正是一份爱的信念,使她充满了力量。

师:你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她对妈妈的爱?(哪儿、累倒、睡着了)师:她可能到过什么地方? 生:小溪边,大河旁......师: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实在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想像一下,她会做什么样的梦呢? 生:(展开合理想象,自由发言)

过渡: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四)、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汇报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空水罐装满了水,板书:满)

师:谁来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这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师: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孝心使水罐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板书:孝心)

指导朗读: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2 妈妈的孝心。

2、看见这罐清澈新鲜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时想的是什么呢?(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② 多么孝顺的小姑娘呀,她爱妈妈胜过爱自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③ 我觉得这“抱”字,换成“拎、提”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水很珍贵,用“抱”更牢固,不易洒出。)

(五)、讲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这罐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水罐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变化的原因是不是也和爱有关呢?请同学们先快速地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在这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呢?(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回答水罐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给小狗喝?)

小姑娘有一罐水,给妈妈舍得,给小狗舍得,给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无私,这就是。

2、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善心呀!所以生命之神点木成银。(板书:银 爱心)

3、谁体会到了小姑娘这份爱心,来读给我们听听(指名朗读)

(六)、学习第四段:伟大的母爱

师: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你画到得句子。(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生读母亲的话)

1、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

2、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

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亲需要这生命的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这次变化是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创造的奇迹。──你们发现了吗,水罐的奇迹不在于小姑娘一个人,而在于爱的行为。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发生。

3、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板书:金 母爱)

4、齐读这段。

第四次变化(钻石):

(1)神奇的故事还没结束,金罐再一次发生变化,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水流。” ①指名读。

②小姑娘口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③在这种口渴难忍的情况下,门外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过路人讨水喝,你觉得她会怎么做?

忍不住了可还在忍,而且是如此艰难的忍了,为的是帮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

7、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却忘了______。

出示:小姑娘有一颗()的心灵。

同学们啊,爱的心灵就是这样的崇高!因为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友爱,所以:

七颗很大的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⑷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在清流的滋润下,大地出现了怎么样的美丽景象?

(出示图片)那股水流越涌越多,向门外流去,向____流去,向____流去„„ 草儿____,花儿____,树木____,牛儿羊儿____,老人、孩子、小伙„„

5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

三、延伸阅读爱能创造奇迹 最后一段: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路读来,一路想来,让水罐不断发生变化的爱心。(板书:画水罐,写爱心)

虽然爱的内容不同,但爱的意义是相同的,是爱创造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神奇的变化还未停止。老师朗读最后一段。

2、为什么不把钻石留给小姑娘她们,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闪闪发亮的星星象征着爱心。七颗钻石化成了七颗星星,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

你们看,天空中这么多星星,寄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晶莹闪亮,玲珑剔透。

七颗钻石教案 篇7

备课时, 结合教学内容, 我想到了即将进行的品德教学《我们的爱心行动》一课 (学校品德课由语文教师兼上) , 因为这两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了学生相同的人间真理。如果将这两个教学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于是, 结合品德教材这一课的三个活动———成立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制定爱心倡议书、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在行动,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课前, 由班长根据同学们的意愿将全班同学分成“助残”“敬老”“帮困”“清洁”四个爱心小分队, 队内推选出本队队长并制定出爱心倡议书。准备工作做好后, 我布置了“我们的爱心小队在行动”的活动作业, 并告诉同学们, 上课时会根据活动情况及感受评选出“爱心小天使”。于是, 同学们按照计划, 以事先分好的小队为单位, 到敬老院、聋哑学校、车站、广场展开了活动, 并将活动经历及感受及时地写到了自己的日记里。

上课时, 我让同学们分组交流活动后的感受, 并在组内推选一名最优秀的同学参加班级“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最终, 有两位同学以活动时表现突出, 交流时感情真挚而被公认为班级“爱心小天使”。此时, 班级同学非常激动, 都纷纷表示要随时伸出一双手,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声中, 我出示了《七颗钻石》一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表面上看内容浅显, 很好理解, 但它的内涵却较深。不过有了前边的“系列活动”作为强有力的基础, 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以及教师的引导下, 很轻松地感受到了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懂得了我们应该关心别人, 用爱心对待生活。

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自我感觉很不错。正当我准备结束这一课时, 一名同学把手举了起来, 说:“老师, 我也有爱心, 我也经常帮助别人, 在这次‘我们的爱心小队在行动’活动中, 我帮助了4位老人打扫卫生, 他们还夸我打扫的特别干净, 可我怎么得不到钻石呢?”她这一问不要紧, 全班马上炸开了锅。有的说:“你做的都是小事, 当然得不到钻石了。”还有的说:“这是童话, 跟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此时, 我心中“咯噔”了一下。孩子们确实将自己的生活与美好的童话混在一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回答表面上看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细想却缺乏说服力。可我又该怎样跟单纯的孩子们解释呢?只是片刻, 我有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不过, 我没有急于说出, 而是追问学生:“就是呀, 这次活动, 大家都做了好事, 奉献了爱心, 可我们怎么没有得到钻石呢?”此时,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过了一小会儿, 我提醒道:“我们虽然没得到钻石, 但我们也有收获呀!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会得到别人的感谢。”“会感觉很快乐。”……同学们纷纷说着。这时, 王莹同学站了起来:“老师, ‘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帮助别人, 我们能收获快乐, 收获幸福, 收获一份真挚的情谊, 这份情比钻石还要珍贵, 她———是无价的!”短暂的静寂之后,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王莹同学鼓起掌来……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七颗钻石 情境 背景 童话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9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一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曲折动人的情节、清晰有序的脉络、丰富神奇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并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课题和故事的结尾凸显了童话的象征意义: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钻石和星星一样晶莹闪烁,珍贵而永恒,超越时空,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左右结构的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唾沫、涌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水罐一次次的变化,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情景导入。(大屏幕出示星空图片)

你们瞧,夜晚的星空,是那么浩瀚,那么璀璨。小时候,我最喜欢望着星空,听奶奶讲故事。瞧,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看,这北斗七星像钻石一样闪耀,它的背后有一个神奇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教师板书时强调:“颗”是“颗粒”的意思,右边是“页字旁”。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过渡:《七颗钻石》讲了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

1.初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钻石 焦渴 水罐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唾沫 涌出 新鲜

累 竟 哀 凑 咽

指名认读,正字正音。

(2)(教师出示“咽”的生字卡片)这个字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yàn。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李红被妈妈训了一顿,呜咽起来,咽到咽喉的食物全吐了出来。”(指名读)

(3)(出示“唾沫”的生字卡片)这两个字不容易读准,读音是tuò和mò,如果把这两个字连起来,要读tuò和mo。“沫”单独念时读第四声,在“唾沫”这个词里,要读轻声。(指名读)

(4)齐读本课含有“凑”字的句子。(出示语句,标红“凑”字。)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两个“凑”意思一样吗?(出示字典中的解释,选择义项。凑:①聚集;②接近。)你认为这两个句子分别该选哪种解释?

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

(5)写字指导,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写字要领,学生书空。

“凑”字左边两点水,右边是“演奏”的“奏”。右边的“奏”横画左低右高,中间一横最短,下面是“天”,最后一笔捺要变点。

过渡:“唾沫”这两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好看?

交流:“唾”字的“口字旁”写得小一些,高一些;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横画间隔均匀。“沫”字注意右边“末”字上横长下横短。

过渡: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里再读一读,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

三、聚焦背景,感受旱情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

2.创设情境,体悟灾情。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3.朗读体悟,感受旱情。

你从哪句话看出这是一场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你又从哪个词看出这是一场大旱灾?(“所有、都、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这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什么?(十分缺水、水的宝贵、旱灾严重)

谁来读出旱灾的严重?(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旱灾场景,就可以读得动情。

小结:真是一场可怕的大旱灾。

四、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过渡:在这大旱之年,有位小姑娘深夜出门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在小姑娘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

1.再读课文,感受变化。

走进2-4自然段,看看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2.通读课文,梳理线索。

指名逐段读课文,教师列出提纲。(教师相机板书)

水罐变化: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3.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根据教师的板书内容,你能完成填空吗?

地球上发生了                           。

一个小姑娘             ,累倒后醒来,水罐            ;小姑娘把             ,水罐              ;妈妈把             ,水罐               ;小姑娘把              ,水罐              。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指名说)

小结:把文中的重点词句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感受神奇,体会孝心

1.话神奇,谈印象。

师:在水罐一次次的神奇变化中,哪一次变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教学。)

预设:学生觉得水罐第一次变化很神奇,印象最深刻。

3.走进“为母找水”的情节。

过渡:让我们走进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由空变满这一情节。

4.感受神奇。

(1)你从哪儿感受到神奇?(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抓住关键词,体会神奇变化。

课件出示句子2:“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竟”表示小姑娘对这神奇的变化感到太意外了。)

5.体会孝心。

(1)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让我们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齐读)

(2)联系上文,加深理解。

小姑娘这时出门找水,也许找不到水。为什么?(学生回答)

过渡:可小姑娘为了救生病的妈妈,却毅然决定拿着水罐出门找水。

(3)想象情景,补充说话。

小姑娘会去哪儿找水?结果怎样呢?(指名说)

说话练习:

她来到                   ,但                     了;

她来到                    ,但                    了。

是啊,她去过很多地方,脚磨出了水泡,双手被岩石划破了,衣服被荆棘割破了,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仍然没有找到水。小姑娘太渴了,太累了,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怎样的美梦?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们的想象力,创造神奇的梦境吧。

(4)补充情节,创造神奇。

出示:小姑娘梦见                                         。

交流:学生说出各自想象出来的梦境,教师随机评价。(小姑娘的孝心感天动地,创造了奇迹。)

(5)抓关键词句体会孝心的可贵。

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有了水,小姑娘高兴吗?文中哪个词表现出来?(喜出望外)你们有喜出望外的事情吗?(指名说)请读出喜出望外的感受。(指名读、评价读)

六、学讲故事

1.自由讲故事:请大家试着讲一讲“为母找水”这一片段,大旱灾部分也要讲出来。

2.指名讲故事。

七、课堂小结,质疑思考

1.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水罐的变化中,感受到童话故事的神奇和小姑娘感天动地的孝心。

2.质疑:水罐由空变成了装满水,从木头做的变成了银的,后来变成了金的,最后还跳出了钻石,你发现了什么?

3.思考: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小姑娘一次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

上一篇:草坪标语幽默下一篇:灯塔的自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