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食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共16篇)
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省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季节。八月份以来我省已经连续发生数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特别是亳州、蚌埠等地发生了霍乱疫情,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现就做好夏秋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针对当地食品安全工作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卫生安全。
二、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夏秋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 1
品安全事故处理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环节的监管工作,加强对禁用农药和兽药的生产使用监督检查,强化对畜禽疫病监管。质监部门要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作,加强对乳制品、熟食制品等夏秋季高风险食品的监管。工商部门要做好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工作,依法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和过期变质食品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做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工作,重点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中供餐单位的监管,在各学校新学期开学之际,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三、快速反应,依法处置食品安全事故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积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反应迅速、处理得当,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立即依法采取行政措施,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到位。同时,对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畅通渠道,规范报告食品安全信息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食品安
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皖食安办〔2009〕1号)文件要求,健全并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机制,畅通报送渠道,落实报送责任,确保及时、客观、准确的报送食品安全事故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满、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不得毁灭有关证据。对造成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开展宣传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履行其食品安全责任,督促其遵循良好的操作规范,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群众注意夏秋季饮食卫生,切实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 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
各省 (区、市) 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对新建和改 (扩) 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 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 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 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 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 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
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 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 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 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 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 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 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 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 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其暗自收购, 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 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
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 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 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 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 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 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 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 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 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 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
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 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
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 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 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 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 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早消除隐患, 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 切实提高检验效率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一调配检验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 不得事先告知企业,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 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 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
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 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 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 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 完善进货查验制度
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 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 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 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 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 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 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 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 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
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 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 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 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
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 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 强化流通环节监管
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 明确监管责任人, 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 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 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
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 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 统筹协调有关部门, 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 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 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 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 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 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 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 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 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 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 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 加大惩处力度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 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 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 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 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 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 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 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 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 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 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 严肃追究责任。
(三) 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 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 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 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总体要求(略)
二、优待项目和范围
优待对象为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地可因地制宜,在本意见基础上合理确定优待对象和优待标准,率先在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方面实施优待,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拓展优待内容和范围。常住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享受同等优待。
(一)政务服务优待。
1.各地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时,应对老年人予以适度倾斜。
2.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补贴标准由各设区市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
3.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失独、高龄老年人人住。
4.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力‘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先帮助解决生活长期不能自理且经济闲难的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5.各地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时,要优先照顾贫困老年人,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6.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在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7.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并就办理事项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进行询问,对代理的要严格审查代理人资格。
8.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
9.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
10.对有老年人去世的特殊家庭,减免其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二)卫生保健优待。
11.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卜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识宣传,开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预防控制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设立家庭病床。
12.鼓励设立老年病医院,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老年病科。
1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和优先优惠服务。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开设专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导医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挂号(退换号)、就诊、转诊、综合诊疗提供便利条件。
14.鼓励各地医疗机构减免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贫困老年人诊疗费。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15.倡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服务。
16.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三)交通出行优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客运,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18.交通场所和站点应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立等候专区,根据需要配备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对于无人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给予特别服务。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为老年人提供票价优惠,鼓励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乘坐免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覆盖全体老年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优惠办法,对落实老年优待工作的公交企业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0.各级政府要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倡导老年人自身投保其他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应对参保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按规定及时、足额理赔。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座席数10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22.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等建设标准,重点做好居住区、城市道路、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23.公厕应配备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并对老年人实行免费。
(四)商业服务优待。
24.各地要根据老年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
25.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暖气、燃气、通讯、电信、邮政等服务行业和网点,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和优惠服务。
26.金融机构应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設置老年人取款优先窗口,并提供导银服务,对有特殊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务或上门服务。鼓励对养老金客户实施减费让利,对异地领取养老金的客户减免手续费。对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或购买金融产品的老年人,应提示相应风险。
(五)文体休闲优待。
27.各级各类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老年人免费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
nlc202309031249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对老年人优惠开放,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体育需求,适当安排而向农村老年人的专题专场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
29.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应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优惠服务,安排一定时段向老年人减免费用开放,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文化体育服务项目。提倡体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机构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体质测定,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水平。
30.提倡经营性文化体育单位对老年人提供优待。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为老年文艺体育团体优惠提供场地。
31.公园、旅游景点应对70周岁以卜^老年人实行门票免费、60~69周岁老年人实行门票优惠,鼓励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对老年人给予优惠。
32.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教育资源要对城乡老年人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应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给予学费减免。
(六)维权服务优待。
33.各级人民法院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受理、及时审判和执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成立老年人维权法庭(或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审理各类涉老案件。老年人因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人身伤害事故赔偿金等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需要先予执行的,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34.司法行政机关要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降低老年人经济困难标准,将更多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设置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努力推行法律援助联系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和手续,为老年人就近、快捷咨询、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条件,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35.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优惠服务。
36.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社区)基层组织对涉老纠纷案件要共同参与调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三、组织实施(略)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陆续遭受洪涝灾害,暴雨导致山区出现严重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些学校校舍被冲毁,围墙倒塌,教学设施损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有效遏制校园安全恶性事故发生,确保全县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十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十部委《办法》的有关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监、新闻出版等部门对学校安全具有监督管理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具有组织实施直接责任;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一把手”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所属学校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分管领导在其分管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所属学校安全工作承担相应责任。各单位要进一步修订涉及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安全工作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
三、仔细排查,消除隐患
(一)切实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和使用。县建设、国土、安监、教育部门及各学校近期要立即对学校的校舍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以下方面:建设年代久远的危旧校舍,土木结构校舍,简易搭盖校舍和无资质单位设计、无资质单位施工、无竣工验收等“三无”校舍,地处山坡、河岸边界校舍和利用挡土墙做基础、可能遭到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袭击的校舍,校外租赁、合作办学用房等非产权建筑,学校实验室、药品库等易燃、易爆校舍,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聚集,易发消防安全事故的校舍,在建项目的深基坑开挖、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大型起重设备安拆和简易工棚等建筑施工现场。排查工作要求做到“一个不漏网”,彻底消除学校校舍安全隐患。
校舍建筑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停止使用,组织人员撤离,进行安全防护,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并经有关部门鉴定确属无加固价值的校舍,应履行报废手续,尽早予以拆除;具有加固价值的校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加固设计、改造施工。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凡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改造的校舍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科学建设,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委托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理;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二)切实做好高温、汛期安全稳定工作。最近,我县反复出现高温天气,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关注天气状况,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做好相应的防灾监控、预警工作。要严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学生游泳管理。水利、建设等部门及乡镇、村社要根据各自管理的范围,在河渠、塘堰、水库等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各学校也要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立“严禁学生私自下河、塘、堰、水库洗澡游泳”的警示牌或警示标语,防止发生学生淹亡事故。凡未落实上述要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者,按照责任倒查等程序予以查处和责任追究。
(三)进一步做好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县教育、公安、交通、建设等部门要把做好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工作配合,共同构建确保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长效机制。各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校车统一标识和安全技术检验的各项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最近,临沂第 19 中学突发学生集体急性胃肠炎事件,经检测发现该校饮用水电导率和菌落总数严重超标。省政府 领导批示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为进一步加 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维护 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要 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专项检 查,严把饮水安全关。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加大 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饮用水安全责任 制,健全水质送检制度、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饮用水 污染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制订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档案,健全师生生活用水 安全保障机制。二要加强学生饮用水管理。使用自备水源供 水的学校必须保护好水源,切实加强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测水质,防止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使用二次
供水设备要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应向学生提供自烧开水或桶 装水,保证学生饮用水的安全。三要加强饮水安全宣传教育。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用水安全知识专栏、板报,教育学生 使用符合卫生及食用标准的容器盛水,做到不饮用生水、不 饮用水源不明的水、不与其他人共用容器饮水,并定期清洁 容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和能力。
二、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 监督检查。一要加强对学校饮用水安全监督工作的组织领 导。将饮用水卫生安全纳入“健康山东”建设和“卫生计生 服务监督年”活动,作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放心行动”、“健康校园行动”和学校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对辖区学校 饮用水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二要突 出监督重点。重点检查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自备水取得卫生许可证和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情 况,分质供水的水处理设备获得有效卫生许可批件及滤芯的 更换情况,水质监测情况,基层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责情况 等。三要强化问题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下达 监督意见书,督促搞好整改,严格落实各项卫生安全制度和 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肃查处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 准的行为和各类危害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切实 维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餐 饮用水监督检查。一要严把学校食堂许可准入关, 学校食堂 餐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提交符合生 活饮用水标准要求的水质监测资料。二要全面检查学校食堂 餐饮用水来源,划片包干,明确责任,对辖区内每一所学校食 堂进行检查,准确掌握学校食堂餐饮用水来源并记入监管档 案,对不符合餐饮用水要求的要立即督促整改。三要将学校 食堂餐饮用水卫生情况列入学校食堂季度监督检查内容,每 次检查要查看学校食堂餐饮用水的检测合格报告,学校食堂 餐饮用水要列为监督抽检的重要食品原料,必要时进行专项 抽检。
四、加大信息报送和部门联合执法力度。要严格信息报 送制度,一旦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各相关部门要在2小时 以内层层上报,及时续报。对瞒报、迟报、漏报,以及失职 渎职、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各级教 育、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在近期集中组织开展 学校饮用水安全专项检查,搞好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有关情 况,形成监管合力。对各地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联合组织检查,并将检 查结果向全省通报。
省教育厅
省卫生计生委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5年3月29日
【发布日期】2003-05-25 【生效日期】2003-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和经贸、煤炭管理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进入二季度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4月8日黄菊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精神,在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煤矿安全整治、防范事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煤矿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5月13日至5月24日的12天中,接连发生3起煤矿特大事故和2起特大事故险情:5月13日,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国有重点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6人;5月19日,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富东煤业有限公司(国有地方矿)发生透水事故,33人被困,后经全力抢救全部脱险;5月20日,山西省临汾地区安泽县永泰煤矿(无证非法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5人;5月21日,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永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基佐煤矿(国有地方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4人;5月24日,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安里煤矿(乡镇有证矿)发生透水事故,15人被困,目前正在全力抢救。特大事故接连发生,反映出一些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严,经贸、煤炭管理部门督促检查不力,一些煤炭企业未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效益的关系,重生产轻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管理工作松懈,安全措施不落实。同时也反映出对煤矿安全执法力度不够、对事故查处不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这一苗头和倾向,各地特别是重点产煤省区必须本着对人民生命负责的精神,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尽快加以制止;各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也要通过明察暗访、严格执法、严厉追究责任等措施,真正把监管责任落实下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上升的势头,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力抗击“非典”的同时,继续扎实有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煤炭工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一方面,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把防控“非典”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另一方面,决不能放松安全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切实把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位,把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做实,为夺取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各省(区、市)安委会要组织经贸、煤炭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真分析本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4月8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精神,按照5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话会议要求,继续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一是要求国有煤炭企业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要切实抓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坚持做到“六不准”:不准超通风能力生产;瓦斯超限不准作业;无风电、瓦斯电闭锁的不准掘进;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无瓦斯抽放系统不准生产;采区接替不准违反有关规定,随意并巷减尺;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佩带自救器的不准下井。二是要求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对所属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抽查,抽查覆盖面不低于50%。三是各省(区、市)安委会要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煤矿安全生产督查组,对重点产煤市(地)、县(市)和重点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督促检查,抽查覆盖面不低于30%。重点督查地方各级政府对煤矿安全监管的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煤矿安全整治是否深入;是否存在已关闭非法煤矿死灰复燃问题;是否存在国有大矿超通风能力突击生产问题。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强硬措施予以纠正;对非法生产的小煤矿,坚决依法取缔、并强制予以关闭。
三、对发生特大事故的市(地)坚决实施停产整顿。各省(区、市)安委会,要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事故隐患严重的市(地)或县(市),采取停产整顿措施。特别是对今年4月1日以来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含3起特大事故险情)的市(地),要责令其辖区内所有煤矿停产整顿,认真整改事故隐患,经市(地)人民政府验收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这些市(地)是:贵州安顺地区、贵州六盘水市、河北邯郸市、湖南娄底市、山西临汾地区、山西晋中市(发生了特大事故险情)、安徽淮北市、云南丽江地区、河南洛阳市(发生了特大事故险情)、河南安阳市(发生了特大事故险情)。国务院安全生产检查组将对这些市(地)停产整顿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加大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除留1名负责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外,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律带队深入下去进行煤矿安全监察,局机关公务员至少抽调一半深入一线进行煤矿安全监察;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除留值班人员外,一律分片包干,深入煤矿进行执法监察。要重点监察“一通三防”、防治水和以风定产措施的落实情况,打击小煤矿非法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要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彻底排查事故隐患,特别是对无证非法开采的小煤矿,要依法予以取缔,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于监察所发现的问题,要依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时下达监察执法文书,并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予以落实,如果落实不下去,要逐级向上级地方政府通报,并依此作为追究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行政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认真执行国务院第302号令,加大煤矿重、特大事故查处力度。对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特大煤矿事故,凡已经结案的,要加快落实处理决定;尚未结案的,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抓紧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对于特大事故,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经过两年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仍存在无证非法开采小煤矿的市(地)、县(市),也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在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中,要切实落实有关防控“非典”的措施,保护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各方面有关人员不被感染。
在国务院安全生产检查组赴各地检查之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将组织煤矿安全督查组,由国家局负责人带队,分赴部分重点产煤省(区、市)进行煤矿安全专项督促检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OO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一、加强活禽市场和流通监管。
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强化与公安、交通和工商部门的协作, 加强活禽市场及流通环节的监管。对省外进入我省的活禽, 尤其是广东、浙江、上海等省 (市) 进入我省的家禽要求做到批批有记录并采样检测。密切关注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和农业部疫情通报, 加强对来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省份和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地区活禽及家禽产品的监管, 必要时可采取限制销售、押送回产地或就地强制扑杀等措施;对从已关闭活禽市场的地区调入活禽的要依法予以查处。
二、加大宣传告知力度。
各地要采取召开贩运户座谈会、发放宣传单、上户走访检查等形式, 广泛向当地活禽交易市场的经销户、贩运商宣传禽流感防控知识, 及时通报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监测病毒阳性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等信息, 告知国家防控政策, 禁止贪图便宜从上述地区调入活禽或家禽产品。
三、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
各地要密切关注活禽交易市场的价格、交易量、家禽来源等信息,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报告。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调入的家禽及其产品进行疫病传播风险评估, 及时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信息。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向当地政府提出对策和措施的建议, 按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
四、加强应急值守, 正确引导舆论。
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 一旦发生禽类疫情, 要迅速报告, 规范处置, 防止疫情扩散。要加强舆情监测, 归口信息发布, 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 积极主动地引导媒体, 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3]10号 【发布日期】2003-04-03 【生效日期】2003-04-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京政办发[2003]1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2003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截至3月23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5起,死亡619人(其中煤矿事故11起,死亡261人;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226人),分别比2002年同期上升14%和23%。上述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为了贯彻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号)精神,切实做好本市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首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要从组织领导、工作制度、监管机构和方法手段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紧紧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逐级抓好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情况,对重大问题要亲自抓,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彻底排除,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二、全面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查各类事故隐患,迅速进行整改。这次检查要将危险性较大的企业、交通运输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领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和整治。一是煤矿生产安全,要重点检查小煤矿关闭整顿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坚决遏制非法开采。二是非煤矿山、化工、石油、冶金、建筑和水、电、气、热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要重点检查危险源监控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三是交通运输安全,要重点检查交通运输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运输企业、客运站点对客运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情况,切实加强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和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及时堵塞客运车辆安全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对客运车辆超载、超速、客货混装和驾驶员疲劳驾驶、故障车辆上路、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违规违章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四是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主要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特别是“五一”黄金周之前,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对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网吧、饭店、旅游景点、车站、机场、学校、地下铁道、城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除一切火灾事故隐患。对达不到消防要求的场所,必须停业整顿,限期治理。同时,还要加强对食品卫生情况的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加强中小学生春游活动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三、严肃处理事故,依法追究责任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和《北京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市政府令第76号)等相关法规、规章。对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因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扫黑除恶、惩治腐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打击和严惩违法犯罪活动。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并将检查和整改情况于2003年4月25日前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ΟΟ三年四月三日
各校(园):
近期,全国一些地区接连发生暴力伤人事件和校外人员入校伤害学生事件,社会影响极大。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是仇视社会人员报复社会的目标之一,加之现在正处于中、高考前夕,学生思想极不稳定,易发生学生打架等伤害事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县局就近期学校安全工作要求如下:
一、严格落实门卫准入制度
各校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校园安保工作,要对保安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落实门卫准入制度,对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要进行登记,在得到校内带班领导或值班教师准许进入后,方可准入学校。加强带班领导、值班教师协助保安人员做好学生上下学的安全保卫工作,领导、教师要轮流在上学放学期间进行值勤;农村校点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师生离校后要做好安防措施,决不允许学校、幼儿园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二、严格落实夜巡制度
各校保安人员、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要严格落实夜巡制度,特别是高中、中学、寄宿制小学,要坚持每天对学校的教室,宿舍,伙房等特殊部位要进行夜间巡查,避免外来人员破坏、藏匿、投毒等违法活动。
三、严格落实三级值班制度
各校园要严格落实24小时三级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值班教师值班期间不准脱岗、离岗,不准饮酒,协助保安人员做好学校的安保工作。
四、严格落实校(园)长督查制度
各校(园)要严格落实校(园)长督查制度,校(园)长要按照局文件和通知要求,结合本校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不定期的对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进行督导检查,以更好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本校安全工作。
五、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各校园要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要定期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如学生之间的矛盾、管制刀具、火种、校园及周边环境、校内建筑、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危险部位等。加强对师生进行防汛、防溺、消防、食品、饮水、意外伤害等安全教育,要反复讲,将反复,提升师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六、切实加强防汛、防溺工作。
汛期已到,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做好防汛防溺工作。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安全疏散预案,备齐备足防汛物资,密切关注校内各建筑物的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学生进行防溺安全教育,严禁学生到橡胶坝、池塘、河流等水域游泳;严格规范学生请销假制度,给家长发放明白纸或者《致家长一封信》,防止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七、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工作
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学生上下学、周末、节假日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教育学生乘坐交警部门审核合格的车辆,不坐三无车辆、超员车辆。
八、切实加强管制刀具的清缴工作。
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深入、彻底地管制刀具和其他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物品器械的清查收缴活动。活动要本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不放过一名学生、一处部位、一个细节。要坚持教育先行、清查收缴与教育并重,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入脑入心,自觉接受和参与清查收缴工作。清缴活动还要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进行签字记录、存档备查,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管制刀具清缴活动要实行常态化。
九、严格落实信息反馈制度
各校园要保障信息通畅,遇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严禁瞒报、迟报。
一、充分认识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携带病原体, 如未经无害化处理或任意处置, 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还可能引起重大动物疫情, 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 甚至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 加之个别养殖户、贩运人甚至屠宰加工场 (点) 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甚至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的情况, 直接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把严惩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及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农业部2012年兽医工作要点》也对此做了专门部署和要求。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务必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危害和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做好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二、依法落实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
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规定, 从事动物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的单位和个人是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有关场所应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建立无害化处理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监管责任, 对违法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对于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储藏等环节发现的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 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关于印发<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农医发[2005]25号) 及《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8-2006) 等规定和要求, 做好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报告、诊断及深埋、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检疫和监督执法, 发现有屠宰、经营、运输病死动物或生产、经营、加工、储藏、运输病死动物产品的, 要按《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情节严重的, 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处理。
三、扎实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养殖、屠宰厂 (场)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对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定点屠宰厂 (场) 病害生猪损失及无害化处理分别给予80元和880元的补助, 有力推动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把关, 对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 必须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部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切实做到“四不准一处理”, 坚决杜绝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流入市场, 上到餐桌。各地要加强日常监管, 完善监管记录, 不折不扣地将国家相关补助政策落实到实处。要及时总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创新动物卫生监管机制, 推动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四、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私宰病死猪行为
今年以来, 公安部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活动, 商务、财政、农业等九部门启动了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 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形成监管合力, 提高打击力度。要加强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及加工制售肉制品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案件, 要及时移送并配合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 对查处的病死猪及生猪产品要及时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加强与商务部门沟通, 在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过程中, 严格查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查看无害化处理和检疫设施设备, 检查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情况, 对检查不合格的屠宰厂 (场)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做好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切实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协调争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配套政策和措施
目前, 一些地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与规模养殖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 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欠缺, 有的规模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及散养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经费严重不足, 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无害化处理工作调研, 积极协调, 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等政策和项目过程中, 要进一步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集中建立区域性无害化处理场, 提高对散养户及监管发现的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集中处理能力。要争取逐步将病死畜禽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全面纳入财政补助范围, 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六、进一步加大畜禽健康养殖和动物产品安全消费宣传力度
一、干部力量调配分为三大块:各村防汛工作由各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驻村严防死守,24小时在村指挥协调;全镇防汛工作由镇防指负责。镇设立防汛办,由带班领导坐镇指挥。值班干部住在值班室,保持电话畅通、信息及时传递;其余未包村干部统一编成抢险队,由镇长、武装部长任正副队长,随时待命。
二、镇上腾出一间房子,作为防汛值班室,制齐床铺被褥;固定一部专用电话,固定一辆汽车,筹备好足够的沙袋、铁丝、爆破器材、照明工具和雨具。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预案、防滑预案、水库度汛预案。健全镇村组三级防汛预警网络,明确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制定有关制度规定。
四、在主汛期内,凡县防汛办通知有灾害性天气的,在汛雨时段内,所有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必须24小时吃住在村,指挥协调村组搞好防抢撤等各项工作,确保不发生一例人身伤亡事故;每晚8时前要用所在村的固定电话向镇防汛办报到,并报告工作,对无故不到村的干部按旷工处理,扣发当日双倍工资,对指挥不力、不负责任、应付差使的由镇纪委给予诫免谈话,对因工作失误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五、所有领导和干部在带值班日和大雨日内,一律不得请假和休假。凡带值班一次不在的,罚款30元;值班人员未及时接听防汛电话或者未及时将汛情传达到村的失误一次,罚款20元;凡编为抢险队的干部,镇通知集合时,一次不到的罚款20元。
六、各村支部、主任在汛期内一律不得外出,要全面负责好本村的防汛工作,特别要重视水库、滑坡体、危房、险工险段及五保户、五种人的防汛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人,及时向镇指挥部汇报情况。对不负责任、失职、渎职造成后果的,坚决追究其党政纪直至法律责任。附:
1、防汛抢险队组成名单
2、村级防汛责任人名单中共峦庄镇委员会峦庄镇人民政府二○○五年六月十日抄送:县委办、政府办、县防汛办档
济建质安监字〔2011〕5 号
各有关单位:
目前正值春季,天气干燥且风力较大,全国各地已陆续发生数起山体及森林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严防火灾事故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防火安全职责,落实责任
(一)施工单位应严格履行防火安全管理职责。一是要确定防火安全责任人,成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二是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人员防火安全岗位职责,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措施,绘制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和应急疏散路线图,编制防火应急救援预案;三是要定期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组织消防应急救援演练;四是要定期检查落实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的防火安全措施、设施和器材,排除消防隐患。
(二)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防火安全监理职责。一是要负责审查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审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措施和防火应急救援预案;二是要制定防火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施工现场防火监理工作,重点防火部位的动火或明火作业,应当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三是要督促施工单位对火险隐患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对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二、做好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提前防范、重点监控
(一)板房(尤其是工人宿舍板房)
1、板房芯材必须使用岩棉等不燃材料制作;多层板房的层间楼板应采用钢板,不应采用易燃的木板;食堂、厨房板房应单独搭设;板房的灭火器材应按要求配备齐全。
2、板房用电(1)板房用电线路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供电线路干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 mm²的铜线,进入房间的支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4 mm²的铜线。
(2)板房内的开关、插座、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每排板房必须配置合格的开关箱,箱内的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要与用电线路相匹配。
(3)板房内用电线路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敷设,电线及进户线应穿难燃材料制作的塑料管明敷,电线接头必须进行挂锡、包扎绝缘胶布封闭处理。
(4)严禁在板房内乱接电线和使用碘钨灯、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
(二)外墙保温材料
1、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必须符合《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的规定。
2、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
3、各参建单位要强化保温材料的进场验收管理,除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外,对每一批进场的保温材料都要对其燃烧性能进行抽查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三)密目网及脚手板
1、密目网的阻燃性能必须符合《密目式安全立网》(GB16909-1997)的规定,且必须取得山东省工业产品登记备案证书。
2、每一批密目网进场时,各参建单位要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抽查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3、脚手板宜使用木板,不宜使用竹笆等易燃材料。
(四)灭火器材配备
1、作业层动火处、办公区、临时宿舍、食堂、仓库、临时木工场、油漆间、配电室等防火部位,应严格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2、灭火器必须设置在醒目和便于取用的部位,灭火器应当加强保养,确保处于有效状态。
(五)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管控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必须综合考虑防火要求,明确划分出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区和禁火作业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选址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在建工程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2、易燃易爆物品应当按其性质专库分类储存,库房应采用阻燃材料搭设,并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或高热强光源灯具。
3、对施工产生的刨花、锯沫、木料、竹架板片、油漆、下脚料等易燃、可燃的建筑垃圾或材料,应当及时清理,集中场地临时存放、统一处理,严禁在施工现场进行焚烧。
(六)动火作业管理
1、各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使用明火的范围、时间和危险程序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并严格履行有关审批手续。各级动火作业应当经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审批同意后进行。
2、动火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当清除周围可燃物,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在高处实施电(气)焊接或切割等动火作业时,必须对作业的周围和下方实施防护遮挡,应用防火斗等容器接装火星;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
三、加强宣传培训,完善应急预案
各施工现场要制定消防宣传实施方案,通过开办消防宣传专栏、播放消防警示片、组织现场培训和演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用火用电、扑救初起火灾和火场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从业人员掌握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本领,切实提升建筑工地防范火灾的整体水平。要健全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全员消防意识和防灾救援能力。
四、立即开展火灾隐患排查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施工单位应立即对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应认真落实整改,切实消除隐患。各建设、监理单位要对施工单位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改。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及验收工作结束后,应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各参建单位签字盖章,于4月27日前提交相应安全监督机构。特此通知。
《通知》提出,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各地汛期降雨将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和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汛期档案安全保管工作,针对今年雨量较大,次生灾害多的情况,提早做好各项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通知》要求, 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汛期档案安全保管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 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要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 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使安全防范工作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各级责任人要加强督促检查, 进一步完善有关预案, 组织应急演练,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严肃纪律, 服从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的调度, 加强应急值守, 确保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7-22 来源:
西峡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加强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
根据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现将我县近期学校防汛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各乡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校长是本乡镇学校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汛期要保证24小时开机。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汛期安全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要保证值班室固定电话和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畅通,确保汛期安全信息渠道畅通。汛期发现险情要立即逐级上报。县局安全办电话:69680056、***、***。
2、各学校要通过告家长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做好学生假日安全的监护工作。对没有采取上述有效形式提醒家长做好监护工作的学校,要立即履行告知义务。
3、各乡镇学校对汛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学校及乡镇无能力整改的隐患要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县局安全办及其他相关单位。
4、各乡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要立即成立30人以上的防汛应急小分队,要确保小分队成员在应急状态下随时集
合到位,防汛应急小分队要配备足量的麻袋、铁丝、铁锨等防汛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所需。
5、各乡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要将汛期值班人员名单、值班室固定电话及值班人员的移动电话以书面形式于7月23日前报县局安全办公室。
特此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泾川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泾安委办发„2011‟7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汛期安全生产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汛期往往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高发的时期。各村委会、有关部门要认真汲取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充分认识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超前防范,未雨绸缪。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机关、学校、企业、村,落实到人,确保思想、组织、措施、工作、责任五落实。
二、切实抓好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村委会、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特点,对可能由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和评估,明确重点防范领域和区域、单位,制定隐患治理实施方案,搞好除险加固和隐患消除工作。对于非法违规建设、生产、经
营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砖厂、沙场和经营点,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关闭。要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做好隐患的自查自改,做到隐患治理责任、时间、措施、资金落实。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加大治理力度,及时整改到位,对一时难以整改和正在治理过程中的隐患,要加强监控力度,落实应急预案,针对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汛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抓好工地现场深基坑的检查,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大风、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抓好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等安全检查。做好对施工现场宿舍、食堂、办公室和仓库等临时设施的汛期安全状况排查。加强水电施工边坡治理,严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要重点抓好汛期公路、桥涵保通工作,特别要加强对省干线、县乡公路沿线的危桥、危涵、道路缺口和可能滑坡路段的安全检查。要强化汛期道路、桥梁的养护施工管理,完善规范危险路段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要督促运输企业强化行车安全管理,提前做好特殊路段车辆运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车辆技术状况检查,加强驾乘人员安全教育,严禁超速、超载、疲劳驾驶。
此外,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落实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措施,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尤其要抓好危及乡村、学校、人口聚居区等重要单位(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同时,还要抓好危房、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房、围墙、电力设施等的安全检查。
四、增强汛期生产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水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 (办公室)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切实做好中央财政第2批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工作, 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用, 满足秋冬季农业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需求, 现就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1. 要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目前各地第一批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经基本实施到位, 对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作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秋季农业生产已经陆续展开, 实施好第2批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对进一步拉动内需、加快推进农机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 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 以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 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将第2批30亿元补贴资金的实施工作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头等大事, 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 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实施, 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
2. 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各地要摸清农民群众的购机需求, 在资金分配上要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大、工作规范、进展快的地区倾斜, 向粮食主产县和农产品生产大县倾斜。有关补贴机具种类、补贴产品目录、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 均按《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财发[2008]190号) 有关规定执行, 重点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深耕深松机、水稻收获机等“三秋”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 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继续执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农[2005]11号) , 补贴操作方式和程序不变。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密切配合, 抓紧制定第2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 尽快组织实施。方案请于9月25日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3. 要继续加强政策宣传, 积极营造舆论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公开补贴政策, 让广大农民了解补贴程序、实施方案和补贴目录, 自觉接受农民、企业及社会各界监督。要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成效、经验和好的做法,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补贴政策实施的良好局面。同时, 要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随时了解进展, 动态掌握情况。
4. 要努力强化工作措施, 进一步加快实施进度
秋季农业生产时间紧, 任务重。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协调,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要求, 抓紧组织实施, 加快实施进度。要统筹安排, 组织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做好补贴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认真做好农民申请、审核、供货、补贴资金结算等各项工作, 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将补贴机具供应到农民手中。特别是第1批补贴资金实施较慢的省份, 要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措施, 确保实施进度。要严格落实补贴资金结算时间的要求, 加快补贴资金的结算进度。实施进度和补贴资金结算进度继续按照每半个月报送一次的要求执行。
5. 要不断加强监督检查, 坚决查处违规行为
【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食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09-07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12-10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7-16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2-19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用电管理的通知12-05
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11-09
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11-20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06-14
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工作的通知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