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六大基地 提升旅游品位(通用7篇)
宁海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宁海县将依托丰富的山海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后几年,宁海将以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优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加快基地建设,至2015年形成“一纵二横五区块六大基地”的目的地产品体系。
据了解,“六大基地”包括:滨海休闲基地。以宁海湾和三门湾北岸等区域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滨海休闲基地。未来几年,使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宁海湾游艇俱乐部对外营业,完善海岛观光休闲设施,把宁海湾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成三门湾北岸的蛇蟠涂现代农业园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完善伍山石窟旅游度假区的配套功能;启动胡陈港度假区的规划和招商工作。
温泉度假基地。基本完成温泉四期及深甽镇配套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区观光设施,提升休闲娱乐功能,使温泉成为集会议、度假、高尔夫、SPA、温泉美食、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整合西溪水库、龙宫生态沟、雁苍山等区域的旅游资源,启动梅湖度假村的招商和开发建设,做大温泉旅游产品。
森林养生基地。以浙东大峡谷、东海云顶等旅游产品为重点,拓展空间,完善度假功能,加快推进传统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型升级,形成天河度假中心、野鹤湫、东海云顶、梁皇山等观光休闲基地;开展西部森林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和策划,打造浙东大峡谷森林公园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做大宁海森林旅游品牌。
文化体验基地。加快文化旅游的结合,形成前童古镇旅游区、十里红妆旅游区、徐霞客开篇古道、许家山石头村等特色明显、配套齐全的文化体验产品;提升宗教文化休闲旅游,完善广德寺和慈云佛学院的旅游配套功能建设,推出宗教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编排一场展示宁海整体文化旅游资源或是一期一主题的定位于普通游客、市民的演出,推出耍牙等具有宁海民间文艺特色的节目,在实现动态文化演出和静态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中,促进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乡村旅游基地。结合宁波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基本构建全县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呈现“全县有重点、区域有特点、乡镇有亮点、各村有卖点”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宁海特色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农业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依托景区的乡村旅游点,依托特色村落的乡村旅游点,依托森林资源的乡村旅游点,依托海洋资源的乡村旅游点等。
一、建设旅游基地对内蒙古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
近年来, 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7.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以后, 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14.3%和11.8%。主要原因是能源产业发展基本稳定, 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培育发展。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等特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 旅游业每增加1单位附加值,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单位附加值。2012年我区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为77%, 对餐饮业的贡献率为45%。培育发展旅游业, 是做大我区经济总量的新增长点。
(二) 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煤独大”的特点, 产业结构风险较大。2012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7.1%, 相当于服务业的20.5%, 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旅游业对于做大我区服务业总量, 提高服务业比重, 优化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二是优化需求结构。近年来, 我区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弱化。投资率基本在70%以上, 消费率不足40%, 低于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如果长期低迷, 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必将无法持久。发展旅游业, 可以增加居民消费规模,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2012年我区平均每增加1元旅游消费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0.6元,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营业收入增加0.24元。
三是优化所有制结构。我区非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做大旅游业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 旅游业中的非公经济比重较高, 目前全区非公有制景区收入占景区总收入的57.4%, 高于全区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另一方面, 旅游业能够直接拉动以非公经济发展为主的住宿餐饮、商业网点等服务业的发展。
(三)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扩大社会就业。旅游就业不仅具有容量大、门槛低、劳动密集等特征, 而且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 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岗位, 全社会即可增加5.2个就业机会。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区吸纳就业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2012年全区旅游从业人员数138万人, 其中直接从业人员约23万人, 间接就业人数约115万人。“十五”以来, 旅游产业对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员的贡献达到66%。
二是缩小贫富差距。旅游业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对调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目前我区70%的景区 (点) 坐落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 可以促进财富由相对发达地区富裕人群向相对落后地区贫困人群的转移,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四)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区经济发展以能源、化工、冶金等重型工业为主, 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很大。万元GDP能耗高出全国平均近1倍。近年来, 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对节能减排指标考核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目前这种产业结构状态下, 我区节能减排指标下降空间较小。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的美誉, 发展旅游业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互惠互利。一方面, 与工业相比, 旅游业能耗更低, 污染排放也远远少于工业;另一方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生态建设和保护也是许多旅游景区的重点建设内容。
二、内蒙古具有发展旅游业的需求空间和发展基础
(一) 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世界旅游发展历史表明, 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 将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 消费能力增强, 休闲需求扩大并出现多元化趋势。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 2012年达到6100美元, 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我区均超过了1万美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一方面,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旅游需求比重逐步提高。2000-2010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2.9倍和2.5倍, 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6.9%提高到11.7%。另一方面, 公共假期的增加为人们的休闲旅游提供了条件, 目前我国年公共假期为115天,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规模达到2.27万亿元, 近五年年均增长15.7%, 近三年年均增长20.7%。按照近三年年均增长测算, 到“十二五”末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以上, 五年后达到近6万亿;我区旅游消费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长23.6%, 近三年年均增长22.7%, 照此测算, “十二五”末我区旅游消费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 五年后达到3000亿元以上。
(二)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08-2012年, 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4亿人次, 年均增长14.6%,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26亿人次, 年均增长15.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3.6%, 到2012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
二是旅游产业品质不断提升。一方面, 旅游产品类型增加, 从最初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等观光类旅游产品逐渐开发衍生出温泉、乡村等休闲度假类和文化、商务、体育健身等专项类型旅游产品。全区现有A级旅游区263个, 比2007年增加132个;星级饭店320家, 比2007年增加88家;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5个;乡村旅游5星级接待户18家。11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另一方面, 产业经济效益增加。2012年全区星级饭店实现利税总额2.2亿元, 是2007年6.8倍;旅行社实现利润总额2745.1万元, 是2007年37倍。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增强。旅游业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 民间投资占比大大提高, 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约占旅游业项目投资的3/4左右。旅游业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大大加强, 目前, 我区已经与北京、天津、沿黄九省区、东北三省等省份分别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与俄罗斯、蒙古的边境旅游合作不断深化。
我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产业规模仍然较小。201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各省区旅游业规模实效因子 (主要反映旅游资源向产品的转化程度) 排名情况显示, 我区位居全国第21位。旅游总收入排名全国第25位。经济总量小于我区的云南、山西、重庆等9个省区位列我区之前, 其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均高于我区。
总的来看, 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环境、条件和基础, 虽然起步晚、基数小, 但开发潜力巨大, 可以借鉴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 模仿成功案例, 吸取经验教训, 进行改进创新, 实现旅游业的高起点、高层次、高品位发展。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 打造精品旅游项目
精品旅游项目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要以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 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启动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内蒙古旅游项目储备薄弱, 数量较少, 投资较小, “十二五”期间规划的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投资不足山东、云南等省区的1/10。要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转变发展思路, 组织策划一批资源禀赋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具有特色优势的旅游项目。
二是推动重点景区建设。我区具有辐射带动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景区较少, 目前仅有5A级景区2家 (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 , 且都集中在鄂尔多斯市;4A级景区50家。要按照体现草原文化和北疆特色、区位优势明显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原则, 抓好重点旅游景区建设, 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拉动自治区旅游业的整体提升。
三是开发多元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商贸、体育、工业、农业、口岸经济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丰富提升观光旅游产品, 大力发展度假休闲产品, 积极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
(二) 构建便捷旅游交通体系
在加快和完善自治区铁路、公路、机场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 提高自治区与区外、自治区各地区间交通通达能力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旅游精品线路, 打通主干道通往景区、景区与景区间的连接通道, 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目前, 自治区重点打造的24条精品线路中, 三级及三级以下路段总里程约占1/3。3A级以上景区中, 50%的景区与附近主干道的连接线在三级及三级以下或没有连接线。要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这些道路的改造和建设。同时, 要积极探索旅游支线航空的发展模式。
(三) 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具有规模优势、管理优势、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 能够有效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 激发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 全国许多省市纷纷组建了旅游集团公司, 形成了区域性的龙头企业, 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大型旅游集团。目前我区是全国仍没有形成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少数省区之一。要通过整合、转型、引进等方式, 打造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带动提升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
(四) 培养旅游人才
目前, 自治区旅游教育资源的薄弱, 旅游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 尤其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中高级导游仅占导游总数的2.2%。随着我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人才匮乏的情况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导游缺口较大, 在旅游旺季时既不能满足游客接待需求, 也难以保证导游服务质量。一是支持旅游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和旅游企业培训基地建设, 加强重点旅游盟市的旅游业分级分类培训基地建设。二是探索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目前, 上海、山西、海南等地区都成立了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治区可以借鉴这些地区经验, 以自治区旅游院校为龙头, 以旅行社、酒店、景区、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为合作成员, 按照互惠互利、自愿参加原则, 整合现有旅游教育资源, 组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三是创新培训形式, 实施“名导进课堂”工程, 组建“职业化导游队伍”, 推荐参加重要政务、商务接待和出访活动。
(五) 策划宣传旅游品牌形象
整体品牌的打造不仅能够向游客最生动、直接地传递信息, 而且具有整合全区旅游资源, 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品牌体系的作用。许多省区都通过精心提炼和创意策划塑造了一个体现特色、吸引游客的整体品牌形象, 如“好客山东”、“大美青海”、“晋善晋美”、“多彩贵州”等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 内蒙古还没有一个整体品牌形象。要立足内蒙古美丽的北疆风光、独特的草原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 深度挖掘内蒙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 广泛征集群众对旅游整体品牌形象的想法创意, 精心推出内蒙古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同时, 要加大宣传投入。从各地经验看, 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需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自治区可以借鉴山东省先进经验, 打破传统分散式旅游宣传营销模式, 按照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原则, 整合自治区、盟市、旗县区、旅游企业四级宣传促销资金, 以“自治区补贴三分之一、集中采购节约三分之一、盟市旗县区和旅游企业拿三分之一”的出资比例, 制作内蒙古旅游整体品牌形象, 开展“联合推介, 捆绑营销”。
(六) 完善旅游产业链
南城中心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根据高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南城中心校注重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极大的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使文化育人这一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现将一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制定了详尽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以及本校制定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组织发动,促使全校教职工认真领会精神,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现实意义的认识,从而打造对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以开展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中心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比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各种课内外活动,既搭建个性发展平台,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唐庄小学的“四歌一文”活动,“四歌”即四首学生喜欢的励志歌曲,“一文”即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并将背诵和学唱时间规定为每天的课间操后,六一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以及庞村小学和龙渠的少年太极操,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其次,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同时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全中心校累计投入经费三十余万元,对校园进行了布局调整,硬化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学校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南赵庄小学和汤工头小学在教学楼里,充分利用每一面墙擘进行教育,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分区域、分段教育,低年级区域《弟子规》,中年级区域《三字经》,高年级区域《中华传统美德》,宿舍区《孝道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结合以上内容开展相关的《三字经》《弟子规》《干字文》等诗歌朗诵、书法绘画手抄报评选、讲孝道故事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再次,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城南小学在文化长廊中开辟专栏展示“师生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年级,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习、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可以争取。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提高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使得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又缔造出和谐校同,带动和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飞速发展,让校园呈现出盎然生机。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文化范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 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本文旅游文化品位的概念旨在突出文化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影响力, 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品位必须要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突破口, 这种文化应是一种独特的、富于自我个性的文化。这将给整个地区的旅游业注入文化色彩, 丰富文化底蕴, 以此形成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品位。具体而言, 文化对提升旅游品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一旦旅游资源被赋予某种文化内涵, 其知名度及影响力就会随着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播而迅速提高。很多地方借助名人效应提高了其知名度, 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地。比如绍兴的鲁迅文化旅游、诸暨的西施文化旅游、宁海的徐霞客文化旅游等等。
(2) 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目的地文化一旦形成, 便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 而且通常时间越久远, 其吸引力越强, 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作用。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 “十二五”时期的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蕴含着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挑战。可以说,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诸暨市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那么, 要想进一步加强诸暨市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就要更加强调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在提升旅游品位中的重要性。在此之际,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 对诸暨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科学文化旅游
2.1 明确诸暨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认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是实践科学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没有明确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也就失去了科学文化旅游的内涵。根据2001年编制的《诸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 2002~2020年诸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以吸引国内旅游者为主体, 充分利用“四名资源” (名胜、名人、名品、名居) , 立足五泄山水风光, 突出西施名人文化, 发挥珍珠产品优势, 开发斯氏居民古建, 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把诸暨市建设成为以风景名胜为依托、历史文化为特色, 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社会经济平衡发展, 旅游形象特色鲜明的全国重要旅游胜地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1]。至2010年, 诸暨市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 以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 科学制定了诸暨市旅游业2010年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 这进一步为打响诸暨旅游品牌, 提升诸暨旅游文化品位奠定了基础。
2.2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管理从更高的层次讲也是一种文化, 对于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 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诸暨旅游业从1984年起步, 至今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在这26年中, 诸暨旅游管理体制经受了多头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政企分设阶段、统一管理阶段等4个阶段, 终于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 即将诸暨市风景旅游管理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机构合并, 既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又代表政府行使旅游行业管理职能。这一模式, 形式上与第2阶段相似, 实质上有根本区别, 即诸暨旅游业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实施行业管理, 一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为诸暨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保证, 奠定了大旅游、大投入、大产业的基础[2]。
2.3 统筹协调, 加强旅游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
(1) 科学编制旅游规划。
把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市域范围内各单位牵头编制的不同区域与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 必须符合《诸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 加强旅游规划管理。
根据《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和绍兴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 由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为主负责全市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工作, 凡不同区域、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必须报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审核备案, 在评审通过并经相关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建立旅游规划协调机构。
市政府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规划协调机构, 统一协调各项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工作, 并逐步实行旅游规划会审制度[3]。
3 诸暨市旅游文化开发分析
3.1 注重名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 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诸暨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女西施在这里出生长大, 著名书画家王冕以及杨维桢、陈洪绶、余任天等都以其文化成就享誉海内外。
2006年, “西施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暨市委、市政府充分抓住这一机遇,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全力做好西施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为诸暨市旅游文化品味之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比如诸暨市不仅建立了“西施传说”保护机制, 把“西施传说”的传承和保护、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而且还编纂了《西施传说》、成立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建立西施传说故事传讲人才库以及搭建西施文化的展示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并通过举办西施荷花会、西施文化珍珠节、美食节等各种节会, 向世人宣传了西施文化, 这对于提升西施文化的品味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6年“艺术全才”余任天纪念馆落成, 旨在大力弘扬和传承区域名人文化, 打造和提升文化品牌, 丰富诸暨旅游的文化内涵,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该纪念馆不仅仅是诸暨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 更是一个永久性的文化设施, 将涉及今后余任天的艺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 从而扩大诸暨和“余任天纪念馆”在浙江、在全国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同时, 为了进一步提升诸暨旅游文化品位, 扩大其知名度与影响力, 诸暨市在余任天纪念馆旁建造了“三贤”馆。据了解, 三贤馆因山就势, 依势而建, 建筑外观造型美观、古朴、精致, 具有文化品位, 和西施故里旅游区的局部风格相协调, 这势必成为西施故里旅游区的景观亮点之一。展馆展出大量“三贤”留存于世的艺术作品, 让观众充分领略三贤的艺术才华, 领略诸暨独特的旅游文化。
3.2 山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1) 定期开展诸暨五泄山水文化旅游节。如以“山水、人文、活力”为主题的2009第3届诸暨七彩五洩山水文化旅游节, 旨在向游客介绍诸暨市的山水旅游胜地, 其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立足资源优势, 充分考虑长三角旅游需求, 坚持打好“文化牌”、“生态牌”和“休闲牌”, 以此拓展旅游空间, 提升景区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 此届山水文化旅游节突出了务实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使观光旅游、文化娱乐、度假休闲、生态体验、体育健身等旅游产品真正惠及消费者。
(2) 定期举行五泄观瀑节。每一届五泄观瀑节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了独特的五泄景区自然景观、浓厚的人文底蕴等旅游资源, 从而打响了“五泄山水”旅游品牌, 扩大了诸暨市旅游和城市的对外知名度。2009年, 观瀑节以“弘扬民族文化, 感受生态文明, 提升诸暨形象, 促进旅游强市建设”为主题, 并以此为载体, 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 进一步把诸暨市的旅游品牌推介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 全方位提升诸暨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作出积极的贡献。
(3) 斗岩、汤江岩景区凭借其“亦景亦营 (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先进的设施、一流的服务, 以及景区融体育锻炼、理论培训、户外旅游于一体的经营理念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而且其还被认定为2009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浙中片区“种文化”活动B组比赛项目的主赛场, 这有效地扩大了斗岩、汤江岩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从而为宣传诸暨市山水文化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由斯盛居、发祥居、华国公别墅等组成的斯氏民居是诸暨市一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着重展现了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发展变化过程。据周迪清编著的《江南巨宅千柱屋》介绍, 斯氏民居古建筑群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3]。整个建筑群有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14处之多, 与这些建筑有机结合的石雕、砖雕、木雕装饰工艺更具地方特色, 堪称民间艺术瑰宝, 是一处研究我国江南地区清代民居建筑史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被广泛誉为“江南巨宅”[4]。2001年6月, 斯氏民居被列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斯盛居, 俗称千柱屋, 是斯氏民居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
诸暨市政府充分重视斯氏古建筑群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在2001年编制的《诸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中, 坚持将斯宅旅游区和东白湖旅游区结合开发旅游产业, 建立东白湖——斯宅休闲度假旅游区, 使“东白湖——斯宅”旅游区的文化品位大大提升。并在此基础上, 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成立统管旅游开发的领导小组, 编制总体规划, 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并充分利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 结合历史文化、民居生态、民俗风情,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当地乡政府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 以此为契机, 积极引导当地群众保护民居, 吸引游客。组织所在村村民对3处文保单位进行杂物清理, 组建巡防队日夜巡逻;筹资55万元, 修建消防池, 购买消防设备;对斯盛居近70户住户的线路进行整改, 线路外套上铁管, 确保用电安全。此外, 当地乡政府还积极配合市政府以斯盛居和华国公别墅为重点,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文保点进行维修, 使斯氏民居破旧之处基本恢复原有风貌。
3.4 重视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
(1) 通过举办各种节会让国内外了解西施文化及诸暨旅游。其中, 西施文化节是集文化、生态、经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节会, 是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旅游商机的节会, 其向游人吟唱着西施文化的无穷魅力。节会既彰显了古城文化, 又做足了名人文章, 已真正成为诸暨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个传递魅力的盛大舞台, 让中外游客真切感受到魅力诸暨旅游特有的文化内涵。
(2) 2009年7月, 杭州西博会组委会正式确认诸暨成为2009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分会场。“共赏江南美景, 共品古越文化, 共同推进旅游事业发展”成为诸暨市文化建设和创建旅游强市建设的载体之一。“以荷为媒”与杭州联合举办四届杭州西湖·西施故里荷花会, 开辟诸暨市“荷文化”休闲旅游线路。杭州、诸暨两地深度合作, 为诸暨市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 提升城市知名度, 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促进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 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西博会亚大民间艺术节巡演诸暨期间, 印尼、泰国、土耳其、波兰等国的民间艺术家带来浓郁的异国特色的文化艺术的同时, 诸暨市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也走出国门得到了发扬光大。其中, 诸暨市的《汉服表演》节目闪耀杭州西湖国际狂欢节, 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 荣获最具特色节目奖。作为西博会系列活动之一, 七彩五泄山水节期间邀请的专家、学者、新闻界、艺术界人士对诸暨的五泄山水文化价值进行重新论述, “大美诸暨”为诸暨旅游营销理念的深入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5]。
(3) 诸暨旅游部门力争抓住机遇, 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通道让诸暨走向世界, 让参加世博会的中外宾客感受西施故里诸暨独特的古越文化和“美文化”, 组合包装西施故里“美之旅”精品线路, 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主动邀请取得世博会门票的旅行社来诸暨踩点。针对世博会设计的西施故里“美之旅”精品线路、全面落实宣传资料, 统一部署对世博会的宣传营销, 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促进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步伐, 从而进一步扩大诸暨旅游业在国际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4 结语
旅游产业是魅力产业, 近年来诸暨在外美誉度不断提升, “共赏江南美景、共品古越文化、共同推进旅游事业发展”已成为诸暨市文化建设和创建旅游强市强有力的载体。纵观诸暨市在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中取得的成绩, 相信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道路上, 诸暨市一定能抓住良机, 利用西施故里独特的古越文化, 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 打响诸暨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石裕堂.旅游浪花[M].北京: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007.
[2]诸暨市风景旅游管理局.顺旅游管理体制促进诸暨旅游业大发展[EB/OL].[2005-01-31.].http://www.cotsa.com/News/T-7223.
[3]周迪清.江南巨宅千柱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4]刘诸人.诸暨东白山斯宅千柱屋[J].养生月刊, 2009 (1) :11~12.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办学品位
当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 应试教育的氛围渐趋淡化,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指导思想遭到质疑。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价和选择, 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人们越来越看重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风尚和教育特色。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规模数量的竞争发展到文化质量的竞争, 从表面物质设施的竞争转向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学校文化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学校文化?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对学校文化作出这样的定性解释:“学校文化, 狭义地讲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学校规范制度的总和, 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共同的价值信念及其各方面的物质表现, 是学校深层次和高品位的建设。”
学校文化由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组成。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温家宝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 是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同时, 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树立形象、提升品位的需要, 是学校凝聚力、亲和力的根源所在, 是学校适应校际竞争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高品质校园生活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特色学校文化建设, 提升办学品位
特色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及其规范体系。学校文化的构建是一种传承、内化、创新、发展, 长期积淀、生生不息的过程。文化的传承不是文化现象的传承, 而是文化基因的传承。而文化基因的实质是价值观及其规范体系。因此,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从价值观及其规范体系着手。
如何结合特色学校创建, 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呢?
1. 提炼学校精神, 形成办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 必然要具有科学的办学思想。
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和精神品质。
我校在“理想确立方向, 目标决定成功”的目标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 对学校理念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一训四风”得以提炼。校训:目标成就未来;校风:今日事, 今日毕;政风:目标造品格, 志向铸业绩;教风:眼中有孩子, 心中有目标;学风: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2. 加强依法治校, 创新管理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必要和必须的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行的保证。制度也是一种文化, 它具有规范性、连续性和导向性功能。学校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及后勤管理制度等。学校的规章制度, 包含着对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等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文化, 在于它所起的作用决非简单地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调动教师、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设立了“目标教育实践研究管理工作”子课题组, 课题组经过认真思考, 深入调研, 结合学校实际编制了《目标教育管理汇编》一书, 形成了学校的管理风格, 使每一项工作均有目标, 为每一项管理都设定了目标。
3. 打造教师文化, 建设优秀团队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 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行为风范以及师德水平等。学校要通过师德培训、校本教研、开展沙龙论坛等方式加强对教师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建设先进的教师文化。
“德艺双馨, 务实高效, 立足科研”是我校教师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此, 我校设立了“目标教育中教师成长途径与方法 (自我规划、自我反思、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子课题研究小组。对教师如何在目标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得到成长展开研究。教师成长课题研究小组从四个方面入手研究:一是设立了教师成长档案;二是开展了活动, 比如师德培训、教师礼仪培训等;三是完成了教师成长研究行事历;四是完成了教师成长路径图的研究。每位教师提出了自己的长期、中期、短期成长规划, 同时学校还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为使教学形成特色, 培养自己的特色教师, 课题组实施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了目标教学研究课;二是各学科提炼了教学目标, 同时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 让学习目标进入课堂与学生见面, “教”的目标存于教师的心中——即“心中有目标”;三是对提炼的目标进行了对比研究, 将提炼的目标与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不断地完善各课时目标;四是人人撰写了目标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 对目标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的整体教育氛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熏陶力,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求学精神与行为习惯。育人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和谐优美、风格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宏观和微观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学校的发展理念产生共鸣。
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 创设育人环境。学校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文明程度的直观表现, 又是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外壳。学校要始终努力保持教育环境的文明、亲和、大方高雅。优雅的环境、舒适整洁的校园, 能始终给人一种暗示, 让每位教师、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学校要通过个性化的设计, 整合、点缀人文元素, 让学校的每一件物品, 大到建筑物的设计, 小到每一幅画、每个宣传窗、每句名人名言, 甚至是师生的学习办公用品等都传达出浓厚的人文意趣, 力争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对教育理念的追求。
为将目标教育理念深入办学的各个细节, 学校制作了大型的宣传板报, 将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政风、教风、学风进行了诠释。
办学理念:理想确立方向, 目标决定成功。
“居天下而无忧者, 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 则志不广。”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目标是构筑成功的砖石, 使我们产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使命,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在, 着眼于将来, 更为重要的是目标赋予我们每一个生命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目标决定成功。
学校特色定位:目标教育。
校训:目标成就未来。
目标给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当然, 我们也可以没有目标地活着, 但是要真正地活着, 快乐地活着, 我们就必须有生存的目标。学习更是如此, 只有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会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 也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成就美好的未来。
校风:今日事, 今日毕。
时间的最大损失是拖延、期待和依赖将来。
政风:目标造品格, 志向铸业绩。
崇高的目标造就崇高的品格, 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业绩。
教风:眼中有孩子, 心中有目标。
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 即眼中要有孩子;心中要有培养的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学风: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激励学生对目标的专注和对目标的锲而不舍。只要有毅力, 日积月累, 积小为大, 积少成多, “勤”字当头, 就一定能完成目标。
同时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识别系统, 校徽在学校的专栏、厨窗、字画、校服上得以广泛使用。
丽江古城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常民生活空间”成为世界遗产的。作为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丽江古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 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民为自身的生存而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度人工化环境, 是一个人工形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活于其中的古城居民是系统的主体, 由他们创造的建筑物、街道、水系、园林及其他物质设施, 既是古城居民大部分活动的载体, 又是纳西文化的具体体现。古城中的历史文物、建筑、供水系统、园林、民俗风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代表纳西民族历史和时代的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这个人工生态系统历经了800年风雨的洗礼, 饱经沧桑, 而每一阶段创造的文化, 都有其与当时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意义。从空间结构看, 流动的城镇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绿树成荫的居住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 为整个古城居民提供了一个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不断保持动态平衡的空间环境, 使其有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代人在传承、保护祖先为我们创造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 也应该思考我们要为后代子孙留下点什么, 这就是文化创新的问题。纵观丽江古城绿化建设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在古城内彰显得淋漓尽致, 分布在古城街巷空间中的圆柏、滇朴、槐树、漆树、柽柳、紫薇等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是历史的见证。古城居民在三眼井取水、洗菜、洗衣, 休闲聊天、刺绣、编织等生活场景, 无不掩映在绿树婆娑之中,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古城休闲文化, 尽情演绎古城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潇洒的生活态度。历史证明, 在丽江古城建筑群中融入自然元素, 除固定的水系和山体外, 绿化是最佳选择, 这种理念和行动一直延续着。当代丽江人又在古城内创造了沿河垂柳、木府园林、狮子山公园、玉河广场、白龙文化园等“点、线、面”绿化景观, 不断创新和发展着古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
课题组分春夏秋冬四季对古城绿化植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古城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和古城绿化植物配植模式两方面。同时对玉龙雪山景区、老君山景区、丽江古城周边环境、玉龙县部分乡村进行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课题组认真梳理研究成果, 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研究丽江古城的绿化建设问题, 从文化的视角透视生态问题, 从生态的视角透视文化问题, 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路径, 提出通过绿化建设提升丽江古城生态品位的思考。
二、通过绿化建设提升丽江古城生态品位的路径
(一) 丽江同时拥有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古籍世界记忆遗产, 不是偶然性, 而是必然性。这有赖于丽江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 并遵循“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生态规律。
三江并流区域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使这一地区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的主要避难所和现代分化中心, 被列为我国三大特有物种的分化中心, 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较为集中的10个地区之一, 还是许多世界著名花卉植物类群的分布中心, 使其享有“世界园艺之母”的美誉。植物多样性是丰富城市景观的基础, 能充分反映出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丽江古城绿化建设要依托三江并流区植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古城的地形和空间, 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丰富古城绿化植物种类, 实现古城绿化植物的多样性, 在文化遗产中融入自然遗产元素, 提高古城绿化的生态功能, 使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遗产保护融为一体, 从而创新遗产保护文化。
丽江古城空间是由建筑、街巷、水系、节点组成的复杂的综合系统, 古城绿化要依据古城空间结构特征, 按“点”、“线”、“面”设计绿化景观。“点格局”采用“见缝插绿法”, 在空地种植山玉兰、桂花、十里香、云南樱花、冬樱花、国槐、腊梅、滇朴等;在房屋拐角处种植木香花、粉红香水月季、棣棠花等;在民居院落内种植苏铁、梅花、桂花、牡丹、芍药、菊花、常春藤、兰花等;院落内围墙下种植木香花、粉红香水月季、棣棠花、紫藤、常春藤、三角梅、素馨、金银花等, 让其枝、叶、花伸出墙外于街道, 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景观效果。“面格局”中增加山玉兰、高山栲、五角枫、黄连木、茶花、云南樱花、冬樱花、火棘、木香花、粉红香水月季、棣棠花、棕榈的种植数量。
“线格局”要根据地形、开花季节实现整体景观效应, 在古城水网河岸, 除原有的河岸垂柳景观外, 增添河岸柽柳景观;在古城外的公路两侧种植滇楸、高山栲, 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课题组对丽江宝贵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了110种野生观赏植物。对其中一些适应性强的野生观赏植物要通过人工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发, 逐步应用到古城绿化建设之中, 例如银木荷、云南山梅花、高山梾木、头状四照花、灯笼吊钟花、金银木、报春花。
其中, 头状四照花、灯笼吊钟花是夏季观花、秋季观果、冬季观叶的极佳树种, 要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手段进行繁殖。为加快繁殖进程, 可以从外地引进已开发并形成规模, 且价格较低的同属植物, 然后用本地树种的枝条进行嫁接。报春花、鸡肉参、象牙参等草本植物主要通过播种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上野生观赏植物要通过建立乡土植物繁育基地, 抓紧时间进行繁殖, 一旦投入到丽江古城绿化建设之中, 将形成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相得益彰的绿化景观特色, 实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在生态品位上的又一升华。
(二) 绿化植物的生态习性要与古城的气候相适应;绿化植物的形态特征要与古城的空间结构相适应;绿化植物的色彩要与古城建筑相适应;绿化植物种类选择要与古城的文化内涵相适应。所选树种不仅要考虑生长速度, 还要考虑景观效果, 从而营造独具特色的古城绿化景观。
丽江古城海拔约2400m, 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阳光充足, 紫外线强。冬季干燥, 风大, 夏季凉爽, 多雨。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冬季最低气温0℃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26℃左右。适合种植喜夏凉冬温气候的观赏植物, 如山玉兰、柳树、滇朴、五角枫、桂花、滇楸、倒挂金钟、香水月季各色变种、迎春、紫罗兰、三色堇、报春、虎头兰、木香花、常春藤等。
在古城街巷网络空间较大的地方孤植或对植乔木;在水系河岸边列植乔木、灌木或用草本植物布置花坛;在屋顶和窗台群植藤本;在古城周边各绿化广场群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从而充分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 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 使有限的古城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古城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 融会了汉、白、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和技术精粹, 并具纳西族独特风格。在变化莫测的多姿多彩的建筑空间中, 按照色彩搭配原则配植绿化植物。如民居白墙外种植云南樱花、桃花等开花红艳的植物, 在色彩上红白相映;在古城沿河垂柳成功案例的基础上, 根据垂柳株间的实际情况, 插种或对植云南樱花, 实现红色与绿色互补, 使垂柳和云南樱花的姿态、色彩, 所形成的倒影等, 增强古城绿化景观的美感;在建筑之间的衔接处种植棣棠花和紫玉兰, 实现黄色与紫色互补效应;在“家家流水”的河岸边沿种植鸢尾和金盏菊, 实现蓝色和橙色互补效应。
东巴神话中的“含依巴达”神树──山玉兰, 种植在东巴宫附近;纳西古乐会、菩贤寺附近种植观音柳 (柽柳) ;在民居庭院内种植寓意富贵的玉兰、牡丹, 芍药、迎春、桂花;在著名纳西族学者“方国瑜故居”、纳西族断臂书法家“和志刚书斋”、纳西族作家的“沙蠡书斋”、“听水轩”等文人名家的庭院内或大门旁种植梅、兰, 竹, 菊, 尽展古城园林植物的文化涵义。
科学进行树种选择, 将古城绿化设计为春花、夏绿、秋色、冬姿四个景观, 让人们充分感受四季的变换, 提高丽江古城观赏品位。春花:桃花、云南樱花、垂丝海棠、粉红香水月季、木香花、碧桃、棣棠花、十里香、山茶花、滇楸、紫藤等;夏绿:山玉兰、干香柏、圆柏、龙柏、国槐、滇朴、垂柳、常春藤等;秋色:桂花、银杏、五角枫、黄连木、滇杨、石楠、三角梅等;冬姿:梅花、腊梅、冬樱花、火棘、头状四照花、迎春等。
(三) 丽江古城的文化精髓是人与自然和谐, 通过古城绿化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来保护自然遗产, 创新世界遗产保护模式, 促进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江并流”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演化, 造就了杰出的地质地貌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并成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白族本主文化、藏族康巴文化等滇西北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明确记载着人类要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思想观念, 形成滇西北各民族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
纳西族的生态文化涉及传统的生态观念、自然崇拜和信仰, 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是兄弟”的生态哲学观;“崇拜自然, 爱惜生命”的生态道德观。纳西族的历史, 可以说是一部生态文化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 纳西族的传统文化, 不仅哺育了纳西儿女, 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纳西文化之邦, 形成了天人和谐共处, 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自然的生态文化体系。纳西族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是系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理念和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正是由于这种相沿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态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 丽江古城才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活力, 才造就出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古城街巷景观和庭院绿化美景, 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结语
丽江古城的文化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借助丽江古城绿化建设这个硬件载体, 在古城内传承和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在传承方面, 弘扬丽江古城水文化、三眼井文化、园林植物文化等;在创新方面, 将三江并流区域内的特色植物种植在一定区域, 将世界自然遗产元素融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在展示文化遗产的同时, 展示自然遗产。例如, 在东大街古城入口处, 对植灯笼吊钟花, 即展示和宣传了自然遗产的特色植物, 灯笼吊钟花与古城内悬挂的红灯笼交相辉映, 创造极佳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将纳西族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 通过文化遗产旅游的形式传播, 潜移默化地提高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遗产保护意识, 并付诸保护世界遗产的实际行动,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来保护自然遗产, 创新世界遗产保护模式, 促进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人居环境的典范, 要使丽江古城真正成为生态和谐城镇, 必须加强古城绿化建设研究、园林植物文化研究, 从而提升古城生态品味, 把丽江古城建设成为生态健全、植物多样、环境优美、具本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城镇。本文提出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绿化方案, 筛选出与丽江古城气候、空间结构、建筑风格相适应的绿化树种。
参考文献
[1]杨桂芳, 丁文婕, 葛绍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旅游环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雷一东, 唐先华.城市植物多样性应用及其实现途径[J].城市问题, 2007 (3) .
●●一定:定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蠡小的进步离不开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 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定位和方向性指导。用文化育师来取代知识育师、纪律育师, 以文化为内驱力, 对教师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教师的合理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这就是“教育文化力”的魅力和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文化来体现, 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熏陶人, 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 这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根本。因此我校始终围绕“建一流学校, 创一流质量, 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依托“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谨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开展各项工作, 纲目有序, 张驰有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求实、创新、勤勉、进取”的校风;“勤学、守纪、健美、活泼”的学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 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和:营造和谐、和拍的教育氛围
1. 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校突出文化立校的建设性, 从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人际关系文化多方面着手, 实现管理文化创新, 人际关系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趋势。蠡小在建设过程中, 进一步加强了物质环境建设, 建筑美化, 环境优化, 设备现代化。同时, 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和各项规章制度, 为蠡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为此, 我们加大力度, 知师愿, 融师情, 明师意, 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本位意识, 消除代沟,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2.和拍的校本课程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有序整合社会地方资源, 加紧建设校本管理体系, 以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为重点, 突出教师的建设性和创造性。2002年我校确立了“劳美一体, 培育新人”的特色教育,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学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自定计划, 自编教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自设项目, 有针对性地把有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到了不少技术, 形成了一定技能。学生在实践中, 动手动脑, 积极思考, 培养综合能力。为了遵循小学教育的规律, 创造性地挖掘、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 构建了融人文素养、基础知识、资迅科技、科学探索、综合实践为一体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板块式校本课程系列之二《可爱的家乡》。我校的校本教材凝聚了众多师生的心血, 取得了专家组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获得了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的校本课程特别奖, 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三精:打造秀外慧中的教育文化
1 种精神:
以人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政策, 就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 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用“学生的视野”去观察, 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用“学生的价值”去判断。因此, 我校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我校的三条特色长廊:科技廊、艺术廊、英语廊都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构思新颖, 设计贴切, 形象丰富, 启迪思维。
我校随处寓教, 让墙壁也说话。在元真楼精心设计的象征少年儿童志向的壁画《美好未来》、元博楼侧墙象征教师品格的壁画《循循善诱》、元创楼东墙拍摄的范蠡苑实景《鹏程万里》都用艺术展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 由此砥砺师生的理想追求, 融境生情, 情境交融。我校每班的走
(下转43页) (上接24页)
廊上还挂着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画像, 并写上他们的格言, 创造学习氛围。
班级布置理所当然被列入我校文化建设计划, 由学生参与设计布置, 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可以使学生受到自我教育的功效。我校班班有班风, 班班有墙画, 布置中设学生作品、奖品展览专栏, 展出书法、绘画、作文、手工艺品、摄影作品等, 这对学生极具吸引力, 具有导向、激励和推动作用。环境布置中给学生“留白”——留下一个让学生自由展示才能的空间。如让学生在墙壁上亲自设计班内图书角、卫生角、队角、学习园地等, 让学生在这里驰骋想象, 大胆表现自我, 发展兴趣才能。学生群体文化的建设, 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人格, 努力提高其智育发展水平,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处精雅:
蠡小处处显精致, 点点蕴精雅。东庭西苑的命名浓缩厚实的文化积淀, 挖掘久远的历史底蕴。东庭含括:馨桂庭、沁香庭、灵杏庭。以桂花展馨香, 以香樟显涵养, 以银杏喻秀杰。西苑含括:稼穑苑、麟趾苑、范蠡苑。稼穑为之, 丰收有之;麟趾喻之, 人皆佳之;范蠡敬之, 蠡上魂之。
文化传承、以人为本。我校春有花, 夏有荫, 秋有果, 冬有青, 种植的品种“乔、灌、草”结合, “花、藤、果”搭配。绿色工程立足于为教育教学服务, 校园成了学生认识自然的直观大课堂, 真正做到了树木与树人相结合。
3贵精诚:真诚做人、忠诚教育、竭诚奉献。
为人贵真诚, 师德为先;学校贵忠诚, 教育为先;事业贵竭诚, 奉献为先, 蠡小的教师明白培育学生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 而是平凡又伟大的事业。更加明白学校的精神文化不是独立的, 其内涵就在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真诚做人, 忠诚教育, 竭诚奉献, 是新时代蠡小人的风采。
●●四心:铸造心旷神怡的教育生活
1.倾心教育, 一往情深。我们的教师, 是奉献的教师, 是有理想的教师。
2. 舒心工作, 心想事成。
教学, 不是为了简单地拿工资, 它需要高度的责任和良知。“舒心工程”, 努力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加强人文关怀, 给予机会, 促进发展。
3. 尽心培育, 桃李芬芳。
或许我们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 但一定会是最幸福的。育人先育魂, 做人先做诚。敞开心扉, 师生共勉, 留香于人。
4.铭心蠡小, 意气风发。我们蠡小有不少外地教师, 因为优秀, 所以当地学校竞相聘请, 但他们依然痴心不改, 留在蠡小。因为这里有他们追求的足迹, 有他们铭刻于心的生活。
●●五型:创造精彩纷呈的教育艺术
教育不是劳动的复制与操作, 追求艺术因素, 离不开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1.学习型:人生贵学, 活到老, 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 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2.创新型:我们鼓励创新,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新知识、新发展、新成果培育学生。
3.信息型:只有顺应时代, 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加强教师信息吸收、利用、反馈的培训, 强化科学信息色彩, 善于运用科技手段组织教学。
4. 思辩型:
思辩是智者的座右铭。我校在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时, 突出思辩性, 鼓励合理深入, 加强案例、现象、理论的研究。
5. 实践型:若要真知现, 切莫忘实践。教育是面对面的实践, 惟有实践的教育才能有意义。
【建设六大基地 提升旅游品位】推荐阅读:
精神文明建设六大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汇报01-08
六大工程 六大实效01-19
六大名著导读09-08
效能风暴“六大行动”07-12
集团六大系统标准10-12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0-14
六大系统测试报告12-28
党员干部六大纪律01-09
六大纪律自我剖析范文05-24
六大纪律心得体会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