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精选8篇)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都比其他的同学差的学生。随着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支援,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能进入高中,接受更高级的文化教育培训,新疆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我校学生来自不同乡村,接受教育文化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良莠不齐,数学学困生是学困生中的最大群体,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非常棘手的课题。

我校是一所民汉合办的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牧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他们所接触的信息不多,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较少,他们的家长大多数是农牧区的牧民,文化水平不高,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帮助较少。通过我们平时观察及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学困生主要在学习习惯、志向水平、心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何立足于我校实际,激发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已经成为摆在我校全体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以本校数学学困生问题研究为代表去探讨学困生问题的规律,去探讨一般数学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形成的原因,比如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找到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症结,并从中找到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

3、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变化,形成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

4、使家长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通过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成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能真正的敞开心扉接纳自己,通过喜爱数学老师这一途径,转化成喜爱数学学习,从而达到热爱数学学习。

5、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孩子学习的正确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

学生自身因素: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庭是四位老人围绕一个孩子,从小就对孩子比较溺爱,造成了孩子娇气,遇事不动脑子,遇到困难就逃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对学习不愿花费力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校的知识难度越来越增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期间虽然也有一些有期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是无趣的学习,学生自身受现代高科技的影响,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对学习的兴趣不能持久,现代发达的科技产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谁还愿意死守着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和定理。由于独生子女居多,而学习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没有持久性,没有毅力,虽然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但面对每天增多的数学问题,渐渐的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慢慢的就步入了学困生的行列,其实愿望是美好的,但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谁也不愿意付出劳动,谁不知道玩乐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没人愿意选择学习这件痛苦的事情。

家庭因素:本校哈萨克族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的牧区,来自于农村,哈萨克牧民传统的游牧生活,使他们习惯了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的生活,相当大的一部分哈萨克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没有放牧的日子过得自在,在平

时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哈萨克族的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问题和良好的做人品质,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特别的关注,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高,造成了孩子学习没有压力,遇到难学的数学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放弃,通过我校民汉学生数学成绩的对比,可以发现哈萨克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困生明显多于汉族的学困生,这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校高中双语班,有一位女学生,喜欢交朋友,热衷于交际而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把自己打扮的引人注目,如何能多吸引还在校外游玩,没及时到宿舍就寝,班主任老师着急的怕孩子有什么事情,给家长打电话,想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改正错误,可是电话打通了之后,家长竟然说:“孩子即不是生病了,也不是没钱花,你打电话是什么意思?”把班主任弄得哭笑不得。

社会因素: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学习无用论,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高中生的学习也个不小的冲击力,有一部分学生受此影响很大,对学习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想混个高中毕业证就行了,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一点也不用心,就是高中语文也有人学的一塌糊涂,更别提难学的高中数学了。学校的因素:由于受升学压力的限制,老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既要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因此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困生,时间长了数学学困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的隔阂,造成学困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形成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厌学情绪。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途径:、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内外教育理论和措施。

2、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结合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从中分析研究造成“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特点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制定详备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实践不断地加以完善。这是本课题最主要的方法。

3、个案法:由学生心理咨询室负责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心理问题的监护、预防措施。对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

4、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了解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及对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学困生学习习惯较差,基础知识差。学生心理水平

低、志向水平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懒惰、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压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需求等进行调查。

5访谈法: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和对学困生的典型实例的观察;对他们进行,转化跟踪;调整策略,激励进步。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要协调好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不定期的请社会上成功人士到学校做励志报告,并组举行家长教育座谈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数学学困生,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赏识教育,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多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帮助他们跨越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克服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七、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影响。

2.不良的学习习惯、消极的学习态度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教师对学困生缺少鼓励与关爱,与学困生关系不和谐,加速了学困生的向下分化趋势。

4.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认知结构,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2

职中学生首先是知识基础差, 现行小学初中高中数学体系分成代数、几何、数理统计几个方面内容, 相关知识不足或知识结构不合理是职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因素.方法障碍表现为学生“不会学”和不能了解、掌握与调节自我的学习策略, 即元认知能力缺陷.学习技能的失调是学困生的另一常见现象, 比如听、说、写、计算能力失调.针对以上情况, 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1. 分层教学

(1) 首先学生分层, 进行摸底考试, 将学生分成 (A、B、C) 三等.A等是学生基础好, 接受能力强, 反映较快, 各方面的心理素质较高, 具有一定自能力的;B等是学生的基础一般, 接受能力一般;C等学生基础差, 有时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 有时不能, 有时能模仿教师的思想方法解题, 有时不能.

(2) 课堂教学达标分层.在课堂教学中, 对每类学生的要求不同.要求B类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对A类学生除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外, 还应加题, 对C类学生的要求要低一些, 能掌握基本知识就行.

2. 提高职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降低起点, 以退促进.降低起点是手段, 降低起点, 就是要降到学生真正弄懂的地方为止.比如函数的单调性关于单调性的理论证明对就业班而言可以降低要求, 就业班学生这种抽象枯燥严密的理论证明是很难接受的.

如果要求起点高了, 学生一片消沉, 士气土崩瓦解.学生不愿学数学了, 教师也不愿教了.降低起点, 以退促进, 是提高职业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二、与专业相通, 体现数学实用性的状况

由于就业班学生, 他们的目标是学到专业知识直接服务社会, 所以对语数外文化知识不够重视, 有些同学即使想学好, 由于基础原因, 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感到基础太差, 难以学好, 所以我们根据职中数学学生的特点, 编写适合我校学生数学校本教材, 与专业相关的内容重点讲, 对于复杂的演绎推理, 繁琐的理论知识略讲, 这样学生容易学, 也乐学.

1、教师根据中职学校开设专业课的主要内容特点, 自己开发的训练模型:

(1) 、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社会经济模型较多, 现、终值的计算, 利息、分期付款等, 经济图表的运用、识别、分析、绘制, 方程的应用, 折扣、利润、成本等问题.

(2) 、理工科、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训练拟合模型, 数据的分析、利用、预测, 线性回归、曲线拟合等问题.

(3) 、交通运输管理、房地产、建筑设计、农业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建立优化模型, 最优线路、工期效益、合理施肥、最优分配、最大最小值等问题.

(4) 、电子商务、金融证券专业类学生较多地应用概率统计模型, 彩票与中奖, 市场统计, 评估预测, 风险决策等问题.

(5) 、边缘学科模型, 来自理、化、生、地、医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结合本专业的专业课程, 选择一些简单的、离学生生活较近的或从专业课程上改编的数学建模题目, 结合建模的一般含义、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 以便使学生有初步的建模能力.

2、数学建模教学应让学生深入生活联系实际,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强化应用意识

学数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用数学,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 处处存在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 并依照科学性, 现实性, 新颖性, 趣味性, 可行性等原则, 编制应用建模专题, 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数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来说,一直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但就目前来看,高中数学往往成了很多学生口中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关调整。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学观念严重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考的功利思想影响下,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尤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数学教学来说,如果只对学生传输一定的理论而不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实践,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认为数学内容和数学课程抽象、难懂、不贴近实际,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无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不利于我国优秀数学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数学教学方式也不够科学,很多学校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成为绝对的主角,而学生只能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指挥,没有发言权,机械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数学任务。课堂上基本就是听和记,而课下常常是大量习题的训练,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性思维,不利于新课程理念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哪个阶段、哪个领域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尤其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在高考指挥捧的引导下,更应激发学生的斗志,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积极引导,有益点拨,培养学生追根究源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2.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先进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并使用这些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教学工具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作用。例如:在讲解较难的函数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象等视觉功能,使函数分析图更加立体和形象,巩固学生的记忆。另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可以更好地模拟和仿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多媒体还可以重复播放、分解图形,对于讲不明的地方,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感知,这样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高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晓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语文新课改的两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9).

[2]张婷.浅析高二数学教学中产生后进生的因素与有效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10).

[3]李勇.再探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概念教学[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24).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4

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针对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2、教会学生听课。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第三,预习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解求值题:已知(a+b-5)2+(a-b+7)2=0,求(a2-b2)+(a+b)2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b-5)2 +(a-b+7)2=0,②(a2-b2)+(a+b)2,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a2-b2)+(a+b)2=(a+b)(a-b)+(a+b)2,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2)归纳与演绎。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5

狄寨街道第二幼儿园 2016

杨紫静 年9月

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顺利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身体素质的强弱,事关民族健康,国家富强的重大问题,“少儿强则国强”,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勇敢自信、文明乐观的新世纪人才。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中,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对体育的偏见的影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地位与应有的地位的差距很大。在实践中仍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发展,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希望通过对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初步探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有效对策,为幼儿体育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关键词: 问题 策略

一.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活动可以为儿童教授有意义的概念提供合理方式。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多以早操、体育游戏和运动会为主,其中早操为最主要的体育活动。这种内容机械单一的活动状态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过程粗糙

课程活动的实施,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缺乏完整的设计过程,又加之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对物、时、空的统筹不到位,同时缺乏对体育活动的专业性,往往在活动开始和结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组织,活动环节却草草了事。因此,粗糙的活动过程严重影响了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

(三)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不足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担负着保育和教育的任务,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保健教育和安全的要求,反而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活动大多是有风险的,而又而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因此幼儿在园内活动中,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幼儿的全面保护,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跌伤、摔伤等。尤其是体育活动量稍增加后,幼儿容易流汗,因此受凉感冒,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有压缩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使其尽量少出汗、不出汗,运动负荷当然达不到健身的需求。

(四)场地、设备不足

幼儿园的场地设施是幼儿从事体育锻炼,提高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体质增强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实现幼儿园体育发展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因此,幼儿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状况。调查表明,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严重缺乏,这样的场地现状,使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由于场地小,活动范围就缩小,从而影响幼儿的基本活动,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五)财力不足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不属于政府义务教育范畴,农村公办幼儿园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主管单位的拨款,但是拨款远远不够幼儿园所需的日常开销,所以幼儿园就只能通过缩减设施等方式来节省开支,这样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就要受到制约,所以,幼儿园必须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幼儿园体育的充分开展。

(六)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体育专业教师

幼儿教师的体育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体育专业教师直接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

(七)缺少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通过访谈得知,农村幼儿园很少与家长沟通关于幼儿体育方面的情况。家长对亲子体育的观念理解比较模糊,多数家长对儿童体育理论的方法了解不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改进策略

(一)更新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活动计划

农村幼儿园应当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并应大力宣传体育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幼儿体育的关注,反对幼儿教育中重智、重德、轻体的现象,强调幼儿体育的重要地位。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加强对幼儿园体育的科学研究,以更科学地按照个体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进行教育,使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另外要注意促进幼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在具体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应增强目标意识,充分挖掘体育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以达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及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敢于创新,探索多样有效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拓展思维,灵活变化,使体育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引导幼儿探索尝试,激发兴趣。一可以通过改变活动名称、变换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二可以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逐步激发幼儿兴趣;三可以巧妙地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地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尝试和创造。

(三)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幼儿教师体育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体育水平。同时,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引进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以整体提高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水平,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

(四)多筹措资金,改善幼儿园体育场地设施器材

农村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改善场地器材设施的情况,要加大体育活动器材设备的经费投入,保证幼儿有良好的环境开展体育活动。

(五)因地制宜,创设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

农村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科学划分幼儿园体育活动区,创设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在体育活动设计中,应大胆地在传统教学器材上作出突破和发展。在器材地选择上懂得就地取材、一物多玩,以此丰富活动内容。幼儿教师应立足实际,从本土地具体情况出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自然材料,创设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地游戏活动环境。

(六)加强幼儿园体育活动交流

幼儿园应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让家长能够亲身参与到幼儿体育活动之中,感受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乐趣,发展特色幼儿体育,丰富幼儿体育内容,有效促进幼儿体育的发展,为幼儿体育带来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

[1]牟群英:《幼儿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36-37页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6

进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学习目标不清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比较低等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改变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课程安排以及设定科学的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问题;改进措施

当前,本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大学校园不断的扩招。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一、大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清楚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楚,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重点高校,这都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在不如到大学校园之前的学习都是老师进行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老师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学生本着考大学的目标努力学习,不断奋斗。可是步入到大学校园以后,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学习,没有老师以及父母的科学指导,就失去了清楚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对闲暇时间不知道怎样利用。还有一些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一点主见都没有,本着别人报什么,我就报什么,别人考什么我就考什么的思想进行学习。在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大学生盲目的跟风学习,失去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的学习十分的被动,在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以后就不知做什么,开始玩网络游戏,看视频等等;还有一些学生并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盲目的制定不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习失去了方向。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当前很多大学生中,许多人对自己学习的原因并没有准确的认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例如,课堂上老师点名就去,不点名就不去。课下闲余时间听歌、玩游戏、看视频等;在学习的时候并不没有主动的消化内容,把希望放在考前划重点、考试作弊等上面。与此同时,对实践课程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思想就好像高中生一般,过分看重考试的成绩,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注重。对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对于必修课比较重视,而对于选修课则十分轻视。

(三)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效率低

初中以及高中时期学生都是老师手把手的教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去学习。初中生以及高中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并且进行运用。步入到大学校园以后,学生失去了老师的指导与监督,更需要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一些学生一时之间没有办法适应。大学中十分普遍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记笔记,考前死记硬背,临阵磨枪。这种方法对积累知识,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不能够起到提升的作用。实际上,大学的学习更加看重的是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思考的精神思想。在当前的高等大学教育中,很多学生只是学习,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造成学习效率比较低。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表明学习思考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了独立的思考,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要学习到深层次的内容就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是,还有许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仍然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当前大学生在写论文,做课题分析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仅仅是在浅层面中进行论文的分析。

二、改进大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措施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质量以及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大学课堂。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必然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在课堂中,要多进行启发性的教学,多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独立发展的机会。老师能够将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发展走向及时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最新知识有充分的的了解,激起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改进课程内容与安排

一方面,专业与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应该更加看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所以,大学校园的课程安排应该保持自身的传统基础上,多分析与设置应用型比较高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创建多样化的课程模式形成全新的大学课程内容结构。与此同时,学校能够设置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考评:革新现存考核手段

当前我国的考试仍然比较看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总量,并不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有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升。大学课程的考核手段并不能够单纯地停留在考试成绩的模式中,过分的看中学生对书本的记忆。学校嫩巩固采用相应的对策改变学校的考核手段,结合访谈法、闭卷考试法、问卷调查法等,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内容。

三、结语

大学学习是学生人生中独立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大学也是学生的重要转折点。怎样利用好大学学习的时间,全面的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转变学习角色,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氛围,成为一名知识渊博,能力高,综合素质强的全面性人才,这也是当前每一个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康惠.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J].学周刊.2015(35)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7

1 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学习活动分组及时间缺乏科学性

在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经仔细观察, 我们发现了几种不同的“合作”现象, 有的小组分工明确, 积极互助, 探讨的问题很快就有结果;有的小组虽然各抒己见, 但毫不在意别人的表达, 最终导致信息交流的多向;有的小组组员学习行为懒散, 合作意识淡薄, 自己不会思考, 更不会进行交流,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状况使我意识到,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是将学生随意分成一个小组, 分配给各小组一个需共同完成的任务, 就算是让学生合作了。其实, 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 这种合作, 只能使个别小组碰巧能合作好, 而大部分小组则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合作不充分, 还有时因为教学进度的因素突然中止学生正在兴奋的讨论, 草草做出结论但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1.2 合作学习过程中忽视了个体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 尤其是在公开课时, 往往会出现这些情况: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 不敢让成绩差的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 以好学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 小组间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 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互助性无法体现的问题也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常常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 扮演着主角, 困难学生成了听众, 他们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只能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 致使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益比在没有合作学习活动的课堂上的获益还少。经常这样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将会更严重。

2 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的解决策略

2.1 要恰当科学合理地分组

学生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 以小组为形式, 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一般应该是由2─6人组成的异质或同质性小组 (组内学生是否有差异) 。首先应合理分组, 由于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所以合作小组要灵活组合, 性格兴趣相投, 学习成绩接近分在一个组 (同质) , 或者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分在一个组 (异质) , 这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互补愉快的进行合作, 培养其学习能力。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对于教师的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况, 把握好教材的重点, 考虑到教学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才能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题目, 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程序, 才能做到在课上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小组进行及时, 有效的辅导, 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例如在教学“推理与证明———合情推理”这节课时, 我首先在课前布置了学习任务:以前后同桌4人为小组搜集中外著名的数学家的故事及主要学术贡献。比如费马猜想“22n+1表示的数一定是质数”和哥德巴赫猜想“1+1问题”正是本节课的引例。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放矢。

2.2 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

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 收到实效, “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 我们甚至可以把一节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 互助式的学习, 不必因为教学进度的因素突然中止学生正在兴奋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 每次合作学习, 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意见, 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深入其中, 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 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比如在处理本节例2的问题时, 我果断地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又如, 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若干金属片.按下列规则, 把金属片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 (1)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属片; (2) 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试推测:把n个金属片从1号针移到3号针, 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

归纳:n=4时, f (4) =f (3) +1+f (3) =7+1+7=15, 归纳:f (n) =2n-1 (n∈N*) 这个题目一出来, 就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各个学习小组 (4人) 就热烈地讨论起来, 有的动手用笔比划, 有的小组因结论不同争得不亦乐乎……虽然占用了很多时间, 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教师巡视, 个别辅导, 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归纳推理的方法, 效果很好。

2.3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经过两个学期的观察摸索, 我越来越体会到, 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 应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实践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 研究和解决问题。因此, 我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引导, 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励他们“多”参与, 每个人同学互帮互学。互补互助, 凭着小组的智慧共同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这节课学习类比推理时的一个练习:利用圆的性质类比得出球的性质, 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暴露“歧途”, 引发争论, 我就给于了适当的引导。

2.4 要将任务的分配意识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一般情况下, 教师在一个班级任教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对教师的一些习惯行为早已熟悉, 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很好的默契, 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也许就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学生自然而然按照教师以前设计好的规则很快投入到学习任务之中。所以,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去渗透合作学习的任务的分配意识, 在教学中一旦时机成熟, 随时可以开展任务合作学习活动, 就能节省时间,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报告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与合作精神,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通过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利于课堂中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习气氛。所以,培养学生竞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保证合作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上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否则合作学习的实效也会受影响。在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然而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小组各成员活动的评价,这不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在学生心目中“竞争”的概念比合作的概念深刻,学生的合作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学生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不具备与人合作的技能。例如不知道如何分工解决问题、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完成任务、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等,以至于合作学习受阻,无法继续进行。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素材的选用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内容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不是所有的题型都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在备课时仔细研究教材所要表现出来的新理念,集中一些具有多种解题思路、明显规律、适合学生相互考评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内容。比如:(1)学习简算时,197+99等于多少时,让学生们分成4人一组来进行多种简便算法的讨论,有的小组用197+100-1、有的小组用200+99-3、还有的小组用200+100-4,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简算学习的讨论,不仅知道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激发了大脑的运转和思考,活跃了思维。(2)在找规律的题型上,第一堆有3根木材、第二堆有6根木材、第三堆有9根木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积极主动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第四堆有几根木材。(3)在设计奇数和偶数的练习时,这种内容一般难度较小,很适合学生们相互出题。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老师,找出20至30之间的奇数和偶数,在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不仅轻松的巩固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让每个学生在护考互评中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4)动手操作方面,在画射线、画线段、画高等的时候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讨论。线段与射线之间有什么区别;梯形、三角形的高该怎样画,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合作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发表出自己的观点,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小组活动时的总指挥;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交流的过程和合作的成果。一名汇报员,代表小组成员汇报出讨论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让每次合作都是充实有效的。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选择合作的恰当时机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与授统一起来才可以进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等进行有效地安排设计,要最大限度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结合教学的目标,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五、有效组织,合理调控

首先,在合作學习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是在合作学习之前不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地思考,那么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只有教师在提问学生之后,先进行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才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再次,保证足够的合作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合作时间。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和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材教师要认真地设计合作学习,及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过程,有效设置学习目标、评价合作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进行合理的评价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大脑处于积极、活跃、兴奋的学习状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要仔细的观察、介入,及时的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在讨论结束后要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评价,对不够认真,意见不统一的小组提出要求和希望;对积极发言、认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和评价,比如评“最团结小组、最优秀小组等”,来引发小组展开竞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从小组成员互励、互助、互动中不仅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好习惯的培养,还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强化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上一篇: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下一篇:同课异构课教案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