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通用7篇)
做好服务首先应该将其提到求生存、求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社会对电力企业确保安全、稳定、优质、高效供电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所以作为供电企业必须建立起与建设和谐社会相吻合的服务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服务机制。尤其是在电力需求缺口较大的今天,必须牢牢地把握住优质服务的脉博,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把我们的产品----电能,以最大可能的量、最少的损失、最合理的平均电价、最优质的服务销售给客户,并把销售收入足额收缴回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服务。在售前服务上,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努力捕捉用电信息,并象“名牌”企业推销人员那样主动、热情登门服务,促使有需求的客户能用电、早用电、多用电。在售中服务上,我们对新增大用户主动上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用户对服务品质要求愈加严格, 而其它公共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引发的对比效应, 使得供电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日渐增大, 这些都将服务建设推向了深入。
2 面临问题
(1) 外部环境变化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实现均等化。在保定市, 农村多、山区范围广, 城乡供电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落实普遍服务义务还有一段路要走。然而, 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日渐加大, 公众维权意识鲜明, 电价执行、业扩报装、抢修复电、农网改造等工作备受社会关注, 不慎就会引发媒体、网络关于“垄断、强势”的热议。
(2) 优秀服务文化有待成形。某些员工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 部分单位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造成一些服务事件时有发生, 如业扩流程超时、电表估抄错抄、退补电费不规范、欠费复电不及时等习惯性违章仍然存在, “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没有真正形成, 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
(3) 电网建设要继续加强。电网结构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城区、农村配网环网率偏低, 负荷转移能力差, 供电卡脖子问题局部地区仍较突出, 城区电网项目要紧跟经济发展需求, 但投资大、外力干扰多、实施难度大;农村电网点多面广, 投资回报效益低。
3 服务建设工作的思考
保定供电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强化精益管理, 努力打造诚信电力、责任央企的社会形象。
(1) 构建坚强电网, 提升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一是提高电网规划综合水平, 完成“十二五”保定电网规划滚动调整和电网负载率、投入产出分析, 解决负载率高、容载比低、负荷发展快地区的电力需求。2012年, 保定电网完成电网投资12.6亿元, 投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304.56公里, 售电量完成239.11亿千瓦时。预计到2020年, 保定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76亿千瓦时, 最大负荷达到822万千瓦, 均比2010年增长1倍以上。届时, 保定电网将拥有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座, 500千伏变电站5座, 筑强500千伏骨干网, 形成500千伏环形网架;二是解决长城汽车、英利新能源等重点用户用电需求, 完成阜平扶贫工程规划报告 (2013-2020年) , 满足省政府扶贫政策远景目标需要, 统筹组织“7.21”灾后重建项目, 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建设;三是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 利用保定光伏产业优势, 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研究并网关键技术, 实现2个项目成功并网, 启动了河北南网首项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设, 2013年3月公司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 (定兴小朱庄) 投运, 制定“十二五”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 稳步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
(2) 创新服务形式。一是科学编制有序用电方案, 保证重要客户、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 建立配电网应急供电服务机制, 健全与交通、医疗、通信等外部资源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应对春灌抗旱与夏季暴风、骤雨、冰雹和冬季冰雪等恶劣自然灾害造成的电网事故灾害, 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强化重要活动供电服务协同, 做好全国“两会”、国庆、高考、春节和汛期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供电工作;二是深化“10分钟缴费圈”, 重点推广POS机、网上银行、电视一卡通、24小时自助服务缴费机缴费方式, 市区电费缴费网点达到320个, 在农村地区推广邮电储蓄所交费, 在133个城郊村设置24小时售电网点;三是建设智能用电服务手机客户端, 通过彩信和95598互动网站, 推出双向互动服务, 推广低压客户电费通知定制服务, 推出无功补偿优化用电方式、峰谷均衡用电提醒业务, 利用短信平台和新闻媒体不定期向重要用户、大型社区物业等客户发送停电计划、事故抢修通知, 对社会公布供电服务承诺, 按章办事、信守承诺, 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四是坚持开展客户走访活动, 接受咨询, 提供技术指导。2012年组建了107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和325支“八九点钟太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组织安全用电“进校园、社区、农村”活动, 不定期到社区残疾孤寡老人家中, 为群众排忧解难。
(3) 建设业扩诚信服务体系。一是致力于客户服务支持系统建设, 完善负荷管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 推进ERP项目建设, 试行业扩远程报装和异地受理, 实现网上传递业扩、报装、查询、投诉等服务, 提高信息反应、处置能力;二是努力开拓电力市场, 增供扩销。在2012年“市场百日攻坚”行动中新增客户1万户、接电容量71.97万千伏安, 促请保定市政府出台热泵技术补贴政策, 新增地源热泵18.68万平米、电力蓄能0.77万千瓦, 累计安装智能表26.27万户, 高压客户购电比例达到90.99%;三是完成用电信息一体化采集平台, 实现购、供、售三侧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配网线损管理周期精确到日, 推广业扩档案数字化管理, 实现图档管理系统与SG186系统同步运行, 客户档案查找时间由5分钟缩短至1分钟;四是实施供电营业窗口标准化建设, 实现优质服务闭环管理及风险预控, 服务质量获得提升, 及时更新营业厅展板、宣传册等信息, 规范统一营业厅服务形象。
(4) 强化监督, 履行服务承诺。一是经理带队走进市广播电台直播室, 解答客户咨询, 不定期向政府部门汇报服务建设工作动态, 取得政府理解、支持, 适时组织新闻媒体、社会监督员和重要客户座谈会, 通报电力供应形势和承诺供电服务措施, 加深双方理解互信, 构建宽松和谐供用电关系, 增强“国家电网”品牌公信力;二是开展服务形象建设, 设立内外网投诉举报信箱,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建立供电服务内、外部质量评价体系, 落实服务投诉查处要求, 设立“对标平台”, 宣传服务经验做法, 通过局域网、文化长廊、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 打造优质服务明星;三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络等传媒, 做好优质服务、安全供用电知识、阶梯电价政策、交费方式的解释, 通过舆论造势, 倾听用户呼声, 对公众提出的问题, 积极应对不回避, 消除可能引发服务事件的苗头问题。
(5) 加快推动农电建设步伐。一是重点抓好贫困山区电网建设, 推动主网、配网、农网协调发展, 优化县域电网结构。2013年, 修订完成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3至2015年电网建设专项规划, 到“十二五”末, 片区8县形成以220千伏站为电源、110千伏站为依托、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 惠及2031个村、271万百姓, 户均容量达到2千瓦, 全面消除供电“卡脖子”、低电压和过负荷等现象, 为推动片区经济发展、保障扶贫开发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二是科学筹划农网工程项目, 创新开展农网工程标准化建设, 农网10千伏变台及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典型经验在国网公司系统全面推广, 2项工程入选国网公司“农网百佳工程”, 2012年, 农网工程完成投资1.48亿元, 完成455个帮扶村电力设施改造任务, 1个县、15个乡、375个村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 还迅速启动涞源、涞水、易县灾后重建, 高质量完成全年124项工程建设任务;三是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日常化, 建立月度排名检查督导制度, 3个供电所被命名为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
4 成效
(1) 科学安排电网运行, 履行行业责任。提高电网自动化系统支撑能力, 加快调度、监控业务融合, 强化市、县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风险预控, 实施电网风险预控机制, 严防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特别是2012年“7.21”洪灾发生后,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充分发挥系统合力, 3179名抢修队员连续奋战7天7夜, 恢复受灾地区全部11.7万客户的正常供电, 以“零事故”取得抢险救灾的阶段性胜利, 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收到锦旗、感谢信100余件, 中央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报道90余次, 保障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2) 以“实在”作风, 提高客户满意度。从“优质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的高度来认识优质服务工作, 使员工认识到服务也是产品, 电是包含服务内涵的商品;用户关心的就是服务建设的重点, 群众投诉的就是服务建设的难点, 群众期盼的就是服务建设的热点。使员工了解当前服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 研究服务建设跟进的新方法, 补充完善相关流程、规定, 完成对服务建设的风险预控、过程监督、问题改进。
(3) 牢固树立“服务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员工自觉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把确保客户满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反复灌输、提醒行风建设倡导的行为规范、做人准则,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5 注意问题
(1) 树立“大服务”理念。树立服务建设人人有责, 处处是窗口的“大服务”理念, 个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电网的服务作风, 引导每名员工、每个岗位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规范员工的行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T&G已经成为业内非常知名的企业,面对骄人的业绩,贺强先生没有志得意满,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亲身经历中国会展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的会展人,他反而对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从无人问津的“展览展示”发展到沸沸扬扬的“会展经济”,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会展行业前途无限光明的彩环之下,身为业内人士,我们必须冷静的、客观的来面对这个朝阳产业的现状。
目前各个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展经济,的确,会展业对当地经济是有1:X的拉动作用,但不是仅仅简单的盖一个展馆就能推动这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在我们组织的三千多场展会中,在数千的布展公司中,真正靠公司的实力不参与低价的恶性竞争的公司又有几家?我们所有为展会配套的行业中真正规范的机构和企业又有多少呢?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在呼吁政府建全法律规范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从事会展行业的人员应该从自身作起,树立行业的公德,维护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改变会展业这种无序的竞争。
贺强先生在冷静审视行业发展的现状的同时,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专业经历和国外先进经验,积极为中国会展业出谋划策。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建议
中国会展业急需真正意义的品牌会展城市,品牌展会、品牌布展公司、品牌物流公司等。构成品牌的要素很多,特色、质量、全方位服务、信誉等等众所周知。而在这里我想讲的两个方面:第一,以上诸多构成品牌的要素中只要有一个细节作的不好,将会给我们品牌带来具大的杀伤力,将导致品牌建设的重大困难。展览会就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最好的案例;第二,在品牌建设中的“强强联手”,这一类也是中国企业中最难的。会展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素质并不是很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也较低。因此导致了各立山头,诸候割据的局面,新的一轮竞争来临之前,如不快速加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这已成为迫在眉捷的问题,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同行,来自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就在我们的身旁,我们在呼吁减少政府办展的同时,试问我们民营企业靠什么独特的竞争力来和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我们不希望看到未来中国的名牌展会中90%以上来自国外组织者。
因此,我们作好上下产业链,或产业链的横向联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经营模式将带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同时带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2、正确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服务的行业,客户当然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国内的很多展览企业还没有形成品牌,缺乏竞争力,只能靠低价竞争,也就导致了对客户的全面迁就,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然而展览行业是一个创意行业,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客户,带动行业的发展。我认为如果是同样薄利,降价不如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假设说这个行业就是微利的行业,我们拼价格不如拼服务。我们不能在这一代人手中将中国会展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带到一个无序的、缺乏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当中。我们更希望为会展行业的将来,为我们的后来者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重视社会效应
首先,我们参加出国展览,在注重摊位形象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一下中国的展览公司在世界同行中的形象。我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要只考虑成本,而降低在世界同行的地位。这对于中国展览行业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和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十分不匹配。我们在展示产品的同时一定也要展示出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我本人在国外看展时,时常在感叹我们在与国外存在经济差异的同时,人文差异居然也如此之大。和国际接轨不仅仅是停留在高层面减少差异。
其次,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制式展具的开发与使用,从而对于中国非常严峻的生态势态与环境起到应尽之力。国内的展览会中使用木型才算高档的局面应尽快渡过,为了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设计师和客户都应该尽早树立这方面的意识。
沈青 杜旋
2008年06月03日17:57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改革开放30年全国诞生了350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已占到全国GDP的64%,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占据国家经济总量的半壁河山,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什么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如此之迅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产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的角色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的沿海城市、沿江和内陆地区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通讯、纺织服装、运动鞋服、五金小商品等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共生共荣,共赢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何为产业集群与产业积聚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单人不成群”。一个产业的发展,只靠几个龙头企业独领风骚,一览众山小是不可能取得长远的发展的;就像刘翔可以获得奥运会田径跨栏运动的冠军,但却无法拉动整个亚洲田径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要有一批像海尔、华为、一汽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开创各个产业制高点外,还需要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配套生产做好配角的身份,形成大树与小树共生共荣的“森林经济”现象。那么这些成千上万无法成为行业标杆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发展?靠的就是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作用,靠的是产业链的完善和聚合,靠的就是“企业团队作战”的威力而实现一个产业的共同发展。纵观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不难看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上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
那么什么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呢?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通过对深圳、东莞、中山、番禹等珠江三角洲和温州、宁波、苏州、无锡等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高度发达和集中的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一致的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集中生产为形式、以专业化配套为内容,以围绕产业链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经济行为,并以此行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类企业大量集聚现象即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
国内外有名的产业集聚地区如:硅谷是美国的IT产业集聚基地,美国新经济和IT产业集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了IT产业的研发创意、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底特律是美国汽车产业高度集聚的基地,美国著名的轿车品牌如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等都在这里实现了研发、生产与组装;意大利的马尔凯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皮鞋设计制造产业集聚基地,生产的优质皮鞋远销世界各地;葡萄牙的波尔图则是著名的葡萄酒产业基地;而法国的巴黎已成为服装、香水、珠宝饰品等产业集聚地和世界的展示橱窗。
而中国的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家用电器、现代通讯产业和IT制造业最大的产业集聚基地,而深圳市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同样,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五金机械、纺织化工的产业集聚基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区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基地1000多处,产业集聚和产
业基地的中小企业如同成千上万的蚂蚁在群类生活中采取分工与合作,协作与配套,共同完成了产品的分包与组装。因此,产业集群也可称为“蚁群经济”现象,在经济学上也可把产业集群称为“集聚性经济”。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和优势
目前,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已成为推动大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产业集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产业发展中“人人做生意,个个会经营,家家办企业”。因此它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富民强县市工程的主要力量,正如对产业集群有多年研究的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沈青院长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无民营经济不活;二是无产业集群不富;三是无龙头企业不强;四是无名牌产品不响;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形成为将为各级政府创造了更多的税收,解决了更多的劳动就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金必德产业规划研究组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开展中国产业集群万里行的考察调研工作;通过分别对广东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福建晋江;浙江温州、义乌、海宁;河南漯河;湖南醴陵;重庆璧山;山东青岛等20多个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进行专项考察调研,总结发现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已形成了如下特征:
(一)小产品积极创造大市场
在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往往一个地区的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共同生产同一个“小产品”如纽扣、拉链、打火机等,也许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正是靠把这样的小产品做专、做精、做透,利用集群的优势就能创造出一个个的大市场。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10多万家中小企业每年将生产出50万种门类的小商品,销售到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造出2000多亿元的销售额,义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而温州上万家中小企业生产的打火机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集聚基地;福建晋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年产运动鞋已达10亿双;在考察研究中让我们惊奇的发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这一先进的生产形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能量,并且用聚沙成塔的方式在世界上培育起了一个个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二)小概念产生出发展大前景
90年代初,当休闲概念和休闲生活还刚刚被国人所认识,在福建晋江就有一批企业老板突发奇想,抓住商机,将一个个闻所未闻的休闲概念转换成为一个个的休闲商品。在短短几年,聪明的晋江人围绕休闲产业设计生产出了休闲运动鞋、休闲运动服、休闲食品和休闲雨伞等产品,他们在爱拼才会赢的冒险驱动下花巨资塑造品牌和开拓市场,如今福建晋江的安踏运动鞋、七匹狼休闲装、雅克食品等45家产品已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十几万家晋江人所创办的连锁店、专卖店和旗舰店把晋江的休闲运动鞋、休闲食品、休闲太阳伞等特色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具有商业意识和创意头脑的晋江人从一个小小的休闲概念中悟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商机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三)小企业引发专业化的大合作
在温州的调查研究中,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一群规模不大的小企业,却是国内甚至国际顶级品牌指定生产小产品的加工基地。如温州苍南县的金乡镇标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标牌生产基地,连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军队的徽章都来自于这个小小的金乡镇。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过去中国存在的那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落后意识已被彻底打破,每个企业在市场中都学会了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在金乡镇小小徽章从设计、熔铝、写字、刻膜、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全都由几千家独立的中小企业(加工专业户)来完成,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易,在不足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有上千家企业参与各道工序的生产与装备,集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肩负生产世界各国军服徽章的重任。
(四)小集群造就了发展中的大作为
产业集群中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贴近消费者需求,适销对路,因此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2007年所从事的产业集群规划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已拥有6000多户皮革皮具生产制造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全年生产总量已达到160多亿元,有20多万人从事皮革皮具的设计、生产、销售,广州狮岭已形成了中国的皮革皮具之都。在珠江三角洲,像古镇以生产灯饰为主的这样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专业乡镇共有120多个。
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跨区域,跨城市的产业集群带,2007年,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在帮助深圳市龙岗区政府从事现代信息通讯产业集群规划时已调查到,从深圳市到东莞市、惠州市一带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走廊,诞生了像华为、中通信等销售额近千亿元的大型电子通讯类龙头企业,形成几千家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信息通信产业的零部件成就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小集群产生了大作为。
(五)小产品形成了产业的大配套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产品的品种和门类配套都十分齐全,许多产品的配套半径均在50~100公里以内,以充分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中小企业的配套运输成本。如产业集群高度发达的江苏昆山市、广东东莞市的汽车配件和电脑产业均可在全市范围内配套完成;而福建晋江生产的运动鞋从鞋跟、鞋帮、鞋机到面料、款式设计、销售展示等都可以在晋江市几个镇内完成。
凡是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都形成了多品种集中生产,多企业集中采购,大企业集中装配的大配套格局,从而形成了小产品、大配套的产业发展特征,完善了产业链,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无数中小企业在龙头企业市场“利润垄断”的夹缝中,能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中,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一个品类的产品进行分工与生产,如我们在考察北京顺义区韩国现代汽车制造企业是不难发现。轿车企业拥有五千多个零部件,仅韩国现代一级供应商就有一百多家,二级供应商达上千家,他们都围绕汽车这一“产品“生产专业化的零部件产品,然后通过生产线组装成为轿车终端产品。
这些零部件企业他们虽然品牌默默无闻,地位却举足轻重;产品微不足道,作用却非同小可;虽不能独立完成一个产品生产面向终端市场,但以生产链环节的最具专业性独步天下;单打独斗的本领弱不禁风,但产业集群的威力却使他们傲视群雄。这些中小型企业就是依靠着一个个产业集群的优势,做好专业化分工协作,紧密配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以“低价位,高性能”的高性价比产品“蚕食”市场,“驰骋”海外。
三、中小企业的生命之舟,如何在产业的发展中扬帆远航
那么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如何科学定位,借势发展呢?如何让产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呢?我们在产业发展与规划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在产业集群中找准定位,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道路
每一个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要分析自身生产的产品具有哪些功能,要找准企业在产业集群分工中的角色和定位。
1、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要扮演好主角,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大力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和终端销售渠道,做大做强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如河南省漯河市食品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双汇集团2007年销售额已突破300多亿元,带动了漯河市6000多家中小企业所组成的食品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作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再如青岛海尔集团、深圳市的华为通信集团、顺德的格兰仕微波炉集团、珠海格力空调集团都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优秀的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
2、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要扮演好配角,做专做精零部件产品,走做专做精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如杭州万向节集团过去仅仅是一个小铁匠铺,然后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汽车所需的万向节产品,一心一意做配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万向节产品的供应商,2007年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元,而万向集团的掌舵人鲁冠球已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在产业集群中潜伏着大量的以生产零部件为主的单项冠军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中小企业和工商户在产业链中要扮演好零部件和物流供应商,为企业的生产和产业集群做好配套服务。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配件市场,广州狮岭的国际皮革皮具城的原材料供应市场,河北白沟的小商品原辅料城都有几万乃至十几万人从事着原辅料的采购、供应、销售、配套等服务工作,正因为有成千上万的“绿叶“型的小企业为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服务,才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
(二)利用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优势,中小企业要善于在学习模仿中创新发展
中国的中小企业首要走先OEM代工生产,后创牌发展。先当好学生,后当好先生的企业发展道路。
通过对沿海城市大量的产业集群进行考察中不难发现,中小企业要善于担当龙头企业的OEM生产基地,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生产,如福建晋江的安踏运动鞋,七匹狼服装;深
圳市兆亮珠宝,爱特爱、歌力思等知名品牌过去都是甘愿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生产,心甘情愿的先做好学生,在长期的OEM贴牌中学习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质量管理制度和市场营销经验。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模仿中走上了自主经营,自创品牌,自主营销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借助产业集群的品牌价值优势,低成本畅销国际国内市场
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各城市政府和地区要善于集中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用产业区域品牌来带动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区域品牌越响的地区就是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如浙江省义乌市20对年来,市政府集中对外宣传“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产业区域品牌,在中央电视台连续不断的面向海内外宣传推广义乌产业区域品牌,用“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的营销理念吸引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义乌采购50多万门类的小商品,义乌20多万家小商品生产企业在这一强大的区域产业品牌的带动下,用较低的成本把产品销售到了世界各地,因此义乌市也成为中小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天堂。
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充分认识到了区域产业品牌对特色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特委托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对深圳黄金珠宝、深圳女装的产业进行区域品牌塑造。进过金必德的高起点规划和系列化的策划创意,对深圳黄金珠宝、深圳女装这两大产业在未来5至10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和指导思想,将用“深圳珠宝”、“深圳时尚女装”这两块区域品牌来拉动深圳这两大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把深圳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黄金珠宝之都和时尚女装之都,让深圳3400多家黄金珠宝中小企业和3000多家服装中小企业在区域品牌的带领下蓬勃发展,实现用较低的营销成本使深圳市黄金珠宝和女装产品在国内外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
(四)运用产业集群各类资源优势,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各级城市政府要善于运用产业集群中的资源集聚优势,为中小企业完善生产要素和搭建人才平台,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应该看到,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都集聚了大量的资金、信息、人才等优势资源。如成都武侯区是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女鞋制造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在成都武侯区的集聚,只有在成都武侯区才能找到同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再如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信息通讯和现代家电制造基地,因此云集了海内外最多的IT和现代家电制造专业人才,因此各城市政府要善于运用产业集聚中的各类资源优势,搭建生产要素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各类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
(五)参与产业集群资源体系,中小企业要互相担保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资产抵押困难的问题拿出如何帮助中小企
业解决融资难的方案;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要善于利用产业集群的配套优势互相担保,融借资金,发展壮大企业。
通过多年帮助各城市政府从事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让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韩国的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配套能力如此之强,而且都能够长期共生共荣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呢?而反观中国的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互相杀价,恶性竞争,配套行为短期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把产品降价的压力直接推到配套企业的身上,而配套企业又同样面临着原材料涨价,水电费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很多配套企业已经走向微利化。在调查中发现,重庆的摩托车配件企业已完全走向微利化,大量中小企业已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而反观台湾和韩国的IT制造和汽车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首先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都有共同维护产业的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的行为。龙头企业会为配套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利润空间,已确保配套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凡对骨干配套企业投资参股,把配套企业发展成为合资制的合作伙伴,形成了专业化配套+资本纽带关系,同时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时的协调和磋商,以确保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要善于借鉴国外在维护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经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需要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制定金融政策,鼓励为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同时,也要鼓励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为配套企业预留利润空间和配套企业之间要建立投资参股,紧密合作关系,形成长期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局面。
(六)使用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求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
各级城市政府要面向市场,为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和市场配套环境。
企业的发展一是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和良好的市场配套环境,二是离不开各级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外脑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出强势配套的产业发展政策来推动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并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投资规划建立中小企业所需的技术创新平台,产品研发平台,质量认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商贸信息平台,品牌推广平台等市场经济的要素体系,要建立产业引导服务性政府,要实现过去政府管企业上升到宏观管产业。通过政府当好产业发展的教练员,而企业做好产业发展的运动员实现政企良性互动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用产业集群来推动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健康发展。
相关:
郎老师深入浅出、娓娓到来的课堂讲授,使我们通过讲授,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要点和难点;通过同学精彩的案例分析和郎老师点评,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战略管理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郎老师说过: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差异化,而对于我们MBA学生来说,MBA的创造性思维才是我们将来制胜的法宝。
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的最终目的是使MBA如何从繁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现象中发现那些令人激动的有价值的新问题和商机,且找到问题解决之道。对MBA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要求其以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和案例讨论中不断地思考、反思,对一事物和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从复杂的结构中寻求共同性、规律性的本质。
赵岫华:首先我个人代表国华盘山发电有限公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能够授予我们十佳企业表示衷心感谢,下面代表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做一个发言,题目是创新人才机制,提升员工整体素质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员工的素质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力,盘山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放在人才机制的创新方面,通过机制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员工主观积极性,发掘人才资源潜力为国华发展做出贡献。
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也没覆舟,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包括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立党为民,执政为公。作为企业来讲对员工是小事,对企业是一件大事。企业对员工做一件小事,员工回报就是巨大的,在这前提下做好人力资源工作才具备一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方面,盘电人才战略和人才理念,规划在2008年达到装机容量2千万瓦,盘电公司按照国华整体战略规划根据自身人员的优势,明确提出保证盘电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国华输出优秀人才,为国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根据这一战略提出人人是人才,员工只要努力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都是盘电有用人才,人和人存在差异,要达到人尽其才理想状态,必须尊重接受个别差异。要发挥每名员工的潜在价值。让所有的员工都可以看到岗位竞争职业发展的期望,都可以心情舒畅的工作,生活在希望之中,有奔头,员工充满精气神,企业充满活力,这对于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坚持机制创新,将用人的观念由关系导向情感导向转化为人力导向型,我们追寻岗位靠竞争,薪酬好业绩,并通过一系列机制,推行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以绩效为导向的体系,建立了发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从过去害怕改革,拒绝竞争,消极抵触转变为积极参与竞争,通过竞争提升自我,通过竞争人尽其才。
增值人力资本,这是员工本身的知识技能,通过敬业表现出的能力,这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生产要素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值才能达到生产力的作用。我们以绩效管理,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积累经验,鼓励更具挑战性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实现人力资本的过程增值。
第四提倡开放式发展,将盘电放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认识思考,聘请专家队伍,帮助企业克服生产中难题,通过与技术骨干签订合同,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对内对员工开辟管理通道,不仅有职业竞争还有企业发展,并且把本企业优秀员工最大限度输送上级公司。
第五只要给一个合适的环境,每个人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同时一些员工的流失,并不单单因为职业发展,还因为有领导和同事之间关系处理融洽不融洽有关系,所以我们要采取和谐进去的氛围,建立充满生机的团队,实现员工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二、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把人力资源工作置于企业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优秀的员工,所以盘电公司发展,是把人力资源的工作置于重要的地位。一专家说一个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总经理起到重要的工作,通过一把手抓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再有部门经理是本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责任者。对一个管理者来说,管理企业并不难,如果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方能显出管理者个人的能力。
赛马不相马竞争选人才,过去讲人才发展,把人才放在百米跑道,看谁是优秀人才,我们把厂里的人员完全由外部机构招聘,我们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员工的职业生涯不再取决领导和部门经理,而是取决自身的能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里面做起来比较难。
第三建立动态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励与导向并行。使部门经理的绩效与将近挂钩,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通过部门绩效评价,为员工奖励的依据,通过员工自我管理实现员工内个人组织目标。充分发挥正忙向激励作用,对S级员工给予重奖,并且在所有的先进结果中由S级员工中产生。
坚持做到最后的人要下来,员工下岗以后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下岗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我们提出下来的员工一定进行针对的培训,实现内部循环理念,使下来的员工一定要再上去。从而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方面树立大局观,除了加强内部的培训,岗位全部靠竞争,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岗位的输出会引起一系列岗位的变化,我们向国华输出100人,这样导致700人的岗位变化,这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所有人感觉生活在希望中。
第五方面营造良好的工作软环境,提高员工精神薪资,要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得到的不仅是薪水,还包括工作成就,工作认可,发展前途,自信、尊严等在内的精神薪资。
第六方面坚持以德育人选人用人以德为先。我们在用人原则上强调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业绩并不是评价员工唯一标准。
第七方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主要是人才的培养观念,把人力建设作为各类的人才的实践能力,好多管理人员是技术岗位上跨过来的,急需转变角色,因此进行大量培训,同时进行了各种学历教育、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通过这些培训提高他们文化程度。我们把技术人员建立技术档案,每一个技术人员做的贡献和绩效,每月进行记录,半年一次。同时我们提出高级检修工,中级检修工,彻底打破过去大锅饭,以能力导向,多劳多得。
三、通过一系列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效,通过培训通过思想的转换加上机制的建立,使得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坚持以人为本等一系列方针路线,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热爱企业,尊重公司政策,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对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勇于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公司上下的理念出现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我们获得南非安电管理在中国土地上第一个五星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四、盘电公司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三大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打通员工职业通道,建设一流政治思想国营,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培养好人才,多出人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张德:我简单地谈谈感想。姜先生发言非常精彩。这家企业叫国华盘电。它办企原则是以人为本,人才兴企。听了后有两点启发。
第一点启发是人才从哪儿来。一个是输血,一个是造血。输血就是吸引人才,有好的机制才能吸引人才。公平竞争的机制,对人才充分关怀的机制,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第二个是造血功能。输血和造血不一样,自己培养的人可能更顺手一点,大量精力要放在人才开发上,怎么提高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升值。
第二点启发是把竞争的机制跟和谐的机制两者并用。一般搞市场经济比较相信竞争,竞争可以提高有效性。但过度竞争后有缺点。因为过渡竞争破坏团结,带来很多问题。企业要有一个和谐的机制。有一个说法叫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企业很大的精力为职工做实事,关心尊重员工,包括给员工过生日,给员工解决许多生活上具体问题,使员工感到领导和企业对他的尊重和关怀。这种就叫以人为本,中国的企业里面竞争机制建立以后和谐机制还不够。
我个人看法竞争可以出效率,和谐同样可以出效率。如果把竞争机制搞起来,和谐机制也搞起来,左右逢源都能有效率。在前年召开的中国人力资源研讨会上,有一个美国的学者有一个说法,他说中国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秘密在什么地方?从企业管理角度秘密在哪里?现在是世界都在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我们就更要很好地研究如何建立中国企业的和谐机制问题。
一、中小企业 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虽然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 生活中许多中小企业并不重视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的中小企业虽然想建立自 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制约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试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1)目前,中小型企业 往往由于本企业经济实力低下、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良好前 景,使得员工不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华,企业文化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2)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理论学派认为:领导行为决定文化的形成。在许多成功的 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领导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大表现在:①“老板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上式成立。中小企业的老板把握着企业 的发展方向,势必对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战略、企业形象、员工价值观念等各 个方面进行控制,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就在形成“老板文化”。②老板日常行为。中小企业老板通过各种方式向员工传达自己的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主要包括两 种方式:一是言传。老板通过言谈和文字不断向员工阐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 断向员工传播和灌输本企业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身教。老板要想让 员工做一件事情首先自己要去做这件事情,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员工树立良好的榜 样。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③老板个人魅力。老板个人魅力 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老板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笔丰 厚的文化财富。反之,老板不好的个人品质
将严重制约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一时兴盛后就走向倒闭,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2)员工行为分析。一个企业是由老板和员工共同构成的,员工是企业 的主体。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表现在:①员工进入企业 之前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员工在进入企业前已经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原工资由价值观和企业集体价值观之间存在“博弈”。假如 老板不能把握主线的话,很有可能企业集体价值观会被力量较强的员工价值观所 代替。中小企业由于吸纳的员工相对较少,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前往往会对该员工 的人品进行考核,实际上已经把握了集体价值观的主线。但是,一旦中小企业规 模扩大,需要更多的员工时,较高的要求招聘不到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吸收员 工时中小企业对员工各方面的要求就会降低,企业这个整体要想把不同类型持有 不同价值观念的员工融合在一起,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难 度。②员工进入企业后的行为。员工进入企业后,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文 化的创建就像是编织一块非常精致且坚固地布,每一位员工都是编织者,一个不 恰当的行为,都会是漂亮的布上留下难看的污点,甚至使所有工作都前功尽弃。可见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要。而员工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同中小企 业的老板重视员工的程度密切相关:假如中小企业的老板重视员工的主人翁地 位,就会时刻为员工着想,重视员工的个人利益,这时就会得到员工的信任,员 工就会为了企业而积极工作,很轻易树立集体价值观,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章制 度,从而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老板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反之,假如老板不重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无视员工利益,老板和员工之 间只是单纯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永 远不会发展起来。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刚刚成立就倒闭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往 往无视员工的利益。下面拿一些中小型企业做例子: 山东诸城得利斯集团
■赢在执行力 日期:2009-12-01
1、培育管理思维,并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
2、掌握一个职业经理人必备的若干确保组织执行的管控技能,如计划,架构设计,控制,沟通,问题解决 等
3、管理和领导能力将明显提高
4、学员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对现代管理和领导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魅力领导 日期:2009-12-01
1、领导 VS 个人使学员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学员提升下属绩效的能力。使学员更好地了解自
自身的领 导风格,有助于发挥所长,并弥补不足。可大大提升影响他人的能力,并有效地支配自己的时间。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推荐阅读:
供电所优质服务提升06-09
供电公司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汇报10-02
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10-24
客户服务的优质标准10-03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2-16
浅谈客房部的优质服务10-18
新时代基层工会如何服务企业发展06-28
供水供电服务质量评价10-28
供电服务之星事迹材料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