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通用10篇)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篇1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问题急待解决。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商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1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2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②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③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④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

③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蕴含商机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现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根据现有技术,可利用途径有:①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成粗细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和建筑用砖。②钢门窗、废钢筋、铁钉、铸铁管、黑白铁皮等经分拣后送有色金属冶炼厂或钢铁厂回炼。③废砖瓦经清理可以重新使用。废瓷砖、陶瓷洁具经破碎分选、配料压制成型生产透水地砖或烧结地砖。④废玻璃筛分后送微晶玻璃厂或玻璃厂做原料生产玻璃或生产微晶玻璃。⑤木屋架、木门窗可重复利用或经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积极地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篇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快速实施, 大力发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城市现代化改造进程的提高, 建筑垃圾对社会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 针对这些建筑垃圾, 各个城市都采用了一些处理措施, 不仅耗用了大量的资金, 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解决建筑垃圾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建筑垃圾的基本特点

筑物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结构相关:砖混结构建筑中, 瓦砾、砖块约占75%, 其余为木料、渣土、石灰等;废弃剪力墙、框架结构的建筑, 混凝土块约占55%, 其余为砌块、砖块、金属等。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 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化。建筑垃圾按照一般的填埋堆放方法处理, 需要通过很长时间其化学、物理特性才能稳定。混凝土块和废砂浆中含有的较多的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硫化氢;废木材和废纸板可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能使渗滤水中含有许多重金属离子, 污染周围的地表水、地下水、空气和土壤。即使建筑垃圾达到稳定化之后, 大量的无机物还会停留在堆放处, 占据大量土地, 并持续导致环境问题。

二、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市容

现在城市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大多建筑废弃物没有进行处理, 被施工单位运送到郊区, 采取简易填埋或露天堆放的方法进行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有未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 混杂在生活垃圾当中, 如遇到雨天, 脏水污物四溢, 成了大量细菌的滋生地。建筑垃圾运输基本采取开放式运输车, 不能避免地发生运输过程中的垃圾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情况, 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容貌。

2、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会渗滤出污水, 造成周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水体被污染后会直接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质量。万一误饮这种受污染的水, 将会对市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破坏土壤

我国很多城市的郊区成为建筑垃圾的堆放场, 占据了许多生产用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建筑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 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建筑垃圾占用土地的情况会更加严重。露天放弃的建筑垃圾在外力影响下侵入附近的土壤, 使土壤的物质组成发生变化, 减小了土壤的生产力。加之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 如果发生化学反应, 会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 引发附近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改变。

4、污染空气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 在水分、温度等影响下, 一些有机物质会产生分解, 出现有害气体。垃圾中的粉尘、细菌随风扬散, 对空气造成污染。还有一些可燃建筑垃圾在燃烧中会产生有毒物质, 造成对空气的多次污染。

三、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1、完善管理机制

要依托环卫部门,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采用市场经济杠杆, 促使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建筑垃圾的监督和管理, 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要结合城市建设的空间特性, 结合城市其它相关设施布置充足的泥渣土受纳场, 确保建筑垃圾能够合理处置。要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对采用建筑垃圾生产的产品, 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2、提高施工企业环境意识

我国的建筑垃圾问题没有被施工单位重视。大多数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采取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地的处理方式, 这将导致施工单位成为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更是受害者。必须将强宣传教育力度来提高施工单位的环境意识, 促使施工单位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努力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 从污染的制造者、受害者变成治理者。

3、施工中减少建筑垃圾

技术人员要了解图纸, 把好各道工序的验收关, 控制好建筑材料的预算, 降低多余的建筑材料转变成建筑垃圾的可能。材料员要严把质量关, 多和施工管理人员交流, 认真审查进料单, 规避材料进料过多而出现的浪费。坚持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和随意变更设计方法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出现, 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质量, 降低没必要的加固、维修和重建工程。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 垃圾组成是不同的, 而垃圾的数量因为施工管理的差异在各工地区别很多。如将钢筋制作外包给专门的钢筋加工中心, 采用商品砂浆, 都可以极大降低建筑垃圾和废钢筋的数量。可以采取分包的方法把单项工程分包给个人, 承包者为了确保效益就能想办法减小建筑垃圾的数量。采取可以循环使用的钢模板替代木模板, 可以降低废木料的数量;采取装配式替代现场制作, 也能降低建筑垃圾的好方式;采取产业化的生产方法, 房屋的构件可以在工厂批量制造, 降低了传统施工现场的一系列不确定问题, 可以减少建筑材料, 降低建筑垃圾。

4、循环利用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重要资源, 如把它转化为建筑材料为循环经济的最佳展现。在施工过程中和旧建筑物维修或拆除过程中造成的建筑垃圾大多是固体, 它包含许多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和回收不但能保护环境, 减小对环境的损坏, 同时如果采取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把它再利用或减量化, 还能减少许多的建设资金和资源。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建筑垃圾转变成建筑材料的技术将会更加成熟, 成本也会不断减小。建筑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 大量可以用于再生资源重新使用。

结语

建筑垃圾作为一些建材产品废料的混杂物, 如不加处理直接埋填, 不但损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还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要改善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观念, 大大提倡新技术的运用,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城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合运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城市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建筑垃圾的基本特点, 分析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改善措施, 为提高城市环卫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罗春、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53-55。

论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 篇3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商机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44-01

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1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2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①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②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③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④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5}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

不完善。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蕴含商机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现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根据现有技术,可利用途径有:①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成粗细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和建筑用砖。②钢门窗、废钢筋、铁钉、铸铁管、黑白铁皮等经分拣后送有色金属冶炼厂或钢铁厂回炼。③废砖瓦经清理可以重新使用。废瓷砖、陶瓷洁具经破碎分选、配料压制成型生产透水地砖或烧结地砖。④废玻璃筛分后送微晶玻璃厂或玻璃厂做原料生产玻璃或生产微晶玻璃。⑤木屋架、木门窗可重复利用或经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积极地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使垃圾再生价值 篇4

面对很多地区的旧城改造,道路改扩建、城中村拆迁等产生建筑垃圾、废弃混凝土进行清运、破碎、筛分、制砖等,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的可靠性、产品质量、使用效率、售后服务等赢得了人民一致信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对于技术成熟、回收利用率普遍高于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处理来说,无疑是一片市场相当广阔的绿色产业蓝海。

我省城市垃圾中,建筑废弃物占了1/4。2012年省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已达到2400万立方米,然而5座建筑废弃物消纳场总消纳量为1934万立方米。可见,我省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与产生量有明显差距。

我省建筑垃圾处理的困惑也是珠三角乃至广东不少城市的共性。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化率仅为5%。在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

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分筛生产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粉碎再利用,以制造出多种一级“再生产品”,例如石砖粉,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凝土再生材料等。这也是下一步再生产品,如空心砖、实心砖的前期必备原料。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篇5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目前,国家着力于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的扶持,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成为国家首要的解决项目。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建筑垃圾不断在增加,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堆放、填埋等处理方式,不但占用土地、影响城市美观,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如何采用一种专业有效的技术手段让这些令人厌恶的东西变成可再生的资源成为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国外最早开始使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其设备虽然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维修困难,严重制约着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推广使用,在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内,如何汲取国外先进的绿色理念和技术,推广到国内在未来经济的规划和建设中实现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

中意矿机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经验,于2007年研制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经过时间的考证,现如今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不仅解决了环境的污染隐患,也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生资源,从而造福于人类,为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到路解决了难题。

城乡垃圾处理现状总结 篇6

---暑假实践活动调查总结 在我居住的地方,我们的垃圾来源主要是厨房垃圾、一次性塑料垃圾、水果剩余物垃圾、树叶野草残余物垃圾等等。我们的所产生的垃圾,80%居民会将自家的垃圾倒入附近的垃圾桶里,只有少部分的垃圾会倒入河内、田地间或者道路旁。由于我所居住的地方垃圾处理相对落后,我们都是将所有的垃圾丢进同一个垃圾桶,而且我们的政府收集的垃圾绝大部分是进行郊外填埋,剩余部分大都是随意丢弃。因此,我们的垃圾没有做到物尽其用,而且是成为我们所居住环境的累赘。

据调查表所反映,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1.政府很少进行过“保护环境,严禁乱扔垃圾”等方面的宣传;2.政府在进行垃圾处理方面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有效的事情;3.所产生的垃圾数量不足以进行分类以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如果我们的垃圾有功能分类,过半数的居民都愿意将自家的垃圾投进分类箱。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处理 篇7

目前,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对城市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既能缓解资源短缺,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又能创造丰厚物质利润, 正是能有效节能减排的技术之一。

1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在建筑垃圾的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实施对策与措施。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 建设工作者环境意识不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 处理方式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等, 都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尽管有许多像使用废气混凝土块制作填充砖、用建筑垃圾做桩基础的技术已经成熟, 但很少有研发机构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和对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进行研究。出于以上原因, 这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还比较少。

2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分析

2.1 城市建筑垃圾源头削减

建筑垃圾源头削减, 可以使最终处置的废物减量, 达到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 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节约填埋空间的目的。

2.1.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施工企业的环境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没有被施工单位重视。大多数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采取外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点倾倒这种最简单却最浪费土地及资源的处理方法, 这导致施工单位成为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也是受害者。

所以, 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环境意识, 从而使施工单位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认真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从污染的制造者、受害者转变为治理者。同时, 施工单位环境意识的提高, 也有助于各项建筑垃圾处理的政策能更好地执行。

2.1.2 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

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解决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例如, 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 考虑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采用尽量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使建筑物将来进行维修、改造和拆除时部分具有再生功能。

对建筑物拆除时选用选择性拆毁技术。确保建筑垃圾中的一些物料如木框架和金属部件等保持原状, 从而得到直接利用, 并在拆毁前对有毒害组件进行预拆除, 防止和其他物料混杂, 为后续利用创造条件。

2.1.3保证建筑物质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 每拆除1万m 2旧建筑, 就会产生7 000t~13 000t建筑垃圾。来自建筑物拆除工程的拆毁建筑垃圾是城市建筑垃圾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占建筑垃圾总量的38%~77%。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而且, 需加强区域规划的长期性和权威性, 尽可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减少非正常拆毁建筑物。

2.1.4进行建筑垃圾的直接再利用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尽可能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利用, 以减少需转移的建筑垃圾和新用建筑材料量, 降低施工运输成本例如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 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在道路工程上用可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就地处理利用建筑垃圾。

2.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提高回收利用率

2.2.1提高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程度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程度不高, 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 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将有利于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例如:

对于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 可生产粗细骨料, 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 而且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 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

对于木材类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可以直接再利用于重建建筑, 破坏严重的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

对于废砖瓦可生产骨料, 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

对于废钢材、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 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

对于渣土, 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对于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 可以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

对于废弃道路混凝土, 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

2.2.2加快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科研工作, 提高回收处理技术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政府和建筑施工企业应投入资金, 立项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例如, 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技术创新与设备进行研发, 使用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成套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筛选;对回填材料进行研究, 了解其组成、结构与性能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开发绿色建材进行研究, 探明各项具体生产技术, 充分利用循环再生骨料开发绿色建材。

2.3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城市建筑垃圾, 使之产业化

对整个城市的建筑垃圾做一个全面的监测系统, 搭建一个关于建筑垃圾产生和固体废物流向的信息平台, 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城市建筑垃圾进行控制, 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各种机制。

在建设开工前, 施工单位携带证件、施工图纸等有关资料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处, 管理处负责人将有关信息输入系统中, 系统将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施工技术、使用材料等对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评估并确定有关回收利用程序, 再由垃圾处理单位按照程序对建筑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其产生的再生材料经过审核后销售至施工单位。其中, 计算机网络的运用, 可以分析控制建筑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 协助在不同阶段的决策。

2.4政府积极引导与落实

2.4.1出台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相关政策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 涉及到建设、环保、工业、信息化、发改委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 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 真正实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所以,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与落实相关政策。

我国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推出了建筑垃圾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规定中指出, 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 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对不按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 以此加强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管理, 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另外, 政府应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调查统计, 为环保的再利用建筑垃圾建立一套经认证的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 并将其作为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政府部门应该严格监督执法, 做到令行禁止,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2.4.2推行PFI融资模式, 垃圾清运企业化

PFI (PrivateFinanceInitiative, 私人主动融资) 模式是指私营企业或私有机构利用自己在资金、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主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在此模式下, 私营企业与私有机构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融资和建设, 项目公司把项目出售给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推行PFI融资模式, 使建筑垃圾处理应向企业化运作方式转变。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 将垃圾处理的风险转移给能够合理承担风险的私有机构, 从而提高私有资金的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 为政府提供巨大的潜在收益, 也为公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而且, 引入私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益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对于合作企业, 有关部门可以在建筑垃圾调配和运输、建设用地、产品推广应用、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扶持。在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倾斜的同时, 也需要对项目公司的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使项目的运作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 切实保护项目参与者的利益。

3结语

对于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 首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使建筑垃圾从源头削减, 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以提高其回收利用率。而且,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处理城市建筑垃圾, 使之产业化。最后, 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与落实。

摘要: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PFI融资模式等, 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和运营方式对城市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处理的对策, 以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垃圾,垃圾处理,综合利用,对策

参考文献

[1]仲伟权.浅析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及思考[A].建筑论文集[C].2006:55-57.

[2]刘超.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信息, 2007 (32) :58.

[3]李密芳.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利用途径——西欧研究文献及资料综述[J].砖瓦, 2009 (2) :56-57.

[4]王罗春, 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53-55.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研究 篇8

开展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实现对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因此,为加快实现“三个北京”的战略目标,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首都环境建设,研究制定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标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外建筑垃圾处理及标准简介

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并综合利用”的策略,且都在政府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行业层面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体系,因此,可以有效地管好建筑垃圾的“一生”甚至“轮回”。代表性国家有德国、美国和日本等。

(一)德国:政府积极参与,完善市场机制

德国的建筑垃圾处理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积极参与;二是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整,法律监管体制完善;三是积极调动市场的调节作用,具备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企业介入建筑垃圾处理;四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先进,回收再利用率高。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德国已经制定了与垃圾处理有关的法规180多个,其中与建筑垃圾处理和回收有关的重要法规有:

(1)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及由其而来的规定:

《关于需要特殊监测的垃圾的规定》(1996年);

《关于需要监测的垃圾的规定》(1996年);

《关于欧洲垃圾目录介绍的规定》(2001年);

《关于资质规定》(1996年);

《运输许可规定》(1996年);

《关于垃圾经济草案和收支平衡的规定》(1996年);

《关于废物处理工厂的规定》(1996年);

《关于垃圾处理协会会员的方针》(1996年)。

(2)關于减少包装垃圾的规定。

(3)联邦污染保护法及由其而来的规定:

《关于垃圾处理的资质规定》;

《关于垃圾处理的许可办法规定》。

(4)建筑法。

(5)联邦土地保护法。

(6)危险物品和化学物品法。

(二)美国:实施分级利用,加强准入制度

美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3.25亿吨,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针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化。具体实施分为三级利用: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为第一级利用;作为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为第二级利用;最后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为第三级利用。

美国政府先后制定通过了《固体废弃物处理法》、《超级基金法》和《建筑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同时还建立了建筑垃圾运输准入制度、处理建筑垃圾行政许可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三)日本:建筑垃圾零排放,法规标准做保障

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十分重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其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运出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日本明确要求建筑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在50年或者100年后拆除的回收效率,建造者在建造时采用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并尽量做到建造零排放。垃圾回收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日本建筑垃圾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日本建筑垃圾的处理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日本就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具体见表1、表2。

二、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研究

采用魏尔曼标准化三维结构将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五个专业门类和七个专业序列。

层次维: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基础标准分为四个门类:术语、图形标志、分类与方法以及基本原则标准。通用和专用标准主要包括综合,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建筑垃圾转运、处理,保洁作业服务四大类。

门类维:门类是按照标准化对象划分的大类,各门类间是并列关系。

序列维:按照标准的专业序列展开。分为综合技术、方法、工艺、工程、产品、信息、管理七大序列。序列间按照标准化内容分类,无顺序关系。除综合技术外,其他六个序列均下设子序列:

(1)综合技术序列。包括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序列、具有综合性或难以归入其他六个序列的技术标准。

(2)方法序列。包括监测与检验两个子序列。

(3)工艺序列。包括工艺技术和质量要求两个子序列。工艺技术主要指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步骤、工艺指标、技术要求、工艺控制以及新工艺发展技术条件等;质量要求主要指对产品/服务需要的表述或将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

(4)工程序列。包括环卫设施建设的全过程,按照顺序关系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和质量评价四个子序列。

(5)产品序列。包括设备、材料和车辆三个子序列。

(6)信息序列。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两个子序列。

(7)管理序列。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四个子序列。

标准体系编号表示标准在体系中的位置。对于列入标准体系表中的每一项标准,均有唯一的标准体系编号与之对应。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编码由行业号、层次号、专业门类号、专业序列号、子序列号及顺序号六位编码组成,并以符号“.”分隔,如图1所示。体系的第一位编码为标准行业号,环境卫生行业为“1”;第二位编码为层次号;第三位编码为专业门类号;第四位编码为专业序列号;第五位编码为子序列号;第六位编码为顺序号。其中,空置项编码为0,顺序号编码为两位数,其他编码均为一位数。其中,对于某类工程项目技术规范,其包含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以及质量评价全过程,则该项目工程序列子序列编号空置,即设为0。

三、结论与建议

北京市建筑垃圾标准仅11个,还不成体系,多为整体规范性标准,从各种门类的内容上看,已有标准主要集中在工艺整体规范(2条)、管理考核(1条)、运输车辆技术要求(3条)和再生产品(4条),而对于收集和运输的技术要求、收集站的运行和管理、建筑垃圾的填埋、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站的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还是完全空白。因此,按照实际需求和本研究的方法,现阶段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制定9项标准,见表3。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隋玉武.德国建筑垃圾高回收率原因简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

[3]李南,李湘洲.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

[4]蒲云辉,唐嘉陵.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对我国的启示[J].施工技术,2012.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篇9

2010-12-17 10:14 环卫科技网 作者:姚伟 曲晓光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不同类型的垃圾产生量及垃圾的收集处理方式,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6—2007年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调查村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使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kg,生活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63.28%;收集堆放的生活性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占57.03%;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2.03kg,生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83.44%;生产性垃圾中养殖业垃圾占44.11%,秸秆杂草垃圾占33.36%;收集堆放的生产性垃圾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的占46.31%,以高温堆肥方式处理的占26.29%。结论随意堆放的生活性和生产性垃圾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收集堆放的垃圾因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垃圾;产量;收集;处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措施之一,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必要条件。2006—2007年,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堆放方式及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现状调查,了解农村人均日垃圾量、垃圾收集堆放的比例和垃圾主要的处理 方式现状,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项目村的村干部。1.2调查方法

每省(区、市)随机抽取25%的项目县,每县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调查并了解整村的垃圾产生和收集处理情况,采用询问与观察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

1.3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双录入的方式以Access2000数据库形式进行录入,数据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共调查了657个县,6590个村。

2.1不同来源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方式

全国的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kg,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36.72%,收集堆放占63.28%;收集堆放的垃圾中进行填埋占57.03%,焚烧占14.26%,高温堆肥占13.88%,直接再利用占14.83%。生产垃圾性垃圾随意堆放占16.56%,收集堆放占83.44%;收集堆放的垃圾中进行填埋占16.55%,焚烧占10.85%,高温堆肥占26.29%,直接再利用占46.31%。生产性垃圾主要分为工业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垃圾和其他垃圾,生产性垃圾主要以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 垃圾为主,分别占44.11%和33.36%;工业垃圾占21.48%,其他垃圾占1.05%。其中工业垃圾和其他垃圾主要以填埋方式处理,分别占62.65%和63.86%;养殖业垃圾主要以直接再利用和高温堆肥方式处理,均约占48%;桔杆杂草主要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占58.70%(表1)。

2.2生活垃圾产生量、垃圾收集与处理方式

按统计局分类方法,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图1):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东部地区为0.96kg,中部0.88kg,西部0.77kg,东北0.81kg。生活垃圾收集堆放东部占73.79%,中部59.63%,西部56.77%,东北53.98%。东部集中堆放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占73.93%;中部主要为填埋和再利用,分别占45.48%和27.81%;西部主要为填埋,占38.94%,其他三种方式均约为20%。东北主要为填埋和高温堆肥,分别占65.06%和23.57%。

表1不同来源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方式的构成比

图1不同地区人均日生活垃圾产量及收集堆放垃圾量 2.3生产性垃圾种类及比例

按统计局分类方法,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各地区生产性垃圾均以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为主。东部地区的两种垃圾类型分别占30.54%和33.56%,中部为44.27%和31.84%,西部为46.26%和36.36%,东北为70.50%和20.89%。见图2。

图2不同地区生产性垃圾的主要类型

3、讨论

3.1垃圾收集与处理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kg,其中随意堆放的垃圾为0.32kg,按照2006年底全国有9.51亿农民计算,一年内产生生活性垃圾接近3亿t,其中约1亿t垃圾属于随意堆放。我国农村人 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2.03kg,其中随意堆放的垃圾为0.34kg,一年内产生生产性垃圾接近7亿t,其中约1亿t垃圾属于随意堆放。垃圾是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垃圾所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水体等带来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而且威胁人民身体健康,成为社会公害之一[1]。垃圾的产生量和堆放方式直接影响农村的环境,垃圾产生量越多,以随意方式堆放垃圾比例越大,对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的影响越大。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目前,我国农村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尚未完善,要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就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工作,从而在整体上改善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要的条件。

3.2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处理方式

本次调查显示,全国的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kg,按统计局分类方法,东部地区最高(0.96kg),西部最低为(0.77kg)。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本次调查把 生活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从垃圾的分类和实际调查结果来看,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生活水平高、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相对较高。

全国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63.28%,按统计局分类方法,东部以集中堆放方式收集垃圾比例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比例都偏低。目前,我国垃圾的收集运作模式为“户负责盛放,村负责收集,乡镇(街道)负责中转,市负责处理”,垃圾以何种方式堆放不仅与地方政府的工作支持、资金的投入相关,同时与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相关。垃圾堆放方式和垃圾产生量一样都与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生活水平高、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比例相对较高。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高温堆肥和直接再利用,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填埋。填埋方式不仅存在着浪费土地资源、处理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向题,而且还将生活垃圾中的有用物质一埋了之。虽然相对而言填埋处理方式简单易行,短期投资成本较低,但从长远来看,回收再利用、焚烧处理、堆肥等资源化处理措施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2]。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垃圾量,但如果采用小型焚烧炉,由于燃烧温度较低,对“白色垃圾”如塑料、橡胶、泡沫材料等不能充分燃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高温堆肥和直接再利用都能将垃圾进行废物利用,不仅减少垃圾量,更能节约能源,在我国农村应提 倡使用高温堆肥和直接再利用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

3.3生产性垃圾以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垃圾为主

生产性垃圾主要分为工业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垃圾和其他垃圾,全国的生产性垃圾主要以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垃圾为主。养殖业垃圾主要指规模养殖厂饲养的畜牧和畜禽产生的垃圾和家庭散养的禽畜随地产生的垃圾。秸秆杂草垃圾主要指随意丢弃和散落的部分,不包括作为饲料和燃料的秸秆,也不包括在耕地直接粉碎入田地作为肥料的秸秆。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垃圾比较容易收集并进行高温堆肥和直接再利用,有效地处理好生产性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

3.4生产性垃圾收集与处理方式

全国农村生产性垃圾的堆放方式中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83.44%;按统计局分类方法,生产性垃圾收集堆放在东部最高,西部最低。总体来说,生产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比例较高,生产性垃圾与生活性垃圾相比,产生地点相对固定,可利用价值较大,容易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应进一步提高生产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比例,减少随意堆放垃圾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生存条件。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高温堆肥和直接再利用,生产性垃圾的类型决定着垃圾处理的方式,工业垃圾和其他类型垃圾均主要以填埋方式处理,养殖业垃圾主要以直接再利用和高温堆肥方式进行处理,秸秆杂草垃圾主要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目前我国的生产性垃圾主要以养殖业垃圾和秸秆杂草垃圾为主,所以我国农村生 产性垃圾采取的主要有效处理方式也为直接再利用和高温堆肥。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如何有效治理农村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有效处理好农村的垃圾问题,是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有效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 篇10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源环境、生态全球化趋势,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垃圾”作为一种资源类型,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城市垃圾 资源 产业化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440公斤。2000年、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18、1.35亿吨/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及处理现状

1、城市垃圾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碎砖瓦等,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数量剧增。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排出大约1亿t左右。

2、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①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②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

③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④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⑤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二、城市垃圾处理对策

1、城市垃圾资源化

①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②征收城市垃圾费。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如美国1000多个市镇对垃圾以袋、罐计算收费,垃圾的产量从1981年的每人1周3桶减少到1995年的每人1周1桶;又如美国的西雅图市政府规定,每月每户垃圾量为4桶,需交纳排污费13.25美元,每增加1桶,加收9美元,该规定实施后垃圾量减少了25%以上。当然,城市垃圾费的征收应根据居民生活水平、垃圾数量、分类放置等不同情况而异。再比如德国,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城市居民收费,另一类是向生产商收费(又称产品费)。对于居民收费来说,德国的各个城市的垃圾收费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按户收费,以垃圾处理税或固定费率的方式收取;有的是按垃圾排放量来收取。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按户征收垃圾处理费的方式:部分城市开始试用计量收费制,按不同废物、不同量收取不同费用。产品费的征收更充分地反映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要求生产商对其生产的产品全部生命周期负责。产品费的征收对于约束生产商使用过多的原材料,促进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筹集垃圾处理资金都有较大的帮助。

③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垃圾资源化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各国的国情而定。我国资金有限、技术较落后,但是地域广阔,因而垃圾资源化潜力较大。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垃圾资源今后持续开发利用的方向除回收再生和综合利用外,最终处理应有60%用于填埋,30%堆肥,10%焚烧。

④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我国历来重视废旧物质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且收入不扉。如国内贸易系统从1950年~1994年,回收总值达1340.25亿元。此外,现有供销社系统每年回收废旧物资1600多万t,回收总值约20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废旧物资回收潜力很大,我国应继续鼓励有关部门加强废旧物质的回收工作。

⑤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法规体系,如资源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为,并把它变为自觉行动。其次,要改变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垃圾清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实行有偿的社会化服务,环卫部门进行管理、监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2、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

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将形成一个产业链。而且这是一个不衰落的产业,它将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持续发展下去。

①走综合处理技术路线,提高技术集成能力

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传统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焚烧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适于走垃圾分选、再生利用、有机物发酵制肥、可燃物焚烧供热发电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目前,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在某些单项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处理技术是涉及机械、化工、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因此,提高技术集成能力更为重要。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开发机构,急需发展有高度技术集成能力的研究开发单位,把国内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引进、吸收、消化后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技术。目前,一些军工科研院所,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利用自身优势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②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要有适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税收、能源、土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和一系列环保法规,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上海市建委环卫系统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探索出“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商业化运作”的一条新路。

③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扩大融资渠道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全国668个城市,设想平均每个城市建设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厂,投资一亿元人民币,那么就需668亿元的投入,靠政府财政投入没有那么大的力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只有到资本市场上去寻求资金,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渠道。投资社会化,谁投资谁受益,政府可

以引导性地以少量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上的资本投入。企业产权股份化,多家联合,共同投资,形成技术合力和资金合力,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以往由政府投资和管理,往往出现投而不运现象,上亿的投资成为样品和摆设,不能良性运转。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国家选择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发行股票,扩大融资市场。“二板”市场要特别关注从事城市垃圾处理研发的企业。建立垃圾处理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短期融资和信贷。充分利用目前国外资本看好我国环保市场的有利时机,注意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利用外资。

3、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地利用环境观、垃圾资源观、资源危机观等来教育市民,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NextPage]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伤感句子语录下一篇: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