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主题争论(精选5篇)
一、从作家生平及《长恨歌》诞生的背景看其政治讽喻性
白居易(772-846),字乐 天,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本籍太原,后搬家下邽(今陕西渭南)。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搬家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可 怜少壮日,适在贫贱时”,因而对百姓疾苦有着较深刻的认识。他自幼聪慧,刻苦好学。20岁举秀才,20八岁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为应制举,他 与元稹“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政”,撰成《策林》七十篇,全面地阐述他们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是反对无休止的剥削,要求统治者“酌人言,察人情而后为政”。他大胆地指出:“人庶之贫困者,由官吏之纵欲也,官吏之纵欲者,由君上之不可以节俭也”,提出“革财用,均贫富,禁兼并,逐盗贼,起廉让”等重要对策,并 且还反对侵略与投降。应举后,被派往周至任县尉,使他又一次有机会接触下层群众。适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传播后世且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不停为大家争论不断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时年30五岁。并且,他还创作了《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等其他讽喻诗。
元和三年(808年),白居易回长安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于元和五年(810年)降职改做京兆府户曹参军。这三年,他又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讽喻诗。在其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仍抱有极高的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直至元和十年,四十三岁的他,又 因“僭越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了《琵琶行》。其后,白居易又辗转做过中州、杭州、苏州刺史等地方官。晚年的他,已无心仕途官场,回东都洛阳,过起 香山居士的闲适生活,直到终年。在其任职期间,他不停非常关心民生疾苦,敢于为民请命,为老百姓办过许多好事实事。如杭州的水利工程,被后世称为“白 堤”; 苏州离任时,“闻有白太守,辞官归旧溪。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刘禹锡《白太守行》)。在他逝世的前两年,还出钱建造了龙门潭的八节滩这一利民工程。
了解了白居易一生的生平事迹后,咱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白居易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政治抱负的诗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分子。他爱憎分明,同情民众的遭遇,《长恨歌》也明显透暴露作者的“政治讽喻”。
二、从诗人的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看《长恨歌》的政治讽喻性
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中,表现出了他的人格特性。他既倡导(率先提议)发起了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又创作了大量富有实际意义的优秀诗歌,成为我国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他在《与元九书》、《新乐府诗序》、《策林》等作品中,提出了许多有关诗歌和文学创作 的理论,他认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行于歌诗矣”,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作品应可以“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还明确规定了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和批评标准,即诗应以情为根,义为实,言为苗,声为花,做到文质并重,并且应以有无“兴寄 讽喻”作为评价作品的首要标准。
白居易的这些理论和主张,既有对前人经验的承继,又有对实际的发展。他的诗歌创作,也很好地践行了 他的理论主张,并且也是他“政治人生”追求的表现。如他的《伤宅》、《红线毯》、《杜陵叟》、《观刈麦》、《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琵琶行》等作品,或批评统治者的骄奢腐化,或揭露抨击统治者的参保与掠夺,或倾吐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和悲凉命运的深切同情,诚挚深刻,感人肺腑。他在四 十岁大概说四十五岁以前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表达着这样的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或思想,因此可推知,他30五岁在周至做县尉时所创作的脍炙人口 的《长恨歌》,也同样拜托了一个正直、善良、有才气、有抱负、有追求的关心时政的青年的思想感情,而非一个庸俗才子的世俗之举。
三、从对作品本身的解读看《长恨歌》贯穿全篇的政治讽喻性
从《长恨歌》本身来看,作品开篇即开门见山,直言不讳,指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定下了全文讽喻的基调,一个荒淫好色的封建君王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接下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则暗含了唐玄宗霸占子媳,违背人伦的丑行。诗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及背面的相关系列描述,无不深刻地不遗余力地揭露了唐明皇得到杨贵妃后,沉迷于美色、不睬朝政、好色误国的 罪恶行径,不行饶恕。又如,诗中描写杨家得权势后,“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以至“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从侧面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幸之至,以致颠覆了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意识,荒诞至极。这也为安史之乱的爆发,盛世的衰败埋下 了祸根。诸如此类的例子,全诗中可谓俯拾便是。如此之君王,如此之爱情,怎么会让一个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爱民忧国的正直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 验的总结)分子产生怜悯同情,以致被感动,进而对其置责任道义于不顾的淫乱纵欲行径进行美化和歌咏呢?这对任何一个稍有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的人来说,都是难 以理解和接受的。至此,笔者一直以来淤积在心头的结,也多少有部分梳解。《长恨歌》的讽喻之说,想来也不会有更多的异议了。
难题的 焦点主要出现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在地愿为连理枝”四十四句)对李、杨缠绵爱情描写的理解。很多人被此处作者对二人凄美艳丽的爱情 描写所打动,部分读者“往往深爱其‘风情’,而忘了‘戒鉴’”(《中国文学史》)。于是乎就借此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改变,由批判讽喻转向了称赞歌 咏。因而,也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说,或歌咏爱情说。本文认为这两种意见存在不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没有顾及全篇及作品产生的 背景;其二,没有顾及作者的为人。假设全面的考虑了这些原因,那就不难理解《长恨歌》讽喻的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了。试想,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爱民情结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分子,怎么能容忍一个帝王、一国之君,置国家安危与百姓的疾苦于不顾,荒淫无度,重色误国?这是任何 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本文认为,作者在后半部分细腻动情的描写,非但不是对李、杨爱情的称赞与歌咏,反倒是对他们所 作所为的一种无情的讽刺和鞭笞。这大概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一个君王不睬朝政、迷恋女色,就如同一个正常人不务正业,胡作非为,是不可以被常人所接受 的,“是可忍孰不行忍”,有关这一点,白居易的另一篇《胡旋女》以及晚唐时期杜牧的《荔枝行》,可以帮咱们作如此理解。一个君王荒淫昏聩到如此地步,死罪 可免活罪难逃,于人于己于后世,能不产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慨叹吗?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说过:“此讥明皇之迷于色而不悟也。”(《唐诗别 裁》)
1. 讽喻说
只把唐玄宗当做皇帝写, 讽刺他荒淫误国, 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 爱美人, 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 美人也会失去。
2. 爱情说
把唐玄宗当做凡人写, 全诗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二人的爱情遭遇, 歌颂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 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留给读者的是二人那刻骨铭心的爱情。
3. 双重主题说
皇帝也是普通人, 诗人对李杨二人荒淫无度而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对二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相思赋予了深切的同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说明李杨二人既是爱情悲剧的制造者, 又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
4. 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二、我比较赞同爱情说, 原因如下
1. 从诗歌创作的背景看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 (公元807年) , 当时诗人在盩厔 (今陕西周至) 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 有感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 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2. 从创作题材看
文学史上, 以离奇、曲折, 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的有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 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的翘楚。
3. 从标题看
长恨歌:歌是文体。恨:遗憾。代表感情的深度和失去感情后痛苦的沉重。长: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空间上无论何地, 去蜀路上、蜀地行宫里、还京路上、长安宫中, 明皇都在思念贵妃。时间上, 无论何时, 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从春风起到秋雨落、从现实到梦境。明皇不间断地思念贵妃。
4. 从诗歌本身看
整首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主要写玄宗重色、求色、得色后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 哪个国王没有三妻四妾, 更何况“天生丽质,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羞花美女———杨玉环, 如何不令玄宗为之倾情?作者用极度夸张的语言来表现玄宗在得到玉环后对爱情的忠贞和专一, “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 便是佐证。这不能不说作者是在极力赞美二人的爱情。
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 作者只用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就把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轻轻带过, 重点写了玄宗无奈痛失贵妃的极度撕心裂肺之感。
第三部分诗人用大量笔墨, 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浓墨重彩来渲染李对杨的忠贞思念之情。去蜀地, 黄土飞扬, 秋风萧瑟, 栈道曲折, 高入云霄, 山高行人少, 旌旗无光, 天色暗淡。这是作者用悲凉的秋景来烘托李隆基的哀情。在蜀地, 水碧、山青、月明。走便巴山蜀水, 无心赏景。朝朝暮暮不胜哀痛。这是诗人透过美景来写哀情, 使哀更哀。回到长安, 作者更是写了李对杨的思念之情。从春天思念到秋天、从白天思念到夜晚、从夜晚思念到天亮。尤其是“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八句, 作者不厌其详, 由傍晚到入夜, 到夜深, 到黎明, 到清晨。十分细腻地刻画了李隆基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 忧伤无度。写出了李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
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洪都客”到完,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写了李杨二人虽天上人间, 却彼此思念痴心不改。特别是仙境中的杨贵妃, 见到汉使, 含情脉脉, 托物寄词, 重申前誓, 照应了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说明二人心心相印。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进一步深化了爱情说的主题。
关键词:长恨歌 角色冲突 作者意图 主题倾向
以往对《长恨歌》的研究多注重界定其主题到底是什么,评家言之凿凿,至今仍无定论。讨论《长恨歌》的主题为什么会出现争议,将有助于我们走出争议,澄清或逼近《长恨歌》的主题。
一、角色冲突:《长恨歌》主题出现争议的原因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它由人的社会地位所决定,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一种期望,又指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相应行为。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对应于另一种社会角色而存在的,没有一种社会角色能单独存在,因此,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就不可能仅仅担当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多种社会角色,同一主体担当不同角色往往会产生角色间冲突。
《长恨歌》中的杨贵妃与普通女性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她扮演的角色非常单纯:爱人。唐玄宗就不同了,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唐玄宗不仅是在私人领域内相对于贵妃而存在的爱人,还是在公共领域内相对于国家人民而存在的皇帝。作为爱人,玄宗沉缅爱情合情;作为皇帝,玄宗励精图治合理。但沉缅爱情与励精图治作用于同一主体玄宗身上,必然会产生冲突,但这种冲突双方并非善与恶、是与非的绝对冲突,在公、私两个范围内,同属善的范畴,悲剧由此产生:“这里基本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因此,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由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1」P286在天下之责任与一已之情爱的公私冲突中,玄宗选择了后者:“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其结果是怠政,是安史之乱的发生。
因此,《长恨歌》前半部分描写的李杨关系本身存在两面性:在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夫与妇的私人关系中说,这种关系是伟大的、崇高的爱情;在玄宗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中说,这种关系是荒淫,是怠政,是误国。也就是说,同一种行为放在公与私两个领域内,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评判,这就是《长恨歌》主题产生争议的原因。
历史上,平定安史之乱回到长安的李隆基正式逊位,做起了太上皇 。在《长恨歌》的后半部分,作者把李隆基太上皇的角色也剥离了,只让他担任一个千古有情人角色,原来在玄宗身上存在的角色冲突、李杨关系中的两面性也不复存在。从表层上看,作品后半部分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
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议是否意味着无法界定其主题或者折衷为双重主题呢?
二、《长恨歌》文本内容与历史史实的差异
《长恨歌》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真实关系的历史基础上,经过了合理的艺术加工。撇清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不仅是读者接受、理解作品客观意蕴的基础,也为读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依据,据此,可以澄清或逼近《长恨歌》的主题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承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召训女,而太真得幸。”「2」P3493历史上,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妃子,化寿王妃为女“道士”,给唐玄宗娶儿媳为妃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中,玄宗、贵妃是否有真情,或者赤裸裸地说,玄宗是用权夺色还是用权弄情,贵妃是依附权贵还是身不由已,都只能凭后人猜测。
玄宗娶贵妃以后,据史书记载,李杨关系有三个方面:一、贵妃“姿色冠代”,“玄宗大悦”;二、贵妃亲族“富贵雄盛”;三、两次被谴,“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杨铦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3」P2179
历史上李杨故事的高潮是安史之乱中贵妃缢死马嵬。传统史家一般都认为,玄宗晚年沉溺声色,不理政事,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也正是由于玄宗宠爱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才导致了马嵬事变中贵妃之死。《旧唐书》记载玄宗自蜀还京后,令中使祭奠杨贵妃,并下诏改葬,但因李揆谏阻而作罢;玄宗密令中使将杨贵妃改葬于他所;宦官改葬杨贵妃后,将其身边香囊带回交给玄宗,玄宗“视之凄婉,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3」P2181
比较历史记载和《长恨歌》文本可以看出 ,在《长恨歌》的前半部分,作者白居易在题材的选择与剪裁上,至少隐去了两个基本史实:一、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二、李、杨在婚姻中的位置是不对等的。《长恨歌》的前半部分,玄宗没有了谴妃回家一类的霸道,只有利用权力为贵妃谋爱的深爱,为贵妃家人谋势的因爱而昏。
《长恨歌》描写的唐玄宗由蜀回长安以后的生活也是经过了作者的精心裁剪。从史实角度看,安史之乱初步平定后回到长安的李隆基不会没有初步平判的喜悦,再说,虽然他不再贵为一国之君,但也尊为太上皇,晚景未必如《长恨歌》所描写的凄苦,作者显然剥离了他的政治地位,集中写他对贵妃的苦苦思念,突出他的悲苦。至于贵妃,虽身在仙境却全然没有过上神仙生活。
三、《长恨歌》的作者意图及主题倾向
《长恨歌》文本内容与历史史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物、故事在历史中以何种方式存在与在作品中以何种方式被提及的差异,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的
《长恨歌传》记载:“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歌既成,使鸿传焉。”「4」P183
原来,《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多情并承认李、杨有情,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前半部分隐去了那两个基本史实:如果据史而写玄宗娶儿媳为妃子、贵妃两度被谴,谁还会相信李杨真情?李杨之间如果没有了爱情,李杨关系与国家大事、安史之乱的关系成为淫乱与误国之间的关系,不仅贵妃之死理所应当,而且在结构上,文章本身写到马嵬事变就不可能续写下去了,玄宗只是失去了一位美人而不是情人,哪还会上天入地求之遍呢?所以,作者在前半部分隐去了那两个基本史实,并不是刻意美化统治阶级的感情生活,反映了其思想的局限性,而是作者高明的叙事策略:李、杨爱情越美好,越真挚,爱情与政治的冲突就越不可化解。
其实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古今中外的各个阶层都会面临角色冲突。我国自古流传的“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说的就是同一主体作为儿子与作为臣子的角色冲突。《长恨歌》客观呈现出这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要面临的永恒冲突。自居易以诗人的深情、哲人的睿智对人类生存状态作了动情而优美的描述。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作者并没有沿袭中国古典文学爱情故事中大团圆或者虚拟大团圆的结局,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了最后的結局,历来是仙境象征的蓬莱也成了人寰仙境对立相隔的象征,这就使《长恨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也是真正的现实悲剧。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李杨故事的结局?这是否读者从表层上看到的对李杨爱情的歌颂?这种故事结局怎样实现作者“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的创作意图?“感其事”之同情和“惩尤物”之讽谕是否是作者互相矛盾的创作意图?
要解答上述问题,最好设想一下:如果作者安排了李杨的仙界团圆结局,从正面肯定李杨关系是可歌可泣的爱情的话,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看,整个作品就截然分成了不同主题的两部分: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双方都具合理性的角色冲突,后半部分表现的是值得歌颂的爱情,这样,读者就会在虚拟喜剧中看到私战胜了公, 这显然违背了黑格尔所说的“永恒的正义”,即“为整体的利益而牺牲局部”,「5」P326而且,对读者来说,“纯粹的审美经验其实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当中,如果道德感没有以某种方式得到满足或至少不受干扰,审美的一刻就永远不会到来。”「5」P320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在后半部分隐去玄宗初步平判后的喜悦,隐去尊为太上皇必有的繁华,刻意把身在仙境的贵妃写得凄凄楚楚,作者是要以这样悲惨的结局警醒读者:如果当初能节制一下情欲,结局不至于如此凄惨。不知不觉当中,读者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了,道德感得到了满足。
作者用优美的笔触,黯然的结局,完成并引导读者在不胜嘘唏中认识了他要表达的主题:在角色冲突中,应该公在私先,理在情先,若不然,公私、情理两害。这是白居易一贯的情理观念,他在苏州刺史任上所写的《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一诗,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了他对公私、情理关系及角色冲突的看法:“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用衙决薄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下车已三月,开筵始今晨。……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4」368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角色之间存在冲突是必然的,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更合理、更恰当 、更具有选择的優先性一方。从本质上说,人是社会的存在,人的个体存在、独特的利益需要都决定于社会 ,被社会所规定 ,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 ,人就应该把国家的、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公利放在私情的前面,这对进入公共领域执掌公共权力的皇帝一类人来说尤其重要,“一个人当他作为私人领域中的个人存在时,他是完整的个人,一旦进入公共领域执掌公共权力,他就不再是个人,而是公共权力主体的一个因子。”「6」P380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刘昫.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4]白居易.白居易全集 [M].广东“珠海出版社,1996.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6]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字】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伤感情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对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既有浪漫的爱情说,又有批判性的讽喻说,还有就是双重主题说,从三个方法上去分析,可以看出白居易写的不像陈鸿《长恨歌传》那样带有批判性,而是以“情”为重点去展开,去描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巨大成功。
到底哪种主题是白居易所要表达的呢?综合来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喻说”(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恨其误国)、“爱情说”(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真挚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指爱情悲剧的双重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作者态度的双重性)。大致人认为“双重主题说”比较符合实际,而作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写的是一段悲惨的爱情。说它写的是爱情是有依据的,纵观全诗,可以将诗歌分为四层: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
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是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所以,《长恨歌》并非一首讽喻诗,而是一首歌颂爱情的诗篇。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艳艳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我们说这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现。可以说这样处理不是必然的生活逻辑,不是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只是诗人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希望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主观化的情节,不是客观化的。它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的。读者、观众都不希望“好人“死绝”,更不愿哭着离开剧场。这大团圆结局,与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有关,是民族传统、哲学基础所决定了的。《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
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这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那《长恨歌》的爱情主题也就好解释了。
《长恨歌》,一篇流传千古的诗歌,其魅力在于诗人用抒情的笔调、同情的心理,讲述了一则发生在帝王与妃子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充分表现了爱情的欢乐、痛苦、悲伤;还在于诗人用极为优美的笔调赋予了人物以饱满的感情,杨贵妃死后复生对唐明皇的深情尤为感人。缠绵悱恻的感情,曲折婉转的故事,优美流转的语言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的爱情观,吸引了历代读者,也使它成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作,得以世代流传。
【参考文献】黄德仁.《长恨歌》主题之我见[J].兰州学刊
华世欣.一篇长恨有风情——读《长恨歌》管见[J].固原师专学报周啸天.一篇长恨有风情—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唐、杨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个性又与命运相连。另一特色是在叙事中写景状物,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有触景伤情,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有借景传情,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有融情入景,如“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等等。
作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描写详略得当,细节剪裁得体。
语言精练传神,有鲜明的形象性。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写出杨玉环的千娇百媚;“梨花一枝春带雨”,生动地描绘仙境中杨玉环的美丽凄凉的情态;还借鉴发挥了乐府歌行的特点,这首诗的音节优美,语言流畅,非常适合诵读。
【长恨歌主题争论】推荐阅读:
长恨歌原文07-11
长恨歌改写作文06-08
长恨歌原文逐句翻译09-23
白居易的长恨歌读书笔记07-09
主题班会主题安排表06-28
幼儿中班主题《好吃食物》主题环境创建10-18
幼儿园主题《动物园里》主题说明10-21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党在我心中主题班会06-13
主题丛书06-04
励志主题文章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