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感想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识课感想(通用8篇)

通识课感想 篇1

——通识课学习报告

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进行EMBA学习的两年中,最能感受北大人文精神的课就算数程郁缀老师的通识课为最了,程教授简直就是古诗词的活字典,诗词歌赋信口拈来,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并在音律中总能寻找到智慧的光芒,给人以启迪和深思。更有在当今提笔忘字的时代,程老师这手漂亮的板书也让我念念不忘,历历在目。程老师幽默、风趣的声音又再耳侧。更能通过程老师的言谈举止感受到千年文字给我们的共鸣和醍醐之响,现将学习程老师通识课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下:

一、程教授谦逊而低调,并以身作则,如开场语:如果有三句话对你有所启发,我想咱们今天晚上的三个小时,就没有浪费您生命的三个小时,我很自信至少有三句话可以使大家有所收获。我建议大家先把手机关掉,“浮生难得半日闲”,难得有空北大听课,这是北大的课堂,就按着北大的纪律来,我的手机也关了,如果有特殊情况,您可以发一个短信,不要影响别人,如果你出去接电话,就不要再回来。因为你来回影响别人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尤其是他的自我评价,说对程老师最好的感谢不是掌声,是把你的孩子培养送到北大来,如果有一年9月1日北大开学了,有一个孩子从新生队伍中走出来,说我爸爸让我找你来了。

如思朴素而又寓意深刻的话语,让我们每个学员深深被折服。

二、借詩言情,咏诗言志,诗赋管理理念

程老师在讲到杜甫诗时,通过杜甫的诗给我们传递了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弘扬这个遗产。杜甫有一首诗叫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实际上天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明亮,但是在热爱自己家乡的人中,家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有最深厚的情感,曾经说过,“土是脚下热,月是故乡明,寥以千字文,表我赤诚心”,所以热爱家乡的情感是非常美好的情感。朋友们,这便是屈原留给我们炎黄子孙最伟大的精神遗产。

还有一个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离骚》中有一句名句。叫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还有一句,说“亦余心之所善兮”,我心中认为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追求这个美好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哪怕是九死也绝不后悔。这样一种为了伟大的理想而九死不后悔的精神,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一个最重要的保证。我们一定要认准目标,弃而不舍、百折不挠、九死不悔,这样才能成就一个事业。

犹如王国维说,人要做大学问、做大事业,一定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个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目标的选择,第二个是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是什么意思?是形体消瘦,为了一个目标形体憔悴也绝不后悔,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一个事业。所以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培养他这样一种精神,认准一个美好的目标,要有弃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

老师讲到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滴水穿石。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持之以恒;你看我也持之以恒,我每天滴、每天滴、每天滴,能把石滴穿吗?不能滴穿。第二个,目标唯一;程老师认为,有此精神则能将万事可成。如果您的孩子做到了这八个字,持之以恒、目标唯一,没有成就不了的事情。有此精神则万事可成。所以朋友们,我们应该宏观这样的精神。老师叮嘱大家:你们都是事业上很成功的。你们都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有弃而不舍的精神。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纯洁自己,自我修养,一尘不染。屈原在《离骚》中说,“民生各有所乐兮”。这里的民生不是指民生疾苦,民生就是人生。人生各有所乐。你喜欢看书、我喜欢开车、他喜欢打牌、他喜欢游泳,各有所乐。屈原说,“余独好修以为常”,我独独跟别人不一样,我喜好修养已为常行、已为常态。这种好修为常,程老师再配上四个字,怀瑾握瑜。好修为常。这八个字可以让人写一写,放在你们办公桌子后面,有利于你们的廉政建设、不贪污受贿。“好修为常,怀瑾握瑜,一尘不染”。

屈原这方面从年轻的时候就注意,年轻的时候他喜欢《橘颂》,歌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歌颂一种品德,独立不迁的品德。一个人不能随波逐流,能够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同流合污。程老师讲了一个故事,预示任何事物没有觉得对好和绝对的坏,主要是看环境和场合,才是判断的标准。橘子这个植物的有一个特点,它长在淮南的时候,结出来的就是橘子。如果把这个树挪到淮北以后长出来就不是橘子了,是什么?是枳。

晏子使楚的故事。深刻也智慧!

三、方寸文字,胸罗宇宙,感慨颇多

程老师讲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16个字,还是给我以震撼,老师说是叫做千古永恒名句。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处在大海之里,落在大海之里。灿烂的星星,汉怎么说不?汉是银河。灿烂的星星和银河,浮沉或倒映在大海之里。太阳是宇宙中最灿烂、辉煌、最伟大充实的形象。宇宙中没有比太阳最辉煌的东西了,没有比太阳在灿烂的东西了。但是就是这个最灿烂辉煌、最伟大充实的形象,它出出在大海之里,落入在大海之中,仿佛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大海的怀抱。所以这几个字写出大海那样一种抱拥宇宙,吞吐日月的壮阔的气势。人在大海面前,他的心胸会有一个开阔;他的灵魂会有一个净化;他的静载会为之提升;人生观会发生变化。宇是空间,四方上下为之宇,四方是东南西北上下,空间叫做宇。从大海面前一站,从宇、从空间说来,我们只感到天高地广、茫茫无际,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

从大风纷兮才有宙。什么叫宙啊?宙是时间。往古来定为之宙。古往今来叫做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宇是一个宙的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横的,无边无际的空间。宙,是时间,是中的,没头没尾。时间不知道何日而起,不知道何日结束。所以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组成一个宇宙,离开某一个都不能是宇宙。

所以从宙的方面,往古来定为之宙。我们在大海面前一站,我们感到“岁月悠悠”,我们也不知道多少代、多少代过去了,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多么的短暂啊!所以大海面前一站,人的心胸会开阔。

第四、读好书、交好人,学好知识

程老师认为人生有四等人。最高尚的人是圣人。是像杜甫这样的人,是“宁苦身以累人”,愿意把大家作为朋友,咱们一起“虽不能知,然心向往之”。第二种人是“推身利以利人”,程老师自信能够做到。第三种人,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第四种,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们应该向往第一种人,做到第二种人,警惕三四种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为自己做事,做成事、做成好事、做成大好事,那是您的才、那是您的能,那是您的才能。如果为别人做事、做成事、做成好事、做成大事,那才是您的德、那才是您的行,那才是您的德行。

如,程老师在讲陶渊明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他自己说自己“好读书不求胜者”,不求胜者现在也不好了,孩子你怎么这么马马虎虎,不求胜者啊,不求胜者是贬义词了,但是以前没有贬义,这就是陶渊明那种读书方法。陶渊明读书方法,抓住文章的大意,不钻到字句的牛角尖里去。所以他没有会意,一旦领会到某一种意思,便兴难忘食,便高兴的忘记了吃饭。“好读书,不求胜者。没有会意,便兴难忘食”。是陶渊明的读书法,叫做不求胜者法。

如苏东坡的读书方法是“八面受敌法”。具体是,比如说读《红楼梦》,第一遍读,主要关心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读完了一遍以后,从头再来关心人物形象怎么样。第三遍,主要关心情节、结构怎么样;第四遍关心它的语言风格怎么样。每一遍关心某一个方面,这叫做“八面受敌法”。

第五、学会感恩,目标高远、净化情怀

程老师在讲李白是诗时,告诉大家听完他的课至少能背上一句李白的诗歌,那就是“一杯一杯复一杯”。下次你跟朋友喝酒,你说人家唐朝诗人李白说,一杯一杯复一杯,咱哥俩先得干三杯。这是何等风趣幽默!

“在人与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么他就永远不会被别人所忘记。”

“思念别人和被别人思念都是很幸福的。”最怕的就是他从来不思念别人,也没有一个人思念他,这种人生是最寂寞的人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丈夫贵兼济”男子汉大丈夫可贵之处在于兼济兼善。“岂独善一身”,哪儿能只管自己一个人好呢。

通识课感想 篇2

作为高校开设的法律通识课而言, 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法律常识,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基础性理论, 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养成依法行事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因此,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革传统法律通识课的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就成为摆在法律通识课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高校通识课类似, 目前许多高校法律通识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积极性有待调动

对于为何要学习法律通识课课程, 不少大学生不甚了了, 由此也决定了他们中一些人对于这门课程采取敷衍塞责的消极态度, 甚至不愿意认真听课, 去而不听;更有甚者, 以各种理由向教师请假, 不去上课。高校法律通识课课程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上课, 这本来应是一件好事, 但大家彼此缺乏有效的交流, 上课时听教师讲授, 下课后即各自散去。由于是大班授课, 老师难以切实掌控课堂的纪律, 也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提升的空间

一般而言, 法律通识课教师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 由于学生的人数多及专业情况复杂, 教师教学难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部分教师的多媒体制作不够生动、丰富, 有些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与学生现实生活贴合的不够紧密, 难以真正说服学生。法律通识课上课的时间通常是在周末或者晚上授课, 每次上课的时间过久, 教师和学生都疲惫不堪。课程学时较短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教师难以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讲解透彻。

三、大班授课, 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法律通识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大班授课为主, 人数大概在100人上下。在通常情况下, 高校法律通识课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为主, 师生之间互动不强,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 由此导致了高校法律通识课学生的听课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教学效果难言良好。高校法律通识课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课程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坚持强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与有效性。

首先, 明确高校法律通识课的教学目标。高校法律通识课不同于法律专业教育课, 它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和专业学识, 而是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法治的通识教育,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较短的学时里培养其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这一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 大学生更要有深刻的认知。要让学习这门课的大学生懂得, 通过法律通识课的学习, 不是为了简单地提高政治素质, 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

其次,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手段。研制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努力促进课堂讲授与课件演示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教学网站相结合, 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语言文字与音像资料相结合, 课堂教授与模拟法庭相结合, 等等。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把学生从传统教学的沉闷的课程教学中解放出来, 达到既形象逼真地传授科学知识, 又激发大学生学法律、爱法律的兴趣。

最后, 努力构建案例式、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为中心, 进行案例式教学。按照教学目的, 尽量选用最新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案例来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突出新颖性、时代感、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力图构建以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为主线, 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文历史背景, 宣传积极的法治思想方法和观点, 剔除案例中的不利因素, 教学内容新颖、丰富, 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总而言之, 新时期高校法律通识课教学要发挥科技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魅力, 结合不同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抓住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心理, 营造自主式、协作式的学习氛围, 努力实现师生对话、学生讨论、线上教学与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将相对枯燥的法律学识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法律通识课教学效果, 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伟民.高职院校法律通识课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35) .

[2]骆正言.法律通识课教学方法新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

通识课感想 篇3

关键词:通识课 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69-01

为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学识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辽宁大学于2010年全面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工作。通识课又称为校级选修课,是高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通识课以其自由性、广泛性,成为高效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拓宽基础,培养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笔者申请了《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课程的立项,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疾病的形成原理,掌握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及用药,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1 课程理念和创新点

人类进入21世纪,其疾病也发生改变:SARS和AIDS病等烈性传染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肿瘤、糖尿病、脑心血管病等疾病已成为影响社会健康的主要病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早老性痴呆等各类退行性疾病正日趋加剧。这些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又无有效治疗方法,大量消耗社会有效劳动力,增加社会医疗支出,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主要基于疾病发生、发展、传播等病理机理,针对其中的重要并具有明确的预警/预报生物标志的若干环节,通过药物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方式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阻止乃至逆转疾病的发生过程,达到预防目的。大部分学生依据兴趣来选课,所以在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申请了《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通识课课程的立项。

2 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2.1 组建教学团队

由2~3名高学历专业教师组成合理的教学团队,该团队教师全面负责整个教学任务的设计、运行等工作,合理安排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所举事例触手可及

本文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所以它并不是一般的专业课,它的特点在一个“通”上。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宜专业性太强,应选择和实际生活相接近,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知识。例如讲述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的形成原理及预防措施等,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忽视的导致健康问题的不良生活方式等,让学生对常见疾病有所了解,同时也能通过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些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很实用的。另外课堂内容应与实事相结合,引用当前社会新发生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减肥药品的不良反应、非法保健品等。

2.3 教学方法通俗化、多样化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既要发挥传统教方法的优势,又要结合实际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课教学相比,《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听众大多不是本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若再采取专业课的授课方式进行讲授,肯定难以得到听者的认可,因此需要授课方式通俗化。所谓通俗化,就是把授课内容中所包含的道理用非专业的语言表述出来,做到深入浅出。例如在讲述高血脂的预防时我们用“皮薄馅大”来形容血管中的不稳定斑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不定时炸弹”。

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画等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由静态变动态、由抽象变具体,生动直观,并且增加了趣味性和动感性,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心脏病时,我们给学生观看了《body story》的视频,其中全面生动的展现了心脏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及医生对其实施抢救措施时心脏的反应过程,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2.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建构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为终极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识课程虽然也承担着传授知识、建构体系的任务,但是它的终极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想实现此教育目标,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从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行“实践教学、讨论教学、愉快教学”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将课堂转变为知识探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场所。《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通过课堂中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的讲述,引导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后,按照此思路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每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手段。通过写论文来锻炼学生检索信息,查阅相关文献,汇总资料,按要求撰写论文的各种能力,来实现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成为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从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资源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邀请校图书馆老师对高校内各项资源信息详细介绍,使学生了解的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的资源,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高校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其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2.5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为了改变“一卷定命运”传统做法,我们探索了新的课程考试与评估手段,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如:平时考核40分(其中课堂表现10分,小论文30分),期末考试60分。课堂表现的评估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参与学习热情,也包括出勤情况;写小论文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查、阅、写”的综合能力;期末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与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

3 开设本门课程的收获和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授课,教学效果颇有成效,具体表现:(1)理论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理解的更透彻。(2)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3)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的更加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资源的机会增加。(4)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明显好转。(5)总体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反映很好。《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通识课开设的时间还不长,我们下一步将总结经验,针对问题,力争组建专业与专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时数,编制高水平教学课件,建立教学网站,全方位打造优质的通识课程。

参考文献

周易通识课论文 篇4

对于周易与中国文化这门课,我一直都很感兴趣,对于《周易》的神秘想要一窥究竟。本学期自己能选到这门课真的十分幸运。在接下来跟随刘玉龙老师了解《周易》的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于《周易》的感觉更加神秘。

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孔子编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国人心中,至今被奉为经典。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不仅因为它能用来预测个人前景吉凶,还因为它的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的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而正是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却能定吉凶,测前景。其实,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它经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必然有其高明之处。

在学习《周易》之前,我曾一度认为周易就是本占卜的书籍,但在我学习了它之后我发现我片面了,《周易》里蕴含着太多的智慧,智慧和神秘在这部经典里相互幻化相互融合,而且恰到好处。

不管你说《周易》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及与认识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周易》的集体创作说明: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说,对事物根本规律的理解,这些哲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至少都认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独显经典的魅力。

《周易》课老师的讲解使我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我想这也是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我看来《周易》里蕴藏着太多先人的智慧与人与天的神秘,要想掌握点滴《周易》精髓,我还得抽时间仔细读《周易》。《周易》的确是一部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作,《周易》神奇又不神奇,可懂又不可懂。

尔雅通识课 中国现代新诗答案 篇5

1《死水》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歌传统,集中表现了丑恶。这首诗的作者是(B)。B、闻一多 2 提出理性节制感情主张的是(A)。A、闻一多 3 闻一多提倡的“三美”不包括(D)。D、古典美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正确)新月派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正确)闻一多、徐志摩 下列作品不属于徐志摩的是(D)。D、《蕙的风》 闻一多的诗歌具有格律之美,经得起分析、推敲和琢磨,符合东方式的诗歌审美。(正确)3 茅盾在《徐志摩论》中指出,徐志摩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诗人。(正确)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作者是(C)。C、郭沫若 2 关于《女神》,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D、《女神》的写作充分体现了理性节制感情的主张。3 《女神》创造了自由体诗的形式。(正确)4 《女神》塑造了一个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正确)5 泛神论是《女神》丰富想象力的主要来源。(正确)三步阅读法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出自(B)。B、《天狗》 读郭沫若的诗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下列不属于三步阅读法的是(D)。D、反观历史 《女神》中潜藏着狂躁、焦灼的情绪,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超验的,开辟了新诗创作的新生命。(正确)

陌生化效果与两极化阅读 下列未收录在《女神》诗集中的作品是(D)。D、《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2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郭沫若在文革时期的创作?(C)C、《李白与杜甫》 3 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化,指的是感觉的奇特化、反常化。(正确)4 用整体审美来读郭沫若的诗,会使人获得一种痛快淋漓的宣泄感。(正确)5 关于郭沫若的诗歌,专业读者和一般读者的评价是完全一致的。(错误)知人论世 下列名作中,由郭沫若翻译的是(A)。A、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2 郭沫若的创作之路分为三个阶段,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D、改革开放之后,他回归浪漫,注重作品的艺术品格 被鲁迅直指为“才子加流氓”的文人是(D)。D、郭沫若 4 1942年,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公演。(正确)三十年代诗坛概况

1关于现实主义诗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D、形式格律化,抒情性较强,叙事性较弱 2三十年代新诗流派不包括(D)。D、九叶诗派 3 “我们是谁?我们是十二万五千的工人农民!”,《我们》这首诗的作者是(D)。D、殷夫 4 左翼诗派的特点是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呼声,以殷夫、蒲风为代表。(正确)后期新月派 下列不属于后期新月派的诗人是(D)。D、蒲风 2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作者是(C)。C、徐志摩 3 《老马》这首诗的作者是(C)。C、臧克家 后期新月诗派主张诗歌创作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寄托。(正确)现代派 《雨巷》是下列哪一位诗人的代表作?(C)C、戴望舒 2 关于《雨巷》这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D、《雨巷》是一首热闹的直抒胸臆的诗歌 3 下列哪一位诗人不属于现代派诗人?(D)D、穆旦 《雨巷》这首诗具有多义性,既可理解为表现对爱情的追求,也可认为是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确)现代派的影响

1《鱼目集》是下列哪一位诗人的作品集?(D)D、卞之琳

2从哲理诗的角度解读《断章》的结论是:“世界并不和谐美好”。(√)

3一首诗唤起的经验是繁复的,所以在认识上,便是最明白清楚的诗,也容易把读者引入歧途。(√)

4象征派诗歌的韵律、节奏与形式都比较严整,追求音乐感,比较接近格律诗。(√)艾青的创作

1《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作者是(D)。D、艾青

2《归来的歌》朴实、平淡、富有哲理性,艾青的创作风格向来如此。(×)3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怀是艾青诗作的基本主题。(√)艾青的诗歌赏析

1艾青诗歌的主调是(B)。B、农民式的忧郁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出自(C)。C、《我爱这土地》 3艾青的诗歌多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抽象,往往没有具体意象。(×)4艾青的诗歌中饱含感时忧国的情调。(√)艾青诗歌的艺术形式

1对艾青创作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迅速而确定的感觉 2关于艾青诗歌的散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D、主张用现代的日常语言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追求诗歌的内在节奏

3艾青的诗歌创作强调瞬间感受、印象的捕捉、主观情感的渗入。(√)冯至的诗歌创作

1“商籁体”指的是(C)。C、十四行诗 2冯至的代表作品是(D)。D、《十四行集》

3十四行诗有两种体式,即意大利体和莎士比亚体。(√)冯至的诗歌艺术形式

1下列不属于《十四行集》的诗歌是(D)。D、《我爱这土地》

2《十四行集》体现了诗与哲学的结合,达到了现实与艺术的融合。(√)3《十四行集》是围绕对生命、时间、死亡、生长等问题的思考展开的。(√)穆旦的创作

1《探险队》的作者是(D)。D、穆旦 2《唐璜》是穆旦文革时期的翻译作品。(√)

3西方文论家和诗人艾略特对穆旦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穆旦的诗歌赏析

1下列诗作不属于穆旦的是(D)。D、《天狗》

2“一种新诗中不多见的沉雄之美”,这是(B)在《诗人穆旦的位置》一文中做出的评价。B、袁可嘉

3大地与苦难是艾青与穆旦诗歌的共同主题,两位诗人的表现方式是完全一致的。(×)穆旦的艺术成就

1关于穆旦诗歌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D、语言朴素平淡,贴近日常

2大地与苦难是穆旦的诗歌的永恒主题,他从来不会以爱情、青春、生命作为诗歌主题。(×)3《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诗八首》

1“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这句诗出自(C)。C、《诗八首》 2《蕙的风》的作者是(D)。D、汪静之

3《诗八首》的审美趣味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异曲同工,都是打破传统审美,以丑入诗。(×)

穆旦诗歌的艺术特点

1“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句诗出自()。D、徐志摩

2艺术的想象是一种综合,有升华的作用,是生活素材转化为艺术经验的“白金片”。这是谁的观点?(B)B、艾略特

3穆旦的诗歌具有思维复杂化,情感线团化的特点。(√)七月派与九叶派

1《金黄的稻束》的作者是(B)。B、郑敏 2七月诗派是围绕着《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下列不属于七月诗派的作家是(D)D、闻一多

3九叶诗派的创作强调忠实于个人的感受,但又不脱离现实,在艺术上追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重运用象征与联想。(√)

尔雅通识课部分课后题答案 篇6

1、新元古代的四次冰期不包括下列哪个冰期? 答案:冰河世纪冰期

2、新元古代发生过几次冰期 答案:四

3、华南地区和澳大利亚、北美洲在新元古代曾经处于赤道地带。答案:正确

4、大陆很少有分布着新元古代晚期冰川沉积。答案:错误

5、新元古代末,赤道所受阳光最大,冰川的出现有各种解释。答案:错误

6、法国发电主要来源于 答案:核电

7、太阳的波动从来不会大规模影响地球的气候。答案:错误

8、地球上的赤道曾经被什么所覆盖? 答案:冰雪

9、海洋中大规模海水以稳定速度做定向流动叫做 答案:洋流

10、洋流又称海流,它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所作的定向流动。答案:正确

11、随着气候变暖、沙漠化和(),北非的农业面临着危机。答案:牧草面积减小

12、气候变暖,以下情况会发生的是哪一项? 答案: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3、气候变暖会导致()答案:大气水含量增加

14、生物圈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气湿度增大、降水的区域差异变大、气候变暖、海面上升、洋流的改变。

答案:正确

15、在大理冰期时候全球气候变暖,大洋水面上升100m,淹没了黄海一带。答案:错误

16、岩石的化学风化可以延缓气候变暖,甚至导致气候变冷。答案:正确

17、水汽含量和气候之间有一种反馈机制: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加强,大气水汽含量增多,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加,气候进一步变暖。

答案:正确

18、气候门事件使得英国人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怀疑。答案:正确

19、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对所有的地区都是有害的。答案:正确

20、岩石的化学风化可以延缓气候变暖,甚至可以使气候变冷。答案:正确

21、气候变暖,南极冰盖急剧减少,全球海平面上升。答案:正确

22、马林诺冰期距今6亿年左右。答案:正确

23、德国科学家()认为伊迪卡拉动物群是一种营自养生活的生物门类 答案:塞拉赫

24、伊迪卡拉动物群生活在多少年前? 答案:5.65-5.43亿年

25、伊迪卡拉动物群是裸露动物群,不存在摄食和消化器官,是一种营自养生活的生物门类。答案:正确

26、海洋中大规模海水以稳定速度做定向流动叫做 答案:洋流

27、洋流又称海流,它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所作的定向流动。答案:正确

28、普遍覆盖上碳酸盐岩的冰期是 答案:马林诺冰期

29、冰筏不是由冰川运动造成的。答案:错误

30、突发浊流下会形成比较好的化石。答案:正确

31、放射性元素可以用来判断 答案:年代

32、不属于五亿四千万年前的澄江生物群的生物是? 答案:天山虫

33、一旦冰川越过(),并反照率反馈启动,冰川向赤道推进,形成雪球地球 答案:30°

34、一旦冰川越过多少度,地球最终就会形成雪球地球? 答案:30度

35、丁林认为,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5300米以上的时期是:()答案:23Ma以前

36、()学家认为青藏高原目前处在塌陷期。答案:构造地质学家

37、青藏高原的总体地势是 答案:西北高,东南低

38、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答案:4000米以上

39、青藏高原突然隆起是在:()答案:248Ma以前

40、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米以上。答案:4000

41、()认为青藏高原在晚中新世纪以前就达到了最大高度。答案:丁林

42、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 答案:构造隆起和热隆起

43、不属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选项是? 答案:长江运动 44、2亿六千万年前,青藏高原板块和哪个板块发生碰撞? 答案:澳大利亚

45、青藏高原由于板块运动目前仍在上升。答案:正确

46、青藏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答案:错误

47、铀衰变之后会成为 答案:铅

48喜马拉雅山每年抬升 18毫米

49、雪球时期,真核生物停止生命活动。答案:错误

50、锆石矿物最能经受构造热事件而保持其初始U-Pb同位素体系。答案:正确

51、在地质研究中,除了依靠化石断定地质年代,还可以依靠矿石来断定地质年代,例如锆石可以精确测年。

答案:正确

52、锆石U-Pb定年成为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定年方法。答案:正确

53、有“第三极”之称的是 答案:青藏高原 54、1901年到1932年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上,德国科学家多少人获奖

答案:31

55、德国科学家()认为伊迪卡拉动物群是一种营自养生活的生物门类 答案:塞拉赫

56、德国科学家洪堡提出了下面哪一项观点:()答案:纬度地带性

57、英国成立的援助德国科学家的委员会叫做 答案:学者援助委员会

58、绝大多数德国科学家选择流亡欧洲周边国家的主要因素是流亡接收国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

答案:正确

59、德国科学家流亡的方向与科学家个人的年龄状况和掌握的语种有关。答案:正确

60、亚历山大·萨克斯是一位流亡的德国科学家 答案:错误 61、1938年,德国科学家成功地把碳原子核打成两块,轰动世界。答案:错误

62、岩石学家认为青藏高原仍处在隆升期。答案:错误

63、东亚季风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答案:古季风和现代季风

64、假如太平洋小时的话,那么东亚季风会减弱或者消失。答案:正确 65、东亚季风的发展有古季风和现代季风两个阶段。答案:正确

66、孟加拉扇沉积过程于新世末-中新世初急剧向哪个方向扩张? 答案:南 67、青藏高原整体平均上升速率接近答案:10mm/a 68、珠穆朗玛峰的上升速率为 答案:37mm/a 69、丁林认为,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5300米以上的时期是:23Ma以前

通识课感想 篇7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 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 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1]。我们根据通识课的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科学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及多功能性等教学内容选定标准, 在“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内中设置了“环境学基础”、“全球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与健康”及“环境与产业”等主要章节。但由于全校通识课的推广时间短、数量有限, 很多学生是出于“学分”要求, “被迫”选择了本门课程, 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为了确保教学效果,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我们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

1. 引入环境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必须经常关注专业网站, 获取最新知识, 掌握国际上专业动态, 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把一些对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有用的网站及时推荐给学生, 并指导学生上网查寻相关资料, 以增加信息量和扩大知识面。如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蓬勃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潜在冲击及社会伦理争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规范》新增加的空气污染指标, PM2.5 (可吸入颗粒物) 的危害及检测等。这样学生就能了解本学科当前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及争论的问题, 也能认识到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都是可以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释的。

2. 补充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读书对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2]。因此, 我们推荐了《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失窃的未来》、《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亲历可可西里10年》等十余部在环境领域较有影响的经典著作。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 并提交一份15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又能学习到一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3. 引入史实和事例。

在“人与环境”课程中, 涉及到许多史实和事例, 这些史实和事例往往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例如, 在讲述“地圈与人类文明”部分时, 以“美苏尔文明的衰落”警示过度浇灌可使土壤盐碱化, 造成粮食减产, 最终导致文明衰落;通过“复活节岛之谜”启示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这些史实和事例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 也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3]。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特点, 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以下探索:

1. 运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人与环境”是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课。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 除了理工科学生与人文艺术类学生的差异外, 还存在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差异。因此, 授课内容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对于一些先修课程可能学过的, 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 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完成;对于一些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的或较难理解的内容, 则通过翻转课堂式教学 (Flipped Class Model) 模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 在讲大气污染物NO时, 我们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NO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同时提供资料, 启发学生思路,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 而且还能学习到很多课外相关知识。如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NO还能作用于平滑肌细胞, 造成血管和组织舒张;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穆雷德教授 (Ferid.Murad) 也是因为发现了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能经由精氨酸 (Arginine) 反应途径产生气体分子NO的作用机制, 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等。

2. 组织课堂专题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要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主动接纳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安排了几次课堂讨论。例如, 观看环保影片Home, 进行全球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学习和讨论。此外, 每年的3月22日及6月5日, 分别进行“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主题讨论。通过课堂讨论, 极大限度地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通过相互交流意见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 开展实践教学。

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用理论分析实际, 用实际验证理论, 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是保证所学知识与其来源———社会实践不致脱节,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践中去。因此, 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 每学期安排6个学时的“校园环境”素质拓展活动, 其目的是倡导绿色校园, 从我做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团队组建及展示 (队名、队徽及行动口号) 、素质拓展 (校园环境实地调查) 及活动总结 (调查汇报) 。此外, 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绿色科技及校外的清洁生产参观学习活动, 参观后每人提交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参观心得。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就能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阶段或未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试是督促学生系统总结所学课程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大部分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以期中、期末笔试考核为依据进行评定。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模式, 既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的改革是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试内容都是教师围绕着教学大纲中“重点”出题, 学生始终处于“背知识”的被动状态。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 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扩大命题范围, 考试内容不仅涵盖课堂所学知识, 同时兼顾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动态, 想取得高分数的学生只有阅读更多的文献, 学习更多的知识。

2. 考试方式的改革。

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缩小了期末考试在整个成绩评定中的权重, 而且采用“口试”的方式。口试题目事先公布, 学生通过选题、查阅资料、制作PPT、答辩等环节取得“口试”成绩。这些试题大多是近年所发生的环境问题, 其内容不在教师授课内容中, 也没有“标准”答案。这种考试方式不仅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相关文献, 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成绩评定模式的改革。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制定出严格的评分标准给以量化, 与学期末口试成绩一起按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20% (考勤10%、课堂小测验10%) 、环境实践占35% (环境调查15%、环境提案10%、参观感想10) 、读书报告占15%、期末考试占30%, 期末考试为口试。这种成绩评定模式既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又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普及环境教育,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 我院开设了面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人与环境”。几年来, 我们通过对“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教学手段的强化, 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针对通识课“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仅为通识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与环境,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盛群力, 马兰.试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备课程序[J].教育研究, 2001, (5) :67-71.

[2]金娟琴, 谢桂红, 陈劲, 等.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8) :46-48.

[3]梁文俊, 李坚, 金毓峑.环境类公共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构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13 (1) :120-122.

通识课感想 篇8

关键词:II类通识课 到课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99-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财政投入,然而,有不少高校未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某些课程教育方面资源浪费比较严重,Ⅱ类通识课就是其中一个。但是影响II类通识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到课率低。我们努力在寻找提高II类通识课到课率的方法,为此,对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问题与结果

本次对南昌大学5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哲学社科类)II类通识课的423门中的20门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共发出和收回问卷400份,问题设计个人对选修课的人时,对老师教学态度、授课质量、选课标准、到课率、是否点到、缺课原因等八个方面。(1)学生普通认可选修课,68%的人认为开设选修课很有必要,只有32%的人认为可有可无。(2)任课教师对待选修课的态度不及专业课,只有22%的学生认为老师很负责,44%的学生认为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34%的学生认为老师只管完成任务,不太负责,甚至是随便应付。(3)任课老师上课效果和质量一般,65%的学生认为选修课上课质量一般,只有1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质量较好。(4)学生普通根据自我爱好、兴趣选择选修课,78%的学生依个人兴趣的标准选课,16%的学生选择那些考试不难,容易通过的选修课,此外,还有小团体一起选课的。(5)选修课的出勤率:多数学生都是偶尔翘课,特别是对于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到课率比较高,高年级的学生到课率往往比较低。(6)点到是任课教师提高到课率的有效方法,根据问卷结果,如图1所示,因为点到是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所以多数学生为了获取更好成绩会到,但是也存在同学间代点到的现象。另外,可能任课教师通常期初、期末时点到更频繁,往往中期有些学生缺课。(7)选修课缺课原因:缺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学生往往因为其他事情,例如社团活动,下大雨恶劣天气等外部因素,而如果任课教师也不重视,则会导致到课率低的现象。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的主观因素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学生之间的小群体意识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8)选修课的不足与学生选修课的要求:根据问卷调查,57%的人认为同学学习热情不高,学生氛围不佳,40%的人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无聊,老师上课死板,36%的人认为课程不够丰富,并且教师没有很好的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由此可知,课程学习气氛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是选修课问题的症结所在。进一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要求,只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迫切渴望通过选修课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课程自由、有趣,内容丰富,可以增长见识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普通需要,近半多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程应有实用性,并能培养思维方式和综合人文素养。

2 讨论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通识课Ⅱ到课率影响因素主要有:(1)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设的课程未能与学生的兴趣、需求相挂钩。(2)学校、任课教师对通识课程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质量监管力度不够。(3)任课教师没有运用适合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4)通识教育理念不足,通识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知识视野、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而非“死读书、读死书”的能力。(5)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意识不足,专注于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及综合素养的提高。(6)简单、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主要考核方式为考试、考查、论文写作,并且好通过,学生参与课程的意愿降低。

3 建议与措施

针对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原因,通识课Ⅱ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到课率和参与度,以改善教学质量:(1)建立健全教学检查制度,加强教学监控与反馈力度,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2)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结合南昌大学,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通识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对教学至关重要。②任课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己任,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上好每一堂課。针对目前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的现状,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课堂教学到课情况检查应该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不仅教学管理部门要抓,任课教师也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3)规范选课系统、优化课程设计。(4)改变通识课程的考试评价制度。(5)开发通识课程激励机制:①通识课成绩以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②把通识课程教学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学的发起者,是学生的模范,教师上课态度严重关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因此,把通识课程教学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部分很有必要,是督促教师教学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到课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林锦贵.高等成人教育学员到课率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2] 陈富.高校学生到课率及课堂参与度调查研究——基于对江西某高校的调查[J].大学(学术版),2011,1.

上一篇:关爱学生思想总结教师个人下一篇:司马昭之心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