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双普工作机构(共7篇)
督导检查验收组:
“双高双普”工作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就我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简况
西安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10月,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学校北接常青路,东临太华路,交通便利。学校占地29亩,总建筑面积14927平方米。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1307人,其中高中部11个班,有学生455人;初中部18个班,学生852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 114人,其中专职教师 86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74人。现有高级教师 22人,一级教师35人。市区优秀班主任14名,未央区教学能手、“百优”教师 7名;省级骨干教师 5 名,市级骨干教师 6 名,区级骨干教师 12名。
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低谷,迈入了先进行列,连续被教育局授予中考、高考质量优秀学校,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综合考评连续为优秀,被全国养成教育项目办公室授予“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被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文明校园”,被西安市司法局等四单位联合授予“西安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被西安市妇联授予“西安市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和称号。
二、明确目标体系,实行上下联动
“双高双普”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是义务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上级高度重视。未央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多次来我校视察,了解学校推进“双高双普”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学校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在“双高双普”工作中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区教育局科学决策,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确保按时达标。区教育局切实把“双高双普”工作作为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加以贯彻落实。不仅在工作计划要点中突出强调,而且把这项工作作为每年的教育大事来抓。同时,区政府督导室牵头,区教育局相关科室配合,就“双高双普”工作对校长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并经常性下校检查、帮助、指导,使学校“双高双普”工作得以稳步、快速推进。
我校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方案,对照《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的8项一级指标,154项二级指标,严格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将上述指标分解为若干项三级指标,逐项落实到各个处室,填写21表17册,组织教工、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多次召开“双高双普”的工作会议,学校领导、部室管理人员、年级教师按照分工,积极准备,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明确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
2013年4月以来,学校围绕《关于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教发【2013】200号)文件精神,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从而走内涵发展之路。
1、指导思想: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不是为了选拔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为了创造适应每个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并以此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必须同时把教师的发展和成功视作同等重要的任务。因此,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德育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办学理念:建设活力校园。
“让学校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理念。
3、办学目标:德育特色化,课堂高效化,管理精细化。
我们将秉承“建设活力校园”这一办学理念,用丰富的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兴趣;用特色的德育,浇灌富有情操的文明之花。高效理想的课堂就是尊重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课堂。管理是学校的灵魂,严格学生管理,突出教学管理,体现人文管理。规范,精细,充满爱的管理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4、办学思路:完善机制,注重内涵,突出特色,打造优势
学校以此作为长远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以制度管理学校,以内涵促进发展: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点,挖掘学校发展的深度;以特色创建为主线,增加学校发展的亮度;以学校文化浸润为面,拓展学校发展的广度,突出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全面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四、加强德育工作,落实素质教育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强化、实效、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德育特色化的教育理念,强化“以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水平,深入开展“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和“德育实践,创新实践”的三讲两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办法、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学校始终把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品牌,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回报社会,珍惜生命。“做事先做人”是我们基本的德育理念,学生德育工作主要围绕“会做人”展开。以日常养成教育为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
1、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德育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采取“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育人形式,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和“全员育人、立体管理”的育人机制,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从容应对新世纪挑战的“四有新人”。
2、坚持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赏识学生,期待学生。对在班级中成绩较差的同学,长期开展补困工作,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思想、补基础、补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学雷锋志愿者、“孝敬长辈,学会感恩”、“知荣明耻树新风”、“民族精神代代传”、“构建道德风景线,争做美德好少年”、国防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和各种主题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历,将教育的视野拓展到广阔的大自然,拓展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派出所、社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派出所和专业人士多次来我校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法制教育和防火知识培训。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学生犯罪现象。
5、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骨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做到德育工作有思路、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同时,注重德育工作的创新,开展了学习榜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等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印发家教资料,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受到家长好评,家长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五、开拓教学思路,实施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把深化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研究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紧紧扭住高效课堂研究成果转化这一抓手,以落实MS-EEPO为突破口,突出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构建,以“减负增效”为追求,努力解决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问题,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实现了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型和不断优化。
1、打造互动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减负增效的关键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近年来立足教学模式的优化,经过紧贴教学一线的研究和实践,整理出了涵盖各学科基本课型的模式。各教研组切实贯彻“集体备课参照模式,课堂教学使用模式,教学检查突出模式”的工作要求,培植“课型模式运用垂范者”,建立模式使用激励制度,通过开展全过程评优系列活动,即 “模式运用展示课”、“模式教学精品课”、“骨干教师引领课”、“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获奖教师汇报课”、“结对学校研讨课”、“学生家长观摩课”等教学活动,努力使得每个教师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互动模式,不但可以迅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而且确保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的目标。
2、精细教学管理,狠抓过程落实
我校经过几年来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了覆盖全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显著的提升,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考练讲评等教学环节都具有了较高的质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获得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致肯定。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实行教育常规的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学校行政部门将常规管理的重点放在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上,集中力量聚焦备课的科研含量和听课评课的实际效用上,努力提升教师的自觉工作质态。
六、实施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终目的,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前提是学校为其提供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思想,抓住新课程机遇,充分挖掘并合理整合、盘活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让教师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成就教师自身的发展。
1、教师队伍:专任教师86人,本科学历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1.9 %,中级职称37人,高级职称16人,所有学科教师所学与所教均专业对口,投入近20万元为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全体教师都能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无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学活动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了教师聘任制,师生比为1:14。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新老教师互结对子,同头课研究备课,中高级教师示范课,教具学具制作评比,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研究有计划、活动有总结、成果有推广,以研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教师培训:创建学习型校园,开展教职工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学术讨论;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定期进行教师业务考核,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打造新型教师队伍。
⑴加强对全校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立足校本研训,通过示范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方式鼓励全体教师、班主任主动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培训。
⑵规范制度管理,强化培训效果。继续坚持理论学习笔记学期考核制度,促进教师自我培训;完善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外出培训的组织管理与检查,做到有组织、有记录、有反馈、有交流,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对内容较为典型的培训学习,参加人员在相关范围以报告或课堂展示的形式做汇报交流,提高了培训效益。
⑶立足实践培训, 以“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阶梯性发展为基本框架,逐步建立教师专业成长链。
一是新老教师结对子,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师徒合同、新任教师汇报课等常规工作,做实新教师培训,强化合格教师培养。
二是通过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三是以课题研究和鼓励学科教师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加快名师成长步伐。
3、教学研究立足校本。教学研究是提高质量的源头,我们主抓了课堂教学环节,集体研究单元章节内容,一人执笔书写教学设计、说课,本组评课提改进意见,经过反复研磨,再公开授课,邀请教研室专家评课指导。通过同伴交流互动、集体推敲提高、专家评议引领这一我们称之为“磨课”的教研活动,达到提升教学行为、接受教学新理念、改进教法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4、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等的评比活动或投稿,倡导教师将具有意义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论文、课件设计以及说课、评课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其中重点以案例研究和教育叙事为主。近三年,先后有80人次在省、市、区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征集中获奖。
七、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普及程度:根据市、区教育局划片就近上学的要求,我校接纳了来自本学区的全部学生,按时入学率达100%,近年来学区内残疾学生、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享受正常入学待遇,入学率达100%;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控辍保学措施,对低保户子女和家庭困难子女,学校也相应制订了减免学杂费等相关政策,保证这些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近年来无辍学现象,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颁布的课程方案,开足课程,开齐课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将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二是确保节假日师生的法定休息时间,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名目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三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包括学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每天参加集体锻炼的时间和睡眠时间等。四是统筹各学科教师的作业布置,控制作业数量、精选作业内容,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3、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通过晨练、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学校配有校医,经常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坚持学生健康统计监测制度,提高学生体质,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近视不良率得到有效控制,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过群体性、流行性传染病。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八、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50年代所建校舍曾经是北郊教育系统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因年久暗潮,已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未央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于2004年专门两次召开会议研究论证,决定对学校进行全面规划,整体改造。2005年12月整体改造工程开工,2008年底全部完工,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各项设施正常投入使用。
学校现占地面积19597.9平方米,生均14.9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964.5平方米,生均2.67平方米,投入资金63.2万元。投入34.3万元建设塑胶操场,有4道塑胶25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道5道,一个非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地,2个标准篮球场地,乒乓球台若干,设施、器材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设有1个体育器材室,新建师生室内活动室1个,面积300平方米。
学校总建筑面积14927平方米,投入资金1472.3万元。建筑分布情况为:教学楼两座,4层单面,面积3940平方米,可容纳32个教学班,每间使用面积71平方米,每间教室配设多媒体、电视,学生单桌单椅,均为教育局教学设备中心配发,符合《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图书实验综合楼双面5层,面积4449平方米,内设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均达到国家城市I类标准,仪器设备满足教学需要,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理化生仪器室室各1个,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各1个,通用技术教室2个,地理室1个,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科技室1个,劳技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音乐教室1个,舞蹈教室1个,美术书法教室1个,师生图书阅览室各1个,多功能厅1个,累计投入资金1642.6万元。图书室现有藏书63200册,生均48册,报刊杂志106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95种,调拨50种,总计245种,新增电子图书25万册,近5万元。学生阅览室座位120个,教工阅览室设36座,符合要求。音像资料、计算机软件基本可满足教学需要。学生(教职工)公寓楼一座,共5层,面积3693.4平方米,有房110间。办公楼一座,3层,面积1275平方米,目前按年级组办公,教师人均办公面积12.2平方米。校园食堂一座,面积606平方米,配有标准餐桌,承包经营,学校监督。
九、加强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发展过程是教育文化的积淀过程,唯有以办学理念上的文化定位,管理方式上的文化取向,教育行为上的文化传承,教育环境的文化营造为核心的校本文化建设,才是真正促成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力所在。有了和谐的学校文化,教师之间才有情感支撑,无论是课程开发还是课堂教学变革,都有了可靠地保障和空间,学校内涵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1、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校园整体规划科学,实验楼、教学楼、公寓楼依次错落排列,沉稳有序又不失生动,建筑外立面的灰白主基调尽显校园书香之气和雅致情趣,运动场红跑道、绿草坪,动感强烈,与生活区、教学区实际分离却意境相连,为这座崭新的校园营造出了和谐的育人氛围。校内道路宽畅,水路、电路设备先进,安全畅通。2011年以来,学校以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市级文明校园、55周年校庆为载体,精心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不断加强校园内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校园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干净整洁,幽雅宁静。
本学期,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重在建设,和谐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活力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目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通过校门文化墙的改造、“腾飞”不锈钢雕塑、教学楼花岗岩足下文化、主席台及文化长廊的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强化育人功能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2、加强部室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内建筑物外墙有体现文化内蕴的醒目标语;教学楼、实验楼廊道内悬挂着伟人学者画像及人生格言;阅览室、实验室、食堂、校园、教室里有制作精美的格言警句牌,让每面墙壁会说话,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得到激励和教育。
3、学校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及时通过不同途径,采用不同方式公开学校有关事务,提高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4、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如教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形成“团结友爱、共事共心、温暖同享”的“温暖工程”特色。工会做到“三必到”:教职工家里有喜事必到,去祝贺;教职工家里有忧事必到,去帮忙;教职工家里有困难必到,去解决。让一项项充满人情味的规定,使老师的心与学校贴得更紧。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教师更加为人师表,提高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自觉性。
5、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经常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实施了安全保障措施。如:节假日领导值班、安全疏散演习、红外线对射安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责任制等。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校园重大安全事故。
十、整改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改情况:
“双高双普”工作是一次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发展学校的教育活动,起到了凝聚师生、锻炼队伍、强化管理的作用。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过整改“双高双普”工作基本达标。
⑴师生体育活动室、通用技术第二教室已全部到位。
⑵规划整改项目校园占地面积、操场面积不达标,随着城市规划的修编、城中村改造等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区委区政府统一规划,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⑶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不达标问题,一是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二是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2、存在问题
⑴设施的利用效率还待提高,今后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设施,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⑵高中学科教师缺乏骨干引领。高中部长期规模小,优秀高中教师连年流失,学校内部培养速度跟不上高中发展速度,需要借高中整合之机,调整优化优秀高中教师结构,促进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煤集团马脊梁矿7#层406盘区8606工作面是高产高效面, 2606、5606巷为该工作面两条顺槽, 此两条顺槽均由7#层406盘区轨道巷开口。8606工作面走向长3000米, 倾向250m,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 决定采用5606、2606巷同时掘进, 到切眼拐角点贯通的施工方法, 贯通导线全长6510m。
设计规定: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轴上的允许偏差为±0.5m。巷道布置见图1。
2 方案设计
2.1井下导线测量
井下贯通导线从7#层406轨道巷Ⅵ点和Ⅶ点起始, 其平均边长为200m, 按《煤矿测量规程》关于井下7″级控制导线的规定施测。
在施测导线前, 所用的仪器必须进行检校。
2.1.1测量所需仪器
WILDT2经纬仪一台, 光电测距仪一台, 三棱镜两个, 气压表两个以及与T2测角、测距仪测距所配套的各种器件等。
2.1.2测量方案及测角量边方法
(1) 测量方案。
我们采用7″级导线控制平面位置, 高程控制采用三角高程。
(2) 测角。
用T2经纬仪测设7″级导线时其限差要求见表1, 表2。
(3) 测边。
采用光电测距仪往返测边, 其作业要求如下。
(1) 下井作业前, 应按《规程》第16条的规定对测距仪进行检验和校正。
(2) 测定气压读到100Pa, 气温读至1℃。
(3) 每条边的测回数不得少于两个, 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 化算为水平距离 (经气象和倾斜改正) 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4) 作业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 并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和维护仪器。
(5) 仪器严禁淋水和拆卸。
(6) 在井下使用光电测距仪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4) 导线的延长及其检查。
在测设7″级导线时由于不是一次性测完, 而是分阶段测设, 故需要检查。在接测前应对上次所测设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及边长进行检查测量, 这次观测的水平角和上次测的水平角的差值不得超过20″, 丈量最后一边的差值小于边长的1/6000。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继续检查后一个水平角及其边长, 直到满足要求方可继续往前延长。
3 贯通误差预计
(1) 各种误差参数的确定。
(1) 测角中误差:mβ=±7″。
(2) 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5+5×10-6·D)
备注:边长在30m以下对中2次测两次。
(3) 其它参数或限差规定按有关《规范》和《规程》规定。
(2) 求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轴上的误差。
(1)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角误差的影响。
式中结果值从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图中计算得。
(2) 井下导线光电测边误差的影响。
(3) 各项误差引起贯通相遇点K在X轴上的总中误差。
总中误差为:Mxk=±0.186m。
(4) 各项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预计误差:Mxk预=±2×0.186=±0.372m<0.5m。
上述误差预计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是可行的。
因贯通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 故贯通相遇点K在高程上的误差不预计。
4 结语
(1) 双高面贯通测量, 方案选择合理, 采用技术先进, 贯通精度高, 实测贯通偏差0.156m, 导线测量相对精度1/41730, 完全满足《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可以作为类似贯通测量的作业依据。
(2) 采用RED红外测距仪代替井下钢尺量边, 减少测站数4倍, 提高测量精度3倍以上。
(3) 使用激光指向仪, 方便施工, 提高工程质量。
(4) 采用三架法导线测量, 减少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观测速度提高5倍以上。
摘要:文中根据井下大型贯通测量实践, 综合采用了红外测距、三架法导线测量、激光指向、计算机处理数据等现代测量技术, 实现了煤矿井下双高 (高产高效) 工作面巷道工程安全、准确贯通, 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及正常接替。
关键词:大型贯通测量,红外测距,三架法导线
参考文献
志丹县教育事业走在了全省、全市先进行列,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先后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國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双高双普先进县”、“省级教育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深化教育改革 严谨教育态度
推行盟区学校管理制。志丹县教育局制订了《推行“盟区学校”管理制的实施意见》,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在全县中小学校强弱联盟的形式全面推行盟区学校管理制,建立了以实力雄厚的学校为“盟区长学校”,实行盟区学校之间捆绑式发展和责任捆绑式考核,由盟区中心学校校长担任盟区长,对盟区内学校实施统一管理,积极组织各盟区学校开展工作。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模式,实行局领导包校、教研员蹲点包抓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积极开展以“仪容仪表好、课业成绩好、环境卫生好、行为习惯好”等为内容的“十好”班级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普及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强化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落实了“两操一课”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了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和规范汉字听写大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足球活动,被中国足协确定为全国首批3个中小学校园足球试点县之一。2010年,志丹县小学生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慕尼黑举办的国际青少年业余足球联赛,2014年3月29日,志丹县小学生足球代表队在德国柏林参加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受到了正在德国出访的习近平主席亲切看望和鼓励。2012年,由刘志丹红军小学师生编排的歌舞剧《陕北出了个刘志丹》,成功赴京参加了全国红军小学文艺汇演,荣获最佳原创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组织奖。积极普及科普知识,注重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4年,由志丹县出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Botball项目”荣获一等奖。目前,创建成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3所。
强化督导评估工作。志丹县教育局落实了部门、乡镇党政领导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育履职的督导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校长聘任的主要依据。严格落实督学责任区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编制了督学工作手册,认真组织开展了“316”督导评估工作。
强化安全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志丹县教育局成立了局领导和事业单位包校管理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志丹县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修订了《志丹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程》等各类安全制度,健全和完善“三防”建设,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48名、专职保安56名,成立了24个护校巡逻队。加强技术防范工作,为全县所有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购置了钢叉、橡胶棍等器材800余件。强化校车管理,严格校车准驾制度,每年对全县所有校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后勤保障方面,紧紧围绕学生的“吃、住、行、管、娱、学”六个方面,制定了《志丹县教育系统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修订了食品安全、食堂管理等制度10余项,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功能作用,使校园成为学生愉快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整合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均衡
志丹县教育局结合志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分布状况,按照“小学方便就近、中学相对集中”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志丹县教育“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加快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普及学前教育步伐。先后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2所,改扩建16所。实现了教育资源由分散低效向集中高效的转变,形成以教育园区为主、东西川两个教育副中心为辅的“一主两副”教育发展布局,为推动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公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先后新建高级中学、志丹中学标准化体育场;对侯市、义正等12所学校操场进行了硬化、软化,铺设了人工草坪、建有校园足球场地,全县学校操场软化率达到90%以上;对全县所有幼儿园活动场地全部进行了软化,使城乡学校在校园建设上标准一致。
志丹县教育局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阶段“三免一奖”政策,实现“蛋奶工程”全覆盖。县财政每年列支90万元,用来资助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中、小学生,三年来共资助大学生2720人次约180万元,中小学生2839人次约90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5998人次约3600万元,使志丹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惠民政策的温暖。
志丹县教育局按照“保安全、保运转、保均衡”的原则,在资金、项目和教学设施器材上根据省颁标准按照“双高双普”达标要求逐校安排。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部室全部达到了省颁标准要求;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班班通”,校园网、远程教育资源全覆盖,投资950万元建成了校园电视台和录播室,同时对校园网平台设备进行升级扩建,校园电视台实现全覆盖,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目标。
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水平
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体,以专家型校长和专业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成长。
坚持三年一轮校长公开选聘制度。2013年,志丹县教育局组织实施了新一轮校(园)长聘任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36个校(园)长岗位的招聘工作,新聘交流校长24名,根据需要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调岗交流。
nlc202309020352
志丹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校长、教师队伍全员培训工作,按照“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实施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类培训计划,邀请名师、专家来志讲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近年来,先后选派校(园)长180多人次参加了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专家型校长研修班学习,2014年暑期,通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邀请了5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校长,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部分教师400多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封闭式培训,整体提升了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先后多批次组织教师赴延安、西安等地参加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有效教学模式培训,三年来累计参加“国、省培计划”和“阳光师训”、专业技术培训教师达6000多人次。2014年,邀请省督导学会、市教研中心对志丹县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视导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城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均衡,促进了教育改革。
打造教育强县 铸就教育辉煌
普及了学前教育。几年来,志丹县共建成高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7所,改建4所、农村社区幼儿园2所,实现了每乡镇1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对民办幼儿园的建立坚持严格审批、积极扶持政策,将民办幼儿园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实行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同考核、同奖惩,教育局先后争取协调资金391万元,对民办幼儿园从资金和设施两方面进行奖励与补助,使民办幼儿园的设施达到了省级标准。目前,已建成省级示范园3所。
均衡了义务教育。严格按照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力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2013年,志丹县义务教育差异系数小学和初中分别为0.53、0.33,达到国家标准。建立了盟区学校管理制度,推行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实行全县优秀骨干教师打通共用,实现资源共享,逐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城乡教育资源发展基本达到均衡化。
提升了高中教育。志丹县教育局坚持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艺体特色教育,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内涵深刻的教风、学风、校风和校训,高中办学品位得到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逐步趋向合理,高中教育的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逐步趋向完善。2008年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先后被授予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和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被教育部评为艺术特色教育先进单位,志丹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846人,上线率达61.13%,位列全市第四,其中艺体学生高考上线人数达146人。
增强了职业、成人教育。志丹县教育局围绕“发展农业产业,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创业就业”目标,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开办了“志丹现代农业大讲堂”“红都巾帼讲坛”等培训活动。2014年,开展汽车驾驶员道路从业资格培训10批3784人,采油工培训1批110人,全縣苹果生产技术培训22批,培训农民6113人、干部709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862人。
全校“双高双普”工作分五个阶段实施,具体为:
一、启动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1、认真学习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全体教师“双高双普”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双高双普”工作。
2、成立“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小组。
二、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0月)
1、调查摸底。按照《陕西省“双高双普”县区评估验收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摸底,寻找工作差距,制定实施方案。
2、全面完成学校建设和部室内设施装备,达到创建标准。
5、完成“双高双普”档案的建档归档工作及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施和建设任务。
三、自查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1月)
学校按照标准组织自查自验。邀请中心校和区“双高双普”办公室对本校进行模拟验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迎检阶段(2012年11月)
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完善“双高双普”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汇编工作,营造迎验氛围,全方位做好迎验准备。
五、提升阶段(2012年12月)总结创建经验,全面提升我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巩固创建和教育成果。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迎接 “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认清形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要切实把迎验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把“双高双普”迎验工作作为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增强信心,确保此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双高双普”工作十分紧迫、任务艰巨、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各工作小组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解任务,各有侧重,突破重点,完善措施,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发扬团队精神,做好“双高双普”工作。
三、加大投入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化发展。努力为实施“双高双普”提供保障。
四、发挥职能,通力协作
各相关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共同搞好“双高双普”迎验工作。
“双高双普”工作既是我校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积极响应和配合区、局迎验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紧急行动起来,不遗余力地做好我校的所有迎验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
“双高双普”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我区实施“双高双普”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加快实施我区“双高双普”工作,推进教育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我校坚持以“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走“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狠抓“双高双普”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48522m²,生均225.68m²。校舍建筑面积4307m²,生均20.03m²,绿化面积1397m²,生均6.5m²,学生宿舍面积1346.4m²,生均6.26m²,图书9022册,生均42册。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5名,班均35.8人。教职工23名,其中专任教师20名,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为80%。学校建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体育器材室、劳技室、科技活动室和团队部等,共二十二室,各部室设施配备齐全,基本达到双高双普标准。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补浪河中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乡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和2012年两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校园”。特别是随着“双高双普”工作的大力推进,学校基础设施不 断改善,校园美化、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良好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插上奋飞的翅膀。
学校以 “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秉承“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励志、诚信、求学、笃行”的校风,“敬业、厚德、勤学、善思”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的学风。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修师德,铸师魂,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重视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严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师生团结奋进,努力进取的热情,展示昂扬向上的风采。
二、工作完成情况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队伍建设、校本教研为抓手,以各种创建为载体,狠抓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农村精品学校,竭力提升教育质量。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双高双普”法规文件,使教师们对“双高双普”的重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把各方面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及全体教师,营造了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双高双普工作氛围。学校把“双高双普”列 入学校发展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双高双普”阶段性工作任务,各部室、全体教师密切配合,为我校双高双普提供了有力保证。
2.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谋发展;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廉洁奉公,作风民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学校建立了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实施岗位管理,奖惩分明;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操作性强;各类安全预案齐全、实用,并定期进行演练。多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教育教学设施和后勤设施管理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帐物相符,利用率高;后勤人员树立了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服务的思想,做到了廉洁奉公,勤俭节约。学校按照规定,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档案记载详实,资料齐全,管理规范。能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推行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严格按要求夯实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师生关系建设,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教育科研机构制度健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教师科研意识较强,能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校本教研正常开展,各类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精彩纷呈,实效性强,充分发挥了教育 科研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原则,德育工作管理机构、工作机制健全,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认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按课程计划开设上好政治课,通过校园阅报栏、板报等形式宣传德育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共青团建设,定期开展团组织活动,按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员”;体艺卫生工作富有特色,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落到实处,坚持做好安全防范和校园消毒工作,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学校环境幽雅,四季常绿、鸟语花香,生均占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校园周边秩序良好,无影响学生的不健康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之所。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区域分明,布局合理。自我区“双高双普”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怀和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先后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216万元,新修学生宿舍楼1455.57平米,学生餐厅(含灶房)381.30平米,总建筑面积达1836.87平米,彻底改善了学生的食宿条件,告别了风雨露餐的日子,也结束了火炉取暖的历史,清除了食宿的安全隐患。2010年又争取项目新建厕所120平米,猪棚12间,新修围墙260米。旧教学楼室内更换了铝合金门窗,地面铺设了地板,粉刷了校园室内外墙壁,更新了校园标语和宣传栏,远离了脏、乱、差的环境,全校师生多年改善办学条件的梦想得以实现。2013年再次对学校的旧房、危房等建筑进行了修缮,重新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添加了部分实验器材,进一步完善了音、体、美硬件设施,还添加了舞蹈教室;后勤管理日趋完善,先后投资了两万多元,对学校餐厅用具等设备进行了添置。通过努力,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彻底解决了困扰全体师生诸多问题,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校园内每面墙壁都活了起来,现在已形成了25米文化长廊。教学楼内布置了“点亮心灯”、“给学生的话,给教师的话”,还有名人成才故事。部室外悬挂这榆林八景图及介绍内容。各个部室定制了结合本部室特点的名言警句。楼梯墙壁布置了“安全提示警示牌”;教室文化:我们以布置温馨教室教室、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为宗旨,教室外墙壁布置了班级简介,内容涉及:班级主要领导成员、班主任寄语、班级座右铭。教室前面黑板左侧布置有班级信息栏,右侧有眼保健操图解,教室后面黑板左侧布置了学习园地,右侧挂着班级自主管理制度,每班都配有书架,上面摆放着学生喜欢的书籍。左右两边的墙壁上有德育名言,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视力表。并安装了窗帘及窗体美化。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行为习惯越来越规范,学会了感恩,懂得了中华传统文化得博大精深……
5.“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为进一步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贯彻“双高双普”工作的重要举措,成立 “控辍保学”领导小组,严把入学、教育、巩固三 5 关,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学生转学报告制度和辍学报告制度,实行“校长--班主任--教师”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加强监控,发现一个,动员一个,劝返一个,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6.严格财务管理,规范使用教育经费。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坚持节源开流、量入而出的原则;实行校务公开,重大开支项目经校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及有关规定,切实落实“义务教育零收费”政策。
7.档案详实,管理规范。我校“双高双普”档案,分类整理,各类档案内容详实齐全,装订规范,便于查阅。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校在“双高双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强,学校布局因各种因素不够合理。二是现代化教育手段有待提高;三是教室和教职工宿舍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育人环境。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流师资。
4、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我校的各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不断充实和学习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手段,努力把每一位适龄少年都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推动我校朝“管理科学化,条件现代化,育人全面化,质量优质化”的方向迈进。
补浪河中学
为迎接“双高双普”工作,现将各班卫生打扫工作做如下要求:
一、班主任要高度重视,亲临各责任区认真指导、督促打扫好卫生;否则造成工作失误,学校将追究相关班主任责任,并严肃处理.二、卫生打扫标准(一)清洁区打扫标准
1、地面:无杂草、无碎石、无纸屑、无塑料袋(筒)、清洁干净。
2、垃圾桶:桶身擦拭洁净,桶内垃圾不外溢,清除要及时。
3、花坛、花园水池的瓷砖、大理石、地板砖等所有贴面需擦洗干净、无泥尘;绿化带内无杂物、无杂草。
4、水沟:无积水、无杂物、无淤泥、无杂草,保持畅通。
5、所辖区内墙上、屋檐下无蛛网,清洁干净。
6、教学楼上下楼梯及走廊地面口香糖、浓痰污物清理干净,死角清理到位。
(二)、教室打扫标准
1、地板: 清洁无尘,无纸屑、果皮,无积水。
2、桌凳:通身擦拭干净,桌面无刀刻印痕,无积灰,摆放整齐。
3、墙壁:无尘埃、蛛网,奖状、课表、规章制度张贴有序、整齐。
4、门窗:内外擦洗干净,无灰尘,不贴任何纸遮挡阳光,窗子滑道内清洁。
5、天花板:扫净,无落灰、积尘、无蛛网。
6、外墙:擦拭干净(无掌、脚印迹、无乱写乱画痕迹、粉笔灰)
7、楼道、阳台:无杂物、果皮、无蛛网、口香糖、浓痰污物,阳台面擦拭干净。
8、扫帚、铁锨、垃圾箱摆放整齐、合理,教室后边不得存放垃圾。
(三)宿舍打扫标准
1、地
面:清洁,无果皮、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2、卫生间:蹲便器清洁、地面拖洗干净(包括阳台及水池)。
3、墙
壁:无灰尘、蛛网,不乱贴字画、名人画像。
4、门
窗:擦拭干净、玻璃无破损、推拉门滑道要清洁。
5、床
铺:按规定摆放,不随意移动,被子按规定折叠,统一放置,单子平整、统一内包、保持整齐一致,床下鞋物整齐摆放。
6、储物柜:按规定放置,柜顶无杂物、灰尘,柜门、柜腿无泥迹。
7、洗
具:脸盆放在脸盆架上,从上向下依次排列,盆内无污水、污垢,毛巾折叠搭在脸盆沿上。
8、保温瓶:外壳洁净,无污垢,放置整齐有序。
各位领导:
北极镇中心小学是一所镇办完全小学,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生均32m²其中校舍面积4030m²,生均6.5m²,绿化面积3100m²,生均5m²,操场面积3286m²,生均5.3m²,总投资503万元。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0名,班均41.3人。教职工35名,其中专任教师30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设有一部十七室,基本达到省颁标准。
自从“普九”以来,通过镇政府、教育局及学校各方努力,先后投资428万元,新建教学楼、宿办楼、综合楼各一幢。2009年又实施了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项目,供暖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2010年又新建学生公寓楼一幢。较为完善的设施为我校推进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为重”的办学宗旨,重点突出“一评三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能,促使教师以“敬业、奉献、务实、创新”之心认真工作,促使全体学生“勤思、乐学、善问、求真”,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生动、活泼和自主发展。
在教学上广大教师自觉倡导推行创新教育,自觉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以素质教育综合评定为框架,公平、公开、公正地评定各位学生的素质,切实改变了传统评价上以考分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不良状况,真正做到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素质教育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我校除成立手工制作、书法、绘画、音乐、体育、计算机等多个兴趣小组外,重点以“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各种树叶、昆虫、植物标本,在学生中开展关于大自然的调查报告,进行热爱大自然演讲赛、收集关于保护大自然的图片资料、开展“每人植一棵小树”等活动。各兴趣小组确保有目标、有组织、有活动内容,由此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搭建了学生素质施展、发展的广阔平台。同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认真执行“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
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绿化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小学”、“县级绿色文明单位”、“县级创佳先进单位”、“县级文明校园”、“县级平安校园”、“县级争先进位先进单位”、“省级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如今,全体师生正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地朝着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学校教育素质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队伍优良化的目标迈进,为把学校办成一所队伍强、质量高、校风正、设备先、示范性、显特色的优质学校而努力奋斗。
汇报完毕。
【双高双普工作机构】推荐阅读:
九间房小学双高双普工作汇报06-18
双高双普整改方案09-06
学校双高双普汇报材料06-10
镇双高普九汇报06-12
“双高普九”知识宣传手册06-19
乡镇禁毒工作汇报 工作总结 工作方案06-24
保卫工作思想工作11-01
06工作总结工作06-04
驻村工作队工作06-09
社工工作与社区工作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