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精选12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1

付朝英

“减负”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想做好”,又“难做好”,但又“不得不做好”的老问题,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部门及广大的社会各方面始终高度关注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内外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减负工作思路,通过现状调研、政策引导、项目推动、交流展示、督导检查等多种方式和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甚至还相当严重。

如何“减负提质”、“减负增效”,以下谈谈个人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倡导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主动减负。

首先,从方针政策来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每个环节。其次,从实际危害来看,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教育发展的规律,给广大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带来最为直接的危害就是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导致睡眠不足,体质下降,近视率上升,乃至出现紧张、焦虑和压抑,产生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加剧了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

再其次,从长远发展来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实现首都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这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给学校减压,给教师减压,给学生减压,让学校、学生有自由发展 1的时间和空间。政府和社会要给学校留下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的空间;学校和家长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二、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把握减负内涵和实质,采取有效的推进策略,促进学校科学减负。

要准确把握减负的内涵和实质,针对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切实减去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课堂教学,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实效。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着力点,构建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和谐课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有机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严格落实国家课程,不断完善地方课程,继续优化校本课程,构建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平台。

二是抓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专业能力。校长要做减负的带头人和排头兵,在学校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上,创造更加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的质量提高和内涵发展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通过加强学科教学基本功建设,增强对课标、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强化师德建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三是抓考试评价,不断推进评价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要转变政绩观,不唯升学率和分数论,继续推进小学、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推动高考社会化报名,把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更多地放在育人成效上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采用个性化的、自主的、发展性评价。

三、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开拓减负工作新思路,鼓励出实招见成效,推动学校创新减负。

一是在课程整合、自主排课上进行创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首先应保证中小学生按教育部和北京市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同时,课程计划中也要留有学校自主安排的弹性空间,需要学校和教师吃透课程计划、吃透课标、吃透教材,运用实践的智慧有效整合。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教育就可以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整合使用,并适当集中安排。

二是在少留作业、优化作业上进行创新。要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管理,对“超标”留作业、给家长布置作业、给学生或家长布置网上作业等现象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各学科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鼓励教师少留书面作业、不留书面作业,而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代替,鼓励学校开展“无作业日”的实践探索。

三是在增强体质、引导实践上进行创新。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必须疏堵结合,既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减去过多的课外学习、课外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当前,特别要在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加强社会实践上出实招、出新招。比如,能不能借鉴国外一些小学的做法,做点尝试,小学每天下午半天就是专门用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或者是开展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的试点。

四、着眼长远,健全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学校系统减负。

一是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只有通过全社会齐抓共管,坚定不移,常抓不懈,减负才能取得实效。要联合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力度,着力宣传“轻负担、高质量”的先进经验,培育、树立和推广优秀典型。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大规范办学协查力度,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要联合家长,加大家校配合力度,争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支持,共同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开展专项督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肃查处超负荷作业、擅自增加课时、违规增订教辅、变相开设校内外辅导班等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各区县要建立“减负”工作督导制度,将“减负”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 改变教学方法, 彻底与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决裂, 甩掉为考试而考试的“题海战术”, 深入钻研小学数学教材,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因材施教,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精讲、趣讲, 讲活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的时间, 让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乐于动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学会学习, 以真正做到既减负又增效。

一、明确数学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励学生主动求知、自主学习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的学生会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而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 了解数学学科的实用性, 知道数学学习的用途。当学生了解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对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亲身实践, 消除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没有实际意义的错误思想, 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

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部分教师认为, 上课时间越长, 教学效果越好, 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 往往把课堂45分钟时间全部占为己有, 课堂上不停地讲, 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识都装入学生头脑中, 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 让学生挑灯夜战, 并美其名曰强化练习。课堂上,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合作探究的时间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不停地讲。这样的教学, 学生没有巩固知识的时间, 不可能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 找到学习方法技巧, 他们只是“懂”了, 却没有“会”。要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占用太多时间过多反复地讲解, 而应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讨、独立实践、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共同讨论, 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一节中, 平行四边的概念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的概念则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教学中教师如果先让学生熟读定理, 然后在课堂中加以说明, 讲解例题,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 让学生巩固练习, 这样的教学, 虽然教学任务是完成了, 但教学目标却相差甚远。这种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在教学中改变一下, 这样设计: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展示两种图形实体, 让学生自己观察, 找出两种图形的区别, 得出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则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样的教学设计, 形式新颖,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获取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方法

还有一部分教师有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新课早点完成, 能够早点复习, 学生的练习更多, 效果就会更好。因此, 实际教学中, 教师为早一点完成新课任务, 不停赶进度, 除了基本教学环节外, 学生的课堂思考、作业练习、学习反馈全都省略了, 省下的时间用来教学新的课程。其实, 这样的教学思想, 完全违背了信息接受原理与学生认知规律, 会适得其反, 不但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 掌握学习技能技巧,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感,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 教师应认识到这一错误, 通过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 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理解情况、任务完成情况, 并综合分析出教学的成败, 从而对症下药, 加强学习指导,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学, 促进学生智力素质的发展。

总之, 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就要学会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 改变教学方法, 认真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 真正掌握学习技巧, 进而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双赢”。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矛盾吗?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 实现二者的双赢呢?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实现教学的“双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教学质量,自主学习,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3

一、培养学习兴趣,培育学习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我或以爱心、激励、信任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或以趣事、小品、漫画、游戏等手段感染学生,或借助现代媒体创设情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使他们喜欢学习,觉得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乐趣、享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注重内心体验,引导学生在每次学习后都花一定的工夫反思,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合理支配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地找到高效率的学习策略,培育良好的学习品质,主动给自己减负,使自己有个性、有创新、有发展。

此外,在教学中,我只要发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还经常与后进生谈心交友,让他们有话敢说,有事敢讲,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努力让学生喜欢我。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一来,全班学生不但喜欢我去上课,也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

二、改变课堂教学,激励主动探索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殊不知,它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为分数而拼搏,使学生沦为读书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倒置了教育手段与目标的坐标。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做了三变,努力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激励探讨,以使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保持在最佳状态:

1.变严厉为鼓励。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决不能严厉训斥,否则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淡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造成恐惧心理。所以,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予鼓励:一句美好的评语,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都可能会渗入学生的心头。

2.变先教为先学。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法是先教后学。我在教学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捕获新的知识。以兴趣激发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自己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探索,最大限度地掌握课本上的新知。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变教师灌输为学生吸收,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增强了探讨意识,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四十分钟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变负重为减负。首先应从转变自己的感情着手,作为教师,应当富有感情地进行教学。只有用充沛的感情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爱。根据这个道理,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乐学、爱学的有利时机,只要学生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便让他们反复朗读,反复练习,反复讲评,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达到当堂理解掌握。然后根据需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加以巩固。这种做法,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可把教师从批改作业的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时间探讨新知,扩大知识面,使教师有时间用来探索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

三、启发理解掌握,重视训练效果

如何使学生理解、掌握语文教科书中最基础的知识呢?这不仅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探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规律,反復地应用。

1.培养自学能力。教学中,我把课本当作学生自学的主要内容,每教新课时,都根据教学内容叫学生先带着问题,读课文、想分段、讲段意、说句义、理中心、做习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综合的自学能力。

2.加强教学媒体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借助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在数分钟内跨越时空,破疑解难,激发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心情放松,觉得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乐趣、享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段也易于理解、领悟。

3.精选作业训练。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还应精选作业进行有效的训练。作业的设计要分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灵活又富有启发性。此外,训练要有层次性,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差异和能力差别设计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练习,把“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让学生顺着知识层次拾级而上,最后达到既定的目标。

4.面对面地讲评作业。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演练,都要进行当面评讲,当面批改,及时纠正。我主要采取学生先自我评讲,相互评讲,师生共同评讲,教师结论性评讲的办法,并鼓励课堂竞争,营造一种人人动眼、动脑,个个动口、动手的课堂热烈气氛,后进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同学们的智力得到了开发,能力得到了培养,语文知识得到了理解掌握,课堂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抓,经常抓,才能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减下来,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享有“生动活泼的早晨,自治自理的中午,各得其所的下午,欢乐愉快的假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自主、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郭宝玲.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天津教育,1983(9).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4

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

52011-05-23 09:35:46|分类:|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黔教基发〔2011〕85号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严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阻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严重违背了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直接损害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危害民族的未来。为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精神,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违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八个严控”,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

(一)严控在校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中小学一律取消统一的早自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00,普通高中上课时间不得早于7:30。寄宿制学校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小学和初中不得早于7:00,普通高中不得早于6:30;晚自习时间不超过2课时,就寝熄灯时间小学和初中不得晚于22:00,普通高中不得晚于22:30。保证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普通高中学生不少于8小时。

(二)严控课程课时。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按照《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设置应付检查的双课表,不得挤占音、体、美课时,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要以制度和措施切实保障学生在校集体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含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学生集体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时间。

(三)严控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2小时。学校要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协调管理,严格控制每天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严控集体补课。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校历开展教学工作,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节日及课余时间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严禁拖延上课时间和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课程安排的学生自习时间不得分配到学科,任何老师不得利用自习时间上课或补课。学校不得利用晚自习时间上课、补课,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不得组织走读学生参加在校晚自习。在职教师不能在中介机构、补习场所等进行有偿补课,也不能进行有偿家教,一经查实,取消评职、评优、评特资格。

(五)严控教辅资料。必须在省教育厅下发的中小学用书目录选订学生用书,严禁使用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学用书和音像制品。严禁教师采取布置作业、集体讲解等形式变相统一征订各种资料。征订中小学推荐用书目录中的配套教辅资料,小学每个学科不得超过一册,初中、高中不得超过两册,除此之外的教辅资料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六)严控考试次数。小学只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学科检测,低年级可以作业方式代替检测;初中每学期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检测;普通高中实行学分考试和省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州、地)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不得以升学率给学校排队,不得以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向家长和社会发布喜报、红榜等变相排名的信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高考、中考升学率对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奖惩。

(七)严控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入学片区,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种考级证书作为入学或分班的条件和依据。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地范围内招生,不得作违规招生宣传,坚决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不得采取经济手段招生,不得接收已按规定程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跨县招生,确实需要的,必须在市(州、地)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内执行。各市(州、地)要严格控制跨县招生,制定详实的招生方案并报省教育厅备案。2011年市(州、地)所辖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名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半,2012年起不再面向全省招生(民族班、宏志班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除外)。2011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辖区内初中分配招生指标比例占招生计划的40%,2012年不低于50%,并以此作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升类、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八)严控择校择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划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格控制学生择校择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不准收取任何形式的择校费,新生入学实行电脑随机分班,之后不得在教育过程中按照考试成绩升降再进行滚动式分班。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中小学一律不得举办实验班、特长班等,原已举办的,必须于2011年4月30日前经市(州、地)教育局同意后向省教育厅重新申请报批。

二、建立“八个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一)建立中考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一考两用,各地不得再组织初中毕业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要立足于基础,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从2011年起,省教育厅将每年组织对各地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卷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向全省公布。对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未按省教育厅下发的《考试说明》要求命题,难度系数超出规定范围的,必须作出整改承诺,情况严重的取消该地命题权。

(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从2011年起,省教育厅将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地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情况,对不能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全省通报批评。继续在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中开设体育考试科目,以50分分值计入总分。

(三)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中小学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将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安排表、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计划等,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通过校内公示栏、校园网、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公布。

(四)建立家校联动制度。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中小学要在每学期初召开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开展教学质量分析,通报有关情况,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防止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增负”,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

(五)建立规范办学责任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是规范办学行为的第一责任人。从2011年起,市(州、地)教育行政部门与所辖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所属中小学校校长每学年都要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明确学校办学责任和“减负”承诺。责任书要在校内醒目地方张贴公告,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

(六)建立规范办学督查制度。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辖区内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制度。地、县两级责任区督学每个学期要对辖区内每所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至少一次明查暗访,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地、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进行汇报。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各市(州、地)教育督导室要将市(州、地)、县两级督导机构及督学所督查学校名单、督查情况汇总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不定期组织省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学在全省各地进行督查,并及时公布督查及处理结果。

(七)建立规范办学奖惩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不规范办学的校长是不称职校长的观念,加大对办学行为的奖惩力度,把县域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纳入到“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督导考核体系”,在校长、教师的考核和评优评先中,对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具体奖惩办法附后)。

(八)建立社会监督制度。省教育厅将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八个严控”在省内主要媒体上公布。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设立违规办学行为的举报电话,印发给所属中小学的所有学生和家长,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省教育厅设立的举报电话是:0851-5282726(基础教育处);0851-5282945(纪检监察室);0851-5282581(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

三、破解“八个难题”,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八个突破”

(一)着力破解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难题。改进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按照“近、小、活、实”的原则,积极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传授知识同培育民族精神、规范日常行为、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等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五好小公民”、“五心教育”等主题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优美教室工程,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努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实现新突破。

(二)着力破解实施素质教育不全面的难题。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错误做法。要将体育、音乐、美术、科技、情感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内外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文体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扎实推进体育艺术 “2+1”项目,使每一位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艺术特长,努力在推进全面育人上实现新突破。

(三)着力破解推进课程改革不深入的难题。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开展优秀成果评选、交流、推广活动,深入探索适合我省学生实际的课程改革模式,促进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机衔接、层次递进。建立完善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完善本土化、原生态的农村课程和地方专题教育,打造精品特色。大力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材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积极倡导启发式、问题式、参与式等低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改变以挤占学生休息和睡眠时间,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低质量高负担的教学方式,努力在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四)着力破解教育质量评价不科学的难题。健全完善对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义务教育以县为单位,普通高中以市(州、地)为单位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突出过程性评价,强化对学校进出口成绩的管理,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实行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用增量考核教师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成长记录登记制度,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评价,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在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上实现新突破。

(五)着力破解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难题。建立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及时启动并实施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教育教学名师培训培养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激励计划等,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和帮教带活动,转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深化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制度,深入开展优质课、示范课评比活动,加快构建合作型学习型教师团队,努力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六)着力破解对特殊学生帮教不重视的难题。强化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意识,关爱学困生、行为偏差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全面分析诊断“问题”因素,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探索分类作业、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坚决纠正学校和教师把重点放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错误做法,努力在人人能成才上实现新突破。

(七)着力破解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难题。引导学校将工作重心由改善办学条件转移到提高办学水平上来,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立足学校已有的发展基础和传统特色项目,融入地方民族特色,推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在办学特色上大胆探索和实验,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使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一所学校就是教育改革的一扇窗口,努力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八)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改善城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实施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分步实施学区化、城乡学校联盟、薄弱学校托管等一系列区域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创新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决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以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实践“低负担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推进我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原已发文件相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附件:贵州省规范中小学办学奖惩办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5

1.走近数学大师

每一位数学大师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都传承着数学的智慧.在学生开始学习数轴时,我就把笛卡儿介绍给学生;遇到尺规作图时,就不会忘记高斯作出正十七边形的壮举;而学习到方程时,伽罗华就不能不被提到;那种锐意进取,不因循守旧的力量使孩子们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一下子充满了智慧,任何难题都想试试.毕达哥拉斯、牛顿、祖冲之、陈景润……这一个个名字,一段段鲜活的故事,把数学的种子深深的埋进了学生的心里,使学生爱数学,爱学习数学.

2.感悟数学之美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到底是什么使我们感到一个解法,一个证明优美呢?那就是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对称、恰到好处的平衡.”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凭借美的感受,领悟问题显露的美,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 计算1+2+3+……+100.

由于有的学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个50,所以对高斯的算法很不理解.便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对称美来解.

设x=1+2+3+…+100.①

倒过来x=100+99+…+1.②

①+②得2x=101×100.

所以x=5050.

即1+2+3+…+100=5050.

解法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使学生跃跃欲试.数学的定义之美、公式之美、规律之美、应用之美……

由此可见,追求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数学的动力.

3.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知识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过程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要求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向学生展现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问题发现和思考的过程,规律的寻找和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和推广过程,将发现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学反朴归真的交给学生.教师不仅要按思考的方法进行讲解;还要把自己寻找、猜想的心理活动坦率地告诉学生;更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学会怎样分析、怎样判断、怎样选择方法、怎样解决问题. 通过过程性学习,学生逐渐熟悉了数学研究和学习的一般过程、流程、方法,积累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培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能力.这些会伴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活动而不断地发挥重要的作用.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突出了过程教学的特点,为过程教学创设了更多预设,为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开展合作探究型学习

现代教学观点认为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是一种有机的联合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发现不少同学对“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不能很好的理解.

我尝试用以下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思考:

1.一元一次方程x-2=5,有唯一解x=7.

2.二元一次方程x-y=5,无数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x-y=5①,x+y=11②在方程①的解中,寻找同时满足方程②的解.让学生找出只有x=8、y=3同时满足①和②.

这就引出了学生最熟悉和最能理解的“唯一解”的第一种情况.

然后,教师把方程②改写成:x-5=y,再让学生把方程①的所有解代入方程②,学生自然会发现,方程组的解的第二种可能,就是有“无数组解”,原因是两个方程实际可以转化成“同一个方程”.

在此基础上,教师反过来让学生自主构建这样的方程组,使方程组的解出现“唯一解”、“无数解”和“无解”三种情况,由于有了教师的引导在先,而且学生又是自己实践,积极性都很高,同时,每一个学生的探索结果都不一样,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发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探讨,学生一般都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三种可能情况.

正如数学大师波利亚所说:经历了一系列这样的过程,学生有可能发现一道数学题目会如同一个游戏一样有趣.于是数学就很有机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种爱好,或者是崇高的抱负.由此可见,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明确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当,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6

为了严格认真抓好减负及零起点教学工作,我校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规定,努力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坚持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本着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原则,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减负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据计划实施减负工作

在年初,我校制定了减负及零起点教学工作计划,在计划中,明确了减负的职责与需要做的具体工作,对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做了具体安排,使得减负及零起点教学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完善减负及零起点领导小组

针对本学期我校人员调动的状况,我校完善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减负领导小组,具体的减负工作由教导主任负责,全体教师为减负职责人,使得全校教师都是减负工作的实施者。

三、与全体教师签订了减负及零起点教学职责书

为了明确减负工作的具体职责,我校与全体教师签订了减负职责书。针对本学期有新教师的状况,又与新教师补签了减负职责书。在职责书中,全体教师明确了减负工作的具体职责,确立了自己今后减负工作的具体方向。

四、定期进行检查,每个月定期对减负计划中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1.我校能开设所有课程,每门课程只使用了一本上级下发的教科书,严格执行了一科一辅的原则,没有私自乱订辅导材料的现象。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私自串课的现象,都能按课程表进行上课。

2.我校节假日不上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教师也没有参加有偿家教的现象。

3.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小学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置书面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小学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考核,一次是期中的阶段性测试,一次是期末考试,考试不以分数排行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6.我校今年没有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

7.每一天保证学生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运动场在课余时间一律向学生开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8.学校每学期利用各班级家长会的时间,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和全体家长沟通、交流教育经验,帮忙家长改变思想,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素质教育环境。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7

一、剖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成因

其一, 是社会与家长的愿景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大家都听说过,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因为如此, 家长为了儿成龙, 女成凤, 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去学习课堂之内与课堂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本领。多数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跑得早、跑得快, 可谓分秒必争、毫不懈怠, 所以, 每当放学后、节假日, 那些课外辅导班、培训班、提高班等便成了家长为学生准备的学习驿站。除此之外, 家长还要有选择地让孩子学习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技能, 孩子的课余空间几乎被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所填充, 课业负担是何等之重。这些家长们早早地就为孩子谋划将来的发展, 甚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可是, 这样强制的结果也许真的是事与愿违。

虽说技不压身, 可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流露出的无奈、愤怒甚至是抗拒的表情, 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面对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 孩子们究竟还能承受多久?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结果又是由谁造成的呢?

其二,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学校的干预力度是最大的。因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 而学校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根本就不需要校外辅导班来画蛇添足。所以说,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关键。而目前,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直在耳边回响, 但有的教师仍然以陈旧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死板的教法去上课, 这就必然产生了很多无效的课堂教学。因此, 学生在课上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课后去花高价报读课外辅导班便是无可厚非的事了, 而这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故此,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学会了, 会学了, 课下必然就轻松快乐了。

二、探索并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是减负的必由之路

我们认为, 如何使教师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并认真践行有效教学, 从课堂入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 我校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新路子, 确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下面谈谈我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做法。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绝非单纯的教学活动, 它是融教学改革、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师发展于一体的学校行为。为此, 我们把达成有效课堂的各因素充分考量, 形成了四步策略, 即定标准、抓备课、搞研究、共读书。

1. 定标准。

即为有效教学制定一个合理的评课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测量工具, 但是动辄二三十条涉及各方面的标准并不能适合有效教学的评价。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 我们可以称之为“精度极高的尺子”, 是刚性评价, 更为适合专业教研人员使用。而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课堂评价是适用于常规教学, 是教师、学生在每一节课后都可以及时得出的评价, 因此, 这种评价我们称之为“模糊直观性”评价。评价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 (目标层面) :这节课学生获得些什么, 获得了多少;第二方面 (效率层面) :重点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用多少时间完成的;第三方面 (方法层面)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合适, 需要怎样的改进。这种模糊直观性评价的优点在于小学的教师和中高年学生都能参照这样的标准对教学和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每节课下课前用一两分钟进行回顾评价就可以了。

这种常态式的评价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 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重难点的能力提高了,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序了, 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了, 使课堂从原来的大容量、高密度向轻松愉悦、有效高效转型。学生当堂就可以完成知识积累、能力训练、方法积淀甚至是知识拓展, 这样的课堂使课余减负成为了可能。

2. 抓备课。

即让教师有效地备课, 为有效上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认为, 有效备课是“备学习”, 而不是“备上课”, 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 而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出发点不正确, 往往南辕北辙。

教师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 教得“精彩”, 教得舒畅, 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 以教导学, 以教促学。教师不要学某些作秀性质的课程, 而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分析是否真正有所得。

教师要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来学习, 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 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

我校把备课确定为三步流程, 即备学法、看课例、读“闲书”。

第一, 备学法。我们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拟定出学生的课堂学习基本流程, 就是学法。以语文教学为例, 我们推出了“八步教学法”。如果按照每篇课文二课时的划分, 即, 第一课时:一读—二读—三读—整理;第二课时:研读—赏读—择读—分析。教师备课的时候, 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年级的不同, 备出这个流程中每一步学生做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合适。如读中识字, 每个年级都要估算学生已有水平是怎样的, 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朗读要读多少章节, 读到什么水平。备学法需要教师动脑筋、细分析, 面向实际。对教师而言, 此时费了神, 课上必轻松。

第二, 看课例。现在网络十分发达, 在网上有很多优质的课例。我们提倡教案可以看得多一点, 但要养成习惯, 坚持长期看, 汲取营养, 为我所用, 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教哪课看哪课, 照猫画虎, 生搬硬套, 不求真实效果, 只图敷衍任务。其实, 有抄一篇教案的时间, 可以看五六篇教案, 抄一篇毫无收益, 而看上五六篇必有启发。

第三, 读“闲书”。对于闲书, 我们给出的定义就是备课时看“教科书、教参”之外的书。我们要求教师进行知识扩容, 凡是和这节课有关的知识, 比如历史掌故、天文地理、风土民俗或者有关联的国学篇章, 都尽量浏览一下, 这样可以在课堂上以这点星星之火点亮学生学习广博知识的愿望, 也可以做好被学生问的准备, 避免出现被学生问住或问倒的尴尬。唯有备得细, 才能讲得少, 教学才有效。如今, 这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

3. 搞研究。

搞研究就是在学校层面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教师之间的研究不必高层次、深层次, 它应该是理念的碰撞和经验的互补。所以, 我们坚持开展“教育论坛”, 用它来促进有效教学在技术层面的进步。每学期完成了几个主题论坛, 同时确立了五种论坛方式, 即:确定主题自由辩论式, 确定主席交互问答式 (一个教师做主要解答人员, 其余教师提问) , 教育改革前沿报导式, 讲述教育叙事式, 个人教育感悟朗读式。这五种方式使教师乐于参与、有话可说, 同时在论坛的过程中既有个人能力的展示, 也有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断出现的矛盾、感悟、理解和升华让教师受益良多, 感慨万千。正应了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我们也体会到, 搭建了论坛这种平台, 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 让全新的思想变得鲜活, 让教师的思维变得灵动, 让学校的工作变得清晰。

4. 共读书。

我校一直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 打造学习型团队, 因此一直将教师的读书活动作为教师最基本的“功课”。现代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文化素质;二是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三是教育的智慧。其中, 文化底蕴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 哪类书对自身发展更有帮助呢?我们发现有的人愿意读一些综艺类、小说、故事等, 这当然好, 但对于工作帮助效果却不明显, 所以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必读的书目, 有人文类的, 如《读者》《意林》《菜根谭》等;有专业类的, 如《新教育之路》《教育的理想》《给教师的建议》等;还有一些建议读的书目, 如《高考满分作文评析》《玩学习》等。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 教师再遇到各种教育问题, 能有针对性地运用“沉默教育”“赏识教育”“生命教育”等有效的教育学去解决。虽然, 有的教师还找不到很好的方法, 但也能主动思考了, 能带着问题去研究了, 去找书了。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师基本养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

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8

一、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我在讲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一课时,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呢?通过这几年的毕业班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不好,空间观念很差,对旋转、平移后的图形不知如何去画。他们不去想图形旋转、平移后,只是位置改变了,而形状没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想到了利用废物,让学生把透明塑料纸放在图形上,用笔把旋转图形描出来,然后用笔固定住旋转点,再根据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方向和角度得到最后的图形。

二、让学生在合作中亲身操作、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创设一种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学数学,给予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的空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有的学生用三角形学具割补成长方形,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学具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有的用一个三角形学具折叠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的方法多种多样。达到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紧扣教材,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新颖的、灵活教法组织教学,以教材为依据,把教学最终目的落到点上。一般在新课的开始阶段创设情感,设置悬念激疑,探索阶段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疑;结束阶段寻找规律,鼓励多解促疑,让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思维活动。

四、注重课堂作业的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而在课堂设计作业时,我首先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尽可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的习题。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禁止重复作业和无效的“题海战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选材,合理设计精练作业并体现层次,因材施练。作业和练习的设置呈阶梯式,供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使用。

总之,只要我们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课堂

效率,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那么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材料 篇9

白鹤中心小学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不论是中小学教育或者是大学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为了这个基础,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成了理由,而课业负担过重对孩子们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使之健康,快乐的成长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校召集全体成员进行了专题研讨,制定以下方案:

一、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时数,不随意增减,更不得为应付考试,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

二、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体育、文娱、科技、劳动和各种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要使学生每天能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要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除教育部门统一审定且要求发放给学生的课本、练习册外,不组织学生购买和使用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练习册、习题集一类的材料。

四、提高教师素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和效率。教学中要重书本为基础,吃透教材,教透教材,学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切实做到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追求时效,做到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过去那种以增多练习量来应对的“题海战术”应该彻底抛弃。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一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不布置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练习,更不得以做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班主任老师负责控制和调节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

六、按时下课,不拖堂。按时放学不占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

七、热情帮助后进生,对他们要有具体的教育措施,不得歧视、厌弃、排斥,也不得强迫他们退学、转学、留级。

八、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兴趣班活动,使人人有班上,人人有爱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九、注重课堂作业的布置,减轻学生负担。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设计精练作业并体现层次,因材施练。作业和练习的设置呈阶梯式,供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使用。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熟化。低起点、降难度的作业适用于学困生。

第二梯度:设计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供大多数学生使用的题目,加强对知识的同化。这类题目适用于中等生。在读书笔记中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读后感,并能结合课文中心提问。教师平时多鼓励、勤反馈,作业快速批改,互相订正。

第三梯度: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以利于对知识的强化和活用,这类题目适用于优等生。平时多鼓励学生自学,充分挖掘其潜能,总结规律,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白鹤中心小学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 篇10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在开齐开足课程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对开齐开足课程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情况自查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首先按照省、市具体的课程计划规定安排课程,学校对学科及课时的设定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不准随意增减课时,不准随意增减科目。其次要遵循教育规律,严格规定各学科的考试次数,不按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队和分类编班。学校做到不组织学生订购或向学生推荐各类应试辅导材料。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类竞赛,小学每学期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统测,其他科学校组织抽测。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按规定实行等级制。我校也不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第三是为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状况,适当增加些文体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的规定确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按规定合理布置学生课外作业: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5分钟。回家作业的布置在分层性、活动性、实践性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不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四、严格控制节(假)日补课

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帮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确保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包括寒暑假)的休息和活动,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补习,坚决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的规定。

五、严格学生用书管理

学校严格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审定的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的要求确定学生用书。学校和个人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生用品,也不为学生集体订购各种复习资料、教学辅助读物,严禁违反规定强行要求学生征订各种报刊的行为。

六、严格教学秩序管理

学校把建立并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作为常规管理的首要任务来落实,平时坚持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指导。严格教学秩序管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和教师绝不随意更改教育教学计划,绝不随意停课放假,更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

学校严格执行“五公开”情况,在校园公告栏醒目位置对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任课一览表、学校作业安排方案及实施细则、考试安排一览表进行长期公示公开。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11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率;课业负担;全面发展;教学改革

在小学的教育中,如果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会抑制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使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是为了促进我国的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想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必须做到通过教育改革来摸索一条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一、提高课堂效率与减轻课业负担的现状

虽然我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已经提出很多年,但实际在学校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过大、做家庭作业时间长、作业的难度也很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过长、压力大、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过多的家庭作业等情况的出现,导致学生睡眠时间短,娱乐与运动的时间也少,由于大量的作业,学生只会不停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效率与减轻课业负担的必要性分析

1.心理问题出现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这不仅在于社会的环境所致,也是由于学校的课业繁重,学生压力大,如果抑制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那么后果是严重的。

2.为了国家的明天

学生全面的、综合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要什么都学习,什么都懂,也不是靠教师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就能解决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辍学,如果这种情况严重,会影响国家人才的储备,不利于民族的复兴与进步。

三、提高课堂效率与减轻课业负担的对策及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包括学生,当然还有教师,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授者,我们要充分尊重教师,良好地发展教师,学校和社会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也要尊重学生,良好地发展学生,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待优差生要平等,细心地抓住每个学生的特长,把爱施教于教学中,用爱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徜徉在爱中,爱是万物的灵魂。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茁壮成长铺平道路,为了学生甘愿付出一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要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学校,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就是课堂,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业负担,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学生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2.教学改革

(1)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引导教学为主,注意因材施教,通过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来完成是间谍教学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着力于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释放天性,发挥潜力。

(2)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现阶段的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教学之外,应该开发更多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不是依靠设备和器材来完成的,必须要有新的教学思想,通过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方式来构建新式教学手段。

(3)教学模式

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学改革应该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有新的思想和理念。实质上,我国依靠作业来提高的教学模式不能说很科学,尤其是对于思想较为跳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模式应该向增强课堂理解的方向发展。通过高效率的课堂学习和减少作业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考和内化的时间,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3.教研改革

(1)教学情境的设立

课堂上,良好的氛围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充满热情,在课堂上才会踊跃发言,主动学习。例如,在讲鲁迅的文章《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问学生小时候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让自己特别难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这样的课堂就十分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十分高昂。

(2)课堂上师生平等

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基于这一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积极发言,很多时候是怕说错,教师批评才这样,所以,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给予鼓励,错了也要加以引导。

综上所述,减轻课业负担只是一个手段、方式,用减轻课业负担的方式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生活、学习,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包兴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6(11):77-78.

[2]莫丽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龙超凡.福建监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J].中小学电教,2012,(Z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篇12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学习时间偏长,学生睡眠不足。有的学校不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上午课程安排密度大,放学时间在12:00以后,学生普遍感到饥饿和疲劳;中午作业较多,不能适当休息,导致下午精神不振,学习效果较差;有的学校晚自习时间太长,学生每天学习累计时长超过10小时,多数学生睡眠不足。

2.作业名目繁多,数量过多。中小学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日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个半小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或教师并没执行这一规定,其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过这一界限,甚至数倍。作业形式一般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单元作业,语文还要增加日记、摘抄、作文等。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晚11点上不了床已不见怪。初中9门文化课程,初二开始偏重,初三过重,双休日的时间也几乎全被作业挤占了,有些学生甚至出现惧怕过“双休日”的现象。

3.开展活动少,各类补习多。一部分学校擅自加语数外课时量,削减体育、音乐、美术及活动课程,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校沿用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把提高质量的希望寄托在苦干上,有的家长违背子女意愿,要求子女参加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和补习班,多数学生对周末补习感到苦不堪言。

二、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中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这就像用超过弹性限度的强力来拉伸弹簧,即使弹簧当时没被拉断,但那种看不见的弹性已经受到破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也必将导致学生身心的损害和提前老化。心理学规律还强调:过量的反复的强烈刺激引起的过度兴奋将导致抑制。对中小学生的强刺激(包括过量的反复练习,偏难偏深的学习内容,频繁的各种考试等)不仅由于造成抑制会对其学习阶段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学生课业负担减不下来,其中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

(一)教师精心设计作业。

据调查,48%的公众认为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水平教师往往驾驭不住教材,依靠课后补习和反复演练迫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怎样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老师要精心选择编写,合理布置作业。这是“减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认为:“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

1.作业要有针对性。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什么样的作业,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作业要呈多样性。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3.作业要含全面性。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则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4.尝试作业批改的多样性。学生上交作业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或者互相批改作业,教师再去检查学生批改过的作业。这样,教师更有精力去备课,学生也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彻底杜绝让学生去买复习资料,然后去做这些资料的做法。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竹影》一课时,我就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学生很兴奋地说:喜欢)

师出示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学生抢着回答:影子。)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一节课就在和谐轻松的情境中开始了。

2.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教师要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自读课文前半部分,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厌烦”阿长的,接着又请学生深情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然后就抛出“这个令作者厌烦的阿长,作者为什么还如此怀念她呢?”这个问题,造成学生渴望解开奥秘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阅读全文,解决学习重点的强烈兴趣。

3.活动多样,保持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对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围绕本节课“梳理课文有关孔乙己的主要信息、探究人物性格特征”两个目标,把两个问题化为两个活动———写寻人启事、做结案报告。导学问题活动化,每个活动有自学指导———小组互助———班级展示,这样一来,学生人人参与写寻人启事,人人参与做结案报告,学生人人参与,学得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学习效率也很高。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巩固新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4.设计竞赛、提高兴趣。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将竞赛引入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益会起积极的作用。如接力赛、猜谜语、对口令、击鼓传花等游戏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都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更加热爱学习。

(三)注重课堂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探索能力。如教材中所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这道题还有别的理解吗”等,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2.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多问是开拓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抛出这一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体会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学习叙事中恰当抒情,理解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之上便提出了诸如“四处背影为什么要详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文章对父亲的几处语言描写有什么表现力”等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多去探索,让学生各抒已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精讲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多提供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高质疑、争论释疑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4.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不断地创造。

“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爱学、善学、乐学,发展思维,张扬个性,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学校才真正成为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教师也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千方百计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千方百计地促进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敏勤《高效课堂教学五大策略》。

[2]教育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座谈会》(2009年2月23日)。

上一篇:大班语言《盲人摸象》说课稿下一篇:第二届经典诵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