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共9篇)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篇1

一、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1)发现问题:

1、大学生母语能力普遍状况令人堪忧,不少研究生、本科生外语水平颇高,英语考过八级的比比皆是,却在毕业论文中连结构助词“的、地、得”用得都不是地方,大学毕业写不清一张请假条的绝非偶然。而学生重外语轻母语,没有自身传统文化的底子,对外来文化没有任何“防御能力”。

2、在知识层面上,他们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都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有媒体和学术界曾就大学生的汉语能力、水平发表过各种议论和批评,说不仅理工科学生汉语程度需要提高,一些人文学科大学生汉语水平之低也令人汗颜。有的学生甚至写一个几百字申请书也是病句和错别字连篇。大多数学生汉语书写能力(并不是书法)、表达能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汉语处于尴尬境地,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规律和要求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 社会影响方面: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

时期,各种 社会思潮必然对学校产生冲击和影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文化思潮也冲破了大学的围墙腐蚀了大学生的心灵。

2. 学校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危害。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很多时候只看分数不看思想,因而很难培 养出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迫于学生就业的压力,为了追求就业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考研考公务员,获取各种证书,甚至有些学校还把能否毕业和英语四六级考试挂钩。有些高校的专业教育和语言文学素质教育脱钩,专业划分过于琐碎,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工作的机器、挣钱的高手,这就距离通才教育的目标极其

遥远。有些学校人文学科专业过少,在开设第二学位和辅修专

业方面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3. 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自己的努

力追求。有些大学生由于从小所受家庭条件、生活地区、学校

教育的限制,视野狭窄、兴趣缺乏,没有自觉地追求优良文化

素质的意识。而进入高校以后,在网络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冲击

下迷失了方向,或者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或者陶醉于专业技

能的学习无暇顾及语文素质的培养。

二、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分析:

(1)必要性,重要性分析:

1、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言语活动就像空气与阳光一样不可或缺:蜂拥而至的报刊、书

籍,扑面而来的广告,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言语的需求还

在与日俱增,人类仿佛落入了语言文字的罗网之中。

2、中国文学,不仅瑰丽,而且也不乏实用,是个我们在现代生活

也取之不竭的宝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本土文

化,澄静大学生的心灵,这是她在当代大学生的快节奏的生活

中的主要作用。

3、任何一种语言的研习都是要有母语文化知识要求的。“求木之

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如果母语基

础不扎实,文化功力不深厚,对外语的理解就很难既精且深,其运用也很难自如。

4、大学里的课本,知识含量高,字词的运用跟家精准,这对大学

生的语文功底要求更高。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强语文学习。

5、不少同学或别人的论文中,语病普遍存在,尤其是文献回顾,经常不知所云。毕业答辩时,论文在宏观上篇章结构组织不良,具体细节之处又不流畅,对答辩组老师提的问题回答表述不清。

6、参加工作后,工作单位往往需要写定期的总结,报告。为了更

加流畅,合理地完成这些工作,在大学阶段更需要加强语文的学习。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对本校和重

庆其他民营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了解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状

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设想提供良好的依据。共发出1000份调

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6份。回收率93.6%。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反映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基本状况。

三、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1、以人文精神蕴涵为中心,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改革课程体

系。2、3、4、以对社会和谐性的观察,反思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促进和谐发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发挥校园环境“化育人文”的优势。以人文精神的展现为目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

四、形成设计目标及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大学语文必须"因材

施教"。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应为:面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和语文能力的现状,结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和把握,也要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实现这个功能目标,需要

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入手。

2、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内容

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员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经典著作,使其有一定的理解、鉴赏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人文素质与实际写作

能力;重点在于引导学员赏析作品的语言、行文结构与语体风格,特别要提高学

员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要求和任务

根据有关要求本学期主要完成制定教材的第一、第二单元以及第五单元。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建议安排如下:

1、面授辅导4次,主要精讲重点难点、答疑解惑、作业讲评、与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

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等;

2、网上答疑2次,主要是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复习,指导学生期末考试。

三、教学方式及手段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篇2

从挫败中学习, 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 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 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 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 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 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 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 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 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 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 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 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 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 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 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 来清华后, 可能会“梦”没了, 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 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 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 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 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 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大学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 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 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 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 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 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 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 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 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 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 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 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 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 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 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2012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清华演讲, 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 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 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 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 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同学们, 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 只有勇于质疑, 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 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 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 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 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篇3

本期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8年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对“学习需要”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本年度对“学习需要”的关注与研究来自三个层面:学者的理论探讨、学生的陈述、教师的备教策略。本文将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对相关文章加以述评。

一、“学习需要”的理论探讨

伯顿(J.K.Burton)和梅里尔(P.F.Merrill)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五类:

(1)标准的需要(normative need),指个体或集体把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标准比较而揭示出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felt need),是个人认为的需要。

(3)表达的需要(expressed need),是个人或集体已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该“需要”而表达出的要求。

(4)比较的需要(comparative need),是同类个体或集体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anticipated need),指将来的需要。(伯顿和梅里尔著《需要的评价:目的、需要和优先考虑的需要》,转引自张祖忻等编著《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8页。)

上述五类需要的核心含义是: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learningneeds)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揭示出的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学习需要”的分析(learning needs analysis),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合适途径。分析学习需要的重点是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而不是教师教的状况。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向来对“学习需要”是漠视的,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好经验,但尚未引起理论的自觉。本年度有不少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李海林(《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区别与关联》,《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8期)在研究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时提出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读一篇课文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自己的学习需要。他以文学作品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认为学生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不懂”,一种是读得懂但“不喜欢”。从根本上来说,文学作品教学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解决学生“读不懂”的问题,可称之为“解读”;二是解决学生“不喜欢”的问题,可称之为“鉴赏”。“解读教学”具体教“课文说了什么”,“说的这些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为什么要这么说”;“鉴赏教学”具体教“你喜欢课文吗”,“你觉得课文什么地方好”,“这些地方为什么好”。

把“学习需要”区分为“读不懂”与“不喜欢”,可以说是切中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肯綮。这种区分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提升,“读不懂”与“不喜欢”大体上包含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习需要”的感性表达,李海林把教师的实践话语提升到理论层面加以探讨;二是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许多教师虽然从学生的学习状况中意识到了学生的需要所在,找到了存在的关键问题,但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常常出现偏差,即往往把为解决“读不懂”而教的内容与为解决“不喜欢”而教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产生了错位。正如李海林所分析的,同一位教师教两篇课文,一篇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篇是鲁迅的《雪》。对前者,学生是完全读得懂的,就是怀念家乡;但对后者,学生显然是读不懂的。前者应该教学生鉴赏,让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后者应该教解读,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但这位教师恰好相反,教《端午的鸭蛋》时让学生反复回答“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而教《雪》时,老是给学生讲“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如何生动有趣”。

李海林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联角度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种“学习需要”作了辨析,蔡梅娟(《研究学生: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22期)则从“研究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研究学生的需要”是“研究学生”的重要内涵之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就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学生的需要:一是研究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一份子的需要。 教师要在研究社会生活的前提下去研究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未来的价值是指向社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研究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要把学生作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去研究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仅仅当作“客观的接收对象”,这样,才能找到与学生的心灵相接之处,弄清学生究竟需要什么。作者还指出分析学生的个体的需要关键在于找准两个兴奋点:(1)找准学生的“精神兴奋点”,知道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谈论什么、喜欢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再去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就会使供需接轨,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2)找准学生的“情感兴奋点”,要研究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情感倾向,了解他们的情感兴奋点,与他们的情感接轨,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顺利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参与”。

蔡梅娟其实是把学生的“学习需要”区分为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两方面,对教师理解语文课堂里纷繁复杂的学习需要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接下来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学习需要”到底应该如何来分析呢?管春林(《需求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7-8期)主张引进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界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进行分析,认为“需求分析”是为实施和改进下一步教学计划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达到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便为后面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明确目标,从而保证随后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求分析反对使用主观推断或者任意评判的方式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倡对客观信息进行收集和详细的分析,并最终形成决定的做法。 需求分析不但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语文教学这样的母语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它对于明确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需求分析有益于语文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堂上有不少问题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能意识到需求分析的意义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则教学效果有望出现明显的改善。再次,需求分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需求分析,学生会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认清学习目标可以促使学习者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明确自己分析的目的、制订计划、选择合理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对资料加以分析、确立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具体教学方法等步骤。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一般来说,要做好上课前的需求分析往往比较容易,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般都清楚要上的课程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和完成教学任务后则常常没有了必要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没能为下阶段的需求分析做好准备,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与需求分析同步推进,并不断收集学生语文技能方面的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做好准备。(2)语文教学往往因面对大批学生而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因此,需求分析要区分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要区别多数人的需求和少数人的需求,要做到既照顾到多数人的需求,又适当考虑少数人的特殊需要。

管春林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需要”分析的一些具体建议,但“需求理论”毕竟针对的是第二语言教学,母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虽然有一些共同的要素,但两者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如何研究开发切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分析方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让学生陈述“学习需要”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在2008年第9、10期分别刊载了《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和《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两组文章,编者在“编辑絮语”中提到了编辑目的:“除圣人外,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思维——手电筒思维,只会从自我的角度看别人,而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这种思维模式,教师也未能‘脱俗。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想把每一堂课上精彩,都想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但我们是否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过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呢?是否思考过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老师呢?这些稿件的编辑,是为广大同仁展示出一面面‘镜子。”这番话暗含着教师应该让学生陈述“学习需要”的意思。我们这里重点评析《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这组文章包含有6位学生撰写的6篇文章,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眼中的课堂现实。参加“学习需要”陈述的学生认为,大多数学生能埋头于数理化的计算,却不能静下心来读一篇美文;能写一手漂亮的英文,但书写的汉字却令人不敢恭维;能头头是道地谈论电脑游戏或网络新潮,却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和西方精神文化知之甚少。现实中的语文课堂似乎颇为无聊,很多老师会把许多知识舍弃,更多的只是照着教案念或写,拿着更多的题目或试卷让我们练习,理由很简单——考试需要。在我们眼里,语文课堂几乎等同于考试(秦颖雪)。古代文人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而我们却在“模式化”训练之下变得腹中空空(李君)。小学语文唯一的印象就是抄词、抄课文、抄阅读文章;初中老师上课对课文的解读就像是做阅读题,本来一篇很好的文章硬生生地被改造成若干莫须有的问题(景暑楚)。

2.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学生认为,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老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想象(秦颖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尊重学生个性与见解的课堂,应给学生一片自由写作的天空,让作文散发出创造的灵气,而不是刻板的匠气,应该涵盖古今中外无数文学趣事(李君)。理想课堂是由知、智、趣、美四要素结合而成的(史元春)。希望中学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精魂与风骨的结合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潘多,于晗)。语文课应该定位于一种思想的汇集与碰撞,一定要追求参与度,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都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思考能力提升了,语文能力提升了,就是一种形而上的升华,学生就不会为考试分数这样的事情烦恼了(景暑楚)。语文课堂是灵感交流的平台,无数个年轻鲜活的思想一起碰撞,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成长,从古时的私塾到现代的多媒体教室,那琅琅的读书声都是学子们对课堂不灭的情结(刘坤)。

让学生通过书面文字陈述“学习需要”的做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二十年前,《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6期)就以“学生论坛”的形式发表过多篇学生的文章,例如《假如我是语文老师》(郑华南)、《一个中学生的苦恼》(张淑芬)等,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表达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一些共同心声: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要尽一切努力去了解我的学生,看看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经常思考的是什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对待生活,如何去认识社会和人生。为什么要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老师为什么总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我们只能机械地吸收?我们需要个性的发展,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学生需要什么?二是,我们如何知道学生的需要?二十年过去了,不同年代的学生陈述出来的学习需要是如此相似,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语文课堂里带规律性的问题,更可能存在一些仅凭教师的感觉是无法触及的课堂“黑匣子”里的秘密,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去理性地了解。从大体印象来说,上述学生在不同年代所陈述的学习需要,语文教师凭平时的经验与感觉是不难判断的,所以常常被教师忽视。但“学习需要”凭教师的感觉获得与从学生的口中和笔下道出,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凭感觉获得的“学习需要”,常常处于一种笼统、模糊的状态。当学生把他们对“课堂”的鲜活理解呈现在教师面前时,这种模糊的把握会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因为学生的陈述往往是以具体的个人为单位的,陈述的内容常常附带着具体的情境,他们对现状的不满和他们的理想都是有具体指称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师如果能采用“学生陈述”的方式去把握和审视学生的“学习需要”,那必将增强自己对语文课堂的理性自觉。

三、教师备教策略中的“学习需要”分析

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常常体现在备课过程中,备课过程中常见的“学生与课文有距离”、“学生理解有困难”、“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学生不喜欢这篇课文”等话语,其实表达的就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与把握。因此,分析教师教案和教学设计中这类实践话语,是研究教师“学习需要”分析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年度,在各类语文期刊上发表各类教案和教学设计近120个,其中大多数教案明确表达了教师对学习需要和学情状况的分析意见。尤其是《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用了整整一期的篇幅刊登了40个“备教策略”,每一个“备教策略”均包含了“学情分析策略”。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基本体现在“学情分析”之中。因为这些教学设计所涉及的课文大多是经典文学名著,下面我们依据李海林所辨析的“学习需要”的内涵,把这些“学习需要”分析区分为关于“读不懂”的分析和关于“不喜欢”的分析。

1.关于“读不懂”的分析。教师认为,有些文言文及古典诗词曲的作家作品因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因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和一些时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学生感到有隔膜,阅读难以深入;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对描写乡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空间距离。

例证:(1)《在沙漠的中心》中涉及到的“航空探险”和通过人物心理活动表现文章主旨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在今天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石卉芸《在沙漠的中心》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

(2)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主人公葛朗台的行为心理与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张俊峰《〈守财奴〉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3)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多为“不更事的少年”,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郑逸农、汪益军《〈林黛玉进贾府〉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4)对于追捧着“80后”写手如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崇仰着快男超女及周杰伦、陈慧琳等歌星的当代中学生来说,“鲁迅太远了,鲁迅太高了,鲁迅的语言太难读懂了”(对初三学生“喜欢鲁迅吗”的调查反馈)。(胡明道,《〈拿来主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5)由于时空距离、观念的差异,学生到高二才第一次接触中国古代戏曲,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对《窦娥冤》多少有一点了解,但也仅限于“我比窦娥还冤”的口头禅上。(魏胜平、党红英《〈窦娥冤(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2.关于“不喜欢”的分析。教师认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大;学生对鲁迅杂文不喜欢;有些古典小说、戏曲和现代派小说,学生缺乏兴趣。

例证:(1)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概念化解读,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而且容易以习惯性思维与僵化的模式去解读鲁迅作品。 (蔡伟、俞丹、蒋琼《〈药〉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2)现在城市中学里的许多高中生对于古典小说

的阅读兴趣可能已经十分淡漠。他们畏难于古典小说的语言障碍,他们厌倦于古典小说缓慢的情节推进,他们烦躁于古典小说冗长的故事内容。因此,如何唤起他们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如何培养他们阅读古典小说的能力,是本课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郭惠宇《〈失街亭〉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3)戏剧主要通过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

言表现故事,没有详细的背景描写和说明,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张春莲《〈茶馆(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4)由于理科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再加上近几年戏曲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盲区,因此对本部分内容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魏胜平、党红英《〈窦娥冤(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5)加上现阶段高中文言文与初中相比,分量加大,难度提升,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兴趣。(邓彤《〈鸿门宴〉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6)但由于学生与文言文存在隔阂,以及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觉并不太好,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袁卫星《〈逍遥游(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总体上看,本年度教师在教案和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分析大体反映了学生的一些基本“学习需要”,并且能够依据“学习需要”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分析的内容和过程比较粗疏;分析方法欠缺,教师大体是凭感觉作出判断;尤为重要的是有相当一些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情况与整体教学设计缺乏关联,虽然把“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写在教学设计中,但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并没有充分考虑“学习需要”,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大学生还需要戒网瘾 篇4

大学生还需要戒网瘾?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高校心理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夜间沉迷网络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眠、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现象,用他们的话说:“只有与网络为伴,我们才感觉到自信和力量。

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随机抽取上海市4所大学的4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结果表明:有427名学生已经接触并使用过网络,有34人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9%。

国外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成瘾症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关系。美国心理学教授总结了1990年以来40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症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和抑郁的,他们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

复旦大学学联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曹高举老师也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善于拓展交往圈、人际沟通乏术。

调查还表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们在网络上多半时间花在聊天、游戏、看电影和交换电子邮件等,即便要对他们进行疏导,也要分游戏成瘾、聊天成瘾、技术成瘾、信息成瘾和色情成瘾等来对症下药。

作为新技术手段的网络也成了攻克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目前沪上已有高校心理教师通过网络QQ聊天等形式与学生沟通,跟踪辅导,以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宿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篇5

1. 宿舍永远不是你一个人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人或许喜欢早睡,而有的人则是夜猫子。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同,而一味的要舍友去迁就你,也许你的宿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一种极其诡异的“安静模式”。如果情节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换宿舍的结果。所以,宿舍不是你一个人的“专属空间”,别人睡觉不要大声说话;三更半夜不要胡乱开灯;平时不要乱带陌生人回来······这些,都是宿舍日常生活中你必须明白的。

2. 堕落和上进只在一念之间

在大学入学的时候,和舍友打成一片估计是很多新生都希望做到的,毕竟一个人单独在外求学,自然希望融入宿舍这个整体。往往就因为想要合群,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整个宿舍共进退的。小编大学时就有这么一个舍友,大一上学期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大一下学期开始,他成功被我们这群扑街舍友带歪了。平时逃课一起逃,考试作弊也一起做,慢慢的,他的成绩和我们一样了。所以说,大学合群是没有错,但是合群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有时候堕落和上进只在一念之间。

3. 有些人注定只是点头之交

在大学期间,那个关于宿舍的微信群,每天都这个让你带个饭,那个让你带个水的,总之就是响个不停的。小编曾经觉得在大学的数年时光里,舍友间已经培养出良好的情谊了,但是最终你会发现很多人最终都成了手机上不会联系的联系人,而那个曾经不断闪耀的舍群也没了声响,很多人终究不过是点头之交。不过有一样是真的,经历完大学四年以后,你真的会发现舍友身上的品质和处事方式等真的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你。

大学新生开学需要注意什么 篇6

2. 新生所在省明确规定由考生自带档案的,请务必将档案由所在中学密封并加盖公章后,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带到学校,学校将安排统一时间收取。

3. 自备近期半身免冠一寸照片8张。

4. 大学新生入学必须携带《入学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备查验。

5. 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外语教学和课后听力训练,以及每学期的外语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的听力部分都是通过学校电台播放,学生需用收音机收听。为此,学校专门统一配备了适用于上述教学用的低频率收音机,在报到时可自主购买。

6.大学新生来校报到凭《录取通知书》可购买半价火车票。

大学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篇7

学术, 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 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 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 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研究学术的主体是学者, 学者是指在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员, 常常也是教师。学术是对于问题进行科学、诚实的探讨, 学术是论道、求真的事业, 学术探讨无止境, 学术研究提倡质疑, 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做学问要“于不疑处见疑”, 这本应是学术界的常识, 学术也本无真假, 但是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下,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在一些大学存在着学术功利主义的思想, 出现了大量的伪学术。伪学术是以学术面目出现的所有假冒伪劣言行及其记录。抄袭文字, 抄袭观点, 抄袭方法, 抄袭数据, 通过行政力量争取课题, 通过人情关系评奖报成果, 以及最近报刊多有批评的权学交易, 等等, 都应当归入伪学术。自己没有花工夫、没有付出劳动的所谓成果就是伪学术。伪学术表现为功利化、行政化的倾向, 高校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 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 影响了原有的单纯的学术气氛。学术腐败在高校已成蔓延之势, 研究课题是开题一个报告, 中期评估一个报告, 结题一个报告, 所有相关不相关的成果进行拼接则大功告成。至于论文,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量借鉴, 量体裁衣, 贴标签, 找名言, 加案例, 流水线工作, 熟练工操作, 学术成了“包装”。“电子复制时代, 技术的进步似乎与人的退化恰成正比, 被技术俘虏的人们更倾向于将认知等同于符号操作, 以浏览取代阅读, 以下载放逐记忆, 以建构掩盖反思, 人类高深莫测、狂放不羁的思维方式正面临格式化的危机。具体到学术研究中, 就是以传播代替生产, 以复制湮灭革新, 以来料加工悬搁独立研发, 以理论反刍冒充思想原创。严肃的学术研究正变形为一场没有问题意识的碎片式的写作竞赛”[1]。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 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如果评职、晋升标准不越来越高, 如果教师不那么功利、不那么现实, 也许我们不会见到这么多“高产作家”。如果伪学术风气不刹住, 学者不会有声誉, 年轻教师、学生更会效仿。“学而无术”势必带来学术上的急功近利, 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发展, 影响到国家的创新能力, 影响到民族的前途。

二、学术与学风

学术影响学风, 学风顾名思义是学习风气, 包含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 教师的思想境界、治学态度、行为表现, 也包含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大学学风是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 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 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 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就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勤奋是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严谨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求实是求真务实、老老实实做学问、不弄虚作假, 创新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标新立异、超越历史。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一流, 最关键的是要看它是否有一流的大师, 一流的学术成果。学术正, 则学风正。教师是大学学风建设的主体,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还在于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求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传承, 这种传承, 正是大学学风形成并且世代相传的基础。一所大学的学风正是靠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者积累起来的。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评职称时, 最大的“硬件”是看其完成课题的数量及级别, 发表论文数量及刊物的知名度。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评价学术, 势必造成高校教师学术的庸俗化。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一生中只有一部《道德经》, 仅仅几千字。如果按今天的所谓标准, 甚至还算不上一篇真正意义的论文。可是《道德经》却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道德经》被译成多种译文,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 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 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尼采说:不读《道德经》一书, 不知中国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难道我们能否认老子的伟大吗?一年里“核心刊物”到底能发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在学术界又都是个什么水平?这些“核心刊物”是如何评判论文水准的?要知道, “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质量不一定就高, 而一般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一定就低。博士生导师不一定都有学术水平, 而非博士生导师也不一定都没有学术水平。可是时下, 博士生导师却成了敲门砖, 只要挂上博士生导师头衔就可顺利发文章, 应该说,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剽窃成风, 一是浮躁学风所致, 二是这种只问产出不问质量的学术考核制度所造成的。因此, 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 学者对以制作“核心期刊”为代表的评价机构颇有微辞, 因为行政权力部门握有学术资源的分配权力;另一方面, 高校“以刊评文”认定学者绩效的评价方式却变本加厉, 致使学术界不是在认真钻研学问, 而是热衷于如何钻营。

如果教师搞的是“伪学术”就会造成虚假学风, 这种“唯学历”、“唯权威”至上的不良风气, 大大禁锢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严重影响了科学进步和学术研究, “按量计酬”的评价标准出不了学术成果。

当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不讲利益是不现实的, 学校要追求办学的效益, 教师也需要提高待遇, 保证利益。但是, 作为大学教师, 作为学者, 如果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 而不顾自身作为学者的道义和社会责任, 是不配“教师”这个神圣称号的, 如果教师搞的是伪学术, 即使行政地位、教师职称再高, 也难以服众。

三、学术与学生

2010年1月26日上午,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科教文卫体等各界代表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些大学功利化, 什么都和钱挂钩,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学术何为?学术应该为学生、为社会服务。学术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良好的学术风气、学术氛围会对学生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反之, 教师搞的是“伪学术”, 学生同样会效仿, 就会出现考试抄袭舞弊, 论文东拼西凑等造假之风, 学生不追求学以致用, 甚至有的学生依靠学术造假才能毕业, 以至贩卖论文成了产业, 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学风正, 学以致用;学风不正, 贻害无穷。我们的大学学术项目、学术成果比较多, 但原创性成果实际上不多;我们培养了很多学生, 但真正有创造性的学生却很少。教师的教风、学风影响学生的学风,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好奇心。教师要常常告诫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教师更要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 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 自己应当坚决杜绝, 真正做到行为示范。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 都会影响到学生,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伪学术如果不及时抑制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影响原有的单纯的学术气氛。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术, 才能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称谓。

四、营造学术氛围

杜绝伪学术需要彻底铲除产生这种现象的土壤, 营造严谨治学的社会氛围, 不能简单地“按量计酬”, 让真正扎实做学术的人得到表彰, 唤醒学者的学术良知与社会责任感, 自觉遵循法律, 用纪律和规则约束自己, 学术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杜绝伪学术仅靠教师自律是不够的, 还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学术成果的取得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和研究, 需要一定的周期。而量化管理的缺陷是重数量, 轻质量;重文章的表面效果, 轻文章的长远效益;重文章的刊物级别, 轻文章的内在分量。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者只追求论文的数量, 不注重论文的质量, 导致大量学术垃圾的产生”[2]。所以, 必须从评价主体入手, 建立涉及每一学科分支方向的评审专家库, 专家库应是公开的、开放的和动态的, 同时, 建立相应的答辩、回避、公示、反馈、申诉制度等, 使评价机制更科学合理。时下之所以出现伪学术, 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学术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学术不端等伪学术要建立惩处制度, 采取相关措施, 保证学术监督的公平、透明, 更要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任何专门针对学术弄虚作假的法律法规, 只有完善的法律手段才能处置学术上的不端行为, 做到决不护短、决不手软, 尽管无法完全遏制类似行为, 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学术界的公平、正义。专业学术期刊实际上是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重要关口。论文是否发表, 由专家匿名评议, 一经认定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造假者在一定年限内将不得参与任何由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 不能在评审委员会任职, 不能参加任何评奖等, 将造假者的身份信息在研究诚信办公网站上公示。一经发现学术期刊造假将撤销刊号, 一经发现编辑与作者有金钱交易将不能做编辑, 一经发现非正式期刊将予以重罚, 以上信息都在研究诚信办公网站上公示。监管学术腐败, 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做后盾。

综上所述, 学术影响学风, 影响到大学的发展, 而学风影响学生, 影响到国家的创新能力, 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对于学术研究,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陈云语) , 让学术天空净化, 让学术真正成为教师内心的向往, 才能真正杜绝“伪学术”。

摘要:时下的学术往往表现为功利化、行政化的倾向, 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 以“数量”而非“质量”作为评价标准。高校教师科研立项、论文撰写、课题验收、成果鉴定、申报奖励、人才遴选等方面存在着虚假现象已不是个别, 如果不及时抑制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影响原有的单纯的学术气氛。本文分析了大学学术的真伪, 阐述了学术与学风、学术与学生的关系, 并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术,学者,学风,学生

参考文献

[1]赵涛.电子复制时代:何为学术与学术何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16.

大学一堂课需要多少钱 篇8

高职院校每一个学生一年需要支出的费用如下:

学费:6000元

住宿费:1000元

生活费:600元/月×12个月=7200元

其他费:200元/月×12个月=2400元

总计:每生每年的费用为16600元

大学一学年实际授课计34周,每周25节课,则全年为750总课时。用每生每学年16600元的总支出除以每学年750的总学时,可以得出每生每节课要支付22.13元,一个学生连续听两节课相当于看一场电影的支出。

一个教师给全班学生上课,如果是40个学生,那么这节课学生的总支出是(每生22.13元×40人)885.20元;如果这节课是100个学生同时上课,那么学生的总支出是2213元。

学校的收入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国家的生均财政拨款。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是本科院校的70%,通常高职院校每年每生可得到5500元的财政拨款,因此,每生每堂课的成本还要加上(每生每年5500元的财政拨款除以每学年750的总学时)7.33元,一堂课的实际成本为每生(22.13元+7.33元)29.46元。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给40个学生上课,实际成本是(29.46元×40人)1178.40元,或者说一个农民工一个月的收入才够教师给40个大学生上一节课;如果是100个学生,这堂课就需要学生和国家支付2946元,这种大课连续上3节,差不多就需要浙江省的一个农民一年的全部所得。

教室的讲台是金钱堆砌而成的,任何一个教师站立在这样的讲台上,如果学生觉得听与不听一个样,那么这与谋财害命有什么两样?当然,这些钱也不是全部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更不是全部直接用于教师工资奖金的支付。但是,作为教师,绝对不能以此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学生、家长不会过问这些钱怎么使用,他们只知道花这些钱是来买知识、买学问的。

中国大学你需要仰望天空 篇9

中国大学,你需要仰望天空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总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黑格尔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大学是一个人文精神的摇篮,大学更是教会人们学会关注天空的场所。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希望的源泉。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之学问者也,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府。” 以此为尺,来丈量如今的中国大学,我们很容易知其胖瘦,而结果实在是让我们汗颜。

我们看到中国的许多大学都生病了,而且普遍病的不轻。庸俗、功力、虚无侵蚀着中国大学学生及教师的思想,官僚化、商业化、不人性化,这便是如今我中华大学的现状。难怪有人说,中国大学已经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剩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上一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自主管理”下一篇: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