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体会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体会(精选5篇)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体会 篇1

心得体会

中山沙溪镇圣狮小学 黄解球

从10月15日开始,我参加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从六位教授的不同讲课风格中,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讲课的技巧;不但学到了很多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还学到了不少在社交上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不但改了我对在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看法,还改了对社会上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看法;不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还让我对人生的思考有了新的看法。现在,我想就我每一次听不同教授讲课给我的启发以及工作指导,谈谈我的体会。

(1)在第一次听田丽丽教授讲课时,她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价值越大,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价值越小。”难道不是吗?不但在搞教育过程中是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她的讲义中,有一句理论“咨询中最根本的核心条件:共情、理解和尊重来访者”让我知道: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交谈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是真心想他们好。

1(2)在朱祖德博士的课中,使我知道:青少年(11—25岁)时期是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产生怀疑、不信任。对此,让我想到自己和一些同伴在读书时代的一些敢说敢做、敢讲敢干的表现,原来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使然,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针对这种现象来反观我们的学生,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时,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不懂事或品质差,要知道这是青少年时期的性质与特征的表现,从而要冷静地、耐心地教育他们、引导他们。

(3)温柔谦虚的曲琛教授在讲课中说过一段话:“人生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需要观众,观众越多、掌声越大,他就表现越好„„”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观众,都喜欢被人欣赏与赞扬,大人小孩子都是如此。在听了曲教授的课后,我现在在上课时,经常当学生的“观众”,特别是当调皮学生的“观众”,效果很好。我是体育教师,一般在室外上课,在室外要管好学生的纪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个别学生特别调皮好动而且很不听话,讲道理他不听,“骂”他也不怕,怎么办?只能找机会当他“观众”啦。例如,在上六年级篮球课时,在让学生自主练习投篮的时候,我特别留意平时难管理的学生,在我发现他偶尔投中时,我故意大声表扬他 :“哇,还不错嘛,投得很准呀,再投一个给我看看。”他就很开心很兴奋,就会再投一次给我看,我就装作很认真地看他“表演”,当然,投中了就再表扬一番,投不中,我就会说:“虽然这个投不中,但你的动作非常标准好看,多练几遍就会进步的。”这时,跟他心灵上的距离就会拉近了很多,你就抓紧时机再过去教一下他的投篮动作技术,他就会跟你成为“知已”了。以后不但有时会主动请教你打球技巧,他觉得打得好的时候还会过来问你,他打得怎么样。当然,即使没看到,也说一些赞赏之类的话,他以后就会完全听命于你了。在以后上课前集队、教新内容时,如果有时他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提醒一下他,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你唱反调了,因为他已把我当朋友了,不敢再得罪我,因为得罪我,他就没有“观众”了——在他看来。当“观众”的例子很多,当然,有的学生不是当他一回“观众”就能拴住他的心的,有的要当几次“观众”,有的要持续当他的 “观众”,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并及时以欣赏的态度表扬他,才能管住他。

(4)迟毓凯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让人回味无穷。既讲出了老师们的心里话,又为老师们指出了职业习惯的不好之处,让人明白不能把职业习惯带回家,不能用教育学生的语言和语气跟家人沟通交流,以免影响家庭和谐稳定。

(5)刘志雅教授的“一招三式”可以解决任何心理咨询问题。“一招”就是排除精神疾病的判断: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障碍、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三式”就是找原因找症状的依据:生理原因(功能)、心理原因(功能)、社会原因(功能)。这一理论指导使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而且又不能很快解决问时,常用来安慰自己和告诉自己要有耐心去教育学生,因为他们这些表现缘于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由其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的,所以教育起来有些困难。在激发学生潜能和斗意时,刘教授的一些语言值得我们借鉴:“你一定行,你一定会做到,你一定会成功”、“不知道我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觉得你一定 可以”。我带学校田径队去参加镇运会比赛时,有一个学生200米初赛以27秒80的成绩排名第二进入决赛,在下午的决赛之前,我跟他说:“加油,你一定可以跑第一名的。”他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可以跑第一呀?”我没有跟他分析具体的什么原因,其他我心里也没底。我就跟他说:“不知道我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觉得你一定可以”。他很兴奋,果然在决赛的时候,他以27秒60的成绩拿下了200米的冠军,比第二名的对手还快0.04秒。刘志雅教授还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五大法宝:真诚、好言语、聆听、关心、仪容。这一法宝,我认为无论在与学生交流中,还是与同事沟通中,甚于在社会交往中,都可以作为拉近距离进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6)范方教授以系统的理论结合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干预的基本策略与技巧,听了让人受益非浅。以前,看成人也好,看学生也好,有一些人的表现总是怪怪的,有时候他的言行举止,让人很难理解,有时甚于愤怒。现在我却能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了,因为现在我知道他们的一些表现是来自心理上的原因,心理上出现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原因,我们不应责怪他们,而应该同情和帮助他们,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更要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体会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3] (第二稿) 。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痛、骨痛或全身骨痛, 经过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DR) 检查以及骨密度测定证实为骨质疏松症。 排除标准:1骨折、意识障碍、精神因素、不能和护理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的患者;2代谢性、内分泌性、 风湿性疾病以及严重心、肝、肾等功能损伤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45例, 其中男16例, 女29例;年龄60~83岁, 平均 (68.7±6.8) 岁;住院时间18~68 d, 平均 (35.6±6.8) d。对照组4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30例;年龄61~84岁, 平均 (69.8±7.4) 岁; 住院时间19~69 d, 平均 (37.8±6.5) d,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以OP基础知识为依据的传统健康教育, 将由我院专家组编制的健康教育资料发给每位患者, 组织其参加由OP防治的教授、博士、 研究生、专业营养师以及主管护士参与的OP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每周一次组织患者参加“OP教育和交流”活动, 医护人员及时回答患者的疑虑, 最终完成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全部内容。

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以偱证护理为基础的循证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首先提炼、分析OP患者所需循证的教育问题:OP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定义、诱因、跌倒、检测和化验、营养与饮食、运动、治疗等。 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确定所需检索的关键词如骨质疏松症、预防、健康教育、护理等, 并通过中国期刊网、 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Evidence basic Nurs- ing》杂志、MICROMEDEX临床暨循证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 系根据随机对照实验 (RCT) 、Meta分析、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 SR) 、英国评价临床论著的真实性及用途的方法, 比较所得的信息, 并综合评估期价值, 筛选出针对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证据。 医护人员均要求掌握OP相关的知识, 在日常护理中护士长要做好护理知识和技巧的宣传、同事间相互监督帮扶、 对于业务素质较低的护理人员要做好带动工作等, 充分落实传帮带工作, 让各级护士均安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在入院时对患者各方面进行评估, 按照计划进行健康教育。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使用由专家讨论研究并设计修订的健康教育评价调查问卷, 主要包括OP相关知识效能、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等三个方面。 依据 (OKS) 、OP知识评估量表 (OKS) 参照Ailinger等编制的OP事实测验 (FOOQ) 修订, 共计24题, 1分/题, 主要测试患对OP危险因素、认知、和预防行为;健康信念量表 (OHBS) 依据Kin等编制的1个多维度多级评价的健康信念调查表, 主要分为钙和锻炼分量表, 每个量表包含知晓OP易患性、严重性, 预防性行为的利益、障碍认知, 健康动机, 共计42题, 采用LIKERT 5分点计分法[3,4,5]:强烈反对为1分、反对为2分、不反对也不同意为3分、基本同意为4分、非常同意为5分。 自我效能量表 (OSES) 依据刘瑞云等编制的自我效能表, 主要包括钙和运动效能, 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运动机钙营养的摄入等OP相关的行为, 共12题, 20项目, 同样采用LIKERT 5分点计分法;各项分数累积则为总分[6]。 患者在入院当天由经过专业OP相关知识系统培训的且具有至少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首次评估, 在入院2周再次进行评估即阶段评估, 在患者出院前1 d评估即终末评估, 主要评估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以及目标实现情况, 每次问卷均当场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老年骨质疏松症知识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OP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OP知识评分均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老年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总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OP知识健康信念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OP健康信念总评分均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05) 。 见表2。

2.3两组患者老年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OP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OP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05) 。 见表3。

3讨论

OP表现为矿物质以及骨基质减少、骨细微结构改变、韧性降低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预期寿命的延长, OP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且比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 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对OP的预防意识日益增长, 由此, 对老年人尤其是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7]。 在临床实践中, 采用循证方法探寻出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的危险因素, 并进行相关的偱证护理和健康教育, 能极大程度预防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概率, 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健康教育是临床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 应该形成一种规范且全面的模式方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临床工作常依靠单纯的经验以及固有模式, 采用传统系统健康教育, 存在众多不足, 局限性较大,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顺应性较差, 同时, 护理人员缺乏求知的动力, 不主动深入研究健康教育问题, 护理工作不细致, 不能体现现代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8]。 循证护理 (EBN) 能让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目前国内为最新的科学证据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 其源于临床护理却优于临床护理, 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 本研究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提出的循证问题, 查阅大量的研究报道资料, 采取实例和相关证据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 寻找个性化的良好生活方式, 掌握OP相关的基础知识, 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改善生活质量, 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OP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升高, 观察组患者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此笔者认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老年OP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效果满意, 能极大程度提高其对OP的认识, 提升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 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 (OP) 患者健康生活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系统教育, 观察组给予循证健康教育,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OP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健康教育后两, 组患者OP知识评分均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5.86±2.67) 、 (19.65±4.28) 分比 (13.68±2.85) 、 (15.48±3.27)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信念评分均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健康信念终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156.75±23.72) 、 (173.58±24.21) 分比 (146.57±16.89) 、 (159.68±18.56)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健康教育后,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也明显提高, 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72.65±18.68) 、 (84.86±20.38) 分比 (62.78±15.26) 、 (72.86±16.12)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老年OP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效果满意, 能极大程度提高其对OP的认识, 提升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 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凌玲.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3, 34 (2) :395-396.

[2]黄丽珍.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行为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2) :254-256.

[3]陈肖玲, 李艳容, 谢雪霞, 等.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3) :403-405.

[4]Zhang YP, Li XM, Wang DL, et al.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 on osteoporosis awareness and prevention among nurse students in China[J].Nursing&amp, Health Sciences, 2012, 14 (1) :74-80.

[5]Majumdar SR, Johnson JA, Bellerose D, et al.Nurse casemanager vs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quality of osteoporosis care after wrist fracture: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1, 22 (1) :223-230.

[6]刘瑞云, 张素萍, 凌彩云, 等.循证护理在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践[J].中医正骨, 2006, 18 (2) :76-77.

[7]王乔.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17) :30-33.

[8]田艳艳.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 (4) :785-786.

参加了心理教育课程培训后的体会 篇3

一、我认为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好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他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健康成长。

二、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发,我认为应该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1、亲近谈心法。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表明,他们不接受捆绑式的棍棒教育,也不喜欢叨唠式的说服教育,他们需要的是朋友,真正的可以进行心灵倾诉的朋友。班主任教师要想以亲近谈心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正确引导学生,那必须十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心理、思想、生活、学习,甚至是学生的家庭,学生成长的历程等,平时要有意识地建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充分的第一手材料。

班主任还应有耐心和爱心,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热爱。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植根于爱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也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2、课堂活动讨论法

每周一节的班级组织活动,是对学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各抒已见,展开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认识。它的优点主要有:第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发言,确实把握该生心理的基本情况,以备建学生心理档案;第三,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讨论中,获得了一种心理体验,也接受了一次心理教育。通过讨论,学生自己能找出产生这些毛病的根源,并能够在心理上接受一次良好的教育,激发学生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决心。

3、现实材料引导法

一则动人的故事,一篇感人的文章,都能使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同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先进事例的鼓舞,先进人物的榜样,多让学生阅读积累能正确引导心灵心理的材料,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导致恶果的反面材料,也能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如组织学生阅读《心灵鸡汤》,阅读一些杂志刊首语中鼓舞心灵或寻找心灵弊端的语言,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大。

4、学科教学渗透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动机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使其学科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教学可以被整合到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作用落到实处。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和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文章所描写的人的心理情感变化,以及由这种心理所引发的一些行动等,也可承接文章知识展开人生意义,人生观的讨论。此外,在作文课上,确定有关“意志、品质”的主题作文,着重要求学生描写自己的心理体验。通过各门学科的多向结合,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强化情绪的可控性,而且能满足学生正当的情感需要,使他们愿学、会学、乐学。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以前,培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听起来很枯燥,记住的很少。而团体培训,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很亲切。自己有切身体验,就很容易留在脑海。

在团体中,几个陌生人在一起要在短时间内熟悉,需要“破冰”。从破行为到破心态就是“破冰过程”。赵老师用“滚雪球”帮助参加培训的教师加入破冰活动。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进行疏导,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如果高高在上,学生就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这次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例如:心有千千结游戏。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让我们看清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了谁的手,然后放手,自由走动,突然停止,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原来握住的手找到并握住,发现有许多结,这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结解开,我们认真地做,发挥集体和个别人的领导的力量,快速解开千千结。通过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发挥有些成员的个人智慧,展现他们的组织才能。

心理c证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学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认识自己。

2、与人交往的第一要素是学会倾听。

3、在同一个团体中同样的行为并不代表同样的意识。

4、你知道的你不是你,你不知道的你才是你。

5、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喜欢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6、关心别人先从关心身体开始。

7、人活着为了什么?认识自己。

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要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上一篇:读围城之感悟下一篇:寂静的春天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