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法律论文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活中法律论文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1

在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能遵守校规,但还是有一些不良少年作出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现在就有一个事例:一位14岁的少年偷偷的溜进网吧,家人以为他失踪了,急得焦头烂额。结果在网吧门前发现了他,原来他把钱都花光了,被老板赶出来,没有地方去,又不敢回家,怕回家被大人骂,就在门口挨冻,饿肚子,已经两天没吃饭了。看,这就是违反校规的典型事例。

在商场里,大多数人都能遵守消费者权利法。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商家欺骗消费者,结果还死不认帐。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人在商场里买了一台座机电话,结果忘记拿了。等回过来拿,商场却不承认,居然说已经给了。看,这样子的不良商家一定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当然,消费者自己也要细心点哦。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2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中职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如教学《感受道德之美》,在“走近道德”环节,可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学生穿着大方简朴;教室整洁干净废纸杂物都放在专门的箱子里;校园里来往的学生很多,但却很安静没有喧闹声;食堂里看不到剩饭剩菜;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都会主动问好……组织学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帮助课本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变得直观易懂,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组内讨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发现他人、反思自己。引出道德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中,同时导入道德的含义以及道德包含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情境”生活,让道德从社会生活中来,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努力使课程生活化,从而拓展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空间。

二、拓宽教材,引领学生感悟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的,学生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我在上《增强规则意识》这一课时,先安排学生看一组图片,然后做一个课堂小调查,我提出疑问:“你遵守交通规则了吗?如果你看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你会怎么办?通过调查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排队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依仗身强力壮横行霸道、欺凌弱小,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三、超越教材,丰富学生的认知环境

1.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如在讲《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内容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2. 头脑要有风暴。

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提出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要求学生尽量提出不同的想法,通过随心所欲的联想,学生可以在轻松而有目的的气氛中理解和吸收知识,也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好方法。比如《依法进行生产经营》这一课中在“如何产生好的企业想法”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针对“北京存在的流浪猫现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见流浪猫,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最终引出建立一个宠物养老院的商业想法,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养老院,宠物的主人可能花一点钱把他们送到宠物养老院,而不是遗弃他们。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是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必修课,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方式,重点在于学习者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活让空洞的德育学习形象化、生动化,以达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目的。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要突破道德与法律理论教育灌输瓶颈,让《职业道德与法律》走进生活,用社会生活充实课堂,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生活化,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走心,生活

参考文献

[1]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3

[关键词]经济生活;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权利;法律规制

一、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一种存在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现象

(一)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信息不对称根据其影响范围的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不对称仅指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广义上的信息不对称则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各主体之间信息资源拥有上的优劣程度。从广义上来考察信息不对称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来已久,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一方面,从人类实践的经验来说,人类从一出现就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未开化的人类缺乏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无法掌握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思想处于蒙昧状态,只有求助于鬼怪先知等虚无的精神实体。直至现在,尽管人类已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上的谜团,但由于受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社会生活的流变性的影响,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从人类实践的特征来看,人类实践即人类的理性选择,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理性选择,都是个人在有约束条件下作出的“有约束的最大化” [1]的选择。约束条件不同,得出的最大化选择结果也会不同。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自然、历史、过去选择的结果、他人、法律与制度的安排乃至习惯和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些约束条件简化为人类作出理性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因此信息是行为人作出理性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并且由于以上约束条件的存在,不同个人之间的信息是有差异的,个人的理性是一种源自个体体验的理性,他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达到自己的所欲。[2]在此种意义上,行为人拥有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均衡的,信息拥有较多者可以在社会经济政治这一共同母体中合理运用制度的制约,并能预见他人的行为而取得行为中的优势地位。

(二)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描述

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亦受到人类理性和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或内容所拥有的信息不相等的经济现象,即有一方拥有信息优势;另一种是经济主体或行动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或非经济决策时只拥有作出最优决策所需要的部分信息。[3]以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为视角,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况,即在交易过程中,经营者比消费者拥有对商品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包括产品的质量、原料构成、性能、制作方法、用途、生产成本等,因而形成了一种经营者占有信息优势、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不均衡状态。虽然在现实交易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搜寻”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不利地位,但是这种搜寻的成本是个体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他们往往因为信息搜寻成本过高而放弃搜寻信息。而且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得到大量的应用,信息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各种纷繁复杂的商品使人们的生活无不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扰。可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始终存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

二、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后果——对消费者权利的侵犯

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消费者的劣势地位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势必给市场秩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从法律上来说,这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权利的侵犯。

(一)对消费者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的直接损害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利用自己对商品的信息优势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如夸大商品功用,虚构商品的科技含量。这样,受虚假宣传影响的消费者可能买到的是名不符实的商品,于是需要追加更多购买替代商品的资金,消费者的财产权受到严重损害。更为甚者,有些劣质商品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二)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商品交易中要求市场经营者提供商品的质量、价格、功用等与商品相关的信息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消费者群体意识的增长,知情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国家将其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规定在宪法之中。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通过占有商品信息的优势,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从而侵犯消费者获取商品相关信息的知情权。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侵权的手段一般表现为对消费者封锁价格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如:不明码标价、不明码实价、谎称降价、实际提价;降低商品质量,隐形涨价等。

(三)对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权的侵犯

在自由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自主选择商品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地和负责地决定购买何种商品,不受他人非法强制和干涉的权利。但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柠檬市场”[4]的出现,产生经济学所定义的“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是劣质商品把优质商品全部挤出了市场,消费者只能购买到劣质商品,而没有其他可替代商品予以选择。柠檬市场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权的侵权行为。

三、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建立预防性和惩罚性相结合的规制系统

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权利的侵犯给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设置了诸多障碍,于是人们试图凭借自己的有限理性改变交易双方互不信任的态度,减轻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权利造成的损害,纠正消费者偏离理性中心的方向。故笔者认为,现代社会必须建构一套有利于交易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民主制度,用以减轻信息不对称给社会造成的不利后果,这样的制度必须是预防性和惩罚性法律规制的结合。

(一)预防性的法律规制

1.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经济交易乃至社会行动的基础在于行动双方的互相信任,即一方相信另一方会遵守交易习惯、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不是相反。因为只有在比较确定的预期下,我们才能进行我们的社会行动。我们之所以会花钱买一台电视机,是因为我们相信电视机有接收各种节目的功能,相信商家提供的电视机货真价实,电视机在规定的时间里出现故障可以保修。但是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双方从来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个人主义的利己特征往往会导致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守信、不尊重交易习惯、违反社会道德等现象。这时如果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把行动者的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并根据行为人的信用不良程度限制他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那么这种个人主义的流弊就可以得到改善。在社会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期间,政府无疑是推进改革的主导力量,理所当然应该在信用体系的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推动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时注重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诚信意识的培养,提升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目前急需的制度设计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自身要信守承诺,不能因为是自己设计的制度就可以独立于制度约束之外。

2.建立民主的立法程序和司法程序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我们可以发现法律的主要功能也许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行为。[5]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法律表现是行为人对自己拥有的权利不甚明确,也就是行为人并不是私人自主和公共自主的。前者强调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快乐的自由权利,后者强调个人作为公民参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哈贝马斯对此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法律所设定的“权利体系”需要透过公共讨论和对话来阐释和塑造,并指出民主的立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是建立这种权利体系的基础。[6]这种民主制度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如交流资讯的发达程度、参与讨论的机会是否平等、参与讨论者是否持开放的态度、意志是否是自由等。在这些条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权利体系具有对话和可交流的优点,行为双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合作,减少不合作时增加的交易费用。

(二)惩罚性的法律规制

如果说预防性的法律规制是向后看的、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措施,那么惩罚性的法律规制则是向前看的,它是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的否定性评价。惩罚性的法律规制主要是司法机关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的审查,其对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的态度可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积极态度是指司法机关运用具体法律规则于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通过法律的思考得出司法判决或其他有权决定,在没有具体法律规定时则以一般社会原则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持消极态度的司法官员认为法律内部已是一个自足完备的逻辑演绎体系,实质性的法律后果不在考虑因素之内。惩罚性的法律规制应以持积极态度为宜,具体来说:

1.以现有法律规定为依托,严格审查市场经营主体滥用信息优势的不法活动

市场经营主体滥用信息优势的不法活动是信息法律法规规制的中心,司法机关的审查既是对市场经营主体行为的监督,也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维护。在一个成文法治日益完善的国家里,有关信息不对称的法律文本是司法官员做出判决的正当化依据。目前司法官员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3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基于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作用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成功实践,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宪法修改中增加一项关于知情权的规定。司法官员作出公正的司法判决将会是对市场经营主体滥用信息优势的不法活动的有力监督,良好的司法监督可以避免经营者制假、售假和合同中的欺诈现象,维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2.对无法可依的疑难案件,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或承认一般交易习惯来弥补法律文本的漏洞

行为人据以行动的信息是复杂的、多样的和易变的,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理想主义者认为可以通过制定完美无缺的成文法典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但是这种理想主义在法学界早就受到了诸多的批判,其中的实用主义法学派则以确认法律的不确定性为前提,主张司法判决应该考量行为的法律后果。尤其是在疑难案件中,法律文本存在漏洞,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即经营者应依据诚实信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而为司法机关所承认的一般交易习惯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以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一般信念为基础;二是必须充分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三是政府有适当的途径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一般交易习惯可以作为司法机关的判案依据,作为法律文本的漏洞补充。

[参考文献]

[1]“有约束的最大化”是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该理论研究的是,在一定约束条件(政治和法律)下的个人和集体选择,以及对这些约束条件的个人和集体选择。

[2]哈耶克.个人主义:真与伪.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曾国安.政府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4]乔治·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M],1970年该论文问世,该文以旧汽车市场为例,得出了有关逆向选择的深刻见解,而“柠檬”(残次汽车的口语用语)也成为经济学界中一个熟知的比喻说法。

[5]苏力.法治及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

[6]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法律解释问题[M].梁治平编,法律出版社,1999.

生活中的法律作文1000字 篇4

那个星期六,我仍跟往常一样,来到伯伯的小摊前帮忙卖水果,这时的摊子前人山人海。忽然,走过来一个青年男子,他问:“大叔,一斤草莓多少钱啊?”“16元,我家这草莓,不打农药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那么给我两斤吧。”伯伯称了两斤草莓,递给了他。他拿出一张一百块给伯伯。“小伙子,有没有小张的,这大数目,不好找啊。”“大叔,真不好意思,我只带了这一张。”“那好吧。”伯伯说完,扭过头对我说:“孩子,找六十八块给这位叔叔。”然后把一百元给我。我刚想看看是不是真币的时候,那位青年大声叫我:“小妹妹,麻烦快点,我赶时间。”“噢,好的。”我只好把

它放进袋子里,找了六十八元给了他。他拿了钱匆匆忙忙地走了。收摊后,我把今天挣到的所有钱放入验钞机,谁知,它停在了那张一百元钞票那里。“伯伯,这张钞票是假的,好像是早上那个叔叔给的。真对不起,我忘了验币了。”伯伯一听,清瘦的脸立刻变得青青的。要知道,一百元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伯伯说:“孩子,这不怪你,是我自己没看清楚,不过今天也真倒霉,白送了两斤草莓不说,还倒贴了68元。”

事后,在上大学的堂哥打电话说,收到假币应该报警,故意使用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当超过一定数额时,还构成刑事犯罪,应该让警察好好查查造假币和使用假币的人,不能让他们再危害社会。我们听了堂哥的话,把假币交到了警察局。不久,那个青年被抓了起来,原来,他涉嫌制作假币、使用假币好几十万,等待他的将是铁窗生活。希望他能在监狱里好好反省,出来后别再用假币害人,不要再干违法的事。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要靠我们大家自觉遵守,遵守法规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人人守法,才能维护他人和自己的权益。让法律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吧!让我们每个人都知法、懂法、守法!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5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

【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懂得法律通过规范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尝试尝试教学法,以“问题(学习目标)”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达到质疑解惑,成果共享的目的。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交流共享

教学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步骤 学习引导 教学提示或设计意图

尝试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应该以温故旧知识。

准备 什么态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义务?

通过学习,我们要能解决:如果公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民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怎么办?当我们学习目的,激起探知欲望。

学习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我们该怎们

目的 办?法律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法律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规范人

们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呢?

1、法律是怎样实现规范人们行为的? 自学(用铅笔在课本上做出标

2、阅读案例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

自学

4、了解诉讼的种类;

课本

5、我国的法律制裁的种类有几种?

合作

6、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研讨

法律通过规范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识,学会学习。同时发现问题,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提出疑问,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理解。让他们能带着问题梳理课本知总结提升。班内展示(教师启发引导)——记)——小组内交流成果并解决

3、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困惑(互助合作,质疑解难)——

初三学生小蓝因父母离婚,跟随没【设置意图】用身边同龄人的事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母亲一起生活,因交例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从学生知识

应用

拓展

提高 不起费用,去找父亲,父亲却以已离婚的思维出发,设想可能出现的解为由拒付抚养费。决方法,激起学生分析的热情。(1)爸爸不承担抚养费,小蓝可能会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法律在公怎样做?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民生活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2)小蓝决定辍学,林老师告诉小蓝:

(①辍学。反对。因为没有运用爸爸的做法是违法的,可以先和爸爸协

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直接向法院也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②与提出诉讼。父亲协商和解→向法院提起诉

2010年8月20日,人民法院做出了讼。这是依据法律手段维护了自一审判决,强制要求小蓝的父亲支付抚己的合法权益。)

养费,共计1.8万元,小蓝重返校园……

①你认为林老师会利用哪些法律知识

来劝说小蓝放弃辍学的念头?

②法院为什么对其父强制执行?对其

父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作用?

③该案例属于哪种诉讼?其父受到的是哪种制裁?

法院对小蓝父亲的判决,是由于他没有履行抚养小蓝的义务,法律对这种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从而规范了其父的行为。这体现第一个作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他父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法律对他制裁了,【学习收获】那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从而保障了小蓝的权利,也解决呢?(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享有了父女间的权利纠纷,维护了小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蓝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第二个益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作用: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权益。)益。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6

学习目标

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难点   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过程

(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阅读课本92——93页郭某的案例

议一议   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想一想  法律的重要内容是什么?怎么理解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想一想  说一说   自己或者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你想过用那些办法解决?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阅读94页正文

说一说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阅读94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   诉讼分为哪几类?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

阅读94——95的案例

说一说   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这一案例属于哪种诉讼?

阅读95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  法律制裁分为哪几种?

试一试  你能在本册课本中找到相关的案例和对应的制裁吗?

学习总结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达标检测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

a张某起诉刘某欠债不还

b李某不服人民法院判决,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讼

c朱某检举胡某贪污

d黄某起诉某国家机关“不作为”而导致自己合法权益受损

2、“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认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力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二、简答题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之。

第二框参考答案:

一1、d  2、c

生活中法律论文 篇7

1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分析

1.1 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基于法律规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法律对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我国现行法律只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却未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的界定主要包括“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关系”。本文认为,上述的界定都只反映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单一的法律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蕴含的法律关系是复合的,既包含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也包含民事法律关系。其原因在于:高校管理权具有双重属性。

(1)一种是管理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高校的“法人地位”,享有民法上规定的各种权利,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亦在《教育法》中赋予高校作为教育者所享有的一般事业单位法人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如办学自主权、自主管理权等。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管理权具有私权利的属性,体现的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权益。

(2)一种是管理权力。高校是代表国家为社会提供教育的机构,履行的是国家教育职责,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权。这种权力一方面体现为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高校赋予了特定的职责,以维持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为高校管理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的管理权是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的行政权力,具有公权力性质,体现的是高校作为授权行政组织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1.2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基于上述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实际包含了两种关系,即: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高校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1.2.1 行政法律关系

当高校履行其教育职责以维持正常的教学及校园秩序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力”状态,它与学生之间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此种权力同时为学生“受教育”这一法定权利的实现在国家权力层面上提供了保障。

1.2.2 民事法律关系

当高校作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或为学生纯粹提供服务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利”状态,其与学生之间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尤其在涉及学生基本公民权利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高校学生的基本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这两级位阶最高的法律所赋予,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人格权(包括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等)、财产权等,这些基本权利并不因进入学校学习而被抛弃。

2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的法律冲突

2.1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法律冲突的表现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本文选取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的两方面来阐述。

2.1.1 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最集中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是学生权利最容易受到侵犯的地方。

案例一:某高校要在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学生暑期离校期间,安装人员未经学生同意,在住宿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宿舍安装空调。

案例二:某高校要扣学生的宿舍水电费。在扣费前,并未告知学生水电费的计算单价及计算时间,仅告知学生扣费的总金额,且在学生缴纳相关费用后并未出具有效发票。更甚者,在未事先张贴通知,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中扣钱,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

对于宿舍管理所产生的冲突,焦点在于对学生宿舍性质的界定,对此目前仍颇具争论。本文认同,学生宿舍不能等同于民法意义上的普通住所,而是一种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特殊住所。理由在于:

(1)在学生宿舍管理上,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利”与“权力”的交织状态,决定了学生宿舍不同于普通住所。

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将学生宿舍日常事务管理委托学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负责。但委托的事项多限于日常安保、物业管理、维修、清洁卫生、供水供电等服务的提供。这体现了高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高校管理权的“权利”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对于学生宿舍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负有相应的职责,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力”。国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把学生住宿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负起学生住宿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其列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不能推向社会”。而且,学生对于是否在校住宿并没有选择权,国家决定了学生不能在外住宿。

(2)学生宿舍的费用带有国家教育福利性质。按照现在普通公立高校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标准,远不能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带有国家补贴性质,这种非对等支付使高校与学生之间并非普通的租赁法律关系。

在案例一中,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基于学生宿舍的上述特殊性,学生入住宿舍意味着接受学校制定的各项宿舍管理制度,让渡或克减了部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这种克减并不妨碍宿舍仍然有一定属于个人的隐私空间,即拥有克减后的隐私权。而学校的行为已超出了维持正常的宿舍安全与秩序的必要,甚至成为了入侵学生隐私空间的不安全因素。

而案例二,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与财产权。学生在学校管理涉及个人权益时拥有知情权,这毋庸置疑。而未经学生同意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里扣款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我国《宪法》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超出了学生同意委托银行代扣的事项范围,侵犯了学生合法的私有财产。

2.1.2 校园安全管理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财物安全。关于人身安全,国家已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且涉及生命安全,大多得到重视,在此不累述。在财物安全方面,因涉及学校保卫部门、后勤管理机构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故有必要厘清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在上课期间将自行车停放于公共教学楼外学校指定的自行车停放处,但下课后发现自行车被盗,后要求学校保卫部门赔偿其损失。

在高校中尤其在多高校聚集的大学园区内,经常会发生学生财物失窃,小至订购的牛奶,贵重如手提电脑,在教学楼被偷,在宿舍也被偷。这不得不让人反思高校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尽到责任和义务了吗?谁来保障学生的财产安全?在此情况下,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体现为高校不作为,导致学生权利受到侵犯。

对于案例三的情况,高校如未尽到必要的监管义务,应当予以赔偿。法律依据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即“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而对于赔偿的责任主体,则要区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学校保卫部门,则应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物业管理公司,赔偿责任应由物业公司承担。

2.2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存在法律冲突的原因

从法理上讲,权力(利)与权利之间存在矛盾、对立与冲突。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力”时,基于公权力天然具有的扩张性,高校管理权欠缺约束性。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利”时,因权利主体不同,权利的相互性导致权利间的界限不明确。

从实践上讲,高校管理权界限模糊,学生权利欠缺保障。由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在客观上强化了高校管理权,模糊了权利(力)的界限,并无形中消极对待自己的职责,行政不作为。一方面高校自主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充分享有其权利,维护其利益,另一方面却忽视这些规章制度本身或在实践中是否侵犯学生的正当权利。

笔者查阅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所在高校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发现:(1)对高校的管理权限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高校的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明确高校对其管理职责失职该如何处理;(2)对于学生多是义务性条款,包括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秩序、行为守则等,而关于权利,多是一句“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便轻易掠过。这种立法上的不足更进一步扩展了高校的管理权限而压缩了学生权利。

3 厘清高校学生生活管理的法律边界,构建高校内部动态平衡机制

3.1 构建内部动态平衡机制的本质

构建平衡机制本质上是权力(利)与权利之间的博弈。从表面上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冲突。高校作为管理方,期望自己的管理权可以达至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管理效果;而学生则希望排除一切外来的妨碍,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公民权利。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实际上两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教育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利益,只是未在彼此的利益价值中寻求到平衡点。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依法治校”的内涵之一应当以权利文化为基础,树立权利意识,明晰利益主体。因此,厘清高校在学生生活管理中权利(力)的合理界限非常必要。

3.2 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高校学生的权利是一种权利群。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1)名誉权和隐私权。学生在个人婚恋、宿舍空间问题上有权对自己的隐私提出合法合理的要求;(2)生命健康权。高校必须对校内的不安全因素负有必要的注意义务;(3)自由权。禁止一切形式的非法拘禁、搜查,保障行动自由、婚恋自由等;(4)财产权。禁止高校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或为了谋取利益向学生乱收费、擅自动用学生财产等。(5)知情权。学生在涉及有关学生个人权利时有知悉的权利。

学生的上述基本权利均由法律规定,高校有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更不能在追求自己权力实施效果或权利时侵犯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3.3 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目标

如前所述,为了享有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学生让渡了部分权利,接受学校的管理,但这种让渡应以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这一目标为界限。所谓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是指校园内各部门、机构有秩序的工作运行,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学生正常上课、学习和生活。

在管理权呈现“权力”状态时,高校应肩负好监管职责,努力消除校园内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管理权呈现“权利”状态时,只要不违反“公共安全”这一价值准绳,则应给予学生基本权利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导人为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生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要“一刀切”。

3.4 合理明晰高校管理权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具体内容

如前所述,法律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在很多高校自主制定的涉及生活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多是规定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义务与行为准则,甚少涉及更无明细高校管理权的具体内容。只有将高校在生活管理方面的权限条文化、明晰化,才能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校园的稳定有序。

(1)建立“善法”、“良法”。高校规章制度不是限制学生的成长,而应从学校整体事业出发鼓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高校规章制度要彰显理性、正义和求善。在具体制度设计中,不能单纯强调管理的效率与秩序,只把制度当做“管、卡、压”的工具,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正常需要。

(2)建立尊重学生权利的生活管理制度,提倡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学校规章制度之合法合理性得以维系和巩固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应允许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有关的生活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意见,减少执行过程中学生的抵抗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制度的施行。

(3)明细规范高校自身管理行为的规章制度。高校在对学生的生活管理中有哪些权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如何做,如高校管理失职造成学生损失或管理中侵犯了学生权利时有什么救济途径等,均应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在高校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也必须将物业管理公司的权限清楚列明,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行为同样受到规制,学校的管理权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利有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活管理中仍存在不少法律问题与冲突,其本质是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应该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基础,合理明确界定高校管理权的法律边界,只有这样才能促成高校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建武.新编法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

[4]陆优优,钟妮.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法制与社会,2010.1(中).

[5]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

[6]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物权法.第六十六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7]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第七条.

[8]徐显明.依法治校与廉洁自律关系辨析http://www.edu-nw.com,2010-7-2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法律知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实践 篇8

研究实践涉及以下内容:通过一系列结合实际案例的法律条文解释、案件审理分析,首先让学生建立法律意识,在校期间就懂得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自己依法应当承担哪些义务;走出校门后,应懂得如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实际合法权益,怎样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步入婚嫁年龄后懂得如何依照法律行事,怎样依法承担家庭义务,等等。具体步骤为:读—听—观—画—模。

一、读——读法制材料

1,在法律知识教学中系统地指导学生结合实例学习法律条文,有利于学生认识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规则;认识经济犯罪侵犯了(公私)财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罪是包括暴力、盗窃、哄抢;记住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下列行为,迷信,制黄、贩黄,非法出版,赌博,吸毒。认识环境问题、违法行为,知道所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和双重性;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2,学科间可相互渗透。如社会常识课讲到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的现状,还要通过《水法》与《森林法》的宣传,强化学生保护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科学课讲到动物:植物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国家要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法》;在“知法、守法”主题班会中,通过多媒体刻画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主题活动中用,可引用大量文字及图片进行自主宣讲,均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课外引导学生收看法制新闻节目,阅读法制类的新闻报道。通过实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在对法律条文单一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增加些感性体验;通过一则则的法制新闻,使学生加深对条文的理解,提高法制意识。

二、听——听法律讲座

听外聘的法制副校长或政治课教师作法律讲座。讲座的主要内容涉及法律基本知识、交通法律常识、学生易发的违法犯罪事件、易违反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如何远离盗窃、抢劫、打架、吸毒、赌博等违法现象。通过相关讲座,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如何遵守法律规定,使法制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观——观庭审现场

利用案件庭审机会,带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全过程。通过检察官对案犯的起诉,审理时律师的辩护,被告的答辩乃至最后的陈述,判决时法官对案犯的判决宣读,将整个案件始末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实地观看整个庭审的过程中,会产生法律条文、法律执行、违法后果与侥幸心理之间的强烈碰撞,真切感受法律的威严,认识自觉守法的重要性。

四、画——“画说法律”

在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的“读、听、观”教育活动后,为使学生深化体验,可指导他们联系自身感受,用手中的笔,揭示周围违纪、违法现象及其恶果;宣传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禁毒的必要性以及怎样预防艾滋病。活动采用配文连环画、配图宣传栏、大小黑板报等用“画说法律”的形式,使法制教育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深化。

五、模——模拟庭审、模拟招聘

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实践操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模拟庭审

庭审前,需要让学生了解哪些情形属于赌博,哪些情形属于犯赌博罪,这些行为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哪些状况属于寻衅滋事,该行为违反了刑法中的哪一条;哪些现象属于扰乱社会秩序,该负怎样的刑事责任;对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依照刑法中的哪一条定罪处罚;对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价钱、费用的行为,以什么罪处罚;故意伤害他人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几条规定处罚等与案例相关的法律条文。

庭审时,以审理刑事案件为切入点,待学生对《刑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理解后,继而审理民事案件。当学生对《婚姻法》《劳动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要接触到的条文有了基本概念后,开设模拟招聘会,指导学生提高法律水平,进一步体验法律的威严。

2,模拟招聘

模拟招聘前,先了解合同的种类,包括劳动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等。主要了解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守的原则。合同要符合《劳动法》中关于劳动时间、劳动报酬、保险金缴纳的规定,要讲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遵守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模拟招聘时,虚构若干个用工单位进班设摊招聘,让学生参照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方法,自备求职简历去应聘。应聘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时间(劳动合同最短签一年,一年的合同试用期为一个月,周工作40小时);劳动报酬(本地最低月工资660元);保险金缴纳(至少交纳养老保险金、大病保险金、工伤保险等)等条款合同。模拟招聘后,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并就已签的劳动合同进行逐款逐条的解释、修订,直到最后完成合同的签订。同时,指导学生将修订后的劳动合同进行保存,以供以后真正求职时参考。

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上课、分析、讨论,教学过程显得不够丰满,缺少整体魅力。在“模拟招聘”与用人单位商谈合同条款的过程中,有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坚持认为某技术工种需延长试用期,劳动者如果不同意,就只能放弃;而同意延长试用期,就等于同意少拿劳动报酬。还有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要求的劳动时间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最高限度,而劳动报酬只是本地的最低工资,如果不干,就没有工作,无法养活自己;如果勉强签下合同,自己明显吃亏不算,还违反了《劳动法》。

法律现实生活启示 篇9

一、判例的分类和发展搜索

笔者根据判例的强制性和效力将判例分为以下几类:

1、造法功能的判例,即由判例确定的审判原则,将作为以后判案的依据,地位相当于制定法;

2、司法解释功能的判例,指判例对法律适用的理解具有司法解释的功能,补充立法之不足,地位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3、司法指导的判例,即判例对法律的适用可以作为对下级法院审判的指导,对司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地位相当于上级法院关于法律适用对下级法院的指导意见;

4、参照学习的判例,即判例对法律的适用具有参照学习的价值,但不具有任何强制性。造法功能的判例英国首创,被美国吸收和发展,成为英美国家法律渊源之一即判例法。随着英美法系国家的逐步扩大,造法功能的判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借鉴为立法。我国对判例的研究工作比较慎重,因为我国立法模式属于大陆法系的制定法模式,判例不具有立法意义。学者们对是否在中国确认判例法的立法地位争论不休时,审判实践中法官已开始自觉参照学习具有代表性的判例,很多法院已把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参考》作为工具书使用。天津高院首创的判例指导开创了判例指导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判例指导模式将在我国有几年的实践阶段。笔者认为由判例指导到判例作为司法解释最终到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地位,是一个发展趋势,边实践边发展,稳步前行,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司法机构大国实现法制完备目标的一个最佳方式。

二、审判实践中判例的价值

价值是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判例在审判实践中对于法官具有学习、研究、借鉴、指导的价值。

1、判例可供法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条文规定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水平,对于初学者如何理解掌握,如何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判例具有帮助作用,借助判例的直观性、故事性(有情节)、分析判断性(思维过程的展示),把一个难懂的知识点表述出来,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融记忆、理解、应用多重优势。现在很多院校在法律教学中都开展了案例教学的课程,有的案例便是从司法实践中选取的典型案例,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对判例的学习,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一举两得。

2、大量的判例尤其是同类型案件是法官调查研究的良好素材。推理过程按一般到特殊和特殊到一般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将抽象的法律准确应用于具体的案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法官智力劳动的成果。将大量的判例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出具体的法律适用原则,通过比较对同类型案件判决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取长补短,从判例中发现立法之不足、法律适用的不当,总结出好的经验进行推广,以判例为基础进行思维再创造,对法官水平是一种考验和再提高,亦能培养出研究型、学者型法官,并由他们对我国法学、法律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笔者认为,在立法或制定司法解释的过程中,立法委员会和司法解释制定者也应充分重视法官们通过案例进行调研的成果,这些案例更反映了司法实践的现状。

3、好的判例对法官处理案件具有借鉴意义。借鉴判例,是法官自觉学习他人经验、长处,弥补自己不足,对自己的判案水平进行提高的过程。好的判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法律适用准确,对难于理解的法律规定运用得恰到好处;(2)由证据到案件事实的认定过程的分析充分、合理、科学;(3)具有良好的语言、思维水平。以上三个方面,也是我们在研究他人的判例时,应重点关注、借鉴的地方。法官通过学习判例,提高自己判案水平,是一个快速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

4、判例指导能够统一法官判案的标准。所谓判例指导是指上级法院的判决或被上级法院确定为判例指导的判决,对下级法院审理同类型案件具有指导作用,下级法院对具有相同性质、情节的案件应以上级法院确定的作为判例指导的判例为标准。判例指导制度在一些地区已开始试行。今年上半年,天津高院审判委员会就确定了一个作为判例指导意义的判例。最近,江苏高院也着手对判例指导工作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判例指导类似于司法解释的功能,它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但在指导司法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把判例指导上升为司法解释的地位,还需要一个过程和对相关制度的试行和完善阶段。

三、如何运用判例

鉴于我国在判例应用上所处的阶段,结合判例的价值意义,笔者认为,运用判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判案,提高判案水平。生效判决对以后判案具有研究、借鉴价值,那么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尤其要重视案件质量。重视案件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法律的适用要准确,对法律规定不明确的地方,要能够运用法理,准确理解;二是案件事实的认定要准确,这表现在运用证据上面,即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三是判决书的书写要规范,语言运用准确,判决书是集中反映法官判案水平和判案结论的文书,研究判例一般也从判决书开始。因此,重视判例的运用,首先要重视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审判质量。

2、各级法院应将本院生效判决进行汇编。法院设判例汇编小组,将不同部门的案例根据案件性质、标的、有无特殊类型等进行分类汇编成册。本院的案例,为本院学习、参照所用,为本院和上级法院提供研究资料,也可以指导下级法院判案。下级法院的判例汇编报上级法院备案,上级法院的判例汇编下发给下级法院作为学习、研究、参照的资料。对于其中一些难度较大、判决具有借鉴意义的判例,单独汇编,以便作为重点学习、研究所用。

3、确定判例指导制度。笔者认为判例指导应由各高院根据本省实际,由高院确定作为司法指导的案例,并需要报最高院备案,下发到辖区各法院指导判案。对于确定为判例指导的案例,应经过严格的程序,首先由地方法院逐级选送,省高院研究室进行分析研究,再报省高院审委会确定。作为判例指导的判例也应分类汇编,定期印发,作为内部资料。能作为判例指导的案例,除遵照严格的程序确认,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体现出法官较高的判案水平和技巧,有学习、借鉴的价值。

4、继续加强调研,为判例上升为最高院司法解释进而再上升为法律渊源地位做准备和论证工作。对于在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为判例指导意义的判例是非常谨慎小心的,严格控制在依照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范围内。而司法解释则可以对相关规定作限制解释或扩大解释或补充解释,因此判例上升为司法解释应比照现行最高院司法解释颁布的程序进行,这项工作,主要由最高院完成。至于判例上升为法律渊源地位,笔者认为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而在这之前判例地位的逐步提升,要为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5、建立判例库和判例检索系统。判例越广泛应用越需要一个能容纳更多判例、能方便检索的工具。网络能起到这一作用的。全国各级法院都应建立判例库,并相互链接,方便检索。判例库的建立,也应有统一的格式,有专人负责。现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建立的判例库,但还不够规范,也不够全面。因此,重视判例的研究工作,应从建立庞大、有序的判便库开始。

上一篇:排水沟混凝土施工工艺下一篇: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