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

2025-0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精选7篇)

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 篇1

甲方:

乙方:

甲方根据医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帮助员工继续深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并支持员工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双方《劳动合同》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同意乙方脱产参加武汉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期严格按武汉市卫计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 乙方在职学习时间为 壹 年(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脱产培训期间学费用由医院全额承担,原岗位的工作由医院安排其他员工顶替。

第三条 在本协议约定的学习期内,乙方正常享受甲方发放基本工资及保险缴纳等待遇。乙方在职学习期间,学习休假自行安排,甲方不另行提供假期。甲乙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如在本协议约定学习的期限前届满的,则该劳动合同将自动延期,直至本协议约定的期限为止。

第四条 乙方培训合格后,保证回到甲方工作。从培训结束起继续为甲方服务满叁年。如乙方违约,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交付违约金叁万元整和培训期间甲方已支付的全部工资、福利及培训费用。乙方如在规定培训期内未能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书的,则由乙方承担甲方此前支付的培训费用。

/ 2

第五条 甲方有权根据上级有关指导文件精神,在符合规定程序的情形下中止或终止本协议。甲方有权在发生突发应急公共事件等情况下,为组建医疗队伍对乙方进行紧急召回。

第六条 乙方在本协议约定的培训期间,保证完成学习目标,按期回医院服务。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改变学习计划、内容和时间。第七条 在学习期间自觉遵守学习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维护甲方形象。在脱产学习期间,乙方不得申请调离甲方或辞职。培训结束后,乙方应保证继续在甲方工作,且继续服务期至少满叁年。否则,即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八条 此培训期原则上不能延长。如确需延期的,应提前三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延长期内不享受医院的工资、社会保险缴纳等一切待遇,延长期由学习而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个人承担。第九条 由于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过错或违反各自义务而造成本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过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将来如有异议,双方可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可申请劳动仲裁或经法庭裁决。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 方 :

乙 方: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

****年**月**日

****年**月**日

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 篇2

李某 (男) 与苏某 (女) 系夫妻, 育有两女。2006年9月李某与苏某协议离婚, 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李某在上海某公司的30%股权分别转予两个女儿各15%。协议生效后, 李某不愿按协议约定变更股权。苏某作为两个女儿的代理人, 向法院起诉李某, 要求李某履行协议约定, 变更股权。一审法院认为:该股权是李某与苏某的夫妻共同财产, 协议中转移股权的约定并非是李某个人赠与, 而是李某与苏某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其中有关财产分割的内容, 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判决确认李某名下的上海某公司的30%股权, 分属李某的两个女儿。李某不服, 上诉称:本案是赠与合同争议, 且李某的两个女儿不是离婚协议的当事人, 诉讼主体不适格。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股权系李某与苏某在离婚协议中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 离婚协议是处理本案纠纷的依据, 李某应当依据协议的约定, 将相关股权变更至两个女儿名下;其次, 李某与苏某在离婚协议中承诺将股权变更至两个女儿名下, 两个女儿作为财产受让人, 有权向李某主张权利, 其诉讼主体适格, 因此支持了一审判决。

上述案例涉及了几个重要问题: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的约定的性质是什么;在财产交付前, 当事人能否单方撤销约定;由此发生的诉讼, 子女能否是适格的当事人?

二、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的性质及效力

关于离婚协议中对给予子女财产的约定的性质及效力, 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该约定是赠与合同, 应当依据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允许当事人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该财产约定。既然婚姻法认可夫妻双方通过协议对财产作出处分, 则此类协议的缔结、效力、履行、变更、撤销等理应适用财产法的规定。[1] 。

第二种观点认为该约定是赠与合同, 但分情况讨论。对身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财产分割, 不得任意撤销, 这是为了避免当事人为达到离婚目的而虚假赠与, 目的达成后就恶意撤销赠与。而对身份关系没有影响的赠与, 则在符合一定条件后可以撤销[2] 。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该约定是赠与, 但因离婚协议是有着浓重身份关系的合同, 不能单纯地依合同法的规定撤销赠与。《婚姻法解释 (二) 》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 对男女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中的“法律约束力”, 从文意上理解, 只要是涉及夫妻财产分割的条款对双方都有拘束力。那么夫妻在离婚协议中赠与子女财产的约定, 是涉及夫妻财产分割的条款, 对双方都有拘束力。而且父母对子女的赠与可以看做是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依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不适用前款规定”, 该赠与不能撤销[3] 。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并不是赠与, 而是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离婚协议中将财产约定为子女所有, 是夫妻双方分割财产的行为。离婚财产协议属于附随的身份法律行为, 一旦离婚行为生效, 附随的财产协议一并生效, 对协议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当事人不得单方面变更或撤销[4] 。对于以上四个观点, 笔者较为认同第四种, 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是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 而非赠与。

首先, 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并不符合民法中关于赠与的定义。赠与应当是赠与人向受赠人做出的, 并为受赠人所接受的无偿的财产权利转让法律行为。赠与是双方行为, 其当事人为赠与人和受赠人。而离婚协议的当事人是李某和苏某夫妻双方, 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获得财产权利的是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并非是离婚协议的当事人, 也未对该约定做出接受的意思表示, 赠与无法成立。

其次, 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并不是单纯出于对子女的爱达成的, 而是夫妻双方在离婚问题上的相互斗争、妥协做出的。为了达到离婚或尽快离婚的目的, 夫妻一方可能会愿意放弃自己的财产份额, 将财产给予对方或子女。这是在离婚的前提下, 双方对财产分割的通盘考虑下的一部分, 也是夫妻财产分割协议。作为附随的身份法律行为, 当形成身份法律行为-离婚生效时, 财产分割协议随之生效, 对双方产生拘束力。

再次, 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 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合同关系外第三人为给付, 该第三人即因之取得直接请求给付权利的合同[5] 。若离婚协议中约定将一方的特定财产给予子女, 是夫妻一方向另一方的允诺, 若约定将夫妻特定共同财产给予子女, 是夫妻双方互为允诺。在本案中, 李某与苏某约定将李某名下的股份转移给两个女儿, 是李某向苏某做的允诺, 是向第三人给付合同。既是向第三人给付合同, 在合同因附随性, 随离婚行为的生效而生效后, 李某不能任意撤销该合同。

最后, 承认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是向第三人给付合同, 有利于照顾未成年子女, 体现了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也有利于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6] 。若允许一方在离婚后撤销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的约定, 则会使当事人对离婚协议的效力产生动摇, 在感情破裂的情况下, 出于对子女未来的考虑, 其可能会拒绝离婚, 不断争吵、拖延, 激化矛盾。

另外, 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表示是将一方的特定财产赠与未成年子女, 另一方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表示接受, 赠与行为成立。但此种赠与也应是具有道德义务的赠与, 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有着抚养义务, 将财产赠与子女是出于亲情的考量, 也是为履行抚养义务, 是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水平不会因父母离异而降低。此种为保障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赠与与社会道德相符, 应当依据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之规定, 不允许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

三、适格的当事人

离婚协议中约定给予子女财产, 由此发生的诉讼, 子女是否是适格的诉讼主体?上述案例中李某的上诉理由能否成立?

江伟教授在《民事诉讼法专论》中认为确立适格的当事人应采用“诉的利益”的标准。当原告认为自己的一项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面临危险或不安时, 会提起诉讼并谋求对自己有利的判决, 原告请求法院保护的利益就是诉的利益[7] 。离婚协议中约定给予子女财产, 如果履行了该约定, 子女则获得了该财产利益。而当承诺给予财产的一方没有或拒绝为给付时, 子女的此种可得财产利益面临不安, 因此提起诉讼, 依据“诉的利益”标准, 子女是适格的当事人。

离婚协议中对给予子女财产的约定, 其性质是利益第三人合同中的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对于利益第三人合同, 法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的民法规定第三人对债务人有独立请求权[8] , 在上文王利明教授对向第三人给付合同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我国民法学界也有“利益第三人合同中第三人对债务人有独立请求权”的观点, 而且此种观点是大部分学者所持有的, 崔世远老师在他的《合同法总论》中也认为民法典在制定时, 应当规定利益第三人合同中第三人对债务人的直接请求权。虽然《合同法解释 (二) 》第16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将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规定的第三人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但不得依职权将其列为该合同诉讼案件的被告或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此条文只限制将第三人列为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没有涉及第三人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情况。

即使我国现行立法认为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没有独立请求权, 也不能否认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有受领的权利, 当债务人未向第三人为给付时, 第三人的受领利益无法实现, 依据“诉的利益”说, 第三人提起诉讼, 即是适格的当事人。因此子女作为离婚协议中向第三人给付合同的第三人, 可作为适格的当事人提起诉讼。

本文认为, 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的约定是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 属于附随的身份法律行为, 一旦离婚行为生效, 附随的财产协议一并生效, 对协议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当事人不得单方面变更或撤销。而子女作为离婚协议中向第三人给付合同的第三人, 当承诺给予财产的一方没有或拒绝向子女为给付时, 可作为适格的当事人提起诉讼。

摘要:在夫妻离婚协议中, 有时会约定将某些财产给予子女。此种约定附随于离婚行为, 在因离婚行为生效而生效后, 任何一方都不得任意撤销该协议。当协议当事人拒绝履行约定时, 收益第三人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关键词:离婚协议,向第三人给付合同,财产分割协议

参考文献

[1]张洪波.离婚协议中财产赠与能否撤销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 2011 (10) :297.

[2]陈刚.离婚协议中赠与条款的性质以及其对赠与能否撤销的影响[J].惠州学院学报, 2012 (4) :57.

[3]陈凤清.父亲在离婚协议中赠与女儿房产的承诺能否撤销[J].法制与经济, 2012 (6) :21.

[4]许莉.离婚协议效力探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1) :38.

[5]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397.

[6]刘雁兵, 蔡伟雄.离婚协议或法院离婚调解书中约定赠与他人财产的司法争议及处理[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3) :44.

[7]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95.

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 篇3

童瑞盛是北京市某传媒集团的老总,事业有成,但婚姻之路较为坎坷。1985年11月,他与妻子林文静生育女儿童廷钰。后因感情不和,两人于1996年11月离婚,并约定年幼的女儿由林文静抚养。

1999年10月,童瑞盛经朋友撮合,与龚娴淑携手走上红地毯,并于次年7月生育一子,取名童廷宇。然而,第二段婚姻也没能给童瑞盛带来长久的幸福。因性格差异,他与龚娴淑渐渐产生矛盾,夫妻关系紧张,加上双方缺乏有效沟通,致使矛盾日益加深,直致夫妻感情完全破裂。

第一段婚姻破裂给女儿带来的伤害,让童瑞盛对女儿深感愧疚。第二段婚姻失败,他不忍再伤害儿子,可是,他与龚娴淑又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经过考虑,他决定采用“离异不离家”的形式来处理夫妻关系。龚娴淑从儿子的成长环境考虑,同意了童瑞盛的建议。

2010年10月2日,童瑞盛与龚娴淑签订《分居协议书》,约定:“童瑞盛与龚娴淑的感情已经破裂,为了不给儿子心灵带来伤害,双方决定分居。财产作如下切割:幸福小区的房子归龚娴淑拥有,龚娴淑可以采取任何方式处置房产,童瑞盛不得阻挠和反对,并有义务协办相关事务。另两处房产归童瑞盛所有,童瑞盛可以采取任何方式处置这些房产,龚娴淑不得阻挠和反对,并有义务协办相关事务……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双方均不得干涉对方的私生活和属于个人的事务。”

幸福小区的房屋,是童瑞盛与龚娴淑婚姻存续期间,于2002年12月16日,由童瑞盛作为买受人,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的房产,房屋登记在童瑞盛一人名下,总金额为157万余元。此外,龚娴淑与童瑞盛名下还有汽车、存款等财产。

意外猝死,遗产分割起纷争

2011年9月16日,童瑞盛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未留下遗嘱。家人办理完丧事,遗产分割随即被提到了日程上。由于童瑞盛与龚娴淑签订的分居协议不为他人知晓,因此,围绕哪些财产是童瑞盛的遗产,童廷钰与龚娴淑之间引发了争议。

童瑞盛的父母早已去世,故其遗产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由于童廷钰与龚娴淑不能协商一致,童廷钰便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将龚娴淑、童廷宇推上了被告席,要求依法分割童瑞盛的遗产。

龚娴淑、童廷宇共同辩称:认可龚娴淑、童廷钰、童廷宇作为童瑞盛的继承人参与继承,但登记在童瑞盛名下的幸福小区房屋并非童瑞盛的财产,不应作为其遗产予以继承。虽然该房屋是以童瑞盛名义购买并向中国银行贷款,但根据童瑞盛与龚娴淑签订的《分居协议书》,幸福小区房屋属于龚娴淑的个人财产,之所以没有变更登记至龚娴淑名下,是因为房屋贷款还没有还清,尚欠银行贷款87万余元。这份协议书没有以离婚为前提,属于双方对婚后共同财产的安排,在童瑞盛去世前,双方均未对此协议表示反悔。因此,该协议是有效的,幸福小区房屋是龚娴淑的個人财产,不属于童瑞盛的遗产。对于童瑞盛名下的其他财产,同意依法予以分割继承。

针对龚娴淑、童廷宇的辩解,童廷钰提出:幸福小区的房屋权属没有变更,仍在童瑞盛名下,因此应算作童瑞盛的遗产。

夫妻约定应当受尊重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童廷钰、童廷宇作为被继承人童瑞盛的子女,龚娴淑作为被继承人童瑞盛的配偶,均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三人对童瑞盛的遗产应予以均分。关于幸福小区房屋,童瑞盛与龚娴淑虽然在《分居协议书》中约定了该房屋归龚娴淑拥有,但直至童瑞盛去世时,该房屋仍登记在童瑞盛名下,故该协议书并未实际履行,因此,根据物权登记主义原则,确认该房屋属于童瑞盛与龚娴淑夫妻共同财产。该房屋的价值应根据评估报告确定的数额减去童瑞盛去世时尚未还清的房屋贷款数额,得出的数额的一半为龚娴淑的财产,另一半为童瑞盛遗产,属于童瑞盛遗产的份额应由龚娴淑、童廷宇和童廷钰均分。考虑到童廷宇尚未成年,而童廷钰要求获得折价款,故法院判决该房屋归龚娴淑所有,由龚娴淑向童廷钰支付折价款并偿还该房屋未还贷款。关于童瑞盛名下的其他房屋、车辆及银行存款等遗产,法院按照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予以分割。

2014年4月8日,朝阳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的规定,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继承人童瑞盛遗产幸福小区房屋归龚娴淑所有,并由龚娴淑偿还剩余贷款,龚娴淑向童廷钰支付折价款88.5万余元;判决对童瑞盛的其他遗产依法作出了分割。

一审判决后,龚娴淑、童廷宇不服,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龚娴淑、童廷钰上诉称:童瑞盛与龚娴淑签订的《分居协议书》的性质应属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幸福小区房屋无论登记在何方名下,都应以童瑞盛与龚娴淑有效婚内财产约定确定其归属,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幸福小区房屋为龚娴淑个人所有,不属于童瑞盛遗产范围。

童廷钰答辩辩称:《分居协议书》应认定为离婚性质的协议,协议内容中确认感情破裂,并对财产进行了分割,完全符合离婚协议的所有要件,只是该协议因欠缺生效条件而未生效。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判决。

北京三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童瑞盛与龚娴淑签订的《分居协议书》是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而非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理由如下:从《分居协议书》内容来看,童瑞盛与龚娴淑虽认为彼此感情已经破裂,但明确约定为不给儿子心灵带来伤害,采取“离异不离家”的方式解决感情破裂问题,双方是在婚姻关系存续的基础上选择以分居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并对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并非以离婚为目的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从文义解释出发,二人所签《分居协议书》中只字未提“离婚”,显然不是为了离婚而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相反,双方是以该协议书来规避离婚这一法律事实的出现。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出明确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童瑞盛与龚娴淑所签协议关于幸福小区房屋的分割,属于夫妻内部对财产的约定,是二人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协商一致,对家庭财产在彼此之间进行分配的结果,不涉及家庭外部关系,应当优先和主要适用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物权法等调整一般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应作为补充。

幸福小区房屋并未进入市场交易流转,其所有权归属的确定亦不涉及交易秩序与流转安全,故童廷钰虽在本案中对该约定的效力提出异议,但其并非《物权法》意义上的第三人。虽然幸福小区房屋登记在童瑞盛名下,因房屋贷款问题,夫妻双方没有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但物权法的不动产登记原则不应影响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关于房屋权属约定的效力。且结合童瑞盛与龚娴淑已依据《分居协议书》各自占有、使用、管理相应房产之情形,应当将幸福小区房屋认定为龚娴淑的个人财产,而非童瑞盛之遗产。一审法院根据物权登记主义原则确认幸福小区房屋为童瑞盛与龚娴淑夫妻共同财产实属不妥,应予调整。

2014年8月25日,北京第三中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作出终审判决,判决变更幸福小区房屋归龚娴淑所有,并由龚娴淑偿还剩余贷款;维持一审判决的其他判决。(文中人物系化名)

刘丽云惊诧之余,十分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呀?不用我也得给我个理由啊。”王女士不屑地说:“就你干的那些缺德事儿,网上都传开了,你这种黑心月嫂,我哪里敢用啊。”

刘丽云气愤地说:“我怎么可能干缺德事!”王女士说:“你跟我过来,我让你看个明白。”说罢,她把刘丽云带到书房,打开电脑网页让刘丽云自己看。刘丽云看到了《说说我家的黑心月嫂》这篇文章,里头罗列了自己的种种“劣行”,以及姓名、电话。

刘丽云气坏了:“肯定是朱静干的,我这就找她去。”随后,她收拾行李,离开了雇主家。

刘丽云怒冲冲地来到朱静家楼下,此时朱静和老公孩子正好从楼里走出来,刘丽云上前质问道:“你凭什么在网上骂我?”面对刘丽云的兴师问罪,朱静冷笑道:“我不上网把你的丑事抖出来,别的宝宝还会遭殃,像你这种黑心月嫂,骂你都是轻的。”

刘丽云气愤地说:“别以为你们城里人有点文化,就任意欺负我们外地人,告诉你,我在老家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你无凭无据就在网上胡说八道,那是对我的诽谤、侮辱,我要去法院告你。”朱静不屑地说:“你还恶人先告状了,你爱上哪儿告就上哪儿告去,一个黑心月嫂还能翻了天了!”刘丽云气得直颤,上前想推朱静,却被王健拦住了。刘丽云甩下一句“我不相信你们还能无法无天”,然后转身走了。

看着刘丽云远去的背影,王健抱怨妻子说:“单凭孩子睡得实,不起夜,你就断定人家给孩子喂了安眠药,还在网上发出来,太不理智了。”朱静瞪了老公一眼:“怎么不理智了?你究竟向着谁。”王健一看妻子发火,就不再说什么了。

被朱静在网上弄得声名狼藉,刘丽云找工作处处受阻,连家政公司也不愿接纳她了。她咽不下这口气,找律师咨询后,最终以原雇主损害她的名誉权、隐私权为由,把朱静告上了法庭,提出要求朱静删除伤害她的网帖,并在网站上公开道歉,以及赔偿她精神损失费5万元等诉讼请求。

由于庭前调解失败,2014年11月2日,郑州市中原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法院经过一系列审理程序后,认定朱静在网上发布的帖子,除了乳腺发炎一節外,均未能提供证据,在网上称刘丽云为“黑心月嫂”,明显具有诽谤、侮辱性质,造成原告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到损害。法院判定,要求朱静于判决生效7日内将其发布的帖子删除,并在发帖的网站上,就损害刘丽云名誉权一事赔礼道歉,同时赔偿刘丽云精神抚慰金5000元。

点评:

财产约定协议书模板 篇4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协议书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签订协议书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那么相关的协议书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产约定协议书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1

男方:颜道义,1984年7月12日生,汉族,现住:小溪塔云杰阁4单元702号,身份证号码:

女方:崔菊秀,1988年9月28日生,汉族,现住:小溪塔云杰阁4单元702号,身份证号码:

甲女双方于年月日在枝江市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办理结婚手续,为了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财产和子女抚养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现双方根据公平、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充分、友好协商一致,对夫妻财产和子女抚养事宜约定如下:

第一条、房屋所有权归属

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云之杰阁4单元702号房屋(房权证字第号)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及家电、家具等均为女方崔菊秀个人财产,若今后双方离婚分割财产时上述房产及全部财产归女方个人所有。

第二条、存款及个人收入所得

婚后男女双方有共同存款的系双方共同财产,属于个人收入所得的(包括但不仅限于工资收入等)属于婚后个人财产。

第三条、债权债务

1、由于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云之杰阁4单元702号房产系银行按揭房屋,若男女双方今后因感情破裂离婚时,该房产此后的银行按揭还贷款由女方自行承担,离婚后对于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偿还该房屋按揭款的费用,女方不对男方作任何经济补偿。

2、婚前或婚后属于一方个人债务的,由一方自行承担。(注:个人债务指一方以个人名义向外借款等)

3、男、女双方如有需要用共有资金出借数额达元的钱给予其他人的,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共同签名同意,属共同债权。

4、男、女双方如需要向他人借钱,应由双方一起签名方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共同偿还,无双方共同书面签名则视为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

5、男、女双方未经对方签名而各自产生的债务,视为个人债务。而且对外借债时必须向债权人明示夫妻间的财产约定,该债务系一方个人债务,应由借债人自己偿还,另一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受让财产

1、夫妻一方给付或赠送对方的财物归接受方个人所有。

2、夫妻各自接受或继承的遗产及其它受赠予的财产归接受方个人所有。

第五条、对于离婚的约定:

1、如果男方今后有过错(包括婚外情、与她人同居、重婚、家庭暴力、吸毒、严重赌博等等越轨或违法行为)造成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包括协议离婚、男方或女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夫妻财产和子女抚养按以下约定处理:

(1)男方自愿放弃家庭全部共有财产,净身出户。

(2)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女方所有(包括以后再购置的房产以及其它大件物品)。

(三)女儿颜梓薇由女方抚养,为孩子的`合法监护人,由男方每月给付抚养费500元。

2、如果男方今后有过错(包括婚外情、与她人同居、重婚、家庭暴力、吸毒、严重赌博等等越轨或违法行为)造成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男方必须赔偿女方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0000元整。

3、如果女方今后有过错按正常离婚进行分配。

4、如双方无其它过错的情况下财产分配按正常离婚进行分配。

第五条、双方自愿签订,清楚了解其协议的法律效力,并遵守约定内容。

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男方:女方:

年月日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2

甲方:XXX,男,汉族,1978年XX月XX日出生,户籍住址:安徽XXXXXXXXX一室,身份证号码:341XXXXXXX20xxX。

乙方:XXXX,女,汉族,1979年XX月XX日出生,户籍住址:XXXXXXXX,身份证号码:34XXXXXXXXX827。

甲乙双方为夫妻关系,经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如下夫妻财产约定协议:

1、登记在甲方名下的深圳市福田区XXXXXX小区住宅3栋6XXX号房归甲方所有,该房所负银行按揭dai款由甲方以个人财产偿还;

2、甲方名下农业银行存款X万元归甲方所有;

3、甲乙双方所享债权(某某X万元、莫某X万元、甲方父母X万元),均归甲方所有;

4、乙方和他人合伙投资XXXXXX房的投资本金和投资收益归乙方所有;

5、本协议未列明的在本协议签订前已在甲乙各自名下的财产,归甲乙各自所有,且投资收益及孳息也归甲乙各自所有;

6、甲方自本协议签订后工作收入,及本协议所约定个人财产的投资收益及孳息均属甲方个人财产;

7、乙方自本协议签订后工作收入,及本协议所约定个人财产的投资收益及孳息均属乙方个人财产;

8、甲乙各自因继承和受赠所获得财产,除被继承人、赠与人明确指定为甲乙双方共同财产外,均为甲乙各自个人财产。

8、甲乙自本协议签订后各自获得的其他财产,除法律强制规定外,均为甲乙各自个人财产。

9、本协议未列明的在本协议签订前已在甲乙各自名下的财产,归甲乙各自所有,且投资收益及孳息也归甲乙各自所有;

10、除法定甲乙双方所负相互扶养、帮助义务外,甲乙双方之间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若本协议所约定甲乙各自个人财产在甲乙之间流转,视为债权债务的发生,除另有协议约定外,一律不视为赠与。

11、对本协议所约定甲乙各自个人财产,甲乙均无相互家事代理权。

12、本协议所约定的甲乙各自个人财产,无论财产的物质形态及债权债务形态发生任何变化,均不改变甲乙各自个人财产的归属性质。

13、因甲乙中一方所负个人债务而造成另一方个人财产被用于清偿,非负债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追偿。

13、因本协议所发生纠纷,甲乙有权向各自所在地法院起诉。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3

甲方(男方):,年 月 日出生,现住,身份证号码:,系女方 之夫。

乙方(女方):,年 月 日出生,现住,身份证号码:,系男方 之妻。

甲乙双方系夫妻关系,于 年 月 日登记结婚。现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对相关合法拥有的财产归属约定如下:

第一条、房屋所有权归属

1.位于 省 市 区 街 号 幢 单元 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女方所有。

2.位于 省 市 区 街 号 幢 单元 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男方所有。

3.男方在本协议签订之后承诺自愿继续为女方以上房屋无偿偿还贷款。

第二条、汽车归属

登记在男方名下的 汽车(车牌号)一辆归 方所有。

第三条、存款、股权

1.夫妻共同存款 万元归 方所有,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 日内将其名下的 万元存款转移到 方名下。此后,各自名下的存款归各自所有。(如无共同存款,此条划线作废)

2.以男方名义持有的 公司 %的股权全部归男方所有。男方作为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股东因为此公司产生的一切债权债务和女方无关。

第四条、债权债务

1.本协议生效以前所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全部由男方承担。

2.本协议生效后以各自名义所欠债务归各自承担。

3.本协议生效前的共同债权全归 方所有;本协议生效后,在各自名下的债权归各自所有。

第五条、生活支出

1.在本协议生效后,各自购买的物品归各自所有;共同购置物品按各自出资比例拥有所有权。

2.本协议生效后,平时生活费用、孩子抚养费、双方老人赡养费用各自承担一半。

第六条、受让财产

1.夫妻一方给付或赠予另一方的财物归接受方所有。

2.夫妻各自接受的赠与或继承的遗产归各自所有。

第七条、其它

1.本协议未明确说明的所有其他财产的归属,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

2.双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协议进行相关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登记,所需税费双方平均分担。

3.如双方离婚,双方按本协议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如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依据本协议确认相关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4.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男方): 乙方(女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4

甲方(男方): 身份证号:

乙方(女方):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于 年 月 日登记结婚,具有合法夫妻关系。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及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现双方经友好协商,对婚内财产的归属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一、双方于 年 月 日购买的位于 市 的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系乙方父母出资人民币 圆整所购买,现房屋产权登记人为甲方。该房屋(包括但不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偿还的全部房屋贷款部分)及房内全部物品、设施归乙方个人所有,不作为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

二、乙方父母出资用于购买该房屋的全部款项共计人民币 元(包括支付购房首付款及剩余部分),系乙方父母赠与乙方个人的财产,归乙方个人所有,不作为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

三、甲、乙双方已完全理解本协议全部内容之含义,自愿按本协议约定全面履行。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协商签署补充协议,补充协议需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以下无正文)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5

甲方:**,女,1971年**月**日出生,汉族,住长沙市雨花区**。身份证号:430

乙方:**,男,1969年**月**日出生,汉族,住址同上。身份证号:430

鉴于:

双方于20xx年*月3日登记结婚,具有合法的夫妻关系,于20xx年**月**日生育一女儿**。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及有关法律规定,双方经友好协商,对财产的归属达成原则性意见,特签订协议,双方遵照执行。

一、婚内现有财产的约定:现有财产如下:

1、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房屋,现房屋产权登记人为**;

2、位于长沙市芙蓉中路**及车库,现房屋产权证正在办理之中;

3、位于上述二套房屋内的其他设施。

4、**执有的湖南**有限公司20%的股权。

上述所列的所有财产均归**所有,其中上述第2项在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双方一致同意产权人为**。

二、婚姻存续期间取得财产权属的约定:自本协议签定之后,各自经手取得及以其名义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财产范畴)归各自所有,对方不得主张所有权。

三、对于个人财产处理的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及婚后自己所得财产分别归其个人所有,双方经济独立,各自财产由个人完全支配处置,无须征得配偶同意。同时,对于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支出的必须费用,由夫妻双方各承担一半。

四、对于共同财产处分的约定:夫妻婚后对于日常消费支出1000元以下的,可自行支配开销;凡处理超过1000元价值以上的钱物时,一方处置时必须经过配偶另一方书面同意,否则视为一方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由处理一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涉及到一方企业投资等的约定:企业投资权益的一方,因经营需要该企业融资借款时,若此投资权益形式为(①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③集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中的股份;④个人公司;⑤某外资企业的出资),则该债务均为企业法人债务,与配偶无关;若该投资权益形式为(①合伙人企业的合伙份额;②个体工商户;③个人独资企业),则该企业举债时一方应通知其配偶,否则视为其个人债务,由其个人偿还。

六、对于婚姻存续期间现有债务约定:现有债务情况如下:双方因购房由**经手所欠债务35万元,另外,本协议签定后欲由**经手再向他人所借债务25万元,此二项债务共计60万元,由**承担。

七、对于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其他债务的约定:涉及到今后其他个人经手的债务时,一方对外举债时必须向债权人明示夫妻间的财产约定,该债务系一方个人债务,另一方不承担还款义务。

八、对于婚姻存续期间共同债务的约定:双方因为共同生活所需的开支,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因为共同的利益或责任而产生的债务(包括因为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债务、子女因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等情况下而产生的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

九、对于女儿周**抚养费用的约定:双方对于**应当承担共同的抚养责任,以有利于**成长的原则对子女进行抚养。**由**承担主要抚养义务,**每个月承担**抚养费用1000元,从20xx年起,按每年递增200元支付,直至**大学毕业为止。承担的方式为每年1月1日,3月1日,6月1日,9月1日支付,此款直接以现金支付。

十、损害赔偿的约定:如一方由于婚外情主动提出离婚的(或不提出离婚),且无过错方有证据证明婚外情存在的,除按照上述原则分割财产,债权及债务外,有过错方应支付给无过错方精神赔偿损害金10万元,支付方式为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直接以现金支付给对方。

十一、双方因为履行协议发生争议,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加以解决。

十二、本协议一式二份,自双方签字并经律师事务所见证后生效。

甲方:

乙方:

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6

甲方(男方):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乙方(女方):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具有合法夫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及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现双方经友好协商,对婚内购买的一处房屋的归属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一、乙方于年月日获得位于的经济适用房购买权,由于该处经济适用房尚未确定具体坐落位置,具体房屋坐落位置及面积在乙方确定后签订补充协议注明(该处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为该房屋)。

二、本协议仅针对该套房屋的权属问题及与该房屋有关的财产性权益进行约定,甲、乙双方的其它财产不适用本协议。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购买该房屋产权及办理相关手续的全部款项均由乙方支付,该房屋购买后为乙方个人财产,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甲方承认该房屋为乙方个人财产并放弃有可能与该房屋产生的任何权益。

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该房屋所产生的自然增值、投资性收益及任何可能的财产性收益均为乙方个人财产,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甲方不得要求分割。

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乙方死亡,甲方不具有该房屋的继承权,该房屋由乙方子女:(身份证号:)作为唯一继承人继承。

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甲方不得利用婚姻关系擅自对该处房屋做出任何处置,如有违反,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乙方所受损失的130%进行赔偿。

七、婚姻存续期间,如乙方需要委托甲方对该房屋进行处置、修缮等事宜,乙方应当向甲方发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由乙方签字按手印方可生效。

八、甲、乙双方已完全理解本协议全部内容之含义,自愿按本协议约定全面履行。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一份,乙方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按手印之日起生效。

十一、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协商签署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十二、如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尽量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应由乙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甲方:乙方: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5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http:///souask

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

协议人(甲方):

协议人(乙方):

甲、乙双方经自由恋爱,准备依法登记结婚。现根据公平、自由原则,对双方的婚前财产作以下约定,以供婚后共同遵守。

一、甲方的婚前财产有:(略)

二、乙方的共同财产有:(略)

三、甲、乙双方婚前财产的所有权,归甲、乙各自所

有。若发生离婚等原因致婚姻关系终止,任何一方不得对另一方的婚前财产主张所有权。

四、甲、乙双方对各自的婚前财产拥有自由处分的权利,任何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处分婚前财产的行为进行干涉。

五、甲、乙双方婚前各自所产生的债务,由各自独立承担,另一方不负清偿责任。

六、其它(略)。

七、本协议正本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八、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即行生效。

理财师建议新人做婚前财产公证

理财师建议新人做婚前财产公证wad();来自上海的一份数据显示,在结婚登记的新人当中,有7%的人会做婚前财产公证,2005年比2004年做婚前财产公证的人数增长了20%。这种契约关系延续到婚姻当中,近年来还出现了夫妻AA制协议等。在理财热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准新娘、新郎们,常会被密友问候的一句话就是:你公证了吗?

妮子的婚礼订在这个周末,而她和准老公周三去做婚前财产公证。“我和老公都认为,婚前财产公证与感情并无太大关系,重要的是给日后的财务管理一个说明。我们平时都比较热衷于购买一些理财产品。但是投资势必有风险,所以我们是希望不要给对方带来债务烦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像妮子一样的年轻人婚后仍然习惯于财务独立,婚前财产公证事实上被他们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使命。

家庭财务独自跳舞

依依和先生相识于国际标准舞学习班。但婚后,再也没有和先生一起跳过舞。先是依依怀孕生了儿子。产后一年开始恢复每周两次两小时的标准舞锻炼,先生却开始去进修读书,进修回来,虽然也去舞场,但夫妇俩都已经习惯了独自跳舞。

从独自跳舞开始,依依和先生的财务也开始独立。夫妻俩每月每人交1500元生活费,用于家庭共同开支,其余的由自己支配。

“现在整个家庭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业问题,不是感情问题。”和讯顾问专家、财务与投资博士毛丹平谈到婚前财产公证时,讲到了依依夫妇的故事,“过去讲究贫贱夫妻百事安,双方要在经济上形成一个共同体。现在经济共同体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上开始解体,或者说夫妻双方的财务管理方式独立了,而婚前财产公证就是独立财务管理方式的一种体现。夫妇二人能够在财务方面都独自跳舞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特点:两人在各自的生活状态和方式下,每月的收入都大大

高于他们的支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婚前财产公证并不是像大家所担心那样,会影响夫妻感情,对于独立的年轻人这是一种情投意合。”

责任权力分割明确

华夏银行总行营业部个人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张文会认为,以前的夫妻三四十岁之后才能够有一些积蓄,而现在年轻人在结婚时就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很多人热衷于投资高风险的期货、股票,还有一些人会在海外进行中长期的投资,几年以后投资获得了较高的回报,而这时候婚姻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分割的纠纷。所以站在专业理财师的角度,建议做婚前财产公证。对此,婚姻法专家、诚实律师事务所曹成律师认为,夫妻在共同的生活中,消费往往不分彼此,一旦出现夫妻感情破裂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法分清楚你我的钱。所以夫妇如果考虑做婚前财产公证,就应当对双方的权力和义务都做出界定。比如,妻子将自己名下的钱交由丈夫投资管理,如果事先没有约定风险与收益,那么投资失败,丈夫不需要对妻子进行赔偿;如果赚钱了,100万元赚到了150万元,50万元的收益都要归财产所有人——妻子。所以应该理性看待婚前财产公证,不仅仅要公正财产所有权,同时 还

要对财产管理权的风险、收益、方式、共同承担等方面都要界定,这是对家庭财产合法权益与收益的保证,不是一时的逞强。

共同账户储蓄未来毛丹平指出,财务方面“独自跳舞”的家庭,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会出现财务忧虑,比如为人父母了,家庭进入成长期了,单靠一人无法独自完成家庭财务目标,但还是非常愿意尊重并保持业已形成的独立财务管理习惯。那不妨把考虑到的短期和中期储蓄目标写下来,按金额和时间排优先顺序。如果夫妇双方都认可,就计算出实现这些目标每月所需的储蓄额,并考虑一些稳健的投资收益,然后双方支付到一个共同账户上进行管理,到一定额度申请购买一些国债、理财产品或者低风险的基金。但要注意,为家庭建立目标储蓄,不建议选择高风险产品。依依完全可以对老公说:亲爱的,我们还有哪些未来的大额财务目标,让我们跳个双人舞来搞定吧。

贴心服务

婚前财产公证如何办理?

当事人办理公证之前,要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带好上述材料,双方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公证申请被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内容、审查财产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 篇6

女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系夫妻关系,于_____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记结婚。现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约定如下:

1.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的房屋所有权及其财产变现归属于乙方,(包括尚未兑现房屋的房票_________万所有权);

2.夫妻对外的共同债务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整)由双方共同清偿;

3.夫妻共同对外享有的债权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整)由乙方享有并由甲方向乙方代为偿还。

4.本协议未明确说明的所有其他财产的归属,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执行。

5.双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协议进行相关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登记,所需税费由甲方承担。

6.如双方离婚,双方按本协议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如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依据本协议确认相关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7.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并按手印之日起生效,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本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无欺骗、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甲乙双方均已明确知晓、理解、同意本协议所约定之一切内容,愿信守本协议,遵照执行。

甲方:

培训服务约定协议书 篇7

我因生意周转的需要向阚某借款人民币6万元,并在借款协议中约定:如果不能在三个月内还清借款,借款人则以一套90平方米的自有住宅抵偿借款。按照约定我在当时还将房屋的产权证交给了阚某。没有想到,由于经营的失误,三个月后我没有能力还清借款,阚某要求按照约定将我的住宅转归他所有。请问,我的房屋价值约20余万元,我与阚某当初订立的到期还不上借款以房屋抵债的协议有效吗?

读者左迎新

左迎新读者:

你所说的以房屋抵债的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准确地说是你们借款协议中的抵押条款是否有效的问题。你们在协议中约定的没有在指定期限内还款即以房屋抵债的条款,这在法律上称为“绝押”。我国法律是不承认“绝押”的,《担保法》第40条就明确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法律之所以禁止“绝押”,这是由抵押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抵押权是一种变价受偿权,抵押物未经折价或者变价,就预先约定抵押物转移于抵押权人所有,违背了抵押权的价值权属性。另外,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以房屋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你们以房屋抵押的约定也没有经有关部门登记,该抵押约定也不能生效。因而,无论是从实质上还是从形式上看,你们在借款协议中以房屋抵债的抵押条款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福建国富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玉文

(责编/宁克华)

上一篇:大学自我介绍600下一篇:临时用地租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