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精选12篇)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1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的论文题目是《法院批准重整计划之标准研究》。下面,我将从论文主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文章不足展开介绍。

首先是文章主题。本文旨在总结我国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经验和教训,发现我国重整计划批准标准的缺陷,提出相关修改建议。重整计划批准标准指法院评价重整计划这一法律行为的法定尺度,这里的批准标准和我国破产法规定的重整计划获得批准需满足的必要条件,是同一内涵。重整计划批准标准是法院批准裁判规则的核心部分,决定着法院能否批准及批准后的执行效果。

其次是文章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全面收集了新破产法实施到2015年末的45个上市公司重整案例,综合公司信息披露、法律文书、媒体报道和学者研究进行分析。为方便查找,我把案例要点简化成两个表格放在了文章最后。此外,在讨论具体重整计划批准标准时,本文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再次是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引言着重论述选题意义,以及我国学者研究现状。正文遵循“从实然到应然,再回到实然”的逻辑思路。

正文第一章是对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批准实践的实然探讨。我国部分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对债权人清偿不充分,对中小股东权益调整不公平,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可行性论证普遍粗糙,而法院迫于地方政府压力,为配合上市公司保壳,对上述问题视而不见。这些问题是重整计划批准标准应着重关注的,引发我对如何完善重整计划批准标准问题的思考。

正文第二、三、四章是应然探讨部分。第二章作为一般性理论铺垫,论述了重整计划批准标准的法理依据、设置原则、分类及意义等基础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正常批准标准和强制批准标准的具体内容。文章认为,重整计划批准标准的法理基础在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利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从尊重当

事人意思自治、保护持反对意见关系人和重要性等方面考虑,正常批准标准和强制批准标准是一般与特殊、不可或缺的关系。正常批准标准应包括重整计划表决程序合法性标准、重整计划可行性标准、重整关系人最大利益标准;强制批准标准应包括最小限度组别通过标准、禁止歧视标准、公平和公正标准。

正文第五章回归到我国重整立法的实然探讨,结合前面四章分析,总结我国现行立法中正常批准标准缺失,强制批准标准模糊、不周延、可操作性弱的缺陷,并以条文对照表的形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最后是文章的不足。各位老师,提交论文后,我又反复看了几遍,发现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第一章的本意是以上市公司案例为典型进行剖析,后文也考虑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适用具体批准标准的区别,但现在看来第一章标题在文章结构中比较突兀,我打算改成“我国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现状及问题——以上市公司重整为例”。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2

一、文不对题

某学生的论文题目是“xxx开发研究”, 但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xxx规划研究”。笔者当时是这样点评的:“在经济学界对搞计量经济学的人有这样一个评价: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老鼠, 而搞计量经济学的经过一番折腾, 然后告诉我们他逮到了一只老鼠, 一只好大的老鼠。而你的这篇论文逮到的不是老鼠, 而是一只小鸟, 然后你告诉我们说你逮到了一只老鼠, 而且这只老鼠还会飞。我想你应该知道开发与规划的差别, 开发是针对产品、针对功能实现的, 而规划只是告诉了我们你将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二、把学术论文写成散文

某学生在论文中写道:“这里的山, 平地拔起, 千姿百态;漓江的水, 蜿蜒曲折, 明洁如镜;山多有洞, 洞幽景奇, 桂林壮观;洞中怪石, 鬼斧神工, ……”笔者当时给他的建议是:“你提交给我们的是学术论文, 老师们到这里来也都不是欣赏散文的, 而且你的这部分带有散文性质的描述还不是你自己的语言, 既不会增加论文的美感, 也不会对你要论述的内容有实质贡献。”

三、把学术论文写成领导讲话稿

一个学生在论文中写道:“xx县各级政府应积极学习《国务院关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推动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提升自身对旅游业的了解认识……”, “政府要把旅游合理规划和有序开发摆在重要的位置, 实行统筹规划, 全方位、分层次的开发”, “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应建立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等。这些内容, 如果不是出现在硕士学位论文中, 一般人都以为是某位领导的讲话稿。所以笔者提醒该同学:“请把你想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用学术性的语言来重新叙述, 不要把你的学术论文写成政府工作报告或领导讲话稿。”

四、整段摘抄无意义的内容, 实质问题论述太少

在某学生的论文中, 针对桂林旅游生态贫困化地区问题的论述总共有800字, 但却摘抄了三段大致700字有关桂林的地理位置、景区、历史和旅游发展历程的网上现有文本, 真正论及主题的只有50字, 这就冲淡了该段原本要表明的桂林生态贫困化地区问题的论述。这样的摘抄不仅毫无意义, 而且极大地增加了不通过防抄袭检测的危险。尽管该生实际上通过了防抄袭检测, 但一方面如果没有通过的话, 很可能把这些内容去掉后就通过检测了。另一方面, 这种抄袭让别人看起来实在是显得技术含量不高。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 让论文答辩者在废话中寻找论文的实质内容, 不仅增加了答辩老师的工作量, 而且增加了通不过答辩的可能性。

五、计量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缺乏

现阶段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通过增加计量或统计模型至少从表面上提高了论文的质量。但在一次论文答辩中, 有一个学生在论文中采集了某县2007~2009年的十几个指标的数据, 然后就在那里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相互间的相关系数。实际上, 计量或统计模型描述的是统计概率事件, 一般要求大样本即样本容量超过30个才会具有统计概率, 即使不满足大样本容量的要求, 小样本容量也需要15个, 最不济的笔者看到过用10个样本容量在做分析的, 但分析结果的参考性已经很低了, 只能说在数据可获得的前提条件下, 用10个样本做了这样的分析, 其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用3个样本就做统计分析还是第一次看到, 而且这种分析的结果, 实际上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六、不求事物经济价值而讨论事务的解决对策

某个学生在论文中分析了桂林的游憩商业区开发问题, 在阐述了桂林市RBD规划机制、规划问题之后就进入桂林RBD规划构想了。但对于游憩商业区对桂林旅游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意义到底体现在哪里却没有任何论述或者实证分析。那如果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发现桂林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对桂林旅游业或者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该怎么办呢?还有意义去规划开发桂林的游憩商业区吗?因此, 论文中的各部分内容都要注意前因后果, 否则就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同样, 在另外一篇论文中是学生针对桂林旅游购物环境的研究, 在讲了桂林旅游购物环境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之后, 没有对桂林旅游环境作纵向对比, 比如应用桂林15年、10年或者至少近几年的相关对比分析来表明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恶化了, 而且也没有从横向对比上来表明旅游购物环境比国际国内的某些城市优良的旅游购物环境要更差, 更没有涉及如果不优化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就会从哪些方面去影响桂林的旅游业进而阻碍桂林的经济发展, 全文只是在讲怎样优化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 明显地是在无病呻吟。

七、论文的研究对象不明确

论文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 才能够让人在阅读论文中知道你是要做什么, 并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做这个的意思, 然后对修改完善你的论文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一个学生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中, 讲了很多旅游开发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以及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并构建模型作了实证研究, 但却没有针对有关广西到底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值得去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如果缺乏对具体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对研究对象价值的论述, 那后面构建的模型和实证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八、研究结论与对策之间缺乏关联性

比如一个学生在论文中分析某县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先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把该县的土地划分成了工农业综合发展集约用地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用地区、生态农业和果园基地用地区、工矿林果经济用地区、旅游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用地区等五个区。然后在下一部分的内容中不去讲该县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却转去讲“要发挥土地市场机制, 调控土地价格”、“保护耕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农业结构”、“构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等内容, 明显的跟前面的分析结果衔接不上。如果在对策部分紧紧围绕前面的五个分区, 讨论在每一个分区内通过哪些方式去实现他在对策部分实际的调控价格、提高效率、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就会一方面使论文前后衔接得紧密无缝,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论文对策的实际意义和论文的质量。

九、不注意细节问题

其实细节问题一般不是老师关注论文的焦点, 因为细节的东西从来就不应该是老师所关注的, 而应该是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完善自己的论文格式。论文细节就像穿衣服一样, 如果你穿着长一块短一块的衣服在街上走, 除非你是“犀利哥”, 否则恐怕连你自己都会觉得羞愧。而在论文答辩中, 不少学生就在论文细节方面表现出了“犀利哥”的风采。比如:第一, 目录中下一级目录条目在形式上体现为在该行前的空格比上一级目录条目的行前空格少, 很没层次感。第二, 在论文中涉及到表格尤其是图的时候, 往往在放置不下图的情况下出现半页以上的空白, 让人以为该部分内容已经结束, 但翻页过来后却发现还有后续的该部分内容。第三, 论文各级标题有的很短, 只有2~3个字, 有的却很长, 有2~3行40~50个字, 这种情况在论文文本中虽然无法直观地看到, 但一旦生成目录之后其弊端就会显露无疑。

以上是笔者在参加某学校人文社科类硕士论文答辩之后的体会。这些问题在目前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相当的普遍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其中有的问题是需要老师配合解决的, 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的。所以, 正在指导学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老师和正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硕士研究生, 如果不注意以上问题, 在答辩的过程中被别人来讲“以鸟代鼠”的话, 虽然能够“赢”得满堂笑语, 但恐怕于老师、于学生的面子上都是挂不住的。

摘要:作者依据其在参加某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亲身经历, 阐述了该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实上, 这些问题在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相当的普遍性。规避这些问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祭:答辩 篇3

在这热闹的开学时分,我不禁想告诉学弟们:

虽然这可能将是一段散乱又漫长的旅途,但最后风景属于你们。

记得当初只身一人到学校,我是班里最后一个报到的。虽然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到茫然,但学校毕竟像个保护伞,我们不至于被雨淋透。

拿到通知书时,我从未想过要让家人送,就像父亲说的,自己省的学校,这么近,有什么好送的?我笑问,那要是东北或者南方呢?他笑说,那么远,就更不用送了。我一时语塞,竟无语作答。

于是,我带着简单的行李上路,开始一段为不少人所羡慕的旅途。走到大四,累积了好多物品,很多都无法带走,只有让它们原封不动地呆在原地,然后带着累赘的东西,踏上又一段旅途。

当我拉着行李箱,在人群里往前挤的时候,我还没意识到大学已经结束,也许对我来说,大学早已经在两年前结束,此刻不过是走个过场。

万万没想到,在临走之前,大学补我一刀,弄得我手足无措,依稀听到“doublekill”的声音在宿舍里回荡。

以前,开学时,我总是第一个到;放假时,最后一个离开。这次却是第一个离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时间倒退到毕业答辩,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别人轻轻松松地就答辩完,然后顺利毕业,而我为了这次答辩,费尽了心,异常地不顺畅。从开始交论文那刻起,推迟两个字就在我耳边萦绕。导师建议推迟,我好说歹说,终于签了字。论文到了答辩组,毫无悬念地被退了回来。导师说,修改得不理想的话就要推迟了。于是,接下来的两天,我几乎没有睡觉,夜以继曰地修改。导师看出来,我的论文再怎么修改也就这样了。导师说,你再交论文时,对答辩组老师说已经非常尽力地修改了。我胆战心惊地交了论文,毕恭毕敬地向答辩老师道歉。如果是以前,我大概丝毫不会理会推迟,可是看到别人晒毕业照、晒散伙饭聚餐,我异常地担心甚至恐惧,生怕自己无法正常毕业,影响后续的工作。

依稀记得,改稿到凌晨两三点,寝室的灯早熄了,室友已经睡着了。我找到打火机,走到窗户旁,拉开窗帘,望着白天喧嚣而此刻无比静寂的校园,我打着火机,点燃烟。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叙述当时的辛勤,我在每日便签里写到:那些低到尘埃的种子,会让你在荒漠里开出花来。那些痛不欲生的经历,会让你在绝望里看到救赎。

抽了两口,我摁灭了烟。我对烟没有癮,甚至有些讨厌烟味。在深夜里不由得点燃烟,真的应了那句“我们都会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人”?然而,愁绪也如这烟,让人看不透摸不着却萦绕于心。我想象中的毕业应该是欢歌笑语,有酒有肉,醉里睡,梦里醒,至少是离别之际,大家互相道一声后会有期,虽然也知道大部分人其实是后会再无期。

答辩之前,我被答辩组长叫到办公室。我好说歹说,终于得到答辩的机会。也不知道是感动了老师,还是感染了自己。如果真不让我答辩,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于答辩,我心里有些忐忑,在前夜,我照常睡不着,也看不进任何东西。我对论文熟悉到想吐,却又吐不出来。于是,夜成了最后的慰藉。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有种高考前的感觉,紧张与否,身体是瞒不住的。

在办公室外等待答辩,时间突然由水过成了冰,仿佛静止了一般,终于还是等到了进场。我面对四个答辩组老师,用一口蹩脚的英语,开始竭力为自己辩护。然而,我根本不想辩护,我还没有达到可以自创理论的地步,于是理论与分析几乎与前人的论述一样,只不过变了下顺序和形式。答辩后,我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到操场走了一圈,手机外放了一首《Graduation》。青春大概就这样结束了,大学就这样过去了。

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惊喜,而是对证书发了很长时间的呆。我望着校园里的风景,鸟儿在枝头呜叫,枝儿在树上伸展,在一切终于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静谧。谁都知道,拿到证书意味着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我们都将告别这里,告别学生时代。

参加毕业典礼的那天,与往常并没有多大差别,地点在体育馆,是四年前我们刚来学校报到的地方。大学,这里开始,又在此结束!

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要点 篇4

1.2009年上半年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审核工作将全部通过校务管理系统完成。申请答辩时间从现在开始。论文答辩和报送材料的最后截止日期为6月10日,医院学位评议组审议后报送材料的期限是6月15日。

2.指导性文件和通知:

研院〔2009〕8号《关于做好2009年上半年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文件下载:研究生院-学位工作-最新通知)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 北校区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表 北校区博士(硕士)答辩材料清单

研究生网上答辩申请简易使用方法(资料下载:研究生院-学位工作-论文答辩)

3.学校要求在5月10日前确认并上报申请学位资格审查通过人员名单。毕业研究生必须在4月30日前完成预答辩和网上申请。

程序:先通过预答辩,然后完成网上申请。博士生通过预答辩后--填写《博士论文审查表》--网上录入博士论文审查内容--然后提请导师和研究生管理部门通过网上审查--继续网上填写答辩申请。

硕士生通过预答辩后--填写《硕士论文审查表》--网上填写答辩申请--提交导师和管理部门先后通过。

4.根据学校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对于发表文章未能达到要求的研究生,不影响其答辩申请,但不能提交学位评议组审议。

5.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期提交论文者,请于4月30日前填写《学籍变动表》,办理推迟答辩手续。

6.博士生答辩申请的审批在学校,硕士生答辩申请的审批在医院。

7.为保证学位论文评阅质量,医科博士学位论文采取“双盲法”送审。博士学位论文提交送审一个月后方能举行答辩会。凡是论文评阅书未收齐就举行的答辩会一律无效。

8.论文答辩记录是论文答辩过程的反映,各学科应指定专人在答辩现场记录,内容应是整个答辩过程的如实记载,包括委员们的提问及申请人的回答内容,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事后加工整理。若纸张不够,可补充附页。临床型博士生的论文答辩记录要有临床能力考核记录。

9.研究生填报材料时请注意以下内容:

(1)答辩申请书直接从校务系统下载打印,不得粘贴,凡是粘贴的一律无效。需要填写的地方用黑色钢笔填写(请不要用圆珠笔、纯蓝色笔填写)。

(2)答辩所用表格都在网上下载:研究生院-学位工作-表格下载。注意不要改变原有的格式,按清单要求单面或双面打印。

(3)所有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书、成绩单、评审材料等)填写要准确、完整,签名及盖章处不要遗漏。

(4)“专业名称”、“导师姓名”按申请人学籍纪录为准。专业名称按二级学科填写,不要填写到三级学科,导师姓名不得随意增加。

(5)还应在网上填写学生科研成果,点击“学生科研成果”,进入界面后点击‘增加’,即可填写已发表的文章、著作、专利等成果。

(6)《硕士论文审查表》下载网址:医院网页-科室主页-研究生科。

10.答辩后按清单的顺序交材料。学位论文4本。实验记录本和培养情况记录本在交答辩材料时一起上缴医院保存,如导师需要可自行留存。

11.答辩后学位信息在研究生科录入。

12.校务管理系统网页http://ecampus.sysu.edu.cn/zsuoa/,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点击登录,进入数字化平台。

学生用户名称和密码为学号,导师的用户名:js82加本人工号的后4位,密码为旧身份证号码的后8位。

若由于帐号、密码问题无法登陆研院系统,请与网络中心帮助台联系,电话84036866。

13.在医院领取的答辩材料清单: 博士生:封面20张,成绩单1份。

硕士生:封面15张,成绩单1份,资料档案袋1份,论文评阅聘书2份,答辩委员聘书5份。

研究生科

2009年3月23日

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表

一、完成论文初稿,交导师审阅。

二、召开预答辩会,预答辩会由教研室自行举行,专家组作出是否同意申请答辩的决定。硕士填写《中山二院硕士学位论文审查表》,博士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审查表》,然后完成网上申请,填写已发表的文章、著作、专利等成果。

三、申请答辩 向研究生科提交下列材料:

(1)论文答辩申请书(含成绩单)。首叶单面、其它双面打,教研室主任签署意见。

(2)硕士论文审查表表/博士论文审查表。

(3)学位论文(硕士二份、博士三份)。

(4)论文评阅书:硕士分专业学位或科学学位,博士要求填写封面、论文题目、论文自评等部分内容,A4纸双面打印。

(5)提供论文评阅人名单:

硕士论文评阅人2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

博士论文评阅人备选名单。(列出6-9名专家备选、外省专家2/3以上,论文评阅人3名,一般是博士导师或正高职称的专家,校外至少2人。)

(6)博士要求发表的文章:封面页、目录页、文章全文的复印件。未发表论文不影响申请答辩。

四、论文评阅 向评阅人寄送下列材料:(1)硕士(博士)论文评阅人聘书。(2)硕士(博士)论文。(3)硕士(博士)论文评阅书(4)回寄信封。(5)评审费

要求:博士论文评阅时间至少一个月,评阅结果将直接返回学位办,到时可到学位办查询评阅结果。硕士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为20天左右。评阅人一经审定,不得随意更换,否则评阅结果无效。

五、论文答辩

收齐评阅书,填写《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硕士由医院审核同意后领取答辩委员聘书。博士生由学校学位办审核同意后领取答辩委员聘书。

硕士答辩委员:副高以上职称专家3至5人,不与评阅人重复,主席应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其中必须有外单位专家。

博士答辩委员:博士导师或正高职称5至7人,不与评阅人重复,主席是博士导师,其中至少2人是校外。临床型博士临床能力考核与论文答辩同时进行。

于正式答辩一周以前向答辩委员送出聘书和学位论文,着手准备论文答辩会。

六、上交答辩材料

由答辩秘书按答辩清单要求逐一清理答辩材料,并尽快将答辩材料交研究生科。

答辩提纲 篇5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代数学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代数学基本定理在代数乃至整个数学中起着基础作用,因为19世界以前的代数基本上就是关于解实系数或复系数多项式方程。通过代数学基本定理使多项式根的个数问题以及因式分解问题在原则上获得解决,而且还得到很多基础的代数结论。在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并在XX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多次修改最终正式定稿。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代数基本定理的内容,以及在证明该定理时将要用到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定理,像复分析中的刘维尔定理,儒歇定理,柯西定理,留数定理,等。

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在证明过程中我运用复分析的结论给出了9种证明,运用代数拓扑的结论给出了6种证明,最后运用概率论也成功的证明了该定理,其中运用复分析证明该定理最为简单明了。由于从正面直接证明代数基本定理是很困难的所以我的证明基本都是运用反证法先对代数基本定理的结论进行否定,再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定理或公理矛盾,从而假设不成立,使定理间接得到证明。此外也多次运用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使证明变得更加简单。

第三部分,主要叙述代数基本定理的应用,该定理在代数学中起着基础作用,像在因式分解方面以及求解多项式函数方程等。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它的局限性,虽然代数基本定理确定了一元多项式的根的个数但是却没能够指出求解根的具体方法。

连锁书店的答辩提纲 篇6

长期以来,新华书店都按省划分,分区域经营,2003年,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率先实现跨省开连锁店。上海博库书城是浙江省新华书店2005年开设在上海的全国最大的一家跨省连锁店。

从开业至今,我们也面临了许许多多的困境。首先在政策上我们不能与本地新华书店享受同等待遇,比如我们不能经营教材,相关地方的文化企业税收、补贴政策不能享受;其次,在经营上遭遇人才困境,书业人员不同于其他行业,本来从事的人就少,要大量招聘更加难上加难。第三就是地理位置的劣势。最后,就是整个书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网络书店的崛起,价格战的此起彼伏给实体书店的生存带来了影响。

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篇7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写的论文

答辩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分钟用的答辩报告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这部分只说明标题就行,不要论述内容,因老师已经看过你的论文)。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由于答辩同学太多,现阶段学院还没有开展用PPT,以后,随着规范化,同学们要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简要的提纲,这篇报告书尽量读熟,达到脱稿,照着讲稿或者PPT直接念,效果会比较差。

(二)物质准备: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1.硕士论文的底稿。2.答辩报告书。

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4.记录用稿纸。以便把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以后要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5.着衣冠整洁、庄重,男生穿短袖衬衣,最好打领带,女生穿着尽量职业化些的为好。着衣能给答辩老师一个最直接的印象——你对答辩的重视程度。(三)调整好心态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硕士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到如下:1.论文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答辩者的表达能力成功的演讲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也不可缺少,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要想这场战争获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胸有成竹,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时间10~15分钟)。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怎么写 篇8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

二、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必知)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必知)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必知)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9

《灞桥区樱桃产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评审答辩提纲

一、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负责人基本情况简介 项目名称:灞桥区樱桃产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西安市灞桥区科技局

陕西双子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西安白鹿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绿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王宏举,灞桥区科技局局长,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器工程专业,男、工程师。先后在国营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区工业总公司从事科技项目研发、管理等工作。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经验。

实施时间:2016-01-11 至2018-12-31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示范内容

1、灞桥樱桃产业栽培模式创新与示范。引进10-20个国内外大樱桃优良品种和矮化砧木进行试验示范,提出适合灞桥樱桃基地发展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搭配与矮化砧木组合;采用矮化无病苗木,实施大苗建园、宽行密植、设施栽培等技术示范,开展灞桥樱桃产业栽培模式创新,实现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加快灞桥樱桃产业换代升级。

2、灞桥樱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集成细长纺锤形、小冠分层形、两主枝开心形、篱壁架形等省力高效树形,疏花疏果、人工授粉、合理夏剪和水肥管理、反光膜增色、适期采收、精品包装等精品花果管理技术,避雨栽培、促成栽培、防鸟害栽培等设施栽培,以及简化修剪、行间生草、增施有机肥、微灌节水、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樱桃提质增效技术,开展配套组装、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形成灞桥樱桃提质增效技术体系,来提升灞桥樱桃种植效益、满足市场对高端樱桃产品的需求。

3、灞桥樱桃产业服务体系创新与示范:建设1个灞桥樱桃专家团队,负责灞桥樱桃产业的技术研究与指导;开展灞桥樱桃“三品”认证、樱桃品牌创建以及樱桃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提升灞桥樱桃果品档次;建设1个樱桃产业联盟、1个电商平台等服务体系,解决灞桥樱桃销售问题,通过体系创新与示范,从整体上提升灞桥樱桃产业的发展水平。

项目完成后预期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通过项目实施,完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集成创新,依托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依托产业联盟统一市场销售。建设4个灞桥樱桃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园,完成2000亩老旧樱桃园改造,建成核心示范区1500亩,辐射带动面积35000亩。

三、项目涉及的产业在本区县发展规模及产值。

目前全区樱桃总面积已达3.7万亩、产量4.4万吨,主要分布在席王街办霸陵坡、狄寨街办台塬区和洪庆街办浅山区一带。共涉及全区6个街办42个行政村8600户。其中挂果樱桃面积3.2万余亩,年产量4.1万吨以上,占全市面积、产量的58%和71%。樱桃产值达4.6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41%。2015年樱桃产业户均收入41860元,人均收入13356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8.3%。

四、项目实施中作为技术依托的专家团队人员简介及技术专长。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负责人:郭晓成,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理事、陕西省樱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五、已开展工作情况

我区在樱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参与或主持的科技项目先后获得: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六、项目实施对促进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灞桥樱桃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可以在白鹿原地区形成一大批观光生态果业,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旅游收入,使白鹿原成为西安大都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通过在灞桥樱桃基地的示范推广,可以带动我市樱桃产业实现换代升级,为西安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七、项目投资预算。申请科技经费及使用预算;项目单位自筹经费,承担单位对项目自筹资金保证能力等。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申请科技经费3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500万元,4个子项目单位经营情况良好,承担的自筹资金已经到位,完全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10

答辩提纲

经管信063苏静雅09号

平顺县大红袍开发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大红袍花椒及其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为了促进公司在花椒的深加工行业中更好的发展,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公司的发展现状,对其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分为4个部分:

引言

1.公司基本概况

2.公司经营发展分析

2.1损益分析

2.1.1横向分析

2.1.2纵向分析

2.1.3趋势百分率分析

2.2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3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4财务结构分析

2.5财务综合分析

3.结论及对策

3.1结论

3.2对策

3.2.1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3.2.2稳固偿债能力

3.2.3提高管理水平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 篇11

致谢 5-6

摘要 6-9

Abstract 9

目录 10-15

图目录 15-16

表目录 16-18

1 导论 18-30

1.1 问题的提出 18-2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3

1.2.1 研究目的 22

1.2.2 研究意义 22-23

1.3 相关概念界定 23-25

1.3.1 农村金融与涉农贷款 23-24

1.3.2 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24

1.3.3 农贷绩效与配置效率 24-25

1.3.4 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25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25-28

1.4.1 技术路线 25-27

1.4.2 论文结构 27-28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28-30

1.5.1 可能的创新点 28-29

1.5.2 存在的不足 29-30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0-44

2.1 理论回顾 30-34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0

2.1.2 农业金融市场论 30-31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1-32

2.1.4 局部知识论 32-33

2.1.5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33-34

2.2 文献综述 34-44

2.2.1 金融发展理论 34-35

2.2.2 农户与农户金融 35-37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 37

2.2.4 农村信用社改革 37-39

2.2.5 农村金融配置绩效 39-41

2.2.6 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41-44

3 农户行为、金融需求与融资意愿 44-62

3.1 引言 44

3.2 农户行为与农户借贷模型 44-47

3.3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47-51

3.3.1 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 47-49

3.3.2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49-51

3.4 农户禀赋对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 51-61

3.4.1 农户决策的MNL模型 51-53

3.4.2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择 53-54

3.4.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54-61

3.5 本章小结 61-62

4 农贷禀赋、省域差异与空间分布 62-80

4.1 引言 62

4.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描述 62-64

4.3 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 64-78

4.3.1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模型 64-67

4.3.2 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7-70

4.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70-78

4.4 本章小结 78-80

5 供给配给、需求压抑与双重约束 80-100

5.1 引言 80-81

5.2 供需双重约束的理论分析 81-88

5.2.1 供给配给型的信贷约束 81-85

5.2.2 需求压抑型的信贷约束 85-88

5.3 供需双重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88-99

5.3.1 信贷约束的确定与分析 88-91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91-93

5.3.3 OLM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93-99

5.4 本章小结 99-100

6 局部失灵、低位均衡与金融缺口 100-114

6.1 引言 100-101

6.2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局部失灵 101-105

6.2.1 农村金融发展成效 101-103

6.2.2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分析 103-105

6.3 局部失灵下的市场低位均衡 105-106

6.4 低位均衡下的农村金融缺口 106-113

6.4.1 农村资金需求量分析 106-108

6.4.2 农村资金供应量分析 108-110

6.4.3 农村资金缺口与金融缺口 110-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4

7 基于信贷约束的农贷绩效微观计量 114-132

7.1 引言 114-115

7.2 信贷约束下农户获贷效应:Heckman回归 115-123

7.2.1 自我选择与样本选择模型 115-116

7.2.2 变量设定 116-119

7.2.3 模型分析 119-122

7.2.4 信贷约束下的农户信贷缺口 122-123

7.3 信贷抑制下的农户福利效果:ESRM分析 123-129

7.3.1 模型构建 123-125

7.3.2 变量描述 125-127

7.3.3 估计分析 127-129

7.4 本章小结 129-132

8 基于统计数据的农贷绩效宏观实证 132-164

8.1 引言 132

8.2 农户增收效应的因素检验:VAR估计 132-149

8.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3-136

8.2.2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36-140

8.2.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40-149

8.3 农村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DEA-Tobit两步法 149-162

8.3.1 DEA-Tobit模型 149-153

8.3.2 变量与数据选取 153-155

8.3.3 实证结果分析 155-162

8.4 本章小结 162-164

9 涉农金融使命漂移与扶持机制 164-174

9.1 引言 164

9.2 涉农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 164-165

9.3 涉农金融机构的激励模型 165-169

9.3.1 模型假设 165-166

9.3.2 模型求解 166-168

9.3.3 模型结论分析 168-169

9.4 我国正向激励的政策扶持机制 169-172

9.4.1 财税扶持政策 169-170

9.4.2 金融扶持政策 170-172

9.4.3 政策激励需关注的问题 172

9.5 本章小结 172-174

10 农贷市场信号显示与信息机制 174-192

10.1 引言 174-175

10.2 农贷市场的“搭便车效应” 175-178

1 O.2.1 信息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5-176

1 O.2.2 信息不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6-178

10.3 农贷市场的信号显示 178-185

1O.3.1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 178-179

10.3.2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号显示 179-185

1O.4 农户自动履约激励与征信机制 185-188

1O.4.1 基于声誉激励的.银农博弈 185-187

10.4.2 引入征信机制的银农博弈 187-188

1O.5 我国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 188-190

10.5.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88

10.5.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 188-190

10.5.3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关注的问题 190

10.6 本章小结 190-192

11 非正规金融生态位与联结机制 192-212

11.1 引言 192

11.2 格乌司原理与非正规金融生态位 192-194

11.2.1 格乌司原理 192-193

11.2.2 非正规金融竞争优势 193-194

11.3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 194-203

11.3.1 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 194-199

11.3.2 非正规融资与农户信贷约束 199-203

11.4 金融联结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 203-206

11.4.1 农贷市场特征与软信息激励 203-204

11.4.2 金融联结模型 204-206

11.5 软信息激励的金融联结机制分析 206-210

11.5.1 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基本情况 206-208

11.5.2 宁波象山“村民集团授信”创新案例 208-210

11.5.3 金融联结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0

11.6 本章小结 210-212

1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2-216

12.1 研究结论 212-213

12.2 政策建议 213-216

12.2.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支农良好环境 213-214

12.2.2 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体系,努力缓解农村市场信贷约束 214

12.2.3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纾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 214-215

12.2.4 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杠杆效应 215

12.2.5 探索农村金融分层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215-216

参考文献 216-22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26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二

目录 4-8

图表目录 8-10

摘要 10-13

Abstract 13-16

1 导论 17-32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2.1 研究目的 18

1.2.2 研究意义 18-19

1.3 相关研究综述 19-28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9-26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26-28

1.3.3 研究评述 2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28-30

1.4.1 研究方法 28-29

1.4.2 研究内容 29-30

1.5 创新点及不足 30-32

1.5.1 可能的创新点 30-31

1.5.2 研究的不足 31-32

2 相关理论基础 32-42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32-36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4

2.1.2 农业系统理论 34-35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35-36

2.2 经济增长方面 36-40

2.2.1 生态经济理论 36-38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8-39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39-40

2.3 社会福利方面 40-42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42-62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42-49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42-43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43-45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45-49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49-61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50-55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55-57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57-58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58-61

3.3 本章小结 61-62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62-79

4.1 文献回顾 62-65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65-69

4.2.1 研究方法 65-68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8-69

4.3 实证分析 69-76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69-72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72-74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74-75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75-76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76-77

4.4.1 简要结论 76-77

4.4.2 启示 77

4.5 本章小结 77-79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79-98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79-92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79-84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84-92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92-96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92-93

5.2.2 给评价集V 93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93-95

5.2.4 构造评价矩阵 95-96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96

5.3 简要结论 96-98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98-108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98-99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98-99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99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99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99-101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101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101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101-106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102-103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103-105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105-106

6.4 本章小结 106-108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108-119

7.1 国际典型实践 108-113

7.1.1 美国 109-110

7.1.2 欧洲 110-111

7.1.3 日本 111-112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112-113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113-114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113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113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13-114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114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114-117

7.3.1 政策法规体系 114-115

7.3.2 组织管理机制 115-116

7.3.3 社会参与机制 116

7.3.4 资金投入机制 116-117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117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117-118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117-118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118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118

7.5 本章小结 118-119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19-122

8.1 简要研究结论 119-120

8.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119

8.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为一般,有较大提升空间 119-120

8.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120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120-122

附录A: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122-128

参考文献 128-135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135-137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12

一、科研基础与条件

1、科研经历和学术地位及影响力(1)科研经历(个人情况简介及科研经历)

(2)学术地位及在国内同行中的影响力(科技奖励、期刊编委、学术团体及学科带头人等)

(3)获批主持项目及获奖情况

2、现有实验室科研条件和研究能力(1)在该研究方向上的优势(2)人才团队

(3)现有实验室科研条件

3、近5年科学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

(1)申请人已取得的学术成绩以及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对本学科领域或者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2)SCI论文的发表、被收录、引用情况(3)同行学术评价(仅优青B)

二、拟开展的科研工作

1、开展研究工作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

2、与前期工作基础的连续性和可行性

3、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三、预期研究成果

1、申请书中所列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

上一篇:幼儿教师大班带班心得下一篇:客服部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