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服务项目(精选8篇)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协鑫集团
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
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等
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15、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16、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17、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26、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
27、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
28、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29、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30、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牵头,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
31、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32、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
33、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
34、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35、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
36、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
37、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38、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
39、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40、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41、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国际汉学会
42、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43、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5、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46、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牵头,由天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及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
47、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台湾物联网联盟。
48、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集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协同。
49、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协同高校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组建。
50、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校协同。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
52、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成立。
53、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54、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55、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参与。
56、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河北农大 青岛农大 山东省农科院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正大股份有限公司
57、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该协同创新中心由华侨大学牵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暨南大学、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协同组建,主管部门为国务院侨办。
58、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协作。
59、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单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社会调查组织(ISSP)、东亚社会社会调查(EASS)、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
60、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商务部、浙江省义乌市、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协同单位。
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
62、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
63、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64、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成立。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平台及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为参与单位。
65、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
66、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共同建设。
67、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68.镍钴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清华大学、瑞典国家冶金研究所等7家核心成员单位共同建设。
69.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牵头,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高校、水利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70.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由三峡大学等11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将努力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协同攻关机制,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生态环境三个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面向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桑德斯(Sanders)和斯坦伯斯(stappers)指出“集体创作产生的创造力,来源于两人或多人对创新设想的分享和再创造[1]”。这种创作活动中的分享和再创造行为,即协同创新的表现形式。
协同创新适用于工程技术型项目,在服务型项目中同样适用,如服务的提供和消费过程中创造性的合作。协同创新是服务型项目开发和运作成功的有效途径。要想开发成功的服务项目,就有必要了解服务需求,如用户或客户的需求、技术或项目流程的要求等等,需要将不同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专家”,除了研究员、设计师或研发人员外,还应包括客户(或潜在客户)及用户。
企业或组织机构期待协同创新产生具体的效益,以帮助项目实现特定的目标,如提升客户的忠诚度、降低成本、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流程等。而基于不同项目中的非正式观察,笔者发现项目组织者有时并不能准确的理解和阐明协同创新活动对项目目标实现所带来的益处,由此导致协同创新过程与项目目标不对应,协同创新成效不大。因此笔者建议参与组织协同创新活动的人员,首先要明确项目目标及一个或多个协同创新活动可能带来的益处,然后将目标与利益对应起来,逐步推进目标的实现。
本文意在通过笔者参与的协同创新案例来阐明服务型项目运用协同创新的益处,以及这些益处与实现项目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协同创新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其在创新过程、服务质量、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有更加准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策略。
1 文献回顾
杨育、郭波在《客户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概念框架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客户协同创新能将客户知识和创造力作为宝贵的创新资源,利用各种网络化协同工作环境、创新设计工具和知识融合手段,使客户与专业设计人员共同进行产品创新[2]。
桑德斯(Sanders)区分了用户或客户参与协同创新的三种互动方式:讲述、操作、创造。通过听他人“讲述”,得以理解其思想;通过观察,看他人“操作”,知晓如何使用产品;通过共同探讨和阐述需求,“创造”出解决方案。“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帮助成员更好融入团队参与思考[3]。
库阿拉(Kugala)指出用户参与协同创新(基于ICT系统设计项目)具有如下益处:系统处理效率更高、系统功能与用户需求更匹配、用户和消费者的舒适度更高[4]。
阿拉姆(Alam)同样指出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一系列益处:能帮助开发出差异化的新服务;发现潜在的消费群并带给用户更高的价值感;减少开发时间;教育用户(指产品使用、产品属性、服务内容等方面);更小的市场风险及服务供应商与客户更好、更长久的联系[5]。
罗泽(Roser)和汤姆森(Samson)发现了协同创新在组织层面上的一些积极影响,如“创新实践与流程”、“创新效益”、“创意筛选”、“个体与团队的创新水平”等方面。两位作者还探讨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协同创新的益处:不仅在设计研发阶段,还包括服务交付与使用阶段与客户沟通的便捷;对多人进行访问和交流时可有效降低成本等[6]。
霍耶(Hoyer)和坎迪(Candy)总结了协同创新在提高产品(服务)的效益、增强产品(服务)功能两方面的益处。前者如用户参与协同,对模块化家具产品的自行组装,既能替代企业工人的装配劳动,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又能使用户体验到DIY的乐趣;后者如,用户参与创新过程可使开发出的产品(服务)具有更好的功能性,避免上一代产品(服务)的不足[7]。
2 案例展示
案例A:儿童参与协同创新,产生新的电信服务理念
该活动组织者就职于香港某电信服务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开发部门,致力于为其所在公司和部门寻求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服务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儿童比成年人(特别是在电信部门工作多年的员工)更具有突破定势思维的潜能。为此,其在某小学组织了40名年龄介于7~10岁的儿童参与创新工作坊,目的在于拓展创新思路并开发出新的产品概念或服务理念。
在思维发散环节,孩子们四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辅导员。辅导员从科幻或历险故事讲起,如时间旅行至未来;或飞向月球;或迷失在国外;或身处古代等,然后邀请孩子们参与故事的讲述,并为故事主人公将要使用或需要使用的“装备”贡献自己的想法。组织方提供材料将他们的想法可视化,如绘图、制作模型等。在创新工作坊结束前,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发明,并描述了自己的想法。主办方从其中挑选了八个创新设想预备应用于短期内的业务创新,如可用于视频交互的相框;提供给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共同参与制作音乐的设备或程序;父母对孩子的追踪定位设备或“热线”;可用于搜寻或定位本地区与自己具有相同爱好人士的电子宠物等。另有八个设想可考虑发展为长期项目,如可穿戴的语言翻译器;宠物喂饲远程控制装置;可用于分享他人知识和经验的帽子;可产生美妙梦境的枕头等。
协同创新主办者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而鼓励创新设想的目标实现了,孩子们突破定势思维的好点子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换言之,组织儿童参与协同创新所产生的效益与开发新的电信产品或服务的目标相匹配。
案例B:员工参与协同创新,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本次协同创新活动受国内某物流公司委托开展,意在通过此举提升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意识,改善客户服务流程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协同活动组织者运用名为“客户之旅”的情景模拟法来研究和改善客户体验。该方法包含三个环节:1)评估;2)体验;3)提高。即,判断客户情绪,评估客户体验;使员工对客户体验感同身受;最后由员工内在情绪驱动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并改善服务态度。
首先,组织者与部门主管从客户立场上分析服务流程中的问题,如:客户与公司互动中存在哪些可能的体验?所有工作流程的步骤顺序是否合理?存在哪些交互的环节?(在公司网站、客服联络中心、宣传手册、或是在投递中心?)。在大型物流企业,这是一项复杂的课题,因为企业有许多相对独立的部门,其员工倾向专注于服务的某个环节或内部流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提升客户体验上具备全局观。在两名部门主管的协同下,我们开发了基于服务流程的评估客户情绪的指标及服务指南。因为情绪会影响行为,运用一定方法了解客户的情绪变化,有助于评估哪些事项进展顺利,以及哪些问题有待改进。
接下来,我们针对公司员工设计了一项“同感体验”活动,该活动包括了物流服务的全部流程,目的是让员工亲身体验客户感受,真正体会到贴心服务的重要性。例如,我们模拟了公司官方网站混乱的后台管理及语义不明确的界面环境,使员工注册及订购投递服务变得困难,——这与客户的遭遇相似;我们使用生硬、缺乏情感的语气与他们交谈业务,模拟他们此前与客户交流的方式。其结果是,员工感受到与客户类似的不愉快体验,对切实改善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有了紧迫感。
最后,我们与物流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人员及员工代表一起进行了协同创新会议,共同设计了更好的客服流程。优化后的客服流程中,面向客户提供了一在线工具,允许其更加容易找到并应用最近的投递点。这方便了客户,从而改变了客户评价并显著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运用协同创新的目标实现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客户更满意。此外,公司管理层对“客户体验之旅”的办法很赞赏,有意整合到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中,作为定期培训员工的手段。
3 基于案例的总结
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明确协同创新应用于服务型项目时的一系列益处:一、对服务型项目本身的益处;二、对服务对象,如客户或用户的益处;三、对公司或组织机构的益处。此外,笔者建议也可将其益处归纳为如下四类:提升创新进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团队效率。
3.1 对服务型项目的益处
公司或组织机构可从协同创新过程中取得多方面的成果,如提升创造力,开发出好的服务项目;更有效的项目管理手段;增强用户或客户的忠诚度等。案例A描述了与儿童共同参与协同创新工作坊,产生了诸多具有原创性的好想法。案例B中,与物流企业员工共同完成协同创新过程,尽管没有产生即时价值——客户服务水平即时提高,但为企业提供了改善现有服务的方法和理念。
3.2 对客户或用户的益处
某服务型项目之所以运用协同创新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是因为现有服务可能并不十分可行。因此客户或用户参与项目时也大多不会即时体验到协同创新带来的益处,然而他们却可能在未来体验到运用了协同创新所开发出的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服务,如案例B。
3.3 对公司或组织机构的益处
组织和参与协同创新,能帮助公司或组织机构提升创造力或开发员工创新潜能。在案例A中,协同创新的好处之一是促进了突破定势思维的创意产生。案例B中有益于组织机构的方面:1)不同部门的员工参与协同创新过程,有利于促进其交流与合作;2)部分管理人员学会了如何组织协同创新活动,这有利于他们未来项目的开展。
4结语
服务型项目运用协同创新,在关注客户和用户、培养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组织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益。为取得这些效益,项目组织者应首先明确项目目标,然后设计合适的协同创新活动去匹配这些目标,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及参与者去展开运作。此外,笔者提倡记录、传播来自协同创新活动中的研究成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人员(如负责预算或决策的人员),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率。
摘要:基于文献回顾及笔者参与的协同创新案例来阐明服务型项目运用协同创新的益处,以及这些益处与实现项目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意在帮助项目参与者对协同创新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其在创新过程、服务质量、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有更加准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益处,服务型项目,案例
参考文献
[1]Sanders.Co-creation and the new landscapes of design[J].CoDesign,2008(4):6
[2]杨育,郭波.客户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概念框架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5):945
[3]Sanders.Co-creation and the new landscapes of design[J].CoDesign,2008(4):5-18
[4]Kujala.User involvement:A review of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J].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1):1-16
[5]Alam.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user involvement in new servic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2(3),250-261
关键词 协同 图书馆联盟 服务创新 需求导向 新常态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1.006
The Practice of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base on the Cooperative Alliance
Nie Fengying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alliance has encountered new topic. Service innovation is a issue which needs every library scholar from each age to confront. This paper teases out the library cooperative alliance service paradigm, and base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uthor’s library, uses the user demand oriented as purpose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s four kinds of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models, including university library+subject, university library+university library, university library+government, university library +enterprise, and carries out a series of servic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Keywords Synergy. Library alliance. Service innovation. Demand oriented. New Normal.
1 问题的提出
协同理论认为,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和各种要素若不能很好地协同或始终处于离散无序状态,就无法形成合力,获得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1]。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就有学者指出“在新的10年,也许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从组织上的自给自足到协同的生存模式,其标志就是图书馆联盟的成长”[2]。2005年,由50多所高校图书馆签署的《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首先提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由本校读者向社会读者延伸;2007年苏州会议上签署的《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为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协同共享信息资源指出具体方向;2012年初,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中强调高校要注重与社会企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同创新,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服务目标。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新常态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新课题”一文中更是指出“新常态”对图书馆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重振自身的重要机遇[3]。因此,在新常态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协同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和更高要求,如何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应对学校和社会各类用户的期望和创新需要,是图书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李东来在2009年就指出,“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整体协同发展的新时期”[4];唐虹认为“协同是图书馆联盟管理的本质”[5];初景利提出,“将图书馆的合作与协同作为一种主要的业务推动模式”[6];颜务林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开展协同服务的实践为例,对协同服务进行研究,包括存在的问题、协同框架和协同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定位等[7];李芳探索性提出多方协同开展资源建设的创新模式[8];吴建中认为“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以网域级理念推进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创新”[3];王惠英建议我国图书馆联盟服务要实现从简单的采购合作到协力应对出版商、从资源获取到资源集成与知识发现、从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9],认为国外图书馆联盟也正在从以文献服务为主导的模式走向以知识服务为主导的模式[10]。上述研究表明,推动图书馆服务整体协同发展,实现从单馆到多馆联盟的思维转变,进而形成新的发展战略在图书馆学界已成共识。而如何结合本馆实际协同创新,真正实现图书馆联盟的服务范式转变才是图书馆人急需思考的问题。
2 图书馆协同联盟服务范式
美国作为图书馆联盟的发源地,其发展也最为迅速。目前,美国图书馆联盟己经发展成为数量众多、协同融合、纵横交错的大型图书馆联盟网络,对于其他国家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与示范性。因此,本文拟以美中图书馆协同联盟为例,利用文献调研、现场走访、电话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表格形式比较分析中美图书馆协同联盟服务内容,梳理出图书馆协同联盟的典型范式。
2.1 美国图书馆协同联盟服务范式
调研中发现,美国已经建立了遍布各州、数量众多、类型齐全、合作方式灵活、规模壮观的图书馆联盟,并发展成为一个从上到下纵横交错的大型网络体系:国际性超级联盟→国家级联盟→跨州性联盟→区域性联盟。在地区下面,还有大量的以县或社区为基础的地方性图书馆联盟。资源协同共享是美国图书馆联盟形成的最初动因,所以从服务内容大致可以归纳汇总为五个阶段:文献资源协同共享(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书目资源协同共享(如联合书目、联合期刊目录等)→电子资源协同共享(如联合采购、联合建库等)→图书馆业务协同共享(如专业咨询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协同共享(如馆员职业发展、培训、继续教育等)[11](详见表1)。
nlc202309031316
2.2 国内图书馆协同联盟服务范式
相对美国,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2年以来才迅速发展,包括以高校图书馆为主的联盟、以中国科学院为基础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发起的多个联盟。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目前成员馆已超过500家[16]。继CALIS后,国内相继涌现出许多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据鄂丽君对我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共获得103个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情况,其中8个是跨省域联盟、51个省域联盟、44个市域联盟[17]。上述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模式实施效果最为明显的是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采购和联合目录等服务内容。影响最为广泛的是CALSI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参与其中(详见表2)。
2.3 基于协同联盟的服务创新模型设计
从表1、表2中可看出,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便是以“高校馆+高校馆”“公共馆+公共馆”或“高校馆+公共馆”的范式进行行业内的合作与协同发展,而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联合编目、文献传递、公共数据查询、联合采购、数据库建设、参考咨询、技术服务、学术交流和培训、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常态服务。显然,在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的当今时代,图书馆联盟面临新的考验,常态服务已不足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吴建中指出,“进入新常态经济后,政府投入自然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区域图书馆合作项目往往会成为被削减的主要对象”[3]。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图书馆联盟遭遇关闭或合并的数量达到21%[21]。国内虽还未有图书馆联盟关闭或合并的新闻,但在“新常态”经济的影响下,图书馆联盟服务协同创新成为必然。
从现有实践来看,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展了资源协同[22]、技术协同[23]、服务协同[24]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行业内的共建共享和经费节约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常态性的合作与协同,重在自我建设,依旧没有打破行业和条块限制,缺乏与外界的互动交流、推介与协作,社会服务绩效并不显著[25]。在新常态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思维和不断改革。改革没有既定范式,没有各种束缚,唯有以用户导向为创新目的,大胆探索用户的需求和引领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才是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源。而创新真正产生的动力是来自联盟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此,笔者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高校馆+学科、高校馆+高校馆、高校馆+政府、高校馆+企业等四种协同关系模型(见图1所示)。
3 基于协同联盟的服务创新实践——以我馆为例
依据上述设计,我馆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保障、以资源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划出多个同心圆(见图1所示),并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探索。
3.1 高校馆+学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新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2011计划”的大环境下,牵头成立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无疑,大气科学学科服务是我馆服务创新的重点。但鉴于我馆的实际人力资源,以及学科服务在我馆还属新兴服务,需要一个不断尝试、探索,并与用户需求逐渐磨合和对接的过程。因此,我馆尝试以大气科学学科为切入点,开展“高校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详见表3),期待大气科学学科服务发挥最佳实践的示范作用,最终产生以点带面全校推广学科服务的成效。
3.2 高校馆+高校馆
我馆在行业内的协同联盟还仅局限于“高校馆+高校馆”模式,分别加入了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由我馆牵头联合江北区17家高校正在建设“南京江北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并与东南大学图书馆、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签订科技查新合作协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实践(详见表4)。
3.3 高校馆+政府
学术界一直对高校图书馆应不应该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存在较大争议[27]。甚至有人认为,高校馆的任务是为科研和在校师生服务,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是不务正业[28]。但伴随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到来,高校馆依托本地政府政策导向、支持和推动,以基于地方区域整体发展的大思维,以更加多元、协同、平等的合作形式,将政产学研等的成果、需求等加以整合[29],构建新的协同发展服务联盟模式,已然是一种必然选择。由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身处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创建于1988年9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也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区,对于我馆的服务创新毫无疑问拥有了天时地利。通过前期调研,开发区管理者明确表示,地方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管理职能、科技决策及公共服务等方面迫切需要提供信息支撑与咨询服务。因此,我馆尝试以开发区为突破口,开拓服务创新,形成“高校馆+政府”的服务模式,进行服务实践探索(详见表5)。
3.4 高校馆+企业
“新常态”特征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中[30]。据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江苏的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排名第一[31]。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内部统计数据来看,江苏省高校科技查新社会化服务水平连续五年稳居国内第一。2014年11月,我校被设立为第七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这些都为我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自2011年起,我馆分别与南京市、兴化市及无锡市等区域企业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与签约企业协同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全过程提供打包式服务(详见表6)。
nlc202309031316
4 结语
从上述服务实践可看出,服务创新既是基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围绕用户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更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回应和适应。但大多服务创新都是“独奏”型的,协同联盟主体之间的“合唱”几乎没有。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协同联盟其他主体的积极性,树立协同思维,在活用社会各方资源的同时,深化联盟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与利益协同者共建共享,以实现图书馆联盟1+1>2的协同效应,才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未来要思考的重点。
参考文献:
[ 1 ]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徐锡申,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 2 ] ALLEN B M,HIRSHON A.Hanging together to avoid hanging separately: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and consortia[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998,17(1):36-44.
[ 3 ] 吴建中.新常态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新课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5(1):5-8,17.
[ 4 ] 李东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整体协同发展新时期[N].光明日报,2009-12-07(6).
[ 5 ] 唐虹.图书馆联盟协同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6):79-83.
[ 6 ] 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四):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及结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4):3-8.
[ 7 ] 颜务林.数字图书馆协同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0(4):33-36.
[ 8 ] 李芳,杨眉.大学图书馆资源协同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3(1):100-104,147.
[ 9 ] 王惠英.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3(16):140-145,106.
[10] GORMAN G E,CULLEN R.The knowledge model applied to library networks in Asia[J].Library Consor-
tium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7(2):135-145.
[11] 周明华,谢春枝.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76-81.
[12] 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EB/OL]. [2015-05-01].http://icolc.net/.
[13] 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EB/OL].[2015-05-01].http://www.nlm.nih.gov.
[14] Greater Western Library Alliance[EB/OL].[2015-05-01].http://www.gwla.org/.
[15] OhioLINK[EB/OL].[2015-05-01].https://www.ohiolink.edu/.
[16] 马先皇.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以CALIS和OhioLink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07(1):86-91.
[17] 鄂丽君,许子媛.我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2(1):62-65.
[18]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EB/OL].[2015-05-01].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new/.
[19]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EB/OL].[2015-05-01].http://www.nstl.gov.cn/.
[20]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EB/OL].[2015-05-01].http://www.nlc.gov.cn/newstgc/.
[21] HORTON V. Whither Library Consortia?[J].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2013(3):150-153.
[22] 李芳,杨眉.大学图书馆资源协同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3(1):100-104,147.
[23] 周玉陶.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12(10):146-148.
[24] 何绍华,林翔.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信息服务协同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07):54-57,80.
[25] 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的实践与创新模式探析:以徐州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地文化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2):84-89.
[26] 聂峰英.基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联盟实践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5):65-68.
[27] 刘洪.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9):56-59.
[28] 艾新革.大学图书馆服务地方60年述略及思考.图书馆建设,2010(1):61.
[29] 王万起.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2(1):58-61.
[30] 钟昌标,刘伟.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J].阅江学刊,2015(1):5-9.
[31] 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出炉[EB/OL].[2015-05-01].http://microreading.chinadaily.com.cn/hqsj/hqlw/
2014-12-26/content_12945611.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在哈工大
“培养出1名院士和国际水协会士、1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科技奖第一获奖人;培养出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省杰青;年均培养博士生35名,培养出‘全国百名优博’提名奖获得者4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7项;出版专著6部,编著10余部;年均发表SCI论文50余篇,年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共获授权52项„„”2009年到2011年,“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我校其余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一样,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我国科研队伍整体老化、人才外流等现象得到缓解,高层次创新人才断层逐步弥合。但是,一个人优秀,不等于一个团队都好。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所说,“如何通过建设一支支优秀的科研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成为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订人才培养方略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0年作出了设立创新群体基金这一富有前瞻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部署。我校以任南琪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研究团队、以韩杰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研究团队、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研究团队、以段广仁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和以谈和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研究团队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更加侧重人才 建设优秀团队
胡锦涛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校历来就有团队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我校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协作,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哈工大“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施创新群体基金,实现从资助科学家个体发展模式到资助个体与团队建设并举模式的战略转变,对我校来说如虎添翼。借助这个契机,我校这5个创新研究群体,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培育创新团队、协同创新、造就科学帅才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师+团队”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创新研究群体就是在老一代专家带领下培养出来的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该群体一直致力于团队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团队的一员,出国留学多年的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叶枫和欧阳家虎教授先后回来工作,成为新的骨干,使得从事高温结构陶瓷及多功能防热陶瓷材料方向的研究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下,该创新研究群体已成长为一个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大队伍”,其中包括多名核心学术骨干,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冯吉才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贾德昌教授等等。经过多年努力,群体在陶瓷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抗热震、耐烧蚀性能及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更加侧重基础 推动协同创新
“针对未来复合材料热力耦合问题,我们将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为背景,开展热力耦合条件下材料性能与物理非线性行为的力学模型与模拟方法、多场耦合理论、多尺度演变规律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为热结构复合材料在高速飞行器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2009年1月14日,“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场考察。群体主要成员孟松鹤教授代表团队学术带头人韩杰才教授作汇报时如是说。
该群体成员学科领域涵盖了数理科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机械与飞行器设计等多学科。几年来,他们依靠研究群体的载体和目标,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用力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复合材料、新材料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以为祖国的航天
和国防事业服务”为发展方针,以“材料-结构一体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实现了理工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充分发挥了成员的协同创新效应。他们将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与损伤力学理论、梯度材料热力耦合断裂力学、防热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评价及复合材料在航天飞行器结构轻量化、高可靠应用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造性成果,为推进我国复合材料学术研究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这个群体以‘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核心,面向航天重大发展需求,在共同感兴趣的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器控制领域开展协同研究,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创新力强且相对稳定的年轻学术团队及其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研方向。”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段广仁为学术带头人的“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有10名骨干组成,分别为段广仁、王子才、姚郁、曹喜滨、高会军、周荻、沈毅、杨明、荆武兴、宋申民,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
近年来,该群体更加侧重基础研究,他们紧密结合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鲁棒制导与控制以及面向复杂任务操作的卫星的姿态与轨道鲁棒控制,旨在解决两类航天飞行器控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更加侧重前沿 增强创新能力
针对我国“资源型、污染性缺水”的现状,“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任南琪院士指出,废水作为水资源、污染物作为可利用资源及能源已成为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为此,群体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切入点,依托我校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污染物生物转化与系统生物学、污染物的物化转化过程与机制、城市水系统中污染物转化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群体围绕水中高风险有毒有害污染物去除与控制、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以及一些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目前一些创新型成果已使我国部分地区群众喝上了清澈、纯净的水。
“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创新研究群体以秦裕琨院士、王仲奇院士为学术顾问。该群体不仅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鲜明的工程特色、和谐的群体氛围,更是主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不断提升群体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他们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依托,面向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围绕热辐射超光谱特性与泛尺度传输、高温弥散介质内热辐射传输与气固两相流、多效应耦合下流动控制与诊断等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领域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创新力强且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及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研方向,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场耦合下气固两相流动、燃烧和辐射传热问题,旨在解决红外辐射传输及流动控制中的科学问题,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的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人才是农副产品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下称中心)的关键创新力量和创新要素,为激发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营造协同创新氛围,促进中心协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坚持“引进高水平、聘用高起点、配套高标准”的原则,旨在保障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壁垒,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质量,完善配套设施,构建行业亟需、学科期盼、企业渴望的优秀人才体系。
第二章 人员组成第三条 人员类型。
(一)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省千人计划专家、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
(二)实验人员:实验员、技术员;
(三)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平台设施管理人员;
第四条引进渠道。畅通人才引进渠道,通过特聘、选聘、事业单位招考、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招录等渠道,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一)特聘渠道:在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行业的化学转化技术方向、生物转化技术方向、过程工程技术方向、循环利用技术方向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主要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省千人计划专家;
(二)选聘渠道:在农业废弃物与加工剩余物、林业废弃物加工
剩余物、牧渔业废弃物与加工剩余物、农村固体废弃物研究领域有专业特长的研究人员,主要面向海外留学人员及其他科研院所、学校等机构的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
(三)事业单位招考:依据公平、公开、竞争的原则,根据浙江科技学院的招聘程序,从社会上统一选拔人员,主要面向负责统筹、协调的管理人员;
(四)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招录:以重实用、重能力、重贡献为目标,由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委员会组织选拔基层的实验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三章 聘用管理
第五条聘用原则。中心按照科学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根据中心的目标、要求,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并由中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其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后进行聘用。
第六条聘用主体。
(一)特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省千人计划专家的聘用主体为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科技学院;
(二)选聘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其他科研院所、学校等机构的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及事业单位招考、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招录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员、技术员的聘用主体为浙江科技学院;
第七条聘用编制类型。
(一)特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省千人计划专家若同意调转人事关系科可进入浙江科技学院人事编制体
系;
(二)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及事业单位招考、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招录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员、技术员为人事代理。
第八条聘用形式。
(一)特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省千人计划专家可自主选择专职、兼职形式;
(二)资深研究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及事业单位招考、协同创新中心自主招录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员、技术员为专职聘用。
第九条人事关系及合同签订。
(一)凡进入中心时依然保留与原工作单位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采用下列聘用方式:
专职聘用。由中心与受聘者及其人事(劳动)关系所属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借用协议。
兼职聘用。中心为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与受聘者及其人事(劳动)关系所属单位签订兼职协议,受聘者在完成其所属单位的工作之外,兼职完成与中心签订的兼职协议中的工作目标。
(二)在进入中心前无工作单位或与原工作单位已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采用下列聘用方式:
专职聘用。由中心与受聘者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第四章 薪酬管理
第十条 中心与引进人员执行协议合同工资制,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由中心财务?(学校?)统一支付。中心根据对人员的考核评价结果,对人员的薪酬具有调控自主权,确定薪酬的调整比例和奖惩金额。
第十一条 薪酬类型。
(一)凡进入中心时依然保留与原工作单位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采用下列薪酬类型:
专职人员:薪酬由中心与受聘者所属单位定期转账结算。兼职人员:中心以酬金方式,转账至受聘者所属单位。
(二)在进入中心工作前无工作单位或与原工作已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其薪酬采取年薪制,由中心财务?(学校?)统一支付。
第十二条 薪酬标准。依据中心岗位设置、人员类型和受聘职位确定薪金额度,并经中心理事会讨论决定。
第十三条 薪酬晋升机制。根据人员考核的等级和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下一的薪资水平。
第五章 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四条 中心依据人员层次的比例设置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主要分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
第十五条 中心人员一个聘期结束后,可根据科研成果情况由理事会讨论决定下一聘期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六章 配套建设
第十六条 中心依据受聘人员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技术成果等方面为其提供科研科研场地、启动资金、住房?补贴?等保障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理事会通过之日起执行。
摘要:校企合作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资源配制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表现,运用焦虑理论构建资源配制模型图,能够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运行机制,剖析资源配制运行机理。
关键词:焦虑理论;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机制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现象,很多校企合作都徘徊在低水平重复阶段,校企协同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制度机制缺失不无关系。资源配制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校企双方在资源配制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本文尝试分析各资源配制主体的焦虑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探寻校企资源配制的运行机制,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一、焦虑问题再认识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几乎无处不在。“焦虑作为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旧的危险威胁事件的回忆;作为新危险降临的信号,可为自我保存效劳。其功能是指示危险情景来临的一种信号。产生焦虑不由于压抑,而压抑的产生反由于焦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焦虑信号说理论,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性阶段,第一是原始焦虑(primaryanxiety)阶段;第二是后续焦虑(subsequentanxiety)阶段,后续焦虑是由自我主动发出的动员其内部防御机制来抵御本能的信号[1]。在校企资源配制中,资源配制主体(政府、企业、职业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续焦虑问题,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资源配制机制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动员内部防御机制进行抵御,成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瓶颈。
二、焦虑理论视角下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分析
“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再配置、利益再分配的过程。”[2]校企合作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因在功能、属性、利益诉求上各不相同,参与资源配制合作的话语权、积极性也大相径庭,呈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问题。
(一)焦虑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购买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表现在通过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事实上,二十年来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政府机构的大力举办和统筹,国家不断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方针、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就是最好的印证。1996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08年浙江省出台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随后,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的促进法规,逐步完善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和引领作用。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政府在发挥职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其中,无法同时满足职业院校和企业的需求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当前,在创新体系构建、政企职能分离、管理体制完善、技术市场培育等诸多方面都不是十分完善,致使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监管、产权保护、利益分成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空间。资源配制问题涉及到学校、企业等诸多利益主体的权益,其合理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法律保障、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供的保障平台,可以说,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过程中,政府任何形式的职能缺位,都会影响到职业院校服务能力的发挥和企业合作意愿的实现,阻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焦虑视角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作为经济组织,企业的天性在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天性决定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焦虑表现。其中,首要的焦虑表现即为逐利本性和社会责任的冲突,逐利是企业的生存天性,只有在有利可图,至少是投入产出能成正比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参与合作的动力。资源配制本意在于寻求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然而,在资源配制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或是职业院校提供的人才、智力服务,甚至是低廉的人力成本等。这一点在走访调查企业中得到印证,被调查企业无一例外地承认学校有人才优势,理论创新能力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短、平、快”式的技术革新能力抢占市场,而学校在嗅觉灵敏性和创新灵活性方面都相对滞后,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顾虑。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在创造财富、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适时、适当地承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强化做大做强的战略意识,短视经营必导致无序竞争,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校企合作长期徘徊于低水平重复,与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不无关系。对于空岗缺员的顾虑是企业在资源配制过程中的另一种焦虑。通常而言,企业的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人力、科技、信息等资源过于频繁地流动、更换,势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调查中,有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一名熟练技工人才需要3—5年的培养期,而学生实习期通常为三个月至一年,时限性太强,缺乏弹性,对于企业来说,实习结束就意味着企业空岗缺员,更有甚者,自己辛勤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可能会成为日后的竞争对手,这种“楚才晋用”的情况显然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再者,企业用工的刚性需求与实习生规模量的匹配误差也会给企业造成压力,大规模的实习生能为企业节约部分招聘成本,但实习生通常是“新人”,解决“新人”岗位适应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实习期间实习生真正有效为企业服务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平衡实习短期效益与长远亏空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焦虑视角下的职业院校行为分析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事实表明,仅靠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难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许多职业院校都希望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础,提高其实践教学质量,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既改善自身办学条件,又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校企合作之路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虽然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但在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一是实习成效监管问题。选择校企合作,学校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希望学生在企业中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诸如更多的轮岗实习机会,以便掌握不同的岗位要求和实践技能,决不是像现阶段的实习一样,仅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为实习而实习,这一方面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很多校企合作都是学校和企业的简单约定,缺乏强制性,双方违约成本较低,致使很多校企合作徘徊于低水平重复阶段,流于形式,合作失败案例较多,造成学校、企业等不必要的损失,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二是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绝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能力欠缺。校企资源共享是解决职业院校师资问题的捷径,因此,职业院校希望通过人才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有机会通过交流到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向“双师型”教师迈进。然而,现实情况却让职业院校事与愿违,学校必须要权衡教师的思想和利益问题,教师有评聘职称的压力和动力,而到企业交流学习尚不是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同时还需要教师放低姿态实现由教师到“工人”身份的转变,这不仅会打破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且还会使教师形成思想问题,如何解决教师的思想芥蒂、权衡教师个人利益等问题都是职业院校在校企资源配制中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三、基于焦虑理论的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分析
(一)资源配制体系分析
1.主体系统校企资源配制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在资源配制实践中,政府政策保障作为社会因素无所谓利益倾向问题;学生(家长)只是校企合作具体活动的实践者,在校企资源配制博弈过程中,难以真正左右资源配制决策及进展问题;而职业院校和企业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对于资源配制模式有各自的行为选择,共同构成校企资源配制的主体系统。2.动力系统在资源配制过程中,合作动力源于收益,只有合作能够使收效各方产生合作动力。这种合作收益即是合作剩余,对于校企合作剩余的追求是双方合作的动力。合作剩余源于马克思所说的因分工产生的“协作生产力”,即合作剩余源于企业协作生产导致的生产率提高[4]。合作剩余是指合作者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R1),即扣除合作成本后的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R2),即扣除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之间的差额(R3),即R3=R1-R2[5]。由于合作程度不同,合作剩余的产生形式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追求的合作剩余在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追求的合作剩余可理解为生产成本降低、生活效率提高。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模式,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就长远发展而言,校企资源共享是能够惠及双方的必然选择。3.保障系统职业教育法规是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完整的法规体系,可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具体、明确、可行,可以对校企合作中所需人力、经费、设备及运行得到根本保证[6]。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二十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校企合作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使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难以解决,要改变现状,切实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制机制构建
现阶段,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资源配制主体焦虑问题仍客观存在,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各利益相关者必须克服自身焦虑问题,共同寻求合作剩余的产生路径,促进校企资源的优化配制。在综合分析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参与资源配制焦虑表现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见图1),模型能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机理。模型说明:SP(safeguardsplatform)政府政策保障平台;PB(policyboundary)政策辐射边界;UB(universitybe-havior)职业院校行为规范;EB(enterprisebehavior)企业行为规范;CP(criticalpoint)临界点;SR(stableregion)稳定区域;CR(chaosregion)混乱区域。从模型图看,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可概括为校企双方围绕政府政策的保障平台而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为寻求合作剩余,资源配制主体存在实现良性合作态势的可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保障机制(SP)会逐步完善,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校企双方在政策辐射边界(PB1、PB2)内合作,则合作剩余(R3)均为正,校企双方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自身焦虑问题,形成“双赢”态势,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稳定区域(SR);反之,如果校企双方一旦突破政策辐射边界临界点(CP1或CP2),任何一方的“违约”行为,都会导致校企资源配制工作走向混乱,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突破政策保障机制(SP)约束,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混乱区域(CR),致使合作陷入困境,甚至合作失败。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21—324.
[2]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2):14.
[3]陈胜.校企合作利益主体的责权与角色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0(30):18.
[4]曾祥炎,向国成.合作剩余与企业本质———基于“个体—组织”对立统一方法论[J].当代财经,2014,(1):78—86.
[5]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60—67.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技术创新难度的加大,技术老化周期日益缩短和创新风险的增加,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科研力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困难。而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已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因为模仿创新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同时也会让企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因此,我国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对企业科研项目进行有效整合,联系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协同创新。
1 协同创新的涵义
经济学家熊彼特是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的人,他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其后,西方学者对“创新”理论进行分解研究,重构经济理论,使创新研究内容趋于丰富和完善,并将其分解拓展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两个独立分支: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下,于1973年首先提出了“协同”概念,用以反映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
协同创新是创新的主要形式,也称合作创新,是实现创新系统从无序态向有序态的转移。这种转移有适应性和时效性的要求:适应性需要自组织过程;而时效性讲究管理介入。因此协同创新过程是一个以自组织过程为基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的混合过程。
2 企业科研项目实行协同创新的原因分析
首先,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企业采取的技术创新模式大多是模仿创新,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但是最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引进的,是花巨资也买不到的。因为任何一方都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相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削弱另一方的技术实力,以使它们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对市场的垄断。
其次,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高技术知识产权多数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而跨国公司在对我国进行投资时,并没有将先进技术或关键技术投入我国,他们往往把研发的主要机构设在本国,将核心零部件和产品的核心生产过程与关键环节放在本国生产,而将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和最终的成品组装放在我国。造成了我国企业无法真正掌握高技术,不利于企业科研项目的创新能力。
再次,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上形成,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知识配置很大程度上受政府作用影响,科技力量与企业脱轨,往往是政府把企业的科技需求反馈给科研机构,使得企业缺乏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不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来应对经济的急剧变革。同时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在很多情况下,要依赖外部科研力量。另外,企业间缺少技术联盟,缺乏与公共研究机构的密切联系和交流,都阻碍了企业科研项目创新能力。
3 企业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
政府要创造一个使科研创新和竞争活动得以繁荣的环境。首先,要加大对科研项目基金的投入,改善科研基础设施配置,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其次,应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科研项目的创新能力。再次,政府应通过政策、项目等手段,降低妨碍有效的合作研究活动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引导企业之间进行密切合作。最后,政府要对企业科研项目给予必要的保护,尤其是在国际上领先的科研项目,政府应予以扶持,并大力推广。
3.2 技术环境
企业要创造有利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将合适的技术部署到科研项目中,这些技术既包括企业内部自身拥有的技术,也包括那些从外部获得的技术。首先,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息中心,包括建立计算机早期预警系统,这些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科研项目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及早制定应对措施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方案。其次,企业还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与本企业科研项目人员交流的平台和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来产生满足需要或解决问题的创新,使科研项目人员能随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企业科研项目的创新能力。
4 企业科研项目协同创新的模式探讨
4.1 技术外包
技术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并利用其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管理模式。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如果把资源分散到各个环节上,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迅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企业科研项目的发展,目前的技术创新模式很难承担起关键性高新技术研发与制造这一重大任务,唯一的选择和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变革。企业科研项目采用技术外包模式,不仅能保证充足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实现跨越型发展,还能在少数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自己的科研技术开发能力和科研产业发展能力。
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实行技术外包的目的,因为核心能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地位。企业科研项目只须把精力放到自己的核心研究和设计能力上,把那些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普通生产外包出去。
技术外包模式虽然能缩短产品研发期,提高企业科研项目创新能力,但企业如果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核心科研能力,很容易丧失发展关键技能的机会,造成控制权分散、内部人员的抵触情绪等。
4.2 建立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组织的战略重心在于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核心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实体组织,是依靠核心竞争力,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与外部组织建立互惠互补的动态合作联盟,以这种形式快速获取各种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虚拟组织的特征就是:通过合作形成单个企业谁也不具备的科研项目创新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协调运作,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项目。
虚拟组织强调知识对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复杂的商业信息网络进行科研开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将组织内、外部资源连接成为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它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将参与研发的企业组织和科研院所联系起来,打破地域的限制,加强这些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系统软硬件、试验检测设备、加工设备、人才等资源的互利共享。这种虚拟组织和市场需求保持直接的同步,基于市场需求来进行有效的项目操作。不论是拥有正式科研项目的大企业还是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小企业,虚拟组织无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因为组织成员能快速的从其它产品的研制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缩短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周期,节约了时间成本。
虚拟组织应以诚信原则为基础。如果在虚拟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心怀鬼胎、相互争夺市场、窃取盟友的技术和资源,则组织之间不仅不会出现“双赢”、“多赢”的局面,相反还会是两败俱伤。因此,合作之中相互信任、建立诚信之盟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
但是,由于虚拟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分散性,很容易造成科研项目成员间的接触单调、枯燥,而远程通讯主要依靠互联网络和电话等来交流、运作,导致成员之间出现沟通困难,甚至出现信任危机。这都不利于科研项目成员间的协同创新。
4.3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众多的中小企业缺少科研人员,难以独自开发新技术。在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即便是巨无霸似的大企业也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之间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企业科研项目之间以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合作平台,以合作研究项目为依托,以联合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为目标,形成研究、培养、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以共同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支持研究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产业群等形式,从互补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中获得协同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企业间的合作研究可促进企业科研项目竞争力和科研技能的提高,对企业科研项目的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如通用电气公司与法国FMECMA公司建立的联盟,开发出低污染的高性能航行器引擎,合作双方共同负担8亿美元开发成本,降低了风险,实现了利益共享。
4.4 加强与公共科研机构的合作
公共研究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它们有着企业难以企及的信息优势。如对自己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及时的追踪研究,对专业内的先进技术了如指掌,而且多年来这些单位与国际同行的交流非常频繁等,这些优势能为企业科研项目带来信息,提供协同创新的平台。同时公共科研机构是创新知识的源泉和人才的主要输出者,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者;而企业是科技的主要输入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这都为企业科研项目与公共机构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在公共研究机构附近形成创新产业区,使企业和研究机构聚集在这里形成技术网络。一方面可使企业科研项目直接接触到生产领域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使科研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公共研究机构可借此机会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加快科研进程。
5 结束语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来提高科研项目水平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优势,企业除了技术外包模式外,还需要与相关企业、公共研究机构进行一系列的联合创新,并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拓展这种协作。因此,加强企业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摘要:从协同创新的理论出发,认为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即通过技术外包、虚拟组织、与相关企业合作和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以突破内部资源约束,减少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时间成本,提高企业科研能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协同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①张九元、张羡:《虚拟经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②李建军:《产学合作创新》[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③柳御林、陈光、高旭东:《中国创新管理前沿(第一辑)》[M];北京理工大学,2004。
苟仲文对中关村与石家庄协同创新区域合作取得的既有成绩表示肯定。他说,中关村和石家庄实施协同创新区域合作,建设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是京石两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共同推动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希望石家庄按照一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标准搞好规划建设,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尽快实现“筑巢引凤”,探讨体制机制上如何实现同城待遇,加快走出一条适合两地实际的协同创新区域合作发展路子。北京市相关部门也将全力支持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建设,为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努力。
在随后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石家庄中关村协同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投燃机热电项目等六个项目签约,苟仲文、孙瑞彬共同为“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揭牌。
【协同创新服务项目】推荐阅读:
协同办公情况汇报06-22
马钢集团协同办公平台06-01
致远协同oa系统10-01
横向一体化协同物流10-29
深化“四责协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07-11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英语口语协同教学07-03
服务创新论文06-21
创新服务措施09-15
服务与创新09-16
社区服务创新项目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