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指标体系VS指标(精选12篇)
但是这是不是存在一个共性,好像只有在解决某个主题的时候,而这个主题只有通过模型的时候业务方才会想到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人员的作用才体现出来。当然,很多公司数据分析人员还承担着从数据库存提取数据的,进行简单统计、计算的过程这是不是就是数据分析人员的全部价值。
常听到这样后句话,通过数据分析来辅助商业决策(对于商业决策不同的人也不同理解,小到日常运营、大到战略制定其实我的理解都说商业决策。)。辅助商业决策如何现呢?光看几个指标就可以了吗?指标之间有关系如何?针对某个具体决策应该看哪些指标?如何解读这些指标体现出来的值?
例如:对业务人员来说,往往会关注某个指标(一般是他的KPI)。比如,最近我的运营成果如何?我的市场营销活动如何?一般会问,带来多少新会员?增加了多少交易量。许多时候,运营人员只会要这些一些简单的数据。请注意,这些数据是事实已经发生情况下得到的。
看完某个指标,有人的就得出结论,运营效果不好,因为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值。有的也许会进一步问,为什么失败?下一次可以改进在哪些地方?
但是为什么在进行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不进行监测呢?(事中进行。)便于及时作出反应,便于你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或者其它方面的决策,从而不断持续优化这次活动效果。
当然最好的是,(事前)这很多时候会体现在市场调研,当然内部数据一样可以提供给你很多信息,便于你事前进行更好的决策,降低决策风险。(学过信息学,你知道,未来都是有风险的,而你能做出最好的决策,就是站在决策点上你拥有完全可以用的信息。
如何去持续的优化你的策略性的东西,回答这些问题的根本是在于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第一:指标的针对性;
第二:指标的准确性;
第三:指标的完整性;
第四:指标的时效性;
第五:指标的层次性;
指标你能想到的也许是仪表盘,什么是仪表盘,就像你驾驶汽车的油表一样,他能及时告诉你,是不是需要加油。但是油表不能告诉你,你的油是怎么消耗,消耗在哪?你的这种类型的油这次跑了几公里?你上次另外一个类型的油你跑了几公里?你走过怎么样的路?如果你走什么类型的路,你应该加什么类型的油最好,结果是最省的?
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你完全可能得到答案,记得医生看病的例子吗?
病人:医生我感冒了。
医生:看一下病人的一些特征。然后叫其去做各种化验。
如何去构建一个相对来比较符合上述标准的体系的呢?yes we can! But how we can?Now ,it’s the answer!
1、明确你的指标体系为谁构建?以后谁会去看这些指标?他们分别看指标体系的哪些部门(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后面。)
2、他们关注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想当然,去和你之前的对象沟通。建议你沟通二次以上,第一次: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许他们也不很清楚。在完成后,你要把他们的需求转化为对应数据指标,可以反应他们的需求,并给出相应指标的大概定义,也许这时候你不一定要放入时间维。第二次:把你的结果反馈给他们,让你指标服务的对象来检验、确证是否是他们现在想要的。如果当场不能决策,再修改吧。这一定是一个迭代过程,你要做到最优,就迭代吧?运筹学的解决方法之一。
3、明确每个指标的具体定义,统计口径,要反应的问题。请记住永远围绕业务目标来进行了。
4、发布指标了,你可以自己写SQL,有些指标你可以要通过模型跑出来,但是大多数是指标是不需要。应该和数据仓库去讨论,相应指标的开发了。
5、指标上线了。有指标了,很多人都可以当医生。
财务分析既是内部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 也是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等部门根据各自需要对企业有关情况进行的分析。财务分析不仅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全面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 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真实、准确的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者及外部投资者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 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研究和评价, 以揭示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更好地帮助企业规划未来, 优化投资决策。
一、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及局限性
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盈利能力方面包括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3个指标;偿债能力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和已获利息保障倍数3个指标;营运能力方面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3个指标;发展能力方面包括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3个指标, 总共12个财务指标。在这常用的12个指标中, 与净利润直接相关的指标有5个, 分别为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保障倍数、净利润增长率, 与净利润间接相关的指标有净资产增长率, 二者合计占指标总数量的一半。这也就是说, 在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中, 净利润的大小和变化, 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很大。但是, 净利润是在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 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经营成果。尤其在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 企业在具体会计政策, 如:八大资产减值准备、收入成本确认原则、金融资产分类等的选用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也就有了更多的操纵利润的手段, 而一旦净利润受到操纵或得到粉饰, 在传统财务指标体系下得到的分析结果就会给使用者提供错误的信息, 从而对使用者形成误导。
二、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革除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 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是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 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通过现金流量表, 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 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 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为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首先, 选择几个重要的现金流量指标加入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中, 与原有的指标一起构成新的财务指标体系, 使新的财务指标体系更全面、更合理。
有关现金流量的指标很多, 本文选择了现金回笼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现金购销比、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率这5个重要的指标加入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 就构成了新的财务指标体系。选择这5个指标的理由及指标的释义如下:
现金回笼比率:现金回笼比率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当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所涉及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可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 销售收入可直接从利润表中获取, 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回笼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100%
现金回笼比率反映企业当期销售的收现能力, 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质量。
在盈利能力中增加该指标可以弥补传统指标体系只能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而不能反映盈利质量的缺陷。理论上讲, 如不存在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 该指标应小于等于1, 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少见, 企业的现金回笼比率与其销售政策密切相关, 如果企业给客户一定的赊销账期或提前收取货款都会使得该指标大于1, 而为了加快流通速度的票据背书转让又会使得该指标远远小于1。所以分析该指标时应考虑行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销售政策、结算方式等因素来综合分析, 不能仅根据其数值的大小来判断其优劣。
现金到期负债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当期期末流动负债的比值。该指标所涉及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可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 流动负债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到期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现金到期负债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即企业不依靠外力的自身的独立的短期偿债能力, 到期负债一般应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在偿债能力分析中增加该指标可以提高传统指标体系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的准确性, 因为传统的指标体系只能反映出速动资产的偿债能力, 但企业真正的、即时的偿债来源只能是现金, 而速动资产里可能包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一般认为, 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现金负债总额比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当期期末负债总额的比值。该指标所涉及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可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 负债总额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100%
现金负债总额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即企业不依靠外力的自身的独立的长期偿债能力。在偿债能力分析中增加该指标可以提高传统指标体系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的准确性, 因为传统的指标体系只能反映出资产的负债程度和短期偿债能力, 但不能反映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但企业的债务往往既有短期债务, 又有长期债务, 长期债务虽然在未来到期, 对企业不会形成迫切的压力, 但企业在任一时点所需面对的不仅仅是到期的债务, 长期债务给当期带来的资金成本的压力, 对可预计的未来各年的还本付息的现金需求的压力。一般认为, 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 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弱。
现金购销比:现金购销比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的现金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比值。该指标所涉及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的现金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皆可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购销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0%
现金购销比是考察企业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具有信用风险早期预警的功能, 该指标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购销活动是否平衡。在营运能力分析中增加该指标可以弥补传统指标体系只能反映企业的营运周转能力而不能反映其购销的周转是否能达到平衡的缺陷。一般认为, 该指标小于1, 说明企业运营正常, 购销两旺, 且销售收回的现金能够满足购销支付现金的需要;该指标大于1, 说明企业运营不正常, 可能出现销售规模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等情况, 销售收回的现金不能够满足购销支付现金的需要, 从而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额与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的比率。该指标所涉及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额是指企业本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与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的差额, 可以通过本期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和上年同期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计算得出, 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可直接从上年同期现金流量表中获取。其计算公式如下: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一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100%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反映与上年相比,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情况, 是分析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在发展能力评价中增加该指标可以弥补传统指标体系只能反映企业的规模、销售及盈利能力的发展潜力, 而不能反映其未来的发展是否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缺陷。一般认为, 该指标大于O, 表明企业本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有所增长, 指标值越高, 表明增长速度越快, 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该指标小于O, 表明企业本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有所下降, 指标值越低, 表明下降速度越快, 企业市场前景越差。该指标不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分析该指标时, 应参考企业以前年度水平和行业水平来综合评价。
摘 要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它弥补了传统指标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却没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缺陷。但是,从该财务分析体系的各主要指标间关系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看,它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杜邦分析体系 指标分解 权益净利率
一、杜邦分析体系介绍
杜邦财务分析法是指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指标主要包括净利润以及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等。
杜邦系统主要反映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关系。(1)权益净利率与资产净利率系数之间的关系: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2)总资产净利率与销售净利率及总资产周转率之间的关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特点及优势
如果进一步进行分析与概括,我们可以从中得知:
(一)权益净利率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同时也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权益净利率反映所有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營等活动的效率。分解之后,可以把权益净利率这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的原因具体化,定量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总资产净利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指标,综合性也较强,它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净利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者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销售净利率高低的分析,需要从销售额和销售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指标分解还可以将销售利润率变动的原因定量地揭示出来,当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一系列内部报表和资料进行更详尽的分析。利用杜邦分析图可以研究企业的成本费用结构是否合理,从而加强成本控制。
(四)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除了对资产的各构成部分从占用量上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有关资产组成部分使用效率的分析,判明影响资产周转的问题出在哪里。
(五)权益乘数反映股东权益同企业总资产的关系,在总资产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企业适当开展负债经营,相对减少股东权益所占份额,就可以使此财务比率提高。
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弊端
由于核心指标受到会计利润短期性的影响,杜邦分析体系在目标短期最大化中忽略公司股利政策可能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它没有涉及企业发展能力,没有摆脱追求短期利润的局限。首先,会计利润容易受到经营者操纵,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水平和盈余质量。在进行经营绩效评价时,净利润由于受到利息费用的影响,不能准确衡量企业经营决策效果。同时,净利润中还包括了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净收益,而这两部分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无关。其次,传统杜邦体系使用的指标都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忽视了对现金流的分析。企业会计确认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收入不一定是现金收入,账表上的费用支出不一定代表现金的流出,计算出的利润也不是企业实际获得的可用现金余额。由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缺少现金流量数据,因而不能做到更为全面准确的财务分析。再次,杜邦体系只分解出衡量收益的指标,对风险却分析不足,没有明确涉及企业风险的计算,不能完整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四、改进对策
在对杜邦财务体系进行了细致有效的分析后,针对它的缺陷与不足,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进。
(一)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活动,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量是企业获得现金的一个稳定的来源,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相比,其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强调企业实际偿债能力。到期债务主要包括了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应付票据,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所以它可以真实地企业当期的债务负担。
(三)基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选用能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作为核心指标,通过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等式关系进一步构建财务分析体系,并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指标“销售净利率”从管理会计角度进一步分解,并在每股净资产下引入分析现金流量的指标,从而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管理会计的数据资料融入体系之中,形成更完备的分析数据,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37-140.
[2]王化成,刘俊勇,孙薇.企业业绩评价(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9.
[3]尹凌青.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9.
[4]刘便娥.杜邦分析体系及运用.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75-76.
[5]金霞.论杜邦财务分析的利与弊.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8-49.
反应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00%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100%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反应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固定资产)×100%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流动资产)×100%
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100%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00%
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收入)×100%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成本费用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净资产)×100%
(一)一、资产规模及结构
1、总资产增长率
2009年期末总资产10,868,761.48元,比2008年期末总资产10,270,927.98元增加597,833.50元,总资产增长率为6%。说明公司总资产规模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是本期新增固定资产比较多;与上期11%的总资产增长率相比,本期增长比率较慢。
2、经营资产增长率
2009年期末经营性资产为10,868,761.48元,比2008年期末经营性资产10,270,927.98元增加597,833.50元,经营资产增长率为6%。说明公司经营资产规模有一定的增长;但与上期11%的经营资产增长率相比,本期增长比率较低。因全部资产皆为经营性资产,故经营资产比率为100%,说明所有资产都参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流动资产比率
2009年期末流动资产总额为7,548,061.95元,期末总资产10,868,761.48元,流动资产比率为69%,与上流动资产比率76%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说明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有所下降,资产的变现能力减弱,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
二、资产周转能力
1、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9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7次,比2008应收账款周转率38次上升了9次;说明贵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及时,资产运营效率提高。
2、经营资产周转率
2009经营资产周转率为1.4次,比2008应收账款周转率1.6次下降了0.2次;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降低,资产运营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2009资产增加的同时、收入和利润却在下降,导致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三、资产收益能力
1、营业利润率
2009营业利润为2,195,558.09元、销售净额为14,680,787.75元,营业利润率为15%,比2008的营业利润率19%减少了4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在减少的同时营业费用却大幅提升;管理费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远低与收入的下降幅度。在收入降低的同时,营业费用不但不能缩减,反而有所提高;未开源却增流,导致营业利润率降低。
2、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2009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15%,比2008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19%降低了4个百分点,说明总资产获利能力在逐步降低。
3、经营资产利润率
2009经营资产利润率为21%,比2008经营资产利润率30%降低了9个百分点;说明经营资产获利能力较弱且逐年下降,公司应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压缩成本,节省开支,以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收益能力,确保公司的持续经营。
四、资产获取现金流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
20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4,275.35元、销售净额为14,680,787.75元,销售现金比率为29%,比2008销售现金比率21%上升了8个百分点。公司每100元销售净额只能获取29元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说明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较强。
2、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
2009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为40%,比2008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33%上升了7个百分点。公司每100元经营资产只能产生40元的现金,需约2.5年的时间,就能从营业收入收回全部经营资产;说明公司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较强,不会因资产需更新换代而发生资金短缺问题。
3、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比率
2009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比率为51%,比2008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比率91%下降了40个百分点,说明公司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较2008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但总体获取现金还是很强的。
财务指标分析报告
(二)一、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公司实收资本为万元,其中:万元,占93.43%;万元,占5.75%;万元,占0.82%。
2、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情况我公司主要承担等业务。上半年产品产量:
3、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本部的组织架构根据企业实际,公司按照精简、高效,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现企业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如下图:
4、财务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
(1)、财务部职能(略)
(2)、财务部的人员及分工情况财务部共有x人,副总兼财务部部长x人、财务处处长x人、财务处副处长x人、成本价格处副处长x人、会计员x人。
(3)、财务部各岗位职责(略)
二、主要会计政策、税收政策
1、主要会计政策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会计1月1日—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本公司业务。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0.5%计提;存货按永续盘存制;长期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借款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成本结转采用先进先出法。
2、主要税收政策
(1)、主要税种、税率主要税种、税率: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房产税1.2%、土地使用税x元/每平方米、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的x%。
(2)、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车桥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三、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财务管理制度(略)
(二)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3、物资管理制度
4、产成品管理制度
5、关于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
四、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项目分析
(1)、“银行存款”分析银行存款期末xx7万元,其中保证金x万元,基本账户开户行:;账号:
(2)、“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两年以上三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3)、“其他应收款”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4)、“预付账款”(无)
(5)、“存货”分析期末构成:原材料x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年初构成:原材料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原材料增加x万元,低值易耗品减少x万元,在制品增加x万元,库存商品减少x万元。
(6)、“长期债权投资”(无)
1、总资产增长率
期末总资产10,868,761.48元,比期末总资产10,270,927.98元增加597,833.50元,总资产增长率为6%,财务指标分析报告。说明公司总资产规模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是本期新增固定资产比较多;与上期11%的总资产增长率相比,本期增长比率较慢。
2、经营资产增长率
20期末经营性资产为10,868,761.48元,比20期末经营性资产10,270,927.98元增加597,833.50元,经营资产增长率为6%。说明公司经营资产规模有一定的增长;但与上期11%的经营资产增长率相比,本期增长比率较低。因全部资产皆为经营性资产,故经营资产比率为100%,说明所有资产都参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流动资产比率
年期末流动资产总额为7,548,061.95元,期末总资产10,868,761.48元,流动资产比率为69%,与上年度流动资产比率76%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说明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有所下降,资产的变现能力减弱,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
二、资产周转能力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7次,比应收账款周转率38次上升了9次;说明贵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及时,资产运营效率提高。
2、经营资产周转率
20经营资产周转率为1.4次,比20应收账款周转率1.6次下降了0.2次;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降低,资产运营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2009年度资产增加的同时、收入和利润却在下降,导致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三、资产收益能力
1、营业利润率
2009年度营业利润为2,195,558.09元、销售净额为14,680,787.75元,营业利润率为15%,比年度的.营业利润率19%减少了4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在减少的同时营业费用却大幅提升;管理费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远低与收入的下降幅度。在收入降低的同时,营业费用不但不能缩减,反而有所提高;未开源却增流,导致营业利润率降低。
2、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2009年度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15%,比2008年度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19%降低了4个百分点,说明总资产获利能力在逐步降低。
3、经营资产利润率
2009年度经营资产利润率为21%,比2008年度经营资产利润率30%降低了9个百分点;说明经营资产获利能力较弱且逐年下降,公司应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压缩成本,节省开支,以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收益能力,确保公司的持续经营。
四、资产获取现金流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
2009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4,275.35元、销售净额为14,680,787.75元,销售现金比率为29%,比2008年度销售现金比率21%上升了8个百分点。公司每100元销售净额只能获取29元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说明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较强。
2、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
2009年度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为40%,比2008年度经营资产现金回收率33%上升了7个百分点。公司每100元经营资产只能产生40元的现金,需约2.5年的时间,就能从营业收入收回全部经营资产;说明公司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较强,不会因资产需更新换代而发生资金短缺问题。
3、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比率
1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分析过去和现在,来预测未来。
1.1财务分析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加以控制,便于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报表使用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分析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进行区分,以明确经济责任。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合理评价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业绩,并据此奖优罚劣,以促使经营者不断改进工作。
1.2财务分析可以用来挖掘企业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
通过对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状况,不断挖掘企业改善财务状况、扩大财务成果的内在潜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良性运行。
1.3财务分析可以用来合理实施投资决策及调整经营方式
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是企业外部主要的报表使用者,而由于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因此他们必须借助于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风险程度的分析,来决定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额。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反映出来的动态内容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式;另一方面, 财务分析也为企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依据。
2我国现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我国的财务分析指标过于注重量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指标本身质的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首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是运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指标, 是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时点的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是,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质量很差,就会高估企业的流动资产,即使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很高,但仍不能保障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其次,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会高估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效率,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在企业资产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会使得企业的资产被高估,造成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经营比率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另外,企业在使用会计方法调节利润的时候,会使企业的利润虚增,费用加大,造成利息赚取倍数指标也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
(3)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中,常见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基本上都是基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和作出评价的,如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不能反映出企业在有大量现金流入的情况下的真实盈利状况,只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量”,不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 “质”。
2.2一些指标的设计不尽合理
主要是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和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财务分析的数据多来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而针对于企业现金流量表所设计的指标很少,就现代企业管理来看,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可能更为有用。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及职工都非常重要,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2.3指标体系忽略了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的评价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和“股东价值管理”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接受,“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 (EVA)”等新型业绩管理工具也开始被引入,但许多企业在实践中发现,绩效考评、奖酬体系和决策权分配系统,经常诱发内部各业务单元、管理者和员工的各种有害行为,特别是以牺牲公司整体利益为代价追求局部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全面预算、内部成本费用分配、转移定价和责任会计体系中,也可以见到类似的现象。
2.4基于财务分析的数据不准确
目前我国财务分析指标是运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指标。而会计报表又是根据收付实现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确认的会计账册数据编制的,因此,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局限性必然影响财务分析指标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很多企业的会计数据失真失实,更有甚者,部分企业为了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的需求而粉饰会计报表。种种原因导致基于财务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指标数据变得毫无价值,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负债水平、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也无法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
2.5信息技术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运用还不够广泛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化财务分析软件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不但可以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而且可以建立共享数据库,将企业历年的财务分析资料和数据储存起来,随时调用和对比。还可以采集大量的同行业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发现本企业的不足和挖掘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带来便利。 但目前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3改进措施
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针对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丰富指标体系的内容,注重对指标内在质量的分析,使财务分析指标数据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时应增加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因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围绕着这个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来提高资产的获利能力,通过提高资产净利率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率的增加。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财务分析指标设计的合理性, 增加一些表外分析的指标。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静态财务指标过多,而反映动态的指标过少,尤其是没有建立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指标,导致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的分析过于单薄,没有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借鉴发达国家财务分析的先进经验,应注重对现金流量的指标的分析, 尤其是应注重对现金流量负债比的分析来加强对企业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的分析,使我国的财务分析指标的内容趋于合理。另外,由于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表外因素很多, 因此应充实一些表外的分析指标,来充分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 发展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
(3)加强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的评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我国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却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认知模式中,已经完全不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现状,必须加以改进。而对于衡量企业价值创造的方法,应该是引进EVA的概念,通过对EVA的计算分析,在考虑机会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分析企业能给股东带来的真正价值,也就是企业应给股东创造高于行业平均回报水平的剩余价值。
(4)努力提高财务报表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及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由于我国目前会计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我国财务报告数据普遍失实,这加大了财务分析指标的不准确性。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 ,报表的信息披露应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 非货币性信息 ,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在此方面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和办法来解决现行报表信息披露不足、不规范及弄虚作假、粉饰报表等问题。
2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权责发生制下会计信息的许多不足。要把传统的分析模式与现金流量结合,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融资能力、股利分配能力,评估现金与其他相关事项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3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审计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企业的会计报表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要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体制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工作,从制度上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促进我国报表审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可靠性。
(5)提高信息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水平。随着计算机的普遍采用以及财务软件的大量使用,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财务分析成为可能,而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储存功能,又可以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 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现状
尽管在20世纪初财务分析技术出现了许多重大突破,但是财务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始于50年代,现代财务分析为企业有效控制成本和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1.1 财务分析的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曾在解读经济分析原理时涉及过财务分析,与此同时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很显然,我们在研究分析财务指标的变动时,必须要考虑财务分析可能会对其产生的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在财务管理这个大理论中,财务分析也是必不可少、影响深远的一环,为组织的监督管理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融合在组织整个财务管理链中。
1.2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 ①偿债能力指标,顾名思义,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能否用其资金偿还背负的到期债务,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②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的是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各项内部人力和物力资源等通过有效的配置来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能力。③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商业活动的进行使其原有的资产得以增值的能力。④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对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潜能的一种预测,也称增长能力。
1.3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要求 ①财务分析的原则最初起源于对其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概括,它是进行财务分析的指导规范。分析的主体为了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保证分析的质量,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目的明确原则;b 实事求是原则;c 成本效益原则;d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e 全面综合分析原则;f 可理解性原则。②财务分析的总目标是要分析与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为了财务分析总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财务分析应该满足以下要求:a区分不同分析主体的目的要求。b收集整理符合财务分析要求的信息资料。c采用灵活多样的分析形式。
2 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失真,对财务分析结果使用者造成误导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对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诚信的缺失和利益驱使,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企业中凸显,尤其反映在财务统计中。因此,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得出的結果往往不够全面。
2.2 企业无形资产的分析指标缺失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主要考虑了其拥有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这类的实物资产,而忽视了可以说更为关键的、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才是企业在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源泉,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在我国,财务分析的指标中并没有能够反映无形资产价值的部分,这是相当大的一个缺陷,使得财务分析的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
2.3 企业生产经营未能得以完全体现 经济社会剧烈变化,使得竞争在加剧,企业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所要承受的压力和风险的程度加深。而目前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与现在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状况很难相协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运营活动。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的战略转型、企业内部管理策略、文化等等信息,都未能全面地、准确地记录在企业现在的财务报表中。
2.4 未能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衡量企业的长期的发展潜力时,先行的财务指标体系仅仅关注的只有利润。很显然,这样的方式忽视了企业作为社会法人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外,还要重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整个社会和谐和绿色自然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如果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调查,很容易会使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恶劣后果。
3 完善我国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3.1 引入多方面的信息获得渠道 分析主体除了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和内部使用的成本费用报表中获取信息外,还要从多种渠道收集其他信息。①审计报告,它是财务分析主体判断公司会计信息真实程度的重要依据。②政策信息,全面揭示和评价经济政策变化及法律制度的调整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③市场信息,关注资本市场资金供求量的变化、利率的变动以及对企业投资、融资的影响,以便从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及早发现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变化的动因及其变化趋势。
3.2 引入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指标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是会计利润和投资收益率,而企业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增长则要看企业现金资产的周转率以及丰裕程度。权责发生制虽然被广泛应用,但也有其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可能会存在人为造假数据的可能,所以,为了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现金流量这一关键性指标的引入非常可行。
3.3 引入非财务分析指标 纵观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指标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我们发现,相对于财务信息来看,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潜力更为关注,通常与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各项利害因素相关,也就是说,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执行,具有预测的作用。为了使我国财务分析的结果更加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3.4 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增设,能够促使企业朝着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使企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中寻求平衡,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包括:①资源利用情况。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生产能力。②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绿色环保为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修复污染过的环境。③公益设施的建设。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企业在公益活动上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投资希望小学、山区公益等等。
参考文献:
[1]周苏庆.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D].南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9.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主要有:(1)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清洁水是无臭的,受到污染后才产生臭味。(2)水温,是水体一项物理指标。水体水温升高.表明受到新污染源的污染。(3)浑浊度.地面水浑浊主要是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物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表明水体受到胶体物质污染。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4)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值为7表示水为中性,大于7的水呈碱性,小于7的水呈酸性。清洁天然水的pH值为6.5—8.5,PH值异常,表示水体受到酸碱性的污染。(5)电导率,是测定水中盐类含量的一个相对指标。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盐类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具有导电性,所以导电率的大小反映出水中可溶性盐类含量的多少。(6)溶解性固体.主要是溶于水中的盐类,也包括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能穿透过滤器的胶体和微生物,因此溶解性固体的大小反映上述物质溶于水中的多少。(7)悬浮性固体,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微物质。悬浮物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它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来源,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8)总氮,是水中台有机氯、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氯的总量,简称总氮,主要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9)总有机碳(TC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总量,折合成碳计算。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10)溶解氧(DO),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溶解氧含量较高,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强;反之表示水体中污染物不易被氧化分解,此时厌氧性菌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变臭。(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氧。因此生化需氧量的大小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12)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质时所消耗的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越严重。(13)细菌总数,反映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增多表示水体的污染状况恶化。(14)大肠菌群,是表示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越高,水体污染越重。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指数每升水不得大于3个。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也叫做环境友好物流,其最初的定义是在物流管理研究中增加了环境因素,同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物流管理思想,它充分考虑了物流中各个环节涉及到的环保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促使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0 世纪70 年代最早提出了在物流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思想,但当时这种思想仅仅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来的。随后绿色物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上世纪90 年代初开始大量的、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绿色物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展了“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首次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其目的是将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影响结合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管理的环境评价、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的设计与结构化、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的战略实施、全面质量环境管理等方面。与此同时,英国的工程与物理研究会与汽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资助了 “ESRC 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研究,将绿色物流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Min H &Galle W P( )探讨了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之时应该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并分析了绿色采购在减少废物中的作用[1]。Handfield等(1997)研究了在供应链条件下的环境管理环节,认为对物流的考虑应包括采购、产品设计、物流与销售、制造与装配等多个环节,并提出了今后将绿色方法融入物流管理的方向和领域,如环境法规、战略动力、环境责任、顾客期望、产品设计等[2]。Carter C R & Ellram L M提出了应该讲资源放在环境管理的战略的首要位置,因为它能为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最大的潜在收益,然后依次是再利用、再循环、废物处理与处置[3]。Beamon B.M.()的研究中将一些环境因素引入了供应链模型,并提出了一般化的物流设计方式,并调查了导致环境供应链发展的因素,对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物流绿色化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绿色物流的一些具体的绩效指标[4]。Paul R. & Richard F.()指出物流对环境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环境问题会对价值链中的物流决策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环境问题,并制定出正式的环保政策,这样企业会在环保审计和公共环境中获得好的成效 [5] 。Paul R.等()指出由于环境问题会影响物流多个方面的功能,因此今后环境问题将成为物流及物流管理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6] 。Froseh 对采购和供应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何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减少废物的产生的方法 [7]。Abdelkader和Richard ()在《组合优化和绿色物流》,中提出绿色物流关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如受经济影响的物流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指出绿色物流活动包括测量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分布策略,减少能源使用的物流活动,减少浪费和管理它的费用 [8]。Chieh-Yu Lin an和 Yi-Hui Ho()在《绿色实践采用的决定因素为物流企业在中国》中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绿色实践采用的中国物流公司进行的322个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优势和兼容性的绿色实践、组织支持、质量的人力资源,监管压力和政府支持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绿色实践为中国物流公司 [9]。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比较国外而言,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尤其绿色物流才刚刚开始兴起,在绿色物流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发达和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技术上、政策上和观念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曾国平和谢庆红()在《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一文中提出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开发和运用,但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因素,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存,且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绿色物流将成为未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10]。
高拢2004)在《欧洲,绿色物流》中写道:欧洲许多国家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主要包括了在交通量、交通流、污染发生源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如:在进行物流活动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决策中,应该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和策略;采用小排量的货车车型;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等[11]。
李文静()在《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实践》中认为绿色物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美、欧、日等许多发达国家在物流业的发展方面起步较早,比较重视环境问题。因此,很多年前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就开始探索和研究绿色物流,并在物流活动绿色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2]。
陈建波(2006)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恶化。因此必须加强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发展清洁生产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降低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降低商品流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当前,绿色生产及消费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而作为绿色供应链之重要环节的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其理论与实践均处于摸索阶段[13]。
吕诗芸(2007)在《绿色物流――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中指出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式,它依据生态学相关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的关注,以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绿色运输实现社会、环境、经济一体化的综合物流体系。他认为绿色物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新趋势[14]。
沈利民()在《绿色物流与国外物流发展之比较》中指出绿色物流就是是在物流活动中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认为绿色物流通过改革包装、储存、运输、装卸以及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可以实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5]。
杜丽娜(2008)在《发展绿色运输,促进绿色物流》中从发展绿色运输出发,开展了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的运输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发展我国绿色运输的方法和途径,如实施共同配送、多式联运、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等 [16]。
许红莲()在《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讨论综述》中总结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经验,如早期注重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如何降低提高运输效率以及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应该积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政府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农产品绿色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17]。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绿色物流理论
绿色物流是指利用现代化物流技术进行包装、存贮、运输、装卸以及流通加工等一系列活动,以减少对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消耗,也叫做环保物流。广义而言,绿色物流就是指所有不破坏生态、不损害环境的物流 [18]。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了绿色生产物流、绿色销售物流以及绿色供应物流等多个方面。从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来看,它包括了单项绿色物流作业和从供应链整体的绿色物流协调性两个方面,是对整个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化。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恶化环境重大事件。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科学地描述了人类对地球上现有的自然资源未加规划、任意支配的行为给自然环境所照成的负面影响,卡尔逊对地球环境的敏锐与不安引起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关注[24]。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三) 物流绿色度
1.物流绿色度含义
按照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的范畴包含了所有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目的,进行物流系统控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的过程。所有正向物流过程中的资源缩减以及各个环节的绿色化、实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逆向物流系统都属于绿色物流。物流系统有不同的表现层次,例如企业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等,不同的物流系统有相异的资源及环境表现,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指物流系统与环境的友好程度即所谓物流系统绿色度。绿色度越高的物流系统环境友好程度也越高,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小。
理论界一般将绿色理解为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绿色度可认为是对资源的影响程度或者环境友好程度,但从物流的发展目标以及绿色物流系统的最终目的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物流系统没有经济效益,对社会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的物流系统也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物流系统的绿色性应该是一种综合体现,必须考虑物流系统的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另外绿色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进化。技术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会促进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因此绿色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时间段内的环境标准、环境氛围或标准规范而言的,是时效性概念。
2.企业物流绿色度特征
本文所研究绿色度的概念,主要是从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的角度进行考量,而生产企业的绿色度除一般绿色度的共同特性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如下:
(1)企业绿色度难以计量
由于环境问题较为复杂,范围涉及广泛,因此很难直接用统一便捷的财务方式来计量。由此导致了绿色度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并且含有相当比重的非财务计量。现有的计量报告一般是以定量数量化表述和定性文字描述相结合,其中定量化的形式又包括了货币量化和通过实务及技术指标间接转化的非货币量化。这一特征显然使得绿色度的评价极为不便。
(2)企业绿色度与经济绩效密切相关
目前关于企业的绿色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有两种观点,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改进可以来源于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法规管理,因此绿色度与经济绩效正相关。而Walle 和 Whitehead 提出,市场主体会自发实现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改进项目活动,意味着企业是在政府强制下才被动地改善其绿色度的。而强制性地改善绿色度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其竞争优势从而被损害了,所以绿色度和经济绩效应该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从实际角度来看企业绿色度的提高是可以改善企业经济绩效的。
3.绿色度评价的意义
关键词 成绩分析;指标;在线成绩分析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101-03
Index of Result Analyses and Its Application//Hao Rongxia, Peng Yuzhong
Abstract Exami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heck up the status of student study. It can help teachers to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in teaching and proposition and improve teaching better through statistic and analysis of examin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sual used indexes of examination analysis, constructs an online result analysis system by these indexes, and presents an idiographic example of system applic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se indexes can appraise the examination effect preferable.
Key words result analysis; index; online result analysis system
Author’s address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China 261053
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使考试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如何对考试进行评价甚为关键[1]。统计分析是对统计资料采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或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将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建立在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指标对考试结果予以评价和监控[3],能有效地找出教学及考试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1 成绩分析指标
1.1 难度
难度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设P为试卷的难度系数,为试卷的均值,W为试卷的满分,则试卷的难度,P值在0~1之间。难度系数越趋近于0,难度就越小;难度系数越趋近于1,难度就越大。当P<0.2时,说明试卷难度过低;当0.2≤P<0.4时,说明试卷难易适度;当0.4≤P<0.8时,说明试卷较难;当P≥0.8时,说明试卷难度过高。
1.2 标准差
标准差表示变量值与其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指标。标准差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4],以便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式中,S为标准差,为各观测值,为平均数,n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标准差控制在9~15之间比较恰当。如果S<8,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如果S>16,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1.3 频数分布
一般情况下,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但实际考试中,考试成绩有4种分布形态,反映的试题信息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A图反映出试题难度分布正常。B图中,正偏态分布反映出低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低,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C图中,高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集中在平均分周围,中等难度试题占分比例较大;平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差异较大,易、中、难三类试题占分比例接近。D图反映出高低两类分数集中,试题难度梯度大,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小。
1.4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加以区分,使能力高的学生得高分,能力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试卷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鉴别,使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没有规律可循。区分度可用极端分组法计算,首先把考生试卷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取前27%的学生作为高分组,取后27%的学生作为低分组,分别计算高分组学生的平均分和低分组学生的平均分,设试卷满分为W,则试卷区分度,D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D≥0.4的试题区分度为“优秀”;0.3≤D<0.4的试题区分度为“良好”;0.2≤D<0.3的试题区分度为“可以”;D<0.2的试题区分度为“较差”。
1.5 信度
信度是衡量试题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指标。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信度。其中,n表示试题总数,Si表示第i题标准差,S2表示试卷方差。B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非常好。
1.6 效度
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效标关联效度较为常用,但由于客观上的许多原因,有效的效标难以确定,因此,可以采用求平均区分度代替试卷的效度:。其中,Di表示第i题的区分度,n表示试题总数。一般认为,R≥0.4的试卷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0.2≤R<0.4的试卷可以较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R<0.2的试卷则未能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
2 成绩分析系统构建
建立于成绩分析指标基础之上的成绩分析系统,应该提供用户登录、成绩录入、查询、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根据功能需求,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中,用户登录模块提供教师和管理员登录页面。成绩录入模块给出录入学生考试成绩的页面,系统提供两种方法将学生成绩录入后台数据库:一是在线录入方式;二是用外部文件导入数据,如Excel表格或文本文件,表格和文本文件必须符合预设的格式。成绩查询模块提供教师或管理员在线查询学生成绩的网页。成绩分析模块根据分析指标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系统备份、成绩表初始化、用户管理、成绩管理、设置分析参数和指标值等。
3 成绩分析系统应用
利用成绩分析系统对考试效果进行评价。潍坊医学院2009级预防医学系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动态网页设计教程考试成绩如表1所示。
对学生成绩按每5分为一个分数段进行划分,绘制柱状成绩分布图,利用成绩分析系统生成分析报告,如图3所示。
分析报告表明,本次考试学生成绩均值为69.625,标准差为11.087,服从正态分布,试卷难度适宜,区分度可以,信度良好,较有效实现考试目标。
4 结语
运用统计分析对学生成绩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可以得到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为从总体上把握考试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成绩分析系统的应用,改进了命题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丽俭,冯振宇.科学评价考试成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交通高教研究2001(4):31-34.
[2]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周明.教学评估中的试卷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1):44-45.
[4]赫群玲.论教育统计知识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163-165.
1 大数据基本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人类社会迅速地迈进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 通过分析数字可以方便地获取重要信息,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利用数据的烦恼。其原因就是数据量的爆炸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如何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大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就离不开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 利用优化的复杂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 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领域中运用大数据的快速增长, 数字的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成组数据、空间数据、高维数据等结构复杂的数据形态应运而生。这也就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实现批量信息的生产, 在社会各领域中对大数据的认知、科学发现和商业决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1]。
2 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的指标体系研究
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的指标体系总体上来说包括总体运营指标、网站流量指标、销售转化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商品及供应链指标、营销活动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市场竞争指标。
2.1 总体运营指标
电子商务总体运营指标主要面向的人群是电商运营的高层, 通过总体运营指标评估电商运营的整体效果。电商总体运营整体指标包括四方面的指标:
2.1.1 流量类指标
独立访客数 (UV) , 指访问电商网站的不重复用户数。对于PC网站, 统计系统会在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浏览器上“种”一个cookie来标记这个用户, 这样每当被标记cookie的用户访问网站时, 统计系统都会识别到此用户。在一定统计周期内如 (一天) 统计系统会利用消重技术, 对同一cookie在一天内多次访问网站的用户仅记录为一个用户。而在移动终端区分独立用户的方式则是按独立设备计算独立用户[2]。
页面访问数 (PV) , 即页面浏览量, 用户每一次对电商网站或者移动电商应用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一次, 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 访问量累计。
人均页面访问数, 即页面访问数 (PV) /独立访客数, 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站访问黏性。
2.1.2 订单产生效率指标
总订单数量, 即访客完成网上下单的订单数之和。
访问到下单的转化率, 即电商网站下单的次数与访问该网站的次数之比。
2.1.3 总体销售业绩指标
网站成交额 (GMV) , 电商成交金额, 即只要网民下单, 生成订单号, 便可以计算在GMV里面。销售金额是货品出售的金额总额。无论这个订单最终是否成交, 有些订单下单未付款或取消, 都算GMV, 销售金额一般只指实际成交金额, 所以, GMV的数字一般比销售金额大。
2.1.4 整体指标
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值。销售毛利中只扣除了商品原始成本, 不扣除没有计入成本的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
毛利率是衡量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如京东的2014年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稳步上升, 从第一季度的10.0%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2.7%, 体现出京东盈利能力的提升。
2.2 网站流量指标
2.2.1 流量规模类指标
常用的流量规模类指标包括独立访客数和页面访问数, 相应的指标定义在前文 (电商总体运营指标) 已经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2.2.2 流量成本类指标
单位访客获取成本。该指标指在流量推广中, 广告活动产生的投放费用与广告活动带来的独立访客数的比值。单位访客成本最好与平均每个访客带来的收入以及这些访客带来的转化率进行关联分析。若单位访客成本上升, 但访客转化率和单位访客收入不变或下降, 则很可能流量推广出现问题, 尤其要关注渠道推广的作弊问题。
2.2.3 流量质量类指标
跳出率 (Bounce Rate) 也被称为蹦失率, 为浏览单页即退出的次数/该页访问次数, 跳出率只能衡量该页作为着陆页面 (Landing Page) 的访问。如果花钱做推广, 着落页的跳出率高, 很可能是因为推广渠道选择出现失误, 推广渠道目标人群和被推广网站到目标人群不够匹配, 导致大部分访客访问一次就离开。
页面访问时长。页访问时长是指单个页面被访问的时间。并不是页面访问时长越长越好, 要视情况而定。对于电商网站, 页面访问时间要结合转化率来看, 如果页面访问时间长, 但转化率低, 则页面体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人均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 平均每个访客所浏览的页面量。人均页面浏览量反应的是网站的黏性。
2.2.4 会员类指标
注册会员数。指一定统计周期内的注册会员数量。
活跃会员数。活跃会员数, 指在一定时期内有消费或登录行为的会员总数。
活跃会员率。即活跃会员占注册会员总数的比重。
会员复购率。指在统计周期内产生二次及二次以上购买的会员占购买会员的总数。
会员平均购买次数。指在统计周期内每个会员平均购买的次数, 即订单总数/购买用户总数。会员复购率高的电商网站平均购买次数也高。
会员回购率。指上一期末活跃会员在下一期时间内有购买行为的会员比率。
会员留存率。会员在某段时间内开始访问你的网站, 经过一段时间后, 仍然会继续访问你的网站就被认作是留存, 这部分会员占当时新增会员的比例就是新会员留存率, 这种留存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活跃来计算, 另外一种计算留存的方法是按消费来计算, 即某段的新增消费用户在往后一段时间周期 (时间周期可以是日、周、月、季度和半年度) 还继续消费的会员比率。留存率一般看新会员留存率, 当然也可以看活跃会员留存。留存率反应的是电商留住会员的能力。
2.3 销售转化指标
2.3.1 购物车类指标
基础类指标包括一定统计周期内加入购物车次数、加入购物车买家数以及加入购物车商品数。
转化类指标主要是购物车支付转化率, 即一定周期内加入购物车商品支付买家数与加入购物车购买家数的比值。
2.3.2 下单类指标
基础类指标包括一定统计周期内的下单笔数、下单金额以及下单买家数。
转化类指标主要是浏览下单转化率, 即下单买家数与网站访客数 (UV) 的比值。
2.3.3 支付类指标
基础统计类指标, 包括一定统计周期内支付金额、支付买家数和支付商品数。
2.4 客户价值指标
客户价值指标包含新客户和老客户指标。常见新客户指标包括一定统计周期内的新客户数量、新客户获取成本和新客户客单价。其中, 新客户客单价是指第一次在店铺中产生消费行为的客户所产生交易额与新客户数量的比值。影响新客户客单价的因素除了与推广渠道的质量有关系, 还与电商店铺活动以及关联销售有关。常见老客户指标包括消费频率、最近一次购买时间、消费金额和重复购买率。消费频率是指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所购买的次数;最近一次购买时间表示客户最近一次购买的时间离现在有多远;客户消费金额指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金额。消费频率越高, 最近一次购买时间离现在越近, 消费金额越高的客户越有价值。重复购买率则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 重复购买率越多, 则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重复购买率可以按两种口径来统计:第一种, 从客户数角度, 重复购买率指在一定周期内下单次数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人数与总下单人数之比, 如在一个月内, 有100个客户成交, 其中有20个是购买两次及以上, 则重复购买率为20%;第二种, 按交易计算, 即重复购买交易次数与总交易次数的比值, 如某月内, 一共产生了100笔交易, 其中有20个人有了二次购买, 这20人中的10个人又有了三次购买, 则重复购买次数为30次, 重复购买率为30%。
2.5 商品及供应链指标
产品总数指标是物理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存货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 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通俗点说就是属性值、特性相同的商品。如Iphone6S配置为16G版、4G手机、颜色为金色、网络类型为TD-LTE/TD-SCDMA/WCDMA/GSM就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指标。该指标还包括产品优势性指标和品牌存量指标。主要是独家产品的收入占比品牌存量指标。包括品牌数和在线品牌数指标。品牌数指商品的品牌总数量和在线商品的品牌总数量。
2.6 营销活动指标
市场营销活动指标。包括新增访问人数、新增注册人数、总访问次数、订单数量、下单转化率以及ROI。其中, 下单转化率是指活动期间, 某活动所带来的下单的次数与访问该活动的次数之比。投资回报率 (ROI) 是指某一活动期间, 产生的交易金额与活动投放成本金额的比值。
广告投放指标。包括新增访问人数、新增注册人数、总访问次数、订单数量、UV订单转化率、广告投资回报率。其中, 下单转化率是指某广告所带来的下单的次数与访问该活动的次数之比。投资回报率 (ROI) 是指某广告产生的交易金额与广告投放成本金额的比值。
2.7 风险控制指标
买家评价指标是反映用户对评价的参与度, 电商网站目前都在积极引导用户评价, 以作为其他买家购物时候的参考。某段时间内好评的买家数量与该时间段买家数量的比值和某段时间内差评的买家数量与该时间段买家数量的比值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基数。尤其是买家差评率, 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 需要监控起来, 一旦发现买家差评率在加速上升, 一定要提高警惕, 分析引起差评率上升的原因, 及时改进。在风险控制中也还要注意买家投诉的数量。投诉率的高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8 市场竞争指标
市场竞争指标就是市场份额的相关指标, 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扩大率和用户份额。市场占有率指电商网站交易额占同期所有同类型电商网站整体交易额的比重;市场扩大率指购物网站占有率较上一个统计周期增长的百分比;用户份额指购物网站独立访问用户数占同期所有B2C购物网站合计独立访问用户数的比例。
网站排名, 包括交易额排名和流量排名。交易额排名指电商网站交易额在所有同类电商网站中的排名;流量排名指电商网站独立访客数量在所有同类电商网站中的排名。
3 结论
本文对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八大指标的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类别指标对应电商运营的不同环节。同时这些指标都需要系统化的统计和监控, 才能更好地发现电子商务运营健康度的问题, 及时改进和优化, 提升电子商务收入。
参考文献
[1]王修君.高效数据流和海量文本处理算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VS指标】推荐阅读:
项目管理对标指标数据07-14
性能指标分析06-16
常用财务指标分析表06-30
指标偏差原因分析10-06
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09-08
血细胞分析质量指标10-22
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案例06-17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及分析运用07-25
质量体系数据分析报告11-27
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财务指标分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