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精选8篇)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 篇1

1、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会出现严重肺炎,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不过,对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后可能出现的全部症状地认知仍是有限的。

2、人们是如何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

一些已被确认的病例有病人与动物接触或者处在有动物的环境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动物身上找到病毒。所以目前尚不知道这些病人是如何被感染的。现在正在调查动物传人的可能性,以及人传人的可能性。尚无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人传人。

3、如何预防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以防止感染而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它们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卫生:

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

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呼吸卫生: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4、吃肉或者说吃家禽、猪肉产品是安全的吗?

尽管我们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

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它的盘子或器皿。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

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5、有针对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疫苗吗?

目前没有预防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

6、大众面临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风险如何?

我们对于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感染还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社区传播的重大风险。这一可能性正是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课题。

涡阳县卫生局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 篇2

本病主要感染家禽。鸡和火鸡最易感且患病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珍珠鸡、鹌鹑、鹅、鸭及野禽,人、猪、马也可感染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易发。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日龄的家禽高。

病毒存在于被感染禽的血液、内脏组织和分泌物、排泄物中。病禽、带毒禽和死禽是主要传染源,野禽和其他动物也是该病的传播者,被污染的禽舍、场地、用具、饮水、衣物、车辆等都可传播疾病。带毒病禽常使出壳雏禽发病死亡。病禽在潜伏期内排毒,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可引起发病,人员流动和消毒不严也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既与禽的种类、性别、年龄及易感性有关,又与致病毒株的毒力、环境因素有关。饲养管理的优劣与发病率、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d,短者约1 d,长者7 d。急性病例多见于流行初期,其病程很短,患禽常不显现症状即突然死亡。一般病程1~2 d,患禽体温达43.3~44℃,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消瘦,不愿走动,产蛋量减少或停产,下痢,头部水肿,眼睑及肉髯肿胀,流泪或流血泪,打喷嚏,张嘴呼吸,发出“咯咯”的声音。鼻液增多,呈红色或灰色,患禽常摇头,企图甩出鼻液,其口腔黏膜常有出血点,最后昏迷死亡。有时,病禽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抽搐或半瘫痪。有的病例趾部或跖部有血液流出。

2 病理变化

内脏出血明显。头部发紫,眼结膜常有小点出血,口腔和鼻腔积液,并混有血液,颈部和胸部皮下水肿,胸部和腿部肌肉有出血点或瘀斑,口腔、腺胃黏膜及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黏膜带状出血,肌质膜下层出血,十二指肠出血,大肠常见出血。以腺胃出血为重大发病特征。肺脏、气管、肝脏、脾脏、肾脏、胰脏出血或充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肌有白色条状坏死,卵泡出血,有时卵泡破裂于腹腔。

3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断须依据病原学与血清学鉴定。

4 防制

4.1 严格检疫

严防禽流感从外部传入,对进口禽类、种蛋和肉食品(包括家禽、野禽及其他禽类)进行严格检疫。

4.2 加强饲养管理

不喂劣质饲料,也不要突然更换饲料,突然变更饲料会影响禽类的采食和对营养的吸入。供足优质饮水,饮水能使禽类健康生长。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禽的运动和供氧,饲养密度超过标准时,易造成家禽抵抗力下降。注意通风透气,换气不良易积聚氨气而损害禽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引起发病。禽舍保持干燥,粪便定期清除,垫料勤换,夏季防热,冬季防寒。

4.3 合理免疫,减少死亡

防治禽流感问答 篇3

现有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资料提示,大多数已知的人感染H7N9病例是因为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的家禽而感染的(例如,到过活禽市场和接触曾经存放或屠宰感染禽类的环境)。少数病例可能是因为有限的人传人而感染。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在家禽中不会导致严重疾病,病毒在家禽中“悄悄地”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难以精确判定每一例人感染病例的确切暴露情况。

尽管已经有聚集性病例发生(密切接触的人中发生感染),该病毒并非容易发生人传人,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及随访也并未报告发现持续的人传人的情况。

聚集性病例是指在14天期限内,两个及以上出现症状且与某个特定环境相关联(如处于同一教室、工作场所、家庭、医院、住宅区、军营、露营地等地方)的人。

2.如何预防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

保持基本卫生习惯来预防感染是明智的做法。在采取食品安全措施的同时,还要确保手部和呼吸道卫生。

★手部卫生

(1)在准备食物期间和前后都要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洗手;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前后都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还可以避免自己受到感染(通过接触污染的表面),并防止在医院传染病人、卫生保健工作者和其他人。

(2)手部明显较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手脏不明显,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清洁剂清洁。

★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或者袖子或者弯曲肘部来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立刻扔入密闭的垃圾桶内,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3.吃肉类产品(如禽肉、蛋类和猪肉)安全吗?

烹调时使用的正常温度即可灭活流感病毒,因此,肉蛋食品只要处理过程得当并完全煮熟(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例如,禽肉没有粉色的部分)。在疫情暴发的地方,食用生的或者是半熟的肉类和禽蛋是一种高危行为,应该避免。

不应食用明显患病、病死和意外死亡的动物。

4.如何才能安全制备肉蛋食品?

一定将生肉、生蛋与熟食或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切生肉的砧板和刀不可用于其他食品。处理生、熟食品之间一定要洗手;已制熟的肉不可再放回曾放生肉的盘或表面。制好的食品如不再加热或煮熟,就不要放入生的或半熟的禽蛋。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碰过生肉的所有表面和器具要清洗并消毒。

5.去已报告人感染病例地区的活禽市场和养殖场安全吗?

去售卖家禽或其他动物的市场、家禽养殖场和养殖户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活动物和动物曾接触的表面。要让儿童远离病死动物;饭前应洗手。如您生活在农场,或在家中、院内饲养家禽或其他动物,应保持卫生,尤其是保持制备及消费食品地方的卫生;对病、死动物,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患病的动物不能屠宰食用。

6.人的感染来源是否是家禽和活禽市场?

大多数已知人类感染都源于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感染的家禽或污染的环境。少数病例似乎因有限的人传人而致病。已感染的家禽是否唯一的感染源尚无法确定,而其他可能的动物或环境感染源也无法排除。

7.有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目前尚无预防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上市。世卫组织正在与各伙伴单位合作开展疫苗研制,有些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功效和安全性的检测。

8.有治疗甲型H7N9禽流感感染的方法吗?

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例如达菲、扎那米韦),可有效对抗H7N9禽流感病毒,但其他抗病毒药物,例如金刚烷类,显示无效。在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中,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患者比稍晚使用的患者表现出的病情更轻。

9.普通民众有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 篇4

目前,我省正处于春夏交换之际,气温变化大,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借鉴既往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经验,建议大家加强自我防护:

一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平衡,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旅行者多吃水果、多饮水,不吃不洁果蔬,不饮生水,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避免疲劳。

二是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家庭室内勤通风换气。打喷嚏、咳嗽、擦鼻涕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

三是旅行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立即到医院诊治。四是外出踏青游玩,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看到病死野鸟不要接触,更不要捡回、剥食。避免直接接触、剥食病死家禽、病死猪等。不接触禽类的粪便。

五是在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任何肉、蛋食物均应彻底煮熟食用,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各类肉食,特别是注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

六是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远行时备好衣物、食物和水,有基础疾病者带好自备药,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H7N9病例,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晨检的通知》也要求如下:

1、要班主任要加强晨检,对未到校的学生要及时跟踪去向。若学生发病,班主任要及时了解病情及确诊情况如是发热病例及时上报校安全办。

2、班主任在晨检或上课期间若发现学生发烧,咳嗽的症状要及时联系家长送医院就医诊断并上报校安全办,并及时跟踪学生确诊情况。

3、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保持学校教室及家庭勤通风换气。

预防禽流感宣传标语经典 篇5

2.预防H7N9流感,改变消费习惯,购买冷鲜产品。

3.预防H7N9流感,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生活环境。

4.购买禽类产品时,请大家选择到正规的冷鲜销售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冷鲜产品。

5. 现宰现杀不可取,冷鲜产品也美味。

6.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禽.蛋制品,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7. 保护健康,远离活禽;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8.圈舍常消毒,鸡鸭少生病。

9. 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充足睡眠,增强体质,维护个人健康。

10. 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环境整洁,保护家人健康。

11.病死鹅鸭鸡,千万不能吃

1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

13.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14.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15.主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16.宰杀禽畜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7.勤通风.勤洗手.喝开水

18.病禽死畜焚烧深埋的预防人禽流感专题宣传活动

19.防控禽流感,安全你我他

20.病禽死畜焚烧深埋

21.防控禽流感,人人有职责

22.预防禽流感,免疫是关键

23.圈舍毒常消,鸡鸭病减少

24.病死鹅鸭鸡,千万不能吃

25.体温37.5度 快上医院 别耽误

26.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27.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28.出现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9.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流感宣传策划书 篇6

预 防 流 感 宣 传i

目录

一、活动主题„„„„„„„„„„„„„„„„„„„1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1

三、活动对象„„„„„„„„„„„„„„„„„„„1

四、活动时间、地点、内容„„„„„„„„„„„„„1

五、所需物品及费用„„„„„„„„„„„„„„„„2

六、活动宣传„„„„„„„„„„„„„„„„„„„2

七、报名方式„„„„„„„„„„„„„„„„„„„2

八、人员安排„„„„„„„„„„„„„„„„„„„2

九、附件„„„„„„„„„„„„„„„„„„„„„

4一、活动主题

预防流感,健康享受纯净冬天

二、活动目的为了在入冬时节增强同学们对流感安全的认识和了解以及预防能力,并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体现我院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关心,为此我部有意筹办一期对预防流感的宣传,并与红十字协会合作,开展这次活动。

三、活动对象

北工职院全体师生

四、(1)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11月 22日

地点:公寓广场

(2)活动内容

通过中午的时间在公寓广场对路过的师生发放“预防

流感宣传材料”并由主持人对同学们提问关于预防流感的专业知识,答对的同学将获得精美礼品。

五、所需物品及费用

条幅一副,话筒两只,音响一个,桌椅四套,红地毯一

条,拉线彩旗四条;手套10副单价6元共计60元,口罩10副单价3元共计30元。

六、活动宣传

1、宣传方式:条幅,宣传材料。

2、宣传时间及地点:活动当天在公寓楼广场。

七、报名方式

想回答问题的学生当场报名,由主持人决定谁回答。

八、参与人员及人员安排(待定13人)及组织纪律

1.参与人员:校卫生所,院红十字会,院学联生活部联合举办。

2.人员安排:

和红十字协会协商并联合主持人一名:

宣传材料发放人员四名:

管理奖品人员两名:

维持秩序人员两名:

物品摆放人员四名:

3.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活动秩序。

2、尊重学生会工作人员

3、比赛场地不准乱丢垃圾,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

4、保护好每一件设备。

5、注意安全,严防各种事故发生。

6、热情有礼貌。

九、附件

附件1:宣传材料

浅议禽流感的流行和防治 篇7

1 禽流感的发生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是意大利1878年发生大量鸡只死亡, 当时被称为“鸡瘟”;1955年, 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H7亚型流感病毒;1959年, 科研人员在苏格兰分离到了H5N1禽流感病毒;此后H5和H7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引起禽流感疫情。

禽场饲养管理松散, 禽舍冬天防寒能力差, 禽饲料中缺乏相应的营养成份, 导致鸡体不能抵抗外来风寒, 特别是冷刺激, 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较为严重鸡群被感染禽流感, 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后果不堪设想。

2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2.1 易感动物多

家禽和野禽都能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 如:火鸡、鸡、鸭、鹅、候鸟、观赏鸟等, 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其他动物猫、狗, 甚至人都会感染。

2.2 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禽流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水平传播,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也可通过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病禽和带毒禽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排出病毒, 通过尘埃、饲料、饮水、输精工具、蛋筐蛋盘、运输工具、鸟类等进行传播, 因此传播速度非常快。鸡群中一旦有感染, 易引起全群暴发, 甚至波及邻近的鸡场和乡村养鸡户。人工接种可通过气溶胶通过鼻内、气管内、口、眼结膜、肌肉内、腹腔内、静脉内、泄殖腔内等途径使易感禽感染。

水禽和鸟类感染禽流感后, 临床上通常不表现症状, 但可长期带毒并排毒, 尤其是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散毒范围甚广, 一旦病毒是高致病性毒株, 即可引起暴发性流行。

2.3 流行季节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冬春为多发季节, 夏秋季节零星发生, 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均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4 禽流感多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

禽流感本身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疫病, 发病鸡群抗病能力极差, 往往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 常见的并发和继发病有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等。

3 症状

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3~5d。多为急性病例, 常突然发病, 不出现任何症状即死亡。急性者病程为1~2d, 体温升高至43.3~44.4℃, 拒食、精神高度沉郁, 鸡冠与肉髯肿胀, 头颈部常出现水肿, 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常发出“怪叫”声, 并有灰红色渗出物, 严重者可引起病鸡室息死亡。有的病鸡出现下痢和神经症状, 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 致死率达50%~100%。温和型病例的主要表现是:蛋鸡的产蛋量下降到5%~10%甚至停产, 死亡率为10%~40%。食欲减少, 呼吸困难, 眼肿流泪, 流鼻液、下痢, 可能有短时间发热。

4 病理变化

头部、眼周围、耳和肉髯水肿, 皮下有黄色胶样液体, 颈、胸部皮下水肿和充血。胸部肌肉、脂肪和腺胃内面有出血斑点, 腹部脂肪有出血斑点。腺胃乳头肿大并有严重的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及十二指肠出血。肝、脾、肾、肺出血和坏死。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及肺脏有出血。腹膜、肋膜、心包膜、气囊及卵巢充血和出血。心包腔内或腹膜上有纤维素渗出物。输卵管充血和出血, 有粘性分泌物。

5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目前, 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与疫苗。只能采取综合防疫措施。

5.1 合理选址和规划养禽场

任何养禽场的选址都应远离公路主干道, 居民区, 但交通应便利。选址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 便于排水, 通风,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供电有保障的地方。应与其他畜禽场、屠宰及加工厂、垃圾站较远。鸡场周围应有围墙或隔离带, 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 生产区根据规模及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 各小区的排布不能在同一风向上。各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各小区放置独立的病死鸡处理池及鸡粪发酵池或储存池。

5.2 加强综合防疫管理, 切断疫病传播的途径

5.2.1 强化隔离措施

加强对人员、车辆和物品等最具流动性病毒携带载体的控制。第一, 严禁来自疫区的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入场内, 对非疫区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禽场门口可设消毒池, 人员、物品需紫外线照射10min后才允许进入;第二, 减少饲养人员流动, 进入鸡舍人员, 需淋浴、更换工作服、脚踩消毒垫或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第三, 在购买饲料时, 杜绝饲料及包装携带病毒;第四, 销售鸡蛋和淘汰鸡时, 禁止运输车辆和人员接近养殖区;第五, 在窗户、天窗、排风口等处用铁丝隔网密封, 可防止家禽和野生鸟类的接触传播。

5.2.2 严格执行净化消毒程序

要求饲养员每天对鸡舍内、外环境消毒1次。外环境消毒药 (火碱、次氯酸纳、过氧乙酸、甲醛等) 每3d更换1次, 避免产生耐药性;内环境带鸡消毒选择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 比如季胺盐类、安普杀等消毒药,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注意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每周对饮水系统消毒1次。

5.2.3 加强环境卫生控制

养禽场内物品流动的方向应为从最小日龄家禽流向较大日龄家禽, 从正常家禽的饲养区流向患病家禽的隔离区, 从养殖区转向粪污处理区。新进的雏禽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 确定无病者方可入群饲养;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引进禽及禽类制品。在强化环境控制的同时还要保持禽场及舍内卫生, 经常性地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以减少和杀灭养禽场舍周围的病原微生物。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并防止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的吞食;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消毒。

5.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家禽对病菌的抗病能力

规模化养禽场, 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上, 饲养管理条件和应激素与机体的健康关系常被忽略。为了能从根本上防止禽流感的发生, 还需要在饲养管理条件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应做到一下几点:第一, 充分供应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按照不同的鸡种生长发育或不同生产期阶段根据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饲养标准的要求, 饲喂全价饲料, 注意饲料中营养的齐全与平衡, 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不能用霉变腐败的饲料喂鸡。第二, 高温季节饲料中应添加碳酸氢钠、Vc等药物, 以减少鸡群的应激。第三, 加强通风换气, 减少室内有害气体, 以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后降低抵抗力。尤其是在冬春季节, 通风换气尤为重要。第四, 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避免或减轻人为应激等。第五, 禽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和空栏消毒制度, 消毒后禽舍空闲2周以上, 再进行下一批鸡群的饲养。

5.4 加强免疫接种, 建立监测体系

每年的春季2、3月和秋季的9、10月是季节交替的时候, 更是各种疫病高发的季节, 应对各种禽类及时进行免疫, 特别是在有疫情发生或禽流感高发期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免疫接种, 防止疫情的发生。

推荐免疫程序:对蛋种鸡20~30日龄首免, 剂量0.5ml/只;在产蛋前的110~120日龄2免, 剂量为0.5ml只;在280~300日龄3免, 剂量为0.5ml/只。接种后2周产生保护力, 疫苗一般保护期可达3~5个月。

打好防治禽流感阻击战 篇8

禽流感从天而降

年末岁初,禽流感疫情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接连发生,疫情暴发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紧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1月27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发生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随后,湖北、湖南、上海、浙江、江西、天津等地相继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有的已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又被称为真性鸡瘟,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禽流感暴发迅速,有时还没有明显症状,就已发现禽只死亡。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程度、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禽流感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从1878年意大利首次暴发禽流感至今已过去100多年,人类对于禽流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各国的防治经验来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任何病毒都有“克星”,禽流感病毒也不例外。该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研究人员发现,当禽流感病毒被加热至56℃并持续30分钟,或者被加热到60℃并持续10分钟时就会丧失活性。如果被加热到65℃至70℃时只要几分钟即被杀死。但禽流感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紫外线也是禽流感病毒的“克星”,用紫外线直射病毒可以依次破坏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禽流感病毒在阳光下照射40至48小时即可失去活性,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禽流感病毒,可以迅速破坏其感染性。

此外,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也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现有研究表明,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几率很低,一旦感染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则死亡率很高。目前,死者都是由于食用或接触病鸡、鸭而感染上禽流感病毒的,迄今还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但如果从鸡传染给人的现象反复出现的话,禽流感病毒基因和人流感病毒基因结合发生突变,那么在人群中传染的危险性就会很大。由于人类对新型病毒没有免疫力,病毒一旦出现则会很快在全世界蔓延。如果它在人群中流行,将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此前,日本较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疫情在日的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日本流感合作中心负责人田代真人先生据此认为,人类完全有能力对这一新型流感防患于未然。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到三点:一、要迅速彻底地控制在亚洲各地流行的禽流感。要迅速发现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并全部予以杀灭,以根除对人的传染源。二、尽量避免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接触,这样可减少禽流感对人的感染。消毒人员、扑杀家禽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前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操作时要戴口罩和手套,穿防护服,操作后应及时消毒处理。三、现有的监测手段完全可以发现最初的感染者,出现感染者应立即隔离治疗。

从禽流感传播情况来看,它主要在禽类中流行。虽然目前尚未有科学证据证明禽流感会在人类之间传播,但并不排除禽流感病毒演变为人类流感病毒的可能。越南、泰国出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后,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阻断禽流感病毒由禽传给人。专家建议,人们在预防禽流感时应注意以下生活常识: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及鸟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排水顺畅;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吃禽肉要煮熟煮透煮烂等。

打响禽流感阻击战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疫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向有关地方和部门作出多次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以回良玉副总理为总指挥的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紧张、有序开始工作,指挥防治工作全面展开。

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处处以人为本,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温家宝总理1月29日和2月11日,分别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禽流感防治工作,明确提出对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地区扑杀家禽的损失,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对家禽强制免疫实行免费,使群众无后顾之忧。连日来,在广西、湖北、湖南等疫区,一笔笔款项迅速发放到每一位受灾群众手上。

疫情面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向人感染的途径成为我国防治禽流感工作的一个重点。国务院在部署防治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要切实加强对疫区和高危人群的医学监测和预防工作。各地广泛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科普知识的宣传,广大群众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预防知识后心中有了底,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面对来势迅速的禽流感疫情,各级政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紧紧依靠群众展开防治工作。目前,发现疫情的地区和未发现疫情的地区都已行动起来,一张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大网已全面铺开。确诊发生禽流感的地区,当地政府迅速对疫区进行了封锁,果断扑杀了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对3到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进行了强制免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对疫点地区与病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当地卫生部门正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虽然目前北京尚未发生禽流感病例,但遍布18个区县的37个禽流感监测哨点开始运转。各医院加强了对流感样发热病人的检查,特别是一些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进行禽流感排查。此外,卫生部门还对饲养、运输、屠宰、销售禽类等四类执业人员进行重点监测。截至目前,国内尚未发现人员感染。

国家有关部委也紧急行动起来。卫生部部署各地陆续紧急展开在职卫生人员禽流感防治知识全员培训,防患于未然。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全国市场的肉类产品监测,组织优质商品投放市场,保障了居民生活需要。

以“两手”应对禽流感

防治禽流感阻击战正在各地展开。我们要统筹兼顾,一手抓防治禽流感,一手抓发展经济、农民增收。

防治禽流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懈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坚决打好这场阻击战。要看到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疫情进一步出现和扩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病毒向人群蔓延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全消除。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严密监控,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防止疫情扩散,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向人群传播。

在打好防治禽流感阻击战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发展经济、农民增收,这一点要毫不动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科技力量,是我们战胜疫病的坚实基础。阻击疫情与发展经济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才能彻底地遏制疫情。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关于应对禽流感疫情扶持家禽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农民增收。

上一篇:第四单元看图作文下一篇:神奇的关节 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