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文化艺术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壮族的文化艺术(共8篇)

壮族的文化艺术 篇1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旧时,壮族被称为“僮”,后来该为“壮”。下面CN人才网小编为你介绍壮族的文化艺术。山歌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绣球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驼)的原因。舞蹈戏剧唐代,壮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龙州县新发掘出的天琴弹拨乐器。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歌会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参加歌会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花山崖画宁明的花山文化是古代骆越人创造的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绵延200多公里,另有5处分布于左江流域的凭祥市、天等县等处。共有84个地点,183处,287画组。主体形象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红色,平涂成投影式(鬼影),皆两臂弯肘上举,半下蹲成骑马式,犹如蛙泳之状,整个画面呈欢歌狂舞之态,震动人心。花山崖画是骆越人祭祀蛙神的圣地,是按照骆越人敬祀蛙神的场面描绘的。除了蛙神形象,还有奔犬、鹿、鸟、铜鼓、铜锣、星星、太阳等形象。其产生年代上限在战国,下限在西汉,长达700多年。少量为后世仿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宁明县的花山崖画,壮语叫做岜莱(Byaraiz),岜意为山,莱意为花纹。因其规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个左江崖画。花山崖画和世界各地岩画相比,有显著的特色。其蛙神形态不仅整齐划一,而且绵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较罕见。宁明花山画面高40多米,宽长达170多米,就一个“地点”(世界岩画规则,画面边沿外500米内无画为一个“地点”)的面积来说,堪为世界之最。此画面尚可辨认的人物形象达1300多个,所有的大小图像加起来达4万多个,世界少有。花山崖画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这样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艺术珍品,堪称一绝。花山崖画不是静态古老文化,而是活态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间。至今在古骆越北界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凤山一带,还保留有“蛙婆节”,祭祀民族图腾蛙神。节日里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头套,跳跃之状酷似花山崖画上的动作,其他地方民间流传的一种师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们把花山人物形态称为蛙形舞姿。铜鼓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天琴天琴,壮语叫“叮叮”,是着眼于它的发音特点而得名的。弹唱天琴流传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这种琴的共鸣器呈圆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芦瓜壳制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壳覆盖的。琴杆为木质,细而长,两弦为丝质,是壮族农民举行消灾驱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动中所用的乐器,故称天琴。群众在演唱时,常常是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时,天琴是伴舞的乐器。跳天者边唱边弹边舞。

壮族的文化艺术 篇2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民间劳动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阶层特点的文化。即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从两个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一个是物质, 另一个精神。其中物质方面的文化实际就是一个民族民间劳动人民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 如饮食、衣着、住宅、交通和生产工具等等都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而精神方面的文化通常以理论、观念、心理的形态存在, 包括语言、文字、科学、艺术、宗教、风俗等内容。

二、动漫产业概况

动漫, 是动画与漫画的结合, 是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是一种兼顾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的现代艺术;同时动漫也是文化载体, 通过这个载体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时尚潮流文化;动漫也是一种产业,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动漫也成为振兴民族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论学界还是业界都对此寄予厚望。但是, 动漫的发展速度不能过快、过滥, 看的人不多, 卖不出去, 不挣钱。由此可见, 动漫文化的应该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性人才、每一部动画片从主题和创作形式上都应该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隐性的传播, 美国电影通常都隐性的传播着他们民族的精神内涵。我国上世纪曾有过动漫制作的辉煌, 制作出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 如《大闹天宫》等都是以民族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念为其创作主题。

通过动画或漫画衍生出来的卡通形象做为动漫产业的一部分, 可以产生出无形的商业价值。比如《变形金刚》《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系列动画电影除了高额的电影票房收入, 其卡通形象衍生的产品商业价值巨大, 通过这些形象开发出来的图书、影像制品、文具、服装、玩具周边产品, 让动漫产业就成为了一种集娱乐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动漫作为文化的载体, 其产业发展与民族是分不开, 不论是本民族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照样可以为动漫艺术创作提供养分。例如, 《花木兰》《功夫熊猫》等, 而这两部动画的制作公司分别是美国的华特迪斯尼影片公司、梦工厂动画, 两部动画无论是角色形象, 还是故事, 动画场景都是很中国的, 可宣扬的文化确实美国民族文化, 而非中国民族文化, 值得国内全体动漫创作人深思。两家不同的美国公司在影片中不约而同的宣扬美国民族文化可以理解, 毕竟一部动画作品体现出制作人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 展现出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而, 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产业, 他同时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品牌, 综合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特殊产业。

三、壮族民间文学在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

(一)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在神话、传说和故事的基础上, 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创作之后诞生的。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最初口头文学门类。它作为早起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 具有古朴、纯真和曲折的特点。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1如壮族民间神话《姆洛甲》《布洛陀》《布伯》等, 《姆洛甲》叙述了创世女神姆洛甲如何开天辟地, 创造万物。传说是口头创作的“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2传说的内容虽然是编造出来的, 但不是凭空想象, 或违背社会常理, 创作者往往会叙述本宗族的领袖人物或头领, 描绘的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风俗。刘三姐, 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 歌如泉涌, 优美动人, 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 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 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二)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作出来的, 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一个民间故事能流程千百年, 其故事情节夸张, 充满幻想, 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情感。如舍己为人、坚持正义、赞美勤劳、同情弱者;反对邪恶、反对懒惰、反对剥削;等等。这些民间故事多采用象征形式,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 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动漫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内涵, 而这些民间故事便成为了最好的借鉴素材。早在1958年, 我国就拍摄了动漫电影《一幅壮锦》, 这是一个流传在广西地区的民间故事, 讲述了一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如何依靠着自己的努力, 用自己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心声和希望。这些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发人深省的内容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使影片具备了充实的。《妈勒访天边》是长期流传于我国壮族地区的一则民间故事, 讲述当时的人们认为天是有边的, 想知道天边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商量找天边的事, 都自告奋勇前往。大家觉得年青的孕妇去最合适。年青孕妇踏上旅途, 途中生下了孩子。母子俩一起找天边, 沿途的人们很受感动, 给他们以鼓励或照顾。母亲老了不得已留下来, 孩子发誓找到天边, 继续前行。这个故事被改编成舞剧, 南宁艺术剧院历时两年, 将其改编, 而在动画创作方面, 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以此为原型, 创作了一部几分钟的动画, 其中的人物角色, 服装造型设计简洁大方, 但作品影响较小, 没有挖掘民间故事的精髓。

结语

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产生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自然各种物象的直接经验, 是壮族人民情感与智慧的集聚。这些民间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 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是一种凝聚着人的情感和思维意识的独特艺术体系, 可以激起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它们都是动漫文化创意创作的源泉, 可以为我们的动漫创作所用。因此, 壮族民间文化具有不可限量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民族出版社, 2004, 01.

壮族铜鼓文化的守护者 篇3

他是县政协主席,为什么要四十年如一日地收藏铜鼓?又缘何走上了一条举巨债建民间铜鼓收藏馆的艰辛路?为此,笔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采访人称“鼓王”的壮族收藏家陈耀灵。

走入铜鼓收藏馆,东汉以来多的百余面形态各异的铜鼓跃入眼中。收藏馆按铜鼓的历史、性质、用途等分为鼓王厅、鼓源厅、鼓庆厅、鼓威厅、鼓神厅展示,有铜铸大力士双手擎铜鼓像,有铜铸罗汉肩挑铜鼓像……不管是铜鼓还是少女、罗汉等配件,工艺之精湛都令人叫绝,铜鼓身上的纹样更是千姿百态,从乳钉纹、人鱼纹、兽形纹、云雷纹,到狩猎、战事、祭祀、十二生肖像、双龙祈祷图,再到吉祥用语“永世家财万代进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故事都呈现其上。衣着朴素、面容和蔼的陈耀灵告诉笔者:“其实,每一面铜鼓都是一部民族史书,记载着民间传说、农事、历史事件等内容。”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及东南亚世居族群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目前世界上仅有2400多具馆藏铜鼓,以“世界铜鼓之乡”而闻名的广西河池市民间现存的传世铜鼓1400余面,几乎与全国其他地区馆藏铜鼓总量相等。而东兰县现存传世铜鼓有612面,为全球民间铜鼓收藏之最。铜鼓在广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当时被视为通神“神器”和权力“重器”,也作为乐器。东兰县民间藏鼓、护鼓、养鼓、祭鼓、赛鼓、舞鼓之风至今犹盛,可谓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

铜鼓在当地壮族、瑶族人民心中是吉祥之物,是最神圣、最具威信的器物。广西河池沿红水河流域民众只有在节日庆典、喜丧仪式中,才使用铜鼓,平时则深藏不露。

悬壶济世获赠铜鼓

“命中注定,我与铜鼓结缘。”说起收藏铜鼓,陈耀灵难掩心中的喜爱。他说:“12岁那年,我一年内三次掉进波涛汹涌的红水河,居然每次都化险为夷。父亲求问一位算命先生,先生说我落的河段叫‘铜鼓岸’,是水中的铜鼓救了我。”陈耀灵不迷信,从此却对铜鼓产生了兴趣。

陈耀灵的祖辈行医治病,专治疑难杂症,他自幼得到家传,上中学就开始跟着父亲悬壶济世。1973年冬的一天,陈耀灵外出时遇见一位40多岁的男子背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满头大汗地奔跑,后面紧跟着七八位青年男女,经打听得知小孩被毒蛇咬伤,正急送医院抢救,陈耀灵急忙追上去叫大家停下,只见小孩脸色紫黑,气微脉弱。“让我试一试!”说话间,陈耀灵到路边采了一把草药,放在嘴里嚼起来,把嚼好的药涂抹小孩伤口四周,然后包扎,又用嘴里的药液对着小孩的对哺,不久,小孩气粗了,眼睁开了,可以小声说话了。

小孩得救后,孩子家人要以牛作答谢礼。当地农家视牛如命,送牛是大礼,陈耀灵当然不肯接受,最后小孩家人以一面家传铜鼓相赠,这就是他第一面铜鼓的来源。

“为了这一对护鼓神和守鼓神,我追踪了12年!”陈耀灵指着办公室兼仓库里存放的两面大力士铜鼓感叹。笔者上前仔细观看,只见其中一面铜鼓图案是壮家汉子仰头,双手擎起一面鼓,双臂肌肉突出,鼓面光滑圆润,透出一股威严的气势。

陈耀灵说:“刚开始铜鼓主人不舍得,说这是祖传宝贝,每一年都要祭拜。于是,我逢年过节都去看鼓,一直到第12年,主人家的孙子被烫伤,我把小孩治好,主人才把这面鼓送给我。”

陈耀灵还曾经在治好一家5口人的疑难杂病后,得到了一具大型铜鼓。他们诚恳地说:你喜欢铜鼓,这是你的缘份,更是我们的福份,你收下这不值钱的铜鼓,只是铜鼓换主换家换地方,铜鼓永远还在。”

就这样,陈耀灵业余行医40年,一边为群众治病,一边寻访收藏铜鼓,许多铜鼓都是妙手回春的回报,这让他成为笔者目前所知的全国个人收藏铜鼓最多的人。

举债建馆护“活化石”

广西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和宗教文化于一身,是融多元性和独特性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完整性成为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化石”。2006年河池市“壮族铜鼓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兰县于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铜鼓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收藏的铜鼓不展示、不研究,就失去了传承的意义。相信我保存下来的铜鼓,将来会有一天发出璀璨的光芒。”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陈耀灵从2006年开始先后借贷600万元人民币建立民间铜鼓收藏馆,历时三年后并开馆迎客。

在借债建馆的几年间,陈耀灵拉上了亲朋好友一起出钱出力,就这样减少了近一半的资金。另外,除了自己进行设计和组织施工外,所有材料都是自己负责采购,平整地基、开挖基础、搬运材料等技术要求难度不大的工作也是亲力亲为。借钱还债的压力,让陈耀灵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也领略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

陈耀灵介绍:“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除了政府支持,我的亲戚、朋友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在南宁做生意的韦才员,我以前从不知其人其名,在南宁偶尔相遇,交谈中他得知我到南宁找朋友借钱建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一事,当场就借给我5万元,连借据都不要我写。还有20年不见面的北海朋友覃庆开,得知我建馆困难,马上寄来两万元,直到现在,他的电话我也不知道,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法对他说。还有广西百色、南丹几位好朋友都是如此,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些雪中送炭的兄弟。”

壮心不已步伐矫健

现在,陈耀灵的“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已经成为广西传承和发展壮族铜鼓文化的重要载体。走进这家民间铜鼓收藏馆,就如同走进壮族历史文化的活态陈列。然而,陈耀灵坦言:“其实,我的收藏馆并没有完工,有一个大展示厅还没钱装修,有几十件非常精致的铜鼓还在三处秘密存放。”

经再三请求,陈耀灵带笔者看了他鲜为人知的“宝贝”。笔者看到,每个房间里都堆满了铜鼓,且个个格外精致,其中一件是图案为半裸少女,披着薄纱,高挑丰满,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肩上扛着铜鼓,手提花篮,令人观之如沐春风。笔者欣赏良久不禁感慨:“这简直是中国的‘维纳斯’雕像啊!”

“铜鼓是我们壮族人民的骄傲,铜鼓上的各种图饰和配件,都是古代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战胜自然的信心。可以说,这些铜鼓集中体现了我们壮族先民的勤劳与智慧。”陈耀灵一语中的。

世界的铜鼓在中国。如今“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的名片,收藏馆对外开放至今,已有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游客前来参观,不少专家对东兰县深厚的铜鼓文化赞叹不已。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如今,陈耀灵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当了几年建筑工程师也被他拉进团队。陈耀灵透露:“以后我还要想办法出一至两本关于铜鼓文化的书,向世界推介铜鼓文化。”

如今馆内收藏的100多面铜鼓凝聚了陈耀灵40年的心血。陈耀灵表示:“自己是东兰最穷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馆内所有的鼓都是我的,又不是我的,不过物品的归属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传承和发展我们民族铜鼓文化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听,这就是陈耀灵前行在铜鼓文化收藏与传承路上,艰难而铿锵的脚步声!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 场所。

2.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2009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 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 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尤为动听,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美、比兴美;一挥而就、出 口成章的流畅美;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很多山歌已经成为现代的民族文化经典作品,世代流传,久盛不衰。

三是歌圩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多、趣味浓。在我市歌圩中,抢花炮、打陀螺、赛龙舟、打尺子、掰手腕、打扁担、壮拳表演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仍保留较完整的有30多种,其中壮拳在许多地方已失传,只有龙州一带还有传人,被称为壮族一绝。仍广泛盛行的抢花炮项目堪称民族体育的经典,有东方橄榄球的美称。全市目前有6个歌圩是逢圩必有抢花炮。赛龙舟也是我市壮族歌圩的传统项目,在扶绥县的龙头乡凤庄村、江州区的驮卢镇、龙州县的上金乡可谓年年歌圩赛龙舟。现在的壮族歌圩还增添了篮球、足球、气排球赛等体育项目。

四是歌圩中的祭祀、法事等原生态民俗活动最具民族特色。各种祭祀、祭祖仪式、祈福水源的法事往往最能吸引人的不仅是这些活动充满神秘的民族和宗教色彩,而且也是壮族人民的信仰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凝聚族人人心的途径。现在的歌圩里仍有32%保存有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活动。

五是歌圩中的民间艺术大放异彩。歌圩中,还有贺茶歌、春牛舞、师(道)公舞、麒麟舞、庆丰年、彩调剧等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歌舞、戏曲文艺节目,这些节 目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有的已经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的瑰宝。比如龙州的弹天琴唱天谣,壮话称为“鼎叮”的天琴灵巧轻便,为左江流域壮族最有特色的一种古 老弹拨器,音色圆润明亮,尤其是伴着壮族方言的演唱,清新、幽雅,又富于神秘色彩。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壮族天琴的一曲《唱天谣》一炮打响后,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远赴欧洲奥地利萨尔茨堡、德国汉堡演出,古老的天琴艺术走出了国门,奔向世界艺术殿堂。

4.我市壮族歌圩社会功能多、价值高

一是宣传教育的功能。歌圩的各种活动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大多是比较客观的壮民族生活,其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壮族人民自己所熟悉的,它能够感染人、鼓舞 人,具有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山歌演唱、文艺表演等形式,把传统民族文化与各种国策民规宣传相结合,使各族群众在歌圩活动中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教育。

二是文化传播、陶冶情操的功能。歌圩是集各种壮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人们自愿参与,自娱自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同时,歌圩蕴含丰富的 民族事象及祖辈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等,在歌圩中用方言把民族文化口口相传,世代传承,是传播壮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是人际交往、促进和谐的功能。由于地理环境所致,左江流域壮族人们居住分散,而约定俗成的歌圩给人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人们不约而同前来参与,认识不认识的人在歌圩的气氛中,通过对歌或其他方式来互相沟通感情,交流经验,以此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协调关系,促进和谐。

四是凝聚人心、民族团结的功能。共同的语言,共同心理特征和共同的习俗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而歌圩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正是壮族人们共同意识 的反映。歌圩里,人们会穿上本民族特色的服装,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尝本民族特色的饮食,开展本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增进民族感情。同时,赶来参加歌圩的兄弟民族,与壮族人们同欢共乐,加深彼此的情谊和团结。

五是商品荟萃、繁荣市场的功能。古时的歌圩,姑娘们做新装、缝绣球、纳布鞋;小伙子们购买头巾、梳子、绒绳新线;家长们则准备五色糯米饭、棕粑、备好酒菜。歌圩日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现在的歌圩仍以它特有的方式刺激城乡经济的供需两旺。大的歌圩,商品交易额达600—800万元。

二、我市传承和发展壮族歌圩文化的措施及成效

新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壮族歌圩文化,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我市的歌圩文化,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1.抢救性挖掘整理壮族歌圩文化。组织了民族、文化、文史等部门人员及老民间山歌手等,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搜集编撰工作,其中的《民间歌谣集》共收录壮族山歌近4000首,系统地汇集了全市壮族山歌的各种唱法唱腔。编印了《崇左壮族山歌集》。还把山歌资料拍摄整理,录制成光碟,有效地抢救和保护壮族山歌文化。

2.开展节庆壮族山歌赛会,利用崇左市花山文化艺术节、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天等指天椒节、扶绥县文化旅游美食节、龙州天琴艺术节等节庆开展壮族山歌比赛活动,给节庆活动助兴,融进歌圩文化元素,将壮族山歌展现给八方来客。

3.举办山歌大赛。从2007年以来,我市举办了两届全市性的壮族山歌大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今年三月三,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局、市民委、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三月三”壮族山歌擂台赛,主题为“展示壮族风情,演绎壮族民俗、推进经济发展”。400多名山歌手参赛,分为专业民歌比赛(专业组)和原生态山歌(业余组)比赛,参赛曲目多为民间歌手原创作品。

4.让山歌当好各种宣传和广告载体。我市充分发挥山歌强大的宣传优势,让山歌在政策法规宣传、行业宣传、企业广告宣传或多种重大活动中充当宣传载体,推动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我市首届壮族山歌大赛中,新创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山歌50首,新农村建设山歌50首。在“花山杯”铁路护路法规宣传山歌赛中创作山歌30多首。大新县山歌大赛创作廉政建设山歌40多首。市电力、环保、水利、通讯等行业相继举办山歌宣传活动,创作脍炙人口的广告宣传山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行业形象,助推壮族山歌文化发展。

5.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设置赛歌台,使壮族山歌更显现代气息。据了解,去年,互联网红豆社区崇左论坛山歌赛歌台,10天内点击率超过10000人次,回帖数超过3000帖,即兴创作山歌超过2500首,论坛版主还评选歌王、歌后、最快嘴、最受欢迎、最热心观众等一系列奖项。

三、我市壮族歌圩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遭禁止,使传承出现断裂,极大影响了壮族歌圩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壮族歌圩在古代曾遭封建统治者以“有伤风化”为由下令禁歌。解放后的“四清运动”,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做“四旧”遭到禁止,壮族歌圩由此步入失传或销声匿迹,歌圩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歌圩这个民俗文化瑰宝才逐渐复兴。

2.因山歌传承手段、形式多样化,使歌圩的诱惑力减弱或变味。如今歌圩 不是传承山歌文化的唯一场所,因而失去了歌圩原有的诱惑力,有的甚至出现了变味。有些地方因交通不便变成无圩无歌,有些地方以喝酒会友为主变成有圩无歌;有些地方是有歌有圩,但多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吸引力不强;有些地方圩正歌好,这类歌圩主要是有民间得力人士大力挖掘歌圩本色资源,极力恢 复歌圩原有面貌而形成的。这些歌圩不仅有歌有圩,而且比较完整的展现了本地壮族的传统事象,但此类歌圩目前只占少数。从以上统计表看,目前仍盛行或半盛行的歌圩有207个,占59.3%,已经停办或濒临消失的有143个,占40.7%。

3.观 念变化,使壮族歌圩作用逐渐缩小,面临发展尴尬。虽然“歌”也是一种知识,一种智慧,但更多地限于娱乐、消遣。现代人认为歌圩不是唯一的娱乐消遣方式,加上大多数壮族人听不懂壮语山歌,因此对山歌的热情变淡了,歌圩活动的主角由年轻人变为中老年人,歌圩的作用也不是倚歌择偶或是祈福丰收的重要方式了,那种 “唱支山歌带妹回”的情景已成昨天的记忆。

4.民间文艺传人的缺失,使壮族歌圩 难以回归本色。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壮乡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广大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山歌无人唱,歌师无处传。过去歌圩场上稍微识字的人几乎每人手都会有一本书或数本用古壮字抄写的歌书。后来歌圩被当作封资修的产物禁止,歌书已残缺不全,使得人们没歌可唱。许多作为学歌、唱歌、编歌的山歌传习馆已 不复存在。歌圩逐渐恢复后,由于许多优秀的老歌手和壮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人逐渐逝去,许多歌圩文化慢慢地从全民性转变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许多优秀的作品 消失在茫茫的旷野间。

5.缺乏经费使歌圩文化发展步履艰难。壮族歌圩的举办方式 是民间自发组织。歌圩这种纯粹的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活动所需经费主要是通过收集善款或向社会各界募捐筹集而来。由于举办盛大的节日活动开支很大,筹款不过是杯水车薪,活动费用短缺困扰着歌圩发展的步伐。

四、传承和发展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建议

壮族歌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壮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保护和传承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对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我市民族文 化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我们要按照中 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因势利导,切实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瑰宝。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三个结合”,加快推进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政 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族歌圩,是一种群众性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是歌圩活动健康发展的基础。应通过政府组织引导,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建议政府成立一个由文化行政部门牵头,规划、住建、民族、旅游、财政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组织机构,组织和领导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精神,建议用1—2年时间完成《崇左市壮族歌圩保护与开发规划》,从而建立起抢救保护为基础、传承发展为核心、开发利用为目的的比较完备的制度。建议市、县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以及歌圩活动的资金补助。

2.政 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拓展歌圩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民间参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建议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富有活力、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歌圩文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变歌圩文化资源为资本,调动文化单位、专业人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民间 投资,共同参与我市歌圩文化产业的开发。

3.歌圩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 合,做强做大我市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把歌圩文化有机地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制、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变歌圩文化为旅游产品,形成良性的互促互动局面。充分利用“中国最美的瀑布—德天、”“中国天琴之乡—龙州”、“古骆越文明之都—宁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祥”、“恐龙故乡—扶绥”等旅游品牌,作为 推动我市壮族歌圩文化传承的载体,融入壮族文化元素,提升歌圩文化的魅力。

(二)实施“三大思路”,打造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品牌

1.以大思路打造壮族传统精品歌圩。把全市各地零散歌圩点整合起来,做大传统歌圩规模。每个县(市、区)集中力量重点打造2—3个 传统歌圩节,形成自己的品牌传统歌圩。扶绥县可打造渠黎新安“三姐”歌坡节、渠旧壮族歌节;大新县可打造下雷霜降歌圩、宝圩观音诞;天等可打造向都霜降歌 圩、福新壮族歌圩;宁明可打造纳利花炮节、峙浪桥公母歌坡;龙州可打造金龙侬侗节、龙州伏波诞;凭祥可打造武圣功庙会、中越歌圩节;江州区可打造左州金山节、太平壶关歌圩等经典歌圩。各乡镇、村传统的歌圩节,政府要加以引导,并适当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延伸和增强歌圩节的生命力。

2.以 大手笔将现有节庆活动打造成新兴壮族歌圩。对现有的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中国—东盟指天椒节、崇左(宁明)花山文化艺术节、龙州天琴艺术节、扶绥 文化旅游美食节、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包装,融进民俗文化元素,提高壮民族文化在节庆活动中的含量,打造成为新兴的壮族歌圩,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

3.以高水准打造专业壮族歌会。建议山歌大赛活动升格为市政府主办,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赛活动,做强做大歌会规模,以更高水准和更大层面包装打造专业壮族山歌大赛,推动壮族歌圩文化上新水平,创出歌会大品牌。

(三)采取“四个一”办法,营造我市歌圩文化发展的大环境

1.在 大新、凭祥、宁明、江州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壮族民族文化一条街。在建设规模中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品位,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要当作壮族文化艺术的精品来设计。街上的各种工农业产品和旅游的工艺品讲求壮族文化含量,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街内要开展壮族歌圩及民间民俗活动,体现浓郁的原生态的壮味,让游 客有一种“想看壮族歌圩,请到壮族民族文化一条街来”的感觉。

2.组织一个壮族 歌圩专题论坛。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举办我市壮族歌圩文化论坛,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运用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理论,从定位、策划、包装、传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视,深入研究、探讨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打造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品牌。

3.开办一个专题栏目。充分利用影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及各种社会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我市壮族歌圩文化,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左江日报、崇左新闻网分别开设“崇左壮族歌圩”专题栏目,崇左电台开办“唱山歌”节目,崇左电视台每周播放一曲壮族山歌。

4.利用一个平台,推介我市歌圩文化。我市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边民习俗相近,两国边民开展的文体活动比较活跃。我们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这个平台,把我市壮族歌圩文化推介出去,使壮族歌圩从山里走向全国,走向东盟,提高我市歌圩文化的影响力。

(四)抓好“五个环节”,培养歌圩文化人才

1.坚持办好山歌手培训班。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举办2期山歌手培训班,重点培养骨干歌手,尤其要注重培养年青歌手。不仅培养他们会唱山歌,还要培养他们会编山歌、收集整理山歌。文化、民族等部门要把山歌手的培训工作作为主要业务来抓,确定工作目标任务,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有实际效果。

2.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山歌队。队员中老中青都各占一定比例,以老带新。山歌队作为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经常组织开展山歌演唱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优秀的壮族山歌传承人,是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宝贵财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壮族歌圩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作用。

3.组织山歌手到区内壮族歌圩文化较繁荣的地区学习,开展联谊活动。也可请外地的山歌手到我市进行联欢,互相交流山歌文化艺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使我市的山歌手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4.成立崇左市壮族山歌协会。对我市壮民族歌圩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及研究,策划和组织开展各种歌圩活动,同时抓好歌圩文化人才的培养。

壮族的文化艺术 篇5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

黄中习

摘要:本文界定壮族文化特色词的范围,并以英译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说明为获取尽量翻译补偿的功效、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涵义的四种译法。关键词:《史诗布洛陀》;壮族文化特色词;英译

1.引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文化中就可能出现词汇空缺(lexical vacancy)。简言之,就是不同语言文化中我有你无的词汇现象。谭载喜《中国翻译词典》中指出:“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很多困难的现象,可以概括为:

一、由于生活环境、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二、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三、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四、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五、由于语言或非语言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转引林煌天,2005:102)。” 壮英民族在历史地域、语言文字、文化思维、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方面差异很大,壮族典籍中有很多文化特色词,英语中难于找到对应词。本文拟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英译为例,探讨壮族典籍英译中文化特色词词汇空缺的不同译法,以尽量取得翻译补偿的功效,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内涵和外延意义,为我国民族文化典籍对外翻译提供参考。

2.壮族文化特色词

文化特色词(cultural words)是指一个社会文化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事物,为其他社会文化中所没有,负载这一事物的词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称为文化特色词。如汉语中表示生态方面的 “三伏”、“三九”,动物方面中的“龙”,饮食方面的“饺子”,社会文化方面的“统战部”,宗教文化方面的“阴阳”,肢体语言的“磕头”、“作揖”等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本文所探讨的壮族文化特色词就是英汉语言所没有的词汇空缺。在壮族典籍的翻译和译注中,译者都非常重视壮族文化特色词的传译,仔细考证,认真研究,通达传译,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传达这些文化特色词汇包含的壮族文化内涵。《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以及我们正在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译者无不这样处理,以获得民族文化传真的目的。

3.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举隅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在壮族文化典籍《布洛陀经诗》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精选而成。《布洛陀经诗》(收录了22种手抄本)和《壮族麽经布洛陀作者简介:黄中习,壮族,广西田阳县人,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教授,英语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典籍英译。

影印译注》(收录了29种手抄本,共八卷)是则是当代壮学研究的开拓性、标志性成果,不仅包括了广西壮族人民的原始文本,还包括了云南壮族、布依族的一些关于布洛陀的原始唱本,以古壮字原文、壮文拼音、国际音标、逐字汉译和汉语意译的形式展现,可谓经典厚重,弥足珍贵。覃乃昌、覃彩鸾、梁庭望、潘其旭、农冠品、张增业、黄桂秋、何思源等知名壮学专家已经论述了《布洛陀经诗》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在壮族语言文化中的原生态性价值和文化经典地位,笔者认同,拟不赘述。我们精选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同样包含很多壮族文化特色词,在研译这一壮族典籍的过程,我们发现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有如下特点:

3.1 壮族典籍保留了大量的古壮字

壮族文化特色词中首先就是壮族典籍保留了大量的古壮字。我们精选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保留原作的古壮字。对照版的编排次序是:首行为古壮字,第二行是拼音壮文,第三行是国际音标,第四行是现代汉语译文,第五行是英语译文,富有特色。我们知道,从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到《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2004年),壮族方块文字确有使用,是历史文化事实,不容质疑。《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主编张声震(2004:48)指出,这些原始文本“可以追溯到壮族远古原始氏族社会巫术盛行的时代,大约从汉代起一直到宋代壮族先民经过了长达1000多年的摸索,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才开始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仿造一种表达壮语音义的文字,这就是后来用来记录麽教经文的古壮字„„抄写年代最早的是清嘉庆十八年(1814年),最晚的有20世纪80年代重抄的。”壮族方块文字又称“古壮字”或“土俗字”,壮文称为“sawndip”(生字),意思是还没有成熟的文字, 它又称“sawgoek”(根字),即最古老的文字。这些方块文字是懂汉字汉语的知识分子或民间宗人士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文字,这类似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例如,“父”、“母”、“(水)田”、“火”的造字形分别为单人旁加父、女字旁加也、上那下田、上非下火,这些是音义象形的古壮字;“水”、“(旱)地”造字形为三点水加林、上利下土,这些是音似的古壮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古壮字在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歌谣传说、谚语谜语、剧本民歌、楹联碑刻、对子药方、家谱契约等等也多有记录,并不是布洛陀典籍所特有。因此,壮族典籍英译译者在壮英翻译时,应该在一定意义上传达古壮字文化的一些特点。

3.2 壮族典籍包含了不少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特色术语

史诗,英文为epic。它是古老而庄严的民间叙事长诗, 采用韵文或韵、散文相间的“说唱体”形式,记叙一个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或记录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可以说,史诗是一个民族诗性的历史,它一般是记录民族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世界来源、古代战争、民族迁移、国家形成、始祖来源、英雄事迹等,这些神话和历史内容古老悠久,内容丰富,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而上古时代还没有文字加以记载,只能依靠人类记忆,口耳相传,代代传播。为了便于传诵,古代圣贤就以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讲唱方式用韵文加以吟唱,便于传承。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塞》,古巴比伦的《埃努马·埃利斯》,纳西族的《创世记》,到壮族的《布洛陀》,无不如此。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选自壮族民间宗教麽教师公的经诗祭文,自然带有很多壮族特色的民间宗教术语,例如“麽”(壮文为mo, 巫婆喃经)、“口所”(soq, 麽公

诵经)、“绞”(壮文为geuj,做法聚拢)、“唷”(壮文为yo,做法扶持)““叭””(壮文为byate, 做法禳解,是指对神灵的祈求)、“忄因”(竖心旁加因)(壮文为ien,冤家)。这些都是壮族民间麽教法事特有的宗教术语。其中,“麽”在壮话中包含有“念咒”“诵经”“经文”“经诗”的意思;亦可作民间宗教仪式如“道场”“打醮”等解释。壮语“geuj”音似汉语的“缴”或“绞”,意指做法聚拢或缠绕的仪式,即人的魂魄散了,需要请麽公做法“geuj”的仪式,把魂魄招回来;而壮语“yo”原意指举起、抬高,在壮族麽经中引申为扶持、支持、提拔,为麽教法事仪式之一,也泛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道德规范。因此,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特色文化术语的恰当传译也是壮族典籍英译译者在壮英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3.3 壮族典籍有不少壮族民间的文化特色词和表达法

从词汇运用上看,壮族典籍包含了丰富的特色方言土语,包括古词、方言词、量词、临摹词等。由于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及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原因,有些文化特色术语和表达法的用法在口语里现在已经很少出现或己经消失,但不少这样的特色词汇仍保留在壮族典籍里,可以从中看到壮族历史文化上的民族迁徙、生态变迁、社会演进、族群交流等等文化痕迹。例如,壮族的火灶中有一种名之为“giengz”,传统小火灶,以三个石柱插入土中制成,或者直接用铁制成三个脚撑住一个铁圈的火灶,称为“三脚灶”,多放在灶台边或烟囱上,用于热水温酒之便,有的边缘山区至今仍有使用;壮族人民说话中量词的“拳”(gaem)是壮族的一种计量单位,指成年人一个拳头的宽度,约十厘米。譬如,“拿只四拳猪去杀”(Mu siq gaem bae gaj),“篱笆编织十庹长”(Lag cib soem guj some)等等,其中,四拳和五拳的猪指用于祭祀的烤乳猪;临摹拟声词中的“dihdanz、dihdad”指说话时喋喋不休、滔滔不绝,“liu bahciz”、“ mix bazlangh”、“ liu’nyumj”分别指“笑嘻嘻”、“ 笑哈哈”、“笑盈盈”,“gyihgyaet”指制作东西发出的“叽喳”响声,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还有很多各地闻名的人名、地名和物名,不同的版本的壮族典籍大多富有这样的文化特色词汇,情形相似,并非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所特有,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4.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英译方法

翻译的最大目的不外乎传神达意,彼此沟通。壮族布洛陀典籍丰厚,内容丰富,思想深奥,语言精练,韵律优美,且版本各异。要“整理成科学版本,译成现代壮文和现代汉文,既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又要体现壮语优美的语感、诗歌的韵味,难度确实很大(张声震,1991:4)。”壮族布洛陀典籍的英译也是如此。在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壮英翻译中,我们采取了音译释意、直译、意译、译者注译等四种译法,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意义。

4.1 音译释意

音译是把原语的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词的读音,译成目的语的读音,这是一种能够保存原作行文说话发音特色的常用译法。在《布洛陀》的英译中,对于一些在壮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特色词汇,我们采用现代壮文拼音汉语拼音的方式,译文中必要时在文中加予释意增益,并不用现代汉语拼音,也不过多使用文外注释,希望保存原汁原味的壮族发音说话的特色,让读者不用一读一顿就能通达流畅地体会壮族语言文化的原始韵味。以下是其中一些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壮汉英的翻译对照:

拼音壮文

Baeuqloegdoz

Mehloggyap

Mozit daihvuengz

Caenqvuengz

Cojvuengz

Hanqvuengz

Doenglingz

Yahvuengq

Ngieg汉语音译 布洛陀乜洛甲莫一大王 岑逊王祖王罕王童灵娅皇图额英语音译释意 God Baeuqloegdoz Godess Mehloggyap Great King Mohit King Caenqvuengz Prince Cojvuengz Prince Hanqvuengzthe boy DoenglingzQueen Yahvuengz the Ngieg dragon

以上神名和人名的翻译都是使用音译家释意增益的译法,其中有释意点出了身份,有的道出了事物的种类。

4.2 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是一种能够原作文化特色的常用典籍译法。《布洛陀》的英译中,我们注意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在英语读者可能接受的基础上,能够直译的就尽量直译,也就是用原文的对应词语或对应结构来翻译。直译是我们英译《布洛陀》最常用的方法。笔者认为,民族典籍英译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在传达原典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努力再现原典的风格和语言形式,包括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在《序诗·请主神》的恭请布洛陀和众神下凡造福的诗句中,我们多用直译来传译文化特色词汇的涵义,例如: 拼音壮文汉语直译英语直译

bux baeuqgiq老寄父the godfather

bux yahgiq老寄母the godmother

bux giengzgeuq三脚灶神the three-legged range god

bux mehsae老巫婆the goddess of the old sorceress

gvang va花婆龛flower-tabernacle

doengtien daihvuengz 通天大王the god with omnipotent magic power bux sien bux vuengz神王圣母Lord of Gods and Goddess of goddesses

Baeuq samcauz yah sam ciuh三朝公三世婆 the latest three-generation ancestor gods

4.3 对以上词汇的直译,普通英语读者不必查阅专门辞典就可理解其中的词汇涵义。意译

意译也称自由翻译,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不作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不必完全依照原作的字面意义和句子结构。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有巨大语言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译者多使用意译,使译文通达流畅,符合译语的表达句法,易于译文读者所接受,避免辞不达意或误解的现象。壮英语言文化差异很大,壮族典籍《布洛陀》的英译也有很多意译的诗句,例如在《序诗·请主神》中,麽公开始祈祷神灵降临神堂,做法造福,吟唱的诗句常有这样的开头诗句:“三盖三王制,四盖四王造。”这里的“三盖三王”和“四盖四王”有不同解法,有的认为壮族神话中有“三种三样(天、地、水)”、“四种四样(天、地、水和森林)”和“四王(雷神、布洛陀、图额和老虎)”的说法,有的认为“三盖、四盖”泛指世间万物,有是句式押韵、反复吟唱的功

效,我们认同后者,因此意译为:“Everything is arranged by Baeuqloegdoz, / And all things are created by him as well.” 又如,我们把“那结茅驱邪的神”和“做三脚灶的神”分别意译为“the god who ties a grass-knot to expel evil spirits”和“the god in charge of making three-legged ranges”。

4.4 译者注释

译者注释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完整地传达原文语义和风格的一种补偿方法,是尽可能地达到翻译等值而采用的辅助性手段。译注其实是译文的释文、解惑或补正,严格来说,译注不属于对原文的表达范围,但有益于译文读者全面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和译者的翻译决策,有益于他们深入了解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在《布洛陀》壮汉英对照版中,对诗行中一些重要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我们一共用了65个译注,为脚注方式。为了翻译的传神达意,通顺流畅,更多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解释体现在灵活多样的译文之中。只有对那些有非常重要文化内涵的词语表达才使用译注。《布洛陀》的英译文中,我们对一些深有壮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诗行都作了汉语和英语的译注,如“邀请那肚朝上的神”、“ 变成图额管的河”、“请把八字交给我”、“儿掏阴茎辱父亲„„父亲楼上训儿子,儿子栏下顶父亲”、“ 择日女儿下楼梯”、“没有胎血染到脚”、“杀鸡没人吃大腿”、“请求祖公做缴仪”、“孩儿又求得庇佑”等诗句。囿于篇幅,拟不赘述其英语译文。

根据夏廷德(2006:202-208)的研究,翻译中的词汇补偿有“增益”、“具体化”、“概略化”和“增加对比度”四种方法。在《布洛陀》英译文的上下文语境中,在可能出现辞不达意或可能引起误解的时候,我们都有分别使用这四种方法来传达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有时候还灵活多变,兼用不同译法来处理。即使同一个多次出现的概念部术语在不同的行文中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努力使自己翻译的创造性表达在忠实性和可读性之间之间寻找平衡,达到传神达意的文化翻译效果。

5.结语

我们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史诗布洛陀》共十一篇,加上《序诗》,共精选3400多诗行,各分五行对照(古壮字、壮文拼音、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英语译文),其中古壮字1.7万多个,现代汉语译文约4万字,现代英语译文约5万字。该书由著名典籍翻译家汪榕培作序,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之一,是一份壮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历史记录,是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学术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价值。这也是是继美国太平洋大学杰弗里·巴洛教授(Jeffrey Barlow)的The Zhua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壮族历史与文化研究》,2006)和我国学者金丽教授英文版《壮族历史文化导论》(Zhuang History and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007)之后的我国壮学研究与翻译对外宣传的又一成果。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民族典籍译者要帮助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双方克服文化差距,互通有无。对于那些英汉译文读者面前的壮族典籍中文化特色词汇之空缺,译者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充分传译。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其交际对象是目标文化的读者。要达到交际目的,译者一方面要洞悉原文的文化空缺,另一方面还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定义自己与读者的共有知识和语用前提。然后选择切当的翻译表达策略时,还要考虑原文文化空缺中所蕴涵的艺术美感和美学价值,以期在表达时恰如其分地传达原典的语义和文化信息。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英译译者主

要采取了音译释意、直译、意译、译者注译等四种译法翻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乃至整篇的《布洛陀》英语译文,力求忠实传神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化翻译效果,让不懂原文的广大中外英语读者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典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读到与原典意义相当、语义相近、文体相仿、风格相称的英译文,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蕴含在民族典籍文本中深厚的壮族历史文化思想,让英语世界了解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精华。

注释:

① 本文为2008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西部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

壮族的传统节日 篇6

自然条件方面,在我国境内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那里气候温暖,年降水量1200一毫米,林木葱翠,有大片原始森林,江河纵横,众多河流像西江各支流、郁江、红水河、柳江、桂江等流向东南,水力资源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境内地形呈盆地状,丘陵、山地相互交错,壮族村寨大多建在坝子、河谷区域和半山区,那里土层肥厚,水源丰富,十分适宜于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长,盛产稻、玉米、甘蔗、黄麻、油桐、橡胶、剑麻等。矿产以锰、铝、锡、铅、煤等为主。

语言方面,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它们在语法结构、基本词汇等方面大体相同。由于壮汉人民交往频繁,其语言词汇中吸收了二些汉语词汇。大约在唐代,部分地区的壮族先民曾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创制了一种与壮语语音相一致的“方块壮字”,俗称“土俗字”、“字喃”。方块壮字主要用于民间诗歌的创作或记录,道士写经、民间记账、写契约、记家谱也杂用这种文字。壮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一大王》以及《陆驮公公》、〈开天辟地歌》、《盘古歌》、《人类来源的传说》等神话传说,民歌集子《恨歌》、《憧歌》,神话和古典长诗《岑逊大王》、《姆洛甲》以及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戏剧、师公戏等,都是用方块壮字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1955年创造了一套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以广西武鸣话为标准音,195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推广使用。1980年进行修订,全部使用拉丁字母。宗教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最后到多神教的崇拜。在宋、元时期有佛教、道教信仰,鸦片战争后,又从法国传来天主教。

族源方面,考古发掘证明,这天的壮族在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上与柳江人、西畴人、甄皮岩人、大石铲文化等有共同之处,证明壮族先民自古以来就已生息、繁衍于岭南的广大土地上。壮族民间流传的《布伯》、《且依且咪》、《伏羲兄妹》等神话故事和考古发掘,则证明壮族先民以前历过漫长的原始群落时期。那时,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依靠群众的力量以求生存和发展。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壮族社会逐渐向氏族公社过渡。大约在商周时期,私有制逐渐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瓦解,壮族社会开始进人了阶级社会。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开发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壮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元前2,秦始皇建立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将岭南地区纳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秦汉之交,继任南海尉的赵佗乘机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王国。南越王赵佗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必须程度上缓和了隔阂,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西汉击灭南越,将原岭南三郡增设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珠崖、儋耳等九郡,加强了岭南地区的郡县制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岭南越人的封建化和汉化过程。此后,历经唐、宋的羁糜政策和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中央王朝对岭南地区统治进一步加强,北方汉族移民也不断到来,汉越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和密切,越汉互化的现象愈来愈普遍,至清代,岭南地区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壮族及其先民的分布地逐渐从粤西、桂东、桂北向桂中、桂西及滇东南等地的山区聚居。

族称方面,在汉文史籍中,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被泛称为“越”或“百越”、“百粤”,“西贩”和“骆越”则是其中两个较大的支系,包括了壮族的先民,大致分布于今雷州半岛以西及广西地区,活动中心在今桂江流域和得江流域一带。其族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与当地越人垦食“骆(锥)田”有关,一说与“鸟田”(即锥鸟)的传说有关,前一种说法较普遍。直至近现代,壮族人仍将山麓岭脚之间称为“六”,“六”与“骆”同音,而将其间开垦出来的田称为“那六”。西贩、骆越等名称在历史上消失后,三国至唐宋时期,在他们曾活动的地域上先后出现了“乌浒”、“理”、“僚”等名称。宋代时,在今广西庆远、南丹一带出现了“僮”之名,它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所撰的《桂海虞衡志》,明清以来,有关“僮”的记载越来越多,它是最先从理僚中分化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僮”为壮族的族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广西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并进行了民族识别,由于壮族有许多自称,如“布壮”、“布依”、“布雅依”、“布傣”、“布越”、“布曼”、“布土”、“沙人”、“布衣”、“布诺”、“布寮”、“布班”、“布民”、“布妥”、“布锥”等2O余种,而“布”在壮语中

有“人”之意,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改“僮”为“壮”,取其健壮、茁壮之意,这样将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各种自称的壮族人逐渐统称为“壮族”,称呼至今。

壮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在节日方面也有一些重合,如与汉族相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另外,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壮族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节日各地也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白定一带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

除夕之前,人们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家家户户都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到除夕这一天,要把这些东西供给祖先,还要在牛栏前祭供一阵,因为牛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祭祀要男女分别进行。初一黎明时,各家换上新的门神,贴上新的对联,全家老少都穿上新衣,并燃放炮竹。初一到泉水、河边“汲新水”回家;初二到岳母家拜年聚会。

村中要开台演壮戏,抬土地公巡游村寨,以驱除鬼怪,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初一、初二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两天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一年的祸福,所以要个性留意在意,为了不给一年带来不祥之兆,老人们这两天都在屋里睡觉,年轻人则互相拜访,相聚在一齐游戏玩耍。初三要祭地公,每户出一份肉,由管庙者把肉送到祭祀山,各家派一人参加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祭品。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土地公保佑再获丰收。在这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如果姑娘的父亲已死,还要为亡父祭奠,一般用猪肉二斤、酒一斤和甘蔗一斤,粽把五斤。正月十五日,重新买酒买肉欢宴。正月三十过小年,买鸡买肉做粽把,不再祭神灵祖先,能够尽情畅饮。当地壮族在这个节期禁忌相当多,人们务必严格遵守。

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每逢过春节,节前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过年。年三十晚上,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把、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供品祭奠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烧尽灭火,预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初一清晨,鸡叫头遍,壮族姑娘要燃起火把,提着桶到井边、泉旁打新水回家。有的要争打第一桶水,以求吉利;有的要先轮流数天上的星星,在群星渐隐的时刻,看谁的眼睛尖、福气大,直数到天色大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时,姑娘们便开始捧喝新水,边喝边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伴着姑娘们喝新水。大家认为喝伶俐嫂捧的水,就会聪明伶俐,故曰“伶俐水”。第一捧水要奖给第一个到泉边的姑娘,第二捧水大家能够争着喝,聪明的伶俐嫂捧着水将姑娘们逗得欲喝不能,欲罢也不能,她口中还说着许多逗乐的话,整个泉边荡漾着姑娘们的欢笑声。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向往未来的情感追求,谁不期望自己聪明伶俐呢?谁不想在新年里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呢?所以,这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势在必争的。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也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小伙子提着用木头、木瓜做

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高兴地送给贺年的舞鸡者封包。舞春牛的“春牛”是用竹片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这些活动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的,他们的正月大节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举行。节日前一天清晨,将一头由各户轮流喂养的社猪,抬到村外特定的“社棚”前,群众宰杀,祭祀社王。祭毕,将猪肉分开,用竹子串上,分给各户。各户用这些猪肉加上自己准备的其他祭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一齐进餐。这一节日的源起是来自当地民间传说:壮族的祖先原在广西,后有一男子前往贵州省从江一带谋生,这就是贵州壮族的祖先。广西的祖公在贵州祖公临行前说:骨肉远离,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都要回老家看看。但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贵州祖公觉得每年前往广西探亲很难周全,再加上路途遥远,于是决定提前一个月过春节,以便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因此而构成“壮年”。

陀螺节

壮族传统的体育盛会,每年农历大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正月十六日举行。

陀螺,壮语叫“勒江”,由质地优良的坚木制作而成,大的重1斤左右,小的也有二三两,陀螺的“头”是圆滑的,打的时候,用二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向缠到自认为能够了,然后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起来了,时间最长可转到七八分钟才停下来。比赛场上,热闹异常,能将陀螺转得时间最长的人将获第一名,被誉为“陀螺王”。

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跟汉族一样,这一天家家都要烧香设供,祭祖拜坟。过去通常是同一宗族的所有家庭群众举行扫墓仪式,后改为各家各户自祭。届时,除年老体弱者外,其余家庭成员务必参加。人们带上花糯,肉橄把依次到各个坟墓前去供祭,供品务必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了不吃,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如果三月初三在前,清明节在后,有的地区则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上坟。到时不做农活,休息三两天。

在这一天,各地一般都用各种植物汁染成糯米饭供奉祖先,有的还要用鸡、鸭等物作供品。有的只染成黑色,有的则染成五色。所谓五色,即红、紫、黄、黑、白。红色用红节藤汁染泡成,黄色用“花买”(一种香花)汁染泡成,黑色用枫叶汁染泡成,白色即用米的本色,紫色用红蓝草浸染泡成。由于五色糯米饭都是用这些花花草草的汁染成,因而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据说以此供奉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端午节

又称药王节、药师节。农历每年五月初五举行,节期一天。节日资料各地不尽相同。

广西龙胜一带壮族,五月初五这天要用粽子和肉类供奉庙神及祖宗,并上山采草药。人们普遍相信这一天采回的药草疗效最好。用这天采回的药草熬水洗澡,可使皮肤光洁,不患皮肤病,不生烂疮。在靖西县,节日有专门的药市,街道两旁摆满各种药材以及蛇毒、蛤蚁等等,一清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赶药市,买需要的药品,还可饱览各种药材标本,获得防病治病的知识。这天各家各户还要在屋里烧袖子皮,熬煮醋液,在门上插一些芭茅草、枫叶和艾草以示驱邪免灾。端午药市这一习俗,是古代壮族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构成的。

中秋节

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全家要赏月、吃月饼,过中秋节。孩子们则用抽子皮自制成各种鬼脑壳,化妆成高公、矮婆,到村里富裕人家桌上取食月饼。青年男女结伴到田地里象征性地偷回一些瓜果蔬菜,俗称“偷青”。认为吃了这些偷来的瓜果蔬菜能够明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德禄县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以“闹哥孩”这项活动来庆祝中秋节。最初这项活动叫“请囊海”,“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意为请月亮里的仙女下凡与民同乐。届时,村里的老少男子都要来围观。在闹台上摆一碗米,上插数根燃香,一边摆一碗月饼;闹台的两边各竖立一根柴担,一根的顶部插一个抽果,果上有若干香条和蜡烛;另一根顶部挂一双鞋、一双袜子和一块面巾,妇女们围闹台而坐,开始唱歌请月亮上的仙女下来与民同乐。歌唱近一个小时后,数位女子站起来东跑西穿,人们便知这是仙女下来了,那些女子便是仙女的化身。她们跑一阵后就在闹台前坐下,身子左右摇摆,口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这时其他妇女一齐上前来问她们将来的祸福,仙人托身的女子也一一作答,从此后她们便是公认的巫婆。“哥孩”下来后,闹台周围的妇女便开始对歌,资料一般不涉及感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此后对歌还要持续

数个晚上。

同是这一天,在广西靖西、那坡一带的壮族,到了这一天,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抽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袖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袖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子们围坐一齐,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场内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除了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壮族还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具有独特风俗的节日,更能体现壮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构成的独特风貌。

请牛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举行。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他们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能够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里,小孩们边找边牵还边唱《请牛歌》,当地人们认为把石牛请回家,可保来年牛只兴旺,并免遭瘟疫之灾。

花王圣母祭

又称花婆祭,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当地民间相传:花王圣母既是专司生儿育女的神抵,又是儿童的守护神,不论男孩女孩,都是花王圣母家中庭院所种神花的花朵。因此,壮族妇女生育之后,即在床头墙上,扎一束野花,作为花王圣母的神位,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儿童起床后,先向花王圣母跪拜叩首,祈求花王圣母保佑自己健康无病。

敬蛙节

壮族传统风俗节日,又称“蚂拐节”。广西的河池、百色及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人民,每年春节期间,以数村为单位进行敬蛙活动,这是一个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的节日。

据说古代那里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绝,他怕打扰了母亲灵魂的安宁就用开水浇死了青蛙(蚂拐)。结果闹得蛙声断绝,害虫旺盛,人间遭灾,颗粒无收。这时,东林才明白自己不对,误杀了“天女”(青蛙),因此给“天女”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天女”回人间过节。以后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选一二十名青年,穿着盛装,敲锣打鼓到田边地头寻找正在冬眠的蚂拐。最先找到的那只青蛙被尊称为“蚂拐头”,大家唱歌祝贺。之后在所捕青蛙中选一只,与“蚂拐头”配成一对,送往村里“蚂拐亭”,祈祷后,就把青蛙打死,装进一个大竹筒。发现蚂拐的人被尊为“蚂拐郎”,由其主持当年的蚂拐节活动,首先由找到它们的小伙子抬着蚂拐挨家拜年,向各家各户道贺,在主家门前唱几句古老的蚂拐歌:“呼一呀,鹤莫飞,鸦莫叫,蚂拐姑娘到,来把新喜报。”并对主家唱道:“养鸡变金风,金凤下彩蛋,养狗成猎犬,猎肉来当餐。养牛生龙角,麒麟满牛栏。养马变骏马,员外配金鞍。主家手儿巧,摸土变银钱。”这首古老的充满喜气吉祥的蚂拐歌,唱得主家眉开眼笑,他们给“蚂拐姑娘”送上米或钱、彩蛋、松把、肉粽等年节礼物,每一天的游村至日落方告结束。各家各户送的钱为百家钱,米为百家米,钱

留作节日聚餐的开销,米则分给小孩,保佑孩子快快长大。

夜晚,村民到停放蚂拐的亭子为之守丧。正月最后一天,各家宰杀鸡鸭,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全村人将蚂拐送到坟地入葬。葬前,由蚂拐郎打开上一年的葬蚂拐棺木,检验其骨骼,如见金黄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如遇黑色或灰色,则表示年景不佳,要人们预防早涝灾害,并烧香祈求丰收安宁。然后,数村男女青年奉献祭品,并敲击铜鼓,跳起舞,其仪式十分隆重。这是一个对青蛙表示尊重的节日。把青蛙当作吉祥物,是因青蛙捕食害虫,保护庄稼,同时,与壮族自远祖以来就以农为业有密切关系。这与古代壮族先民在鼓面上铸造青蛙模型一样,是祟敬青蛙的表示。另外古代壮族的某些部族曾以青蛙为图腾,故有此遗俗。

铜鼓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隘洞及长乐一带壮族节日,分别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青年们把铜鼓抬上山顶,郑重安放于固定的木架之上,进行敲打铜鼓比赛。赛前要举行传统的祭祖仪式。比赛时,公鼓(大鼓)对公鼓,母鼓(小鼓)对母鼓。每组三人,轮换着敲打,鼓声不能中断。以打得动听、持久、响亮且鼓面不裂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击鼓比赛进行的同时,青年男女们放声对歌。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人们摆出从家里带来的粽子及其他食物,在山坡草地上野餐。

吃立节

广西凭祥,龙州一带壮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农历每年正月三十日举行,壮语是“过晚年”或“补过晚年”的意思。

相传,这一节日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为纪念保卫边关的胜利。光绪十一年(1894年),农历十月廿九日,法军攻陷谅山,紧逼我南疆要塞镇南关,边关壮族人民连春节也但是,挺身保卫家乡。次年年初,冯子才指挥各路军队反攻,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当壮族人民回到家乡时,已是农历正月三十日,春节早过完了,为了庆祝胜利,人们于当日杀鸡宰羊,补过春节。此后,习尚沿袭,边关壮族人民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二结束过年,正月三十日又欢度“吃立节”。如今,吃立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共庆这一特殊的节日。

土地日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各地节日资料、过节方式不尽相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那荡地区的壮族,这天家家户户打制糯米把把、包汤圆、杀鸡,到土地庙祭拜土地神,同时观察当日天象,由此决定气候状况。他们认为,这天如果晴天,这一年便会风调雨顺、万谷丰收。反之将有不测天灾,要人们提防。武鸣县双桥一带,二月二正值下秧时节,过节时家家用把耙代替米饭,通常天亮前做好吃完,意在封住鸟类的嘴、眼,使庄稼不至受到它们的侵害。并要举行祭土地神仪式,祈求神灵保佑禾苗茁壮成长。

开定浪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宁县壮族支系布雅衣人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当地布雅衣人各村寨,都有一个议事亭,。里面供奉着农神。议事亭不仅仅是举行全村性的农事祭祀和祈求平安的场所,也是村中老年人商议劳动生产、宗教祭祀和处理村民婚姻等纠纷的地方,当地壮语称之为“定浪”。定浪成员都是在村内有威望的老人,每年二月初二日,便要“开定浪”,商议春耕农事。届时要准备祭品,行祭祀之礼,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

花王节

又称花朝节,百花仙子节或花婆节,壮族民间传统娱乐节日。一般是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活动,也有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日过节的,节期一天。活动资料主要是祭祀生育神和儿童守护神的百花仙子,即花婆。

这天,各村寨妇女们聚集一齐,性情相投者互相结拜为姐妹。之后杀鸡敬祭花王,祈求花王馈赠孩子并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百花仙子的生日,桂南一带的壮族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节日前,姑娘们就忙着做绣球,煮糯米饭,小伙子则各自准备心爱的传统礼物。

节日这天,人们便涌到盛开着朵朵红花、象征百花仙子的木棉树下,开始以对歌为主的庆祝活动。男女青年们三五成群,互相对歌。除一般情歌外,还须有歌颂百花仙子的纯洁、美丽和芬芳的歌,以此象征他们的感情纯洁完美。对歌中,青年们向意中人抛绣球和赠送礼品。小伙子收到绣球并不带回家,在傍晚分手时,都把它抛到高高的木棉树上,把绣球送给百花仙子。这是花王节最后的仪式,场面热烈隆重。人们认为,百花仙子能保佑他们的子孙像木棉花一样繁盛、火红,像木棉一样心地洁白。“花王节”在古代就很风行,这种风俗寄托着壮家人民的完美愿望,沿习至今。

春社节

又称保阳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洛东一带壮族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年二月初二日举行。

这个节日主要祭祀古代一位敢说真话的社王。传说有一次皇帝宴请宾客,席上摆满山珍海味。皇帝问客人哪样菜最好吃,客人中社王说盐最好吃。皇帝认为是嘲笑他,便把社王杀了。之后,社王的弟弟特意去当御厨,在第二年皇帝宴请宾客时,他炒菜故意不放盐。皇帝责问,他便以其兄被杀之事相告,故不敢放盐。皇帝最后悔悟,于是降旨: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两个社日纪念社王,此后,相沿成习。另一传说则是御厨说“盐最好吃”。皇帝杀了这位御厨,并发誓从此不吃盐。一次,皇帝出外狩猎,肚中饥饿难忍,走到一茅屋农舍,农妇只有粗食咸菜给他吃。再次尝到盐味,皇帝内心感到杀错了御厨,故封他为“社王”。当地农历二月初,已进入农忙季节,农忙之际,人们专门。祭祀社王,以求社王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各个村寨举行二月社的场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时,各家在社王前供整块熟肉、烧纸等祭品,然后举行祭祀;另一种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祭祀时,由全村寨集资购买肥猪后将猪抬到社庙或社坛前,摆上其他祭品,举行统一的祭祀,祭祀后的猪肉按集资户数均分,将分得的猪肉拿回家,全家煮食欢聚。这一天,人们到社坛去烧香化纸祭祀,在煮熟的鸡或肉等供物上特意放上一

小撮食盐。部分地区社节里要请道公打酿,举行抢花炮、舞狮子、表演武术、唱戏等文娱活动。

观音诞日

壮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

这一天,凡建有观音庙的壮族地区,妇女们都要带上供品,到庙里去祭祀观音菩萨。在广西凌乐县,妇女们则要相互约定,徒步到离村寨几里远的水源洞祭供观音,以求赐子赐福。

三月三节

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义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也有在秋季举行的。

《太平寰宇记》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可见对歌习俗至少在宋代已构成。

壮族认为,唱歌能够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唱歌娱神,能够消灾除难,故时常选取吉日到野外唱歌,逐渐发展为定期的节日。民间传说壮家有一对青年男女,擅长唱歌,两人情深意长,经常用山歌叙述感情。由于父母阻挠,最后不能缔结良缘,于是以身殉情,那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年轻人为了表达对不合理婚姻习俗的抗议,追求恋爱婚姻自主,便于每年这一天集中到一块对唱山歌。

另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老头,养了三个女孩,个个生得俊巧伶俐。等她们三姐妹刚刚长到十八九岁上,说媒的就挤破了大门。但是这三姐妹,连一个求婚的小伙子也没看中。这么一来,她们的阿爹也没了办法。聪明的三姐妹便对说媒的人说:“这么多人求婚,我们答应谁好呢?不如约定个日子,叫所有求婚的人都来我家门前唱歌。谁唱得好,我们就嫁给谁。”

说媒的就把三姐妹的话传给所有求婚的青年。在约定的日子里,上百成千的小伙子们,都赶到三姐妹家门前,有很多姑娘们也赶来看热闹。大家唱了一天没有尽兴,之后又唱了一个晚上,三姐妹便从中选嫁了三个唱得最好的小伙子。从此以后,人们便每年举行这样的歌会。

据传说这天也是为了纪念著名的歌仙刘三妹。刘三妹原先是在壮族民间传说中所使用的名字。之后由于传说的改编,刘三妹被改称为刘三姐。有的传说讲刘三妹与一个秀才对歌相爱,双双化作石像,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年轻的歌手,于是在节日中进行对歌活动。也有的说是因为刘三妹上山砍柴,被地主预先割断山藤,使她不幸落崖身亡。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连唱三天三夜山歌来表达对这位歌仙的怀念。所以这一天又有“歌仙节”之称。

为了欢度“三月三”节日,壮族人民要按传统制作五色糯米饭。人们摘来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花草植物,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受仙女们的赞赏后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歌圩节一到,各地区传统歌点山头旷野、竹林草坡,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五言、七言以及五三言、七三言的壮歌,出口成章。歌词资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女老少在这歌好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歌好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人们以歌叙情,以歌交友。年轻人唱的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等。“三月三”壮族歌抒,不仅仅是青年男女充分施展唱歌才华,以歌交友,以歌斗智的节日,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娱活动,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及观光。

在歌抒上除了对歌以外,姑娘还将绣球抛向中意的小伙。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以此象征纯洁的感情。对姑娘抛来的绣球,小伙务必反应迅速,稳稳接住。如果绣球落地,就要罚作游戏或唱山歌。在绣球漫天飞舞中,夹杂着笑声、歌声,欢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流连忘返。

在广西都安一带,三月三歌圩中还有一种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用。小伙子在歌好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感情的种子。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歌节。

三月三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清江一带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

当地相传,以前那里曾有一位英雄,为人正直,经常除恶济贫,得到百姓的爱戴。之后,他被强大的敌人打败,就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死在一棵枫树下。当地的壮族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这天,到野外采枫叶,与糯米搅拌在一齐,煮成黑色的菜饭,大家围坐在一齐食用。据当地人说,食用这种饭既能够避邪,又能够预防疾病。

鱼花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得江西岸壮族渔民传统节日。每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渔汛期即将到来的三月二十日,以预祝当年多产鱼花,多捕大鱼,获得好收成。第二次在汛期过去后的七月二十日为庆贺渔业丰收而举行。

节日里,渔乡人以其独特的“鱼花宴”,招待亲朋好友,祝贺节日。饭桌上,大家都以鱼为话题,相互传授捕鱼养鱼经验。亲朋来得越多,吃得越多,越是象征丰收和吉祥,这样主人会倍感高兴。这一天深夜,渔乡各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们唱歌、跳舞庆祝节日。这天除壮族外,附近其他民族的渔民也过此节。

陇端节

云南省富宁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过此节。

陇端为壮语,“陇”为下之意,“端”为平坦宽阔的地方,“陇端”即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的意思。相传北宋时,壮族人民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在侬智高率领下起义,他自称“南天王”,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时,留和去的壮族人悲哀叙别,约定离开的人来年归来团聚。

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便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壮族都过“陇端节”。节日里,要举行歌舞、杂耍、演壮剧活动,习惯上白天演武剧,晚间演文戏。青年男女则聚在一齐夜以继日地唱歌,但白天在野外唱,晚间必须要回到村内,女在屋内,男在屋外,隔墙对歌。如果双方有意,能够互赠信物。姑娘收到的物品大都是丝线、首饰、花毛巾和糕点等;而回赠给男青年的则是自己手制的布鞋,五色糯米饭和粽把等等。

祭娅拜

广西壮族自治区者宁、索乌一带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兔日举行。

这天,人们要杀猪、牛各一头,鸡两只,煎鱼48尾,到娅拜山上去祭奠壮族女英雄娅拜。

相传,娅拜是毛根寨人,生活在宋朝,由于朝庭官兵经常闯进壮乡骚乱、破坏,娅拜便和丈夫一齐率领壮族百姓起来抗击官兵。因为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指挥众人一次又一次打败前来骚扰的官兵,保证了壮乡的安宁。数年后在一次和官兵的战斗中,娅拜不幸遇难,这天正是四月兔日。人们悲痛地将英雄埋在一个高坡的长青树下,并把此山改名叫娅拜山。从那时起,每年娅拜遇难的日子,人们都要杀猪宰牛到娅拜山上去奠祭,祭祀活动十分隆重。

逃军山节

广西壮族民间纪念节日。岂江流域的南宁、琶宁、武鸣、宾阳、横县等地的壮族,农历每年四月初八这天,盛装打扮,纷纷登上逃军山顶,举行纪念活动,先烧香祭祀壮族英雄李亚王,然后开始跳道公舞、师公舞、采茶舞、山歌舞,青年们对唱山歌,这是为了纪念壮族英雄李亚王。

传说李亚王原名李花龙,因他身上长有一身似蛇的花纹而得名。他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文武双全,智勇过人,有一年岂江发洪水,庄稼几乎绝收,但官府仍增租加税,壮民困苦不堪。李花龙义愤填膺,便在军山下组织一支义军,攻下五个县城,得到人民拥护,人们就称他为李亚王。之后官府组织10万水陆大军征剿,李亚王寡不敌众,逃到山上,凭险抵抗。官兵久攻不成,伤亡惨重,便开始封山,义军断粮吃尽野果,第三年的四月初八全体起义者饿死在山上,从此这座山便叫作“逃军山”。据说,之后,被打死的官兵都变成了老虎伤害人畜。四月初八这天,出现一位猎神,青年壮士跟着猎神不到半月便把老虎消灭干净,人们欢呼雀跃,一路送猎神来到逃军山顶时,猎神忽然不见。人们认为这是李亚王显灵来为民除害,就在山顶修了一座庙,每到四月初/又这天就到山顶来纪念他,相沿成习,成为岂江河畔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牛魂节

也叫“牛王节”、“脱扼节”、“牛王诞节”或“开秧节”,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举行。

相传,牛曾是天上的神物,牛王奉天帝的旨意,下到人间来播种百草。牛王脑瓜笨,天帝命它三步撒一把草,它误认为一步撒三把草,结果杂草遍及大地。之后天帝罚它将功补过,不许再上天庭,在人间永远吃草。四月初八是牛王诞生日,据说牛王在这一天也要从天上下到凡间来探视耕牛,保佑其不患疾病瘟疫。因此,在壮乡,这天不管农活多忙,都要让耕牛休息一天,不准骂牛更不准挥鞭打牛,因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惊走,就会影响农事。在牛栏门口贴四方形红纸,设桌祭祀,同时家家户户要蒸煮五色糯米饭过节,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糯饭。

人们把牛牵到绿草丰茂的地方,让牛自由自在地吃个饱,主妇清扫牛栏,撒上石灰,放上新的干草。小孩子则轻轻为牛刷背,让牛舒舒服服地过一个节日。此外人们还要聚在一齐唱歌,敲击铜鼓以示庆祝。广西东兰县壮族,在这一天要拿下牛鼻绳,脱下扼和竹筒铃,给牛洗澡、梳毛、捉虱、擦痒。中午,各家在堂屋摆上酒菜,举行传统的敬牛仪式。由老人牵牛绕桌一圈,并且边绕边唱“牛啊我的宝咯,牛啊我的财咯,捻子花开了,阳雀鸟叫了,春水弹琴了,禾苗封恫了,脱扼节到了,我把你来敬,我把牛扼脱,让你喘口气,让你歇歇脚,吃口好饲料,听我唱牛歌。”唱罢,喂给牛一团五色饭和一块腊肉,之后唱述牛的来历。唱完,再给牛喂上一次腊肉和花糯饭,全家人摸摸牛背,说些吉祥祝福的话,送其回圈,添喂上好饲料。广西龙胜,村民们四月初八要杀猪到牛王庙祭祀,祈求耕牛兴旺,五谷丰登,表现了人们对耕牛的崇敬和爱护。有的地方还要长者高唱牛歌:“……惜衣方有衣服穿,爱牛才有五谷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在这一天,不准骑牛,如发现牛偷吃庄稼,也只能悄悄牵走,绝不能够大发雷霆。解放后,消除了祈祷招魂的迷信,其他活动仍然照旧。牛魂节表现了壮家对牛的珍爱,对丰收的渴望,是具有农耕文化色彩

的节日。

拜秧节

又叫插秧节,壮族民间农祭仪式。居住在广西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农家,农历每年四月初八日要进行祭祀秧田的古老仪式。

这一天,各家要杀鸡到田头祭拜秧苗,以祈祷秧苗茁壮成长。有的人家这天到河边拾捡“脱马腾”当汤圆煮吃。广西壮族。自治区思县那荡乡一带壮族,这天还要开塘捉鱼,吃“鱼生”,并修理犁、耙等准备耕田插秧。南部地区,人们请道公到田里赶鬼,然后开始插秧。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一个壮家姑娘,她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尤其插得一手好秧苗,因此,人们就叫她秧妹。一天,秧妹在木楼上织锦,忽然闯进一伙人,把她抢到土司那里。土司让秧妹嫁给他,她不答应,就被关在一个岩洞里。于是她不吃不喝,整天痛哭,泪水流干,哭出血来,染红了红水河。之后她变得瘦骨嶙峋,土司见秧妹不像以前那样美丽,就逼她下田插秧,如果她一天插完一块大田,就放她回家。就在插到最后一棵秧苗时,她突然倒在田头,手里握着最后一棵秧苗离开了人世。为了怀念心灵手巧的秧妹,每年在秧妹死去这天—四月初八,人们便到田头祭祀秧田,用一根芒杆插在新插完的秧田边,杆下吊着纸串,下面放一团糯米饭和一个鸡蛋,并焚香烧纸,祈求秧苗无虫无灾,茁壮成长,能够丰收,之后代代相传,构成了寄托人们期望丰收的风俗。

结拜节

壮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

按壮族传统习惯,男子年满12岁后便有结拜弟兄的权利。平时要好的两人,如有意结拜,便在结拜节这天由老人主持结拜仪式。仪式上双方先按年龄排序,然后喝生鸡血,再禀告祖先,最后对天起誓。结拜兄弟后,意味着日后要相互关照,同甘共苦,如亲兄弟一般相互往来。

五谷庙节

又称“莫一大王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农事节日。农历每年六月初二这天,要杀鸡宰鸭欢庆莫一大王的诞辰。

相传莫一为宋代的壮族英雄,神通广大,有移山倒海的法术,被群众立为“大王”。但宋王朝却以“造反”之名将他杀害,人民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在家中香火堂右上角书有“救奉通天圣帝莫一大王”的神位。相传农历六月初二日为他的生日,所以要过“莫一大王节”。因莫一大王庙又叫“五谷庙”,所以又有“五谷庙节”之称。节日这天,人们到五谷庙祭祀,祈祷五谷丰收,人畜平安。一年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以家庭为单位,杀鸡宰鸭,为莫一大王烧香上供。每隔六年逢子、午年时,要以村寨为单位,杀猪、牛各一头进行大祭。要用它们的骨、肉、心、肝、肠等分别做成12道菜,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隔一段时间上一道菜,表示12个月,依次奉祀,隆重地举行祭典。结束后,每户留一人参加聚餐,全部供品由各户均分。有的民间故事说,莫一大王能煮海水制盐,以自己的力量为壮乡造福,皇帝十分害怕,因此派兵来捉拿他。但莫一大王神通广大,虽被抓住砍掉脑袋,但他人却未死,提着脑袋飞上云天,放声大笑,吓死不少官兵。人们敬仰和怀念自己的英雄,便每年过此节日,以表示英雄活在自己心中。

六月节

又称六郎节、七郎节、或过小年。壮族支系布侬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节期一天。

布侬人过此节时,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杀鸡、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民间传说此节日构成于宋代,是为纪念羁摩州首领—壮族英雄侬智高而流传下来的,他于宋庆历年间率领壮、瑶、汉、彝等族人民发动反抗朝庭欺压剥削百姓的起义。节日里所吃的花糯饭至少包括白、红,蓝,黑四色。这些颜色具有象征好处:红色代表起义队伍里的壮族,白色代表汉族、黑色代表彝族、蓝色代表瑶族。广南、马关和麻栗坡等地的布侬人过此节的时间和对节日的称呼有所不同。相传,侬智高从敌人重重围困中突围出来后,六月里经过的地方在六月过节,七月里经过的地方便七月过节。当朝皇帝十分惧怕、忌恨侬智高,严禁人民怀念奠祭他。聪明的壮族人民于是把六月节称为“六郎节”或“七郎节”,借爱国名将杨六郎和杨七郎之名纪念壮族人民的英雄。

祭青苗

壮族民间传统农祀节日,每年农历七月间择日举行。

为了求得粮食丰收,每逢农历七月,人们便举行祭青苗仪式。届时,用猪肉、米酒等作为供品供祭于村外田边,以示让禾苗神尽情享用,使其欢悦,保佑谷物丰收。然后开始路禁,以免行人惊动禾苗神。同时,全村老少聚集在一齐,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农歌,尽兴后才回家。

达旺节

壮族民间纪念节日,农历每年七月二十日举行。

这天家家杀鸡宰鸭,把鸡鸭的腿留下来,等晚上月亮升起时给孩子们对着月亮吃,一边吃,还要一边向月亮招手,意思是告慰月亮里的达旺:生活很好,请你放心。传说,古代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名叫达旺,绣出的花鸟像真的一样。一次,她在手帕上绣了一只麻雀,不留意让针尖刺伤了手指,血滴到该绣眼睛的地方,麻雀就变活了,然后眨眨眼飞走了。

一天,这只麻雀被土司射伤了,达旺用手帕为它包扎,这时土司来了,她只好用手帕把它包藏起来。待土司打开手帕时,麻雀又回到手帕上去了。土司见达旺十分美丽,就要娶回去做姨太太,达旺坚决不答应。从此,土司怀恨报复。这年天早,土司就把达旺作为童女祭神求雨。

鸟兽快饿死了,达旺便把供品全给它们吃了。土司诬赖达旺偷吃了供品,将她剖腹验证。上天为此发怒,霎时飞沙走石,群鸟趁机把达旺的尸体搬到月亮安葬。乌鸦为之唱礼、白头翁为之戴孝、杜鹃唱挽歌,黄莺吹箫,麻雀跳舞招魂。这天正是七月二十日,此后人们就在这天纪念她。

霜降节

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这一天,广西大新县下雷、宝好、雷平及靖西、德保县的壮族,还要过一个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节。

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楼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人侵的侯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楼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构成为霜降节。另一说是她和丈夫一齐,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人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壮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据说清代时,当地州官也要备办供品前来参加祭祀。群众祭祀完后归来,就近表演舞狮、演唱壮剧、民歌等活动,欢度怀念民族英雄的节日。

祭田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一带壮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

这天,各家到田边杀鸡、烧纸并插小白旗拜田。祈求神灵保佑庄稼免遭灾害,穗大粒满,茁壮成长。有的人家还在田边摆插一个稻草人,驱赶虫鸟,守护庄稼。这一天,妇女们还要整理晾晒全家衣物。人们认为这天天气最好,晾晒过的衣物不易发霉生虫。

乞巧节

广东省莲山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

当地壮族相传,这一天,天上银河里的仙女会下凡到人间,姑娘们在这一天下河沐浴,则会容貌秀美动人,心灵手巧,所以,当地壮族姑娘都要在这一日下河沐浴。当地民间还传说,用这一天的河水酿醋格外醇香,因此,当地醋坊纷纷在此日前往河边汲水酿醋,民间称这种醋为“七月香”。

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举行、相传天神之子羡慕人间,常常偷偷下凡并化做乞丐,帮忙其他乞丐和背井离乡的人。天神明白此事后,命雷公电母将其击死。七月十四日那天,果然雷电交加。天神之子死后变成鬼住在阴间。当地壮族每逢其忌日,姑娘都要担着糯米等到河边洗涤,老人则在家里剪纸或折纸,男人杀鸡宰鸭,待鸡鸭饭菜做好后,把供品供在家里的神完前,给天神之子和祖先闻香味,然后在剪纸和折纸上写上各种敬奉的字句,在正堂里焚化,然后把灰烬分成几份,洒在河里、泉边和抛到空中,一家人这才开始享用酒菜。

躲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

壮族认为,农历七月七日之后,各种厉鬼都出来活动,人们为免遭其害,都躲在家里。多数人家还在家里隆重地祭祀鬼神和祖先,求祖先保佑后代平安。

祭祖节

即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举行,资料主要是祭祖。部分地区七月初七开始设祭迎祖。

民间认为初七是天女沐浴的日子,水质最好,所以人们多在这天染布,做醋。这天要用新竹笋煮水祭祀,各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杀鸡,鸭或猪。十四日开始大祭,祭品有猪肉、整鸡、整鸭、发糕、松把、米粉,糯饭等,祭品从十四日摆到十六日。每一天正餐前都要先热供品,燃烧纸钱及各种纸衣。经济状况好的人家,还要烧纸马和纸屋祭祖。灰烬用荷叶或芭蕉叶等包好,十六日祭祀活动结束,由老人头戴竹笠、用竹棍,挑到河边,扔进河里。节日期间,室外屋檐下安放一张矮桌,摆些供品薄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这些祭供游魂野鬼的祭品不能回锅热。已出嫁姑娘节日里要带上鸭、纸钱等礼品回娘家祭祖先,探望老人,但按壮族风俗,不管路途多远,女儿务必当天回到夫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祝寿节

壮族传统的敬老节日。一般都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

按壮族传统习俗,老人六十寿辰,儿孙后辈都要杀鸡宰鸭为老人庆贺一番。这一天,要给老人添置一个“寿粮缸”(一般是一种较精致的瓦缸,可装米十斤左右),晚辈们都要在这天给缸里添米,装满为止。这种米叫“寿米”,平时不吃,只有当老人生病时才煮给老人吃,但不能吃完,否则意味着这人活不长久。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儿女们都要给老人补粮缸,把寿粮缸又装满。壮族认为九九重阳,天高气爽,是个吉利日子。这天,出嫁的女儿带着孩子来祝寿,并提三五斤新米回来补粮缸。老人也把往年的寿米换出来一些,掺上糯米做成粽子和橄把,送给儿女和亲家吃,表示同福共寿。也有少数壮家是在老人做生日时,给老人“补粮缸”。这种反映壮族人民敬老风尚的良好习俗,持续至今。

祭百灵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壮族民间纪念活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就来到百灵山的百灵泉边放声歌唱,以纪念传说中的壮族青年勇士—百灵。

传说,古时候,天等境内有一座高不见顶的大山,山旁的深潭里有条恶龙,恶龙每年都要吃掉壮族歌坛上一名漂亮的歌手。壮族青年百灵为了杀死恶龙,使壮族歌声一代代传下去,历尽千辛万苦到天边取回开天剑,并用自己的血给剑淬火,最后斩了恶龙,而百灵却因失血过多死去。他死后变成了波赖(即雷公),每年春秋雨季,提着锋利的开天剑巡行大地,一看到有人作恶,便用剑劈,剑闪处,立刻闪出一道霹雳,把坏蛋劈死。人们为了纪念百灵,便把镇住恶龙的山叫百灵山,山上流出的清泉叫百灵泉,并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百灵生日这天到泉边放声歌唱,日后便构成祭百灵节,此俗沿袭至今。

壮族九月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思阳地方壮族过的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家家杀鸡杀鸭、蒸煮糯米饭到野外或高坡上去拜神仙,并就地野餐。相传古时候,一位妇女在神灵指点下,在九月九日这天将炒鹿肉和羊肉送给两位在山上下棋的神仙。神仙用救生还阳的法术救活她已死去几天的儿子,并把孩子九岁的命数改为九十岁。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各家都到郊外去祭祀神仙,祈求神仙保佑儿孙们健康长寿。

送火神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村民们在野外用稻草造一间小屋,用鸡和酒等物祭祀一番后,再放火烧掉小屋表示火神以后不会再去火堂烧他们的房舍。当地壮族人家十分崇拜火,禁止对灶火,灶石及火堂吐痰、擤鼻涕。

洗小铁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雷一带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二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各家请道公赶鬼,把锄头、犁耙等农具洗净晾干,妥善收藏,意味着农具辛苦了,此刻是农闲季节,可让其安闲一段时间。此外家家还要准备酒肉饭菜大吃一顿。

双喜节

又称“十情节”,“尝新节”,壮族民间喜庆节日。

农历十月初十日,广西马山、上林、忻城一带桂西农村,习惯在这天结婚办事,乡间大道上来往着一队队喜气洋洋的人们,大都是送亲和接亲,或走亲戚赴喜宴的,充满了新喜气氛。

据说,这一习俗是壮族祖先规定下来的。这个时候秋收完毕,粮满囤,谷满仓,青年们在劳动中播下的感情种子也该结果了。两个“十”在一齐很吉利,这天结婚能够多子多孙,于是就有了“双喜节”。有的壮族地区把十月初十叫做“十情节”,“十情”即丰收之意。这天,家家蒸摸、杀鸡、打鱼、喝酒,以庆祝一年辛勤劳动又获丰收。欢宴前先敬神祭祖,感谢他们的保佑,表示自己受恩思报,并祈求神灵祖先来年还保佑他们获得丰收。

冬至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思阳一带壮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冬至到来之时,那里的家家户户要做糯米粑粑祭神、拜祭祖宗,并邀请至亲好友吃饭。有的地方务必在节日里吃绿豆糍粑。

武鸣县双桥的壮族人民,冬至节的主要资料是拜祖先而不请客。

壮族斗鸟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闲时择日举行。

届时,组织斗鸟活动的“会首”在各村寨及镇上张贴斗鸟告示,愿意参加者闻风而动。斗鸟都由画眉充当,斗鸟的顺序由抽签结果而定。斗鸟时,将两个鸟笼并在一齐,笼门相对,然后打开笼门,两只斗鸟就撕打起来。获胜者要排定名次,决定胜负有两条标准,一个是依获胜次数多少来排定名次,一个是依撕打时间长短来排定名次。第一名称“头笼”,第二名称“二笼”,余下依此类推,最多不超过五笼。取得名次者,可得锯齿形彩旗一面,奖金若干。获得头笼鸟的主人也因此名声大噪,有的人请来亲朋好友聚饮一番,以示庆贺。

壮族的文化艺术 篇7

1 壮族武术概述

1.1 壮族武术的发展概况

壮族武术在广西源远流长。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狩猎中观察各种野兽蹲伏奔跑闪展腾挪的姿态和特征,从这些动物的自然属性中,悟出豹的快捷,猴的灵巧,蛇的柔性,鹤的轻盈,虎的雄姿,把其揉入到技术动作中,逐渐形成了壮族武术的雏形。

秦汉以后,壮族武术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变成多种,其内容也不断充实提高,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宋朝时期,南下汉人将士,皆贬称壮族武术中的壮拳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侬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它广为传播。

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此时的广西壮族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多种徒手和器械套路。壮族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将古老朴实的壮拳揉进了北长拳功架,使后来的壮拳兼备大架子。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吸取壮族武术中的技术动作训练军队,可见当时壮族武术在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战争中得到完善与发展

19世纪30年代,崇左龙州镇壮拳拳师应越南武术界邀请,组成“少武团”,经镇南关(现友谊关)往凉山、同登、河内表演传艺,把新的壮族武术套路传入越南。壮族武术作为一项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对锻炼身体,强筋壮骨,提高武艺有显著作用,目前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崇左一带仍有传人习练。

1.2 壮族武术的分类

壮族武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分布于广西各个地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存的徒手拳术套路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踢打四门、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阴阳定妖、小太极、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山林伏虎、龙腰虎背、猴子挂南山、板狗杠、捆椿、十八椿、擒椿、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莲花拳等35种。器械套路有杀弓、铁尺、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三春秋大刀、三指铗钯、鱼尾标、长板护身凳、飞砣、竹篙枪术等14种。对练套路有八卦榔棍对练和三耙头对棍两种。

2 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意义

“信仰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能力的把握,是一种辩证的动态运作过程,由这种运作过程而构成的人类信仰活动是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一种文化价值活动。对一个民族而言,它是构成凝聚国民心智的民族精神”。壮族武术作为壮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是古代先民留给后人的丰富遗产,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搏击术,而且凝聚着壮族人民的千年情感,承载着壮民族文化历史,体现了壮民族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壮族人民产生民族信仰的文化支撑物。既集中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又深深烙印着壮族的文化个性特征,也正是这些丰富的壮族武术,构成了壮族人民主要认同的文化体,孕育了壮族人民的精神信仰。而对壮族武术文化进行继承与保护正是出于文化安全的需要,维系民族精神信仰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需要。因此,继承、保护、发展壮族武术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3.1 壮族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缺乏力度和有效引导

挖掘、整理工作是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基础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和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对壮族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无法展开,导致一些技术动作和文字资料流落于民间,仅仅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传承,无法为广大人民所熟知,缺乏一定的影响力,给继承和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2 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保证。在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对继承与保护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壮族武术文化价值的科学评估;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保护机制,无法从制度层面对壮族武术文化加以规范化管理,进而导致保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3 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目前壮族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壮族武术文化受到不断冲击,逐渐被挤出人民的生活领域,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自我削弱。而文化、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壮族武术教育及活动开展不够重视,尚未建立相应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传承渠道不畅,使壮族武术逐渐远离了家族间的传承和学校体育教学,广大人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因此对壮族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其生存空间正逐渐缩小。

3.4 缺少武术传人,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特性不断流失

壮族武术传承中的封闭保守性与中国的家族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血缘化倾向。壮族武术大多在广大农村流传,主要依靠民间拳师在家族内部加以传承,一些老拳师相继故去,使得壮族武术后继无人。由于缺少了传统的言传身授的活态传承,再加上没有较为详尽、规范的文字资料可以参考,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特性不断流失,其技艺乃至绝招面临消亡的危险,这大大影响了壮族武术的继承与保护。

4 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对策

4.1 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挖掘与整理,构建壮族武术文化保护体系

高度重视对壮族武术的深入研究,加快对壮族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用文字和录像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使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得到永久性保存。此外,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还需构建完善的壮族武术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工程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构建一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为壮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从而促进保护工程快速有效地向前推进。

4.2 加强对壮族武术文化的规范化管理

壮族武术文化的继承与保护,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相应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壮族武术文化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以便实现科学的决策、协调和监督,从根本上扭转壮族武术文化在继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

各级体育部门要制定出相关的保护管理制度,做好壮族武术的认定、登记和指导工作,对壮族武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之得到科学保护和利用。

4.3 积极申报并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生存空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壮族武术具备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生存空间4个要素。而且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等一些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武术项目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壮族武术的申报和加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4 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壮族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

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壮族武术是壮族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壮族武术文化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就需要媒体宣传和舆论发挥作用。通过媒体这一渠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们重新认识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在广大青少年儿童中间的教育与宣传,将壮族武术教育引入、推广到各教育教学体系中,以增进学生对壮族武术的认识,引起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从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学校、社区为舆论阵地,形成传播壮族武术文化的生态圈。

4.5 拓宽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生存空间

壮族武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随着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技击性看法发生偏离,再加上缺少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使得真正能够体现壮族武术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很难在广西地区找到活动痕迹。因此,必须对壮族武术进行适当的改编,做到既保持原有的风格特点,又能符合不同群体需要。同时深入挖掘壮族武术的技击动作,丰富其对抗形式,提高技击性,充分展示出壮族武术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适合壮族武术发展的活动形式,如定期举办壮族武术比赛,使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和活动开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彼此结合促进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壮族武术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

4.6 结合地方特色,多种途径培植壮族武术文化传人

壮族武术最有效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动态传承。农村村落拳师是壮族武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传承人,对现有的民间拳师要给予资助和扶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继续言传身授壮族武术。还可以通过老拳师培养年轻的壮族武术传人,为以后壮族武术的传授及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壮族武术进入学校是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分布广泛,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和传播资源,有利于壮族武术的继承与保护。各地中小学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把壮族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或器械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师、教练来推广壮族武术;各级学校要根据条件,资助体育教师、教练学习壮族武术,再由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传授,逐步扩大壮族武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地方性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武术馆校是专门培养武术人才的教育场所,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把壮族武术纳入必修课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壮族武术的教育,为壮族武术培养更多的传人。

5 结语

壮族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壮族武术已经处于濒危的边缘,对其进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共同参与到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这一伟大工程中。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壮族武术文化进行探究,指出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意义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对策与建议,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多元性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北京:2005

[2]刘德琼.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0(2):64-66

[3]张延庆.从土司的军事制度看壮族武术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92-95

[4]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

[5]王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72-75

壮族的文化艺术 篇8

颜色一词出现是语言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现在文化交流的比较频繁,文化融合现象也存在,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对于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还是存在差异的。红色在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中都是基础色,但他们在对红色象征意义的认识上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异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载体,颜色词是一种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词汇,想要理解它就要理解它出现的环境和想要代表的含义,而对于不同民族中出现的相同的颜色词会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象征意义可能会不一样。下面是红色在汉族和壮族文化中象征意义异同点的比较。

人们总是说希望生活多姿多彩,不仅是因为色彩充斥在现实生活中,色彩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也是人们寄托希望的原因。没有色彩,生活将会暗淡,为了区别那么多的色彩,颜色词相继出现,颜色词不仅是为了代表色彩,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人们把看到色彩想起其他事物的现象称为色彩的联想。看到红色,我们会想到鲜血、太阳、火、红旗等物像,想到生命、热情、奋斗等意念;看到绿色,我们会想到绿草、森林等物像,想到生命、自由、温和等意念。这些色彩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想到它时,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就牵连出来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就是通过客观事物联想出来的。对于红色,汉族和壮族由于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红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

红色在汉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红色是汉族最常用最喜欢用的颜色。在古代,红色被称作“赤、绯、丹、朱绛”,现代科技支持下,红色又将它的家族扩大,很多叫不出来的红色出现在大家视野里,全都是源于对红色的喜爱。

红色自古就有祝福、喜庆之意,庆祝春节、元宵节这种传统节日我们会用红纸剪“福”,挂红灯笼,放红炮。红色还有新生和美好的寓意,产妇要吃红鸡蛋,结婚要点红烛,贴红囍,戴红花,婚贴和红包都是红色,一片鸿运满满。红色还被赋予了社会意义,事业上的成功、顺利誉为鸿运,红色脸谱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刚正,佛教称凡尘为“红尘”,对于美好的女子誉为“红颜”。但红色还有一个贬义,那就是一个人的妒忌心被叫做“眼红”。

红色在建国初期意味着战争、硝烟、鲜血,这时的红都是有特定的含义的,红旗、红军、红十字、红色政权等等,这时的红色是时代的颜色。

红色在壮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红色是壮族的吉祥色,他们对红色的喜爱和尊崇就像我们汉族对龙图腾的喜爱一样,深厚且不可动摇。壮族文化中的红色象征着“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的都是吉祥喜庆的角色。童年的记忆里最鲜艳的颜色就是红色,逢年过节都会给小孩子红鸡蛋,寓意祝福,他们会把红鸡蛋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小孩子由于对红色的喜爱都舍不得拿下来。过年时的对联,结婚时的婚联都是红艳艳的,壮族人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对于有喜事时的颜色都是红色,又被称为“红事”,结婚、生子、新年、新居,新生的祝福都是带着红色的印记。此外,壮族的红色还有驱邪的作用,民间巫术就有在门梁上用红纸剪裁的驱邪图案,镇宅驱魔、保佑安宁的作用。

汉族文化对壮族文化中红色象征意义的影响

汉朝时,汉族文化就与壮族文化有了交流和融合,壮族借鉴汉字六书构造“土俗字”,与此同时红色的象征意义也被壮族人们借鉴,他们相信红色带来的祝福和美好,以及当时关于红色辟邪的说法。但是,随着壮族与外界的交流减少,汉族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被丰富,但并没有影响到壮族文化关于红色的象征意义。

汉壮文化中红色象征意义的异同点

汉族文化中对红色的崇尚历史久远,可以以追溯到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据考古学家证实,当时山顶洞人的墓穴里,死者的遗骨周围有赤铁粉围成的圆圈,红色在那时就被赋予新生命的意义。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没和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家族融合前,壮族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特色鲜明的文化气息,他们对色彩的选择很独特,可以看出他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和色彩中的文化内涵。

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对于红色象征意义的共同点就是生命、祝福,主要体现在风俗中的红色是喜庆和吉祥的意思。汉文化对于红色象征意义的认识与壮族文化的不同点就是在革命的特殊时期的意义以及汉族文化中关于红色在祭祀中的意义。汉族中祭祀会出现红色,在老人福寿双全去世时,被称为“喜丧”,孙子辈的女孩白孝带下扎红头绳、男孩白孝帽上缀红布条。对于壮族祭祀中只有白色,红色的“喜丧”意义就没有了。对于红色的战争时期,壮族人们可能感受不深,其中“红”的敬意和深沉只有汉族人们独自体会了。

结语

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词义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只要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同民族的语言在颜色词上的使用是不能达成一致的。美国语言学家Sapir早在1921年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信念,语言需要一个环境。他的学生更将语言理解为思想的工具。总的来说,语言是文化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能反映所有文化现象,而颜色词作为语言的高级产物,想要理解它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就要理解颜色词的文化背景,这样才不会阻碍民族间的交流。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

上一篇:湖北美术学院历年考题下一篇:运动加油稿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