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精选11篇)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1

——xx县xx乡发展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近年来,湟源县波航乡始终把握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以“增强党的吸引力,扩大党的影响力”为切入点,突出在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妇女中发展党员,全面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使党员在发展经济中先富起来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从而提高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影响带动群众向党组织靠拢,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

一、基本情况

xx乡辖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xx个生产合作社,xx户,xx人,乡党委下辖xx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xx个,机关支部和企业党支部各x个,共有党员xx名,其中妇女党员xx名,少数民族党员xx名。在职党员xx名,农村党员xxx名。2012年,全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x人,发展党员xx名,其中致富能手x人,占新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xx%;xx岁以下党员xx名,占新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xx%;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xx人,占新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xx%,农村党员队伍的促向年轻化、专业化转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责任,严格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一是坚持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波航乡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着力在提高组织领导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上下功夫,每年年初专门召开研究发展党员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定相关措施,使党员发展工作走上了规范轨道。乡党委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各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年底各党支部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先进党支部的评选挂钩,保证了发展党员工作得到认真有效的开展。二是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宏观调控。乡党委根据改革发展的实际,并按年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指导计划,严格对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列入发展计划,并要求各支部严格按照指导性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保证了计划的严肃性。

(二)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严格性。为严把党员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波航乡一是建立群众推荐制度。要求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广泛深入地征求群众意见,在确定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三次支部大会之前都要组织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全体党员进行推荐、测评。二是建立差额考核制度。为真正做到优中选优,我们在发展党员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要求村党组织在列为积极分子、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发展预备党员三个环节都要设立差额人选,使三个梯次的预备人选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共同接受党组织的审查和考验,通

过个人的思想言论、政治成熟程度和现实表现来实现优胜劣汰。三是严格发展党员票决制。村党组织在确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四个环节以票决代替举手表决。乡党委派干部参会,全程监督,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票决,保证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不因人情关而不能真实表达真实意愿,防止和克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确保发展党员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完善发展党员各环节公示制度。村党支部对当年本村发展党员情况,包括从群众推荐到确定为预备党员以及转为正式党员的每个环节、每个程序都要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上,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群众推荐情况、考核情况、培养情况和政审情况,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形式上,由乡党委按照统一格式制成公告,党支部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上,并注明乡举报受理方式。五是实施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培训考察和政审等工作中不细致,不认真或违反发展党员工作程序造成“带病入党”的党支部及其负责人、培养人、入党介绍人和组织员等,追究培养教育、考察谈话、核实问题、讨论审批等环节的领导或工作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组织处理。通过“五项制度”的实施,几年来全乡无一名“带病”人员入党,确保了党员质量和党的纯洁性。

(三)拓宽渠道,增强引力,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宽泛性。源远才能流长,源澄才能流清。波航乡把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作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

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层次、多渠道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是拓宽选人育人视野。我们始终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源头”工程来抓,在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及乡辖企业中的青年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党组织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狠抓培养教育。针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世界观、人生观可塑性大的特点,开展了青年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及时向党组织靠拢。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困难环境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党的先进性,增强对党的宗旨、党员标准的认识,加快成熟,成为合格党员。

(四)实施“三培双带”工程,做群众的贴心人,扩大党的影响力。“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中心任务。为此,我们通过实施“三培双带”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贴心人,入党的引路人。一是把“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加强培训,具体指导、项目支持等方面,使每个党员都能掌握一到两门致富技能,从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今年要从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36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2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社后备干部36名。二是促进经济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2

一、当前基层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湛江各县(市、区)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通过“强责任、促规范、调结构、提素质”等手段,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市基层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知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激化,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人视野不宽,整体素质不高。在210份调查问卷中,37.6%的受访者对发展党员不够满意,并认为湛江各县市区发展党员的渠道仍然偏窄。据各县(市区)组织部门的统计,在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上也呈逐年减少趋势,青黄不接。目前入党申请人员主要来源于县直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乡镇干部、农村留守人员、中小学新招聘的教师以及部分企业职工,而农村中的优秀青年绝大部分外出务工,客观上造成一部分优秀青年无法被吸引到党内来。而在“两新”组织、流动人口等群体中发展新党员更加有限。比如,据赤坎区委组织部调研组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赤坎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仅有35人,占同期全区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6%。在湛江开发区的情况也类似,2012年的农村入党积极分子435人,到了2015年减少到302人,2015年比2012年下降了30%。

(二)政治审查不严,思想引导不强。在调研中发现,影响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中没有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忽略了入党的政治标准。一是唯才论。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往往把发展党员的目光锁定在所谓的“经济能人”、“社会能人”中吸收党员,却不理这些“经济能人”是否靠蒙坑拐骗发财的,也不理这些所谓“社会能人”是否是地痞烂仔。二是程序论。一些党支部把入党程序奉为金科玉律,没有把好思想关,造成一些动机不纯的人混进了党员队伍。三是妥协论。一些基层党组织为了完成征地拆迁、重点项目等工作任务,把入党作为筹码与一些人进行交易,还美其名日“培养锻炼”,简单把压任务取代了思想审查,且没有参加过一次入党对象培训班。

(三)工作要求不高,教育管理不紧。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0%的人认为一些基层党组织忽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预备党员的管理不够到位。二是对档案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材料和党员档案保管不善,往往容易出现档案材料丢失问题。三是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参加培训的没有及时列入发展对象。有的党组织在培训教育上流于形式,培养质量不高。四是正面宣传引导不够,没有引导群众正确地看待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及时帮助他们消除片面和错误的认识。

(四)业务工作不熟,发展程序不规范。调查显示,131人认为湛江市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规范程序发展,占62.3%;65人认为有不规范之处,14人认为存在不按程序、走后门的现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发展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党委研究审批不及时、有关材料格式不规范、发展党员“临时决议”、考察期时间不足、没有考察谈话记录或记录不全等方面。有的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活动的经费,在讨论发展对象入党时,应召开的会议不召开;有的基层党组织与会人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召开会议走形式,讨论表决不规范,操作不严密。

二、基层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念因素:基层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发展党员工作“缺钙”。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滞后,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不仅对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少、分析问题没有新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新办法,而且对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工作重视不足、在群众中宣传党员的先进性不到位。有的单位党组织书记认为入党是个人的自愿行为,对一些表现好的年轻人缺乏积极引导、教育和培养,于是产生了“三个重、三个轻”思想观念。一是重生产、工作和学习,轻政治素质。只看重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某方面先进突出表现和出色成绩,忽视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二是重能人、名人,轻党员标准。将名人身份、能人贡献与党员标准相混淆,把作出贡献、做好本职工作等同于党员标准。三是重个人感情,轻党性原则。基层党支部的负责人将发展党员工作掺杂进了个人感情,没有坚持党性原则。与自己关系好的就可以“请进来”发展入党,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就“靠边站”关上门。

(二)体制因素:政治标准要求不突出,发展党员工作“缺责”。一是业务指导不到位。在当前压力型体制之下,一些乡镇党委工作重心走进了误区,整天忙于征地拆迁、综治维稳、计生殡改等行政事务工作,没有把党务工作作为自己的主业,对发展党员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容易形成“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现象。二是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虽然也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但是缺乏一整套规范管用的考核办法,党员发展工作考核流于形式。三是责任机制难以追究。对达不到工作目标要求的责任对象,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责任落实和追究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能力因素:党务工作者素质不过硬,发展党员工作“偏轨”。一是文化素质偏低,操作程序不熟。有些农村党组织书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熟悉发展党员程序,导致在发展党员时出现违规行为。二是组织能力欠佳,民主意识不强。在农村中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全把党组织看作“自留地”,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发展党员时“拉山头,划圈子”,故意规避程序,走歪门邪道或终南捷径,甚至多年都没有培养入党对象,造成农村党员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在两新组织中部分党组织书记受到企业经营不景气的影响,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投入时间与精力不足。

(四)环境因素: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发展党员工作“难产”。一是党组织“磁场效应”不强。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党员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尤其是在村挂组织关系的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明显欠缺,导致部分党员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好苗子”难选。由于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年不再把政治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和复杂化等因素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常年外出流动,导致农村党员优秀“苗子”难选。在流动人口方面,由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党组织要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更是难上加难。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的路径选择

党员质量是党的生命线,必须引起基层党组织的足够重视。党员发展质量事关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源头活水,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当前党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从“严把入党关”做起,严格坚持标准,扩大培养视野,把握发展的重点,规范发展的程序,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基础保障。

(一)坚持标准,加强培养,进一步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后备力量。必须坚持党员标准,拓宽渠道,加强培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

1.坚持政治标准,确保政治素质。一是着重考察入党动机。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用心观其行、察其言,在关键时刻看他们是否能经受住考验,甄别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洁。二是着重考察思想入党。要考察发展对象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看其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拥护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是着重考察政治背景。要调派党性原性强、作风公道正派的同志担任调查人,认真做好政审工作,切忌走过场、打哈哈。

2.拓宽选拔渠道,开阔选人视野。一是拓宽来源渠道。注重在高中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和非公经济组织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引导有进步愿望的人员向党组织靠拢。重点将政治素质较好、“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实行“群团”和“群众”推优。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荐优秀人员为发展对象的同时,切实加大群众“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力度,积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方式讲党课,提升入党引力。一是创新培训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基层党组织要制定实施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年度计划,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业特点,创新党课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增强党课的生动性、吸引力,着重加强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方面培训,并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双培双带”、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行结对共建,提高培养质量。建立党员结对联系培养积极分子制度,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指定培养联系人,落实定期帮教责任,做到包培养、包教育、保成熟。

(二)拓宽渠道,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在中学生、青年工人、知识分子、流动人口等群体中发展党员,是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把各个领域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分子及时纳入视野进行培养,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1.实施“扩面工程”,着力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单独建、分片建、行业建等多种方式,实现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那里就有党的工作目标。依托覆盖全面、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把业务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员工、非公企业主、私人企业主等作为重点,并突出在非公企业空白班组、关键岗位中大力开展讲党课、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快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放大“孵化器”效应。

2.放大“磁场效应”,着力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磁场”辐射带动作用,把高知识群体和各级各类人才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重点安排政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参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服务”活动,带动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素质、提升本领、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3.推行“双向共管”,着力在流动人口中发展党员。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外出务工、流入人员知识群体和各级各类人才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公安、计生、工商、人力社保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流动人员情况,加快建立优秀在外工作、外出创业人才电子信息库。发挥各种协会、中介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作用,重点依托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将外出务工青年中的杰出分子列入优先发展对象行列,将流入人员中的技术能手、管理骨干作为侧重发展对象。

(三)严格管理,规范程序,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严格的管理,规范的程序,是做好发展党员的有力保障。必须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的工作程序,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发展党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切实加强档案管理。为了规范化党员档案的管理,基层党组织应做到“三专”。一是专人负责。明确专人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二是专柜保管。设立专用档案柜(有条件的设立档案室),建立档案调入和调出登记制度。三是专用档案袋。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袋》。

2.严格规范发展程序。规范发展程序要做到“七个严格执行”,尤其是敢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武器,严把政治素质关,对不合格预备党员要取消资格。一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民主推荐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应充分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二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在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应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示。三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制度。确定发展对象后,要认真组织政治审查工作,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四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必须实行预审制,基层党(工)委要对上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五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六是严格执行谈话制度。基层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要派员与发展对象逐个进行谈话,进一步考察入党动机。七是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基层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在规定时间内审批。

3.建立健全疏通党员“出口”机制。对不合格党员认定和退出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员队伍由量向质转变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基层党组织实况,把握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界限,严格执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准确认定不合格党员,推动疏通党员“出口”工作扎实开展。

(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新时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努力把党员发展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1.完善发展党员的领导责任制。各县(市、区)党委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抓紧抓好抓实。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党(工)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具体抓。各党(工)委要定期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专题会议,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给予必要专项经费的支持。

2.切实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大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责任心,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干部队伍。按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要求,关心爱护党务干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年度检查通报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及时了解发展党员的工作动态,掌握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建立目标考评机制。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考评体系,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发展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失误的问责机制,形成层层负责、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最新领导干部常用党内法规规范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8

[2]本书编写组.党员发展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

[3]万建平.新时期企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8

[4]田新军,孔令娜.外部市场党员发展工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

[5]张雯.加强医院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现代化的医院[J].中外企业家,2013,3

[6]金同乐.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做法和思路[J].大陆桥视野,2010,6

[7]卢中品.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8]梁萍萍.施工企业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4,4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3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材料

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努力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地处工矿区,总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其中农业人口5.1万,是“山东省中心镇”。全镇现有基层党组织78个,现有中共党员1932名,其中农村党员1432名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收入20.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4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在泰安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再就业三项指标考核中居第8位,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市委部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后,镇党委高度重视,把搞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稳妥推进。目前,全镇45个村远程教育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富民工程来抓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关指示精神,并组织部分村支部成员和党员致富带头户到试点单位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并且亲身体验了现代远程教育点播式、交互式、现场直播式的新型教育模式。同时,发挥试点村作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观摩、体验活动,让农民群众尝到科技服务的甜头,一传十,十传百,扩大远程教育的影响力。另外,采取宣传车、标语、广播、明白纸等形式针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还组织了远程教育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了解和接受现代远程教育,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以上措施,使广大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认识,为搞好现代远程教育扫清了思想障碍。

2、强化领导,健全机构。镇党委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高度重视,把远程教育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工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5名同志和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确保这项工作稳妥有序地展开。

3、深入调查,科学规划。由组织办公室牵头,组成专门小组,对各行政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场所设施、管理人员,以及广播电视传输接收状况和电讯通讯网络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登记备案,对各村站点基础设施、资金等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与各村协商,制定出站点建设计划,确定了接收点位置,并制定了《翟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要求,为全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集中人力物力,建设好接收站点

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各种硬件建设的关键是保障资金到位。为确保各村终端接收点建设顺利进行,镇党委在进行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方案,集中力量,下大气力,倒排工期,加快接收站点建设进度。

1、建设高标准接收点。镇党委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2万元,以镇计生办三楼会议为依托,购置了数字卫星接收机、计算机、高档投影仪、音响及配套设备,建立起能容纳200人的多功能演播厅,发挥了镇接收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2、搞好村级接收点建设。镇党委对每一个村的经济收入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备案。要求集体年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独立承担建点资金。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薄弱、自筹资金建点困难的2个村,采取村里自筹一块,镇财政补贴一块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目前,全镇45个村全部完成了设备购置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管护措施,保证了远程教育设备安全正常使用。

3、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规范有关设备招标采购,确保设备质量。微机、接收天线等主要设备由泰安市统一提供,其它设备、器材的采购由新泰市统一组织提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对建设进程的全程监控,精心组织安装施工,抓好安全生产,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严格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确保了建一个验收合格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三、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好远程教育的作用

为切实发挥好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的作用,镇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在抓好站点的管理与使用上狠下功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在镇接收站,配备了3名政治素质高、网络应用能力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全面负责镇接收站的管理与应用。在各村

接收点,均明确了1名微机操作能力较强的村两委成员或后备干部,全面负责网络的接收、播放、设备维护、课件征集与发送等工作。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我们还从镇一中抽调了2名专业教师作为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和技术服务人员,指导全镇各村的工作,确保了设备使用效果。

2、健全工作制度。为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我们按照党委的统一要求,制定了接收站职责、教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管理与利用制度等,并制作成版面,挂在操作室醒目位置,确保按章操作、规范运行。并健全了收看记录簿、座谈讨论记录簿、设备器材登记簿和党员花名册。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讨论情况、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全面掌握远程教育站点利用情况,有效地提高了使用上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抓好人员培训。3月初,我们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邀请市远程教育办公室的2名技术人员,对选拔出的各站点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微机操作、文件的管理与应用、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打下了基础。

4、选好教材内容,提高教育效果。为切实增强收看的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广泛考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中心工作,明确了党性教育、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为重点学习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既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学习科技信息、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5、联系实际,发挥作用。紧紧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针对性选择农民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思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致富奔康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整合开发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不搞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各类资源整合好、利用好、效益发挥发,形成整体合力。

综上所述,我镇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好工作思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努力抓好站点管理和设备使用,在提高使用效果上下功夫,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4

等四大优势产业发展,远程教育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我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建站点,强管理,配套设施到位

石头梁村作为第二期远程教育建设站点,一开始,我们就按照“站点管理规范化、管理员操作熟练化、学用活动制度化、辅导培训经常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将接收站点建设成为高标准、规范化的示范点。一是专门腾出一间50平米的房子作为远程教育播放室,购置了投影仪、数字接口电视机、影碟机、照相机和音响设备,投资3.5万元粉刷墙面、贴地砖、装修门窗,安装了防盗门、防护网,落实了“五防”措施;为播放室配置桌椅40套,制作了远程教育制度牌、节目预告牌。确定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贾丹宁担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我们还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学习收看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二、抓播放、建基地,分类指导到位

我们把播放收看工作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把开展学用活动作为远教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制定播放收看计划保证学习时间。我们制定了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党员每月集中学习最少两次,两委会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结合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实行播放收看“四前”制度,即:在支部提议前、两委会审议前、党员评议前、村民代表决议前都要先组织与会人员观看远程教育专题节目。二是预告远教节目突出学习教育针对性。根据我村产业发展情况,由管理员把远教节目分成党建知识、建筑劳务、养殖专业、良种核桃、商贸经济五个类别,在预告牌上公布节目内容,针对不同的收看对象发放节目预告单。根据分工,由包产业的支委牵头按期组织收看,并适当引导党员群众观看思想性较强的影视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今年以来,共组织收看党建知识专题10场次、建筑劳务技能4次、养殖技术6次、良种核桃技术8次、商贸运输技巧等各类专题节目30余次。通过有组织的观看专题节目,邀请专业人员讲授辅导,增加了培训的针对性,激发了农村党员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建立实践基地增强远程教育的学用效果。为了使远教节目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村支部结合产业发展,先后建立了陕西中大建筑公司、丰幸养殖专业合作社、核桃协会等三个远程教育实践基地,村支部根据党员各自的技能特长,安排党员群众分批分期进行实践。大多数党员群众凭着自己掌握的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找到了创业路子或用工单位。

三、兴产业、促增收,示范带动到位

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我村的党员群众劳动技能和致富带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建筑劳务、畜牧养殖、良种核桃、商贸运输等为主的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全村党员在陕西中大建筑公司、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良种核桃基地、商贸运输产业中成为骨干力量,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村的建筑劳务大户已经发展到29户,从业人员800余人;千头生猪养殖基地2个,养殖大户50户;良种核桃发展到1300多亩;长途客车运输和县内班车12辆、出租车8辆、农用车21辆、各类商贸经营大户16户。其中党员示范户崔明平每年吸收本村外出务工人员100多人,年创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以党员程明泰为互助组的养殖户达60多户,今年还引进了特种山鸡只,为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

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增强了农民致富的本领,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了村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如今,我们村学技术、学本事的人多了,闲逛赌博的人少了;一心一意想办法挣钱致富的人多了,闹事上访的人少了。村上搞公益事业支部一号召党员带头村民就积极响应,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不像过去那样有些人专门把一河清水给你往浑的搅。今年以来,我们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村支部被市委授予标杆支部称号。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5

交流材料

2010年以来,火德红乡新农队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裕、整洁、文明的火德红为目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突出“五抓”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

一、抓思想,改变发展观念

信念引发动力,思想决定方向。开展新农村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这项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火德红乡属边远贫困山区乡镇,地理位臵偏远,村民居住分散,交通和信息的相对闭塞,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工作中,我们首先从村民群众的思想建设抓起,引导鼓励村民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一是加强宣传。通过书写标语、制作版面、出黑板报、搞送文化下村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强化学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播放新农村建设资料等有利资源组织干部群众学习-1-

教育,并形成制度,定期开展;三是典型带动。对各村的致富能手,在年终总结会上予以表彰奖励,形成带动效应。通过抓思想教育,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普遍提高,形成了干群一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四是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在全乡各级党组织及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作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抓产业,促进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依靠科技抓调整。大力实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生态农业结构,全乡共建设抗旱水窖300口,修建水池5个,埋设管引97230米。

二是力求规模抓调整。抓住县委、县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政策,继续连片开发优质核桃、花椒经济林建设,建设银厂至李家山村10公里核桃走廊建设目标,为确保产业开发有序推进,乡党委、政府引导广大核桃、花椒种植大户及群众组建成立了火德红乡核桃经济林专业合作社。目前,火德红乡已发展核桃3万亩、花椒

1.2万亩。

三是围绕增收抓调整。依托通海瑞佳蔬菜有限公司,大力推广朝天椒经济作物种植。充分利用南筐、机

车等村气候、资源、环境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种植;在火德红、鹊落等村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种植产业,依托李家山村红石岩温泉的自然资源、红石岩电站、红石岩小集镇,对其进行集中开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抓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乡新农队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积极向上级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及项目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镇新区建设。截止目前,已修建排水沟850米;完成街道硬化8120平方米;改植绿化树70株;安装路灯40盏;修建集镇门面48间,在建门面15间,已出售门面16间,拍卖资金134万元已用于后期门面开发建设。争取县文体局拨款30万元修建的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火德红乡南筐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并顺利通过市委组织部验收;机车村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排水沟支砌210米,挡墙支砌210米,街面块石垫层2520平方米。5月份启动建设的投资为250万元的沿江公路机车村至江底段通乡公路建设进度较快,已建设完成10.5公里,完成投资210万元。集镇小广场娱乐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已栽植绿化树12棵,安装路灯4盏,完善娱乐设施17件。火德红村农家书屋全面开放,深受群众喜爱;7月份启动火德红乡电

网改造工作,现正在紧张的施工中。争取到抗旱水池建设200立方米16个,正在建设10个,100立方米水池33个,正在建设20个,10立方米抗旱水窖建设300个,已基本建成。2009年10月启动建设南筐村至李家山、银厂的灌渠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只是7月份遭受暴雨袭击,多处被冲断。为李家山村完小、鹊落村完小解决620平方米的综合楼一栋;中心校综合楼1080平方米;中学综合楼1800平方米及中学校大门改造;在大旱期间为中小学解决师生饮用水180吨;为全乡争取到救灾粮3万公斤,工作经费3万元;协调一个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来搞集镇建设。

火德红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劳务,畅通增收渠道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始终把握三个重点,把人力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外出务工作为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大与县人力资源办、乡内企业(昊龙集团公司火德红矿山、火德红铅锌矿采选有限公司)的联系与沟通,强力推进全乡剩余劳动力输出;以培训为重点,健全维权体系,提高就业率;以宣传为重点,把劳务经济妙热叫响。1-8月,全乡6420人,实现劳务收入 万元。

五、抓党建,强化发展保障

一是积极学习领会县委七届九次、十次全会、农业农村工作暨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县委的安排,乡党委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开展了学习县委七届九次、十次会议精神,带领全乡人民群众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知识与技能,鼓足干劲,推动了工作。实现了“领导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是夯实发挥党员“双带”示范作用,加强党员“双培”工作。严格党员发展质量,注重把全乡年轻的,有文化的、工作能力强的发展为党员,上半年已发展党员35名;注重把全乡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把年轻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全乡“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为:打好农业、水利、交通三个基础,抓好马铃薯和畜牧、核桃和烤烟、蔬菜和花椒三个主导型产业。总体目标要求是认真回答好上级检查回答什么、参观什么、需要解决什么三个问题。具体要求是做到班子团结要有新面貌、队伍素质要有新提升、真抓实干要有新举措、基础设施要有新改善、结构调整要有新成效、干群关系要有新变化、社会和谐要有新气象。要求各村结合实际抓好“五个一”,即:建设一个好班子、制定一套好制度、编制一个好规划、发展一个好产业、抓出一个好样板。把全乡各项中心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依据,看那个村两委的工作措施突出、工作能力强、工作力度大、工作进展快、完成全乡各项中心工作任务较好,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干,村民小组长带领干工作的能力如何。

以上即是火德红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富裕、文明、和谐”火德红建设的战略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开拓进取,强力推进火德红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招商引资工作经验材料 篇6

放心投资。

三、坚持富商兴工,实现企业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大由乡牢固树立“客商发展我铺路,客商发财我发展,客商困难我帮助”的观念,积极采劝三大富商”措施。一是由政府组织“定向、定岗、定级”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韩柱坤老板就是听说能解决熟练工招工等一系列困难后,才毅然投资办厂,大由乡党委政府也积极配合,迅速帮助培训和招聘了60多名熟练工,使企业刚成立就开工生产,节约费用近万元,并很快产生效益;二是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与资金困难。去年下半年,外商赖重潮老板的南金纸厂遇到了技改资金不到位,企业面临延迟升级的困难,该乡领导知道立即协调金融部门优先贷款30万元,终于使该厂按期完成新增两条生产流水线,生产规模比以前扩大两倍,同时还选派两名懂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乡企站干部上门挂点扶持,帮助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三是帮助企业寻找市场解决产业销路。有一个时期,永源毛织厂的订单减少,产品出现严重积压,大由乡党委书记邓春红立即多方联系,通过驻外招商联络处,帮助联系上台商南益集团,并促成南益集团到我县和永源毛织厂实地考察了3次,最后永源毛织厂和南益集团顺利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得到了大额订单,永源毛织厂也迅速发展壮大,韩老板又满怀信心地决定在大由乡和小松镇再各设一个分厂。如今到大由创业的客商均取得长足的发展,纷纷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或设立分厂,今年仅招商引资企业上缴税金就将达到元,工人的工资平均可达到600元以上,我乡地方财政收入将超过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

长丰乡信访维稳工作经验材料 篇7

我乡始终坚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我们长期的工作要求,按照中央及省、地、县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要求,积极整合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力量,在全乡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负其责的大维稳、大信访格局,有力的维护了全乡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落实“第一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我乡始终把信访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抓基础、抓源头、抓化解”,努力做到“ 开门办案、案不出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坚强核心。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进任组长,分管领导刘文斌为副组长的综治信访维稳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一把手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成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1-

心,由综治、司法、公安、国土、林业、电力等部门派人参加,每周二集中接访,集中处理问题,使信访人到乡政府不出院门就能解决信访问题。今年以来,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21次,调解处理结案19起,行政调处解决2起,经回访,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目标。

二是强化机构建设,树立良好信访阵地形象。政府将司法所与综治工作中心资源整合,把司法所大厅改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办公场所,形成联合办公模式,设立调解室、司法所、办公室、值班室等机构,配备了电脑、饮水机、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信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矛盾排查调处、案件办理、信访接待、文书档案等各项制度,把中心打造成了为民解忧的“一个窗口”,执政为民的“一面旗帜”。

二、构建“五项机制”,凝聚力量维护稳定

一是综治信访维稳议事机制。坚持每周一早晨的信访办公例会制度,研究讨论存在的信访问题,安排本周信访工作。同时,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一由党委书记和政府乡长交替接访,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其他时间由乡领

导班子成员在接访室轮班接待来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谈,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

二是建全网络处理机制。创新实行了“村民说事”制度,各村(社区)设立“说事室”,确定每月的15日、25日为村民集中说事日,由乡包村干部及村两委成员在村民“说事室”接待群众说事,做到群众说的事要有记录、有具体接待人、有处理问题的意见、有调解责任人、有说事群众回访。对一般问题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由乡村干部向党委政府反映解决,真正做到“村民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督促查事”。一年来,全乡15个村(社区)的“说事室”共接待群众152人次,处理各种矛盾纠纷61起,为群众解决饮水、供电等问题10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是排查调处机制。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周一次隐患排查,每周一次陈述请示,每月一次张榜公示,每月一次兑现奖惩。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信访问题,制订了信访预案,对老上访户和重点问题做到“四有”:有一个工作小组,有一个工作方案,有一个调处和谈或了案陈述,有一个持久稳控机制。

四是落实群众事务代办制。坚持群众事务代办制度,从抓好代办员队伍建设和细节服务入手,让群众“进一家门,办所有事”,享受到快捷、全面、温暖的服务。全乡平均每年由代办员为群众代办的事项达2000余件,方便了群众,特别是解决了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排查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案件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包案处理”的四定一包工作模式,提高包案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对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造成群众越级上访或者产生其他不良后果的,按照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对首办人员和主管领导追究责任。明确要求“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真正做到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工作方法。

我乡在工作实践中,主要是抓好“四个信访”。

一是亲情信访。树立“信访为民”的理念,以亲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让当事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感到快速便捷的服务外,更感到党、政府和信访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精细信访。信访无小事。每个信访案件都坚持三清:事情原委问清、导向查清、当事人性格摸清。认真审视流程每个环节,把工作做到家,把责任尽到位。

三是责任信访。实行“五包、两挂、一追究”信访制度,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包结果公正;把信访稳定与政绩、评优挂钩;对失职造成严重影响的干部予以责任追究。

林坊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篇8

一、基本情况

林坊乡地处连城县西部,素有 “地瓜干之乡”之称,全乡面积99.7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2621人。乡党委下设支部22个,其中机关支部3个,党员493名。至2010年全乡共建农村党员教育终端接收站11个播放点,其中党建示范点1个。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在站点建设上,狠抓“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由党支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落实远程教育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部门配合到位。我乡在远程教育工作中以乡远程办作为中心,工作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配合发挥职责。乡远程办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校、农技、电信等相关部门工作会议,检查阶段工作落实情况,明确下步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乡党委把站点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村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设施建设到位。全乡各

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制度和规定,公布上墙。保证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突出实效注重“五个结合”

一是注重与督促检查相结合。为了使远程教育工作得以抓落实,乡党委实行每月自查、季度抽查、年终综合考评的方式对各村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乡党建百分考核总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意在使今后远程教育工作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使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

二是注重与培育新型农民相结合。乡党委充分发挥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的辐射作用,形成了覆盖农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员的大教育网络,培养了一批既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又掌握脱贫致富技术的“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利用远程教育阵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达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目标。

三是注重与“双强双带”培训相结合。采取“远程教育+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开展“双强双带”培训,拓宽培训方式和培训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远程教育、理论培训与基地实践的目标,推进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今年以来,乡党委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举办了3期360人的畜牧养殖和烤烟种植培训班。通过培训,把农村广大致富强人培养成党员,把广大党员培养成为农村致富强人,把农村致富强人党员培养成村主干;通过培训,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得到壮大,党员结构得到改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四是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开展远教活动,整体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一是根据村情实际,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提高农民生产效益;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优势,积极组织农民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致富渠道,帮助农民获取致富信息。三是利用远程教育积极传播文明行为,帮助农民破除迷信、赌博、生活陋习等不文明、不健康行为,倡导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是利用远程教育让村级领导班子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政策、方针,促进村级民主管理。

五是注重与村级协会作用发挥有机结合。我乡利用远程教育大力培训农村致富能手和学用示范户,建立了如林坊地瓜干协会,长盛花卉协会,有力地推动学用转化,引领农民致富。在种植协会和种植能人的带动下,许多村民种植理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把市场需要作为自己的生产导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一批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在整合农村资源、发展

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导航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开展现代化远程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项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前段工作情况来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确实是一项综合性的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但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远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9

关于红源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

典型材料

2009年以来,红源村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严格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保证发展质量,圆满完成了党员发展工作任务。先将红源村支部典型做法推荐如下:

一、加强培训,提高了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党委经常对发展党员工作培训,提高了他们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认识。一是提高了对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的认识。党支部一班人进一步提高了对"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一重要论述的认识,一致认为它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变化的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原理,要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执行。二是提高了对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原则的认识。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要坚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四项基本要求;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工作要求,始终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三是提高了对始终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的认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对党的认识,使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真正从思想上入党。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加强了对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听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的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高了申请入党人,思想政治觉悟,端正入党动机。

2、按照抓好党建带团建要求,坚持从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认真做好了党建带团建工作同时,认真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他们的政治进步和健康成长。全村三年来共有12名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新党员3名,使发展党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标准,健全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一是能够正确把握新时期发展党员的标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要把党章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重看入党申请人是否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取得突出成绩。既要防止求全责备,抬高“门槛”,使入党申请人望而却步;又要防止降低标准,曲解标准。坚决防止了用“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的错误做法。

二是进一步扩大了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要进一步拓宽党员、群众参与发展党员工作的渠道,认真落实发展党员的三项制度,积极探索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办法来考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对发展党员各个环节中党员、群众的意见,能够要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对待。对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分类作出处理,并能做到向党员、群众进行反馈。

三是切实规范了发展党员程序和工作制度。要严格按党章规定的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的程序发展党员,有效防止了违反程序和规定突击发展党员行 为。注重了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表现。在党支部接受其为预备党员前,党支部要将有关材料。要严格执行了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票决等发展制度。

总之,红源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推进了党组织建设,使本村党组织增添了活力,在党员工作走在了全乡的前列,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人才支持。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10

先进材料

XX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工作在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对上出经验,对下求实效,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远教”站点工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辖4个村民组,163户,747人,党员21名。目前,该村已建成1个村级接收站,配备了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维护,设施完备率100%。收看的内容主要为政治理论学习辅导、学习讲座、专题报告和农村实用技术频道,观看人员主要是党员、村干部、群众,自2009年建站以来共播放58场次,定期开展现场交流培训。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以来,认真探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全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强化制度。为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2名懂技术的专兼职技术站点操作员负责。对远程教育工作各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对站点建设整改意见、措施、办法等作了细化,进一步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

为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管理规范,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管理使用同步推进,制定了《设备管理》、《信息收集反馈》、《日常管理学习》、《设备维护》、《节目公开预告》、《终端接收站点学习制度》等制度,严格遵照制度执行,有效促进了站点设备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站点培训的效果。

2、抓教育培训,增强“队伍”的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着重加强了站点操作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上均有一定的提高、操作技术人员基本达到“三会”要求。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的培训中,采取定期播放与适时播放相结合的措施,制定了播放使用制度,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确定播放内容,灵活组织培训。

3、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站点认真对设备进行登记造册,明确产权,规范管理使用,严格落实防雷、防潮、防盗、防火、防尘5项制度,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了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定时定点,保证质量。为了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时间上定时定点,学习内容上注重“三个贴近”。按照《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的要求,每月2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党政、法律、农技、卫生等知识,并针对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个性化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方面强化“三个贴近”。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二是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农忙时候少学,农闲时候多学;三是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增加站点服务功能,把站点办成农民文化夜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室、农业科技学校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等,做到一站多用,充分发挥站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做到典型引路、协会引导、项目带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涌现出了以大黄种植为产业的示范户等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在该村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向周边适宜种植区的黄嘴村、XX村推广发展,极大的增加了周边农民的收入。

四、下一步打算

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站点的内部管理,巩固好、运用好、发展好已有成果,确保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作用,努力在见实效上下功夫。一是抓思想认识的深化。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对管理使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保证站点正常运行。三是抓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探索组建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按需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确保农村党员干部做得下、学得会、用得上。四是抓工作规律的探索。逐步探索并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从管理、教学、利用等方面边探索,边总结,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五是搭好平台,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为重点的教育活动,现代远程教育为基层党员干部和居民进

*乡发展党员工作自查工作报告 篇11

一、党员发展情况。

2002年以来,全乡共发展党员81名,其中女党员26名,占32.1%;35岁以下党员55名,占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0名,占37%,少数民族3名。2003年已全面消灭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基本上能按上级组织部门要求的数量和年龄、文化、性别等比例结构完成发展任务。

二、主要经验。

3年的发展党员工作,总结一条经验就是领导重视下的常抓不懈。

1、深入调查摸底。2002年是乡镇班子换届选举年。7月份,新任党委班子一到任,即对全乡党员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发现全乡的发展党员工作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发展的面不平衡,有的支部如凤埔村支部一年竟发展7名党员,而有的支部如朱墩、旧镇、福全村等支部竟3--4年甚至6年都没有发展党员;而有的支部,如朱墩、东溪村支部,近30名的党员中女党中仅1名,而且还是60多岁的老年人;而有的支部软弱涣散,如苏墩村,几乎失去了号召力与战斗力,有的支部党员老龄化严重,如旧镇、朱墩村支部,由于老弱病残党员多,党员大会难以有效召集。

2、认真研究对策。面对以上的状况,新上任班子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要求在2003年全面消灭3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并尽量多发展女性和年轻的党员及少数民族党员。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决定,每月至少要召开一次发展党员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党员发展工作,党员班子成员分别挂点指导各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办公室还配备了一名专职组织员,具体操作全乡的党员发展工作,还给全乡各支部的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印制下发了《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图》及各种表格的范本,并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发展党员的有关程序。

上一篇:质量标准管理制度下一篇: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