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难维权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效合同难维权(共9篇)

无效合同难维权 篇1

无效合同难维权

事件回放:2005年初,内蒙古某能源设备公司以内蒙古国际合作公司名义从我省定州招募了70多农民先后派到俄罗斯务工,合同约定做建筑工,工资标准每人每天15美元。每人交纳5000元押金后,分两批到达俄罗斯。第一批46人到后没有去建筑工地,而是被全部安排到了一砖窑场干活,两个月没有发工资,公司许诺下一个月补齐,可一个月过去了,公司还是推脱,直到工人彻底罢工,几个月的工资仍没有兑现。第二批26人到达后,连工作也没有了着落。72人没有了工作,也拿不到工资,等待了近40多天后,公司提出回国解决,谁想到就在回国途中,公司的人却在境外半路 “开溜了”,无奈的老百姓只有回家“说事”了。

警示分析:经核实,该项目单位、外派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外派劳务合同,虽然内蒙古国际公司有资质,但已中途退出,而招募公司仍在打着内蒙古国际公司的旗号招摇撞骗,项目的运作实际是由内蒙古某能源公司的李某和他在定州老家的兄弟合伙所为。在有关部门协调处理这一事件时,劳务人员所出示的那份外派合同只盖有内蒙古某能源公司的印章,并未得到内蒙古国际公司的盖章确认。合同的内容残缺不全,连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都没有填写,到处是空白,可以说,是一份无效合同。这使得劳务人员在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所蒙受的损失时遇到极大的困难。

无效合同难维权 篇2

来自上海的网友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于今年5月26日在上海奉贤金丰日产4S店下单了一辆白色2.0新天籁,因为急需用车,5月28日提的车。

李先生的车提车后一个月做首保时,发现变速箱漏油。此时4S店人员还不是很肯定,就用清洁剂喷喷,擦干净,让他再开一周时间看看是否还有漏油现象。开了一周后去4S店,检查发现还有。对方还是不肯定,又让车主开一周,后发现还有。4S售后服务经理让车主再开一次,车主也同意了。结果还是漏油。后来经过东风日产厂家派来的技术人员拆车检查后,确定是变速箱漏油,协商后,给车主更换一个新的变速箱总成。

当车主更换过变速箱后第一次去做检查时,再次发现漏油现象。李先生在论坛捅出了自己的新天籁遭遇的“漏油门”。在收到的一些回复中,发现有一批同有7月20日注册的新网友异口同声地为东风日产说好话,水军被车主发现并被论坛版主揪出。

8月15日,李车主和东风日产厂家代表、4S店老板、副总在副总办公室为解决方案一事谈了很久,最终达成协定一、全额退款,退车;二、赔偿1万元损失费。但在签协议时,4S店人员让车主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却不肯承诺退款的日期。车主因此拒绝签字。并在网上公布了与4S店商讨的解决方案。

因公布了前期沟通的相关内容,引起了广大车主的强烈关注和反响。后来4S、厂家的明确答复是:取消之前的方案,进维修程序,具体怎么维修,待厂方给出答复。对于之前退车的承诺不再理会。

奉贤金丰日产4S店葛经理对此桩纠纷的解释是,第一次更换变速箱总成确实是因为漏油问题。现在对第二个变速箱将为车主提供保修服务,并愿意提供一定的赔偿。但拒绝再次更换变速箱或者换车。

记者查阅到,在今年即将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规定: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两次,或它们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计更换两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可以选择退货或换货。但其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对之前销售的汽车不具有约束力。

假如李车主同样的质量问题在十一之后发生,并且再次更换变速箱,这位车主可要求经销商退车或者换车。但只要经销商拒绝为车主第二次更换变速箱,则该条款不能成立。

来自上海的黄姓车主反应了类似的问题。他的车子在行驶300公里后发现变速箱有油滴漏现象。于是打电话通知了4S店,并按照4S店要求到店检查。检查时是购车后行驶了约两周,此时东风日产从花都派来了9人专家组来对奉贤4S店的车主的汽车进行检修。黄先生的车在检查时大概行驶了500公里。技术人员将变速箱底部的油擦干净,让他再开10公里,没有发现漏油现象。

到目前为止黄先生的车子行驶了1400公里,没有再次发现漏油现象。但他表示质疑的是,第一次专家组的人员检查后,他向对方要检查后的结论,对方没有给出检查结果;黄先生说,暂时没有检查结论没关系,希望7天之内给出检查的结论,专家组人员没有答应他的要求;黄先生退一步表示,7天之内没有检查结果也没有关系,希望能告诉他整个变速箱漏油事件的进展。最后一个要求,对方口头答应,但一直没有反馈。他告诉记者,自己不懂车,希望4S店和厂家给出官方的权威说法。

在汽车之家论坛中,由于漏油车主的汇聚,已经对东风日产新天籁形成了非常严重的舆论压力,东风日产不得不作出回应,但是东风日产给用户的第三封信中,选用的一张照片被车主指出其为PS过的照片。黄车主对东风日产不负责任的态度表示遗憾和失望。

网购维权 独木难成林 篇3

维权又侵权淘宝自抽嘴巴子

前不久,淘宝网发布声明称,自商品抽检制度建立后,今年1至6月,淘宝网共处理侵权商品信息4700万条,其中接受投诉受理的商品信息处理量为157万余件,已处罚会员24万余人次。才过没几天,就有两起侵权事件让淘宝网陷入难堪之境。

近日,300余米商围堵淘宝网总部,指责淘宝网商家以“半价”出售全国最贵燕麦米,是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商家品牌利益,甚至给淘宝网戴上了“亡我民族品牌”的帽子。据了解,三主粮公司旗下的产品“全胚芽燕麦米”,在其官网的售价为每斤68元,但淘宝网上的售价在每斤30元至32元不等。接近“半折”的低价,让经销商极为不满,由此引发矛盾。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欧米茄、浪琴、雷达三大名表公司起诉淘宝售假。欧米茄公司起诉称,他们发现在涉案淘宝网店上,销售的欧米茄手表价格为一口价898元,是正品价格的几十分之一。淘宝网借助门户网站,发布含有侵权行为的广告,是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帮助他人实施侵权。

对于这两起侵权质疑,淘宝网给出的说法是:“涉案的淘宝卖家是自行在淘宝网上编辑、上传、发布商品信息,淘宝网并不知道涉诉商品的存在。价格是由市场规律形成的,谁都无权武断地指定一个价格标准,要求所有人都不得低于该价格销售。”

按照这种说法,淘宝建立商品抽查制度的作用,淘宝下在处理侵权事件上的功夫是否到位,很令人怀疑。淘宝的解释似乎是在“自己抽自己嘴巴子”。

有心打击孤力难回天

其实,网购中的侵权事件,米商和欧米茄遇到的价格侵权只是冰山一角。进入2011年以来,电子商务领域问题频出,欺诈、作假、潜规则等词汇充斥着网购行业,商品质量差、虚抬价格再打折、低价促销,打乱市场价格体系等侵权行为,对网民和厂商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直以来,淘宝、拍拍等网购平台,被当做是网购猫腻的“护身符”,一直笼罩在“假货”和侵权的质疑声中。鉴于此,商务部、工信部等九部委也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网购平台进行严查,并要求网购平台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信息,建立24小时网上巡查制度,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每次提到网购侵权,必然要对淘宝发出质疑。对此,马云终于坐不住了,发出疑问称:“打假是打淘宝还是打假货?打假是打淘宝还是打网购?如果真的打假货,我们可以拿出所有详细的数据。只要卖过假货,一定追查出根源在哪里,但我们不是检察院、公安部。”马云的话,透露出一个讯息,那就是淘宝也想打假,但却有心无力。

“让淘宝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家C2C卖家进行逐一审核,确实是有难度的。”上海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玉表示。除此之外,网购平台要建立每日24小时网上巡查制度,严格建立经营者主体和交易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并建立商标、专利查询系统,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信息,健全信息发布、身份认证、纠纷处理等保障机制。这必然要求网购平台加大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即便这样,“也许在商标侵权上能有一定见效,产品质量还是很难控制。”王玉称。

维权非一方之力可为

把网购侵权泛滥的罪责全部扣到淘宝身上,自然有失公允。但淘宝作为网购平台,承担着责任和义务。淘宝可以做的有很多,但它并没有做,或者说做得不够好。举个简单例子,欧米茄已经和淘宝沟通了多次,声明欧米茄正品名表市场价为3.7万元,不可能低于7500元,但时至今日,淘宝网上低于7500元的“欧米茄”表依然不少。

事实上,网络购物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相关法律不健全的体现。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而我国在相关政策上的进程却显得有点跟不上队。虽然商务部等部门开展的网络购物领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及早建立网络购物监管长效机制才是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无效合同难维权 篇4

“农民工”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它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农民工权益是指农民工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应享有的权力和应得到的利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等方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农民工在社会架构中的弱势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改变,绝大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从事收入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的工作,并且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的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一、寻根究源,农民工维权难题与时俱生

农民工问题是现代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东南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形成一个特殊的团体--农民工。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民工改变了城市工业化劳动力欠缺的现象,从而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他们在到城市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没有摆脱“农民的帽子”。他们的生命健康权、劳动就业权、子女的受教育权等仍然没有脱离二元城乡体制的束缚,而使农民工处于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社会的边缘。

二、深入剖析,找准农民工维权难题的几大成因

(一)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而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正是产生农民工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批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农村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经济发达区。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过于集中,劳动力供大于求这就直接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二)法律保护的缺失导致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法律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健全农民工法律保护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下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司法程序繁琐、维权成本过高等现实又客观存在,使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三)制度存在滞后性、不完善性。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的根源所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最具代表意义的便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坚持“以农养城”的方针。但是,这导致了大城市与小农村的贫富差距,农民地位低下。户籍制度使国民产生了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之分,这使得农民被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而无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徙,户籍制度成为农民进城务工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进城之后,农民工的权利也因此而得不到的切实的保障,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相反是无尽的歧视。

(四)农民工自身原因。一是教育水平虽有提高,但大部分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仍处在初级教育水平;二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极其缺乏,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三是他们经济收入很低,只能生活在城市的最下层。农民工在经济上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没有能力维护自身的权益。

(五)社会成员的偏见。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语言差异,长期从事脏、累、差的工作,受到城市的漠视、歧视:。一些城市居民无视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歧视农民工,唯恐避之不及;用人单位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随意延长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增加他们的劳动强度,拖延甚至克扣工资,对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新闻舆论导向对农民工存在一定偏见。

三、多措并举,切实破解农民工维权难题

(一)树立正确的维权理念,打牢思想认识基础。要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离不开正确的维权理念作为内在支撑。一是依法维权的理念。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农民工维权问题,只有在法律和法治的框架内,从立法、普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努力,才能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实现。二是主动维权的理念。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给予他们恩赐,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解决农民工维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仅体现在个案维权和事后维权上,还应体现在农民工权益的建设上;三是有效维权的理念。农民工维权,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会地位与政策待遇上的问题,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切切实实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

依法维权、主动维权和有效维权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依法维权是是根本,主动维权和有效维权都必须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主动维权是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维权和有效维权的内在要求;有效维权是结果,是依法维权和主动维权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工维权工作呈现出新局面。

(二)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连续实施的五年普法规划,经过20年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意识差仍然是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民工普法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农民工普法的异地协作机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开展普法往往存在农民工输出地“管不着”、输入地“管不好”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农民工的输入地与输出地加强协调配合,定期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成普法合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一是印发宣传单、小册子,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扩大普法的覆盖面;三是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专家答疑等形式,帮助解决农民工维权中的个案问题;四是在农民工聚集区开办法制宣传栏,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引导农民工自觉学法用法;五是通过农民工身边的维权案例来进行宣传,增强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六是在农民工集中区域,对某些有一定文化素质、热心维权工作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使之成为法律明白人,帮助其他农民工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学法用法的辐射效应。

3、切实增强普法的实效性。任何内容的普法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才能反映出来,要力戒普法工作存在的雷声大、雨点小,重造势、轻效果的倾向,不断增强农民工普法的实效性。要通过普法,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的渠道和途径来反映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切实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并建立起完善的评估和考评机制,使农民工普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依法治理,促进用工单位和执法单位依法办事。

1、积极引导用工单位依法办事。一方面,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主动遵守和执行国家关于农民工劳动合同、工资、工伤、保险等方面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针对用工单位存在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起“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制度体系,对违法者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有关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农民工维权效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农民工的知情权。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采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事制等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方便农民工维权。

3、提升维权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的工作,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农民工维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有关单位实行微机联网,保持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以利于提高执法单位办事效率,为农民工维权创造便利条件,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更快更好的保障。

(四)做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打官司难”的问题。

1、强化基层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建设。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法律援助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必须加强其组织建设,努力适应农民工法律援助的需要。

2、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提高法律援助供给能力。一方面要降低法律援助的准入门槛,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另一方面对法律援助服务要高标准,严要求,细化办案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完善办案质量管理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使受援人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3、加强经费保障,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落实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切实加强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一是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的最低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制度正常运行;二是通过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基金、募集社会捐助资金等渠道,分担政府经费的不足;三是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人员加入法律援助队伍,为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作为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补充;四是通过发行法律援助彩票筹集法律援助经费。

乌镇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劳动合同书 篇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结合实际拟定拾棉花民工劳动合同书。具体事宜如下:

甲方(雇主):姓名:_________电话: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_____族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 家庭地址: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自愿签订劳动合同。

一、合同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天,休假日,节日,下雨-下雪(包括,以外)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为止。

二、工作内容:

(一)甲方安排乙方从事拾棉花工作。

(二)合同期间甲方保证乙方的住,吃等生活方面。

(三)职责:在合同期间拾棉花基本达到干净为止。

(四)乙方给甲方拾棉花期间,甲方必须保障一方人安全,尊重法律赋予乙方的各项权利,乙方在甲方拾棉花期间生病,甲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乙方拾花款看病。甲方不得雇用童工。

(四)在合同期间,甲方一遍或二遍棉花拾完,地里棉花不多时,可安排乙方到同村其他人家拾花,等甲方棉花在开时,乙方必须回到甲方家拾棉花。

三、工资报酬

甲乙双方协商实行工资报酬。甲方按每公斤棉花元的标准支付乙方拾花款。经甲乙双方协商可实行分期付款或一次性付款。甲方报车费(单趟,来回)元合同到期一次性付款。

四、劳动合同违约责任

(一)甲方克扣或无故拖欠乙方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乙方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乙方工资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

(二)乙方在拾花期间不遵守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给甲方赔偿。

(三)在合同期间,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的拾花安排,未经甲方允许私自外出而发生意外的,甲方概不负责。

(四)在合同生效初期,乙方未经甲方同意,擅自离开,不履行合同职责,甲方将不支付乙方拾花款及其他附加费用。

(五)在合同期间,乙方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履行合同职责,甲方应当支付乙方实际拾花款的一半。

五、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定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六、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特吾里克镇司法所留存一份。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无效合同难维权 篇6

关键词:微商,购物,消费,维权,思考

一、前言

据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Q1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调研报告》显示, 2014Q1中国网购总体市场规模达6478.5亿, 环比增长11.7%, 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网购用户规模方面, 截止2014年Q1, 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1亿人。中国移动网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传统网购的成功发展以及中国拥有的庞大移动用户基础为移动网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截止2014年Q1, 中国手机终端用户已达到12.5亿, 其中智能手机用户累计达7.15亿, 手机网民达到5.25亿, 移动互联网网民的快速增长为移动网购用户增长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微商”则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载体迅速发展的, 以“个人”为单位的, 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结合, 在移动终端平台上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的小型个体行为。微信平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媒介载体。

二、“微商”的现状及利与弊

“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身边的哪一个好友, 会成为下一个商品代购”。这个段子在网上流传很广, 调侃的是时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代购现象。不知道从何时开始, 打开朋友圈看到的不再是好朋友的心情、自拍、或者一段段的心灵鸡汤, 也不是最近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门事、新鲜事的讨论, 而是满屏的韩国化妆品代购、名牌包代购、婴幼儿用品代购等消息, 那些“原厂尾单”、“海外代购”、“正品专卖”等字眼让人眼花缭乱。朋友圈成了实打实的生意圈, 有的人利用朋友圈销售得到了一定的利益, 更多的人则是从熟人那里买到假货、残次品无处维权的无可奈何, “微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维权难题。

与传统电商相比, “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比如, 在搜索引擎上做一个关键字的宣传, 每个点击成本是10元到几十元不等, 这只是点击的费用, 不一定能形成交易额。传统电商在第三方平台上需要花费店面模版费、模特费等各项费用。而在朋友圈中, 一条微信信息可以同时让很多人看到, 微信的流量成本低了很多。还有, 传统电商是以商品为中心, 通过展示商品, 包装商品, 质优价低的方式达到以产品吸引消费者, 不断拉新客户, 提升销量, 从而盈利。而“微商”是以人为中心, 通过社交平台传递的是一种信任, 你和粉丝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核心, 追求的是关系深度, 形成持续的购买力, 可能价格不是很优惠, 但通过朋友圈因为建立了信任大家会觉得心里有保证, 相反价格会考虑的没有那么多。一些资深商户说, 维护老客户的生意比拓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

“微商”以其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 足不出户就可以展示自己的商品并且销售, 而且目前来说还不用注册什么店铺、缴纳什么保证金、受到法律的保护及监管等特点, 让大多数自己想做生意又没有很多的资金投入, 不敢轻易尝试实体性创业、不熟悉企业运营的人有了很好的平台, 用很低的成本很快把自己的广告铺开来。但“微商”市场是一把双刃剑, 投入小、门槛低、要求少的情况, 导致了某些人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 而售卖假货, 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来卖给消费者, 有些消费者上当后由于是熟人的关系, 有碍面子不去追究, 给这些投机取巧的人有机可乘。有些做“微商”的更是在朋友圈大肆刷屏、因为朋友圈相比较来说属于一个比较私密的圈子, 圈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本来朋友圈是为了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 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 最新心情, 或者看看新鲜事情而建, 现在却被简单粗暴的反复刷屏, 引人反感。甚至还有一种特别的微商, 他们赚的不是产品销售的钱, 而是广告费。例如有的人会常常发一些“有亲戚在海外工作、学习可以代购朋友需要的东西”之类的帖子, 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亲戚在海外, 也不做代购, 只是帮某个代购商家发帖进行口碑营销。随着时间的积累, 这些骗人的把戏终会曝光于阳光下, 很多消费者会对商家品牌产生质疑, 导致品牌疾速死亡、继而对朋友不信任等现象的出现。

三、“微商”购物维权难消费者只能哑巴吃黄连

笔者的一个朋友王女士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卖面膜的广告, 自己和对方不是很熟悉, 只知道是一个网络红人。因为看到其广告宣传特别好, 宣称该面膜有紧致皮肤、提亮肤色、美白保湿等多种功效, 卖家本人用过之后非常好, 便和卖家联系买了一套打算试试。谁知道收到货用过之后非但没有宣传的那般效果, 反而脸上隐隐约约有些小红痘冒出来, 她赶紧停止使用, 并联系卖家。可卖家以各种借口推脱, 之后便不再理会了。王女士发现, 邮寄过来的快递单上根本没有任何地址, 电话也是假的, 无奈只好和当地的12315中心联系。但12315人员表示:“出现消费纠纷时, 如果‘微商商家’有实体店, 消费者可向该店所属地的相关部门投诉, 投诉时必须提供相关商家的名称和具体地址。但如果没有实体店, 不能提供商家的具体地址, 属于个人经营, 双方之间的交易是私下交易, 《消法》维权主要针对有正规资质的经营主体, 这种私下交易很难像正规途径购买商品那样维权。需要他们自行协商, 如果协商不成只能建议消费者报案处理,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实际上“微商”购物和许多电商网购纠纷一样存在维权难问题, 主要是维权成本过高。消费者的消费金额不高, 但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所花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都比较高, 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还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 信息很容易被删除和修改, 如果要维权要及时的对证据进行保护, 去公证处做公证, 这无疑都是需要成本的。最后, 由于购买金额不大, 王女士只好是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了。

四、对“微商”购物维权引发的思考

(一) 腾讯等媒介载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媒介载体不可一直强调自己的社交属性, 认为很多交易是通过朋友之间私下完成, 和平台本身没有关系。“微商”市场, 迫切需要媒介载体官方出面, 一方面是整治泛滥的朋友圈恶意营销的卖家, 第二个方面也是出面协调整个“微商”生态参与者的竞合关系。目前, 就笔者所知腾讯方面已经出台措施进行整治, 微信官方的打击方式则包括设置关键词过滤, 以及追踪图片出处等技术手段和接受用户举报核实后, 封号、封设备等方式。“微商”的价值不言而喻, 不过想要发展的前提一定要有非常良好的市场环境, 如果“微商”一直持续一个杂且乱的环境的话, 时间越长消费者越不买账, “微商”也就不存在任何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了。

(二) 完善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权益

现在对于“微商”这种交易形式, 其实和以前在网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类似的。但是微信朋友圈交易是人对人的交易, 在这种交易形式中缺少权威的评价机制 (不能像淘宝那样给商家一个评价等级) 、缺少第三方交易平台, 最主要的是, 目前我国有关网络交易的监管法规是2014年3月15日, 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但该办法还未涉及微信交易, 这样就产生了监管空白区域。

如果这样的监管空白被不法商家利用, 可能就会有很多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通过在手机微信上购买商品的风险在逐渐增大, 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迫切需要解决, 这迫使政府相关部门和微信提供商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切实规范“微商”交易行为, 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三) 商家要树立信用意识寻求长远发展

商家想要做得长久, 必须要有好的质量的产品, 同时要保持好的服务, 这样才是得到他人的信任的基础, 也是寻求长远发展的根本。卖家不但要对自己销售的商品负责任, 更不可以在没有调查清楚、没有实际使用过的情况下, 随意转发他人销售的商品, 要对自己转发的商品负责任。不能靠着朋友之间的信任来损害朋友的利益。同时, 不要盲目的放肆的刷屏, 要找到一个适合宣传的渠道, 比如公众号之类的做宣传和营销, 这样既不会被说恶意刷屏而讨人厌, 又可以更全面的展示自己想要分享宣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IT研究中心 (CNITResearch) 《2014年Q1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调研报告》http://www.cnit-research.com

微信购物维权难 购买需谨慎 篇7

针对这类情况,记者咨询了北京和广州的12315投诉专线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均表示:出现消费纠纷时,如果微商有实体店,消费者可向该店所属地的相关部门投诉,投诉时必须提供相关商家的名称和具体地址。但如果没有实体店,没能提供商家的具体地址,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只能建议消费者报案处理。这种微信购物纠纷很多是属于个人与个人的交易纠纷,这种需要他们自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对于出现微信购物纠纷时如何维权的问题,记者也采访了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赵律师介绍,虽然微商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如消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以及对网购的相关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微商的管理。但微信购物与很多网购纠纷一样存在维权难的问题,主要是维权成本过高。赵律师进一步解释说:“其实这不是法律欠缺或者不完善的问题,而是操作起来有难度,消费者消费的金额大多不高,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所花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很少有消费者在权利受侵害时愿意诉诸法律。另外,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还面临取证难的问题,容易被删除、修改,若要维权,还需要及时进行证据保全,去公证处做公证,这也是需要成本的。”

同时,赵律师表示:“如果是在微信上开的微信小店,腾讯若能建立交易平台规则尤其是投诉处理规则,类似于淘宝,是有助于解决消费纠纷的。但是对于通过朋友圈销售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提醒消费者,如果对朋友圈内的商品,对商家不是非常了解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购买。如果选择购买,购买前对商家和商品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而且要保留一些交易截图、聊天记录、银行汇款之类的证据,以便出现纠纷时维权。但是消费者自己的截图证据效力有限,若要提起诉讼,还需要及时去做公证。”

无效合同难维权 篇8

工伤索赔难成维权热点

农民工受伤后,必须先治疗,用人单位往往给他们说等医好了以后再解决赔偿问题,伤情重一点的农民工,出院后已超过一个月,而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这样就导致单位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必须由劳动者本人申请工伤认定。据介绍,劳动者本人申请工伤认定要比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难很多。这样一来,往往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2012年年底,一份由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创办的公益机构发布,对农民工工伤案例全程跟踪的统计报告显示,有89%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曾遭遇工伤拒赔。而大量的农民工在工伤后,特别是建筑业农民工,根本拿不到赔偿或仅仅拿到一个“零头”。

“就工伤维权来说,将所有的程序走一遍大概需要3年9个月左右,最长可达6年7个月左右。别说是一个身体已经受到伤害的人,换了一个健康的人,又有几个能耗得起?”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主任罗柯说。

打官司维权,一怕慢,二怕贵,这是横在农民工面前的一道门槛。据了解,昆明市有近七成农民工未与雇主、企业(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协议。在已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协议的农民工中,大多数农民工对合同的内容都不太清楚,更谈不上公平。绝大部分农民工都只对工资待遇、工伤赔偿等作了口头约定,一旦老板违约,即使有法律援助机构的介入,因存在取证难的问题,也只能以败诉收场,黯然返乡。

据悉,云南省有620多万农民工。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显示,云南农民工维权的热点集中在讨薪和工伤赔偿两大方面,其中七成以上案源还是集中在讨薪上,工伤次之。而建筑行业拖欠工资的案件比例占到20%左右;工伤案件的比例占到30%以上,建筑业成维权热点难点行业。

症结所在

未交保险认定门槛太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民工工伤索赔难?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是导致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难的“第一杀手”。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史朝文律师认为,工伤认定难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的话,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比劳动者更为积极。用人单位为什么会如此冒险?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

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主任罗柯说,多数农民工发生工伤后,不主动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有的受伤职工到单位吵闹,甚至会发生冲突。病情严重的,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等出院以后才去找单位赔偿,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已过,只得自己申请,也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麻烦,伤情严重的职工,应该在发生工伤后就及时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或者寻求相关的法律援助。

说起农民工工伤认定难的问题,云南联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理乾律师结合自己的办案经历认为,工伤认定部门设置的门槛太高,要求的材料众多,农民工收取证据材料困难,是导致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难的重要原因。而且,多半农民工并不知道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他们往往只希望尽快得到企业支付的一笔生活费。其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康复和伤残待遇,他们得到的补偿金远不止企业给的那点生活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王理乾律师举例距离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

需要的材料并不多,但在地方上的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单位,工伤认定部门所需的材料又在工伤保险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比如说工友证明,有的工友还要继续在用人单位上班,不敢出来作证。工伤认定申请表上,有多处需要用人单位填写相关的内容,并盖上用人单位的公章,这一点是对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最大的难题,单位本来就不愿意配合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它怎么会盖用人单位的公章?

陈维镖举例说,一些工友在施工中受伤,公司负担了他们的医药费后就不再过问,他们因干不了活失去了经济来源,有的工友实在熬不住,从公司老板那里拿了点误工费就走了;他们听说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认定工伤,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得到一笔赔偿,但申报工伤所需的材料需要公司提供,而公司又以种种理由予以推诿,这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证据缺乏

劳动关系证明成“拦路虎”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史朝文律师介绍,“工伤认定难,最难的就是没法证明劳动关系”。实践中工伤争议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其中又以农民工居多。发生工伤后,一些用人单位为推卸责任往往拒不申请、拒不配合工伤认定。而按法规规定,劳动者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必须提供相关资料用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对于劳动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因为平时未注意保留劳动关系凭证,许多农民工无法申报工伤待遇。根据规定,发生工伤事故,一旦企业拒绝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个人要想申请,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个人申报工伤认定需提供3种材料: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事故发生原因、地点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人如果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部门就不能受理其申请。从现实情况来看,后两种材料申请人一般都能拿出来,可劳动关系证明却成为很多个人申报的“拦路虎”。签订劳动合同、保留相关证据。考虑到部分农民工都没有劳动合同这一现状,律师提醒农民工应该注意保留双方确实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每月的工资条、工友的证言等。此外,出事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也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其次,应当知道是在给谁干活。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都是托老乡或熟人,一旦出现事故,他们往往说不出自己的“东家”是谁。

律师观点

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缺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工伤认定问题的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数不胜数。非法用工屡禁不止,不法老板“拖、赖、骗、吓”,劳动执法步履艰难,诸多因素造成了尴尬现状:一方面,发生工伤的劳动者被挡在工伤认定的大门外,流血以后继续流泪;另一方面,数亿工伤保险基金无用武之地,只能躺在银行保险柜里“睡大觉”。

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常务副主任汤光仁介绍,找公司索赔,公司会“良心发现”,主动盖章赔钱吗?申请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无法认定;60天内起诉,就超过索赔时效;胜诉后,道路更加漫长,要拿索赔,经过一审、二审和执行,可能耗时1000多天。对一些受伤工人来说,工伤索赔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伤认定难,最难的就是没法证明劳动关系”。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常常故意规避法律,如不与农民工签订合同,不发工作卡、工资条等表明双方劳动关系的任何凭证。如果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受到伤害以后,很难就劳动关系等承担举证责任。

专门代理农民工官司的张亚文律师认为:工伤认定难,恰恰暴露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缺位”。首先是劳动执法不到位。对那些调查取证难度大、容易导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有畏难情绪,不愿受理。其次是普法宣传不到位。劳动者对与自身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常常一无所知,平时证据准备工作不足,出了工伤便抓瞎,不知该找哪个“衙门”办事,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引以为戒,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伤保险工作,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

P2P踩雷维权难 篇9

随着互联网金融整治工作的开展,大批P2P平台跑路的爆发触发了集中整治。针对有大量问题平台跑路、提现困难、停止运营或失联的情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近期完成的一份研究显示,投资者维权非常困难。据其统计,P2P问题平台的立案比例仅6%,法院判决数量只有19项。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漏洞巨大问题平台占40%

据廖理介绍,截至2016年4月,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约为2200家,问题平台占比竟然超过了40%。“从2013年开始,新成立的平台数量一直在增加,到2015年达到了一个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但是,问题平台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跑路的脚步也一直没停止。据统计,2014年7月、2015年7月、2015年11月,月新增问题平台都超过了100家。”

廖理还向《经济》记者表示,这些问题平台的特征包括地域广、维权难、进入门槛低。“地域广表现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出现了问题平台,在个别发达的省份,问题平台达到了2/3。”

廖理表示,问题平台中只有1/4能够找到交易规模的数据,但仅这部分平台的交易规模就超过了1800亿元人民币。针对这1800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参与投资者人数也超过了1000万。规模非常大,危害也非常广。

诚然,如果一个标地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但拆成100块钱、1000块钱一份,哪个单子出事,可能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因为受众太多,影响巨大,完全不是几个人凑几千万的情况。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问题平台有近80%处于失联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问题平台统称为‘拟跑路平台’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对于这些P2P平台的投资者而言,维权十分困难。”廖理说,“出现问题以后,这些平台网站往往都会停止运营,投资人也往往难以提供证据。”

此外,在问题平台中,仅有23%披露了创始人的信息。而在这些披露了创始人信息的平台中,绝大多数创始团队没有金融背景。这可能导致风险认知的偏差,会对平台的运营带来一些问题。

而且P2P问题平台进入门槛也很低。在问题平台中,49%的平台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下,84%的在5000万元以下。

问题平台的主要特征还有借款标的期限短、收益率比较高、虚假标的和刷单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曾向《经济》记者举过一个实例,一个P2P的创业者通过平台向公众去兜售信贷资产后,拿钱买全套的爱马仕,好车换了一辆又一辆,12个月后他就倒闭逃之夭夭了。令人担忧的是,现如今一些P2P平台仍能见到该实例的影子。

短标是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8个省市的580个问题平台的数据显示,这些问题平台的大部分标的期限都在半年以内,很少有超过6个月的。廖理认为,“短标是庞氏骗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先用大量的短标吸引投资,在进一步大额投资之后,就会出现跑路失联的情况。”

其次是收益率较高。问题平台的收益率是随机的呈现,大部分在16%-20%之间。据Wind数据统计,整个P2P行业的综合利率基本在12%以下,但这些问题平台依然提供了16%-2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

虚假标和刷单也较为常见,且存在通过秒标吸引投资者注册、进行大额投资以后就出现问题的情况。

如何发现问题平台?

近期,又传闻北京金联所(原名“P2P金融”)已经无法兑付,涉及金额达17.97亿,17万投资者悲壮“踩雷”。而且在“爆雷”声中,不幸“踩雷”的投资者却都难以维权。让人不禁感到,如何发现问题P2P平台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经济》记者介绍,首先因为一笔贷款借出后,有可能一年后问题才爆发,这就形成了风险和时间的错配,而这种错配又使得贷款逾期情况难以被发现。

P2P平台高管跑路背后的原因大概可以分成3种,经营不善、涉嫌诈骗和涉嫌自融。

对经营不善的P2P平台而言,其经营动机不存在问题,但是由于风控没有做好、运营没有做好,平台出现问题了。

但廖理认为,更多的平台高管跑路是因为涉嫌诈骗和涉嫌自融。“从目前的情况看有2/3问题平台都是非法运营的,涉嫌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金融公司。”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擦亮双眼。

投资者可以从运营网站辨别问题平台。单从网站也可以发现问题平台的蛛丝马迹。首先可以看P2P平台是否涉嫌冒充其他公司,问题平台最常用的手段便是直接模仿行业内知名平台的域名,给投资人错误认识。

其次是虚假信息披露或所披露信息自相矛盾。这包括虚假域名备案,虚假运营地址,虚假担保,虚假宣传等。例如,大量没有担保资质的机构进行担保,包括个人对这个标的进行担保,上传了抵押车照片但照片却是另外一个品牌的车。

还有的P2P平台经常不注明资金托管。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问题平台往往都会不注明资金托管情况。

问题平台运营时间短是普遍问题。据统计,有2000多家问题平台,平均寿命只有8个月左右。有将近四五十家存在存活期只有1天的情况。

客服缺位、网站简陋粗糙同样是投资者容易察觉到的问题平台硬伤。问题平台里,很大部分的客服电话是无效的,网站建设也十分简陋粗糙,经常有链接无法显示的情况。

投资者发现创始人背景特征存在问题时应特别注意。部分问题平台的创始人可以在网上查到涉及法律纠纷。当一个创始人涉及经济纠纷的时候再做一个网贷平台,动机就非常值得人们去怀疑。

nlc202309082140

另外,创始人学历、工作经历造假、更换法人代表频繁,这些都是问题平台的创始人背景特征。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就应该更加慎重地思考自己的投资前景。

据赵锡军介绍,在网贷发源地英国,只需2分钟就能核实借款人所有的财务信息。和英国不同,我国的P2P市场因为征信数据仍不完善,使得我们的P2P平台仍在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在线下搜集信用数据,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在借贷环节的最开始便留出了一个大大的漏洞来。

此外,由于客户大都是在银行借不到钱的人,因而还会出现风险累积,甚至就是赤裸裸的坏账,目前P2P平台追偿能力也普遍较弱,所以平台还不得不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

再者,恶性竞争的情况也普遍存在。P2P门槛仍然相对较低,谁都能进来,为了抢夺投资人,就抬高给投资人的收益,为了抢夺借款人,就降低他们的借款利率,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挤压,无形之中又进一步推高了标的风险。

而在国内各个行政部门的数据库尚未打通的情况下,P2P行业非常需要提升风控意识,不能光等着。赵锡军表示,现在的情况是,钱借出去了,很多P2P平台就先收一笔手续费,中间也不认真地去进行调查,到时钱还不上,欠钱者要担负的违约责任只是个人征信记录会上黑名单,甚至有些人还能用自己家人或朋友的名义借钱,这种情况不仅使得欠钱不还的人难被强制执行,还让黑名单形如虚设。

经过多轮整顿,越来越多的P2P开始从无抵押放贷经营向有抵押放贷经营转变。但由于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有的P2P平台暗自降低了对贷款人审核的严格程度;有的在数据上作假;有的干脆弄起了庞氏骗局。

P2P维权难如何解决?

跑路平台众多,无数投资人深受其害,那么在平台跑路后,投资人究竟该怎么才能有效止损,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

国脉律师事务所律师包树良向《经济》记者表示,不同问题平台应该有不同的维权方式。

“如果平台发生了提现困难,但老板未跑路的,应马上去现场核实情况,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委托就近朋友到现场了解,不要相信平台客服或者网站公告。”包树良说。“如果问题平台有真实的借款人,只是由于期限错配不是自融的话,投资人可以采取一种债权转移方式。但是需要专业人士去核实线下借款人有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有没有还款的意愿。”

“如果老板跑路了,投资人在报警的时候,首先应该选择案发当地有专业知识的投资人作为主要连络人,聘请当地有金融经验的律师。投资人维权并不能干预公检法做很多事情,最多只能够督促他们加大力度,加快办案流程,来帮助投资人。”包树良说。

包树良还表示,维权是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每个人都要有维权意识,在碰到任何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勇气站出来,要有对抗到底的决心,依法维权不仅可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还可以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制定监管细则的脚步。到那时,投资者才能投得放心赚得开心,哪怕亏了也心安理得。

此外,维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据包树良介绍,网贷维权的方式往往是受害投资人向公安经侦部门报案,一旦立案,由公安机关侦查布控,效率高,花费少,但进入公诉程序后,不能再撤诉,投资人也无法把控案件的进度。

包树良进一步解释,“网贷平台出事后,通常涉及非法集资类犯罪,属于公诉案件,多数平台跑路案件的回款率低已是极为普遍的现实,投资人也应当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投资者毕竟是个体,所能做的大都较为被动。近期上海便组织了让P2P高管参观监狱的活动,令人深受震动。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的自发活动其实更能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经济》记者获悉,在监狱负责警官的陪同下,上海部分P2P平台高管们了解了服刑人员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亲眼目睹了高墙电网内的铁窗生活,之后纷纷表示要吸取深刻教训,牢牢守住金融底线。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向《经济》记者表示,“在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是传统金融机构高管经常做的一个活动,但是没想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2016年在国内行业整治、合规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防范行业风险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是重点也是亮点。通过推动网贷平台、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从业者教育,我认为起到了加强风险排查的作用。”孟添说。

诚然,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因此应该建立从业人员的门槛。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应对市场有敬畏之心,有能力进行风险管理,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利用新技术设计产品,未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不得不说,P2P的发展有其现实的土壤基础,P2P平台的建设及发展有利于解决市场供给不足问题。P2P的客户群都是银行业覆盖不到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信用卡,如果银行能够为他们服务的话,早就会给发信用卡了,这群人也是传说中贷不到款的小微企业。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和审贷成本使得众多小微信贷无法有效满足。

因而,P2P平台问题虽多,但却不宜一关了之。该鼓励运营还是要鼓励运营,管的时候一定要管到位,巧妙方法往往能起到良好作用。除了应完善立法、加强管理、方便维权之外,群众提高意识、擦亮双眼也十分必要。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培训研修总结下一篇:观察绿豆记作文450字